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黑天鹅》读后感

《黑天鹅》读后感

时间:2024-08-13 00:59: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黑天鹅》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黑天鹅》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黑天鹅》读后感

《黑天鹅》读后感1

  预测未来,进而摆脱未知对人类的主宰,这是人们长期以来追寻的梦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告别卜筮、卦爻、相面等传统方式,进入科学预测阶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为科学预测创造了条件。首先,大数据拓展预测的领域。现在,预测已由自然界延伸至人类社会、个人的社会行为。例如,预测顾客的购物倾向,员工的辞职风险,客户的寿命,嫌疑人可能实施的犯罪行为,等等(《大数据预测:告诉你谁会点击、购买、死去或撒谎》,埃里克·西格尔著,周昕译,中信出版社20xx年出版)。其次,大数据技术提升了预测的水平,可以利用它去发现人类行为中更深层次的规律。甚至有人断言,人类行为93%是可以预测的(《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著,马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xx年出版)。

  我们相信,现代科技包括大数据的发展,必然能推动预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不能因此断言,人类就可以实现对未来的准确预知。正如《黑天鹅》所揭示,人类患有普遍的认知自大的毛病,一方面高估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低估事物的不确定性。事实上,信息、知识并不见得能增加预测的准确性。事物本身过于复杂,有许多人类未知的领域。我们对“未知”的“已知”,或许只是“未知”的一个局部,甚至是对“未知”的错误认知。特别是,在预测人的思想行为时,我们不能忽略,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高级动物,不会像非生命体那样受规律的随意驱使。面对大数据席卷一切的趋势,我们应该对技术主义倾向有所警惕,不要陷入预测万能的狂热之中。

  康德认为,人类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通过大脑加工过的意识表象,但永远不能认识物自体——一种存在于人们感觉和认识之外的客观实体。我们理解的事物永远是我们能够理解的事物。人们不可能超越自己的能力去理解事物。不可知论提醒我们关注与思考所谓科学预测的局限性。

  承认未知,承认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并不是重新坠入神秘主义论调中,这其实是人文精神的复归。敬畏天命,是儒学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或许带有对“天”(天神)之敬畏的神秘主义倾向,然而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谦卑的态度。现在,人类正在逐步攻破一个个未知领域。或许终有一天,像美国电影《少数派报告》所描绘的那样,未来是可以预知的,而罪犯在实施犯罪前就已受到了惩罚。当然,这不是依托具有感知未来的超能力人——“先知”,而是强大的科技力量。然而,如果真能未卜先知,那么一切都已事先注定,人类不就被异化为客体了吗?而且,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在哪里呢?无论科技力量多么神奇,也不可能窥探人类所有的秘密。无论人类的预测能力有多么强大,预测总会有所不能。

  未知永远是一个难以破解的谜。让我们收敛那种经由现代科技武装的全知全能的狂妄姿态,常怀谦卑之心,坦承未知,不忘告诫自己——敬畏未知。

《黑天鹅》读后感2

  本书介绍了黑天鹅现象,通过本书,我了解到黑天鹅事件的特征:稀有性、极大的冲击性和事后可预测性。对于黑天鹅这本书目前(20xx年7月8日)理解的并不好,很多点并不清楚。

  下面说明下我感觉看明白的一些点:

  1、游戏谬误

  现在我理解的游戏谬误是:对于世界不确定性的事件,不能只局限于已知的未知,还需要了解到,他们还有未知的未知。

  目前我对于随机事件的认知是基于PMP中的风险管理对风险的定义。风险也是随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中包含: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对于已知的未知设置应急储备,对于未知的未知设置管理储备。

  这个定义感觉就像书中提到的游戏谬误。比如经营赌场,以玩色子为例:你可以知道每次筛子可能的结果1到6,但是这次的结果是什么,你并不清楚,这种属于已知的未知。不过,对于赌场经营来说,除了这种赌场游戏规则内的已知的未知事件外,还有像那种赌场中财务人员没有及时报税,导致赌场可能被吊销执照或天价罚款的属于未知的.未知事件。这种未知的未知事件很可能对赌场经营带来很大的损失。

  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不仅要通过自己的经验或组织过程资产识别已知的未知风险,同时,还要尽可能识别未知的风险。

  2、无法预测

  书中一个观点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就是未来无法预测。因为实际生活中总可能有超出自己目前认知范围之外的事件,导致自己基于过去已有经验和认知得出的预测不准确甚至错误。

  自己能做的就是将注意力从预测未来上,转移到对事件发生的影响上。首先,需要识别出不确定事件的影响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影响确认应对策略。如果是积极影响,就采用激进的风险应对策略,积极拓展,尽量增加积极事件的影响。如果是消极影响,就采用保守的风险应对策略,尽量减小消极事件的影响。

  此外,对于不确定事件实际发生的概率,就不要预测了,那个很大概率上是浪费时间。

  3、专家意见未必可靠

  作者在书中吐槽了很多专家,甚至会批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个对我的冲击也比较大。专家不是全部不可靠,也有作者认同的专家。他认同的专家和他不认同的专家的区别是:是否是通过简化模型论述客观事实。

  如果只是通过简化模型来描述客观事实的话,那么这个模型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信的,因为总可能有模型范围之外的黑天鹅因素使模型失效,使使用模型的人或组织承担模型失效带来的巨大损失。

  自己能做的事,不能单纯的相信专家的结论,还需要看专家的结论是怎么来的。如果是通过简化模型来的,就要小心了。至于,能相信什么目前还是迷茫中……大概觉得,需要相信自己基于目前认知和能力,确认可以确认的。如果没有能力确认,也无需焦虑,接受就好了,承担那种焦虑没有意义。

《黑天鹅》读后感3

  《黑天鹅》这本书读完已经一周时间了,但是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本书。不是说书不好,而是感觉没怎么读懂,有些内容读了已经忘了差不多了。唯一记得的基本上就只有一句话,大意是这样的:无论一件事情的概率是多少,它一定会发生。剩下的就是一些自己的想法了,所以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真的是读书太少,想得太多,既然这样,是不是应该再重读一遍呢?

  至于想法,其实大多数都是关于一些跟之前认知完全不一样的事情,这也就正好符合了塔勒布对于黑天鹅的描述,也就是不可预知。又或者,本来是想要得到好处,或者获得某些方便,但是最终却掉入了一个坑里。

  这样的事情其实是很多很多的,比如我听说过一件事情,就是每次发生大的飞机事故之后,人们大多会选择不坐飞机,而是乘坐汽车的方式出门。比如有一次,飞机事故造成了两百多人死亡,接下来的一年,车祸丧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千人。也就是说,人们以为汽车比飞机更安全,但是事实恰好相反,车祸的概率比飞机失事的概率要大得多。那么这算不算一个黑天鹅事件呢?我想,对于那些正常情况下,需要乘坐飞机,但是却选择了汽车出行的人们来说,这就是黑天鹅事件。

  又比如我们中国的'高速公路,正常情况下是收费的,但是节假日是免费的。所以,一到节假日,高速公路就会堵得严重,一些拥堵的路段甚至要堵上十几个小时。为什么会这么堵?因为车祸。

  正常情况下,高速公路上的车祸概率其实并不高,至少比城市车祸的概率要小很多。因为车少,因为大家都按照同样的节奏行驶,因为大家都不敢时间。而节假日,因为免费,所以大家都上了高速公路;因为车太多,很难按照同样的节奏行驶,因为只要有一辆车跟别的车稍微有一些不一致,结果就是悲剧;而且节假日大家都很急,急着回家团聚或者去旅游景点。这样的情况,车祸的概率自然就大大的增加了,而一旦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车祸,必然造成告诉公路的拥堵,结果也就导致了告诉的体验极差。自然也就造成了一种高速“不够用”的假象。

  如果要将这种事情归结为“黑天鹅”事件,似乎有些牵强。只是我按照不可预期性、概率小、后果严重的标准来判断,这应该属于黑天鹅事件。首先不可预期,我跟一些国庆期间出门旅行的朋友聊过,按照他们的说法是,认为提前一天走,肯定不会堵车。注意,他们是很笃定的说,这也就是说,他们自没有预料到会堵车堵得这样厉害,认为概率可以忽略不计。然后是后果严重,对于没有经历车祸的人来说,他们承受的损失是在高速上度过了十几个小时。而对于经历了车祸的人来说,这个代价就太大了,大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这也就是我最后想说的,通过读这本书,我虽然只获得了一句话,但是这句话其实非常重要。那就是无论一件事情的概率是多小,它最终都会发生。如果时间本身就我们的影响很大,那么我们一定要积极的准备。比如我们应该为自己和家人买一份保险,保障在极端情况下的财务安全;比如我们应该考虑失业的问题,哪怕现在看起来,我们是多么的安全;比如我们应该在投资上报以谨慎的态度,哪怕我们的投资看起来是多么的“靠谱”。

  因为这些事情一旦发生,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黑天鹅》读后感】相关文章:

黑天鹅作文12-14

【通用】黑天鹅作文02-13

关于黑天鹅的句子06-20

黑天鹅作文(精选28篇)02-01

黑天鹅作文(15篇)12-23

黑天鹅作文(集锦15篇)12-23

《黑天鹅紫水晶》读后感03-04

黑天鹅紫水晶读后感03-08

【合集】《黑天鹅》读后感2篇12-08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