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呼兰河传》读后感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呼兰河传》读后感1
近日习惯每天读几页《呼兰河传》,或饭后,或睡前,十分乐意被萧红带回那个时代那个地方她的那个童年。虽然阅读萧红的作品能使我迅速逃离现实世界,但在阅读过程中,总有一股矛盾在内心挣扎。
在享受傍晚照得外物红光一片的火烧云时,也得忍受漫长冬季院子北风呼呼的凄冷与寂寥;在赞扬当地百姓热心帮助掉入泥坑的路人的善良本质时,也得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说瘟猪肉是泥坑里淹死的来自我欺骗;在赞叹冯歪嘴子承受巨大压力仍积极生活的坚强时,也得目睹小团圆媳妇被活活地折磨死……我们不能用一种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也不能直接断定小说主题不是赞扬就是批判了什么什么,这样的标签如一张咒符贴死了整部作品。我们倒是可以区别对待每一个事件里的各个元素,像萧红一样,收藏起那些珍贵的`记忆,日后用细腻幽美的笔触一笔笔勾勒出来。同时也暴露出时代的弊病,于当地百姓的某句话某个举动某个表情点出他们的愚昧麻木。继而又以磨倌区别于常人之路坚强担起抚养责任来探讨人性力量之大。这样不仅使小说的内涵丰富充实,也能留给读者细细咀嚼,品味感悟。
在这部半自传体小说里,萧红的记忆之口像是装上了水龙头,缓缓地、有条不紊地流出,一段一段地述说,让《呼兰河传》读起来更像一篇篇散文,复沓的文句充满诗意和回溯之美。而这种随着作者内在情感而流动的回忆式叙述方式让小说读起来更亲切自然。不过神奇的地方在于,看似明丽的笔调却让我的内心留有一股难以抒发的沉闷,使我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就这样压在心头。我很想扫除内心留下的某些片段以解心闷,如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之死,可是我似乎又不舍得忘却这段揪心的情节。我想,这也是矛盾的力量所在吧。
面对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人们的反应似乎并不是一致。纵观《呼兰河传》,我大致分为三种:1.普遍存在的百姓们。麻木不仁,托命于天,逢热闹必看,时常管管对自己无利害的闲事,偶尔用用“精神胜利法”麻痹自己。2.以冯歪嘴子为代表的“坚强派”,不畏旁人闲言碎语的轰炸,不理命的所谓凶兆,全心为着两儿子努力在生存线上挣扎。3.以祖父为典型的地方绅士。他们较普通老百姓有文化、有见识,没有那么愚昧。他们也有资本去帮助他人,可他们并没有成为改变这个社会的领头人,用平静的眼光看待周围一切,而非踊跃地管闲事,也没有像其他作品里的歹毒地主一样欺诈百姓,而是偏被动地施舍帮助。在有二伯无处可去时收留他,但并不热情地把他纳为自己家人。祖父这一切都随它去的消极人生态度是说明他秉承了古代道家思想呢还是说他暗含着一种无奈的悲凉,觉得自己肯定无力改变这社会现状,便将目光缩小至自己家庭的天伦之乐?又为何会出现像祖父这样的第三类人?这都是我内心一直纠结的地方,矛盾也争吵不休。
《呼兰河传》读后感2
它是一篇少女的叙事诗,一幅我仿佛拥有过的风土画,一串我童年听过的凄美歌谣。——题记
我随手翻开这本《呼兰河传》,原只因“"呼兰河"这地名美丽文雅,但阅后我在呼兰河的美丽外表下看到的,有美好,也有丑恶;有宁静,也有孤独;有温柔,也有残暴;有作者萧红对它的热爱,也有怨恨、思念……
呼兰河,是萧红的故乡。她在那儿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在祖父的花园中,她得到了无穷的乐趣。栽花,拔草,铲地,浇水……“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她还跟着祖父学诗,在一次次大喊大叫中自得其乐。她还能看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等等富有生活气息、乡村淳朴风情的活动,能吃到冯歪嘴子做的美味的黏糕,听有二伯的趣事……呼兰河就是作者的天堂!
但是,呼兰河也有另一面:在呼兰河,天命不可违抗,神灵就是主宰;在呼兰河,人们没有放手一搏的勇气;在呼兰河,活着没有意义,只是为了生老病死。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子淹人淹畜,却被人们认作凑热闹和吃瘟猪肉的最好借口;年年举办的跳大神、放河灯等所谓“盛举”,只是些神神鬼鬼的迷信活动;明知道药店里的药没用,却依旧去买……甚至,胡家的小童养媳才12岁,在正该玩、该笑的年纪,却被思想古旧保守的胡家婆婆严加管教,只要她笑一会儿或稍有些不懂事,就狠狠地打她,还被用烧红了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天天有哭声,哭声很大,一边哭,一边叫。”后来全村人都认为这是“病”,给她吃偏方,跳大神,最后小团圆媳妇被“大神”的法子活活折磨死,而胡家也因财力不支而家破人亡。看到这里又让人感到呼兰河如同人间地狱,它的愚昧无知,令萧红厌恶、纠结……
萧红爱这片土地,它抚养了她,祖父的院子里那样生机勃勃、自由快乐,学诗时她嘻嘻哈哈、不求甚解、自得其乐,冯歪嘴子的黏糕那么美味,她无法忘却呼兰河这个小镇给她童年的温暖、快乐;但也是它,依旧没有一点主见,一切听从神灵的安排,依旧无法从千年的古旧思想中脱身,依旧固守着过时的习俗,让小团圆媳妇这样的无辜者被折磨致死……萧红的故乡就在美好与丑恶之间徘徊,萧红对它又爱又恨。
但是,在书的最后,我们看到的更多还是她对呼兰河的'爱。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对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萧红最后还是以一颗平和的心,抹去了飘浮在这个小镇上的愚昧、迷信的乌云,让内心的阳光重新洒满人间,继续热爱、思念、赞美它。
故土之爱的记忆,可以抵消掉成长中缘系于此的怨意,可以永久地在心间流淌,带来百感交集的温暖。
《呼兰河传》读后感3
书名给我的感觉很舒服。呼兰河传,会不会是写一条河的呢?这条河的名字也挺好的,叫做呼兰河。书名给我的感觉是简单、平淡的。说的好似就是自家门前天天可以看见的那条小溪,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粗粗的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文中的故事很贴近生活。我也是生长在农村的孩子。虽然萧红写的是90年前的农村,也给了我很多关于自己小时候的回忆。小时候的过往犹如小孩子一般一个个挤着脑袋印在我的'脑海里。感受到久违的属于小孩子的天真与好奇。感觉时间并没有流动过,她的生长的农村与我生长的农村是那么的相似,她又写出了我的小时候。小时候对着一切充满好奇,喜欢翻箱倒柜寻找未知的东西,有一种微微冒险的感觉。
文章以一个讨厌的泥坑为开篇。从侧面反映出了农村人的每天的生活和心理。从一个小孩子的角度去问答对看到现象的不解。一个害人害物的泥坑,大家宁愿绕着走也没有人愿意把他填上,因为这泥坑填不填上不关我的事,泥坑又不是我家的,别人填不填也不关我的事。这个泥坑就在生活中,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去填,我希望自己能把他填上。
文章接着写的是小时候的趣事。这一段看到挺开心的。每天翻翻家里的老物件,去园子里逛逛,和爷爷一起背诗,抓园子里的小动物玩,捉弄爷爷,每天和爷爷一起哈哈哈的笑着。任何时候都可以笑起来。想笑就笑。这样简单快乐的童年让人想着感觉美美的。有这样一位爷爷很幸福。
接着是写小团圆媳妇的。小团圆媳妇这个人物充满的悲剧色彩。她以一个活泼、机灵、可爱的形象出场。以一种受尽煎熬,遭人嫌弃的方式离去。表达出了那个时代下女性生存的艰难。十几岁健康活泼的小姑娘,在短短的一年内,从生折磨到死。是因为他第一天来到婆家就吃了3碗饭?是因为她走路很快?或许在那个年代,人命是贱的,比家禽还要贱。那些践踏他人生命的人,自己内心骨子里就是贱的。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活着最终也是害人害己。自己也永远是利益的奴隶,悲哀可怜的活着,只是为了等死。那么我呢?此刻的我是什么样的?这一生的我和你呢?
文章最后是几个人物描写。厨子、有二爷、冯歪嘴。这几个人,个性羡慕,代表了一个时代。我喜欢冯歪嘴。他的生活是积极的,幸福的。或者说曾经幸福过。互相体谅的夫妻,还有俩个孩子。最后妻子死了,他还是坚强的活下去,带着孩子一起。
时光飞逝,离萧红笔下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将近拜年了。我小时候的乡下似乎和那个年代比起来变化不大。大人门串门、闲聊、讲悄悄话。小孩子嬉戏打闹,翻箱倒柜。
转眼间,我也到了萧红的年龄了,也有幸读着她的呼兰河传。读起来。感觉,简单、宁静、很舒服。
《呼兰河传》读后感4
我们的童年如一首精彩的诗、一支欢快的歌、一幅彩色的画。萧红的童年却有如一首枯燥的诗、一支低沉的歌、一幅黑色的画。
萧红从小饱受父母的冷眼、祖母的打骂,一个几乎没有爱的童年伴随她成长。唯有和蔼可亲的祖父让她尝到一点爱的滋味,他如一缕温暖的阳光撒向萧红日渐灰暗的心灵。
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大多有着幸福的童年,令我们回味一生。然而,萧红的童年是永远令她害怕的噩梦。
春天,萧红却只能坐在自家门前看着过往买卖的人们。夏天,萧红只能蜷缩在墙角听蛐蛐无聊的鸣叫。秋天,萧红只能在麦地里帮大人收割麦子。冬天,萧红能躲在自家的火炕上瑟瑟发抖,因为她的大地都已被冻裂了。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写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就为里面人物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文章中的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她才十二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刚来时是那样的健康、活泼,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尽心尽力地做事,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在人们眼里,婆婆打她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没多久她就匆匆地离开了人世,让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自己为了她用了那么多的钱,使了那么大的劲,这是一个赔本的买卖。与其说团圆媳妇的死是被吓的,还不如说她的死是被封建社会害的。
整个村庄就像是笼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乌云蔽日,见不得半点阳光。在这里,到处可见由于人们的无知、愚昧而引发的一场又一场的灾难,人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
村子里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会。整个村落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一样,乌云蔽日,没有半点色彩。这里的村民,活着的目的仅仅因为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让人觉得呼兰河的人们,缺少了些什么。
呼兰河和南方城市,比如深圳、广州、海南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每年的庙会和拜神会,就是一个典型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把它描写得十分真切,仿佛亲身体会到那里的寒冷。
萧红有一位亲戚,名叫有二伯,他似乎是没有名字的,而名字,就叫有二伯。有二伯总是把"这个"说出"介个"。
有二伯的性格有些古怪,很多地方都会体现他是古怪的:他和老厨子吵架时会莫名其妙的哭起来;老厨子明明看见他要跳井,结果他安安稳稳得在井边坐着;别人在吃东西,他就骂:怎么不给我?给了他,他又说:你有二伯不吃介个。这不是古怪的体现么?有二伯就是那么奇怪的。
萧红的童年又是快乐的,她的祖父教给她许多东西,使她得到良好的教育;萧红的童年又是有趣的,大花园里的花依然开得鲜艳,一直开到天边。
《呼兰河传》中的人物是鲜活、真切的,直到今天我还能感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怀着这样的心情,我读完了《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读后感5
读完《呼兰河传》,我想到了羊。比起人,《呼兰河传》中的很多人更像一群羊。在人头攒动的娘娘庙集市,在围观小团圆媳妇洗澡的院子,在寒暑易节而永不停息的、呼兰河人们看热闹的路上,我看到一群羊。
全书最戏剧性与讽刺性的部分无疑是围绕小团圆媳妇展开的部分。在为小团圆媳妇“治病”的过程中,我总是反反复复看到三个角色:其一提出一个偏方,其余之人纷纷附和,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欣然采纳。如此往复,直到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提出偏方的人往往只是听从了不加证实的传言,纷纷附和之人却不假思索地“做了他的跟随者”,小团圆媳妇的婆婆见支持者如此之众多,便也十分信任地对小媳妇用了药。这像极了我曾经看过的一则故事:一只头羊到了悬崖边判断错误跳了下去,而后跟从的.一众羊群非但不对头羊坠崖身亡的事件总结教训,反而是想都没想直接跟着头羊跳了下去。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它们习惯于跟随,却不习惯与思考,才酿成的悲剧。呼兰河的人,便是跟在头羊身后跳下悬崖的“羊”,换个词来解释,就是“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的呼兰河人不会认为自己正在杀死一个本活泼、有生命力的女孩。在他们眼里,这样做是正确的,是“合规”的。他们的领头羊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传统封建礼教思想。在这一无形的“领头羊”带领下,他们杀死了爱笑的小团圆媳妇,用言语摧残着善良的冯歪嘴子,男人打着女人,婆婆虐待媳妇。在接二连三跳下悬崖的同时,他们沾沾自喜自己没有掉队,嘲笑着还没跳下悬崖的异类…….
与其说呼兰河的人们是羊,不如说,从古至今,人们都始终没有摆脱“羊”的一面。二战中的纳粹士兵,总是在各种作品中被比作凶猛的恶兽。其实,他们大多数也仅仅只是“羊”罢了。他们种种骇人听闻的恶行,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审视自己的行为,终沦落为领导者与军国主义施暴的工具。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平庸之恶”,往往会因为它的群体庞大型而酿成更可怕的结果。
今天的人们,也处处有“羊”的影子。男孩们看到流行的“AJ鞋”,即使还不了解它的好处,甚至那鞋不适合自己,都愿意花费上千元争相购买。再比如网络谣言一天一个所谓的“真相”,却一再被推翻、反转。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盲目崇拜的“追星族”。他们总是不经思考地无条件支持偶像的行为,成为了明星榨取金钱的工具……
从古至今“羊”的形象,便是盲目、逆来顺受,最后免不了被吃掉的命运。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理性思考、慎重判断,那时候,我们才能摆脱如此命运,逃离羊群,朝一个真正的人前进。
《呼兰河传》读后感6
在这个寒假中,我有幸阅读到了萧红的《呼兰河传》,不愧是名家的大作,这部作品虽然只是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来表达她对旧中国扭曲人性的社会现实的谴责。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到萧红童年所生活的小镇,来一探究竟《呼兰河传》与传统的回忆性质作品有些不一样,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线,全书虽分为各章,但又像描述一个整体。
本文从一个大泥坑写起,这坑中常有动物和小孩丧命,可是当时的民众都在以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看热闹般的围观。尽管把这个坑填平并不难,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出一把力。这正体现出了愚昧旧中国公民的冷漠态度。殊不知只要不细心。下一个丧命的就可能是他自我!
在小城中举行盛举的日子同样热闹。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体现出人民的日常休闲活动多种多样。在本作中描述了作者的祖父,那是一个慈祥又温暖的老人,在那里不得不说下作者的童年,母亲早逝,父亲生性暴躁,仅有在祖父那里作者才能得到温暖和欢乐。作者十分喜欢祖父,他交给作者读诗,还带她去后花园里玩,祖孙俩相伴,十分欢乐。
又是一章,这章是描述几家邻居,有喂猪的,有开粉坊的,他们在一齐工作,一齐唱歌。那里不得不说粉坊旁的一个小偏房,里面住着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一个童养媳,她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挺乐观的,可胡家偏偏爱面子,想维持自我的威严,总是没有理由的打她,小姑娘生病了,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让小姑娘用滚烫的开水洗澡,被烫了三次,不幸的小姑娘便彻底了离开了人世。可恶的旧社会!
又有一部分是描述个人的,一个亲戚名叫"有二伯",性情古怪,喜欢与石头,动物等物谈话,他虽性情古怪,但却是个汉子,多亏有了他,在日俄战争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这个脆弱的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悲痛的大哭。还有那个拉磨的人叫冯歪嘴子,他会拉磨,还会做年糕。他成家成的极为不易,可是邻居看到他和王大姐的幸福生活便十分嫉妒,都诋毁王大姐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仅有在儿子身上,他不在绝望,看到了期望。
故事讲到那里,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作者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借矛盾的话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能够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呼兰河传》读后感7
读完《呼兰河传》首先给我的感觉是分为四部分的。第一部分,整体描写呼兰河这个地方,广角度写呼兰河的结构布局和风土人情;第二部分,则是作者回忆童年时光,留在记忆中的那些人;第三部分,主要是写胡家的团圆嫂子,以及她不幸遭遇;最后一部分,则是以磨坊的冯歪嘴子为主的。
作者写到呼兰河城的街道,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十字街。这一切是那样的普通,在呼兰河这个小镇上好像永远不会发生大事,如果说有,那也就是那个泥潭子又淹死猪了,如果实在没有也要造出来,因为这是人们茶余饭后唯一的谈资。除此以为,这里只有春夏秋冬的变化,而人们只需随着季节的变换脱下棉衣换上单衣,然后再脱下薄衣再换上棉衣。在记叙这一切时,萧红用的是一种极其平淡的语调,淡淡灰色的画面,静止如水的讲述。就连生活在呼兰城中的人看待周围人的生老病死也好像是在看一部与自己毫无关系的电影,甚至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也好像注定要上映的剧集,这一切都是早已安排好的。
作者对童年的描写可以说整篇文章中最让人放心地轻松地部分,虽然父亲是冷淡的,母亲是严厉的,祖母更不必说,只有祖父是最疼他也是最慈祥的,但是孩子的世界毕竟是透明的,在看着一部分是让我想起了鲁迅的《三味书屋》一个院子留下了童年大部分的回忆。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是可爱的,一切都值得自己去探险。只有孩子还保留着作为人该有的喜怒哀乐,同情、慈悲对他人的爱,而其他的成年人这些最基本的情感却丧失了。
团圆嫂子是胡家买来的,刚来的时候她是自信的、健康的、笑呵呵的,而最后却被胡家活活整死了。这是留在人们心中的封建思想在作怪,婆婆怕儿媳妇会欺负自己,所以要给儿媳妇一个下马威,把团圆媳妇吊起来打,用火烙铁烫她,团圆媳妇哭喊却被人说“疯了”,所以要给她“治病”,但又不得法,对她的治疗简直就是折磨,最终团圆媳妇被活活整死了,而她只有十二岁。但在她死后却没有人同情她,她的死好像是死了一只牲口一样,唯一可惜的是为了给她治病花了不少钱,而这些钱是可以买许多块豆腐的。
而磨坊的冯歪嘴子也是不幸的,他的媳妇王大姐在嫁给他以前是受到人人夸赞的,力气大,开朗等,但等到人们知道她嫁给冯歪嘴子之后这些优点一夜之间全都变成了缺点,似乎她一生下来就是不好的。他们遭到周围所有人的'排挤,又为这座死寂般的小城找到了话题。王大姐在为冯歪嘴子生下第二个孩子后不幸死掉了,但这却成了她的错,因为产后死亡是不幸的。而此刻的呼兰河的人却都等着看笑话,看冯歪嘴子怎样抚养这个孩子,甚至有人怀疑,怎么这孩子还没有死呢。好像只有孩子的死亡才对得起他们这么长时间的关注,他们才会安心。
一页一页,一幅一幅,呼兰河的生活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进行着,这个人死了,这一页翻过去了,之后便在没有了下文。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人性再也不会找到,每个人只会冷冷的看这部只有春夏秋冬交替的电影。
《呼兰河传》读后感8
当我看《呼兰河传》之前,总是听读过的同学们说这本书无聊。但是,当我开始读它以后,我才发现,并非是那么回事。
好象《城南旧事》这本书,都是讲童年往事,都是作者自己爱的地方,而它们的不同点,也许就只有地点不同、人物不同而已吧。就因为这点,我一看便觉得非常喜欢,其实,我认为作者萧红的童年挺快乐的,至少比现在的我们要快乐的多。萧红她小时候可以在大院子里呆着,可以和外公玩,而我们呢?现在除了家里有钱的人,谁家还有那么大的院子?谁的家长还可以陪孩子玩呢?
听别人说,《呼兰河传》这本书是要体现作者幼年时的孤独。可是当我读完后,并不觉得她的童年有多孤独呀!虽然也有许多让人悲伤的事,但是平日,也就是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作者是多么的快乐啊!悲伤过去了,接下来的不就是快乐吗?我承认,萧红小时候,并不常和同龄的小孩子玩,但是,她有天天陪在她身边的外公,天天让她逗弄的`大黄狗,这不就够了吗?反过来再想想,天天我们又在玩什么呢?手机、电脑和那些无用的电子产品……
也许萧红她自认为很孤独,但是,我真的认为她是幸福的。虽然刚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确实觉得她有点儿孤独,但是越往后读,就越觉得其实并不是这样。她究竟是否孤独,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推测而已吧!
这就是我一开始的想法。这种想法一直伴着我,直到我读到尾声。“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这是尾声的第一句话,读起来怪怪的,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那句“埋着我的祖父”令我心里极不愉快,而连我自己也弄不懂是怎么回事。于是,就又简单地重新翻看了一遍整本书。后来我在序言中找到了这样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响和色彩的,可又是刻板单调的。”再翻翻那由于无聊和自认为不重要而被自己草草一带而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我发现了呼兰河小城的人和事物虽然多,但却都很普通,并且经常让人伤感。我感觉呼兰河的人面对事物都已经麻木了,普通人看完热闹觉得不好玩了,这件事就那么过去了,而那些摊上事的人,也只是伤心一时罢了。该吃照样吃,该做事还得做。
之后,我继续往后看,又发现了一处,就是在萧红的外婆去世的时候,亲人把她带出了家门。她非常惊讶。原来,她以前一直以为,自家的小院子就是最好的地方,家就是世界!
凭这些,我推翻了自己原来的观点。原来作者萧红真的是那么的寂寞。
我更加爱上了这本书。《呼兰河传》是由萧红的童年记忆编织而成的,读后的疑问、解决的过程、故事的悲伤,这些就是《呼兰河传》的精彩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9
假期我读起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开始的时候,只觉得平铺直叙地描绘作者家里的点点滴滴,甚至有些琐碎。而等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愈发觉出它的特别之处。
看着作者小时候的身影,我仿佛回想到了小时候的我自己。本书里的作者天真无邪,生活处处充满了童趣,让我认识了一个纯真无邪的“小萧红”。本文的地点是呼兰河城,这是一个封建城市,里面的人贪图名利,卑鄙无耻,整天过着平淡的生活,显得枯燥乏味,缺乏有趣的色彩。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也走进了这个封建落后的小城市,灰色的街道上人山人海,到处张灯结彩,卖糖的人面带微笑,到处招揽顾客,生怕自己的糖卖不出去。卖豆腐的似乎天生就深受大家的亲睐,不费吹灰之力就卖了四五块,生意兴隆,一眨眼,一车豆腐就被顾客一扫而空,卖豆腐的便喜滋滋地推着车扬长而去。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了,这肯定是过节时候的情形。平常,街道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几个小孩你追我赶,在街道上奔跑,其他地方空无一人,所有的房子大门紧闭,像是城里来了强盗似的,显得整个城十分凄凉,死气沉沉。
作者的祖父去后花园里浇花,作者也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祖父拿出水壶,将花园里的花浇了个遍,而作者则依葫芦画瓢,四处乱浇,玩累了,作者便瘫坐在草地上,漫不经心地玩弄着狗尾巴草,东张西望,一看到了蜻蜓,便嚷嚷着去追,追累了,便停下来休息一下,又去追野兔,体力像源泉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呼兰河城在作者眼中是一个充满快乐的`小城,祖父的花园就是她的娱乐场所之一,她每天在花园里嬉戏打闹,一玩就是几个钟头,乐此不疲,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这个令她十分快乐的花园,从中我可以看出作者对外祖父深深的喜爱,也反衬出她对祖父的思念之情,让我很受感动,仿佛身临那个童话般的美丽花园。
作者用高超的写作技巧把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小团圆媳妇了,她和萧红一样大,才十二岁,却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小团圆媳妇身体十分瘦弱,她的婆婆脾气火爆,三番五次地虐待她,导致性格开朗的她发生了三百六十度的惊天变化,她开始变得茶饭不思,变得孤僻,家人都说她是魔鬼。她的婆婆在她身上花了很多钱,比如跳大神,就是几个汉子在台子上装神弄鬼,打鼓地打鼓,一个老巫师手舞足蹈,嘴里念念有词,场面十分隆重,左邻右舍的的人都来看热闹,觉得很新奇,巫师在台上像变魔术似的变来变去,引得大家拍手叫好。但这些还是无济于事,小团圆媳妇最后死了,真是令人感到万分惋惜。
读完《呼兰河传》,我不禁感叹时间的千变万化。它的脚步飞快,带走了童年,在五彩斑斓的童年里,有苦也有乐,有喜也有悲,酸甜苦辣我们都体验过了,而现在,我们应该正视前方,怀着美好的憧憬,在接下来的大好时光中勇往直前,不给自己的人生留遗憾,在自己的光辉岁月里一站到底!
《呼兰河传》读后感10
初中的时候就知道《呼兰河传》这本集子的存在,语文课本里曾经有一段节选的课文《我与祖父》。看了那篇节选,又看了后一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片面地以为《呼兰河传》讲的大概也就自己与祖父的快乐时光,似乎也没什么有意思的。
如今从头到尾看完了这本《呼兰河传》,我才知道即使是那段节选的我与祖父也是如此的荒凉。
萧红在这本书中不下五次地提到过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我想她小的时候也不懂这么多,长大后想起自己童年那些琐碎的东西才明白荒凉这种复杂的心情。矛盾先生在序中提到:‘如果有使我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沉甸甸地老压在心上,因而愿意忘却,但又不忍轻易忘却的,莫过于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
小时候的萧红也许不明白,她的童年已经埋下了寂寞的种子,祖父与祖母对待她的天壤之别,母亲对她似乎也无太多关心,父亲更是在整本书中不见踪影。小的时候不明白,等到长大回想起来,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童年的痛啊……她曾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孤寂的心情:“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萧红童年的不幸是无奈的,正如呼兰河的人们在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下的不幸。那种把别人寻死当做茶余饭后的新鲜事、把对团圆媳妇的虐待叫做管教、把别人救命的东西偷偷留藏一些下来讨好长辈的媳妇,这一切一切的变态心理和愚昧无知,真是令人发指,当时的人们却以此为生活的乐趣,饶有兴趣地聊着谈着在现代科学下显得极其可笑的东西和观点,他们的这种生活状态让我觉得太可悲太可悲。可是,在当时的闭塞农村里,那些可悲的人们还有什么办法呢?而‘有意识地反抗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萧红则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怀着寂寞的心情,在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
当时的社会面临的是愚昧迷信,现今的社会面临的是现代的升级过的愚昧迷信。打着高科技的幌子,靠着化学添加剂的'掩护,为了高额的利润不择手段,贪官奸商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美国欧盟借着保护人民的旗帜,一次次地要把非洲的国家俘虏成自己的奴隶。这个世界已经缺少正义,连把摔倒的老太太扶起来都要背上推倒她的莫须有的罪名。
如果说过去是因为落后使得人心愚笨,那么现在是因为发达使得人心因欲望而复杂险恶,处处都是别人为你挖好的现成的陷阱,等待你为他当做替罪羊,这样的社会景象若是给萧红看到怎会不更感悲凉?她的孤独、她的寂寞,又会更深吧……
面对这个社会曾经的和现在的无奈,我们有时候除了扼腕叹息,别无所能。
《呼兰河传》读后感11
在寒假时候,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最开始时,并没有感觉它有多好看。等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越来越觉得它的精彩。
作者萧红细腻地表写了旧时代的呼兰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渐渐地走进了80多年前的东北,一个衰落的村庄。村子里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会……整个村落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一样,乌云蔽日,没有半点色彩。这里的村民,活着的目的仅仅因为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让人觉得呼兰河的人们,缺少了些什么。
随着小主人的视角——一个生活在呼兰河小镇里性格鲜明的小姑娘萧红,我慢慢体会到呼兰河的生活。小姑娘萧红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她的童年里,只有:祖父,“我”和后院。在后院里,萧红与祖父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劳动……“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吧。好羡慕他们的后院,好想跟萧红一起,也让她的爷爷一次次藏起我的遮阳帽,总放在同一个地方逗着我们玩……
读着读着,我不仅会想起自己童年的乐事,一个人呆呆的笑着。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在每个人的童年里,童年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羡慕别人的童年,别人也羡慕着我的童年。
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不幸去世了时,我的心很纠结,跟萧红一样愤愤不平。她才只有12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老胡家做媳妇。旧时的童养媳,在这里我初见端倪。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姑娘,因为穷,因为生活,被卖做童养媳,没有妈妈疼,这已经够可怜了,可她拼命的干活,还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遭受一个说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诲”。
一朵还没来得及盛开的鲜花,就此夭折了。小团圆媳妇她没能变得“更听话、更懂事”就去世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难道只是因为她婆婆的残忍、愚昧和无知吗?我隐隐觉得,这也是呼兰河人们生活态度造成的。一个对自己的`生、老、病、死都淡得提不起劲的生活,对别人的生死,就更加麻木了。他们对生活的麻木,使他们已经失去了区别于动物的“人”的味道,是消极!是愚昧!怎么连改变的念头都不会有?我震惊,呼兰河的人们怎么了,80多年前的呼兰河人为什么与我知道的生活这么不同?
那个扎花店的工人年复一年给祭祀的纸人穿上亮丽的衣裳,怎么就不会想到打理一下自己,难道不可以跟手中的纸人一样整洁亮丽吗?也许,那里的人们,已经觉着,生不如死,死后,就可以有漂亮的房子、花园、大马、仆人、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盛开的鲜花……正是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扼杀了小团圆媳妇。
读这本书时,愉悦陪着沉痛,随着小主人公萧红的脚步,我偷窥到旧社会的XX一角,很庆幸那只是萧红的童年。
呼兰河留给萧红的,正是萧红想要告诉我们的吧,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永远不要重蹈覆辙。
《呼兰河传》读后感12
每个人都有他/她自己的家乡,在他/她们的心中,自己的家乡是最美的。
家乡也会带给他们很多回忆。我前几天看了一本书,名叫《呼兰河传》,书的作者是萧红。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于1942年逝世。她原名张乃莹,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也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的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
这本书先讲了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及习俗,如跳大神、放河灯、逛娘娘庙等等,她还介绍了一些我们现在见不到的那些非常有意思的街市铺子,如当铺、豆腐店、扎彩铺等等,通过这些铺垫让我们能似乎看到了一幅旧社会东北农村的乡土画卷。然后就讲了萧红和她的爷爷之间发生的故事,有在菜园子里的(语文书中有一课“祖父的园子”就是从这节选的),非常有趣。接着她讲了几个凄惨的人物故事,读起来又让人很悲愤。
据说跳大神可以治病,主角有大神和二神,大半是在天黑跳的;放河灯是为了超度饿鬼的,在那天会有很多鬼被放出来,这是给它们一个转世投胎的机会;在看野台子戏时,一个家中往往是三姨二姑全都聚了起来,互赠礼品,有时如果台下出了热闹,就没有多少人看戏了;四月十八逛庙,总有几个警察等着收走丢的孩子,老爷庙里的泥像威风凛凛,娘娘庙里的泥像却近似普通人......可见那时候的人们有多么迷信,而这些乡土习俗现在基本都见不到了。
萧红的'爷爷非常疼爱她,当时的封建社会重男轻女,萧红的奶奶还用针扎过她,所以萧红很讨厌她的奶奶。在菜园子中,爷爷做什么,萧红就跟着做什么,她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假小子各种调皮捣乱,但爷爷一如既往的爱护她;爷爷还经常教萧红读诗,并告诉她每首诗的意思。在半夜里当萧红被团圆媳妇的哭声吓着的时候,爷爷哄她、安慰她,告诉她这不是哭声......爷爷最后还是离开了她,唯一把她当成宝贝一样的人也走了。
还有可怜的团圆媳妇,刚12岁就成了童养媳,她天真、懂事又能干,但她在婆家生活得并不幸福,她的婆婆总是打她、骂她、羞辱她,在她脚心上烫出痕迹,还说她没规矩。后来团圆媳妇害怕了,在半夜里喊着要回娘家,就被打得更狠了,然后就一病不起了。她的婆婆用了各种“妙计”,与其说是妙计,不如说是毒计,她们把团圆媳妇当众扒光,放到开水里“洗澡”,几次都差点死过去。最后团圆媳妇被她们活活折腾死了。这些愚昧又狠心的人看的我咬牙切齿,团圆媳妇和我一般大,但她却不幸生活在那样的社会里,是迷信的旧习俗害死了她,是那些麻木、冷漠的人们害死了她,想想都觉得太可悲了!
这本书我看时一会被逗得呵呵笑,一会因书中人悲惨的生活而感到伤心不已,最后又因为自己拥有现在这样幸福自在的生活而庆幸不已,这是一本让人感慨的好书,强烈推荐给大家。
《呼兰河传》读后感13
如果说小说一定以情节为标准的话,那呼兰河传的情节实在没有多少跌宕起伏,但如果从艺术感染力为标准的话,那本书显然是一座高峰。譬如作者描写儿时的那个园子,“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他们是并不存在的。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画面总给我以一种真实的温馨感。
从文艺学的.角度,诸多大家都对此书评论诸多,我浅显阅罢不足言之。但仔细思考,一本文学经典从来便不是以有趣和有用为目的的,它往往直击心灵最深处,让人莫名的为之感动。
作者在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揭示他们的贫苦、愚昧、麻木的时候,讽刺幽致则使人感到悲凉、凄苦。但这种苦中又有种隐隐的温暖,可能就来自人物的一句笑话,但又不会像看漫画书一般笑,只是深切地感受到人物所遭受的一切,这也正是作者的讽刺幽默所产生的优郁的美感效应。这种美感效应,往往使内心的不羁被慢慢驯服,对历史和现实有更为成熟的认识。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2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呼兰河传》。它是我国著名作家萧红写的一本书。
有人说《呼兰河传》不像是一本小说,而我却觉的《呼兰河传》是对我引响最大的一本书。
《呼兰河传》写的基本都是萧红童年的故事。那时的人们都很迷信,对萧红的只有歧视,而她的祖父对她的爱却是无穷无尽。书中,萧红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读了让人不忍发笑。
读到这里,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悠无律同时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兴,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小朋友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萧红的童年基本上都在那充满迷信的小城——“呼兰河”里渡过的。
在呼兰河这小城里,充满了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龙王啊,什么叫魂啊的,跳大神啊。迷信还是迷信,跳了大神,给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里很有钱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生日不好的女孩子即使是家财万贯也取不得。看,旧时代的人就这样男孩子总比女孩子地位高,家里没钱人家根本不把你当人看。
《呼兰河传》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苦闷和寂寞也一样,而这一心情投射在《呼兰河传》的暗影中,见之于全书的情调,也见之于思想部分,这是令人惋惜的。
《呼兰河传》读后感14
第一次全面地了解萧红的人生经历,是通过电影《黄金时代》,个人认为汤唯塑造的人物形象还是立体丰满的。萧红女士一生桀骜不驯、倔强自立,一路追寻理想。然而这样的斗士必定是颠沛流离、孤独悲凉的,她在异乡冰冷的病床上悄然离逝时年仅31岁。
我一直在思考,这位左翼女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究竟从何而来,直到读到《呼兰河传》。呼兰县,这座她出生、成长的东北小城,夏季短暂温暖,冬季漫长严寒,这座城里的人闭塞、守旧又市侩。
小说开篇讲了县城里一个诡异的大泥坑,雨天洪水泛滥,晴天泥泞黏稠,这个坑吞噬过无数鸡鸭猫狗甚至猪羊马牛,人们过坑的时候手脚并用、提心吊胆,恐怕稍有闪失就会命丧泥沼。可是从来没人想过要把坑填上,仿佛那个坑就是天然的存在,如同大自然的法则。每个人只要自己安全过了坑,就站在对面看戏似地看别人怎么过。这是多么真实的写照,人心麻木自私,社会怎能不没落?
童年的'“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我”以孩童单纯无邪的视角描摹了呼兰县里的人情世故,而其中的世态炎凉由读者细细品味。初来乍到天真可爱的童养媳“团圆媳妇”被婆婆生生折磨死,可在夫家人的眼里,婆婆打媳妇天经地义,不打怎么懂规矩明事理?婆婆更是理直气壮,儿子小时候踩死了一只小鸡,一只鸡仔值三块豆腐呢,她打了他三天三夜,不照样长大成人了吗?这媳妇怎么就经不得打呢,不就是把她吊在房梁上用鞭子抽了几顿、用铁棍烙了她的脚心而已?团圆媳妇死了,全家人真心疼了,心疼了娶媳妇花掉的银子,心疼给媳妇寻偏方、请神婆花掉的铜钱。
团圆媳妇死了,街坊邻居很长时间没得热闹可看,直到看磨坊的冯歪嘴子忽然有了儿子。那孩子出生在大冬天的磨坊里,身上盖着面袋子。磨坊主老婆勃然大怒,来路不明的野婆娘生的野种也配盖面袋子?她毫不犹豫地拿走了婴儿身上的袋子,不忘说了句“可冻死我了”。被赶出磨坊的冯歪嘴子一家只能住在茅草棚里,新生的婴儿浑身盖满茅草御寒,日夜哭闹。街坊们就等着看那孩子什么时候冻死,可他偏偏不死,还长大了,能帮着做事了。
冯歪嘴子的老婆生下第二个儿子就死了,于是他们又打赌猜测第二孩子的死法,看他是冻死呢还是饿死。可是冯歪嘴子硬是把他养活了,尽管这孩子严重营养不良,七八个月大了只会拍拍手,可他会笑了,微笑的时候露出了新萌出的乳牙。这世上最深的悲哀,莫过于能用钱换的东西都比人值钱、别人家的悲剧都是自家的乐趣。
“我”从小就想渡过呼兰河,去看对岸的世界。可是祖父说,你怎么过得了河?祖父是萧红回忆里的一抹亮色,是她眷恋家庭的唯一原因。可是祖父也不全懂她的心。她是女孩,长大了要嫁做人妇,相夫教子,怎么可以出去闯荡世界?祖父没了,她彻底不再留恋这个守旧的家庭,不再留恋这座冷漠的城市。
正是这样一个冷酷的时代造就了萧红的黄金时代。她用纸和笔高声呐喊,为着平等,为着自由,为着光明!
《呼兰河传》读后感15
读完这本书,在我脑子里一幅极为简单的画作:在一片茫茫的灰色之中,有两道极为鲜艳的色彩:一道是温暖的橙色,一道是充满希望的绿色;一个是慈祥的祖父,一个是乐观向上的冯歪嘴子。他们的出现、陪伴,使作者懂得了许多,也使她在这麻木、沉闷的气氛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祖父”似乎在萧红的童年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幼年时,她经常与祖父一起在后院玩耍。有一次,她故意把一些玫瑰花插在了祖父的帽子上。祖父发觉后,并没有因摘花以及恶作剧而不高兴,反而与“我”一起哈哈大笑。这时,另一个形象与祖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就是——祖母。书中描绘出了一个旧社会时期的刻薄的老婆婆。有一次,因为萧红的淘气,婆婆用针往萧红的指甲里扎。她有洁癖,不许萧红摸自己屋里的任何东西……萧红一直怀恨在心,她十分讨厌祖母。而祖父却恰好是一个老顽童、老小孩,能与任何孩子玩在一起。祖母的刻薄反而衬托出了祖父与其它大人的不同之处。童年时,祖父教萧红念诗,她对诗很有兴趣,因为觉得诗写得很美,当时只注重读音,并不知道意思。而又大了一些后,祖父才慢慢教导她,让她知道了每一首诗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可以看出,祖父的教导十分有方。注重事情的本质,而不是表面华丽的一层。这最初的启蒙教育,在萧红以后的生活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祖父,就是这样一个“老小孩”,他用一颗温暖的心呵护着萧红,用淳淳的教导启迪着她。他正是萧红生命中那一抹最温暖、最重要的橙色。
“冯歪嘴子”在本书中最后一个出现。作者把他描写得看似是一个被时代折磨得悲凉、不幸的人。他的妻子备受争议,且在刚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就不幸死去,留下了一个哺乳期的婴儿和一个一岁多的小孩。他们出生在草窝里,生下来也没有好饭吃,一年瘦似一年,还不太会说话……但在冯歪嘴子的眼里,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他得病的小驴可以去拉水了;大儿子可以牵着毛驴了;小儿子可以拍手、接东西了……正是他这种乐观的精神,使长大后的.萧红回想起来,仍为之感动、敬佩。
“冯歪嘴子”的精神像一盏灯,在萧红的内心昼夜长明。他也不愧是那一道最亮丽,最充满活力的绿色。
除这两条主色彩之外,还有一些小人物反映出来的色彩也很突出。比如有二伯——紫色。作者认为他的行为很古怪:偷东西,自言自语,夜里哭着、骂着……作者当时只是觉得奇怪,并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她终于懂了,有二伯其实是她身边最悲凉不幸的人之一——被时代扭曲的人,带着一点复杂的紫色。
《呼兰河传》的画作中,虽然背景是一大片灰,但每个人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颜色。这丰富的七彩斑斓的色装点了萧红如梦一般的童年。
【《呼兰河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作文04-05
呼兰河传作文20篇08-10
《呼兰河传》心得体会04-15
呼兰河01-29
小说《呼兰河传》读书笔记7篇04-12
呼兰河传读后感05-14
呼兰河传读后感03-03
《呼兰河传》读后感01-21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02-09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