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时间:2023-09-16 07:23:0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的一个组成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第五、六回,这个节选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油灯里燃着两茎灯草,于是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作者吴敬梓紧紧抓住严监生神态和动作上的细微变化,抓住那经典的“两根指头”,采用艺术化的白描手法,把严监生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守财奴形象。那惜墨如金、寥寥数笔充分展示了作者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功力。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⑴.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古白话文的情味,掌握阅读此类文本的基本方法。

  ⑵.通过诵读、比较、体味等手段走进文本,看见严监生的形象,体味严监生的心理变化,感受严监生的性格特点,揣摩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妙处,并尝试运用,致力于让学生在理解内容和感悟形式上得到和谐发展。

  ⑶.通过感受严监生活灵活现的形象,激发阅读《儒林外史》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比较、体味等手段走进文本,读见严监生的形象,体味严监生的心理变化,感受严监生的性格特点,揣摩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妙处,并尝试运用,致力于让学生在理解内容和感悟形式上得到和谐发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时的'教学,主要是学生的自读感悟和教师的引导并举,突出学生的自读感悟,想象以及个性朗读。采用“品读词句”“以读为主”等语文学习方法,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小说人物形象,又引导学生去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并使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让学生能够从课文的内容与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中,感受到语言的力量、语文的魅力。

  三、说教学流程

  (一)、见文——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解题导入,我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熟悉的知识,如古代将读书人成为“秀才”、“贡生”等来理解“监生”一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示”了解课文背景,既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人物形象,又教给了学习古白话文的方法。

  2、初读感知环节,由于这是一篇古典白话文,它和现代白话文在表达上有很多不同之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理解文意与学习写法的基础,尤其是一篇白话文,个别词句比较拗口,必须读通读顺。因此,我先提示学生可以借助课文注释、根据上下文理解古典白话文中和现代白话文不一样的词语的方法,再让学生自由读文,尝试运用方法弄懂字词,再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师生对话,扫清字词障碍,从而达到读通全文的目的。这个环节的教学,既初读了课文,又让学生初步习得了阅读古白话文的基本方法。

  3.读通文章后,再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五年级的学生虽已有了一定的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但他们的语言表达是不够精确地,这里让学生抓关键词概括,降低了难度,渗透了方法。

  (二)、见形——细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此环节通过抓重点句子,词语,指导学生理解,想象,朗读,充分感受人物形象。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严监生,既让学生得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能进一步的了人物形象。

  (三)、见心——品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1、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严监生临死前三次摇头动作、神态的三处重点句子,采用多种方式读并细致批注,交流、感受严监生的心路历程,揣摩作者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的妙处。“品读、品读”,“品”离不开读。如师生对读环节,师生对读,边读边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此处补白语言交流,本文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而动作、神态变化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作者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而是通过其动作、神态变化来表现。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的透彻把握,使严监生这样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站立起来,更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开学生思维视野,活跃思维,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写作手法。

  又如对比朗读,教师假设三次“摇头”的描写都去掉修饰成分,效果会有什么不同。这样品读,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的微妙变化和不同的表达效果,感受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感受严监生丰富的心理历程,揣摸作者的写作特点。这一环节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

  2、通过名著的类比,深层次的感悟“三次摇头”的妙处,感悟小说创作的手法,以及细节描写的入木三分。

  (四)、见性——深读课文,凝聚人物个性

  在教学“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时,先启发学生思考:刚才是“总不得断气”,现在是“登时就没了气”,由此你发现了什么?再通过看课文插图,启发学生想象人物的心理感受,最后补白原文的相关描写,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出人物“吝啬”的本性。

  (五)、见本——阅读拓展,提高鉴赏水平

  出示多种版本的《儒林外史》,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学情、教学程序、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首先说对教材的分析。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课文节选的片断不长,只有区区三百字左右,但是语言精炼传神,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吝啬鬼形象。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字音。

  技能目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发展目标: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情感朗读,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五、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识字、朗读能力都较强,理解人物性格和学习写作方法上较弱,因此我主要在读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的性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进一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是1课时

  (一)设计理念

  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发现、质疑、创新。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自读课文、初步感知——精读课文、感受形象——体会写法、拓展延伸 1、在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我先简介文中主人公严监生,并出示〈儒林外史〉和作者吴敬梓的简介。引出题目板书让学生分析课题。了解文中主人公严监生的背景,理解“监生”的意思,让学生对严监生这个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钱的人。继而让学生猜想,这样一个人,临死前大概是怎样的情形,会有怎样的安排?

  1、课堂中学生可能说好多答案,目的使学生能在体会人物特点这是个吝啬鬼作好铺垫,形成天壤之别。

  2、首先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病情的严重,及对他的初步印象。我是这样设计的:

  让学生带着“严监生临死前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呢?”这个问题来自读课文,对严监生临死前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后指名读课文,其它同学思考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严监生?

  课堂中可能有学生这样说:(节约、吝啬)我让同学表面理解后出示理解节约、吝啬的意思。

  板书:节约吝啬

  3、这时前面已经埋下了一个伏笔——严监生到底是节约还是吝啬,所以继续学习课文。

  接着通过学习“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手指头。”这一句来引导学生质疑:严监生的病情已经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这里我是这样设计的:

  听读课文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学生回答后我会继续出示严监生临死前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说严监生临死前的情景。接着再由“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个疑问引出三位亲人和严监生的对话,最后揭晓答案,从而体会严监生这一吝啬鬼的形象。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看图口述后继续读课文并划出描写严监生动作的句子。目的一是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二是为理解课文找到根据,因为严监生的病重及动作变化正是他极度吝啬的表现。让同学对照课文具体谈谈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变化。然后让同学说说一共猜了几次,每次的`动作是什么?

  出示: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很深的理解并知道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所以问:此时严监生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无药可救!奄奄一息!)继续问:此时严监生已经无药可救了又为何伸着两个指头总不得断气?(两茎灯草)点两茎灯草是一个怎样的环境?(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出示灯的。让学生说说灯光(微弱,星星之火)出示严监生临死前的图片的总结严监生是一个吝啬的人。

  擦掉板书节约

  在学生了解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后开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问:此时的严监生不会说话,如果会说话他会说些什么?

  然后让学生走进严监生的内心根据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猜测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他如此的着急心理会想些什么呢?

  这两个想像说话训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地走进严监生的内心世界,把他不能说的话说出来,另一方面也给较为严肃的课堂增添了一些活跃的气氛。在学生大胆想象的基础上继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问:如果此时你就站在他的床前,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说吗?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再读课文让学生在边读边想中头脑里浮现出严监生临死还伸着两个手指的精妙动作。也进一步深刻体会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

  体会写法

  多么高明的作家呀!短短三百多字就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谁能说说作家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特点的?学生很容易说出(动作、神态)

  板书:

  动作描写

  (小练笔)

  拓展延伸

  向学生简单介绍世界文坛上的四大吝啬鬼,他们是《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还让学生知道严监生只是中国的四大吝啬鬼之一,其它三个吝啬鬼是《围城》里的李梅亭,《一文钱》里的卢至,《外物》中的监河侯。

  总之这节课我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创新,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相关文章:

公司安监部工作总结04-21

高二生物说课稿11-06

“严”师的作文01-16

安监员个人工作总结04-11

高一生物说课稿06-25

学生会安监部工作计划11-27

严母慈父作文03-10

妈妈的严爱作文01-31

慈爱与严爱作文01-1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的一个组成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第五、六回,这个节选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油灯里燃着两茎灯草,于是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作者吴敬梓紧紧抓住严监生神态和动作上的细微变化,抓住那经典的“两根指头”,采用艺术化的白描手法,把严监生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守财奴形象。那惜墨如金、寥寥数笔充分展示了作者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功力。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⑴.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古白话文的情味,掌握阅读此类文本的基本方法。

  ⑵.通过诵读、比较、体味等手段走进文本,看见严监生的形象,体味严监生的心理变化,感受严监生的性格特点,揣摩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妙处,并尝试运用,致力于让学生在理解内容和感悟形式上得到和谐发展。

  ⑶.通过感受严监生活灵活现的形象,激发阅读《儒林外史》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比较、体味等手段走进文本,读见严监生的形象,体味严监生的心理变化,感受严监生的性格特点,揣摩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妙处,并尝试运用,致力于让学生在理解内容和感悟形式上得到和谐发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时的'教学,主要是学生的自读感悟和教师的引导并举,突出学生的自读感悟,想象以及个性朗读。采用“品读词句”“以读为主”等语文学习方法,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小说人物形象,又引导学生去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并使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让学生能够从课文的内容与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中,感受到语言的力量、语文的魅力。

  三、说教学流程

  (一)、见文——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解题导入,我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熟悉的知识,如古代将读书人成为“秀才”、“贡生”等来理解“监生”一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示”了解课文背景,既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人物形象,又教给了学习古白话文的方法。

  2、初读感知环节,由于这是一篇古典白话文,它和现代白话文在表达上有很多不同之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理解文意与学习写法的基础,尤其是一篇白话文,个别词句比较拗口,必须读通读顺。因此,我先提示学生可以借助课文注释、根据上下文理解古典白话文中和现代白话文不一样的词语的方法,再让学生自由读文,尝试运用方法弄懂字词,再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师生对话,扫清字词障碍,从而达到读通全文的目的。这个环节的教学,既初读了课文,又让学生初步习得了阅读古白话文的基本方法。

  3.读通文章后,再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五年级的学生虽已有了一定的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但他们的语言表达是不够精确地,这里让学生抓关键词概括,降低了难度,渗透了方法。

  (二)、见形——细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此环节通过抓重点句子,词语,指导学生理解,想象,朗读,充分感受人物形象。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严监生,既让学生得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能进一步的了人物形象。

  (三)、见心——品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1、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严监生临死前三次摇头动作、神态的三处重点句子,采用多种方式读并细致批注,交流、感受严监生的心路历程,揣摩作者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的妙处。“品读、品读”,“品”离不开读。如师生对读环节,师生对读,边读边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此处补白语言交流,本文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而动作、神态变化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作者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而是通过其动作、神态变化来表现。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的透彻把握,使严监生这样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站立起来,更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开学生思维视野,活跃思维,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写作手法。

  又如对比朗读,教师假设三次“摇头”的描写都去掉修饰成分,效果会有什么不同。这样品读,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的微妙变化和不同的表达效果,感受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感受严监生丰富的心理历程,揣摸作者的写作特点。这一环节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

  2、通过名著的类比,深层次的感悟“三次摇头”的妙处,感悟小说创作的手法,以及细节描写的入木三分。

  (四)、见性——深读课文,凝聚人物个性

  在教学“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时,先启发学生思考:刚才是“总不得断气”,现在是“登时就没了气”,由此你发现了什么?再通过看课文插图,启发学生想象人物的心理感受,最后补白原文的相关描写,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出人物“吝啬”的本性。

  (五)、见本——阅读拓展,提高鉴赏水平

  出示多种版本的《儒林外史》,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学情、教学程序、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首先说对教材的分析。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课文节选的片断不长,只有区区三百字左右,但是语言精炼传神,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吝啬鬼形象。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字音。

  技能目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发展目标: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情感朗读,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五、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识字、朗读能力都较强,理解人物性格和学习写作方法上较弱,因此我主要在读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的性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进一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是1课时

  (一)设计理念

  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发现、质疑、创新。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自读课文、初步感知——精读课文、感受形象——体会写法、拓展延伸 1、在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我先简介文中主人公严监生,并出示〈儒林外史〉和作者吴敬梓的简介。引出题目板书让学生分析课题。了解文中主人公严监生的背景,理解“监生”的意思,让学生对严监生这个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钱的人。继而让学生猜想,这样一个人,临死前大概是怎样的情形,会有怎样的安排?

  1、课堂中学生可能说好多答案,目的使学生能在体会人物特点这是个吝啬鬼作好铺垫,形成天壤之别。

  2、首先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病情的严重,及对他的初步印象。我是这样设计的:

  让学生带着“严监生临死前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呢?”这个问题来自读课文,对严监生临死前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后指名读课文,其它同学思考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严监生?

  课堂中可能有学生这样说:(节约、吝啬)我让同学表面理解后出示理解节约、吝啬的意思。

  板书:节约吝啬

  3、这时前面已经埋下了一个伏笔——严监生到底是节约还是吝啬,所以继续学习课文。

  接着通过学习“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手指头。”这一句来引导学生质疑:严监生的病情已经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这里我是这样设计的:

  听读课文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学生回答后我会继续出示严监生临死前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说严监生临死前的情景。接着再由“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个疑问引出三位亲人和严监生的对话,最后揭晓答案,从而体会严监生这一吝啬鬼的形象。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看图口述后继续读课文并划出描写严监生动作的句子。目的一是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二是为理解课文找到根据,因为严监生的病重及动作变化正是他极度吝啬的表现。让同学对照课文具体谈谈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变化。然后让同学说说一共猜了几次,每次的`动作是什么?

  出示: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很深的理解并知道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所以问:此时严监生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无药可救!奄奄一息!)继续问:此时严监生已经无药可救了又为何伸着两个指头总不得断气?(两茎灯草)点两茎灯草是一个怎样的环境?(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出示灯的。让学生说说灯光(微弱,星星之火)出示严监生临死前的图片的总结严监生是一个吝啬的人。

  擦掉板书节约

  在学生了解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后开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问:此时的严监生不会说话,如果会说话他会说些什么?

  然后让学生走进严监生的内心根据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猜测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他如此的着急心理会想些什么呢?

  这两个想像说话训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地走进严监生的内心世界,把他不能说的话说出来,另一方面也给较为严肃的课堂增添了一些活跃的气氛。在学生大胆想象的基础上继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问:如果此时你就站在他的床前,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说吗?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再读课文让学生在边读边想中头脑里浮现出严监生临死还伸着两个手指的精妙动作。也进一步深刻体会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

  体会写法

  多么高明的作家呀!短短三百多字就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谁能说说作家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特点的?学生很容易说出(动作、神态)

  板书:

  动作描写

  (小练笔)

  拓展延伸

  向学生简单介绍世界文坛上的四大吝啬鬼,他们是《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还让学生知道严监生只是中国的四大吝啬鬼之一,其它三个吝啬鬼是《围城》里的李梅亭,《一文钱》里的卢至,《外物》中的监河侯。

  总之这节课我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创新,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