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时间:2023-01-09 12:27:0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说课稿(通用15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1

  说教材:

  《杠杆》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的第一课。本课主要研究杠杆的有关知识,从“妍妍要打开饼干罐盖子”的问题出发,通过三个活动“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用杠杆做个起重机”引导学生认识杠杆,通过活动探究杠杆原理,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分2课时完成。这是在学习了力学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是学生顺利操作、设计简单机械的重要一步,也是下一步学习杠杆平衡的基础,是学生形成合理知识链的重要一环。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认知的规律,我拟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知道杠杆的组成,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作为教学重点,把找出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区分生活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作为教学难点。说学情:

  杠杆现象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屡见不鲜了,但孩子很少对其进行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书籍或电视上对杠杆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这种理解并不清晰,他们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认识。

  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跟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适时指导,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科学规律。

  3、针对农村孩子,多鼓励、多引导,规范学生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法:

  阅读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讨论和集体交流讨论、动手操作、记录和分析数据。

  说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准备盖得比较严密的罐子、电工胶钳、活动扳手、螺丝刀、长铁钉,固定的支架、40cm左右的硬棒、两段绳子、一些容易捆绑的重物、记录表等。

  说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通过一幅妍妍要打开饼干罐盖,但又感到罐盖很难打开的情景,以及主题人物的对话,探讨打开罐盖的方法,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自主探究、研究杠杆:

  (一)初步认识杠杆

  开展活动1,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先让学生直接动手试一试,再使用工具打开。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把盖子打开的'最佳方案写下来。这个活动我会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使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打开罐盖,同时又体会到使用杠杆撬开罐盖最容易,体会使用杠杆的感受和参与动手活动的乐趣。

  师: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都知道了使用螺丝刀更容易打开盖子,那么接下来我们用螺丝刀来打开这两个盖子,看看是不是很容易呢?

  开展活动2,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讲台上放置两个罐子,一个没凸起边缘,一个有凸起边缘,让学生比赛把盖子打开,小组讨论结果,使学生明白如果没有凸起的边缘即支点,尽管有一支螺丝刀也是不能打开的。对杠杆的结构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结合资料卡和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理解杠杆的科学定义: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做“杠杆”。认识杠杆的几个要素:(1)两力:动力和阻力。(2)三点: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3)两臂:动力臂和阻力臂。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要把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当做力臂。使用杠杆省力的情况不但跟力的作用点有关,还跟用力的方向有关,即跟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有关。

  师:使用杠杆就一定可以省力吗?怎样的杠杆是省力杠杆,怎样的杠杆不能省力反而会费力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引申出“活动3”的学习内容。

  (二)开展活动3,研究杠杆的作用

  用杠杆做个起重机的活动,其实就是研究杠杆支点的活动。小组总结交流实验结果,配合学生演示,共同总结我们的发现,得出结论。学生记录杠杆的秘密,即: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支点越靠近动力作用点(远离阻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费力,当动力大于阻力时,才能搬动重物,这时的杠杆就是费力杠杆;相反,杠杆的支点越靠近阻力作用点(即远离动力作用点),搬动重物就越省力,当动力小于阻力就能搬动重物时,这样的杠杆就是省力杠杆。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归纳的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运用了“猜想、实验、论证、交流”教学模式。

  (三)探讨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清生活中,哪里用到省力杠杆,哪里用到费力杠杆,哪里用到等臂杠杆,找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三、拓展活动:

  了解古代汲水的桔槔,金字塔建造使用杠杆情况。理解杠杆是人类征服自然界的武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然后我再进行补充,总结性复述,最终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总之,教学过程一直贯穿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以探究活动为科学学习的核心,培养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中最后一课,也是《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部分在苏教版教材中的最后一课。本课引导学生由近及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去探索“外星生命”,主要是唤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不是要让学生探究出什么结果,而是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实际上对于外星生命,人们一直都在不断猜想他们的存在,科学家感兴趣,小学生同样很感兴趣,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从各种途径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有的比教师知道的还多,但不少是小报的“道听途说”,没有确凿的证据,甚至很多就是虚假的,因此需要让学生有依据地推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信息,学会甄别。

  2、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了解人类对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科学探究:能查阅相关资料(借助网络或书报),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推测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能条理清晰地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能设计向外形星系介绍地球情况的信息卡。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了解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重点难点

  重点: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难点:查阅整理资料,制作幻灯片,有根据地介绍自己的观点

  二、说教法

  1、教法分析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存在有外星人,在加之一些影视作品的渲染,使得孩子们更加相信这些事情。那宇宙中除了地球人之外,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本课试图为小学生撩起“外星人”的神秘面纱,激起他们探索其他星球是否有像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的欲望,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了,投入到探索宇宙奥秘的活动中去。

  2、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中准备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析各星球的生命迹象——发挥想象,画一画心中的外星人——解读人类名片——拓展延伸,尝试制作名片。

  环节一:教师播放一段有关UFO或者有关外星人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时引出“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环节二:在研究是否有生命的存在首先要知道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知识点。然后去分析各个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可以让每一小组选择一个星球进行研究,因为这里会用很多的资料,所以我们在课前一定要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星球的资料,教师也应多做些准备,以备不时之需,而且教师准备应该是有结构的材料。研究之后的汇报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介绍,对于不同的意见,听完后提出质疑。

  环节三:探索地球以外是否存在生命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研究,而人们对于外星人的猜测和描绘仍然存在,学生对于外星人也是充满了好奇,在他们充满想象的头脑中,肯定对外星人有着无数次的勾勒,所以我们设计让将心中的外星人画出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猜想一下,如果他们真的存在的话,他们的生存环境应该是什么样?

  环节四:如果有外星人的存在,那我们和他们的联系的方式就成为了一个难题,教材中出示科学家用太空探测器中携带的'人类照片和地图等地球名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并试着解读这些地球名片,教师可以多搜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比如:经过特殊处理的“地球之声”等。通过解读这些地球名片,让学生理解地球名片的科学性、必要性。

  环节五:教师谈话:“地球名片是人类向外星人介绍地球的一种方式,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地球名片来介绍地球或者介绍自己呢?”这样一来激起学生制作的兴趣。

  3、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或准备充足的书报资料)、投影仪

  三、说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一)提出问题

  1、我这儿有一张神秘的图片,给大家看看。展示UFO图片。由它你想到了什么?

  2、真的有外星生命吗?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对学生所说与争论不作具体评价)

  1、学生观察,交流。

  2、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可能不一致,甚至差别很大,发生争论)。

  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先让学生说是要了解学生的已知,学生所说的可能有些是“道听途说”,有可能所说的不一样还会发生争论,引入讨论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二)讨论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1、大家说了这么多,意见也不一样,如何推测外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

  2、一个星球上要存在生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3、根据学生的交流择要板书,小结。

  学生小组讨论生命存在需要具体的基本条件,全班交流,相互补充。

  讨论交流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为下面根据不同星球的环境条件判断生命存在的可能提供,避免人云亦云,照搬书本结论。

  (三)自主查阅资料,研究太阳系其他星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1、外星生命有没有?下面就请大家先从我们的太阳系入手,借助于互联网查找有关太阳系其他天体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环境,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小组讨论,做出推测。

  教师巡视,指导。

  2、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上有生命吗?依据是什么?

  3、教师点评、小结。

  1、学生分小组(4到5人)分别查阅太阳系的其他天体资料(根据学生的知识情况可除了行星、常见卫星外还可包括矮行星、彗星等,要尽量找到最新资料),进行推测,并制作成简单的幻灯片以备交流。

  2、按顺序让学生演示自己的幻灯片,展示查找的资料,说出推测及依据(火星及月球要联系到最新的发现),可相互质疑。

  六年级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上网查阅资料、制作幻灯片了,掌握了更好的工具就要学会应用。要求学生尽量找到最新的资料是让学生关心科技的最新进展,人类的探索无止境,“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四)了解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猜测与研究

  1、虽然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还没有找到答案,也没有人见过真正的外星生命,但人们还是作出了自己的猜测和描绘。比如著名的E.T.

  播放一段外星人的影像、图片资料。

  2、你能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外星人模样吗?

  教师点评(不作否定性评价)。

  3、如果需要跟外星人联系,该怎么办?需要介绍哪些情况?

  实际上科学已经做了(展示地球名片),你能看懂多少?

  介绍地球名片的含义。

  科学家还采用电波、黄金唱片向外传递信息,课后大家可以查阅了解一下。

  1、观看“外星人”,并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信息。

  2、描绘想象中的外星人,展示并交流(语言或绘画)。

  学生互评。

  3、思考采用的方式、需要介绍的内容,全班交流。

  观察地球名片,交流自己从中获得的信息和感悟。

  有的学生看过不少关于外星人的科幻片、动画片,比如E.T.、星际宝贝等,这些形象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都是外国人想象出来的,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国度,所以要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去描绘心目中的外星人,教师重在鼓励,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五)拓展

  如果发现了外星人,请你给他们写封信介绍我们的情况,别忘了,他们可不懂人类的文字哦!

  先考虑介绍哪些内容,采用何种方式,再设计书信。

  交流书信。

  这是学生想象拓展与延伸。

  四、教学反思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看学生能否借助互联网或书报查阅资料来推测地球以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二是探索外星生命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力,且后一个为重点。查阅资料的技能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要求基本掌握,只是熟练程度有些差距。想象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对于此要求不能过高,主要看学生的思维有没有真正参与、有没有创造性

小学科学说课稿3

  我的说课内容是《空气的性质》。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空气已经积累了一些认识,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都停留在生活经验上。本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了解空气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手段,去证实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

  我将从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几个方面来阐述。

  实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以及教材的编排,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这节课我确定以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可以流动,空气有质量,空气能够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初步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

  能对“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做合理的解释与假设,并能用实验验证。

  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关于空气的探究活动,做好简单的记录。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利用空气性质的应用和研究。

  实验内容设计:

  想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导入对空气性质的研究。

  用多种感官和不同的实验方法,去认识空气的性质。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部分。

  共有四项活动:

  探究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认识空气有质量;

  认识空气具有流动性;

  感受空气能被压缩。

  实验教学方法设计: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要以科学探究组织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的思路是指导学生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识程序,主要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利用实验对空气的性质以及空气的存在进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利用实验的方法,去证实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动眼的功能,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实验教学过程设计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我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现在说一说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谜语导入,感受空气。

  猜谜语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2页上的实验。

  这只注射器里有空气吗?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怎样证明呢?请学生上台演示实验的方法。

  谁有办法用这个塑料袋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学生演示并说明

  小结、归纳,并引入新课。

  这部分的设计理念是:通过猜谜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验实现了第一次探究,初步感知: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同时通过关于空气,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的提问调动学生对空气已有的知识储备,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为继续探究空气的性质做好准备。

  动手实验,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了四个步骤,分别是:

  探究空气占据空间这里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教师演示把一团纸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猜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二是学生吹气球比赛。通过这两个活动底,让学生认识到空气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在观察学生吹气球比赛这个活动中,我把部分瓶子的底部扎了孔,学生可以把气球吹大,让学生找原因,为什么有的气球能吹大,有的不能,从而引入到第二个步骤,再让学生把气球吹大后把气球口对着自己的脸松开这一活动,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空气有质量

  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平衡杆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个,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通过平衡杆的倾斜说明空气是又质量的。

  这个实验为教师演示实验,在前面认识了空气占据空间、可以流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实验教材使用的是小棍,但是为了让实验更加明显有说服力我采用了实验室常用的平衡杆和铁架台。同时注意应该用胶带贴在气球口处逐渐放弃,感知平衡杆从平衡到逐渐抬起的过程,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是探究空气性质中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用两个气袋,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在用手压气垫的的过程中去发现装着同样质量的'空气袋子,一个用手压,一个不压之后体积发生了变化。通过实验正确认识压缩的概念,压缩就是物质的量不变化,但体积缩小了。这也为下一节课比较空气和水的压缩性质做好了铺垫。在这里学生认识了在密闭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

  这部分的设计理念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把精力都集中到探究空气的性质当中去。

  总结拓展,放飞梦想

  课的结尾我是这么设计的我设计了两个大问题:

  我们今天研究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你知道了它的哪些性质?

  你能用今天所探究的空气的三个性质,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哪些就是利用了空气的性质为我们服务的吗?

  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对今天所探究的空气的知识进行一个回顾,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在课外自主探究空气的其它性质,认识到学科学是为了更好地用科学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为下节课将要继续研究的空气有质量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第二课时主要对压缩空气有弹性和生活中对压缩空气的利用,压缩空气的力量进行研究。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只要正确的引导,并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探究空间,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就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就可以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会得以提高。

  自我评价

  回味我上的这堂课,确实还得加倍努力。我在这堂课中,我围绕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空气可流动、空气可以被压缩设计了四个小实验,现在回过头来仔细我觉得我的设计只是在为了证明结果,至于实验之间的联系,学生们循序渐进的接受过程我引导的还不够,当进入素质教育之后,科学教育开始发生了转变,最大的转变就是大家开始关注过程,关注能力,我们教学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必定是为教学服务,我们不能只为了上的热闹,课堂内容丰富,孩子们高兴,而更多的应关注,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孩子到底获得了什么,提升了什么,同时我也认识到知识不是科学课的唯一,能力、过程也都不是,当他们综合在一起作用于学生的时候,才是科学课所要的东西,这才是科学课教学的主体,当然,还有很多需要我去努力的地方,我会不断努力,因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以上是我对《空气的性质》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说课稿4

  果实累累的季节

  教学目标:

  1、根据物体特征进行简单分类

  2、对植物的果实进行分类

  3、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了解果实的种类

  教学要点:

  这一节课所要探究的事物是果实。通过学生全面的探究,知道什么是果实。

  学生准备果实,毛巾或餐巾纸。

  教师准备小刀,盘子。

  教学过程:

  1、激发活动兴趣

  先评比上节课制作的树叶书签:小组内评比,每个小组推荐2件好作品。

  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并在“小科学家成果展示栏”里展示一个星期。

  提出问题:植物都长有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叶子。除了叶子之外,树上最常见的还有什么?

  2、果实展示会

  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果实,开一个展示会。

  (1)果实都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看到的和触摸到的果实形状一样吗?

  (2)果实都有不同的味道,闻到的和吃到的味道一样吗?

  学生小组内进行观察。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把观察到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3、趣味活动——找“星星”

  选择梨、苹果等果实,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用小刀切,看谁能找到“星星”,即种子的排列形式。

  归纳果实的特征:

  注意事项:

  (1)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既不能伤害自己,更不能伤害到他人;

  (2)找到“星星”后,切开的果实、餐巾纸等要及时清理;

  (3)小刀、盘子、毛巾要及时清洗干净。

  4、分类:找果实

  把水果分一类,蔬菜分一类;

  把桔子分一类,苹果分一类;

  根据能否生吃进行分类;

  按照果实的颜色分类;

  科学自助餐: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参加果实大会。

  拓展活动:采集植物的种子。

小学科学说课稿5

  一、 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2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内容后,所要学习的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主要安排了两项活动:一、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学生通过对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现象的观察,再进行相互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对物质的溶解过程形成清晰的印象;二、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状态的异同,从而建立“溶解”的概念。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的表达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为下一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对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基本认识;而生活中的一些经验,也使学生积累了一些对溶解现象的感性认识。但从认知心理学来看,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好奇心很强,积极性也很高,但表达交流和自主探究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加强引导。

  根据科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上述教材、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物质从溶液分 离出来。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发现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心里特征,在上述目标中,我以描述高锰酸钾、食盐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为本课教学重点,以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的异同为教学难点。

  三、 教法与学法

  为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在本节课,我将用开放的教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在教法上,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观察和比较过程中形成对溶解的直观认识,并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在学法上,主要是自主探究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真正体会到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其次是交流讨论法,通过学生对原有认知及现有结论的交流,使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现认知冲突,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四、教学准备

  为每小组准备:一杯水、一支搅拌棒、少量高锰酸钾、药匙、记录单

  教师自己准备:小黑板、一杯食盐水、一杯水和面粉的混合物、一杯沙和水的混合物、过滤装置

  五、教学程序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科学教学应力求从儿童身边的事物,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提出有关科学问题。所以,我对本节课作了如下设计: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提出问题:食盐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让学生进行猜测,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为了能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应该选用怎样的物质?从而引出新的课题,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

  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高锰酸钾,并提醒学生取用化学药品应使用药匙。再让学生简单地观察一下高锰酸钾,在观察后对高锰酸钾颗粒进行描述,从而初步认识这一物质。其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高锰酸钾溶解实验,观察的同时做好记录。

  (创设真实的科学探究氛围,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去探究问题,激发其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学生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对物质的溶解过程形成较清晰的认识。

  (在讨论与交流中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评价和接纳不同观点等开放的科学态度,促使学生学会尊重事实、尊重他人、尊重和欣赏不同意见,并从他人意见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三) 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研究活动,与本节课研究的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完成比较记录表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状态的异同,从而建立起溶解概念。

  (四) 延伸拓展

  讨论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将科学课堂与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小学科学说课稿6

  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

  我是颍州区袁集镇***小学教师张鑫,今天我展示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蚯蚓的选择>>,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在三、四年级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起初步的动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对于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在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两个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黑暗潮湿,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

  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如何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五年级是学生从中段进入高段的一个开始,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等。因而在进入高段的科学学习中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等,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探究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事物表面兴趣发展为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中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三 、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过程"。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蚯蚓的选择》这堂课,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法。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课的开始就要激活主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的伊始,我为学生创设猜一猜,看一看实物蚯蚓的情境,让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喜爱之情,同时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引导-探究法

  "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四、 说学法

  1.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教师再次遵循"知道了也不告诉的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机会"逼"学生自己去猜测、验证的方法。从而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

  3.注意合作交流

  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同学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

  五 、教学模式

  1.结构

  情境导入--猜测--讨论交流--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归纳结论--延伸探究

  2.理论依据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

  六、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今天我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个动物朋友,想不想见见?是谁呢?教师板书。今天我们请来了蚯蚓跟我们一起上科学课。

  2、大家在哪儿见到过它们?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为学生创设观看实物蚯蚓的情境,并联系学生生活,在哪儿见到过它们?使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喜爱之情,,让他们在原有认知和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动参与的欲望,为下一步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做好铺垫]

  (二)质疑猜测,引发前概念

  根据大家的经验,你能大胆地猜测一下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潮湿、干燥,阴暗、明亮)教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对蚯蚓这种小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让学生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当学生产生了认知的冲突,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同时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进行科学预测的习惯。]

小学科学说课稿7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想是:用科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因为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进取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以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所以这一课要使学生认识热传导的特点,了解不一样的物体热传导本事不一样,必须由学生自我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从而进行观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实践操作中获得知识。

  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景,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经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热传导现象,了解不一样的物体热传导本事不一样,学会区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2.本事目标:经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研讨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本事和利用热传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3.情感目标:经过设疑、探究、研讨、运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热传导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进取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本课是本册教材中“热”教学单元的第一课,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现象。学生学习后,能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热的知识打下基础。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的特点及了解不一样的物体热传导本事不一样。因为“热”沿着物体传递时,只能凭皮肤的触觉感知,不能靠视觉观察,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必须的困难,所以实验仅有做成功了,才能使学生认识热传导的特征。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热传导实验的设计与控制。

  根据本课教学资料的特点,联系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景,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法”。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课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本事。同时在采用“实验法”的基础上,还运用“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

  为顺利完成本课制订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抓重点,破难点,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我着重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本事和协作学习本事。

  根据本课制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遵循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本着优化课堂结构的思想,我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以问题开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以活动展开,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三)以发现结束,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具体阐述如下:

  (一)以问题开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手触摸不锈钢杯时有什么感觉,之后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杯壁和杯盖的热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经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以活动展开,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这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突破重难点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新的科学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活动”为载体的基本理念,以“活动”为载体是指课堂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亲身体会为主线,经过活动组织课堂教学。其次,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是经过思维活动实现的,而思维仅有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仅有对感性材料综合、抽象、概括,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所以这部分就是经过指导学生从观察入手,亲自实验操作,经过分析思考,了解客观现实,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并逐步构成理性认识。为抓重点,破难点,面向全体学生,这一部分安排了两个实验。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经过做实验教给学生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认识事物。

  第一步:指导学生认识热能以传导的方式传递

  这个实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定向探究的学习方式突破该难点。首先,教师请同学们猜想:如果将一根铝丝固定在方座支架上,再将三根火柴抹少许凡士林,并依次粘在铝丝上,之后用酒精灯加热铝丝的一端,那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待学生猜想后,需要实验来验证时,教师提醒学生操作注意事项,并请学生演示实验。最终经过讨论汇报,学生发现:热能够沿着物体传递,并且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热传导。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开始提出的问题:杯壁和杯盖的热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步: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物体传导热的本事不一样

  在这个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究式学习。首先,教师请同学们猜想各种物体传导热的本事相同吗?之后请学生利用桌上的实验材料制定各自的实验计划,并进行汇总,这样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本事,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待学生选出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法后,教师出示实验报告单,并放手请学生用现有的材料充分实验,大胆操作,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获取知识从而享受成功的喜悦。最终,经过讨论汇报学生得出结论:各种物体传导热的本事是不一样的。

  在整个研究活动中,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在教师及时引导下,学生自我探索实践中得到了解决,从而构成了正确的认识。教师始终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亲身介入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并对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突发情景及时修改调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教师是科学探究的主导,又使学生经过科学探究的活动,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了科学探究的本事,同时构成尊重科学知识、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以发现结束,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启发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热传导的性能。之后再联系教学开始时所观察的不锈钢杯传热的事实,尝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不锈钢杯进行改善。最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了巩固和扩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本课最终几分钟还安排了一道思考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已有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以上就是我为本课教学设计的三个环节。

  经过上头的教学活动,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教师引导下,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实验→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程序,顺利地完成本课教学资料,使自身本事也得到了提高。

  在以上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还注重引进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机制,灵活运用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填写实验报告单等多种方法,经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并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激励者。

  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本课我设计的是图文式板书。图增强了直观性,文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资料,整个板书简洁明了,能加深印象,巩固知识,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为了配合本课教学,我采用的教具和实验器材有:

  1.实物投影仪,实验研究报告单;

  2.不锈钢杯,方座支架、酒精灯、凡士林、火柴、铜丝、铁丝、铝丝,烧杯、不一样材料的小棒(铜、铁、铝、塑料、木、竹……)、热水。

小学科学说课稿8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光 》第 3 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在本课内容之前学生探究了光和影的关系,建立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再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我认为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巩固光和影子的科学关系,又为后续学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样的研究打下基础,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究精神得到全面的发展。

  这一课的内容分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第二部分是“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五年级学生的已经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性、严谨性不强,考虑问题不周全,实验操作,对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锻炼。本节课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实证光是直线传播的探究活动,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发现、探究、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力及多方面的素养。

  根据“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的课程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将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光是直线传播的。

  2、过程与方法: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知道推测要有依据;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

  难点:寻找假设的依据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教具准备: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管和直管。

  教师演示的图片和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有人将科学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好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过河”的`下脚石,但又不能越过这个度,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每位学生都能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科学,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本课通过让学生对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实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解释。为了能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中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讨论法、实验法、探究——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对光传播的现象进行有意识的初步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能充分发挥手、脑、眼的功能,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从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说教学程序

  我的教学设计是以“探究、开放、自主、合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的。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的说明。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活动一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光照的现象(出示图片及课件)

  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这些光是怎样到达被光照的物体上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猜测,激发学生利用实验获得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

  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碰撞,这一锤就敲到了学生的心坎上,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很快使学生积极思维,进入科学探究的活动中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组织探究,得出结论。 (重点)需修改

  活动二

  出示有结构的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的方法,猜测实验的结果。因为教科书上学生操作的验证实验,器材简单,操作容易,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合作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自行操作,但要求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结果,在图中的卡纸上直接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在过程与方法中推测依据很重要。通过实验得出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的光就能到达最后的屏上,形成小斑点。否则就不会有此结果。

  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先让学生自主合作、大胆猜测光的传播是否沿着直线的方式进行的问题产生认知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这时,教师让学生进行验证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科学、有效的。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安排下,有的到实验材料区去选取实验所需的材料,有的负责记录,有不同的看法互相交流,然后小组长把全组的意见整理、汇报,得出了“光是直线传播”这一结论。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的体现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精神。

  (三)扩展探究,培养热情

  接着激发学生用其他的方法也来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可以是直管和弯管的对比观察,直管眼睛就能看到另一头的光,弯管就不能,进一步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同时提醒学生不要用眼睛只对很亮的光源。还要给学生留个思考的空间,说说还有哪些方法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再利用光是直线传播的理论解释影子总是在光的背面的道理。为了更有效知识延伸,还可以用课件图片出示,光的传播速度以太阳为例,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所形成的概念得以巩固。令科学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由课堂走向社会。

  (四)、板书设计

  为了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我用简洁明了的词语进行板书,概况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让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学科学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水》这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的第一课。

  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很多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能够用来洗衣服,水能够喝等等。这些知识是趣味的,和生活情景直接相关,学生对于水也比较感兴趣。

  二、说教法

  根据对学生情景的初步分析和教材的初步分析。我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爱玩、爱动,异常是对三年级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整节课我以“找水”来贯穿,这样就比较贴近玩中学。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我认为小学科学是一门启蒙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对科学感兴趣,这其实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的探究与实践。因为水是学生平时很常见的物质,《水》这课也是第一课,为下头的教学做了铺垫。根据我对本课的设计思路,我为该课的教学制定了如下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能够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1、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

  2、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比较,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

  2、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三、说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本节课的教学资料。

  (二)结合课件,认识水。

  在这个环节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经过让学生回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为下头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三)探究活动,找水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认识水和其他物质。这个环节我是经过“找水”来贯穿整个过程。让学生在石头、木头、树叶、空气、醋这几种物质里,借助于身体器官来辨认几种物质并找出水。

  (四)分类

  这一部分让学生把几种物质进行分类,分成固体、液体、

  气体。

  (五)倡议节水,进行思想教育

  (六)课堂小结,谈收获

  (七)布置课外作业

  总的来说,我的设想和实际操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期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有所改善。

小学科学说课稿10

  一、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自然选择(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不同,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

  2、认识人工选择,人们根据需要培育生物,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

  过程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读文的能力,对资料内容归纳提炼,获得认识。

  (因自然选择漫长,学生考察条件有限,不可能亲力亲为,只有通过资料才获得认识。因此,对资料的研究利用,获取有用信息是本节课要求学生达到的重要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感受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2、 意识到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重点

  通过阅读——读图、读文字,分析资料,对问题寻求适当的解释,了解自然选择

  三、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自然选择的基础:生物个体都不相同,存在着差异。

  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但很多学生没有这样的知识基础。对于随着环境的改变,生物的形态也发生改变,大多数学生会认为是生物主动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其实是生物个体微小变异经自然选择长期积累的结果。这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相冲突,学生较难理解。

  四、目标达成

  1、 知识目标达成

  ①通过阅读教材P84图和文字,明确自然选择

  ②指导学生阅读补充资料,加深自然选择的认识,感受自然选择在大自然中普遍存在。(ppt)

  ③指导学生观察几种北极动物的相同点及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同种动物形态上的不同点,丰富自然选择的认识。

  ④引导学生搜索生活经验,例举人工选择的例子,感受人工选择丰富了生物物种。

  ⑤介绍袁隆平爷爷。作为中国人应该了解使我们不再忍饥挨饿的袁隆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并帮助学生了解人工选择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所起的作用

  2、 能力目标的达成

  ①指导学生阅读资料的基本方法,先读文,再读图,图文结合理解资料的含义。

  ②阅读资料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引导学生对资料内容归纳概括,转化成自己的认识,并在小组中交流,获得表达修正的机会。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

  ① 本课三次呈现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从阅读、讨论中逐步感受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② 本课最后拓展反思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是生物吗?自然会不会选择人类呢?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受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五、难点突破

  要使学生认识到每个生物个体都不相同,存在着差异。我首先引导学生读图,从图中看到青蛙的后代形态都有差异,体色各不相同。一代,两代是如此,延伸到所有后代都如此。

  然后,在教师提供的资料中,也特别强调了达尔文的考察情况:即使是同一种生物,没有哪两个是完全一样的,并以老虎和马德拉岛上的甲虫为例加以说明。使学生逐步理解到生物个体之间本来就各不相同,经过自然选择,能存活下来的基本上是能适应环境的,而不是都像变色龙那样可随意改变形态去主动适应环境。

  六、备课体会

  1、 目标的确立

  刚开始,我们对人工选择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教参上说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着生物,造就着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却认为人类砍伐、杀戮了那么多动植物,使很多物种灭绝,怎么能说是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呢?

  后来经常莉梅老师的指点,明白了人工选择是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我们现在吃的很多瓜果蔬菜都是人工培育出来的,它的'确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而人类的砍伐、杀戮动植物的破坏行为不能界定为人工选择。

  2、 提供给学生阅读的资料如何呈现

  ① 精简资料

  达尔文自然选择的例子很多,有动物的,还有植物的。曾经想选取植物的例子,这样自然选择的范畴更全面。但《物种起源》里植物的例子比较复杂,有些植物都不知是什么样的。提供给学生很难建立起直观的形象。所以就选取了反差比较大的花斑虎和白虎,残翅甲虫的例子提供给学生,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②达尔文著作的论述专业术语多,如果原文提供给学生,学生是很难看懂的。因此我提供给学生的资料都是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用更通俗的语言改写的。

  ③供学生观察的图片呈现梯度。纵看,比较北极动物的相同点,观察它们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生活具有什么优势;横看,观察同种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态不同,更深一步理解自然选择。(ppt)

  ④在展现袁隆平爷爷培育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时,提供了一个数据——6000亿公斤。这个数据学生知道很大,但大到什么程度?可供一亿人吃20年,学生就能理解感知了。

  3、 关于大而圆的体形降温慢的验证实验

  ①我们亲自做了这个实验,尽量满足“同时放入同温度热水”的实验条件,但这实际上很难达到。实验前我们要把同温度的水分装进三个烧杯,再同时倒入容器中。分装近三个烧杯时温度就有了大概0.2℃的误差,我们三个老师同时往三个容器倒水,都有快慢的分别。因此实验开始时三个容器的温度有0.2℃的差别,不可能做到起始温度一样才开始实验。

  ②我们反复做了四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是真实的。实验时间也延长到了45分钟。45分钟后,量筒550毫升水降温的速度比小烧杯300毫升水的快,分别是44.5℃ 51℃ 45℃。说明似球形的体形的确降温慢,哪怕体形小一点。

  ③这节课实验不作为重点,只是给学生展示一下。是否可让学生当堂验证,可考虑单设一课,从设计、完善实验方法开始,指导学生亲历实验,验证推测。

  4、关于本课可挖掘的教学资源

  本课是科学课六上四单元7课,根据单元目标:引导学生体验、研究生物的多样性,定位本课目标展现教材编写意图,供大家研究。

  随着学习、思考的深入,发现围绕“谁选择了它们”还有更多可挖掘的教学资源,例如:

  ①我们可以深入认识自然选择,提供更多实例,引导学生讨论达尔文关于长颈鹿进化的经典解释,渗透科学家为验证推测所经历的曲折及求实证的精神。

  ②就是如前所述,求证大而圆的体形真的降温慢吗?设计公平实验并亲自验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③如果时间允许,孩子们感兴趣,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基础,还可引入遗传变异的学习研讨。

小学科学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磁铁有磁性》一课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中的第二课。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首先,学生通过对有结构的数量较多的12种材料进行预测、记录,实验、记录,得出结论,明确认识到磁铁能够吸铁,,从而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修正有的学生认为磁铁能够吸引所有的金属,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进而让学生用磁铁的磁性去辨别一些铁质物体,比如生活中常用到的硬币,分辨出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哪些不是铁材料做的,最后让学生用磁铁找一找身边的物体哪些是铁材料做的。这是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概念。

  第二个活动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这个探究活动指向的科学概念最明显的是“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其实也指向了磁力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磁力大小与距离有关系等。

  二、学情分析

  大多数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都见过或玩过磁铁,而且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对磁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也可能会对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不能吸引哪些物质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万事万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会对继续研究磁铁有很强的兴趣。以上这些都是进行本课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三、设计理念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在“磁铁有磁性”教学中,设计了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为学生架起的建构科学知识的桥梁,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体会到科学研究就在身边,树立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不能吸引什么物质。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五、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六、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七、教学策略

  教法:本课教学教师主要以活动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认识磁铁的磁性。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学法:本课中学生以参加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通过动脑思考、亲手实践,得出结论的过程来学习本课。

  八、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以活动形式,通过营造有趣的情境氛围,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认识磁铁的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教学内容符合教学逻辑结构,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让他们在亲历活动中感受到身边的科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发现科学的真谛。

  九、教学准备

  作为以学生动手探究为主的这节科学课,材料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教师只有精心挑选与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才能引导学生,使他们不偏离科学探究的目标,使探究活动有效进行。为了顺利完成探究活动,我为每组准备了一块环形磁铁和12种被测试的材料(铁制回形针、铁钉、铁夹子、铁制弹簧、铁钩码、铝片、铜导线、木片、纸片、玻璃珠、橡皮、塑料片)、名称和实验记录单。还为实验准备了1元的钢币、一枚5角的梅花图案的硬币和一枚钢芯镀黄铜的5角荷花的硬币、两种类型1角的硬币、5分的硬币,让学生用磁铁的磁性来辨认铁制品。每人一块磁铁是让学生在找身边的铁制物体时用的。纸片、木片、橡胶皮、塑料片、铝片、布片、回形针、磁铁,是研究隔物吸

  铁用的。烧杯、回形针、大块磁铁是巧取回形针的游戏用的。

  十、教学流程

  (一)、趣味导入

  同学们,老师现在做一个小实验请你们看。你们看到了什么了现象?能猜出这里面是什么吗?

  引出磁铁,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磁铁。板书:磁铁

  (二)、新课教学

  1、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磁铁,知道磁铁能吸引一些物体,那你觉得磁铁到底能吸引什么物体?不能吸引什么物体呢?(指名答)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呢?(做实验)对,做实验可以获得确切的证据。

  2、认识材料、预测

  请打开1号袋,认识一下我们的实验材料和记录单。大屏幕上出现记录单。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块环形磁铁和12种被测试的材料,大家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不认识的师说明一下),你们觉得这些材料中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呢?猜猜看,记录时能吸的打对号,不能吸的打错号,好,开始。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3、汇报

  4、到底谁猜的对呢?这个实验怎么做呢?请同学说一说。

  5、在实验前老师给大家几点温馨提示,一起来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温馨提示:1.活动中,明确分工,观察要仔细、认真。

  2、对实验结果和发现做好记录。

  3、铁钉和铝片比较锋利,注意安全。

  4、必要时可重复实验一次。

  6、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好,我的小科学家们,实验可以开始了。

  7、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

  8、学生汇报。大屏幕显示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

  (2)、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

  (3)、你们的预测和实验结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你原来的观点是否需要修正?

  (4) 、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9、科学家们把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大屏幕出示: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把课题板书完整:2、磁铁有磁性)

  (二)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知道了磁铁有磁性,那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的磁性呢?

  (门吸、磁性黑板,磁铁文具盒……)

  2、在日常生活中,硬币是我们经常用到的,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6枚,请同学们打开2号材料袋认一认这些硬币,这些硬币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呢?

  (1)、请同学们先用观察的方法来辨别,再用实验的方法来辨别。

  (2)、学生观察后实验

  (3)、汇报

  看来,辨别铁制物体用磁铁吸一下更可靠些。

  3、那我们身边的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呢?

  (1)、组长每人发一块磁铁,大家找一找吧。

  (2)、汇报

  (三)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刚才我们用磁铁直接吸到了铁的东西,那么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还能吸铁吗?

  2、打开3号塑料袋里的物品试一试。注意记录是能吸还是不能吸。开始。

  3、汇报

  4、小结

  (大屏幕显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5、游戏。巧取回形针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磁铁有磁性

  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小学科学说课稿12

  说教材:

  《珍贵的淡水》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自然资源》的第一课。本课主要通过对日常的生活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使学生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通过对资料数据的对比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地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匮乏,从而树立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心。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分2课时完成。活动1“积少成多”,让学生通过测量滴水情况,调查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活动2“淡水资源知多少”,是通过对资料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了解地球的水资源分布情况;活动3“我该怎样用水”,则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制定用水计划,鼓励学生科学用水,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培养其节水意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认知的规律,我拟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匮乏。

  2、能力培养目标: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指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淡水资源的重要性作为教学重点,把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情况作为教学难点。

  说学情:

  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也通过《走进水世界》这一单元的学习,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从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也可以看到,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水域,因此学生会有水资源多得很的错误认识。加上小学生的节水意识本来就很模糊。针对这种现状,就需要学生课前围绕本课主题进行大量的资料搜集,关注身边的用水情况,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真实情况,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培养其节水意识。

  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跟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适时指导,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认识科学现象。

  3、针对农村孩子,多鼓励、多引导,规范学生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法:阅读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讨论和集体交流讨论、动手操作、记录和分析数据。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烧杯、量筒。

  说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搜集数据——资料分析——讨论归纳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情景:在学校食堂的洗手池旁,由于波波洗完餐具后,没有把水龙头关好,自来水在不断地滴流。妍妍赶紧把水龙头关掉。波 波却觉得水多的是,浪费几滴水不要紧。

  讨论:水真的很多吗?真的不怕浪费吗?

  思考: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做?

  二、活动一:积少成多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如果水龙头没关紧,不断地滴水,一天到底会浪费多少自来水?

  任务:测量一个水龙头滴水一天浪费的水量。

  活动:将水龙头调整到滴水状态,放一个烧杯在下面接水。10分钟后,用量筒测量烧杯里接到的自来水水量。

  目的`:通过学生实验,亲身感受水龙头在滴水状态下水的流失情况。

  调查:调查生活中其他浪费用水的现象。

  三、活动二:淡水资源知多少?

  媒体:出示课本图或地球仪。

  问题: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的水在哪里?

  活动:观察地球仪寻找地球的水资源,并将发现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

  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发现,了解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

  问题:既然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广泛,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是否说明地球上的水资源十分丰富?

  引导:地球上的水体虽然很多,但可被人类利用的却不多。

  活动:阅读课文的资料文字,根据数据,填画模拟水资源分布比例表。

  讨论:各小组根据模拟的水资源分布比例表,讨论为什么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但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贫乏。

  媒体:播放“珍贵的淡水资源” 视频。

  小结:通过阅读资料和分析数据,认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贫乏,只占水资源的2.5%,而可以被人类利用的仅占淡水资源的0.3%。

  四、活动三:我该怎样用水?

  问题:地球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总量的万分之一,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交流:与同学交流各自的想法。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

  讨论: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活动:小组活动。根据大家了解到的情况,针对浪费水的现象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一起珍惜和爱护水资源。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然后我再进行补充,总结性复述,最终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总之,教学过程一直贯穿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以探究活动为科学学习的核心,培养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力求做到结构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小学科学说课稿13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我校这几年在武主任领导下进行的一个课题实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科学态度和勇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在操作过程中,首先要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放下架子,让学生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当作学习伙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于学生提出的个别离奇古怪的问题,教师的态度应是不指责,不回避,并适当地给予肯定和引导。其次是在学习的过程和体验中,关键是能否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判断和运用。最后就是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特别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模式能改变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兴趣和热情的状况,能让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总结,获得成功。

  究竟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合新课改的要求,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实践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模式,正是符合新课改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和采用。但是,情境如何创设,才能发挥其导向作用呢?

  再如,小组合作学习。何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最恰当时机?对于动手实践,特别是新课改的年级,我们不能被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所沉醉,而应更关注学生究竟在做什么?活动产生的效果又是什么?而对于主动探索,我们建议采取以问题为中心,以发现为目标的开放性学习方法,但是如果把每一个问题都当作探究来处理,不仅时间条件不允许,也可以说把探究神秘化、复杂化了。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执教《灯泡亮了》这节课所做的一点尝试:

  我先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宽"的模式展开。好的问题情景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的火把,我们要善于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迷人的夜景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他们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达到自评与综合评价的目的。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所以评价时,不应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

  基于这一评价理念,本节课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例如:在“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小灯泡.”环节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布局自由心境,激发学生连接小灯泡”,“建构对比环境,激发学生讨论小灯泡”,这两个环节采取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总之,我们认为“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模式的教学,是通过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是一种平等的同伴互助,共利互惠的学习关系,是学生求知快捷而科学的通道。

  教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感觉到孩子对科学探究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身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应该在平时留心学习和积累各种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指导和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指导和评价孩子的时候,老师说的话一定要尊重科学的严谨性,对于某些没有定论的问题,不要做肯定性的回答,而应该是对孩子进行一个探究方向的引导。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奋点,适时的引导,让孩子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合作、互助、自主的进行探究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

  从课堂情景来看,学生主动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更难能可贵的是孩子抓住课堂上“帮别人做线路”这一情景,生成了“帮别人做事不如教给别人做事方法”这样一个道理。在老师提供的教学材料面前,孩子主动学习的机会与风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组成“电路”的同时,孩子的合作能力与合作愿望进一步得到了张扬,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课堂的结束并不是这类问题的结束,只是给这类问题开了一个好头,留给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空间与机会。

  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面、深度及制定方案的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咱们孩子的动手能力与动口能力的失调,在这一方面对孩子的锻炼一直是少得可怜。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功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认为在课堂上以疏导学生为主,这样可能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上会做的更好。

小学科学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审题,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找出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本课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为学生初中阶段学好必备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启蒙作用。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基础上,以及熟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同时,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然后列出方程,关键在于分析已知未知量之间关系及寻找相等关系。

  (B)通过量与量之间的分析,用一个字母表示未知数,其余字母表示已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体会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同时渗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

  3、重点难点

  根据题意寻找相等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

  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节课的难点。关键让学生找出相等关系克服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这一难点。

  二、说学法

  学生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弄不清解题步骤,抓不准相等关系,习惯于用小学算术解法,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所以要组织学生有次序、有重点地观察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找准等量关系。

  三、说教法

  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①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抓住关键,克服难点,正确列方程弄清楚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并列出代数式表示这相等关系的左边和右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知晓解题步骤,通过例题可以让学生大致了解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②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认真阅读例题的内容提要,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分析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只写在草稿上。在写解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先设未知数,再根据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再把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形式,然后解这个方程,并写出答案。在例题教学中,关键在于找出这个相等关系,将其中涉及待求的某个数设为未知数,其余的'数用已知数或含有已知数与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从而列出方程。在例题中的相等关系比较简单明显,可通过启发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

  ③针对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加以解决,特别是学生抓不准相等关系这方面,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帮助学生找出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④通过图表对比使学生更直观,理解更深刻,同时,降低了理论教学的难度和分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手段)。

  ⑤在课后习题的安排上适当让学生通过模仿例题的思想方法,加深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这主要由于学生刚刚入门,多进行模仿,习惯以后,再做与例题不一样的习题,可以提高运用知识能力,同时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找出共同点,区别或最佳列法,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小学科学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岩石的特点,推想大自然中岩石的风化原因。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展开自主的探究活动,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实验对不容易观察到的岩石变化现象进行推想,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

  二、说学情

  虽然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岩石以及岩石的用途,但对岩石风化的原因却知之甚少。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内外去搜集、去探究、去观察、去验证。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2、喜欢大胆想象,能对岩石的最终变化结果进行合理的推想,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了解著名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

  四、说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须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动起手来,参与到实验中去,并且能够积极地去设计实验方案,课下可让学生到图书室、上网查阅资料,搜集了解石刻、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使课题加以延伸和拓展。

  五、说活动准备

  带盖塑料瓶、碎石块、酒精灯、镊子、火柴、花岗岩(小块)、水、防护镜、石膏、绿豆等。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我首先出示一块岩石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它上万年前就是这样吗?那上万年以后还会是这样吗?让学生自由回答。(再集中呈现岩石图片) 欣赏后再提出问题来研究。

  (二)、作出假设

  是啊,岩石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谁的作用使岩石发生了变化呢?我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把猜想的岩石变化原因画或者写在记录表中。再全班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假设,适时板书:冷热、水流、生物、风、火山、地震……

  (三)、自主探究

  在自主探究环节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有趣的活动。

  活动一:水流对岩石的作用

  在这个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水流对岩石作用的'模拟实验,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提醒。比如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可相机提问:你观察到岩石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能说明什么?瓶中的岩石有没有变得像这块鹅卵石一样光滑圆整呢?为什么呢?这些问题的提出,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自然界中的岩石变化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过程。

  活动二:冷热对岩石的作用

  本活动也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模拟实验,把岩石放到酒精灯上烧,表示热,烧完后放到凉水里,表示冷。冷热变化代表的是白天和夜晚的冷热差别。在实验过程中可相机提醒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注意安全、给岩石加热的同学带好防护镜等。学生回报交流发现的问题后教师小结。(冷热差别使岩石体积收缩和膨胀,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产生裂缝,甚至脱落下碎石屑。)

  活动三:生物对岩石的作用

  在这个活动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在石膏中种绿豆的实验(课件出示图示)——向杯子里倒入石膏糊,洒上几粒绿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放入盛水的盘子。同学们认为几天以后会有变化吗?(发芽的绿豆能从坚硬的石膏中钻出来吗?)学生猜想后接着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学生讨论后小组领取材料,开始在石膏里种种子,教师巡视指导。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生物对岩石的作用,亲自体验观察、验证的乐趣。

  (四)巩固小结

  岩石在自然界当中,会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

  (五)运用拓展

  1、自由活动

  出示图片:山下的这些碎石,不断地风化,最终会变成什么?本活动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猜想、模拟实验,推想岩石变化的最终结果,让学生推想出地球上土壤的形成原来是由岩石风化造成的。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课题延伸

  课下让学生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著名石刻、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通过这一课后拓展活动使学生对岩石风化有更全面的认识,让学生在丰富视野的同时,关注与岩石风化有关的研究,把课堂探究活动拓展至课后,关心科学、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小学科学说课稿(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科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说课稿06-28

小学科学的说课稿范文03-21

小学科学说课稿九篇04-09

小学科学说课稿15篇11-07

小学科学说课稿(15篇)11-29

科学说课稿06-15

《杠杆的科学》说课稿02-08

【实用】小学科学说课稿4篇03-23

精选小学科学说课稿汇总7篇07-02

实用的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07-12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

小学科学说课稿(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说课稿(通用15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1

  说教材:

  《杠杆》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的第一课。本课主要研究杠杆的有关知识,从“妍妍要打开饼干罐盖子”的问题出发,通过三个活动“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用杠杆做个起重机”引导学生认识杠杆,通过活动探究杠杆原理,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分2课时完成。这是在学习了力学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是学生顺利操作、设计简单机械的重要一步,也是下一步学习杠杆平衡的基础,是学生形成合理知识链的重要一环。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认知的规律,我拟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知道杠杆的组成,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作为教学重点,把找出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区分生活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作为教学难点。说学情:

  杠杆现象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屡见不鲜了,但孩子很少对其进行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书籍或电视上对杠杆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这种理解并不清晰,他们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认识。

  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跟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适时指导,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科学规律。

  3、针对农村孩子,多鼓励、多引导,规范学生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法:

  阅读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讨论和集体交流讨论、动手操作、记录和分析数据。

  说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准备盖得比较严密的罐子、电工胶钳、活动扳手、螺丝刀、长铁钉,固定的支架、40cm左右的硬棒、两段绳子、一些容易捆绑的重物、记录表等。

  说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通过一幅妍妍要打开饼干罐盖,但又感到罐盖很难打开的情景,以及主题人物的对话,探讨打开罐盖的方法,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自主探究、研究杠杆:

  (一)初步认识杠杆

  开展活动1,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先让学生直接动手试一试,再使用工具打开。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把盖子打开的'最佳方案写下来。这个活动我会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使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打开罐盖,同时又体会到使用杠杆撬开罐盖最容易,体会使用杠杆的感受和参与动手活动的乐趣。

  师: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都知道了使用螺丝刀更容易打开盖子,那么接下来我们用螺丝刀来打开这两个盖子,看看是不是很容易呢?

  开展活动2,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讲台上放置两个罐子,一个没凸起边缘,一个有凸起边缘,让学生比赛把盖子打开,小组讨论结果,使学生明白如果没有凸起的边缘即支点,尽管有一支螺丝刀也是不能打开的。对杠杆的结构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结合资料卡和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理解杠杆的科学定义: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做“杠杆”。认识杠杆的几个要素:(1)两力:动力和阻力。(2)三点: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3)两臂:动力臂和阻力臂。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要把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当做力臂。使用杠杆省力的情况不但跟力的作用点有关,还跟用力的方向有关,即跟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有关。

  师:使用杠杆就一定可以省力吗?怎样的杠杆是省力杠杆,怎样的杠杆不能省力反而会费力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引申出“活动3”的学习内容。

  (二)开展活动3,研究杠杆的作用

  用杠杆做个起重机的活动,其实就是研究杠杆支点的活动。小组总结交流实验结果,配合学生演示,共同总结我们的发现,得出结论。学生记录杠杆的秘密,即: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支点越靠近动力作用点(远离阻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费力,当动力大于阻力时,才能搬动重物,这时的杠杆就是费力杠杆;相反,杠杆的支点越靠近阻力作用点(即远离动力作用点),搬动重物就越省力,当动力小于阻力就能搬动重物时,这样的杠杆就是省力杠杆。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归纳的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运用了“猜想、实验、论证、交流”教学模式。

  (三)探讨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清生活中,哪里用到省力杠杆,哪里用到费力杠杆,哪里用到等臂杠杆,找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三、拓展活动:

  了解古代汲水的桔槔,金字塔建造使用杠杆情况。理解杠杆是人类征服自然界的武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然后我再进行补充,总结性复述,最终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总之,教学过程一直贯穿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以探究活动为科学学习的核心,培养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中最后一课,也是《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部分在苏教版教材中的最后一课。本课引导学生由近及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去探索“外星生命”,主要是唤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不是要让学生探究出什么结果,而是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实际上对于外星生命,人们一直都在不断猜想他们的存在,科学家感兴趣,小学生同样很感兴趣,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从各种途径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有的比教师知道的还多,但不少是小报的“道听途说”,没有确凿的证据,甚至很多就是虚假的,因此需要让学生有依据地推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信息,学会甄别。

  2、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了解人类对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科学探究:能查阅相关资料(借助网络或书报),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推测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能条理清晰地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能设计向外形星系介绍地球情况的信息卡。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了解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重点难点

  重点: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难点:查阅整理资料,制作幻灯片,有根据地介绍自己的观点

  二、说教法

  1、教法分析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存在有外星人,在加之一些影视作品的渲染,使得孩子们更加相信这些事情。那宇宙中除了地球人之外,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本课试图为小学生撩起“外星人”的神秘面纱,激起他们探索其他星球是否有像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的欲望,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了,投入到探索宇宙奥秘的活动中去。

  2、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中准备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析各星球的生命迹象——发挥想象,画一画心中的外星人——解读人类名片——拓展延伸,尝试制作名片。

  环节一:教师播放一段有关UFO或者有关外星人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时引出“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环节二:在研究是否有生命的存在首先要知道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知识点。然后去分析各个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可以让每一小组选择一个星球进行研究,因为这里会用很多的资料,所以我们在课前一定要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星球的资料,教师也应多做些准备,以备不时之需,而且教师准备应该是有结构的材料。研究之后的汇报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介绍,对于不同的意见,听完后提出质疑。

  环节三:探索地球以外是否存在生命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研究,而人们对于外星人的猜测和描绘仍然存在,学生对于外星人也是充满了好奇,在他们充满想象的头脑中,肯定对外星人有着无数次的勾勒,所以我们设计让将心中的外星人画出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猜想一下,如果他们真的存在的话,他们的生存环境应该是什么样?

  环节四:如果有外星人的存在,那我们和他们的联系的方式就成为了一个难题,教材中出示科学家用太空探测器中携带的'人类照片和地图等地球名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并试着解读这些地球名片,教师可以多搜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比如:经过特殊处理的“地球之声”等。通过解读这些地球名片,让学生理解地球名片的科学性、必要性。

  环节五:教师谈话:“地球名片是人类向外星人介绍地球的一种方式,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地球名片来介绍地球或者介绍自己呢?”这样一来激起学生制作的兴趣。

  3、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或准备充足的书报资料)、投影仪

  三、说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一)提出问题

  1、我这儿有一张神秘的图片,给大家看看。展示UFO图片。由它你想到了什么?

  2、真的有外星生命吗?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对学生所说与争论不作具体评价)

  1、学生观察,交流。

  2、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可能不一致,甚至差别很大,发生争论)。

  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先让学生说是要了解学生的已知,学生所说的可能有些是“道听途说”,有可能所说的不一样还会发生争论,引入讨论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二)讨论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1、大家说了这么多,意见也不一样,如何推测外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

  2、一个星球上要存在生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3、根据学生的交流择要板书,小结。

  学生小组讨论生命存在需要具体的基本条件,全班交流,相互补充。

  讨论交流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为下面根据不同星球的环境条件判断生命存在的可能提供,避免人云亦云,照搬书本结论。

  (三)自主查阅资料,研究太阳系其他星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1、外星生命有没有?下面就请大家先从我们的太阳系入手,借助于互联网查找有关太阳系其他天体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环境,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小组讨论,做出推测。

  教师巡视,指导。

  2、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上有生命吗?依据是什么?

  3、教师点评、小结。

  1、学生分小组(4到5人)分别查阅太阳系的其他天体资料(根据学生的知识情况可除了行星、常见卫星外还可包括矮行星、彗星等,要尽量找到最新资料),进行推测,并制作成简单的幻灯片以备交流。

  2、按顺序让学生演示自己的幻灯片,展示查找的资料,说出推测及依据(火星及月球要联系到最新的发现),可相互质疑。

  六年级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上网查阅资料、制作幻灯片了,掌握了更好的工具就要学会应用。要求学生尽量找到最新的资料是让学生关心科技的最新进展,人类的探索无止境,“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四)了解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猜测与研究

  1、虽然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还没有找到答案,也没有人见过真正的外星生命,但人们还是作出了自己的猜测和描绘。比如著名的E.T.

  播放一段外星人的影像、图片资料。

  2、你能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外星人模样吗?

  教师点评(不作否定性评价)。

  3、如果需要跟外星人联系,该怎么办?需要介绍哪些情况?

  实际上科学已经做了(展示地球名片),你能看懂多少?

  介绍地球名片的含义。

  科学家还采用电波、黄金唱片向外传递信息,课后大家可以查阅了解一下。

  1、观看“外星人”,并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信息。

  2、描绘想象中的外星人,展示并交流(语言或绘画)。

  学生互评。

  3、思考采用的方式、需要介绍的内容,全班交流。

  观察地球名片,交流自己从中获得的信息和感悟。

  有的学生看过不少关于外星人的科幻片、动画片,比如E.T.、星际宝贝等,这些形象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都是外国人想象出来的,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国度,所以要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去描绘心目中的外星人,教师重在鼓励,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五)拓展

  如果发现了外星人,请你给他们写封信介绍我们的情况,别忘了,他们可不懂人类的文字哦!

  先考虑介绍哪些内容,采用何种方式,再设计书信。

  交流书信。

  这是学生想象拓展与延伸。

  四、教学反思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看学生能否借助互联网或书报查阅资料来推测地球以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二是探索外星生命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力,且后一个为重点。查阅资料的技能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要求基本掌握,只是熟练程度有些差距。想象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对于此要求不能过高,主要看学生的思维有没有真正参与、有没有创造性

小学科学说课稿3

  我的说课内容是《空气的性质》。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空气已经积累了一些认识,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都停留在生活经验上。本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了解空气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手段,去证实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

  我将从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几个方面来阐述。

  实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以及教材的编排,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这节课我确定以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可以流动,空气有质量,空气能够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初步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

  能对“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做合理的解释与假设,并能用实验验证。

  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关于空气的探究活动,做好简单的记录。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利用空气性质的应用和研究。

  实验内容设计:

  想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导入对空气性质的研究。

  用多种感官和不同的实验方法,去认识空气的性质。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部分。

  共有四项活动:

  探究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认识空气有质量;

  认识空气具有流动性;

  感受空气能被压缩。

  实验教学方法设计: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要以科学探究组织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的思路是指导学生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识程序,主要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利用实验对空气的性质以及空气的存在进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利用实验的方法,去证实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动眼的功能,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实验教学过程设计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我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现在说一说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谜语导入,感受空气。

  猜谜语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2页上的实验。

  这只注射器里有空气吗?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怎样证明呢?请学生上台演示实验的方法。

  谁有办法用这个塑料袋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学生演示并说明

  小结、归纳,并引入新课。

  这部分的设计理念是:通过猜谜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验实现了第一次探究,初步感知: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同时通过关于空气,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的提问调动学生对空气已有的知识储备,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为继续探究空气的性质做好准备。

  动手实验,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了四个步骤,分别是:

  探究空气占据空间这里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教师演示把一团纸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猜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二是学生吹气球比赛。通过这两个活动底,让学生认识到空气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在观察学生吹气球比赛这个活动中,我把部分瓶子的底部扎了孔,学生可以把气球吹大,让学生找原因,为什么有的气球能吹大,有的不能,从而引入到第二个步骤,再让学生把气球吹大后把气球口对着自己的脸松开这一活动,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空气有质量

  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平衡杆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个,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通过平衡杆的倾斜说明空气是又质量的。

  这个实验为教师演示实验,在前面认识了空气占据空间、可以流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实验教材使用的是小棍,但是为了让实验更加明显有说服力我采用了实验室常用的平衡杆和铁架台。同时注意应该用胶带贴在气球口处逐渐放弃,感知平衡杆从平衡到逐渐抬起的过程,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是探究空气性质中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用两个气袋,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在用手压气垫的的过程中去发现装着同样质量的'空气袋子,一个用手压,一个不压之后体积发生了变化。通过实验正确认识压缩的概念,压缩就是物质的量不变化,但体积缩小了。这也为下一节课比较空气和水的压缩性质做好了铺垫。在这里学生认识了在密闭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

  这部分的设计理念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把精力都集中到探究空气的性质当中去。

  总结拓展,放飞梦想

  课的结尾我是这么设计的我设计了两个大问题:

  我们今天研究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你知道了它的哪些性质?

  你能用今天所探究的空气的三个性质,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哪些就是利用了空气的性质为我们服务的吗?

  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对今天所探究的空气的知识进行一个回顾,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在课外自主探究空气的其它性质,认识到学科学是为了更好地用科学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为下节课将要继续研究的空气有质量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第二课时主要对压缩空气有弹性和生活中对压缩空气的利用,压缩空气的力量进行研究。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只要正确的引导,并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探究空间,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就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就可以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会得以提高。

  自我评价

  回味我上的这堂课,确实还得加倍努力。我在这堂课中,我围绕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空气可流动、空气可以被压缩设计了四个小实验,现在回过头来仔细我觉得我的设计只是在为了证明结果,至于实验之间的联系,学生们循序渐进的接受过程我引导的还不够,当进入素质教育之后,科学教育开始发生了转变,最大的转变就是大家开始关注过程,关注能力,我们教学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必定是为教学服务,我们不能只为了上的热闹,课堂内容丰富,孩子们高兴,而更多的应关注,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孩子到底获得了什么,提升了什么,同时我也认识到知识不是科学课的唯一,能力、过程也都不是,当他们综合在一起作用于学生的时候,才是科学课所要的东西,这才是科学课教学的主体,当然,还有很多需要我去努力的地方,我会不断努力,因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以上是我对《空气的性质》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科学说课稿4

  果实累累的季节

  教学目标:

  1、根据物体特征进行简单分类

  2、对植物的果实进行分类

  3、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了解果实的种类

  教学要点:

  这一节课所要探究的事物是果实。通过学生全面的探究,知道什么是果实。

  学生准备果实,毛巾或餐巾纸。

  教师准备小刀,盘子。

  教学过程:

  1、激发活动兴趣

  先评比上节课制作的树叶书签:小组内评比,每个小组推荐2件好作品。

  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并在“小科学家成果展示栏”里展示一个星期。

  提出问题:植物都长有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叶子。除了叶子之外,树上最常见的还有什么?

  2、果实展示会

  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果实,开一个展示会。

  (1)果实都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看到的和触摸到的果实形状一样吗?

  (2)果实都有不同的味道,闻到的和吃到的味道一样吗?

  学生小组内进行观察。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把观察到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3、趣味活动——找“星星”

  选择梨、苹果等果实,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用小刀切,看谁能找到“星星”,即种子的排列形式。

  归纳果实的特征:

  注意事项:

  (1)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既不能伤害自己,更不能伤害到他人;

  (2)找到“星星”后,切开的果实、餐巾纸等要及时清理;

  (3)小刀、盘子、毛巾要及时清洗干净。

  4、分类:找果实

  把水果分一类,蔬菜分一类;

  把桔子分一类,苹果分一类;

  根据能否生吃进行分类;

  按照果实的颜色分类;

  科学自助餐: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参加果实大会。

  拓展活动:采集植物的种子。

小学科学说课稿5

  一、 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2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内容后,所要学习的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主要安排了两项活动:一、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学生通过对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现象的观察,再进行相互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对物质的溶解过程形成清晰的印象;二、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状态的异同,从而建立“溶解”的概念。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的表达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为下一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对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基本认识;而生活中的一些经验,也使学生积累了一些对溶解现象的感性认识。但从认知心理学来看,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好奇心很强,积极性也很高,但表达交流和自主探究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加强引导。

  根据科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上述教材、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物质从溶液分 离出来。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发现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心里特征,在上述目标中,我以描述高锰酸钾、食盐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为本课教学重点,以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的异同为教学难点。

  三、 教法与学法

  为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在本节课,我将用开放的教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在教法上,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观察和比较过程中形成对溶解的直观认识,并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在学法上,主要是自主探究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真正体会到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其次是交流讨论法,通过学生对原有认知及现有结论的交流,使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现认知冲突,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四、教学准备

  为每小组准备:一杯水、一支搅拌棒、少量高锰酸钾、药匙、记录单

  教师自己准备:小黑板、一杯食盐水、一杯水和面粉的混合物、一杯沙和水的混合物、过滤装置

  五、教学程序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科学教学应力求从儿童身边的事物,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提出有关科学问题。所以,我对本节课作了如下设计: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提出问题:食盐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让学生进行猜测,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为了能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应该选用怎样的物质?从而引出新的课题,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

  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高锰酸钾,并提醒学生取用化学药品应使用药匙。再让学生简单地观察一下高锰酸钾,在观察后对高锰酸钾颗粒进行描述,从而初步认识这一物质。其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高锰酸钾溶解实验,观察的同时做好记录。

  (创设真实的科学探究氛围,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去探究问题,激发其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学生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对物质的溶解过程形成较清晰的认识。

  (在讨论与交流中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评价和接纳不同观点等开放的科学态度,促使学生学会尊重事实、尊重他人、尊重和欣赏不同意见,并从他人意见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三) 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研究活动,与本节课研究的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完成比较记录表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状态的异同,从而建立起溶解概念。

  (四) 延伸拓展

  讨论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将科学课堂与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小学科学说课稿6

  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

  我是颍州区袁集镇***小学教师张鑫,今天我展示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蚯蚓的选择>>,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在三、四年级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起初步的动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对于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在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两个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黑暗潮湿,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

  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如何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五年级是学生从中段进入高段的一个开始,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等。因而在进入高段的科学学习中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等,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探究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事物表面兴趣发展为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中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三 、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过程"。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蚯蚓的选择》这堂课,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法。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课的开始就要激活主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的伊始,我为学生创设猜一猜,看一看实物蚯蚓的情境,让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喜爱之情,同时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引导-探究法

  "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四、 说学法

  1.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教师再次遵循"知道了也不告诉的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机会"逼"学生自己去猜测、验证的方法。从而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

  3.注意合作交流

  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同学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

  五 、教学模式

  1.结构

  情境导入--猜测--讨论交流--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归纳结论--延伸探究

  2.理论依据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

  六、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今天我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个动物朋友,想不想见见?是谁呢?教师板书。今天我们请来了蚯蚓跟我们一起上科学课。

  2、大家在哪儿见到过它们?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为学生创设观看实物蚯蚓的情境,并联系学生生活,在哪儿见到过它们?使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喜爱之情,,让他们在原有认知和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动参与的欲望,为下一步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做好铺垫]

  (二)质疑猜测,引发前概念

  根据大家的经验,你能大胆地猜测一下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潮湿、干燥,阴暗、明亮)教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对蚯蚓这种小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让学生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当学生产生了认知的冲突,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同时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进行科学预测的习惯。]

小学科学说课稿7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想是:用科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因为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进取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以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所以这一课要使学生认识热传导的特点,了解不一样的物体热传导本事不一样,必须由学生自我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从而进行观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实践操作中获得知识。

  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景,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经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热传导现象,了解不一样的物体热传导本事不一样,学会区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2.本事目标:经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研讨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本事和利用热传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3.情感目标:经过设疑、探究、研讨、运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热传导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进取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本课是本册教材中“热”教学单元的第一课,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现象。学生学习后,能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热的知识打下基础。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的特点及了解不一样的物体热传导本事不一样。因为“热”沿着物体传递时,只能凭皮肤的触觉感知,不能靠视觉观察,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必须的困难,所以实验仅有做成功了,才能使学生认识热传导的特征。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热传导实验的设计与控制。

  根据本课教学资料的特点,联系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景,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法”。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课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本事。同时在采用“实验法”的基础上,还运用“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

  为顺利完成本课制订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抓重点,破难点,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我着重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本事和协作学习本事。

  根据本课制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遵循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本着优化课堂结构的思想,我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以问题开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以活动展开,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三)以发现结束,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具体阐述如下:

  (一)以问题开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手触摸不锈钢杯时有什么感觉,之后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杯壁和杯盖的热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经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以活动展开,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这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突破重难点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新的科学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活动”为载体的基本理念,以“活动”为载体是指课堂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亲身体会为主线,经过活动组织课堂教学。其次,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是经过思维活动实现的,而思维仅有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仅有对感性材料综合、抽象、概括,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所以这部分就是经过指导学生从观察入手,亲自实验操作,经过分析思考,了解客观现实,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并逐步构成理性认识。为抓重点,破难点,面向全体学生,这一部分安排了两个实验。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经过做实验教给学生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认识事物。

  第一步:指导学生认识热能以传导的方式传递

  这个实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定向探究的学习方式突破该难点。首先,教师请同学们猜想:如果将一根铝丝固定在方座支架上,再将三根火柴抹少许凡士林,并依次粘在铝丝上,之后用酒精灯加热铝丝的一端,那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待学生猜想后,需要实验来验证时,教师提醒学生操作注意事项,并请学生演示实验。最终经过讨论汇报,学生发现:热能够沿着物体传递,并且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热传导。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开始提出的问题:杯壁和杯盖的热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步: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物体传导热的本事不一样

  在这个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究式学习。首先,教师请同学们猜想各种物体传导热的本事相同吗?之后请学生利用桌上的实验材料制定各自的实验计划,并进行汇总,这样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本事,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待学生选出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法后,教师出示实验报告单,并放手请学生用现有的材料充分实验,大胆操作,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获取知识从而享受成功的喜悦。最终,经过讨论汇报学生得出结论:各种物体传导热的本事是不一样的。

  在整个研究活动中,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在教师及时引导下,学生自我探索实践中得到了解决,从而构成了正确的认识。教师始终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亲身介入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并对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突发情景及时修改调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教师是科学探究的主导,又使学生经过科学探究的活动,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了科学探究的本事,同时构成尊重科学知识、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以发现结束,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启发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热传导的性能。之后再联系教学开始时所观察的不锈钢杯传热的事实,尝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不锈钢杯进行改善。最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了巩固和扩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本课最终几分钟还安排了一道思考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已有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以上就是我为本课教学设计的三个环节。

  经过上头的教学活动,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教师引导下,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实验→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程序,顺利地完成本课教学资料,使自身本事也得到了提高。

  在以上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还注重引进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机制,灵活运用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填写实验报告单等多种方法,经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并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激励者。

  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本课我设计的是图文式板书。图增强了直观性,文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资料,整个板书简洁明了,能加深印象,巩固知识,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为了配合本课教学,我采用的教具和实验器材有:

  1.实物投影仪,实验研究报告单;

  2.不锈钢杯,方座支架、酒精灯、凡士林、火柴、铜丝、铁丝、铝丝,烧杯、不一样材料的小棒(铜、铁、铝、塑料、木、竹……)、热水。

小学科学说课稿8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光 》第 3 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在本课内容之前学生探究了光和影的关系,建立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再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我认为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巩固光和影子的科学关系,又为后续学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样的研究打下基础,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究精神得到全面的发展。

  这一课的内容分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第二部分是“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五年级学生的已经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性、严谨性不强,考虑问题不周全,实验操作,对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锻炼。本节课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实证光是直线传播的探究活动,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发现、探究、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力及多方面的素养。

  根据“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的课程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将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光是直线传播的。

  2、过程与方法: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知道推测要有依据;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

  难点:寻找假设的依据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教具准备: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管和直管。

  教师演示的图片和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有人将科学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好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过河”的`下脚石,但又不能越过这个度,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每位学生都能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科学,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本课通过让学生对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实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解释。为了能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中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讨论法、实验法、探究——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对光传播的现象进行有意识的初步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能充分发挥手、脑、眼的功能,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从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说教学程序

  我的教学设计是以“探究、开放、自主、合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的。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的说明。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活动一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光照的现象(出示图片及课件)

  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这些光是怎样到达被光照的物体上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猜测,激发学生利用实验获得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

  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碰撞,这一锤就敲到了学生的心坎上,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很快使学生积极思维,进入科学探究的活动中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组织探究,得出结论。 (重点)需修改

  活动二

  出示有结构的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的方法,猜测实验的结果。因为教科书上学生操作的验证实验,器材简单,操作容易,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合作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自行操作,但要求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结果,在图中的卡纸上直接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在过程与方法中推测依据很重要。通过实验得出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的光就能到达最后的屏上,形成小斑点。否则就不会有此结果。

  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先让学生自主合作、大胆猜测光的传播是否沿着直线的方式进行的问题产生认知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这时,教师让学生进行验证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科学、有效的。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安排下,有的到实验材料区去选取实验所需的材料,有的负责记录,有不同的看法互相交流,然后小组长把全组的意见整理、汇报,得出了“光是直线传播”这一结论。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的体现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精神。

  (三)扩展探究,培养热情

  接着激发学生用其他的方法也来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可以是直管和弯管的对比观察,直管眼睛就能看到另一头的光,弯管就不能,进一步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同时提醒学生不要用眼睛只对很亮的光源。还要给学生留个思考的空间,说说还有哪些方法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再利用光是直线传播的理论解释影子总是在光的背面的道理。为了更有效知识延伸,还可以用课件图片出示,光的传播速度以太阳为例,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所形成的概念得以巩固。令科学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由课堂走向社会。

  (四)、板书设计

  为了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我用简洁明了的词语进行板书,概况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让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学科学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水》这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的第一课。

  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很多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能够用来洗衣服,水能够喝等等。这些知识是趣味的,和生活情景直接相关,学生对于水也比较感兴趣。

  二、说教法

  根据对学生情景的初步分析和教材的初步分析。我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爱玩、爱动,异常是对三年级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整节课我以“找水”来贯穿,这样就比较贴近玩中学。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我认为小学科学是一门启蒙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对科学感兴趣,这其实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的探究与实践。因为水是学生平时很常见的物质,《水》这课也是第一课,为下头的教学做了铺垫。根据我对本课的设计思路,我为该课的教学制定了如下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能够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1、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

  2、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比较,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

  2、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三、说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本节课的教学资料。

  (二)结合课件,认识水。

  在这个环节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经过让学生回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为下头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三)探究活动,找水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认识水和其他物质。这个环节我是经过“找水”来贯穿整个过程。让学生在石头、木头、树叶、空气、醋这几种物质里,借助于身体器官来辨认几种物质并找出水。

  (四)分类

  这一部分让学生把几种物质进行分类,分成固体、液体、

  气体。

  (五)倡议节水,进行思想教育

  (六)课堂小结,谈收获

  (七)布置课外作业

  总的来说,我的设想和实际操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期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有所改善。

小学科学说课稿10

  一、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自然选择(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不同,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

  2、认识人工选择,人们根据需要培育生物,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

  过程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读文的能力,对资料内容归纳提炼,获得认识。

  (因自然选择漫长,学生考察条件有限,不可能亲力亲为,只有通过资料才获得认识。因此,对资料的研究利用,获取有用信息是本节课要求学生达到的重要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感受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2、 意识到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重点

  通过阅读——读图、读文字,分析资料,对问题寻求适当的解释,了解自然选择

  三、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自然选择的基础:生物个体都不相同,存在着差异。

  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但很多学生没有这样的知识基础。对于随着环境的改变,生物的形态也发生改变,大多数学生会认为是生物主动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其实是生物个体微小变异经自然选择长期积累的结果。这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相冲突,学生较难理解。

  四、目标达成

  1、 知识目标达成

  ①通过阅读教材P84图和文字,明确自然选择

  ②指导学生阅读补充资料,加深自然选择的认识,感受自然选择在大自然中普遍存在。(ppt)

  ③指导学生观察几种北极动物的相同点及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同种动物形态上的不同点,丰富自然选择的认识。

  ④引导学生搜索生活经验,例举人工选择的例子,感受人工选择丰富了生物物种。

  ⑤介绍袁隆平爷爷。作为中国人应该了解使我们不再忍饥挨饿的袁隆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并帮助学生了解人工选择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所起的作用

  2、 能力目标的达成

  ①指导学生阅读资料的基本方法,先读文,再读图,图文结合理解资料的含义。

  ②阅读资料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引导学生对资料内容归纳概括,转化成自己的认识,并在小组中交流,获得表达修正的机会。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

  ① 本课三次呈现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从阅读、讨论中逐步感受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② 本课最后拓展反思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是生物吗?自然会不会选择人类呢?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受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五、难点突破

  要使学生认识到每个生物个体都不相同,存在着差异。我首先引导学生读图,从图中看到青蛙的后代形态都有差异,体色各不相同。一代,两代是如此,延伸到所有后代都如此。

  然后,在教师提供的资料中,也特别强调了达尔文的考察情况:即使是同一种生物,没有哪两个是完全一样的,并以老虎和马德拉岛上的甲虫为例加以说明。使学生逐步理解到生物个体之间本来就各不相同,经过自然选择,能存活下来的基本上是能适应环境的,而不是都像变色龙那样可随意改变形态去主动适应环境。

  六、备课体会

  1、 目标的确立

  刚开始,我们对人工选择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教参上说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着生物,造就着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却认为人类砍伐、杀戮了那么多动植物,使很多物种灭绝,怎么能说是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呢?

  后来经常莉梅老师的指点,明白了人工选择是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我们现在吃的很多瓜果蔬菜都是人工培育出来的,它的'确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而人类的砍伐、杀戮动植物的破坏行为不能界定为人工选择。

  2、 提供给学生阅读的资料如何呈现

  ① 精简资料

  达尔文自然选择的例子很多,有动物的,还有植物的。曾经想选取植物的例子,这样自然选择的范畴更全面。但《物种起源》里植物的例子比较复杂,有些植物都不知是什么样的。提供给学生很难建立起直观的形象。所以就选取了反差比较大的花斑虎和白虎,残翅甲虫的例子提供给学生,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②达尔文著作的论述专业术语多,如果原文提供给学生,学生是很难看懂的。因此我提供给学生的资料都是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用更通俗的语言改写的。

  ③供学生观察的图片呈现梯度。纵看,比较北极动物的相同点,观察它们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生活具有什么优势;横看,观察同种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态不同,更深一步理解自然选择。(ppt)

  ④在展现袁隆平爷爷培育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时,提供了一个数据——6000亿公斤。这个数据学生知道很大,但大到什么程度?可供一亿人吃20年,学生就能理解感知了。

  3、 关于大而圆的体形降温慢的验证实验

  ①我们亲自做了这个实验,尽量满足“同时放入同温度热水”的实验条件,但这实际上很难达到。实验前我们要把同温度的水分装进三个烧杯,再同时倒入容器中。分装近三个烧杯时温度就有了大概0.2℃的误差,我们三个老师同时往三个容器倒水,都有快慢的分别。因此实验开始时三个容器的温度有0.2℃的差别,不可能做到起始温度一样才开始实验。

  ②我们反复做了四次实验,所采集的数据是真实的。实验时间也延长到了45分钟。45分钟后,量筒550毫升水降温的速度比小烧杯300毫升水的快,分别是44.5℃ 51℃ 45℃。说明似球形的体形的确降温慢,哪怕体形小一点。

  ③这节课实验不作为重点,只是给学生展示一下。是否可让学生当堂验证,可考虑单设一课,从设计、完善实验方法开始,指导学生亲历实验,验证推测。

  4、关于本课可挖掘的教学资源

  本课是科学课六上四单元7课,根据单元目标:引导学生体验、研究生物的多样性,定位本课目标展现教材编写意图,供大家研究。

  随着学习、思考的深入,发现围绕“谁选择了它们”还有更多可挖掘的教学资源,例如:

  ①我们可以深入认识自然选择,提供更多实例,引导学生讨论达尔文关于长颈鹿进化的经典解释,渗透科学家为验证推测所经历的曲折及求实证的精神。

  ②就是如前所述,求证大而圆的体形真的降温慢吗?设计公平实验并亲自验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③如果时间允许,孩子们感兴趣,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基础,还可引入遗传变异的学习研讨。

小学科学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磁铁有磁性》一课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中的第二课。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首先,学生通过对有结构的数量较多的12种材料进行预测、记录,实验、记录,得出结论,明确认识到磁铁能够吸铁,,从而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修正有的学生认为磁铁能够吸引所有的金属,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进而让学生用磁铁的磁性去辨别一些铁质物体,比如生活中常用到的硬币,分辨出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哪些不是铁材料做的,最后让学生用磁铁找一找身边的物体哪些是铁材料做的。这是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概念。

  第二个活动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这个探究活动指向的科学概念最明显的是“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其实也指向了磁力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磁力大小与距离有关系等。

  二、学情分析

  大多数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都见过或玩过磁铁,而且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对磁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也可能会对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不能吸引哪些物质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万事万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会对继续研究磁铁有很强的兴趣。以上这些都是进行本课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三、设计理念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在“磁铁有磁性”教学中,设计了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为学生架起的建构科学知识的桥梁,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体会到科学研究就在身边,树立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不能吸引什么物质。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五、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六、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七、教学策略

  教法:本课教学教师主要以活动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认识磁铁的磁性。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学法:本课中学生以参加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通过动脑思考、亲手实践,得出结论的过程来学习本课。

  八、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以活动形式,通过营造有趣的情境氛围,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认识磁铁的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教学内容符合教学逻辑结构,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让他们在亲历活动中感受到身边的科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发现科学的真谛。

  九、教学准备

  作为以学生动手探究为主的这节科学课,材料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教师只有精心挑选与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才能引导学生,使他们不偏离科学探究的目标,使探究活动有效进行。为了顺利完成探究活动,我为每组准备了一块环形磁铁和12种被测试的材料(铁制回形针、铁钉、铁夹子、铁制弹簧、铁钩码、铝片、铜导线、木片、纸片、玻璃珠、橡皮、塑料片)、名称和实验记录单。还为实验准备了1元的钢币、一枚5角的梅花图案的硬币和一枚钢芯镀黄铜的5角荷花的硬币、两种类型1角的硬币、5分的硬币,让学生用磁铁的磁性来辨认铁制品。每人一块磁铁是让学生在找身边的铁制物体时用的。纸片、木片、橡胶皮、塑料片、铝片、布片、回形针、磁铁,是研究隔物吸

  铁用的。烧杯、回形针、大块磁铁是巧取回形针的游戏用的。

  十、教学流程

  (一)、趣味导入

  同学们,老师现在做一个小实验请你们看。你们看到了什么了现象?能猜出这里面是什么吗?

  引出磁铁,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磁铁。板书:磁铁

  (二)、新课教学

  1、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磁铁,知道磁铁能吸引一些物体,那你觉得磁铁到底能吸引什么物体?不能吸引什么物体呢?(指名答)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呢?(做实验)对,做实验可以获得确切的证据。

  2、认识材料、预测

  请打开1号袋,认识一下我们的实验材料和记录单。大屏幕上出现记录单。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块环形磁铁和12种被测试的材料,大家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不认识的师说明一下),你们觉得这些材料中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呢?猜猜看,记录时能吸的打对号,不能吸的打错号,好,开始。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3、汇报

  4、到底谁猜的对呢?这个实验怎么做呢?请同学说一说。

  5、在实验前老师给大家几点温馨提示,一起来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温馨提示:1.活动中,明确分工,观察要仔细、认真。

  2、对实验结果和发现做好记录。

  3、铁钉和铝片比较锋利,注意安全。

  4、必要时可重复实验一次。

  6、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好,我的小科学家们,实验可以开始了。

  7、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

  8、学生汇报。大屏幕显示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

  (2)、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

  (3)、你们的预测和实验结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你原来的观点是否需要修正?

  (4) 、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9、科学家们把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大屏幕出示: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把课题板书完整:2、磁铁有磁性)

  (二)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知道了磁铁有磁性,那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的磁性呢?

  (门吸、磁性黑板,磁铁文具盒……)

  2、在日常生活中,硬币是我们经常用到的,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6枚,请同学们打开2号材料袋认一认这些硬币,这些硬币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呢?

  (1)、请同学们先用观察的方法来辨别,再用实验的方法来辨别。

  (2)、学生观察后实验

  (3)、汇报

  看来,辨别铁制物体用磁铁吸一下更可靠些。

  3、那我们身边的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呢?

  (1)、组长每人发一块磁铁,大家找一找吧。

  (2)、汇报

  (三)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刚才我们用磁铁直接吸到了铁的东西,那么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还能吸铁吗?

  2、打开3号塑料袋里的物品试一试。注意记录是能吸还是不能吸。开始。

  3、汇报

  4、小结

  (大屏幕显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5、游戏。巧取回形针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磁铁有磁性

  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小学科学说课稿12

  说教材:

  《珍贵的淡水》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自然资源》的第一课。本课主要通过对日常的生活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使学生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通过对资料数据的对比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地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匮乏,从而树立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心。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分2课时完成。活动1“积少成多”,让学生通过测量滴水情况,调查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活动2“淡水资源知多少”,是通过对资料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了解地球的水资源分布情况;活动3“我该怎样用水”,则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制定用水计划,鼓励学生科学用水,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培养其节水意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认知的规律,我拟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匮乏。

  2、能力培养目标: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指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淡水资源的重要性作为教学重点,把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情况作为教学难点。

  说学情:

  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也通过《走进水世界》这一单元的学习,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从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也可以看到,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水域,因此学生会有水资源多得很的错误认识。加上小学生的节水意识本来就很模糊。针对这种现状,就需要学生课前围绕本课主题进行大量的资料搜集,关注身边的用水情况,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真实情况,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培养其节水意识。

  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跟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适时指导,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认识科学现象。

  3、针对农村孩子,多鼓励、多引导,规范学生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法:阅读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讨论和集体交流讨论、动手操作、记录和分析数据。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烧杯、量筒。

  说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搜集数据——资料分析——讨论归纳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情景:在学校食堂的洗手池旁,由于波波洗完餐具后,没有把水龙头关好,自来水在不断地滴流。妍妍赶紧把水龙头关掉。波 波却觉得水多的是,浪费几滴水不要紧。

  讨论:水真的很多吗?真的不怕浪费吗?

  思考: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做?

  二、活动一:积少成多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如果水龙头没关紧,不断地滴水,一天到底会浪费多少自来水?

  任务:测量一个水龙头滴水一天浪费的水量。

  活动:将水龙头调整到滴水状态,放一个烧杯在下面接水。10分钟后,用量筒测量烧杯里接到的自来水水量。

  目的`:通过学生实验,亲身感受水龙头在滴水状态下水的流失情况。

  调查:调查生活中其他浪费用水的现象。

  三、活动二:淡水资源知多少?

  媒体:出示课本图或地球仪。

  问题: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的水在哪里?

  活动:观察地球仪寻找地球的水资源,并将发现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

  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发现,了解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

  问题:既然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广泛,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是否说明地球上的水资源十分丰富?

  引导:地球上的水体虽然很多,但可被人类利用的却不多。

  活动:阅读课文的资料文字,根据数据,填画模拟水资源分布比例表。

  讨论:各小组根据模拟的水资源分布比例表,讨论为什么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但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贫乏。

  媒体:播放“珍贵的淡水资源” 视频。

  小结:通过阅读资料和分析数据,认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贫乏,只占水资源的2.5%,而可以被人类利用的仅占淡水资源的0.3%。

  四、活动三:我该怎样用水?

  问题:地球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总量的万分之一,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交流:与同学交流各自的想法。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

  讨论: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活动:小组活动。根据大家了解到的情况,针对浪费水的现象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一起珍惜和爱护水资源。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然后我再进行补充,总结性复述,最终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总之,教学过程一直贯穿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以探究活动为科学学习的核心,培养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力求做到结构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小学科学说课稿13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我校这几年在武主任领导下进行的一个课题实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科学态度和勇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在操作过程中,首先要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放下架子,让学生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当作学习伙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于学生提出的个别离奇古怪的问题,教师的态度应是不指责,不回避,并适当地给予肯定和引导。其次是在学习的过程和体验中,关键是能否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判断和运用。最后就是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特别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模式能改变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兴趣和热情的状况,能让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总结,获得成功。

  究竟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合新课改的要求,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实践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模式,正是符合新课改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和采用。但是,情境如何创设,才能发挥其导向作用呢?

  再如,小组合作学习。何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最恰当时机?对于动手实践,特别是新课改的年级,我们不能被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所沉醉,而应更关注学生究竟在做什么?活动产生的效果又是什么?而对于主动探索,我们建议采取以问题为中心,以发现为目标的开放性学习方法,但是如果把每一个问题都当作探究来处理,不仅时间条件不允许,也可以说把探究神秘化、复杂化了。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执教《灯泡亮了》这节课所做的一点尝试:

  我先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宽"的模式展开。好的问题情景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的火把,我们要善于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迷人的夜景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他们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达到自评与综合评价的目的。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所以评价时,不应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

  基于这一评价理念,本节课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例如:在“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小灯泡.”环节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布局自由心境,激发学生连接小灯泡”,“建构对比环境,激发学生讨论小灯泡”,这两个环节采取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总之,我们认为“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模式的教学,是通过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是一种平等的同伴互助,共利互惠的学习关系,是学生求知快捷而科学的通道。

  教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感觉到孩子对科学探究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身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应该在平时留心学习和积累各种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指导和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指导和评价孩子的时候,老师说的话一定要尊重科学的严谨性,对于某些没有定论的问题,不要做肯定性的回答,而应该是对孩子进行一个探究方向的引导。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奋点,适时的引导,让孩子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合作、互助、自主的进行探究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

  从课堂情景来看,学生主动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更难能可贵的是孩子抓住课堂上“帮别人做线路”这一情景,生成了“帮别人做事不如教给别人做事方法”这样一个道理。在老师提供的教学材料面前,孩子主动学习的机会与风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组成“电路”的同时,孩子的合作能力与合作愿望进一步得到了张扬,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课堂的结束并不是这类问题的结束,只是给这类问题开了一个好头,留给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空间与机会。

  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面、深度及制定方案的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咱们孩子的动手能力与动口能力的失调,在这一方面对孩子的锻炼一直是少得可怜。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功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认为在课堂上以疏导学生为主,这样可能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上会做的更好。

小学科学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审题,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找出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本课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为学生初中阶段学好必备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启蒙作用。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基础上,以及熟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同时,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然后列出方程,关键在于分析已知未知量之间关系及寻找相等关系。

  (B)通过量与量之间的分析,用一个字母表示未知数,其余字母表示已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体会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同时渗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

  3、重点难点

  根据题意寻找相等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

  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节课的难点。关键让学生找出相等关系克服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这一难点。

  二、说学法

  学生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弄不清解题步骤,抓不准相等关系,习惯于用小学算术解法,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所以要组织学生有次序、有重点地观察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找准等量关系。

  三、说教法

  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①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抓住关键,克服难点,正确列方程弄清楚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并列出代数式表示这相等关系的左边和右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知晓解题步骤,通过例题可以让学生大致了解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②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认真阅读例题的内容提要,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分析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只写在草稿上。在写解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先设未知数,再根据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再把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形式,然后解这个方程,并写出答案。在例题教学中,关键在于找出这个相等关系,将其中涉及待求的某个数设为未知数,其余的'数用已知数或含有已知数与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从而列出方程。在例题中的相等关系比较简单明显,可通过启发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

  ③针对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加以解决,特别是学生抓不准相等关系这方面,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帮助学生找出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④通过图表对比使学生更直观,理解更深刻,同时,降低了理论教学的难度和分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手段)。

  ⑤在课后习题的安排上适当让学生通过模仿例题的思想方法,加深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这主要由于学生刚刚入门,多进行模仿,习惯以后,再做与例题不一样的习题,可以提高运用知识能力,同时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找出共同点,区别或最佳列法,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小学科学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岩石的特点,推想大自然中岩石的风化原因。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展开自主的探究活动,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实验对不容易观察到的岩石变化现象进行推想,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

  二、说学情

  虽然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岩石以及岩石的用途,但对岩石风化的原因却知之甚少。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内外去搜集、去探究、去观察、去验证。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2、喜欢大胆想象,能对岩石的最终变化结果进行合理的推想,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了解著名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

  四、说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须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动起手来,参与到实验中去,并且能够积极地去设计实验方案,课下可让学生到图书室、上网查阅资料,搜集了解石刻、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使课题加以延伸和拓展。

  五、说活动准备

  带盖塑料瓶、碎石块、酒精灯、镊子、火柴、花岗岩(小块)、水、防护镜、石膏、绿豆等。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我首先出示一块岩石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它上万年前就是这样吗?那上万年以后还会是这样吗?让学生自由回答。(再集中呈现岩石图片) 欣赏后再提出问题来研究。

  (二)、作出假设

  是啊,岩石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谁的作用使岩石发生了变化呢?我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把猜想的岩石变化原因画或者写在记录表中。再全班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假设,适时板书:冷热、水流、生物、风、火山、地震……

  (三)、自主探究

  在自主探究环节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有趣的活动。

  活动一:水流对岩石的作用

  在这个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水流对岩石作用的'模拟实验,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提醒。比如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可相机提问:你观察到岩石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能说明什么?瓶中的岩石有没有变得像这块鹅卵石一样光滑圆整呢?为什么呢?这些问题的提出,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自然界中的岩石变化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过程。

  活动二:冷热对岩石的作用

  本活动也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模拟实验,把岩石放到酒精灯上烧,表示热,烧完后放到凉水里,表示冷。冷热变化代表的是白天和夜晚的冷热差别。在实验过程中可相机提醒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注意安全、给岩石加热的同学带好防护镜等。学生回报交流发现的问题后教师小结。(冷热差别使岩石体积收缩和膨胀,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产生裂缝,甚至脱落下碎石屑。)

  活动三:生物对岩石的作用

  在这个活动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在石膏中种绿豆的实验(课件出示图示)——向杯子里倒入石膏糊,洒上几粒绿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放入盛水的盘子。同学们认为几天以后会有变化吗?(发芽的绿豆能从坚硬的石膏中钻出来吗?)学生猜想后接着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学生讨论后小组领取材料,开始在石膏里种种子,教师巡视指导。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生物对岩石的作用,亲自体验观察、验证的乐趣。

  (四)巩固小结

  岩石在自然界当中,会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

  (五)运用拓展

  1、自由活动

  出示图片:山下的这些碎石,不断地风化,最终会变成什么?本活动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猜想、模拟实验,推想岩石变化的最终结果,让学生推想出地球上土壤的形成原来是由岩石风化造成的。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课题延伸

  课下让学生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著名石刻、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通过这一课后拓展活动使学生对岩石风化有更全面的认识,让学生在丰富视野的同时,关注与岩石风化有关的研究,把课堂探究活动拓展至课后,关心科学、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