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总结> 美术知识点总结

美术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6-22 07:40:17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美术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知识点总结

美术知识点总结1

  色彩是绘画以及艺术设计的重要表现语言,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高等院校的艺术招生考试一直把色彩当做主要的考试科目,并通过写生或默写的形式来考查考生对色彩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运用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以及色彩技法运用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色彩,从而通过艺考的检测,是摆在每一位专业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以下是笔者从事高考色彩教学的一些经验,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树立坚强的毅力和乐观的心态

  美术高考就像一块敲门砖,是广大美术考生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的一把钥匙。要想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不管是出于对美术的热爱,还是出于想考大学的目的,都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的热情当中。常言道:态度决定高度,把绘画当成一种乐趣,激发对色彩的喜爱,是水粉画学习当中非常关键的一步。色彩不似素描那么单纯,表现的手法多种多样。正是因为它的丰富多彩,所以更容易激发学生绘画的热情。绘画是心灵与画面的交流过程,考试的要求更多是检验学生对绘画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水粉静物看似简单,真正画好却很难,唯有静下心来绘画,反复推敲思考,不断体验成功与失败,才能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在高考当中才能学会灵活运用,取长补短。

  二、掌握正确的方法,带着思考去画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喜欢不假思索就动笔,最后因为构图和色调搭配等等问题没有办法深入塑造下去。这会使得学生进步缓慢,越画越苦恼,色彩感觉也越来越不对,严重的可能会失去对色彩的兴趣,导致“忘色兴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色彩绘画方法,用理性思维指导绘画,比单纯的示范教学和作品讲解更为有效。以下几点是学生色彩学习中必须把握好的。

  (一)画面构图完整、形式比例准确

  水粉画的成功与否一半取决于颜色,而另一半则取决于构图的质量。构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画的进程和最终效果。色彩虽说不要求像素描那样严谨的造型,但是基本的构图原则必须遵循。好的色彩必须要有好的构图形式与之配合,而好的绘画构图则需要透视、光源、形体、色彩四个要素相互配合。在布置静物时结合构图的种类、构图的原则和常见的构图形式,才能把握好画面的层次关系和疏密关系,兼顾物体的形状比例准确。

  (二)总体色调明确统一

  色调是指画面总的色彩倾向,比如倾向于暖色或冷色、亮色或暗色、绿色或红色等等。一幅好画,必须表达出一定意境的色彩总倾向,才能使人看起来赏心悦目。因此,开始作画的时候要用到大的色块表现出合适的色彩倾向,倾向不等于单调,色调既要有统一的倾向,又要有微妙的变化。如果考卷要求画冷色调,不要只想到蓝色,也可以利用各种冷灰色和补色的变化,画出和谐美来;和谐而有变化,是色调的总要求。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小色稿训练来达成,这一阶段画面不追求细节的刻画,只注重表现各部分之间大的色彩关系。

  (三)学会深入刻画

  学会利用色彩对比,表现出主要物体的冷暖变化和空间关系;利用笔触塑造和刻画物体的结构和体积;对物体的关键部位,如罐口、瓶口、杯口、盘子边缘、苹果的凹口以及衬布的裙皱等等进行细节刻画,使画面达到更为完善和精到,细节的刻画完善更能吸引打动观众。

  (四)画面完整统一

  这里所说的完整,并不是指画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面面俱到,而是画面的大色块要根据整体需要来安排,衬托物能够衬托出主体特色,整个画面做到整体与局部、色彩与素描等关系的和谐统一,使得画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三、色彩感觉的培养与理论知识的理解相结合

  平时的临摹、写生、默写在整个色彩学习过程中需要反复练习,相互渗透。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步骤地,用不同类型、不同方法分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时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马上参照书本上的进行临摹,在临摹的过程中体会写生的`方法。大量的临摹和写生反过来又为默写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在色彩的反复练习当中,慢慢地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这是任何理论知识所无法替代的。

  色彩感觉是感性的,就像是常说的灵感,它的获得是快速的、短暂的、整体的,重在第一印象,不能用理智的分析来代替感觉。但是色彩感的提高,由迟钝到敏锐,由模糊到鲜明,要基于长期深入的研究和正确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并且进行持续的培养训练才能得到。要让学生经常去感觉对象,激发出自己对色彩美感的感受。色彩感觉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只有理解了对象,才能更好地感觉对象,画出更好的色彩。

  四、紧密结合高考形势,做到胸有成竹

  高中学生学习绘画的时间有限,又要面临高考的检验,因此吃透高考色彩的评分标准,从评分细节入手,加以分析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譬如引导学生结合历年考题,从各院校的考试形式、评价风格等有目的地进行分类辅导,同时组织学生对高考优秀试卷的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其艺术视野,加强学生知识的广度和绘画功底的深度。

  教师要多示范、多改画,及时指出学生出现的问题,并作个别辅导,集中讲评,建立合理、公正的色彩作业评价体系,针对考试时间的限制进行合理安排,让学生镇定有序地实现绘画质量和速度的统一。进行高考模拟演练,避免学生出现紧张,大脑空白的情况,锻炼学生清晰的作画头脑,调整好心态,用笔大胆、肯定,注意把握好大的色彩倾向及冷暖关系,深入刻画准确到位,这样才能考出好成绩。

  总之,高考水粉静物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色彩教学不仅是观察方法、技能技法的传授,而且是对学生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紧紧围绕考纲精心设计适合美术高考的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为国家的素质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美术知识点总结2

  一、遵循新课标要求,把握教学思路

  《春天的畅想――色彩魅力》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旨在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的一些基础知识、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的联想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时,笔者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色彩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法的传授,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体验,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这节课着重从知识的切入,学习方式的运用及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体验及艺术感受入手,把色彩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融合,让学生运用色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以此确定教学的思路,使学生逐步形成审美趣味、美术欣赏能力及运用色彩表现自我的能力。

  二、践行课程理念,探索色彩奥秘

  在设计《春天的畅想――色彩魅力》一课的导入时,笔者特别注重运用新课程的理念,以新颖的视觉冲击力来触动学生的感官,打动学生的心灵。如开头的导入,原先的设计比较平铺直叙,只单纯让学生知道哪一幅作品是表现春天的,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发现了这个问题后,笔者把原先导入的内容改为从猜与春天有关的谜语开始,引导学生观察和说出大自然春天发生的种种变化,让学生说出为何喜欢春天,谈谈春天的色彩给自己什么感受,以及把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赞美春天的诗歌展现出来,把情境、情趣、文学知识和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色彩的学习联系起来,使导入更有新意,更能引人入胜。

  笔者特别注重把单一的美术课立体化,在色彩课的教学中渗透了物理的光学知识。这样的教学处理可以打破美术教学单一化的局面,开阔美术课的教学视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如为了讲解光与色的关系,笔者查找了许多资料,经过仔细推敲,最终在授课内容里穿插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做过的光学实验,并且结合学生的资源,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色彩奥秘的探究,然后又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启发学生观察雨后彩虹的颜色,让学生发现彩虹的最上边是红颜色,在彩虹形成过程中,光的折射起着重要作用。以此证明光是有颜色的,光与色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没有光,就没有色彩,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

  在学生理解了色彩与光线的关系后,接下来教师就让学生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注重让学生进行感受与实践。如请学生走上讲台亲自调出各种各样的色彩,并在黑板上演示春夏秋冬相应的色彩。学生提着水桶,手上拿着画笔和调色板,非常兴奋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填上相对应的色彩,如春天――蓝绿,夏天――红紫,秋天――黄橙,冬天――蓝白,感受色彩之间的变化与关联。接下来教师请学生说出色彩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举了好多例子,如:南安长安街的博客乐餐厅,色彩的装饰采用暖色调,使人进去以后有一种温馨的感觉;实验中学建筑的设计在色彩上采用了对比色与相邻色,体现了校园建设的独特风格,等等。在对色彩进行感悟与实践过程中,采取师生间互评,学生间也互相评价的方式,创设了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多数教师往往在教学中重视主体环节的有效设计而忽略归纳环节的有效设计,所以,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学会归纳也是新课程教学所提倡的。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如果不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教师就提前说出来,会使学生觉得平淡无味,不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例如,学生学习间色时,教师让学生上台演示黄、蓝相加,红、蓝相加,以及黄、红相加,分别变为绿、紫和橙色的实验。通过学生动手调色,一方面证实这三个规律是正确的,另一方面让学生自然地生成,并得出结论,归纳出:用两个原色相加能得到新的颜色,即间色。这样,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解概念性较强、不容易理解的问题时,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把复杂的问题、概念简单化,使枯燥的学习内容趣味化,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许多教师习惯把教学过程设计得十分周到,往往导致内容过多过细,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不利于学生主体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做到“少点设计,多点空间”,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由度。为此,这节课上,教师在让学生探索色彩的问题时,有意识地让基础不好的学生敢于发言,基础中等的学生唱主角,基础较好的学生唱配角。设计了一些问题很宽、解距较长、思维度较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例如,太阳光是否有颜色?物体的颜色是否本来就有?色彩能够表达一个人的品位、爱好、心情与个性等,具有象征性,请学生们说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以及为什么,如何用色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等。笔者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讨论,甚至让许多基础不好的学生先提出问题,最后再请基础好的学生进行评价。有些学生说:“当我们的心情不好,遇到挫折的时候,可以用灰色来表示,因为灰色给人一种‘忧郁’的感觉。”有的`学生说:“红色象征热情、喜庆、幸福,心情愉快可以用红色表示。”有的学生继续说:“红色又是烦躁不安和危机的色彩,挪威著名油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中用了红色,隐喻画中主人公在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所感到的强烈不安和恐惧,同时也是画家内心愤懑、压抑的真实流露。”……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同时给学生以充分自由选择的空间,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理解色彩知识提供可能,也为基础不好的学生感悟知识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使一些对美术不感兴趣的学生也有所得,而不是浮光掠影,匆匆而过,一无所获。

  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追求所谓的完美,不要刻意追求教学结果,而应注重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不仅需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而且还应准确定位和把握好度。以前,笔者在给每个班上美术课时都想尽量把教学内容教完整,犹如满堂灌,结果是吃力不讨好。因为各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的关注点也有差别。鉴于此,有的班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笔者尽量做到了少而精,对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讲得较多,其他的内容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或者在结尾处进行巧妙的;有的班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笔者就尽力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需要,把课的内容讲得深透,同时给学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引导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比如,这节课讲到色彩的心理效应时,笔者会让学生讨论冷暖色对人的血压有什么影响。结果学生一致认为:冷色有降压作用,暖色有升压作用,所以色彩也可以应用于医学方面对高血压或低血压的人进行治疗。笔者还讲了搬运工人搬运箱子的故事,因老板把箱子的色彩改成浅色,结果搬运效率大大提高了,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不追求完美,并不等于不能上好课;一堂课上得更详尽,并不等于就更完美。有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无形当中也可以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

  作业的安排,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因此,在这一环节上,笔者不以统一的学习标准来要求学生,而是采取了分层布置的方式,把作业的内容、形式和难度以自选的形式出来,设计出学生喜欢的作业模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这堂课的作业,笔者设计了四个题目:

  其一是画一个色轮;

  其二是用色彩表现春日景象;

  其三是用色彩表现春、夏、秋、冬;

  其四是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题目。

  作业的设计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弹性,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

  三、注重再学习,提升教学反思力

  总之,对一堂色彩课教学的探索,也是教师再学习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可以锻炼教师的教学思维,挖掘知识的生活内涵,促使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与手段,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使之更具合理性,并把实践内化为教育意识,为学生架设一条通往多彩世界的桥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而且能够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使教师角色变为学习者、研究者,并促使教师在审视教学过程中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

  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教学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精心备课,把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心中有精品意识;

  二是不再费力于学生已学会或稍加点拨就会的内容,要敢于超越教参上指定的重点与难点;

  三是教学环节设计合情合理,有一定的梯度;

  四是要有新的理念、教学方式的渗透;

  五是有意义,上课扎实,紧扣学科的特点,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让人得到一些启发;

  六是有效率,课堂教学要充实,不要有多余的内容;

  七是有生成,充分挖掘学生、教师、文本资源;

  八是呈现常态、朴实,减少矫揉造作;

  九是有待完善,符合本班的实际,不超过现实,不追求完美,但要追求真实;

  十是公开课后备课组要进行研讨、反思、评价和记录,然后把教学反思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

  唯有如此,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升,美术教育教学才能出现崭新的局面。

美术知识点总结3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不但需求量增大,而且对美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当前,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设美术学院,不断增加美术专业的类型,美术专业的招生规模随之扩大,但部分高校的美术教学仍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出来的美术人才质量不高,适应不了社会的需求。因此,各设立了美术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创新美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美术知识和美术能力,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首先,在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单一地给学生传授美术绘画技巧,一味地让学生临摹其他人的作品,忽视学生美术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对于传统的美术专业教学内容而言,文化课占的比例极小,很多美术专业的学生缺乏文化知识和人文内涵,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经常不尽如人意。最后,在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在教学时大多重视理论教育,实践教育被忽视,部分学生虽然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应用能力不强,不会把相关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创作中。总之,当前,社会对美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吸取教训,构建出适合自己的美术教学模式。

  二、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一)认真研究社会需求,制订教学目标

  当前,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师应该不断研究社会需求,并针对社会需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在制订出教学目标之后,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注入新的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此外,教师在实现相应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打好基础。

  (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前,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国家教育部门要求各类教学不断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课程内容局限于美术专业知识,学生缺乏认识、学习其他学科的机会,不但个性得不到发展,而且综合能力不强。因此,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出更多不同类型,有利于学生美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课程,有机会学习其他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可以让学生创造出更多具有内涵的美术作品,从而让美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与此同时,在美术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一刀切”的教学方法,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选择不同的指导方式,并引导学生在作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能够实现“因材施教”,实现更好的美术教学效果。

  (三)注重实践教学

  美术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为了创作出更好的美术作品,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美术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但在掌握了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之后,学生需要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些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的印象,在不同美术作品的创造中灵活应用各种美术技巧。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自主创作。比如,在美术作品鉴赏课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在欣赏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并以合作的方式创作一幅作品,最后小组间互相交流创作成果。这样,学生为让自己小组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就会互相交流、“贡献”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的优秀想法,并从中获得创作灵感,创作出具有丰富内涵和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

  三、总结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对美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为改革宗旨,不断创新美术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美术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从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美术知识点总结4

  高职学前美术专业的教学发展带动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利于培养出创新型、综合型人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社会市场就业的发展形势是相互关联的,带动着中国市场的科学化管理,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进行合理分析对中国教育行业的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明确高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革目标

  幼儿教师要经过专业化的训练才能正式上岗教学,要严格遵守教育部门设立的相关制度。做好学前培养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对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适当的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水平,总结出一定的基础技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程学习时间,让学生在美术专业学习中端正学习心态,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注重教学内容的核心内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要以幼儿为主体,从学生的基本需求进行明确主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岗位需求进行知识侧重讲解,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服务。经过数据调查发现当前学前教育美术专业的学生基础水平比较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水平相互结合,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美术专业设计原理和内容技巧进行课程活动设置,比如说,可以根据色彩搭配的原理进行课程讲解,开设一些美术色彩与学生年龄段有效结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美术色彩知识。对于一些年龄段稍微大的学生,就应该进一步研究色彩的进一步转变,及时了解学生对色彩的掌握程度,进行知识内容拓展,并且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和案例进行指导说明,帮助学生较快的掌握色彩知识。在积累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运用到幼儿教育制作和环境设计中去。

  三、完善高职学前制度和方向优化

  美术专业教学活动是一门艺术性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不断陶冶思想道德情操,因此,注重学前时期的美术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能够直观的展示出美术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有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美术专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核心要素,因此,教师要合理设置美术教学课程,充分利用美术专业的教学优势,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信信。

  美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研究和规划,明确体现出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管理技能和发展方向,合理把握美术课堂内容教学大纲,在内容讲解上重点突出美术中的重难点内容,教育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目标,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研究创设出比较全面的'教学理念。综合考虑美术课程在大纲讲解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情况,这样做到有利于完善教学目标的设置和优化,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发展型人才。

  四、将高职学前美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细化

  高职美术课程是一项大课程,目前高职学前美术专业课程教学环节设置还不够完善,课堂安排不够合理,实训和选修课程分配不够合理,只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影响了高职学前美术专业课程的发展。美术课程只是注重手工操作,缺乏明确的目标设计,只由教师进行指导和安排。因此,将高职学前美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细化是十分重要的,要将美术教学目标与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加大调查实践活动,完善美术专业教学内容。美术所设计的模块具有多样化,主要分为描绘、手工、色彩写字等项目。只有进行明确的定位,设置清晰的教学目标,才能较快的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要点,也可以将美术专业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进行科学的设计。根据社会发现调查发现,美术专业教学过程是一个由难到易的学习课程,总结出美术改革教学的发展规律,合理安排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可以每周设置三种不同类型的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进行综合筛选,减少一些无关紧要的课时,以此达到科学合理分配。比如说:可以建议三年制美术艺术的课程合理安排,进行美术知识渗透。

美术知识点总结5

  一、强调专业性高师美术教育的专业就是培养中学美术教师,在实施专业教育时,要从指导思想、学生文化素质及教师思想观念等方面强调专业性,这是体现高师美术教育办学特色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的重要措施。

  第一,美术教育系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不愿当教师的原因除了教师的经济待遇低以外,还由于近年中学美术教师缺额大,教育部门下达了可观的招生指标,加之高考文化线和专业线分别低于文理科和纯美术专业,容易报考成功,因此多数考生是怀着“先上师范跳出农门,学点实用美术技能,拿到文凭再跳槽”的报考动机来应试的。因为不热爱中学教育,学科知识学得再好也当不好教师,甚至越学越不想当教师。由此可见,必须在整个学程始终贯穿热爱、忠诚美术教育事业和良好师德的专业思想教育,同时经常到中小学见习,接触和熟悉中小学美术教育。

  第二,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性的另一个特征是学生要有宽厚的文化素质,教师的知识结构犹如大树,文化素质是根系,学科知识是树干,教育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形成繁茂的树叉和树叶。在以电子计算机发展为标志的现代信息社会中,文化素质显得更加突出,如知识与学科的不断综合,科学与艺术的日益交叉,文化素质与学科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萌发的智能迁移优势,对学生的发展和深造还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常常看到一些画得较好而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入校后进步缓慢,反之,画得一般而文化素质较好的,若干年后专业提高很快且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逐年提高考生的文化分数线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要开设大学语文和文学作品赏析等文化课,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

  第三,强调专业性还必须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在教师们看来,无论美术教育还是美术院校,专业就是指绘画技法的训练,尚未真正理解美术教育的专业属性。因此除了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及课时分配等方面强调教育的专业性以外,还必须引导教师对美术教育在整个学校文化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对人的素质开发的意义以及目前高师美术教育所处的重要位置等一系列问题加以关注,另外,要求每位教师在技法教学的同时将本技法的艺术思潮演变、材料史及教育史的内容贯穿其内,促使其转变思想观念。否则,高师美术教育的专业性将名不符实。

  二、突出师范性高师美术教育必须牢固建立在高师培养目标和为普九服务的基础上。美学家洪毅然先生曾将美术教师的`优劣分为四种:

  1、教得好也画得好为好教师;

  2、教得好画得一般为次之;

  3、画得好但教得不好再次之;

  4、教得不好也画得不好最差。

  自己画好画与能够教好别人画画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目标、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不同学问,做到后者并非易事,其难度和要求都不亚于前者。因此高师美术教育与其它高等美术教育之间只是专业性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术分工、分配去向的不同,不存在学术水准和水平上的高低之分,二者都是同一层次上的不同的专业。从世界高师美术教育发展趋势看,光会画还不够做教师的条件,所以在美、英、德、日等国,美术教育学科的地位很高并设有博士学位(其余美术专业最高为硕士)。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师美术教育的专业要求应比一般美术专业的要求更高更宽,如审美教育的实施,视觉形象思维的启迪,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美术教育的目标等等,另外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为此,高师美术教育在办学方向上必须突出师范性,改变纯技法传授的教学,建立以现代艺术理论和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式。每门课融审美、技法理论、技能技巧和教学法为一体,再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研究看清各课程的异同长短,使学生在高层次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超前意识。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改变仅以画论高低的观点,建立起“理论、技法、教学”三位一体的考核制度。唯此,高师美术教育才有自身的特色。

  三、坚持多能性近年来,江苏省基础美术教育为适应改革开放,从建设者素质的需要出发,重建了全新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体系结构。新编的中学教材涉及到美术欣赏、技法理论、中国画、素描、水彩画、版画、装饰画、三大构成、美术字、包装和广告设计、产品、服装和环境设计、剪纸、烹调等近三十种专业课程。加上十几门公共和教育课程共约四十多门课,都是学生担任中学美术教育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若将两年时间全部用于学习了近三十种专业课,也会因课时不足导致教学的“蜻蜓点水”走过场。因此,必须从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程序方法等方面作一系列的调整。笔者认为坚持“多能一专”,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是高师美术教育的又一特色。这与高师本科“压缩饼干”式的小美院分专业课程和一般美术院校的翻版“一专多能”之说有本质的区别。“一专多能”的做法是不惜耗时专攻一门专业必修课,一味追求单画种表现技法的完善,“多能”也只是安排若干单元将各画种“走一遍”,所以事实是贬低了“多能”而过份强调了“一专”,其最突出的间题恰是脱离了高师的教学目标。而“多能一专”是指“多能”以后的“一专”,“多能”是基础,“一专”是提高,只有全面、宽厚、多能的基础才能建起坚固的专业宝塔。在拓宽专业领域的基础上,再有重点地加强基础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教学,这不仅是普通美术教育的需要,更是科技智能深次化的需要。新“多能”包括两方面

  1、广义的指教师必备的能力:

  ①审美能力

  ②专业能力

  ③教育能力(班主任、学校宣传工作和组织课余活动)

  ④语言表达能力

  ⑤教学科研能力

  ⑥适应能力(操作电脑、更新知识和不断自我完善)

  ⑦创造能力(教学创造性和专业创作);

  2、狭义的指美术各门课程的技能掌握。

  可以把门类繁多的专业课程精简归纳成两大类(理论和技能),分别以综合课、专业必修课、任选课、活动课和多种艺术讲座的形式进行普及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知识教学,使学生能灵活掌握和应用各课程,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新“一专”也有两层含义:

  1、在多能的基础上对某一专业课程有所侧重,如中国画或油画等。

  2、精通某课程中的某单元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前者可放到专业特设课、活动课及课余加以训练提高。后者可选择中学美术教育中重点的、难度大的内容作有侧重的,提高性的专业技能训练。如素描侧重结构的教学,色彩侧重水彩的教学,国画侧重写意花鸟和山水的教学,版画侧重纸版的教学,工艺设计侧重构成、装磺和纸立体的教学,史论课侧重审美和鉴赏的教学等等。

美术知识点总结6

  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

  1、美术学习的四大领域:

  ①欣赏·评述 ②造型·表现③设计·应用④综合·探索

  2、美术作品产生需要的条件:

  ①生活经验和感受 ②画家提炼、加工的创造激情③艺术技巧和物质材料

  3、再现性美术作品:真实; 表现性美术作品:抽象。

  4、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高雅的情趣和意境,意境是情和景相结合的结果。

  第二单元 春天的畅想

  1、 原色:不能与任何其他两种单色混合而成的色彩,颜料中的三原色为红黄蓝,是混合成

  其他一切色彩的原料,本身不能再分解,三原色等量相加为黑色。

  2、 间色:由两个原色相混而成;三原色的三间色分别是橙绿紫。

  3、 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4、 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5、 纯度:指色的饱和度。

  6、 对比色:色环中180°正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

  7、 类似色:色环中30~90°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8、 色调:色彩总倾向,表达一定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一般分为冷色、暖色。(冷色:带有蓝色色调或青色色调的色彩,给人以寒冷的感觉,一般称为冷色。暖色:带有红色、橙色色调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一般称为暖色。)

  9、 美术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 雕塑、剪纸等。

  第三单元 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标志设计、吉祥物设计、奖杯奖牌设计)

  1、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起着识别、示意和传达信息的作用。

  2、标志的特点:表现形式——简练、传达信息——明确、艺术形象——独特美观

  3、标志的种类:国家标志、团体标志、商品标志、会议标志、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4、标志的设计要素:构思、构图、色彩

  5、标志的表现形式:具象、意象、抽象

  6、标志的形式组合:图形组合、文字组合、图文组合

  7、校运动会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①选题 ②构思 ③构图 ④定稿 ⑤着色

  8、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含期盼成功的愿望。

  9、吉祥物设计的基本特征:① 吉祥、成功的寓意; ②形象的拟人化、亲和力; ③地域特征;④主题活动的特征; ⑤独创性

  10、吉祥物的设计步骤:①确定原型 ②进行卡通造型 ③赋予活动特征

  第四单元 校园艺术节

  (招贴设计、请柬设计、面具设计)

  1、招贴: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分布于各处街道、影(剧)院、展览会、商业区、机场、码头、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

  2、招贴的类型主要有:政治类、文化类、公益类、商业类、娱乐类、比赛类等

  3、招贴的表现方法主要有:绘画(水彩、水粉、麦克笔等),摄影,剪切拼贴,电脑制作等。

  4、招贴的构成要素:

  ① 图形; ② 文字(主标题、副标题、说明文字、广告词等);③ 色彩

  5、请柬:又称为请帖、柬帖。是为了邀请客人参加某种活动而发的礼仪性书信。

  6、请柬的表现形式有:平面单面式、立体折叠式

  7、请柬的表现方法有:镂空、异形

  8、请柬的构成要素: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

  9、请柬的写作格式:首先在上方写上被邀请者名称

  其次交待活动内容、时间

  最后署名邀请人和发出请柬的时间

  10、 面具——

  指在文娱表演或化妆会上,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人改变为特定形象的用具 。

  11、 我国传统的面具形式包括:傩舞面具、社火面具、藏戏面具等。

  其共同特征:① 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提炼概括,角色塑造典型化; ②造型装饰一半采用夸

  张变形的手法; ③色彩饱和、对比强烈。

  12、面具的设计制作过程:① 构思造型; ② 选择材料; ③ 工艺制作

  第五单元 平面设计的盛宴

  1、视觉传达设计:利用视觉符号并通过视觉媒介进行信息表现和传达的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图像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

  广告设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展示设计、影像设计等。

  备注:1、掌握第一单元作品与作者等连线信息。

  2、能分别说出至少2个外国和中国的画家以及作品。

  3、能说出本学期课堂上上了哪些手工课,用过什么工具箱,能说出工具箱内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纸工工具:蛇形尺、直尺、花边剪、剪刀、打孔器、订书机、笔刀、垫板等

美术知识点总结7

  一、完善知识理论结构

  完善的知识理论结构,是中小学美术教师立足于教学工作的根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意识。目前,职前培养、入职培训、职后进修等长期学习的专业发展方式已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从客观上要求教师接受终身教育,这也是中小学美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最主要方式。

  中小学教师以此方式发展自身专业,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自学与继续教育。自学这种方式,主要是指美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主的研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积极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与教育科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时间上具有极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教师可利用点点滴滴的工作与生活空余时间进行学习,积少成多,循序渐进;在学习内容上具备选择性和针对性,教师可依据自身的特点及知识储备情况,有目的地选择自己欠缺的或急需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但此种方式也存在这一定的弊端。首先,其缺乏系统性,致使教师的知识理论体系不完整;其次,学习时间缺乏保证,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欠理想。但是,教师可以以继续教育的方式来弥补自学方式的不足。继续教育是指教师利用假期进修或脱产进修,包括学历教育、学位教育及岗位培训等形式。具有知识理论学习系统化、完整化,时间保障充分,效率高,学习效果显著等特点。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学与继续教育的不同特点,将两种方式有机结合,不断学习,完善理论体系,加强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养,为自身确定良好的专业发展道路。

  二、注重教学反思

  目前,中小学美术教学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专业教学水平与新课程要求相去甚远。这就要求中小学美术教师针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并强化素质教育理念,审视教学行为,更新教育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不断的趋于专业化、合理化,真正做到循序善诱、因材施教,以提升教学能力。因此,注重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自身教学工作中寻求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美术教师应当针对专题教学进行反思。所谓教学专题研究,就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探索教学规律的研究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而专题教学反思正是为围绕这一教育教学目标来展开的。要求对美术课程中的某一特定问题进行多层面、多方位思考,具有取向性明确、针对性强的特点。对于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也较为深入。美术专题教学反思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既可以是针对美术教学系统中的众多教学要素进行研究分析;也可以是针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思;或是对美术教学过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设置进行思考。使美术教学符合现阶段新课改革教学要求和规范,并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进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

  其次,整体教学反思。这是要求美术教师不要把精力放在教学的某一具体要素或问题上,而是从整体把握美术教学活动,积极反思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突出问题,寻求改善和解决其中问题的途径。整体反思是一个长期的思考过程,每一堂课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教学状态,教师要善于归纳和总结其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促进教学整体改进。同时,亦能促使美术教师较为全面的认识自己的教学工作,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三、重视教学研究与评价

  教学研究主要讨论有关学生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教学研究是由理论知识学习与教学实践两部分构成。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美术教师应深入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使教师进行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兴趣、动机得到满足和强化。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提高美术教学的深度,实现专业化教学。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研究时就应当开发出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教学渠道,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上都以能够与实践结合为标准。鉴于此,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强化发展评价所针对的`对象是教师自身的职业生涯,将教学的所有经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按性质分阶段的进行评价,继而综合自身的发展变化过程促进专业发展。发展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自身不同阶段的认知与定位;自身的教学习惯和态度;对工作的优点和缺点的客观分析;专业化发展定位。这四方面的评价是美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只有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自身的实际经历和能力发展历程结合起来,才能明确专业的发展目标。

  四、强化创新与交流

  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寻求基本专业能力与专业教学能力之外的更具创新意识的改革发展策略,才能够实现专业水平的稳定发展与全面提升。首先,应当具有教学创新意识,跳出课本与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限定,建立起自身特有的教学风格,以足够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为基础,实现在美术教学方面的专业发展。美术教师要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快速发展,就应将创新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善于发现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研究对策并加以实践,从中逐步了解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在实践与思索中完善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强化美术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一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中的重要环节。经验老道的教师有着对教学独到看法,能够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各种动向,而新近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则有着非常强烈的突破创新意识,采取“新老结合”,能够在共同参与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观察到对方专业教学的优势与长处,实现双方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从而使专业教学水平得到共同的发展。同时,在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教师之间组建交流平台,增加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以求取长补短,得以专业发展。

美术知识点总结8

  101. 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梁祠为代表。

  102. 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蒿岳寺塔。

  103. 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秀骨清象”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张家祥”。

  104. 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泼墨”之法。

  105. 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和洛阳龙门石窟。

  106. 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唐三彩,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07. 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08. 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减笔画”,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09.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马君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连环画的表现形式。

  110. 明末画家陈洪绶9岁时创作的九歌图,其中以屈子行吟图为最佳。

  111. 明代善于“易园以方,易整以散”装饰手法的画家是陈洪绶。

  112. 清初“四僧”指的是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113. “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郑板桥、李鱓等人;

  114. 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115. “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 吴有如的评价。

  116. 中国美术史上至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

  117. 仰韶文化彩陶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118. 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白灰面,二是出现了夯土台基。

  119. 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战国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120. 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座丰碑的是汉代昆明池石刻牵牛像和织女。

  121. 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即《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洛神赋图》。

  122. 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水月观音”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周家祥”。

  123. 杜甫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道出了画家薛稷笔下鹤的高昂神韵。而“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边鸾的花鸟画。

  124. 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白画”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白描”,其传世真迹有《五马图》。

  125. “南宋四大家”指的是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126. 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王时敏、王原祁为一种王鉴、王翚为一种。

  127. “海上三任”指的是仁熊、任薰、仁颐。

  128. “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中提出的。

  129. 清嘉道间两位著名的仕女人物画家是改琦与费丹旭。

  130. 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方”。

  131. 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制印开始,又学习书法辞章,最后取得绘画成就。

  132.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

  133. 在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34. 青铜器中的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135. 《霍去病墓前石刻》被称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马踏匈奴》。

  136.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隋代的安济桥(赵州桥)。

  137. 元代肖像画家王绎,驰名江浙一带,著《写像秘诀》一书。

  138. 把写意花鸟推向新阶段的两名主要画家是陈淳和徐渭。

  139. 明代后期,在肖像画的发展中,以曾鲸为代表的墨骨敷彩画法,在当时的文人中影响很大。

  140. “扬州八怪”大致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厌弃官场的文人画家,如金农、高翔、汪士慎等。

  141. 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有赵之谦和虚谷。

  142. 天津泥人张被徐悲鸿成为“虽杨惠之不足过也”。其创始人是张长林。

  143. 奠定擦笔水彩画法,并用时装美女做月份牌主要描写对象的是郑曼陀。

  144. 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145. 古埃及雕刻程式在古王国时期就已形成,此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

  146. 希腊神庙建筑的两种基本柱式是多利亚(克)式和爱奥尼亚式。(应该加上“科林斯”)

  147. 创造人体比例为1:7的希腊雕刻家是爱奥尼亚,其理论具体体现在他的雕刻《荷矛者》中。

  148. 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万神庙。

  149. 罗马式教堂是以巴西里卡式演变过来的,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它也有封建城堡的特点。

  150. 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乔托,其代表作有壁画《逃往埃及》等。

  151. 欧洲第一个喜欢画农民生活的画家是尼德兰(国)的勃鲁盖尔。

  152. 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创造的一种新的肖像画形式是团体肖像画,其代表画家是哈尔斯和伦勃朗。

  153. 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宫廷肖像,一类是亲友肖像,一类是下层人民肖像。

  154. 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主要代表画家是华多、布歇、弗拉戈纳。

  155. 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表达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156. 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其发出的第一声怒吼是他的作品《但丁之舟》,而他在一八二四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西阿岛的屠杀》则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157. 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主将是卢梭,而另一位画家杜比尼,则被誉为“画水的贝多芬”。

  158. 漫画《高康大》的作者是法国画家杜米埃。

  159. 法国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强调结构美的塞尚,强调线条美的凡高和强调装饰美的高更。安学美术

  160. 十九世纪俄罗斯最重要的画派是巡回画派,其组织者和思想领袖是画家克拉姆斯柯依,而代表着一画派现实主义艺术最高成就的则是画家列宾。

  161. 世界最著名的两处史前时期的洞窟壁画是法国的拉斯科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

  162. 古埃及金字塔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最后到方锥形金字塔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163. 希腊瓶画的三种绘画样式是黑绘式、红绘式和东方式。

  164. 《掷铁饼》的作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

  165. 凯旋门是古罗马的重要建筑,用来纪念战役的胜利。其有两种形式,即一跨式和三跨式。

  166. 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的.是意大利画家马萨乔。

  167.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在技法上的两大成就是透视学和解剖学。

  168.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两位画家是丢勒和霍尔拜因。

  169.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意大利产生了三个流派,即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和现实主义艺术。

  170. 《阿尔卡迪牧人》的作者是法国画家普桑。

  171. 法国“罗可可”画家华多的一生的转折点以其作品《舟发西苔岛》为标志。

  172. 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杰出画家有大卫、普吕东、格罗(或安格尔)等。

  173. 法国画家籍里柯创作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誓言,而德拉克洛瓦创作的《梅杜萨之筏》,则是这位画家的想象力达到顶峰的作品。

  174. 法国写实主义绘画的旗手是库尔贝,其代表作品有《画室》、《奥尔南的葬礼》等。

  175. 十九世纪英国的两位杰出的风景画家是透纳和康斯太勃尔。

  176. “印象主义”一词由莫奈所作的《日出?印象》一画的标题而来。该画派中善于描绘舞女题材的是德加,而注重表现农民和农村景色的画家是毕沙罗。

  177. 在俄罗斯“巡回画派”中,以历史画创作著称的苏里科夫,其历史画的“三部曲”是《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女贵族莫罗佐娃》和《缅希科夫在贝留佐夫村》。

  178. 被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的著名代表作,是在维也纳附近的温林多夫出土的女性雕像。

  179. 埃及人相信“灵魂永生”,故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180. 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中,主要建筑是帕特农神庙,而伊克瑞翁神庙则以有一组女像柱而著称。

  181. 提出人体比例为1:8的希拉雕刻家留西波斯,其代表作有《赫拉克勒斯》。

  182. 古罗马浮雕具有记事和写实的特征,其最突出的代表作是图拉真纪念柱浮雕。

  183. 拜占庭式教堂的典型代表是圣菲索亚教堂。

  184.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最早表现希腊神话题材的画家是波提切利,其代表作品有《维那斯的诞生》和《春》。

  185. 欧洲油画技术的革新者是尼德兰(国)的凡?埃克兄弟。

  186.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最著名的两位画家是乔尔乔内和提香。

  187. 欧洲“巴洛克”艺术在雕刻方面的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尼尼,在绘画方面的代表是佛兰德斯的鲁本斯。

  188. 7世纪西班牙画家穆立罗的作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宗教题材画,一类是风俗画。

  189. 在法国万事崇尚奢华的路易十五时代,画家夏尔丹那沉穆凝重的景物画愈显得醇美动人。

  190. 写出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三幅代表作:《荷加斯兄弟的宣誓》、(2)《布鲁图斯》、(3)《马拉之死》。

  191. 代表着浪漫派色彩成就的《阿尔及利亚女人》,是德拉克洛瓦赴东方后所作。象征法国革命精神的则是吕德的雕刻作品《马赛曲》。

  192. 法国画家米勒以其质朴平凡的笔调深刻地表现了田间劳动者的生活面貌,最有代表性的有《播种者》、《拾穗者》和《晚钟》等。

  193. 在法国印象派中,以画人物著称的画家有马奈、德加和雷诺阿;以画风景著称的画家又莫奈、西斯莱 和毕沙罗。

  194. 在9世纪英国风景画派,具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画家是透纳,而另一位画家康斯太勃尔的作品,则被称为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典范。

  195. 法国立体主业美术的创立者是毕加索,其油画作品《毕加索》,被认为是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

  196.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 浊 程度)。

  197. 不同颜色的相貌、名称称为(色相)。

  198. (类似色)也叫邻近色,指(色相)比较接近的各种颜色。如紫红、红、橘红等。

  199. 凡.高是(十九)世纪的(荷兰)国家的画家,作品有《向日葵》等。

  200. 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 武梁祠 为代表。

美术知识点总结9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应包含课程体系、课程模块和具体课程等。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结构,它决定和指导着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和性质,也体现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课程模块是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是通过一些系列课程来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使其达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掌握一定的技巧,这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具体课程是在课程模块的前提和范围中,依据模块培养能力的要求,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所设置的一系列相关课程,是知识和能力累积和发展的具体过程内容。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紧紧围绕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来确定。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美术史研究、美术评论、美术教育、当代视觉文化策划和管理,文化遗产研究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视觉文化活动策划、新闻出版、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网络媒体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依据以上培养目标,美术学课程体系的确定应凸显出两方面内容:一是素质结构方面。在思想道德素质上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法律、诚信、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二是在知识结构方面。要具备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工具性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而,美术学课程体系应既体现思想素质、文化素养的培养,又要注重基础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具性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总体体系和目标。

  课程模块的设立是依据培养目标、要求,将课程体系进行分类而形成的,是针对某一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进行系统教育和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组。在旧目录中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块可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师教育类课程、实践类课程等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要求在掌握正常的基本知识和素质培养的基础上,突出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这与旧目录美术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旨在培养有一定技能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新目录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依据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新目录下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模块应包含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素质平台课程、实践课程七大模块。

  建立课程模块的目的是通过系列课程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有重点、系统的教育。新目录课程模块的培养以突出各课程重点为主要教学目的进行系统教学。通识课程因国家政策和教育方针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重在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和综合文化能力的教育,树立学生良好的国家观、价值观、人生观,并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善于开拓的精神,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工具性知识和基本的实践能力,课程的课时总量控制在总课时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专业必修课程是美术学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是掌握美术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本课程。在旧目录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美术学专业所分的国画、油画、设计三个方向的课程在此体现。必修课程分为各方向课程,同时采用二二分段的教学形式。专业必修课程中有两年的基础课程和两年的专业方向课程,基本课程占到了总课时的三分之一。这样庞大的.课程量和课程类型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来制定的,旨在培养既专又能且有多方向的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

  新目录下,专业必修课程不再有方向课程。课程以培养美术专业性知识为主,专业性技能课程为辅,旨在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为实现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其课程总量应占到总课时量的三分之一。专业选修课程是培养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辅助课程,不仅包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拓展,还包含美术综合文化知识和地方文化,旨在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地方文化知识,同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起到补充的作用,其课时量应占到总课时量的十四分之一。

  专业拓展课程是依据新培养目标而建立的课程模块。由于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课程的设置应以主干课程为主导进行课程拓展,依据目标开设与之相关的综合能力课程,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拓展学生的就业面。该课程的课时安排依据学校具体情况而确定,基本保持在总课时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教师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教学类课程、美术教学法以及培养一些基本的教学能力为主的课程,重点让学生掌握教学原理、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教与学的基本规律,美术教学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识。该模块课程的课时量占到总课时量的十五分之一,以满足学生以后教学的需求。

  素质平台课程以学校开设的公选课程为主,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进行学习,这旨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开阔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课时的安排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模块。一方面,学生只有将所学知识和能力付诸实践,才能检验所学知识,用实践来衡量自己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可以获得课堂以外的许多知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知识和美术文化运行模式、管理模式,学习更多的社会知识。鉴于实践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课时量应保持在课时总量的七分之一,这样方能有效完成实践课程的任务,发挥其作用。

  美术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以围绕训练学生美术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理论素养为中心,开设 以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素描、速写、色彩、透视、解剖、设计基础等课程,课程安排要注重课程相互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每一门课程包含有许多的和不同层次的内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造型能力和造型水平。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课程为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

  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为主,开设版画、雕塑、水彩、国画、油画、电脑美术设计与制作等实践性课程和美术概论、美术鉴赏、艺术美学等理论性课程。因培养目标的综合性,专业选修课作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拓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绘画技能和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和艺术知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更为全面,因而专业选修课的课时量不宜过大,实践性课程课时量应控制在72课时左右,理论性课程课时应控制在36课时左右,重点进行该课程知识点的了解,实践性基本技能的初步掌握和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课程的开设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专业拓展课程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趋势开设的专业性课程,包括文博艺术管理、视觉文化活动策划、新闻出版、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网络媒体等方面应用型人才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相关课程。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些课程的课时量每门基本控制在36课时左右,开设时间应适当的放置在大二、大三以后。在开设这些课程的同时还应相应开设一些与此相关的见习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教育类课程是以教育教学类课程和美术教学法以及培养一些基本的教学能力为主的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美术教学论、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美术教师技能技法等相关教育类课程,每门课程的课时量保持在36-54课时之间。在开设此课程的同时,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部分的模拟课堂教学和微格教学培训,但课时量不能增加。通过该模块课程的学习,以满足学生以后教学的需要和要求。

  素质平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开阔的视野。课程包括时政、文学、电子计算机等提高文化素养和现代化知识的课程以及其他一些与社会紧密相连的社会性课程。该类课程中每门课程的上课形式可以以讲座或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每门课课时量控制在18-36课时,也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美术知识点总结10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已从资源和资本竞争转向知识和核心科技竞争,企业作为国家的主要经济体,肩负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任,在推动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社会地位。本文以知识产权管理绩效突出的美、日、德三国为例,分析其在知识产权战略、组织体系、创造、运用和保护五方面的具体做法,以期借鉴其先进理念和经验,提升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一、知识产权战略

  德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大企业成为主要推进者。如德国1/6左右的专利均由西门子、奔驰等大企业申请;而在欧洲申请专利和PCT的67%以上集中在德国前十大公司。第二,德国企业会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来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第三,德国企业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时会区分行业,不同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会有所不同。例如,汽车销售行业的专利战略会将重点放在研发制动系统和申请专利上,而应用化学领域的汉高公司则更重视注册和保护商标。

  美国和日本企业为了巩固其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都非常重视专利战略。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保持技术上的垄断地位,美国把专利战略放在重要位置,在知识产权转让方面规定在美国当地生产的美国公司可以优先转让,从而通过垄断技术获取高额利润。日本的专利战略则是通过制度规定专利申请的步骤、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专利是独占使用还是技术转让。从申请步骤来看,一项技术研发成功后,是否申请专利需要先征求发明单位的意见,再通过专利策划机构联系发明人商讨确定。此外,申请专利要依次严格审查专利申请范围、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权利稳定性。最后还要分析专利是适合独占使用还是技术转让。对开发自由度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基础专利一般选择独占使用,其他情况可考虑技术转让。在选择时还会考虑收益和技术发展趋向等因素。

  德国、美国、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虽然特点不同,但企业均已意识到将知识产权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的重要性,且在实践中见证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所带来的技术和经济的垄断效应或独占效应。

  二、知识产权组织体系

  国外先进企业的知识产权组织体系虽不尽相同,但都建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均作为核心管理层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且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均与研发部门、法务部门和市场部门联系密切。

  德国企业在管理知识产权方面主要构建了三种组织体系:一是由法律部管理知识产权。如奔驰公司由总部法律部管理知识产权,而研发部则设在各子公司和分公司。二是由研发部管理知识产权。如先正达的研发部下设知识产权部,派专人在瑞士总部、美国和英国分公司管理专利事务和商标事务,工作人员的聘用和考核由知识产权部统一进行。三是由企业法律部和研发部共同管理知识产权。如汉高公司将知识产权工作集中在总部,总部的法律部下设商标域名部,研发部下设专利部,分别管理公司的商标域名和专利。

  美国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体系一般为集权式管理。如IBM公司将知识产权的管理权集中在美国当地总部,通过总部设置的研究所来管理所有的知识产权事务;总部下面又设有法务部门和专利部门,负责处理相关事宜;专利部门还划分了六个技术领域,每个领域的专利经理由1名专利律师承担。此外,该公司在亚洲、非洲、欧洲、中东等地均设有子公司,由总部统一领导和管理,执行总部的知识产权政策,定期向总部提交业务报告。

  日本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分散管理制,主要以东芝公司为代表。东芝公司的知识产权组织架构由知识产权总部、研究所和事业部构成,各研究所和事业部下设专利部、科和组。本部包括七个部门:策划部门、技术法务部门、软件保护部门、专利一部、专利二部、专利申请部门、专利信息中心和商标设计部门。每个研究所和事业部下设知识产权部,由承担技术工作的副所长或者总工程师负责其行政、产品研发之初的专利挖掘、专利调查和专利关系图的制作等工作。二是行列管理制,主要以佳能公司为代表。该公司把知识产权法务部按照行列管理分成产品类和技术类,前者包括四个部门,分别负责知识产权法务、知识产权策划、专利业务和专利信息相关事宜;后者包括七个部门,通过技术分类来管理专利。

  三、知识产权创造管理

  在知识产权创造环节,德国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投入。美国和日本企业则通过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员工发明创造。美国的IBM公司设有一套累积计点制度。该制度对专利申请人进行计点,发明专利计3点,能在公司技术公报上刊载的发明计1点。当点数累积到12点时,公司会奖励3600美元的发明业绩奖。另外,发明人如果第一次申请专利就被采纳,还会额外获得首次申请奖1500美元,之后如申请的专利被授权,还可再得到500美元的.发明申请奖。

  日本公司为了鼓励员工发明创造,也会设置多种奖项。包括:发明申请奖、首次申请奖、特别功劳奖和申请补偿奖等,只要发明或知识产权被采纳,发明人就可以获得奖金,已经去世和离职的员工也不例外。

  这些制度和举措使得德国、美国和日本的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排名居高不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知识产权创造环节的制度设计和投入是必要的。

  四、知识产权运用管理

  国外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应用。德国在运用知识产权方面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在知识产权创造上,通过雇用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作研究员或提供科研经费,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实验室,专门展开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对科研院所已经开发出来并且已经取得专利的成果进行多方面评估,只要具有潜在市场价值,就果断购买该成果,并利用自身优势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产业化运用。如此便能通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互补形成基础研究和商业化运用的良性循环。二是由国立科研机构来推动知识产权的运行。如德国的马普学会,在1970年成立之初只是个专利办公室,后转为公司,配有管理、技术、法律和专利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负责企业的技术转移工作。专利运行费用由学会承担,但如果许可成功,专利许可收益也要按比例分配一部分给学会,一般为学会、研究所和发明者各得1/3收益。

  美国的知识产权运用则体现为知识产权许可战略的实施。21世纪初,美国建立了以创造利润为核心的动态的知识产权许可模式,该模式从研发投资开始,依次经过知识产权、许可收入再回到研发投资。美国大部分企业通过将自身拥有的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产许可给其他企业使用,从而获得大量许可费,并可牢固控制被许可企业的产品和研发成本。这种许可交易模式让美国技术和市场优势型企业通过优势互补提高了技术扩散速度,缩短盈利周期。

  日本的知识产权运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产品,通过生产和销售差异化产品来保证企业获利。二是通过知识产权许可或转让,获得高额许可收入。三是融资时以知识产权作为担保。在知识产权运用过程中,企业会通过定期核查知识产权的数量和权利期限、正确评估知识产权资产的价值、对知识产权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等多种方式,提高知识产权的运用效率,以增加企业利润。

  由此可以看出,知识产权只有通过产业化或商业化运用,才能转化为企业的利润。因此,我们不仅要从意识上重视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用,更要结合多种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用。

  五、知识产权保护管理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三个国家通过多种方式相结合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德国通过对研究成果价值进行评估来选择如何保护知识产权。企业在申请专利前,先进行价值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公开、自用、许可他人使用、申请专利或作为商业秘密。专利获得授权后,对每项专利的价值再进行评估,有价值就缴费维持,无价值则选择放弃,价值巨大甚至触及企业核心利益、技术公开后容易被模仿而企业维权难度较大的,选择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当然,对无法很好保密的发明创造则会选择及时申请专利。

  美国主要通过制度规范来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美国很多企业在专利发明制度“先发明制”下,为了保护知识产权、稳定创新成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对技术发明进行文字记录的制度。另外,在对实验进行记录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完善的发明呈报制度。这些做法不仅能够让企业有效控制和利用技术发明成果,还能提供技术发明过程中的证据,在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能够有效获得法律保护。

  日本则通过取得专利、侵权管理和构筑专利池三部分内容来保护知识产权。一是在涉及电子、机械等跨行业的交叉产业中,通过申请专利来保护产品,尤其对某些知识产权耗费较高的领域,更会集中力量确保成功申请专利。二是正确处理第三方知识产权,防止侵权诉讼。对可能涉及第三方的知识产权,一般通过本企业专利交叉许可或支付专利使用费的方式进行解决。如果专利使用费太高,则直接买断专利或通过资本参与、并购等方法进行处理。三是通过构筑专利池取得战略性专利,包括:摸清企业专利申请、专利取得情况;预测技术开发动向并加以把握;收集并整理专利技术领域的典型案例;摸清企业专利应用状况;建立放弃某些专利的标准等。通过构建和管理专利池,可以节约专利申请和维持成本,提高知识产权经营效率。

【美术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比的应用知识点总结03-15

生物知识点总结04-20

数列的知识点总结04-16

物理知识点总结12-06

化学知识点总结06-18

初中概率知识点总结高三概率知识点总结04-13

负数知识点总结01-21

概率知识点总结04-03

函数知识点总结06-09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