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博弈论读后感

博弈论读后感

时间:2024-06-22 12:38:0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博弈论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博弈论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博弈论读后感

博弈论读后感1

  今天博弈论用期望的形式解释了为什么竞争对手是sb会令人很郁闷:

  假设一个投资项目,在市场好的情况下一个人参与那么则可以赚100块,如果两个人同时参与,那么则没人赚40。如果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一个人参与,那么可以赚5块,如果市场不好俩人参与,则俩人各赔20。

  那么sb一直在观望我的行为,我认为市场不太好,那么我是该参与还是不该参与呢。。

  如果我假设我的`竞争对手是一个智商极高的人,它也知道市场的情况,那么则罢了,如果是一个sb,他不太了解市场,看到我参与了他也来参与,换句话说,赔钱他也玩,所以需要率先决策的我就不敢玩了,这就使我失去了原本可以赚钱的机会。

  正是因为老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儿,所以那个人才被称作sb。

  这种事儿在生活中多么常见啊!!

博弈论读后感2

  我对博弈论的看法:在一件事情,或者冲突发生的时候,去寻找一个平衡,然后尽量让这个平衡往好的优势的方面去进行。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以遇到博弈,买东西的讨价还价,工作上的同事合作,可以说应用方面很广泛。但是不要以为学会了博弈论就什么事都办的好,这是一个万金油的学科,而不是一个万能的学科。最主要还是活学活用,有一个美丽心灵里的小片段。

  一个夏天,纳什在给学生们上课,可是楼下的工人们正在铺路,噪音很大。如果关上窗户教师很热,如果开开窗户外面又很吵。纳什简单的想了一下,工人们要完成工作,而我上课与否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影响,因此他们是不会停下工作的,所以我只能选择关上窗户。但是他的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对外面的工人说到,我们正在上课,大概45分钟就结束了,你们能可以先去另一个头的工地干活吗?或者干脆休息一会。结果工人们爽快的答应了这位学生的要求。

  所以我们不要死脑筋的.想问题,有些事情是要去尝试的。

  我对这本书的看法:这本书很便宜,二十块钱八十万字,超级耐看。但是并不好看,因为全书80%是鸡汤故事,15%是基于故事的废话,只有5%是和博弈论有关系的内容。但是如果只是想消磨时间,买一本来看看也好。但是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最好还是多看看资料。博弈论本身没有专门的书,基本都是一些解读,有好有坏,多数我也没看过。不过以后有机会我也会推荐一下资料书目,供大家学习了解。

  最后贴上一张本书封面,一本连作者都没有的地摊货,终于看读完了。

博弈论读后感3

  记得以前学《田忌赛马》时,我对孙膑佩服得五体投地,暗自揣测他的小脑袋瓜是如何想出这妙计的。不过,看完《博弈论的诡计》后,我就豁然开朗了。

  博弈是什么呢?举个例子。有一脑筋急转弯问题:在什么情况下,零大于二,二大于五,五大于零?答案是:在玩“剪刀—石头—布”游戏的时候。博弈就是用这种游戏的思维来突破看似无法改变的局面,解决现实的严肃问题的策略。事实上,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到博弈论,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约瑟夫。福特曾经说过:上帝和整个宇宙在玩骰子,但是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博弈论能够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在在这个被动了手脚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怎样跟女友相处融洽,如何对付借钱不还的朋友或让上司答应你提出的加薪

  博弈论原是数学运筹中的一个支系,其研究运用了种种数学工具。因此,介绍博弈论的书籍通常都涉及了复杂的数学知识,令很多对其感兴趣的人望而却步。王永春编著的《博弈论的诡计》巧妙地绕过了艰涩的数学知识,对博弈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此书风趣幽默,开阔思维,可读性极强。它共有21章,从其章节标题亦可看出其文风。如第4章,一报还一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此外,它的结构也独具创新。在进入每章的正式阅读前,你会先看到一首歌词,它涵盖了本章要讲的核心内容。如第1章,走进博弈论:一场游戏一场梦 配的是《游戏人间》的歌词,之后才开始从博弈的构成要素、分类等方面系统阐述。一般要讲述一个知识点时,它都会用一个小故事引入。如讲述相互依存与均衡时,古代事例是汉代刘向《新序》里赵襄子与优莫的故事。而现代则选的是20xx年,为何不具安又琪的.出众外表、缺乏李宇春的舞台魅且没有谭维维“无可挑剔”的唱功的尚雯婕登上了冠军宝座的事例。此书案例领域涉及军事、经济、人际关系,时间跨越古今,国家囊括中外,一应俱全。读过此书你将远离不少疑惑。你将了解为什么楚汉之争中屡战屡胜的项羽会一败而溃,刘邦又是如何运用输掉战争赢得战役的博弈策略扭转敌强我弱的不利局势的。学过“智猪博弈”,你会明白现实世界,为什么“小猪”可以搭便车,让“大猪”多劳并不多得。在警察与小偷博弈的猜猜猜与换换换中,你将找到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原因。

  《博弈论的诡计》闲时读来消遣时光,忙时读来增强心智,增长智慧。一书两用,划算划算。

  生活离不开博弈,懂点《博弈论的诡计》,你就多了一份制敌的秘密武器。

博弈论读后感4

  “博弈”这个词我们经常在新闻中听到,但是对我们普通人好像又是很远的事情。是这样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情况吧。

  你想谈一场恋爱了,这时正好也有一个你欣赏的男孩出现在你面前,这时你就出现了两种选择,你是全情的投入自己的感情去爱呢?还是抱着玩乐的心态去敷衍,等着男孩全情的投入感情来爱你呢?其实这就是一场博弈,和你恋爱的对象的一场心理博弈。你无法确定男孩是真的爱你,还是在玩弄你的感情。这其实就是囚徒困境的情形,囚徒困境下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三种。

  一、就是你爱他,他也爱你,皆大欢喜。这也是帕累托最优的情况。

  二、你投入感情爱他,他却在玩弄你,或者他投入感情爱你,你却在玩弄他。这是你们自己都选择的压倒性策略,保证自己的选择不受伤害,但对方都受到了伤害,这种关系也就维持不下去了。

  三、你玩弄他,他玩弄你。这种关系是最没有感情的,虽然可以一直维持下去,可以又有什么意思呢。在保证自己不收伤害的情况下,不投入感情是自己的最佳方案,但对方也一样会选择这种方案在这场博弈中可以达成纳什均衡,可以稳定发展,但这显然不是我们所要的方案。

  所以还是要对学点博弈的知识,在这次博弈中加入其他的砝码,增加对方选择玩弄感情的惩罚成本,让对方选择投入感情才是最优方案。打成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比如,可以让对方把这段感情宣之于众,让大家都知道,如果对方背叛,就会受到对方身边人的谴责,增加对方背叛的'人格损失成本。又比如让对方送自己一下小礼物,即可以让对方表达爱你又可以增加对方背叛的经济损失,等等。只有做的混合策略下纳什均衡,这种均衡才能稳定下去。当然,任何稳定都是相对的稳定,在有新的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有新的应对策略,这才是博弈论的精髓,不断的在演化过程中进行博弈。

  所有的恋爱关系都是博弈关系,很多博弈的策略也在恋人之间使用着。而且不止在恋爱关系中,在我们的身边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博弈也是无处不在的。反而博弈论的理论出现的却很晚,直达1928年,冯·诺依曼才证明了博弈论的原理,宣告博弈论的正式诞生,但博弈论的各种观点却也是在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我们一直在应用的一些方式方法的升华总结。博弈论的提出使得我们的使用策略都有了理论基础,在博弈环境中有了更好的应对方法,有了更有效的工具。

  万维钢的这本《博弈论究竟是什么》,可以说是一本关于博弈论的科普读物,他省去了哪些繁复的数学算法,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读懂,明白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基本原理,掌握其基本方法。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用博弈论的思维来处理或看待身边的事情,很多社会现象就会让我们理解的更明白,做事情也就更简单。

  这本书是网络专栏文章的整理,因此更加的贴近生活。而且引用了大量的网友提问的回答,给出了很多社会现象的博弈论方面的解释,让我们读起来兴趣盎然。而且这本书的尺寸设计正好可以装在口袋里面,让读者可以随手携带,方便的时候拿出来第一段,即是消遣又能增加知识,何乐而不为呢?正所谓“开卷有益”啊!

博弈论读后感5

  近日整理书橱时,我偶然看到了在东北财经大学学习研究生课程时所学的《博弈论》这本书。当时我们很幸运,学院特意选了东北财经大学优秀教师 史永东 教授来讲授这门课。 史 教授是当时东北财经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时年 35 岁, 32 岁时就破格晋升为教授),他把 一门很深的学问给我们讲得惟妙惟肖,非常生动。直至今日随手翻阅时,仍能清楚地记起他讲课时激情洋溢的风采,但如今重新阅读这本书却有了不同的感受,当时是为了掌握其中的理论,现在则可以比较从容地去体会其中的道理了。

  博弈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主要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其应用的领域也非常广,最通常的应用该是经济学吧。这本书中的理论很深奥,其数学模型的推导更是复杂,然而书中的案例却既浅显又生动,很值得一看。现在拿出一个例子来,和大家一起分析其中的道理、分享其中的趣味。

  这个例子是“智猪博弈”的故事,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原因何在?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

  “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是由于故事中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规则的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食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 如果改变一下核心指标,猪圈里还会出现同样的“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景象吗?试试看。

  改变方案一:减量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将也会把食物吃完。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

  改变方案二:增量方案。投食为原来的一倍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竞争意识却不会很强。

  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结果呢,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劳者多得。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

  这个故事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小猪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的并不是最佳状态。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见有人搭便车的,政府如此,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而能否完全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设置是否合适了。

  书中还有很多例子,并进行了分析,我们都能悟出些道理。所以读的时候会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先有事实,后由理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感觉就像是先有这个社会现象,然后才有这个理论去分析,这个理论套在这个社会现象上恰好合适。

博弈论读后感6

  01、信息是第一生产力

  在各种博弈模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博弈的各方是不平等的,而这种不平等,大多数情况下源于各方信息量的不平等。一般来讲,拥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在博弈中拥有更大优势。

  在卖家与买家之间的博弈中,卖家往往会对买家进行信息限制,从而导致卖家与买家信息不对称,买家常常会不了解产品的关键信息。比如一个苹果一开始卖5元,那么消费者在更多时候只是计算这5元究竟值不值。一旦苹果的价格上涨到10元,那么消费者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测与想象:苹果是否是进口的?是否市场上苹果不多了?是否意味着这种苹果营养价值更高?也就是说,商家在无形中创造了更多的信息,而消费者对这些信息是一无所知的。所以在卖家和买家的博弈中,买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常常会出现卖家故意抬高价格而买家欣然接受的情况。

  然而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复杂信息有时候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选择。人们往往很容易受到信息的干扰,所以一些博弈者会故意提供更多的干扰信息或错误信息来干扰对方的判断,使对方陷入思维混乱状态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比如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它们将蜜蜂和苍蝇装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中,并且瓶子没有盖上盖子,只不过将瓶底朝着窗户外面。结果蜜蜂拼命地往瓶底钻,试图找到出口,最终活活累死;而苍蝇到处乱撞,最终在2分钟之内就轻易逃出。事实上蜜蜂能感知光的存在,而苍蝇并不能,蜜蜂比苍蝇拥有更多信息优势,然而最终蜜蜂却因为这个原因而逃不出瓶子。这是因为“光”在这个模型中是干扰信息,是一个陷阱,而蜜蜂无法识别这个陷阱。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说蜜蜂是坚定的“拿来主义者”,没有想过辨别信息的真伪,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综上来说,信息是博弈中的第一生产力,拥有足够多的信息是立足不败的根本。然而,并不是信息越多越好,我们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学会对信息进行处理,筛选出有效的信息,才能真正建立信息优势。

  02、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博弈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人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在博弈过程中,有优势策略的话就要选择优势策略,没有优势策略的话可以选择排除劣势策略,避免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策。事实上,生活中很多时候是没有最优策略的,只能通过各种各样的算法来接近这个最优策略。麦穗理论就是其中逼近最优策略的一种算法。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有一次他带着三个学生走进一块麦田。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在麦田中找到一支最大麦穗,但是每个人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而且每个人必须沿着一个方向穿过麦田,不能来来回回寻找。第一个学生直接跑进麦田摘下一支看起来最大的麦穗,可是当他在麦田里继续往前行走时,才发现麦田里还有比它更大的,可是这时他也只能遗憾走出麦田了。第二个学生走进麦田后不慌不忙地观察,尽管他在途中遇到了很多大麦穗,但是直觉告诉他后面还有更大的,于是他对途中遇到的那些目标都视而不见,一直专注着往前走,可是他穿过整片麦田也没有找到理想的麦穗,为了不至于两手空空,他只能无奈地在田边随便摘了一支看起来最大的麦穗,可是这支麦穗比之前在途中看到的目标都要小。第三个学生也走进了麦田,他一开始就将自己要行走的路线分成三段,在第一段路程中,他将眼前的麦穗大致分成了大、中、小三类;在第二段路程中,他特意验证并修正了自己在第一段路程中对麦穗划分的标准;到了第三段路程中,他依据这个标准选择了一支比较满意的麦穗。结果显而易见,第三个学生选取的麦穗虽然不是整个麦田里最大的,却是三个人中最大的一支。

  “麦穗理论”告诉我们,凡事不要追求完美,策略往往没有最优,但是也不要过于急躁,要确定自己想要的标准,然后依据这个标准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目标。

  03、化被动为主动

  很多博弈就像足球比赛一样,有攻方也有守方,有被动也有主动。在博弈过程中,被动的一方有时候要学会巧妙地转为主动。

  用时间换取策略优势。时间在博弈过程中往往是一项重要的资源。例如在买卖双方中,如果卖方的`产品具有时效性,这个时候如果买方对价格不满意,就可以通过消耗时间来消磨对方的耐性,从而逼迫对方让步。一个有趣的调查结果显示,谈判中80%的让步于妥协都发生在最后20%的时间里。在很多谈判中,一开始双方都主张试探,然后随着筹码的亮出而进入拉锯战,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方的劣势就会慢慢的显露出来,从而慢慢地转为被动。而对另一方而言,时间就是将其从被动转为主动的重要武器。

  增加对方的反抗成本。当我们的博弈策略可能会对其他人产生不利影响后,有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抗,很多时候这种反抗取决于其成本的高低。所以在博弈过程中,我们可以先满足别人的一部分要求,以此来增加其做出反抗的成本。比如有些公司会给员工提供住房,在房子不好租的情况下,这是非常大的好处,这个时候即便公司给员工提供较低的薪水,员工也只能接受。因为尽管换家公司后工资也许会高点,可是换房子的代价太大了。所以前期适当满足对方的一部分要求,可以增加对方的反抗成本,从而达到化被动为主动的目的。

  04、精明要有度

  “精明”是一个中性词。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太过愚笨,事事顺着别人;但也不能太过精明,什么事都算的太尽。精明过度的人士纯粹的利己主义者,完完全全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然而事实证明,纯粹的利己主义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利益。

  在哈丁公用地悲剧中,村庄里有片可供牧民自由放牧的公用地,当牧民的牲畜数量超过草地的承受能力时,过度放牧会直接导致草地退化和消失,这个时候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但是牧民还是迫不及待地增加牛羊的数量,而这个时候牲畜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草料而更少地产奶,影响牧民的经济收益,可即便如此,大家还是想尽办法来增加牛羊的数量,直到最后草地彻底被破坏和消耗掉。产生这一悲剧的原因在于每个人都太过于精明,太过于利己,他们肆无忌惮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即便当这些利益达到临界点时也毫不犹豫,因为对他们来说,每增加一头牛羊,自己会增加一头牛羊的收益,而此时草料不足造成的产奶量下降则使群体的利益下降,平摊到自己身上几乎微乎其微。然而直到最后草地退化消失,所有牧民都会颗粒无收,最终损害的也是自己。

  所以在博弈过程中,我们要明白,精明要有度,过分追求个人利益,最终损失的还是自己。

博弈论读后感7

  《博弈论》是我很久之前买的书,翻了一下就丢在一边,最近几天因和同学互相洗刷不赢,我决定认真读一下这本书,一读才知道,生活中充满了博弈,我也渐渐地被它所吸引。书的封面写着: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我的目的也是它,让我在生活中获得更好的结局,至少让我有副好口才。

  博弈论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科学。简单来说就是,每个博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必须考虑他的决策行为可能对其他人造成的影响,以及其他人的反应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理解,比如20xx年的超级女生冠军是尚雯婕,有人提出疑问:他没有安又琪出众的外表,没有李宇春倾倒观众的舞台力,没有谭维维”无可挑剔“的唱功。那她凭什么夺冠。而这就反映出疑问者对博弈论的不了解。这个冠军本来就不是尚雯婕一个人得到的,而是主办方湖南电视台、天娱传媒、参赛的女生们、电视观众、媒体、各女生的"fans"等方方面面共同博弈的结果。

  有人还认为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还出现了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的可能:某些得分较低女生的"fans",联手对付得分较高的女生;得分最高的选手联合肯定无望出线的`选手以巩固地位,防止次高选手反超。

  然而博弈论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它的基本假设就是。人是理性的。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决策时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可以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思想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

  回到正题,我怎样才能把博弈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囚徒困境,当我们处在囚徒困境的时候我们的策略处于占优策略,博弈在所有参与者选择占优策略的基础上达到均衡。而对于参与者中的”我“来说,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抛给对方选择,选择分为有益、无益无害、有害,加大选择风险。比如当我们处于劣势时,报复的方式就能起到有效地震慑的作用。而参与者的选择多半是无益无害的,即便有益的部分很吸引人,但人们总是不愿承担风险的,因为有害的伤害是巨大的。

博弈论读后感8

  博弈论是一门研究人类决策行为的学科,它适用于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在读完多篇关于博弈论的经典文献后,我深深理解到了博弈论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和作用。下文将从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博弈论的实际应用以及博弈论对于人类决策行为的启示等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博弈论的基础是对博弈的定义和理解。博弈是指至少两个人在一定环境下作出一系列决策,两个人投射自己的利益,相互影响,最终做出最优选择的思考过程。各方决策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个人选择,也取决于他人的选择。这种思考方式也就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于自己行为后果的预测和理解。在博弈论的研究中,也会探究各种博弈中心理策略和行为选择的'概率分布。博弈理论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寻找你我他之间互相合作博弈的策略,并对这个策略分配坑和可能性进行计算和预测。

  其次,理论和实际相融合,博弈论的实际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决策原则、项目决策、生产和贸易、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博弈论的深入研究不仅有些影响了政治、经济领域的决策,而且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广,博弈论也开始应用于游戏、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等许多新兴领域。因此,通过丰富博弈论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更加精细的人工决策和到场分析。

  最后,博弈论对于人类的行为分析。博弈论的研究不仅在理论计算方面深入研究,对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的反应和心理状态也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给人们带来了不少启示。在博弈论的研究中,人类的决策首先是基于个人的利益,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人们的利益并不一定是独立的。因此,在博弈中,需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通过互相让步和露出安省的条件来实现最大的获益,通过博弈还会学会调整策略、积累信任和效忠处理团队协作。

  总的来说,博弈论对于人类的启示是深远的。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或许能够帮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理性和明智地做出决策。通过学习博弈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并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实践应用中,博弈论都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和参考。

博弈论读后感9

  在新浪公开课上学习的博弈论, 从第一颗就深深的被吸引,后在书店买书看后大大受益。在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数学与经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的行为变幻莫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人的行为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变化错综复杂,极大地增加了经济研究的难度。因此,经济学家不得不借助数学方法分析人的行为的本质特征,揭示经济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律。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渗透到几乎所有经济学分支学科领域,尤其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而博弈论是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意义深远影响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就很有必要阅读此书了。

  通过本书,我了解到博弈论是一种以数学为基础,研究对抗冲突中最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逐渐跨越多个学科,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商业以及国际关系的分析之中,成为理解人类行为的有力工具。

  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博弈方法有双人博弈中的纳什均衡和三人博弈。我们会经常运用的纳什博弈。如果有两个战略(或者更一般的,有多个战略,每一个战略对应一个参与者),并且每个战略(或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的最优反应,我们就称这一战略组合为纳什均衡战略。它是求解博弈问题的.一个普遍使用的方法,是一种非合作均衡。其实,每一个占优战略均衡也是纳什均衡,就像每只小獚犬同属于狗类一样。例如,在囚徒困境中“认罪”是每个囚徒的占优战略。而存在一个占优战略均衡。当一个囚徒选择“认罪”时,另一个囚徒的最优反应也是认罪。每个囚徒都选择了针对另一个囚徒所选择的最优反应。同时,对于经济学上的双寡头垄断的战略与定价,纳什均衡概念本身(即参与者将选择相对于其他人决策的最优反应战略)适用于所有以李瑞最大化为目标的理性企业的借个竞争。

  而三人博弈只比两人博弈稍微复杂一点,同样可以用标准式进行表述,使用一张比两人博弈略微复杂的收益表格就足以说明问题。从另外的角度看,三人博弈比两人博弈要复杂得多。三人博弈包含了多人博弈的一些问题,类似问题在两人博弈中从未出现过,这种简单与复杂的结合使研究三人博弈变得可行,也更有价值。在三人博弈中,可以有两个人组成联盟,合作对抗第三人,这种情况是可能出现的,但在两人博弈中研究联盟就没有意义了。当然,在非合作博弈中并不是所有联盟都可行,只有符合纳什均衡的联盟才是稳定的,才能够存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三人社会两难问题上,任何两人或多人联盟都会使参与者获得更多的收益迈不过没有一个联盟能像纳什均衡那样稳定。

  更多地,此书还介绍了相关均衡、寡头垄断定价模型、博弈的合作解、序贯博弈、子博弈完美均衡以及重复博弈等等。这些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应用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习和运用博弈论都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希望大家有机会也来读读这本书并且从中体会到乐趣。

博弈论读后感10

  博弈论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对于哲学家来说它是哲学,对于军事家来说它是一本兵书,对于文学家来说它是另一个《浮士德》,这就是博弈论。

  我喜欢博弈论,因为我喜欢思考,喜欢斗争,不喜欢平静,我渴望从博弈论中找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渴望博弈论给我迷茫的心指引一条光明之路。

  我读博弈论,虽然懂得准确来说不是很多,但大致的意思我还是明白的。博弈论准确来说不是一门知识,而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思考的工具,它是一种工具,让我们在解决任何事的时候都讲究策略,讲求科学,而不是凭感觉和直觉,博弈论让我们在一条路上走的更远,更久。

  博弈论同样可以让人成长,让人在面对任何事的时候,都变得理智科学,做任何事都有了理论依据。它让我们在做决定时有了方向,不再迷茫。

  博弈论没有出奇制胜的法宝,没有石破天惊的策略;它是平凡无奇的,又是那么让人着迷,因为它会让任何一个读它的人有所收获,不会徒劳而归。他就像一位无私的人民教师,对待她的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每一个读博弈论的人都应该怀着一颗庄重的'心,因为它在教诲着我们!

  真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发现博弈论的美,让博弈论引领更多的人走向希望,走向成功!

博弈论读后感11

  博弈论的目的是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揭发,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享受博弈论的分析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博弈论的 思想既然来自于现实生活,它就可以高度抽象化的用数学工具来表述,也可以用日常事例来说明,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们同样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

  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是这样的:在什么情况下零大于二,二大于五,五又大于零?

  答案是:在玩石头剪刀布游戏的时候。

  博弈,就是用这种游戏思维来突破看似无法改变的局面,解决现实的严肃问题的策略。在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在特定条件下争取其最大利益,强者未必胜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无出头之日,因为在博弈中,特别是多个参与者的博弈中,结果不仅取决于参与者的实力与策略,而且还取决于其它参与者的制约和策略。 事实上,博弈过程本来就不过是一种日常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先分析他人的意图从而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而所谓博弈就是行为者在一定环境条件和规则下,选择一定的行为或策略加以实施并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博弈论用途很广。但正如上文所讲,博弈论原是数学运筹中的一个支系,其研究运用了种种的数学工具,一般读者如何能掌握呢?

  这里在在着一个矛盾。一方面,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时,才算是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另一方面,数学似乎成了博弈论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之间的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面对这条鸿沟,很多人的反应要么是耸耸肩膀走开,少数人会企图通过学习数学来渡过。但是这两种反应都忽略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一个不会编程的人照样可以成为电脑应用高手一样,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们同样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

  孙膑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但是这并不影响他通过运用策略来帮助田忌赢得赛马。

  博弈论首先是我们思索现实世界的一套逻辑,其次才是把这套逻辑严密化的数学形式。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说到底毕竟只是把博弈论当作一个分析问题的工具,用这个工具来简化问题,使问题的分析清晰明了也就够了。

  另一方面,博弈的思想既然来自现实生活,它就既可以高度抽象化地用数学工具来表述,也可以用日常事例来说明,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本书作者所做的一切努力,正是试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及运用,并且寻求把这种智慧来指导生活决策的方法。

  阅读本书,我们除了了解到令人震撼的社会真实轨迹之外,还可以学到最合适的待人处世方法。

  你还记得上次找上司要求提薪未果,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吗?可惜,那时你还没有学习一点博弈的策略知识,这些知识本来可以帮助你提工资,而且提的幅度你比预料的还多。

  你还记得上次因为迁就女友而倍感委曲吗?如果应用博弈论的知识,保证你能够和她相处得更为。

  你不知应该如何对付一个总是借钱不还的朋友?或者如何与生意对手讨价还价?

  约瑟夫;福特曾经说:上帝和整个宇宙玩骰子,但是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这话一点不错,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它是怎样被动的手脚,我们又应如何利用博弈论的“花招”,最大限度地在这个被动过手脚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博弈论读后感12

  我阅读的书是《博弈论教程》,王则柯、李杰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此书一共分为九章,我自学了前七章,总结了一下学习心得。

  博弈大致有以下两种分类:按照博弈各方是否同时决策可以分为:同时决策博弈(静态博弈)、序贯决策博弈(动态博弈)、同时决策博弈与序贯决策博弈的混合博弈。按照大家是否清楚各种对局情况下每个人的得益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自由组合一下啊,就会发现博弈的四大部分: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同时决策博弈

  纳什均衡:局中人单独改变策略不会得到好处的对局即策略组合,就是纳什均衡。设 是 人博弈 的一个策略组合。如果对于每个局中人 , ,对于所有的 都成立,则我们称策略组合 是该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优势策略有严格优势策略和弱优势策略之分,可以用严格劣势策略逐次消去法寻找纳什均衡。相对优势策略可以利用相对优势策略划线法或者箭头指向法寻找纳什均衡。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对于有时候纳什均衡不是唯一的,有时候纳什均衡是不存在的,按照上述方法寻找博弈的结果有时候不能实现,所以需要展开纳什均衡。

  混合策略与纯策略的区别在于,混合策略是局中人可以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的从策略组合中选择一种纯策略作为实际的行动。

  混合策略:有一个有N个局中人参与的策略式博弈 中,假定局中人 有 个纯策略,即 则概率分布 ,其中 , ,称为局中人 的一个混合策略,这里 表示局中人 选择纯策略 的概率。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指给定对方选择该相对最优混合策略的条件下,能使局中人自身的期望支付达到最大的混合策略,必须满足的条件如下:

  1 ,对于任意的'

  2 ,对于任意的

  利用反应函数法和直线交叉法,寻找同时决策有限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当存在多重纳什均衡时,需要用帕累托优势标准或者风险优势标准来筛选。

  帕累托效率标准:经济的效率体现在配置社会资源以及改善人们的情况,主要看资源是否被充分利用,要想再改善某个人的利益,就必须损害其他局中人的利益,这时候就说一个经济已经实现了帕累托效率,相反,如果还可以在不损害别人的情况下改善任何人,就认为经济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就不能说经济已达到帕累托最优。

  序贯决策博弈

  序贯决策博弈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总有一个局中人率先采取行动,因此衍生出先动优势和后动优势。先动优势:虽然双方都得到好处,但是先决策先行动的一方得益多一些(比如情侣博弈)。后动优势:虽然双方都得到好处,但是后决策后行动的一方得益多一些(比如分蛋糕、产品定价)。在这一节中,要准确把握了“先动优势”和“后动优势”的概念,摒弃“先动者得益大于后动者得益即为先动优势”和“后动者得益大于先动者得益即为后动优势”的观念。

  利用倒推法寻找序贯决策博弈的纳什均衡。

  同时博弈与序贯博弈

  子博弈:在一个 人展开型博弈 中,满足如下3个条件的一个博弈 ,称为 的一个子博弈:(1) 的博弈树是 的博弈树的一支;(2)博弈 不能分割博弈 的信息集,具体来说,只要博弈 的某个信息集的任何一个决策节点是博弈 的一个决策节点,那么博弈 的这个信息集的每一个决策节点都必须是博弈 的决策节点;(3)博弈 的末端节点处的支付向量,与博弈 在这些末端节点上的支付向量的有关部分重合。

  重复博弈和策略性行动

  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令 表示阶段博弈, 是 重复 次的重复博弈, ,如果 有唯一的纳什均衡,那么重复博弈 的唯一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结果,是阶段博弈 的纳什均衡重复 次,即在每个阶段博弈出现的都是一次性博弈的那个均衡结果。

  对于无限次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存在触发策略,两个著名的触发策略分别是冷酷策略和礼尚往来策略。冷酷策略:指双方一开始的时候选择合作,然后继续选择合作,直到有一方选择背叛,从此永远选择背叛,这个策略之所以冷酷,是因为任何局中人的一次性背叛将触犯永远的不合作。礼尚往来策略:开始的时候和冷酷策略一样,即双方都选择合作,在以后的每个阶段,如果你的对手在最近的一次博弈采取合作策略或者在最近联系k次策略中都选择合作策略,则你继续合作,如果你的对手在上一个阶段的博弈中采取背叛策略,则你在下一阶段博弈中采取背叛策略报复,或者在以后k次策略中选择背叛进行报复。

  对手是否采取背叛策略,取决于有效收益率 。

  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寻求二人零和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可以采用相对优势策略划线法,也可以采用最小最大法,最小最大法依托的思想是:局中人在进行零和博弈时对他们自己去得好结果的机会报“悲观”的态度,行局中人采用maximin的决策原则,列局中人采用minimax的决策原则。此方法只是用于零和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

博弈论读后感13

  读完罗杰·A·麦凯恩博士的《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我深有感触。

  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中,数学与经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的行为变幻莫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人的行为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变化错综复杂,极大地增加了经济研究的难度。因此,经济学家不得不借助数学方法分析人的行为的本质特征,揭示经济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律。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渗透到几乎所有经济学分支学科领域,尤其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而博弈论是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意义深远影响的一种重要方法。

  博弈论是一种以数学为基础、研究对抗冲突中最优解决问题的方法。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一些数学家们开始研究棋牌类游戏中的对抗问题,这些早期研究成为博弈分析的开端。1944年,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合作完成并出版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标志着博弈论应用进入经济学研究的广阔领域。该书中提出的标准式、扩展式和合作型博弈模型解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50年代,合作型博弈的研究和应用达到了巅峰期。然而,由于诺伊曼的博弈论过于抽象,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1950~1953年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约翰·纳什发表了四篇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均衡的存在性,并提出对合作博弈的研究可通过简化为非合作博弈形式来进行,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把博弈论的研究和应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重复博弈、随机博弈、策略均衡、谈判理论、信誉模型、多人博弈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较为完善的博弈论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由于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经济学家们把博弈论视为经济分析的最合适的工具之一。到20世纪90年代,博弈论已融入主流经济学,用博弈论方法分析经济问题成为一种时髦。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三位博弈论专家:纳什、泽尔腾和海萨尼,表明了博弈论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地位及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与贡献。

  由于博弈论源干数学,多数有关博弈论及其应用的教科书都充满了数学表达式,使得非数学专业的读者望而却步。如何用通俗易懂、非数学性的表述方式把博弈论的精髓介绍给广大读者,更好地发挥博弈论在解决经济问题中的作用,是任何一位撰写博弈论教材的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我们翻译的这本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杰A.麦凯恩撰写的著作,就是较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的教科书。本书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虽然是为博弈论初学者准备的一门入门教材,但内容却基本涵盖了博弈论的`整个理论体系。作者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的次序,系统介绍了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和序贯博弈的基础知识,而有关合作博弈的内容通常只有高级博弈论教材才会涉及。书中还介绍了三人博弈、相关均衡等博弈论的最新前沿,这也是一般的博弈论初级教材所不具有的。

  第二,力求避开运用微积分等数学方法,尽可能以清晰的思路和简洁明了的方法阐述博弈论知识。本书从头至尾除了一些简单的图表和代数式之外,没有任何繁琐、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图表叙述方式讨论抽象的博弈模型,使得读者在不需要掌握艰深的概率论和高等数学知识的情况下,就能领会博弈论的精髓。

  第三,利用大量的案例分析使概念和理论便于理解,同时激发读者的积极思考。案例多是本书最大的一个特色,全书使用了近200个案例,涉及的领域包括

  生物、商业、影视作品、体育、军事、法律和国际政治等,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注重结合案例介绍每一个知识点,不仅有利于激发读者阅读本书的兴趣,更能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运用。博弈论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个人认为,该书目有一下优点值得推荐!

博弈论读后感14

  上次讲了几种同时行动博弈,其中的一种就是协调博弈。这一次专门讲协调博弈中的一种非常值得关注的情况:大规模协调博弈。在协调博弈中,局中人必须同时采取行动才能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而在大规模的协调博弈中存在一种网络的外部性,也就是是指拥有产品的人越多,这种产品的价值就越高。

  当一种产品被赋予某种交流与流通的功能的时候,它常常就会具有这种外部性。比如说电话。如果只有你自己有电话,而你认识的人都没有,那电话对于你就只是一个摆设,什么用处都没有。而你周围使用电话的人越多,这部电话所起的作用就越大。我早先使用QQ的时候也是如此。那时候我是周围最早申请QQ号的,可是申请了之后却不知道和谁聊天,只好见到一个在线的就加上。到后来同学都开始用QQ了,QQ才开始成为我一个重要的联络工具。现在做科研的估计都会说微软的东西很难用,不管是操作系统还是office软件,我也很想学Linux,学TeX,但是一想到工作中别人用的都是windows和word,很多软件只有windows版本的,我用个TeX写的东西别人还打开不了,于是只好作罢。网络的外部性使得一个新的用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不光要考虑这个产品本身的好坏,还得考虑这个产品被使用的广泛性。

  这种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市场的先进入者具有后进入者不可比拟的优势。当一个具有交流功能的产品真正流通起来以后想打倒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比如你很难想象百度hi会取代腾讯QQ的领先地位。网络的外部性会长期的保护领先者的地位,因此,这类产品,进入市场的时候就应该不惜代价扩大用户群,以获取领先地位。有一种说法说盗版帮助了微软,没有盗版就没有微软如今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而微软一定程度上默许了盗版的泛滥,因为这对建立微软的市场地位是有利的,网络的外部性也终将会弥补微软因为盗版受到的损失。到如今微软在中国已经竖立起了垄断地位,对盗版的打击力度便开始加大,频频对政府施压,要求政府采取措施。

  面对网络外部性,市场的'后进者也并非是全无办法,但通常的办法都是比较消极的,以求避开外部性壁垒。这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办法是使自己的产品与先进入者的产品兼容,这样就能够共享网络的外部性。例如AMD所制造的CPU在功能上就几乎和Intel的没什么两样,从而得以抢到Intel的一小块市场。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后进者并不能完全获得先进入者产品全部的技术参数,这种兼容肯定不是完全的。还有一种办法是瞄准剩余市场。在先入者势力不及的地方开辟敌后根据地,以求将来能够农村包围城市。例如苹果在小学生使用的个人电脑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中国移动采取了一种相对主动的办法。它开发出了与手机号码绑定的TM产品Fetion,希望能够利用自身在移动通信上的网络外部性来挑战QQ在传统的TM上的网络外部性。至于效果如何,目前我还不知道,:(

  网络的外部性也不是坚不可摧的,至少在计算机领域,计算机产品的快速淘汰会限制网络外部性的好处。如果你的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计算机,而且不想使用现有的软件,但是你能够让软件公司相信你的计算机能够一炮走红,他们就会愿意编写新的软件让你的计算机使用。另外,技术的快速进步带来的向后兼容性问题也会对目前的领先者造成挑战。兼容性的要求使得微软和因特尔的产品非常的臃肿,而新的进入者反而没有这些的束缚,因而可以提供更小巧灵活的产品。看起来向后兼容性像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博弈论读后感15

  近来夜不成寐,亦不忍光阴溜过指缝。便起了意挑灯夜读。拾了本《博弈论》,便入了神,嚼起了字。夜里游走字里行间,精神总觉舒爽。可不,三个不眠夜,啃掉一本《博弈论》。

  《博弈论》这本书,作为博弈领域的集大成之作,不仅涵盖了博弈的方方面面,而且几乎对每一个论题都给出了严密的数学推导和证明。在深入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对其中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书中内容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博弈论的各个领域,从基本的博弈模型到复杂的`策略互动,都进行了详尽阐述。这使得读者可以系统地掌握博弈论的知识体系。

  如第十一章的枪手博弈就很受启发。“华容道”篇,诸葛亮派关羽于华容道伏击曹操,刘备不解问诸葛亮:“羽弟重情义,怕是会放曹去了”。诸葛亮道:“亮夜观乾象,操贼气数未尽。留个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结果关羽真如其所言,放了曹操去了。刘备无解。实则是诸葛亮审时度势,自知当下刘备(自己)一派兵微将寡,实力与孙权相比较弱,难以与强者孙权抗衡,如若此时与曹操相拼,孙权必定会坐收渔翁之利。到头来将赔了夫人又折兵。非博弈之上策。只有让曹操保持一定的实力,孙权才会有所忌惮,不敢贸然动兵。这也验证了那句话:是棋子,便见步走步;做棋手,必须拥有纵观全局的智慧及谋略。

  博弈论的基本观点是,人是利己主义的,争夺利益是无可避免的。博弈论就是要推测对手的行动,从而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战略。一场博弈,由三个最基本的要素组成:局中人,策略,收益。局中人是参与争夺利益的主体,策略是局中人为了争夺自己的利益而作出的行动,收益是在局中人实施了相应的策略,综合了各方博弈主体的策略后,各个局中人能够获得的相应的利益。

  也正是学习了博弈论,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竞争与合作的本质。在现实世界,无论是国家间政治角逐,商业的市场竞争,还是个人的日常决策,都充满策略和博弈。书中所涉及到的博弈模型和策略,不单单是提供了理论支撑,还进行了案例阐述和模型分析,有力地帮我们梳理了逻辑思维。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博弈论还可以应用于很多实际问题。例如:资源分配,沟通谈判等领域。博弈论都可以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学习博弈论,我深入地理解它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博弈论》这本书带给我很多启示和收获。它不仅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通过案例展示了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我相信通过深入学习,必定能提高我们的决策和分析能力。

【博弈论读后感】相关文章:

初二读后感:《诗经》读后感作文-读后感作文01-11

朗读手册读后感_读后感01-10

《我的小学》读后感 -读后感05-15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读后感03-05

《骆驼祥子》读后感 读后感03-04

诗经读后感诗经读后感10-08

《岳飞传》读后感_读后感03-04

《列那狐的故事》读后感_读后感01-10

《出卖笑的孩子》读后感-读后感02-15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