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读后感3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作品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鲁迅作品读后感1
近日,浙江绍兴邮友方建新寄来鲁迅作品《孔乙己》纪念封1枚,此封为宣扬鲁迅作品、传承鲁迅精神而印制的。封的左下方印有咸亨酒店的门面和穿着长衫的孔乙己手端酒碗,另一只手抓着碗里茴香豆的情景。右上角盖有彩色邮资机戳,下边的纪念邮戳也是孔乙己手端酒和抓茴香豆的画面,三者图案十分巧合。记得我上中学时曾读过此文。为了加深印象,特又从书柜中找出鲁迅的作品《呐喊》一书,再次重温《孔乙己》这篇文章。
《孔乙己》是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写于1919年3月,同年4月发表在《新青年》月刊,后编入小说集《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这篇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社会的病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及封建教育的檄文。小说以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形象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麻木冷淡、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小说从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含蓄地说明他显摆“读书人”的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唯一的”说明他和酒店里的上层人和下层人都有距离。身份特殊。预示着他悲剧命运的必然发生。肖像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刻画出一个贫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形象。断腿前后肖像对比,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服饰的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说明孔乙己已很穷,只此一件长衫。他和范进都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都是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读书人,都是不会营生的牺牲品。他们信奉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孔乙己不能进学,穷酸迂腐,抱残守缺,好喝懒做,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对人物动作,生态的描写,显示了孔乙己心地善良。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排出九文大钱”表示他不会欠酒店钱。自己是规矩人,同时也想在“短衣帮”面前炫耀一下。
孔乙己唯一被人记起的理由,就是他还拖欠了酒店老伴的十九个铜钱。作品中一再出现的“哄笑声”,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可有可无而又可笑可伶的多余人。孔乙己虽未曾进学,却具有几分清高,喜欢孤芳自赏,他虽然饿得脸色青白,却始终不肯脱下又破又脏的长衫。自己认识几个无用的字,却沾沾自喜,并以自己是个读书人而自命不凡,他满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别人取笑他时,他还要用“四书”“五经”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当别人问他“当真认识字么?”他却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同时,他还固守“君子因穷”的道德理念。以上诸多分析都可以说明孔乙己也自视清高,从而使他不能正确地认清自己。
语言描写表现是迂腐的。孔乙己的语言是很有特色的,动辄“之乎者也”。再给孩子们分茴香豆时,他有一句经典的话:“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陈腐的语言便是他迂腐性格的表现。孔乙己抱着过时的陈腐观念不放,生活在一个激昂不安却已前进的社会里,难免不会显出他的迂腐可笑,孔乙己已成为一个典型的抱残守缺的形象人物。
鲁迅的这篇《孔乙己》一文,一方面在于写出孔乙己这个人物,另一方面,更是用一种黑色幽默的笔法来描述这一平常而不忍目睹的赤裸惨剧。
鲁迅作品读后感2
鲁迅先生,从小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已经进入了我的意识当中,曾经有一段时间还特别喜欢鲁迅先生写的文章,那个时候还试着背过几个小段,感觉挺有韵味的。
高中的时候,看过鲁迅先生的《祝福》,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给震撼到了,细微的描述与引人入胜的讽刺,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情绪,我不愿相信旧时代的黑暗与欺压,可是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塑造的那一个个鲜明角色,让我不得不承认了现实,之后陆陆续续就开始更加关注他的作品了,鲁迅的选集故事很多,题材很多,人物很多,原本我以为我会将他们混淆,可是我记住了他们。鲁迅曾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爱心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我认为鲁迅先生作品最具价值之处,就在于其改造“民族灵魂”和中国社会的思想。鲁迅先生为现代文学刻划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既疯狂又格外清醒的“狂人”;作为国民弱点象征的“精神胜利法”的体现者阿Q;带着滴血的灵魂走向地狱的祥林嫂;还有闰土、华老栓等等。他不但写出人物的“血肉来”,而且表现出人物“灵魂的深”。
在这其中,我最感到震撼的还有《狂人日记》,它是鲁迅先生《呐喊》中的一篇。《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在狂人的眼中看到的.是他人对他的“迫害行为”,在《狂人日记》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假象,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在这里。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 ——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为此而困惑,作者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然而鲁迅始终是一位直面现实的勇士,即使他内心中已经感到绝望却仍然站起来进行绝望中的反抗。而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在今天也并非全部灭绝,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人在呼吁保护地球、建立绿色家园,有人在“以笔为旌”,寻找人类的终极价值……虽然这呼声十分微弱,但却令人看到了人类世界的最后曙光。
鲁迅作品读后感3
鲁迅的作品中,“寂寞”一词总是如影随形的出现,寂寞的来源从他的生活中处处缠绕而来,今非昔比的寂寞,如“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总之,“偏苦于不能忘记。”不吐不快,而又惶恐抒发己心后无人问津的寂寞,如“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含着莫大的犹豫迟疑,对公众未知反映的恐惧。长期寂寞惯了的后遗症。
这种知识分子的寂寞广泛的表现于他笔下的人物之中,从悲观执着的魏连殳终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积极活跃的吕纬甫渐渐沦为世间一个模模糊糊,泯然众人的影子。这些跌跌撞撞的人物在四周如冷壁一样的时代起起伏伏,与庸众不同,与当权者不同,也许在未来,还会与起初意气风发的自己不同。实是知识分子难言的苦衷。
以至于后来这种寂寞竟逐渐成了他笔下斗士的一种习惯,习惯了独行,《长明灯》里那个执意要熄灭长明灯的“他”总是在强调“不能,不要你们,我自己去熄。”这里,所谓独行是拒绝“他”的反对者。
在自序中,鲁迅也曾感慨,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传染给和他年轻时一样做着好梦的年轻人,这里,确实拒绝任何的追随。
于是,忽而有了一种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感。
电影《梅兰芳》中,邱如白对孟小冬说,谁也不能毁了梅兰芳的孤独。同样,倘若是毁了鲁迅这份寂寞,恐怕也不会有《呐喊》。这份寂寞是他长期压抑在自己的无聊与哀伤中,又如寒风砭骨,屡屡催促着他去打破这个沉默的时代。“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因为寂寞而无言,亦因为寂寞而想要一吐为快。
在开与不开口的犹豫后,继而呈现的即是鲁迅作品中是他对现状的某种顾虑与挣扎,包含着对旧时代的厌恶和妥协,一方面在揭露,一方面又麻醉着自己使自己沉入国民之中。这种矛盾的冲撞在其早期的小说中流露的较多。
这样的带些纠结的挣扎隐约可从《端午节》中窥得一二:“又如看见兵士打车夫,在先也要愤愤的,但现在也就转念道,倘使这车夫当了兵,这兵拉了车,大抵也就这么打,便再也不放在心上了。”错的'不是当时的个体,而是个体行事方式的定位,当兵的欺压车夫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某种现象,似乎已成为职业的天性,不论是压迫者还是被压迫者,都自然而然的承受着这样的事实,如同文中的“只要地位不至于动摇,他绝不开一开口”,其实细想之下,鲁迅早年独自一人抄拓碑时,面对这样一个铁屋子,也曾经抱有不开口的想法,对身边的种种,也仅仅是如方玄绰一般有感慨而无行动,深以为自己无力去唤醒,深以为大而激进的变动在中国行之不通,深以为自己不是一个振臂高呼而应者如云的英雄,他恐惧所谓“叫喊于人生之中,而无生人之反应既无赞同,也无反对,如置无边无际的荒原”的境地。
鲁迅认为中国人的自大是一种合群的自大,而他自己恐怕也同样经历过,因为一个念想,唯有在心中百般徘徊,百般自问,才能流畅的舒展于文字,而那些进入他眼中形形色色的人,不同于童年的萧瑟的故乡,终于来到的了纸上,他笔下有太多麻木与生活而不自知的人物,而方玄绰似乎又与他们有着一丝的不同,这个小人物虽然亦瑟缩在当时社会的既定规则之中,但却曾经愤愤不平,也曾经认识到“易地则皆然”,在麻木的同时认识到了麻木的存在的现象。
我们在写过去的自己的时候,尤其是难过的岁月,看着原先的自己这样袒露在如今的我们的笔下,慨然是一定会有的,同样也会欣慰那只是过去,而如今毕竟有一些改变。鲁迅在塑造他时,想必从中窥得自己当年的影子,而自己已然和那个“清高守规”的方玄绰大有不同了。他完成了方玄绰未达成的转变。
鲁迅他当然是一个战士,一个时代的匕首,但同样也是一个在平凡不过的凡人,有着自己的胆怯和忧郁,也正是这种种,让他的作品不是一味的偏激和讽刺,似似有常人的无奈与怜悯。并不是一开始,周树人就是鲁迅,他的锋利固然出挑,而锋利之前的暂时的驽钝却更为可贵。
【鲁迅作品读后感】相关文章:
鲁迅作品读后感 鲁迅作品读后感02-07
近代文学家鲁迅及其作品02-10
鲁迅的作品读后感10-16
鲁迅作品读后感02-21
关于鲁迅作品的读书心得06-06
鲁迅作品读后感8篇02-25
鲁迅作品读后感(8篇)10-31
初二读后感:鲁迅作品读后感四作文01-15
鲁迅全集读后感范文《鲁迅经典全集》读后感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