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4-09-07 17:59:0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

  20xx年xx月xx日至x月x日,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学习。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期七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的几点学习体会:

  一、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在几位专家的报告中提到了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因此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专家在报告中提到了现实中课堂教学存在几种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不由得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认真的思考之后我认为要想构建既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必须做好全面的工作:

  1.课前认真准备,充分的预设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使课堂教学高效,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做到有重点的点拨,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

  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

  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营造现实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

  适当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必要的。恰当的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丰富学生的体验,有效地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懂得欣赏学生

  懂得欣赏每一位学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的一段话能带给我们一点点启示:“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

  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是的,我们教师的“权利”有多大,我们直接关系着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悲哀与快乐,直接左右着孩子的精神生活,想想都觉得可怕。

  当我们一脸阳光的走进教室时孩子们的心情也是舒展与放松的,当我们给孩子们一句诚信的赞美,他会是多么的幸福与喜悦;

  而我们的可能是不经意的'表情、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给孩子遮盖上一片沉重的乌云。所以欣赏我们的孩子吧,只有真心的去欣赏他们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思考和创造的境界,也才能保证我们课堂的高效。

  二、准确把握教材、利用教材

  在这次培训中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1.以前对小学教材感觉有所认识,有所理解,但通过学习,使我对教材有了更新的认识,更新的理解:全套教材的知识结构是串串相接,环环紧扣,哪一个环节做不好,下一环节就难以实现,所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抓好,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2.人教版教材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教学。“

  xx年xx月xx日,教体局教研室组织全县小学数学教师在xx学校培训一、二年级数学教材,通过这一天的培训活动使得我受益匪浅,这次教材培训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方向,以前的我对新课程理念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通过培训使得我对新课程理念有了全面的理解,下面我具体的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学习体会。

  1.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也就是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青岛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所以说,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的利用好课本中的教学情景,将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这样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和生活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当看到团队成员中那些年轻的教师,从回答疑问到做报告,每个环节都做得无微不至,面面俱到,对整册教材理解得那么深刻,再看看年前的我,却感到非常惭愧,从中感悟到作为老实现教好学生必须具备扎实教学基本功。

  3.要了解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合作学习

  首先低年级的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合作意识差,他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一块玩,使得教师很难调控组织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低年级的学生不会倾听,不会交流,不会合作。优等生抢着说,差生从不发表意见,成了旁听者。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低年级的孩子若没有明确的分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比较混乱;

  若有分工,也不会听从组长的布置,在小组争抢着分担每个角色。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差,小组的集体观念淡薄。有些学习好的学生更愿意独立学习,认为合作学习耽误时间。有些学习差的学生,也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对小组的合作学习置之不理。

  4.我的几点对策

  在小组合作前先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工要合理,每个组员都要有事情做。一开始,我尝试着给他们分工,这样他们比较满意服从。小组长要引领每个组员轮流发表意见。

  教师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大胆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这一点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好的。在小组间引入竞争意识,看哪个小组合作学习得好,及时搞好对小组的评价。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还有很多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还需要老师们的实践和探究。

  暑期培训接近尾声,细想一下虽然很累,但真的有一丝的舍不得,舍不得这样形式的镇校级培训;

  舍不得这样内涵深刻的教研活动,更舍不得自己数学组里的老师们。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2

  今天已是培训的第11天,老师们虽然已经很疲惫,但依然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培训中来,尤其是今天进行教材分析的老师。这三位教师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特别注重联系已学知识,并为后学知识做铺垫。其实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衔接对我们平时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帮助找准起点,解决重难点。

  每个知识点都有着前后的联系,了解学生已学的知识,既可以找准本节课的起点,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难点。如: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先引导学生进行复习,那么学生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就会想到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地方法来探究。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用了前面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知识。

  二、帮助不拔高要求。

  注重后学的知识也相当重要,既帮助我们不拔高要求,又为后学的知识留下思考的空间。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讲完一个知识点时,总怕孩子掌握的不够,因此把题出的难一些,使得老师学生都很累,只所以这样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后学的知识,因此拔高了难度。而第三位教师在最后讲解从麻大湖回家的路线时就拔高了难度,用到了初中的知识,既是教师听起来也有难度。如果告诉孩子只要用到初中的知识,会给孩子留下一点想象的空间。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衔接。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3

  上班六年了,经历的培训无数次,只有这一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只有这次培训会让我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分析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本次培训是一次亮点云集的培训:

  亮点一:本次培训人数多,达3000多人,是一次全员参与的培训。

  亮点二:本次培训时间长,从7月13日至7月24日,长达12天,并且中间不休息。

  亮点三:本次培训主角是老师,教师的培训教师主宰。

  亮点四:本次培训形式新,镇级培训和县级培训有机结合,集体培训和分组交流结合。

  亮点五: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既有专家团队的专题报告又有来自基层老师们的教材分析、教学建议、教学疑惑。还有老师们的才艺展示。这是本次培训最鲜活的培训内容,因为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他们才艺背后的精神。

  亮点六:本次培训参与度广,人人有发言的机会,人人有交流的.权利。老师们可以在会上发言,也可以在分组交流时发言,同时可以把自己的感悟、困惑、经验等以邮件的形式发给培训团队。

  亮点七:本次培训到到处处体现了领导对老师们的关怀:会场上的绿豆茶、矿泉水、热开水;就餐时丰富的饭菜;还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午休宿舍等

  ……

  本次培训是一次务实的培训,是一次高效的培训,是一次老师们喜欢的培训,是一次亮点云集的培训!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4

  回顾这十几天的学习培训历程,虽然感到很忙碌,很疲惫,但是也很充实。培训又让我接触了许多新思想,新方法,我认为这次培训后要改善自己,改善就是智慧,改善就是行动。

  听了成玉立老师的报告,使我认识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学生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探索、创新、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尝试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消除学生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敢问”。

  2、精心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出问题,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创设机会让学生问,使学生“爱问”。

  3、指导学生每周写一篇数学日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如:去商场、超市购物时,发现数学问题及时提出,并写成数学日记,搞好积累,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会问”。

  总之,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培训感受颇深,纵有千言万语也难表达自己的心情,这次培训对我来说,不仅是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5

  7月20日上午的县教材培训会上,韩国栋老师做了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全体与会老师的阵阵掌声。他谈到了数学备课的现状和时效性,他认为现在有不少老师的备课不实用,所背的课与课堂教学不相符,他要求我们备而有用,备课过程中最珍贵的就是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聆听着他的发言,思绪回到了几年以前,那个时候我和韩老师一块共事,他不但教我们这一级的数学课,又负责整个学校的教科研,同时还担任县里的教研员,可以说忙得不可开交,总以为他会耽误了教学,可每次检测的结果,他们班总是名列前茅,那时的我对他就由衷的佩服,今天再一次听他作报告,再一次被他的发言所折服,同时更为他严谨的工作态度而感动。

  下午的讨论会上,就“如何提高备课的时效性”展开了讨论,大家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校现在备课的形式就行了讨论和交流,一致认为有些学校的备课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存在着老师补备课,补反思的不良状况。目睹了老师们的讨论过程,我感动与他们的真诚和实在,为他们的敬业精神而感动,同时也为以后自己的教学确定了新的目标。

  一、备好课(背好学生、背好教材和教法,加强集体备课),上好课、认真写好每堂课的教学反思,不要怕麻烦。

  二、注意平时的积累,将上课的小故事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录下来,写好教育论文、教育叙述和教学案例。

  三、多看些教育类的书籍,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希望县里以后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多向优秀教师学习,使自己更加成熟,争取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备课实用,从态度开始

  备课不实用怎么办,如何增强备课的实效性?当教师团队专家抛出这个问题时,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少部分教师的备课已经流于形式,只为应付检查,根本达不到“备”的目的,手写教案也只是从教案书上复制到教案本上,没有加入教师的思考,没有对自己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电子教案更是从电脑数学资源库里下载下来,打印出来装订成本。备课本该是教师必不可少的课前对教材的分析处理环节,对学生情况的掌握过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设阶段,但现在已经成为个别教师的负担。

  如何改变现有的备课现状,使备课真正的落到实处,增强它的实效?在培训中分组讨论时,很多老师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多种解决的策略,如务实搞好集体教研,手写教案中分老、中、青教师对详案和简案要求的不同,电子教案中增加集体备课修改意见和个人修改意见,加强校级、镇级、县级同一年级教师的集体研讨,由优秀教师编写精品教案共同使用等等。

  老师们的这些想法和建议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分析,去实践。但我认为:备课要有实效,首先要从态度开始。正如周局长所做的报告“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没有一个正确的工作态度,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枉费人力

  、物力和财力,浪费时间和精力。对于备课,无论是手写教案还是电子教案,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上。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独自备课和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认真深入地分析教材,把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本节课知识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选取怎样的策略来诱发学生的积极性,设计怎样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怎样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如何有机的结合,课堂中需要关注的各层次的学生有几个等等,这就是为了上好课而老师提前做好的准备,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态度决定一切,尽管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但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备课的实效。

  对备课改革的设想

  通过上网查阅,知道处处存在“形式备课”的现象,怎样才能变“形式备课”为“实用备课”呢?我觉得下面的设想不错,与我想的一样,所以就推荐给老师们,看看这样改革行不行?

  第一,备课观念要转变,领导观念也要转变。教师不能为应付检查而备课,领导也不能把条条框框、统一要求做为检查评分的标准。要变查写在备课本上的教案为“走入课堂听课”。只要课堂教学精彩,教学效果好,不把教案写在备课本上也应视为备课好。如果课堂教学一塌糊涂,教学效果很差,即使写在备课本上的教案再好,也应视为备课不好。

  第二,不能用条条框框对备课作硬性规定。如果一些教师不熟悉教材与教学,需要把教案写出来,通过反复温习既定教案,使教案较好地服务于教学,就可以把教案写在备课本上,如果一些教师凭着轻车熟路能很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也可以把教案写在心里或点注于教本上。

  第三,教案内容与教本要结合在一处,以便在课堂教学时互相对照。写在备课本上的教案使用时不便与教材互相对照,一旦教者忘记了教案内容,既定教案便成了废物,就会中断教学思路,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如果把教案内容与教本结合在一处,则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教本可以特制,字的行距要加大,教材两边要留足够的空白。教师可以在空白处标记教学程序、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进行板书设计。可以在教材中的相关处标注提出的问题,标注教学的知识点。还可以在教材后的空白处写教后反思等。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随时可以看到设计的教法,与教材互相对照。领导也可以从教本中看出备课的情况。这种备课最实用,很值得一试。

  7月20日上午的县教材培训会上,韩国栋老师做了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全体与会老师的阵阵掌声。他谈到了数学备课的现状和时效性,他认为现在有不少老师的备课不实用,所背的课与课堂教学不相符,他要求我们备而有用,备课过程中最珍贵的就是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聆听着他的发言,思绪回到了几年以前,那个时候我和韩老师一块共事,他不但教我们这一级的数学课,又负责整个学校的教科研,同时还担任县里的教研员,可以说忙得不可开交,总以为他会耽误了教学,可每次检测的结果,他们班总是名列前茅,那时的我对他就由衷的佩服,今天再一次听他作报告,再一次被他的发言所折服,同时更为他严谨的工作态度而感动。

  备课不实用怎么办,如何增强备课的实效性?当教师团队专家抛出这个问题时,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少部分教师的备课已经流于形式,只为应付检查,根本达不到“备”的目的,手写教案也只是从教案书上复制到教案本上,没有加入教师的思考,没有对自己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电子教案更是从电脑数学资源库里下载下来,打印出来装订成本。备课本该是教师必不可少的课前对教材的分析处理环节,对学生情况的掌握过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设阶段,但现在已经成为个别教师的负担。

  如何改变现有的备课现状,使备课真正的落到实处,增强它的实效?在培训中分组讨论时,很多老师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多种解决的策略,如务实搞好集体教研,手写教案中分老、中、青教师对详案和简案要求的不同,电子教案中增加集体备课修改意见和个人修改意见,加强校级、镇级、县级同一年级教师的集体研讨,由优秀教师编写精品教案共同使用等等。

  老师们的这些想法和建议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分析,去实践。但我认为:备课要有实效,首先要从态度开始。正如周局长所做的报告“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没有一个正确的工作态度,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枉费人力。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6

  在教学统计与概率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统计,统计有什么特点,在生活中统计有什么用处,使学生意识到统计有用,自觉进行统计,从而培养统计意识.

  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从另一个角度看,数学的发展往往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问题的提出,然后是收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再根据这些信息做出一些判断以解释或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

  提出问题这是特别重要的,没有问题的.统计无异于无病呻吟,不难想象:没有目的,老师让学生来数一数有几朵花、有几个人等,这样的统计活动在学生心里会留下什么?

  要注意经历活动的全过程。如果一节统计课下来,只是教学生填写统计表,计算数据,而不感受统计表的作用,学生会对统计感兴趣吗?会产生统计观念吗?

  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

  要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在教学中结合生活事例展示统计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在亲身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例如:全球水资源的匮乏、塑料袋带来的白色污染、中国的人口增长与人口控制、以及对学生身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调查。

  3、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

  多了解统计的作用,引发类比思想,产生解决问题的导向机制。

  统计可以对相关事件做出决策、对随机事件做出预测、对相关观点做出说明、对出现的现象做出分析。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体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型角色;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简单地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共同协商对统计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注意培养学生交流信息的能力,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的进行讨论与质疑。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过程。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7

  时间也过得蛮快的,不知不觉来到了假期培训的第六天,在今天下午交流的过程中各位老师就某一个或几个问题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讨论相当激烈。在“学生口算易出错问题的原因及如何纠正”问题上,听了老师们的发言,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有如下几点看法:

  (1)口算“78+1-78+1”学生把结果算成0。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属于“强信息干扰”,小学生的视、听知觉是有选择性的,所接受信息的强弱程度影响他们的`思考。强化了的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同数相减得0,0和1在计算中的特性,25×4=100,125×8=1000等等。这种强信息首先映入眼帘,容易掩盖其它信息。如口算“15-15÷3”,学生并非不懂得“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而是被“同数相减得0”这一强信息干扰,一些学生首先想到“15-15=0,而忽视了运算顺序,错误地口算成15-15÷3=0,同样“78+1-78+1”也是一样的原因。

  (2)口算时学生常把“+”看成“-”,把“×”看成“÷”,把数字看错等等。

  要进行口算,首先必须通过学生的感觉器官来感知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而口算题本身无情节,外显形式单调,不易引发兴趣。因此,学生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符号的本身而较少考虑其意义,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容易产生感知失真,造成差错。

  如何纠正这些错误呢?

  首先,强化首次感知,学生首次感知新材料时,进入大脑的信息可以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长驱直入,在大脑皮层刻下深深的印记。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难以清除。因此教学新口算方法时,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让学生动动手、脑、眼、口,促进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知,使学生主动参与表象的建立,算理的探求。同时针对学生的感知特点,突出容易忽视的成份,如强调进位、退位、小数点的处理等,以强化感知。

  ①要强化审题意识,可训练学生采用自问自答式检验:“题抄对了吗?”,“是什么运算?”,“先算什么?”等等。

  ②在设计练习时,要有创造克服思维定势的情境,如:四则计算的口算题无规律编排,培养学生养养成具体题目具体分析的惯。

  ③要加强对比练习,把新、旧知识对比,相似或相近的口算对比等等,促使学生在口算中进一步认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相互关系,建构完整的认识结构。

  其次,加强记忆训练

  学生口算时,离不开瞬时或短时记忆。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进行。如低年级常采用“对口令”、“接力赛”的方式。教师出示数10,一个学生说6,另一学生则说4;一个学生说2,另一学生则说8等等。“6”、“2”需要暂时记在脑子里,然后算出“4”、“8”。或者出示一个数8,让学生连续加8;也可以出示100,让学生连续减8等等。中高年级可常进行一些两步计算口算题训练,教师口述前半题,学生口算出得数后记在脑中,再看卡片上的后半题,算出最后得数。

  此外,还应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要求学生口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还应加强意志的锻炼,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感、自信心,力争算一题,对一题,不畏困难,有耐心;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审题,规范书写,自觉检查,及时纠正的好习惯等等。

  当然,口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有很多,这就需要老师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根本上找出错误的原因,然后加以改正,而不是只归结于“粗心大意”上。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8

  20xx年xx月xx日,我参加了由县教研室组织的暑期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会议由xx老师主持,会上我们听取了双语学校的xx和xx中心小学xx的精彩发言,使我们在做的每一位教师受益匪浅,听玩两位老师的发言后,特别是张老师的有关《有效课堂教学探析》的讲话使我感触颇深,更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农村的小学数学课堂怎样才能变成高效的课堂呢?

  一.教师首先弄明白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对这一问题的'论述非常之多。但有一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可以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提高高效课堂的前提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前提。教师要练好三大内功:

  (一)积极的倾听能力。

  (二)准确的预测能力。

  (三)批判的能力。

  三、高校课堂的实施要认真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一)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为高效的课堂打造前提。

  (二)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三)课堂教学必须务实才能高效。

  通过一天的学习,我对高效课堂构建和实施有了上面一点肤浅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新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特别要在如何通过现有的教学设施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多作探索,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教学重任。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9

  青岛版教材留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要想完成这一转换过程,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在今天的培训会上,成玉丽老师就“如何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作了专题汇报,在报告中她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引导孩子会思、会问、会答,让我倍受启发。其实对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孩子会思、会问、会答,关键要靠教师的引导。对此,我也有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分清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教一年级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出示情境图后,问学生: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孩子就会把情景图上的数学信息读出来,如:有3条红鱼,有4条黄鱼等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孩子分不清什么是数学信息什么是数学问题,这时我们教师要及时告诉孩子,刚才说的是数学信息,老师能根据你说的`数学信息提一个这样的数学问题:一共有几条鱼?你能像老师一样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教师做榜样引导孩子提出数学问题。我想孩子只有分清楚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孩子就会问了。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我们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出示情景图后,希望孩子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可孩子总会提这样的问题:红鱼有几条?什么颜色的鱼最多?等等这样的问题,提不出教师想要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孩子觉得提出的只要是数学问题就好,而不明白教师的意向,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提示孩子: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给孩子指明方向。

  三、灵活应用情境图。

  我们都有这样的发现:青岛版教材一幅情境图包含的数学信息太多,容纳了2到3课时的内容。这就使得孩子在观察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时,就比较的费力,这时我们就可以把情境图分开用。记得我们在上连加连减时,我们就把与连加有关的情境图放在一起,把与连减有关的情境图放在一起,这样孩子就会非常轻松的用观察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会思、会问、会答。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0

  听了成玉丽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主题报告深有感触,成老师从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研究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报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做简单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低年级学生对情境图“热情”过度,往往提一些与数学无关的信息;

  2、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很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3、年级越高能提出问题的学生越少。

  二、问题原因分析

  农村低年级学生入学前没有进行思维训练,数学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他们看到情境图后,吸引他们的是那些直观的图画信息,离我们老师心目中迫切需要提出的“有用”信息还有一段距离。就如我们成人看到一幅中国地图让我们提出问题,我们也很难把握要提出哪些类型的问题。也可以说学生低年级学生对提问题是热情而迷茫的。

  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慢慢能提出一些简单问题,但很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我想原因主要是当获取信息后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思考,学生没有领会信息的真正含义,造成人云亦云,学生提的问题都一样。长期这样学生思考习惯就受到影响,有些同学总是在等着别人的问题,造成年级越高能提问题的学生就越少。

  三、解决策略

  1、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一方面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些信息,二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感知信息后不要急着提出问题,而是先要思考这些信息有什么联系。只有学生充分能理解了信息才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在学生提出问题前可以提一些具体的要求。如“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你能提出一个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吗”这是专家给我们提供的科学的方法。

  3、锻炼学生分析信息,有序思考的能力。青岛版教材提供的情境图信息呈现量很大,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一个情境图呈现了8个信息,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你能把情境图中的信息分分类吗,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分?”

  最后再让学生提出问题。

  4、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关注到全体学生。每个班里都有优秀的学生,我们为了很快的切入“主题”往往是这些优秀的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由于长期没有发言的机会,也就懒得思考,造成年级越高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就越少。因此提出问题时尽可能让多个学生回答,并适时给予恰当的评价。

  总之,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理解,引导好每个学生。特别是低年级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正如韩国栋老师所讲的低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1

  20xx年暑期教师全员培训已进行到第五天了,这几天的收获决不是一个“受益匪浅”所能包含的,无论是听报告还是小组讨论,特别是在通教材的过程中,使我深刻体会到,数学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例如,二年级下册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包含除”“等分除”几乎是我遗漏的.角落,在分析教材时我才注意到这点,那么,课本中这种思想是怎样体现的?如何向学生进行渗透?仔细研读发现,“等分除”中商和余数的单位一样,而“包含除”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到这点呢?对!动手操作!

  在活动中理解算式以及每个数字的含义!实际动手分一分,不同的食物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是“等分除”;同一种食物,由于每份分的数量不同,分的份数也就不同即“包含除”。但无论哪种分法,都是将一些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显示了除法意义的本质,可谓,万变不离其宗!谁说我们的数学内容单调枯燥,其实,它也丰富多彩,只是我们是否发现!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2

  这两天参加全县三、四年级的教材培训,认真倾听了各镇代表教师对单元的分析以及专家团对专项问题的分析,各位老师不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给我们谈自己的体会,还结合各年级的实际内容给我们分析,组织我们分组讨论,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新教材和新课标的精神。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是自己学习之后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对于“如何保护和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这个问题,从我的角度看,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要努力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而不在学生中人为的划分等级。在彼此的交往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言语表扬,而且要用微笑、点头、注视、肯定的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方式进行鼓励。而我们有些老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后进生,但他们提出一个很幼稚或者与教学内容不符的问题时,一个讨厌的眼神,一个不在意的手势,都会压制孩子内心的质疑能力的发挥,让他们的自卑心理在课堂肆意生长。还有,但后进生出错时,其他学生的讥笑、讽刺,而老师又不能正确引导,这也会给后进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说做学生时的故事:我上学的时候很调皮,每天的主要工作除了学习以外,就是从课本中找难题来难住老师,我每天都能找到我解决不了或者我的理解与答案不符的问题来难为老师,那是我一天里最喜欢做的事情。结果老师不但不讨厌我,反而很喜欢我。我问学生:知道老师为什么反而喜欢我吗?学生们想了想说:可能是因为你喜欢动脑筋吧。我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聪明的大脑,没有笨与聪明之分,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人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会提出不同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嘲笑别人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你能回答,你应该做个小老师帮助他才对。现在我们班的孩子们在观察信息窗中的信息后,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我都是先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然后把有难度的共同分析。这样既维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激发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又通过小组中优生的榜样作用引导他们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感觉我这样做的效果不错。

  作为老师,对于后进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还要在课外下功夫。要多找他们谈心,或者提前辅导他们预习教学内容。我班有个孩子很内向,数学基础很差,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都很难看到他张口说话。于是我放学后和他一块往家走,问他为什么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边走边看的课本,对于新内容,我问他自己能看懂哪些,哪里存在疑问,然后我对他的问题做了一一解答,但我留了一个有难度的问题没有帮他解决,然后告诉他,回家自己看看书,能不能自己根据老师教的学习方法或者请家长帮忙解决,并且要求他明天上课的时候把这个问题说出来。我对他说:这个问题肯定能难住很多同学。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出示信息“种植6平方米的玉米,需要50克种子,大约有100粒。”当我让孩子根据信息提问题时,我就用眼神示意他站起来,他小心翼翼的举起手,我立刻就叫起了他,刚开始他都不敢抬头,话都结巴了,其他学生一阵哄笑,我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好不容易把话说完。我把问题“种植900平方米的玉米,需要多少克玉米种子?”(其实这个问题是课本上的,我上课习惯让孩子们不看课本)写在黑板上,立刻问:谁能回答?孩子们都静下来,大多拿出笔在本子上做着,一会有些学生说老师这个算式不对,除不尽。

  学生们都做成了:50÷6×900。然后我又让那个孩子起来说说自己怎么解决,看来他晚上请家长帮忙分析了,站起来说的头头是道,他列的式子是:900÷6×50孩子们都用新奇的眼光看着他,我看到他从心底浮上来的喜悦。在以后的课堂上,他一次比一次积极,敢说,敢问了,成绩也赶到了中上游,家长打电话给说孩子现在好像变了个人,回家做完作业就预习下课找问题。听了我这话,我感到很欣慰。

  我们都说“十个指头不一样齐”,每个孩子都存在差异,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上,我们老师应该对孩子因材施教,对问题因题示叫。给每个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顺着自己方向发展。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3

  暑假这十一天学习活动,使我的假日生活充实了很多。作为一名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新教师,我来谈谈对这次培训活动的几点心得。

  首先,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关注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确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值得讨论、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我执教近几年来的最大困惑,现在我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培训活动加深了我对课前备课的理解。

  作为一个参与者,知道了小学数学备课都应该备什么,都应该关注哪些方面。但具体在实际操作中该怎样去落实,还是很模糊的。通过这次亲历活动后,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学准备活动的流程是: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最近发展区分析------教学处理及策略选择-----展示教学预案。先说一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不单单是就教材去谈教材。还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确编者意图,我们可以借此落实哪些阶段目标?我们应该在怎样的总目标的指引下具体落实到课堂上的目标?我们的`教学到底要使学生形成怎样的能力?另外,从其他几块的准备中,我还知道了我们的教学还要关注学习者的特征,关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使他们受益,形成他们的一种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因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计算与实际应用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学应该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能力,形成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效。

  其次,为我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孔圣人所言。意思是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那么众人行,吾师多焉!现代的教育强化了学科的整合,要求教师做教育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学会合作,同伴互助,发挥团队的力量,才可以把我们的教育搞好。事实也是如此,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每每思考之余,浑身都不由然汲取一种力量,那就是为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发努力!这也许就是人为什么是群居动物的原因吧。

  再次,通过这次培训,我见识到了很多老教师的风采,也认识了不少优秀的年轻教师,通过交流我了解了自身确实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可以向他们学习、请教,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成长的好方式。

  另外,参加本次活动后我也有以下一点思考:

  因为这种教学准备活动耗时费力,不可能把准备过程全部呈现给大家。所以,我们必须把准备活动尽量真实的"演"给大家。但必竟还是"演",因而给我们的活动带有了太多的形式色彩,使学习者不易接受。学习者的第一感觉就是模仿的"演演"而已,某种程度上抹煞了"研"的色彩。

  那么怎样处理"演"与"研"。应该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准备活动中的东西是好的,但做多了就走样了。那么,这种活动中,怎样处理好"演"与"研"的问题,或者说怎样使"演"真正走向"研"才是我们今后应该更关注的问题。但是,即使真正"研"下去了,又该怎样检验我们"研"的结果,从而促进"研"下去才是更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

  总之,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确实使我大开眼界,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希望下次再参加时自己也能有所提高,成为能和大家一起研究的好同伴。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4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儿童的年龄小,好奇心特别强,对未曾见过事物感觉或现象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创设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感觉到新、奇、有趣。指导学生自发的探索、发现问题,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乐于去探索。

  一、课堂的引入要“精彩”为主。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景,例如:盒子里装有红球5个,黄球5个,教师出示问题:“你们猜每次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还是红球的可能性大?”大家说法不等,有的说是红球,有的说是黄球还有的说是一样,三种不同的答案都被学生一一猜出。大家因为感兴趣所以连平时的学困生都在积极思考,到底大家猜的对不对呢?小学生很希望马上知道结果。这就为以后的探究“不确定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的教学情景“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开课的引入,要具有延伸性,这样的导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是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为探究学习巧设铺垫,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智慧是无限的,有效的课堂组织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是何等的重要。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5

  刚听到暑假培训的消息时,我心中就充满了期待,因为这是一个提高自己素质的绝好机会,并且还是免费的。在学校集中培训时,我认真记录,积极交流。主讲教师的精彩发言让我初次尝到了教材培训的好处。为了能在全县集中培训时心无旁骛、能早去占个好座位,我做了精心准备:女儿由丈夫负责送去奶奶家,买好面包、牛奶作为早餐。但当我急匆匆来到报告厅时,却发现早已是人头攒动。我埋怨自己起的不够早,幸好同事为我占好座位。

  接下来周局长的发言更让我思绪万千,周局长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分析了当前的教育、如何做好一位老师、培训的'重要性,印象最深刻的是对《士兵突击》中一段的独到的解析。中午回家后我顾不上休息,重新看了周局长解析的《士兵突击》的片段,细细体味着周局长的点评,真比大热天吃了一支雪糕还过瘾。

  各学校主讲教师的发言、分组讨论时的针锋相对让渴望充电的我激动不已。

  暑期培训已进入第九天,我依然热情不减,虽然它让我很忙碌,虽然它打乱了我原有的暑期计划,但我感到今年的暑假最精彩。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03-15

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12-26

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5篇)05-07

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5篇04-19

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02-13

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范文05-04

小学数学暑期研修心得体会范文03-20

【经典】暑期培训心得体会07-19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1-05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