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时间:2024-11-12 17:50:5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

  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象征,从古至今都披着神圣的面纱。人们虽满怀敬仰之心,却很少能看到它的真实面目,因为它博大精深,融人类千年之史,汇世界百家之言。祖先赐予的精神遗产随着岁月的积淀愈发深不可测。无数哲人前赴后继著书立传,试图为世界展现一幅壮丽雄浑的哲学全景图。百家争鸣,丰富了哲学的内涵,勾勒全景图又增添了新的难题。于是,千百年来,哲学似滚动的雪球不断变大,而人类只能管中窥豹似地欣赏奇峰一角。

  然而有这样一本书,它并没有用崇论宏议来解释哲学的深奥,而是以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一位又一位哲学家,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这本书就是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作者在文中创造了两对人物:少女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少女席德和她的父亲。这两对人物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我在扑朔迷离中跟着作者一路去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为何在这里”这些问题。

  年少的苏菲跟随着一封封神秘的来信,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她的哲学课。我也仿佛如苏菲一样沿着历史的足迹浏览历代哲人的精辟论述。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感受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魅力,尽情沐浴文艺复兴的和煦阳光,欣赏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沉醉于巴洛克强烈反差的艺术氛围之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只觉真理的伟大和艺术的魅力。随后,穿梭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硝烟中,体味现代哲学的曙光。面对笛卡儿、史宾诺沙、洛克、休姆、柏克莱等一连串现代哲学的开山鼻祖,我们还来不及抒发心中的崇敬之情,启蒙运动的先驱便闯进了历史的大舞台。飞速发展的工业推动着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崭新的轨道;时代的更替造就了更多的哲学巨人。黑格尔、康德秉承了日耳曼人的理性,也把法兰西人的浪漫发挥到了极致。而后马克思的《资本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三位伟人、三部巨著掀起了三个领域的革命巨浪,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当你把一个又一个哲学家和他们的故事及理论连接起来,就会发现西方哲学史已经变成一条河,虽曲折蜿蜒,但源远流长,静静流淌,而且清澈得一眼就可以见底。

  读完这本书,我们不得不感叹作者实在是一位阐释与表现的高手,他居然让人像读侦探小说般地把几千年的哲学史一口气读下去。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在公元前400多年时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和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揭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当然就更难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他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即便付出生命,他那种为了真理而战,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使我深深佩服。

  作者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多么有趣,又多么奇怪。你会理解,所谓哲学,并不是某些人“吃饱了撑的玩儿”的把戏,而是人类对自己、对周围的世界永恒的叩问。这本书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礼赞、对人生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进入觉悟,点燃了一盏盏明亮的航灯。其实,哲学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它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它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之间的关系。在我们这个世界,如果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而哲学给予我们智慧。苏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精神的世界。我相信只要我们也像文中的主人公苏菲那样有着积极处世心态和乐于思考的精神,我们也能像她那样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收获很多很多。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引导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不同于像《论语》这样以平时生活的素材来给人哲学领悟的书,它是通过介绍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一步步使人认识哲学,从中学习哲学。而对于像我一样什么都不懂的读者来说,我从读这本书开始就同苏菲一起上起了哲学课。从“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看似很普通却让人深思的两个简短而奇怪的.问题开始,跟着“神秘老师”开始了我的“哲学之旅”探索之路。

  对于以前没有读过关于哲学书的我,第一次看《苏菲的世界》并没有觉得很困难的感觉,反而是很熟悉、很实在的感觉,让我更加喜欢哲学这一门课程。从前总觉得哲学类的书很无聊、很古板,不过《苏菲的世界》却是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让我们哲学的初学者更加热爱哲学。书中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让人无法自拔,一看下去就想一直看。

  哲学是一个很抽象的学问。它是以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为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满足人类提高思想认识能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的本源事物。而在《苏菲的世界》中,讲述了整部西方哲学史,虽非学术性着作,但它是一本捍卫哲学的书,正因为其大众化,它也就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本书不在探讨哲学上的某一特别思潮或历史,而是尝试对每一派别,作概论式的介绍,并说明它在今日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本集学术界一般看法的摘要录。

  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哲学是不切实际的呢?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那些哲学性的问题呢?我想,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对这个他们生活的世界习以为常、失去了探索的好奇心了吧。说到这让我想到作者一个用的很好的比喻:“这个世界就像是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当然这只兔子极其庞大。”我们每个人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大家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并且努力地想把兔子看个完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顺着兔毛慢慢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深处尽情享乐。当大人们的心灵逐渐习惯了世界上的一切的规则,当他们不再像孩子一样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奇,觉得所有的东西都那么不可思议而又理所当然,当他们过惯了喧嚣吵闹、灯红酒绿的生活,他们便不再去追求那与他们似乎毫不相干的哲学,便不愿离开温暖舒适的兔毛深处,不愿像哲学家一样尽力去爬上脆弱的兔毛一看究竟。就是这样子,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们都不会再去思考像“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了。

  人生,其实并不只是一个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界,也不应只是金钱、荣誉与成功的世界,它更应该是一个充溢着理想与奋斗、追求与梦想、好奇与探索的世界。不要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必然,为什么纸张便是白的?你又是谁?天地到底有多大?它又是怎么来的?世界上第一个细胞是怎么诞生的?从无到有,这本身便是一种不可能。一切都充塞着无穷无尽的问题。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3

  放假在家,随手在书架上取来一本书,坐在窗边,品一口茗茶,偷得半日闲,初一年级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言。这是一本出版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书。当初是以一本休闲小说购买的,读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一直以为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苏菲的日记》和其他厚重的令人伤脑筋的哲学书不同,读它更像是读一本侦探小说,让人不自觉地跟着苏菲去思考,去探讨一个个哲学问题,去拜访一位位哲学家,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这本书的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了解哲学的心情。

  故事是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苏菲在彷徨中开始思索,并在她的私人哲学老师艾伯特的引导下进入西方哲学领域。苏菲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和已成为历史的那些有着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进行了一次心灵的谈话,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读后感《初一年级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言》。看这样一部作品,等于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凝结着文明的精华,弥散着哲学的气息。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感受最深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能够在谈话中揭露人思想上的弱点,使其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在公元前399年,他却由于过于直言,被他曾指责过的上层人士送上法庭,以其“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苏格拉底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即使到了生命的结束也要坚持真理。他重视良心与真理,敢于为了真理而战,为了真理而牺牲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看这样一部作品,等于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凝结着文明的精华,弥散着哲学的气息。在这样一本小说里,包括了整部西方哲学史,本身就极具魅力。一直觉得哲学是一门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学问,生涩难懂,但其实一直是我不了解哲学。这本小说系统地涵盖了各种哲学思潮。随着小说人物在书中不停的追逐和寻求剧中谜团的解答,越来越深入的使我了解到以前不感兴趣的西方哲学史。

  一直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让人敬而远之。可是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4

  当最终读完合上这本书的一刹那,我倒向身后的靠枕,把自己埋在松软的棉絮中。保持着这个姿势好久,因为大脑已经完全没有空余的CPU来供给多余的动作。脑袋中不停地回想书中虚虚实实的哲理与故事。好像从来没有一本书需要如此大的心力来看完。

  从头来想,最印象深刻的还是一开始的问题:你是谁?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这个问题。自我介绍的时候,早已模式化的表述:我是XXX,来自青岛。可如今突然问起,怎么脑中却一片空白。如果从理性的思维来思考,难不成要回答我是糖类蛋白质钙铁锌等等的集合体吗。第二个问题,世界从哪里来?换句话说,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这难道也属于哲学的范畴吗?

  带着这样的疑惑,慢慢往下读,终于明白古往今来哲学家对于世界构成的思考是如何演变过来的。先是神学的统治,因为当初的人们没有能力与设备进行更深层的探究,接着再到自然派再到唯物主义再到经验主义等等……一部哲学史就有如画卷般在脑海中展开。虽然每个理论的解释并不面面俱到,但必定做到深入浅出,且一旦提出历史上哲学的某个观点或理论,必定从远及近联系自身地阐述,其中经常把哲学家的理论由苏菲自己来感受,让读者了解明白,。

  “关于小白兔,最好将它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多么形象而有趣的比喻,却让我们更加了解到哲学家的使命与艰辛。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它用离奇的故事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其中我认识到了许多从未想过的事情。我跟着书中的苏菲一起,从神学再到哲学的摇篮雅典,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认识。而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有神奇的反讽效果的演变……涉及艺术、科学、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则包含了康德、黑格尔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不仅仅了解了古往今来,更有了许多自己的认识。

  我会发现,很多最初的思想理论在当时虽然被人信奉追捧,但时至今日,这些理论早已不攻自破。比如最初恩培窦提出的“四元”理论:土、气、火、水组成了世界。不用说现在,这个理论到了元素原子时代就已经被不费吹灰之力地推翻了,因为那时的科学发展到了可以探究物质的结构,并且已经上升到可以归纳总结到元素的水准上,自然之前的一些自然派理论就不那么令人信服了。而到现在,人们又有能力把原子再细分成更小的组成结构。可见时代科技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哲学的发展。

  如此一来,倒显得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比较有宏观性,并不单就一个问题来讨论,而放眼历史长河。很显然,并不是每个时代的理论都是正确的`,然而,却不能否认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没有一步步走来的历程,没有以往哲学家的探索与猜想,如今的哲学也不会有如此的成就。正是由于分歧而产生了统一与进一步的发展。

  谈到唯物主义,我发现纵观哲学史,唯物主义与经验主义这两个对立的理论一直在“打架”,理性主义胜出一会,经验主义的秉承者又会来推翻并胜出一时,然后理性主义的又来反败为胜。这种情况同样也适用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而其中每次的争斗中蹭出的火花,后人看来都是发人深省的,都是弥足珍贵的思维旅程,那才是智慧的结晶。或许哲学中的两派永远没有谁对谁错,仅仅,我们从中获得了生活的智慧。拿前面说的“魔术师——大白兔”故事,那些哲学家攀登的兔毛也许并不是笔直的。哲学的升华是螺旋式的,不断往复着却又逐渐越来越趋向真理。

  读到末了,苏菲和希德的纠葛也终于有了梦一般的结局。可作者始终都没有给读者一个答案。我是谁?世界究竟,从哪里来?或许,这个问题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却也永远促使着哲学的向前发展。它的答案,只有我们心中自己去参悟了吧。

  苏菲的世界向我展示了一个从未踏足过的智慧圣地,就是哲学。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真正的智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5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经常出现在推荐给初中生阅读书单里的一本哲学入门书,说来惭愧,最近我才全本细细读完。终于下次推荐书单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地推荐这本书了。

  这本书概括起来其实相当简单,就是一个老师给一个小女孩讲哲学史的一个故事。老实说,故事真不怎么出彩,要是想说这样的故事能冲淡哲学思考带来的头疼,那真的是夸张了。但是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苏格拉底式问答法的推进,还是让很多晦涩的概念清晰了不少。这是一本必须全部读完才完整的书,必将它是一本哲学史,而哲学的很多问题其实是贴合时代思考的。因此,看到最后才感觉会最接近现在我们思考的很多问题。

  一直好奇对于孩子而言这本书的阅读感受。初中时代的阅读体验,现在回想起来最值得羡慕的还是有两点,一个是无比充裕的时间,一个是读各类“闲书”的政治正确,这两点无疑都非常适合阅读哲学需要的心情。

  而作为一个可悲的社畜,读哲学也许是要偷偷读的。毕竟它不是《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也不是《刻意练习》,它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日常兴趣,甚至不值得在朋友圈分享。

  它不单无法帮你或者你的老板赚到一百万,同时还会让你有点怀疑人生,比如说下面这段是当时看完之后写下的第一感想:

  “感慨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之下,不断想的是——真实究竟是什么?向外看世界会有多大,向内看内心能有多深?这些问题都在极大的展开,不断的展开再展开,我在中间,感受一种来自崇高的美感。此时此刻里面有多少个瞬间在一刹那过去,上一刹那和这一刹那的我有多少的不同,我只能确定我在思考。

  而这一切对于最后的那个我自己去决定的意义又意味着什么?是一瞬间的灵光?还是潜意识里面飘落的一颗尘埃?一段精彩的又或者枯燥的旅途?存在先于本质吗?生存还是毁灭,又为了什么生存?也许最后会觉得,那个意义就是不断思考本身吧,思考关于美也好,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也好。所以这是算是献给每一个爱智慧的人的一份礼物吗?至少这一刻,我享受这份礼物。”

  现在仔细一看,大概没有什么书像哲学类的书籍,不单不一定能帮你解决些什么问题,还留下一大堆问题。就像《钟鼓楼》里面那句经典的歌词“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但其实哲学又是一道比人生里面所有的其他题加起来都有意义的一道题,高于文科探寻的美,也高于理科探寻的这个世界的真相,在所有题目的尽头。

  就像一场考试,前面的题你辛辛苦苦的完成了,发现最后一道题如果你答错了有可能整张卷子直接得零分一样。因此有三种面对这一道题的态度。

  第一种就是忽视它,先把前面的题做好就是了,最后再面对这道题;第二种就是先做这道题结果被这道题绕进去了,结果前面的题做的一塌糊涂;第三种是有点像面对语文考试作文的态度,我先看了题,然后我一边做前面的题一边思考这道题,也许前面的题的某些点还能帮助我解开这道题。

  日常花点时间去看点哲学,这可以说就是我对第三种答案的一个选择吧。

  其实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面,意义往往是越简单越好的,比如说,当所有的意义都是物质,经济的效率就会很高,又比如说赋予一个崇高的价值,那政治效率就会给很高。看得多,想得多,问题太多,有时还真未必是一件绝对的好事呢。

  这本书的读后感实在不好写,探讨的都是很本质的问题,但结论想来还是可以有几个的——

  1.不断思考是一件最有趣的事情,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是支撑做很多事情的意义,另外一个就是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一些吧。

  2.“所有的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意义是自己去赋予的”,现在看来是最贴合这个时代的,自己最认同的。

  3.即使我们不能改变世界,我们也要善待自己,毕竟我们就是世界本身。

  至于这本书更多的阅读感悟,至少在读的时候是零零散散圈划了不少,最后能记得多少还真说不准,只能说一路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是美好的。归纳为四个点好了——苏菲是个好学生,艾伯特是个好老师,哲学很有趣,这是本好书。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6

  一种事物之所以受人喜爱,肯定是有他独特的魅力所在;一本书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肯定是有令人发省的智慧。《苏菲的世界》就是这样一本可以教会人最简单最平凡同时又是最深刻的生活哲学的一本经典之作。这是一本无可争议的世界名著,她在世界上所引起的反应是强烈的,被译成很多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并长期居畅销书行列。

  《苏菲的世界》讲述了一个14岁的女孩苏菲在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上写着: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两个问题引发了苏菲对哲学的兴趣与探索。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在书中,苏菲在这位神秘导师的带领下,不停的探索思考着先前哲学家探讨的问题。影片中还充满着各种奇幻的场景,苏菲可以像穿越时空一样,穿越到达古希腊苏格拉里被审判的时期,到达文艺复兴的文化繁荣时期,到达那些充满哲学智慧的思考时期。苏菲可以真真切切的看到当时的场景,包括很多人向往的文艺复兴的繁荣场面。但当她回到现实生活中时,所有的画面都会消失,她多能感受到的只有精神上对哲学智慧的理解与思考。

  物质的东西不会是永恒的,任何物质的东西都会在历史的长廊中被消磨殆尽,最幸运的结局就是留下了残骸被后人视为珍宝保护起来,然后再想尽一切办法去申请个世界文化遗产,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风化,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这就是为什么爱尔兰英国国教的大主教乔治伯克利敲着桌子说这桌子不是真实的。虽然桌子确实在我们眼前,我们可以看到它,可以摸得到它,但它最终会被历史所侵蚀,假如人们不用心记住它的话,它就会像从没出现过一样。相比来说,精神的东西却是可以摆脱历史的冲洗,历久弥新的'。这就像我们现在不可能再次看到文艺复兴时期那种鼎盛繁荣的场景,但是,我们并不用感到遗憾可惜,因为,我们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可贵的精神思想与智慧,这些都是可以长存历史之中不受磨损的宝贵财富,就像苏菲虽然回到现实中看不到先前哲学家们睿智的面孔,却是可以继续思考他们的人生问题,继续探索关于哲学的智慧一样。

  《苏菲的世界》中由一张“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的纸条开始,带领苏菲也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哲学智慧的世界。书中多次提到“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的问题,这是有关哲学终极命题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每个人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都会说我是谁这个问题,“我是郎咸平”“我是白岩松”“我是张三李四”……你真的知道你是谁吗?我们平时所谓的自我介绍所说的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就像书中的主人公苏菲在对着镜子问自己是谁,她突然想到她爸爸在给她取名字的时候,原本是想取作莉莉的,假如她爸爸当时真的将苏菲取名为莉莉,那现在的苏菲还是她吗?

  名字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们真正认识自己的障碍,我们在思考“我是谁”的时候,总是在名字这个层面上就戛然而止了,我们似乎确信,这个名字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像苏菲那样思考一下,假如当初我们的父母没有为我们取现在这个名字,而是另一个,难道我们就变成了另一个人吗?或者说,我们把名字等等表象的符号扔掉忘掉,我们又是谁?这样思考的话,我们就会对“我是谁”感到迷茫。

  如果我们在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最初就抛掉一切外在的表象:名字,性别,长相等等,我们只看我们自己这个人,直接从本质上来考虑。弗洛伊德提到一个概念:本我,自我,超我。按照弗洛伊德的陈述,所谓自我,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本我,则是原始欲望自然表现;而超我,则是社会行为准则及形成的禁忌。这样来想,人就变的更加的三位一体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

  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认识,即它已存在;信心,即运用它。——苏格拉底

  今年儿童节,父亲送给我一本《苏菲的世界》,这是本哲学启蒙读物。大多数人会认为哲学是一门虚无又不实用的学科,过于玄虚而难以理解。哲学家们总是问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似乎极难解释,但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用小说的形式诠释了一切问题。

  书里讲述了哲学老师艾伯特在苏菲15岁的生日时送了几封关于哲学的信,把哲学概念塞进了苏菲的脑子里,又给她上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哲学课。从自然派哲学家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到巴洛克时期的笛卡尔、斯宾诺莎和洛克等,一直到最后的浪漫主义的黑格尔、马克思和达尔文等,包括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哲学知识,苏菲懂得了“上帝之外有上帝,世界之外有世界”的道理。并在自己15岁的生日时因“上帝”的出错,从而了解到了苏菲世界的`“上帝”——一位海军少校艾勃特,也就是席德的父亲。当苏菲发现她只是一个牵线木偶时,毅然与艾伯特老师走出了书中的世界,去探索真理。

  我这样简述完故事梗概,可能会让没读过的人完全摸不着头脑。如果先撇开所有的哲学内容单纯从小说人物来分析,作家贾德应该说是本书的上帝。那就让我用上帝之眼来剖析一下书中人物。苏菲与艾伯特这一对是虚幻世界中的人物,而席德与艾勃特另一对则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物,两者之间似乎就是在玩影子游戏。苏菲与艾伯特其实分别是真实人物席德与艾勃特的镜像投影,就像有一对父女站在镜子面前分别观察他们自己影子在如何生活、学习和表演。

  原本真实世界与虚构世界中的人物是不可能相互沟通,但艾勃特故意让苏菲知道了席德的存在,促使苏菲明白了真与假、生与死的哲学主旨。让她明白了这个生就是死的道理——真实的东西曾经生过,但早晚会死亡;虚构的东西永远不会死亡,却从未生过。苏菲认为自己宁愿死也要曾经生存过,也想要去考查“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真相。

  这个冲突情节的设计也包含着书中所提及的哲学理念——萨特的存在主义,当然这指“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萨特的哲学可以说是在“上帝已死”的情况下对人类处境环境所做的分析。萨特提到人的存在比任何其他的事情都重要,即“存在先于本质”。人并没有那种天生固定的本性,因此人必须创造自我,这样人的存在才有意义。

  再回到苏菲的世界,我从艾勃特与艾伯特这一字之差就可以看作同一人物,他们就是为完成哲学课程的讲授任务,这任务当然是上帝贾德派给的。因而,苏菲与贾德的关系就如同哈利·波特与J。K。罗琳一样,一旦贾德和J。K。罗琳停止了创作,那些虚构的人物就再也不会有发展了。

  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虚虚实实的事情,根据尼采的说法,基督教和传统哲学已经脱离了真实世界,朝向“天堂”或“观念世界”发展,而人们过去认为的“真实”世界事实上是个“虚伪世界”。类如影片《楚门的世界》或是虚实互动层次更多的《盗梦空间》,生活有时只是给我们虚幻的假象。如同我在学习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惑及困境,也许只是考验我的信心、耐心和勇气是否足够的假象。有时候,我已经接近了真相或真理,却因缺乏自信或因为对前方未知道路的恐惧,却又放弃自己的追寻。通往真理的路往往并不一帆风顺,只有勇敢之心和坚持之心,才能知道真相并获取真理。

  从存在主义中看到,哪怕真实和虚幻的界限有时难以区分,但也要坚持做自己、坚持学习实践和坚持体验领悟。人生要从虚构人物的故事中看到真实人生的意义,从虚幻主义中超脱出更有力度的人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8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

  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段、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相信“恐惧”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我不知道他人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荒谬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讫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惧”,读后对这“恐惧”深感荒谬。要解决这种恐惧这中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吧。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这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它和其他大部头的令人伤脑筋的哲学书不同,读它更像是读一本侦探小说,让人不自觉地跟随着苏菲去思考,去探讨一个个哲学问题,去拜访一位位哲学家,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这本书的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千百年来,不管是什么时代的人,什么民族的人都在追寻着相同的问题,就像是“人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正是因为人们的好奇心,才有了哲学。遗憾的是,现在人们的好奇心却因为习惯而递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接受了这个世界,并把这一切都当成了理所当然,我们的好奇心也就被压抑住了,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对发现问题的敏锐甚至比不上小孩。但是哲学家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他们从不会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他们就像是孩子一样打量着这个世界,所以他们才能提出那些深奥的问题,所以他们才能被人称为智者。我也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好奇心,是不是要用一种新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就算不能做到像孩童那样,起码也要做到遇事多要想几个为什么。

  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看这本书,我不仅增长了许多哲学知识,了解了许多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还从中找到了一些启发,也许,我要对生活改变一下态度。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9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现在想想“苏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着精神世界。一向对于哲学是不感兴趣的,以至于这本书我还未真正的看完,是对知识的挑剔或是对一些理论的无法接受还是我真的理解不透,我选择的只是适合我的东西。在选择的过程中看到了自我的转变。

  人们总是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灵与物质相结合的同时不禁问自己,“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人是有“灵”的吗,我们的感官认知乃是自天主而来吗?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一切不是源于天主那又是源于何处呢?心灵世界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吗?那我们从小所学的唯物主义不就是与之相背,我困惑了,就似在沼泽中挣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却越陷越深。为了不被淹没,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脑袋里翻滚的岩浆似乎也平静下来。一轮明月升上了夜空,对于一个等待救赎的人来说,那圣洁的光辉就是最好的洗礼。瞬间,我转头发现“灵”与“物”只不过是两个隔街争吵的妇人,她们所站的立场与所坚持的观点不一样而已。探索理论的本源,你可以发现,从它所基于的那个方面来看,派生出来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它的基础。正如“好”与“坏”,只有在区分何为“好”何为“坏”才能判断是“好”是“坏”。

  有些怀疑苏菲对她所学的东西真的都理解了吗?也许她只是作者著书的一个引线,穿连起了整个哲学史,但我更愿意她同我一样是个带有探知欲望的孩子,至少她在书中是这样的。突然想起达利所常用的抽屉,孩子眼里所向往的抽屉与她最终打开的是否一样呢?看到结果是否会非常失望,只有打开抽屉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应该就有一个理想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生禀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有一种担忧,近似乎于儿童天真的担忧,我的灵魂有一天是不是会离开我去选择别人,也许在我们所生存的空间里到处都飘荡着需要寄宿的灵魂,他们在等待一个合适的身体出现。回头想想,我的灵魂经历过什么以后才选择了我呢?她是不是选择一个人重复着同样的轮回呢?可能我有些误解了,但我无法走出这样的一个怪圈,可能是我还想趴在窗台与外面的“灵魂先生”说声“嗨,你好”。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总是局限的,就似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一样,只看到了墙上的影子。

  我还是对哲学不感兴趣,可我已经开始思考,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本意。意识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在他面前,还有什么奇迹是不可能的呢。但奇迹的主角还是我们自己。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

  在我无头绪的乱撞之时,在我颓废于大学生活之时,在我迷茫之时,我遇到了她(苏菲的世界)。我和她牵手,在她的帮助下,我找回了自己,找回了自己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也找到了我的人生方向。

  和她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哲学,什么是人生的真谛。从那时起我对“哲学”一词有了新的定义,它不是以前的“枯燥”“乏味”,而是“形象”“生活”与“思想”。

  这段时间里,她问了我很多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每一个问题让我匪夷所思、无从回答,但这种问题又是十分的有乐趣,这些问题有时会让我感到十分无聊,但和她在一起,在她的指引下,我总会试着去发现其中的奥妙,领悟它的真理。要知道:每一个问题都是像事物一样不是凭空捏造的.,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会有它的背景而存在。

  以前的我,总是对自己毫无信心,甚至感到自己就像废人一样,一无所用。感到世间周围每一个人都比我强。她告诉我:要有自信,不要总拿自己的缺点去战胜别人的优点,这样只会让你的身心一落千丈。要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优点或缺点相比较。说到这里,我想起了“田忌赛马”的故事,二者显然是一个道理。更何况我们的诗仙说到:“天生我材必有用”。”

  她问我:“世界从何而来?”这个世界到底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这个问题我比较喜欢,因为我就是考虑这个问题长大的。我认为:一切学术源于哲学,而哲学源于人们对于种种事物以及现象的思考,而“人”源于物质,这说明世界起源于物质却和意识并存。也就是说:哲学源于意识,可以想象,一个世界如果只存在于物质,那我们岂不是“傻子”?就像她说的“无生物”一样。我们也曾经在形容一个人笨的时候,说他们像石头、疙瘩等等。

  她还向我说过一个更有趣的问题,就是在古代西方讨论的火热的话题:世界是变化的,还是永恒的?以及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

  对于前者,我们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东坡居士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他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也就是说世界是否是变化的,那要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而对于后者来说,千奇百怪,什么说法也有,有说是“水”、有说是“气”??这很像我们中国的五行之说,当然,科学家们已经验证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科学家以及哲学家们是否考虑过用极限来解释世界的存在问题呢?可能我这样问,有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这么说吧,一条在二维坐标系内且过原点的直线,当它旋转经过y轴时,它会有一个“质”的变化。那对于我们世界而言,想想,如果用极限来考虑,会不会是原子中有宇宙,而宇宙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呢?这就是我和她在一起的日子里给所有人提出的问题,可能这是错误的、无解的,但我认为一个问题让人们去努力追求它的解是一件好事,即使它没有解。就像一位哲学家说的:“我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要一无所求。”

  和她在一起的日子里,真的很快乐、幸福。这段时间,我心小得只能装下她(哲学),她容纳了所有的学术,乃“学术之母”,最重要的是,她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中、生活中,我们的言行举止以及大脑都由她控制、支配。我们不是一直在探讨上帝是否真的存在吗?她(哲学)就是我们的上帝,因为她能读懂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她的深奥不是我们一时半会能参悟的,发现她和她在一起慢慢了解她,我们将会有更深的收获。

  “聪明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是无知的”寥寥了解,可能有点卖弄了,但这却是我的体会。

  试问心意谁能许?跋山涉水、寻求万里,她(哲学)在等着你。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1

  Sophie,在希腊语中象征上帝女性的一面,意为“智慧”。而《苏菲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引领我们走向智慧圣殿的一本书。关于哲学史的书籍,大多是纯粹的理性叙述和相对拘谨的文字表达,然后毫无悬念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苏菲的世界》不同,线索的穿插和故事情节的安排,都流畅而饱满——有人说,哲学是智慧的科学;事实上,哲学应当是思想在生命之上的一种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哲学家艾伯特与苏菲对问题的探讨中,不仅做了条理分明的叙述、幽默适当的引证,也将自己对哲学的思考渗透在文字之中。例如宗教,虽然乔斯坦-贾德的观点并没有得到评论家、尤其是一些虔诚的基督教信奉者的'支持,但在我看来,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例如,这本书更注重科学为哲学发展所做的贡献,而对于宗教却有贬低之嫌。批评家对他把耶稣殉道与苏格拉底之死相提并论所表示出的不满情绪,在Phillip D. Jensen的书评《是谁的哲学史?》中写得非常清楚:“尽管这本书给了基督教相当的篇幅,然而它对基督教观点的呈现是相当失职的。基督教三位一体的信仰神观,不是一个简单的上帝存不存在的哲学问题,就能涵盖的。把耶稣对真理的执着和他的殉道,类比于苏格拉底,实在是对耶稣教训极大的误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基督教对于哲学影响力远远无法和科学相比,至少在近几个世纪来,哲学的科学性正在被挖掘出来,以便更好地贡献给人类。神的启示显然只存在于宗教信徒的心中,而哲学的思想却可以渗透更大面积的人群。

  这大概也正是本书选择一个十四岁的少女为主人公的原因。她在哲学课之前并没有接受到什么正规的哲学思想,身上更没有什么宗教极端分子的倾向。只是如她的名字一样,苏菲具有一种促使她去理性地思考的智慧,于是她对于哲学,对与这个世界有比同龄人更为深刻的见解——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在时间与空间上都趋向于无限的广大天地。尽管一条条错综复杂的线索都在暗示她世界的产生来自于意外,但逐渐深入的思考却让她走向了探询世间万物之意义的道路。这个似乎矛盾的问题在书中始终没有一个圆满的解释,因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坚信人类文明的创造来自于神的教诲——包括自称自然主义者的艾伯特在内。

  作为一本主要叙述西方哲学史的小说,《苏菲的世界》对于东方哲学发展所用笔墨不多,仅提到了一些佛教的理论。而我认为佛教的生成与西方宗教之间的联系也是颇值得探讨的。佛教对于万物产生的观点,和基督教有着较大的区别;与西方人相比,东方文化对命运与轮回的解释则更为完善。令人不得不叹息的是,东方,尤其是较早进入文明时代的中国。虽然也在相当早地形成的一些哲学流派,但却在很大程度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并逐渐演化成封建统治者的武器。西方的哲学思想尽管在产生的时间上没有多大的优势,却因改革运动而具有了时代性和科学性,从而走向新的繁荣。这一点弦外之音,大多读者也能体会得到。

  我认为作品本身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正确与否,而更重要的,是它引发的我们多少理性的思考,或者说,是这种思考本身的价值所决定的。它对于一个定义的诠释,无非是引发思考的手段罢了。如此看来,《苏菲的世界》是成功的:它不仅是一个优秀的诠释者,更是千万读者哲学启蒙的导师。

  “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这是笛卡尔的一句名言,也许,这也是乔斯坦-贾德在《苏菲的世界》中所要告诉我们的。即便一只白兔引发的思考,也能让我们有勇气去探询这个世界的未知领域,寻找我们存在的价值。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读这本书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我迫不及待的想读完它,可是我每天又不能读太多,因为我怕我读太多会不懂,会吸收不了。不好意思,我又暴露了自己才疏学浅的文化素质。这是一本有关哲学的启蒙书。这也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哲学。也是第一次如此冒昧的打开哲学的大门。原来哲学这么奇妙。它无处不在,它的思想可以很大,比如世界是从哪里而来?它的思想也可以很小,比如我们如可看待我们个体的存在。它的范围可以很广,比如我们如何认识整个宇宙。它的范围也可以很窄,比如我们怎样对待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

  小说是已一个14岁的小女孩苏菲的视角和悟性来慢慢的了解哲学的知识和历史。读完了这本书,我也蜻蜓点水的了解一些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巴特农神殿、乌托邦、亚理士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启蒙运动、浪漫主义、——“闲散是天才的理想,懒惰是浪漫主义的美德”、黑格尔、马克思、共产主义、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唯物主议、宇宙、光年、未来、现在。这些都是我在这本书里摘录的名词。如果让我具体的去解释一下它们,对不起,我做不到。不单单是因为我对它们只是一点点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哲学需要严谨的态度,这是我从这本书里刚学到的。

  哲学这个名字或者说是文化,是不是先从西方兴起的呢?因为它某些领域或是某段研究时期很像我们东方的佛学。都探讨过世界从何而来,人又是从何而来,我们自己如何看待个体的存在,又应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生就是死,死又是一种新生。嗯,哲学这门功课,有待我学习的知识太多太多,但是我应该不会特意去买一些有关哲学的书了,因为我知道了世间各处角落都会存在着哲学。我需要在哲学的门口在徘徊一下,等我对哲学上升到一定的境界后我想我会去寻找一本走向哲学殿堂的书。当然,我无法确定此生我是否会进入哲学的殿堂,或许我一生都在哲学的门口游荡,一切随缘吧!

  书里有一种比喻我记忆犹新,它把历史比喻成一条长河,虽然我以前也听到这种比喻,但是都没有这本书解释的这么深刻。下游水式的变化取决于上游的地理环境,每一段河流都是经过前几段不同的河道慢慢的流淌着,它们可以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受到风雨的作用,这种影响与作用当然有好的,也有坏的。总之每一段河流与之前流经的地点和时间是分不开的。这就像我们的历史,每一段的成果都包含了前人的学问,虽然有时我们与古人的眼光存在矛盾,但是我们不能用错去形容。因为那些眼光是古人结合了当时的生存环境和他们的前人所留下的'经验而总结下来的学问(书里指的是哲学观点)。比如说苏格拉底提出了新的哲学思想,虽然受到过排斥,但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却继承了他的思想,以他自己的方式慢慢的传承下去。再比如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共愤,但是却大大增大了人类与神的距离。就像登月不是我们这个世纪的成果,它是整个历史的辉煌一样。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前人不段的总结前人的经验而达到的新文化。说到这,我想起了哲学和佛学都用过的思想——“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大到可以是文化,可以是历史,可是生活环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小到我们个体的人类做事所产生的后果。哲学就是这么大,又这么小。话说回来,说到我们自己。我们可以不了解哲学,我们可以不了解历史,但是我们必须了解我们自己,为我们所有的一切行动负全责。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

  读了这本书,感触最深的就是刚开始的两个问题,我是谁?长大后好奇心的缺失。我是谁?这个问题是本书一开始就提出来的问题,艾伯特用这个问题来引导苏菲走进哲学的世界。这个问题也是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思考的最多的问题,也是感触最深的地方。我是谁?在通常的情况下,别人这样问我,我肯定就马上回答——我是丁伟鹏。但是当自己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回答自己了。丁伟鹏,这个名字只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代号而已,对于不同的人我的代号都不一样,我的发小口中我是丁伟(小时候叫这个名字),在我祖奶奶哪儿我叫小黑,我奶奶哪儿我是老包。所以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与名字相同的其他的证件什么的,都是这个社会给我们的一个代号而已,它们并不能真正的说明我是谁。书中提到过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人是因为思考而存在的。但是我去不能真正的理解,为什么“我思故我在”。难道就因为我思考了我就存在,如果我不思考我就不存在。如果哪天我不幸的出了车祸,导致我成为了一个没有意识的植物人,那时我还存在不?在这个时候我应该没有在思考,但我的确还是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每天还是要呼吸这个世界的空气,消耗这个世界的能量,至少作为一个生物个体我还是存在的。康德提出的自主意识,还有其他人提出的不同看法,看起来都有道理,到底我是谁?

  我是谁?这个问题我不能确切的解答,但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发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一直存在的问题我就没有思考过,关于这种对事物本质的问题就怎么没有思考过。这时发现,原来是我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好奇心,不想去了解这些本质的问题。在书中,艾伯特开始给苏菲介绍哲学的时候就说到哲学家的一个条件——好奇心。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有求知欲望。

  那为什么才来到这个世界二十年我就对这个世界没有了好奇心?是我对这个世界都了解了,这个显然不是的,那为什么不了解这个世界又不好奇了。书中说的是我们习惯了这个世界,所以没有了好奇心。反观我们的生活,来寻找答案。

  在高中的时候,我每天都做很多的题目,学习很多的东西。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我很早的就把它学会了,但是我学习勾股定理不是为了去了解三角形,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奇妙,而是为了我的考试,作为学生我学习它们就是想考一个高分。上了大学以后,我学习了很多的专业知识,如经济学中的很多原理。但我学习这些东西也不是因为我想了解这个世界,想要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我主要是为了我以后的生活,为了我以后有一个好的技能来让我过上好的生活。我的父亲是一个中学数学老师,几十年的教学下来,他对中学的数学可以说是了如指掌,那他对于这些东西的学习和了解是出于对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吗?这显然不是的。我们这样做其实是顺应一个社会的规律而已,那就是中学生要学习什么,大学生要学习什么,老师要做什么,学习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在适应我们周围的环境而做的事情。我们从小就开始了为适应周围的环境而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在这种长期的生活在,我们终于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但是周围的环境也把我们和谐了。我们只知道如何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如何去顺从这些规律现象,但是我们却从来不去真正的认识了解他们,所以我们长大了,都只会顺从了,却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所以我们是因为长大了,习惯了这个世界,从而失去了好奇心。但是如果们想让自己进步提升就要想哲学家一样的思考,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保持求知欲,那样我们才会不断的进步。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4

  《苏菲的世界》虽然是关乎哲学的发展历程,却不艰深难懂,它神秘而明畅,它清新而自然,这是人间的哲学,接地气的哲学。他以苏菲这个对世界抱有浓厚的好奇心及对周围事物有敏锐观察的少女为中心,以那一封封不知来历的信件为线索,让我们与苏菲一起将世界这团混沌清明化,一起解开自然万物变化的谜底,一起思考生命与死亡的意义……

  我对这本书的目录是印象深刻的。他的目录不是像《时间简史》中“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等纯粹学术性的标题,而是“伊甸园”、“魔术师的礼帽”、“少校的小木屋”、“花园宴会”这类趣味盎然的字眼儿。

  这些生动的字眼儿仿佛也将我带到了公元前,带到了雅典,带到了“苏菲的.世界”中:我会在“伊甸园”中无所适从,我似乎也成了那待在兔毛深处溺于安乐而不愿再返回细毛顶端的人,我是否也是那些整日因“今天我的饭卡还剩多少钱?”“淘宝有什么优惠?”、“周末去不去市区?”而忧思难忘的人之一……

  苏菲说她从未如此努力的思考过,我岂非也是如此?以前,从小孩子的好奇心出发,看着身边走过的每一个行人,我也会冥想半日:我是谁?这世上怎么会有人?我们为什么能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最终这些都只是以无答案的问号湮没在小孩子的心里罢了。

  但是十四岁的苏菲“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即将进入社会的我自然也不能在以小孩子的心里对待问题,却还是要保留孩子那份天真好奇的童心、佛教有一句话:“要有初学者的心态”,也正是此理。

  先时,身边便有位好知乐知的朋友推荐了这本书,只是当时一直在备战高考,无心于此,对这书的印象也仅限于“一部介绍哲学的小说”、“一封封神秘的信”、“困惑于迷茫”,诸如此类。

  直至今日开始读了《苏菲的世界》后,这种神秘感、困惑感仍旧萦绕着我。

  譬如“席德是谁?”“艾伯特是何来历?”“苏菲真的看到了古代雅典城吗?”这些神秘的人物、场景贯穿了全文,让我们以一种探案式的阅读方式来品读此书。而更令人警惕的是哲学家们的主张与理论让我意识到当时课本中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苏菲的世界》虽说相较于正经八百的哲学史而言更显生动有趣,但若以一种绝对轻松的心态来阅读,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苏菲的世界》给我最大的感触便是哲学家们多思多想的思考、探究方式,这绝非胡思乱想,而是理性思考。

  正如帕梅尼德斯、苏格拉底、黑格尔、康德等哲学家们所倡导的“理性主义”,正如我也应该让自己知道:我虽然不至于一无所有,但我确实所知甚少。

  但即使有这样的觉悟了,我也并非读书读得很专注的人。反之,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开学至今,读了村上春树的小说,读了蒋勋的演讲录,读了《牡丹亭与红楼梦》。但此时想来,似乎没有一本被我完全读透读懂,自己仿佛一直徘徊在似懂非懂的边缘,退不得也进不来。直至这本《苏菲的世界》,更不消说,进度与身边同道者相比,更是慢的可以。

  这像是一个迷局,也像是一个困局,我身在其中,脑子一团浆糊,思路不甚明晰,浑身像被蚕丝缠绕,脱身不得。时常又觉得舌苔上像是永远粘着酸苦的不明物,时常想就此将它们搁置一旁就罢了,可我偏偏又离不得它们。

  这些书不是电视剧。感兴趣的电视剧我可以看了开头直接跳转结局,于是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可是书呢,我知道了苏菲的困惑,我跟着她的心走,我想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我更想知晓那些自己无法立即得知的答案。我想知道的东西是那么多,我怎能不读下去?正因有了他们这些在旁人看来无聊的探讨与发问,我们今日才能生存在一个“可知”的世界里。

  我曾试想过,若非读书沙龙这个活动,也许会与此书无缘也未可知。我是如此庆幸,自己拿起了这本书。

  从此,我将在“雅典城”里行走,将在一个可知的世界里行走。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

  郝慧

  都说《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普及的哲学读物,一本写给大众的哲学史。这个假期,我有幸读完了这本书,感受颇多。

  作家总是要尽力让自己的笔下的人物鲜活真实,然而《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却没有刻意如此,他只是让我们读到了一个真实如你我的苏菲,经历了许多谜一般的事情,随着哲学家艾伯特的出现进入了哲学的世界。在作品的中途作者又突然提示,这无数谜一样的原因不是苏菲,而是席德父亲假想出的人物。残忍的是,作者还要苏菲自己知道这个事实,知道自己是一个虚幻。更别出心裁的是,乔斯坦竟让苏菲与艾伯特去反抗那个主宰他们命运的席德父亲,而且最终逃脱,来到了永恒之地,甚至影响了席德父亲的那个世界。

  是的,《苏菲的世界》不仅是一本普及的哲学读物,还是一位普通的哲学教师对哲学终极问题的思索。《苏菲的世界》原着副标题虽是“一本关于哲学的小说”,我却认为它真正的主题乃是“存在与虚无”。

  这是一个绝妙的影射。人类本是平凡如苏菲一样的生活着,并没必要思索存在或是虚无。然而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本能——爱智慧,让人转向哲学,思索自身的存在,沿着这条路越走越远,直到惊惶地发现竟毫无办法证明自身的存在,发现这一切都是虚无。

  这正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映射。“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苏菲接到的这两个问题,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希腊先哲固执地提出,他们不甘心仅仅只活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偏要去认知,思索这世界的本原,证明真实的存在。从泰勒斯到普罗泰格拉,从苏格拉到亚里士多德,他们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奋斗终生,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他们将他们的事业命名为“爱智慧”,不是“智慧”而是“爱智慧”,便是意味着也许他们的问题永远无法真正解决。但对于智慧的热爱让人成其为人,让哲学家成其为哲学家。千百年来,关于存在的思索在一代代哲学家中延续,即使未找到答案,却也从未断绝。面对这些对于人类太过于沉重的问题,我们曾求助于上帝。如是,可以认为自己站在宇宙的中心,生来就是其他物种的统治者,但这一切终归幻灭。我们也求助于理性,如是,便可以认为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动物所没有的.理性,但终究无法忽视太多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主义与虚无主义渐渐滋生。因为人类日渐发展,却也日显无助。人类争取着自由,但却突然发现自己被孤零零地抛到这世界上,没有上帝,甚至没有任何永恒的存在之物可以依靠。我们自由了?也许。但,我们没有任何选择地不面对自身的自由,我们最终,同样没有任何选择就必须失去所有的自由。这自由轻到无法承受。存在?抑或是虚无?人类前所未有的惶惑,甚至是痛苦。无论是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还是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我都能或多或少地读出这种无奈。如果,如果人类不曾想过这些不必思考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的痛苦,但,如果那样,我们,也就不是人类。爱智慧是我们的本性,来自智慧的痛苦是我们的宿命。

  《苏菲的世界》中,我能读到这种悲哀、压抑与无奈。苏菲是席德父亲笔下的人物,席德父亲又是作者笔下的人物,那我们呢?我们以为自己每天真真切切地生活着,然而也许,我们不过是另一个作家笔下的人物,我们没有自由的意志,那个作家就是我们命运的主宰,我们的上帝,理性不能。是的,无人能够证明,以为是存在的东西也许不过是虚无,虚无,一切皆无,没有任何东西是坚实而又可以确定的。

  《苏菲的世界》中,我却也能读到一种顽强,一种带着悲剧色彩震撼人心的顽强。当苏菲和艾伯特知道了自己是虚幻的人物,他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反抗。而最终,他们虽然未能使自己成为真实存在的人物,却逃出了小说的本身,作为虚幻的人物来到了“”永恒之境。

  是的,也许哲学的所有终极问题,都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答案,但正是对他们的思考,让人类,与众不同,如哈姆莱特的著名台词:“存在抑或虚无?这是个问题。”而目的,则是自我,是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那句如带魔力的铭文“认识你自己!”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相关文章:

苏菲的世界作文10-17

《苏菲的世界》心得01-30

苏菲的世界心得01-09

苏菲的世界阅读心得11-21

《苏菲的世界》经典阅读收获12-17

苏菲世界读后心得11-09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9-17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8-11

苏菲世界读后感02-06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02-16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

  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象征,从古至今都披着神圣的面纱。人们虽满怀敬仰之心,却很少能看到它的真实面目,因为它博大精深,融人类千年之史,汇世界百家之言。祖先赐予的精神遗产随着岁月的积淀愈发深不可测。无数哲人前赴后继著书立传,试图为世界展现一幅壮丽雄浑的哲学全景图。百家争鸣,丰富了哲学的内涵,勾勒全景图又增添了新的难题。于是,千百年来,哲学似滚动的雪球不断变大,而人类只能管中窥豹似地欣赏奇峰一角。

  然而有这样一本书,它并没有用崇论宏议来解释哲学的深奥,而是以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一位又一位哲学家,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这本书就是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作者在文中创造了两对人物:少女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少女席德和她的父亲。这两对人物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我在扑朔迷离中跟着作者一路去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为何在这里”这些问题。

  年少的苏菲跟随着一封封神秘的来信,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她的哲学课。我也仿佛如苏菲一样沿着历史的足迹浏览历代哲人的精辟论述。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感受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魅力,尽情沐浴文艺复兴的和煦阳光,欣赏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沉醉于巴洛克强烈反差的艺术氛围之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只觉真理的伟大和艺术的魅力。随后,穿梭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硝烟中,体味现代哲学的曙光。面对笛卡儿、史宾诺沙、洛克、休姆、柏克莱等一连串现代哲学的开山鼻祖,我们还来不及抒发心中的崇敬之情,启蒙运动的先驱便闯进了历史的大舞台。飞速发展的工业推动着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崭新的轨道;时代的更替造就了更多的哲学巨人。黑格尔、康德秉承了日耳曼人的理性,也把法兰西人的浪漫发挥到了极致。而后马克思的《资本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三位伟人、三部巨著掀起了三个领域的革命巨浪,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当你把一个又一个哲学家和他们的故事及理论连接起来,就会发现西方哲学史已经变成一条河,虽曲折蜿蜒,但源远流长,静静流淌,而且清澈得一眼就可以见底。

  读完这本书,我们不得不感叹作者实在是一位阐释与表现的高手,他居然让人像读侦探小说般地把几千年的哲学史一口气读下去。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在公元前400多年时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和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揭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当然就更难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他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即便付出生命,他那种为了真理而战,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使我深深佩服。

  作者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多么有趣,又多么奇怪。你会理解,所谓哲学,并不是某些人“吃饱了撑的玩儿”的把戏,而是人类对自己、对周围的世界永恒的叩问。这本书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礼赞、对人生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进入觉悟,点燃了一盏盏明亮的航灯。其实,哲学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它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它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之间的关系。在我们这个世界,如果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而哲学给予我们智慧。苏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精神的世界。我相信只要我们也像文中的主人公苏菲那样有着积极处世心态和乐于思考的精神,我们也能像她那样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收获很多很多。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引导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不同于像《论语》这样以平时生活的素材来给人哲学领悟的书,它是通过介绍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一步步使人认识哲学,从中学习哲学。而对于像我一样什么都不懂的读者来说,我从读这本书开始就同苏菲一起上起了哲学课。从“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看似很普通却让人深思的两个简短而奇怪的.问题开始,跟着“神秘老师”开始了我的“哲学之旅”探索之路。

  对于以前没有读过关于哲学书的我,第一次看《苏菲的世界》并没有觉得很困难的感觉,反而是很熟悉、很实在的感觉,让我更加喜欢哲学这一门课程。从前总觉得哲学类的书很无聊、很古板,不过《苏菲的世界》却是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让我们哲学的初学者更加热爱哲学。书中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让人无法自拔,一看下去就想一直看。

  哲学是一个很抽象的学问。它是以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为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满足人类提高思想认识能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的本源事物。而在《苏菲的世界》中,讲述了整部西方哲学史,虽非学术性着作,但它是一本捍卫哲学的书,正因为其大众化,它也就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本书不在探讨哲学上的某一特别思潮或历史,而是尝试对每一派别,作概论式的介绍,并说明它在今日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本集学术界一般看法的摘要录。

  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哲学是不切实际的呢?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那些哲学性的问题呢?我想,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对这个他们生活的世界习以为常、失去了探索的好奇心了吧。说到这让我想到作者一个用的很好的比喻:“这个世界就像是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当然这只兔子极其庞大。”我们每个人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大家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并且努力地想把兔子看个完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顺着兔毛慢慢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深处尽情享乐。当大人们的心灵逐渐习惯了世界上的一切的规则,当他们不再像孩子一样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奇,觉得所有的东西都那么不可思议而又理所当然,当他们过惯了喧嚣吵闹、灯红酒绿的生活,他们便不再去追求那与他们似乎毫不相干的哲学,便不愿离开温暖舒适的兔毛深处,不愿像哲学家一样尽力去爬上脆弱的兔毛一看究竟。就是这样子,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们都不会再去思考像“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了。

  人生,其实并不只是一个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界,也不应只是金钱、荣誉与成功的世界,它更应该是一个充溢着理想与奋斗、追求与梦想、好奇与探索的世界。不要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必然,为什么纸张便是白的?你又是谁?天地到底有多大?它又是怎么来的?世界上第一个细胞是怎么诞生的?从无到有,这本身便是一种不可能。一切都充塞着无穷无尽的问题。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3

  放假在家,随手在书架上取来一本书,坐在窗边,品一口茗茶,偷得半日闲,初一年级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言。这是一本出版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书。当初是以一本休闲小说购买的,读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一直以为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苏菲的日记》和其他厚重的令人伤脑筋的哲学书不同,读它更像是读一本侦探小说,让人不自觉地跟着苏菲去思考,去探讨一个个哲学问题,去拜访一位位哲学家,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这本书的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了解哲学的心情。

  故事是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苏菲在彷徨中开始思索,并在她的私人哲学老师艾伯特的引导下进入西方哲学领域。苏菲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和已成为历史的那些有着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进行了一次心灵的谈话,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读后感《初一年级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言》。看这样一部作品,等于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凝结着文明的精华,弥散着哲学的气息。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感受最深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能够在谈话中揭露人思想上的弱点,使其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在公元前399年,他却由于过于直言,被他曾指责过的上层人士送上法庭,以其“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苏格拉底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即使到了生命的结束也要坚持真理。他重视良心与真理,敢于为了真理而战,为了真理而牺牲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看这样一部作品,等于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凝结着文明的精华,弥散着哲学的气息。在这样一本小说里,包括了整部西方哲学史,本身就极具魅力。一直觉得哲学是一门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学问,生涩难懂,但其实一直是我不了解哲学。这本小说系统地涵盖了各种哲学思潮。随着小说人物在书中不停的追逐和寻求剧中谜团的解答,越来越深入的使我了解到以前不感兴趣的西方哲学史。

  一直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让人敬而远之。可是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4

  当最终读完合上这本书的一刹那,我倒向身后的靠枕,把自己埋在松软的棉絮中。保持着这个姿势好久,因为大脑已经完全没有空余的CPU来供给多余的动作。脑袋中不停地回想书中虚虚实实的哲理与故事。好像从来没有一本书需要如此大的心力来看完。

  从头来想,最印象深刻的还是一开始的问题:你是谁?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这个问题。自我介绍的时候,早已模式化的表述:我是XXX,来自青岛。可如今突然问起,怎么脑中却一片空白。如果从理性的思维来思考,难不成要回答我是糖类蛋白质钙铁锌等等的集合体吗。第二个问题,世界从哪里来?换句话说,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这难道也属于哲学的范畴吗?

  带着这样的疑惑,慢慢往下读,终于明白古往今来哲学家对于世界构成的思考是如何演变过来的。先是神学的统治,因为当初的人们没有能力与设备进行更深层的探究,接着再到自然派再到唯物主义再到经验主义等等……一部哲学史就有如画卷般在脑海中展开。虽然每个理论的解释并不面面俱到,但必定做到深入浅出,且一旦提出历史上哲学的某个观点或理论,必定从远及近联系自身地阐述,其中经常把哲学家的理论由苏菲自己来感受,让读者了解明白,。

  “关于小白兔,最好将它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多么形象而有趣的比喻,却让我们更加了解到哲学家的使命与艰辛。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它用离奇的故事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其中我认识到了许多从未想过的事情。我跟着书中的苏菲一起,从神学再到哲学的摇篮雅典,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认识。而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有神奇的反讽效果的演变……涉及艺术、科学、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则包含了康德、黑格尔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不仅仅了解了古往今来,更有了许多自己的认识。

  我会发现,很多最初的思想理论在当时虽然被人信奉追捧,但时至今日,这些理论早已不攻自破。比如最初恩培窦提出的“四元”理论:土、气、火、水组成了世界。不用说现在,这个理论到了元素原子时代就已经被不费吹灰之力地推翻了,因为那时的科学发展到了可以探究物质的结构,并且已经上升到可以归纳总结到元素的水准上,自然之前的一些自然派理论就不那么令人信服了。而到现在,人们又有能力把原子再细分成更小的组成结构。可见时代科技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哲学的发展。

  如此一来,倒显得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比较有宏观性,并不单就一个问题来讨论,而放眼历史长河。很显然,并不是每个时代的理论都是正确的`,然而,却不能否认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没有一步步走来的历程,没有以往哲学家的探索与猜想,如今的哲学也不会有如此的成就。正是由于分歧而产生了统一与进一步的发展。

  谈到唯物主义,我发现纵观哲学史,唯物主义与经验主义这两个对立的理论一直在“打架”,理性主义胜出一会,经验主义的秉承者又会来推翻并胜出一时,然后理性主义的又来反败为胜。这种情况同样也适用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而其中每次的争斗中蹭出的火花,后人看来都是发人深省的,都是弥足珍贵的思维旅程,那才是智慧的结晶。或许哲学中的两派永远没有谁对谁错,仅仅,我们从中获得了生活的智慧。拿前面说的“魔术师——大白兔”故事,那些哲学家攀登的兔毛也许并不是笔直的。哲学的升华是螺旋式的,不断往复着却又逐渐越来越趋向真理。

  读到末了,苏菲和希德的纠葛也终于有了梦一般的结局。可作者始终都没有给读者一个答案。我是谁?世界究竟,从哪里来?或许,这个问题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却也永远促使着哲学的向前发展。它的答案,只有我们心中自己去参悟了吧。

  苏菲的世界向我展示了一个从未踏足过的智慧圣地,就是哲学。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真正的智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5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经常出现在推荐给初中生阅读书单里的一本哲学入门书,说来惭愧,最近我才全本细细读完。终于下次推荐书单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地推荐这本书了。

  这本书概括起来其实相当简单,就是一个老师给一个小女孩讲哲学史的一个故事。老实说,故事真不怎么出彩,要是想说这样的故事能冲淡哲学思考带来的头疼,那真的是夸张了。但是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苏格拉底式问答法的推进,还是让很多晦涩的概念清晰了不少。这是一本必须全部读完才完整的书,必将它是一本哲学史,而哲学的很多问题其实是贴合时代思考的。因此,看到最后才感觉会最接近现在我们思考的很多问题。

  一直好奇对于孩子而言这本书的阅读感受。初中时代的阅读体验,现在回想起来最值得羡慕的还是有两点,一个是无比充裕的时间,一个是读各类“闲书”的政治正确,这两点无疑都非常适合阅读哲学需要的心情。

  而作为一个可悲的社畜,读哲学也许是要偷偷读的。毕竟它不是《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也不是《刻意练习》,它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日常兴趣,甚至不值得在朋友圈分享。

  它不单无法帮你或者你的老板赚到一百万,同时还会让你有点怀疑人生,比如说下面这段是当时看完之后写下的第一感想:

  “感慨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之下,不断想的是——真实究竟是什么?向外看世界会有多大,向内看内心能有多深?这些问题都在极大的展开,不断的展开再展开,我在中间,感受一种来自崇高的美感。此时此刻里面有多少个瞬间在一刹那过去,上一刹那和这一刹那的我有多少的不同,我只能确定我在思考。

  而这一切对于最后的那个我自己去决定的意义又意味着什么?是一瞬间的灵光?还是潜意识里面飘落的一颗尘埃?一段精彩的又或者枯燥的旅途?存在先于本质吗?生存还是毁灭,又为了什么生存?也许最后会觉得,那个意义就是不断思考本身吧,思考关于美也好,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也好。所以这是算是献给每一个爱智慧的人的一份礼物吗?至少这一刻,我享受这份礼物。”

  现在仔细一看,大概没有什么书像哲学类的书籍,不单不一定能帮你解决些什么问题,还留下一大堆问题。就像《钟鼓楼》里面那句经典的歌词“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但其实哲学又是一道比人生里面所有的其他题加起来都有意义的一道题,高于文科探寻的美,也高于理科探寻的这个世界的真相,在所有题目的尽头。

  就像一场考试,前面的题你辛辛苦苦的完成了,发现最后一道题如果你答错了有可能整张卷子直接得零分一样。因此有三种面对这一道题的态度。

  第一种就是忽视它,先把前面的题做好就是了,最后再面对这道题;第二种就是先做这道题结果被这道题绕进去了,结果前面的题做的一塌糊涂;第三种是有点像面对语文考试作文的态度,我先看了题,然后我一边做前面的题一边思考这道题,也许前面的题的某些点还能帮助我解开这道题。

  日常花点时间去看点哲学,这可以说就是我对第三种答案的一个选择吧。

  其实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面,意义往往是越简单越好的,比如说,当所有的意义都是物质,经济的效率就会很高,又比如说赋予一个崇高的价值,那政治效率就会给很高。看得多,想得多,问题太多,有时还真未必是一件绝对的好事呢。

  这本书的读后感实在不好写,探讨的都是很本质的问题,但结论想来还是可以有几个的——

  1.不断思考是一件最有趣的事情,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是支撑做很多事情的意义,另外一个就是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一些吧。

  2.“所有的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意义是自己去赋予的”,现在看来是最贴合这个时代的,自己最认同的。

  3.即使我们不能改变世界,我们也要善待自己,毕竟我们就是世界本身。

  至于这本书更多的阅读感悟,至少在读的时候是零零散散圈划了不少,最后能记得多少还真说不准,只能说一路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是美好的。归纳为四个点好了——苏菲是个好学生,艾伯特是个好老师,哲学很有趣,这是本好书。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6

  一种事物之所以受人喜爱,肯定是有他独特的魅力所在;一本书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肯定是有令人发省的智慧。《苏菲的世界》就是这样一本可以教会人最简单最平凡同时又是最深刻的生活哲学的一本经典之作。这是一本无可争议的世界名著,她在世界上所引起的反应是强烈的,被译成很多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并长期居畅销书行列。

  《苏菲的世界》讲述了一个14岁的女孩苏菲在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上写着: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两个问题引发了苏菲对哲学的兴趣与探索。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在书中,苏菲在这位神秘导师的带领下,不停的探索思考着先前哲学家探讨的问题。影片中还充满着各种奇幻的场景,苏菲可以像穿越时空一样,穿越到达古希腊苏格拉里被审判的时期,到达文艺复兴的文化繁荣时期,到达那些充满哲学智慧的思考时期。苏菲可以真真切切的看到当时的场景,包括很多人向往的文艺复兴的繁荣场面。但当她回到现实生活中时,所有的画面都会消失,她多能感受到的只有精神上对哲学智慧的理解与思考。

  物质的东西不会是永恒的,任何物质的东西都会在历史的长廊中被消磨殆尽,最幸运的结局就是留下了残骸被后人视为珍宝保护起来,然后再想尽一切办法去申请个世界文化遗产,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风化,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这就是为什么爱尔兰英国国教的大主教乔治伯克利敲着桌子说这桌子不是真实的。虽然桌子确实在我们眼前,我们可以看到它,可以摸得到它,但它最终会被历史所侵蚀,假如人们不用心记住它的话,它就会像从没出现过一样。相比来说,精神的东西却是可以摆脱历史的冲洗,历久弥新的'。这就像我们现在不可能再次看到文艺复兴时期那种鼎盛繁荣的场景,但是,我们并不用感到遗憾可惜,因为,我们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可贵的精神思想与智慧,这些都是可以长存历史之中不受磨损的宝贵财富,就像苏菲虽然回到现实中看不到先前哲学家们睿智的面孔,却是可以继续思考他们的人生问题,继续探索关于哲学的智慧一样。

  《苏菲的世界》中由一张“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的纸条开始,带领苏菲也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哲学智慧的世界。书中多次提到“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的问题,这是有关哲学终极命题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每个人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都会说我是谁这个问题,“我是郎咸平”“我是白岩松”“我是张三李四”……你真的知道你是谁吗?我们平时所谓的自我介绍所说的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就像书中的主人公苏菲在对着镜子问自己是谁,她突然想到她爸爸在给她取名字的时候,原本是想取作莉莉的,假如她爸爸当时真的将苏菲取名为莉莉,那现在的苏菲还是她吗?

  名字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们真正认识自己的障碍,我们在思考“我是谁”的时候,总是在名字这个层面上就戛然而止了,我们似乎确信,这个名字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像苏菲那样思考一下,假如当初我们的父母没有为我们取现在这个名字,而是另一个,难道我们就变成了另一个人吗?或者说,我们把名字等等表象的符号扔掉忘掉,我们又是谁?这样思考的话,我们就会对“我是谁”感到迷茫。

  如果我们在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最初就抛掉一切外在的表象:名字,性别,长相等等,我们只看我们自己这个人,直接从本质上来考虑。弗洛伊德提到一个概念:本我,自我,超我。按照弗洛伊德的陈述,所谓自我,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本我,则是原始欲望自然表现;而超我,则是社会行为准则及形成的禁忌。这样来想,人就变的更加的三位一体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

  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认识,即它已存在;信心,即运用它。——苏格拉底

  今年儿童节,父亲送给我一本《苏菲的世界》,这是本哲学启蒙读物。大多数人会认为哲学是一门虚无又不实用的学科,过于玄虚而难以理解。哲学家们总是问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似乎极难解释,但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用小说的形式诠释了一切问题。

  书里讲述了哲学老师艾伯特在苏菲15岁的生日时送了几封关于哲学的信,把哲学概念塞进了苏菲的脑子里,又给她上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哲学课。从自然派哲学家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到巴洛克时期的笛卡尔、斯宾诺莎和洛克等,一直到最后的浪漫主义的黑格尔、马克思和达尔文等,包括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哲学知识,苏菲懂得了“上帝之外有上帝,世界之外有世界”的道理。并在自己15岁的生日时因“上帝”的出错,从而了解到了苏菲世界的`“上帝”——一位海军少校艾勃特,也就是席德的父亲。当苏菲发现她只是一个牵线木偶时,毅然与艾伯特老师走出了书中的世界,去探索真理。

  我这样简述完故事梗概,可能会让没读过的人完全摸不着头脑。如果先撇开所有的哲学内容单纯从小说人物来分析,作家贾德应该说是本书的上帝。那就让我用上帝之眼来剖析一下书中人物。苏菲与艾伯特这一对是虚幻世界中的人物,而席德与艾勃特另一对则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物,两者之间似乎就是在玩影子游戏。苏菲与艾伯特其实分别是真实人物席德与艾勃特的镜像投影,就像有一对父女站在镜子面前分别观察他们自己影子在如何生活、学习和表演。

  原本真实世界与虚构世界中的人物是不可能相互沟通,但艾勃特故意让苏菲知道了席德的存在,促使苏菲明白了真与假、生与死的哲学主旨。让她明白了这个生就是死的道理——真实的东西曾经生过,但早晚会死亡;虚构的东西永远不会死亡,却从未生过。苏菲认为自己宁愿死也要曾经生存过,也想要去考查“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真相。

  这个冲突情节的设计也包含着书中所提及的哲学理念——萨特的存在主义,当然这指“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萨特的哲学可以说是在“上帝已死”的情况下对人类处境环境所做的分析。萨特提到人的存在比任何其他的事情都重要,即“存在先于本质”。人并没有那种天生固定的本性,因此人必须创造自我,这样人的存在才有意义。

  再回到苏菲的世界,我从艾勃特与艾伯特这一字之差就可以看作同一人物,他们就是为完成哲学课程的讲授任务,这任务当然是上帝贾德派给的。因而,苏菲与贾德的关系就如同哈利·波特与J。K。罗琳一样,一旦贾德和J。K。罗琳停止了创作,那些虚构的人物就再也不会有发展了。

  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虚虚实实的事情,根据尼采的说法,基督教和传统哲学已经脱离了真实世界,朝向“天堂”或“观念世界”发展,而人们过去认为的“真实”世界事实上是个“虚伪世界”。类如影片《楚门的世界》或是虚实互动层次更多的《盗梦空间》,生活有时只是给我们虚幻的假象。如同我在学习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惑及困境,也许只是考验我的信心、耐心和勇气是否足够的假象。有时候,我已经接近了真相或真理,却因缺乏自信或因为对前方未知道路的恐惧,却又放弃自己的追寻。通往真理的路往往并不一帆风顺,只有勇敢之心和坚持之心,才能知道真相并获取真理。

  从存在主义中看到,哪怕真实和虚幻的界限有时难以区分,但也要坚持做自己、坚持学习实践和坚持体验领悟。人生要从虚构人物的故事中看到真实人生的意义,从虚幻主义中超脱出更有力度的人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8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

  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段、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相信“恐惧”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我不知道他人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荒谬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讫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惧”,读后对这“恐惧”深感荒谬。要解决这种恐惧这中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吧。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这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它和其他大部头的令人伤脑筋的哲学书不同,读它更像是读一本侦探小说,让人不自觉地跟随着苏菲去思考,去探讨一个个哲学问题,去拜访一位位哲学家,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这本书的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千百年来,不管是什么时代的人,什么民族的人都在追寻着相同的问题,就像是“人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正是因为人们的好奇心,才有了哲学。遗憾的是,现在人们的好奇心却因为习惯而递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接受了这个世界,并把这一切都当成了理所当然,我们的好奇心也就被压抑住了,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对发现问题的敏锐甚至比不上小孩。但是哲学家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他们从不会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他们就像是孩子一样打量着这个世界,所以他们才能提出那些深奥的问题,所以他们才能被人称为智者。我也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好奇心,是不是要用一种新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就算不能做到像孩童那样,起码也要做到遇事多要想几个为什么。

  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看这本书,我不仅增长了许多哲学知识,了解了许多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还从中找到了一些启发,也许,我要对生活改变一下态度。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9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现在想想“苏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着精神世界。一向对于哲学是不感兴趣的,以至于这本书我还未真正的看完,是对知识的挑剔或是对一些理论的无法接受还是我真的理解不透,我选择的只是适合我的东西。在选择的过程中看到了自我的转变。

  人们总是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灵与物质相结合的同时不禁问自己,“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人是有“灵”的吗,我们的感官认知乃是自天主而来吗?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一切不是源于天主那又是源于何处呢?心灵世界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吗?那我们从小所学的唯物主义不就是与之相背,我困惑了,就似在沼泽中挣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却越陷越深。为了不被淹没,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脑袋里翻滚的岩浆似乎也平静下来。一轮明月升上了夜空,对于一个等待救赎的人来说,那圣洁的光辉就是最好的洗礼。瞬间,我转头发现“灵”与“物”只不过是两个隔街争吵的妇人,她们所站的立场与所坚持的观点不一样而已。探索理论的本源,你可以发现,从它所基于的那个方面来看,派生出来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它的基础。正如“好”与“坏”,只有在区分何为“好”何为“坏”才能判断是“好”是“坏”。

  有些怀疑苏菲对她所学的东西真的都理解了吗?也许她只是作者著书的一个引线,穿连起了整个哲学史,但我更愿意她同我一样是个带有探知欲望的孩子,至少她在书中是这样的。突然想起达利所常用的抽屉,孩子眼里所向往的抽屉与她最终打开的是否一样呢?看到结果是否会非常失望,只有打开抽屉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应该就有一个理想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生禀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有一种担忧,近似乎于儿童天真的担忧,我的灵魂有一天是不是会离开我去选择别人,也许在我们所生存的空间里到处都飘荡着需要寄宿的灵魂,他们在等待一个合适的身体出现。回头想想,我的灵魂经历过什么以后才选择了我呢?她是不是选择一个人重复着同样的轮回呢?可能我有些误解了,但我无法走出这样的一个怪圈,可能是我还想趴在窗台与外面的“灵魂先生”说声“嗨,你好”。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总是局限的,就似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一样,只看到了墙上的影子。

  我还是对哲学不感兴趣,可我已经开始思考,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本意。意识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在他面前,还有什么奇迹是不可能的呢。但奇迹的主角还是我们自己。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

  在我无头绪的乱撞之时,在我颓废于大学生活之时,在我迷茫之时,我遇到了她(苏菲的世界)。我和她牵手,在她的帮助下,我找回了自己,找回了自己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也找到了我的人生方向。

  和她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哲学,什么是人生的真谛。从那时起我对“哲学”一词有了新的定义,它不是以前的“枯燥”“乏味”,而是“形象”“生活”与“思想”。

  这段时间里,她问了我很多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每一个问题让我匪夷所思、无从回答,但这种问题又是十分的有乐趣,这些问题有时会让我感到十分无聊,但和她在一起,在她的指引下,我总会试着去发现其中的奥妙,领悟它的真理。要知道:每一个问题都是像事物一样不是凭空捏造的.,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会有它的背景而存在。

  以前的我,总是对自己毫无信心,甚至感到自己就像废人一样,一无所用。感到世间周围每一个人都比我强。她告诉我:要有自信,不要总拿自己的缺点去战胜别人的优点,这样只会让你的身心一落千丈。要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优点或缺点相比较。说到这里,我想起了“田忌赛马”的故事,二者显然是一个道理。更何况我们的诗仙说到:“天生我材必有用”。”

  她问我:“世界从何而来?”这个世界到底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这个问题我比较喜欢,因为我就是考虑这个问题长大的。我认为:一切学术源于哲学,而哲学源于人们对于种种事物以及现象的思考,而“人”源于物质,这说明世界起源于物质却和意识并存。也就是说:哲学源于意识,可以想象,一个世界如果只存在于物质,那我们岂不是“傻子”?就像她说的“无生物”一样。我们也曾经在形容一个人笨的时候,说他们像石头、疙瘩等等。

  她还向我说过一个更有趣的问题,就是在古代西方讨论的火热的话题:世界是变化的,还是永恒的?以及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

  对于前者,我们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东坡居士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他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也就是说世界是否是变化的,那要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而对于后者来说,千奇百怪,什么说法也有,有说是“水”、有说是“气”??这很像我们中国的五行之说,当然,科学家们已经验证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科学家以及哲学家们是否考虑过用极限来解释世界的存在问题呢?可能我这样问,有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这么说吧,一条在二维坐标系内且过原点的直线,当它旋转经过y轴时,它会有一个“质”的变化。那对于我们世界而言,想想,如果用极限来考虑,会不会是原子中有宇宙,而宇宙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呢?这就是我和她在一起的日子里给所有人提出的问题,可能这是错误的、无解的,但我认为一个问题让人们去努力追求它的解是一件好事,即使它没有解。就像一位哲学家说的:“我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要一无所求。”

  和她在一起的日子里,真的很快乐、幸福。这段时间,我心小得只能装下她(哲学),她容纳了所有的学术,乃“学术之母”,最重要的是,她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中、生活中,我们的言行举止以及大脑都由她控制、支配。我们不是一直在探讨上帝是否真的存在吗?她(哲学)就是我们的上帝,因为她能读懂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她的深奥不是我们一时半会能参悟的,发现她和她在一起慢慢了解她,我们将会有更深的收获。

  “聪明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是无知的”寥寥了解,可能有点卖弄了,但这却是我的体会。

  试问心意谁能许?跋山涉水、寻求万里,她(哲学)在等着你。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1

  Sophie,在希腊语中象征上帝女性的一面,意为“智慧”。而《苏菲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引领我们走向智慧圣殿的一本书。关于哲学史的书籍,大多是纯粹的理性叙述和相对拘谨的文字表达,然后毫无悬念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苏菲的世界》不同,线索的穿插和故事情节的安排,都流畅而饱满——有人说,哲学是智慧的科学;事实上,哲学应当是思想在生命之上的一种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哲学家艾伯特与苏菲对问题的探讨中,不仅做了条理分明的叙述、幽默适当的引证,也将自己对哲学的思考渗透在文字之中。例如宗教,虽然乔斯坦-贾德的观点并没有得到评论家、尤其是一些虔诚的基督教信奉者的'支持,但在我看来,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例如,这本书更注重科学为哲学发展所做的贡献,而对于宗教却有贬低之嫌。批评家对他把耶稣殉道与苏格拉底之死相提并论所表示出的不满情绪,在Phillip D. Jensen的书评《是谁的哲学史?》中写得非常清楚:“尽管这本书给了基督教相当的篇幅,然而它对基督教观点的呈现是相当失职的。基督教三位一体的信仰神观,不是一个简单的上帝存不存在的哲学问题,就能涵盖的。把耶稣对真理的执着和他的殉道,类比于苏格拉底,实在是对耶稣教训极大的误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基督教对于哲学影响力远远无法和科学相比,至少在近几个世纪来,哲学的科学性正在被挖掘出来,以便更好地贡献给人类。神的启示显然只存在于宗教信徒的心中,而哲学的思想却可以渗透更大面积的人群。

  这大概也正是本书选择一个十四岁的少女为主人公的原因。她在哲学课之前并没有接受到什么正规的哲学思想,身上更没有什么宗教极端分子的倾向。只是如她的名字一样,苏菲具有一种促使她去理性地思考的智慧,于是她对于哲学,对与这个世界有比同龄人更为深刻的见解——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在时间与空间上都趋向于无限的广大天地。尽管一条条错综复杂的线索都在暗示她世界的产生来自于意外,但逐渐深入的思考却让她走向了探询世间万物之意义的道路。这个似乎矛盾的问题在书中始终没有一个圆满的解释,因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坚信人类文明的创造来自于神的教诲——包括自称自然主义者的艾伯特在内。

  作为一本主要叙述西方哲学史的小说,《苏菲的世界》对于东方哲学发展所用笔墨不多,仅提到了一些佛教的理论。而我认为佛教的生成与西方宗教之间的联系也是颇值得探讨的。佛教对于万物产生的观点,和基督教有着较大的区别;与西方人相比,东方文化对命运与轮回的解释则更为完善。令人不得不叹息的是,东方,尤其是较早进入文明时代的中国。虽然也在相当早地形成的一些哲学流派,但却在很大程度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并逐渐演化成封建统治者的武器。西方的哲学思想尽管在产生的时间上没有多大的优势,却因改革运动而具有了时代性和科学性,从而走向新的繁荣。这一点弦外之音,大多读者也能体会得到。

  我认为作品本身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正确与否,而更重要的,是它引发的我们多少理性的思考,或者说,是这种思考本身的价值所决定的。它对于一个定义的诠释,无非是引发思考的手段罢了。如此看来,《苏菲的世界》是成功的:它不仅是一个优秀的诠释者,更是千万读者哲学启蒙的导师。

  “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这是笛卡尔的一句名言,也许,这也是乔斯坦-贾德在《苏菲的世界》中所要告诉我们的。即便一只白兔引发的思考,也能让我们有勇气去探询这个世界的未知领域,寻找我们存在的价值。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读这本书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我迫不及待的想读完它,可是我每天又不能读太多,因为我怕我读太多会不懂,会吸收不了。不好意思,我又暴露了自己才疏学浅的文化素质。这是一本有关哲学的启蒙书。这也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哲学。也是第一次如此冒昧的打开哲学的大门。原来哲学这么奇妙。它无处不在,它的思想可以很大,比如世界是从哪里而来?它的思想也可以很小,比如我们如可看待我们个体的存在。它的范围可以很广,比如我们如何认识整个宇宙。它的范围也可以很窄,比如我们怎样对待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

  小说是已一个14岁的小女孩苏菲的视角和悟性来慢慢的了解哲学的知识和历史。读完了这本书,我也蜻蜓点水的了解一些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巴特农神殿、乌托邦、亚理士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启蒙运动、浪漫主义、——“闲散是天才的理想,懒惰是浪漫主义的美德”、黑格尔、马克思、共产主义、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唯物主议、宇宙、光年、未来、现在。这些都是我在这本书里摘录的名词。如果让我具体的去解释一下它们,对不起,我做不到。不单单是因为我对它们只是一点点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哲学需要严谨的态度,这是我从这本书里刚学到的。

  哲学这个名字或者说是文化,是不是先从西方兴起的呢?因为它某些领域或是某段研究时期很像我们东方的佛学。都探讨过世界从何而来,人又是从何而来,我们自己如何看待个体的存在,又应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生就是死,死又是一种新生。嗯,哲学这门功课,有待我学习的知识太多太多,但是我应该不会特意去买一些有关哲学的书了,因为我知道了世间各处角落都会存在着哲学。我需要在哲学的门口在徘徊一下,等我对哲学上升到一定的境界后我想我会去寻找一本走向哲学殿堂的书。当然,我无法确定此生我是否会进入哲学的殿堂,或许我一生都在哲学的门口游荡,一切随缘吧!

  书里有一种比喻我记忆犹新,它把历史比喻成一条长河,虽然我以前也听到这种比喻,但是都没有这本书解释的这么深刻。下游水式的变化取决于上游的地理环境,每一段河流都是经过前几段不同的河道慢慢的流淌着,它们可以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受到风雨的作用,这种影响与作用当然有好的,也有坏的。总之每一段河流与之前流经的地点和时间是分不开的。这就像我们的历史,每一段的成果都包含了前人的学问,虽然有时我们与古人的眼光存在矛盾,但是我们不能用错去形容。因为那些眼光是古人结合了当时的生存环境和他们的前人所留下的'经验而总结下来的学问(书里指的是哲学观点)。比如说苏格拉底提出了新的哲学思想,虽然受到过排斥,但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却继承了他的思想,以他自己的方式慢慢的传承下去。再比如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共愤,但是却大大增大了人类与神的距离。就像登月不是我们这个世纪的成果,它是整个历史的辉煌一样。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前人不段的总结前人的经验而达到的新文化。说到这,我想起了哲学和佛学都用过的思想——“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大到可以是文化,可以是历史,可是生活环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小到我们个体的人类做事所产生的后果。哲学就是这么大,又这么小。话说回来,说到我们自己。我们可以不了解哲学,我们可以不了解历史,但是我们必须了解我们自己,为我们所有的一切行动负全责。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

  读了这本书,感触最深的就是刚开始的两个问题,我是谁?长大后好奇心的缺失。我是谁?这个问题是本书一开始就提出来的问题,艾伯特用这个问题来引导苏菲走进哲学的世界。这个问题也是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思考的最多的问题,也是感触最深的地方。我是谁?在通常的情况下,别人这样问我,我肯定就马上回答——我是丁伟鹏。但是当自己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回答自己了。丁伟鹏,这个名字只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代号而已,对于不同的人我的代号都不一样,我的发小口中我是丁伟(小时候叫这个名字),在我祖奶奶哪儿我叫小黑,我奶奶哪儿我是老包。所以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与名字相同的其他的证件什么的,都是这个社会给我们的一个代号而已,它们并不能真正的说明我是谁。书中提到过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人是因为思考而存在的。但是我去不能真正的理解,为什么“我思故我在”。难道就因为我思考了我就存在,如果我不思考我就不存在。如果哪天我不幸的出了车祸,导致我成为了一个没有意识的植物人,那时我还存在不?在这个时候我应该没有在思考,但我的确还是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每天还是要呼吸这个世界的空气,消耗这个世界的能量,至少作为一个生物个体我还是存在的。康德提出的自主意识,还有其他人提出的不同看法,看起来都有道理,到底我是谁?

  我是谁?这个问题我不能确切的解答,但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发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一直存在的问题我就没有思考过,关于这种对事物本质的问题就怎么没有思考过。这时发现,原来是我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好奇心,不想去了解这些本质的问题。在书中,艾伯特开始给苏菲介绍哲学的时候就说到哲学家的一个条件——好奇心。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有求知欲望。

  那为什么才来到这个世界二十年我就对这个世界没有了好奇心?是我对这个世界都了解了,这个显然不是的,那为什么不了解这个世界又不好奇了。书中说的是我们习惯了这个世界,所以没有了好奇心。反观我们的生活,来寻找答案。

  在高中的时候,我每天都做很多的题目,学习很多的东西。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我很早的就把它学会了,但是我学习勾股定理不是为了去了解三角形,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奇妙,而是为了我的考试,作为学生我学习它们就是想考一个高分。上了大学以后,我学习了很多的专业知识,如经济学中的很多原理。但我学习这些东西也不是因为我想了解这个世界,想要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我主要是为了我以后的生活,为了我以后有一个好的技能来让我过上好的生活。我的父亲是一个中学数学老师,几十年的教学下来,他对中学的数学可以说是了如指掌,那他对于这些东西的学习和了解是出于对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吗?这显然不是的。我们这样做其实是顺应一个社会的规律而已,那就是中学生要学习什么,大学生要学习什么,老师要做什么,学习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在适应我们周围的环境而做的事情。我们从小就开始了为适应周围的环境而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在这种长期的生活在,我们终于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但是周围的环境也把我们和谐了。我们只知道如何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如何去顺从这些规律现象,但是我们却从来不去真正的认识了解他们,所以我们长大了,都只会顺从了,却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所以我们是因为长大了,习惯了这个世界,从而失去了好奇心。但是如果们想让自己进步提升就要想哲学家一样的思考,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保持求知欲,那样我们才会不断的进步。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4

  《苏菲的世界》虽然是关乎哲学的发展历程,却不艰深难懂,它神秘而明畅,它清新而自然,这是人间的哲学,接地气的哲学。他以苏菲这个对世界抱有浓厚的好奇心及对周围事物有敏锐观察的少女为中心,以那一封封不知来历的信件为线索,让我们与苏菲一起将世界这团混沌清明化,一起解开自然万物变化的谜底,一起思考生命与死亡的意义……

  我对这本书的目录是印象深刻的。他的目录不是像《时间简史》中“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等纯粹学术性的标题,而是“伊甸园”、“魔术师的礼帽”、“少校的小木屋”、“花园宴会”这类趣味盎然的字眼儿。

  这些生动的字眼儿仿佛也将我带到了公元前,带到了雅典,带到了“苏菲的.世界”中:我会在“伊甸园”中无所适从,我似乎也成了那待在兔毛深处溺于安乐而不愿再返回细毛顶端的人,我是否也是那些整日因“今天我的饭卡还剩多少钱?”“淘宝有什么优惠?”、“周末去不去市区?”而忧思难忘的人之一……

  苏菲说她从未如此努力的思考过,我岂非也是如此?以前,从小孩子的好奇心出发,看着身边走过的每一个行人,我也会冥想半日:我是谁?这世上怎么会有人?我们为什么能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最终这些都只是以无答案的问号湮没在小孩子的心里罢了。

  但是十四岁的苏菲“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即将进入社会的我自然也不能在以小孩子的心里对待问题,却还是要保留孩子那份天真好奇的童心、佛教有一句话:“要有初学者的心态”,也正是此理。

  先时,身边便有位好知乐知的朋友推荐了这本书,只是当时一直在备战高考,无心于此,对这书的印象也仅限于“一部介绍哲学的小说”、“一封封神秘的信”、“困惑于迷茫”,诸如此类。

  直至今日开始读了《苏菲的世界》后,这种神秘感、困惑感仍旧萦绕着我。

  譬如“席德是谁?”“艾伯特是何来历?”“苏菲真的看到了古代雅典城吗?”这些神秘的人物、场景贯穿了全文,让我们以一种探案式的阅读方式来品读此书。而更令人警惕的是哲学家们的主张与理论让我意识到当时课本中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苏菲的世界》虽说相较于正经八百的哲学史而言更显生动有趣,但若以一种绝对轻松的心态来阅读,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苏菲的世界》给我最大的感触便是哲学家们多思多想的思考、探究方式,这绝非胡思乱想,而是理性思考。

  正如帕梅尼德斯、苏格拉底、黑格尔、康德等哲学家们所倡导的“理性主义”,正如我也应该让自己知道:我虽然不至于一无所有,但我确实所知甚少。

  但即使有这样的觉悟了,我也并非读书读得很专注的人。反之,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开学至今,读了村上春树的小说,读了蒋勋的演讲录,读了《牡丹亭与红楼梦》。但此时想来,似乎没有一本被我完全读透读懂,自己仿佛一直徘徊在似懂非懂的边缘,退不得也进不来。直至这本《苏菲的世界》,更不消说,进度与身边同道者相比,更是慢的可以。

  这像是一个迷局,也像是一个困局,我身在其中,脑子一团浆糊,思路不甚明晰,浑身像被蚕丝缠绕,脱身不得。时常又觉得舌苔上像是永远粘着酸苦的不明物,时常想就此将它们搁置一旁就罢了,可我偏偏又离不得它们。

  这些书不是电视剧。感兴趣的电视剧我可以看了开头直接跳转结局,于是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可是书呢,我知道了苏菲的困惑,我跟着她的心走,我想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我更想知晓那些自己无法立即得知的答案。我想知道的东西是那么多,我怎能不读下去?正因有了他们这些在旁人看来无聊的探讨与发问,我们今日才能生存在一个“可知”的世界里。

  我曾试想过,若非读书沙龙这个活动,也许会与此书无缘也未可知。我是如此庆幸,自己拿起了这本书。

  从此,我将在“雅典城”里行走,将在一个可知的世界里行走。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

  郝慧

  都说《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普及的哲学读物,一本写给大众的哲学史。这个假期,我有幸读完了这本书,感受颇多。

  作家总是要尽力让自己的笔下的人物鲜活真实,然而《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却没有刻意如此,他只是让我们读到了一个真实如你我的苏菲,经历了许多谜一般的事情,随着哲学家艾伯特的出现进入了哲学的世界。在作品的中途作者又突然提示,这无数谜一样的原因不是苏菲,而是席德父亲假想出的人物。残忍的是,作者还要苏菲自己知道这个事实,知道自己是一个虚幻。更别出心裁的是,乔斯坦竟让苏菲与艾伯特去反抗那个主宰他们命运的席德父亲,而且最终逃脱,来到了永恒之地,甚至影响了席德父亲的那个世界。

  是的,《苏菲的世界》不仅是一本普及的哲学读物,还是一位普通的哲学教师对哲学终极问题的思索。《苏菲的世界》原着副标题虽是“一本关于哲学的小说”,我却认为它真正的主题乃是“存在与虚无”。

  这是一个绝妙的影射。人类本是平凡如苏菲一样的生活着,并没必要思索存在或是虚无。然而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本能——爱智慧,让人转向哲学,思索自身的存在,沿着这条路越走越远,直到惊惶地发现竟毫无办法证明自身的存在,发现这一切都是虚无。

  这正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映射。“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苏菲接到的这两个问题,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希腊先哲固执地提出,他们不甘心仅仅只活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偏要去认知,思索这世界的本原,证明真实的存在。从泰勒斯到普罗泰格拉,从苏格拉到亚里士多德,他们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奋斗终生,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他们将他们的事业命名为“爱智慧”,不是“智慧”而是“爱智慧”,便是意味着也许他们的问题永远无法真正解决。但对于智慧的热爱让人成其为人,让哲学家成其为哲学家。千百年来,关于存在的思索在一代代哲学家中延续,即使未找到答案,却也从未断绝。面对这些对于人类太过于沉重的问题,我们曾求助于上帝。如是,可以认为自己站在宇宙的中心,生来就是其他物种的统治者,但这一切终归幻灭。我们也求助于理性,如是,便可以认为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动物所没有的.理性,但终究无法忽视太多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主义与虚无主义渐渐滋生。因为人类日渐发展,却也日显无助。人类争取着自由,但却突然发现自己被孤零零地抛到这世界上,没有上帝,甚至没有任何永恒的存在之物可以依靠。我们自由了?也许。但,我们没有任何选择地不面对自身的自由,我们最终,同样没有任何选择就必须失去所有的自由。这自由轻到无法承受。存在?抑或是虚无?人类前所未有的惶惑,甚至是痛苦。无论是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还是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我都能或多或少地读出这种无奈。如果,如果人类不曾想过这些不必思考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的痛苦,但,如果那样,我们,也就不是人类。爱智慧是我们的本性,来自智慧的痛苦是我们的宿命。

  《苏菲的世界》中,我能读到这种悲哀、压抑与无奈。苏菲是席德父亲笔下的人物,席德父亲又是作者笔下的人物,那我们呢?我们以为自己每天真真切切地生活着,然而也许,我们不过是另一个作家笔下的人物,我们没有自由的意志,那个作家就是我们命运的主宰,我们的上帝,理性不能。是的,无人能够证明,以为是存在的东西也许不过是虚无,虚无,一切皆无,没有任何东西是坚实而又可以确定的。

  《苏菲的世界》中,我却也能读到一种顽强,一种带着悲剧色彩震撼人心的顽强。当苏菲和艾伯特知道了自己是虚幻的人物,他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反抗。而最终,他们虽然未能使自己成为真实存在的人物,却逃出了小说的本身,作为虚幻的人物来到了“”永恒之境。

  是的,也许哲学的所有终极问题,都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答案,但正是对他们的思考,让人类,与众不同,如哈姆莱特的著名台词:“存在抑或虚无?这是个问题。”而目的,则是自我,是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那句如带魔力的铭文“认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