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二教学计划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高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1
【课程分析】:
在前面的两节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算法,对算法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节课的内容是继续加深对算法的认识,体会算法的思想。这节课所学习的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是第三节我们所要学习的四种算法案例里的第一种。学生们通过本节课对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学习,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教学重点是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难点是把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
【学情分析】:
在理解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去发现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的'数学规律,并能模仿已经学过的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设计出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程序框图与算法程序。
【设计思路】
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念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
(2)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
(3)领会数学算法与计算机处理的结合方式,初步掌握把数学算法转化成计算机语言的一般步骤。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求最大公约数的知识,你能求出18与30的公约数吗?
2、接着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都是利用找公约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约数,如果公约数比较大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又不能得到一些公约数,我们又应该怎样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求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发现规律
1、辗转相除法
例1求两个正数8251和6105的最大公约数。
解:8251=6105×1+2146
显然8251的最大公约数也必是2146的约数,同样6105与2146的公约数也必是8251的约数,所以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也是6105与2146的最大公约数。
6105=2146×2+1813 2146=1813×1+333
1813=333×5+148 333=148×2+37
148=37×4+0
则37为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
以上我们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就是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它是由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q0和一个余数r0;
第二步:若r0=0,则n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0≠0,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r0得到一个商q1和一个余数r1;
第三步:若r1=0,则r1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1≠0,则用除数r0除以余数r1得到一个商q2和一个余数r2;
依次计算直至rn=0,此时所得到的rn-1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1)辗转相除法的程序框图及程序
程序框图:(略)
程序:(当循环结构)直到型结构见书37面。
INPUT “m=”;m
INPUT “n=”;n
IF m
m=n
n=x
END IF
r=m MOD n
WHILE r<>0
r=m MOD n
m=n
n=r
WEND
PRINT m
END
练习:利用辗转相除法求两数4081与20723的最大公约数(答案:53)
2、更相减损术
我国早期也有解决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
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
翻译出来为:
第一步: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例2用更相减损术求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
解:由于63不是偶数,把98和63以大数减小数,并辗转相减,即:98-63=35
63-35=28
35-28=7
28-7=21
21-7=14
14-7=7
所以,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是7。
练习:用更相减损术求两个正数84与72的最大公约数。(答案:12)
三、对比归纳,得出结论
3、比较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
(1)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
(2)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2
一. 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阐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和要点。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
二.课程总体目标
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要求,本学期的课程目标可概括如下:
1.夯实高中数学课程必修⑤、必修③、选修2-1中的基础知识,突出相应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
2.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并且不断地渗透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3.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自主性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亲自体会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快乐。
4.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并进行加工、整合,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导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方法。
5.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思维,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与人文科学,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学情分析及相关措施:
学生步入高二年级就意味着新的学习的开始,无论是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还是教学模式的转变,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高中阶段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过渡和转化工作。
2.注重夯实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所教的基础知识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着眼于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能力的稳步提升,充分体现基础与能力并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4.让学生通过单元考试,检测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准备。
5.抓好优生强化与后进生的转化辅导工作,提前展开数学奥竞选拔和数学基础辅导。
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3
20xx-20xx年度工作已经开始,在新的一学年内,我们高二数学组全体老师将紧密团结在学校领导的周围,齐心协力、踏踏实实做好各自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水平的同时,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和制定本学科的研究性课题,争取在各种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现将这学期的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之兴衰,孩子的进步与徘徊事观家庭的喜怒和哀乐!数学这一科有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学科特点,在高考中的'决定性作用亦举重非轻!夸张一点说数学是强校之本,升学之源。鉴于此,我们当举全组之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高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二、工作目标
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加兄弟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
2、在数学竞赛中,力争高二进入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决赛阶段。
3、在数学教学方面,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配合学校教学改革,力求在“生本教育”方面走出自己的路。
三、主要措施
1、明确一个观念:高考好才是真的好。平时不好高考肯定不好,但平时红旗飘飘高考时未必红旗不倒。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照顾到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起点要高,注意培养后劲,从整体上把握好的自己的教学。
2、以老师的精心备课与充满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习高效率。
3、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四、活动设想
1、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相关工作,如“激活课堂”,“同课异构”。
2、轮流出题,讲求命题质量,分章节搞好集体备课,形成电子化文稿。
3、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组织进行教学研讨。
4、互相听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
5、认真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以及竟赛的组织工作。
6、认真组织数学兴趣小组与数学选修课的开展。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育工作意见指导下,严格执行学校各教育教育制度和要求,加强数学教育研究,提高全组教师教育、教育研究水平,明确任务,团结合作,圆满完成教育教育研究任务。具体任务如下:
1.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验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其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索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史。
2.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抽象摘要、推理论证、运算解决、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表现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得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思考和判断现实世界包含的数学模式。
5.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确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形成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考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验数学的美学意义,进一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法分析:
1.选择与内容密切相关、典型、丰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造数学概念和结论、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况,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起学生看到最后的冲动,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栏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育中强调类比、普及、特殊化、归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尽量养成逻辑思维的习惯。
三、教育措施:
1.全体老师诚实团结,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努力使我们的高二数学组成为充满活力的优秀集团。互相上课,取长补短,完善自己,加强形式、时间、场所的交流。在日常工作中,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相关工作基本统一。
2.认真执行,做好集体准备课程。每周四上午三四节集体备课,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研讨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3.详细规划,保证练习质量。在教育中充分利用资料,要求学生根据教育进度完成相应的练习题,每周以内容滚动式制作周练试卷,老师必须整理,存在的普遍问题必须安排时间评价,成绩在星期四之前自己输入年级计算机。
4.抓住第二课,稳定数学优秀学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各班培养好本班优生,注意激发学员学习兴趣,随时注意学员学习方法辅导。
5.加强指导工作。对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下班指导非常重要。在教师教育中,要尽快把握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工作,注意班级优生层,不能忽视班级困难的学生。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5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文科数学内容为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选修系列1-1两册全部内容,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上一点系列3的选讲内容。
二、教学指导
1、认真研究和学习新课程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明确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准确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难度,切实领会新大纲、新教材的意图,力求恰到好处的教学成效。
2、教学应注意突出新课程理念,要突出新课程的教学六环节,特别是情境创设、问题建构、学生活动,但反对盲目套用,要重视让学生体会、发现知识的发生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要提高数学探究能力、建模能力和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
3、教学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要面向全体学生,绝不能将新授课上成高三的复习课,练习要以课本为主,适当补充难易适中的课外习题,保证学生经过自身努力能基本完成。要体会教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写意图,更要领会《标准》和《教学要求》的精神,准确把握好“度”,切忌将选修内容纳入必修课程。
4、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实实在在地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上下功夫。
5、要尽可能在每学期结束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既不要提前,也不要滞后。以便于全区统一调查测试。要准确理解改革以后的'高考新导向和08年广东省高考方案,使教学确实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6、系列3的课程可以按讲座形式开设,每本书开设一、两次即可,主要是布置任务以学生自学为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目的。另外,望能结合教学内容,安排适度的阅读、调研、实践等研究性学习活动。
7、月考单独出题。命题原则是面向全体学生,以课本例、习题为主,采用高考试卷模式,适当渗透高考要求,充分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8、试卷分值、试卷结构、考试时间待定,难度系数为0.60—0.65。
9、培优补差按分部要求安排。在期末对培训内容进行一次质量检测。
三.教研活动
1.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课组成员在一个办公室,每天研究讨论第二天的内容,教法。总结当天的得失之处。
2.每周四开本组教研会,集体备课并讨论研究布置下周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任务。
3.本学期每人上一堂公开课,计划上交教学处。
4.培优补差任务按轮流负责知识点的方法。培优内容为必修五,补差内容为本学期难点。
5.每个知识点的学案,单元检测,假期作业,各种考试试卷轮流出题,具体安排每周课组会上讨论通过。
6.争取做一个课题,具体内容与安排由科组合议。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进行高中新课程标准改革,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验与高考衔接的问题;把学生的接受性、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性、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
和作出判断。
4.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5.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工作目标
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的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
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加兄弟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
2.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3.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
4.抓好本年级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的教学,有针对性培养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的学生,并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真正做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三.主要措施
1.以老师的精心备课与充满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习高效率。
2.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3.落实培辅工作,为高三铺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难于上青天的教学我们应当从今天抓起。
四.活动设想
1.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相关工作。
2.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备课组为新教材每章节配套单元测试卷两套。
3.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组织进行教学研讨以便分章节搞好集体备课。
4.互相听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
5.认真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
6.做好学科段考、模块的复习、出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评价工作.
7.积极组织全组成员探索教材特点、积极思考教法分析、认真分析学情以便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1.导数及其应用(约24课时)
(1)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①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参见选修1-1案例中的例2、例3)。
②通过函数图像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导数的运算
①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y=c,y=x,y=x2,y=x3,y=1/x,y=x的导数。
②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f(ax b))的导数。
③会使用导数公式表。
(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①结合实例,借助几何直观探索并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参见选修
案例中的例4);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
②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以及闭区间上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最大值、最小值;体会导数方法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一般性和有效性。
(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例如,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参见选修1-1案例中的例5)
(5)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①通过实例(如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变力做功等),从问题情境中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借助几何直观体会定积分的基本思想,初步了解定积分的概念。
②通过实例(如变速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与路程的关系),直观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参见例1)
(6)数学文化
收集有关微积分创立的时代背景和有关人物的资料,并进行交流;体会微积分的建立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具体要求见本《标准》中"数学文化"的要求。(参见第91页)
2.推理与证明(约8课时)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①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体会并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
的作用(参见选修2-2中的例2、例3)。
②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③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①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②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数学归纳法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4)数学文化
①通过对实例的介绍(如欧几里德《几何原本》、马克思《资本论》、杰弗逊《独立宣言》、牛顿三定律),体会公理化思想。
②介绍计算机在自动推理领域和数学证明中的作用。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过程和相关概念
2、学会在坐标系中找出空间点的位置,会写一些简单几何体中有关点的坐标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运用空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空间图形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空间感,从空间的点的坐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和探索能力。
2、通过类比、迁移、的方法得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的过程和空间点
的坐标确定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能够积极的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
难点:通过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来确定空间点的坐标,以及相关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本节图4.3-1、图4.3-2、图4.3-3、图4.3-4、图4.3-5和食盐
晶体模型的投影片
学生准备:直尺和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课题
【投影】问题1、数轴Ox上的`点M,用代数的方法怎样表示呢?
问题2、直角坐标平面上的点M,怎样表示呢?
问题3、怎样确切的表示室内灯泡的位置?
(学生复习回顾后回答问题1和问题2,思考、讨论后回答)
【点拨】1、问题1和问题2是确定点在直线和直角坐标平面的位置的方法。
2、问题3是空间点的位置确定的问题,我们可以类比平面直角坐标的方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来确定空间点的位置(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投影】问题4、空间中的点M用代数的方法又怎样表示呢?
(教师设问)空间直角坐标系该如何建立呢?
【投影】(1)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过程
如图:OABC-DABC是单位正方体,以O为原点,分别以射线OA,OC,OD的方向为正方向,以OA,OC,OD的长为单位长,建立三条数轴: x轴、y 轴、z 轴.这时我们说建立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点O 叫做坐标原点, x轴(横轴)、y 轴(纵轴)、z 轴(竖轴)叫做坐标轴.通过每两个坐标轴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分别称为xOy 平面、yOz平面、zOx平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理解)
【说明】①三条数轴两两相互垂直且相交于原点O,同时都有相同的单位长度
②任意两条确定一个平面,共有三个平面,称坐标平面
③三个坐标平面把空间分成8个部分(让同学动手操作亲历感受)
【投影】(2)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画法
(3)右手直角坐标系
2、空间点的坐标表示
【投影】合作探究:
有了空间直角坐标系,那空间中的任意一点A怎样来表示它的坐标呢?
(设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坐标有着一一对应关系,那么在空
间直角坐标系中点与三维有序实数组之间也有一一对应关系
吗?(学生自行阅读教材P134)
【点拨】是一一对应关系。
3、坐标平面及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投影】练习:如图,OABC—A’B’C’D’是单位正方体.以O为原点,分别以射线OA,OC, OD’的方向为正方向,以线段OA,OC, OD’的长为单位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试说出正方体的各个顶点的坐标.并指出哪些点在坐标轴上,哪些点在坐标平面上y
(师生共同完成后,投影幻灯片)
【投影】想一想?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x、y、z坐标轴上的点、xoy、xoz、yoz坐标平面
内的点的坐标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总结)
(三)典型例题、解释应用
【投影】例1:如图在长方体OABC-A1B1C1D1 中,|OA|=3,|OC|=4,|OD1|=2,写出点D1,C,A1,B1的
坐标及BB1的中点M的坐标和A1AOO1的对角线的交点N的坐标.. 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加深对点的坐标的理解.
(解的分析和过程见投影)
【投影】例2:结晶体的基本单位称为晶胞,下图是食盐晶胞的示意图(可看成八1个棱长是的小正方体堆积成的正方体),其中色点代表钠原子,黑点代表绿2
原子.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试写出全部钠原子所在的位置的坐标.
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先阅读教材,根据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所求
点的坐标.
(解的分析和过程见投影)
( 四)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1、教材P136练习第2小题
(五)课堂小结、温故知新
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2、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画法
3、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方法及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
(六)布置作业
教材P136练习第1、3小题。
(七)板书设计:
4.3.1空间直角坐标系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1、建立过程
2、空间直角坐标系画法
3、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右手系
二、空间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方法
三、坐标系中特殊点的坐标特征
1、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2、坐标平面上点的坐标特点
四、例题分析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8
教学目标;
(1)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全距、组距的概念;
(2)能正确地编制频率分布表;会用样本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
(3)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地编制频率分布表、
教学难点;会用样本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
内容分析
1、在统计中,用样本的有关情况估计总体的相应情况大体上有两类:一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二是用样本的某种数字特征去估计总体相应数字特征。本节课解决前者的问题。
2、讨论样本频率分布的内容在初中”统计初步”中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由于很长时间没有接触这方面知识,因此有必要通过一例重温频率分布有关知识,突出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使学生了解处理数据的具体方法。
3、介绍历史上从事抛掷硬币的几个案例,学习科学家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
4、频率分布的条形图与直方图是有区别。条形图是用高度来表示频率,直方图是用面积来表示频率。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介绍对“抛掷硬币”试验进行研究的科学家。
(2)本次试验结果。
(3)画出频率分布的条形图。
(4)注意点:①各直方长条的宽度要相同;②相邻长条之间的间隔要适当。
(5)结论:当试验次数无限增大时,两种试验结果的频率大致相同。
2、总体分布
精确地反映了总体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研究概率分布往往可以研究其频数分布、频率分布,及累积频数分布和累积频率分布。后者作为阅读教科书内容。
3、复习频率分布
(演示)问题:有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
[12、5,15、5) 2 [15、5,18、5) 3 [18、5,21、5) 5
[21、5,24、5) 4 [24、5,27、5) 1 [27、5,30、5] 5
(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和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直方图的横轴表示___________;纵轴表示___________。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矩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各小矩形面积之和等于___________。频率直方图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讲解例题
为了了解学生身体的发育情况,对某重点中学年满17岁的60名男同学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
身高 1、57 1、59 1、60 1、62 1、64 1、65 1、66 1、68
人数 2 1 4 2 4 2 7 6
身高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人数 8 7 4 3 2 1 2 1 1
(1)根据上表,估计这所重点中学年满17岁的男学生中,身高下低于1、65m且不高于1、71m的约占多少?不低于1、63m的约占多少?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说出该校年满17岁的男同学中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所占比例最大?如果该校年满17岁的男同学恰好是300人,那么在这个范围内的人数估计约有多少人?
(过程略)
注意点:主要包括两部分:前面重点讲解如何根据数据画出频率分布的直方图,后面重点讲解如何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的相关情况。
(a)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b)确定组距与组数。
组距的确定应根据数据总体情况,自主选择。本题将组距定为2较为合适,因而组数为11。
(c)决定分点。
分点要比数据多一位小数,便于分组。分组区间采用左闭右开。
(d)列出频率分布表(见教科书)。
(e)画出频率分布图(见教科书)。
4、得到样本频率后,应对总体的相应情况进行估计
5、课堂练习
教科书习题 1、2第2题。
板书设计
一、概念理解 二、应用
1、频数、频率的容量的关系 例
2、频率的取值范围 三、小结
3、分布频率分布表
四、作业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创新型人材为目标,以联合办学为契机,深入钻研教材,靠集体智慧处理教研、教改资源及多媒体信息,根据我校实际,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二、目标要求
1.深入钻练教材,在借鉴她校课件基础上,结合所教学生实际,确定好每节课所教内容,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
2.本期还要帮助学生搞好《数学》必修内容的复习,一是为学生学业水平检测作准备,二是为高三复习打基础。
3.本期的专题选讲务求实效。
4.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好学习教学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5.本期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归纳、整理、类比、相互转化、数形结合等能力,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教学措施:
一、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位老师都要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集体备课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下一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在星期一的集合备课中,主要是对上周备课中的情况作补充。每次备课都要用一定的时间交流一下前一段的教学情况,进度、学生掌握情况等。
二、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是《高中数学新新学案》,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老师要给予检查和必要的讲评,老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习试卷,星期五发给学生带回家完成,星期一交,老师要进行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好安排时间讲评。试题量控制为10道选择题(4旧6新)、4道填空题(1旧3新)、4道解答题。
三、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本学期第二课堂与数学竞赛准备班继续分开进行辅导。平常意义上的第二课堂辅导学生,主要是以兴趣班的'形式,以复习巩固课堂教学的同步内容为主,一般只选用常规题为例题和练习,难度低于高考接近高考,用专题讲授为主要形式开展辅导工作。
四、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所以每位老师必须重视搞好辅导工作。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在年级部工作的框架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明确任务,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二、教材简析
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
三、教学任务
本学期上半期授课内容为《选修1—2》和《选修4—4》,中段考后进入第一轮复习。
四、学生基本情况及教学目标
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高二文科学生共有10个班,其中尖尖班2个,8个平行重点班。尖尖班的学生重点是数学尖子生的培养,冲刺高考数学高分为目标。平行班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两点,第一点:保证重点学生的数学成绩稳步上升,成为学生的优势科目;第二点:加强数学学习比较困难学生的辅导培养,增加其信息并逐步缩小数学成绩差距。
五、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六、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习。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导学案》,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习试卷,学生完成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尖尖班的教学进度可适当调整,教学难度要有所提升;其他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备课组也将组织学生上培优班。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并根据需要在年级开设数学困难生补充辅导班。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11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湘教版数学(必修三)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第二节《1.2直线的方程》第一部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内容。
二、教材分析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给出了根据已知一个点和斜率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和途径。在求直线的方程中,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是基本的,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两点式都是由点斜式推出的。从初中代数中的一次函数引入,自然过渡到本节课想要解决的问题——求直线方程问题。在引入,过程中要让学生弄清直线与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理解研究直线可以从研究方程和方程的特征入手。
在推导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时,根据直线这一结论,先猜想确定一条直线的条件,再根据猜想得到的条件求出直线方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
(3)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已知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基础上,通过师生探讨,得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截距”与“距离”的区别。
情态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使学生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四、教学重点
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五、教学难点
难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应用。
要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描述几何图形。
六、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的选择:启发、引导、讨论.
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索讨论,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2.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辨析、画图,亲身实践,调动多感官去体验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要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起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间的密切联系。为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我主要指导了以下的学习方法:
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通过观察图像归纳总结,自己评析解题对错,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数学表达能力。
②.分组讨论。
七、教学过程
问 题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在直线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应知道哪些条件?
学生回顾,并回答。然后教师指出,直线的方程,就是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满足的关系式。
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知。
2、直线 经过点 ,且斜率为 。设点 是直线 上的任意一点,请建立 与 之间的关系。
学生根据斜率公式,可以得到,当 时, ,即
(1)
教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关注、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推导出这个方程。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并体会直线的方程,就是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满足的关系式,从而掌握根据条件求直线方程的方法。
3、(1)过点 ,斜率是 的直线 上的点,其坐标都满足方程(1)吗?
学生验证,教师引导。
使学生了解方程为直线方程必须满两个条件。
(2)坐标满足方程(1)的点都在经过 ,斜率为 的直线 上吗?
学生验证,教师引导。然后教师指出方程(1)由直线上一定点及其斜率确定,所以叫做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简称点斜式.
使学生了解方程为直线方程必须满两个条件。
4、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否表示坐标平面上的所有直线呢?
学生分组互相讨论,然后说明理由。
使学生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适用范围。
5、(1) 轴所在直线的方程是什么? 轴所在直线的方程是什么?
(2)经过点 且平行于 轴(即垂直于 轴)的直线方程是什么?
(3)经过点 且平行于 轴(即垂直于 轴)的直线方程是什么?
教师学生引导通过画图分析,求得问题的解决。
进一步使学生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适用范围,掌握特殊直线方程的表示形式。
6、例2、例4的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用点斜式求直线方程应已知那些条件?题目那些条件已经直接给予,那些条件还有待已去求。在坐标平面内,要画一条直线可以怎样去画。
学会运用点斜式方程解决问题,清楚用点斜式公式求直线方程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1)一个定点;(2)有斜率。同时掌握已知直线方程画直线的方法。
7、例3的教学。
求经过点 ,斜率为 的直线 的方程。
学生独立求出直线 的方程:
(2)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截距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方程(2)由哪两个条件确定,让学生理解斜截式方程概念的内涵。
引入斜截式方程,让学生懂得斜截式方程源于点斜式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一种特殊情形。
8、观察方程 ,它的形式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深入理解和掌握斜截式方程的特点?
9、直线 在 轴上的截距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评价。
使学生理解“截距”与“距离”两个概念的区别。
10、你如何从直线方程的角度认识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中 和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你能说出一次函数 图象的特点吗?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评价、归纳概括。
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11、课堂练习第65页练习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反馈。
巩固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
12、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1)本节课我们学过那些知识点;(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3)求一条直线的方程,要知道多少个条件?
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13、布置作业:第77页第5题
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巩固深化
八、教学反思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给出了根据已知一个点和斜率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和途径。在求直线的方程中,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是基本的,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两点式都是由点斜式推出的。
本节课的基本题形:
1、已知直线上一点及直线的倾斜角,求直线的方程并作图;
2、已知直线上两点,求直线的方程并作图。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明确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训练学生求直线方程的书写格式及直线的规范作图。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和数学小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严格执行“三规”“五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可以获得必要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提高数学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措施
1.以能力为中心,以基础为基础,调整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3、脚踏实地做好实施工作。内容和消化当天,加强检查和实施每日和每月的通关演习。每周练习,每次考试一章。通过每周一次的练习,突破一些重点和难点,在考试的每一章检查差距和填空,考完试再对每一章的不足之处进行点评。
4、周练章考,认真把握试题选择,认真把握高考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的考查,注重思维的层次性(即解题的多样性),及时引入一些新题型,加强应用题的考察。每次考试都坚持集体研究,努力提高考试效率。
5.注意所选的`例子和练习:
6.精心规划合理安排,根据数学的特点,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增强综合解题能力,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提高解题探究能力。
7.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角度,选择典型的数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科技等方面的问题联系起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给学生更多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目的。基础扎实的学生,不脱离基础知识,能力未必强。基础知识在教学中不断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
三、对自己的要求——实施各方面的教学
1.认真教每一节课
备课时要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每节课,分工协作,用集体智慧制作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服务教学,45分钟内提高课堂效率。
2.严格控制考试,认真做好每次复习资料和练习
教材要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练习,教师要给予检查和必要的点评,教师要提前指出自己没有做的问题,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三类习题(大习题、限时训练、月考)试题制作分工落实到每个人(月考试卷由备考组制作,大习题、限时训练试卷由其他老师制作),经组长严格把关后才能使用。
注重考试质量和试卷分析,定期组织备考组老师分析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找到对策,及时解决,确保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
3.做好批改作业,加强疏导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教育的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南,加强备课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常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
二、学情分析及相关措施:
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及时纠正不合理学习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高二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的衔接工作。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具体措施如下: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高二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的衔接工作。
(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新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讲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4)让学生通过单元考试,检测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准备
(5)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进度:
第1周 开学报名
第2周 选修2-2 1.1变化率与导数
第3周 1.2导数的计算 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第4周 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1.5定积分的概念
第5周 1.6微积分基本定理 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第6周 第一章复习2.1合情推理与演绎逻辑
第7周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数学归纳法
第8周 第二章复习 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第9周 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第三章复习
第10周 期中复习
第11周 期中考试
第12周 选修2-3 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1.2排列与组合
第13周 1.3二项式定理 第一章复习
第14周 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第15周 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2.4正态分布
第16周 第二章复习
第17周 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18周 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19周 第三章复习
第20周 期末总复习
第21周 期末考试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14
一,教学内容
这学期按照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教学任务比较重。选修1-1,第三章《导数》,根据教研室的计划,应该安排在春节前。鉴于期末考试临近,这一章没有学习,所以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选修1-1 《导数》,选修1-2,共四章《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二,教学策略
根据年山东省高考数学(文科)大纲的要求,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切实重视学生学习的`实施,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劳动。精心备课,精心指导,针对目标学生不放松,努力使目标学生数学成绩有效,积极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认真学习《框图》,学习新课程,应用新课程。
第三,具体措施
这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教学工作:
1、注重学习计划指导学习,善用好学案例。注重研究老师如何说话,就是注重研究学生如何学习。
2.尽量分层次做作业,尤其是加餐,提高尖子生的学习成绩。
3.特别注意学生作业的落实,不定时查看学生的集锦和作业本。
4.组织单位通过,做好试卷讲评工作。
5.积极沟通目标学生的想法和感受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15
一、现状分析:
1、 本年级学生由25个班分成10个文科班和15个理科班,学生构成进行了重新组合。
2、 经过上期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全年级的数学平均成绩由高一上期的与泸高相比相差7个百分点降为只差3个百分点。
3、 泸州市的其它学校在暑假都进行了补课,而我校没有,教学进度整整相差一个月。
4、 上学期年级组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对数、理、化、英进行了倾斜,练习和复习时间相对较多。
二、教学目标:
1、 顺利完成高二上期的教学内容,并完成下册《排列与组合》的教学。争取有二到三周的时间进行复习。
2、 高二联考平均成绩理科与市内国示高中相比相差不得超过3分,文科要高于5分,入围人数要达到年级的平均水平。
3、 数学竞赛要完成高一和高二上期所学内容的教学,争取能完成平面几何的教学。
三、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将全组教师分成4个组(第一组:王兵,杨述刚,冷昌才;第二组:涂海,冯玉平,任利红;第三组:周钰,陈容芳,马骏峰;第四组:彭正楷,唐小琳,石庆洪)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习。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聚焦课堂》,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两份练习试卷,做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竞赛班的教学进度要加快,教学难度要有所降低,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高二的数学教学计划02-14
高二数学的教学计划05-01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05-13
数学高二教学计划01-24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精】02-20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热门】03-01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22篇)08-17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五篇05-13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5篇12-24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5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