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选11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1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诚实守信、热爱生活的良好品德和情感态度。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责任感。
2.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校园生活常识、安全知识、家庭责任以及社会公德等,能够识别并遵守学校和社会的基本规则。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3.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教学、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习和成长。
二、教学内容安排
1. 我是小学生啦:介绍学校的环境、设施,让学生感受到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同时学习基本的校园规则和礼仪。
2. 我们的班级:引导学生认识班级成员,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集体荣誉感。
3. 校园生活真快乐: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4. 家中的安全与健康:教育学生识别家庭中的`安全隐患,掌握基本的安全自救知识,同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5. 诚实守信:通过故事讲述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三、教学措施
1. 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感悟。
2. 互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能力。
3.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和行为习惯养成。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
一、教学目标
1. 品德培养:注重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2. 行为规范: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明确并遵守校园、家庭和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学会感恩、关爱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安排
1. 我上学了: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对学校的归属感。
2. 我们的'老师:引导学生尊敬老师,理解老师的工作,学会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校园安全小卫士:教育学生认识校园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和自救技能。
4. 我爱我家:通过介绍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学会关爱家人。
5. 文明礼仪伴我行:通过具体事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文明礼仪。
三、教学策略
1. 生活化教学: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和成长。
2. 情境模拟: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3. 正面引导:注重正面引导和激励,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 实践体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3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态度,增强班级荣誉感,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初步的责任感和规则意识。
2.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并适应小学的生活规则,掌握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学会简单的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
3.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安排
1. 我是小学生啦:介绍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树立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2. 校园生活真快乐:引导学生认识班级成员,学习班级规则,参与班级活动,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
3. 家的味道:增进学生对家庭的认识,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责任,学会感恩与回报。
4. 我们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解决简单的`人际冲突。
5. 我的好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如按时作息、整理物品、专心听讲等。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模拟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
2.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通过讨论加深理解。
3. 实践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四、教学评价
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行为习惯等。
2. 结果性评价:通过小测验、作业、项目展示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接受同伴的评价和建议。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4
一、教学目标设定
1.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2. 认知与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规则、家庭责任和个人品德,提高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3. 行为与实践: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与法治的要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规划
1. 入学教育:介绍学校环境、教师团队和课程安排,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2. 自我认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和优点,培养自信心。
3. 家庭与责任:教育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关爱家人。
4. 社会规则:介绍基本的社会规则和法律常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5. 品德教育: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诚信、友善、勤劳等品德教育。
三、教学策略与实施
1. 故事教学法: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道德与法治的内涵。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不同的角色和情境,增强同理心和责任感。
3.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
1. 课堂观察: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度。
2. 作业与测验: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和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相互学习和成长。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5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初步认识,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尊重他人,关爱集体。
2. 知识与能力: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了解简单的法律法规,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行为,初步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安排
1.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第一课: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快乐,初步建立集体意识。
第二课:拉拉手,交朋友
教学目标: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2.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第一课:我们的校园
教学目标:了解校园环境和设施,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爱护之情。
第二课:校园里的号令
教学目标:认识并遵守校园规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第一课:玩得真开心
教学目标:学会安全游戏,避免意外伤害。
第二课:吃饭有讲究
教学目标:了解饮食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第一课:美丽的冬天
教学目标:感受冬天的美丽,了解冬季气候特点。
第二课:健康过冬天
教学目标:学习冬季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情境创设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表演加深对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评估与反馈
1. 日常观察:通过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观察,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表现。
2. 作业与测试: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和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家长反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6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品德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
2. 增强法律意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
3. 促进全面发展: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
1. 个人品德教育
诚实守信:通过故事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尊老爱幼: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敬老爱幼意识。
2. 社会公德教育
文明礼貌: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秩序,使用文明用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环境保护: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
3. 法律法规教育
交通安全: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校园安全:让学生了解校园安全规定,学会自我保护。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游戏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3. 家校合作: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四、教学评估与反思
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总结性评价:学期末,通过测试、作业、表现评价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教学反思: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7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增强自我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初步形成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的良好品质。
2.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认识自我及周围环境,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如整理书包、简单的卫生习惯等。
3.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
二、教学内容安排
1.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第一课:开开心心上学去
目标: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向往,适应小学生活。
第二课:拉拉手,交朋友
目标: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2.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第三课:我们的校园
目标: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
第四课:校园里的号令
目标:了解并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第五课:玩得真开心
目标:教育学生注意游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第六课:吃饭有讲究
目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4.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第七课:冬日的'阳光
目标:感受冬天的美好,学会在寒冷中寻找温暖。
第八课:健康过冬天
目标:了解冬季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情境教学:模拟学校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课堂互动性。
实践体验:组织实践活动,如校园导览、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四、评价与反馈
采用观察记录、口头评价、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定期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8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学会关爱他人。
2.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基本道德规范,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3.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讲述、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安排
1.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第一课:我上学了
目标: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树立自信心。
第二课:我们的老师
目标: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多美好
第三课:校园里的号令
目标:强调校园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
第四课:课间十分钟
目标:合理安排课间活动,学会与同学和谐相处。
3. 第三单元:家中的我
第五课:我的家
目标:增进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归属感。
第六课:家人的爱
目标:感受家人的.关爱,学会感恩与回报。
4. 第四单元:大自然真美丽
第七课:美丽的冬天
目标:欣赏冬天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第八课:健康过冬天
目标:关注自身健康,学会在冬天保护自己。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故事启迪: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思考。
案例分析: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实践活动:组织户外观察、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力量。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责任,增强同理心。
四、评价与反馈
实施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定期收集学生的作品、日记等学习成果,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变化,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9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 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1、 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 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二周 开开心心上学去
第三周 拉拉手交朋友
第四周 我认识您了
第五周 我们的校园
第七周 校园里的号令
第八周 课间十分钟
第九周 上课了
第十周 玩得真开心
第十一周 吃饭有讲究
第十二周 别伤着自己
第十三周 早睡早起
第十四周 美丽的冬天
第十五周 健康过冬天
第十六周 快乐过新年
第十七周 新年的礼物
第十八周 期末测试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10
一、教材分析:
从本学期开始,一年级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按法治教育大纲相关内容要求作出修订。将法治意识教育融入新教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彰显儿童生活中的德育要素,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儿童的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教材有机整合了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关内容,使儿童的学科素养得到综合培育。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融入其中。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喜欢上学;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学习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遵守学校生活常规;知道要讲礼貌,守秩序。
2、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了解学校的美,能够主动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能爱护学校以及城市周围的优美环境。初步培养学生环境素养。
3、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4、让学生主动把自己介绍给同学和老师,相互认识好朋友,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让学生体验与同学在一起玩耍、学习、活动的快乐以及感受老师的关心和朋友般的情谊,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校生活无处不充满快乐与爱,激发他们喜爱学校生活的情感。
5、使学生学会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自理劳动,学着帮助家人做择菜、洗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关爱家人,能够以优异成绩、良好表现等形式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尝试自己制作心意卡向家人表达心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和切身体验,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质的提高。
6、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礼貌、诚实、勇敢的孩子,并初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四、教学措施: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我上学了 共6课时
主题:《我上学了》、《看看我们的学校》、《在学校的一天》
第二单元:上学路上 共7课时
主题:《从家里出发》、《路上的安全标志》、《好好走路》
第三单元:我的同学和老师 共7课时
主题:《请让我来认识你》、《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我们的老师真好》
第四单元:我的家 共6课时
主题:《我的家人》、《我是家里的开心果》、《这是我的心意》
第五单元:喜欢我自己 共6课时
主题:《我有礼貌》、《做诚实的孩子》、《我不胆小》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11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新生入学不久,学生活动力特别强,活泼好动,特别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习惯还处于自由散漫型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材分析
1.低年段教科书将课标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三经,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纬,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用三篇课文和一个单元体验活动创造性地拓展为与儿童发生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大生活场域,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4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用空间逻辑取代了原教材的生活事件和时间逻辑的编排。因为家庭是儿童德性生长的起点,然后从家庭走到学校,走向大自然,走上社会,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低年级段每册都由四大场域构成,4册教材纵向看,相同场域的主题单元内容螺旋上升,凸显儿童成长发展的脉络,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构成儿童习得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逻辑清晰又综合立体的生活画面。
2. 彰显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蒙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新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渗透在活动主题中。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课文有:《我爱爸爸妈妈》、《幸福一家人》等;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的课文有:《我和伙伴一起玩》、《游乐园里真开心》、《与规则同行》、《红路灯在站岗》等;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体现的课文有:《我的新伙伴》、《可爱的校园》、《老师,您好》等。
②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
新教材精选了很多经典古诗文,名人名言,农谚等。如《弟子规》《治家格言》,古诗《锄禾》《游子吟》,《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不学礼无以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传统经典,以“宝典箱”的形式呈现,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亲、勤俭、自强、厚仁、贵和、好学”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有机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儿童的德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
③法治意识教育的融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小学阶段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3. 营造儿童文化,增加儿童道德与法治学习、践行的乐趣和成效。
新教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彰显儿童生活中的德育要素,着力营造浓郁的儿童文化,使之更加顺应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需求,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儿童的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
新教材重塑了两个小伙伴形象:盼盼和圆圆,他们是教室里儿童的同龄人,不时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与教室中的儿童互动交流。
同时重塑了四个卡通动物: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创创鼠,形象活泼可爱,巧妙地出现在活动场景中,穿针引线,富有情趣地引导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新教材中的活动小栏目,生动形象,指向明确,起着规范教学内容、引领教学活动的作用。如故事屋、游乐场、音乐厅、观察哨、 碰碰车、宝典箱、诵读台、法治窗、实践园、体验馆、小论坛、加油站等。栏目内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故事、游戏、下跳跳棋、小竞猜、小辩论、小制作、小养殖、诵读、特长展示、歌曲欣赏、童话剧表演等等,让儿童喜闻乐见,有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新教材尝试创作或改编了“微绘本“故事。配图活泼明快,文字言简意赅,富有童趣,启迪智慧。新教材中原创、改编或选用儿歌童谣和歌曲,让教材为儿童的欢乐世界。
绘本故事举例:请翻开一上课本: P6《 兔妈妈和兔宝宝》 P28《孤独的小猪》 P42《大耳朵和小眼睛》 P62《七只小猴去旅行》
儿歌举例:请翻开一上课本:P14《唱儿歌 感受爱》P26《找朋友》P29《一颗星》P40《刷牙歌》
教材这些浓浓的儿童文化的呈现,传递童心、童音,激发童真童趣,把德育目标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更有效地让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把课堂变成了暖暖的儿童乐园,使儿童获得了润物无声的道德情操与法治意识的熏陶。
4.倡导现代学习方式,引领儿童在体验活动中提升思辨能力,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教材中的“观察哨”、“碰碰车”、“实践园”、“体验馆”等活动栏目,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创设,在碰撞、探究、思辨、践行中,帮助儿童获得探求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和道德判断能力,为儿童提供了更开阔的思维和行动空间。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摒弃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主题鲜明的活动栏目推动主题学习活动,以先进的学习方式激发儿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教材精选了很多经典古诗文,名人名言,农谚等。如《弟子规》《治家格言》,古诗《锄禾》《游子吟》,《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不学礼无以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传统经典
以“宝典箱”的形式呈现,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亲、勤俭、自强、厚仁、贵和、好学”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有机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儿童的德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
三、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入学教育 1课时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8课时
第二周 开开心心上学去 2课时
第三周 拉拉手,交朋友 2课时
第四周 我认识您了 2课时
第五周 上学路上 2课时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共8课时
第六周 我们的校园 2课时
第七周 校园里的号令 2课时
第八周 课间十分钟 2课时
第九周 上课了 2课时
第三单元: 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共8课时
第十周 玩得真开心 2课时
第十一周 吃饭有讲究 2课时
第十二周 别伤着自己 2课时
第十三周 早睡早起 2课时
第四单元: 天气虽冷真温暖共8课时
第十四周 美丽的冬天 2课时
第十五周 健康过冬天 2课时
第十六周 快乐过新年 2课时
第十七周 新年礼物 2课时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03-11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3-05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03-05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3-28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9篇)04-10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7-0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3-05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4-03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6-14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