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比尾巴说课稿

比尾巴说课稿

时间:2024-06-09 16:28:2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比尾巴说课稿15篇[必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尾巴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尾巴说课稿15篇[必备]

比尾巴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比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十课。是一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课文抓住各种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

  八、鸟”。学会写“云”,学习新笔画“撇折”。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情感目标:了解一些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激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问句。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理念:

  在孩子们眼里,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他们天生就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感到新奇和新鲜,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校门,自控能力较差,表达能力还很稚嫩,语言也不丰富。因此,课堂上不能死板的进行教学,要设计灵活多样、新颖的活动,激发起学习欲望。教学中,“以生本教育为基础,以读为本,以读促教”,在最新的教学理念下,我本课设计的是:学情前测以游戏的形式复习生字,为“动物做评委”来激趣导入;自主读学部分设置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读课文;温馨提示部分,让孩子结合课外内容进行开展;之后指导朗读,以读代讲为重点;最后指导书写。

  四、教学流程:

  第一、学情前测

  首先,出示生字,以游戏的方式复习生字。

  接着,引用声音、动作等不同形式和孩子们进行游戏,让他们猜猜课文中的六种小动物,猜对的出图、声音等,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之后,抛出问题,问他们:“这么多小动物聚集在一起,谁能猜出他们要干什么呢?”这时会有很多孩子高兴的说出答案,此时引出课题———比尾巴。

  因为,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启儿童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昨天动物王国的狮子大王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要邀请小朋友们到动物王国去参加一场有趣的比赛,还让我们去当评委呢。看,小动物们早做好了准备,连牌子都竖起来了,赶快拼拼吧!课件出示森林动物大会的音乐,出示带拼音的‘比尾巴’。”鼓励学生为比尾巴动物当评委,从而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比尾巴”。强调“巴”读轻声。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增强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自主读学

  首先,读文,如果你是评委,想一想你最喜欢谁的尾巴?为什么?

  其中,温馨提示:结合课外资料,说说这些小动物的尾巴,各自有什么作用?

  (此时,他们自己读完之后,让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理由。)

  第三、合作研学

  评委们经过了激烈的讨论,该给狮子大王汇报比赛结果了,叫几对同桌上来展示,先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再说理由,之后朗读一下。(此时,指导朗读,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问句的读法展现,通过以读代讲来让学生们体会问句。)在此部分,我想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一问一答、小组对读、多组对读、男女对读等方式。通过大量的'比读来突出重点,领会问句的语气。(学生们经过多种方式的比读,此时应该能有背下来的孩子,鼓励孩子背着说。)

  第四、拓展阅读

  根据我给出的动物,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卷?谁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来用“····的尾巴····”填空,争做一个有文化的评委,在评比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长”、“短”、“扁”、“弯”、“好象一把伞”、“最好看”的意思,那么“细、卷、剪刀”很自然的就会用了。

  第五、快乐识字

  我又安排了写字的练习。“同学们各个都是出色的裁判员,胜利地完成了任务,现在该乘车回家了,咦?这儿怎么有几个迷路的字宝宝啊?我们送他们回家吧。”同时出示“云、公、车”这三个字。学习新的笔画撇折,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跟随课件书空,“云:横、横、撇折、点。”然后,让学生在纸上描红,再试着写一写。从而体会规范写字带来的乐趣。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设计中我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经验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手、动脑、身心愉悦,实现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比尾巴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潘放容将要给大家献上的是《比尾巴》的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准备、 方法渗透、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比尾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本篇课文的特点,我们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车”字,认识一种新的笔画“撇折”,认识两个偏旁“八”字头和“鸟”字旁。

  2、 能正确读文。

  3、逐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确定为:识字、写字。

  二、教学准备

  针对一年级小朋友喜欢小动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爱玩爱动的特点,我们搜集了文中的动物图片结合闯关的游戏制作成了课件。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们准备了词语卡片、独立的生字卡片,搜集了笔画“撇折”和“车”字的演示ppt。

  三、方法渗透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一年级教材主张学生在玩中学、主动学的指导下,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好玩好动的特点,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为了突破重难点,本课生字教学,我们采用了随文识字法。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在教学中我们还把摸、贴、读、说、比等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学会与小组同学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场。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课堂伊始我们设计了游戏“摸摸你的小眼睛!摸摸你的小耳朵!摸摸你的小屁股!摸摸你的小尾巴.....”使学生和老师拉近了距离,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孩子们做摸尾巴动作时发出惊讶顽皮的表情时,师相机教学词语“尾巴”,注意轻声。紧接着抓住孩子喜欢听童话故事的特点,点出森林王国的图片,创设情境: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引出“比”字教学,导入课题。

  (二)读文识字,自主探场。

  此时孩子们情趣盎然,肯定急于想看看比赛,我们创设了狮子大王说要冲过三道关卡才能进入比赛现场,为了能顺利过关,我们赶紧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孩子们就有了想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交流方法,活跃全场

  紧张的冲关活动现在开始!

  第一关: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呢?逐个出示动物图和带音节词语,读时重点指导平翘舌音的字。接着教师出示动物词卡,指名读词语,指导记字形,重点认识新偏旁“公”字的八字头及“鸭”字的“鸟”字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逐步交给孩子偏旁识字的新方法。 接着去音节读动物名称词,复习巩固生字。

  第二关: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的尾巴?为什么?相机指导认识 “短 、把、 扁 、 最”。这几个字要记住字形,我设计了把这四个字的.字卡发给每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实现了由扶到放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自由自主的学习。

  学到这里,为了巩固生字,我们还设计了一个“摘苹果”的游戏。

  第三关:把新学的生字宝宝送回家。由浅入深,先回句子再回文。

  “小朋友们胜利冲过三关,真了不起,快来看我们的比赛现场吧。”播放比赛视频,利用有声语言,动画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又让孩子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感知。

  为了调整孩子的疲惫情绪,我们根据本节课要认识的生字设计了一个课间操。既再次巩固生字,又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四)、指导写字 ,实践生场

  今天我们来场最后的比赛,比谁写的字最漂亮。指导认识

  新笔画“撇折”,认识“车”字,指导书写。师范写时抓住横竖中线笔画范写,然后孩子描红、临写,展示书写评议后再纠正。

  (五)、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今天我们在游戏中认了字,写了字,请大家下去以后收集其他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它的尾巴的妙用,为我们下节精彩的课堂做准备。这一环节既总结了全文又延伸了课堂的意义,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我们的板书先出示六张动物图片和相应的动物词语,再出示相对应的尾巴特点的生字卡片,最后范写“车”字。这样既清晰展示了课文内容,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总之,整节课的设计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抓住题眼“比”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闯关和比赛贯穿全课,以兴趣为前提,游戏为载体,朗读为主线,层层推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和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比尾巴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

  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习课文,理解词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其叙述方法。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懂得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

  育。

  教学难点: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特点。

  4.教具准备

  小壁虎剪图、课文录音、课文幻灯片4框、CAI课件、鱼模型。

  5.课时安排

  整课计划3课时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习课文1、2自然段,第2课时讲读三至七自然段并指导朗读,总结全文,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第3课时,识记生字的形,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四个原则,落实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一个特色培养学生自读会读。遵循哪四个原则呢?

  1.三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文道统一原则,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4.课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

  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目标上落实两个结合,即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握科普童话教学特点,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用导学法即讲扶放、直观法、朗读式教学法。学法是自读、读中思考、读中讨论、举反三,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导语:上课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出示小壁虎剪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还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2.看幻灯,听录音故事,思考: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借到尾巴没有?

  3.自由读课文,按要求自学。

  提出两个要求:

  (1)画出本课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检查自学效果。

  让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使学生读有目的,能避免单纯地、盲目地读书,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后进行检查,及时反馈,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认真的程度。

  (二)先扶后放,逐层精读。

  寻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理清了文章思路: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怎样借借到了没有了。下一步就是深究课文。首先引导学生寻求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要求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一挣,难看)小壁虎怎样挣断尾巴逃走的?放CAI课件,屏幕中显示出:一只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悄悄地爬过去,一口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用力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鲜明、活动的画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一挣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挣断尾巴后,心情怎样?指导学生用难过的语气读: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强调?多难看。

比尾巴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说活动设计

  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小班的孩子很喜欢接近小动物,和动物们交朋友。设计这节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孩子在喜欢动物的基础上,探索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了解它们的尾巴的作用,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愿望。同时在整个活动中,爱护小动物的情感贯穿其中,让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情感得到熏陶。

  2、说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的指导和活动的内容,我制定了适合幼儿发展三个目标:

  1)、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探索欲望。

  2)、通过故事,能简单的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知道各种动物尾巴的不同形状。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感情。

  3、说活动的重点、难点:

  依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状况,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通过理解故事,知道故事中的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难点是:了解身边各种动物尾巴的形状,并能根据尾巴的特征分类。

  二、说教具、学具

  1、知识经验准备:带幼儿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记住一些动物的尾巴特征。

  2、物质准备:

  课件:《动物的尾巴》和《小壁虎借尾巴》

  可粘贴的不同动物的身体和尾巴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次活动将运用启发提问法、观察发现法、引导发现法、文学作品熏陶法等,使幼儿发现动物尾巴的`不同形状和作用。

  2、学法:幼儿在掌握老师的内容后,可运用游戏操作法进一步探索动物尾巴的不同。

  四、说程序

  1、听儿歌《尾巴歌》,幼儿和老师一起学做动物的尾巴的形状,边做边进教室做好。

  2、看课件《动物的尾巴》,请小朋友说说课件上动物尾巴的象什么,引出故事《小壁虎借尾巴》。

  3、播放课件《小壁虎借尾巴》,教师有感情的讲故事,启发幼儿边听边思考。

  4、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

  1)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2)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

  3)启发幼儿思考:小鱼的尾巴象什么,没有尾巴会怎么样?

  老牛的尾巴象什么,尾巴的作用是什么?

  小燕子的尾巴象什么,尾巴是用来干什么的?

  4)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后来尾巴怎么样了?

  5、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形状,能根据尾巴的特征分类。

  长尾巴的动物:老虎、猴子、小猫等。

  短尾巴的动物:兔子等

  伞状尾巴的动物:松鼠、孔雀等。

  会飞的动物尾巴的形状:小燕子、麻雀、老鹰等。

  6、小动物的尾巴作用真大,我们是小动物的好朋友,应该爱护小动物帮助小动物,有些小动物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请小朋友帮助它们把尾巴贴好。

  7、听儿歌,做动作,走出教室,活动结束。

  黑板上贴上小动物,请一些小朋友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尾巴贴上。

  7、听儿歌,做动作,走出教室,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动物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在分享阅读《尾巴》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幼儿对尾巴的外形特征已有所认识,但是对尾巴的作用却不是很了解。为了让幼儿更进一步的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我设计了《动物的尾巴》这一科学活动。活动中,我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通过猜一猜的方法,让孩子来猜一猜这是谁的尾巴,孩子们兴趣很高。接下来我出示了多媒体课件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游戏,幼儿们通过帮小动物们找尾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尾巴的一些特征,这不仅培养了幼儿对局部事物的观察力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接着我尝试了填表格的形式让孩子了解尾巴的作用。由于孩子们对填表格的形式较少接触,所以在活动的开始显得较为陌生,但是孩子们填对了一种作用后,后面的过程都显得兴趣十足。

比尾巴说课稿5

  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及一点补充等六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本单元是以童话和科幻组成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科幻作品。它讲究文艺的笔法,行文中运用大胆的想象、合理的推导,层层展开。学习本文对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有帮助的。

  2、知识教学点

  (1)、增进对科幻作品的了解,体会想象在科幻作品中的表达作用。

  (2)、培养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勇于提出新奇想象的科学精神。

  3、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变换角度思考

  4、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是开启本文思路的钥匙,同时更是展开本文的翅膀;想象都是有一定根据的。

  二、教学方法

  1、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在老师的主导下,放手让学生自由想象,想象越新奇越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学习精神,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2、采用电教平台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电教平台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本文文笔生动活泼,很值得借鉴,教学中引入欣赏法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本文文笔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所以在教学中引入欣赏法教学,让学生欣赏并借鉴作者的文笔。

  三、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想象,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学习后完成练习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课文

  ァ1、先放一段关于“尾巴的故事”的FLASH。

  设计目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营造轻松活跃、民主的`气氛。

  2、学生自由想象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情形。

  设计目的:培养自主想象能力,方便在下面的教学中和作者的想象进行比较,体会作者想象的奇妙之处。

  (二)、阅读

  设计目的:朗读课文是为了了解课文内容,疏通字词,扫除理解障碍。学生带问题边读边想,明确学习重点。

  (三)、讲析

  在这一环节里,着重引导学生对文章的2、3、4三段认真思考,进而归纳要点,整理提纲。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锻炼他们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充分体现自主与合作学习的特点。

  (四)、迁移

  本文讲的是尾巴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好处,在这一环节里,让学生逆向思维:如果人类有了尾巴,会不会带来什么烦恼?

  设计目的: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敢于提出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同时享受积极思维带来的愉悦。

  (五)、拓展

  课后作文,以“假如……“为提展开想象,提出新奇的见解。

  设计目的:学习本文作者,做生活的有心人,看到生活中矛盾,要敢于打破常规、大胆想象、提出新见解,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此活动是本节课的一个升华,让学生的想象力能自由、充分的发展。

  五、补充

  时间安排:引入新课(3分钟)——阅读、评析(20分钟)——总结(4分钟)——迁移(10分钟)——拓展(8分钟)

比尾巴说课稿6

  一、说教材

  ㈠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描写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述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㈡教学目标:

  《大纲》指出,低年级要求学生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以及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大致了解内容。据此,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的词句和每一段的意思,了解小鱼、老黄牛和燕子尾巴的用途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获得文明礼貌的教育。由于低年级儿童知识水平有限,生活圈子窄小,对于一些自然科学现象不甚了解,因此,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是本课的重点,壁虎尾巴具有保护自己的作用及可以再生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程序

  ㈠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查找壁虎的有关资料。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教具准备。

  ㈡学习新课:

  1、新课导入。采用创设境,激发情趣导入法,以简笔画加上老师生动的叙述,将学生直接带入课文,使学生对新课充满兴趣,急于求解。

  2、新课教学。先初读质疑,然后精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教学录像,采用“问、读、议”的方法具体学习课文,从中释疑。最后引导学生以同样的方法逐段自学,教师再做点播,启发想象思考。

  3、归纳总结。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表演读重新获得对课文主题的整体感知。

  4、课堂练习。指导生字书写。㈢作业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我设计如下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2、课外延伸:说说如果小壁虎不回家,他还会向谁借尾巴?能借到吗?为什么?

  三、说教法

  ㈠情境教学法: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1、图示法:低年级形象思维活跃,适当运用简笔画能激起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导入新课时,我在黑板上画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壁虎,一下子吸住大家的注意力;当讲到壁虎挣断尾巴时,我随手将尾巴擦掉;讲到壁虎向小鱼、黄牛、小燕子借尾巴时,又画出鱼、牛、燕子的图,使学生在形象的欣赏中展开活跃的思维,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情境中。

  2、演示法: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形、声、色的运用与结合,能有效渲染气氛,激发学习情感,把课文语文文字描绘的内容再现出来,符合小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特点。因此民学习三至五自然段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不借尾巴给小壁虎?”自由读课文,接着通过教学光盘,让学生理解“摇、摆、甩”的样子,这样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培养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教学中,利用幻灯复合片进行生字教学。如:采用幻灯复合片换偏旁,借“准”教“难”,促使学生兴趣高涨,教学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着。

  ㈡激发悬念多思法教师贩主导作用,不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挖掘教材有利因素,教会学生怎样思考问题,激发创造欲,培养创造性思维。

  1、审题设疑。齐读课题后,鼓励学生说说:“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如:“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吗?”等等,为下文作了铺垫,教学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

  2、情节设疑。利用课文片断,启发想象,如“小壁虎没了尾巴会怎么想?小鱼不借尾巴给小壁虎,他又会怎么想?引导学生交换角色进行想象。既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3、结语设疑。按课文内容延伸设疑,在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讨论: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断了,还会去借巴吗?既紧扣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加以总结,突出难点——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㈢以读为本,渗透思想教育,训练语感。学生的阅读训练离不开理解,也离不开朗读,两者互为促进、补充。因此,教学一开始,让学生带问题读课文,达到初步感知课文的目的,随着教学深入,采取不同方法,以读促思,以读释疑。如出示“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和“小鱼,把尾巴借给我。”让学生比较读,说说哪句好,为什么?学生反复读后,纷纷选择第一句,觉得这句多了“姐姐”、“您”、“行吗”等文明礼貌用语,说明小壁虎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于是,借读训练学生语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再如:出示“爬呀爬”,问学生“这个词应该怎么读,为什么?”,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诵读后,觉得这个词应读得慢一点,因为壁虎失去尾巴,爬不快,从而说明壁虎尾巴强以帮助爬行。最后在学生能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范读、齐读、比赛读、分角色读及表演读,层层深入,突出体会“姐姐”、“伯伯”、“阿姨”、“您”、“行吗”等礼貌用语道出壁虎委屈、难过、焦急的心情,从中领司借尾巴的经过说明了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四、说学法

  ㈠教给学生自学的办法。针对本课图文并茂,内容生动有趣,情节多有反复,图、文结构大体相同的特点,设计“教——扶——放”的教学模式,看录象导学第三自然段,师生总结出“自读——质疑——讲座(释疑)——感情朗读”四步法,指导学生按四步法自学第四自然段,再放手让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完全独立自己去学第五自然段。

  ㈡教给质疑、释疑的方法。教学中设计“读——问——读——议”的学习方法,在课文一开始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小鱼、黄牛、燕子不借尾巴的情况下,支持学生提出看法,说说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借此进行求异思维训练,质疑的同时,教给学生以读促思、读中求解的释疑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五、本课设计的特色

  ㈠做到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㈡利用多媒体教学及简笔画来创设情境,制造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好学。

  ㈢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求解,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读中渗思想教育,又训练语感。

  ㈣重视创新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引导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探索成功的喜悦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信心和决心,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比尾巴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比尾巴》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小动物是孩子们最亲近的朋友。这篇课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全文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本课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说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和朗读。

  四、说教学难点:

  读好书中问句,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五、说设计理念及思路:

  (一)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导入课题时,我创设了课前谈话:猜谜语。让小朋友参加猜谜比赛,引出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比尾巴的比赛。这既导入了课题,又很好地引领了接下来各环节情境的创设与展开。

  (二)随文识字,降低识字难度

  本课的7个生字,我没有集中识字,把生字分散在各个语言环境中,学生在读课题、读课文、回答问题时,相机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降低难度,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三)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说话能力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并为以后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作好准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们说说来参加比赛的小动物有哪些?请学生指名读句子,培养说话能力。

  (四)指导学生充分朗读

  在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突破难点读好文中的问句。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比尾巴说课稿8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比尾巴》,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等方面来阐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性质

  《比尾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课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不但能激起孩子们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他们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全文共四节儿歌,第一节与第二节相对应,第三节与第四节相对应。两组儿歌结构完全相同,都是由简单的问答式构成,其基本形式是:一节问,一节答。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程理念及教材特点,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两个字。认识笔画撇折,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学会问句的朗读方式。

  过程与方法方面:

  1、鼓励学生用已有的识字经验随文识字,采用形式丰富的手段巩固生字。

  2、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掌握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培养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文中的问句。

  (四)教学准备

  六种动物图片、生字卡片、动物名称卡片

  二、说教法

  语文学习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学习过程,依据一年级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好玩、好动的特征,结合课本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一年级学生课堂常规较差,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以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式导入,引出课题《比尾巴》开始我就利用小学生对动物的亲近以及对童话世界里小动物们的比尾巴大赛充满了好奇。采用森林王国里的狮子大王这一角色,使他们很快进入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让他们乐于接受狮子大王的邀请,欣然愿意当小裁判帮助小动物们比尾巴。这个时候,强调学生自己就是主人,让他们在初读课文中找出参加比赛的小动物们。比赛结束后,设计了颁发奖杯这一环节,让孩子们再次复习课文内容。

  2、分散识字法。鉴于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多半出现在动物的名称上,于是我引出小狗这个由狮子大王派来的差使,给小选手们发衣服,而要求会认的字就在每件衣服上。于是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之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还有部分生字采用随文识字。

  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降低了识字的难度,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3、朗读感悟法。新课标强调阅读要凸显学生的感悟。在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突破难点读好文中的问句。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朗读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不知不觉地产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三、说学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1、自主合作探究法。《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完一、二小节后,我让孩子们小组合作自己学习三、四小节。在朗读时,我让孩子和老师合作读,然后让孩子自己找好朋友读,最后同桌间相互读,再让孩子评价同学和老师的朗读,让孩子们在合作中获取经验、发现问题、互相促进。

  2、读读、演演、说说、写写。读在粗读课文时,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理解课文中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同桌你问我答读,男女生对读,配上动作读,师生问答读。教学中重视朗读指导,读好问句语气。演配合动作表演课文。说说说你还见过的其他动物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写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时我分六个环节来进行

  (一)游戏激趣,揭示课题。

  1、课前,我跟孩子们做了个热身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摸摸你的脸;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腿;摸摸你的肚子;摸摸你的尾巴。哈哈哈孩子们一片哗然。你们有尾巴吗?没有!那你们知道谁有尾巴吗?小动物。小动物们有尾巴可高兴啦!今天,它们要在森林王国里比一比自己的尾巴。还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当裁判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圈出参加比赛动物的名字,多读几遍。

  2、出示动物图片,让孩子们和小动物打招呼。

  3、出示写有动物名称的比赛服卡片,让孩子们替不识字的小狗给参赛选手发比赛服装。让学生识记生字。

  (三)读中探索,突破难点

  1、课文的教学难点是读好问句。文中1、2节和3、4节结构相同,我重点指导好1、2节,通过以下几步来完成。第一步:老师范读,引导发现动物尾巴的特点,随机识字;第二步:指导读好问句,接着让学生自由练读;第三步: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2、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学习第3、4节,运用学习1、2节的方法学习3、4节,先朗读,再感悟,体现扶中学的学习方法。

  3、趣味对读,感悟理解

  看图对读课文,同桌问答读,自由找伙伴读,配动作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

  给小动物颁发奖杯,读全文。

  (五)写字教学

  重点指导写好撇折。

  (六)实践作业,拓展延伸

  1、说说你见过的其他动物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课后请小朋友去了解一下动物尾巴的作用。

比尾巴说课稿9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班散文《小松鼠的大尾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和准备、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我说的第一点是教材分析:《小松鼠的大尾巴》是一个充满浓浓爱意的散文故事(体裁风格)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小松鼠在四季中帮助别人的故事(内容)。四句式的语言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结构)尤其是“**,我来帮助你吧”句式的反复出现,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学习的乐趣,还有助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语言)作品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欢快热烈的气氛与充满关爱的情感基调,充分表现了小松鼠美好的心灵。揭示了与人方便,自己也能快乐的道理。(内容反映的思想)

  我说的第二点是学情分析中班幼儿掌握词汇的数量和种类较小班幼儿来说明显增加,对词义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能较有序,连贯的进行表达。(学习,年龄特点)结合本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本班幼儿特点)及纲要精神“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结合纲要)

  二.说活动目标和准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总说活动目标)基于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纲要精神和本班幼儿发展水平。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我来帮助你吧!”的句式。

  能力目标:尝试自主学习,能用语言,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情感目标:感受动物间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难点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发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次活动,我将重点放在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我来帮助你吧!”的句式。我将难点放在能用尝试自主学习,能用语言、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是活动成功的前提。为了更好的开展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1、物质准备:教学课件(共4页)教学图谱一套和字卡“我来帮助你”表演道具若干。

  2、经验准备: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三.说教法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师幼互动。因此,活动中我除了以幽默、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还挖掘此活动价值组织教学,采用的教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多通道参与法,游戏法,图谱法。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创造性、娱乐性、教育性的特点。通过游戏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幼儿学的轻松,学的愉快。

  四、说活动过程

  引导语:综上所述,根据中班幼儿语言学习和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图片导入,引发兴趣

  (二)自主探索,了解内容

  (三)完整欣赏,学习散文

  (四)多元朗诵,巩固练习

  (五)情感提升,结束活动

  引导语:首先我说说我的第一环节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一条活灵活现摇摆着的小松鼠的大尾巴,请幼儿猜猜这条大尾巴是谁的。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快来看一看,这条大尾巴是谁的呀?(小松鼠)这条大尾巴到底是不是小松鼠的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吧:“大尾巴,大尾巴。你是谁的大尾巴呀?”

  2、教师:(课件出示一只小松鼠)。小朋友们真聪明一猜就猜对了。谁来说说这条大尾巴有什么用呀?(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知道的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

  猜测幼儿回答:小松鼠的大尾巴可以打扫卫生,可以当降落伞等。结合幼儿的讲述,教师可以予以适当的表扬。

  说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用一条动态的大尾巴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我让幼儿猜测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打开了幼儿的思维,通过幼儿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想法,增强了小松鼠大尾巴的神奇性。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的铺垫。

  (二)多种方法学习故事

  1、自主学习,了解内容。

  师:小松鼠的大尾巴有这么多神奇的`作用啊!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小松鼠会用这条大尾巴做什么事呢?(想)

  师:老师用图片方式记录了小松鼠大尾巴的故事,请小朋友们去看一看,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看到的来和同伴分享好吗?

  做法1、将幼儿分成三组观看图片,自主学习故事内容。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思考。

  教师巡回指导时的提问。

  图片一:春天

  1、你看到的小松鼠的大尾巴的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季节?(春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柳叶发芽了,桃花开放了……)

  2、春天,小松鼠出门去遇到谁呀?(小鸡)小鸡遇到了什么麻烦呢?(小鸡被雨淋湿了)

  3、哦,你们猜猜小松鼠看到小鸡被雨淋湿了,会对小鸡说了什么呢?(小鸡,我来帮助你吧!)

  4、小松鼠会了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鸡呀?(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助小鸡挡雨)

  图片二:夏天

  1.你看到的小松鼠的大尾巴的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季节?(夏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太阳公公把大地照的很热,荷花开放了……)

  2、夏天,小松鼠出门去遇到了谁呀?(小蜗牛)小蜗牛遇到了什么困难?(被太阳晒出汗了)

  3.哦,那你们猜猜小松鼠看到小蜗牛被太阳晒出汗了,会对小蜗牛说什么?(小蜗牛,我来帮助你吧!)

  4.小松鼠用了什么方法来帮助小蜗牛呢?(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小蜗牛扇扇子)

  图片三:秋天

  1、你看到的小松鼠的大尾巴的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季节?(秋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树叶都变黄了,有的已经落下来了)

  2、秋天,小松鼠出门去看见了我谁呀?(小兔)小兔在做什么?(小兔在扫树叶)

  3、哦,那你们猜猜小松鼠看见小兔子在扫树叶,会对小兔说什么?(小兔,我来帮助你吧!)

  4、小松鼠会了什么方法来帮助小兔子呢?(用大尾巴帮小兔扫树叶)

  说明: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课堂的主导。这一环节,我为幼儿提供了与故事内容相符的图片一套,通过让幼儿看图片,在看看,说说,猜猜中学习故事内容。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做法2、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分享经验,教师依提问出示挂图,以图谱形式帮助幼儿梳理内容。

  这部分的提问内容与巡回指导时提问内容相同。但要适当的扩展活动的形式,比如在让幼儿猜测小松鼠的会说的话时,可以让幼儿学一学。使活动显得动静结合。

  教师在帮助幼儿梳理内容的时候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表演的方式,每一句都要体现不同。比如说在学习春天这部分的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小朋友想一个动作来表示小松鼠大尾巴,之后由老师来扮演小鸡,小朋友们合力来表演一条大大的尾巴,来帮助小鸡挡雨。体验合作的乐趣,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夏天的时候,可以请小朋友用小手来当小松鼠的大尾巴,为邻座的小朋友来扇扇风。让幼儿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在学习秋天的时候,可以请小朋友一起来为小白兔扫落叶。让幼儿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2、完整学习,多元练习。

  (1)进一步学习故事内容

  教师:小朋友们!春天,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小鸡挡雨。夏天,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小蜗牛扇扇子。秋天,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小兔扫树叶。我们接着来看一看冬天,这条大尾巴会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吧!观看课件,并且尝试用一句连贯的话来表达所看到的内容

  (2)多种方式巩固提高

  做法1、师幼共同讲一讲故事,同时鼓励幼儿做动作增强感染力。

  做法2、循环播放小松鼠的大尾巴故事,按小组的形式,幼儿自选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说明:这一环节,我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幼儿自己选择头饰进行表演。让幼儿在与他人共同完成表演的同时体验合作的过程,指导合作的快乐。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让幼儿自由的进行表演、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活动的形式,而且有利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体现生态课堂理论

  (三)提升情感结束活动

  引导语:第三个环节是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小松鼠的大尾巴。小朋友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小松鼠吗?为什么?

  猜测幼儿回答(喜欢,因为小松鼠乐于助人)

  离场:可爱的小松鼠门,让我们一起出门去,看看有谁需要我们的帮助好吗?

  说明:我用小松鼠出门,继续发挥大尾巴的作用去帮助其他小动物的作为活动的结尾,不仅能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能够在脑海中续编故事,发展语言的思维能力。同时让活动在自然的过度中结束。使幼儿觉得这不是一堂课,而是一次奇妙的情感体验。

  五.说活动延伸

  引导语:最后,我说一下延伸活动,活动延伸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拓展与补充,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延伸活动:

  1、家园共育: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小松鼠的大尾巴还会帮助谁?会怎样帮助?并尝试续编故事结尾。

  2、区域活动:将小松鼠的大尾巴的图片放到语言区,供幼儿巩固学习。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上是我对这个语言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附散文:小松鼠的大尾巴

  春天,小松鼠出门去,看见小鸡被雨淋湿了,小松鼠说:“小鸡,我来帮助你吧!”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小鸡挡雨。

  夏天,小松鼠出门去,看见小蜗牛被太阳晒出汗了,小松鼠说:“小蜗牛,我来帮助你吧!”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小蜗牛扇扇子。

  秋天,小松鼠出门去,看见小兔在扫树叶,小松鼠说:“小兔,我来帮助你吧!”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小兔扫树叶。

  冬天,天很冷,小松鼠在家睡觉,用它的大尾巴当被子盖,真暖和啊!

比尾巴说课稿10

  年幼的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都接触过有关动物尾巴的故事或儿歌,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常识。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教学上的一些思考:

  《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可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所以生字的学习应该贯穿始终,整堂课还应该加入写字的环节,学写一到两个字,而不是把写字放到一课时去完成,这样可以分散写字的难度,孩子们能更加轻松地把字记牢、写好。

  我是教学《比尾巴》的第一课时,目标是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节,并理解其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对此,我做了如下设计:

  在孩子们眼中,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由此我设计了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昨晚我在头脑中装进了几则谜语。今天,我就考考你们谁反应快,猜得对。”

  张词卡:公鸡、鸭子、兔子、猴子、孔雀、松鼠。在与动物打招呼中,把字宝宝送到小动物的手里的活动中,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与生字见了第一次面。接着我向孩子们介绍一位粗心的小画家丁丁(课件),启发孩子用慧眼去发现小画家画的小动物们都缺了尾巴。孩子们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畅畅而谈这三个小动物的模样,结合孩子的回答,穿插教学生字长、短、把。轻易地理解了字意,也分散了识字任务。随后,我设计了两道关口:识字挑战与朗读课文挑战。孩子要读的想法强烈。为了朗读好,理所当然得接受第一个挑战:识字——比比谁的记性好,识字本领大。一年级的孩子们好表现,一见要挑战,要展示自己的`聪明,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思维活跃,同桌合作想办法记字效率也会高。字宝宝装进了记忆宝库,可是它调皮地躲进了课文中,你能学着阿姨响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吗?孩子们快乐地模仿朗读。在多形式地比赛朗读中,孩子们自我评议、合作纠正,朗读能力不断提高。然后我引导孩子从读中体会,读后谈谈猴子、松鼠、小兔的尾巴长得啥模样。在孩子们交流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小小的一条尾巴,为何长得各不相同,有什么作用?孩子们在互相交流中增长见识,感受着动物尾巴的奇妙,在孩子畅所欲言后,我也相应地介绍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知识,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趁机我要求感兴趣的孩子在课外多多观察、收集小动物图片,去了解更多小动物尾巴的作用。

  设计时我也动了一些脑筋,但一个人的力量小,考虑不周全,很多地方肯定存在许多欠缺的地方,愿大家多多指点,多提意见。

比尾巴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比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部编版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6课,这课是一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课文抓住各种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爱的朋友。共有四个小节,一、二节和三、四节在结构形式上是一样的,课文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本节课的设计,我把整个阅读教学安排在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王国的比赛中来进行,让学生在童话世界中去学习,去探索。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和2个偏旁“八、扌”。学会写“云”,学习新笔画“撇折”。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情感目标:了解一些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激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问句。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巩固12个生字,会写3个字和练习朗读课文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由于问号在一年级的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学生只有读好问句的语气,才能更好地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我把读好文中的问句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四、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

  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和以读代讲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一年级教材主张学生在玩中学、主动学的指导下,依据一年级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好玩、好动的特征,结合课本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在巩固识字、朗读课文环节,我主要通过图片、卡片、动画、教师示范等直观的形式来教学;

  2.引导发现法:培养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问号读法的学习中自主探究疑问句的读法,掌握学习方法;

  3.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比尾巴”现场,让学生走进情境,加深对动物尾巴的理解

  4.举一反三法:学习课文之后,通过拓展练习,模仿说话,将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积累语言。

  以上四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举一反三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在教学中我把演、说、读、贴等活动引入课堂,使同学们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圈一圈等方法,主动探求新知。

  四、说教学方式及手段

  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就语文课而言,它一般包括“教案示例、媒体资源、扩展资料”等内容,它把教学时可能用到的资源尽可能地集中在一起,为我们的备课、上课及素材的搜集与整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教学流程:

  1、课前谈话:猜谜语。

  2、比赛开幕,激趣导入。

  3、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比赛开始,了解动物尾巴特点。

  1)了解参赛动物,学习生字。

  (2)学习第一、二小节。(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一、二两个小节或者三、四两个小节。)

  5、复习巩固生字。

  6、写字练习。

  7、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比尾巴

  猴,子长

  兔,子短

  松鼠,好像一把伞。

比尾巴说课稿12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尖嘴巴和短尾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延伸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分析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尖嘴巴和短尾巴》选自省编教材,大班下中的主题活动,讲的是两只小田鼠天天吵架最后又和好的故事。大班幼儿好学好问好奇心强,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幼儿通过对本节故事的学习能够明白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的道理,同时《纲要》中明确指出,应引导幼儿在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中,积极的去体验实践,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以及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确立了情感、知识、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能够倾听故事,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2、仿编故事

  3、能够明白好朋友要互相理解宽容相亲相爱。

  三、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将重点定位于,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含义。我将难点定位于,幼儿能够仿编故事结局。

  四、教法学法

  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同时开放多个感官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官通道更能准确的掌握学习对象。所以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游戏法、课件演示法、提问法等教学法。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征,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我将采用谈话法、趣味游戏法等学法。

  五、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与情景游戏中,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尖嘴巴和短尾巴的手偶各一个。

  2、符合故事的多媒体课件一套。

  3、鼠妈妈和两只小田鼠的头饰各一个。

  六、活动过程

  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使幼儿能够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的状态,为了完成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1、激发兴趣利用手偶,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搬来了两个神秘的客人,你们知道是谁吗?

  铛铛铛铛,这个长着尖尖嘴巴的是尖嘴巴,这是短尾巴。

  可是现在他们谁也不理谁了?这是怎么了?

  小朋友们,老师来给你们讲一讲尖嘴巴和短尾巴的故事,小朋友们要仔细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通过此环节,生动有趣的导入本课的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伴随音乐讲故事

  伴随着轻音乐,我用生动幽默的语气讲一遍故事。

  小朋友们,尖嘴巴和短尾巴发生了什么事?

  为什么,尖嘴巴不交粗嘴巴?短尾巴不叫长尾巴?

  通过此环节,使幼儿初步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能够区分嘴巴、尾巴、长短尖,这几个特色词汇,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同时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分段讲故事

  配合着精美的多媒体画面,在轻音乐的伴随下,我一段一段的讲述故事,边讲边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为什么田鼠妈妈让尖嘴巴和短尾巴出去住?他们住在哪?当他们又碰到一起说了些什么?最后,他们是怎么和好的?

  通过问题的提出与回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并让幼儿明白;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宽容相互理解,相亲相爱的道理。从而完成我对目标三的设定。

  4、分角色,表演故事

  由我来扮演鼠妈妈,请两位幼儿,带上头饰分别扮演尖嘴巴和短尾巴,一起来表演故事。

  然后,我将幼儿分为五组,每一组依次上台表演,对于表眼生动的小朋友我会夸奖她:“小朋友你真棒,你表演的真好,简直和简直和圣骑士的尖嘴巴的表情一模一样”从而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

  5、联系生活实际,升华主题

  小朋友,你们今天有没有和小伙伴,或者是爸爸妈妈吵架?

  吵架生气是不对的,小伙伴简要相互宽容一起玩,现在小朋友们拉着和你坐在一起的小伙伴说:我们是相亲相爱的好朋友。

  通过此环节,进一步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要相互宽容。

比尾巴说课稿13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他处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教材以夏天为专题组织材料,内容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学习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大课堂,让学生主动识字,注意积累。学生可在本组教材学习过程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借助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们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由衷地爱上多姿多彩的夏天。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我从三个维度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能力目标: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的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礼貌待人。

  认识生字,让学生懂得鱼、牛、燕子和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处和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我班留守儿童较多,许多家长也忙于自己的事情,学生的学习没有家长的帮助,学习起来稍有吃力,所以本课教学我计划3课时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习课文1、2自然段,第2课时教学三至七自然段并指导朗读,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的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有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第3课时,识记生字的形,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孩子通过这样的三课时教学,定能够学的扎实,学得轻松愉快,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今天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根据童话故事生动有趣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读中玩,玩中学,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根据课文三到五自然段的语言结构特色,以及低年级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我在学习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式,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典型词语、句子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

  所以我在教学程序中做了如下设计:

  1.猜谜语、看动画片都是孩子喜欢的活动,我用猜谜的方式把孩子引入课堂,检查孩子们第一课时中学到的知识,出示字谜:你错一半。(借)虫子爬到文字边。(蚊)看字它是虫,其实不是虫。(蛇)用猜谜语引入课堂,不仅让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集中到了课堂上,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巩固了第一课时中学到的一些新知识,做到寓教于乐。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小朋友喜欢直观形象的东西,而且乐于接受一些新的挑战,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想去尝试一下,学生猜字谜出后,我播放准备好的无声动画片,让孩子准备当小小配音员,给动画片配上音。我告诉小朋友:要想配音配得好,就得学好今天的课程,仔细体会人物的感情,记好人物的台词。

  孩子在兴趣引导下,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为更好地为课文配音,必须理清文章思路: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中有谁,干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等,实际是引导学生充分研读课文。

  首先,回顾壁虎借尾巴的原因。这个环节就是巩固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引启下文的学习的作用。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挣断了,他觉得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他想去借一条尾巴”。

  原因找到了,接下来了解借尾巴的过程。阅读教学法不是教师讲,学生听,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第三、

  四、五自然段。此环节我采用“从扶到放”的教学程序:学习第三自然段以扶为主,学习第四、五自然段,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为主。这个由

  扶到放的过程,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我以扶为主,围绕“向谁借”、“怎样借”、“借到了吗”这几个问题。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做以下引导:

  哪个自然段写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读读看,他借到尾巴了吗?是不是他借尾巴时没有礼貌,所以小鱼不借给他?他借尾巴时怎么说的?出示小壁虎借尾巴时说的话,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指导朗读小壁虎的话。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很有礼貌。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到小鱼的话中寻求答案。

  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比较句子: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引导学生体会加上“啊”“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和因为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人物的思想感情已经鲜活分明,教师再指导学生分角色根据自己对人物的情感体会有感情地读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入情入境,深入文本,体会文章内涵。为后边当配音员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这样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词句,学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礼貌,这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收到教育、教学合二为一的效果,体现文道统一的原则。

  师生一起总结学习第三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读---问---悟---读。“教”是为了“不教”。我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了语文能力的培养。

  第四、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学,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积极思维的气氛中,做到面向全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外,借助“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问: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进行归纳推理。由个别现象,总结出一般结论——动物的尾巴都有用。

  既然动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有什么用呢?课文中没有直接说明,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学生自由读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变化的词语。(难过——高兴)小壁虎为什么高兴了?(因为他长出了一条新尾巴)【我适时介绍再生的意思:小壁虎这样尾巴断了,又重新生长的现象叫做再生】这一特点对它有什么用处?对照前文,可知壁虎尾巴有自我保护作用。这部分的教学是一种演绎推理,由一般结论推断出个别现象,至此突破了难点。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

  学生知道了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之后。我播放课件,鼓励学生说说他们尾巴的作用。如果仅仅只让学生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就没有体现语文课的特点,所以我让学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森林里,看见松鼠蓬松着尾巴在树下吃野果,小壁虎说:“松鼠哥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松鼠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当降落伞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2)在教完课文后延伸设疑,指导学生讨论: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断了,还会去借巴吗?既紧扣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加以总

  结,突出难点——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至此,课文思路已经清晰,人物、语言、情感也已明了,为动画片配音的时机成熟,再配以清新优美的钢琴曲,孩子们踊跃地参与到配音活动中。

  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我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扩大孩子的视野,增强阅读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我还对学生进行能力延伸的指引:

  小壁虎看到长出的新尾巴真开心呀!它要去告诉他的好朋友。小壁虎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它的朋友呢?朋友又会对小壁虎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作家,像课文那样,编个小故事。

  我想通过这种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头表达能力均能得到发展。总之,任何能力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训练。所以,我坚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不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v

比尾巴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习课文,理解词句和每段的意思,了

  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其叙述方法。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懂得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特点。

  4.教具准备

  小壁虎剪图、课文录音、课文幻灯片4框、C

  A

  I课件、鱼模型。

  5.课时安排

  整课计划3课时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习课文1、2自然段,第2课时讲读三至七自然段并指导朗读,总结全文,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第3课时,识记生字的形,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四个原则,落实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一个特色”培养学生自读会读。遵循哪四个原则呢?1.“三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2.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3.文道统一原则,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4.课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目标上落实两个结合,即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握科普童话教学特点,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用导学法即“讲——扶——放”、直观法、朗读式教学法。学法是自读、读中思考、读中讨论、举—反三,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导语:上课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出示小壁虎剪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还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2.看幻灯,听录音故事,思考: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借到尾巴没有?

  3.自由读课文,按要求自学。

  提出两个要求:(1)画出本课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检查自学效果。

  让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使学生读有目的,能避免单纯地、盲目地读书,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后进行检查,及时反馈,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认真的程度。

  (二)先扶后放,逐层精读。

  1.寻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理清了文章思路: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怎样借——借到了没有了。下一步就是深究课文。首先引导学生寻求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要求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一挣,难看)小壁虎怎样挣断尾巴逃走的?放C

  A

  I课件,屏幕中显示出:一只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悄悄地爬过去,一口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用力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鲜明、活动的画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一挣”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挣断尾巴后,心情怎样?指导学生用难过的'语气读:“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强调?“多难看”。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原因找到了,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样借”重点分析,由于抓学法来学习,设计出“从扶到放”的教学程序:学习第三自然段以扶为主,学习第四自然段采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学习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为主。采取这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1)以扶为主,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A.学习第1、2句,出示句式: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通过读与说,学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这时教师扣住“摇”字问:小鱼为什么能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学生回答是因为小鱼摇着尾巴)教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用手势演示“摇”的动作,教师进一步问: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怎么要写爬呀爬?(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长,爬的路程长,这为后面突破教学难点: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埋下了伏笔)

  B.学习第3、4句。出示句式: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学生一下子找出了答案: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学生分组读对话。再出示小黑板,如果小壁虎这么说:“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这么答:“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把书上的“对话”跟以上“对话”比较一下,找出不同处,画上圈。

  这样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词句,学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礼貌,称小鱼为“组组”,用“您”而不是用“你”,“行吗”不是命令,而是征询,小鱼也不是蛮不讲理,她也是实在没办法,很为难,并适时指导学生做到与作者身同此境,心同此情,较好地收到教育、教学效果,体现文道统一的原则。

  C.出示句式: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是因为小鱼要用尾巴拨水。“拨水”是什么意思?演示鱼模型,理解“拨水”意思。

  总结学法:(指着板示的句式)我们学习第三自然段,先学习壁虎爬到哪,看见什么;再学习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最后想想: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壁虎。

  这样的总结,既对小学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经过起强化作用,又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半扶半放,学习第四自然段。

  A.教师出示句式引读本节,帮助学生理顺序。

  B.指导朗读。

  C.讨论老黄牛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因为老黄牛要用尾巴赶蝇于。

  (3)放手自学第五自然段。

  A.让学生自出读这个自然段,根据板示的句式,找出第一、二句写什么,第三、四句写什么。

  B.讨论:燕子为什么都能把尾巴借给壁虎?因为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

  三、四、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学,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积极思维的气氛中,做到面向全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外,借助“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问: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进行归纳推理。由个别现象,总结出一般结论——动物的尾巴都有用。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用处。

  既然动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呢?课文中没有直接说明,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学生自由读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变化的词语。(难过、高兴)小壁虎为什么难过?因为它向水里的鱼、陆上的黄牛、空中的燕子都没借到尾巴。为什么高兴?因为它又长出一条新尾巴啦!壁虎尾巴一挣就断,断了能长出新的来,这种易断、再生的特点对它有什么用处?重放C

  A

  I课件:一条蛇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如果尾巴挣不断会发生什么后果?(会被蛇吃掉)从而悟到壁虎尾巴有自我保护作用。这部分的教学是一种演绎推理,由一般结论推断、研究出个别现象,至此突破了难点。

  这种由事物的个别现象,总结出事物一般规律,再由一般基本规律去解释事物个别现象,即“个别——一般。——个别”,完成好两次推理,给学生渗透一点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整个阅读过程,就是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可以达到语言文字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同步进行,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同步发展的目的。

  3.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1)扣住“傻”字问:“同学们,壁虎妈妈叫小壁虎傻孩子,小壁虎到底傻不傻?”“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的气氛热烈极了。有的说:“小壁虎肯定傻嘛,连自己长出一条尾巴也不知道!”有的说:“小壁虎不傻,因为第一,在蛇咬住它尾巴的时候,他知道挣断尾巴去逃命。第二,它在借尾巴的时候多有礼貌,根据不同的动物,用不同的称呼。第三,‘傻孩子’是妈妈对它的呢称。”

  (2)学习了26课,我们知道了鱼的尾巴能拨水,黄牛的尾巴能赶蝇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护自己。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放CA

  I课件,屏幕中显示了猴子、松鼠、啄木鸟、狗四种动物,让学生说说他们尾巴的作用。如果仅仅只让学生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就没有体现语文课的特点,我就让学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看见猴子在树上摇来晃去,小壁虎说:“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猴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荡秋千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附:板书设计

  为了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本课板书既用文字来表述,又配之以图画,使之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比尾巴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比尾巴》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这篇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对于动物的尾巴,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常识。

  这些有利因素为本文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问答句式的语气。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短文。

  3、知道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特点,学会模仿课文的语言形式,进行说话。

  说教学重、难点: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本文的生字比较多,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2个生字。如何读好本文的六个问句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又是他们学习的难点。

  二、说教学教法:

  1、创设情境,营造乐学氛围

  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为了能让学生喜欢学习,我积极创设学生喜欢的童话情境,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以,为依托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

  2、分板块教学,分散识字

  低年级在识字量的要求上一般一课需要达到十几个,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困难较大,特别是学习生活中不常见的生字,回生率特别高。这就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兴趣。因此,生字教学不宜一下子硬塞给学生太多,应分步进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本课的生字教学分成了三大板块:

  (1)随课题识字

  (2)借助多媒体,初步感知 学习部分生字

  在创设了小动物比尾巴,狮子大王邀请小朋友当评委的情境之后,我马上播放课件,让参赛选手与大家见面。让学生由图——字词,在语境中学习汉字。

  (3)随课文识字 并且在问句教学中,让生字不断地复现,在复现的过程中,生字以红颜色出现,时刻引起学生的注意。

  3、活用教材,层层推进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材并非是唯一的。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成为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材料。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根据教材特点,我引导学生先学习课文中的问句部分,读好问句,再进行一问一答式的训练,然后回到课文进行朗读。这样就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4、创设情境,转换语言

  应答是重要的交际内容,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我创设了狮子大王颁奖的情境,让学生转换语言,用第一人称进行应答,让语言内化。

  5、自主合作,学以致用

  学习了课文之后,让同桌同学合作试着去模仿编儿歌,合作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在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并在合作中体味到成功的乐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语文能力。

  6、开发资源,开放学习

  这一次新课程改革有一个很突出的特色就是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课程体系,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我们要努力的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那么就要加强学生课堂与课外,课堂与生活相沟通,把我们的语文课变成生动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课的最后我让学生谈谈了解动物尾巴的途径,收集材料,下节课来开一个“动物尾巴展示会”,用你自己喜欢的语言方式向大家介绍。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_游戏导入

  学习新课标精神,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依据教材的特色,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借助游戏,在愉悦的氛围中,导出部分课题——尾巴。使学生初步感到上语文课是快乐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紧接着课件出示“动物王国城堡图”,问:这是哪儿呀?然后,播放各种音乐,教师导语:今天,动物王国可热闹了要举行一次特殊的比赛。你瞧,连牌子都挂出来了。(出示完整的课题《比尾巴》)指名读,指导读好“巴”的轻声。

  (二)初步感知——选手见面

  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进入学习的角色,我自己扮演狮子王,邀请学生给小动物充当评委,激发学习的兴趣。

  然后又童话式的让学生鼓掌请出参赛选手。[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动画 (配上音乐 掌声)(猴子拖着长长的尾巴,翻着跟斗出来;接着小白兔手拿红萝卜,摇着短尾巴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来;紧跟着松鼠翘着又大又软的.尾巴跑了出来;公鸡、鸭子也昂首挺胸地逐个登场了,最后出来的是孔雀,它一出来就展开美丽的尾巴)]

  并且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在看的时候你如果想说什么,可以轻轻地说出来。

  紧接着让学生汇报:参赛选手都有谁?教师随机出示小动物的名称词。

  在学生汇报的同时,随机正音难读字“孔”“松”

  如果有学生能用上“有……有……还有……”说话,就给予奖励,引导学生能够用上句式说话。

  然后进行字音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的特点,寻求识字规律,回忆生活识字,学习生活识字。

  (三)读通句子,学读问句

  问句朗读教学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导问”“学问”“练问”三个层次教学。在“学问”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问话,在此基础上学习朗读问话。把全文的六个问句进行集中起来练习,打破了课文的顺序,再由问到答,然后进行一问一答练习。

  首先,教师出示狮子手饰,模仿狮子说话: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刚才我和大臣们商议国事了,没看比赛,比赛怎么样啦?我想问问小朋友?

  教师质疑:狮子王会怎么问呢?(同时出示六种动物的动画)学生换位提问。

  再出示六个问句,引导学生发现问句的特点,回忆生活中问别人的语气,为学习朗读好问句打好基础。接着让学生自由念问句、推荐读别人读问句、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发现读问句的方法,学习读好问句。

  然后,通过多种途径练习朗读问句。

  (四)回归整体,朗读课文

  这一环节中,给学生以自主空间,选择权。首先让学生自由练读,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然后把自己最喜欢的读给大家欣赏一下。并进行师生、生生合作朗读,在合作练习中共同进步。

  为了给优秀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有努力的方向,设计了去掉拼音读儿歌的环节,并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练习。

  (五)转换语言,语境应答

  语言应该因语境的变换而能作出相应的变化。结合教材特色,在此,我创设了狮子大王颁奖情境,请学生将答句变成第一人称的形式,作出应答。并指导学生学会说祝贺词,以及应对语言。

  (六)、适当迁移,学以致用

  语言的学习是为了运用。在学完了课文之后,我出示与课文中不一样的小动物,以及句式“谁的尾巴{ }? { }的尾巴{ }。”

  说:小朋友,这次的比赛不仅吸引了这些小动物,还有许多小动物也赶来了,也想比尾巴。然后我们同桌两个小朋友帮帮它们,一个问“谁的尾巴怎么样?”一个答,聪明的小朋友可以连着问几个问题,另一个小朋友连着答几个。行吗?

  让学生同桌合作练习,并进行汇报。引导学生由易而难,能用上“好像”来说说动物的尾巴特点。并且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合作得好的学生。合作中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在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并在合作中体味到成功的乐趣。

  最后,教师把大家编的儿歌集中在了一起。当堂在电脑中输入学生编出的儿歌,展示出来。请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七)课外延伸,开放学习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禁锢于学校、课本、教师这三者之间,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现代社会的语文教育,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知识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课堂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发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主动意识。打开校门,走进社会,拓宽领域,开阔视野,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当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课件学得兴趣盎然时,教师告诉学生,这是老师从网上找来的动物图片,大自然的动物可不止这些,各种动物的尾巴也各不相同。引导学生课外看尾巴、找尾巴、了解尾巴,用自己喜欢的语言方式介绍尾巴,这样促使学生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兴奋心理,主动意识得到一次培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从而增加知识的储备,形成知识的联系,培养语文能力。

  总之,这教学设计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师生平等对话,教学体现情趣美,让学生觉得易学,乐学。并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比尾巴说课稿】相关文章:

比尾巴说课稿02-22

比尾巴说课稿06-09

《动物的尾巴》说课稿01-07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07-28

比尾巴说课稿汇编[15篇]07-27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范文02-23

小学语文《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01-06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说学情02-20

一年级上册《比尾巴》说课稿06-25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