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计划> 新学期的教学计划

新学期的教学计划

时间:2022-04-30 15:00:28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新学期的教学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新学期的教学计划

关于新学期的教学计划1

  一、设计分析

  当走进三年级(1)班学生的教室之后,眼前看到的一幕他们是多么可人、勤奋好学。这次我教的三年级英语是学生的初步感知,当然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堂上,自己能新颖、多样化,让其更好、更认真的学。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全新的小学英语教材。以学生为中心,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主线,围绕最常用、最基本的交际会话、句型、词汇等,逐步展开教学内容。

  教材的设计和编写体现了外语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并掌握本册教材各单元出现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熟练掌握常用的问候语和日常用语,并能进行交际。

  (3)学习和日常用语的表达方式。

  (4)学习谈论星期名。

  (5)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规范、整洁。

  (6)要演唱英语歌曲,朗诵歌谣。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2)通过大量的听、读练习及情景对话,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3)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能自觉地模仿语音、语调,逐步培养语感。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完成某项任务,并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3)能运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与他人友好。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中除了要掌握的单词以及重点词组、日常用语以外,根据课改的要求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日常交际的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境,学生如何用学到的知识进行交际是难点。

  五、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4、多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如:创设英语角等等。

  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6、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多看英语书籍。

  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关于新学期的教学计划2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56人,男生30人,女生26人。全班成绩稳定的尖子生不多,只有张小晴、冯祺、朱安琪等少数同学成绩较稳定。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差,平时虽然不会大吵大闹,但上课时特别会开小差,如:宋世杰、杨龙、邓加威、豆德健、魏文龙、魏兵、宋祖磊、李传兵、李鹏、邓芳等,其中杨龙、魏文龙、宋世杰、宋祖磊、邓芳、邓加威等学习基础比较差,杨龙、魏文龙、宋世杰、宋祖磊因为特别贪玩,懒记知识、怕背书,家长管教不善,总是拖欠作业,成绩很不理想。

  二、语文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四年级上册教材的主要特点,与一、二、三年级教材是一脉相承的。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而且,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四年级上册的“我的发现”,在“发现”的范围上有所扩展,安排了4个关于读写方法和习惯方面的发现,分别是: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提出问题,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我的发现”栏目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吐泡泡形式改为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这两个孩子,可以理解为学生自己和他的一个学习伙伴。教材中,他们的对话一般只是提起某个话题,开了个头,为同学们交流某一方面的发现留有较大的余地。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本着这样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加强了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表现: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教学措施及建议

  上述四个方面的特点,是教材各个部分的共同特点。由于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在编排上还有些不同的特点。

  (一)识字、写字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所附选读课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为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

  要求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内学生要有比较从容的写字时间,不要把写字的作业都留到课外。教师要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已经会写的字构成的新词,也可让学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断丰富词语的积累,还可采用听写词语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

  四年级上册,仍然单独编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教材,要凭借这些教材,加强对学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指导。

  (二)阅读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材,除安排识字和写字任务外,还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1.练习朗读和默读。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默读的练习也是四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教材中有多篇略读课文明确要求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但是许多练习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完成。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并按要求认真思考,默读以后要注意检查效果,决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2.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四年级上册教材,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的内容等。引导体会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入境入情地读书,然后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无论是理解内容,还是体会感情,都应注意学生的自主阅读。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得到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都能通过独立阅读,把课文读懂,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再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能用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事实上,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是会有所不同的。学生从文章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应加以肯定。当然,如果学生的讨论交流偏离了对课文的理解,纠缠于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或者学生的感受明显与课文的思想内容不符,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这是学生能够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最能体现教师引导的地方。

  3.领悟表达的方法。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又要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教材中对领悟表达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一是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二是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三是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四是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教材中还特别安排了侧重学习表达的“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组,读了《白鹅》和《白公鹅》,我们会觉得两位作家笔下的白鹅,特点是那样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猫》和《母鸡》,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但写法完全不一样,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受到很多启发。

  对于表达方法的领悟,教材中都采用了启发式,有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发现,有的是先举一两个例子,再让学生找出类似的例子来读读,体会体会。教师教学时要注意这个特点,一定要让每个学生经历这样的领悟过程。

  4.积累语言。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只有熟记在心,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需要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或涌流于笔下。

  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18篇精读课文中,有10篇提出了背诵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18篇精读课文中,有10篇提出了抄写的要求,一般是让学生找出写得好的语句,多读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背诵、抄写的练习,应该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教材中比较多地采用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确,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

  5.向课外扩展延伸。

  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与收获,教材在扩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适当引导。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有的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料,有的引向课外进行观察,有的安排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还有的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

  以上五个方面,体现了精读课文的教学重点。这是从整册教材来讲的,具体到某一篇课文,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所侧重。教师可参照教材中的安排,因文而异,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使精读课文的教学既把握住重点,又教出每课的特色。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要求不同,一般只要求读后能粗知文章大意。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适当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对内容的大致理解和读后的感受,有兴趣的地方还可以再读读,特别感兴趣的也可以背背。在词句的学习上不必多作要求。

  (三)口语交际教材与教学

  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四年级上册教材注意突出口语交际的这个特点,而且安排了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有的以交流为主,如,交流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自己喜欢的动物,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以讨论为主,如,讨论如何保护文物;有的要模拟生活情境练习交际,如,感谢和安慰;有的带有比赛游戏性质,如,看图比眼力;还有的是讲故事,演短剧,如,第三组的讲童话,演童话,第七组的讲成长的故事,演成长的故事。

  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要充分体现听和说的双向互动这一特点,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实际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上出特色。如,进行以交流为主的口语交际,首先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讲的内容讲清楚;还要设法在双向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再如感谢和安慰,这次口语交际,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或引导学生回忆,再现生活中的情境。如果能捕捉学校或班上发生的具体的相关实例引入教学,面对面地感谢、安慰,或模拟情境表示感谢、进行安慰,效果可能更好。

  “成长的故事”那一组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几种选择,除了讲成长故事,演成长故事外,还有交流读了《乌塔》以后想到了什么和讨论王虹来信中提出的问题。对此,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再全班汇报、评议。

  (四)习作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三年级一样,对习作作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在每组的“语文园地”中安排一次习作,全册安排八次。这八次习作,有四次与口语交际合并安排。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四次小练笔。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习作,有以下四个特点。

  1.在习作的类型上,兼顾了写实和写想象。

  教材中安排的写一处自然景观、写观察中的发现、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导游词、写成长故事,都是练习写实;写童话、看图作文、写奇思妙想,都是练习写想象。

  对于写实的习作,要强调如实表达,就是要写真实的人、真实的事,反映真实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编。这样,既能切实提高学生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和记实的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和良好的文风。

  对于写想象的习作,则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四年级的孩子受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想象不一定合理,所以在这方面的要求不能过高。学生只要敢于想象,并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写下来就行。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

  教材中的习作都不搞命题作文,每次习作都只是提出一个范围,而且所提的范围很宽泛,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给学生比较大的自由。特别是安排综合性学习的两组,提供了多种选择,而且有的可以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有的则可以先写再说。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都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创造条件。

  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

  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习作要求里专门提了这样一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四年级上册教材,采用多种形式引导习作后的交流和展示。例如,“语文园地七”的展示台中:“这是我给王虹写的回信,我给大家读一读。”“语文园地二”的习作提示,让写同一种动物的同学在一起交流。再如,“语文园地五”练习写导游词,“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使学生从交流和展示中获得习作的快乐,逐步提高习作的能力。

  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修改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对自己的习作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我们编写的中年级习作教材,体现了这样一个思想,就是:修改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同时起步,修改的习惯在习作开始之日起就加以培养。在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对修改自己的习作继续作了引导。

  (五)综合性学习教材与教学

  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学生的主体性。教材注意体现这个特点,同时考虑到孩子还小,独立活动的能力有个培养锻炼的过程,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既放手,又适当辅导的思想。教材中对综合性学习引导的具体步骤是:先在该组的导语中点出,再在第一篇课文的后面作具体的布置,最后在语文园地中进行交流展示。与三年级的教材相比,去掉了“综合性学习提示”这一步。这体现了逐步放手的思想。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

  习作、展示台,都是展示交流的形式。展示台中提到的只是举出几个例子,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创造,例如,“成长的故事”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学生可能还会有采访的录音,拍的照片等。教师要提供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一、9. 1—9. 3

  1、观潮

  二、9.6—9.10

  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

  三、9.13—9.17

  语文园地一、5古诗两首

  四、9.20—9.24

  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

  五、9.27—9.30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

  六、10.1—10.7

  国庆放假

  七、10.8—10.15

  9巨人的花园、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

  八、10.18—10.22

  12、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

  九、10.22—10.29

  13白鹅、14、白公鹅、15猫、

  十、11.1—11.5

  16、母鸡、语文园地四

  十一、11.8—11.12

  17长城、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

  十二、11.15—11.19

  语文园地五、20古诗两首、21搭石、

  十三、11.22—11.26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卡罗纳、

  十四、11.29—12.3

  24给予是快乐的、语文园地六

  十五、12.6—12.10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十六、12.13—12.17

  27、乌塔、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

  十七、12.20—12.24

  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

  十八、12.27—12.31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语文园地八

  十九、1.4—1.7

  期末复习

  二十、1.10—1.14

  期末迎考

关于新学期的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教科书由主题和课组成。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7个主题,共二十二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学习与探究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二、教学目标(全期思想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知识传授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要求分析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五、教研教改课题和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度(略)

关于新学期的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凑向我们共同成的和弦》、第二单元为《我在民族大家庭里》、第三单元为《不屈不饶的的中国人》、第四单元为《日益富强的中国人》。

  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我将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涨。

  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辩析导行”十分重要。我会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辩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五年级(1—3班)。我将设计体验活动,注重对学生进行学做集体小主人,爱护集体荣誉、热爱祖国、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勤劳、节俭、文明、礼貌等思想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较强的有用人才。

  三、教材分析:

  教材分为四个单元,各单元的重点与难点分析如下:

  第一单元:做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重点:让学生通过了解,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难点:学生能珍爱生命,重视健康。

  第二单元:龙的传人

  重点:使学生知道我国是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难点: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第三单元:团结的民族大家庭

  重点: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难点: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四单元:美丽的地球

  重点:使学生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

  难点:培养学生关爱地球的意识和探索地球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初步养成法律意识,做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2、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从由古到今的历史见证中懂得社会文明与和平的重大意义。

  3、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及其特征。

  五、课改理念:

  1、主体呈现。

  主题设计的基本类型。

  A、目标主题———围绕学习目标设计教学主题。

  B、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六、教学措施:

  1、加强对教材的钻研,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问、多说、多疑来发现生活的美,感受现代生活。

  3、通过体验、观看、交流、查询、了解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网上查询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法律的重要、科学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生活。

  七、课时安排

  第一、二周:第一课

  第三周:第二课

  第四周:第三课

  第五周:第四课

  第六周:第五课

  第七周:第六课

  第八周:第七课

  第九、十周:第八课

  第十一周:第九课

  第十二周:第十课

  第十三周:第十一课

  第十四周:第十二课

  第十五周:第十三课

  第十六周:第十四课

关于新学期的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数学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要坚持运用以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1、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3、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总目标

  1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排顺序是: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九章。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一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后章五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四、学情分析

  本校八年级的这些学生虽然大多数刚进初中时数学底子薄弱,但他们求知欲望强烈,通过七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强化训练,同学们的基础知识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和明显的拓展提高,

  学习方法有所改善,学习热情有增无减,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仍然感到吃力。令人欣慰的是他们没有放弃,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执着的精神。所以。作为他们的数学老师,我们有信心帮助他们,使他们的数学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五、教学措施

  1. 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材体系,要依据《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尽可能多的阅读参考资料,遵循教学的规律,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备课做到四有五备: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2、坚持集体备课,整理、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整合集体智慧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采取措施,注重双基教学,把握核心知识,强化双基落实,努力转化学困生。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精讲、精练、精评,认真备好每一节复习课、挖掘教材资源、搜索考点,努力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将高效课堂的要求与策略应用到具体的复习中去。在执行教学常规方面做到细处,落到实处。

  4、督促部分学生端正学习、考试的态度,坚决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加大反馈测试的力度,通过一定频率的强化训练、模拟测试等形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解题习惯。

关于新学期的教学计划6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

  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全班学生分析如下: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习,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平常学习,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于新学期的教学计划7

  为了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把本学期的工作做好,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生情况分析

  全班学生总数35人,其中女生15人,男生20人,大部分学生水平在中等,成绩较好的学生人数较少,有些较差的学生厌倦学习,经常不完成作业,本学期在保证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有所上升的情况下,加强对优等生的培养,狠抓特困生,使之较快地追上来。

  二、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简单的统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约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

  三、本册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及它们的表面和体积的计算。

  四、教材的编写特点:

  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的.新意识;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适当增加了概括性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方面有较大的进步。

  五、课时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资料(一)(8课时左右手)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5课时左右

  2、求平均数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实践活动: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1课时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5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三、约数和倍数(17课时左右)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2课时

  2、能被2、5、3、整除的数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3课时左右

  4、最大公约数2课时左右

  5、最小公倍数5课时左右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左右)

  1分数的意义6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4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和通分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0课时左右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关于新学期的教学计划8

  一、 大纲要求和教材简析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可以实现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局部;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

  浙教版第九册音乐教材虽然是老教材,但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深入实践。要求老教材也要体现新思路,新理念,新的教学手段,以适应新课程高歌的总体要求。《音乐新课程规范》体现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同学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同学的审美能力。发展同学的发明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同学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年级同学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发明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同学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强乐器演奏和音乐发明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同学。因而音乐教学应掌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中注重过程和方法,如:对音乐的体验、模仿、探究;在集体扮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培养同学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并能将其他艺术形式渗透和运用到音乐中进行综合艺术实践。

  二、 学期的教学总目标和总要求

  感受与鉴赏

  1. 音乐表示要素要求:对自然界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自身用声音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能听辩不同的男女声音。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区分节拍的不同,能听辩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的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 音乐与情感的要求:能听辩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出简单的描述;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 音乐体裁与形式的.要求:聆听歌曲能轻声哼唱和默唱,能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器对音乐作出反应。

  表示

  1. 知道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并能在歌唱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几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与齐唱。能够对自身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能够背唱4~6首歌曲。

  2. 演奏乐器的要求:学习竖笛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示。演奏中能注意歌曲或乐曲的情绪风格,并对自身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的评论。

  3. 识读乐谱的要求: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和一些常用记号

  发明

  1. 探索音响和音乐的要求: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音源资料表示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 即兴发明的要求: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扮演。能够根据歌曲或乐曲的内容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扮演。

  3. 创作实践的要求:能够创作6~8小节的节奏短句;能够创作6~8小节旋律。

  三、 改进教学的措施和原则

  1. 教学中应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引导同学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2. 教学中应注意教学个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同学的音乐素质。

  3. 面向全体同学,注意因材施教。教学中为全体同学提供足够的音乐教学时间、空间和条件。对所有同学要给予和时的关怀和鼓励。对音乐特长同学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关心集体的音乐学习。

  4. 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5.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同学通过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质量。

  四、同学情况分析

  同学在学习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总体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节奏训练的欠缺导致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有音高,但不知如何组织节奏,无法形成正确的旋律。

  2、听音练习欠缺导致,同学音高概念的模糊。特别是在合唱时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大大减低。

  3、综合上面的来年各个原因使得同学的学习兴趣降低。

  五年级四个班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

  (1)班整体各方面较好,尤其在识谱、歌唱的技巧方面,班中有个别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

  (2)原来水平较好,但由于个别插班生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直接影响到整体班级的学习。

  (3)班总体上各方面都较好特别在演唱方面很突出,学习接受能力快,同学的学习兴趣浓厚。

  (4)经过努力进步明显,在视唱、声音表示、情感表达方面都交好。

  五、其他

  在兴趣小组培养方面,遵循培养同学音乐兴趣,陶冶同学音乐情操,丰富各班同学课余生活,提高学校文艺水平的宗旨,努力在选拔队员时做到面向全校,在训练时做到保证课时、保证质量,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在课后做到认真做好总结,和备课工作。

关于新学期的教学计划9

  为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工作质量,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本科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1、本学期继续实行教学督导常态化管理,教学督导中心教师随机进入课堂听课,填写听课单,每月末召开例会汇总听课情况,并将汇总结果反馈院领导及各系主任。本学期会加强专业基础课及中、青年教师授课教学督导,对于学生反映较差的专业基础课,会要求各系更换授课教师。

  2、院长、书记每月随机听一节课,填写听课单。本科教学副院长每周随机听一节课,填写听课单。40岁以下青年教师本学期听2次其他教师的课,填写听课单。听课单交教务秘书。

  3、本学期承担专业基础课的系,在系主任的组织下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就如何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进行研讨。时间定在8—10周间,本科教学副院长及教学督导中心教师参加,包括: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

  4、本学期末召开院教学研讨会,主题待定,参加人员主要为中青年教师,拟邀请2位教师就某主题现场教学,请中青年教师观摩、研讨。

  5、本学期会加强上机、实验课程的'督导,请相关老师准备好教学大纲,以便检查。各位老师在上机、实验课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反馈给督导老师。

  6、本学期开学初会出台我院班主任及学业导师工作细则,请发挥好班主任及学业导师的作用,尽职尽责。

  7、做好毕业班论文选题及指导工作,论文选题在系里审核后,院里组织专家对选题进行盲审。

  8、每周三下午设为本科教学副院长工作接待日,欢迎老师、学生就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交流。(财经主楼110办公室,)

关于新学期的教学计划10

  平面上的直线就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

  教学目标

  (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

  (2)理解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在整体上把握直线的方程。

  (3)掌握直线方程各种形式之间的互化。

  (4)通过直线方程一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周密地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

  (5)通过直线方程特殊式与一般式转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6)进一步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理解直线斜率的意义和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由直线方程的概念和直线斜率的概念导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分别导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和两点式;再由两点式导出截距式;最后都可以转化归结为直线的一般式;同时一般式也可以转化成特殊式。

  (2)重点、难点分析

  ①本节的重点是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以及根据具体条件求出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有两项根本性的任务:一个是求曲线的'方程;另一个就是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内容就是求直线的方程,因此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对以后学习用方程讨论直线起着直接的作用,同时也对曲线方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平面解析几何中所求出的第一个方程,是后面几种特殊形式的源头。学生对点斜式学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继知识的学习。

  ②本节的难点是直线方程特殊形式的限制条件,直线方程的整体结构,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证明。

  2.教法建议

  (1)教材中求直线方程采取先特殊后一般的思路,特殊形式的方程几何特征明显,但局限性强;一般形式的方程无任何限制,但几何特征不明显。教学中各部分知识之间过渡要自然流畅,不生硬。

  (2)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反映了直线方程各种形式之间的统一性,教学中应充分揭示直线方程本质属性,建立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为继续学习曲线方程打下基础。

  直线一般式方程都是字母系数,在揭示这一概念深刻内涵时,还需要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论证。教学中应重点分析思路,还应抓住这一有利时使学生学会严谨科学的分类讨论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系统、辩证、周密地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在强调几种形式互化时要向学生充分揭示各种形式的特点,它们的几何特征,参数的意义等,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转化,并加深对各种形式的理解。

  (4)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两个独立条件确定一条直线,如两个点、一个点和一个方向或其他两个独立条件。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是学生很早就接触的几何公理,然而在解析几何,平面向量等理论中,直线或向量的方向是极其重要的要素,解析几何中刻画直线方向的量化形式就是斜率。因此,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和点斜式在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已知两点可以求得斜率,所以点斜式又可推出两点式(斜截式和截距式仅是它们的特例),因此点斜式最重要。教学中应突出点斜式、两点式和一般式三个教学高潮。

  求直线方程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要依不同的几何条件选用不同形式的方程。根据两个条件运用待定系数法和方程思想求直线方程。

  (5)注意正确理解截距的概念,截距不是距离,截距是直线(也是曲线)与坐标轴交点的相应坐标,它是有向线段的数量,因而是一个实数;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正实数(或非负实数)。

  (6)本节中有不少与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是函数、不等式、三角与直线的重要知识交汇点之一,教学中要适当选择一些有关的问题指导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7)直线方程的理论在其他学科和生产生活实际中有大量的应用。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和其它学科,教师要注意引导,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8)本节不少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和讨论,还要适当增加练习,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而不是仅停留在观念上。

【新学期的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新学期的教学计划02-11

新学期教学计划05-03

新学期物理教学计划02-05

新学期美术教学计划02-11

春季新学期教学计划02-23

新学期生物教学计划02-14

中学新学期教学计划03-06

新学期小班教学计划02-14

地理新学期教学计划02-15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