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反思> 《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

《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23 11:28:0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

《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1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和学生一起完成了《我们的学校》一课的学习。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采用研究型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求知过程的探究者,师生关系更为民主、平等,教学已不拘于课堂45分钟,而是需要教育者“课堂教学+课外信息”的意识,重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研究型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本课教学中,我尝试了研究型学习方式。针对三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培养研究学习能力这一特点,结合本课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分为了课前学习研究和课内汇报交流两部分。

  课前我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学生自由合成三个学习小组,并从“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不同类型的学校”三个课题中,自己选择出本组的研究课题。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方面。于是,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

  首先就每个课题,我给学生提出了具体的搜集信息的要求。如:不同地区的学校,要求学生搜集我国农村、城市的小学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图片、文字资料。如果通过询问父母获取的信息,可以请他们画一张图画。不同时期的学校,搜集从古到今各种形式学校的图片、文字资料。不同类型的学校,搜集各种培养对象不同或培养人才的从业方面不同的学校图片、文字资料。这样,就使学生的信息搜集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操作性。

  其次考虑到当前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可学生已有的搜集信息的范围还不够广阔,我就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你们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搜集资料?”从而,使学生知道了书报、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以及家长、老师询问了解等,均可获得所需的信息。

  我强调孩子们分小组搜集信息,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苦与乐,还要体会人际交往的微妙之处。研究型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只有在过程中才能体会,才能真正学会“如何合作与交流”。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也有体现。

  再有在各组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我发现有个别学生搜集的资料不符合要求,于是我再次指导学生搜集的目的、内容及时给予帮助。我觉得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因为培养学生研究学习能力,第一步就是培养他们真确搜集信息的能力;地二步就是注意教给学生处理信息、进行汇报交流的方法。我要求他们“选出最符合本组研究课题要求的最能说明问题的资料”来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使学生进行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过程落到了实处,也为本课教学打下了基础。

  最后有了课前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和学生主动探究参与学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的交流汇报。我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给他们进行适时的补充介绍,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里悟得知识。另外,我尽可能成为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让学生有话敢说,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好学、喜探究的天性发挥出来,从而乐于学习。

  总之,通过本课的教学认识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的素质需要不断提高,教学的空间将更为广阔,只有把课前的研究,课内的教学和课后的延伸有机的融合,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既直接感受知识,又体会到运用知识的乐趣。

《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2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与以往传统的思品课相比更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在教学《我的学校》一课我主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方式。参观时,我根据学校实际设计了几条不同的参观路线,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分组开展参观活动。在参观校园过程中,我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适当的记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无拘无束地活动,从不同角度思考、观察,思维始终处于较积极的状态。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学生们在表达校园中自己喜欢的地方时用了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剪一剪、贴一贴等多种方法,不仅体现了教材的选择性,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同时在这个活动根据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规律,认知发展的特点,寓品德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教育采取儿童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并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

  例如《我的学校》这一课,本活动是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的第一课,也是学生入学后从理性上接受“我是一个学生”这个概念的开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由学龄前儿童转变为一名小学生了,并帮助他们认识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的情感。在进行参观校园这一环节时,我带着学生边观察,边介绍学校的个中设施及其用途,使学生对本校个中设施有初步的了解,知道学校不同设施有不同作用。如:学校的校长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卫生保健室、学生厕所等,通过介绍,使学生明白学校是学生学知识、长本领的地方,学校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3

  通过教学,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自己在教学过程有两点收获:

  (1)识字教学与游戏活动相结合效果好。学生学习汉字这种抽象的符号时,如果单一地教识字,会感到枯燥。如果把识字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就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因为游戏能给学生快乐,在游戏中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学生的情绪是放松,在轻松的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出现汉字,学生不会有负担,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在游戏中会产生自豪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争冠军的游戏:每一组选几名学生当猜字的选手,大家当裁判。老师指一字,哪名选手第一个读出,该组得一分。学生都屏住气,精神集中地注视着生字卡片,大家为选手担心、焦急……这样做,不但能巩固认读效果,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学得也很投入。

  (2)在教学中,注重听的习惯的培养。“听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讯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没有良好的听的习惯,极有可能对孩子的学习造成障碍。特别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正是应该大量听记、大量输入、大量积累的黄金时间。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老师或发言的人的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在对孩子听的习惯的培养中,少不了孩子最能够接受的方式:表扬鼓励。哪些孩子做得特别好的,及时鼓励。从听入手,这对学生的听力、记忆力和注意力都是很好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对入学儿童早期思维的开发也有积极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着学校这一主题来展开,因为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地方,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熟悉的环境,学生和小伙伴们的活动都在学校中进行,我让学生始终围着学校转,而且是感兴趣的转。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前提,没有虚构。我在上课中,也没有严格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而是抛开课本,只是以课本为依据,为资源。联系着本学校的情况,我借来了学生活动的照片,把学生带入了活动中去。学生在兴奋和高兴中畅游着,根本想不到是在学习新的内容,老师不自然的就把学生带进课堂里了。

  在回忆和回顾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点新鲜感,所以我加入了“小记者采访这一环节,我认为是比较高明之处,但鉴于学生的水平,虽然不怎么成功,但我心里还是感觉很好,毕竟在这个过称中,学生的能力得以锻炼,也开拓了一方面的视野,这在我们《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果说有什么不当之处,当然有。通过老师们的评课,我收益颇丰,没有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形式,如果再在采访这一环节中思路再大胆一点,放开一点,效果会更好,所以说应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强锻炼才是。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和学生一起完成了《我们的学校》一课的学习。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最深的.体会是采用研究型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求知过程的探究者,师生关系更为民主、平等,教学已不拘于课堂40分钟,而是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研究型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本课教学中,我尝试了研究型学习方式。针对三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培养研究学习能力这一特点,结合本课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分为了课前学习研究、课内汇报交流和课后延伸升华三部分。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等的照片。课前进行校园观察活动,并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写记录短文。

  我强调孩子们分小组搜集信息,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苦与乐,还要体会人际交往的微妙之处。研究型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只有在过程中才能体会,才能真正学会“如何合作与交流。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也有体现。

  再有在各组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我发现有个别学生搜集的资料不符合要求,于是我再次指导学生搜集的目的、内容及时给予帮助。我觉得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因为培养学生研究学习能力,第一步就是培养他们真确搜集信息的能力;第二步就是注意教给学生处理信息、进行汇报交流的方法。

  最后有了课前有目的地指导,和学生主动探究参与学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交流汇报。我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给他们进行适时的补充介绍,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里悟得知识。另外,我尽可能成为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让学生有话敢说,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好学、喜探究的天性发挥出来,从而乐于学习。

  总之,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教学的空间将更为广阔,只有把课前的研究,课内的教学和课后的延伸有机的融合,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既直接感受知识,又体会到运用知识的乐趣。

  《我们的学校》一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北京郊区大山怀抱里的一所小学,介绍了学校的位置及学校周围美丽的环境,表达了校学生热爱自己学校的情感。课文通过对野花、河水的描写体现了学校周围环境的美丽。由于本篇课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段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朗读课文和识字、写字时是课的重点,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主要是以学生的读为主,通过多次反复指导学生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学校的美丽和学校生活的快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美丽的野花开满了山坡,清清的河水从门前流过。一句的指导有多次反复,且从学生学习读得反馈中,我有如下几点反思:

  一、在培养学生读好文本的方式比较单一。

  在全文的朗读训练中虽然注意了读的层次,但大多数读都局限于指名读、齐读和自己读三种方式,尤其是齐读环节、对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的课文没有起到时效性的作用。

  如在教学第二句话“美丽的野花开满了山坡,清清的河水从门前流过。一句时,设计了“美丽的野花开满了山坡,清清的河水从门前流过 与“野花开满了山坡,河水从门前流过对比的环节。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感野花开满与河水清清,对野花与河水进行想象。通过教师的语言渗透,帮助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并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的读出美丽与清清两个词语,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的失误在于,意识到了要讲两句话进行对比,但没有把两句话分开写,而是采用了把关键词变颜色的方法惊醒比较,对于初次接触课文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让学生去挑选自己喜欢的那一句多读两遍:学生看着句子不知道该怎样做,有的甚至还不知道倒底哪些字合起来是一句话。带着这样的状态来朗读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4

  我讲授了《我们的学校》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比较全面地认识了整个校园,懂得了要尊重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我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在表演中,他们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很善于评价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孩子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多关注学困生,应多提问他们。

  2.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5

  (一)培养审美情趣,激发爱校情感

  写作文的目的不仅在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做人原则。那么说明文的写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本次作文在这方面作了一下尝试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利用良好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激发他们的爱校情感。因为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处处都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内涵,校园中的`自然美,教室里的装饰美,教学中的创造美,以及师生的仪表美、情感美、语言美等,无不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天天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能对此熟视无睹。但通过这样的活动会重新唤醒他们激情,他们会重新发现我们的校园是如此美丽,身心受到很大的感染,自己在这样的优美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自己的言行与特定的校园环境相协调,并且产生对自己校园的热爱之情。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二)让优美的语言美化我们的说明文

  谈到语言美,人们会想到优美的叙述、生动的描写,大家也总是觉得语言美与说明文好像是没什么必然的联系,认为说明文顶多也就语言准确朴素罢了。在说明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重内容而轻形式,对于语言艺术往往一带而过,甚至绝口不提。这种做法,如入宝山而空手回,说明文的魅力,也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认为越是简单朴素的语言越值得我们去体味,真正文质兼美的说明文,也是很注重语言美的

  只要加以引导,学生同样会写出文笔优美的说明文。选取的三例学生作文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从以上两个方面论述,我们可以发现说明文写作中也有许多值得品味的方面,但说明文中值得品味的又何止这俩方面。说明文的道德情操、爱国思想、生活常识、条理清晰的理性思维等等,哪一样不值得我们去细细的品味、玩赏,“茅草根虽细,却能越嚼越有味”,只要我们深入挖掘,联系实践,(《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努力从质朴中寻求不朴素的东西来,实现说明文写作教学的“美丽化”为时不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大有可为的,如果广大教师都能树立这样的观念,我们必定能改变目前说明文写作教学中的诸多弊端。

《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6

  本学期,我校为了培养我们这些新老师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并上手自己的专业技能,开展了新老师的“五个一”工程。经过校^领`导和专科组老师的帮助,由我设计并执教了小学三年级第五册唱歌课《我们的学校亚克西》,在课后的反复研磨过程中,我对如何才能上好一节音乐课有了以下几点感悟:

  一、注重备学生。

  要想上好一节音乐课,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程度。如果没有在课前很好的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效果将会适得其反。就拿我教授的这节课来说,三年级学生喜欢表演唱,学生喜欢自行动手、动脑、自行创作表演。因此,只有正确的分析学生的年龄和对音乐的感知特点,才能更好的与学生进行音乐上的沟通,从而更好地驾驭课堂。

  二、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歌曲教学课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仅仅学会演唱一首歌曲就可以了,而是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所学歌曲,让他们喜欢音乐,感受到音乐之美,学会从音乐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相关文化。因此,我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一)学生们都比较喜欢情境式问答,我在学习歌曲之前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城堡。现在,我们的音乐小火车就要出发了。首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欣赏歌曲的同时,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这首曲子是什么民族的歌曲?二是歌名叫什么?

  于是同学们颇有兴趣地、安静认真地听奏,此环节达到了两个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为导入新课做铺垫。

  (二)在学习歌曲重点节奏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孩子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咯咯哒、咯咯哒…”

  由母鸡的叫声引出要重点掌握的XXX(前十六后八)这一节奏型。然后围绕这一节奏型让学生展开联想,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这一节奏型。此时老师要适时的指导学生可以从动作、词、旋律这几个方面着手,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就会很踊跃的回答。学生在“动”中感受了难点节奏,并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它。

  (三)表现歌曲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它?”就这样一个问题激发起了学生的创作兴趣,于是采用分组同学先讨论老师融入讨论再表演的方式,在表演中巩固和掌握歌曲的演唱,这一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生自评,老师点评。

  学生分组表演完后,由学生自主的评价哪组表演得最好,好在哪里?哪组纪律最好,谁的表现最好?然后老师再做客观性的点评。

  (五)全曲学完后,通过分析歌词,引导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的内心活动。我提问:“通过学习这首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小组讨论,有的学生回答:“要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有的回答:“对待老师要象对待自己的妈妈一样,对待同学要象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通过对歌词的分析,引申到人文,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歌词的理解,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深刻体验乐曲的感情,从而潜移默化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因此,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对于上好一节音乐课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这样学中有动,动中有学,达到寓学于乐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为师者要适时激励和赞美自己的学生。

  我觉得激励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的、很有效的方法;开放的自由的创作空间也给了学生更大、更宽的发展余地;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一句激励话,胜过万节课”!

  四、音乐课,要让学生尽情享受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更是一门艺术课。如果每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透过纯洁的童心,听到美妙的音乐,那种感觉会是多么美好。音乐教学就是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作为审美途径的教学。教师应该充分体现音乐课的特点,挖掘音乐的内涵,把美展示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美。

  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做到让学生感受美:

  (一)教师美的语言和富有感情的范唱

  在和学生用语言交流时,尽量使自己融入其中,就像是一个具有亲和力的大姐姐,而不摆老师的架子,范唱歌曲时,我把自己最美的声音和动作毫无保留地展示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音乐之美。

  (二)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光盘,让学生从影音片段中感受音乐之美。

  五、不足之处。

  我在上这堂音乐课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首先是对整首乐

  曲还没有完全吃透,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在范唱时伴奏没有合上,示范错误,导致在教唱乐曲时难点没有很好的解决,书本和课件上的节奏不吻合,我也没有及时的发现,出现了技术性的大问题;二是学生在表演互动这一环节上,我不够灵活,没有做出适时的指导、点拨,使得学生每一组的表演都很相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创作能力;三是给学生布置了任务没有适时的解决,而是给遗漏了;四是学生进入课堂的乐曲节奏感不强,先进入的学生可跟着老师的音乐律动,不然感觉就好像罚站。学生坐下时可跟着音乐拍手;节奏型练习次数要多些;五是给予学生的表扬要多样性;六是课堂的时间要控制好,平均分配。

  以上是我在教授音乐唱歌课《我们的学校亚克西》中的几点感悟,我将针对如何才能上好音乐课不断探索。在日后音乐艺术教学中,我将不断拓展专业基础,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内容上,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得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在师生关系上,改变以老师为中心,师生之间在平等对话和互动****同提高。同时我还将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学会探究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主动地介入学习过程,使得音乐课越上越好。

《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7

  今天我上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的内容是我自己选择的,课题是《我们的学校》。我之所以设计这样一节课,主要是想尝试一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因为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内容与我们这里的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差较大,有些不能很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设计这一节课同时也是为了通过这一节课培养孩子们的多种搜集资料的能力,及将资料进行简单整合并向他人介绍的能力。

  我今天的这一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们自己讨论搜集资料的`方法及搜集资料的注意点,培养他们的合作及分工能力。说实话,我在课前对上好这一课还是很没有把握的,因为自我感觉这一课的设计还是比较开放的。在搜集资料方面,我允许学生们可以向老师请教,可以上网查询,也可以到校园各处去看看。我一开始就担心那时我会控制不了这样的局面。但上完课后,我感觉应该说还算是比较好的,学生们对了解学校的各方面情况还是比较积极的,所以他们在活动中都很投入。这一课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给我的启发也是比较多的。

  一、课程校本化,让学生更贴近教材

  我在今天课上的第一感觉就是学生们比平时在课上的表现要兴奋许多、积极许多。在我给他们假设的情境中,学生们真是有了一种主人急于将自己的学校介绍给别人的欲望。我对学生们说:“如果现在客人已经来了,你们能向他们介绍吗?”由此,我引导学生们关注到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上,那就是要向别人介绍学校自己必须先熟悉自己学校的一切,所以学生们对接下来的搜集资料的环节兴趣更浓了。我对觉得所以学生们有如此积极的表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给他们设计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更有兴趣

  在搜集资料了解学校的环节中,我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最后确定本小组的共同研究目标,然后自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所以在活动中,学生们有的去登录学校网站搜集有关资料,有的则去向校长及其他老师了解学校的大小、历史、荣誉、动向等等.整个活动过程很是“热闹”,这也是我所期盼达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在这一环节的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就会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在活动中也就更有积极性。

  三、让“边缘”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进来,值得思考的互动“症结”

  课堂中有好几个环节我都注重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我之间的互动。在讨论搜集资料的方法,搜集哪些方面的资料,搜集资料的分工时,我都是让学生们在小组中讨论进行的。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总有几个学生在那里或是观望或是做一个听众。我很难过地看到这一幕,我不愿看到他们把自己独立在课堂的边缘,不愿他们永远都做一个旁听者。我的互动课堂的建构的症结也就在此。我今后还得和其他老师一同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

  反思这一课,有得也有失,但这并没有影响我投身课堂教学实践的积极性,我认为有了失误,才能有更大提高。

《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8

  学校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也应该是他们最为熟悉和感到亲切的地方,所以选此主题。

  一、“选择我喜欢的”

  一开课,我就把问题抛给学生:“当来宾或小伙伴要来我们学校参观,你想向他们介绍些什么?”同学们马上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情绪高涨,各抒己见。我趁机进行归纳总结:“说得真好,可是,这些关于学校的知识,我们怎么才能了解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望着学生闪闪发亮的眼睛,我知道已成功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们自己的经验,他们讨论出可以用“观察”“调查”“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解,我因势利导,揭示活动主题《我们的学校》,并且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提出采用分组进行活动的形式,共分为几个小组,分别为“观察:操场、教学楼”“采访:校长、老师、同学”。

  我们要构建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就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直接生活经验。“我选择,我喜欢”,这样,学生才会对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才会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认识我们的学校”这个活动,就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来设计和实施的,创设了“当客人来我校参观时,你作为小导游想向他们介绍什么?”这个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确定活动主题,自主选择活动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我做了就知道了”

  在各小组集中成员的智慧与力量提出要采访的问题、确定具体分工之后,我表扬了同学们能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制定出不同的活动计划。然而光有好的想法还不行,关键还要去实施、动手去实践。活动中,我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自己去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着力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打破教师的权威,使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指导者。

  三、“说说我的想法”

  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收集到了许多资料,除了在课堂上交流汇报以外,还需要教师将活动引向深入。此次活动中,有同学经过观察,发现学校的花草树木多、体育设施齐全,但花坛和乒乓球桌等却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交流汇报过程中,我相机引导同学们思考:“用什么方法来保护学校的坏境和设施?”为以后的实践活动埋下伏笔,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连续性。

  活动中,孩子们常有让人惊喜的表现,比如,在采访的过程当中,他们大多能注意讲礼貌;在观察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但同时,也有不如人意的事:不熟练采访的技巧,记录速度慢;了解到的资料不够全面、深入,一些较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对于学校的历史,就只是一带而过……

  综合实践活动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我们只能不断的探索,但我们相信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

【《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04-22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04-05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学反思04-15

电与我们教学反思12-20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04-06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04-06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04-09

花的学校教学反思04-21

学校语文教学反思04-02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反思04-11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