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思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思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优势在于:
1、导入简洁明了,开门见山。
2、变换方式朗读,引导学生沉浸在诗歌意境中,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记忆这首散曲作品。
3、对于列锦手法的'探究,由引出概念到经典例子印证,再到作用分析,逐层深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4、学以致用,分析课文,学生学会识别赏析列锦手法。
5、学生能一课一得,学会识别列锦手法,并用以赏析诗歌。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自己教学语言的精炼、优美、完整性需继续提高。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得到了反复印证与强化,但范例及引导仍略显单薄,可以再适当充实几例。
3、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分享受到一定限制,互动性不够强。
秋思教学反思2
正思:
1、课前注重到学生中去了解学情。每一堂课在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的同时,我都要提前、深入“基层”去了解学情。问问他们明白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堂课也是一样。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能够及时再次修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已经弄懂了的就不说,节约教学时间;需要说的重点讲,集中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学生的学情是我教学生长的土壤。
2、课中遵循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根据学情来定教,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在整体感知时,我先问孩子“你们读懂了些什么?”,在他们的发言中很多问题就已经自行解决了。然后我又问“那你们还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呢?”,继而透过梳理小结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开始我接下来的教学思路与方向。
3、从整体入手,围绕诗题解读文本。在学生解释诗题后,我在“思”字下做一标记,问:“围绕这个字你有什么想问的?”,透过学生的一一回答,我们梳理出三大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思什么?为何思?如何思?这既是问题也是古诗的脉络,捋清了“教与学”的思路。
4、体现高年段古诗教学特点,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潜力的'培养。围绕“思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去默读古诗再次思考“意万重”的丰富内涵。并在小组交流讨论。透过反馈学生说出了很多动人的场景和资料。有对年迈母亲的担忧与思念,有对弟妹的询问,有对家乡一草一木询问,有对亲人的节日问候,还有对家人说的宽慰的话语……
5、注重“走个来回”,从语言文字中来再到语言文字中去。不仅仅学习、积累、感悟诗句,更积累学习诗人的写作及表达方法。本诗曾被王安石评价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与岑参的《逢入京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不断品读感悟的过程中学生已经逐步感受到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抓住一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又开封”,将自己那“意万重”,“说不尽”的心理烘托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我透过一个简单的比较读之后,进行小结带领学生体会那种“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神来之笔,是对其独到写作方法的一种体会与学习。
反思:
1、读中指导欠缺,诗句诵读在感悟这一层面没有到位。诵读的韵味没能淋漓尽致体现出来。
2、对学生的生成没有及时利用,趁热打铁,引导感悟中读,读中再感悟。在学生一个个起来反馈自己所感受,想象“意万重”的资料时,我没有及时让他们一一读出在每一次思念,每一份思绪时的情绪。试想当孩子站起来说出自己独特感受后,相机立刻让他们读出感受那不就是不断与作者的内心对话吗,不就是一次次让我们聆听张籍的万重思绪吗?这样个性化的想与个性化的读就结合起来了,起到了一个深刻理解与升华的作用。
3、学生的情感体会仍然不够深,从读中能够感觉得到。这也说明与文本的对话还有点“浮”,也许还只是在与文字对话,还没有真正做到与作者的内心去对话。进入到他的精神世界里。老师的引导与示范作用不明显。
4、板书设计及演示存在问题。一个是书写功底还不够,没能把文字本身的美感表现出来。另外一个就是板书安排有些凌乱和随意。这也是一个老师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从容的反映。
5、在应对“启而不发”的局面时,仍然不够娴熟、老练。语言过快,过碎。需要沉积下去继续打磨。
在进行本次古诗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受到了很多同事、领导的帮忙与指导。你们的展示,你们的推荐,你们语重心长又一语中的的评价都让我受益匪浅。在那里请允许我感谢在我前面执教的五位优秀老师的启迪。我们虽然上的课型不一样,但是却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借鉴的地方。还要感谢我们五年级语文组的同伴们,在你我那一次次,一句句随意但真诚的交流中,给了我不少的灵感。更要感谢万校长、宗主任、钱主任、朱校长您们对我的帮忙、指导。您的不吝赐教让我能够站得更高,无论是看文本,还是看自己都能够有更新更深入的理解与反思,谢谢!
秋思教学反思3
本人一直比较喜欢古诗词,所以对诗词的教学也非常有热情。
中国自古就有“春女怨,秋士悲”之说,这大概是因为女人如花,而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但可惜的是春光短暂,很快地百花就会凋零,而女人也是如此,她们的美丽容颜也会随岁月的流逝而一去不复返因此睹物伤怀,女人就难免伤春怨春而秋士悲说的是在西风渐紧秋天里,万物开始凋零,随之严冬就会来临有远大抱负的男人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而在世的日子却所剩无几了,就犹如草木逢霜一样感时伤身,难免不临秋而叹因此,自古以来,那些抑郁不得志的文人们陆续写出了一些悲秋的千古名篇而这篇《天净沙。秋思》就是这些名篇中的名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可就这篇小令来引导学生体会和模仿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
关于古代诗歌的教学,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熟读成诵,提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自然是学习诗歌的主要方式,但未免枯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尝试了一种新的途径,就是改写诗歌,通过“绘一绘”的形式,把古诗改写成一段话。学生要改写,就必须先读懂诗歌的'含义,品味诗中的情感,这正是诗歌教学的重点。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学生的写作途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谓“一箭双雕。
秋思教学反思4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12)、(13)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近日上了《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特做反思如下:
一、课前反思
在课前,我仔细研究作为初一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放弃了上届学生教学过程中花很多时间讨论颈联内涵的做法,而定位于在朗读中体会乡愁。诚然,颈联作为备受称赞的名句,仔细研讨无可厚非,但作为初一新生,要他们理解过于深刻的句子,似无必要,而应贴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事实证明,教学目标的这一改变,使得学生反响较上届要好,学生都能从课堂中感受到浓浓的乡愁,而不是一知半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在备课时,我了解到初一学生应有一种对新鲜事物的强烈的好奇,所以在讲《天净沙秋思》时,特地将以前写的另一首《天净沙中秋》投影到屏幕,学生都呈惊讶状,课堂气氛出现高潮,而这都在我的预料之内。
二、课中反思
在讲《天净沙秋思》时,本来按课前制定的教学方案是分析到曲中出现的意象后,逐个分析体会乡愁。但学生在列举意象时漏了“瘦马”,于是,我放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紧抓“瘦马”不放,由马瘦讲到人瘦,由物质讲到感情,最终归结为乡愁,这样只讲了一个意象就把“曲”的主题讲清了,学生听起来也容易理解。
三、课后反思
课后,在陆教师、沈教师、叶教师的指点下,我总结了五个方面:
1、容上,“意象”这个概念能够不提出,只讲“事物”即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也可不讲,否则就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仗这个律诗的要求要讲清,这是讲课时遗漏的。
2、次序上,我先指明本问是表现了乡愁,然后让学生找出句子中表现出来的乡愁,这是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做法,应经过朗读分析,指导学生从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词语上,对重点词语,如“风正一帆悬”中的“一帆悬”解毒不够,没有没有在特定的景中渲染出特定的情。
4、提问上,团体回答较多,个别提问较少,没有很好地顾及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同学。
5、板书设计上,字不够端正,并且较乱。
总得来说,这堂课基本到达了我预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反映出了很多的问题,这是需要我在今后工作中再接再厉的。
秋思教学反思5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整首古诗,侧重情景描述,看似简单,实则情在言外。每个环境、每个动作都透露出诗人的凄楚,惶恐与思念。
在教学这篇诗文时,首先,我介绍了张籍其人。然后让学生读诗文,初步感知它,独立理解诗文。但是,很明显,学生对于古诗文中的字义的积累相当的匮乏。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够进行字义与意境的转化。如: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学生将之理解为:在洛阳城里看见了秋风。学生根本没有在意我在开始的时候给学生介绍的张籍的基本资料: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已经远离故乡,漂泊异乡,浪迹天涯。因此学生不能进行主角植入进入那时那景,更不能体会那时情绪,无法感知“见秋风”下的孤单凄楚。由此可见,在对学生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要个性注意加强对字义的`讲解,同时严格要求学生积累古诗文字义;其次,加强学生对资料感知、运用的潜力。
在引导学生对诗文意境的体会时,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引导学生对诗文意境的体验。尽管大费口舌,却收效甚微。忽略了学生年龄,生活经验。造成这次课堂教学的一大失误,偏离了方向。正是因为学生的年龄,生活环境,使得学生无法感知诗人当时那种细微的情感体验。在之后,学生想象诗人家书资料,学生更是头脑发懵,眼神里透露出的是一片茫然。诗人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之后,诗人到底会写些什么?在那里,务必得有学生的主角代入。而学生极少有类似的情感体
验,学生想象的资料也仅仅是干瘪的空话。无新鲜之感。此处教学:一、教师引导不到位,教学功底不够,汗颜!二、过高的估计学生的潜力,就应记住:要相信学生的潜力,却不能盲目的高估学生的潜力。在课后的练习中有一个练习:想象《秋思》中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练习,能够弥补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体会。迫使学生主角代入,体验诗人情感。教师就应重视到这个练习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诗词时,我们就应要求学生体会而不是体验诗人情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制造各种条件,充分引导学生尽可能的“体验”到诗人情感。诗文教学,不是简简单单的理解就能完成任务的。
秋思教学反思6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那么要上好一堂好课,老师就要在不断地反思中吸取教训,收获经验。我参评的课题是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十五课《古诗四首》,我认为这一堂课的闪光点照亮了每一个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灵。
一、寻找突破口,立足于学生实际
1、诗歌是一种抽象的文体,而我面对的却是初一新生,让他们去理解诗人那复杂、抽象、难懂的情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必须要寻找一个简单的切入点。我在设计教案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于是我先选择其中两首类似的诗歌:王湾《次北固山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两首诗都是思乡的典范之作。由于学生在校住宿,很容易想家,因此,导入环节上先欣赏孟郊的《游子吟》,哀伤的音乐配上温馨的画面,自然把学生带入一个思念母亲,想念家的氛围中。
2、三维目标的设定。我将学习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也是一种分层目标的制定。由简入难,第一步抓关键词,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的丰富性;第二步抓住季节景物的特点,由于第三单元的文章与季节有关系,所以在读中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第三步让学生理解这些景物饱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大自然和热爱家乡;第四步领悟本节课的难点——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每一步都考虑了学生的感知能力,步步为营。
二、多样化营造情感氛围
这节课的主题是“乡愁”,应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思乡”情结中,所以在课件的制作上我要下一番功夫。背景音乐的选择、画面和朗诵视频的挑剔,均要切合主题。以忧伤的二胡为主旋律,伴有行云流水般的古筝。
三、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学习古诗,朗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甚至应是一个花大力气的环节。理解文章内涵必须要建立在文本的阅读上。但如何读才能增强学生的领悟力和感知力?我主要是采取“生生读——生生评,小组读——师生共评”的模式。要求是个别学生读完后先自己评价,再由其他同学评价,增强他们阅读兴趣,老师给予中肯的评判,接着展示小组合力,共同朗读,再师生共评价。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学生的热情反而激发了老师的阅读兴趣,我饱含深情的朗读迎来了学生们热情的掌声,最后选出优生小组,并给予适当奖励。
四、化难为简,求同存异
诗歌讲究意象,但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意象”这个词太深奥了。如何破解这个谜呢?我采取“求同存异”的办法。相同点较易找到,关键在于寻找不同点,先抓住两首诗中景物的特点,从色彩、感情基调去体会,逐渐发现两者的最大不同是思乡的程度不一样,一个是热爱大自然进而想到家;另一个是完全思念家乡。一个淡淡一缕,一个浓浓忧伤。再加上仿写例句,更增加了学生们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喜爱,最终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五、课堂上的.灵光一闪
在“知识链接”这个板块中,本来说完“作者及写作背景”之后接着切换“律诗和散曲”这一幅幻灯片,可是在授课过程中由于紧张落下第二条,我迅速平复自己不安的心情,决定把它放到学生第一次读诗之后,揭示两首诗在体裁上的不同,却正好水到渠成,由我让学生了解变成学生自己想要理解,真可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参与性强,基于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学生们的听的认真,记得也认真,教学目标就在快乐的环境下轻松解决了,课堂效率普遍提高。
再次回顾我的课堂也有不足之处,我认真总结,反复考虑:
第一、在“美美地想”这个环节中,我在朗读上花费的时间较多,以至于小组讨论探究的时间略显仓促,学生说的还不够尽兴;
第二、在讲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时,应该提示学生将重点信息划下来,并记忆,而我只是说了一下重点的地方;
第三、在切换幻灯片时,应强调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和方法,筛选重点,剔除繁杂;
第四、我为学生搜集的两首课外诗歌,若能在课堂上读一读会更好,加深他们对家乡的理解,增强他们对这两首诗的情感把握。
我想,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闪光点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怎能不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呢?
秋思教学反思7
关于古代诗歌的教学,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熟读成诵,提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讲授诗歌要紧紧抓住朗读这把金钥匙,这节课上就充分运用了这一点,于是,学生反复读,而每一遍读的要求又在循序渐进的提高,做到了读中学、读中赏、读中悟、读中背,读中拓,于是,各类诗歌体裁的学习方法,学生都会了。那么,这个例子的作用也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秋思教学反思8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动作,十分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课后练习中有一题要把这首诗改成一个小故事。因此,上课学这首诗时,我就特意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交流“诗人在写家书时,他会想些什么?以及如何拆开家书,再看一遍自己写的诗?”就这样,在教完诗后,我认为学生就应能写出自己的想法了。但是,学生写完后,一看基本就是把课文翻译一遍,没有自己的资料,上课说的',作者的心理活动,作者拆开信时的动作,这写方面能够说是等于在课堂上,白白地走过场呀!
反思之后觉得,让学生面面俱到是不可能,就应允许他们在诗意的基础上去扩充,或是让一些困难学生抄抄诗意也行。能够鼓励部分同学进行改写。作业中的“练笔”,在教学时,就应因材而写。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同时,也要注意因人而异。
秋思教学反思9
本节课在谈话导入时,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及以前学过的古诗,大胆的说出古诗《秋思》的`大意,通过回忆对比,激发学习兴趣。接着进行了作者简介,为什么要做这一环节呢?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作者的祖籍在江苏,现在客居洛阳。洛阳在河南西部,黄河南岸,可凸显作者家乡遥远,归途渺渺,有家难返的处境。对学生理解作者思乡之情大有帮助。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一,进行了字音、字形的识记。
会读古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所以我将稍作停顿以及需要重读的地方告诉给学生,防止文意割裂。这对后面进行的诗意理解,也是大有裨益的。在理解诗的大意时,我大胆的让学生自学,自己给予适当的提示与引导。由于前面朗读时做足了功课,所以理解诗句意思时显得并不困难。课堂总结时,教师讲述结合舒缓音乐,让学生想象诗中画面,为完成能力拓展(根据诗意,写一则小故事)夯实了基础。提升了学生课外探究的能力,从学生反馈的作业信息上看,效果不错。所以,语文课别小看新授之前的一个细小的环节,(作者简介等等),只要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不妨多下些功夫,并不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大量的文章分析上。
秋思教学反思10
一、反思教案设计
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文以情而发,”因此在教案设计中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祖”。教这首小令,我本着“短文长教”的原则,与选取的秋景中感受令中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与无奈,,重点训练学生“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为了达到这节课的训练目的,我先吃透教材本身。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却为世人所知晓,不失为千古绝唱。本小令于短短二十八字中,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在萧瑟苍凉的秋景中,叙述出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身影,读来,不禁令人悲情亦痛,潸然泪下……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象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二、反思文本
仔细分析全文,可以把它分为两幅:
第一幅画是由作者精心选取的九个名词、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的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再读下去,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依稀袅起的炊烟的农家小院。这一切,怎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呢。在这里,作者以乐景写哀情,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内心那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抒写了作者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的情感: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
古人说“悲落叶于劲秋”,在深秋的风中,马致远将各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达情,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郊日暮羁旅图,让今天的我们读来依然唏嘘不已。
三、反思课堂教学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的小令名作,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我将课堂处理为七个环节:。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三、互动交流,四、拓展训练,五、当堂训练,六、归纳总结,七、作业。
尽管诸如课堂主线、“瘦”“夕阳”的点化等多处得到认可,但仍有不少地方需改进,尤其是以下四点:1、要避免学生思维重复,腾出有更多时间给学生思考。2、“老”、“昏”、“古”等字仅停留在表面字义理解上,仍需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品赏,感受其荒凉的氛围。3、“断肠人”的情感体验仍不够深入。当学生首次提出“断肠人”让其感受到悲伤时,可顺势追寻,让学生思索“断肠人”在悲伤什么?尝试换位思考,假如你远在异地他乡,会有何感受?从而深化主旨,提示主题。4、可在教学中纳入比较手法,如:白朴的《天净沙秋》,从而彰显出本文“秋思之祖”的文学地位。
也许是初二的孩子涉世未深,学生不能很好地体现令中那种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与无奈,但在今后指导学生在习作的路上,我会继续引导他们体会这种写作方法。
在这节课上,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练,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秋思教学反思11
我感到一堂课除了夯实教学重点,紧紧抓住教学情感外,更为重要的是精妙的教学设计。这是个逐渐成熟的'教学功夫,教师一定要有教学敏感性,当看到课本的每一篇文章时,要很快地找到切入点。这节课我就以“秋思”为切入点,由一首诗来引出“秋思”的诗题。另外,在听课时,我还发现了九年级的一位老师在讲文言文时,从文题的重要的字去找切入点,由文题的两个字来统领全文,使整个教学设计紧凑而有序。
秋思教学反思12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古人又说 “诗言志”,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紧紧扣住“景”(——全诗的画面)、情”(——情感)志(——作者的抱负)三个字来设计问题。全词从诵读入手,以诵读中感悟的情感来引出诗词画面的特点,并引导师生们感悟画面中不同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对于本词上阙,设计了这样几个小问题:“上阙描绘的画面有什么特点?哪个词最能体现这一特点?这些画面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通过诵读理解引导师生品读关键字词比如“衡阳雁去无留意”中“无留意”、“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千嶂”与“孤城”、“长烟落日”与“孤城闭”“四面边声连角起”中“四面边塞”及“连角起”,在景物中感受到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军事态势的严重,边塞荒凉的秋景。这些秋景又与作者家乡的景致迥然不同,一个“异”最能体现这一特点。渲染了边塞荒凉萧瑟有悲凉壮阔的氛围。
在下阕情感的感悟中,我也设计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下阕能直接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是什么?(——泪)征夫为何流泪?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有助于引导师生阅读文本、探究文本、深入思考的意识。师生们很容易在文本中找到将士流泪的两个原因——“燕然未勒”“归家无计”。在此时此地,将士们勒石无功,归家无计,自然会悲从中来,进而我引导师生们进一步思考:“男儿有泪不轻弹,是什么让男儿不寐,最终以泪洗面?”再次将大家的思绪引回文本。师生们发现文本中的“浊酒一杯”“羌管悠悠”“霜满地”这些独特视觉形象所蕴含的独特情感。通过对以上意象的分析,让大家进一步体会戍卒归家无计的忧伤,将军勒石无功的郁闷。
全词的情感不仅止于戍卒归家无计之悲,将军壮志难酬之憾,还包含了他作为政治家心怀天下的强烈之忧患。
秋思教学反思13
近段时间“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进行得轰轰烈烈,在这次活动中,我执教了《秋思》一课。《秋思》是鄂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掩卷沉思,课堂上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我自认为这节课做得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处:
一、教学设计既科学又理。
在开课处,我以李白的《静夜思》入题,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古人喜欢借生活中的一些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下文学习张籍借秋风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作一个铺垫。对于古诗的教学,我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先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再引导学生明诗意,悟诗情;最后进行拓展延伸。整个教学设计一环套一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的设计既合理又易于操作。
二、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内心,充分与文本对话。
“洛阳城里见秋风”一句,我抓住“见”字引导学生想象落叶归根,大雁南飞的景象,感受秋天的萧条,为作者的思乡打下情感基调,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会思念家里的哪些亲人?这样的提问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他们很容易就回答出了妻子、父母、孩子、朋友等等。作好这些铺垫工作,我相机出示张籍的资料,资料里特别指出张籍写这首诗时已六十二岁,整整十年没有回乡了。学生对张籍的遭遇深表同情,所以在学习后文中“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时,对于张籍的心情就很容易理解了。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作者内心,我还引导学生想象张籍在信中会对亲人说些什么?学生大多数说的是对父母身体的关心,对妻子过得好不好表示担忧,叮嘱孩子要听话,好好学习,还说自己有事不能回家,请他们多保重,自己表示抱歉等等。还别说,学生们说得有模有样的,真的就是一个个小张籍了,这些话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站在作者的立场,他们能说出这样一番感人的话语,我内心还是很高兴的,说明他们走进文本了,走进了作者内心。
三、寄信部分的表演入情入境。
引导学生学完诗意后,我设计了一个寄信的情境表演,我当邮差,请一名学生扮演张籍寄信。我接到信时,向张籍大人抱拳表示告辞,张大人连忙大喊:等一等。一把抢过我手中的信,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看起来,我故作不解:张大人,你这是为何呀?张大人忙答道:我怕匆忙中写漏了些什么?如此反复了二次,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对于作者为何“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理解得非常透彻。
四、过渡句很精妙。
学完第一句诗时,我为了引出作者的思乡之情,这样引导的:“是呀,焜黄华叶衰,秋天是衰败的.季节,同时又是感伤的季节,落叶归根了,大雁南飞了,而张籍只能孤零零地站在冷冷的秋风中,望着家乡的方向暗然神伤,他也想家了啊!”很自然就过渡到了思乡。再如学完全诗后进行拓展时,我说:“其实,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和孟郊。古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
字写进诗里。课前我让你们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谁来说说?”最后的结束语,为了导入本单元主题——亲情。我这么说的: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们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更让游子们牵肠挂肚。你们现在还小,不能完全领会,但是等你们长大了,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浓浓的亲情。课后,很多听课的老师都认为我本节课过渡语很精妙,让人听了感觉很舒服。确实是这样,过渡语精妙了,整节课会增色不少。
秋思教学反思14
古诗在这个学期被选为我们学校的打磨课内容,如何教古诗便成为我们教研活动的主题。一首古诗被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重复着,为的是找到教古诗的最佳方法。这次我选择《秋思》这首诗,它排在三首表达思乡情诗歌的中间。虽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如何传递给没有雷同生活经历的学生,让学生感受着诗人的感受,想着诗人的所想?除了诗的内容外,我到底要通过《秋思》这个载体教给学生什么?诗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课堂?……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呈现在我的.脑海中。
在这之前,我听过三年级两位老师教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她们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亮点是能借助多媒体把学生带进一个诗意的课堂。我个人也认为古诗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诗意的课堂?我想方设法让《秋思》的情意在诗意的课堂上流泻。
一、在读中彰显诗性。
我一直认为诗的教学应不同于其它的课文阅读教学。一般的课文阅读教学可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深入品味体会,但诗一经这样折腾就会把诗拆得支离破碎,它就失去了诗本身的整体完整性。为了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诵读。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秋思》在诵读中流淌。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诗的意思。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最后熟读成背。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诗的味道。
二、在想象中丰富诗意。
在众多的借写家书的诗中,张籍的这一首《秋思》获得的评价最高。王安石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它语言精炼,蕴含丰富的内容。题目有“思”,而整首诗中却没有一个“思”字,那这个“思”究竟藏在哪呢?在深入备课后,我觉得诗中的“见秋风” 可作为教学这首诗的突破口。“意万重”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个人觉得引导学生想象,丰富学生对“见秋风”的表象,加深对“意万重”的理解。这样对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学生对这首诗有了整体的印象后,我马上抓住诗眼“见”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学生一次次想象“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我营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对比中,以有形的景来衬无形的思,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们探究、品味“见秋风”。希望想象到的画面成为学生通往作者内心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
三、在遗憾中憧憬未来
课后的集体评课中,许多老师也认同我这样处理所带来的效果,值得一学,同时也指出我的不足之处是多媒体课件中少了把学生带入意境的声音,多了一些不必出现的秋景图。今后在制作、运用多媒体课件时,我会向一些年轻老师学习,提高制作课件的能力。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秋思教学反思15
1、课前注重到学生中去了解学情。每一堂课在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的同时,我都要提前、深入“基层”去了解学情。问问他们明白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堂课也是一样。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能够及时再次修整自我的教学设计,已经弄懂了的就不说,节俭教学时间;需要说的重点讲,集中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学生的学情是我教学生长的土壤。
2、课中遵循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根据学情来定教,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在整体感知时,我先问孩子“你们读懂了些什么?”,在他们的发言中很多问题就已经自行解决了。然后我又问“那你们还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呢?”,继而经过梳理小结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开始我接下来的教学思路与方向。
3、从整体入手,围绕诗题解读文本。在学生解释诗题后,我在“思”字下做一标记,问:“围绕这个字你有什么想问的?”,经过学生的一一回答,我们梳理出三大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思什么?为何思?如何思?这既是问题也是古诗的脉络,捋清了“教与学”的思路。
4、体现高年段古诗教学特点,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本事的培养。围绕“思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去默读古诗再次思考“意万重”的丰富内涵。并在小组交流讨论。经过反馈学生说出了很多动人的场景和资料。有对年迈母亲的担忧与思念,有对弟妹的询问,有对家乡一草一木询问,有对亲人的节日问候,还有对家人说的宽慰的话语……
5、注重“走个来回”,从语言文字中来再到语言文字中去。不仅仅学习、积累、感悟诗句,更积累学习诗人的写作及表达方法。本诗曾被王安石评价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与岑参的《逢入京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不断品读感悟的过程中学生已经逐步感受到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抓住一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又开封”,将自我那“意万重”,“说不尽”的心理烘托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我经过一个简单的比较读之后,进行小结带领学生体会那种“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神来之笔,是对其独到写作方法的一种体会与学习。
【秋思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秋思》教学反思04-03
《秋思》教学反思04-03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04-03
秋思01-31
秋思的作文11-28
秋思作文03-05
《秋思》改写01-23
秋思改写01-25
秋思的说课稿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