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心得体会>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4-09-19 10:06:2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

  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脚踏实地的学习研究,在课程上我立足课堂,大胆尝试。我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这次小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我受益匪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了解了小课题是什么?

  所谓小课题,指的是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教研的范畴,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

  小课题的特点是小、近、实、真。 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关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

  小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有助于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二、自己变得勤勉了

  以前自己在教学中很随意,对学生的心里、行为不探索,现在由于要研究,要自己动脑,自己动手,把自己的所作所想、学生的进步随时记录下来,并能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严谨施教。改掉了以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通过学习实践使自己变得更充实了。现在我一有时间就把这一天当中的教学回忆一番,把值得当成经验为自己保留的及时记录下来,把需要改进的问题列出来,通过查阅资料等及时改进,使自己业务水平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三、自己的个人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小课题的研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学习理论,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和实践,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时我就必须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同时我还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亮点、成功之处,并且取他人之长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对自己的个人能力是一次极大的提升,教学理念也有提升,也开阔了眼界,站的角度也会更高,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

  四、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主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书籍,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这次课题研究,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摘抄好词佳句,在文中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悟见解,哪怕是一句话都行,只要认真了,用心了就行。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写出自己面,教师们往往既敬畏科研,又在敷衍科研,甚至反感科研;觉得科研很神秘,觉得科研离自己很远,觉得做不做科研没有什么关系,等等。具体说来,中小学教师科研或者说课题研究有如下几种令人堪忧的现状:

  现状一:重申报,轻研究。很多教师很重视申报课题,但不重视研究,甚至没有研究,只是挂个名而已,没有真正的“精力投入”。有的是有“两头”没“中间”(只有申报与结题),没有研究过程,结题的时候只是“匆忙间”整一篇文章;有的则是“有头无尾”,不了了之。所以,很多教师从来就没有真正体验过自己策划、设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访谈、归纳探究、交流分享及结题展示等课题研究过程带来的快乐。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他们申报课题原本就不是为了研究,只是为了职称评审或者应付任务,而非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

  现状二:课题又大又空。教师课题“假、大、空”的现象比较严重,与教师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尤其缺乏对教育教学细小环节的研究;课题往往也是“拿来主义”,而不是自己的“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无病呻吟”,毫无意义。

  现状三:缺乏课题研究的动力。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缺乏课题研究的内驱力;有些教师则缺乏课题研究的兴趣,没有尝过科研能够改进教学、发展自我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甜头;还有些教师则缺乏与他人分享教育智慧的愿望和胸怀。

  现状四:很多教师没有机会做课题研究。这一点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由于过分强调统一“规划”课题,过分强调“集体”研究,所以,课题研究变成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变成学校领导和部分骨干的“专利”。于是,一部分人始终拥有着话语的“霸权”,而更多的人则长期“被压迫”着、被“边缘化”。事实上,个别化的课题研究,才是人人平等参与的,才是深刻的、有实效的和可行的。

  现状五:课题研究要求过高。由于过分强调理论提升,过分强调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规范,很多教师缺乏教科研能力,又得不到适时的、有力的指导,所以对课题研究常常有一种“自我无力感”,觉得课题研究有点“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现状六:课题研究的时效低。前面几种情况必然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课题研究的“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课题研究不能实时、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没有发展到能引起自我转变的层次,这往往会带来一种“恶性循环”。

  简而言之,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大都是“假、大、空、高、难、远”。那么,我们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课题研究呢?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2

  目前社会特殊家庭多,在学生群体中,特殊家庭学生往往生活缺温暖,情感少沟通,心理有压抑,性格趋偏执,成长易走弯路。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课题组长郎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有关《农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从刚开始的去向模糊,经过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我们的方案。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组长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组内讨论时,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次讨论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

  二、实践出真知。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完成特殊家庭子女情况汇总表、帮扶记录以及教学案例的研究,使我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的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今天我们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成绩。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3

  本周六,学校教研室汤主任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开展了《微型课题研究方法》的讲座,听后让我耳目一新。

  讲座一开始首先借鉴苏霍姆林斯基一段话,他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很显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教师坚持做教育教学研究的话,那么,教师的劳动就会成为一种乐趣,天天上课就不会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教师就会很幸福!有时我们不是经常会感觉到了“不乐趣”、“不幸福”吗?也许生活中就恰恰少了一点“研究”和“琢磨”的过程吧!

  而以往的我对于课题研究也是很迷惑,通过讲座明确了进行微型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发现问题。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风,选择的课题应该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要是自己熟悉的内容,还有就需要课题一定要有价值。实际上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一个问题的讲解、后进生的转化、某节内容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安排等等。课题的价值有赖于有效的反思。

  第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微型课题研究寻找方法其实也就是一个借鉴的过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微型课题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第三,解决问题。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微型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记录、反思和总结。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方法不能实施奏效,应该再回到第二步寻找更好的方法。要特别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注意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

  第四,解决过程总结出来。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写出来。这曾是我最匮乏的部分,而听了讲座后才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总结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更可以是“教育教学反思”。

  第五,把总结出来的方法应用与教育教学。就是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这是微型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改进。

  经过讲座系统的归纳回头看看自己,身为一线的教师,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一些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只是我们缺少一些搜集、整理、总结概括的过程,没有形成一些科学的体系而已。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识,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一个小问题、实问题的同时,让自己成长为专业化、科研型的教师。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4

  近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忙碌而充实。可谓:在研究中成长、在辛苦中收获、在学习中提高。

  最直接的感觉是忙碌。一是忙于。课题研究,首先就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研究过程中,更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验证、补充或发展他理论。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这就必须让阅读成为习惯。阅读虽然益处多多,但远没有功利性阅读、消遣性阅读来的,所以我常常在经抵制诱惑的艰苦的思想斗争中手忙脚乱。二是忙于写。由于自己的文学功底实在太薄,写作时失语现象特别多,话到嘴边吐不出,出来的也总是词不达意,所以写作对我来说耗时耗力,反反复复,很苦闷。

  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一是课题研究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由于课题研究注重了研究学生,又特别关注细节,这加深了自己对教学的与体验,使自己的经验得以丰富,课堂教训得到修正,教学的理念也不断更新与优化。比如原来备课多是站在教师立场上去设计与,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课变得花枝招展,而现在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需求作为载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洁有力,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原来听课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表现,现在知道要将教学活动与教学情境及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即“教”是于“教什么”的等等。

  二是课题研究规范了自己的教学行为。自从参加课题研究之后,伴随着理论的学习及研究的深入,上课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比如,对照由全区老师们研讨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环节的要求,我在原来的授课中,对于诸如“复习旧课、评价、导入新课、明确、归纳总结”等环节并不重视,也就常常给忽略掉。但现在由于所担任的子课题“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归纳总结”的研究,这些环节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我把复习与预习相结合,先检查后评价激励,通过创设情景及例题解析促使学生参与课堂等等。归纳总结习惯的养成则经历了“由课上到课后”的过程,这些做法使我的课堂教学不再随意、随便,得以规范,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每进行一个步骤都需要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只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的反思、审视自己的工作,才能发现解决课题的方法。通过回顾、诊断自己的行为,或肯定、强化,或否定、修正。“反思”由被迫到自觉再到成为习惯。通过反思修正了自己研究的方向与策略,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的行为。

  四是课题研究使我敢于、乐于尝试新的教与学的模式。这主要是对小组学习的尝试。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以前的时候一说小组合作,我总感觉它不适用于思想品德学科,因为我们没有、数学学科那么多琐碎的知识点和巨大的练习量,而且使用起来那么麻烦,如科学分组、指导合作、培养组长、合理评价等等。可当我的“课堂参与”子课题的研究进入到这样一种阶段:创设情境、评价激励等手段都不能促使学生大范围尤其是学困生参与课堂的时候,我不得不着手使用小组合作了。而事实证明,合作学习的课堂充满的活力,充满人性的光辉。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能力强的主动帮助其他,帮他们理解,教他们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增加了学困生参与课堂的信心,创造了全员参与的条件,学习的效率大幅度提高,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课题研究让我的教学进入了全新的领域。

  总之,课题研究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它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让我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我还要继续耕耘,继续收获。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的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显然,数学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课堂观察能力、质疑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探究学习是教育所应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学习方式,它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接受科学结论,而是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因此,科学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今年,我们在学校领导和专家指导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开始逐渐深入《课堂观察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这一课题研究领域。从刚开始的概念模糊,经过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我们的方案。由于我是第一次深入系统的做课题,缺乏经验,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走了不少的弯路。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用心做课题

  用心做课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太容易办到了,其实不然,对于老师来说,正常的教学及各项教育工作已经令老师很费心了,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前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上,以补充我们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如果不去用心做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效有质。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是认真及时完成课题组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尤其是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学习反思内容也都是我在认真学习相关文章之后的真切感受。在研究中,我发现班上同学基础差异特别大,我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把它分成A、B、C三层,其中基础性问题以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面向暂困生学生;中档题则面向中等生学生;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向优等生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不同的数学。同时,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我也在情感激励上给予分层对待,当学生作出圆满的、富有创造性的、有独到见解的回答时,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常用“很好”、“真棒”、“好极了”、“很有创见”等言语;对于质量不高的回答则用“好的”、“嗯”、等词语来表明还不完全正确,尚有讨论的余地;对不能作出答案或回答有错误的,我则投出期待的眼神,说:“你先坐下,听听别人的意见,好吗,”其他同学回答后,再次请前者重复一遍,大家加深印象。这样做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面向全班同学大胆地答问,增强了他们主动参与的自信心。另外,完成作业也分层次,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诸如知识的多少,思维成份的多少等),而且也包含在质的方面(诸如知识的深浅,思维水平的高低等)。从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为教师创设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让教师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调动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我们总是积极参加研讨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同时,我更认真备课,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试着用新的理念和方法上好随堂课。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觉自己在慢慢地成长着,进步着。同时,我也发现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制约着我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以期获得更大进步。

  四、科研能力提升了,同时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在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今天我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成绩。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6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在研究本课题过程中,我作为者,更是感受深刻。为了能够把课题做好,我找到了我校的几位有相当教学经验的一线老师和我一起做课题,他们在教学中是佼佼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是全身心投入,大家齐心协力,甘于付出,不计得失,最终促使了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一定要能帮我们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一定要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同时还要“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研究,以小见大。“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

  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有关老师,家长,并请教了专家,最终我们选择了《庐陵文苑,校本科程研究》这一课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它进行了多维化的设计研究。该课题以认知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为依据,以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吉安的人文和白鹭洲的悠久历史为研究对象,以如何成功地在我校展开校本课程为目标进行研究。依托历史与社会教材这个载体,积极调整和优化课堂策略,使我们的研究成果渐渐显现成效。

  以下是我们自我的一些小小做法:

  1、我们首先成立了课题组,对我们如何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进行了设计。由于我们的课题是校本课程的研究,所以,我们必然会用到很多的文献。于是我们分工合作,年轻老师负责在网络上找到相关资料,而有些历史文献,就干脆我自己动手查找。在过程中,我们有精确的时间安排,确保研究的时间。

  2、查阅大量资料文献,并集中学习了庐陵、白鹭洲历史、白鹭洲历年成就和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内容,使课题组更新了观念,对本课题的认识加深,明确了研究的意义。

  3、发动学生一起研究。作为一线老师做课题,而且是与我校有密切关系的课题。我们还注重发动学生一起,我们开展了征文活动,学生跑白鹭洲活动等。

  4、每学期初根据自己的教学、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等,制定研究,每学期课题组确定一个研究方面,我又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再进行了进一步分解,每月每星期集中研究其中一点。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7

  XX年xx月xx日我参加了未央区在大明宫小学组织的课题研究专项培训,在培训会上,西安文理学院的杨老师作了题为《课题研究的实施》精彩报告,受益很多,感受颇深。

  杨老师的的《课题研究的实施》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对研究中的误区讲解的非常清楚,把我们在日常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失误做了总结说明,使我对课题研究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许多疑惑中行的问题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特别是杨老师的整个讲解过程幽默生动。例举了大量的课题研究实际情况,用实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把一个比较复杂的研究问题简单化了,更便于我们一线老师的实际操作。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体会简单写出来。

  一、通过培训使我明白了课题研究实际上就是要解决我们日常教学中的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对象研究问题要切合实际,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对象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去选择研究课题,切忌空而大,没有实际价值,更不能为了某一功利的目的而去研究。用杨老师的话说,课题研究就是对我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处方",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说课题研究的首要前期是"脚踏实际"。

  二、通过培训使我清楚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整体过程。课题就是一个问题、一个主题,课题研究是科学研究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了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等。我们所进行的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成长的需要。课题研究必须具备: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推广性原则。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选题、论证、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按计划实施研究、研究结果的呈现、结题鉴定等。杨老师特别强调了"按计划的实施",他说:任务一定要具体到每一个人,具体到时间(可以提前几天),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杨老师认为课题研究最重要的是选题,课题的来源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选题一共有四个方面:

  1.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2,从教育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3、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4、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选题注意事项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课题论证是对已初步确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是课题确定的深化。

  三、培训使我收获收获最大的是杨老师就我的《中学政史地课堂合作学习的调查研究》课题进行了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其中他以我的研究重点讲了研究的方法,对我的课题研究触动很大。如:杨老师倡导的第一个研究方法是:同伙中的辩论。他认为就某一个研究课题提出后,课题小组的成员在一起展开辩论,提出问题,寻找研究的侧重点,在大家的讨论中拓展思路,逐渐形成清晰的认识。进行一个课题研究不要着急着动手,要"认真的思考"、"深入实际中去调研"。如:杨老师很快对我的课题提出了许多问题,"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和合作学习";"学生、家长对合作学习的看法";"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有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有考虑到。我们犯了一个最初级的错误:拿到课题就立即开始动手操作,没有找到实际的操作点。

  四、把杨老师的培训和我自己的实际课题研究进行对比,我发现自己的研究差了许多的环节,甚至还有一些环节自己根本没有想到,如:在结论方面,杨老师提出"你的研究是否推广",这个问题我自己根本就没有想过,想想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把课题研究当做了一项任务没有真正从教学中去落实研究。

  总之,通过培训使我我认识到进行一个课题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个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团队,踏踏实实干事的教学者。我也坚信认识比行动更重要,我们要进行课题研究,一定要首先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然后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思考,不断尝试新的挑战。我们要组织了一个规范的团队,不断学习,要科学、有一定的策略。

  进行课题研究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调研,立足课堂致力于课堂改革,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最后把简单的事做好,脚踏实际、认真思考、深入调研、持之以恒进行课题研究。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8

  我是清华园学校参加课题《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课题组成员董娟,借课题结题之机会,本人在这里谈谈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课题组各位成员同甘共苦、齐心协力,使课题研究工作如期进行、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结合教学实际,用心选好课题。

  作为是一所建校时间不是很长的民办学校,我校目前所招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从我县18个乡镇里招收上来的,经过这几年的教学过程,发现这些来自于农村的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存在一些不想开口、不敢开口,表达能力差、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等等。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我们在陈子彬校长的带领下,初中部英语老师提出了《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其他成员技术上和精神上的大力支持,深切感受到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对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课题研究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主持人陈子彬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最终顺利完成课题的各项工作。

  三、从事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完成课题研究,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收集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案例,研究应对策略,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抽查,通过在实践阶段的调查问卷分析,我掌握了很多的科学数据分析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从事课题研究工作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具有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这一年我一直从事初中的英语教学,虽然工作较忙,但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的知识面得到拓宽,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深深体会到从事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位能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师。

  当然,课题研究领域浩瀚无垠,我们取得的成果只能说是沧海一粟。我深感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专业理论支撑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进步。以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老师一年来对我们的关爱与指导。

  谢谢,谢谢大家!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9

  课题组成员:李俊芳,薛运茹,韩叶卿,候彦超,冯柯菁,澹台恒芳,程晓磊

  上次有幸听取了专家和教育局领导的如何做课题研究的报告,感觉收获很大。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提升自我。通过学习,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育事业的需要,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知道了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体会如下: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选题注意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不要贪大求全。要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二)其次要做好方案

  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所以,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用心去做好方案,就是向课题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在制定课题方案时,要注意确定课题类型以及它的实践意义(理论价值)。要做好文献检索,看看选定的课题的已有成果和对具备的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并且要拟定好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以及确定其成果及表现方式。

  (三)最后要培养自己的文献检索和信息收集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数字时代,作为当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献检索和信息收集能力。专家在会议上介绍了许多文件检索网站和期刊。对此我们感觉自己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今后,我们在教学教研过程中,要注重加强自己的教研能力的提高。跟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脚步。

  总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只要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去做、用心积累,加强团队合作。一定有所收获。我将为此而好好努力。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0

  去年,我校申请了泰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农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年以来,理论学习、培训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也使我对特殊家庭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去关爱这些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寻找相应的对策。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题会议令我豁然开朗

  开题会议上由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开题报告后,市级、县级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我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特殊家庭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总是被单独教育的对象。到底他们的学习现状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况怎样?我们很需要去多加关注这些问题。可是我们注意到也有个别特殊家庭学生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令老师也暗暗钦佩。这些表现优秀的特殊家庭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鉴他们的优点去帮助那些学习困惑的特殊家庭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理论学习。经常性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读书摘记。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的概况,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特殊家庭学生教育个案。我每一次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案例时,都得到一次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遗憾。每每过后,我都会不断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

  当我越深入了解这些学生,我的心情越复杂。他们的境遇令人担忧,他们是社会上最孤独无助的群体,他们的心中渴望理解和关爱。有些特殊家庭学生因为爱的缺失,成绩下降;有些学生由于教育不当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父母导向而成为问题学生。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

  度过,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爱。关心一下特殊家庭学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天气寒冷了,他们有没有添加衣物。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时多与他们谈心沟通。还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们。让这些中学生感觉到虽然远离父母亲,却没有远离父母般的爱,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笑对人生,健康成长!

  二0一*年六月二十日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1

  20xx年4月20日-21日在我校张校长的带领下,我和我校其他几位教师有幸参加了省教科所组织的全省教师关于课题研究方面为期2天的培训,我感觉受益匪浅。

  首先由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书记刘永和教授就《如何把教研、科研成果积极转化成教育行为》和《“教师教科研”的光荣与梦想》两个主题做了精彩的演讲。其中刘教授提到基层教师需要个人课题、微型课题,课题要有“小、巧、实、新”的特点;并对课题申报的一般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具体的指导和培训。最

  后刘教授还就如何从别人的优秀课题中学到对我们自己有用的东西进行了解析和示范。通过刘教授的培训,使我真正从思想上愿意认识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通过培训学习到了一些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的、实用的方法,对以前自己做过的一些课题也有了新的认识,我更加坚定了今后要认真做课题研究的信心。

  然后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旭东教授主要对以下三个主题做了培训:1、教育研究的特点和要素;2、教育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介绍;3、课题的科学实施流程与方法。其中刘教授提到的“教育研究必须为学校工作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服务”、“要从学校和教师工作实际提出课题,开展研究”、“教育研究的目的是改善我们的教育行为”“教育研究要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感受到教育生活的幸福”等观点使 我茅塞顿开,获益良多。紧接着由甘肃省第九届教育实践成果获奖者王俊莉校长用她自己的课题研究实践经验向我们说明了学会选题的重要性。

  同时让我体会出当一个人真正从工作中体验到到乐趣时,工作就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而且只有当人享受工作的时候才更有创造性。所以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做教师,就应该做快乐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做自己喜欢的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感染学生,要用我们充满爱的心和眼睛去发现教育生活中微小的、闪光的、感动我们的东西。并把它及时捕捉下来,细加分析。 最后由兰州市教科所教研员朱武兰老师跟大家分享她进行课题研究的一些体会。朱老师对教研课题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让我对课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惧怕研究课题到觉得研究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刚开始对课题的迷惑到现在对课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脉络认识,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以后研究课题提供了一个方向。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在课题研究的认识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变。同时我还具体学习到了很多在今后做课题研究时有用的很多方法,如:教育科研的选题与论证、如何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与综述、研究过程的设计与展开、教育 研究的方法等。所以这次培训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是一次极好的促进和指导。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以方便更多的一线老师更快地成长和进步!

  20xx年4月26日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2

  9月18日,我有幸参加池店镇教科研课题研究培训会议,此次培训邀请了XX市教师进修学校的资深教师---陈淑端,她作了《立足实际,实效开展课题实验研究》的专题讲座。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茅塞顿开,收获颇丰。

  首先,作为一名基层小学的老师,对于“课题研究”这个词总感觉一知半解。每次想进行一次课题研究,却不知从何下手。而陈老师的这次讲座就像一场“及时雨”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陈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育科研和课题的概念,并引用了大量实例,与全场教师探讨了课题该如何形成,做课题的过程以及课题研究中会出现的种种问题等。在如何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如何实施研究方案中,也做了详细的解读。陈老师激情洋溢的讲解,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

  其次,陈老师渊博的知识让我佩服,让我更加明确作为一名老师就要“活到老,学到老”。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有过深刻的论述:“学生可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不学无术;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的不通专业,那么,除了蔑视以外,你永远得不到什么。”你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无论在科学文化知识上,还是思想道德方面都是如此。当前的学生思维开阔,课外知识来源渠道众多,求知欲旺盛;家长的文化水平和素质的快速提高;社会对知识的需求转变等等。所有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才能做到不误人子弟。否则,死守着老观念,用陈旧的知识去教学生,这不仅是误人子弟,更是拖课程改革的后腿。

  最后,要把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是离不开团队精神。在当今社会,教师个人的学识和水平都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优秀的教师是学校的资源,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则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的团队精神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是因为:第一,在现代教育理论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教育思想——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第二,在团队之中,各个成员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第三,团队获得的信息量是个人信息量的数倍甚至是几十倍,而丰富的信息量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在团队的协作中,每一个成员都学会了与人相处。总之,教师以团队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可以极大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在科研中达到教师思想观念和人格精神的不断升华。

  本次培训会,让我大开了眼界,为我们今后的课题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我对自己的课题也充满了信心,希望多参加这样的培训。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3

  课题研究是推动幼儿园不断前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经验的逐渐累积,是教师科研成长的源泉。幼儿园的教科研研究也在实际开展过程当中促进了一线教师本身的执教能力与认知水平。

  近年来,幼儿园课题的开展也在不断的稳步推进,教师参与课题的积极性也在逐年增高,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当中也会让我们受益匪浅,在参与查英老师的市级小课题之后,对数学领域的教学活动有了更加新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对游戏化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的组织策略、游戏环节的设计、问题的抛出与评价反馈都对日常的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课题开展以来有以下体会:

  一、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捕捉问题

  幼儿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与孩子的互动教学中度过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做研究,重点要解决的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而这些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是诞生于教学场景之中。教学场景就是这些具体、实际问题的发源地。因此,教师必需关注教学现场,对其作深刻分析,以挖掘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举个例子,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教学时间、区域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用餐时间等,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整块的活动时间之间都有过渡环节。过渡环节的合理利用有助于幼儿做适当放松或心理准备,顺畅的投入每个活动中,增加效率,也有助于幼儿思想和身体的衔接。

  二、研究进程清晰呈现

  课题的研究过程以行事历的形式进行呈现,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一边帮助自己完整思考、梳理整个课题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过程等,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和进程,进而梳理自己在课题开展过程中的问题。

  三、积极寻找实践中的问题

  在发现问题之后,要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小课题研究最关键,也是最有价值的一步。借鉴别人经验的方法很多,例如可以阅读相关专业书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或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然后通过自身的反思,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综合,确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尝试以研究所得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

  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研究中所寻找到的方法可能效果并不好,需要再返回到第二步。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既不要幻想马到成功,也不要因为再一次失败而沮丧。

  五、总结问题解决的过程

  研究成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教育叙事,写自己这一过程的心路历程,谈谈体会,还可以写成教育案例,形成典型经验,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其次,要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改进。

  在课题参与研究的期间,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课题,活动设计、个案观察、反思研课等多种形式下参与到数学活动当中,也在通过一种游戏化的方式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内容得以简单呈现,让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收获专业知识,让孩子在每一次的设计中得到经验的提升,也是在通过小课题的“研修”促进教师本身在今后的执教过程中收获更多。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4

  我的子课题《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材处理的研究与实践》结题并获得了省一等奖。很高兴也很激动,经过几年多的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和及时的分析总结,我的课题研究终于取得了成效,而我

  也从中收获满满。亲身感受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魅力。并且今年又有一个课题立项了,并于20xx年12月27日成功开题,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专家的指导引领助力成长

  课题开题时,专家们轮番对课题开题报告中的内容进行论证分析,可行性分析,合理性分析等。本来我开始觉得很乱,没想到专家们指点后,思路清晰多了,明朗多了,条理清楚了。并且不同的专家会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指导。真正让我受益匪浅,迅速成长。

  二、用心做课题

  课题研究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所以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必须用心去做课题。对于老师来说,正常的教学及各项教育工作

  已经令我们很费心了,特别是信息技术老师,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前期,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有关学生,并请教了专家,最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课题进行了设计研究。如果不去用心去做、去来断分析,思考、总结,我们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质有效。

  三、做课题的意义

  首先我做课题是为了评聘职称的需要,没想到真正用心去做,对教学很有指导作用。通过这个课题研究活动,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所谓"课题",就是研究教学中探究的问题。课题工作的展开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进行问题聚焦的过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每天都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尝试去分析,去摸索解决,积累一些教学的经验,最终沉淀为自己的东西。殊不知,这个过程中我们便是在搞研究了,只不过在分析、摸索中我们要勤于去提炼,总结,形成文字。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很有必要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以前主要重视课堂,忽视研究和提高自我。参与课题,我不断学习课题研究的方法,不断吸取别人的经验,原来不知道的知识和方法,现在通过学习也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课题研究本身注重研究,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教学规律,研究教学中存在问题,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

  课题研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能只靠一个人孤军奋战,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要有凝聚力。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中,不管是调查分析,论文撰写,我们都进行相互协作,帮助其他老师出谋划策,互相修改,提供意见和建议。在研究中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团体凝聚力增长,向心力增长,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5

  课题研究讲究科学,严密性,而这种特性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原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我认为简单的问题,只要简单的讲解、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就能够理解、掌握该知识了,但是当学生真正做起习题或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非常糟糕,当时便归责于学生的能力差。但是,现在想来实际责任在我,我没有给学生表现能力的机会,课堂没能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努力培养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验操作能力,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课堂上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所有的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由学生代替完成,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完成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增加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更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仅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长时间记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拉近了我们师生的距离。

  通过一年的研究,我寻找时间阅读了大量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我所任教的班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中,我我所任教的班级达A率、达C率、平均成绩均居全县前列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能够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对于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是不无益的。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8

  面对课改的大潮,现代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中学教师,将如何面对新的形势,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呢?做为一线教师的在不断地努力着,努力地让自己与课改的精神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我觉得要先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要改变教师的角色。因此,我便参与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学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学习和不断探索,我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有了很多很深刻的体会。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就观念而言,新形势下,我们要明确:学生是一个有想法、有活力、有创新的独立群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而并非是在预设的教育情境中指挥学生学习的领导者;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活动。就行动而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也就是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多进行形成性评价;还要关注教学效益,并具备一种反思意识,不断思考、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我认为新课程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改变,既是根本又是关键。我们的观念转变成功了,角色改变成功了,这才有基础谈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谈成功的课程改革。刚好课题的题目与些相吻合,以下谈谈这次参加这次课题的几点体会,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充分尊重学生 正确引导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和谐、互动合作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还体现在激励和赞赏学生上,要寻求学生的闪光点,抓住以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鼓励,使他们得到努力奋发的动机。尊重学生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这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前提条件。其次,首先要理解、接纳学生,理解可以遵循换位思考的方法,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在思想上接纳学生。再其次还要信任学生,信任的前提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信任最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这样的信任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鞭策,它的激励是其他任何力量无法比拟的,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的引导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共同探究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往往是无原则的批评和抱怨说达不到的。

  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开拓学生学习活动的领域,探索学习活动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题,要吸收、要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观念和方法,就需要进行积极的活动,因此,学生不是消极的听众,不是灌输知识的口袋,而是接受教育的主题。知识和技能作为学习的对象则是客体,教师的“教”便是主客体联系起来的媒介,这种媒介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主题作用发挥的程度如何,更多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是否得法。因此,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把学习主动权真正教给学生,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教育观念是教育工作的理性支撑。数学教师更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备课方式改变。新课程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知识应当属于人的认识范畴,知识的获得和掌握,都离不开认识主题的活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准备当中

  就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备课。教案的编写,传统的已不适应现代的需要,现代的教案意味着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需求的话题作为具体的载体,创造性的把握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比竞争更重要的能力,是新一论课程改革强调的学习方式。将“小组合作”引入课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搭配成若干个小组,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路,能力强的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帮他们理解,教他们表达,在合作学习中上进互长,调动全员参与的意识,创造全员参与的条件。小组合作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机会,有效合作学习唤醒了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师角色要转变正确

  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要求我们数学老师要扮演好新的角色,陈腐不变就只有等着被淘汰。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往着多元化发展了,不仅要成为教学中主动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还要成为课堂活动中的指导者,另外还要做课堂教学动态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只有不断地正确定们我们的角色,不断的探索、学习,充当好学习的促进者的作用,才能完成新课程的使命,使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总之,现在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角色与行为的变化,这个变化同样也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这种变化已经不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教育环境的规定,一种教学发展的趋势,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必将铸造一代新型的教师。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9

  20xx年9月在县教研室李振刚老师的带领下,由奇台三小、四小牵头,与其他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的各位成员,克服了地域、时间等重重困难,积极开展各项课题实验活动。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使我对课题研究确是有了一些感悟,并在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下面就自己的实践工作,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参与课题研究使我成为学习者。

  一年来,通过定期开展的课题研究活动,我加强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地去寻找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如从网上下载、从杂志上寻找,到图书馆收集、分享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和认识。

  二、课题研究论文的撰写使我成为观察者。

  通过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慢慢地学会了记观察日记,经过一年来的课题研究,让我知道根据课题去记录学生的成长、变化,以及老师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的成长感言,从刚开始的不知道写什么到后来可以就课题写出一篇论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学会了观察,观察学生的活动,观察学生的行为,而这些记录下来的自己课题研究中、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就成为我论文的很好的论据,同时我也学会了根据自己活动的开展情况定期写下评价记录,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仔细去分析,认真地记录,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就会用我们的笔,生动地再现师生互动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从多角度观察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活动的实践使我成为思考者。

  通过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我会针对自己开展活动认真进行反思,总结哪里做得正确,哪里还有待改进,一年来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题研讨活动,如课题教学观摩、课题论文交流、录像课等。活动前,我会根据自己班级的研究主题,围绕课题的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并针对推敲每个活动的环节,尽量把活动开展地更完美。活动后,我会围绕研究目的开展的活动,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改进。从而增强了自己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的能力。同时,通过自己不断反思和实践获得的经验,撰写了多篇论文和教学案例并获得了自治区及国家奖项,获奖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了。

  四、课题研究使我成为成长者。

  一年来,在参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中,我由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渐渐地得心应手,我认真参与课题组的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成长,由原来不敢参加大赛,到现在应经在两次录像课评比中荣获自治区二等奖、一等奖,课题研究为我的成长牵线搭桥,从熟悉课题、理解课题,到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尝试活动前的准备到活动后反思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体验着课题研究带来的的成功快乐,促进我们继续搞课题研究的热情。

  在课题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我与我的同仁们共同成长,就让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真正锻炼能力,增强自信,提高自己,服务学生。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0

  去年,我校申请了桂林市级B类重点课题——《农村中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一年以来,理论学习、培训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也使我对留守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去关爱留守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寻找相应的对策。

  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题会议令我豁然开朗

  开题会议上由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开题报告后,市级、县级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

  我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留守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总是被单独教育的对象。

  到底他们的学习现状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况怎样?我们很需要去多加关注这些问题。

  可是我们注意到也有个别留守学生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令老师也暗暗钦佩。

  这些表现优秀的留守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鉴他们的优点去帮助那些学习困惑的留守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理论学习。

  本学期在第一次课题活动时给我们每位成员发一本“课题专用笔记本”,经常性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读书摘记。

  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关注留守学生的概况,学习他人好的经验。

  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留守学生教育个案,并由课题组出版专刊。

  我每一次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案例时,都得到一次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遗憾。

  每每过后,我都会不断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

  当我越深入了解留守学生,我的心情越复杂。

  他们的境遇令人担忧,他们是社会上最孤独无助的群体,他们的心中渴望理解和关爱。

  有些留守学生因为爱的缺失,成绩下降;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教育不当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父母导向而成为问题学生。

  这些不在父母身边的留守中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给予留守学生更多的爱。

  关心一下留守学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天气寒冷了,他们有没有添加衣物。

  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时多与他们谈心沟通。

  还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们。

  让留守中学生感觉到虽然远离父母亲,却没有远离父母般的爱,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渴望。

  刻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远。

  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笑对人生,健康成长!参加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优秀范文篇2

  参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近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忙碌而充实。

  可谓:在研究中成长、在辛苦中收获、在学习中提高。

  最直接的感觉是忙碌。

  一是忙于读书。

  开展课题研究,首先就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研究过程中,更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验证、补充或发展他人的理论。

  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

  这就必须让阅读成为习惯。

  阅读经典虽然益处多多,但远没有功利性阅读、消遣性阅读来的快乐,所以我常常在经抵制诱惑的艰苦的思想斗争中手忙脚乱。

  二是忙于写。

  由于自己的文学功底实在太薄,写作时失语现象特别多,话到嘴边吐不出,出来的也总是词不达意,所以写作对我来说耗时耗力,反反复复,很苦闷。

  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一是课题研究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由于课题研究注重了研究学生,又特别关注细节,这加深了自己对教学的感悟与体验,使自己的经验得以丰富,课堂教训得到修正,教学的理念也不断更新与优化。

  比如原来备课多是站在教师立场上去设计与策划,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课变得花枝招展,而现在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需求作为载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洁有力,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原来听课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表现,现在知道要将教学活动与教学情境及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即“怎么教”是服务于“教什么”的等等。

  二是课题研究规范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自从参加课题研究之后,伴随着理论的学习及研究的深入,上课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比如,对照由全区老师们研讨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环节的要求,我在原来的授课中,对于诸如“复习旧课、评价激励、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归纳总结”等环节并不重视,也就常常给忽略掉。

  但现在由于所担任的子课题“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归纳总结”的研究,这些环节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把复习与预习相结合,先检查后评价激励,通过创设情景及例题解析促使学生参与课堂等等。

  归纳总结习惯的养成则经历了“由课上到课后”的过程,这些做法使我的课堂教学不再随意、随便,得以规范,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每进行一个步骤都需要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只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的反思、审视自己的工作,才能发现解决课题的方法。

  通过回顾、诊断自己的行为,或肯定、强化,或否定、修正。

  “反思”由被迫到自觉再到成为习惯。

  通过反思修正了自己研究的'方向与策略,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的行为。

  四是课题研究使我敢于、乐于尝试新的教与学的模式。

  这主要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以前的时候一说小组合作,我总感觉它不适用于思想品德学科,因为我们没有英语、数学学科那么多琐碎的知识点和巨大的练习量,而且使用起来那么麻烦,如科学分组、指导合作、培养组长、合理评价等等。

  可当我的“课堂参与”子课题的研究进入到这样一种阶段:创设情境、评价激励等手段都不能促使学生大范围尤其是学困生参与课堂的时候,我不得不着手使用小组合作了。

  而事实证明,合作学习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人性的光辉。

  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路,能力强的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帮他们理解,教他们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增加了学困生参与课堂的信心,创造了全员参与的条件,学习的效率大幅度提高,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

  课题研究让我的教学进入了全新的领域。

  总之,课题研究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

  它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让我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我还要继续耕耘,继续收获。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1

  课题研究是一个艰苦而又漫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上的创新,所以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必须用心去做课题。对于来说,正常的及各项已经令我们很费心了,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由于需要多方面理论,前期,我们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并请教了专家,最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课题进行了多维化的研究。如果不去用心做我们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质有效。

  一是评聘职称的需要,二是教需要。通过这个课题研究,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所谓“课题”,就是研究教学中探究的问题。课题工作的展开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进行问题聚焦的过程。作为一名一线,每天都要投身实践中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尝试去分析,去摸索解决,积累一些教学的经验,最终沉淀为自己的。殊不知,这个过程中我们便是在搞研究了,只不过在分析、摸索中我们便善于去提炼,形成文字。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很有必要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通过《生态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我真正到了练习的有效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挖掘利于学习发展的练习设计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真正有效的练习设计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优质生态的效果,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策略一:出让练习作业设计权,激发作业自主性。

  自主设计练习作业,即在一课时、一单元或者某一模块知识学习完毕之后,学生自己根据知识的重难点、联系点、关键点、易错点等进行作业的设计,再利用平台进行相互作答相互,以达到对知识技能的自主巩固、融会贯通。

  这种师生角色互换的学习活动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学新鲜感与挑战感,带动其学习的参与性。教师通过观察能比较容易了解到学生喜欢的作业题目、形式等,甚至他们对知识理解的出错点也能间接反映出来,教师可以从中积累今后的`作业设计素材,找对设计方向。在作业题目设计的过程中,学生经历对知识的重难点、关键点、易错点等的排查与确定过程,有助于他们养成整理复习、查漏补缺的习惯与能力。

  策略二:留出小小空白处,留住自主评价能力

  学生的作业本上每页都有一块用线条隔离出的空白部分,这一小块空白处是留给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与反思的,如同作业随笔一样。如对错题的即时分析,在错题旁边的空白处注释错误原因、错误订正、预防措施;同时也可标注提醒强调、自我勉励的话语。盖一个自我鼓励的符号,也可写上自己在做题过程中额外的收获等等。随学生自身的需要对这块空白处进行充分、化的利用。而教师随时对这块宝贵的“园地”进行跟踪了解,以更好地把握学情。这一小小空白处看似不起眼,却是我们经历了诸多摸索幸得的“宝地”。

  策略三:借助学科整合,提高数学练习兴趣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似乎对、等课程的活动更感兴趣,一些经常在数学学科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能坚持去完成一个美术学科布置的橡皮泥塑,对比中,我们也在反思,也希望着数学作业能充满这样的魅力。于是我们尽量使数学作业的设计也能朝着趣味性、实践性、化等方向发展。比如,在学习了平移、旋转、对称等数学知识后,要求学生在美术学科的剪纸、折纸活动中完成平移、旋转、对称等知识的实践。学生也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兴趣盎然。

  策略四:将数学练习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

  数学练习如果脱离实际,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了使学生的数学作业更富于生活化、趣味性,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对生活数学的认识能力。我们引入了学科常用的练笔方式一一,进行了学科整合,尝试改变练习形式,让学生编写数学小日记,写下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找数。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了大量的练习作业设计的资料,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我们的课题虽将结题,但探究无止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2

  自从参加《中学物理教学微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小组开始,对微案例有了较好的了解。特别是微视频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较深的体会。

  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微视频一般时间都比较短,大约在6~8分钟左右,但是信息量较大,相对于课堂45分钟来说,合理的分配了课堂的教学时间.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和高效.相比较于初中物理课程,高中物理课程更加复杂,研究的问题更加抽象,尤其是一些物理概念和性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加速度、质点和牛顿第二定律等的理解,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如果借助微视频,就可以向学生形象的展示这一现象,便于学生去理解这些问题.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引入微视频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教师需要搜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并且要将教学过程融入其中,这样在进行第二轮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比较原先做的微视频,寻找差距,及时的改进.同样,通过相互观看微视频,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同时也为教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研究题材.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使用微视频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以这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更易于接收.在课后,学生还可以根据微视频更好的巩固课堂知识.这些都是传统的长视频无法比拟的.

  物理教学中的微视频应用案例

  概念教学中的微视频应用

  例1加速度在加速度这一章节,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加速度,能够区分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并且能够在生活中使用加速度的概念.。两个视频分别是四个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准备起跑和摩托车与助力车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都是从静止到运动的一个运动状态.通过观看不同的人和不同车辆的启动速度,和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的速度变化,去体验在相同的时间内车辆速度变化的快慢.帮助学生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块等意思,为学生学习加速度的定义做好铺垫.视频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按压桌面,发现相对的两个平面镜中的光束出现了移动现象,另一个通过实验人员挤压瓶子,发现瓶口上方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在弹力这一章节,教师在讲解弹力时,通过弹簧的变形和橡皮筋的变形学生能够明显的看出形变,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一些偏硬的物品,如桌面和玻璃瓶,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后变形幅度较小,学生很难产生直观感受,理解上就会有困难.通过微视频实验,学生能够明显的看出桌面和玻璃瓶受到外力的作用后发生的变化.由于这个实验并不繁琐,还可以通过视频演示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动手操作.例3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本章节的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知道超重与失重的含义,并能够通过牛顿定律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将一个台秤放在电梯内,台秤上放一重物,随着电梯的上升和下降,观察台秤的变化,并读出相应的数值.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课本上除了进行了文字讲解以外还配了几张插图,但是这些静态图形并不能够使学生对超重和失重产生深刻的理解.通过使用微视频,这样贴近生活,通过相应的'数值来观察超重与失重的变化,更具有说服力.

  规律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例1匀速直线运功时间和位移的关系本章节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学生能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关系与v-t图象中四边形面积的对应关系。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位移,绘出这段时间物体的v-t图象,将所得的图象均分为几段矩形,并以2倍的数量继续均分,当尽量将这一时间段进行均分的时候,这个矩形的面积就等于斜线段与坐标轴构成的梯形的面积.利用这种微元法思想去理解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的关系是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在这方面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课本上的插图都是一幅幅静止的图形,虽然采用了过度的手法去绘画,但是学生理解起来仍然有难度.利用微视频就可以将这一静态画面转化成动态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微视频慢慢体会微元法思想,较为容易去理解.微视频的内容主要引用阿波罗飞船的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由静止状态同时释放羽毛和铁块的视频,观察着两个物体的落地情况.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解这节课的时候会通过使用牛顿管的方式来做实验,将羽毛和铁块放入其中以抽真空的形式来观察.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对牛顿管完全的抽出真空,在实验中看到的并不是羽毛和铁片同时落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通过这段视频,以事实为证,更能够给学生以说服力,加深学生的主观体验.在微视频中,首先将一块海绵放在斜面挡板的上方,然后在斜面上再放一块海绵,在海面上放上一重物,观察海绵的变化.其次,在竖直的墙面上分别挂上A、B两个橡胶垫,用一根木棒和一根细绳与A、B构成一个三角形,并在细绳与木棒的焦点处挂一重物,观察橡胶垫的变化.然后将细绳换成木棒,再观察橡胶垫的变化.学生在学习力学分解的初期会感觉到无从下手,更不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为何,这就给受力分析带来了不便.在教学中引入微视频后,学生就可以直观的看出力的作用效果,再配合视频中绘制出受力分析图,更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通过海绵的变形,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这个重物的受力方向.微视频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给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得以落实的重要措施.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3

  去年,我校了桂林市级b类重点课题——《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年以来,理论学习、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使我更深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也使我对留守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去关爱留守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寻找相应的对策。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题令我豁然开朗

  开题会议上由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开题后,市级、县级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我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留守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总是被单独教育的对象。到底他们的学习现状?思想、生活、情况?我们很需要去多加关注这些问题。可是我们注意到也有个别留守学生各方面表现非常,令老师也暗暗钦佩。这些表现优秀的留守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鉴他们的优点去帮助那些学习困惑的留守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理论学习。本在次课题活动时给我们每位成员发一本“课题专用本”,经常性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读书摘记。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当今发展趋势,关注留守学生的概况,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留守学生教育个案,并由课题组出版专刊。我每一次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时,都得到一次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遗憾。每每过后,我不断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

  当我越深入了解留守学生,我的越复杂。他们的境遇令人担忧,他们是社会上最孤独无助的群体,他们的心中渴望理解和关爱。有些留守学生因为爱的.缺失,成绩下降;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教育不当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导向而成为问题学生。这些不在父母身边的留守中学生,大多数是在度过,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给予留守学生更多的爱。关心一下留守学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天气寒冷了,他们有没有添加衣物。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时多与他们谈心沟通。还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们。让留守中学生感觉到虽然远离父,却没有远离父母般的爱,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笑对,成长!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4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的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显然,数学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质疑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探究学习是教育所应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学习方式,它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接受科学结论,而是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因此,科学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去年,我们在学校领导和专家指导下,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开始逐渐深入《小学数学科学探究学习课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研究领域。从刚开始的概念模糊,经过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我们的方案。由于我们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统的'做课题,缺乏经验,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走了不少的弯路。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用心做课题

  用心做课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太容易办到了,其实不然,对于老师来说,正常的教学及各项教育工作已经令老师很费心了,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前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上,以补充我们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如郑长龙教授对科学探究本质解释,赵小琴、李洪俊老师的观点等等。同时课题主持人夏老师也多次对我们进行了课题方面的培训与讲解,如果不去用心做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效有质。

  二、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会上,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个交流会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

  三、科研能力提升了,同时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在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今天我们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成绩。

  感言: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5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水墨画艺术更是承载中国文化的艺术形式,属中国的国粹艺术。虽然中国画有着它自己的独特魅力,但是它的色彩并不像油画棒、水彩笔那样鲜艳、丰富,主要靠墨色的变化来表现画面。低年级学生喜欢漂亮的色彩这一特点,使中国画不能在第一时间里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而对它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低年级的学生又是很难理解的。那么如何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这值得我们教师好好思考。

  一、以游戏为主调动兴趣

  爱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喜欢想象。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在教学《水墨游戏》时,我用玩游戏的方式导入,用毛笔、墨汁、加水、在宣纸上做各种活动。接着又形象具体的进行了演示,让毛笔站直了走一走,扭一扭,跳一跳,打个滚……然后想一想,添画完成一幅作品。同学们在了解这个奥秘后,都急于尝试。在这个玩的过程中,

  无论学生的水墨涂抹是什么样的效果,只要表现出了墨迹的"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等变化,教师就应让学生认识到他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使其充分感受水墨游戏的快乐和墨迹变化呈现的美感,让他们在自由的水墨空间中愉快地散步。通过画面的展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水墨的浓淡干湿和线的曲直粗细,并抒发了自己快乐和愉悦的心情。

  二、名家故事与欣赏教学开拓学生视野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绘画经过各时代、各民族的画派风格、艺术形式、表现技法等不断演变、提高,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一代代中国画家经过各自终身不懈的追求,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绘画作品,流传下来的旷世杰作,不胜枚举,各种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它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欣赏课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国画教学中,我经常网上查找有关画家的成长故事,比如:《徐悲鸿三请齐白石》、《齐白石和他曾孙的故事》《唐伯虎学画》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把枯燥的欣赏讲解,生动有趣的穿插到教学上。学生往往被我惟妙惟肖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也在语言表达上,概括上,了解画家的成长上,进一步认识了他们成长的经历和优秀的作品。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更多的有关知识。通过欣赏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的古代优秀绘画作品和近现代优秀的作品,可以帮助少年儿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陶冶少儿的'思想情操,提高儿童的精神境界、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从临摹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画起

  中国画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从临摹入手,如临一些古代和近现代著名画家的优秀绘画作品。临摹所选择的绘画内容与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地联系,如一些蔬果、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等,因为儿童对这些事物比较熟悉、感兴趣。同时,在临摹的过程,要注意培养儿童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学会分析画家们是怎样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艺术表现的。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儿童举一反三的创造能力。如在学习猴子的基本画法之后,要求儿童能够画出除书本上的不同的猴子动态。

  四、多种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指导儿童学习水墨画创作时,要用新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等培养。如儿童刚开始接触水墨画时,教师可运用演示法,拿一支饱蘸浓淡不同色墨的羊毫笔在洁白的宣纸上看似漫不经心(实是极精心)的勾、点上一些大小不同、错落有致的点、线、面。然后问学生"老师画的是什么呀?我们在这基础上勾画,它又可以变化成什么?接着老师拿出另一支稍微小一点的狼毫笔稍加勾点,一幅姿势不同、神态各异的、栩栩如生的群雀图跃然纸上。真棒、真有趣!学生们群情激荡跃跃欲试,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随意点画,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把这些点面改画成什么?学生边讨论边思考,教师稍加勾点,各种充满童趣的作品便展现在眼前,学生学习兴趣浓烈,思维活跃,不知不觉中训练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学书法艺术,打国画基础

  书法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因为写意画的用笔与毛笔字的书法用笔同源,也就是说练习毛笔书法有助于画写意画。所以,小学国画教师在思想上要明确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的密切关系,在进行国画教学的过程中与小学书法教学联系起来,把儿童在书法课堂上掌握到的运笔、控笔能力援引到国画课教学之中,无疑会大大提高少儿在中国画中对线条的表现能力,使小学国画课的教学达到质的飞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授与学习写意画均不是一蹴而就、立竿就见影之事,它需要过程,需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之路。少年儿童一旦掌握了中国画法的基本绘画技能,其绘画兴趣将会与日俱增,艺术百花园中写意儿童画表达这朵小花将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这样,我们的民族瑰宝、民族特色才能一代又一代,被传承和发扬下去。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参加课题研究心得体会05-17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1-06

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09-07

参加微课题培训心得体会09-04

参加课题培训心得体会03-28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范文06-05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07-20

参与课题研究心得体会03-23

关于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1-19

课题研究心得11-07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

  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脚踏实地的学习研究,在课程上我立足课堂,大胆尝试。我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这次小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我受益匪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了解了小课题是什么?

  所谓小课题,指的是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教研的范畴,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

  小课题的特点是小、近、实、真。 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关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

  小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有助于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二、自己变得勤勉了

  以前自己在教学中很随意,对学生的心里、行为不探索,现在由于要研究,要自己动脑,自己动手,把自己的所作所想、学生的进步随时记录下来,并能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严谨施教。改掉了以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通过学习实践使自己变得更充实了。现在我一有时间就把这一天当中的教学回忆一番,把值得当成经验为自己保留的及时记录下来,把需要改进的问题列出来,通过查阅资料等及时改进,使自己业务水平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三、自己的个人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小课题的研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学习理论,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和实践,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时我就必须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同时我还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亮点、成功之处,并且取他人之长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对自己的个人能力是一次极大的提升,教学理念也有提升,也开阔了眼界,站的角度也会更高,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

  四、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主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书籍,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这次课题研究,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摘抄好词佳句,在文中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悟见解,哪怕是一句话都行,只要认真了,用心了就行。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写出自己面,教师们往往既敬畏科研,又在敷衍科研,甚至反感科研;觉得科研很神秘,觉得科研离自己很远,觉得做不做科研没有什么关系,等等。具体说来,中小学教师科研或者说课题研究有如下几种令人堪忧的现状:

  现状一:重申报,轻研究。很多教师很重视申报课题,但不重视研究,甚至没有研究,只是挂个名而已,没有真正的“精力投入”。有的是有“两头”没“中间”(只有申报与结题),没有研究过程,结题的时候只是“匆忙间”整一篇文章;有的则是“有头无尾”,不了了之。所以,很多教师从来就没有真正体验过自己策划、设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访谈、归纳探究、交流分享及结题展示等课题研究过程带来的快乐。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他们申报课题原本就不是为了研究,只是为了职称评审或者应付任务,而非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

  现状二:课题又大又空。教师课题“假、大、空”的现象比较严重,与教师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尤其缺乏对教育教学细小环节的研究;课题往往也是“拿来主义”,而不是自己的“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无病呻吟”,毫无意义。

  现状三:缺乏课题研究的动力。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缺乏课题研究的内驱力;有些教师则缺乏课题研究的兴趣,没有尝过科研能够改进教学、发展自我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甜头;还有些教师则缺乏与他人分享教育智慧的愿望和胸怀。

  现状四:很多教师没有机会做课题研究。这一点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由于过分强调统一“规划”课题,过分强调“集体”研究,所以,课题研究变成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变成学校领导和部分骨干的“专利”。于是,一部分人始终拥有着话语的“霸权”,而更多的人则长期“被压迫”着、被“边缘化”。事实上,个别化的课题研究,才是人人平等参与的,才是深刻的、有实效的和可行的。

  现状五:课题研究要求过高。由于过分强调理论提升,过分强调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规范,很多教师缺乏教科研能力,又得不到适时的、有力的指导,所以对课题研究常常有一种“自我无力感”,觉得课题研究有点“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现状六:课题研究的时效低。前面几种情况必然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课题研究的“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课题研究不能实时、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没有发展到能引起自我转变的层次,这往往会带来一种“恶性循环”。

  简而言之,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大都是“假、大、空、高、难、远”。那么,我们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课题研究呢?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2

  目前社会特殊家庭多,在学生群体中,特殊家庭学生往往生活缺温暖,情感少沟通,心理有压抑,性格趋偏执,成长易走弯路。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课题组长郎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有关《农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从刚开始的去向模糊,经过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我们的方案。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组长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组内讨论时,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次讨论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

  二、实践出真知。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完成特殊家庭子女情况汇总表、帮扶记录以及教学案例的研究,使我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的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今天我们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成绩。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3

  本周六,学校教研室汤主任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开展了《微型课题研究方法》的讲座,听后让我耳目一新。

  讲座一开始首先借鉴苏霍姆林斯基一段话,他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很显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教师坚持做教育教学研究的话,那么,教师的劳动就会成为一种乐趣,天天上课就不会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教师就会很幸福!有时我们不是经常会感觉到了“不乐趣”、“不幸福”吗?也许生活中就恰恰少了一点“研究”和“琢磨”的过程吧!

  而以往的我对于课题研究也是很迷惑,通过讲座明确了进行微型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发现问题。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风,选择的课题应该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要是自己熟悉的内容,还有就需要课题一定要有价值。实际上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一个问题的讲解、后进生的转化、某节内容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安排等等。课题的价值有赖于有效的反思。

  第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微型课题研究寻找方法其实也就是一个借鉴的过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微型课题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第三,解决问题。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微型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记录、反思和总结。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方法不能实施奏效,应该再回到第二步寻找更好的方法。要特别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注意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

  第四,解决过程总结出来。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写出来。这曾是我最匮乏的部分,而听了讲座后才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总结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更可以是“教育教学反思”。

  第五,把总结出来的方法应用与教育教学。就是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这是微型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改进。

  经过讲座系统的归纳回头看看自己,身为一线的教师,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一些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只是我们缺少一些搜集、整理、总结概括的过程,没有形成一些科学的体系而已。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识,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一个小问题、实问题的同时,让自己成长为专业化、科研型的教师。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4

  近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忙碌而充实。可谓:在研究中成长、在辛苦中收获、在学习中提高。

  最直接的感觉是忙碌。一是忙于。课题研究,首先就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研究过程中,更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验证、补充或发展他理论。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这就必须让阅读成为习惯。阅读虽然益处多多,但远没有功利性阅读、消遣性阅读来的,所以我常常在经抵制诱惑的艰苦的思想斗争中手忙脚乱。二是忙于写。由于自己的文学功底实在太薄,写作时失语现象特别多,话到嘴边吐不出,出来的也总是词不达意,所以写作对我来说耗时耗力,反反复复,很苦闷。

  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一是课题研究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由于课题研究注重了研究学生,又特别关注细节,这加深了自己对教学的与体验,使自己的经验得以丰富,课堂教训得到修正,教学的理念也不断更新与优化。比如原来备课多是站在教师立场上去设计与,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课变得花枝招展,而现在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需求作为载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洁有力,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原来听课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表现,现在知道要将教学活动与教学情境及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即“教”是于“教什么”的等等。

  二是课题研究规范了自己的教学行为。自从参加课题研究之后,伴随着理论的学习及研究的深入,上课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比如,对照由全区老师们研讨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环节的要求,我在原来的授课中,对于诸如“复习旧课、评价、导入新课、明确、归纳总结”等环节并不重视,也就常常给忽略掉。但现在由于所担任的子课题“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归纳总结”的研究,这些环节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我把复习与预习相结合,先检查后评价激励,通过创设情景及例题解析促使学生参与课堂等等。归纳总结习惯的养成则经历了“由课上到课后”的过程,这些做法使我的课堂教学不再随意、随便,得以规范,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每进行一个步骤都需要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只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的反思、审视自己的工作,才能发现解决课题的方法。通过回顾、诊断自己的行为,或肯定、强化,或否定、修正。“反思”由被迫到自觉再到成为习惯。通过反思修正了自己研究的方向与策略,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的行为。

  四是课题研究使我敢于、乐于尝试新的教与学的模式。这主要是对小组学习的尝试。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以前的时候一说小组合作,我总感觉它不适用于思想品德学科,因为我们没有、数学学科那么多琐碎的知识点和巨大的练习量,而且使用起来那么麻烦,如科学分组、指导合作、培养组长、合理评价等等。可当我的“课堂参与”子课题的研究进入到这样一种阶段:创设情境、评价激励等手段都不能促使学生大范围尤其是学困生参与课堂的时候,我不得不着手使用小组合作了。而事实证明,合作学习的课堂充满的活力,充满人性的光辉。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能力强的主动帮助其他,帮他们理解,教他们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增加了学困生参与课堂的信心,创造了全员参与的条件,学习的效率大幅度提高,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课题研究让我的教学进入了全新的领域。

  总之,课题研究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它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让我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我还要继续耕耘,继续收获。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的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显然,数学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课堂观察能力、质疑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探究学习是教育所应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学习方式,它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接受科学结论,而是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因此,科学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今年,我们在学校领导和专家指导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开始逐渐深入《课堂观察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这一课题研究领域。从刚开始的概念模糊,经过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我们的方案。由于我是第一次深入系统的做课题,缺乏经验,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走了不少的弯路。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用心做课题

  用心做课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太容易办到了,其实不然,对于老师来说,正常的教学及各项教育工作已经令老师很费心了,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前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上,以补充我们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如果不去用心做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效有质。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是认真及时完成课题组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尤其是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学习反思内容也都是我在认真学习相关文章之后的真切感受。在研究中,我发现班上同学基础差异特别大,我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把它分成A、B、C三层,其中基础性问题以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面向暂困生学生;中档题则面向中等生学生;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向优等生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不同的数学。同时,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我也在情感激励上给予分层对待,当学生作出圆满的、富有创造性的、有独到见解的回答时,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常用“很好”、“真棒”、“好极了”、“很有创见”等言语;对于质量不高的回答则用“好的”、“嗯”、等词语来表明还不完全正确,尚有讨论的余地;对不能作出答案或回答有错误的,我则投出期待的眼神,说:“你先坐下,听听别人的意见,好吗,”其他同学回答后,再次请前者重复一遍,大家加深印象。这样做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面向全班同学大胆地答问,增强了他们主动参与的自信心。另外,完成作业也分层次,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诸如知识的多少,思维成份的多少等),而且也包含在质的方面(诸如知识的深浅,思维水平的高低等)。从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为教师创设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让教师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调动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我们总是积极参加研讨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同时,我更认真备课,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试着用新的理念和方法上好随堂课。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觉自己在慢慢地成长着,进步着。同时,我也发现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制约着我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以期获得更大进步。

  四、科研能力提升了,同时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在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今天我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成绩。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6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在研究本课题过程中,我作为者,更是感受深刻。为了能够把课题做好,我找到了我校的几位有相当教学经验的一线老师和我一起做课题,他们在教学中是佼佼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是全身心投入,大家齐心协力,甘于付出,不计得失,最终促使了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一定要能帮我们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一定要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同时还要“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研究,以小见大。“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

  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有关老师,家长,并请教了专家,最终我们选择了《庐陵文苑,校本科程研究》这一课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它进行了多维化的设计研究。该课题以认知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为依据,以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吉安的人文和白鹭洲的悠久历史为研究对象,以如何成功地在我校展开校本课程为目标进行研究。依托历史与社会教材这个载体,积极调整和优化课堂策略,使我们的研究成果渐渐显现成效。

  以下是我们自我的一些小小做法:

  1、我们首先成立了课题组,对我们如何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进行了设计。由于我们的课题是校本课程的研究,所以,我们必然会用到很多的文献。于是我们分工合作,年轻老师负责在网络上找到相关资料,而有些历史文献,就干脆我自己动手查找。在过程中,我们有精确的时间安排,确保研究的时间。

  2、查阅大量资料文献,并集中学习了庐陵、白鹭洲历史、白鹭洲历年成就和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内容,使课题组更新了观念,对本课题的认识加深,明确了研究的意义。

  3、发动学生一起研究。作为一线老师做课题,而且是与我校有密切关系的课题。我们还注重发动学生一起,我们开展了征文活动,学生跑白鹭洲活动等。

  4、每学期初根据自己的教学、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等,制定研究,每学期课题组确定一个研究方面,我又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再进行了进一步分解,每月每星期集中研究其中一点。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7

  XX年xx月xx日我参加了未央区在大明宫小学组织的课题研究专项培训,在培训会上,西安文理学院的杨老师作了题为《课题研究的实施》精彩报告,受益很多,感受颇深。

  杨老师的的《课题研究的实施》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对研究中的误区讲解的非常清楚,把我们在日常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失误做了总结说明,使我对课题研究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许多疑惑中行的问题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特别是杨老师的整个讲解过程幽默生动。例举了大量的课题研究实际情况,用实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把一个比较复杂的研究问题简单化了,更便于我们一线老师的实际操作。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体会简单写出来。

  一、通过培训使我明白了课题研究实际上就是要解决我们日常教学中的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对象研究问题要切合实际,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对象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去选择研究课题,切忌空而大,没有实际价值,更不能为了某一功利的目的而去研究。用杨老师的话说,课题研究就是对我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处方",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说课题研究的首要前期是"脚踏实际"。

  二、通过培训使我清楚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整体过程。课题就是一个问题、一个主题,课题研究是科学研究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了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等。我们所进行的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成长的需要。课题研究必须具备: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推广性原则。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选题、论证、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按计划实施研究、研究结果的呈现、结题鉴定等。杨老师特别强调了"按计划的实施",他说:任务一定要具体到每一个人,具体到时间(可以提前几天),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杨老师认为课题研究最重要的是选题,课题的来源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选题一共有四个方面:

  1.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2,从教育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3、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4、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选题注意事项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课题论证是对已初步确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是课题确定的深化。

  三、培训使我收获收获最大的是杨老师就我的《中学政史地课堂合作学习的调查研究》课题进行了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其中他以我的研究重点讲了研究的方法,对我的课题研究触动很大。如:杨老师倡导的第一个研究方法是:同伙中的辩论。他认为就某一个研究课题提出后,课题小组的成员在一起展开辩论,提出问题,寻找研究的侧重点,在大家的讨论中拓展思路,逐渐形成清晰的认识。进行一个课题研究不要着急着动手,要"认真的思考"、"深入实际中去调研"。如:杨老师很快对我的课题提出了许多问题,"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和合作学习";"学生、家长对合作学习的看法";"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有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有考虑到。我们犯了一个最初级的错误:拿到课题就立即开始动手操作,没有找到实际的操作点。

  四、把杨老师的培训和我自己的实际课题研究进行对比,我发现自己的研究差了许多的环节,甚至还有一些环节自己根本没有想到,如:在结论方面,杨老师提出"你的研究是否推广",这个问题我自己根本就没有想过,想想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把课题研究当做了一项任务没有真正从教学中去落实研究。

  总之,通过培训使我我认识到进行一个课题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个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团队,踏踏实实干事的教学者。我也坚信认识比行动更重要,我们要进行课题研究,一定要首先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然后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思考,不断尝试新的挑战。我们要组织了一个规范的团队,不断学习,要科学、有一定的策略。

  进行课题研究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调研,立足课堂致力于课堂改革,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最后把简单的事做好,脚踏实际、认真思考、深入调研、持之以恒进行课题研究。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8

  我是清华园学校参加课题《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课题组成员董娟,借课题结题之机会,本人在这里谈谈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课题组各位成员同甘共苦、齐心协力,使课题研究工作如期进行、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结合教学实际,用心选好课题。

  作为是一所建校时间不是很长的民办学校,我校目前所招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从我县18个乡镇里招收上来的,经过这几年的教学过程,发现这些来自于农村的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存在一些不想开口、不敢开口,表达能力差、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等等。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我们在陈子彬校长的带领下,初中部英语老师提出了《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其他成员技术上和精神上的大力支持,深切感受到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对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课题研究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主持人陈子彬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最终顺利完成课题的各项工作。

  三、从事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完成课题研究,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收集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案例,研究应对策略,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抽查,通过在实践阶段的调查问卷分析,我掌握了很多的科学数据分析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从事课题研究工作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具有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这一年我一直从事初中的英语教学,虽然工作较忙,但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的知识面得到拓宽,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深深体会到从事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位能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师。

  当然,课题研究领域浩瀚无垠,我们取得的成果只能说是沧海一粟。我深感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专业理论支撑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进步。以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老师一年来对我们的关爱与指导。

  谢谢,谢谢大家!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9

  课题组成员:李俊芳,薛运茹,韩叶卿,候彦超,冯柯菁,澹台恒芳,程晓磊

  上次有幸听取了专家和教育局领导的如何做课题研究的报告,感觉收获很大。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提升自我。通过学习,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育事业的需要,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知道了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体会如下: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选题注意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不要贪大求全。要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二)其次要做好方案

  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所以,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用心去做好方案,就是向课题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在制定课题方案时,要注意确定课题类型以及它的实践意义(理论价值)。要做好文献检索,看看选定的课题的已有成果和对具备的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并且要拟定好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以及确定其成果及表现方式。

  (三)最后要培养自己的文献检索和信息收集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数字时代,作为当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献检索和信息收集能力。专家在会议上介绍了许多文件检索网站和期刊。对此我们感觉自己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今后,我们在教学教研过程中,要注重加强自己的教研能力的提高。跟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脚步。

  总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只要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去做、用心积累,加强团队合作。一定有所收获。我将为此而好好努力。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0

  去年,我校申请了泰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农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年以来,理论学习、培训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也使我对特殊家庭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去关爱这些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寻找相应的对策。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题会议令我豁然开朗

  开题会议上由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开题报告后,市级、县级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我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特殊家庭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总是被单独教育的对象。到底他们的学习现状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况怎样?我们很需要去多加关注这些问题。可是我们注意到也有个别特殊家庭学生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令老师也暗暗钦佩。这些表现优秀的特殊家庭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鉴他们的优点去帮助那些学习困惑的特殊家庭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理论学习。经常性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读书摘记。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的概况,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特殊家庭学生教育个案。我每一次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案例时,都得到一次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遗憾。每每过后,我都会不断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

  当我越深入了解这些学生,我的心情越复杂。他们的境遇令人担忧,他们是社会上最孤独无助的群体,他们的心中渴望理解和关爱。有些特殊家庭学生因为爱的缺失,成绩下降;有些学生由于教育不当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父母导向而成为问题学生。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

  度过,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爱。关心一下特殊家庭学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天气寒冷了,他们有没有添加衣物。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时多与他们谈心沟通。还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们。让这些中学生感觉到虽然远离父母亲,却没有远离父母般的爱,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笑对人生,健康成长!

  二0一*年六月二十日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1

  20xx年4月20日-21日在我校张校长的带领下,我和我校其他几位教师有幸参加了省教科所组织的全省教师关于课题研究方面为期2天的培训,我感觉受益匪浅。

  首先由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书记刘永和教授就《如何把教研、科研成果积极转化成教育行为》和《“教师教科研”的光荣与梦想》两个主题做了精彩的演讲。其中刘教授提到基层教师需要个人课题、微型课题,课题要有“小、巧、实、新”的特点;并对课题申报的一般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具体的指导和培训。最

  后刘教授还就如何从别人的优秀课题中学到对我们自己有用的东西进行了解析和示范。通过刘教授的培训,使我真正从思想上愿意认识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通过培训学习到了一些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的、实用的方法,对以前自己做过的一些课题也有了新的认识,我更加坚定了今后要认真做课题研究的信心。

  然后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旭东教授主要对以下三个主题做了培训:1、教育研究的特点和要素;2、教育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介绍;3、课题的科学实施流程与方法。其中刘教授提到的“教育研究必须为学校工作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服务”、“要从学校和教师工作实际提出课题,开展研究”、“教育研究的目的是改善我们的教育行为”“教育研究要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感受到教育生活的幸福”等观点使 我茅塞顿开,获益良多。紧接着由甘肃省第九届教育实践成果获奖者王俊莉校长用她自己的课题研究实践经验向我们说明了学会选题的重要性。

  同时让我体会出当一个人真正从工作中体验到到乐趣时,工作就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而且只有当人享受工作的时候才更有创造性。所以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做教师,就应该做快乐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做自己喜欢的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感染学生,要用我们充满爱的心和眼睛去发现教育生活中微小的、闪光的、感动我们的东西。并把它及时捕捉下来,细加分析。 最后由兰州市教科所教研员朱武兰老师跟大家分享她进行课题研究的一些体会。朱老师对教研课题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让我对课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惧怕研究课题到觉得研究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刚开始对课题的迷惑到现在对课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脉络认识,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以后研究课题提供了一个方向。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在课题研究的认识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变。同时我还具体学习到了很多在今后做课题研究时有用的很多方法,如:教育科研的选题与论证、如何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与综述、研究过程的设计与展开、教育 研究的方法等。所以这次培训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是一次极好的促进和指导。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以方便更多的一线老师更快地成长和进步!

  20xx年4月26日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2

  9月18日,我有幸参加池店镇教科研课题研究培训会议,此次培训邀请了XX市教师进修学校的资深教师---陈淑端,她作了《立足实际,实效开展课题实验研究》的专题讲座。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茅塞顿开,收获颇丰。

  首先,作为一名基层小学的老师,对于“课题研究”这个词总感觉一知半解。每次想进行一次课题研究,却不知从何下手。而陈老师的这次讲座就像一场“及时雨”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陈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育科研和课题的概念,并引用了大量实例,与全场教师探讨了课题该如何形成,做课题的过程以及课题研究中会出现的种种问题等。在如何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如何实施研究方案中,也做了详细的解读。陈老师激情洋溢的讲解,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

  其次,陈老师渊博的知识让我佩服,让我更加明确作为一名老师就要“活到老,学到老”。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有过深刻的论述:“学生可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不学无术;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的不通专业,那么,除了蔑视以外,你永远得不到什么。”你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无论在科学文化知识上,还是思想道德方面都是如此。当前的学生思维开阔,课外知识来源渠道众多,求知欲旺盛;家长的文化水平和素质的快速提高;社会对知识的需求转变等等。所有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才能做到不误人子弟。否则,死守着老观念,用陈旧的知识去教学生,这不仅是误人子弟,更是拖课程改革的后腿。

  最后,要把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是离不开团队精神。在当今社会,教师个人的学识和水平都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优秀的教师是学校的资源,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则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的团队精神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是因为:第一,在现代教育理论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教育思想——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第二,在团队之中,各个成员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第三,团队获得的信息量是个人信息量的数倍甚至是几十倍,而丰富的信息量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在团队的协作中,每一个成员都学会了与人相处。总之,教师以团队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可以极大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在科研中达到教师思想观念和人格精神的不断升华。

  本次培训会,让我大开了眼界,为我们今后的课题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我对自己的课题也充满了信心,希望多参加这样的培训。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3

  课题研究是推动幼儿园不断前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经验的逐渐累积,是教师科研成长的源泉。幼儿园的教科研研究也在实际开展过程当中促进了一线教师本身的执教能力与认知水平。

  近年来,幼儿园课题的开展也在不断的稳步推进,教师参与课题的积极性也在逐年增高,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当中也会让我们受益匪浅,在参与查英老师的市级小课题之后,对数学领域的教学活动有了更加新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对游戏化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的组织策略、游戏环节的设计、问题的抛出与评价反馈都对日常的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课题开展以来有以下体会:

  一、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捕捉问题

  幼儿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与孩子的互动教学中度过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做研究,重点要解决的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而这些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是诞生于教学场景之中。教学场景就是这些具体、实际问题的发源地。因此,教师必需关注教学现场,对其作深刻分析,以挖掘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举个例子,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教学时间、区域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用餐时间等,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整块的活动时间之间都有过渡环节。过渡环节的合理利用有助于幼儿做适当放松或心理准备,顺畅的投入每个活动中,增加效率,也有助于幼儿思想和身体的衔接。

  二、研究进程清晰呈现

  课题的研究过程以行事历的形式进行呈现,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一边帮助自己完整思考、梳理整个课题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过程等,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和进程,进而梳理自己在课题开展过程中的问题。

  三、积极寻找实践中的问题

  在发现问题之后,要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小课题研究最关键,也是最有价值的一步。借鉴别人经验的方法很多,例如可以阅读相关专业书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或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然后通过自身的反思,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综合,确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尝试以研究所得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

  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研究中所寻找到的方法可能效果并不好,需要再返回到第二步。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既不要幻想马到成功,也不要因为再一次失败而沮丧。

  五、总结问题解决的过程

  研究成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教育叙事,写自己这一过程的心路历程,谈谈体会,还可以写成教育案例,形成典型经验,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其次,要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改进。

  在课题参与研究的期间,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课题,活动设计、个案观察、反思研课等多种形式下参与到数学活动当中,也在通过一种游戏化的方式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内容得以简单呈现,让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收获专业知识,让孩子在每一次的设计中得到经验的提升,也是在通过小课题的“研修”促进教师本身在今后的执教过程中收获更多。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4

  我的子课题《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材处理的研究与实践》结题并获得了省一等奖。很高兴也很激动,经过几年多的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和及时的分析总结,我的课题研究终于取得了成效,而我

  也从中收获满满。亲身感受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魅力。并且今年又有一个课题立项了,并于20xx年12月27日成功开题,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专家的指导引领助力成长

  课题开题时,专家们轮番对课题开题报告中的内容进行论证分析,可行性分析,合理性分析等。本来我开始觉得很乱,没想到专家们指点后,思路清晰多了,明朗多了,条理清楚了。并且不同的专家会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指导。真正让我受益匪浅,迅速成长。

  二、用心做课题

  课题研究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所以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必须用心去做课题。对于老师来说,正常的教学及各项教育工作

  已经令我们很费心了,特别是信息技术老师,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前期,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有关学生,并请教了专家,最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课题进行了设计研究。如果不去用心去做、去来断分析,思考、总结,我们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质有效。

  三、做课题的意义

  首先我做课题是为了评聘职称的需要,没想到真正用心去做,对教学很有指导作用。通过这个课题研究活动,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所谓"课题",就是研究教学中探究的问题。课题工作的展开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进行问题聚焦的过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每天都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尝试去分析,去摸索解决,积累一些教学的经验,最终沉淀为自己的东西。殊不知,这个过程中我们便是在搞研究了,只不过在分析、摸索中我们要勤于去提炼,总结,形成文字。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很有必要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以前主要重视课堂,忽视研究和提高自我。参与课题,我不断学习课题研究的方法,不断吸取别人的经验,原来不知道的知识和方法,现在通过学习也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课题研究本身注重研究,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教学规律,研究教学中存在问题,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

  课题研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能只靠一个人孤军奋战,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要有凝聚力。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中,不管是调查分析,论文撰写,我们都进行相互协作,帮助其他老师出谋划策,互相修改,提供意见和建议。在研究中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团体凝聚力增长,向心力增长,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5

  课题研究讲究科学,严密性,而这种特性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原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我认为简单的问题,只要简单的讲解、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就能够理解、掌握该知识了,但是当学生真正做起习题或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非常糟糕,当时便归责于学生的能力差。但是,现在想来实际责任在我,我没有给学生表现能力的机会,课堂没能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努力培养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验操作能力,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课堂上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所有的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由学生代替完成,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完成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增加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更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仅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长时间记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拉近了我们师生的距离。

  通过一年的研究,我寻找时间阅读了大量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我所任教的班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中,我我所任教的班级达A率、达C率、平均成绩均居全县前列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能够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对于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是不无益的。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8

  面对课改的大潮,现代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中学教师,将如何面对新的形势,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呢?做为一线教师的在不断地努力着,努力地让自己与课改的精神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我觉得要先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要改变教师的角色。因此,我便参与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学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学习和不断探索,我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有了很多很深刻的体会。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就观念而言,新形势下,我们要明确:学生是一个有想法、有活力、有创新的独立群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而并非是在预设的教育情境中指挥学生学习的领导者;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活动。就行动而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也就是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多进行形成性评价;还要关注教学效益,并具备一种反思意识,不断思考、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我认为新课程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改变,既是根本又是关键。我们的观念转变成功了,角色改变成功了,这才有基础谈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谈成功的课程改革。刚好课题的题目与些相吻合,以下谈谈这次参加这次课题的几点体会,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充分尊重学生 正确引导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和谐、互动合作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还体现在激励和赞赏学生上,要寻求学生的闪光点,抓住以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鼓励,使他们得到努力奋发的动机。尊重学生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这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前提条件。其次,首先要理解、接纳学生,理解可以遵循换位思考的方法,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在思想上接纳学生。再其次还要信任学生,信任的前提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信任最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这样的信任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鞭策,它的激励是其他任何力量无法比拟的,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的引导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共同探究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往往是无原则的批评和抱怨说达不到的。

  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开拓学生学习活动的领域,探索学习活动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题,要吸收、要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观念和方法,就需要进行积极的活动,因此,学生不是消极的听众,不是灌输知识的口袋,而是接受教育的主题。知识和技能作为学习的对象则是客体,教师的“教”便是主客体联系起来的媒介,这种媒介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主题作用发挥的程度如何,更多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是否得法。因此,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把学习主动权真正教给学生,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教育观念是教育工作的理性支撑。数学教师更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备课方式改变。新课程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知识应当属于人的认识范畴,知识的获得和掌握,都离不开认识主题的活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准备当中

  就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备课。教案的编写,传统的已不适应现代的需要,现代的教案意味着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需求的话题作为具体的载体,创造性的把握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比竞争更重要的能力,是新一论课程改革强调的学习方式。将“小组合作”引入课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搭配成若干个小组,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路,能力强的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帮他们理解,教他们表达,在合作学习中上进互长,调动全员参与的意识,创造全员参与的条件。小组合作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机会,有效合作学习唤醒了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师角色要转变正确

  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要求我们数学老师要扮演好新的角色,陈腐不变就只有等着被淘汰。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往着多元化发展了,不仅要成为教学中主动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还要成为课堂活动中的指导者,另外还要做课堂教学动态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只有不断地正确定们我们的角色,不断的探索、学习,充当好学习的促进者的作用,才能完成新课程的使命,使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总之,现在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角色与行为的变化,这个变化同样也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这种变化已经不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教育环境的规定,一种教学发展的趋势,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必将铸造一代新型的教师。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9

  20xx年9月在县教研室李振刚老师的带领下,由奇台三小、四小牵头,与其他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的各位成员,克服了地域、时间等重重困难,积极开展各项课题实验活动。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使我对课题研究确是有了一些感悟,并在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下面就自己的实践工作,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参与课题研究使我成为学习者。

  一年来,通过定期开展的课题研究活动,我加强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地去寻找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如从网上下载、从杂志上寻找,到图书馆收集、分享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和认识。

  二、课题研究论文的撰写使我成为观察者。

  通过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慢慢地学会了记观察日记,经过一年来的课题研究,让我知道根据课题去记录学生的成长、变化,以及老师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的成长感言,从刚开始的不知道写什么到后来可以就课题写出一篇论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学会了观察,观察学生的活动,观察学生的行为,而这些记录下来的自己课题研究中、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就成为我论文的很好的论据,同时我也学会了根据自己活动的开展情况定期写下评价记录,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仔细去分析,认真地记录,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就会用我们的笔,生动地再现师生互动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从多角度观察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活动的实践使我成为思考者。

  通过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我会针对自己开展活动认真进行反思,总结哪里做得正确,哪里还有待改进,一年来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题研讨活动,如课题教学观摩、课题论文交流、录像课等。活动前,我会根据自己班级的研究主题,围绕课题的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并针对推敲每个活动的环节,尽量把活动开展地更完美。活动后,我会围绕研究目的开展的活动,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改进。从而增强了自己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的能力。同时,通过自己不断反思和实践获得的经验,撰写了多篇论文和教学案例并获得了自治区及国家奖项,获奖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了。

  四、课题研究使我成为成长者。

  一年来,在参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中,我由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渐渐地得心应手,我认真参与课题组的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成长,由原来不敢参加大赛,到现在应经在两次录像课评比中荣获自治区二等奖、一等奖,课题研究为我的成长牵线搭桥,从熟悉课题、理解课题,到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尝试活动前的准备到活动后反思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体验着课题研究带来的的成功快乐,促进我们继续搞课题研究的热情。

  在课题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我与我的同仁们共同成长,就让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真正锻炼能力,增强自信,提高自己,服务学生。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0

  去年,我校申请了桂林市级B类重点课题——《农村中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一年以来,理论学习、培训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也使我对留守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去关爱留守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寻找相应的对策。

  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题会议令我豁然开朗

  开题会议上由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开题报告后,市级、县级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

  我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留守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总是被单独教育的对象。

  到底他们的学习现状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况怎样?我们很需要去多加关注这些问题。

  可是我们注意到也有个别留守学生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令老师也暗暗钦佩。

  这些表现优秀的留守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鉴他们的优点去帮助那些学习困惑的留守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理论学习。

  本学期在第一次课题活动时给我们每位成员发一本“课题专用笔记本”,经常性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读书摘记。

  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关注留守学生的概况,学习他人好的经验。

  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留守学生教育个案,并由课题组出版专刊。

  我每一次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案例时,都得到一次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遗憾。

  每每过后,我都会不断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

  当我越深入了解留守学生,我的心情越复杂。

  他们的境遇令人担忧,他们是社会上最孤独无助的群体,他们的心中渴望理解和关爱。

  有些留守学生因为爱的缺失,成绩下降;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教育不当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父母导向而成为问题学生。

  这些不在父母身边的留守中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给予留守学生更多的爱。

  关心一下留守学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天气寒冷了,他们有没有添加衣物。

  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时多与他们谈心沟通。

  还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们。

  让留守中学生感觉到虽然远离父母亲,却没有远离父母般的爱,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渴望。

  刻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远。

  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笑对人生,健康成长!参加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优秀范文篇2

  参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近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忙碌而充实。

  可谓:在研究中成长、在辛苦中收获、在学习中提高。

  最直接的感觉是忙碌。

  一是忙于读书。

  开展课题研究,首先就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研究过程中,更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验证、补充或发展他人的理论。

  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

  这就必须让阅读成为习惯。

  阅读经典虽然益处多多,但远没有功利性阅读、消遣性阅读来的快乐,所以我常常在经抵制诱惑的艰苦的思想斗争中手忙脚乱。

  二是忙于写。

  由于自己的文学功底实在太薄,写作时失语现象特别多,话到嘴边吐不出,出来的也总是词不达意,所以写作对我来说耗时耗力,反反复复,很苦闷。

  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一是课题研究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由于课题研究注重了研究学生,又特别关注细节,这加深了自己对教学的感悟与体验,使自己的经验得以丰富,课堂教训得到修正,教学的理念也不断更新与优化。

  比如原来备课多是站在教师立场上去设计与策划,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课变得花枝招展,而现在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需求作为载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洁有力,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原来听课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表现,现在知道要将教学活动与教学情境及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即“怎么教”是服务于“教什么”的等等。

  二是课题研究规范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自从参加课题研究之后,伴随着理论的学习及研究的深入,上课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比如,对照由全区老师们研讨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环节的要求,我在原来的授课中,对于诸如“复习旧课、评价激励、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归纳总结”等环节并不重视,也就常常给忽略掉。

  但现在由于所担任的子课题“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归纳总结”的研究,这些环节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把复习与预习相结合,先检查后评价激励,通过创设情景及例题解析促使学生参与课堂等等。

  归纳总结习惯的养成则经历了“由课上到课后”的过程,这些做法使我的课堂教学不再随意、随便,得以规范,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每进行一个步骤都需要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只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的反思、审视自己的工作,才能发现解决课题的方法。

  通过回顾、诊断自己的行为,或肯定、强化,或否定、修正。

  “反思”由被迫到自觉再到成为习惯。

  通过反思修正了自己研究的'方向与策略,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的行为。

  四是课题研究使我敢于、乐于尝试新的教与学的模式。

  这主要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以前的时候一说小组合作,我总感觉它不适用于思想品德学科,因为我们没有英语、数学学科那么多琐碎的知识点和巨大的练习量,而且使用起来那么麻烦,如科学分组、指导合作、培养组长、合理评价等等。

  可当我的“课堂参与”子课题的研究进入到这样一种阶段:创设情境、评价激励等手段都不能促使学生大范围尤其是学困生参与课堂的时候,我不得不着手使用小组合作了。

  而事实证明,合作学习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人性的光辉。

  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路,能力强的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帮他们理解,教他们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增加了学困生参与课堂的信心,创造了全员参与的条件,学习的效率大幅度提高,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

  课题研究让我的教学进入了全新的领域。

  总之,课题研究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

  它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让我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我还要继续耕耘,继续收获。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1

  课题研究是一个艰苦而又漫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上的创新,所以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必须用心去做课题。对于来说,正常的及各项已经令我们很费心了,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由于需要多方面理论,前期,我们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并请教了专家,最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课题进行了多维化的研究。如果不去用心做我们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质有效。

  一是评聘职称的需要,二是教需要。通过这个课题研究,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所谓“课题”,就是研究教学中探究的问题。课题工作的展开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进行问题聚焦的过程。作为一名一线,每天都要投身实践中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尝试去分析,去摸索解决,积累一些教学的经验,最终沉淀为自己的。殊不知,这个过程中我们便是在搞研究了,只不过在分析、摸索中我们便善于去提炼,形成文字。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很有必要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通过《生态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我真正到了练习的有效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挖掘利于学习发展的练习设计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真正有效的练习设计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优质生态的效果,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策略一:出让练习作业设计权,激发作业自主性。

  自主设计练习作业,即在一课时、一单元或者某一模块知识学习完毕之后,学生自己根据知识的重难点、联系点、关键点、易错点等进行作业的设计,再利用平台进行相互作答相互,以达到对知识技能的自主巩固、融会贯通。

  这种师生角色互换的学习活动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学新鲜感与挑战感,带动其学习的参与性。教师通过观察能比较容易了解到学生喜欢的作业题目、形式等,甚至他们对知识理解的出错点也能间接反映出来,教师可以从中积累今后的`作业设计素材,找对设计方向。在作业题目设计的过程中,学生经历对知识的重难点、关键点、易错点等的排查与确定过程,有助于他们养成整理复习、查漏补缺的习惯与能力。

  策略二:留出小小空白处,留住自主评价能力

  学生的作业本上每页都有一块用线条隔离出的空白部分,这一小块空白处是留给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与反思的,如同作业随笔一样。如对错题的即时分析,在错题旁边的空白处注释错误原因、错误订正、预防措施;同时也可标注提醒强调、自我勉励的话语。盖一个自我鼓励的符号,也可写上自己在做题过程中额外的收获等等。随学生自身的需要对这块空白处进行充分、化的利用。而教师随时对这块宝贵的“园地”进行跟踪了解,以更好地把握学情。这一小小空白处看似不起眼,却是我们经历了诸多摸索幸得的“宝地”。

  策略三:借助学科整合,提高数学练习兴趣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似乎对、等课程的活动更感兴趣,一些经常在数学学科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能坚持去完成一个美术学科布置的橡皮泥塑,对比中,我们也在反思,也希望着数学作业能充满这样的魅力。于是我们尽量使数学作业的设计也能朝着趣味性、实践性、化等方向发展。比如,在学习了平移、旋转、对称等数学知识后,要求学生在美术学科的剪纸、折纸活动中完成平移、旋转、对称等知识的实践。学生也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兴趣盎然。

  策略四:将数学练习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

  数学练习如果脱离实际,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了使学生的数学作业更富于生活化、趣味性,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对生活数学的认识能力。我们引入了学科常用的练笔方式一一,进行了学科整合,尝试改变练习形式,让学生编写数学小日记,写下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找数。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了大量的练习作业设计的资料,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我们的课题虽将结题,但探究无止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2

  自从参加《中学物理教学微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小组开始,对微案例有了较好的了解。特别是微视频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较深的体会。

  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微视频一般时间都比较短,大约在6~8分钟左右,但是信息量较大,相对于课堂45分钟来说,合理的分配了课堂的教学时间.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和高效.相比较于初中物理课程,高中物理课程更加复杂,研究的问题更加抽象,尤其是一些物理概念和性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加速度、质点和牛顿第二定律等的理解,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如果借助微视频,就可以向学生形象的展示这一现象,便于学生去理解这些问题.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引入微视频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教师需要搜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并且要将教学过程融入其中,这样在进行第二轮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比较原先做的微视频,寻找差距,及时的改进.同样,通过相互观看微视频,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同时也为教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研究题材.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使用微视频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以这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更易于接收.在课后,学生还可以根据微视频更好的巩固课堂知识.这些都是传统的长视频无法比拟的.

  物理教学中的微视频应用案例

  概念教学中的微视频应用

  例1加速度在加速度这一章节,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加速度,能够区分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并且能够在生活中使用加速度的概念.。两个视频分别是四个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准备起跑和摩托车与助力车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都是从静止到运动的一个运动状态.通过观看不同的人和不同车辆的启动速度,和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的速度变化,去体验在相同的时间内车辆速度变化的快慢.帮助学生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块等意思,为学生学习加速度的定义做好铺垫.视频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按压桌面,发现相对的两个平面镜中的光束出现了移动现象,另一个通过实验人员挤压瓶子,发现瓶口上方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在弹力这一章节,教师在讲解弹力时,通过弹簧的变形和橡皮筋的变形学生能够明显的看出形变,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一些偏硬的物品,如桌面和玻璃瓶,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后变形幅度较小,学生很难产生直观感受,理解上就会有困难.通过微视频实验,学生能够明显的看出桌面和玻璃瓶受到外力的作用后发生的变化.由于这个实验并不繁琐,还可以通过视频演示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动手操作.例3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本章节的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知道超重与失重的含义,并能够通过牛顿定律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将一个台秤放在电梯内,台秤上放一重物,随着电梯的上升和下降,观察台秤的变化,并读出相应的数值.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课本上除了进行了文字讲解以外还配了几张插图,但是这些静态图形并不能够使学生对超重和失重产生深刻的理解.通过使用微视频,这样贴近生活,通过相应的'数值来观察超重与失重的变化,更具有说服力.

  规律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例1匀速直线运功时间和位移的关系本章节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学生能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关系与v-t图象中四边形面积的对应关系。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位移,绘出这段时间物体的v-t图象,将所得的图象均分为几段矩形,并以2倍的数量继续均分,当尽量将这一时间段进行均分的时候,这个矩形的面积就等于斜线段与坐标轴构成的梯形的面积.利用这种微元法思想去理解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的关系是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在这方面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课本上的插图都是一幅幅静止的图形,虽然采用了过度的手法去绘画,但是学生理解起来仍然有难度.利用微视频就可以将这一静态画面转化成动态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微视频慢慢体会微元法思想,较为容易去理解.微视频的内容主要引用阿波罗飞船的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由静止状态同时释放羽毛和铁块的视频,观察着两个物体的落地情况.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解这节课的时候会通过使用牛顿管的方式来做实验,将羽毛和铁块放入其中以抽真空的形式来观察.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对牛顿管完全的抽出真空,在实验中看到的并不是羽毛和铁片同时落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通过这段视频,以事实为证,更能够给学生以说服力,加深学生的主观体验.在微视频中,首先将一块海绵放在斜面挡板的上方,然后在斜面上再放一块海绵,在海面上放上一重物,观察海绵的变化.其次,在竖直的墙面上分别挂上A、B两个橡胶垫,用一根木棒和一根细绳与A、B构成一个三角形,并在细绳与木棒的焦点处挂一重物,观察橡胶垫的变化.然后将细绳换成木棒,再观察橡胶垫的变化.学生在学习力学分解的初期会感觉到无从下手,更不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为何,这就给受力分析带来了不便.在教学中引入微视频后,学生就可以直观的看出力的作用效果,再配合视频中绘制出受力分析图,更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通过海绵的变形,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这个重物的受力方向.微视频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给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得以落实的重要措施.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3

  去年,我校了桂林市级b类重点课题——《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年以来,理论学习、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使我更深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也使我对留守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去关爱留守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寻找相应的对策。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题令我豁然开朗

  开题会议上由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开题后,市级、县级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我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留守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总是被单独教育的对象。到底他们的学习现状?思想、生活、情况?我们很需要去多加关注这些问题。可是我们注意到也有个别留守学生各方面表现非常,令老师也暗暗钦佩。这些表现优秀的留守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鉴他们的优点去帮助那些学习困惑的留守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理论学习。本在次课题活动时给我们每位成员发一本“课题专用本”,经常性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读书摘记。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当今发展趋势,关注留守学生的概况,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留守学生教育个案,并由课题组出版专刊。我每一次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时,都得到一次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遗憾。每每过后,我不断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

  当我越深入了解留守学生,我的越复杂。他们的境遇令人担忧,他们是社会上最孤独无助的群体,他们的心中渴望理解和关爱。有些留守学生因为爱的.缺失,成绩下降;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教育不当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导向而成为问题学生。这些不在父母身边的留守中学生,大多数是在度过,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给予留守学生更多的爱。关心一下留守学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天气寒冷了,他们有没有添加衣物。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时多与他们谈心沟通。还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们。让留守中学生感觉到虽然远离父,却没有远离父母般的爱,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笑对,成长!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4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的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显然,数学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质疑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探究学习是教育所应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学习方式,它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接受科学结论,而是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因此,科学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去年,我们在学校领导和专家指导下,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开始逐渐深入《小学数学科学探究学习课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研究领域。从刚开始的概念模糊,经过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我们的方案。由于我们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统的'做课题,缺乏经验,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走了不少的弯路。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用心做课题

  用心做课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太容易办到了,其实不然,对于老师来说,正常的教学及各项教育工作已经令老师很费心了,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前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上,以补充我们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如郑长龙教授对科学探究本质解释,赵小琴、李洪俊老师的观点等等。同时课题主持人夏老师也多次对我们进行了课题方面的培训与讲解,如果不去用心做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效有质。

  二、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会上,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个交流会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

  三、科研能力提升了,同时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在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今天我们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成绩。

  感言: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

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5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水墨画艺术更是承载中国文化的艺术形式,属中国的国粹艺术。虽然中国画有着它自己的独特魅力,但是它的色彩并不像油画棒、水彩笔那样鲜艳、丰富,主要靠墨色的变化来表现画面。低年级学生喜欢漂亮的色彩这一特点,使中国画不能在第一时间里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而对它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低年级的学生又是很难理解的。那么如何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这值得我们教师好好思考。

  一、以游戏为主调动兴趣

  爱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喜欢想象。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在教学《水墨游戏》时,我用玩游戏的方式导入,用毛笔、墨汁、加水、在宣纸上做各种活动。接着又形象具体的进行了演示,让毛笔站直了走一走,扭一扭,跳一跳,打个滚……然后想一想,添画完成一幅作品。同学们在了解这个奥秘后,都急于尝试。在这个玩的过程中,

  无论学生的水墨涂抹是什么样的效果,只要表现出了墨迹的"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等变化,教师就应让学生认识到他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使其充分感受水墨游戏的快乐和墨迹变化呈现的美感,让他们在自由的水墨空间中愉快地散步。通过画面的展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水墨的浓淡干湿和线的曲直粗细,并抒发了自己快乐和愉悦的心情。

  二、名家故事与欣赏教学开拓学生视野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绘画经过各时代、各民族的画派风格、艺术形式、表现技法等不断演变、提高,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一代代中国画家经过各自终身不懈的追求,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绘画作品,流传下来的旷世杰作,不胜枚举,各种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它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欣赏课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国画教学中,我经常网上查找有关画家的成长故事,比如:《徐悲鸿三请齐白石》、《齐白石和他曾孙的故事》《唐伯虎学画》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把枯燥的欣赏讲解,生动有趣的穿插到教学上。学生往往被我惟妙惟肖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也在语言表达上,概括上,了解画家的成长上,进一步认识了他们成长的经历和优秀的作品。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更多的有关知识。通过欣赏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的古代优秀绘画作品和近现代优秀的作品,可以帮助少年儿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陶冶少儿的'思想情操,提高儿童的精神境界、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从临摹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画起

  中国画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从临摹入手,如临一些古代和近现代著名画家的优秀绘画作品。临摹所选择的绘画内容与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地联系,如一些蔬果、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等,因为儿童对这些事物比较熟悉、感兴趣。同时,在临摹的过程,要注意培养儿童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学会分析画家们是怎样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艺术表现的。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儿童举一反三的创造能力。如在学习猴子的基本画法之后,要求儿童能够画出除书本上的不同的猴子动态。

  四、多种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指导儿童学习水墨画创作时,要用新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等培养。如儿童刚开始接触水墨画时,教师可运用演示法,拿一支饱蘸浓淡不同色墨的羊毫笔在洁白的宣纸上看似漫不经心(实是极精心)的勾、点上一些大小不同、错落有致的点、线、面。然后问学生"老师画的是什么呀?我们在这基础上勾画,它又可以变化成什么?接着老师拿出另一支稍微小一点的狼毫笔稍加勾点,一幅姿势不同、神态各异的、栩栩如生的群雀图跃然纸上。真棒、真有趣!学生们群情激荡跃跃欲试,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随意点画,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把这些点面改画成什么?学生边讨论边思考,教师稍加勾点,各种充满童趣的作品便展现在眼前,学生学习兴趣浓烈,思维活跃,不知不觉中训练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学书法艺术,打国画基础

  书法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因为写意画的用笔与毛笔字的书法用笔同源,也就是说练习毛笔书法有助于画写意画。所以,小学国画教师在思想上要明确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的密切关系,在进行国画教学的过程中与小学书法教学联系起来,把儿童在书法课堂上掌握到的运笔、控笔能力援引到国画课教学之中,无疑会大大提高少儿在中国画中对线条的表现能力,使小学国画课的教学达到质的飞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授与学习写意画均不是一蹴而就、立竿就见影之事,它需要过程,需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之路。少年儿童一旦掌握了中国画法的基本绘画技能,其绘画兴趣将会与日俱增,艺术百花园中写意儿童画表达这朵小花将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这样,我们的民族瑰宝、民族特色才能一代又一代,被传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