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总结>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

时间:2023-11-22 07:14:28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区域教研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1

  本学期,我们在区域研讨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园区幼儿发展现状,以园本化、专题化、个性化的研修活动为主要方式,以园本教研为载体,以园本教研为阵地。我园在园部领导的引领下,以全园教师的共同参与、团队互动,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中,教师们对园本教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们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互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我园还对教材进行了一次专题研讨,使教师们更深入的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本学期我们继续把理论学习作为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习上,通过学习和实践来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教师们的理论修养。

  1、我园领导高度重视教师理论学习,在学期初,我园教师们就学习了《学区幼儿园xx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一书,并且还专门制定了学习计划,保证在理论学习中能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体会心得,并把学习理论与自己的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切实转变观念,从教育思想到教育行为。

  2、为提高全园教职工理论素养,在园部组织开展了《幼儿园xx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培训活动,在学习中我园教师们能深刻领会这一精神,使教职工们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位,认识到了学习的好,能更好的为我园的教育教学服务,在学期末我们还举办了教师教育技能竞赛。

  3、本学期我园教师积极参加市、区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多篇获奖,其中有《如何做一位好教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何开展教科研工作》,《让幼儿园课改的生成来源于生活》等多篇论文获得市、区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让幼儿愉快地学习》、《谈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获得市区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让幼儿园真正成为生活课堂》、《让幼儿快乐地活动》等多篇论文在区级刊物上发表。

  二、开展课程教研、优化园本课程

  4、本学期,在区域研讨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课程研究活动和园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们对园本课程有了初步认识,并能在园内开展教研工作,使教师们的教研活动更好地为我园的教育教学服务。

  5、在学期初,我园进行了一次课程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了《幼儿园xx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这一理念和内容,通过一次次的观摩课、教师们的反思,教师们能学会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活动,如何调动幼儿积极性,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这些对我们的研修活动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6、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教师们能积极地参与到教研工作中去,通过教研来提高自己对xx日活动的组织能力,通过教研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7、本学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程教研活动及园本课程展示活动,使教师们的观念转变,教学能力有大的提高,教研的氛围也更浓厚了。

  8、在园部组织的“幼儿教育技能竞赛活动”中,幼儿们在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参与、互助互学、合作交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们能以自己的教学热情、幼儿的.教学特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得到发展。

  三、加生保健和安全管理工作

  卫生保健工作是我们一直以来都重视的工作,保证幼儿的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学期我们能积极配合各班老师做好每天晨检工作,每天密切观察幼儿的健康状况,注意幼儿的冷暖、安全,并注重生活护理的细节。

  9、本学期,我园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和检查制度,全园教职工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尽职尽责,各项措施得力,管理严格,在此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保障了幼儿园的正常工作秩序。

  10、本学期,我园对全园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将各种安全标志张贴在醒目处,并张贴在教师们面前。

  11、每周一早晨对大型玩具和桌椅进行检查和消毒,并登记,对于过期、失效及时进行处理。

  12、加强对卫生药品的管理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2

  著名的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提供给儿童一个适宜的环境,使其在此环境中发展自身的能力。要以儿童的主动学习为中心,有效地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本着这样的教育价值观,我们从小班就开始设置了丰富有趣的区域活动。升入中班后,幼儿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地提高。例如:幼儿的动作更灵活有条理、理解能力增强,好奇心、求知欲加强,开始学习探索与发现物间的关系,开始学习合作等等。下面我就本阶段的区域活动情况作一简单地总结。

  一、活动区设置情况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我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学初,我们在保留了小班的娃娃家、搭搭玩玩、语言角、自然角的基础上,新增添了益智区、和美工区。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这些东西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幼儿游戏需要。于是我们对活动室、午睡室、以及室外的走廊和盥洗室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部署,丰富了区域角。我们首先取得家长的支持,大胆的使用叠床,将午睡室的空间利用起来。在午睡室里我们布置了娃娃家、小手动一动、以及益智区。我们很快发现小班时的娃娃家也已经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娃娃家里增添了小厨房(在小厨房的位置上我们尽量要它靠近水源),要幼儿在小厨房里自制点心,感受自制食物的快乐,我们把它叫“爱心”食物。在“卧室”我们请幼儿根据季节变化为娃娃选择合适的衣服。这样娃娃家就能很好的满足幼儿需要,也要他们体验到了自己劳动的快乐和成功感。

  在娃娃家边上我们用不同柜子将空间隔开,设置了益智区和小手动一动,使每个区呈半封闭状态。这样既保证了界限清晰,又保证了幼儿在游戏中相对独立、不受干扰。在小手动一动中,老师利用诸暨特产珍珠蚌来做各种有趣的动物植物,让这个活动显得较有特色。我们还利用各种没有用的东西来做各种各样的玩具,使废变宝,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环保。

  在活动室里,我们设置了自然科学角、小画家,以及语言俱乐部。在一开始我们在语言俱乐部里只是单纯的放了各种书籍,幼儿往往看了一会就没有兴趣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手偶和指偶,并搬来木偶台让幼儿来表演老师在课上讲的故事,或者是表演幼儿自己从书上看来并熟悉的故事,这样一来我发现幼儿的兴趣提高了很多,也能先把书认真地看完,再来表演故事。在小画家中,我们将和幼儿一起出去秋游时,带回来的苍耳在麻袋上粘贴图画。这一活动让幼儿觉地自然界的植物也能画画。因此幼儿非常感兴趣。

  我班的盥洗室较大,我们利用这一特点,大胆的在盥洗室里设置了了沙水区,让幼儿在教室里也能感受水与沙的乐趣。在活动室的门口的走廊里我们根据空间的特点设置了“家家乐”购物中心。在整个空间布局的安排上,我们尽量遵循动静分开,由静到动的顺序,同时,在进区口时,让每个幼儿用自己的小娃娃做进去卡,区前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来限制进区人数。

  在活动区的材料投放中,我们在各个区域投放不同的材料。首先我们要保证材料的安全和卫生。我们在保证一些必备材料的基础上,根据主题的要求和阶段的目标,及时添加更新、补充新的材料。

  其次,我们要有层次的投放材料。区域活动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是幼儿学习的物质基础。例如:在沙水区,第一层次:引水小实验。第二层次:水力发电机。第三层次:测量雨量。因为层次的目标不一样,材料的投放也要随之不同,难度不一。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使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需求。”

  二、幼儿的活动情况

  在幼儿活动中,开始我们采取了完全自主的方式,但是游戏中发现有些幼儿游戏的目的性不明确,不清楚自己想玩什么,往往是哪里热闹就往哪里窜。常常会出现有的区“人满为患”,有的区则“门庭冷落”情况。

  在活动中,我渐渐的发现幼儿之间的交流增多了,有了合作的倾向,但有的时候帮别人玩成任务往往会替代帮忙。

  大多数幼儿在活动中体现出“喜新厌旧”的情况,大多数幼儿喜欢新鲜的材料与内容。对第一次玩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但一但完成任务,一般就不愿再次操作。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的持久性显的较差,往往不能坚持。

  幼儿幼儿未能完全摆脱自我中心以及对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强,幼儿之间会出现争吵。如,抢同一中材料,抢同一样玩具。

  孩子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后也有明显的`进步:

  1、规则意识、交往能力加强了。如在家家乐购物中心,幼儿能井井有条的进行挑选物品。而且在选好东西以后能到营业员那里付相应的“钱”。

  2、。幼儿知道了废旧物品可以利用,以及垃圾的分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就能主动的将垃圾放到活动室里相对应的垃圾箱里。

  3、木偶表演区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教师的指导

  我们认识到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自己观察者、指导者、鼓励者、支持者。教师在指导中要把握好一个“度”,这既是一个观念问题,有是一个教学技巧和教育艺术问题。因此我们在活动要“有目的引导,适当引导”。

  1、合理制定活动目标

  在每月我们坚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计划、主题内容以及上周活动情况,制定合理明确的区域活动目标。

  2、观察幼儿,及时合理引导幼儿,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针对幼儿没有目的性的盲目选择,我们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前提下,教师会给一些幼儿进区的建议,保证每个区都有孩子玩,每个孩子都有区可玩。在活动的指导中,教师始终把幼儿的需求放在首位,尊重孩子的发现,及时为他们增添新的材料,以平等的身份提出合理的游戏建议。

  我们在活动中以间接指导为主。一是靠学具、材料为媒介。二是靠问题为媒介。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学习兴趣减弱时,我们就作之没问题,引导幼儿去继续探索、去发现。如“也许还会有秘密呢,再试试看。”“为什么天平会倾斜,反过来试试”等等,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和学习的欲望。

  3、作好评价、提升经验。

  我们认真记录每次的活动情况,填写每周两次的观察记录。着重记录一个区包括幼儿的姓名、提供的材料、孩子们活动情况。教师的指导及反思。进一步深化活动内容,提升活动经验。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3

  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缩小校际间差距,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发挥各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在学校精心组织策划下, 20xx年4月9日成功开展了霍州市实验小学、退沙中心校、师庄中心校、李雅庄矿学校、春潮学校、蓝天学校区域教研活动,其主旨是:以部分学科的公开教学为载体,促进教师对优质教学资源的运用,更主要的是为基地教师搭建一个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全方位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终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 活动情况

  这次教研活动,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全部教师共计50余人积极投身到这次教研活动中来。活动中,任课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了班班通、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和媒体设备,对语文、数学、英语、音乐学科进行了公开教学。课后,在霍州市教研室教研员、区域教研活动包片负责人薛云龙老师的引领下,所有听课教师结合本学科教研主题进行了分组研讨。因为这些教研主题源于教学实践,具有实效性和指导性,所以任课教师在研讨中打破了校际间的壁垒,坦诚直言,通过相互学习、反思和教研员的点拨,不但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急需解决或感到困惑的一些

  难题,更主要的`是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教师的思想意识、教研理念等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主题教研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通过研讨,不仅让教师参与了教研、投身于教研,而且在浓郁的教研氛围中,大家真正享受了教研。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们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对整个活动过程做了周密部署,但是在整个教研活动过程中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会成为我们今后教研工作的课题,督促我校教研工作深入开展。

  1.教学设计的优化意识不强。

  在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环节,有冗余现象,可有可无的环节常常在教学中出现。在学生独立活动或是小组合作时,教师常常会把没想到的要求,不间断的重复并强调,实则学生并没有听清楚老师的意图。

  2.忽视了板书功能,板书缺乏设计。

  因为是公开研讨教学,所以很多教师把注意力都转移到媒体屏幕上,利用课件将教学中需要展示的内容播放给学生,而将板书忽视,忘记了板书的功能与其即时的互动性。

  3.分组研讨

  在研讨过程中,多数教师能够围绕本学科的教研主题结

  合课例进行研讨,个别教师对教师提供的课例评价得多,注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价,对不足之处探讨的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以常规教学工作为基础,进一步加大主题教研工作的监控力度,把教科研工作抓实、抓紧、抓严。

  2.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促进教科研工作深入开展。

  3.以教科研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对优质教学资源的运用,强化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这次区域教研活动能够获得成功,离不开教科局、教研室的鼎立支持和精心指导,更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在以后的教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校际之间的教研合作,发挥区域教研的整体优势,让每一位教师在这个研究实体中都能得到锻炼、获得提升,让区域教研工作在我校开花结果。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4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规范心理技术在心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断的提高心理课堂的教学效率,结合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情况,以《关注身心健康,拥有阳光心态》为主题,在蔬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备课研讨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确立活动主题,精选活动内容。

  本次区域教研活动是在各校从事心理健康学科教学的一教师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前提下进行的,因为新理健康学科是新开设的学科,因为由区教育局与市心理健康教研室陈主任进行多次沟通,确立了“关注身心健康,拥有阳光心态”这一主题。蔬园小学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同时将学校的心理活动经验进行认真的梳理,与各校进行交流,从学校层面进行心理教育工作如何开展的一个分享,蔬园小学从在此基础上由心理教师孙玲进行《情绪调控台》一课的课堂教学展示。

  二、同伴有效交流,拓展了教学思路

  本次活动在区域合作体内搭建了同们间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合作体内的成员针对孙玲老师所执教《情绪调控台》一课,进行深入研讨,参与研讨的老师们从动画片导入、情境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内容的设计等多个方面给予本次活动设计以肯定,特别是对于折纸飞机活动,让学生抛掉手中写有自己烦恼的纸飞机,引导学生渲泄自己的当良情绪,成为本成课的一大亮点。教师们认为本次教研研讨活动,让大家对心理活动课的上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将对以后自己设计具有心理活动课特点的教学设计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教研员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教师研讨结束后,教研员陈凤英对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的上法进行了专业的引领,她强调心理活动课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学生的体验活动为主,要求教师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交流实现自身成长,要求在心理课的教学活动中,把辅导理念放在第一位,辅导技术放在第二位。这对所有参与活动的教师来说都是一次观念的转变,为今后教师对辅导课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东山心理健康教育协作组

  二0xx年十一月十五日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5

  本学期的教研工作,继续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借助创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为推动力,紧密结合市教研室的工作要求,主要从优化课程审议、完善园本课程,加强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几方面开展工作,现总结如下:

  绿色环境生存绿色课程,绿色课程又能创设绿色环境。这是开发构建绿色园本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遵循我园幼儿处在农村社区的特点,我们根据不同季节,绿色植物的生存关系和特点,创设了大、中、小各班一年四季绿色教育课程规划,提练设计了一整套实施课程的活动教育方案,形成了绿色教育课程化,操作过程活动化、情景化、方案化。此外,我们利用园内的环境创建了幼儿一日生活观察活动课程,晨间让幼儿观察记录自己种植的各类植物,参与管理和照料;餐后散步教师带着幼儿在园内观察、欣赏获得更多信息,下午幼儿参与种植,浇水,除草等操作实践活动,这也成为我们幼儿一日生活绿色教育的管理模式。我们觉得这些课程的开发能促使幼儿的持续发展,活动始终处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活动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是互动对话的过程。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将在已有《亲亲热热一家人》、《图形宝宝》、《真好玩》等主题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优秀活动案例,编制以绿色教育为特点的幼儿园主题活动集。

  课程审议,这是我园坚持的课程管理方针。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整合理念的引领下,我园启用《幼儿园多元活动课程》。虽然新教材灵活度较大,但在使用时存在着地域、周边环境等差别。所以,我们在开展教育活动前,采取先集体备课再回到个体反思的研讨方式,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每个主题实施前,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以年级组为合作单位分组进行课程审议。

  其次对周内容进行审议时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进行课程前期预习。为了使课程审议活动更有效的开展,每位教师在审议前先对本周活动有个大概的认识和安排,针对自己的“问题”重点在年级组中进行审议,这样让每位教师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避免在以往的课程审议中一部分新老师只是被动接受的现象。其中,“我的问题”切入可大可小,大至对主题目标、课程容量、课程进度,小至对一个课案、一个环节,甚至一句教师的指导用语提出质疑。最后由年级组长对每位教师的个人审议情况进行梳理、汇总,以便审议时能针对主题中存在的焦点问题展开讨论,增强审议的`实效性。

  当教师对审议中的问题达成共识后,则要将这些观点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中,再次回到教师的个体反思。我们要求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以审慎的态度解读教材,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重组、改造。为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在备课要求上,我们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采取了“梯队式”管理策略,即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对于新上岗的年轻教师重在“扶持”,要求其必须备详案,以苦练基本功;对于老教师则重在“放手”,只求备简案,做到“心中有教案”;学科组教师重在“彰显”,要求精备一科,以使她们在个人专长领域潜心钻研,凸显“学有所长”。教育是一个不断实践验证的过程,当教师把活动设计中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时,又会碰到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问题又将成为下一轮审议的主题。于是课程审议在此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个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的、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过程。

  1、加强园本培训:外出学习的老师回来向园内教师进行二级培训;园本培训结合观摩研讨、结对帮教、技能展示等方式,丰富教师的专业活动。

  2、创新学习方式,营造同伴互助学习氛围:“多读书、读好书”,教师轮流担任主讲,用课件、投影或文字资料等不同的方式把自己看到的好书向其他教师介绍,并把自己的感想、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以问题研讨为中心,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在开展教研活动前,我们是否可以先进行教师问卷调查:围绕“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最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你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什么?”“你与同事经常交流的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有哪些?”“你是否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哪些问题和困惑?”等中心问题展开自我反思与同伴交流,引导教师关注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从日常教育教学事件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小问题”,并在解决“小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有教育意义的“大问题”。通过“问题交流会”梳理出教育问题“症结”之所在,获得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教育成效。

  其次继续开展一课多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教研形式,共同探讨如何选择、分析教材,制订教育目标;探讨如何根据《纲要》精神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活动内容;探讨如何以预设的课程内容为依据,挖掘课程内容的拓展点等。并在此基础上研讨教学活动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对教师实行动态评价管理。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文章发表、公开课、进修培训、课题研究、工作业绩等内容。通过“教师成长档案”管理,使教师主动参与专业成长的评价和规划,从而有效地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6

  新密市教研室于20xx—20xx学年正式提出了小学学科的参与式教研活动开展推动教师专业的成长,让每位老师都成为教研的主体者和参与者。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研讨、交流、总结,本学期的参与式教研正式成为中心学校区域教研是主体形式,细化到每个中心学校的考评也明确到每月一次的学科参与式教研,全乡的同学科教师都要参与进这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从而提升教师的业务组织和业务技能。

  本周,中心学校于周三语文、周四数学、周五英语进行本学期的第一次的参与式教研活动,再加上周二、周三、周四进行全乡体育教师的足球进校园课堂展示活动和本周进行的开学安全大检查活动,使得本周的工作格外的紧张和忙碌。

  结合近段时间几次参与式教研活动的开展来看,形式多样,教师参与、讨论、展示也都异彩纷呈,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有一定的提高。其实,如何让教研真正的发挥实效,一直是个难解的问题,不论何种教研,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如果不能有效调动教师的`业务提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再好的教研形式也是空谈,也是纸上谈兵。近段时间提出教研和课题研究要接地气,要贴近教学实践,选题要小而有意义,要通过课例式的研讨,真正的让教师参与进教研,而不是教研活动中的看客,从而得到提升和发展才是参与式教研的真正目的。

  通过课例研修的参与式教研能够贴近教学实际,能够让大家有了自己见解主张展示的平台,也提供了互相取长补短的机会,让参与的教师有所思考,有所收获。如何通过这一载体,将课例研修的参与式教研和集体备课融为一体,将会改变目前形式化的集体备课和目前无效教研的困境,特别适合于双轨制、三轨制及多轨制的同学科教学,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思考。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7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有效性是教学的准则,只有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全面实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素质目标。为此,20xx年11月23日下午嘉川小学举行了区域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嘉川小学承办,邀请了教研室任建宗教研员参加,佰章小学、张华小学、尚武小学、柳溪小学、唐家河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及部分任课教师参加,教科局刘雄局长也亲临教研会现场。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围绕这一主题,嘉川小学给与会领导及教师奉献了一节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观摩课和《体味课标发展,教、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新课标专题讲座。在嘉川小学副校长青红昌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后进行大会交流。教研室任建宗教研员就一年级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以及区域教研活动的开展发表意见,教科局刘雄局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会教师围绕新课标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特别是就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嘉川小学校长何军就本次教研活动提出了希望:他认为研讨交流很有必要,希望继续开展下去,也希望兄弟学校团结协作,区域联动,共同提升教研高度,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总结:

  一、准备充分。

  首先学校高度重视,校委会进行专题研究,确定主题,确定主讲人,以及活动方案等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安排与部署,为区域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其次上课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熟悉大纲,深入专研教材,依据自己的教学特色编写教案和讲稿,精心制作教具和课件,为与会领导及教师奉献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及讲座。

  二、主题突出。

  本次活动着重突出了“有效教学”这一主题,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宗旨,具有前瞻性,开辟了又一条促进教学持续发展的新途径。课堂教学的“有效”应是教师教的“有效”和学生学的“有效”的完美结合。而教师教的“有效”应成为整个活动的基础,没有教师的充分引导,学生的学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其中,教学的深度和宽度也不可能得到实现,更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基本功扎实,摆脱了课堂教学的“花架子”,难点内容得到了突破,重点内容突出,讲练有机结合,激励机制能够得到不断灵活应用,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等都保证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有效教学。

  三、新理念贯穿教学始终。

  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把课堂的探究权、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动物尾巴的特点,疑问句的读法以及自编儿歌等无不是在学生的真实参与中实现的,教师只是在其中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深刻的印象必将伴其一生。②有效地学习方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方式。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现的基础上,学生的自主探究成为必然;在问题的探讨、经验的交流和成果的相互订正中合作学习成为现实。在课堂教学中的自编儿歌环节就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最好体现,也引爆了儿童的思维,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③教材的“生活化”成为现实。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生活化的素材,精美形象的图片、极具亲和力的教态都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了经验基础和提升了学习信心,把教学中的抽象内容在生活的基础上得到简化展现,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平台,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四、由此次活动引发的思考:

  ①老师在课堂上如何把握问题的梯度,使课堂更高效?②区域教研活动如何更落实,让广大教师都动起来,并逐步成长提高。

  这次教研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留给了所有听评课的老师很大的思考、回味的空间,大家都希望通过区域教研这个平台,得到提高,实现区域教学质量的提升,愿区域教研活动之花常开常新!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8

  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缩小校际间差距,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发挥各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在学校精心组织策划下, 20xx年4月9日成功开展了霍州市实验小学、退沙中心校、师庄中心校、李雅庄矿学校、春潮学校、蓝天学校区域教研活动,其主旨是:以部分学科的公开教学为载体,促进教师对优质教学资源的运用,更主要的是为基地教师搭建一个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全方位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终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 活动情况

  这次教研活动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50多名教师积极参与了这次教研活动。活动中,任课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了班班通、多xx课件等教学资源和xx设备,对语文、数学、英语、xx学科进行了公开教学。课后,在霍州市教研室教研员、区域教研活动包片负责人薛云龙老师的引领下,所有听课教师结合本学科教研主题进行了分组研讨。

  因为这些教研主题源于教学实践,具有实效性和指导性,所以任课教师在研讨中打破了校际间的壁垒,坦诚直言,通过相互学习、反思和教研员的点拨,不但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急需解决或感到困惑的一些

  难题,更主要的是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教师的思想意识、教研理念等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主题教研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通过研讨,不仅让教师参与了教研、投身于教研,而且在浓郁的教研氛围中,大家真正享受了教研。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们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对整个活动过程做了周密部署,但是在整个教研活动过程中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会成为我们今后教研工作的课题,督促我校教研工作深入开展。

  1.教学设计的优化意识不强。

  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教师的教学环节,存在着冗余现象,任选环节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在学生独立活动或是小组合作时,教师常常会把没想到的.要求,不间断的重复并强调,实则学生并没有听清楚老师的意图。

  2忽视了板书的作用,板书缺乏设计性。

  因为是公开研讨教学,所以很多教师把注意力都转移到xx屏幕上,利用课件将教学中需要展示的内容xx给学生,而将板书忽视,忘记了板书的功能与其即时的互动性。

  3.分组研讨

  在讨论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可以专注于教学和研究主题

  合课例进行研讨,个别教师对教师提供的课例评价得多,注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价,对不足之处xx的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以常规教学工作为基础,进一步加大主题教研工作的监控力度,把教科研工作抓实、抓紧、抓严。

  2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促进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

  3.以教科研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对优质教学资源的运用,强化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这次区域教研活动能够获得成功,离不开教科局、教研室的鼎立支持和精心指导,更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在以后的教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校际之间的教研合作,发挥区域教研的整体优势,让每一位教师在这个研究实体中都能得到锻炼、获得提升,让区域教研工作在我校开花结果。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9

  一、研究背景与指导思想

  以往的主题教学活动常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主要是由教师控制教学时间、场所和教学材料,忽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个别差异,不能很好地兼顾到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我园也重点提倡探索性学习,而区域活动最为符合这一要求了。主题教育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区域活动,特指幼儿教师依据主题教育活动目标,有目的地创设与主题相关联的区域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区域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实现主题活动预设目标的一种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幼儿园主题区域活动作为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体验、建构、发展的重要媒介。尤其是匹配主题活动内容,是幼儿一百种语言的体现,是幼儿创造性表现的有力支撑,更有利于幼儿的和谐发展。主题区域活动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对于教师也就相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围绕着主题,使活动内容顺利进行,层层推进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学期我们以“主题性区域活动课题如何拓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认真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和园务计划,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研讨的核心,优化班级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开展。

  三、主要工作措施

  1.设定与解读主题。要想让主题性区域活动深入探究首先我们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只有中心具有“包容量”,才能把与主题相关的内容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中心具有“生活中获取相关的生活经验”;中心具有“开放性”,才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如果主题不具备以上几个条件,是很难开展深入探究的。

  在解读主题的中心时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主题名称本身,更应该解读到主题背后所关联的信息。有的时候主题名称只是主题的一个切入点。在一个主题确定之后我们应该寻找和 建立主题扩展链。以每个扩展链的细化和深入带动主题的深入。

  2.以环境创设和材料的投放推动主题发展。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形的,却是巨大的。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被动、静止地去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主要就是通过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来实现的。

  材料是构成幼儿学习环境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创设区域时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投放难易不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多方面的需求。

  3.利用幼儿的反馈推动主题的发展。主题区域活动的主导者是我们的幼儿。教师绞尽脑汁想着要把什么教给幼儿。有的时候我们倾尽所有效果并不好。不如我们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当我们发现他们大多数感兴趣的问题,那便是我们的下一个主题的分支。由此得来的主题内容既符合幼儿的特点,又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更解决了教师苦恼已久的问题。每个幼儿就是一个“活点子”,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仔细去观察去记录,就能找到最好的答案。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主题开展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不要沿着既定的方案一路走到黑。当我们发现新的信息时需要适当地调整我们的方案,或者更好地融合进我们的方案。

  4.及时反思、总结推进主题的发展。每次主题区域活动后,我们应该进行积极反思,有人说过:“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我们通过自我反思、集体反思的方法,提高组织区域活动的能力,着眼于自己区域活动组织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的某种行为决策、所产生的结果、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来反思我们的主题是否合适,投放的材料是否恰当,幼儿的兴趣点在哪里,从而决定我们下一步的走向。

  四、主题性区域活动的组织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的主题性区域活动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科研活动。

  1.前期参访调查。通过谈话活动、集体讨论、问卷调查和亲子参访来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去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从而更好地拓展主题的分支。

  2.前期环境布置和材料投放。根据前期的参访结果决定如何划分区域,环境如何布置和投入哪些有利于幼儿操作和推进主题的材料。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由幼儿进行投票选举的方式来决定。

  3.活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开始进行主题性区域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观察记录。包括文字记录、图片以及影像记录。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10

  xx年来,我园的区域教研活动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幼儿园领导的直接指导下,通过本园的教师和全园教师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了我园的教育水平,提升了我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促进了我园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在园本主题的教研活动中,我园的每一位教师充分利用了各种学习资源,如:园本课程学习的专题讲座、教学沙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研活动的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教学反思,使我园的区域教研成为我园特色的一个亮点。

  我园的区域教研活动是以区域教研为主,教师为辅的区域教研活动,在这样的一种氛围里,教师们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了解幼儿园的xx日常规要求。如:园本课程的学习与讨论、各班的区域活动材料的收集与投放、区域活动的评析,各年龄段课程的实施情况等。我园的区域教研活动,以园本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各班的区域活动内容丰富和实际操作性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教师们通过各种学习,了解了一般教育活动常规的技艺,了解了区域活动中各个环节的目标、内容,能在区域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求,开展适宜的活动。

  一是区域材料的收集与提供;二是区域游戏材料的收集与提供;三是区域游戏活动的评析与总结。

  区域活动是教师教学、幼儿活动的主要载体,在本年度,我园的区域活动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我园的区域活动的评优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表扬。

  二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提高教师的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幼儿园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提高保教质量,促进我园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都能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并能根据主题教学的需要和幼儿的发展需要进行有效的设计,在xx日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安排活动,组织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学会了自主活动,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能通过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区域活动中老师们能积极投入,认真准备,能积极参与,并能做好各项记录工作,在区域活动中能认真做好活动评析,对每一个区域做出评价,并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区域活动的创设和区域活动的开展中,能注意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和记录,积极利用各种材料,开展区域活动,使区域活动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如:在区域活动中,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比较欠缺,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力有一定的培养,并能做到学以致用;在区域活动中,老师能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和教师、幼儿之间的互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区域活动。

  四是幼儿园教研工作的开展。在区域活动中,我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和研讨活动,如:“语言活动展示”,让教师们在活动中进行教研,让教师们在研讨中学会反省,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本学期我园的各项教研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在这一活动中,我们的老师们都能认真参加,积极思考、大胆实践,各项活动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家长和社区的肯定,在社区活动展示中孩子们的表现非常优秀。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11

  时间过的真快,一学期匆匆而过。本学期,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以上级教研精神为引领,开展有效常规课堂教学以及游戏区域的创设、游戏活动的设计、组织等研究活动,提高了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及游戏”的整体水平,有效地促进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一、加强常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针对幼儿园教研计划,重点对师幼日常工作学习规范等进行更为规范的管理和研究,并把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保证幼儿园常规工作更加有序地开展。

  本学期初,我们就制定了针对性强的常规管理研究措施,从三个层面进行研究。首先,针对新教师(大部分为非专教师),我们通过老教师示范、同级部观摩、个人实践等流程,手把手地让她们了解幼儿一日活动流程,各环节的操作要素及注意事项。在学习与实践中一步步提高新教师的工作能力。

  其次,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两两结对常规调研,通过观摩针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常规管理问题进行交流与分析,商讨行之有效的正确做法。

  再次,我们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开展全园性的研讨活动,分别请大中小各年龄段的老师进行全园分享,通过年级组、班级、个人等不同的层面,阐述了常规工作中各部分环节衔接的整体性、保教行为的规范性、幼儿学习的多样性及突出游戏的主导性。在根本上提高全体教师组织一日常规工作的能力。

  二、加强课程管理,工作扎实规范

  本学期,我们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幼儿园“天趣”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提高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和课程实施水平。

  1、结合第二轮园本提升的课程建设要求,开展了园本“童谣”课程、“形体”课程、“天趣园”课程的研究。每一个子课程分别通过一课三研,观摩研讨、骨干引领等形式,针对预先提出的研究重点,让教师们通过观摩、学习、研讨,解决课程教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真正与实践相结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转变教学行为,把教育教学理论落到实处。

  2、本学期,我们还结合“无锡市锡剧传承特色学校”的要求,将幼儿锡剧教学融入孩子一日生活。一方面,我们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锡剧内容,利用午间、离园等时间段,播放通俗易懂的、比较熟悉的优秀锡剧唱段,让幼儿对锡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知道锡剧是我们无锡特有的戏曲类型。另一方面,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学习能力,选择适合各年龄段学习的优秀锡剧唱段,通过集体教学、游戏巩固、个别表演等形式,丰富幼儿的艺术情感,让孩子们喜欢听锡剧,喜欢唱锡剧。通过师幼共同的努力,在无锡市第二届“小小红梅奖”比赛中,我园幼儿表演的《双推磨》获得银奖,为全市幼儿表演中最高奖。

  3、继续充分发挥课程实施小组成员的作用,以点带面,形成研究阶梯。我们提供舞台,让参加区级以上课程小组的成员定期不定组地组织园内本课程小组的老师,传达上级的要求、政策、方向等,让外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及时地在园内传递,以点带面,扩大经验的传递面。同时,每个课程小组还不定期组织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通过分享交流等多项活动,来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组织能力,并让学历和专业素养较高的年轻老师,和园内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让她们双方在共同的研究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创新教研模式,促进教师发展

  本学期我们根据教师实际需要,结合《专业标准》及《指南》的学习,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园本教研活动,使教师通过集体交流、班级观摩、个别发言等各项活动,真实的体验,深度的反思、学习、交流和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使每个教师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1、学思结合,学会分析

  本学期,我们以《指南》的学习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好集体教研与个人成长交替互补的作用,在组织集体教研活动时,注重提升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如在定期开展教学主题系列研讨“教师的提问与回应策略”中,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尽情发挥她们的教学特长,为园内新教师提供一个学习观摩的平台。同时,通过研讨,老师们知道了教师的回应策略应从方向、方式与方法三个方面考虑,方向就是教师的提问与回应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方式是指教师给予的点拨有来自教师自身,也有来自幼儿;方法是指教师的语言、眼神、肢体动作等。通过这样的研讨,让教师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学与思、教与研中达到经验的共享,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2、学科结合,提升理念

  本学期,我们重点开展了“童谣”教学的学科研讨,通过个人设计、观摩研讨、反思交流等途径,探索童谣教学中目标定位、环境创设、环节设计、重难点把握等容易产生的问题,如何在传统意识的影响下,对童谣教学内容进行适宜的修改;教师如何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突出重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和创编童谣等。通过这样的研讨,提高了教师对学科的认识,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形成了合作研讨的良好氛围。

  3、游戏研究,回归本真

  本学期,我们集思广益,依托于全体教师的理论学习、模拟教学、活动观摩等,创设班级走廊公共游戏区域。在实践中,教师的材料提供不再单纯地追求美观,而是选择适宜而丰富的材料,更多的是考虑对幼儿游戏的促进作用,及易于取放的特点,并利用多种渠道来制作游戏材料。通过一学期来的开展,教师们的游戏组织能力大大地提高了,而孩子对游戏也更加感兴趣,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幼儿自主、个性化成长。

  教研工作是一所幼儿园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灵魂。“科教促教、科研兴园”是幼教发展的新理念。“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为我们教学经历锦上添花!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12

  一、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特点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1.区域性

  由于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的存在,区域经济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因此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必须与立足于一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实际,体现出地域特色。

  2.综合性

  从广义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在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因此,研究区域经济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经济地理等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体现出综合性的学科特点。

  3.应用性

  当前,我国各地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各种区域经济现象和问题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回答。作为综合性应用科学,区域经济学最大的功用就是,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学可以为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各区域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区域营销、区域管制和区域形象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同时也能为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和空间组织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二、区域经济学课程中引入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课程的应用性特征对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提出了内在要求

  由于区域经济学学科所具备的综合性、应用性、区域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在学习经济理论的同时加强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传统的教学由于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对理论的讲授,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只是掌握了一些理论,而未掌握具体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在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特点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首先把这个“实践”变成一个哲学的概念。其基本意义是指“行动”、“行为”及其结果。在《教育大辞典》中关于实践性教学的解释为:“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参与经济分析、解决经济问题,从而进一步理解、掌握经济理论的教学过程。其实质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密切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

  因此应该改革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具体区域问题中,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使理论得到了演绎,从而做到知识的深入浅出。因此,实践教学弥补了理论与实际之间差距,使学生能在具体问题中分析经济现象、思考经济问题,寻找解决途径等,从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运用

  根据笔者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体会,实践教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应加强三个环节,两个能力的提高。三个环节是指:加强案例教学、实验课、实习基地的建设三个方面;两个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教与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注重用案例引入知识点

  案例教学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经济学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科的基础,然而由于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选择恰当的案例引入知识点。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围绕课本上的知识点来展开,即所谓的“黑板经济学”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案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在案例教学中,通常是在课前将书面形式的案例素材交给学生阅读并准备,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因此,组织好课堂上的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加强案例教学,逐步达到理论与案例教学并重的课堂教学模式目标。通过国内外典型案例,剖析区域经济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区域经济理论,并重点设置与本区域经济相关的专题,鼓励学生投身区域实践,主动学习,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走访的方式,关注区域经济热点问题,开扩经济视野,指导经济生活。

  2.增加实验课时,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定量性是区域经济学的一大特性,区域经济问题需要设计函数模型及经济指标的计算,计算机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区域经济学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数学分析方法,建立各种区域经济计量模型,以分析和揭示区域经济的总体变化,内部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外部联系。目前,有许多数学分析方法,如多元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都已在区域经济研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各种统计软件如EXCEL、SPSS、EVIEWS等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在教学中,根据难点与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引入软件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如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区域差异的问题,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差异很大,客观上形成了四个经济发展梯度。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梯度形成的原因,对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差异因素进行归类,找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前提。从搜集数据到模型的选择、指标的选择以及SPSS统计软件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学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能更好地增强区域教学的应用性。

  3.加强专题研究,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那么不同的区域必然面临不同区域问题,如落后区域表现为经济结构落后;萧条地区则又表现为经济结构陈旧;过度繁荣地区表现为新旧产业同时并存,许多没有联系的部门仍然存在,不能带来集聚效益,反而带来臃肿、污染、运费昂贵、劳动力价格高等一系列城市病。因此可根据不同地域特色,开展专题研究,引导学生根据经济理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到科研写作中来,如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论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区域经济、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热情。

  根据调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设计出相应的专题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测度等题目,学生进行专题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课题和项目,或任课教师自行设计学生可以参与的课题,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因此区域经济学又是一门应用经济学,通过对区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环节

  加强与校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以及实验课的练习,学生的区域经济学的知识日渐丰富,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更快地掌握专业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专门安排集中实践,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课程实验、模拟实习或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特别是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实践教学。教师可以与基地的人员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并以此为平台让学生加入课题研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5.不断提高教师能力,科研促教学

  加强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这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在教学能力上,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区域经济学知识,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区域经济的实际问题,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是在授课时,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本学科知识。这样既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教学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教学与科研要相辅相成,教师教学不能从书本到书本,要有原创性的认识和总结。当前,我国各地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各种区域经济现象和问题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解答,各种区域经济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支持,人们对区域经济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这就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应积极投身于区域经济建设中去,参与实践问题的解决,以实证研究提升理论水平。通过论文及课题的写作,加深教师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使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中更能做到有感而发,总结教学科研经验,这样实践教学效果更佳。

  总之,在区域经济教学中,需要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注重课程的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案例分析与专题研究,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认真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为具备较强的区域经济学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人才,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13

  这学期本班区域活动是以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为主的,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鼓励幼儿自我发挥、便于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是根据我班特色以及幼儿水平等实际状况来设置的,同时,为幼儿带给了具有多用性和开发性的游戏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对幼儿加以适时的点拨指导,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及本班幼儿的发展状况,我们为幼儿创设了音乐区、语言区、科学区、美术绘画区、数学区等,户外区域活动区和一个“棋类”公共区域。

  本班的游戏活动目标是:

  1、创设一个幼儿喜欢的、自由的、开放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活动,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个性,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幼儿观察和分析的潜力。

  2、透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多动手制作“变废为宝”的活动,培养幼儿粗浅的环境意识,明白许多废旧材料还能够再利用,并能制作出很多漂亮的作品。

  3、数学区:了解物品的颜色、大小、形状、数量、方位等明显特征,尝试简单的比较、分类、喜欢操作、搬弄、尝试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4、“棋吧”:学习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学会玩不通的棋,能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从而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潜力和自制力,发展手脑的协调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工作总结。

  5、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和同伴合作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性。

  6、透过自主游戏,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潜力和探索潜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7、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学会谦让、礼貌地与同伴交往、合作,乐意共享自己和别人的快乐,进而构建和谐的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

  具体开展如下:主题环境下的区域游戏

  第一主题:“个性的我”创设了美术区域、阅读区域和科学区域。

  1、在美术区域中展示幼儿的《手指印画》、《脚印画》、火柴拼画《木偶娃娃》,让小朋友在日常活动中也能进行观察、欣赏、找一找自己的作品,带给机会让幼儿与同伴交流和学习,并为幼儿带给丰富的操作材料。

  2、阅读区域:准备了各种、“口”、“足”字旁的`汉字以及动作的图片若干,幼儿能够自由地取汉字图片卡并根据图片阅读汉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特点。

  3、科学区域:带给了各种可拆装的玩具、圆珠笔、钢笔等启发幼儿拆装玩具,探索玩具和笔的奥秘。

  第二主题:“我们的家园”创设了语言区域、科学区域、表演区域和美术区域

  1、在语言区域中投放幼儿用书,及看图朗诵诗歌的图,资料有《家》、《从小爱祖国》、《我们的祖国真大》。

  2、科学区域中,展示各种各样的标记,让幼儿能在活动中阅读各种标记,培养幼儿度阅读标记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经验。

  3、在表演区域中带给音乐磁带、绸带、服装及道具,让随着音乐表演《快乐的阿依古丽》《让爱住我家》《大中国》,让幼儿在表演活动中体验快乐。

  4、美术区域中展示各种泥贴作品,并带给各种橡皮泥,让幼儿自主地进行泥塑装饰活动。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14

  本学期初,我校与本片区其他学校的领导召开了座谈会,研讨了各校在校本教研的特色和教研活动如何开展,达成了教研的时间、形式和内容上的一致。为了保证联片教研工作的高效、有序和规范的开展,会上还成立了由各校校长和教研主任组成的教研领导小组,在各学校还成立了联片教研活动小组,形成三级教研工作网络各校都将联片教研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联片教研融为一体,领导小组制定联片教研活动计划,并对活动进行指导、协调。

  1、名师引领,上一节示范课。各个学校组织安排,每个年级组,安排一名名师上课,同学科教师参加听课,授完课后,授课教师自己做点评,说说自己的教学设计,设计方法和意图,并且对自己这节课的课后反思。

  2、集体备课,开展“同课异构”。

  以每个年级组为单位,同一课自己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然后授课,大家听课进行评课,选出教学方法好,教学效果优的教师,参加联片的教研活动。共有19位老师参加第一轮的讲课,有4位老师参加第二轮讲课,最后有3位老师参加联片精品课展示。

  3、集体研讨。活动形式不同,但活动目的和过程都需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通过听课、评课、交流,老师们对三步导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一个质的飞跃。在集体研讨过程中,对教学任务如何完成的理解和课堂实践过程学生参与的时间和广度,有新的认识和改进。从面临相同、相似的问题,单独干力量不足,需要跨校的资源支持。同学科或是相近学科之间,资源共享,广泛交流,整体提升教师素质。

  4、网络教研。各校老师都在新浪博客上建立“校名+学科+教师真实姓名”的博客,我校教师通过网络实现互帮互助,资源共享,真正提高教师们的业务水平。

  5、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使教师提高教学教研理论水平,促进教学实践活动。五、活动总结

  为了深入推进三步导学,实现联片教研活动扎实个有效,改变片区内各校以往校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现状,为片区内教师创设一个交流合作、互动学习、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构建高效率课堂,我校根据区教育局具体部署和中心学校太行的具体安排,确定开展以“深入推进三步导学,携手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联片教研活动。

  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教研的最重要的场所。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亲自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和失败,才会诠释新课程理念,才会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三步导学才会走向成熟,走向无痕。“同课异构”即面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然后施教。它讲究课前的充分研讨,追求课堂的百花齐放,注重课后的评价反思。这种教研模式能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意识,有利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的把握,有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也迫使每一位听评课的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去深入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独到的个性评价,有效的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和应用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上学期联片教研活动共开展五次,内容丰富多彩,有名师讲座、有送教下乡活动、有太行说、讲、评活动,有教师集体研讨等,活动形式多样。五校教师集中到一起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学习积极性高涨,现场活动气氛热烈。活动中我校教师感受了风格各异的教学,感受了名师的风采,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个人的教育理念,每位教师都有一份体验、一份收获、一份感动。

  本学期联片教研自x月x日起到x月x日结束。我校按照中心学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通知和本片区关于本次教研活动的安排,开展了以“三步导学”为主题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经过几轮的讲课、听课、评课,听了十位教师、不同课程、不同年级的研讨课,几点感想小结如下:

  1、执教老师准备充分,上课效果好

  老师为上好这堂研讨课做了大量的准备,深入钻研教材,熟悉大纲,依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广泛搜集资料,认真制做课件,通过努力将内容一样,但风格不一的课呈现给大家。xx老师设计的图文并茂,配乐朗读,学生自选检测内容,深受听课教师的好评。xx老师将形象生动十个手指头做为记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学生感兴趣。xx老师讲的《对花》音乐课,歌舞结合,内容和图片紧密结合起来,课件运用熟练,被老师们誉为音乐课的“时尚”。

  总之,老师的课在教学设计,三步导学的运用都有一定的完善和提高。这次教研也显示了片区教师在教学方面新的探索、创新。

  2、高效课堂这一主题得到了明显展现

  本次活动着重突出了“高效课堂”这一主题,这也正是本学期开学区教育局开展教研活动所要突出的中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是教师“教”的有效和学生“学”的有效的完美结合。而教师“教”的有效应成为整个活动的基础,没有教师的充分引导,学生的学往往会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其中,教学的深度和宽度也不可能得到实现。更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们的教学手段有大幅度的改善,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常态的了。教师们教的扎实了,摆脱了以往课堂教学的“花架子”,难点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得到了突破,讲练有机结合,检测导结运用恰当,达到课堂节节有检测,人人能有所收获。激励机制能够不断灵活应用,这些都保障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成为了真正的有效教学。

  3、课堂教学的理念贯穿教学始终

  每一节课,每个学科老师们都能展现新教法和远教资源,并且运用自然,在无意中却使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手段得到了更加完美的展现。

  ①、所有教师都把课堂的探究权交给了学生,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9的的乘法口诀的编写,夕阳美的语句等都是学生在知识的探究和整理过程中得出来的,是在学生真实参与中实现的,教师只是在其中起到了点拔和引导的作用,我想,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深刻的印象必将伴其一生。

  ②、有效学习方式得到充分的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在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展现的基础上,学生的自主探究成为必然;在问题的探讨、经验的交流和成果的相互订正中合作学习成为现实;如二年级语文的两个教师都布置了根据爷爷和奶奶看夕阳,学生感受夕阳美指幸福生活。六年级英语都把英语单词与实物课件对称。这些无不展现着“有效学习方式”的培养。

  ③、教材的“生活化”成为现实。几节课,教师都为学生们创造了易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生活化的素材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了经验基础。用《西游记》四人西天取经引出9的乘法口诀,一句河北方言就把河北民歌引入课堂。将教学中抽象的'内容在“生活”的基础上得到简化展现,这就给学生的学习搭建了平台,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更易理想和接受。

  4、评课教师参与面广,评价有深度。

  这次教研活动,联片学校每个学科都有老师参加听课、评课,并且在三轮和四轮磨课时,本校老师积极参加听课和评课。教师认为她们的教学设计新颖,思路清晰,学生参与面广,三步导学走向成熟,走向无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听课结束后,各个学校学科带头人和评课专家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得失进行了及时、有效的点评。从教师们的评课议课活动中可以看到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专业素质在逐步提升。

  总之,本次“联片教研”活动获得圆满成功,我们也从中真正感受到了联片教研的着力点应该是: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自己。新课程背景之下,如果我们的教学研究能够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真正做到想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说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道理,就一定能极大地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

  相信我们学校,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集体研究,共同探讨,会多出现一些精美的教学设计,资源共享的同时,互相取长补短,以更精巧、适用的课堂设计、精湛的教学技艺、渊博的知识、飞翔的思维激荡着无数求知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用勤奋努力精彩演绎教育的艺术,诠释教育的无限魅力,追求着教师的幸福,收获着教育的喜悦。

  联片教研活动的开展,打破了校际壁垒,不仅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还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发挥各校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不仅让教师参与教研,投身教研,并且在浓郁的教研氛围中,能够享受教研。在今后的联片教研工作中,进一步探索联片教研的模式,促进了校际间、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和教师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15

  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并在教研室的领导下,琼中县小学数学区域教研第四小组积极开展片区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本小组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本区域组数学教师整体素质;更新数学教育观念,转变数学教育思想,树立“以研立教”的思想意识;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八引七环教学法”教学模式;强化质量意识,注重数学课集体备课观课议课的研讨,重“有效教学课堂”研讨,以研促教,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组区域教研xxxx年上半年教研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本区域小组共有来自三所小学的21名教师,上半年本小组共举行了四次活动,涉及教学常规、“八引七环教学法”学习;《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活动;示范课、研究课、汇报课等内容。为使教研活动有序高效,达到预期目的,本学期的活动均先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提出明确的要求,做好明确分工,然后发到各成员老师手中。四次片区教研活动分别在县一小、大丰学校、阳江学校、新进学校开展。

  1、xxxx年3月23日,由张梦燕老师在县一小上了一节示范课: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并组织老师制定区域教研活动计划;学习教学常规要求;学习琼中思源实验学校教研与新课改方式方法等。

  2、xxxx年4月18日,由大丰学校的潘英葵老师上了一节研究课,《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并进行评课活动。

  3、xxxx年4月24日,由新进学校的马杰老师上了一节《解决问题》的研究课,并进行了课后研讨。

  4、xxxx年5月10日,由阳江学校的林桂梅老师上了一节《长方形面积的估算》研究课,并进行了本学期的教研活动总结。

  在听课、评课和反思中,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从这有限的公开课中各有所悟。每次的评课活动都开得热火朝天,大家都能畅所欲言,真正感受到共同探讨、共同提高的浓厚教学研讨氛围。

  二、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工作的方向

  1、存在不足:由于各校情况各异,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困难,加之对一些具体组织工作考虑不够周全,活动开展略显困难(特别是交通问题)。

  2、今后工作方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尝试开展网上教研。借助网络能放大教研的功能,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让更多的教师受益。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根据联片教研分布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逐步建立微信群,尝试着开展网上教研活动。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通用10-31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03-07

教研活动总结10-12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总结02-27

联片教研活动总结01-19

生物教研活动总结12-23

学校教研活动总结03-14

教研月活动总结05-17

英语教研活动总结03-21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