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总结> 大学生涯总结

大学生涯总结

时间:2024-10-21 07:37:35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大学生涯总结集锦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涯总结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涯总结集锦

大学生涯总结集锦1

  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曾指出“:职业生涯设计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前提下,认真分析当前形势,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计划安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职业的合理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进行职业规划的人是大学生本身,是学生通过系统的测试分析,来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发展道路,树立职业目标,并设计实现职业目标的实施步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事关学生的人生发展,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为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

  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指向具有矛盾性质:一方面,活动的目的在主体本身,主体的活动是为我的活动,“我”即主体是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活动的承担者也是主体本身,因而主体的活动又是我为的,在这个意义上,“我”即主体又是活动的手段。人作为主体以其活动为其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既是目的性的,又是手段性的,是两者的辩证统一。

  就目的而言,人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指向自我的,即都是为我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我”乃是主体的自称,而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人的群体或类,因而所谓“我”可以是小我,也可以是大我。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的存在物。”这种“为自身而存在”即为我性,是主体活动的“目的因”,集中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为人取向。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正是大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发展机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综合和测定,确定其事业的奋斗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职业,确定相应的教育、发展和培训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安排与调整。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对学生本身进行全面的内在探索。就是了解自己――明白“我是谁”。即通过一些标准化、科学化的心理测试、形象测试、能力测试、职业适应性测试等测试手段以及背景模式等各种方式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发现潜意识层面的自我,澄清自我的价值观,并了解自己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基础,是不断自省,对自己做人生透视,把握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弱势,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发现优点,改正缺点,避免弱势,这是科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二、需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动因

  人的需要的特点应该是物质需要或生存需要的紧迫性逐渐在下降,而发展需要和精神需要的重要性逐渐上升。这样,所谓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多面性,就是除了物质需要以外,社会关系方面的和精神生活中的各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和发展的自由需要等等,都应逐渐展现在人的现实的需要整体之中。这样一种需要结构,才是人或自由的个性所应具有的需要结构。缺少这样丰富的需要结构,人就很难发展出全面的能力体系,也很难造就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的生产方式,并且很难把自己提升到更高的生存境界。所以,马克思曾经提出:“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新的对象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社会主义之所以把人的需要的多方面发展作为目的,其根据也就在这里。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没有清晰的认识,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他们更多关心的是毕业时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对于所选择的工作单位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所选择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条件考虑的少,甚至有些大学生只想有个理想的就业结果,而忽视了大学期间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重要过程。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迫切呼唤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一个人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按先后顺序可分为早期生涯、中期生涯和晚期生涯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时期中,我们依据休普的划分,又可以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从职业生涯阶段模型中可以知道,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大学生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此期间,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应该有一个预期的设计,需要就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关键性的决策,这一阶段职业的选择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对自身进行内在探索的基础上,对外在世界,也就是所从事的职业进行全面了解。其中包括对社会大环境以及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和分析;对社会热点职业门类的分布以及需求状况的分析;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外部竞争力、发展前景以及市场状况的分析等。这一环节能够使学生做到知己知彼,提高学生今后择业的针对性。

  三、目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定向机制

  康德特别强调人是目的。在他看来,人之所以成为主体,首先在于人是目的,但他也不否认人是目的的同时可以是手段。他说:“在目的的秩序里,人以及每个理性存在者,就是目的本身,亦即他决不能为任何人单单用作手段,若非在这种情形下他自身同时就是目的。”人不能仅仅是使某种外在目的得以实现的手段,他应当就是这种目的本身。可是,人若不以自己为手段,不通过自己充分的努力,也不可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目的,即能够在主体活动中得以实现的目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为大学生人生发展定向,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只有选择“性之所近的”职业发展道路,前进的路上才可能如顺水行舟般驾轻就熟,充满乐趣。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分为几种类型:研究方向、本专业方向、相关专业方向、异专业方向和不确定型。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做第二次选择,如考研;根据自己的实际在本校本专业、本校跨专业、跨校本专业、跨校跨专业之间进行选择。总之,要将自己的选择与自己的优势结合,这样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生涯抉择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了解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什么样的人格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将总目标的实现落实到大学四年全过程,就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出阶段性的、适合自己的计划,使得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可执行的目标,因而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什么,该怎么做,才有方向感。每个人的发展总不可能“随心所欲”,生涯规划通过有步骤、有针对性的方案促成大学生的进步以及人格的健康成长。比如大一大二时,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比较多,大学生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到大三大四,要认真、全面、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强专业功底,同时开始为就业做准备。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阶段性,既有长期规划,亦有短期计划;还要有连续性,不可间断;更要有针对性,能够查漏补缺,全面完善自己。

  四、效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衡量结果

  柏拉图有句名言:有一种胜利和失败――最辉煌的胜利和最悲惨的失败――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操纵在自己手里。大学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源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涉及内心及行为的一种动态过程,包含确定和实施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的主线就是“测(潜能测评)、定(职业生涯目标与路线的设定)、学(通过教育培训的方法强化潜能)、干(职业生涯实施)、评(职业生涯评价与反馈)、发(职业生涯发展)”。在这种过程中相继发生需要、动机、主动性活动、自我建设、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自的获得,获得自己的自就是掌握住自己的主动性。控制是一种重要能力,而这种能力通过选择、自我决定可能会形成更大的自治。这就是个人发展的一种连锁过程;自我意识的表现――自我建设――自我控制及个人发展选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以大学生很好的就业为终结,而是为主体提供一种“自我组织学习体系”,(self-organized learning framework),促成主体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吸收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人的身体潜力、精神潜力不断被开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逐一得到满足,最终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效益最大化。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要大力激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需求,准确把握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按照主体尺度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突出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中去,并使职业生涯规划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最大效能。

大学生涯总结集锦2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涯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生涯形态,展现出开放性、弹性、复杂性、自主性和个人驱动等新生涯形态。基于当前生涯发展动态化、模糊化的研究背景,有关生涯适应力(career adaptability)的相关理论日益受到了当前学者们的关注[1]。生涯适应力即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改变或生涯情境中不可预测之生涯问题应准备程度[2],其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职场承受力和适应力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探索大学生心理自立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以期为今后有针对性开展心理自立的教育辅导,提高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生涯适应力

  生涯适应力概念的提出源自Super和Knasel(1981)对其生涯成熟度理论的不断修订,他们考虑到个人生涯发展的自主性和多元化发展的特点,认为生涯适应力相对于生涯成熟度在解释生涯发展上更具有说服力。Savickas(1997,20xx,20xx)建立并修正完善了生涯适应力的四维理论建构[1],并在20xx年和Porfeli概括为4C:生涯关注(career concern)、生涯控制(career control)、生涯好奇(career curiosity)和生涯自信(career confidence),它们分别代表了适应的人格、能力、行为和结果[3]。其中,生涯关注是指个体对未来职业的关心和重视;生涯控制是指个体能够对未来职业的发展和选择有所控制并担当责任;生涯好奇是指个体对自我和未来职业情境有尝试和探索的欲望;生涯自信是指个体能够克服障碍实现生涯抱负的信心。关于生涯适应力的研究目前仍集中在生涯适应力的结果变量[4],关于生涯适应力的前因变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2.心理自立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心理自立是自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我国学者夏凌翔提出的心理自立的定义,即:“个体从过去对权威、亲密的人的迷信与过分依赖、依恋和服从中摆脱出来,相信并依靠自己,自己掌握、管理、调节自己的心理资源、活动以及相应行为,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积极主动地接受外界事物及规划与发展自己的过程”,由自主性和自控-社会性两个核心特质组成[4]。牛丽(20xx)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自立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相关[5]。Super,Tholnson与Lindeman(1988)认为生涯适应力的建构突出了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1],这同心理自立的结构具有相似性,都考虑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因素,因此,心理自立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相比其与生涯成熟度的关系更加密切。吴淑琬(20xx)研究也发现大学生的高开放性、严谨性、外向性和亲和性以及低神经质与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水平正向相关[6]。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大学生心理自立与其生涯适应力水平显著正相关。

  心理自立的自主性特质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能主动做出自己的决策,相信并坚持自己的决定[4]。根据Erikson(1963)的自我发展理论,自我是发展的主体,在能力培养和形成的过程中起到关键和核心的作用[7]。生涯适应力作为个体因生涯角色变化并与之保持平衡的能力,其发展不能依靠机械刺激,应该是以自我的参与为前提的。因此,自主性强的个体将会更大程度发挥自我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构建。在职业探索方面,自主性强的大学生将表现得更加主动和自信,在生涯好奇和生涯关注上会更加积极,在遭遇生涯困境时更多依靠自己来决策和处理。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大学生自主性越强,其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自信水平越高。

  心理自立的自控-社会性特质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既能保持自己的主体性,依靠自己去认识有关问题,又能担负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与他人关系融洽,合作愉快,能容纳他人[4]。根据自我发展理论,自我能力的发展不仅有赖于自我力量,而且依赖于自我与社会间的相互作用[7]。大学生在发展自身能力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周边条件、环境进行理解、整合、利用,必须要以环境条件为前提,在实践中完成能力的提升。倘若不善于利用和把握客观环境的资源,显然能力的提升是无法实现的。自控-社会性强的大学生一方面更容易与他人相处融洽,得到家庭和社会更多的生涯支持,激发其自身更大的探索欲望和提升实现职业理想的信心;另一方面在生涯实践中更能利用好周边环境的资源,能从周边环境中接触并收集到更多的职业信息,及时调整个人的生涯发展规划,从而实现生涯适应力的建构与改造。根据生涯建构理论的观点,生涯适应力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个体与组织环境的交互作用[8]。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自控-社会性越强的大学生,其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自信水平越高。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在北京、天津6所本科院校(北京4所、天津2所),以方便抽样的方式从高校抽取了不同年级、专业、生源地区的男女大学生共计55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87份,回收有效问卷463份,有效问卷率为84.18%。其中,男生214人(46.2%),女生249人(53.8%);大一大二171人(36.9%),大三大四173人(37.4%),研一研二119人(25.7%);理工农医专业180人(38.9%),人文社科专业283人(61.6%);农村生源地127人(27.4%),城镇生源地183人(39.5%),大中城市生源地153人(33.1%)。

  2.研究工具

  (1)大学生心理自立量表

  采用夏凌翔编制的大学生心理自立问卷[4],共计21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心理自立水平越高。本研究中,心理自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自主性和自控-社会性维度的信度分别为0.64和0.83。

  (2)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

  采用台湾学者吴淑琬(20xx)编制的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6],问卷共计21个题项,由四个维度组成,分别是生涯关注(4题)、生涯控制(4题)、生涯好奇(6题)和生涯自信(7题),本研究在施测前修改了部分词句以便大陆学生理解。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1分)到“完全符合”(5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涯适应力水平越高。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四个子维度的信度分别为0.69、0.62、0.77、0.74。

  (3)控制变量

  在回归分析中,我们选取一些人口统计学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这些控制变量分别为:性别、年级、专业、以及生源地区。

  3.实施程序

  在各院校征得院系辅导员的同意下,在开班会的'时间实施团体测试,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中的所有题目,并强调回答的真实性。采用SSPS20.0进行描述、方差、相关和回归分析。

  三、结果分析

  1.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为了验证本研究所使用量表的结构效度,以及这些量表所测量的各概念的区分效度,我们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ive Factor Analysis,CFA)。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六因子模型拟合指标NFI,NNFI,CFI,GFI均在0.90以上,χ2/df=3.59,RMSEA=0.075,各因子载荷均在0.68到0.95之间,说明了本研究所选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

  表1列出了各变量描述统计和人口统计学的差异比较。首先,从性别上看,男生在自主性维度上显著高于女生,男生在生涯自信与生涯控制得分也显著高于女生。其次,心理自立和生涯适应力总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心理自立总分显著高于本科生,该显著差异主要来源于自控-社会性维度,研究生生涯适应力总分也显著高于本科生,除生涯关注维度上无显著差异外,其他三个维度差异都极其显著。再次,心理自立和生涯适应力各维度均不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最后,从生源地区上看,生涯适应力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大中城市、农村、城镇,城镇学生生涯适应力总分及在生涯自信、生涯好奇和生涯关注维度上都显著低于城市学生。

  2.研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自立及其子维度与生涯适应力及其子维度之间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

  3.回归分析结果

  表2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大学生性别、年级等控制变量后,除了生涯好奇外,自主性对生涯适应力其他维度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2部分成立,自控-社会性心理自立对生涯适应力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3成立。其中,自主性与自控-社会性联合解释生涯自信、生涯控制和生涯关注的变异量分别为36.1%,15.7%,15.4%,自控-社会性单独解释了生涯好奇35.7%的变异量。

  四、讨论

  1.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探讨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中均分值为3.64,属于中等偏上程度。本研究发现男生在生涯自信、生涯好奇、生涯控制及生涯适应力总分上虽然都高于女生,但只在生涯自信和生涯控制上有显著差异。生涯适应力在年级差异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生涯适应力最高,其次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大一大二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最低。因为研究生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直接或间接获取的就业经验和职场信息更加丰富,对自我职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会更加成熟,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了研究生比本科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高。在生源地区差异上,生源地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比生源地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高,但不具有显著性。本研究发现生源地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与生源地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具有显著差异,生源地来自城镇的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是最低,原因在于农村大学生自尊感强,他们缺乏外部社会资源,他们常常要靠自身的努力,因此,在职业探索和选择上会表现得更加主动;而家庭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从小在城市长大,有一定的社会资本支持,因此,在职业探索和选择方面更丰富,表现得也更加自信;而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各方面条件和资源都居于两者之间,求职自信没有城市大学生高,求职主动性不如农村大学生,而且本研究调研发现城镇学生中往往带有“如果在大城市找不到工作可以回家发展”的观念,因此,这种就业心态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涯适应力水平的提高。

  2.大学生心理自立的探讨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自立的性别主效应不显著,但在自主性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原因可能是男女生之间不同的成长环境、个性及家庭、社会的期望要求不同。心理自立的年级主效应显著,各维度都呈现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只有自控-社会性维度显著,可能因为自控-社会性强调与周围环境的交流与合作,从环境中自我认识、自我负责,和谐处理与他人、事务之间的问题和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研究生比本科生在与周围环境的交流频率多,在处理与周围人、事物的经验也更丰富,因此他们的自控-社会性是最高的,大三大四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的影响大,比大一大二接触社会的机会多,有更多的社会实践及学习经验,因此他们的自控-社会性相对比大一大二要高。

  五、小结与展望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心理自立对生涯适应力的预测作用。通过对463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控制了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大学生心理自立对生涯适应力的正向预测效果是显著的,说明了良好的心理自立水平的大学生往往具有更高的生涯适应力,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相比于心理自立水平低的大学生更能坚持自己职业理想的主张和行为,不断尝试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涯方向,并能与职场生涯初期与不同的群体和谐相处并建立良好关系,更能从容适应生涯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当前,传统的“理性”、“确定性”、“可控性”的生涯发展已经不适应于信息化时代的职业要求,“不确定性”、“开放性”、“自主性”将成为未来生涯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加强自主教育作用来提高个人生涯适应力的重要性。首先,学校应鼓励学生学会接纳和容忍个人生涯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其次,学校应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开展针对不同年级相配套的实习机会,加强学生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渠道;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环境背景出身的学生,采取多元化的职业辅导,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来进行干预;最后,从个体层面上,学校应积极开展以学生带头主导的校园活动,倡导独立自主的校园文化,开展学生生涯心理训练,提高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增强其心理抗挫能力,提升其生涯适应力水平。

大学生涯总结集锦3

  有资料显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占全部高等学校总数的58.5%,其招生规模远远超过普通高等学校的规模。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其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操作性、针对性,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止20xx年12月,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62.1%,远远低于本科院校平均就业率81.7%和研究生平均就业率91.9%的水平。因此,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已成为各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体系,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1 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和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孕育于20世纪后期的美国,1971年,美国联邦教署署长马兰正式提出“生涯教育”一词。它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一种系统的完整的教育构想,它通过生涯进展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生涯能力,以发挥学生的天赋才能为目标,使学生逐渐形成自我引导的能力,最后使学生过上适合自身特点的美满的生活。显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外延比就业指导宽得多。职业生涯教育的三个前提是教育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发展趋势。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习得人生规划的根本。与其说职业生涯教育教会了学生许多知识,不如说教会了他们去理性地思考———让他们学会了思考如何对待就业,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战略规划。

  大学生就业要融入社会组织,由于个人总是在组织中从事某种职业,因此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受到组织的影响。因此,Hay-wood(1993)提出“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即组织帮助个人检视其生涯、评估其教育培训需求,并发展一些特殊的行动计划来维持、增强及再评估他们在工作环境中的专业与管理技能是否合适,以面对快速改变的局面。尽管如此,许多学者都指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是个人,员工本人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角。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常常是指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即具有明显的个人化特征。

  总之,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大致相同的定义,即指一项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是个人为了解和控制自身的职业生涯而实施的一项行动,它包括个人评估和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及组织存在的机会与限制,从而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如接受教育、积累工作经验等。简单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和个人情况,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采取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其本质在于使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强调个人职业生涯从低到高的一个层级递进过程,注重个人的成长发展空间。

  2 在高职院校实施职业规划的重要现实意义

  (1)职业规划能帮助大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确切的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个人职业规划是个人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以避免就业的盲目性,降低从业失败的可能性,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率的路径。一份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职业规划,可以激励大学生围绕其规划,制定合适的学业进程,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存方式,规划一种职业生涯就是规划一种人生状态。职业生涯指导涵盖了个人探索(认识自身)、职业探索(认识职业)、就业形势和政策分析、职业素质塑造,通过一系列的指导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准确把握社发展变化的趋势,在规划人生发展中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更好更快地成长和成才。

  (2)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

  温家宝总理指出“职业教育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这深刻地揭示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换句话说,职业教育“最大的认可是实践认可和社会认可,最终是用人单位认可”。就业是评价一所职业学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树立他们职业自觉意识,提高学生就业率,是职业学校的当务之急。实践已经证明,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他们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这将会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正确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他们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帮助他们寻找前瞻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并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进而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肯定自己的价值,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职业意识,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有效找准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和支点,潜移默化中促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的养成,使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健康地完成学业,充满自信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就业竞争。

  3 建立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曾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指导表现出了更加迫切的渴望。因此,高职学校更应该建立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择业观,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从高职学生自身成才方面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他们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还可以增强他们职业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高他们就业成功的机会。

  3.1 构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建设

  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机构,是就业指导取得成效的保证。高职院校应在院系学生就业工作基础上成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由系党政领导、专业工作者以及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等人员组成,在就业指导工作的队伍结构上应体现出跨专业、跨部门、专兼结合的特色;定期开展研讨和培训,总结成功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经验,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增加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人员的投入。其一,在就业指导部门中设立专业技术岗位,如心理咨询师和职业指导师,聘请专家层次的人从事;其二,新增的人员要以专业人才为主,把好“入口”关;其三,对现职人员进行全员化的专业教育培训,限期达到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水平。

  3.2 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途径,强化高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是通过相关活动帮助高职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高职院校应在学生一入学,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主渠道,建立科学的就业咨询服务,以大型讲座、模拟招聘会、网络宣传等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活动,向高职学生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形成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局面。在具体的实践中要逐步形成把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同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帮助他们澄清认识上的一些误区,真正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帮助自己准确定位,提升学习动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引导高职学生正确看待就业形势,分析就业难的原因,认识职业,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

  3.3 强化市场意识,建立高效灵敏的信息网络服务

  市场意识就是竞争意识。学校就业指导机构人员必须具有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和手段,不但要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向用人单位卓有成效地推介专业毕业生,详细介绍专业有关方面的情况,还要具有情报员的素质,搜寻社会的岗位需求。除此之外,职业规划指导部门应当参与招生计划的制订,先期调节不同专业的供需状况,以利于未来的毕业生顺利进入就业市场。

  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指导信息网络系统,为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可靠、快捷的信息服务,是满足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重“客户”需求的重要物质条件,也为所有在校大学生思考和设计职业生涯提供了便利。高职院校应加强硬件建设,在校园网建立全方位的毕业生信息服务系统,配备专业计算机技术人员,完善信息传递和网络功能,努力实现招聘单位与应聘毕业生的直接互动交流,提高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3.4 建立科学就业指导调查机制

  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应对学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和跟踪调查,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单位流向统计,结合毕业生本身的结构进行分析,及时把握社会的职业岗位需求和就业指导工作方向,寻找工作规律,提高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有效性。还要对未能就业毕业生进行调查,通过对其原因和个人情况与需要的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三,对已工作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他们的工作状况、个人发展状况、对就业服务指导的意见和要求,以及对高职院校教育内容的意见和要求。在这一系列的调查基础之上,学校就业指导机构要做出详细分析,以全方位地思考和安排就业指导工作,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制定科学的措施,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水平,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总之,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想在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帮助学生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大学生涯总结】相关文章:

大学生涯个人总结05-03

学生生涯发展总结优秀10-03

职业生涯规划心得总结07-13

职业生涯规划个人总结12-05

大学的总结10-13

对大学英语的总结06-22

大学的军训总结11-24

大学教学总结03-07

大学班会总结04-23

大学班委总结07-05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