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贞观政要》读后感

《贞观政要》读后感

时间:2023-12-21 18:23:4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贞观政要》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贞观政要》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贞观政要》读后感

《贞观政要》读后感1

  《贞观政要》是对史学记言体的创新,创作出的这样政论性史书,是反应“贞观之治”的政论专著,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每一篇都主题明确,主旨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贞观政要》中主要记载唐太宗在治国思想和政治决策方面的重要内容,比如推崇儒学,崇尚礼制,偃武修文,宽容执法,休养生息以安民生;采取怀柔态度,安抚边境少数民族,等等。书中还特别提出了以民为本、以德治国的政治方针,并将唐太宗君臣论证的风采犹如画面般展示在人们面前。如《君道》一篇讨论了为君之道的问题,对于“兼“偏信”、“草创”和“守成”等一系列为政原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最终提出了安民与修身是为君的关键因素。让我对唐太宗“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因嗜欲以成其祸”认识的钦佩。

  书中还写了一些有关任用人才的问题,列举了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的事迹,对唐太宗的.知人善用进行了歌颂,并指出了德才兼备的人才在巩固政权、安定民生和推动国民生产方面的重大作用。对于贞观年间的历史,尤其是在唐太宗言行方面的记述较为翔实,让我们有了一个充分了解“贞观之年”的途径。而今并无唐代的起居注、实录传世,这使得本书成为研究唐太宗言行的重要文献。相比较,它在许多方面的记载,要比《旧唐书》、《新唐书》等典籍更为丰富。

  要了解历史就应该去读这些朝代的古书,这是让你深刻了解古代最直接的方法,是成长必读之物。

《贞观政要》读后感2

  《贞观政要》是由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的史书,其内容以记言为主,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们关于政治问题的对话。

  从《贞观政要》中可以看到当时一些关于政治、经济的重大措施,亦是集中体现了臣子敢于正义直言辅佐君王的精神。

  据资料记载,《贞观政要》写于开元、天宝(唐玄宗)之际。当时的唐朝社会依然呈现出兴旺的径向,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颇为敏感的吴兢俨然感受到了时代发展衰退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吴兢深感有必要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楷模并提供施政指导,这便是吴兢撰写《贞观政要》的初衷。因为吴兢的良苦用心和政治指导,《贞观政要》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和珍视,并作为他们施政的鉴戒。

  一、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经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经典语段经常出现在《贞观政要》一书中,说明了唐太宗始终坚持广施济众的民本思想,也代表了自先秦以来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求谏纳听的思想:唐太宗广开言路,达到臣子屡屡直言进谏的效果(代表有魏征),与以往的封建王朝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唐太宗开辟大唐盛世的重要原因。

  三、居安思危的思想:“居安思危”是唐太宗君臣交谈的一个核心话题,这种德治心理是唐太宗推行民本观,为君之道的心理基础。

【《贞观政要》读后感】相关文章:

《最好的我们》读后感-读后感04-17

简爱读后感读后感范文03-08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_读后感06-15

诗经读后感诗经读后感10-08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10-13

芦花荡读后感,芦花荡读后感11-27

《贝多芬传》读后感贝多芬传读后感11-27

文化苦旅读后感850字-读后感02-13

名书读后感700字 《战马》读后感01-29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