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15篇[经典]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昆虫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昆虫记读后感1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课本上赞美知了的一首诗,教育我们做一个清廉、德行高洁的人。这个寒假,我看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其中写知了的一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我以前从来不知道,也从来不了解的东西,令我大开了眼界。
在生活中我们对知了的印象往往都是负面的。它热衷于唱歌,从不考虑将来的生活。在孩提时代,这些说法就深深地烙进了我们的记忆。寓言告诉我们,寒风乍起,没有储藏粮食的知了到蚂蚁家去乞讨,被蚂蚁挖苦了一句:“你唱的不错,我也挺高兴。现在请继续唱吧!
”
经拉丰登这么一写,我觉得知了完全是一个好逸恶劳的坏家伙。但知了在冬天从不露面。知了和蚂蚁也不是没有联系,但决不是寓言中写的那样。法布尔告诉了我们他亲眼目睹的`场景:在夏天最热的时候,知了悠闲地吸着树汁,而蚂蚁却找不到水。他们发现了正在喝树汁的知了,刚开始只是舔舔从边上流出来的树汁,后来便不耐烦了,蚂蚁们打算反客为主。他们成群结队地想赶走知了,对知了又拉又扯。知了被这群无耻的强盗搞得恼怒不堪,向他们射出一股臭尿,但蚂蚁们却丝毫不为所动,依旧厚颜无耻地吮吸着树枝。
知了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次能产300-400个卵。听上去很多,但最后能幸存下来,变成若虫(从卵里孵化出来、钻入土中的知了幼虫称为若虫)的为数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若虫里,经过4年的途中生活,再变成真正的知了的那就是凤毛麟角了。导致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种小苍蝇在知了产完卵后便把自己的卵也产在知了产卵的地方。苍蝇的卵虽然比知了的卵小,但是蝇卵孵化地早,蝇蛆一出生就把知了的卵吃掉一大半。可怜的知了到最后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躲过了蝇蛆的袭击,又要面临4年的土中生活。在这4年中,他们靠吃植物的根和树根为生。除了掘土就是挖洞。农人耕地时的铁铲可能使他们丧命,恶劣的地质条件也可能让他们死亡。终于,地下的4年过去了,满身土灰的挖泥工换上了漂亮的外衣,长出了可跟鸟类媲美的出榜。暖风徐吹,阳光普照,他怎能不欣喜若狂,他怎能不为这费劲艰辛、历经磨难才迎来的如此短暂的节日而放声高歌呢?
昆虫记读后感2
“世界上很少有人会从事这个职业的,我们也不盼望从这份工作中挣钱,但是我们不必介意,因为它能获得许多有趣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比任何职业都有意思。”这是《昆虫记》中法布尔对自我工作的看法。
亨利。法布尔,1823年生,享年92岁。他是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法布尔出生于一个农家,从小生活十分贫穷,但他通过自学花费20年的.时间获得博士学位。他将自己一生的时间都用在了对昆虫的观看与研究中。《昆虫记》是他在荒石园中通过观看与研究,为昆虫写出的大部头。
它融合了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作者法布尔用人性化的方式观看虫子,向我们展现了昆虫的生活。整部书所写的昆虫都令我感到有趣之极,其中有一篇文章“白蝎自尽”让我知道昆虫面对绝境时的选择。
法布尔为了弄清白蝎会不会自尽的事而自行实验。他把一只大白蝎放在一堆烧红的木炭围成的火墙里,一开始蝎子被火烫了一下,它倒退着在火圈里打转,一不留神又被烫了一下,白蝎在火圈里像疯了一般,乱无章法地挥动自己的钳子开始乱蹦乱跳。
它挥舞着长枪,再反卷成钩子又乱舞起自己的钳子,忽然它变得一动不动平卧在地上。当时作者认为蝎子可能已经死了,在最后的狂舞中有一剑刺中自己而死去了。直到作者靠近观看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只大白蝎并没有死,他把它重新放进沙地中时,它又变得活蹦乱跳、生机盎然。
大白蝎装死的行为使我感受到昆虫对生命的敬畏,面对死亡它小心试探、拼死挣扎、又巧于掩饰。昆虫尚且如此,而我们不更应该珍惜生命吗?
本书中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向我们诠释这些昆虫世界的美好,而且在他的言语中并没有半点虚假,因为他坚持“科学可以被修饰,但不能被修改”。
如今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眺,了解昆虫的世界,探究昆虫世界神秘。而《昆虫记》则让我们永久记住“法布尔”。
昆虫记读后感3
亲爱的朋友,今天我要跟你讲一个秘密:爱情,这个令得到的人称赞,失去的人厌烦的感情。不仅仅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昆虫之间,也有明争暗夺、你来我往的感情纠葛。
比如:大孔雀蝶与小阔条纹蝶的求爱方式较相似,求爱的一方总是不远万里,长途跋涉的来求偶,但女俘总是十分傲娇,哪一个她都看不上,面对六十多个追求者,她自岿然不动,看来是真没一个喜欢的啊!原来在昆虫的世界中也是个看脸的时代。
相较于被万千人追捧的女明星,大孔雀蝶,小阔条纹蝶。蟋蟀的婚姻就显得十分正常了,这还是很有人的趣味的嘛,雄蟋蟀用自己迷人的歌喉来吸引雌蟋蟀,蟋蟀们之间争夺情人,两只蟋蟀像是西班牙斗牛一样,互不相让。最终,战败的一方逃之夭夭,得胜者用歌喉羞辱对方,抱得美人归。而母蟋蟀则颇有小女孩的`情趣,她向柳树丛中逃去,但却在偷窥着求婚者,这令我想起李清照的那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像是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姑娘,面对爱情既渴望又不知所措的青涩模样,溢满了生活情趣,也让我感到,昆虫的世界也有害羞求婚的这一现象。
无论是大孔雀蝶、小阔条纹蝶的疯狂追捧;还是蟋蟀们之间的青涩爱情。都不如接下来这令人无法接受的事儿。
螳螂,朗格多克蝎和金步甲,他们居然在交尾之后对雄性大开杀戒,即便他们中有些是素食主义者,也不管用。螳螂在交尾之后,雌性便会吞食雄性的身躯,金步甲中,雄性金步甲便直接一头扎进同伴的肚子,他们在杀害它们的同伴时,脸上并无一丝痛苦,可怜之情,是啊!杀手本就是冷血的,怎么会有哪个杀手是哭着杀人的呢?原来在昆虫这个世界也有些那假装楚楚可怜实则杀人于无形之中的女杀手!
唉!昆虫这个世界就像是一部部惊心动魄的电影,大孔雀蝶这类的呢,是都市爱情片;蟋蟀的呢,是青涩的校园爱情片;螳螂这类的,则是恐怖的惊悚杀人爱情片,想想就刺激,原来昆虫的爱情中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这昆虫虽小,可昆虫的爱情世界是真的很奇妙!
昆虫记读后感4
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用一生的精力,观察、收集成千上万种昆虫的资料,撰写成《昆虫记》。《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作者“似哲学家一般地思考,似艺术家一般地观赏,像诗人一般地表达”所吸引,我被作者的文笔深深吸引。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更是一部科学巨作。这本书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法布尔对昆虫生命的热爱与尊重,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书中记载的是生物界中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昆虫,描述了昆虫们是如何在大自然中生活的,让我们了解了昆虫们吃什么样的食物,怎样捕猎食物,如何繁衍后代。
在这本书中,我认为最有趣的就是蟋蟀。蟋蟀舒服的洞穴十分宽敞,十分隐蔽,内部很清洁,墙壁很光滑。但它是一种不肯随遇而安的动物,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这个洞穴可以随这天气的变化和它身体的增长进行修正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泡泥出来。
可见蟋蟀是一位勤劳的工程师,我也应该勤劳一点,平时做不出来的题要多练习。我想对自己说;“我要向小蟋蟀学习做一个勤劳上进的人”。
昆虫的世界真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前,我都不知道萤火虫是一个凶猛的食肉动物。你别看它外表善良,事实上它十常心狠手辣。它的美餐是蜗牛,它吃食物的方法很特别。萤火虫吃蜗牛颇有章法,每次先扭动一下,然后总要停一会儿,似乎要看一下这次扭动产生了何等效果一般。萤火虫在吃蜗牛前,先把蜗牛弄成流食才食用。感谢《昆虫记》,让我懂得昆虫的世界是多么的丰富神奇!
法布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原来我认为平常的小昆虫竟有那么多的不熟悉,不了解的'内幕。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许多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捕食的方式,我要向法布尔学习,做一个善于观察,认真总结的人。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这是我读完《昆虫记》这本书深刻体会到的。
昆虫记读后感5
《昆虫记》是一部优秀的科学名著。里面介绍了三十多种昆虫的生活习惯,如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蜘蛛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樵叶蜂能够不借助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每一种昆虫都有它们独特的生活习惯,我最喜欢的是黄蜂大家族了!
他们的巢穴不像别的蜂巢修筑在高处,而是建在土地上。他们的巢大的像一个大南瓜,除去顶上的一部分外,各个方面都是悬空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由黄蜂亲自完成了。可并没有大堆的泥土堆在巢外,那么泥土去哪了呢?是被黄蜂抛弃在不引人注目的原野上了。这一行为告诉了我们两个浅显的道理。
一、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一旦下定决心去干一件事情,那就要持之以恒,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你将会一事无成。
二、团结就是力量。如果建巢时只有一只黄蜂不停的向外运泥土,而别的'黄蜂都不去帮忙,那只黄蜂就是到死也运不完那些建筑垃圾,而要是众多黄蜂一起去运,那么很快就会运完,这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
另外一处描写也十分精彩。蜂卵孵化以后,“小保姆”(工蜂)负责喂养小宝宝们,他们在喂养小宝宝时的细心和耐心不亚于我们的母亲细心的照料年幼时的我们一样。他们嘴对嘴的给小宝宝们喂蜜汁,哪个耐心劲儿真让人佩服呀!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妈妈,她给予了我们生命,还在我们年幼时照顾我们,并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教导我们……我们可要比黄蜂幼虫幸福多了,有了妈妈的呵护,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持之以恒、团队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人与人之间要是有了团结,干事情的质量和速度就大大提高了。如果我们学习并应用这种方法,那我们干什么事都会成功。
昆虫记读后感6
独立小院,月光如水,我静坐其中,感受着流泻在身边的月光的凄美,静静地阅读着法国作家法布尔的佳作《昆虫记》,并不禁被其平凡,却又可打动人心的语言所吸引。
法布尔出生于一个极其普通的法国家庭中,家人们都对昆虫没有兴趣,甚至还讨厌昆虫,但就在毫无遗传的情况下,年幼的法布尔却对此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幼年时,从法布尔喜爱研究动植物,喜欢探索水下世界的动物们,喜欢长相奇特的虫子,上学时不忍心消灭树下的蜗牛,就可看出他对昆虫的喜爱。
长大后更是入迷,愿被别人当做傻子的在石块儿旁看蟋蟀唱歌儿而待一整天,愿在寒冷的冬天将炉内温暖的火熄灭,好观察舍腰蜂的家,愿让蜜蜂在窗上筑巢,因为飞蝗泥蜂在门口筑巢,而小心翼翼的进门。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仿佛置身其中,和法布尔一同去探索这大千世界所带给我们的奇妙体现,去探索植物以及昆虫身上那不为人之的奥秘。通过他那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科学性的描绘,激发了我很大的兴趣爱好及获得了大量的知识。
我认为法布尔才是真正的科学家,与别人不同的,别的科学家们研究动物们,只是将活了的或将死了的动物残忍的解剖开来,和动物唯一所联系的只有那冰冷的解剖刀。而法布尔不同,他是在生活中,在不伤害它们的情况下,去仔细观察,和昆虫联系的是自己对昆虫的'喜爱,是自己热爱昆虫的那颗心,找到的成果,可能没有解剖的详细,但却比解剖更近人情。结果定比起解剖所得到的更多,因为他是用自己的一生去研究动物,他了解的不仅是昆虫的结构,更多的是观察及生动的描写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
法布尔用自己的一生去了解昆虫,他不仅是在研究,更是在和昆虫做朋友,这是他自己的一种追求,一种向往,一种令人所敬佩的精神。
昆虫记读后感7
怀着一种轻快的心情,读完了生动有趣的《昆虫记》。我对这本书十分着迷,仿佛把我带到了鸟栖虫居的大自然中: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
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的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法布尔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字里行间洋溢着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曾经,我很讨厌昆虫,甚至我从来都没有仔细的观察过昆虫,也从来没有关注过昆虫,而法布尔的《昆虫记》里,昆虫都栩栩如生: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还有,萤火虫、蚂蚁、蜘蛛、蟋蟀、毛毛虫,燕子、麻雀……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虫的'景况,涵盖了关于昆虫的进食、保护自己、xx、养育后代、劳作、狩猎及生死,几近所有的细节。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把我带进昆虫的世界……啊,多么可爱的小生命呀!这一种种昆虫仿佛就在我的手上,在我的课桌上一样。恍如身临其境。
我每次看完后,都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再回顾一遍,总是觉得有些常见的小昆虫的习性,都是自己平时能看见的,只是自己没有仔细观察而已,如果自己认真观察,也可以发现这些昆虫的习性。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还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半途而废,即使条件艰苦,也要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昆虫记读后感8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著作的《昆虫记》,这里面主要讲的是各种昆虫的习性、外表、形状、筑巢的过程和它产卵的时间、经过、地点、方法和捕食的过程。
下面我就给你介绍一下这些可爱、奇特的朋友们吧!你们快瞧!它们蹦蹦跳跳的向你走来了:有会作食物球的蜣螂,有凶狠残忍无情的螳螂,有喜好冒险的蜂螨,还有伟大的母亲—迷宫蛛……啊!原来昆虫界有这么多的奥秘呀!我觉得其中螳螂是最残忍最无情的'了,他有那令人望而生畏的武器,它还会把自己的亲人吞食掉,作为食物,而且当它产完卵后,便头也不回地走了,根本就不管自己的亲生子女能否健康成长!他可真是一个无情的家伙!
另外,迷宫蛛妈妈的母爱是最温暖的了,当它产卵时会舍弃它原来迷宫似的网,因为那样的网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不利于宝宝的安全,你看他是一位多么细心的母亲啊!最终,当卵产到丝囊中时,迷宫蛛妈妈会寸步不离地守着自己的孩子们,只要有一点动静迷宫蛛妈妈就会立即冲过去看看,卵生成小蜘蛛以后,迷宫蛛妈妈用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为小蜘蛛们咬破丝囊之后,便死去了。这是多么伟大的母亲呀!我想:母亲为我们付出那么多,我们能为母亲做点什么了?
法布尔的《昆虫记》把我带入了神秘、美丽的大自然,令我看到了一幕幕精彩、刺激的昆虫演出,那朴素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我身临其境。
我多么渴望向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中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的奥秘,为人类造福!然而,平时的我遇到一点小困难,我就想放弃,有时还乱发脾气。同法布尔相比我真是惭愧万分。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一个道理:做一件事一定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读后感9
一部演绎着大自然的活剧,一首演奏昆虫的乐曲,一幅来源于生活的图画。这就是一本令我十分着迷的科学巨著——《昆虫记》。
蝉,我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它在炎炎的烈日下歌唱着夏之歌。许多人认为蝉在夏天唱歌而不储存食物,到了冬天,寒冷和饥饿向他袭来时,它只好向在夏天忙碌着寻找着冬天的食物的蚂蚁邻居乞讨。而在法布尔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却是相反的。蝉,并不靠别人生活,他从不到蚂蚁门前去求食,倒是蚂蚁厚着脸皮去抢劫这位可怜的歌唱家。这是我懂得了:看待问题不能只依据别人的看法,我们应该自己去寻觅其中的.奥秘,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钻研,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因为有时别人的看法往往是没有依据的。只有,像法布尔一样留心观察身边的每一样事物,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奋斗,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在我们眼里,苍蝇往往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形象,但你有没有想过它们对我们人有什么好处呢?那就让我来给大家解答。大家一定见过“碧蝇”吧,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绿头苍蝇”。你可以常常看到这种蝇在玻璃窗上嗡嗡飞着,千万不要让它停在你要吃的食物上,它会使你的食物变得充满细菌。不过,它们可是大自然的功臣,它们可以让曾经活过的动物的尸体产生新的生命,它们使尸体变成一种无机物质被土壤吸收,使我们的土地变得肥沃,从而形成新一轮的良性循环。看来,世间万物都有他的好处,我们不能只看它坏的一面,还要善于发现它们好的一面。我们不能小看微小的事物,其实它们的力量也是永无止境的,有时它们往往胜于在我们心中高大的东西,因为它们也是一块在角落里闪闪发光的金子。我们在生活中也不能小瞧别人,因为人人的潜力都是不可想象的,只是有时他没有发挥出来。
我遨游在昆虫的世界里,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小小的昆虫,探索着大自然的无限奥秘。
昆虫记读后感10
今年暑假,我看了许多精彩的书籍,有《洋葱头历险记》、《海底两万里》、《稻草人》等等,但是最让我着迷的是《昆虫记》这本书,从书中我知道了许多昆虫的奥秘,原来昆虫的世界里那么有趣,那么美妙,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也去昆虫世界玩一玩吧!
翻开这本书,书中“白蝎自杀”的故事就非常的引人注目,我当时想白蝎怎么会自杀呢?于是带着这个问题,我认真仔细的看完了这个故事,原来作者利用反复实验的方法来证明白蝎不是自杀,而是用自杀的假象来获取最后逃生的机会,而且作者把“白蝎自杀”的'实验过程描述的非常生动有趣,而且观察的非常仔细。
又例如昆虫睡姿辨这个故事中,作者非常仔细地观察了昆虫的睡姿,而且描述的生动有趣。比如椎头螳螂是倒挂着睡觉的,泥蜂是凭借口器的力量,将身体横撑在空中睡觉的等等。可见作者观察的是多么仔细认真,从这两个故事让我情不自禁的回想起了拿到语文期末考试卷的那一幕,当时当我看到卷子上基础部分“合格”两个红红的大字时,我一下子傻了眼,心想:考试时我都会做呀,怎么会错呢?怎么会是合格呢?仔细一看,全都是粗心惹的祸,不是错别字,就是看错题目,这是我的眼睛一下子红了,眼泪水在眼眶里不停的打转,心想:为什么这么粗心呀,真是太不应该呀。正当我非常后悔,垂头丧气的时候,华老师微笑着向我走来,亲切地对我说:“周熠涛,这次失败了不要紧,但是你要知道为什么失败,以后该怎么改正,这样你才会成为胜利者,而且胜利者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仔细认真。”当时,我是懂非懂地点点头,如今看了这本书的许多故事,我恍然大悟,原来仔细认真多么重要呀,我以后可不能再这样马马虎虎了。
当然在《昆虫记》这本书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许多道理。如果你打开这本书,我想你也会和我一样着迷,也会尽力的去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一个仔细认真的人。
昆虫记读后感11
法布尔是一位法国的科学家,科普作家。今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法布尔所写的一部著作——《昆虫记》。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向了现代文明。
法布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是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法布尔一生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撰写《昆虫记》。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同法布尔相比,我真感到羞愧万分。法布尔能在困苦的环境下研究昆虫,平时我连做事都不认真,不刻苦,就不想动脑筋,有时还乱发脾气。
读过《昆虫记》作者的生平和《昆虫记》,我感受很深,《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读后感12
《昆虫记》是由法国杰出的鸟类家、文学家法布尔上写的。这不仅仅是几部文学著作,更是一部不朽的传世佳作。
这一章把法布尔一生对昆虫的研究成果和人生真谛都归结在爱恋了一起。从法布尔对大自然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对待生活世事具有十分独特的眼光。只有当你看过这本书以后,你才会知道书中蕴含着的深刻的道理。
文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能够展示出各种两栖类的不同个性,此时此刻洋溢着作者梅塞县对生活的热爱。螳螂强壮有力,嗜肉成性,专吃活食,简直就是山林的霸王。小甲虫为它的作出反应后代做出了无私奉献,给予了最好的温暖,操碎了心。而杨柳天牛就像一个吝啬鬼,身上穿了一件“少了布料”的燕尾服。
在阅读过程中我甚至能够想象出昆虫们一个个充满了活力精气神的样子,仿佛我就在台下一般,在我心中的也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文字,而是闪现在我脑中一个又一个的场景。
所有的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例如:飞蝗泥蜂----她是神奇的麻醉师,是一位解剖学家,更是一位好妈妈。她总是一点一点的为孩子们捕捉猎物,不辞辛劳的尽到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职责。她冒着生命危险去香简草捕捉比她大一倍的扁枝,只是为了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营养,更好地成长。
《昆虫记》并非刻意而写,而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体贴细心观察、发掘出探索而得出的成果。这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却能够反映出作者爱好心中对世间万物的热爱。这就好像乡村生活习惯,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却宁静美好。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追求真理而留下的观察记录是永远几乎不会改变的。但对于读者的思想却是灵活多变的。他纵使没有强求某人去接受他的观点,只是想记录下他所观察到的一切关于世界美好场景。
我被法布尔的这种探索精神所吞并了,这让我感受到了万物关系不大之间都是息息相关的。《昆虫记》不仅对生命散发出了敬畏,更为蕴含着某种独特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求真----即探求真理,追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
昆虫记读后感13
最近一周,我一直在读一本好书——《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他通过对昆虫日积月累的观察,细致地描述各种不同昆虫的种类、特征和习性,读着此书,让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
书中语言生动、有趣,对昆虫的细节描写不得不令我们佩服法布尔超人的观察力。如“蚂蚁长得虽小,但视觉十分的灵敏,它不仅能记路边的景致,就连天空中的一些景物都可以被它们用来认路”。法布尔善于观察、乐于观察,并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惟妙惟肖的描述。
我以前是一个不会留心观察的人,老师布置作文,想不到题材,就只能拿着作文书模仿。但有一次却是个例外。那天,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几只小蚂蚁在处理食物。好奇的我便蹲下仔细看,只见它们用小腿把食物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再搬运。蚂蚁是如何做到切割食物的呢?我忍不住抓起一只黑蚂蚁,这才发现它的腿上竟有一排小锯齿,难怪它们那么厉害!我轻轻放下它,重获自由的'小蚂蚁背起食物,就去追小伙伴们了。后来我根据这次观察所得写成的一篇小练笔,还得到了老师的夸赞。
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原来观察小昆虫,不仅很有乐趣,还能为写作提供素材。从此,我便留心生活,发现周边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是我们的观察点。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情,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当我们养成仔细观察并认真记录的好习惯后,写作文就再也不用发愁了。
《昆虫记》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到各种各样昆虫的生活习性,还知道了昆虫之间相互依托、相互残杀,构成生存永生的生物链。当然,我更佩服法布尔,佩服他坚持不懈、乐于观察的精神。著名作家巴金爷爷是这样评价《昆虫记》的:“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我觉得《昆虫记》获此赞誉,名副其实。
昆虫记读后感14
近期我迷上一本书,是被称作虫类鼻祖的法国文学家—法布尔所作的《昆虫记》,里边详尽地描绘了每一种虫类,他们的本能反应、生长习性、劳动者、繁殖和身亡。
例如,大孔雀蝶是欧州最大的蝴蝶,创作者根据试验了解:大孔雀蝶假如被剪去触须,身亡的几率就会十分高;金步甲是个残酷的混蛋,他们常常同类相残,还喜欢吃松毛虫、泥鳅和机壳损坏的.小乌龟,尤其挨饿时,一些英勇的金步甲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吃刺毛虫。
大部分搜索引擎蜘蛛的毒副作用并不大,也是有极少数除外,狼蛛便是在其中的一种。它喜爱呆在旱灾的沙土地里,只吃新鮮的食材,因此 它一抓到猎食,就会马上杀掉并吞掉,而它的武器装备仅有二颗獠牙,连有一颗毒刺的木工蜂都抵不过它。狼蛛尽管很凶悍,可是它很爱惜自身的小孩,小狼蛛最少要在母亲身上待五六个月。
松毛虫也叫“整队虫”,他们的卵是产在松叶上的,像白的小圆柱体,等他们卵化出去时,会不断地咬着卵壳;这种稚虫的身体是浅黄色的,灰黑色的脑壳是身体的二倍大,如果有稚虫吃饱,他们会很主动地排列成一个小组,一同向前。他们用稀少的网制成一个小球,小球由几块叶子支撑点着,稚虫在里面吃,还可以在外面住。这一小球仅仅临时性的居所,来到十一月,气温慢慢转冷了,松毛虫们就会爬到松柏树的顶部,在叶子密不可分的地区构建冬季的巢;松毛虫是一种很固执己见的动物,他们每一次外出必须排列成齐整的团队。第一条往哪儿爬,后边的都是会一直跟随它。他们会一边走一边吐出来一条线丝,这样一来,一条绵软的“丝绸之路”就建造好啦;我猜测,他们这样子做,夜里回家了,就不容易迷路了吧。
这本书要我倾听了虫类的响声,走入了奇特的昆虫世界,丰富多彩了我的所见所闻,因而,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昆虫记读后感15
书,阅读是一条通往人类进步的道路,也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好书能净化我们的心灵,拓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芬芳。每当我得到一本好书,便会沉迷其中,细心品味、琢磨着其中蕴含的奥妙。
一个清晨,阳光透过树叶,温柔地照射在我的书桌上。一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着,像是在迎接新的一天。我拿起手边的《自然记》这本书,仿佛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与书中的生物们变得亲密起来。时间仿佛停滞了,在书的海洋中无限延伸。
我看着那本厚厚的昆虫百科全书,不知道自己已经翻了多少页。最后,我合上书本,但脑海中还回荡着书中那些奇妙的景象。“哇,原来昆虫的生活与我们这么相似啊!”我惊叹道。突然听见耳边传来了“叽叽湫湫”的虫声,仿佛昆虫们在我的身边跳跃着。
阅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后,我从一个害怕虫子、讨厌虫子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喜欢虫子、甚至敬佩虫子的“青年”。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一群全新的昆虫,它们并不像我之前认为的那样富有灵性。法布尔用心地描述了许多昆虫的觅食、劳动等,几乎包含了昆虫的一生,让我深刻领悟到他观察昆虫时的细致和专注。我能想象到法布尔为了观察蚂蚁,一动不动地拿着放大镜待了整整一下午;为了捕捉一只小虫,他气喘吁吁地追赶着,即使摔倒也不肯放弃的执着……法布尔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昆虫记》中,我认识了喝树汁的蝉,吃蜗牛的萤火虫,爱吃莴苣叶的小蟋蟀……我也明白是我误会了蜜蜂,我不该用相同的眼光对待所有的昆虫。蜜蜂早出晚归的采蜜是为了我们,是让我们喝到那甜滋滋的蜂蜜,它那锋利的刺并不是为了伤害人类,而是自卫;还有七星瓢虫,蝴蝶……如果没有它们,我们会有这么多姿多彩的世界吗?长久下去,我们能好好地存活下去吗?因此,我们要保护昆虫,让它们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多么可爱的小生命,多么有意思的《昆虫记》!我期望人们能把昆虫当作永远的朋友,保护它们,与这些小生灵渡过一个又一个完美的时光……
【昆虫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昆虫记读后感02-07
昆虫记 读后感03-19
读后感昆虫记03-08
昆虫记的读后感02-05
昆虫记的读后感04-27
《昆虫记》读后感06-13
昆虫记读后感06-13
《昆虫记》读后感 [精选]07-04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07-13
昆虫记读后感[精选]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