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6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一词出自《三国演义》,这个假期,我阅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主要讲述的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曹操,孙权,刘备的英雄人物风云再起,纷争不断,生动地描写的蜀魏吴三国之间政治和军事的冲突和最终司马炎统一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涿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中前期刘备和曹操之间相互征战,中后期司马懿和诸葛亮斗智斗勇。翻开它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这幅画卷里既有鼓角争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文臣武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纷争,同时也有情意深长的友情。
这本书人物个性鲜明,令人难忘。有求贤若渴的曹操,气量狭小的周瑜,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仁德善良的`刘备,乐不思蜀的刘禅,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鲁肃,忠心耿耿的赵云,义薄云天的关羽等。我最欣赏的人物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前三分定天下,出山后连用三把大火,挫动曹军的锐气。分别是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其中火烧赤壁更是使得曹军大败。他能言善辩,曾在江东舌战群儒,让孙权派兵救刘备。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草船借箭,巧借东风,更显得他神机妙算。连周瑜都输他一筹,他洞悉敌友利用司马懿多疑的性格,上演空城计,退了司马懿五十万大兵。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一心一意操劳蜀国大小事宜,他六出祁山想尽快收复中原却不幸在五丈原逝世诸葛亮一生可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我最佩服的人物是仁德的刘备。他三顾茅庐不顾兄弟的劝告执意进山三请诸葛亮可见他礼贤下士。他宁每日步行十里也不弃百姓于不顾,可见他的仁义。也正因为刘备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君主,才能让许多贤才为他所用。《三国演义》这本书有许多精彩的内容,如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张飞长板坡吼退曹军,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等。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做事前要思考清楚要考虑这件事带来的后果在学习上不能骄傲自满因为骄兵必败,我们应该像诸葛亮一样,心胸宽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以上是我读《三国演义》的感想。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2
学生时,读《三国》看到的更多的是战争和计谋。现如今,再读《三国》,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为人处世。 步入三是而立之后,我们越来越感叹这人生啊,其实书中一切皆有提示。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关羽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人人都说做人要学刘备。刘备的成功并不是他自身有多大的才能,而是他做人的高明,让他一步步走上高台。书中有一段写到,赵子龙单骑救主,当赵子龙独身一人把刘阿斗就回来站在刘备面前时,刘备居然把阿斗掷于地上,表明我的儿子没了不要紧,要是你赵云出事了,我的损失可大了。这刘备是多么会做人啊!儿子已经救回来了,但仍要表明自己对于子龙是多门看重,赵子龙听了务必要加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呀!还有一段,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事业上的成功与我们为人处世有密切联系。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3
《三国演义》我的最爱,它是我特别钟情的一本书,百读不厌的一本书,给我教益颇深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拜读它,都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时代,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其中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故事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到了中低年级的时候,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礼贤下士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拜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的感受,它让我明白了许多生活学习做人的道理。在我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学会了如何微笑,直面生活;在我悲伤痛苦的时候,我学会了如何乐观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三国演义》真是伴随我健康成长的一本好书。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4
寒假里,我读了许多有趣的书,有《明朝那些事》《呼兰河传》《隋唐演义》……但我最感兴趣的要数《三国演义》这本书了。
这本书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军事斗争。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每次战役各有特色,读起来使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带来丰富的历史文化体验,让我感到受益匪浅。文中许多个性鲜明、叱咤风云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忠勇双全的关羽、宽厚仁义的刘备……想必大家对这些人物都了如指掌,我也不例外。但是,如果问我最喜欢的人物,那要数性情豪爽、勇猛过人的张飞了。
只要提到张飞,估计他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便是一个粗犷鲁莽的武夫。殊不知,猛张飞也精通兵法。有一次,诸葛亮让张飞带领十万大军攻打西川的巴郡城。巴郡太守严颜是位老将,有万夫不挡之勇,张飞率军一连三天不能攻入城中,决定抄小道进攻。消息被严颜知道后,提前带兵在那条小路上埋伏下来。严颜擒获了“张飞”,眼看就要偷袭成功,突然一队人马杀了过来,为首的却是张飞!原来严颜擒获的是假张飞。张飞活捉了严颜,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让我由衷地为他叫好!他的勇猛过人和智慧让我深深折服!难怪书中有诗赞曰:“生获严颜勇绝伦,惟凭义气服军民。至今庙貌留巴蜀,社酒鸡豚日日春。”张飞性如烈火,嫉恶如仇,那份豪气无人可比。他的许多故事脍炙人口,感人肺腑。他早年与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曾怒鞭督邮,并一度拔剑欲刺董卓;他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吓死夏侯杰……至今读来,那豪气干云的张翼德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飞也有他致命的弱点。他不吸取教训,终生不改爱喝酒的毛病,曾因喝酒误了许多大事,比如如痛失徐州等。他敬爱君子,但从不体恤士卒,对手下动不动就打骂,招手下怨恨,终招致杀身之祸,实在可惜!
三国时代,英雄如云。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勿学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奸诈,要学刘备宽厚仁义、知人善任的品质;勿学关羽的心高气傲,要学他的勇敢顽强、忠心耿耿……让我们继承英雄的精神,做祖国的栋梁之才吧!
指导老师点评:小作者写出了自己读《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感受,赞美了性情豪爽、勇猛过人、粗中有细的张飞。习作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句千古名句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100多年的历史,用宏阔的笔触勾画出了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逐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是一部历史演义的典范。读完后,我深深体会到了那时战争的残酷。
读《三国演义》,我有以下两点感受。
做事不能刚愎自用,也不可骄傲自大。关羽虽然讲义气,武艺高强,但也有着骄傲、固执的性格。在攻打樊城之时,他不听大将王甫的劝告,以至于失了荆州,还被孙权所擒,最后被吴军处死。看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因骄傲自大以致失败的一件事情。四年级的一次演讲比赛,我自认为已将演讲稿背得滚瓜烂熟,信心满满,接下来的几天就没有再准备。妈妈多次劝我再好好背背演讲稿,我却有些不耐烦了,只是敷衍了事。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我一会儿看看小说,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又在客厅闲逛。妈妈见我有些不在状态,就有些生气,说我应该好好背稿子,万一比赛时忘词了,那可怎么办!妈妈还说,人做事应专心,这样才能成功。我对妈妈的劝告不以为然。没想到,比赛那天,我真得把一句演讲词忘了,我在脑海中回忆了半天,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当时,我急得头上豆大的汗珠流了下来,看着台下华老师急切的眼神,又看着台下选手嘲笑的表情,我彻底把演讲词忘了,我不甘心,在台上站了老半天才下来。比赛结束了,我的成绩很不理想,我非常后悔。这时我想起妈妈说的“人做事要专注,这样才能成功!”我想:我要是好好背稿子,就不会这样了。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千万不能学关羽的刚愎自用,否则只会败得一塌糊涂!做人一定要谦虚谨慎,万万不可骄傲自大,要听取别人有益的劝告,不能固执己见。
做人心胸要开阔,不能妒才忌能。周瑜非常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尽一切办法去为难诸葛亮。临死前,还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怨言。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比我们还优秀的人,我们不能总想着去嫉妒他们的才华,为他们设置障碍,应该去汲取他们身上的优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样才可能超越他们,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学习特别好,每当听到老师表扬他时,我就有些嫉妒,心想:为什么他总能考好成绩?不行,我得想个办法为难他,让他出一下丑……后来,当读完“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后,我才逐渐领悟到:做人要豁达,要心胸宽阔,做一个大度的人,不要嫉妒别人的才华,否则,就会像周瑜那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谁也得不到好处,反而两败俱伤,要见贤思齐,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三国演义》是一本富有许多人生道理的小说,这些道理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6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赵云,这位五虎将军在长坂战乱的时候,他为什么要拼死保护刘备的妻儿老小?为什么他在长坂坡肯把马让给刘备的夫人?因为他心中有那无愧的选择,他最终把精神转化为一种动力——从曹操八十三万军中冲了出来,这不禁让人回忆起那首高亢激昂、铿锵有力的'诗:“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糜夫人在当阳长坂坡中,身受重伤,赵云找到她时,她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赵云三番五次请她上马,她却觉得自己是个累赘,为了不连累阿斗和赵云,为了让赵云顺利冲出包围圈,她毅然投井身亡。“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拼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
典韦,他是曹操的贴身将领,率领虎卫军,为了保护曹操,他不惜舍去性命。他手无寸铁、身无片甲地保护曹操,人们都说曹操是乱世枭雄,可为什么这么值得典韦保护呢?因为他选择了曹操,就要为曹操效力,他认为为曹操付出生命是应该的,这难道不是从心灵上做出的正确的选择吗?这是他心灵深处的大义,是为国奋斗而义无反顾的大义。
请让我们从内心、从心灵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吧!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从古人心灵深处的选择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大义所在。是心灵的选择让他们至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上的大无畏的问心无愧的选择。
【三国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后感04-29
《三国演义〉读后感03-02
三国演义读后感05-12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5-13
《三国演义》读后感05-13
三国演义读后感05-13
《三国演义》读后感05-13
《三国演义》读后感05-13
《三国演义》读后感05-13
三国演义读后感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