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反思

时间:2024-07-20 11:43:2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经典)六年级数学反思15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数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经典)六年级数学反思15篇

六年级数学反思1

  教材分析

  圆的面积是在初步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几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学生已有了平面几何图形的经验,知道运用转化的思想研究新的图形的面积,在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现象、勇于实践。在操作中将圆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找到圆的面积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发展到认识曲线图形,是一次飞跃,但是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六年级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空间图形等较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归纳、类比、推理的数学经验,并具有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联系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知道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的'计算圆的面积。

  2、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

  3、根据圆的半径或者圆的直径来计算圆的面积,解决简单的有关圆的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知道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难点: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

六年级数学反思2

  在教学反比例的意义时,首先简单回顾正比例的概念知识,然后给出单价、总价、数量,问:怎样组合才能符合正比例的要求?接着小结:“既然有正比例,那就有……”(学生说:反比例)引出课题《反比例》,引对与错,最起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质疑心理,为后面的学习先奠定一定的基础。接下来出示例4和例5并按要求回答,然后把例4和例5放在一起比较,寻找这两道例题的共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都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两种量里对应数值的乘积一定。找出共同点之后,分步出示反比例的意义,然后用反比例的意义在回去解释例4,接着要求学生用这一知识解释例5,然后学会用字母X、Y和K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生之间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关系,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观察、分析、概括、发现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例4后,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接着实际运用,做练一练第1题和练习八的第4题,到这里我都是教要用一句话来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接下来出示例6,跟学生说明,我们也可以列数量关系式来判断,如果要列数量关系式判断的话,它们的乘积就要一定。至此,课的内容已经基本上完,后面就做了两组相关的练习,一组是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其中有一题不成比例,有一题成正比例,有两题成反比例,另外一组题目是先把数量关系式填写完整,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回答问题,最后总结本课内容。总结时,学生提到了和正比例的区别的联系,这是我备课时所没有想到的,而正好时间又多,我就顺着学生的思路,要大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由于前面学的比较好,学生很清楚地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中有个学生说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时是这样说的:它们相同点都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如果要讲具体怎么变化的就有区别了。为学生的精彩回答而感到高兴,看来他们今天学的比较好。同时,我也暗自为自己庆幸,不是庆幸上的好,而是庆幸课的内容按预计的上完了,也改掉了一直伴随我的老毛病——课堂上罗罗嗦嗦。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我觉得让学生动脑思考的时间环节还是不够,没有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做,自己探索,一直都是跟着老师走,感觉有点放不开。

  在提问方面,过多照顾了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学习较好的学生知识的拓展训练太少。

  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要让学生自己来设计问题,让学生互相提问题,编问题,让学生己去探索,自己去提问,自己去发现,这样的教学才是更深一个层次的教学,更专业一些的境界,所以,在现在的教学思路,在教学模式上,再来一些革新,更加放手让学生去做,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

六年级数学反思3

  数学思考主要是通过三道例题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分步枚举组合的能力和列表推理的能力。这里的规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是,由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这也是数学解决问题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反思课堂教学,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

  本节课我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开课时,出示一个点,问:可以连几条线段?学生不假思索的说:一条。在片刻安静之后,学生突然恍然大悟,立刻反应:不能连成线段,因为线段有两个端点……接着在黑板上又点一个点,问,两个点之间可以连几条线段?(一条)。在学生及其兴奋的时候,我不再一个一个添点,而是一下点了8个点,问:8个点之间可以连多少条线段?学生喊着8条、10条……然后是相互的争论,互不相让。在学生兴奋的时候,我说:究竟是几条呢?给你们一个建议:在纸上画一画、数一数。由于点比较多,想一下子数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约1分钟之后,我又说:点多了,想比较快的数出可以连多少条线段不容易,怎么办?有的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想到先研究点比较少的情况,找到规律后,再应用规律研究点比较多的情况。在这里我给学生建议,利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是否更清楚呢?渗透了由难化易的数学思考方法。学生从2个点开始连线,逐步经历连线过程,随着点数的增多,得出每次增加的'线段数和总线段数,初步感知点数、增加的线段数和总线段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经历丰富的连线过程后,整体观察和对比表格中的数据,从而进一步发现每次增加条数就是点数-1,接着让学生在发现中提升规律,从而解决复杂的问题。学生不仅学到了点连线段的方法和知识,还体会到了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真是受益匪浅。

  二、注重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应用所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渗透数学思想,指导学生的研究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方法,自主的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更多的数学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数学思想时,在引导学生研究了“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之后,出示了练习十八的第3题:多边形的内角和。在研究的时候,为学生学生提供了画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表格,学生根据刚才研究的经验,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其中蕴含的规律。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的研究的,为什么多边形的内角和是(边数-2)×1800。在学生发现规律之后还要学生反过来思考这样的规律所形成的原因。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及创新精神。并且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之前发现的连线问题的规律,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整个过程都在逐步地让学生去体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更深刻的理解如何将数学问题化繁为简,运用数据学的不完全归纳法总结规律、验证规律并运用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三、动手操作仍是数学研究不可抛弃的方法

  数学的这种抽象性,使得有些孩子学习数学时,会有困难。在研究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操作的手段。可以是实物操作、可以是在纸上的写写画画,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在实际的观察、分析、提炼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的理解问题的本质,发现有价值的规律,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了问题研究的方法。并且常年的实践证明,孩子自己操作并从中有所得,学生从实践操作中找到规律,同时也获得发现规律后的快乐。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的特点及数学知识的基础,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图中连线,将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来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思维得到训练。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关注了这些问题。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课堂生成是随机的,在研究若干个点之间可以连多少条线段的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规律的总结,但是忽略了存在这种规律的原因。比如:”每增加一个点,所增加的线段的条数就是点数-1”,终于等到学生发现了规律,我就迫不及待的引导学生总结最终的规律,而没有引导学生反思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使学生更清楚的理解规律,进而进一步应用规律灵活的解决后续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这个失误也说明,在公开课中,教师还是没有沉住气,仍然有走教案的迹象,我还要继续不断的修炼自己,以使自己的驾驭课堂的感觉更游刃有余。

六年级数学反思4

  第一个容易混淆的地方是。

  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用方程解答,在解设未知数的时候,教材上出现的方法是在设未知数的时候,单位上就出现了不同,以至于学生不知道如何区分,什么时候该怎么设。

  第二个就是方法的选择上。

  其实在这一块知识上,利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解法。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很重要,从学生的课堂和课后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这种解法的原理,只是在一样的画葫芦罢了。

  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今天又对比例尺的内容重新整理了一遍,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例如:比例尺1:500000这是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的时候的比,所以在用列方程进行解答的时候,如何进行解设只要抓住一个要点: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相同的才能列出方程。这样就不用去顾及怎么设,只要抓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怎么设都是可以解答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倍比关系的理解,实际还是对于比例尺的理解不够深。例如:比例尺1:500000表示的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倍,图上的1厘米实际是5千米,这就是线段比例尺,在有些问题中利用线段比例尺还会给计算带来方便。

  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地给学生适当的进行归纳整理,会加强学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

六年级数学反思5

  《倒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倒数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的。因为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是归结为一个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也给了我不少启示:

  启示一:处理好“教教材”和“用教材”的关系

  当新课程以全新的理念走进课堂时,我们也应积极参与,并努力超越,实现用活教材,落实新理念。那么如何用活教材呢?这节课上,我采用了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方法,正确处理了“教教材”和“用教材”的关系。

  1、在本课的引入中,我没有采用多种铺垫,而是直接通过让学生计算教材中的.三个乘法算式,观察积的特点与算式中两个因数的特点,直接对倒数形成了初步的认识,更明白了只要调换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分数。然后让学生对具有这样特点的两个分数起名,学生不约而同的叫它们倒数。

  2、变例题教学为学生举例说明。学生在深入思考中得出结论,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成果。我觉得,这样做不仅增添了课堂活力,而且还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解决了学生的困惑,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3、丰富练习的形式。在充分利用教材的练习同时,我还适当地补充了练习的内容,如在倒数意义揭示后,为了巩固对概念的理解,进行了一组针对性练习。

  启示二:相信学生,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

  通过教学,我感受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并积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正确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

  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相信学生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中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要使学生不是坐等听别人讲,而是能养成先自己积极思考的习惯。教学中,我在让学生举例时不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而且让学生把算式写下来。

  2、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当学生有困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解决困惑。

  3、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新课标强调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为此作为教学活动中合作者、组织者,在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上应多“扶”。

  当然这节课,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由于自己的性格所至,仍然存在着对学生不放心的思想,放手不够大胆,总要讲得面面俱到,导致后边的教学时间仓促,在概括方法、比较大小时主要以教师为主,处理的比较匆忙,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一定的程度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2、对于有些问题的处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更深刻的掌握知识。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使自己的教学相得益彰,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尝试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六年级数学反思6

  回顾本节教学,我感到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兴趣,在整节课中我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既为新知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做好情感上的准备。例题的选择、练习的设计都和生活实际相关,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也体现了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美。

  2、本节课的'教学中特别强调了线段图的作用,线段图的教学从三年级就开始了,但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学生没有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的意识和习惯,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体会到线段图的作用,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本节课这么强调线段图就是想让学生明白线段图能让你更清楚地找到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能帮你找到与众不同的解法,能让你更准确地把握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等等,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明白其作用,才能有用的意识,从而形成用的习惯。

  不足之处:

  1。本节课,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说不同的思考方法、思考过程,对于哪些学困生来说是不是有必要,因为他们只能听懂其中的某一些解法,在别人“说”的时候,他们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成了“观众”和“听众”,如何更好地面向每一位学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2。反馈形式比较单调,缺乏激励性的语言和形式,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采取多种形式如让学生间搞个小竞赛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年级数学反思7

  六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就是《认识负数》,“负数”是小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学生比较陌生,但生活中却普遍存在。根据《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注意挖掘现实性的问题,利用温度计,存折等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负数,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负数,理解了每个负数所表达的相反意义的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到了第二课时比较大小,是先以大树为起点,一个人往东走,一个人往西走,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引出数轴,使学生知道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循序就是从大到小的顺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即负数都比0小,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即正数都比0大。对于正数的比较,因为是旧知识,所以不在话下。以往的学生对于负数的大小比较,能凭借着数轴进行比较,脱离数轴时,尤其是像—1/3与—1/4这样的分数比较大小,很容易出错。

  这节课我提前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干脆就彻底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找数轴的奥秘吧。

  学生自己在数轴上描过点后,自己观赏怎样比较大小。有什么发现?一个学生说:“0左边的数都比0小,右边的数都比0大。”一个学生说:“负数是从0看,越往左越小,正数是越向右越大,如-4/5比-1/5小应该描在--1/5的左边。”孩子们都很认同刚才孩子的回答,我有顺势让他们练了一个4/5和1/5,,又练了一个-8和-9,-1/2和1/5。

  这节课的难点就这样交给孩子们轻轻松松的解决了。看来我们不能小看了我们这些孩子的能量呀!

六年级数学反思8

  本着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学习理念,我设计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设计。

  一、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精心设计开头导语,不仅复习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而且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三角形就是自己的朋友,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在了解了内角,内角和的概念之后,鼓励学生对内角和大胆质疑,猜想内角和是多少度,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接下来的探究之中。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要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是否任何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这个猜想如何验证?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操作活动,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学生自然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师的语言具有激励性。

  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语言具有鼓励性,充分肯定了学生探索的点滴成果,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比较成功。

  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展示了验证过程,突出了教学重点。相关链接环节中多媒体的运用则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欲望。全课结束时,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

  不足之处:

  各环节与教材的安排基本同步,按部就班也暴露了教师统得过死,导的过死的缺点,给人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整堂课没有完全交给学生,学生的自主性体现的不是特别充分。如,在学生猜想之后应该马上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验证,或量,或折,或撕......从而体现学生自己的创见性。以后的课中要引以为戒。

六年级数学反思9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在生活中引入新课。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五副大小不一国旗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

  2、在情境中引出课题。老师到房产公司看了房子。出示两套房屋的平面图(大小一样)。老师想买大一点的,你能帮我选择一下吗?学生在帮忙选择的过程中发现很难知道到底是哪个大一点。在学生有争议的时候,出示两套房屋的比例尺,告诉学生老师发现每个平面图下面都有个这样的标志。现在你能帮我选吗?说说你的理由?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起学生们对比例尺的注意,及时发现往往针对平面图的大小不能准确的判断实际图形的大小,平面图形的大小与比例尺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让学生提出本节课研究哪些有关比例尺的学习知识,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有侧重点的确定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3、在动手操作中得出概念。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校园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如何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如何计算数据,如何作图等。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针对学生们得到的很多结论,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课堂充满了探索的气息。

  4、在自学中学到知识。在学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后,怎样求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这一部分知识教简单。因此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与其他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学到新的知识。

六年级数学反思10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理解化简比,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教学难点:

  化简比,并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今天淘气和笑笑做了一个实验,想请同学们也去参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淘气调制一杯蜂蜜水,用了3小杯蜂蜜,12小杯水。

  笑笑调制一杯蜂蜜水,用了4小杯蜂蜜,16小杯水。

  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哪杯水更甜呢?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1)再次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你现在能判断出来吗?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想想办法,先和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蜂蜜的含量越高,蜂蜜水越甜。即蜂蜜与水的比值越大,蜂蜜水越甜。

  (2)让学生自己求两杯蜂蜜中蜂蜜和水的比值,寻找结果。

  3∶12==

  4∶16==

  计算后可知:两杯蜂蜜中,蜂蜜和水的比值都是,所以一样甜。

  (3)师:如果能知道两杯蜂蜜水中平均1小杯蜂蜜用了几小杯水是不是也可以比较呢?怎样才能知道?请在小组内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先把比转化成分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再转化成比的方法。

  3∶12==1∶4

  4∶16===1∶4

  根据比我们发现两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都是1∶4,也就是平均1小杯蜂蜜都用4小杯水,所以两杯水一样甜。

  小结:当比的两项数值较大时,有时会给判断带来不便,这时就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在不改变比值大小的情况下,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缩小,这样更便于我们观察比较。

  2.探究比的特殊性质。

  师:如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变小呢?我们先看看笑笑写的几组相等的比,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学生能够说出两组比的变化情况:第1组把1∶2的前项和后项都乘10,比值不变;第2组把4∶12的前项和后项都除以4,比值不变。

  引导学生: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这个规律?

  小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的大小不变。

  师:这与这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有相似之处?

  生: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一样。

  师:比的前项和后项为什么不能同时乘或除以0?

  生:因为比的后项乘或除以0,比的后项就是0,这个比就没有意义。

  3.化简比。

  了解了比有这样的性质,那么我们就可以运用它在不改变比值大小的情况下,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缩小,这就是化简比。

  师: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你能化简下面的比吗?

  24∶42∶0.7∶0.8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化简的方法,然后汇报。

  生1:化简24∶42,可以先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再进行约分,再改写成比。

  生2:化简∶,可以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商用最简分数表示,再转化成比。

  生3:化简0.7∶0.8,可以先把小数比改写成除法算式,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化成整数比后再化简。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板演。

  教师小结:看来,化简比的方法不唯一,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但要注意,要使比值不变。在做题时可根据题目需要和自己的喜好选择。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各杯中糖与水的质量比。教师问:根据现在的比可以看到有一样甜的吗?(不能,因为每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不完全相同)教师追问:那怎么办?(要把比化简后再比较)

  2.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在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化简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4题。

  学生首先完成第(1)(2)小题后,想一想,比值化成百分数后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学生能够想到它表示两人的命中率。然后再让学生回答:不马虎和奇思谁的命中率高。

  五、拓展提升

  1.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4,乙数和丙数的比是5∶7,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多少?

  15∶20∶28

  2.三个队共同完成一项工程,一队完成总工程的,二队完成总工程的,三队完成总工程的,三个队完成工程量的比是多少?

  1∶2∶3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2题。

  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思考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汇报。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汇报。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在小组讨论后完成。

  学生回顾并提出问题。

  板书设计

  比的化简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的大小不变。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这节课利用实际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解决问题时采用多种解题思路,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比使学生从旧知迁移到新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授知识,达到知识的系统化。

  不足之处:对最简整数比没有强调提出,而且对化简比的方法也没有作总结性的归纳。课上练习题不足。

  教学建议:教学时,如果课上时间不充裕,可以增加一节练习课或课下增加练习量。

六年级数学反思11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很多很杂,而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总复习,我认为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体系;二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尤其要培养学生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通过这段时间的复习,我有以下体会:

  首先是审题要严谨。数学的逻辑性强,不能由于审题时的一点差错,而使结果出错。对题目意思理解上的一个小小的疏忽,会直接影响学生正确解答问题的最后结果。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显得非常重要。

  其次是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在解答后还要考虑答案的合理性。

  最后要做到认真检查验算。在解题完成之后的复查,找出错误之处尤其重要,也是一件考验学生能力的事情,要把求得的答案当作一个条件代入题目中进行检验,这就需要老师平时通过一定的`训练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而平时学生这点往往做不到,好象也没有这个习惯,所以老师平时必须加强这个方面习惯与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从中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老师不仅要关注教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学生是如何学的,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反思12

  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在讨论“圆的周长是不是直径”时,有的学生运用直观的“看”、“比”或“量”的方法来判断半圆弧比直径长,而有的学生却运用“两点之间的曲线比线段长”来推理,这是两种不同水平的思维。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从具体思维水平又引向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象这样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在阅读中理解,使课堂形成多方的.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这对他们后续知识的学习将有较大的影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操作和演示,讲解和尝试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使新课与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与练,相结合。

  1、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合理利用教材

  对于圆柱体侧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严格遵循主体性原则,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轻松地理解掌握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较好地突破难点。

  2、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

  3、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本节课,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做到讲、练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使练习随着讲解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很自然地进行了“进一法”的教学,使讲、练,真正做到了有机结合,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有效的、实用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年级数学反思13

  百分数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等内容。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百分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发芽率、合格率等,这部分内容是小数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

  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发芽率、合格率等的知识时,有些学生计算的不正确时,简单给学生一总结,求什么率就用什么的数量去除以总的数量然后乘上百分之百。通过练习,掌握的都比较好。但是在考完试之后发现学生的出错率相当高,是因为对解决问题这部分掌握的不好。尤其是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者是少)百分之几的时候,学生出错率挺高,学新课的时候告诉同学们要先求一个数比另个数具体多多少或者是少多少,然后用多的或者是少的具体的数去除以单位一,我一直以为学生对单位一掌握的特别好,但是通过做题发现还是不够牢固,所以除以但单位一的时候仍出错。

  平时做题告诉他们百分数和分数有很多的相同点,很多时候如果一道题读不懂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转化成分数来计算,可能是百分数本身就是新知识,学生掌握的不牢固,所以需要多加练习。

六年级数学反思14

  这一节课的教学,我的成功之处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数据并制成的相应的统计图表,收集有关能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的生活问题等,并在全班中交流,使学生自我复习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百分数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课中顺利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二、让学生在丰富且熟悉的生活问题中,复习条形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到用统计图来整理数据、说明问题的优越性;复习百分数意义、算出校园各部分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初步认识到用条形统计图和用扇形统计图表达时所需的数据不同等;都为学生下面进一步学习做好知识点的准备。

  三、让学生从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校园各部分面积分布情况转到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校园各部分面积分布情况,并要求学生说说从这幅扇形统计图中获得什么信息,这样便使学生认识到根据需要,相同的生活数据问题,不仅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也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对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有了初步的感知。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积极发言的程度,还是有待提高。有的'学生表现得比较自信,有的学生表现得比较胆怯,不敢发言,怕说的不到位。以后再这方面我会更加注意培养学生,让高效课堂真正落到实处。

  课堂启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用自己的亲和力与学生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教师提供的丰富的生活事例,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分析,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探索中,发现规律、自主构建、获取知识并初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年级数学反思15

  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教师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展示了一组洪灾肆掠的图片,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会发现有警戒水位线,然后教师再呈现某市8月1日至7日的水位记录表,让学生说说表中的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8月2日至5日的水位都达到或者超过了警戒水位线,其余几日的水位都低于警戒水位线;细心的学生还发现只有8月2日的水位高于历史最高水位。此时教师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警戒水位和历史最高水位的理解,学生的体会和感受已经比较深刻,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再鼓励学生以0米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水位变化情况并标出警戒水位就不是什么难事。

  然后教师出示8月1日至7日的水位统计表,让学生用正负数来记录每天的水位变化情况,并以8月1日和2日的水位作范例尝试填一填,学生很快得出8月1日的水位是41.80米,记作高出警戒水位-0.20米, 8月2日的水位是42.60m米,记作高出警戒水位+0.60米,再让学生说说每个正负数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结合表中的数据理解:把警戒水位看作0米,-0.20米表示比警戒水位低0.20米;+0.60米表示比警戒水位高0.60米,然后再填其他值,学生通过填和说,体会到了“0”的相对性。接着教师鼓励学生以警戒水位为0米,画出折现统计图,学生在制图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两幅图的形状是一样的。

  有了以上的铺垫,再让学生以历史最高水位为0米记录每天的水位变化,画出折现统计图,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再次体会到“0”的相对性,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将三幅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谈谈有什么想法或者发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幅折线统计图的形状(即水位变化趋势)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点是每幅图的参照标准不一样,第一幅折线统计图是以0米为标准,第二幅是把警戒水位看作0米画的折现统计图,第三幅是把历史最高水位看作0米作的统计图。学生通过数据的比较还发现,虽然每次的0点不同,但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变,因此折现统计图的形状是不变的。

  整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掌握如何用正负数表示不同参照标准下的水位变化情况,能说说每个数实际表示的意义,体会“0”的相对性,感受到在研究问题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人为规定0点。难点在于比较三幅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画了三幅折线统计图,学生会感到困惑,为什么每次都要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它的意义在哪里?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学生的困惑终于解开了,明白了画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就是要体会不同参照标准下画出的图变化趋势一样,是因为每个数的'相对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只是0点不同而已,从而深化学生对“0”的相对性的理解。

  整堂课的设计比较清晰有条理,每个环节的过渡比较自然流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0”的相对性,会用正负数记录生活中的一些数据,能说出实际表示的意义;课堂氛围融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感受深刻。可是整堂课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只知道了三幅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一样,却没有深入细致讨论不一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虽然教参建议这个讨论不作为基本要求,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遇到类似问题,由于在课堂上没有将此部分深入处理,学生在练习时就说不出深层原因,回答比较浅显,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外在课堂时间的把握上也要多注意,课堂节奏的掌握还要教师多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训练提高,本节课也正是因为时间上处理得不是很准,才使得最后环节的讨论没有时间深入渗透。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学习多思考多请教,争取有更大的提高!

【六年级数学反思】相关文章:

六年级数学反思03-26

小学六年级数学反思07-30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0-23

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3-22

六年级数学考后反思04-28

六年级数学反思范文02-27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07-06

六年级数学课堂反思12-19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4-12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