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2-12-02 14:12:4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

  上本门课程前,我以为自己心理是很健康的,所以对心理学一直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想过它是否能帮助自己。可是在上了老师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以后,加上做了些小练习和对比案例,我渐渐发现自己心理健康程度也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好,感觉我还是缺少了“自我认同与自我接纳”。以前以为自己就是这样:没什么特长,不够帅,不够高,不够聪明,也没什么钱,对人生没多大追求,过过小日子就得了。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对自己不满意,别人长相帅我就羡慕他生了一副好皮囊,别人个子高我就羡慕别人高,有钱的我也羡慕,智商高的我也羡慕。这时候难免对自己不满,巴不得赶紧投胎转世到一个有钱家庭,有一个完美的身体。这种心理我自己一直没有注意到,直到我上了《积极心理学》。

  上本门课程以后,开始懂得了去分析自己的心理,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我也开始对自己进行剖析,了解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照着课堂上老师教的那些理论去想,我懂得了我是没有接纳自己,我不认可自己,我总是在羡慕别人,却没有向导其实自己也有那么多的优点,根本不比从前羡慕的那些人差多少,只是我自己缺少对自己的信任和赞美。优秀的人,也会有不优秀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正视自己,接受自己,那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方式。

  积极的自我。就以我自己为一个例子,我从曾经的不懂得接纳认同自己。自从开始学了《积极心理学》章课后,想通了其实优秀的并不只是别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自己在心中永远可以欣赏自己的魅力,接纳并认同自己。积极的认同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正视自己的存在和完整性,不因为自己有缺点或一件事做不好而过分自责。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未经过自己同意而出生的,既然出生了,我们就要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我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在我们生命中三万天的.日子里,我们只能对自己的生命充满珍惜与感激,充满热爱与欣赏。作为人,我们在人性上应该是积极的,在整体上是可爱的,在生命上是唯一的。我们既然存在了,就别无选择,只能争取幸福和快乐,我们只能选择有利于自己生命的乐观精神。这种来自生命源头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欣赏就是原本存在于人心深处的积极性,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只是现实中这种积极性特别容易受到压抑。从前我并没有做到“无条件地接纳自我”,总是用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的优点作比较,所以心里藏着对自己的不满意和对别人无休止的羡慕和欣赏,久而久之便不再相信自己是“那么优秀”,不再做事那么有积极性,开始懒惰,甚至放弃了很多好的锻炼机会,仅仅都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去相信自己其实也是很优秀的。现在看来,以前的那些心理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我那时对于自己的态度是较为苛刻的,总是在挑剔自我,只是有条件地接纳自我,只是当自己的行动取得了成功、赢得了别人的赞许时才会接纳自己。可是如果根据一个人行为表现不到这些条件时,就会贬低自己。这样,从逻辑上说,贬低自己和够定自己其实几乎就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你不可能永远取得成功。其实,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错误,而且经常还会在比较重要的事情上犯错误,成功不少时候都是取决于外在条件,所以不应该太较真结果。

  所以,我们要学会做一个积极的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不会否定自己的人格和人性,从不对自己在整体上做消极的评论,我们要知道,作为一个人是不能被否定的,正如一句名言“一个人,你可以消灭他,都是你永远不能打败他,我们要积极地勇敢地去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面对自我时,对自己坦诚与从容来自一种内心的力量,这种自信导致一个人接纳自我、肯定自我,拥有平凡而务实的精神。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2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教师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非常有幸拜读了周国韬先生的《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本书,读完之后,令我感触颇深。为此,我表达如下几点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理解。

  这本书为人们学会积极的心理调节、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提供了有益的知识和策略,掌握这些知识和策略对于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选取了部分有助于教师心理调适的积极心理学内容,因此命名为“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我觉得非常合理。书中采用了一些心理测量工具和训练程序,这些内容要求我们学习者进行练习。并且有很好的平台对其内容进行辅导,以便使我们这些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有关的知识,学会运用有关策略进行心理调适。

  书中介绍了“学习能力感”概念、“习得性无力感”等相关内容。其实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介绍的有关“习得性无力感”的研究成果,已经被纳入到积极心理学的领域之中。其中的情绪管理能力部分对于我们这些中学教师非常受用。情绪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控制情绪表达方式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较强的人,一方面能够在适当场合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善于调节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例如,在正式聚会当中,适当表达喜悦的情绪,在悲伤的葬礼上适度表达悲伤的情绪,在人际冲突中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善于调节气氛激发他人的积极情绪或者善于安慰他人的消极情绪。情绪管理能力由以下四种能力组成:对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保持开放心情的能力;根据对信息的'判断和利用,成熟地进入或远离某种情绪的能力;成熟地觉察自己和他人相关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我会结合书中的方法与实际情况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感到他们真的需要我们,我们不仅是学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灯,还是他们性灵的创造者,更是他们灵魂的塑造者。我会用适当的方法与他们交流,减轻他们的压力,同事缓解自己。希望我们在心与心的交流上,他们的学习,精神能更上一层楼。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3

  幸福可以提升,也可以学习。积极心理学让我更加明白幸福是什么!

  1、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

  奥运会银牌得主和铜牌得主相比谁最幸福,在我们外人看来,肯定是银牌的主要幸福得多,然而实验证明:无论是在领奖台上还是在赛后,铜牌得主的幸福感指数都要比银牌得主高。那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奥运会银牌得主与金牌得主比,而铜牌得主与第四名相比,所以,银牌得主的满意度幸福感比较低。

  2、幸福需要经常“晒太阳”。

  有人说幸福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经常把自己的幸福,说出来,晒出来。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是一种信念,主动晒幸福可以减轻压力,“晒”幸福也可以提升自信。在现实生活中,有分寸地把自己私人方面的信息显示给他人,让别人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本身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心里的秘密越多,压力越大,幸福感也就越差,总是担心自己的'秘密被他人知晓,长期下去心理会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人们在不停地寻求着宣泄的途径,把秘密以某种方式说出来,也是对压力的一种释放。因此主动晒幸福可以减轻压力,也可以提升自信。

  3、幸福需要留住。

  幸福的时光需要保留,但若干年后,当时的一张照片、一个小纪念品,甚至是当年和孩子一起折的那个纸飞机,都会成为我们打开我们幸福的闸门。所以,我们不要忽略那些生活中的那些小仪式,多拍幸福照、举行高兴的仪式、记录开心故事,保持快乐,让幸福定义住。

  4、小小慈善可以带来大大的幸福。

  记得前两天去KFC花17元买了一个汉堡和一杯可乐,20元钱给了服务员,正在等她找我3元钱,而她却微笑着对我说:“女士,您愿意捐出您的3元钱为贫困山区的儿童吗?”当时听到她的话,我先是一愣,随后和她相视一笑,说:“我愿意”从KFC出来,手里拿着送给我的三张感谢卡,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现在我明白了,那种感觉就是幸福。这也就是积极心理学里讲的----做不特定对象的慈善行为可以提高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4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无数人梦想着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即4分钟内跑完1英里。1945年,瑞典人根德尔·哈格跑出4分01秒4的成绩,此后没有人如此接近这个目标。在4分钟以内跑完1英里,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医生证明4分钟跑1英里,是人类能力的极限。生理学家进行实验,在科学上展示证明人类能力极限,是4分钟跑1英里,不可能少于4分钟。跑手们证明了医生和科学家,证明了他们是对的,1英里跑4分钟2秒,4分钟1秒,但没有跑手能少于4分钟,从一英里跑计时以来。医生和科学家证明了跑手,运动员,世上顶尖选手又证明了医生们是对的。然后Roger Bannister出现,他说“4分钟内跑完是可能的,我要做给你们看”。说这话时,他是牛津大学的医学博士,也是一名出色的跑手,顶级跑手,但时间远高于4分钟,他的最好时间是4分12秒,自然没有人把他当真。但Roger Bannister坚持苦练,不比别的跑手练得更苦,但和世上别的跑手一样苦练,而且有进步,他突破了4分10秒,4分5秒,跑到4分2秒时停止,像所有人一样,无法低于4分2秒。他不是世上最好的'跑手,但也是佼佼者,但他还是说“有可能,在这件事上人类没有极限,我们能在4分钟之内跑完1英里”。他坚持这么做,坚持练习,却一直失败。

  直到1954年,1954年5月6日,在重回故校时,Roger Bannister用了3分59秒跑完一英里,轰动一时,登上全世界的头版头条。“科学遭到挑战”,“医生遭到挑战”,“不可能成为可能”,它成为梦想1英里。现在听这个,数十年来,自从开始1英里跑计时以来,没有人突破4分钟界限,那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但在5月6日,Roger Bannister做到了。6周后,澳大利亚跑手John Landy,1英里跑了3分57.9秒。第二年,1955年,37名跑手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1956年,超过300名跑手突破4分钟界限。

  这是怎么回事?运动员们更加努力训练?当然不是,是有了新的技术,新的鞋子?不是,是信念,信念是多么强大,不是因为跑到那个时间,就说“不好,超过速度极限了,放慢速度吧”。根本不是那样,他们尽了最大努力,最大可能,然而他们的潜意识限制了他们,阻止他们突破界限。那不是医生,生理学家和科学家们声称的身体界限,而是心理界限。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5

  1、据一项调查研究统计,在心理学中消极研究和积极研究的对比是21:1。

  鼓励个人的成长,增进个人的健康比治愈自己的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容易,也远比治愈真正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容易的多。

  消极研究多用于心理治疗,是为了解除痛苦,把人从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中解放出来,恢复健康,但是难度比较大,占用了过多的精力和资源。积极研究多用于预防和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康复后的积极恢复,促成人向健康的方向变化,增强了应对挫折和不良情绪的能力,但是对已经陷入心理障碍的人作用有限。只关注消极研究会让人只看到人性中消极的、黑暗的一面,而积极研究关注人性中美好的、善的一面,同时从这两个角度看问题才会对人性有一个合理的认识。积极心理学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形成了一种平衡。

  2、目前现实中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障碍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一方面人们的意识程度提高了,对于不良情绪障碍的认识水平、诊断水平和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提高了,也就是说以前不良情绪障碍同样存在,只不过

  由于以上原因人们没有意识到存在的问题是不良情绪障碍,没有诊断出来而已,并不是不存在。另一方面不良情绪障碍在客观上确实增加了,1、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要求提高了,也就是说对于生活的满意度标准提高了,而满足需求资源的有限和匮乏特别是优质资源的稀缺始终存在,因此满足需求的难度也提高了,需要的受挫容易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2、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和对物质、精神追求的不平衡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对舒适安逸生活方式的过度追求和对未成年人的不合理培养方式降低了我们的适应能力。3、信息的泛滥和传媒的发达等原因让未成年人在还没有做好准备,没有有效应对方法的时候就受到了不良文化信息的.影响,辨别能力不够容易被误导,应对方式不合理容易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

  3、为什么应该研究和推广积极心理学?

  因为首先集中研究有用的东西至关重要,会变成现实,在世界上起更大的作用。其次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领域的研究学科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快乐并非对痛苦的否定,摆脱我正在经历的抑郁或者焦虑并不意味着我同时就变得快乐了,情况并非是这样,问题不会这样被解决。最后预防在今天来说非常重要,预防困苦,不管是抑郁还是焦虑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专注于培养积极心态来解决。

  4、专注于有效方法的重要性: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至关重要,不管是对我们自身,还是对我们的关系,对于其他人和社会,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多有效的东西。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我们提出的问题的本身,好的问题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问题可以引领我们去探索未知,让我们去关注我们忽略了的重要的东西。

  5、帮助高危人群的研究。

  开始时是消极研究,考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人会失败?健康的文化造就健康的个人,病态的文化造就病态的人。这些人的失败中的确有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但是要改变对人造成不良影响的环境和文化因素难度很大,付出巨大收效甚微,甚至情况还会继续恶化。后来出现了范式转移,也就是问了一个相反的问题,同样是面对不理想的现实环境,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把关注的焦点从环境转向个人,对成功的原因进行研究,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到了问题的实质研究出了有效的东西才能模仿和推广,对大家起作用。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6

  消除抑郁的14种方法

  美国学者卡托尔认为,不同的人会进入不同的抑郁状态,但是他只要遵照以下十四项办法,抑郁的症状便会很快消失,这十四项办法包括:

  一、必须遵守生活秩序。与人约会要准时到达,饮食休闲要按部就班,从稳定规律的生活中领会自身的情趣。

  二、留意自己的外观。自己身体要保持清洁卫生,不得身穿邋遢的衣服,房间院落也要随时打扫干净。

  三、即使在抑郁状态下,也决不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四、不得强压怒气,对人对事要宽宏大度。

  五、主动吸收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

  六、建立挑战意识,学会主动接受矛盾,并自己。

  七、即使是小事,也要采取合乎情理的行动;即使你烦闷,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合乎生活情理。

  八、对待他人的.要因人而异。具有抑郁的人,显得对外界每个人的反应、几乎相同。这是不对的,如果你也有这种倾向,应尽快纠正。

  九、拓宽自己的情趣范围。

  十、不要将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比较。如果你时常把自己的生活与他人作比较,表示你已经有了潜在的抑郁,应尽快克服。

  十一、最好将日常生活中的事记录下来。

  十二、不要掩饰自己的。

  十三、必须尝试以前没有做过的事,要积极地开辟新的生活园地,使生活更。

  十四、与精力旺盛又充满希望的人交往。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7

  一定程度上来说,压力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有压力才能促使我们前进,否则我们就是沉溺于安逸的生活。但是压力要适度,现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听到的'别人自杀或者相关的消息,很多都是因为压力过大但是自身无法正确调解产生的,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方法来调解自己,比如说制定一个自我和谐的目标,自我和谐能促进我们的幸福感,让我们坦然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压力,我们要用积极的心理去面对压力,这样压力其实可以转化为促进我们成长的垫脚石。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8

  一分钟扫除“坏情绪”

  研究长寿的专家指出: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颓丧、惧怕、贪求、怯懦、忌妒和憎恨等。

  学家把人的情绪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愉快的情绪(如、喜悦等);另一类是不愉快的情绪(如悲伤、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尽快摆脱不愉快的情绪呢?

  该发泄时就发泄

  最明智做法就是别抑制它,任其发泄几分钟,但要设定好自我放纵的界限。趁身旁无人时哭上几声,或拍打一下桌椅,跺一跺脚,你的心情会变得好起来。

  向倾诉

  当你把和一起分享时,很多人都会觉得;当你把痛苦向倾诉时,痛苦就会减轻。因此,当你的坏情绪涌上心头时,不妨先做做深呼吸,伸伸懒腰,之后给打一个电话随便聊聊,你的坏心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化解。

  “装出”一份好心情

  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老是想像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这种情绪就十有八九真的会到来。装出好心情会让你的坏情绪在不觉间悄悄溜走。一个人在抑郁的时候,可以多回忆愉快的.时光,还可以用微笑来自己,要尽量多想的事情。高声朗读也会有帮助的,只是读书时要有表情,还要选择振奋精神而非抑郁的读物。

  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不愉快时,不妨迅速进入工作角色以忘掉烦恼。实在不能投入工作,就去帮同事的忙,烦心事很快会被你的忙乱冲掉。

  采取直接行动

  为一件事烦恼可能会花几天,而行动起来解决它只要几分钟就够了。比方说,求职面试后你迟迟得不到通知,你为此心神不宁。别烦自己了,马上打电话给面试你的人事主管,不管是福还是祸,你的紧张心情总会有个着落。

  转移注意力,暂时置身事外

  当你因某事烦恼时,最好使自己暂时忘记它,转移注意力,或者干脆暂时放下手上的一切,舒缓一下紧绷的心情。如你可以花些,到公园或树林里走一走,享受林间、溪流或池塘的安详与静谧。或者,你也可以轻轻松松地享受清晨的沐浴,让清水流过脸颊,滑过身体,驱散所有的烦闷,仿佛重新获得了……

  听听的音乐

  音乐是心灵的阳台。很多资料表明,音乐能人的情绪。轻松、欢快的音乐总能带我们到老家,不管心情有多坏,只要听一下自己的曲子,你就会感受到你那愉快的心跳。当然,当你放声高唱出来,你的心情会变得更好。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9

  非常感谢翻译人员无私的奉献,但是当翻译者私自为每节课添加标题的时候,就已经在误导人了。经过一些努力我终于找到了本课程的课件等资料,惊奇发现,课件中每一节课的标题和中文翻译完全不同,难怪之前看的'时候总觉得标题有问题。

  几年前尝试观看本公开课,但是想记录的内容太多,看一节课就要花费了将近3个小时,最后也没能全部看完,不过留下了一些散乱的笔记。今年决定重新尝试,完整的将课程看完,并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实践。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0

  怎样让积极心理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接近,怎样在我们的问题学生中提高积极心理学的影响,看了这本书我得到了收益匪浅的启发,深知这门学科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

  2世纪的社会已不同于过去的任何时代,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活得更幸福。在这样一个追求幸福的时代,人类已不再需要消极来时时对自己发出警告,而是需要积极来增强自己的力量和信心,这是我们当前社会的最大实际需要。积极是人类固有的一种本性,但这并不就意味着人类的积极本性在任何情况都自发地表现出来。人的心灵中有着天生的积极种子,而这些种子能否顺利发芽生长,还要依赖后天的其他条件。这就如农民播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能否生长发育,除了依赖种子本身的特性之外,还要有适宜的环境气候和后天的精心照料——浇水施肥,从某种程度上说,积极心理学就是为了营造一种能促使人类的积极本性生长发育的环境,同时也是为了人类寻找一种为自己心灵中积极种子浇水施肥的方法和途径。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面对问题学生,由于家庭和社会的环境,他们在思想意识方面、行为规范方面、学习方面、心理方面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他们对学习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自信心,表面上看他们满不在乎,其实他们很自卑,很消极。而积极心理学家们研究了很多案例,例如在同样恶劣的环境下为什么有些人能保持自己,而有些人却成了问题人,到底是什么使有些人能总是有尊严地活着。他们发现,只有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如爱心、胜任、爱美性、乐观、勇气、工作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等)才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工具。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要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对问题学生,我们要多方面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之所以会产生,肯定有它特定的原因,原因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去看它,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更有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发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1

  1、我们从外界所获得的信息或者学到的知识必须在生活中合理应用才能显示它们应有的力量。知识本身无法决定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的成功和自尊水平等,可见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充分的理解它,能够合理的解读它,同时对知识应用所涉及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知,两者相结合就为我们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我们应该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主动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充分理解所学知识,至少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把所学内容的实质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表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程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感觉可以应用的地方写下来,进行重点的挖掘和探索,让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更深入和充分。第二阶段是制定知识的应用方案,安排练习时间,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构想,检验自己对于知识的解读是否合理,对解读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思考纠正,重新修改应用方案进行验证,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只有完成了这两步才算达到了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

  3、我们应该学会在学习或工作的过程中主动安排进行积极心理休息,积极心理休息和拖延的区别在于,积极心理休息是有规律的,受自我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一小段时间回顾总结经验,或者调解心情,缓解疲劳以便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下一段工作或学习中。而拖延是顺从自己内心的分心冲动而失去控制,占用了本该用来学习或工作的时间。

  4、安静的力量:

  4、1我们通常都是在遭遇了挫折,感受到了自身的消极情绪的时候才被动的进行反省,在这种反省中,我们很可能进入一种叫做自我倾注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把注意力投向了自己的内部,反复回忆分析引发消极情绪情境的一些细节,使这种消极情绪被加强而不是消弱,容易沉陷在这种消极感受和导致消极感受的想法中。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主动的反省,在自己心情平静的时候进行反省,以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客观现实上,针对面对问题进行反省,这时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可以减少错误归因,得到比较合理的答案。

  4、2当某种经历正在进行时,人生经验的获取是在你尝试分辨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应该舍弃什么应该保留的时候,也就是进行分析思考的时候,这些一般发生在经历之后,进行安静的自省的时候,有时候急着做事反而不如做完一件事后稍事休息,让心情平静下来认真的反思一下效果好,也就是说我们最好养成经历、享受安静和反省的行为模式。安静为我们进行内省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环境,让我们有机会反省我们的所见所闻所说所做的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因为这种反省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记忆机制,包括学习、理解、记忆、保留。当我们进行思考时,我们在脑海中重放素材时,我们更容易保留和记住之前的经历,积累对人生有益的经验。

  5、快乐是由我们的精神状态而定,也就是说是由我们对事物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感受而定,而不是由社会地位、银行存款等外部条件所决定。幸福是一种终生的追求,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幸福没有客观标准,只是某种比较方式下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否幸福也取决于我们采取哪种比较方式,我们只能追求更幸福。

  6、常识并非那么平常,特别是应用于实际,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常识更平常,学习的目的是用于自身的转变,没有转变就没有成长,那些快速见效的说法都是皇帝的新衣,是不存在的,是过高的承诺和过低的兑现,真正起作用的都是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如果我们能经常的记起这些常识,把它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解除那些阻碍我们对已熟知事物产生新的认识的认知束缚,解除我们从已熟知事物中获取益处的情绪束缚,纠正和改变那些束缚我们的行为习惯,促成我们自身的转变和成长,那么这些常识就会显得不平常。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7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献资料,学习了解到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这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往的心理学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以及对于死亡的恐惧等等而很少关注健康勇气和爱。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盯)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mmlhalyi于20xx年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21。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体现在修正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同时更依赖于培养、建构人类的优秀品质,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平衡发展。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换了个角度去理解心理学对于人的作用,传统心理学更多是基于心理疾病的模式去寻求归因,而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人的力量,更重要的在于心理学并不是只为“病人”服务,应该为普通人提升幸福感、愉悦感提供思维源泉,使普通人生活得更有意义。

  特别有悟的是三点,第一,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世界上有痛苦和人类的缺点,而是认为美好与卓越和疾病与悲痛都是真实存在的;第二,心理学对目前已经有幸福感的人更有效,因为虽然对这些人有较少的改善空间,但相对他们携带的包袱更少,也有更多的技能和资本让心灵之旅走得更好。第三,积极心理学提倡畅所欲言和思想和心灵探索,但也强烈推荐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例如:感谢信vs宽恕信、娱乐vs善举、时间的礼物等等。也提炼出不少实验论证的效应来解释一些心理学应诉对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如峰终理论、曝光效应、捐赠效应等。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尊重人的精神和自尊,不把人类当作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来研究,区别主要在于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有变坏和变好的能力,美好生活知识一种选择;积极心理学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数据中获取,也可以从个案研究、访谈、大众普查、历史资料分析中获取。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比较复杂的,不仅包括主观感受、还包含生物学唤起的特殊形式,思想爱你个和行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区别在于,积极情绪一般不与特殊的行为倾向相关,但积极情绪扩大了我们的选择范围(注意力宽度更宽了、记忆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更流畅了、对知识的感受性增强了等等),更多对未来有决定作用;积极情绪也能够消除消极情绪所导致的生理学反应,如焦虑等。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2

  《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是一本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好书。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本书,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本书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正如专家所言,它与其说是门科学,毋宁说是一场运动,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积极而又富于建设性的态度。就像中国人常说的,凡事要往好里想。当然,是严谨的,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就教育方式而言,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所产生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与积极思想所相背的模式,是一种以悲观和否定的态度去进行的教育的方式。就像在传统的家庭教育环境中,习惯性的'否定及惩罚教育,无形中就影响到儿童积极健全人格的形成,挫伤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对儿童的发展就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无法更好的促进儿童的成长。比如,如果父母悲观,孩子通常也具有悲观的性格。或者产生消极、孤僻、偏激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不能很好的发掘身上的潜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因此,就可以去尊重学生,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3

  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我懂得了作为教师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然后才能更好地做学生的心理工作。心理辅导是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进行的一门课程。如何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问题塑造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做好自自身的心理调适和辅导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教师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本身难免形成一些压力。因此,我们要先处理好自身的心理问题,不要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影响到学生。教师作为一个心理辅导者要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适。教师要从各方面寻找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寻找解决的办法。这些办法也可间接地迁移到学生身上,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教师有良好的思想学生才会有良好的思想。

  做学生心理咨询师:教师平时不仅要处理好教学上的问题,还要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把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拿到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教师要给学生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心理问题说出来,同时说话要算数,要讲信用,不能把学生的私事说出来。学生有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给学生重视他的感觉。

  教师要学好心理学:当我们遇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沮丧,学生会很失望。我们怎样才能够减少这种失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本身要认真学习心理学,而且要不断地更新知识,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提高对心理辅导的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因为家庭和社会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与日俱增,教育部门制定了心理教育进学校进课堂的方针政策,要求教师本身要提高对心理教育的认识。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4

  我把自己定位为终生学习者。也就是说,如果我的存在不被任何人记得,在宇宙的浩瀚中短暂而不留痕迹,那我最想做的事情,便是理解这个世界。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是我与生俱来或童年环境有关所有拥有的,为此我感到非常庆幸。毕业以来,我除了工作需要的产品设计类,另外也接触了很多学科领域,杂食者,什么都想触碰想触摸,都想了解背后的原理,都想运用于生活中,想体验不同人的生活想接触不同的“世界”,所以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顾此失彼,觉得留给每天晚上精进的时间太少太少。所以陷入彷徨、焦虑、孤寂等负面情绪时间黑洞,消耗太多的精力,长此以往也降低了自己的平均幸福水平。

  也许是积极行动带来的.好运气,近两个月开始了以考研为目的的心理学学习,接触新领域,新鲜而有趣,虽然每天看和思考的时间不多,但确实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情绪、动机与人性本能上。尤其看了哈佛幸福公开课程,从新认识到一直被忽略的常识,或者应该说通过课程了解了常识背后的机制,知晓了为什么,从而更认可了“常识”,我希望能在信息洪流中紧抓不放这些常识,并进一步理解。

  古语云“攘外必先安内”,最近意识到不能只是在自控力上东打一炮西挨一枪,也不能只在思维上锻炼出批判性。我需要的是系统认识与运用,系统的对“我”是如何运作的,如何才能使之运作得更良好,更逼近与“我”的目的进行探究,不求简单的答案,但求深入全面思考后,把握之。

  接下来我希望,给乐观的想象长短期目标实现过程和结果,在这基础之上制定带上时间坐标的计划,给生活再做减法,给自己提供舒适积极的环境,然后持之以恒的享受其中和幸福。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5

  怎样才能过上最好的生活?正在蓬勃发展的积极心理学提供了很多答案:我们要善待他人,关怀他人,宽恕他人的过错,在日常生活中秉持和蔼与慈悲,以及乐观对待未来。按照这些简单的方法去做,就能让我们保持健康快乐。

  世上大多数的事情都不简单,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一样。善无恒善,恶无恒恶。友善和关怀是好事,只要你善待和关怀的人值得你这么做。宽恕他人能带来满足感,除非被宽恕的人不愿弥补自己的过错。对未来保持乐观可以让你精力充沛并感到快乐,除非你是一个赌徒并相信下一盘赌局能大赢一笔。

  我们已经把某些心理特质和心理状态标识为“积极”,把其余的那些标识为“消极”,但研究人员吉姆·麦克纳尔蒂和弗兰克·芬查姆认为,“心理特质和心理过程并没有积极或消极的本质;相反,心理特征促进还是破坏幸福,取决于它们在什么情境下发挥作用。”

  我们如何从积极心理学中去掉积极?麦克纳尔蒂和芬查姆认为,我们不要再假设像友善这样的“积极”心理特质永远有助于增进幸福,而应深入去了解友善、关怀、宽恕或仁慈在什么时候、对谁、在什么情境下才能真正增进健康快乐。此话何解?

  他们提出三个方法:

  考虑情境。

  为了理解心理特质和心理过程什么时候是有益的,我们需要把它们放在社会情境中进行考虑。“积极”心理特质和心理过程并非所有情况下都是积极的,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它们实际上是有害的。宽恕你的配偶可以增强你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她的过错只是忘了关灯,而且你很清楚她对自己的疏忽感到难过。但如果她不断在你朋友面前贬低你,还从不感到后悔,那么宽恕可能就不是最好的做法了。

  考虑对象。

  积极心理学运动帮助心理学家认识到,我们不能仅仅通过关注人类的问题去理解人类的整体状况。同样,我们不能仅仅通过关注那些快乐的家伙去理解如何提升幸福感。为了解开健康快乐生活的奥秘,我们不仅要在那些最佳生活的人身上,也要在那些生活一团糟的人身上,检验心理特征的'效果。有可能乐观只对某些人有益,他们拥有某些值得期盼的东西。为了搞清楚这一点,我们不仅要在拥有光明前程的大学本科生身上,也要在被诊断为四期癌症的病人身上,开展研究。

  考虑时间发展。

  大多数心理学研究是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测量一群人的感受)。为了了解心理特征如何影响幸福感,我们需要开展纵向研究(对同一群人在他们生命的若干不同时期进行测量)。这很重要,因为研究人员发现的在短期内有益的东西,长期来看可能是有害的。通过友善相待而不是相互批评以解决严重关系问题的夫妻,在当下报告称,他们对于夫妻关系的感觉变好了,但长期来看,他们的满意度低于那些更多相互批评的夫妻。为何如此?那些相互批评的夫妻实际上处理了他们的问题,这帮助他们改善了关系。

  积极心理学运动广泛传播,让我们从心底里接受了这个运动。治疗方法、自助书籍和提升生活的应用程序正在集中推广积极心理特征,例如更加友善和宽恕。但如果像友善和宽恕这样的心理特征对于每个人而言并不一定是有益的,那么我们需要谨慎对待,只在它们有可能发挥作用的情境中推广它们。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积极心理学的心得11-17

积极心理学心得12-28

积极心理学的心得04-25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5篇)02-17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精选20篇)05-27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5篇12-02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8篇04-24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精选15篇)04-28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集锦15篇)04-24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

  上本门课程前,我以为自己心理是很健康的,所以对心理学一直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想过它是否能帮助自己。可是在上了老师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以后,加上做了些小练习和对比案例,我渐渐发现自己心理健康程度也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好,感觉我还是缺少了“自我认同与自我接纳”。以前以为自己就是这样:没什么特长,不够帅,不够高,不够聪明,也没什么钱,对人生没多大追求,过过小日子就得了。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对自己不满意,别人长相帅我就羡慕他生了一副好皮囊,别人个子高我就羡慕别人高,有钱的我也羡慕,智商高的我也羡慕。这时候难免对自己不满,巴不得赶紧投胎转世到一个有钱家庭,有一个完美的身体。这种心理我自己一直没有注意到,直到我上了《积极心理学》。

  上本门课程以后,开始懂得了去分析自己的心理,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我也开始对自己进行剖析,了解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照着课堂上老师教的那些理论去想,我懂得了我是没有接纳自己,我不认可自己,我总是在羡慕别人,却没有向导其实自己也有那么多的优点,根本不比从前羡慕的那些人差多少,只是我自己缺少对自己的信任和赞美。优秀的人,也会有不优秀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正视自己,接受自己,那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方式。

  积极的自我。就以我自己为一个例子,我从曾经的不懂得接纳认同自己。自从开始学了《积极心理学》章课后,想通了其实优秀的并不只是别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自己在心中永远可以欣赏自己的魅力,接纳并认同自己。积极的认同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正视自己的存在和完整性,不因为自己有缺点或一件事做不好而过分自责。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未经过自己同意而出生的,既然出生了,我们就要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我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在我们生命中三万天的.日子里,我们只能对自己的生命充满珍惜与感激,充满热爱与欣赏。作为人,我们在人性上应该是积极的,在整体上是可爱的,在生命上是唯一的。我们既然存在了,就别无选择,只能争取幸福和快乐,我们只能选择有利于自己生命的乐观精神。这种来自生命源头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欣赏就是原本存在于人心深处的积极性,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只是现实中这种积极性特别容易受到压抑。从前我并没有做到“无条件地接纳自我”,总是用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的优点作比较,所以心里藏着对自己的不满意和对别人无休止的羡慕和欣赏,久而久之便不再相信自己是“那么优秀”,不再做事那么有积极性,开始懒惰,甚至放弃了很多好的锻炼机会,仅仅都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去相信自己其实也是很优秀的。现在看来,以前的那些心理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我那时对于自己的态度是较为苛刻的,总是在挑剔自我,只是有条件地接纳自我,只是当自己的行动取得了成功、赢得了别人的赞许时才会接纳自己。可是如果根据一个人行为表现不到这些条件时,就会贬低自己。这样,从逻辑上说,贬低自己和够定自己其实几乎就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你不可能永远取得成功。其实,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错误,而且经常还会在比较重要的事情上犯错误,成功不少时候都是取决于外在条件,所以不应该太较真结果。

  所以,我们要学会做一个积极的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不会否定自己的人格和人性,从不对自己在整体上做消极的评论,我们要知道,作为一个人是不能被否定的,正如一句名言“一个人,你可以消灭他,都是你永远不能打败他,我们要积极地勇敢地去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面对自我时,对自己坦诚与从容来自一种内心的力量,这种自信导致一个人接纳自我、肯定自我,拥有平凡而务实的精神。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2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教师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非常有幸拜读了周国韬先生的《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本书,读完之后,令我感触颇深。为此,我表达如下几点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理解。

  这本书为人们学会积极的心理调节、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提供了有益的知识和策略,掌握这些知识和策略对于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选取了部分有助于教师心理调适的积极心理学内容,因此命名为“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我觉得非常合理。书中采用了一些心理测量工具和训练程序,这些内容要求我们学习者进行练习。并且有很好的平台对其内容进行辅导,以便使我们这些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有关的知识,学会运用有关策略进行心理调适。

  书中介绍了“学习能力感”概念、“习得性无力感”等相关内容。其实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介绍的有关“习得性无力感”的研究成果,已经被纳入到积极心理学的领域之中。其中的情绪管理能力部分对于我们这些中学教师非常受用。情绪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控制情绪表达方式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较强的人,一方面能够在适当场合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善于调节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例如,在正式聚会当中,适当表达喜悦的情绪,在悲伤的葬礼上适度表达悲伤的情绪,在人际冲突中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善于调节气氛激发他人的积极情绪或者善于安慰他人的消极情绪。情绪管理能力由以下四种能力组成:对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保持开放心情的能力;根据对信息的'判断和利用,成熟地进入或远离某种情绪的能力;成熟地觉察自己和他人相关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我会结合书中的方法与实际情况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感到他们真的需要我们,我们不仅是学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灯,还是他们性灵的创造者,更是他们灵魂的塑造者。我会用适当的方法与他们交流,减轻他们的压力,同事缓解自己。希望我们在心与心的交流上,他们的学习,精神能更上一层楼。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3

  幸福可以提升,也可以学习。积极心理学让我更加明白幸福是什么!

  1、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

  奥运会银牌得主和铜牌得主相比谁最幸福,在我们外人看来,肯定是银牌的主要幸福得多,然而实验证明:无论是在领奖台上还是在赛后,铜牌得主的幸福感指数都要比银牌得主高。那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奥运会银牌得主与金牌得主比,而铜牌得主与第四名相比,所以,银牌得主的满意度幸福感比较低。

  2、幸福需要经常“晒太阳”。

  有人说幸福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经常把自己的幸福,说出来,晒出来。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是一种信念,主动晒幸福可以减轻压力,“晒”幸福也可以提升自信。在现实生活中,有分寸地把自己私人方面的信息显示给他人,让别人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本身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心里的秘密越多,压力越大,幸福感也就越差,总是担心自己的'秘密被他人知晓,长期下去心理会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人们在不停地寻求着宣泄的途径,把秘密以某种方式说出来,也是对压力的一种释放。因此主动晒幸福可以减轻压力,也可以提升自信。

  3、幸福需要留住。

  幸福的时光需要保留,但若干年后,当时的一张照片、一个小纪念品,甚至是当年和孩子一起折的那个纸飞机,都会成为我们打开我们幸福的闸门。所以,我们不要忽略那些生活中的那些小仪式,多拍幸福照、举行高兴的仪式、记录开心故事,保持快乐,让幸福定义住。

  4、小小慈善可以带来大大的幸福。

  记得前两天去KFC花17元买了一个汉堡和一杯可乐,20元钱给了服务员,正在等她找我3元钱,而她却微笑着对我说:“女士,您愿意捐出您的3元钱为贫困山区的儿童吗?”当时听到她的话,我先是一愣,随后和她相视一笑,说:“我愿意”从KFC出来,手里拿着送给我的三张感谢卡,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现在我明白了,那种感觉就是幸福。这也就是积极心理学里讲的----做不特定对象的慈善行为可以提高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4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无数人梦想着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即4分钟内跑完1英里。1945年,瑞典人根德尔·哈格跑出4分01秒4的成绩,此后没有人如此接近这个目标。在4分钟以内跑完1英里,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医生证明4分钟跑1英里,是人类能力的极限。生理学家进行实验,在科学上展示证明人类能力极限,是4分钟跑1英里,不可能少于4分钟。跑手们证明了医生和科学家,证明了他们是对的,1英里跑4分钟2秒,4分钟1秒,但没有跑手能少于4分钟,从一英里跑计时以来。医生和科学家证明了跑手,运动员,世上顶尖选手又证明了医生们是对的。然后Roger Bannister出现,他说“4分钟内跑完是可能的,我要做给你们看”。说这话时,他是牛津大学的医学博士,也是一名出色的跑手,顶级跑手,但时间远高于4分钟,他的最好时间是4分12秒,自然没有人把他当真。但Roger Bannister坚持苦练,不比别的跑手练得更苦,但和世上别的跑手一样苦练,而且有进步,他突破了4分10秒,4分5秒,跑到4分2秒时停止,像所有人一样,无法低于4分2秒。他不是世上最好的'跑手,但也是佼佼者,但他还是说“有可能,在这件事上人类没有极限,我们能在4分钟之内跑完1英里”。他坚持这么做,坚持练习,却一直失败。

  直到1954年,1954年5月6日,在重回故校时,Roger Bannister用了3分59秒跑完一英里,轰动一时,登上全世界的头版头条。“科学遭到挑战”,“医生遭到挑战”,“不可能成为可能”,它成为梦想1英里。现在听这个,数十年来,自从开始1英里跑计时以来,没有人突破4分钟界限,那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但在5月6日,Roger Bannister做到了。6周后,澳大利亚跑手John Landy,1英里跑了3分57.9秒。第二年,1955年,37名跑手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1956年,超过300名跑手突破4分钟界限。

  这是怎么回事?运动员们更加努力训练?当然不是,是有了新的技术,新的鞋子?不是,是信念,信念是多么强大,不是因为跑到那个时间,就说“不好,超过速度极限了,放慢速度吧”。根本不是那样,他们尽了最大努力,最大可能,然而他们的潜意识限制了他们,阻止他们突破界限。那不是医生,生理学家和科学家们声称的身体界限,而是心理界限。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5

  1、据一项调查研究统计,在心理学中消极研究和积极研究的对比是21:1。

  鼓励个人的成长,增进个人的健康比治愈自己的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容易,也远比治愈真正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容易的多。

  消极研究多用于心理治疗,是为了解除痛苦,把人从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中解放出来,恢复健康,但是难度比较大,占用了过多的精力和资源。积极研究多用于预防和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康复后的积极恢复,促成人向健康的方向变化,增强了应对挫折和不良情绪的能力,但是对已经陷入心理障碍的人作用有限。只关注消极研究会让人只看到人性中消极的、黑暗的一面,而积极研究关注人性中美好的、善的一面,同时从这两个角度看问题才会对人性有一个合理的认识。积极心理学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形成了一种平衡。

  2、目前现实中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障碍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一方面人们的意识程度提高了,对于不良情绪障碍的认识水平、诊断水平和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提高了,也就是说以前不良情绪障碍同样存在,只不过

  由于以上原因人们没有意识到存在的问题是不良情绪障碍,没有诊断出来而已,并不是不存在。另一方面不良情绪障碍在客观上确实增加了,1、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要求提高了,也就是说对于生活的满意度标准提高了,而满足需求资源的有限和匮乏特别是优质资源的稀缺始终存在,因此满足需求的难度也提高了,需要的受挫容易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2、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和对物质、精神追求的不平衡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对舒适安逸生活方式的过度追求和对未成年人的不合理培养方式降低了我们的适应能力。3、信息的泛滥和传媒的发达等原因让未成年人在还没有做好准备,没有有效应对方法的时候就受到了不良文化信息的.影响,辨别能力不够容易被误导,应对方式不合理容易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

  3、为什么应该研究和推广积极心理学?

  因为首先集中研究有用的东西至关重要,会变成现实,在世界上起更大的作用。其次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领域的研究学科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快乐并非对痛苦的否定,摆脱我正在经历的抑郁或者焦虑并不意味着我同时就变得快乐了,情况并非是这样,问题不会这样被解决。最后预防在今天来说非常重要,预防困苦,不管是抑郁还是焦虑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专注于培养积极心态来解决。

  4、专注于有效方法的重要性: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至关重要,不管是对我们自身,还是对我们的关系,对于其他人和社会,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多有效的东西。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我们提出的问题的本身,好的问题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问题可以引领我们去探索未知,让我们去关注我们忽略了的重要的东西。

  5、帮助高危人群的研究。

  开始时是消极研究,考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人会失败?健康的文化造就健康的个人,病态的文化造就病态的人。这些人的失败中的确有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但是要改变对人造成不良影响的环境和文化因素难度很大,付出巨大收效甚微,甚至情况还会继续恶化。后来出现了范式转移,也就是问了一个相反的问题,同样是面对不理想的现实环境,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把关注的焦点从环境转向个人,对成功的原因进行研究,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到了问题的实质研究出了有效的东西才能模仿和推广,对大家起作用。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6

  消除抑郁的14种方法

  美国学者卡托尔认为,不同的人会进入不同的抑郁状态,但是他只要遵照以下十四项办法,抑郁的症状便会很快消失,这十四项办法包括:

  一、必须遵守生活秩序。与人约会要准时到达,饮食休闲要按部就班,从稳定规律的生活中领会自身的情趣。

  二、留意自己的外观。自己身体要保持清洁卫生,不得身穿邋遢的衣服,房间院落也要随时打扫干净。

  三、即使在抑郁状态下,也决不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四、不得强压怒气,对人对事要宽宏大度。

  五、主动吸收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

  六、建立挑战意识,学会主动接受矛盾,并自己。

  七、即使是小事,也要采取合乎情理的行动;即使你烦闷,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合乎生活情理。

  八、对待他人的.要因人而异。具有抑郁的人,显得对外界每个人的反应、几乎相同。这是不对的,如果你也有这种倾向,应尽快纠正。

  九、拓宽自己的情趣范围。

  十、不要将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比较。如果你时常把自己的生活与他人作比较,表示你已经有了潜在的抑郁,应尽快克服。

  十一、最好将日常生活中的事记录下来。

  十二、不要掩饰自己的。

  十三、必须尝试以前没有做过的事,要积极地开辟新的生活园地,使生活更。

  十四、与精力旺盛又充满希望的人交往。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7

  一定程度上来说,压力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有压力才能促使我们前进,否则我们就是沉溺于安逸的生活。但是压力要适度,现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听到的'别人自杀或者相关的消息,很多都是因为压力过大但是自身无法正确调解产生的,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方法来调解自己,比如说制定一个自我和谐的目标,自我和谐能促进我们的幸福感,让我们坦然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压力,我们要用积极的心理去面对压力,这样压力其实可以转化为促进我们成长的垫脚石。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8

  一分钟扫除“坏情绪”

  研究长寿的专家指出: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颓丧、惧怕、贪求、怯懦、忌妒和憎恨等。

  学家把人的情绪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愉快的情绪(如、喜悦等);另一类是不愉快的情绪(如悲伤、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尽快摆脱不愉快的情绪呢?

  该发泄时就发泄

  最明智做法就是别抑制它,任其发泄几分钟,但要设定好自我放纵的界限。趁身旁无人时哭上几声,或拍打一下桌椅,跺一跺脚,你的心情会变得好起来。

  向倾诉

  当你把和一起分享时,很多人都会觉得;当你把痛苦向倾诉时,痛苦就会减轻。因此,当你的坏情绪涌上心头时,不妨先做做深呼吸,伸伸懒腰,之后给打一个电话随便聊聊,你的坏心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化解。

  “装出”一份好心情

  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老是想像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这种情绪就十有八九真的会到来。装出好心情会让你的坏情绪在不觉间悄悄溜走。一个人在抑郁的时候,可以多回忆愉快的.时光,还可以用微笑来自己,要尽量多想的事情。高声朗读也会有帮助的,只是读书时要有表情,还要选择振奋精神而非抑郁的读物。

  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不愉快时,不妨迅速进入工作角色以忘掉烦恼。实在不能投入工作,就去帮同事的忙,烦心事很快会被你的忙乱冲掉。

  采取直接行动

  为一件事烦恼可能会花几天,而行动起来解决它只要几分钟就够了。比方说,求职面试后你迟迟得不到通知,你为此心神不宁。别烦自己了,马上打电话给面试你的人事主管,不管是福还是祸,你的紧张心情总会有个着落。

  转移注意力,暂时置身事外

  当你因某事烦恼时,最好使自己暂时忘记它,转移注意力,或者干脆暂时放下手上的一切,舒缓一下紧绷的心情。如你可以花些,到公园或树林里走一走,享受林间、溪流或池塘的安详与静谧。或者,你也可以轻轻松松地享受清晨的沐浴,让清水流过脸颊,滑过身体,驱散所有的烦闷,仿佛重新获得了……

  听听的音乐

  音乐是心灵的阳台。很多资料表明,音乐能人的情绪。轻松、欢快的音乐总能带我们到老家,不管心情有多坏,只要听一下自己的曲子,你就会感受到你那愉快的心跳。当然,当你放声高唱出来,你的心情会变得更好。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9

  非常感谢翻译人员无私的奉献,但是当翻译者私自为每节课添加标题的时候,就已经在误导人了。经过一些努力我终于找到了本课程的课件等资料,惊奇发现,课件中每一节课的标题和中文翻译完全不同,难怪之前看的'时候总觉得标题有问题。

  几年前尝试观看本公开课,但是想记录的内容太多,看一节课就要花费了将近3个小时,最后也没能全部看完,不过留下了一些散乱的笔记。今年决定重新尝试,完整的将课程看完,并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实践。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0

  怎样让积极心理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接近,怎样在我们的问题学生中提高积极心理学的影响,看了这本书我得到了收益匪浅的启发,深知这门学科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

  2世纪的社会已不同于过去的任何时代,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活得更幸福。在这样一个追求幸福的时代,人类已不再需要消极来时时对自己发出警告,而是需要积极来增强自己的力量和信心,这是我们当前社会的最大实际需要。积极是人类固有的一种本性,但这并不就意味着人类的积极本性在任何情况都自发地表现出来。人的心灵中有着天生的积极种子,而这些种子能否顺利发芽生长,还要依赖后天的其他条件。这就如农民播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能否生长发育,除了依赖种子本身的特性之外,还要有适宜的环境气候和后天的精心照料——浇水施肥,从某种程度上说,积极心理学就是为了营造一种能促使人类的积极本性生长发育的环境,同时也是为了人类寻找一种为自己心灵中积极种子浇水施肥的方法和途径。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面对问题学生,由于家庭和社会的环境,他们在思想意识方面、行为规范方面、学习方面、心理方面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他们对学习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自信心,表面上看他们满不在乎,其实他们很自卑,很消极。而积极心理学家们研究了很多案例,例如在同样恶劣的环境下为什么有些人能保持自己,而有些人却成了问题人,到底是什么使有些人能总是有尊严地活着。他们发现,只有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如爱心、胜任、爱美性、乐观、勇气、工作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等)才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工具。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要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对问题学生,我们要多方面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之所以会产生,肯定有它特定的原因,原因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去看它,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更有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发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1

  1、我们从外界所获得的信息或者学到的知识必须在生活中合理应用才能显示它们应有的力量。知识本身无法决定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的成功和自尊水平等,可见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充分的理解它,能够合理的解读它,同时对知识应用所涉及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知,两者相结合就为我们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我们应该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主动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充分理解所学知识,至少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把所学内容的实质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表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程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感觉可以应用的地方写下来,进行重点的挖掘和探索,让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更深入和充分。第二阶段是制定知识的应用方案,安排练习时间,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构想,检验自己对于知识的解读是否合理,对解读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思考纠正,重新修改应用方案进行验证,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只有完成了这两步才算达到了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

  3、我们应该学会在学习或工作的过程中主动安排进行积极心理休息,积极心理休息和拖延的区别在于,积极心理休息是有规律的,受自我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一小段时间回顾总结经验,或者调解心情,缓解疲劳以便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下一段工作或学习中。而拖延是顺从自己内心的分心冲动而失去控制,占用了本该用来学习或工作的时间。

  4、安静的力量:

  4、1我们通常都是在遭遇了挫折,感受到了自身的消极情绪的时候才被动的进行反省,在这种反省中,我们很可能进入一种叫做自我倾注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把注意力投向了自己的内部,反复回忆分析引发消极情绪情境的一些细节,使这种消极情绪被加强而不是消弱,容易沉陷在这种消极感受和导致消极感受的想法中。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主动的反省,在自己心情平静的时候进行反省,以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客观现实上,针对面对问题进行反省,这时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可以减少错误归因,得到比较合理的答案。

  4、2当某种经历正在进行时,人生经验的获取是在你尝试分辨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应该舍弃什么应该保留的时候,也就是进行分析思考的时候,这些一般发生在经历之后,进行安静的自省的时候,有时候急着做事反而不如做完一件事后稍事休息,让心情平静下来认真的反思一下效果好,也就是说我们最好养成经历、享受安静和反省的行为模式。安静为我们进行内省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环境,让我们有机会反省我们的所见所闻所说所做的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因为这种反省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记忆机制,包括学习、理解、记忆、保留。当我们进行思考时,我们在脑海中重放素材时,我们更容易保留和记住之前的经历,积累对人生有益的经验。

  5、快乐是由我们的精神状态而定,也就是说是由我们对事物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感受而定,而不是由社会地位、银行存款等外部条件所决定。幸福是一种终生的追求,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幸福没有客观标准,只是某种比较方式下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否幸福也取决于我们采取哪种比较方式,我们只能追求更幸福。

  6、常识并非那么平常,特别是应用于实际,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常识更平常,学习的目的是用于自身的转变,没有转变就没有成长,那些快速见效的说法都是皇帝的新衣,是不存在的,是过高的承诺和过低的兑现,真正起作用的都是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如果我们能经常的记起这些常识,把它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解除那些阻碍我们对已熟知事物产生新的认识的认知束缚,解除我们从已熟知事物中获取益处的情绪束缚,纠正和改变那些束缚我们的行为习惯,促成我们自身的转变和成长,那么这些常识就会显得不平常。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7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献资料,学习了解到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这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往的心理学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以及对于死亡的恐惧等等而很少关注健康勇气和爱。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盯)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mmlhalyi于20xx年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21。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体现在修正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同时更依赖于培养、建构人类的优秀品质,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平衡发展。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换了个角度去理解心理学对于人的作用,传统心理学更多是基于心理疾病的模式去寻求归因,而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人的力量,更重要的在于心理学并不是只为“病人”服务,应该为普通人提升幸福感、愉悦感提供思维源泉,使普通人生活得更有意义。

  特别有悟的是三点,第一,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世界上有痛苦和人类的缺点,而是认为美好与卓越和疾病与悲痛都是真实存在的;第二,心理学对目前已经有幸福感的人更有效,因为虽然对这些人有较少的改善空间,但相对他们携带的包袱更少,也有更多的技能和资本让心灵之旅走得更好。第三,积极心理学提倡畅所欲言和思想和心灵探索,但也强烈推荐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例如:感谢信vs宽恕信、娱乐vs善举、时间的礼物等等。也提炼出不少实验论证的效应来解释一些心理学应诉对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如峰终理论、曝光效应、捐赠效应等。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尊重人的精神和自尊,不把人类当作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来研究,区别主要在于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有变坏和变好的能力,美好生活知识一种选择;积极心理学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数据中获取,也可以从个案研究、访谈、大众普查、历史资料分析中获取。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比较复杂的,不仅包括主观感受、还包含生物学唤起的特殊形式,思想爱你个和行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区别在于,积极情绪一般不与特殊的行为倾向相关,但积极情绪扩大了我们的选择范围(注意力宽度更宽了、记忆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更流畅了、对知识的感受性增强了等等),更多对未来有决定作用;积极情绪也能够消除消极情绪所导致的生理学反应,如焦虑等。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2

  《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是一本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好书。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本书,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本书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正如专家所言,它与其说是门科学,毋宁说是一场运动,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积极而又富于建设性的态度。就像中国人常说的,凡事要往好里想。当然,是严谨的,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就教育方式而言,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所产生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与积极思想所相背的模式,是一种以悲观和否定的态度去进行的教育的方式。就像在传统的家庭教育环境中,习惯性的'否定及惩罚教育,无形中就影响到儿童积极健全人格的形成,挫伤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对儿童的发展就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无法更好的促进儿童的成长。比如,如果父母悲观,孩子通常也具有悲观的性格。或者产生消极、孤僻、偏激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不能很好的发掘身上的潜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因此,就可以去尊重学生,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3

  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我懂得了作为教师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然后才能更好地做学生的心理工作。心理辅导是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进行的一门课程。如何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问题塑造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做好自自身的心理调适和辅导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教师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本身难免形成一些压力。因此,我们要先处理好自身的心理问题,不要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影响到学生。教师作为一个心理辅导者要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适。教师要从各方面寻找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寻找解决的办法。这些办法也可间接地迁移到学生身上,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教师有良好的思想学生才会有良好的思想。

  做学生心理咨询师:教师平时不仅要处理好教学上的问题,还要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把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拿到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教师要给学生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心理问题说出来,同时说话要算数,要讲信用,不能把学生的私事说出来。学生有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给学生重视他的感觉。

  教师要学好心理学:当我们遇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沮丧,学生会很失望。我们怎样才能够减少这种失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本身要认真学习心理学,而且要不断地更新知识,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提高对心理辅导的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因为家庭和社会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与日俱增,教育部门制定了心理教育进学校进课堂的方针政策,要求教师本身要提高对心理教育的认识。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4

  我把自己定位为终生学习者。也就是说,如果我的存在不被任何人记得,在宇宙的浩瀚中短暂而不留痕迹,那我最想做的事情,便是理解这个世界。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是我与生俱来或童年环境有关所有拥有的,为此我感到非常庆幸。毕业以来,我除了工作需要的产品设计类,另外也接触了很多学科领域,杂食者,什么都想触碰想触摸,都想了解背后的原理,都想运用于生活中,想体验不同人的生活想接触不同的“世界”,所以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顾此失彼,觉得留给每天晚上精进的时间太少太少。所以陷入彷徨、焦虑、孤寂等负面情绪时间黑洞,消耗太多的精力,长此以往也降低了自己的平均幸福水平。

  也许是积极行动带来的.好运气,近两个月开始了以考研为目的的心理学学习,接触新领域,新鲜而有趣,虽然每天看和思考的时间不多,但确实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情绪、动机与人性本能上。尤其看了哈佛幸福公开课程,从新认识到一直被忽略的常识,或者应该说通过课程了解了常识背后的机制,知晓了为什么,从而更认可了“常识”,我希望能在信息洪流中紧抓不放这些常识,并进一步理解。

  古语云“攘外必先安内”,最近意识到不能只是在自控力上东打一炮西挨一枪,也不能只在思维上锻炼出批判性。我需要的是系统认识与运用,系统的对“我”是如何运作的,如何才能使之运作得更良好,更逼近与“我”的目的进行探究,不求简单的答案,但求深入全面思考后,把握之。

  接下来我希望,给乐观的想象长短期目标实现过程和结果,在这基础之上制定带上时间坐标的计划,给生活再做减法,给自己提供舒适积极的环境,然后持之以恒的享受其中和幸福。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5

  怎样才能过上最好的生活?正在蓬勃发展的积极心理学提供了很多答案:我们要善待他人,关怀他人,宽恕他人的过错,在日常生活中秉持和蔼与慈悲,以及乐观对待未来。按照这些简单的方法去做,就能让我们保持健康快乐。

  世上大多数的事情都不简单,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一样。善无恒善,恶无恒恶。友善和关怀是好事,只要你善待和关怀的人值得你这么做。宽恕他人能带来满足感,除非被宽恕的人不愿弥补自己的过错。对未来保持乐观可以让你精力充沛并感到快乐,除非你是一个赌徒并相信下一盘赌局能大赢一笔。

  我们已经把某些心理特质和心理状态标识为“积极”,把其余的那些标识为“消极”,但研究人员吉姆·麦克纳尔蒂和弗兰克·芬查姆认为,“心理特质和心理过程并没有积极或消极的本质;相反,心理特征促进还是破坏幸福,取决于它们在什么情境下发挥作用。”

  我们如何从积极心理学中去掉积极?麦克纳尔蒂和芬查姆认为,我们不要再假设像友善这样的“积极”心理特质永远有助于增进幸福,而应深入去了解友善、关怀、宽恕或仁慈在什么时候、对谁、在什么情境下才能真正增进健康快乐。此话何解?

  他们提出三个方法:

  考虑情境。

  为了理解心理特质和心理过程什么时候是有益的,我们需要把它们放在社会情境中进行考虑。“积极”心理特质和心理过程并非所有情况下都是积极的,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它们实际上是有害的。宽恕你的配偶可以增强你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她的过错只是忘了关灯,而且你很清楚她对自己的疏忽感到难过。但如果她不断在你朋友面前贬低你,还从不感到后悔,那么宽恕可能就不是最好的做法了。

  考虑对象。

  积极心理学运动帮助心理学家认识到,我们不能仅仅通过关注人类的问题去理解人类的整体状况。同样,我们不能仅仅通过关注那些快乐的家伙去理解如何提升幸福感。为了解开健康快乐生活的奥秘,我们不仅要在那些最佳生活的人身上,也要在那些生活一团糟的人身上,检验心理特征的'效果。有可能乐观只对某些人有益,他们拥有某些值得期盼的东西。为了搞清楚这一点,我们不仅要在拥有光明前程的大学本科生身上,也要在被诊断为四期癌症的病人身上,开展研究。

  考虑时间发展。

  大多数心理学研究是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测量一群人的感受)。为了了解心理特征如何影响幸福感,我们需要开展纵向研究(对同一群人在他们生命的若干不同时期进行测量)。这很重要,因为研究人员发现的在短期内有益的东西,长期来看可能是有害的。通过友善相待而不是相互批评以解决严重关系问题的夫妻,在当下报告称,他们对于夫妻关系的感觉变好了,但长期来看,他们的满意度低于那些更多相互批评的夫妻。为何如此?那些相互批评的夫妻实际上处理了他们的问题,这帮助他们改善了关系。

  积极心理学运动广泛传播,让我们从心底里接受了这个运动。治疗方法、自助书籍和提升生活的应用程序正在集中推广积极心理特征,例如更加友善和宽恕。但如果像友善和宽恕这样的心理特征对于每个人而言并不一定是有益的,那么我们需要谨慎对待,只在它们有可能发挥作用的情境中推广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