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时间:2021-12-03 11:40:00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热门】教学计划模板汇总五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计划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教学计划模板汇总五篇

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执教文科重点和文科普通班,但两个班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积极性存在很大差异,从假前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以下问题:文1班的成绩不错,文2班的学生仍然存在水平相对较低,参差不齐的状况。思想意识方面,文1班大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好,绝大部分学生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取得良好成绩的强烈愿望,但也有个别怕吃苦,只想得到不愿付出,加上年少无知,自控能力比较弱,有时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文2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只有少数学生知道认真学习,并能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但从考试情况总体来说这两个班的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4)语文答题的规范意识欠缺。

  二、主要教学内容计划安排

  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教学完成及读本中一些重要篇目的学习,力求做到充分借助读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阅读习惯,通过比较、分析与归纳,借鉴或吸取有益的养分,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语言综合能力。(二)组织并完成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三、具体教学措施

  基于学情分析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我准备深入备课,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作业批改方面,坚决贯彻学校对高三提出的作业练习的要求,通过练习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期间我还计划充分利用早自习时间,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基础知识,做好高一高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发挥学生主动性,分小组找题做题,共同练习基础知识题,力求在本学期末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另外计划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并建立培优学生档案,将每次考试成绩列表,分析每次考试得失,以求出现语文拔尖生。

  四、个人专业水平提高

  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坚持网络学习,尽可能多的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与同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还向其他老师学习,研究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设计,做到充分备课。另外积极参加教研室教学处组织的.各种活动。力求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

  总之,新的一学期马上来临,面对新的一学年,我将以饱满的激情来面对每一天!!

  一、学生分析

  本学期所教的高三(4),高三(5)两个班的学生语文素质有所提高,但差生面仍较大,相当多的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相当多学生基础知识漏洞较多,阅读、作文能力和鉴赏能力尚待提高,作文思路偏窄、语言平淡。

  二、准确定位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情况,不强求每位学生能在短期内都有上佳表现,只要能够拉近和别的学生差距就是进步。根据考纲的要求和各个班学生的实际,实施教学。不强求整齐划一。

  三、有教无类但又要分层指导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改作业时适当地面批面改。做到针对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辅导。另外,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适当地布置一些提高能力的作业。对情绪波动大的学生,还要做适当的心理辅导。部分学生基础较扎实,复习态度也主动积极,希望这部分学生,能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对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我们更要在这一轮复习中加强训练,让其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具体安排如下:

  首先,整体常抓不懈。虽然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教师对此部分学生基础能力提高同样需在复习中重视。这一轮的复习,这部分学生较其他学生主动,一般规定时间让其自主复习,按时检查小测,再校对答案即可。作文训练重点仍然要紧抓结构与审题,加强中心语段和开篇的训练。

  其次,临界生重点辅导。对于一些学生的语文基础不错,且还有提高空间的,应在平时对其进行一些针对其各自弱项的个别辅导,提醒他们这一轮的复习里,加强弱项的复习。

  再者,帮助差生进步。平时考试有部分学生总是垫后,除了基础差外,其学习态度也有待端正。故对这些学生要进行单独谈话,让其从心底重视本学科的学习,并针对其实际,帮助学生做科学的复习安排,及时了解其复习情况,做相关指导。

  对于基础较为薄弱学生,针对此类学生的特点,我们决定重抓其基础,提高其保分意识。

  首先,提高士气。学生难免具畏难心理,应极力避免他们破罐破摔。故在每次考试之后和平时聊天时,我们就根据高考专科录取分数线,让他们明白一张卷中的可保之分,且也是可拿之分,以便让他们定下明确又实际的目标。

  其次,重抓基础分。就学生实际来看,语文卷中如做高层次要求的“诗歌鉴赏”、“文言翻译”及“现代文阅读”等题型,拿分不多,且大幅度提高的可能并不大,此类题他们拿下一半的分已是可以。但全卷中有十三分(字音、字形及默写)却是学生靠勤奋记忆就能拿下的,而这对学生的总分至关重要,故在平常复习中反复强调,并加强训练。

  具体做法:单独找学生两两谈话,告之背默方法,安排其互背任务,按时抽查;临近考前,全班整体检查默背;高考题训练加强。

  再者,作文是这部分学生的弱项,但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故在这一轮的复习里极力加强。具体做法:先抓稳学生的作文结构训练,这是基础。重抓作文审题,这是得分的根本。每周会安排两节课,布置一到两次的作文审题、构思和中心语段的写作训练,并进行相关讲评。

  集体备课,科学备考。每一阶段,备课组都会进行集体备课,确定复习思路,合作找寻复习资料,每位教师在整体教学安排上踏踏实实地按备课组计划进行,作好每个专题的训练。

  三、练习形式:

  单项训练和套题训练相结合。练习以综合为主,结合学生情况,补充题组训练。

  四、教学内容:

  本学期是高三的第一学期,教学内容有:

  1.完成选修八、十二课本的教学,重点是。

  2.语言基础知识、古诗、文言文和语用题的复习指导。

  3,作文进行分层指导系列训练。作文训练重点放在审题、构思、速度、围绕中心展开论证等方面。全批全改。

  五、教学进度:

  第1-2周:语言运用.综合训练.教学

  第3-6周:新闻阅读与写作.写作训练

  第7-10周:实用文体写作.写作训练

  (期中考)

  第11-15周:古诗词鉴赏训练和文言文阅读复习

  第16-17周:语言运用.综合训练

  第18-20周:现代文阅读(必考)

教学计划 篇2

  本学期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负数的初步知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四则计算,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周期现象。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离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1、数与代数领域(第1、3、4、5、6、8单元)

  本册教材在一至四年级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的四则计算,并能应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册教科书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这些内容涉及学生认识数范围的扩展。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过的整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为系统地学习分数只是做好准备。

  此外,安排探索和应用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对于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思维水平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空间与图形领域(第2、7单元)

  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面积概念,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通过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能进一步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促进对几种基本图形特征的认识。以前教学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只能计量相对较小的平面图形和物体表面的面积,用来计量土地面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此,本册教材安排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既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面积单位,也有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领域(第9单元)

  本册教科书安排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相比,复式统计表、图的容量大,能同时呈现更多的数据信息。教学复式统计表、图以后,学生就能对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与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这对于学生统计能力的提高以及统计意识的增强是极有益处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面积是多少校园的绿化面积了解周围的家庭)

  (1)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的“分一分数一数”与“移一移数一数”渗透了初步的等积变形思想,为进一步探究多变性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校园的绿化面积》中的“想想算算”重点安排了“割补”的方法把稍复杂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常见的基本图形的内容。

  (2)更加重视实际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估计树叶、手掌等物体表面的面积;《校园的绿化面积》中测量、计算草坪的面积、设计花圃;《了解周围的家庭》分别为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设计的便于操作的调查活动等,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引导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数学活动,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本册教材还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十几则“你知道吗”和8到思考题,目的在于增加数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

  二、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

  1、先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2、引导学生认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并正确地运用;

  3、组织学生参与探索活动,认真完成练习和作业,及时反馈与弥补来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的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法则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形成相应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统计观念。

  2、数学思考:

  (1)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2)结合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面积公式和简单周期现象中规律的教学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4)结合统计表(图)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5)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面积计算的问题、简单统计的问题、小数四则运算的问题以及简单周期现象的问题。

  (2)能在现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4)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有正确的合作态度。

  (5)能回顾反思学习过程,解释或评价学习的结果。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探索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

  (3)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联系现实素材学数学,联系现实生活用数学。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4课时第1至2周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9课时第2至4周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8课时第5至6周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9课时第7至8周

  第五单元找规律3课时第9周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4课时第9至10周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8课时第10至12周

  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3课时第13周

  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14课时第13至16周

  第十单元统计7课时第17至18周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10课时第19至20周

教学计划 篇3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学期来的做法。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

  在现时的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二、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简单减法应用题”我先拿来5个苹果,把其中2个送给一个同学,再让学生根据我的做法用两句话表达出它的意思,此时学生能说:有5个苹果,送给x x同学2个,还剩3个。在这道题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和物品自由的编一道应用题,学生很快就编出了很多,我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应用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电冰箱、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学习它们的表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学期,我所担任一年级数学的同学都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例如:教学“9+5”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同学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实现了多维目标把握了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能力方面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的经验。

  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完成练习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

  创设性的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没,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对学生实现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浅谈几点。

  一、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要做到这点,对老师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教师除了要能言善辩还得眼观八方。能言善辩:要能用生动有趣语言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激发出学生想去学的兴趣。眼观八方:上课时要时时注意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眼神,并能用最婉转的语言进行批判的同时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二、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难题,或呆坐,或急于从同桌那儿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道学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还有些学生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一、将题目细化更有利于学生思考;二、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三、应注意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孩子都有从众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我把个人的回答改为同桌互说、四人小组交流;把点名回答改为几位小朋友的一起回答,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

教学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没有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也没有掌握,但大部分学生都喜好计算机,或多或少接触过计算机,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继续巩固和加深对 Frontpage的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 Frontpage,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总共二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以网上浏览,通过了解电脑及windows,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单元主要是制作网页,在这一单元中,要让学生学习,学会输入文字;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美妙的图画世界,让学生学会画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技巧;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是文件操作能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字输入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认识 FRONTPAGE,熟悉 FRONTPAGE软件的界面;工具栏的选择;输入、删除文字;选定文字的方法;保存文档;打开文档;改变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认识电脑中的图标,会申请电子邮箱,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

  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5)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

  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

  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教学计划 篇5

  一 概述

  《直角三角形》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证明(二),本节是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复习勾股定理,学习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了解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进一步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1、要求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勾股定理)和判定定理,并能应用定理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

  2、了解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含义,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及学习体验举出逆命题、互逆命题及逆定理、互逆定理的例子。

  3、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培养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证明,进一步体验几何证明的基本要求和范式,感受探究几何事实的过程对证明思路的启发与影响。

  2、通过“蚂蚁爬行问题”和“盒子里放木棒问题”的解决,感受我们身边的数学。

  3、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逆命题、互逆命题及逆定理、互逆定理。明确“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4、通过课后练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交流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3、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前期学习中用实验、度量获得的结论进一步肯定,而且也能更好的让学生了解知识的连贯性,进一步感受公理化体系。

  4、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设想

  重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

  难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空间观念的形成。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习者是长安三中九年级14班学生。经过两年学习,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接受知识能力较快。

  2、学生已具备勾股定理的基本知识。

  3、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探索能力、合作交流意识。

  4、学生积极上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习过程中,通过课件创设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各知觉器官,做到"细观察、多动手、勤思考"。通过观察、猜想、探究、推理、模仿、体验等方法完成本节知识的学习。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学,自主探索” 的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探究法、谈话法、 练习法等,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索、证明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的任务。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人力资源:教师、学生、多媒体教室管理员

  非人力资源:教学材料: 1.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2. 多媒体教室 3. 学生自备学习工具。

  教学模式: 基于“学”的教学模式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你知道直角三角形有怎样的特征?还记得勾股定理吗?它是怎么证明的?

  2 如果要判别一个直角三角形,你有什么办法?

  (二)新授

  1、勾股定理的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想一想 如何证明这个命题?其步骤有哪些?(先画草图,写已知、求证 ,再证明)

  l 已知:如图,在△ABC中,AC2+BC2=AB2.

  l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l 分析:目前,我们判别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只有用定义,从已知条件来看离定义的要求太远,因此,我们不妨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进而再证明已知的三角形与所构造的三角形全等。

  l 证明:作Rt △A′B′C′使∠C′ =900,A′C′=AC, B′C′=BC(如图),则

  A′C′2+B′C′2=A′B′2(勾股定理).

  ∵AC2+BC2=AB2(已知), A′C′=AC, B′C′=BC(作图),

  ∴ AB2=A′B′2(等式性质).

  ∵AB﹥0 A′B﹥0′

  ∴ AB=A′B′(等式性质).

  ∴ △ABC≌ △A′B′C′(SSS).

  ∴ ∠A=∠A′= 900(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 △ABC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学生分析,获得证题思路,使学生领会构造思想,得出结论。)

  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种语言的互译)(课件展示)

  2、议一议:

  观察下列三组命题,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如果小明患了肺炎,那么他一定会发烧。

  如果小明发烧,那么他一定患了肺炎。

  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所对的角相等。

  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所对的边相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成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它们的共性,从结构上认识互逆命题,进一步得出“互逆定理”的概念。)

  3、关于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

  (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2)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却不一定是真命题。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互逆命题的定义。)

  明确:一个定理一定有逆命题,但不一定有逆定理。

  4、练习:

  (1) 写出命题“如果两个有理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是真命题。

  (2) 你还能举出一些其它的例子吗?

  5、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拓展:(1) 蚂蚁在长方体表面爬行最短路径问题探究

  如果把上题中的正四棱柱换成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 3㎝、 8㎝的长方体盒子,其余条件不变,你知道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多少吗?

  (2) 长方体盒子里放最长木棒问题探究

  如果欲把一根长为10㎝的木棒放入这个长、宽、高分别为4㎝、3㎝、8㎝的长方体盒子,能放下吗?

  数学思想方法:空间里找平面

  议一议

  你能说出蚂蚁从长方体一个顶点沿表面爬行到相对顶点的最短路径问题与长方体盒子放木棒问题的联系吗?

  (三) 随堂练习:P21知识与技能 第1题

  (四) 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的收获:

  1、知识方面 2、数学方法及数学思想方面

  3、交流探究中你的同伴表现怎样?你要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五) 作业:P21――P22 第2.3.4题

《【热门】教学计划模板汇总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教学计划11-30

舞蹈的教学计划08-24

书法教学计划09-10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01-19

驾校教学计划01-20

田径教学计划12-10

语言的教学计划12-09

语文的教学计划12-09

个人教学计划11-24

美术的教学计划12-13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

【热门】教学计划模板汇总五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计划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教学计划模板汇总五篇

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执教文科重点和文科普通班,但两个班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积极性存在很大差异,从假前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以下问题:文1班的成绩不错,文2班的学生仍然存在水平相对较低,参差不齐的状况。思想意识方面,文1班大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好,绝大部分学生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取得良好成绩的强烈愿望,但也有个别怕吃苦,只想得到不愿付出,加上年少无知,自控能力比较弱,有时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文2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只有少数学生知道认真学习,并能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但从考试情况总体来说这两个班的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4)语文答题的规范意识欠缺。

  二、主要教学内容计划安排

  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教学完成及读本中一些重要篇目的学习,力求做到充分借助读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阅读习惯,通过比较、分析与归纳,借鉴或吸取有益的养分,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语言综合能力。(二)组织并完成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三、具体教学措施

  基于学情分析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我准备深入备课,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作业批改方面,坚决贯彻学校对高三提出的作业练习的要求,通过练习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期间我还计划充分利用早自习时间,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基础知识,做好高一高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发挥学生主动性,分小组找题做题,共同练习基础知识题,力求在本学期末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另外计划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并建立培优学生档案,将每次考试成绩列表,分析每次考试得失,以求出现语文拔尖生。

  四、个人专业水平提高

  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坚持网络学习,尽可能多的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与同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还向其他老师学习,研究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设计,做到充分备课。另外积极参加教研室教学处组织的.各种活动。力求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

  总之,新的一学期马上来临,面对新的一学年,我将以饱满的激情来面对每一天!!

  一、学生分析

  本学期所教的高三(4),高三(5)两个班的学生语文素质有所提高,但差生面仍较大,相当多的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相当多学生基础知识漏洞较多,阅读、作文能力和鉴赏能力尚待提高,作文思路偏窄、语言平淡。

  二、准确定位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情况,不强求每位学生能在短期内都有上佳表现,只要能够拉近和别的学生差距就是进步。根据考纲的要求和各个班学生的实际,实施教学。不强求整齐划一。

  三、有教无类但又要分层指导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改作业时适当地面批面改。做到针对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辅导。另外,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适当地布置一些提高能力的作业。对情绪波动大的学生,还要做适当的心理辅导。部分学生基础较扎实,复习态度也主动积极,希望这部分学生,能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对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我们更要在这一轮复习中加强训练,让其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具体安排如下:

  首先,整体常抓不懈。虽然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教师对此部分学生基础能力提高同样需在复习中重视。这一轮的复习,这部分学生较其他学生主动,一般规定时间让其自主复习,按时检查小测,再校对答案即可。作文训练重点仍然要紧抓结构与审题,加强中心语段和开篇的训练。

  其次,临界生重点辅导。对于一些学生的语文基础不错,且还有提高空间的,应在平时对其进行一些针对其各自弱项的个别辅导,提醒他们这一轮的复习里,加强弱项的复习。

  再者,帮助差生进步。平时考试有部分学生总是垫后,除了基础差外,其学习态度也有待端正。故对这些学生要进行单独谈话,让其从心底重视本学科的学习,并针对其实际,帮助学生做科学的复习安排,及时了解其复习情况,做相关指导。

  对于基础较为薄弱学生,针对此类学生的特点,我们决定重抓其基础,提高其保分意识。

  首先,提高士气。学生难免具畏难心理,应极力避免他们破罐破摔。故在每次考试之后和平时聊天时,我们就根据高考专科录取分数线,让他们明白一张卷中的可保之分,且也是可拿之分,以便让他们定下明确又实际的目标。

  其次,重抓基础分。就学生实际来看,语文卷中如做高层次要求的“诗歌鉴赏”、“文言翻译”及“现代文阅读”等题型,拿分不多,且大幅度提高的可能并不大,此类题他们拿下一半的分已是可以。但全卷中有十三分(字音、字形及默写)却是学生靠勤奋记忆就能拿下的,而这对学生的总分至关重要,故在平常复习中反复强调,并加强训练。

  具体做法:单独找学生两两谈话,告之背默方法,安排其互背任务,按时抽查;临近考前,全班整体检查默背;高考题训练加强。

  再者,作文是这部分学生的弱项,但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故在这一轮的复习里极力加强。具体做法:先抓稳学生的作文结构训练,这是基础。重抓作文审题,这是得分的根本。每周会安排两节课,布置一到两次的作文审题、构思和中心语段的写作训练,并进行相关讲评。

  集体备课,科学备考。每一阶段,备课组都会进行集体备课,确定复习思路,合作找寻复习资料,每位教师在整体教学安排上踏踏实实地按备课组计划进行,作好每个专题的训练。

  三、练习形式:

  单项训练和套题训练相结合。练习以综合为主,结合学生情况,补充题组训练。

  四、教学内容:

  本学期是高三的第一学期,教学内容有:

  1.完成选修八、十二课本的教学,重点是。

  2.语言基础知识、古诗、文言文和语用题的复习指导。

  3,作文进行分层指导系列训练。作文训练重点放在审题、构思、速度、围绕中心展开论证等方面。全批全改。

  五、教学进度:

  第1-2周:语言运用.综合训练.教学

  第3-6周:新闻阅读与写作.写作训练

  第7-10周:实用文体写作.写作训练

  (期中考)

  第11-15周:古诗词鉴赏训练和文言文阅读复习

  第16-17周:语言运用.综合训练

  第18-20周:现代文阅读(必考)

教学计划 篇2

  本学期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负数的初步知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四则计算,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周期现象。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离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1、数与代数领域(第1、3、4、5、6、8单元)

  本册教材在一至四年级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的四则计算,并能应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册教科书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这些内容涉及学生认识数范围的扩展。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过的整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为系统地学习分数只是做好准备。

  此外,安排探索和应用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对于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思维水平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空间与图形领域(第2、7单元)

  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面积概念,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通过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能进一步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促进对几种基本图形特征的认识。以前教学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只能计量相对较小的平面图形和物体表面的面积,用来计量土地面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此,本册教材安排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既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面积单位,也有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领域(第9单元)

  本册教科书安排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相比,复式统计表、图的容量大,能同时呈现更多的数据信息。教学复式统计表、图以后,学生就能对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与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这对于学生统计能力的提高以及统计意识的增强是极有益处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面积是多少校园的绿化面积了解周围的家庭)

  (1)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的“分一分数一数”与“移一移数一数”渗透了初步的等积变形思想,为进一步探究多变性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校园的绿化面积》中的“想想算算”重点安排了“割补”的方法把稍复杂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常见的基本图形的内容。

  (2)更加重视实际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估计树叶、手掌等物体表面的面积;《校园的绿化面积》中测量、计算草坪的面积、设计花圃;《了解周围的家庭》分别为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设计的便于操作的调查活动等,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引导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数学活动,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本册教材还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十几则“你知道吗”和8到思考题,目的在于增加数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

  二、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

  1、先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2、引导学生认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并正确地运用;

  3、组织学生参与探索活动,认真完成练习和作业,及时反馈与弥补来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的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法则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形成相应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统计观念。

  2、数学思考:

  (1)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2)结合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面积公式和简单周期现象中规律的教学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4)结合统计表(图)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5)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面积计算的问题、简单统计的问题、小数四则运算的问题以及简单周期现象的问题。

  (2)能在现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4)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有正确的合作态度。

  (5)能回顾反思学习过程,解释或评价学习的结果。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探索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

  (3)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联系现实素材学数学,联系现实生活用数学。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4课时第1至2周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9课时第2至4周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8课时第5至6周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9课时第7至8周

  第五单元找规律3课时第9周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4课时第9至10周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8课时第10至12周

  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3课时第13周

  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14课时第13至16周

  第十单元统计7课时第17至18周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10课时第19至20周

教学计划 篇3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学期来的做法。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

  在现时的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二、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简单减法应用题”我先拿来5个苹果,把其中2个送给一个同学,再让学生根据我的做法用两句话表达出它的意思,此时学生能说:有5个苹果,送给x x同学2个,还剩3个。在这道题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和物品自由的编一道应用题,学生很快就编出了很多,我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应用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电冰箱、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学习它们的表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学期,我所担任一年级数学的同学都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例如:教学“9+5”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同学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实现了多维目标把握了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能力方面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的经验。

  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完成练习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

  创设性的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没,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对学生实现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浅谈几点。

  一、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要做到这点,对老师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教师除了要能言善辩还得眼观八方。能言善辩:要能用生动有趣语言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激发出学生想去学的兴趣。眼观八方:上课时要时时注意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眼神,并能用最婉转的语言进行批判的同时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二、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难题,或呆坐,或急于从同桌那儿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道学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还有些学生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一、将题目细化更有利于学生思考;二、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三、应注意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孩子都有从众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我把个人的回答改为同桌互说、四人小组交流;把点名回答改为几位小朋友的一起回答,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

教学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没有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也没有掌握,但大部分学生都喜好计算机,或多或少接触过计算机,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继续巩固和加深对 Frontpage的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 Frontpage,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总共二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以网上浏览,通过了解电脑及windows,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单元主要是制作网页,在这一单元中,要让学生学习,学会输入文字;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美妙的图画世界,让学生学会画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技巧;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是文件操作能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字输入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认识 FRONTPAGE,熟悉 FRONTPAGE软件的界面;工具栏的选择;输入、删除文字;选定文字的方法;保存文档;打开文档;改变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认识电脑中的图标,会申请电子邮箱,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

  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5)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

  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

  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教学计划 篇5

  一 概述

  《直角三角形》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证明(二),本节是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复习勾股定理,学习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了解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进一步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1、要求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勾股定理)和判定定理,并能应用定理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

  2、了解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含义,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及学习体验举出逆命题、互逆命题及逆定理、互逆定理的例子。

  3、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培养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证明,进一步体验几何证明的基本要求和范式,感受探究几何事实的过程对证明思路的启发与影响。

  2、通过“蚂蚁爬行问题”和“盒子里放木棒问题”的解决,感受我们身边的数学。

  3、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逆命题、互逆命题及逆定理、互逆定理。明确“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4、通过课后练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交流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3、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前期学习中用实验、度量获得的结论进一步肯定,而且也能更好的让学生了解知识的连贯性,进一步感受公理化体系。

  4、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设想

  重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

  难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空间观念的形成。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习者是长安三中九年级14班学生。经过两年学习,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接受知识能力较快。

  2、学生已具备勾股定理的基本知识。

  3、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探索能力、合作交流意识。

  4、学生积极上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习过程中,通过课件创设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各知觉器官,做到"细观察、多动手、勤思考"。通过观察、猜想、探究、推理、模仿、体验等方法完成本节知识的学习。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学,自主探索” 的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探究法、谈话法、 练习法等,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索、证明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的任务。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人力资源:教师、学生、多媒体教室管理员

  非人力资源:教学材料: 1.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2. 多媒体教室 3. 学生自备学习工具。

  教学模式: 基于“学”的教学模式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你知道直角三角形有怎样的特征?还记得勾股定理吗?它是怎么证明的?

  2 如果要判别一个直角三角形,你有什么办法?

  (二)新授

  1、勾股定理的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想一想 如何证明这个命题?其步骤有哪些?(先画草图,写已知、求证 ,再证明)

  l 已知:如图,在△ABC中,AC2+BC2=AB2.

  l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l 分析:目前,我们判别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只有用定义,从已知条件来看离定义的要求太远,因此,我们不妨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进而再证明已知的三角形与所构造的三角形全等。

  l 证明:作Rt △A′B′C′使∠C′ =900,A′C′=AC, B′C′=BC(如图),则

  A′C′2+B′C′2=A′B′2(勾股定理).

  ∵AC2+BC2=AB2(已知), A′C′=AC, B′C′=BC(作图),

  ∴ AB2=A′B′2(等式性质).

  ∵AB﹥0 A′B﹥0′

  ∴ AB=A′B′(等式性质).

  ∴ △ABC≌ △A′B′C′(SSS).

  ∴ ∠A=∠A′= 900(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 △ABC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学生分析,获得证题思路,使学生领会构造思想,得出结论。)

  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种语言的互译)(课件展示)

  2、议一议:

  观察下列三组命题,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如果小明患了肺炎,那么他一定会发烧。

  如果小明发烧,那么他一定患了肺炎。

  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所对的角相等。

  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所对的边相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成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它们的共性,从结构上认识互逆命题,进一步得出“互逆定理”的概念。)

  3、关于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

  (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2)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却不一定是真命题。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互逆命题的定义。)

  明确:一个定理一定有逆命题,但不一定有逆定理。

  4、练习:

  (1) 写出命题“如果两个有理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是真命题。

  (2) 你还能举出一些其它的例子吗?

  5、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拓展:(1) 蚂蚁在长方体表面爬行最短路径问题探究

  如果把上题中的正四棱柱换成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 3㎝、 8㎝的长方体盒子,其余条件不变,你知道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多少吗?

  (2) 长方体盒子里放最长木棒问题探究

  如果欲把一根长为10㎝的木棒放入这个长、宽、高分别为4㎝、3㎝、8㎝的长方体盒子,能放下吗?

  数学思想方法:空间里找平面

  议一议

  你能说出蚂蚁从长方体一个顶点沿表面爬行到相对顶点的最短路径问题与长方体盒子放木棒问题的联系吗?

  (三) 随堂练习:P21知识与技能 第1题

  (四) 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的收获:

  1、知识方面 2、数学方法及数学思想方面

  3、交流探究中你的同伴表现怎样?你要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五) 作业:P21――P22 第2.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