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03 11:39:5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本单元内容的难点,因为乘法分配律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上课时,我以轻松愉快的闲聊方式出示我们身边最熟悉的教学资源,以教室地面引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两种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算式:(8+6)×2=8×2+6×2,从上面的观察与分析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通过观察算式,寻找规律。让学生在讨论中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我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加以验证。学生兴趣浓厚,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能力。

  这堂课由具体到抽象,大多需要学生体验得来,上下来感觉很好,学生很投入,似乎都掌握了,可在练习时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在学习时知道“分别”的意思,也提醒大家注意,但在实际运用中,还是出现了漏乘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练习课时要加以改进。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乘法分配律在乘法的运算定律中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定律,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大致规律能理解,也能灵活运用,但是要求用语言来归纳或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规律,有部分学生就感到很为难了。感觉他们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课本中关于乘法分配律只有一个求跳绳根数的例题,但是练习中有关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却灵活而多变,学生们应用起来有些不知所措,针对这种现状,我把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进行了归类,分别取个名字,让学生能针对不同的题目能灵活应用。

  乘法分配律大致上有这样三类:

  一、平均分配法。如:(125+50)*8=125*8+50*8.即125和50要进行平均分配,都要和8相乘。不能只把其中一个数字与8相乘,这样不公平,称不上是平均分配法,学生印象很深刻,开始还有部分学生只选择一个数与8相乘,归纳方法后学生都能正确应用了。

  二、提取公因数法。如:25*40+25*60=25*(40+60)解题关键:找准两个乘法式子中公有的因数,提取出公因数后,剩下的另一个数字该相加还是该相减,看符号就能确定了。

  三、拆分法。如:102*45=(100+2)*45=100*45+2*45这类题的关键在于观察那个数字最接近整百数,将它拆分成整百数加一个数或者整百数减去一个数,再应用乘法的分配率进行简算。有了归类,学生再见到题目就能依据数字或运算符号的特征熟练进行乘法分配律的简算了。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2

  1、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计算热情。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熟悉的购买家具的场景,配上我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下子就把学生代入到了一个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中,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紧接着的问题如果你是小红,你想买什么家具呢?根据小红家的需要,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个个积极动脑,跃跃欲试。在学生充分提出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计算热情。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因用而算、以算激用的过程,将算与用紧密结合。

  2、多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

  首先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交流计算方法,叙述计算过程等一系列的笔算乘法的技能训练,形成一定的算理。然后通过比较124和2132这两题,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在乘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是四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你认为该怎么乘呢?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反思,让学生能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迁移到三位数乘一位数,进而自然联想到四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从而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起来,有利于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学生探索出笔算方法后,我因为担心学生没有听懂,怕学生做错,说错,故而引导太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的不够。如果我能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想,去做,去说,相信学生的。表现会更出色。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3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如何教学能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并能正确的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呢?我做了一下几点尝试。

  一、创设师生竞赛,激发学习欲望。

  上课教师先出示:(1)8×(125+11) (2)(100+1)×23

  (3 )648×5+352×5

  老师和同学们做一个比赛,王老师口算,你们用计算器算,看看谁能获。

  结果教师又快又对,学生都很奇怪,教师顺势导入:同学们都特别想知道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用计算器都没有老师口算得快的原因吗?是因为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知道了乘法的又一个定律可以使运算简便,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二、设计思考问题,学生自主探究。

  出示例题后,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教师出示思考问题,学生自主探究。

  讨论:

  1、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

  2、那么等号连接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联系呢?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给出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课件出示问题)生A:我发现左边括号外的那个数,写到右边都要乘两次。

  生B: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三、练习有坡度,前后有呼应。

  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练习的形式多样,课本上的填空题解决以后,设计了判断题和练习题,把学生易出错的问题提前预设好,而且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也可以两个数的差,也可以是三个数的和,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完整,也为后面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打下伏笔。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我特意把开始和老师比赛的题目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学生非常有兴趣,在练习中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本堂课中新的教学理念有所体现,是一节本色的数学课堂。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自主探究环节对问题的设计不够简洁,还可以再做斟酌。实际分配律的揭示过程与教案设计顺序有些出入,感觉效果没有预想的好,上课时对于教案的熟悉程度还有待加强。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4

  师:出示教学挂图并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什么?

  生:张阿姨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钱?

  师:能自己列式解答吗?(教师巡视,学生解答)

  让用两种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分别板演。

  师:说说65×5+45×5这种解答方法是怎样想到的?

  生:先算买夹克衫和买裤子各用多少元?

  师:(65+45)×5这种方法呢?

  生:先算买一套衣服用多少元?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呢?

  生:想的方法不同导致列的算式不同,但结果相同

  师: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连接?

  生:等号揭示:(65+45)×5=65×5+45×5

  师: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它们有什么联系吗?(从数,运算符号思考)

  生:结果相等,都有三个数,5左边出现了1次,右边出现了两次,左边先加再乘,右边先乘再加……

  师:等号左边先算什么?右边呢?

  生:等号左边是65加45的和乘5,右边是65乘5的积加45乘5的积。

  师:你能模仿着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学生试写

  学生列举验证,教师将学生列举的等式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等式两边的得数。

  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说,像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师:由此你想到些什么?

  生:这里有规律。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这种普遍存在的规律呢?

  生:(字母、符号、文字)

  师:试着写一写吧

  生:(a+b)×c=a×c+b×c

  (△+○)×□=△×□+○×□

  师:小结:像这样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也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他们的积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指着算式说)

  顺着读,(任何事物都要从正反两面去看)反过来读乘法分配律

  反思:

  乘法分配律一课是苏教国标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已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接触过加法、乘法的验算和口算等方面的知识,对此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乘法分配律的基础。教材安排这个运算律是从学生解决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初步感受运算的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观察比较,发现规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地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举例——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习全过程。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地金钥匙。由于乘法分配律是本课教学难点。教学中安排了三个层次,首先学生在观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特征的基础上模仿写等式,在模仿中逐步明晰特征。第二层次在观察比较中概括特征,通过“由此你想到了些什么”引发学生联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从而得到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再通过学生大量的举例,验证猜想,得出规律。本课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方法,并产生运用这一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的愿望和热情。这些数学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能力。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5

  由于本学期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自己在讲四年级数学课的时候,不免有些匆匆。为了保持好进度,习题处理稍显落后。在近一段时间对孩子们的“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检查来看,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这是好多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很容易和乘法的结合律弄混淆。所以,我就想搞清楚,到底孩子们是哪里没有搞清楚?就在课下又提问了几个老在分配率出错的孩子运算公式,发现有的孩子能结结巴巴地把公式背出来,有的是比较顺利地进行背诵。那么,会顺利背诵公式的孩子们到底是哪里不会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是旁敲侧击地进行“盘问”——我拿着生活中的2.5元的.冰淇淋打比方,问问买23个和28个需要多少钱?孩子们算的很快。他们知道把23分解成20加上3,还有部分学生28×25=(20+8)×25,我当时一项,哎呦不错,还不是完全不会啊。看来,孩子们在真正的生活情境中还是有一大部分人会自觉的用乘法分配律的。可是,真正运用到教学中,孩子们确实很难达到自觉地运用分配律去计算,特别是一些变式就更加的困难了。

  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有三四个孩子的下面的结果却是让我大跌眼镜——28×25=(20+8)×25=20×8×25,当时我就在想,坏了,孩子们把这两个公示记混淆了。果不其然,我给他们出了一道题72×25=(8×9)×25=8×25+9×25,我在给学生们一一讲解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这一类问题出现是因为孩子们没有自觉观察算式特点的习惯。他们只是急匆匆的完成自己的作业,对于此类的计算的目的单纯得很就是只要得到答案,自己就忽略了计算的过程。

  后来我就想,我去时应该多出一点类似于(80+8)×25,72×25,125×32×25的这些题对孩子们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样来提高孩子们对公式概念的认识。我可以让孩子们先学会一道题的做法,在慢慢来进行相应的引导。并且出一些题目要求孩子们使用分配律或者结合律等等,对孩子们进行巩固。让孩子们学会多种方法解决一到数学题,把握“凑整”这个解题关键,正确、合理地使用运算定律,就是正确的。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6

  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教学乘法分配律之后,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很低,特别是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极容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1、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

  教学中通过解决买水果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得到了(110+90)2=1102+902这一结果。这时我们往往比较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积的和。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所以这里我们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的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表示200个2,右边也表示200个2,所以(110+90)2=1102+902

  2、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式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3、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经历解题策略多样性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如:计算12588;10189你能用几种方法?

  12588 ①竖式计算; ②125811;③125(80+8);④125(100-12);⑤(100+25)88; ⑥(100+20+5)88等等。

  10189 ①竖式计算;②(100+1)89;③101(80+9);101(100-11);101(90-1)等。对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进行间算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乘法分配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力争达到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成为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的目的。

  4、多练,针对典型题目多次进行练习。

  练习时注意练习量和练习时间的安排。刚开始可以天天练,过段时间以后可以过1-2天练习一次,再到1周练习一次。典型题型可选择(40+4)25;(404)25;6325+6375;65103-653;5699+56;12588;48102;4899等。对于比较特殊的题目可间断性练习,对优生提出掌握的要求。如3698+72;6825+68+6874,3212525等。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7

  小学阶段的“简便计算”是“数的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数运算定律应用到小数》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运算定律、熟练计算整数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后,一些学生的作业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错误。仔细分析,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反思。

  一、出现的问题

  案例典型错题:1.25×3.2

  生1:1.25×3.2=1.25×(3+0.2)=1.25×3+0.2=3.75+2=5. 75

  生2:1.25×3.2=1.25×(4×0.8)=(1.25×4)×(1.25×0.8)= 5×0.1=0.5

  分析从这些问题中不难发现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存在着一些不足。生1和生2混淆了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到底在什么样的算式该用乘法结合律或用乘法分配律,他们并不能肯定,有的时候通常是靠“蒙”。

  反思在一些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运算定律只是简单的知识储备,而在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灵活计算时则缺乏足够的自觉。究其原因,跟平时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脱不了关系。

  1.教学观念重技能传授,轻算理剖析。简便计算的教学,教师往往过分偏重于简单模式化的技能训练,而忽视运算定律的算理分析,致使部分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套用运算定律。这样的教学过程,老师强调从计算入手,得出乘法分配律,但是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成立乘法分配律。学生只关注到乘法分配律应用到算式中的简便功能,却忽视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分析,不利于学生今后对知识的运用。

  2.教学方法重记忆积累,轻意义理解。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这些现象:教师让学生背诵运算定律的公式,但是对算理却不作要求。当学生出现混淆运算定律的时候,教师却简单地从公式入手,告诉学生括号里是乘号时不能运用乘法分配律,只能当括号里是加法或减法时才能用乘法分配律。这些提醒也许在一定的时间内会起到作用,但学生终究缺乏对运算定律的`真正理解。此时应从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入手,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对这两种运算定律进行比较,充分地理解乘法结合律及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自主建构起知识体系。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1.掌握计算方法的学习起点。对于乘法分配律,其实早在之前的学习中就有接触,只是我们的教学中没能单独把它提出来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如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中的“13×2=?”时,大部分学生都会计算。而且当时的方法就是先算个位上的3乘2等于6,再算十位上的1乘2等于20,20加6得26。如果把它的口算过程写下来就是:13×2=10×2+3×2=20+6=26。学生能够理解题目的意图是将13分解成10和3的和。假如能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和,同样也能分解成两个数的差、两个数的积。这些题目能帮助我们解决类似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计算。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架构起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桥梁,就为理解乘法分配律奠定了基础。

  2.重现运算定律的意义背景。乘法分配律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模型,它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阶段,大多能找到与之完全相符的生活原型。教材在内容呈现上提供了很多丰富的生活素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助抽象构建乘法分配律模型,也为丰富模型内涵提供了认知的有利条件。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8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故而,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

  现在的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并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着对新课标的学习和认识,我对“乘法分配律”这一堂课在实践理念方面作如下的探索。

  1.在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

  (1)通过学生比赛列式计算解决情景问题后,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在课的开始,我通过口头讲故事创设情境“森林超市”,“招聘广告”,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你们去过森林超市吗?想不想去看一看?小狗开了一家森林超市,想通过招聘广告应聘一名营业员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兔、小猪看到广告后,前来应聘,小熊决定进行考试过三关,择优录取。小狗还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参加这个活动,你们愿意吗?学生已迫不及待地说想。

  接着我分别让班上的一组、二组分别和三组、四组扮演小猪和小兔进行解题比赛,学生学生们积极性极高并争先恐后地做题,同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先后得出:

  (1)50×8+125×8 =400+1000=1400(元),(50+125)×8=175×8=1400(元);

  (2):(55+45)×5 =100 ×5 =500(元),55×5+45×5=275+225=500(元);

  (3)15×4+3×4 =60+12=72(元),(15+3)×4=18×4=72(元)。

  此时教师让学生观察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用“=”连接。通过不同计算得到相同的结果,让学生从中初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为了让学生切实体会生活中确实有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在此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上面两题的结果,左边和右边的式子也有相同的形式,这里是否存在着规律?让学生带着一点疑惑,又急着想证明的愿望继续探究。这时学生心中已具有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当学生有了上面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列举出类似的等式已水到渠成。让学生观察刚才得到的一系列等式,小组讨论:从这些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并要求同桌尝试合作学习进行一人任意找三个数写出等号左边的式子让另一个写出等号右边的式子,几题过后再交换写式子,让他们亲自感受乘法分配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3、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针对平时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在判断题中我安排了(25×7)×4=25×4+7×4,让学生通过争论明白当(25×7)×4时用乘法结合律简算;当(25+7)×4时用乘法分配律简算。在填空题目中,我设计了

  ①(10+7)×6=()×6 +()×6 ;

  ②8×(125+9)=8×()+8×();

  ③7×48+7×52=()×(+)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也为后面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打下伏笔。

  总之,在本堂课中新的教学理念有所体现,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对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而且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中对情境的趣味性、兴趣性、情境性不能很好的体现,情景创设题目有点多,需减少一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还不够。这一系列问题有待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最后,衷心地感谢各位领导的指导并提出建议!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9

  教学乘法分配律之后,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偏低,特别是在简算时该选用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搞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

  教学中通过解决“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多少千米”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得到了(110+90)x2=110x2+90x2”这一结果,教学中只注重了等式的外形特点,即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积的和。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这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这里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表示200个2,右边也表示200个2。所以(110+90)x2=110x2+90x2

  二、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是个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三、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经历解题策略多样性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如:计算125×88;101×89你能用几种方法?125×88①竖式计算;②125×8×11;③125×(80+8)等。101×89①竖式计算;②(100+1)×89;③101×(80+9)等。对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乘法结合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力争达到“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成为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的目的。

  四、多练。

  针对典型题目多次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练习量和练习时间的安排。刚开始可以天天练,过段时间以后可以过1-2天练习一次,再到1周练习一次。典型题型可选择(40+4)×25;(40×4)×25;63×25+63×75;65×103-65×3;56×99+56;125×88;48×102;48×99等。对于比较特殊的题目可间断性练习,对优生提出掌握的要求。如68×25+68+68×74,32×125×25等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0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因此,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

  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位在: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

  教材提供了这样一个主体图:春季里,同学们开展植树活动,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活动?学生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列出算式,接着通过计算发现,两个算式可以用“=”连接,即25×(4+2)=25×4+25×2。我将其首先呈现给学生,目的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

  接着设计“悬念”,抛出四组题目,把学生引到“两算式的结果相等”的情况中来。先请学生猜想,而后验证,再请学生编题,让每一个学生都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研究中来。在编题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交出了正确的“答卷”,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研究的欲望。接着,请同学在生活中寻找验证的方法,以四人小组为研究单位,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探究其中的奥秘。小组讨论的方式,更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激发学生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

  通过实践、讨论,揭示了乘法分配律。再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乘法分配律加以内化。这样做,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自己动手编题、自己动脑探索,从数量关系变化的多次类比中悟出规律,“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发现!这对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其激励作用无疑是无比巨大的,而“爱思、多思、会思”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纵观教学过程,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我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感受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会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1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今天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己班上,后来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老师的课,现在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老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通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而且将原来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通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因此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后,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3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先创设佳乐超市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买“3套运动服,每件上衣21元,每条裤子10元,一共花多少元?”列出两种不同的式子,他们确实能够体会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具有相等的关系。这是第一步:通过资料获取继续研究的`信息。(虽然所得的信息很简单,只是几组具有相等关系的算式,但这是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获取的,学生对于它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用他们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观察算式,寻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加以验证。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能力。

  第三步: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拓宽乘法分配律。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阶段,同时还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2

  曾经真的以为自己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数学教学,甚至可以为了我的学生与数学教学,放弃我个人的休息时间,为的只是我爱的`学生能爱上我教的数学,能把数学学得很出色。然而为什么总是事与愿违,成效“背叛”了设想,作业“背叛”了课堂?一切显得那么捉襟见肘,“徒劳无功”成了我这学期最大的感受,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当我回想起教学中一点一滴的琐事,老师们交流时的经验之谈,再重新翻阅起一些理论书刊时,我似乎意识到自己其实早已经“背叛”了数学教学。

  “哦,简单,简单!”黄玄昶又乐滋滋地高高举起他的手,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的回答又正中我的下怀,这不正是我所期望的答案吗?说实话,开公开课我就喜欢像他这样的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而且一步一步被我“引进”来,突出所谓的教学重点,攻克预设的教学难点,最后解决相应的问题,“看上去很美”,真的,经过我的“引导”,他能“自主探索”,寻求规律,最后消除疑问,这不是一件看上去很“完美”的事吗?

  可是……“怎么又错了!”我真是纳闷,上课如此“高效”的人,怎么作业就这么惨不忍睹?题目稍一拐弯,就转不过来了,曾经我把他定论为思维的灵活性不够,然而上完这堂《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后,经过反思与请教,我终于发现我错了。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3

  乘法分配律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体验、练习中理解乘法分配律,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一、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在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举例:设计学校买书的情景。让学生帮助出主意。出示:“一套故事书45元,一套科技书35元,各买3套书。一共需要多少元钱?”让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45 +35 )×3 = 80×3 = 240(元)、45×3 + 35×3 = 135+105= 240(元)。此时,让学生观察通过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可用“=”连接。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形式表示:(a + b)× c = a × c + b × c

  本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可通过练习发现孩子们掌握得并不如意,在下节课我将继续加强练习。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4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每当教授学生学习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心里多少都有些发怵,因为这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学生极易混淆概念。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难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于是,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且举例进行验证。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位在: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口算、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在教学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新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传统的计算方法,发现规律,而是给学生出示一些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生活背景,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引出运算定律。

  本节课也一样,教材提供了这样一个主题图:工人叔叔正在给墙面贴瓷砖呢,横着一排贴9块瓷砖,竖着有两种颜色,其中黄色的贴4排,蓝色的贴6排,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需要贴多少块瓷砖?学生独立计算,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1)4×9+6×9=90(块);

  (2)(4+6)×9=90(块)。

  接着我让学生叙述等号左边和右边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根据情境)。目的是让学生用等值变形对算式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观察两个算式,让学生说出:这两个算是可以用“=”连接,即:(4+6)×9=4×9+6×9。学生继续观察等于号左边和右边的算式的特点,目的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接着设计“悬念”,出示四组题目,把学生引到“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的情况中来。先让学生猜想,然后验证,再让学生仿照上式编题,让每一个学生都不由自主的参与到研究中来。在编题的过程中,大多学生都编得正确,于是学生在参与探究中体验到了成就感,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探究的欲望。接着,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验证的方法,分小组交流讨论,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活跃起来了,纷纷探究其中的奥秘。

  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更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激发学生希望获得的成功的机会。通过实践、讨论,揭示了乘法分配律。再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乘法分配律加以内化。这样做,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自己动手编题、自己动脑探索,从数量关系变化的多次类比中悟出规律。

  “给的现成”的少,学生“创造”的`就多,这样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主动参与,学会了进行合作、独立思考、研究、发现等,像一个数学家一样(这是我的鼓励语言)!这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起到的激励作用是无比巨大的。而爱思考、多思考、会思考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会使教材的内涵更有深度、广度,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本节课的教学较好的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主动探究、亲身经历和体验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习文本批判、质疑和重新发现的过程,是在具体情境中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也是身心多方面需要的实现和发展的过程。本节的教学,我从主题图入手,引出(4+6)×9=4×9+6×9。设计的目的是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得到乘法分配律的一个实例。接下来,出示四组题目,把学生引到“两算式的结果相等”的情况中来。然后让学生通过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再让学生举例验证方法的普遍性,最后由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验证、归纳出乘法分配律。整个过程中,我不是把规律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感悟发现,使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观察――猜想――验证――结论,联系生活,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多向互动,注重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智力水平、活动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发展,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师生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这一定律的主动构建过程,使学生个人的方法化为共同的学习成果,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生命活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总之,在本节课中,虽然新的教学理念有所体现,但对于个别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同学们虽然很投入,都似乎掌握了运算定律的运用,但在课堂练习时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个别学生仍然出现了概念混淆,如:学生在计算形如a×(b+c)时,就把等于号右边的算式错误的写成:a×b+c,期间我还提醒大家注意,但实际运用中,很多同学还是忘记用括号里的两个加数a和b分别去乘括号外的乘数c。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上课之前所发怵的原因,现在看来,对于这一问题,还必须在今后的练习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理解、运用的训练,更有待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更好的教学方法,以求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5

  1、乘法分配律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更要注重其内涵。

  乘法分配率的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先加后乘)=两个积的和(先乘后加),使学生从表象上进行初步感知。从而理解(4+2)×25=4×25+2×25是相等的,即左边表示6个25,右边也表示6个25,所以(4+2)×25=4×25+2×25。

  2、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式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3、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如:计算125×88;101×89你能用几种方法?125×88①竖式计算;②125×8×11;③125×(80+8);④125×(100-12);⑤(100+25)×88;⑥(100+20+5)×88等等。101×89①竖式计算;②(100+1)×89;③101×(80+9);101×(100-11);101×(90-1)等。对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乘法结合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0-27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05-17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05-17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01-17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通用02-20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1-30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03-15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04-11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04-08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