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读汪曾祺《人间至味》有感

读汪曾祺《人间至味》有感

时间:2024-02-18 09:52: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汪曾祺《人间至味》有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汪曾祺《人间至味》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常常想,如果我能见到中国最后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士大夫,是怎样的场景……

  见面是在下午,七十岁的人头发已白,精神不减,耳聪目明、思维敏捷。

  客厅挂着他的一幅画,家具不多,陈设和寻常人家没什么区别,我好奇的是他的书房,老头儿写了一辈子文章,到老才有一个像样的书房:一把圈椅垫了厚垫子,扶手磨得发亮;不算大的一张书桌,笔墨纸砚茶碗瓷缸都堆在上面,一大卷宽胶带格格不入,也不知用来粘什么。然后就是书橱了,古籍居多,有一套《西厢记》已经翻烂了。他在作品中经常提到的一些书,也在书橱里。书橱里的书大致分为这么几大类: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各类志怪笔记、他的老师沈从文的书、各类历史书和他自己的书,还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少量有关京剧和书画方面的书籍。

  “我看书杂,什么好看,什么有意思我就看一点,从大学时候就这样,乱翻。”

  他的儿子汪朗曾写过一篇文章,标题就叫《老头儿三杂》,说汪他看杂书、写杂文、吃杂食。书房是他看杂书、写杂文的地方,厨房就是他吃杂食的地方了。

  我一早听说过他饮食之杂,但并不知是怎样的杂。一进厨房就是一地的塑料袋,里面各种食材。进了厨房,他就不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了,成了谁家都有的絮絮叨叨的老头子。

  “几十年了,我就爱瞎琢磨。”

  他一定是爱做的,十几年如一日地下厨,这份热爱,装是装不出来的。

  他说平时做一顿饭,简简单单,也得花一个钟头,家里两顿饭都是他管,买菜他也管。买、择、洗、切、下锅,做饭的耗时耗力我深有体会。他还有时间写出那么多东西来。这老头儿真是不简单。

  家里人管他叫“老头儿”。五十多岁的时候,老伴儿这么叫。大家也起哄跟着叫,一叫他就答应,后来就变成一个管用称呼了,再后来连孙女外孙女也一块这么叫,大家都觉得很亲切随意。不似于传统父亲的正襟危坐,他开得起玩笑,谁都可以跟他玩跟他闹。

  按厨艺论,家里他排第一,这个谁也没有异议。但论家庭地位,他的成绩很稳定——永远垫底。刚结婚夫妻两个人的时候,他排第二,生一个孩子,他就排第三,生仨孩子,他就排第五,再有外孙女,再往后排。我暗自腹诽:还好家没养个猫狗宠物,要不然他就排得没影了。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他自找的,他写过《多年父子成兄弟》,他和父亲如兄弟,他更希望和子女孙辈成兄弟。追求的就是家里头大家都平等相处的一个氛围。

  我央求他下厨,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因为做饭对他来说不是负担,是享受。家里有家乡寄来的鸭蛋,可以做朱砂豆腐。他做菜,讲究荤素搭配、咸淡相宜,更讲究选择应时当季的食材。菠菜墩只能春天做,秋天,就是苞谷炒肉末,市场上刚有鲜玉米,他就往菜场跑,一定要芯不是很实,带一点白浆,生吃一咬一股浆能冒出来的那种。他创的塞馅儿回锅油条倒是四季皆宜。

  进了厨房,就是真正的人间烟火了,这位士大夫身上系的竟然是条淡粉色的围裙。油条两股拆开,切成寸半长的小段。快刀斩乱肉(肥瘦相间),刀刃剁,将纹理切断,刀背敲,让肉质蛋白保持粘性。馅中加盐、葱花、姜末,少量榨菜末。用筷子将油条小段的窟窿捅通,将肉馅塞入,逐段下油锅炸至油条挺硬,肉馅已熟,捞岀装盘。嚼之酥脆。油条中有矾,稍有涩味,比炸春卷味道好。

  很多菜都是馋人瞎琢磨出来的,在他的厨房里,没有严格的工序,没有精准的克数,一切随心,一切随意。如果觉得生活没意思了,那就和他聊聊吧,他身上有一种态度,专治各种不开心:既然活着,那就尽量活得有滋味一点。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