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总结>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

时间:2022-11-25 08:45:00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课题研究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1

  本学年,我校继续遵循“抓大放小,突出重点工作”的教科研管理思路,重点培养和扶持了今年上报并立项的小课题。

  本学年我校继续抓好以往课题的研究,主要是放手给教师自主开展研究,准备好过程性材料,学校在学期末进行了过程性检查并进行评价。

  针对小课题的研究,我们立足“小”字,帮助教师们关注自己具体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追求真实的研究;立足“课题”,引导教师从计划到反思,以科学的方式探索问题的解决或现象的改变,追求经验的提升。我们把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作为教师获得个性化成长的重要平台以及特色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回顾走过的路,我们主要做了以下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培训选题,确定立项小课题

  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上级教研部门关于“小课题研究的意见,针对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小课题的选择、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小课题研究的实施等方面内容”对教师进行了培训辅导,使老师们懂得了“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是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

  我们组织各学科教师认真选题,经过了“困惑”——“问题”——“课题”三步曲:首先,我们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组织教师交流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疑点;然后,让老师们进行思维加工,并提出问题,把一个个小问题,转化成一个个小课题;最后,指导教师分析背景,查找资料,形成课题,编制计划,填报《小课题研究立项申请表》。其间,我们对各学科所选的课题进行了严格的筛选。

  二、抓行动、抓反思

  立项后,教师尝试进行行动研究。学校每周开展小课题研究,供各课题的负责人和研究人员总结经验、发表见解、交流心得,同时老师们也跨课题、跨学科发表见解。

  我们围绕小课题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了每月一次的协作研讨活动,为研讨活动作准备,展开课题研讨,以学科组成员互动的形式展开,一般程序为:中心发言人发言——课题小成员补充发言——参会者提问与互动——组织者总评。这一生动活泼的互动式学习形式,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教师采取了研讨课的形式,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

  课题组通过大型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及时小结反思,分享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计划、改进研究方法。对典型的课例,还采取现场诊断的形式进行指导。

  三、抓检查、抓评估

  为了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向纵深推进,我们学校成立了跟踪检查小组,抽查听课和查阅记录、跟踪研讨活动等方式检查工作,便于了解教师研究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师的教研活动进行阶段评价。目前,我校的小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初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老师们对本人承担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二是老师们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掌握了课题的研究更多灵活实用的`方法;三是积累了初步的小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经验。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指导及各位老师的积极参入下本学年的小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精心计划用心总结,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学过程

  每位教师都做好详尽可行的计划,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提前通知每一位教师,在研讨时,把自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困惑与收获进行交流,通过研讨总结经验与教训,及时把教研的成果纳入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课题研究扎实有效

  各位教师根据不同研究阶段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研讨方式,围绕学生的习惯培养及能力提高,扎实有效。

  三、研讨活动效果显著,资源共享

  每一课题发挥本教研的优势,以教研促教学,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促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达到教研兴校的目的。各学科对知识点回顾反思习惯的培养,针对作业的回顾反思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际有效的研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本学年小课题研究工作也存在不足:

  1、个别学科组研讨活动有的老师参入态度不积极,教师的个人发言材料偏离研讨主题。

  2、课题组集中活动次数偏少,有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3、不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积累,收集的材料单一。

  4、活动过程学生材料过少,没有学生反馈的资料。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今后需做以下改进:

  1、提高学科组成员的参入意识,针对每个学科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摒弃偏离主题的发言。

  2、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把收集整理资料贯穿始终,注重平日的积累,特别是学生资料的积累,及时反馈学生的意见,掌握学生的动态。

  3、可以把平日备课组集体研讨的问题积累归纳,抓出重点,提高研讨的效率。

  总之,一年来,中心校的指导,小课题研究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教师的教育思想日臻科学,学生的学习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更合理使用新课标,贯彻新课标的教育思想,我们会继续加强学习,更新教师理念,继续加强研究,提高各项工作的实效性,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2

  自20xx年秋期正式启动本课题以来,至今已一年多了。由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我校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同时也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究现状汇报

  本课题得到市总课题组批复后逐渐开展实际研究与实践工作。组建了以吴万瑜校长为组长,以陈亮副校长为副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组织了一支由骨干教师和一大批青年教师参与的研究队伍,以学科组长或主研员承头,带动各自领域的教师展开相关活动,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各个年龄段都有,有高级教师、也有中级教师,将老教师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年轻教师的创新精神有效结合。我们是从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与实践:

  1.教师角度:通过学习,转变观念,改进教法,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有些学生虽有自主学习的意愿,但常常困惑于如何学习。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1)探索开发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教学方式。大致考虑三个层次:

  ①基本模式,即能体现教学的普遍规律,为所有学科都适用的教学模式。

  ②学科基本模式,即能体现该学科一般规律,适用于该学科多种课型的教学模式。

  ③学科特殊模式,即体现某学科某课型的特殊教学规律,仅适用于该学科、该课型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情况,我校的研究应侧重于第二和第三个层次,并力争达成向第一层次的提升。

  基本思路:

  ①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争议中体现自主。

  ②先试后导,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自主。

  ③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自主。

  (2)学习方法指导,并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反省认知”和不断改进的能力,从而达到不完全依赖老师也能把功课学好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导等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找到打开自学之门的金钥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生角度:主动配合老师,培养较强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1)自觉意识自觉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产生学习需求,最终形成明确学习目标的能力。

  (2)自治意识对自主学习全过程进行自主管理的能力。

  (3)自控意识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态及思想行为,最大限度地淡化和消除外界不利影响的能力。

  (4)自励意识从外界获取评价,并将此评价内化为良性刺激的能力。

  (5)自评意识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价的能力。

  3.管理角度:让学生参与班级、年级、食堂等管理和其它集体活动,让管理为自主学习开路,让管理推动自主学习的形成和发展。给予学生合理的学习权力和自由,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相互激励、相互合作,建立以自我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准则体系。

  目前在三个维度上做了一些实地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二、具体操作方案及过程

  (一)准备阶段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内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参与研究,这是做好课题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学校领导经常在校会上倡导师生注重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探索,还多次请专家来校作相关的报告或专题讲座,加强研究的引领和指导,促使教师转变观念,使广大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此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校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2.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及重点

  在参研教师从内心接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布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任务。既有集中学习,又有分散学习。主要明确了两个最根本的问题:

  ⑴明确在高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①自主学习符合新时期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这是国家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标志性变化,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变原来单一的、被动的、死记硬背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学习的方式;如何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发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如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如何满足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所有这些,将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未来生活质量。

  ②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为此,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我们应该多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激发、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合作。

  ⑵面对新时期的新变化,教师该怎么办?

  我们认为,教师要转变的方面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两个方面:

  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传统课程模式中的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教师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把各式各样的学生按自己的思路“格式化”,最终成为规范的、知识渊博的、但已没了创造性的所谓合格、甚至优秀的人才。

  新课改下,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也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

  ②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学习方式改变了,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做出调整。有人说,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比如研究性学习,学生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为“参与者与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这意味着教师要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分解知识、技能,并有效组织呈现部分甚至整体,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探究性课程上,情形则大不一样。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不断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二)探索研究阶段

  围绕本课题,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材料、理论专著,邀请专家来作专题讲座,观看名家名师讲座和课堂教学录像等活动,集中探索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探索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重温学习心理学,结合各科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奠定研究基石。努力寻求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进行行动研究。

  2.探索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根据学校实际,进行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从培养和形成学生的自主能力出发,正确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形式等,使整个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探索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地训练经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劲。

  3.探索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对学生学力水平提升的效果力图通过鲜明的案例、有效的场景、实物资料来反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上的发展情况。

  (三)实施情况

  1.以高中课堂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为副翼,开展教法、学法的改革,探索自主学习的模式

  师在课堂上积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需要、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对意志、学习信念和环境等调控和利用;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锻炼、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教师共同参与学习和探究,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教师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更重要的是积极引导学生当好“运动员”、发挥好“主人”意识,努力参与“锻炼”。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会自主,在争议中彰显自主,在尝试中体验自主,在实践中加强自主,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2.领导、骨干教师深入课堂,反复指导。

  这一年多,我们针对课题研究的重点,着重探究高中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努力打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学校明确规定,高级教师一学年必须上一节公开的研究课,青年教师一学年必须展示一节公开课,课后集体讨论,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发扬光大。并把此工作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一个最重要的依据。同时,学校领导经常深入班级听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研究课、公开课,了解他们贯彻课改新理念、贯彻自主学习的实践情况,及时解决课题研究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探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领导深入课堂,反复进行听课指导,教师本身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改实验中。

  3.示范引路,及时总结

  在我们跟踪听课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好的典型,我们及时要求同组教师或其它学科教师积极启迪思维,实践创新,力争更大效益。为了及时地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以便把我校课题研究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学校要求参研老师及时反思,及时调整思维和行为,努力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自觉加强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加强与其他老师的合作、交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评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初步取得的成果

  (一)初步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改变了高中课堂教学的面貌,教学方式产生了变革:一是变被动接受为积极探究;二是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三是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从而使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二)学生的素质得到良好培养

  (1)自主学习兴趣得到一定激发

  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不管是本班教师还是带课教师来上课,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学生学习兴趣浓,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强烈,课堂气氛较活跃。近一年多我校各科老师开放的公开课、研究课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比以往更高的兴趣和爱好,也都获得听课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2)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培养

  好些学生不仅爱学习,而且会学习,他们课堂上善于向老师提问,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课堂上,学生不需要老师多讲,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查工具书,同学之间开展讨论,对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学生个性得到一定发展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和交往的主动性、自信心得到增强,他们不仅向同学挑战,还勇于向老师、辅导书挑战,课间、课上学生会向老师提出很多问题,甚至对老师的看法、结论、辅导书的答案提出意见。他们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答案。然而他们又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时配合默契,有分有合,人人参与。不少学生都表现得很自信,人人都觉得自己是成功者。学生的自我组织管理能力也得到加强,每次班队活动、学校大型的集体活动或课外宿舍、食堂的管理都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策划管理,充分表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且活动质量都很高。

  (三)教师素质得到迅速提高

  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研究,一批老师得到迅速成长,由于参与课题研究,迫使教师主动学习有关理论,分析和加工教材,设计“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学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使一大批教师迅速脱颖而出,成为教改研究的骨干。

  四、问题与思考

  1.主体性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为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对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学校课程、教学、德育管理中,如何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还缺少深入的思考。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者都是一线的教职员工,尽管有不少人有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但是理论学习和理性思考不够,这就制约了课题研究的深度,因此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针对性

  2.在研究的方法上,我们更多地使用行动研究法,强调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和提炼。但是,由于教师研究经验的局限和平时工作强度的影响,一些同志疏于对研究过程的记录、总结和反思,一些同志不善于对实践做理性的提炼,导致一些学科资料准备不够充分,讨论不够深入。

  3.一些老师对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不够,学法指导还不够。一些长期被动接受的学生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引导和督促。

  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实践和研究中要不断加以解决,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研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我们实践探索的信心;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学习,调整和完善课题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同时进一步寻求有关专家的指导,借鉴同类研究成果,力争使我们的研究更富有成效。相信我们只要不断地思考、实践、反思、探究、再反思、再实践,我们一定可以使“自主学习”特色课题研究取得圆满成功。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3

  有效教学不仅是个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行动研究的实践问题。新课改的推进离不开教学的主渠道课堂,而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又广泛的存在“学生学的艰苦,教师教的辛苦,导致教学低效的现象,在对个别班级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校对教与学这对矛盾进行了认真统计及分析,并聚焦课堂,追求到问题的焦点——“方式决定效率”这个真问题,为更好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了通过有效教学的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一、研究内容

  上学年末,学校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后,课题组对课题进行了分解,本年度主要对其中的三个子课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尝试性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效的作业设计”、“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三个子课题通过立项后,各子课题组分步实施,按照子课题研究方案开展工作。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主要进行“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行动研究。

  其主要目的有:一是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二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三是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业绩。

  三、研究原则

  1、关注学生。

  主要表现在:①有效教学必须坚持教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与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习题集的关系,即要作到“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②转变学习方式,强化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中的主角。③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是评等中的首席。

  2、关注发展。

  主要表现在:①在教学中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而奠基。②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③关注教师的发展,我们提倡“在教育教学中享受人生的`真谛”,“滤布与学生一起成长”的新理念。

  3、关注过程。

  主要包括:①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过程;②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③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性格体验;④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心理承受能力;⑤关注教师的反思过程等。

  4、关注研究。

  教学与研究同步,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研究学生的学情、心态和个性特点,学生也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发现问题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过程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一直围绕将理论学习转变为教学实践;将领导牵动研究转为教师主动研究;将面面俱到的研究转为有侧重点的研究;将普遍关注教学班的研究转变为重点关注实验班的研究。本着“以点带面,以点穿线,以点连块”的思路,将学校的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热情普遍调动起来的基本思路,从以下三个层次展开实验研究的。

  (一)、全面调动教师积极性,推行课题研究。在科研室的统筹安排下、教研组及子课题组分关实施。《有效的作文教学设计的研究》由孙灏老师任组长,杨中华、尹万双两位老师任组员;《有效的作业设计的研究》由赵兴聪老师任组长,何翠华、张惠茗两位老师任组员;《有效的教学设计的研究》由杨富文老师任组长,张红英、昝松兰两位老师任组员。

  采取的形式有:例会,反思等形式。

  1、周例会:

  每周利用星期一例会时间,由子课题组负责人选定发言题目,通过各参研成员和各位教师在本周班级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将实验深入到良性循环轨道。

  各位老师在会上各抒己见,对成果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交流。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由于注重学生的体验、探索,留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由于在学习中重视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同学发言,有疑问敢在小组乃至全班提出,乐于与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压滤机滤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运用新型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情感都得到较和谐的发展。

  2、反思:

  为卫及时改正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便于教师及时反思和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实验反思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校的教学反思总是结合研究课、示范课、汇报课进行的,有一次教学研究活动,就必然进行一次教学反思,另外,我们还鼓励教师经常对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有一位老师在他的教学反思中这样写道:当我每一次备课时,都会重新思考这节课我要教会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带着这个不变的问题,尝试着一堂堂不同的教学。

  (二)、以有效教学研讨课为契机,展示课题实验阶段性成果,推进实验研究。

  本次研讨课,我校共有实验班、非实验班共计15位教师主动展示“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探讨的进展情况。全体做课教师围绕有效的作文教学设计的研究;有效的作业设计的研究;有效的教学设计的研究三个内容展开设计,通过组织全体老师的学习和观摩,发现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学方式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变了,课堂学习气氛更浓厚,课堂师生互动增进师生相互了解,师生关系也更融洽。”

  (三)、定期召开阶段性总结会,汇总研究成果,总结经验不足,推广实验研究。

  08年4月学校召开阶段性总结会,汇总研究成果,总结经验不足,推广实验研究。

  本次表彰会共有15位教师代表学校做了有效教学的展示课,由各子课题组长做了各子课题的工作汇报。我们知道,任何教学改革都离不开课堂教学,所以新课程的改革理应根植于课堂。我校立足于基于学生、为了教师、根植于学校的出发点,致力于开展““有效的作文教学设计”、“有效的作业设计”、“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三项内容的研究,通过班科任会诊和同课异构磨课活动的校本研修方式开展有效教学课题研究,希望通过我们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我校课堂教学的完全有效,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办教师自豪、学生幸福、社会满意学校的目标。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4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我作为课题组的成员,现将本人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一学期来,本人积极参加课题组的集中学习,撰写学习心得,钻研理论知识。通过听课、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网络收集和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资料,分析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课题研究水平。

  二、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总结研究成果。

  根据课题组制定的研究计划,本人认真准备课题研究课,及时听取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不断地使自己上的课体现自己的研究意图。同时积极学习其他成员的课题研究课,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三、及时总结,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专业化成长的最好途径。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理论水平,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一学期来,我能积极参与课题组的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本学期,我上课题研讨课一次,并能提前把研讨课的教学设计和说课稿上传到我的博客上,根据课题组教师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后,我能虚心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模式三教学方法研究的点点滴滴。对于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研讨课,我也总能认真听、认真记,诚恳的评价,撰写听课感受。通过评课、上课,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

  四、对课题研究的一点思考。

  1、研究水平还亟待提高,还要认真学习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研究水平。

  2、研究还不够深入,虽然有了些眉目,但还是有些棘手,有时候还会糊涂茫然,思路不够清晰。

  3、由于是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意识不够,对材料的收集积累意识不够,及时总结意识不够,致使不少工作虽然做了,但没有留下相应的第一手材料,尤其是学生方面的材料,为后面的总结、分析等工作带来了困难,这是我们以后要努力做好的。

  短短的一学期很快过去了,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将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力求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5

  在新课程改革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都面临着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由此而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教师培训、学习及专业发展问题。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是新课程教师培训一项十分紧迫的要求。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无疑成为教师培训最为有效的途径。现将我校的校本教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校校本教研的定位:

  横寨乡小学有近百名教师,教师年龄结构有点偏老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和市区相比较落后。如何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是我校课题组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学校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研总体思路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推进农村小学校本教研。

  二、具体做法:

  (一)、加强学习,促进教师业务理论水平提高。

  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开发每位教师的潜能来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首先,我们语数教研组每学期推行“六个一”活动。“六个一”即是:

  1、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教育教学杂志;

  2、每课时写一篇教学后记;

  3、记一本听课评课记录本;

  4、新教师与老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师徒结对;

  5、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

  6、每学期上一节教学公开课。把教师的学、教、研结合起来,确立学、教、研相长的学习工作观。其次是定时间、定内容,有计划地进行校本教研培训学习。

  一是定时间,为了保证教师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我们语数组规定每周星期二、三下午第三节自习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为统一语、数业务学习时间,同时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

  二是定内容,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培训,落实数学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方法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方面的研讨,组织教研组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等等。由于学校规定了每周固定的学习时间,因此老师们都能按时乐意参加。通过学习,教师的收获都很大,新理念,新方法在教师身上得到了升华和内化。

  (二)、弘扬团队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开展“互帮互学”结对子活动,引导教师间的业务交流。随着课改的全面实施,大家都变成了新教师,要做好新教材的教学工作,仅靠集体性的培训、学习、总结交流等途径是不够的。帮助教师建立一种合作互助的团队合作的研讨途径尤为重要。为了尽快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语数组积级开展“结对子”活动。“结对子”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教学经验相对不足的年青教师与学校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的老教师的“师徒结对”,以迅速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教材把握能力,确保其教育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第二种是同年级同科目的“共同体”。这种自主结成的学习对子易于相互间的交流,对校内集体教研活动的遗缺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同伴互助中,教师们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个人与同伴融为一体。在“传”“帮”“带”的作用下,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非常明显,老教师的观念与教学手段有了极大地提高。例如:陈华萌、李慧、朱家香、罗莉红、张博等新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仅半年,她们与老教师结为师徒后,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理论知识得到了提升,已能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在校际教学过关课中获得好评。

  2、进行课例实践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我校语数学科组确立“以“课例”为载体,推进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策略研究”的校本教研基本活动形式。课例研究主要做法是:教研组内定内容,由第一位上课教师自己备课,上课,教研组全体教师听课,然后进行集体评课,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修改,由第二位教师再进行教学,接着进行第二轮的评课,找出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进行第三次的教学,最后对本次的课例研究活动写出反思。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堂诊断与分析,我们学校的教师们都感到获益匪浅。例如五年级组的安丽娟老师在赣州市农村远程教育说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赣州市农村小学数学体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3、专业引领,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

  在整个校本教研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存在很多困惑。因此,如何让教学从“他人的有效经验”中获得专业支持和成长的养分是提升校本教研质量的保证。我们采用“走出去,学进来”的方法,将本校的一些年轻教师派去资源丰富、教学先进的名校听名师讲座、名师课堂,回来再在本校中开设讲座,上展示课,引进他们学的新理念和新教学思想,充实与更新教师的理念,开拓思路,认识和理解课改的真正内涵与实质。例如去江西师大附小、赣州文清路小学、南康实验小学、南康二小等学校听课;我们还邀请市教研室郭奕宏主任来校作《如何有效地进行听课、评课》等讲座;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教师们都得到最新的'教育教学资讯,使老师们少走弯路,收益匪浅,在学校举行的教学课例评比中,人人撰写课例参加评比。

  (三)、加强检查,保证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为引导教师真正进入教研的状态,而不流于形式,保证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学校语数组采取了一系列检查考核制度。如“月考”,每月对学生进行一次教学抽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同时结合“校长谈心”活动,及时探讨和调整下阶段教研活动的重点;对教学“五常规”不定期检查,将优秀的教案和课后小结进行展示,促进教师的精细化教学;对教师每月的教学反思进行总结,并进行集体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分享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教学经验和对策。

  三、研究进程及成果

  1、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树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意味着学生从单纯的“接受型学习”过渡到了新的学习方式和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整合,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好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去发展、去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敢于向现有的知识和结论提出疑问,用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形成了体现21世纪学校教育特点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氛围。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完成了“知识的传播者、垄断者”到“求知的引导者、参与者”的转变;学生也从“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被动者”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者”、“学习的主动者”的转变。

  2、注重学科的联系和渗透,“融合”学科隔阂,渗透相关知识,注重学科的融合与延伸,创造性地开发和补充了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语数学习材料,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形成了新的生长点。

  3、学生的素养和学习意识有了大幅提高。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努力创设了与主体相适应的学习环境,拓宽了教学的时空,教给了学生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感悟、体会、积累,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学科中落到实处。

  4、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以往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多的着眼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也就是说不太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伴生于综合性学习开展而变化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将“知识的习得”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注重学生的“习”,也就是“实践活动”。“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一年多来,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为了使该课题能按照预定的方案、计划顺利实施,我们将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优化自主探究学习实验过程,今后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作为课题实施的理论支撑,用正确的理论支撑教育教学行为。在组织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研讨进一步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并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课题开题论证会。

  2、对本课题实施及时作好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3、在实施过程中,切实树立自主探究教育观,开放教学时空,开放教学内容,鼓励教师以研究的方式,自主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用研究的方法,从自身的学习、生活及社会现实中多渠道搜集信息,确立研究专题,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6

  本学期,我校课题组成员在巩固前期的工作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努力营造课题研究氛围。把课改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在学校领导和旗教体局、进修校的重视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进展,课题组老师做的一些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了教育理念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课程改革和体验教育方面的一些理论书籍,学习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学期由谢六兵老师布署课题工作和课题研究学习会5次,学习时开展体验教育专题交流、讨论活动。通过交流研讨,增强了教师自觉参与课题研究的意识。

  2、结合本校、本人或教育杂志上的课例,坚持每周写一张课堂教学案例反思卡,重点对已开发的“教学资源包”在课堂中的有效利用情况进行反思。

  二、理论联系实际,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1、加强备课管理。本学期在教学常规检查中,课题组老师不但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备课,而且,备课要

  体现课题的特点,将数学资源有效地在课堂上利用起来。让课题研究紧紧为教学服务。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精心组织“课题研讨课”,本学期由校长牵头成立由校级领导、教务处成员构成的巡课小组,深入一线,随堂听课20余节,课后组织教师认真填写对教学资源使用情况登记表,并进行评课,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等级评定,写出建议性评语。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促进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一个“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在每次的课题研究课,课题组成员都能认真地参与研讨、交流,认真分析课题研究进展中的得与失,共同讨论研究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每位课题组教师都积极撰写课题案例,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4、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落脚点要在综合运用上,要通过开发和使用的互动,才能保证资源的生命力,缺乏一线教师和学生使用的研究,资源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以上是我们粗浅的看法与做法,回顾所作,深思所为,意在鞭策明天,有所为于明天。而成绩只是昨天的句号,明天的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课题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有待于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7

  一直以来,我校着力于中学校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并把它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来抓。多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通过校本课程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按课题规划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行动扎实,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成果,现将本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

  1、完成校本课程由“课”转为“课程”的思想转变。在“校本课程目标、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实施校本课程的检测与评估、校本课程对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构建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自从课题立项后,组织校本课程老师完善校本的课程目标,写出学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表和实用可测的学生评价体系,并按照单元整体的教学模式、分成技能、知识、阅读与欣赏和综合实践四个模块进行目标的设定。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层次性、连贯性和阶段性,细化到每个学期、每个月,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

  2、以行动研究推进课题研究进程课题组成人员每学期上一次研讨课,每个月上交一次课程资料包和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明确了长久目标,稳定了生源老师们的`目标制定越来越长远,面实施越来越切合学生实际。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二、初步取得的成绩

  1、前期的资料收集,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依据学期每年、每期、每月针对课题研究计划开展的活动资料都为学校课程的系统开发提供了依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解决了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课题立项前,有些学科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缺乏操作性;有的教学目标过于笼统空泛,不具体;有的教学目标面面俱到,没有侧重点,怎么样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前期的培训,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初都制定期初目标和每节课的课堂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使课堂变得更有方向,课堂效率也提升了。3.建立了适合终身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面对以前校本课程教学评价过于简单,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的问题。评价本着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各项活动前都有活动的设计、过程及全面的课程评价规划。制定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三、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说每年我们都为校本课题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校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的展现形式,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急需专家的现场指导和专业引领,对我们的研究做出适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另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更为突出问题:

  1、课题研究的落实还不够深入实际。

  2、有些过程性资料保留得不够完善、不够齐全。

  3、课题研究进展缓慢。

  4、课题研究体系还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养,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适当调整研究方向,使课题的研究目的逐步更加明朗,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建立课题研究管理力度建立校本课程管理机制,按学科特点及教学情况分为特色课程、专业课程及兴趣课程,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使研究工作扎实开展下去。

  总之,校本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的努力探索和探究。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不懈的努力下去,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8

  一、 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科研教育思想。

  1、 学习区教科室下发的“小课题管理”方案。

  2、 提高认识,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发现:

  开展小课题研究让老师们更有责任感,更懂得总结和反思自己的 教育教学,更能够创新。可促后来的老师少走弯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 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将小课题研究融入到老师们的日常教学中。

  “科研学校”一直是我们办学指导思想,为使我校教师小课题研 究工作真正落实到处,我们在加强教师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计划性,加强指导性,帮助老师们将小课题研究的范围缩小,题目小,贴近工作实际,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真正达到了为老师减负增效的目的。 教师们把小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与每周学校的校本研 训相结合,请专家指导,老师们先根据小课题研究方向进行备课,教学设计分为存在问题,解决办法,然后相签上课,其他老师会针对上课老师研究的课题内容进行观察式听课,认真记录下来,听课记录:研究发现,研究反思,将研究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研计交流。 最后,每位小课题研究教师进行案例分析,写下课题研究反思等。 学校教师小课题研究始终坚持以下原则:有计划——有观察—— 有实践——有反思(修正)——再行动。(就这样在常规工作中反复进行)

  三、 抓好过程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健全课题管理档案。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

  抓好过程管理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许多不足:

  1、 市区课题,小课题研究项目,内容繁多,现在也在考虑是否能让老师们将市区课题研究与个人小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2、 小课题研究初见成效,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贴近自身的教育教学,老师觉得有兴趣,有亲切感,愿意去做,一部分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科研工作骨干,撰写论文,案例以及优质课竞赛都能取得好成绩。

  但小课题研究刚刚开始,我们经验不足,缺乏管理好方法,我们也在思考,能否健全课题管理,健全教师档案机制,每位小课题研究教师都能根据自己收集到的实验材料按时做好课题小结,并将过程资料归档。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9

  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学期,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区科研部的指导下,已进入了深入研究阶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一个简要回顾总结。

  一、规范管理,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科研教育思想。

  为提高我校科研水平,调动教师全员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研促教研,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坚持自学,并做好3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月撰写课题研究案例、教学反思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参加省、市、教育学会组织的科研论文征集工作课题研究培训活动,拓宽自己的研究研究思路。

  二、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学中。

  “科研兴校”一直是我们办学指导思想,为使课题的研究工作能真正落实到实处,我们在加强教师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计划性,着重要求教师们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1)我校组织教师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各课题小组结合学科特点从多元角度拿出方案并认真实施。

  (2)教师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继续围绕课题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小组成员间相互听课,研讨交流。

  (3)由课题组统一领导,落实好本学期的实验研究工作。学校科研室跟踪指导,带领各小组不断修正补充完善。

  (4)每位课题组成员每月上交案例分析、课题研究反思等。

  (5)本学期学校开展了“青蓝杯”青年教师课题课教学大赛活动,青年教师结合学校的'研究课题进行教学大赛,相互交流学习,推动了课题研究的进行。

  2、我校将“小课题研究”活动纳入常规工作当中,已开展多年,以学年组为单位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有效的促进了老师香胡交流和提高。

  3、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构筑有效生命课堂。有效的教育、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追求,也是我们教育科研的最终目标。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是教育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围绕“有效生命性”这一主题开展教科研研究。我们精心研究备课教案;要求各教研组能结合理想课堂的构建,针对教学中的困惑、难点确定教研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研讨活动。

  三、抓好过程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健全课题管理档案。

  管理需要效益,管理出质量。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就科研工作制度而言,本校从20xx年起开始制订有关教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并逐年修订、补充、完善。确保了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我们每位课题成员都能根据自己收集到的实验材料按时做好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学校及时总结并将过成材料归档。

  四、课题研究初见成效。

  我校的课题研究虽然开展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力,收到了显著的成果。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更新较快,特别是一部分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了学校科研工作的骨干。我校以省、市、县级的征文活动为契机,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投稿。许多教师把自己在教学中收集到的点滴写成论文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我想,只要我们为之努力,争取了,我们才有可能得到丰厚的汇报。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10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又接近尾声,其实,本学期的时间很短,也难怪不知不觉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绩。下面就简单的小结本学期的课题工作。

  一、制订计划,加强落实

  开学初,根据学校课题组计划制定个人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围绕本学期“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落实。并取得很好的成绩,本学期是课题研究的中心阶段,课题研究成果,已经初见弥端。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本期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首先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学习,本学期我校理论集中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有知识支柱,使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认识到课题研究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

  三、本学期课题研究成果

  本学起初,我校进行了五个课题的研究,并在研究中有针对性的加以总结。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工作:

  1、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2、每月按时参加学校的课题集中研究学习,并认真撰写学习笔记。

  3、跟踪观察学生个案,并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课堂和课后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每月都在详细做好观察笔录。

  4、每月及时把科研进展情况和个案分析进行总结在课余和休息时间,以便课题组老师们共同探讨,互相学习沟通。

  四、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开始,我能积极参与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本学期,课题组进行了说课评课活动,在每次的活动中,我都能认真学习、记录,和课题组的老师座谈,交流,并把评课意见上传到个人博客上。在评课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很多新的理念。本人虽只是课题组组员,但能够按时参加课题组活动,并按时完成为课题组任务,每月参加一次小组会议,积极发言,并在月末及时上交课题组各项资料。

  本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会遇到的困难和艰辛,但我们坚信,凭着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一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城关镇解放小学

  何建红

  20xx、6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11

  在全校教师在操场上热闹地进行篮球赛的时候,我却静静地坐在教导处的电脑前,花了两个小时,绞尽脑汁,终于准备好这份发言稿,发现学校门口的木棉树开花了,心情特别美好。课题研究经验介绍各位领导,各位校长:您们好!

  这些年以来,我校在教研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顾我们走过的科研兴校之路程,感触良多,主要从一下几方面与大家交流,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树立科研兴校思想,正确认识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学校要改革,就必须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对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起了较大作用,研究成果为学校各学科的综合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和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中小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有助于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说,课题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重不重视课题研究,是衡量一个校长是不是具备科学意识和现代教育观

  念的重要标志。

  二、全面开展课题研究

  我校一直贯彻“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的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科研方法,主要方式有:骨干示范、专题讲座、案例剖析、自主反思、研训结合??把学校专题培训与教研组培训、教师自培自练结合起来;把课例与研讨结合起来。“课题驱动”是我校最重要的教研形式。全方位地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我校近几年立项研究了各种学科各种等级的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课题任务的一线老师达到65%,在课题内教师共同承担责任,群策群力完成任务,实现在互动、合作中成长。

  已经结题的有:xx主持研究的中央教育研究所举办的'《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课题。在这个课题研究中,xx主任在课题实验中总结的经验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论文评比三等奖,陈秀芳主任还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先进个人。姚秋红老师的课题研究论文《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三等奖;我校xx等教师组织开展研究了课题《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课题组被市评为优秀课题研究组。课题实验的教师的论文发表在《肇庆教育报》;xx老师主持开展的课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探索》被县评为一等奖,她的研究论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探索与实践》发表在《家庭与健康》杂志。xx老师主持的英语课题《小学英语教学中形成

  评价的实践研究》已经通过了结题审批,她的论文获得了课题研究三等奖。xx校长主持、xx老师与xx老师参与研究的国家级体育课题《学校家庭对学生体质的局限》现在,我校各学科各教研组正在研究着的课题有

  语文组的三个课题:一个是由xxX校长主持的课题组研究的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审美化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这课题已经研究了三年,准备在今年的四月结题。xx主持的课题组研究的省级课题《怎样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也进行了两年。紧跟着由xx主持的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之经典诵读与学生素养的培养》课题研究进入了紧张的实施阶段。

  德育组今学期由xx持开始了《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与探讨。在去年,我校综合组由伍尚泉主持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学科教学的绩效研究》也正顺利地开展。由xx主持、xx老师与xx老师参与研究的国家级体育课题《学校家庭对学生体质的局限》也进入了结题阶段。xx\xx\xx三个课题研究员被评为全国研究先进个人。

  三、我校的课题指导工作经验

  在我校教研工作中,要抓好课题研究工作,就是真抓实干,做到“四个到位”。

  第一是认识到位。认识正确是前提,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使每个教师认识到课题研究是通过研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激发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让每个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题研究组中。

  第二是领导组织建设到位。领导重视是关键,要实施“一把手工程”。校长担任课题组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担任学术指导、各处的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担任课题主持人,建立庞大的科研队伍。

  第三是科研经费到位。对于学校开展的课题,需要订阅研究辅导资料,需要邀请专家指导等需要的经费,学校想办法筹集。例如:学校开展的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需要订阅一批《国学小丛书》,《口语交际》课题需要订阅专用的口语交际课本,参加研究的教师要办理课题研究资格证等都需要经费。学校对课题组都会给予极大的支持。

  第四是理论与实验结合到位。我们课题组每开展一个专题的研究,都要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有关的资料,以便能够更好地开展实验活动,仅仅掌握理论还不行,要组织教师通过课堂对所提出的观点进行实验,进行考察检验,并且不断地总结更新,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理论总结我们造

  就出一支具有较高理论素养、掌握一定研究方法、能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我们学校对积极总结教育理论,发表论文的教师给予奖励,并把教师的研究论文编辑成册,供教师交流学习。

  五、课题驱动下取得的骄人成绩

  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使教师在研究中探索出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大力地把这些有效方法宣传交流。所以,这几年,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连续几年我校学生在毕业竞赛中都取得好成绩,在全县排在第一名,去年毕业竞赛中,我校有121名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几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奥林匹克英语竟赛、市的数学通讯赛、语文读写通讯赛、电脑绘画比赛、全国征文比赛等各项竞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还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骨干教师。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学科研任重而道远。素质教育呼唤扎实高效的教育科研。在漫漫长路中,我们全校教师将会更加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为培养新时代合格的人才而孜孜不倦。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12

  哈城学校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哈城学校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前置性作业设计的作用》我校课题组成员以新课程研究与实践为背景,立足我校语文课教学实践的实际,以一线教师及初中学生为实践研究主体,运用多元综合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总结以生为本的初中前置性作业设计教学的研究。按课题组规定,已完成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部分研究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xx.9—10月制定子课题,制定计划,保证研究工作正常开展xx学年第一学期初,我们根据日月中心学校课题方案《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实践和研究》,结合学校语文教学实际制定了子课题《前置性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案实施学期计划,明确了学期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1、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

  2、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3、改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二、xx.xx—12月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课题的实施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工作中,我校是这样实施课题研究的:

  1、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个人的持续学习能力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课题组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和课余时间认真研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专著《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春天》

  等有关渗透生本理念的书籍,并利用互联网大量阅读有关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等论文及书籍。在阅读的同时,我们及时做好摘记和读书札记,必要时在组内交流读书心得。这种学习既丰盈了我课题组的理论素养,又提升了以理论为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2、教学相长,反复研磨各级各类研讨课、公开课,积极探索并尝试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活动,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一年来,在这个课题的`引领下,我组成员抓住每一次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积极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的做课任务,积极发现自己潜在的优势,并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找差距,扬长避短。如陈永生老师和马子清的《生本课堂在实践中的广泛性》研讨课、受到好评;xx年9月、10月、xx月、我课题组成员到东峡、二中、波行、和平等中心学校去观摩学习生本展示课并聆听该他们讲述的有关生本理念,通过几次的经历与学习,发现我校在以生为本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和操作方法上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同时还存在不足。我们课题组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1)在设置前置性作业上下功夫,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最为重要的,而预习即是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方式。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知识,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有效指导学生预习。设计前置性作业,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是借助于课程资源的整合、学习

  方式的变化和课堂实施手段的优化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路径。学生到底该预习什么?怎样预习?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实际,才能设计出利于学生操作、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前置性作业题。在设计预习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不要过低也不要过高,应注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选择,合理取舍,通过有效的预习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要构建高效课堂,我们提出要设计好前置性作业,教师编写前置性作业时要坚持如下几个原则:一是基础性原则。即教师根据课标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选择初级和中级目标,紧扣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前置性作业。二是自学性原则。即前置性作业的情境创设要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进行,按课本知识的前后顺序编写,问题设计避免对教材内容的过难或过度整合,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可在某些知识点间搭设阶梯,尽量降低自主学习内容的知识跨度。三是方法指导原则。即前置性作业中要明确提出预习方法,加强学生的自学方法指导,每个问题都要提出明确的自学方式和方法。四是自学反思原则。即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能体现学生的质疑问难,多用问题式设计,在多问、巧问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我反思。

  (2)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下功夫,构建高效课堂

  一是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活动”,让双边活动取代满堂灌。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要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的价值在哪里。活动的形式和过程,一定要为教学的内容和目

  标服务,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内容,理清教材的重难点,明确每一节课需掌握的知识点。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教学策略有:

  ①学生活动可以是探究活动,也可以是深入思维的讨论活动;

  ②学生能完成的内容,要设计成学生活动;

  ③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有难有易;

  ④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⑤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环环相扣,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⑥学生活动要多样化;

  ⑦设计学生活动时,要精化教的过程,细化学的方式。同时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3)是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展示与交流中学习。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其次要指导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要在合作学习中参与到学生当中,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尽好“主导”的职责,时刻关注各小组探究方向,防止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演变成为“好学生讲,后进学生听”的小组模式,去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小组

  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要先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

  (4)是充分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高效课堂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课堂展示中,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既包括小组讨论后学生在黑板上的书面展示,也包括学生登台讲演和学生互动、质疑过程中的各种展示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给予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动手、动脑、动口,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解决,感受成功的乐趣,使学生真正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真正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的效果。

  3、不断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反思与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教师在实践中的提高很大程度决定于本人对实践的反思,决定于是否善于不断在总结经验中提高自己。在教学中我们课题组重视二度备课(学科性质决定了我们所任班级较多),在课后及时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缺失进行反思并随笔记录,重新整理设计教案;重视自已“照镜子”,通过重现自己的课堂实录,对课堂上一系列具体的行为和课堂情景进行分析和评判,找了其中的成败得失,寻求改进教学行为的方法策略和措施;撰写教学随笔,要求教师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深刻的体验感受

  写出来,可以是成功之笔,也可以是失意事件。教学反思为教师搭建了实践与理论相互沟通的桥梁,积累了教育智慧,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年来,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感触颇多:“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如同一股春风,让师生感受到别样的精彩。

  1、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教学方法变得多样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了体现,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平等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与日俱增,教师们能够创设有效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善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前置性作业教学设计研究。

  2、具体成绩:

  (1)、每位老师写出了研究计划

  (2)、每位研究成员写出了各自的特色案例

  (3)、每位研究成员写出了总结性论文一篇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13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优质学校的灵魂,是优质学校重要的生命根基。学校文化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无形的、潜藏着育人价值的课程资源,这种课程资源的科学开发,是每一所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打造学校品牌的主导取向和重要内容。过去多年里人们一般只对高校的学校文化研究感兴趣,却淡化对待中学的学校文化研究。比如:提及北京大学,人们自然会想到蔡元培,他在“兼容并包”的广阔、自由的精神空间里,创造出全新的北大文化。即以“科学与民主”、“个体精神自由与独立”,“重新估定价值”的怀疑主义精神与“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宽容、博大胸怀为核心的新的世界观、新思维、新伦理、新方法、新学术、从而为北京大学适应新的时代变革提供了新文化理想、新的价值体系、新的想像力与新的创造力。再如:人们谈起清华大学就能想到他的学校文化,“严谨治学、精于学术”使得清华大学能成为国家的学术中心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是世界最负有盛名的大学之一。他的学校文化集中体现的“与柏拉图相知,与亚里士多德相知,二更重要的是与真理相知”,这也充分体现了探求真理的大学精神。英国的剑桥大学,建校近800年,培养了60多位偌贝尔奖得主,他的学校文化赋予个体以学术自由,使他们能够追求自我的理念、思想。她遵循“自学、独立思考”的教育方针。

  然而,中学特别是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学,她们在构建自己的学校文化同时,往往是过多的是继承,“有继承才有发展,学校需要风格,风格来源于传统,传统需要创新”。面对新的世纪,面对已经推广了的高中新课程,学校文化的重新思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高中新课程已经从2xxxx年全面启动研制,2xxxx年的高中新课程的实验推广,到2xxxx年的已在14个省市的逐步推开。至此,我国21世纪的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形成。新课程的总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围绕这个新目标,现在的高中,特别是省级重点高中,应该重新思考学校的文化定位,文化体系,文化构建。在育具有何种素质的人的层面上需要研究与实践。

  学校文化的建设,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学校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遵循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定位自己的文化核心。从学校层面来看,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一是打造学校品牌,二是对学校进行改革。从课程层面来看,现代学校建设旨在促进学生真实的发展,而不是虚假的发展,既要有显在课程(这种课程是指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实施的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又要有潜在课程(这种课程是相对于显在课程来而言的,在需要通过正式的课程来实施,而是通过无时不有、无处不再的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文化氛围和人际情景,例如:校舍建设、教学设备、校貌、校园精神文化、教学礼仪、校训、校纪、校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健全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只有将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一道构成相得益彰的学校课程范畴,才会积极推动学校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二是从学校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和最深刻的内涵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最终体现为教师与学生在生存和发展方式上的现代转化,其实质是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即根据新课程要求对现代学校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重建一种与学校和人的现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学校文化。

  目前,现代中小学都面临着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新的课程与旧的教学方式等的矛盾冲突,使学校面临着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在这种背景下,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显得日益突出。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首先,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孕育优秀的学校教育,使学校文化成为凝聚学校群体成员的重要精神力量,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其次,现代学校文化建设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来说,文化的发展要经过文化认同、文化融合、文化重构三个阶段,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第三,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关注文化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学校文化充满活力。只有将高中新课程理念与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思考才能真正探究出现代学校文化的内涵、机制、策略、途径等,才能给中小学构建现代学校文化提供新的启示。

  一、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

  课题“高中新课程下学校文化体系的重建与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新的课程背景下重新对学校文化进行思考,构建适合新高中课程体系的学校多元文化体系。从基础教育的高中阶段思考对人才的素质培养,特别是对高中学生素质的发展的研究,对培养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人生和介入周围世界的研究,学校文化应该包涵的重要内容等等。着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有:

  1、研究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因

  学校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和最深刻的内涵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最终体现为教师与学生在生存和发展方式上的现代转化,其实质是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即根据新课程尺度对现代学校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重建一种与学校和人的现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学校文化

  2、探究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的机制和策略

  准确把握时代和现实社会给学校教育提出的深层或前沿问题(核心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进而确立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主导文化精神,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的课题。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在于立足于实现人的发展这一核心价值以及理性与人本的主导文化精神,对现在学校文化模式的非现代因素进行反思和批判,并以此为基础,对已有学校文化的挖掘、改造和重建。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研究处理好如下一些矛盾:(1)、学校文化的超越性与社会文化的制约性之间的矛盾。(2)、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3)、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

  3、研究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在于立足于实现人的发展这一核心价值以及理性与人本的主导文化精神,对现在学校文化模式的非现代因素进行反思和批判,并以此为基础,对已有学校文化的挖掘、改造和重建。形成基础教育阶段高中的校园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网络文化和课程文化等体系。实现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那就是实现人的发展,形成这所学校所特有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反映这所学校生活在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的整体特征。

  4、研究普通高中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它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对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有着独特的作用,是课堂教学、常规教育无法替代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物态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为主体,从主体着眼,正面突破,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推动素质教育的稳步实现。

  5、研究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所体现的文化

  6、研究学校文化整合应由哪些方面构成?

  7、研究就一所学校而言,对学生影响最大、最长久的是什么?

  8、研究高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9、研究高中新课程下的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

  10、研究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精神文化等

  11、用整合的策略研究学校文化整合观、主导价值观

  12、研究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校园文化的形式与内容等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1、建设学校文化的主要思路

  一所学校,应该有诸多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学校环境建设,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硬件规划,道德思想强化等,所有这些内容都不应该离开最重要的基础,即学校文化建设。它是在多维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辩证批判的取舍,经过提炼和升华,形成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学校精神和方向,它能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等变革,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是成为学校培育现代人所具有的独特财富和资源。

  建设学校文化的主要思路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让一批批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发展和完善并留下鲜明的文化特征。学校教育如何构建新的学校文化﹖凭空制作显然不行,把各种"流行"拿来拌成"文化色拉"同样不行,让各种文化轮流坐庄,或"只取其一,不及其余"也不行。在我们看来,可以采用的合理策略是整合。利用高中新课程的理念整合学校、社会、文化的元素。为完成这一整合和重建的艰巨任务,我们认为,至少要讨论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第一,学校文化整合的策略。第二,学校文化整合的主导价值观。第三,学校文化整合的主要方面。整合过程的基本步骤有,首先需要明确学校文化的主导价值观,它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主导价值观在学校领域内的特殊表现。然后是构建学校文化的总结构,在总结构框架清晰的基础上,再来勾划每一方面、层面的框架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怎样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实现新的文化追求。这是一个由部分到整体、由内容到价值、由静到动的生成过程。学校新文化的生成最终必将促进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造。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围绕研究目标展开教育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修正方案、调整目标,使研究工作卓有成效。例如:德育模式的行动研究。一是要注重主体性的'德育模式,着眼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在学生常规德育管理产生实效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活动,让学生参与制度制定,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他们产生了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了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理念。从早锻炼到课间操、眼保健操,从早自习到晚自修,从寝室、食堂到教室,从劳动卫生到纪律,到处都可以有学生参与管理的身影。二是实践学校、家庭结合的德育模式。

  (2)个案研究法

  利用实验方法,从点到面,从全方位进行学校文化的探索和研究,把校长、学生家长、教师和学生都吸引进来,定期开办家长学校,改革家长会内容和形式,邀请专家、学者做报告,老师向家长介绍成功的教育案例和方法,使大家得到清新、实用的德育理念和措施,统一思想,统一行为、统一价值观,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

  (3)整合法

  整合学校资源,创建优秀的教师文化。一是要为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一定的物质条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给予优秀教师充分的鼓励,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让教师有能力维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培育教师的人文精神。二是加强专业实践的参与式培训、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让教师在具体化情境中提高教师追求事业的精神和能力,使其自觉研究教学行为规范等。三是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给教师创造机会,增加机遇,让其才能得以展示。四是倡导教师新的专业生活方式。如鼓励教师集体教研和体验交流,坚持教学日志和轶事记录、整理,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袋等。使教师成为“重精神、不计较名利、以学习者自居、对人有信心、乐于助人、择善而行、不怨不尤、情绪稳定、自律自强、有使命感”等10项特质“文化人”形象,促使每一个人能够在自觉的层面上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创学校管理文化的新亮点。

  (4)调查法

  在每一个年级段设计不同的学校文化管理模式,并采用问卷调查式进行课题研究,探究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管理模式。

  (5)文献法:

  了解学校文化的研究动态。了解高中新课程带给学校发展的变化状况。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内涵及其对学校文化产生的影响,从而运用正确的观念指导课题实践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6)经验总结法:在实践中对已经获得良好效果,并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教育活动进行回溯研究,做出系统总结。

  (7)教育比较法:在时间跨度、级段之间进行纵向比较,在同年段不同班级、同类群体之间进行横向对比,提炼有说服力的理论证据。

  三、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一)现实基础和历史条件

  1、现代化的教育环境

  校园占地338亩,建筑面积达7、6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生活污水处理生态型、草坪灌溉天然节水型、沿河驳坎亲水型、校园绿化自然型。环境布置独具匠心,七岛六桥,亭台水榭,设施先进,环境幽美。融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为一体。

  2、历史上,我校德育有着优良的传统。

  浙江省温州中学创办于1902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源远流长。历史上,本校就是浙南地区传播民主思想和革命火种的基地之一。着名校友郑振铎、谢文锦、卢声亮等人就曾在校园、浙南大地留下了光荣的革命足迹。一代又一代的后学者继承传统,用行动践行着学校的校训——“英奇匡国,作圣启蒙。”优良的传统是温州中学得天独厚的优势。

  3、近年来,我们的学校文化已经初具框架。

  ⑴学校文化科学化建设。侧重文化队伍、德育手段、学校文化目标的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有:全员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坚持“一个核心,两种教育活动,三个实施渠道”的文化体系(90年代初提出)。学科教育文化渗透(1992年在全省教研大会上经验交流)。“四度”的德性育人目标:洁度(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强度(坚强的意志)、量度(与人相处的雅量)、韧度(承受压力的能力)教育的德育目标。校园文化建设分三个层面(校集体、班集体、自然群体)实施。分层次班集体建设,高一年级段为“形成班集体”,高二年级段为“巩固班集体”,高三年级段为“优化班集体”。

  ⑵学校文化制度化建设。强调文化管理、文化载体、规章制度的规范,形成的基本观点有:

  学校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校园文化五位一体。鲜活的学校文化的载体有利于学生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学生教育活动的制度保证。

  ⑶学校文化多样化建设。在学校课程、学科渗透、校园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学校课程(显在课程、潜在课程、认知教学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需要深化。学科中的文化渗透,教师的文化意识和自身文化素养有待提高。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格的熏陶具有重要意义。

  ⑷学校文化特色化建设,主要有“班名命名”活动、学校活动班级承办制、学生社团建设、学校网络电台等。

  (二)保障措施及研究力量。

  本课题由省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温州市名校长、温州中学校长胡海帆负责,胡校长曾负责过的两项省级规划课题研究,《把探究式学习纳入高中正常教育过程的实践与研究》、《以成“人”为目标的德育模式研究》都已经顺利结题,并获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课题组成员多数参与省级课题研究,积累了课题研究的经验。学校各处室将尽力做好本课题的协调、管理工作。学校在财力、人力、物力上将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方便和帮助。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14

  一学期来,我们在区科研部的指导下,在学校的直接领导下,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为阵地,开展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规范管理,加强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规范管理。教科学习经常化。注重引导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及新课程理论。

  为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课程提供理论支撑,为拓宽教师理论学习的渠道,组织教师“走出去”认真学习,同时坚持“请进来”的方略,邀请教育科研的行家来校做专题讲座。校本研究制度化。校本研讨校级活动形式多样,结合课改要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每周有活动、有研讨。有以增强课题研究实效为目标的课题研讨活动,有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的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全校性教育科研活动四次,每月各级各类课题组至少活动一次。

  教科室与教导处协作,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学校开展“集体备课”“创建研讨课”等活动,教师的教研活动均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显着提高。领导以身作则,带领全员参与。姜校长科研意识强。

  尽管工作繁忙,他带头搞课改、做研究、写体会文章。他结合本校实际主持市级“xx”规划课题。老师们在他的带领下,结合教学实践将本校承担的研究课题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联系课堂教学写出了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

  科研室在校长领导下积极工作,发挥了研究和管理的职能。学校将教育科研列入了整个学校工作计划并有必要的经费投入,制定并实施了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奖励条例,学校有比较完备的科研档案。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抓立项课题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育人功效的创新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将该研究课题有机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主要在以下五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一,要使学生理解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的目标;

  第二,结合新课程标准,将课组织得新颖有趣;

  第三,激发学生的成功感,要使全班学生包括待进步生都能获得成功;

  第四,开展学习竞赛;

  第五,及时反馈、正确评价、适时进行表扬和奖励。把这些探索分解到了各个年级中的学科之中,收到了成效。

  另外,我们还围绕课题研究,加强教师学习和培训工作。提供书目,要求老师自学,并写读书笔记;请专家来校讲课,学习课改理论,使教师改变教研观念;提供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机会,定期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和分科培训,如专题讲座、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等,培训的内容倾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引导教师通过对自身现状的`分析,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和每年学习计划;帮助教师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

  三、做好了常规性的业务工作。

  1、做好了全校教师的组稿和推荐工作。本学期,全校老师在市级以上投稿科研论文20篇。

  2、为总结提炼教师的研究成果,分别编辑了校科研探索报、教师论文集、教育教学案例、研究成果专集等。

  3、加强了科研室的自身建设。一是加强了自身的理论学习,带头学理论、写文章;二是网上交流探索学习;三是做好了相关资料的汇总和上报工作。

  总之,我们将课题的研究与学科教学、德育教育、创建工作等有机整合,以科兴教,改观了学校面貌。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加快了专业成长,教师们的业务水平在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15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媒体的运用、资料的收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通过一两次的全员培训,就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把新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中,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如何利用校内有限的资源对教师进行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摆在农村小学面前的一个课题。探讨新形势下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重大意义和理论、实践价值。一方面从理论层面上研究“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等,建设“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研究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地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的方式等,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2、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等。

  3、新课程标准:可以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但并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对某方面或某领域基本素质要求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在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则不做硬性的规定。

  三、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全国上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对校本教研的形式内容等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但大多未形成一种模式。校本教研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它不是对过去的教研制度的否定,而是对过去教研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校本教研不仅是一种制度,同时也是一种理念、一种策略和一种方式。作为一种理念,校本教研认为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教师应发挥自为作用,以研究者的姿态去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作为一种策略,校本教研要求学校利用现有教研资源,整合多种教研力量,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高效教研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方式,校本教研要求专业人员加强服务,深入学校,与教师形成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教师要加强反思,形成与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共同构成新型教研文化。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农村小学在规模小、教师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形成一定的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效开发校内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确定校本教研的模式

  1、集体备课式。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时间里,分学科对每一册教材进行分析(利用教参中的光盘进行集体分析),让每一位教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有个整体的认识。鼓励教师用电子化备课,对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及时地记录在教案中,教师只有在主战场上亲自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磨砺,才会诠释新课程理念,才能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这种教研模式使教师在教研中必须去深入地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个性化的意见,下一位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出新的教案。

  2、同课异构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是教师教研的主要阵地。青老携手同上一堂课,进行公开教学,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给全体教师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教研模式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创新,从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中学到东西,促进教师更快的成长。

  3、反思评课提高。反思分为课反思和周反思。课反思是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后,对本节课进行反思,以廖廖数语将自己的体会记录在教案上;周反思是结合自己一周的经历进行自我反思,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师自我提高途径,因为教师本身只有通过自己主动、认真、深入地去思考、去探讨,才能使自己的分析能力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接触到理论、新理念得到内化,也只有这样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构建校本教研模式的步骤20xx年的3月份开始,用12个月的时间组织教师分析教材,并发动教师到各教育网站上搜索本册教案作为参考。同年级的课任教师对教案进行整理,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施。

  在课题实施的一年时间里,以教带研开展我校的教研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同课异构”实践,举办家长开放日,推行家常课、推门课等活动。将教师教育过程的实录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在教研活动中形成中心发言制:即确定研讨的专题,由1-2名教师重点准备并且主讲。教研组先后确定了一系列专题,教师们轮流准备着不同的.专题,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内化,阐述新观点、新理念,与大家共同交流与探讨,达到了抛砖引玉、资源共享、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邀请专家举办科研系列讲座;教师们带来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专家引导、集体讨论、共想对策,把问题化为全新的方案带回课堂实践的培训方法。通过专家的引领和共同的探讨,提高自我诊断的能力,由此更新自己的观点,形成新的教育思路。

  把教师送出去,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形式的骨干班,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在校内组织教师观看“农远工程”的录像;开展校内的“青蓝工程”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互帮互学;抓住和萧山劲松小学结对的契机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

  鼓励教师承担实验课题。我们做法是:骨干教师每人牵头承担一项市县课题的研究;一般教师均要参加课题组,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任务,实现了每位教师都从事教学实验研究的要求,促使每位教师走教学上教研道路。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3月至6月)

  (1)搜集资料,拟定课题研究的提纲,并组织力量进行论证。

  (2)撰写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拟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健全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组内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2、实施阶段(20xx年6月至20xx年2月)

  (1)理论学习。课题组教师全面收集、查阅有关理论和相关资料。

  (2)实践研究。结合校本教研的开展,提出策略,提高实效,撰写专题论文。

  3、总结阶段(20xx年3月至5月)

  (1)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写出研究报告。

  (2)研究成果的及时推广,巩固成果,并做好后续工作。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我校有着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有着健全的教科研考核机制。每位教师都能主动地投入到校本研训当中。我校先后被评为省示范性学校、省校本教研示范校、市教科研实验基地、衢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2、课题组成员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组长邱常廷老师是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过多项县级课题的研究。组员孙保增、刘松田、闫秀梅都是学校的的骨干教师,主持过多项市县课题的研究。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邱常廷全面负责,设计方案撰写报告组员:孙保增具体操作,资料收集刘松田具体操作,资料收集闫秀梅具体操作,资料收集九、教研课题如下:

  (1)如何养成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2)如何让优生学好,又让差生跟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相关文章:

学校课题研究总结15篇02-12

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1-29

课题研究总结01-17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03-16

小课题研究总结03-12

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4篇11-29

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4篇)11-29

学校课题研究工作计划12-13

课题研究总结(15篇)04-06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