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读后感《心安即是归处》

读后感《心安即是归处》

时间:2024-02-18 12:43: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后感《心安即是归处》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后感《心安即是归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后感《心安即是归处》

  读书,能让人心里踏实。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还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从孩童时期,妈妈就教导我,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如今,我通过读书学习真正地走出了农村。但随着时间的变迁,我经历了择业安家的纠结历程,焦躁的心变得无处安放。而这种焦虑不安在近期愈演愈烈,我便再次捧起季羡林的散文集《心安即是归处》细细品读。书中季羡林的纯粹、朴实、通透给人以启迪,犹如一位老人与我对话,娓娓道来,令人倍感亲切,给人以抚慰心灵、平复焦虑的力量。

  人的一生,随着阅历的增长,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但很多人为了使自己看起来“始终如一”,不惜去消除,或掩藏年少时的所为,我也不例外。而季羡林则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活出真实的自我,才能成为生命的主角。”所以当生活的不如意、事业的不顺遂、物质的不满足、精神世界的匮乏一并袭来时,我们都有权跳出世俗的摆布,做一回真实的自我,即使有可能平凡,也要按自己的生存法则活着,那就足够了。

  从书中,我学会了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个限度是很难掌握,也是因人而异的。人的欲望是一把双刃剑,欲望和需求是人前进的动力,但过强的欲望又会让我们的生活陷入混乱之中,只有知足方能幸福长久。然而这种知足并不是另类的“躺平”,也不影响我们追求完美,我们要在“知不足”中不断改正自身缺点,靠自己的力量迎接美好未来。“有为”和“有不为”看起来是矛盾的,却又是那样的深刻与准确。我们要保持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言与行,才能无愧于心。

  季羡林用最质朴的文字向世人传达了一种理念:心安即是生命的归处。愿我们都能领悟人间万象的本真,拥有应对世事的智慧,安然于心,从容而行。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