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史部>史记> 《史记》读书心得

《史记》读书心得

时间:2023-12-20 08:02:34 史记 我要投稿

《史记》读书心得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史记》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史记》读书心得

《史记》读书心得1

  余读史记,游于千年历史,叹于百代风骨,有感而做此文。

  浩浩长河,皎皎星月。三千年历史尽存于史记,三千年风骨尽显于子长。先生受祸于宫刑,发奋于史书,效秦汉风骨,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而遭大罪,其所以忍辱苟活者,盖追圣贤之遗志,欲立史书于后世。

  先生高义,访名山,涉汶水,游齐鲁,过楚梁。游历天下以做文,查遍名史以成书。先生苟活,无非史记之大事也。天下至伟之功,惟记史做传而矣。先生所记,乃千年历史之精神,民族延续之血脉。先生所传,乃仁孝忠义之精神,身修国治之根本。世人千面,尽显于先生笔下,或奸或忠,或勇或智。世事千种,尽曲折于先生书案,或恨或怨,或悲或哀。先生之笔,入木三分,先生之史,万古之典。

  天下兴亡,历代更替,宗祠相易,君王相更。然,百姓经万世而存姓,平民历千载而不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天下之伟业,惟民生也矣。夫天下大事,惟国与民。国治则民安,民安则国富。上令以达,下谏以明,百官以辅,天下可安。此古之经国治世之精宝,今日观之,犹可鉴矣。

  吾读史记,亦晓古来仁义。孔子教徒而论著,范蠡三迁而得尊。刺客忠信,谋士利国,天下以仁立,国家以法治。明礼仪,知进退,舍功名,为家国。世兴则治,世乱则救。出仕以立功,隐世以立言,仁者立仁,勇者立勇,故文明得继,精神长存。史之重者,亦在其精神。

  史记三千年历史,亦有三千年之风骨。周公行仁礼,周朝得继,始皇志天下,中国统一。世家尽心,百姓安宁,名士出谋,天下可安。夫子立私学,文明得继,屈原沉汨罗,不与世同。蒙恬忠义,秦能称雄,韩信忍辱,终成大业。游侠,刺客,虽为众人,亦有其风骨存于史记。

  先生之风骨,非常人所及也。百三十篇,皆发愤泣血之言也,字字珠玑,亦捻须断发之所作也。身遭大辱而不绝者,其志可叹矣!

  天下之事不同也,天下之志不近也。古今之道相异,然仁礼之道大同。吾辈当学先生,为国为民,为世为时。以坚韧之精神,求未来之辉煌。以不屈之人格,竞天下之英豪。

《史记》读书心得2

  我是一个正宗的小书迷,书架上的那些书可都是我的“瑰宝”。我上二年级时,妈妈给我买了一套少年版的《史记》。《史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从黄帝时期至汉武帝时期大约3000年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史记》中写了英勇善战的部落首领皇帝,一匡天下的齐桓公,千古一帝秦始皇,春秋第一相管仲,运筹帷幄的张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早年间,管仲与鲍叔牙一起经商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计较,人们背地里议论纷纷,大家都觉得管仲贪财,不讲情义。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不讲情义,他这样做是由于他家境贫困。管仲参加了三次战争,三次都从战场上逃了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贪生怕死,没有为国牺牲的精神,鲍叔牙深知,这不符合管仲的实际情况,就向人们辩解说,管仲不是怕死,因为他家中有年迈的XX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后来,齐桓公即位,邀请鲍叔牙上任齐相之位。可鲍叔牙坚持说自己不如管仲,齐国要想称霸,必要用管仲为相。果然,齐国经过管仲的一系列改革,很快就强盛起来,一匡天下。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管仲与鲍叔牙真挚的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评价一个人不能太片面,要结合其一生的作为,来综合把握。

  在《史记》这本书中,还有许许多多蕴藏着这样深刻道理的故事。如今,即将上五年级的我重温这前无古人的经典,才彻底明白《史记》为何被鲁迅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读书心得3

  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本《史记故事》。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其中《完璧归赵》这则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

  《完璧归赵》讲述的是赵国有块“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赵王担心秦王会反悔,就派蔺相如护送“和氏璧”去秦国。到了秦国,秦王故意欺诈,果真出尔反尔。于是,蔺相如让手下化装成老百姓,偷偷揣着“和氏璧”从小道逃回赵国。蔺相如“完璧归赵”,既保全了赵国的玉璧,又没给秦国落下把柄,还为赵国赢得了一个好名声。

  蔺相如机智果敢,英勇无畏,重信守义的品质让我为之敬佩。这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也有一批批面对生死,毫不退缩的抗疫英雄让我为之动容。自疫情以来,我们都尽量在家不出门,少聚集。而这些抗疫英雄,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一张张请战书就是一张张生死状。在电视上,我看到了他们坚毅的面孔和坚定的决心。疫情的突然到来,就像冲锋号吹响,他们抛下家中幼小的孩子,瞒着父母,依依不舍地和家人分开,毫不犹豫冲向疫情第一线。他们持续抢救病人,汗水浸湿了他们的防护服,但他们依然坚持作战,没日没夜地挽救着病人的生命,保护着城市的'安全。在这场战斗中,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英雄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着我。

  不管是《完璧归赵》故事中的蔺相如,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抗疫英雄,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们面对困境,不畏艰难,努力做一个有胆量,有担当,用智慧和勇气战胜困难的人。

《史记》读书心得4

  最近我又迷上了一本书,它是我国的古典名著《史记》。

  我很喜欢其中的鲍叔牙。管仲以前很穷,是鲍叔牙这个伯乐使他从此成名。管仲成名后,很少有人夸奖他,反而都说鲍叔牙识人才。不管管仲做错了什么,鲍叔牙总能够原谅他,替他着想,这得有多大的心胸,多善良的情怀啊!我想任何人能够拥有这样一个朋友,都会感叹此生足矣。

  令我钦佩不已的还有鬼谷子和他的弟子。鬼谷子虽然一生隐居,也不像孔子一样弟子三千,但他一生仅收的四个徒弟却个个名流千古。开始是庞涓帮助魏国打下了一番大业,可是在齐国的孙膑又打得庞涓落花流水。他们虽然都是鬼谷子的得意门生,但是毕竟有所强弱。尽管孙膑被庞涓施以膑刑,可他装疯卖傻,忍辱负重,运筹帷幄,一句预言“庞涓死于此树下”竟真的'将他置于死地。在现在看来,他们两个是同学,本应同舟共济,但在战国时期,他们效忠了对立的诸侯国,必将成为死对头。

  鬼谷子的另外两个徒弟苏秦和张仪也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故事。书上这样评价苏秦,“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可见他是多么的有能耐,让秦国在十五年内不敢对六国轻举妄动。

  读史可以明志,在这本书中,我穿越了几千年历史,看到了历史的真实和残酷,而让我看到这一切的是司马迁,这一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让我们现代人感叹不已,并且能够用历史为镜子,来书写自己的历史和社会的历史。

  我还没有把《史记》看完看透,但是,却引发了很多思索。无论是管仲和鲍叔牙,无论是鬼谷子和他的四个弟子,他们能够载入史册是因为不管是成还是败,用的是智计和阴谋,都曾经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希望我们这一辈也有这样的人才能够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中。

《史记》读书心得5

  这几日的闲暇时刻,再一次翻开了《史记》。这是自己一直比较偏爱的好书。

  《史记》全文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包括的时间是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末年。其来源有四类:一是当时已有的记载,即参考资料;二是司马迁采访的资料;三是直接史料,即史官所记载的西汉王朝建立以后的重要事情;四是司马迁积累资料。《史记》用的是纪传体,是中国第一部纪、传、表、书俱全的史籍,包括五在类,一百三十篇,(亦称一百三十卷)其五类的内容如下:(一)本记十二篇。以历代帝王为中心,概要地叙述各时期的大事,形式近于编年体,但较为简略;(二)年表十篇,实际上,表分为世表,年表和月表三种,也是以时间为中心,而较为简略;(三)书八篇。书是以事类为纲而纪录同类性质的重要史事及其发展过程,如《平淮书》是关于经济的,《河渠书》是关于水利的,《天官书》是关于天象的等;(四)世家三十篇。是记载诸侯列国的一部分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的。(五)列传七十篇。列传记载了汉武帝以前的重要人物,少数民族,邻近国家及各种专业的事迹。

  《史记》是开创中国记传体通史的经一部文献。作者司马迁,汉朝夏阳人、今天陕西韩城,仅从地域上而言,就感觉他很近,因此常在一面看书一面想:他的口音、他的生活习惯、他的生长环境……和庆阳人一样哦,都属于大西北,都是在黄土高原上,呵呵!想到哪去了?毕竟,相隔两千年了啊,谁知那时的陕西人是否也吃手擀面、蒸馍、臊子面之类?不过?他绝对是不怕大西北的狂风暴雨的。因为,这位十岁就师从孔安国学《古文尚书》、二十岁便游历全国的`史学大师、文学大师因为太正直、爱讲真话、为李陵而惹恼了当时的皇帝汉武帝而受了腐刑被投进监狱的硬汉子,不仅在监狱里面、而且五十岁出狱后仍继续孜孜不倦地从事《史记》编写工作,一直到死都毫无怨言、永不言悔!

  每每看到这里,就让我这位平时自认为还很坚强的小女子就会忍不住泪盈满面。

  腐刑是什么?

  腐刑意味着生理上他已不是男人,更不是女人。

  可是,腐刑后的司马迁表现出的比男人更坚强,比女人更细致!

  将人们的嘲笑、不屑、挖苦等等抛于脑后、深埋心底,用非凡的毅力编写出千古流芳的、中国人代代百读不厌的精神食粮《史记》,又怎能不让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感动?又怎能不让我们的热泪飞洒?

  是啊!与你这样的大痛相比,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美好年代的小痛又算什么?只是让多少人生活在今天这样优越的环境不知努力不知上进不知为人类做点自己能所能及的事而羞愧啊!司马迁,你让今天的人,你让今天的多少开着名车、享受美食美色、醉生梦死、碌碌无为的人而羞愧啊!

  这部用司马迁毕生心血凝结成的不朽名著,许多地方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无论从中国或世界范围来讲,都是人类科学地研究自身的一次极有意义和价值的尝试。并且其文学方面那极高的成就更不用说了,因为里面的许多文章都被视为古代散文的最高标准之一。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心情下读《史记》,永远都有无尽的收获。

《史记》读书心得6

  今天,马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文言文,选自《史记》。

  讲的是西汉将军李广的故事。其中“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的意思是,当李广将军死去的那天,天下认识他和不认识他的人,全都悲哀难过。直到现在,我觉得李广仍然活着,活在我们心中。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他的寿命不长,身处动荡不安的社会,为了救过,他弃医从文,利用文字的'力量唤醒沉睡的中国人民。直到现在,鲁迅先生的文章对我们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我知道了,只要做一个有思想,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无论你的寿命长短,你的精神、你的思想会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史记》读书心得7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里,人才辈出,发生了许许多多惊天动地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文章了。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主要写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临终前嘱咐司马迁去完成他未了的.心愿——编写一部史书。但是飞来横祸却偏偏降临在他身上,他入狱受了酷刑,但还是忍辱负重,完成了一部的著作——《史记》。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对司马迁产生了敬佩之情。他面对困难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虽然受到了酷刑,受到了文武百官的冷嘲热讽,但他身残志坚,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不顾别人怎么说,专心致志地写作,是多么伟大啊!对比之下我们真是太渺小了;许多人做事总会因为遇到困难半途而废,屈服于命运;遇到一点儿小挫折就停止前进————如果人人都像司马迁一样,那么世界上有所成就的人还不会多吗?

  记得有一次,一向成绩优异的我落榜了,我难受极了,回家后抱头大哭,后来我突然想到司马迁,他遇到那么大的困难挫折也不放弃,我这一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于是我找回了信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努力刻苦地学习,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考了,我在接到试卷的那一刻心花怒放啊!

  我们要向司马迁学习,学会坚强,永不向困难低头!

《史记》读书心得8

  《史记》大家一定都知道吧!它是我国的经典呦!

  《史记》的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本书记载了有血有肉的事情,让我们更一步认识了历史。

  《史记》是司马迁受腐刑(一种肉刑)之后在牢里写的。在牢里,他甚至想自杀,可他想到周文王被关在羑(you)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被困在陈蔡,于是他写了《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这些名著都是在诗人心情愤怒时写的,于是司马迁就想:我为什么不在此写一部史书呢?就这样《史记》诞生了。

  《史记》中记载了一些暴君如:吴起、吕雉等人,又记载了一些善解人意的人如:刘邦、屈原等;让我们学习做人的道理。

  其中,让我觉得最可惜的就是戚夫人,吕雉因为嫉妒戚夫人的容貌,便把戚夫人的手脚砍了,把她的眼珠挖了,熏聋她的耳,又迫她喝下哑药,丢入窟室,叫作(人彘)戚夫人一朵美丽艳丽的花悄然无声的谢了。

  希望大家多去咀嚼文学的经典。

《史记》读书心得9

  一位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一世,若不读读《史记》就等于白了!“可《史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多么重要。

  《史记》之所以流传千古而不变,首先是司马迁的人格魅力,人们为其顽强的拼搏精神折服。

  汉武帝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出任太史令,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批判精神,深刻影响了司马迁的一生。”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规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堵,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以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

  这些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亲身体察到了老百姓的疾苦,为他后期的写作夯实了基础。

  司马谈归天,司马迁子承父业继任太史令,即”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并开始在”金匮石室“苦心阅读,整理历史字资料,其正式写作《史记》年四十有二,准备工作整整用了二十二年。

  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进入写作中,却不幸因李陵事件受牵连,下”蚕室“受”腐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一度他想到了死,但他为了实践先父论载天下之文的遗愿,强忍耻辱,又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圣先的遭遇中得到启发,最终战胜了自我,”就极刑而无愠色“,”隐忍苟活“以完成著作《史记》的宏愿。百三十篇,526500字写了十一年,其艰辛程度不言而喻。

  可见这位史学家,为了这部史记,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忧思奋发,著成信史照尘寰。最凄惨的际遇,最悲壮的人生,却造就了中国最壮美、最瑰丽的千秋史笔。正所谓:绝境生绝唱。怜才膺斧钺,吐气化虹霓,刀剑染血式的苦难,促人思考,而这样的思考,是为苦难加上一层霜并使之深入精神领地里再度受难,最后才绽放出一丛丛艳丽的菊花来。《史记》似梅,枝瘦花馥;《史记》如菊,蕊寒香冷。正如两千多年后鲁迅先生所赞:”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是一个真正的血性男儿,其执着,其坚韧,其真性情与《史记》一道永远彪炳千秋,永垂史册。

  最新史记读后感2

  因为下个学期我们就要开展古代汉语的学习了,而史记作为古代汉语著作的典范,尤为值得我们去阅读。《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在初高中时期时都接触了《史记》的内容,比如《项羽本纪》以及《陈涉世家》这两篇文章。在学习这两篇文章时,老师都特意强调过本纪记载的是帝王,世家记载王侯将相。《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吴广都是“乡野村夫”,没有文化,没有地位,没有财富。他们之所以反抗只是因为在赶赴服徭役时因大雨延期迟到,而秦律严苛,凡是延期都会被杀,因此陈胜吴广在半路上决定要反抗,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吁与倡议。利用鱼腹中的纸条“大楚兴,陈胜王”,助公子扶苏为王来开展起义。可以说,陈胜吴广的起义拉开了反抗暴秦的统治序幕。因此虽然陈胜并不是王侯将相,也将他记录于世家这一部分,正是因为他的贡献。因此是可以理解的`。

  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可以说是一个失败者,即使却被记录在《史记》中,也应当记录在世家中,但是太史公司马迁却将项羽记录在本纪中。可以说项羽被破例记录在本纪中,是由于太史公的个人情感问题。太史公认为西楚霸王项羽虽然兵败如山倒,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是却不能磨灭项羽是个英雄的事实。

  所以说《史记》这本书的意义不仅是为我们这些后人记录下那段历史。让我们后人能够以史为鉴,少走弯路。可以让我们与过去的先贤对话,较为直面客观的了解他们的人生。同时,《史记》中出了许多成语,歇后语。例如,指鹿为马这个成语便是出自秦始皇本纪中赵高的话。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并且可以让我们增长阅历,丰富知识。

  《史记》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吸引力便是太史公第一次把历史人物以纪传体的形式展现给大众。可以较为直观且客观的给读者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比如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项羽本纪》。第一次接触到项羽本纪是在语文课本上,但是是节选。因此如果想要有自己的想法,便需要看看《史记》这样可以直接了解,不是从百度上随意找的,真实性并没有保障。同时,现在各种各样的“历史剧”会曲解一些历史人物来满足剧情的推进,这在看剧的范畴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历史的严谨度上就会有影响。

《史记》读书心得10

  我读《史记》这本书后,觉得自己的知识又增长了一些;人也感觉轻松多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武王伐纣》。

  我曾经看过《封神榜之武王伐纣》这部电视剧,我觉得特别好看,里面还有妲己、申公豹等各种妖魔鬼怪,这些都是妲己请过来抵抗武王伐纣的。但是我的.《史记》这本书上却没有。当然,因为那些都是神话传说,并非真理,实际上是治理无方的纣王,他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理朝政,不仅他不理朝政,而且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后来武王带着军队来伐纣了,纣王也派七十万大军来抵抗,但那七十万人里面,没有一个人不恨纣王的。后来,武王杀进来的时候,七十万大军有的投降,有的自杀,还有的为武王叫开城门。最后,武王的军队如潮水般扑向商纣。纣王见大势已去,便身着宝玉衣投鹿台而死。

  《史记》,我最爱的书。

《史记》读书心得11

  1952年初,沈从文在四川内江乡下参加土改工作。

  一个难眠的夜,他从垃圾堆中翻出了一本残缺不全的《史记》,通宵挑灯,读了李广、窦婴、霍去病、卫青、司马相如的传记。

  “不知不觉间,竟仿佛如同回到二千年前社会气氛中,和作者时代生活情况中,以及用笔情感中。”

  “《史记》列传中写人,着笔不多,二千年来还如一幅幅肖像画,个性鲜明,神情逼真。重要处且常是三言两语即交代清楚毫不黏滞,而得到准确生动效果,所谓大手笔是也。”

  可以看到:在人物画像中读《史记》,韵味无穷。

  例如司马迁写刺客:“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刺客列传》中,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5位“搞暗杀活动”的.人: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

  荆轲刺秦王,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故事。

  虽然事情的最后,刺杀失败,荆轲也被秦王所杀。但一些画面被永远留存下来:

  荆轲出发前,燕太子丹为他送行,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击筑伴奏,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催人泪下的临别场面,令人动容。

  为什么这些人失败了,司马迁还要把他们收录进《史记》中?

  因为在现实的世界里,他们为后世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同时他们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创造或者改变了历史。

  在《史记》中读芸芸众生相,你能看到:自古人性本相同。

《史记》读书心得12

  项羽在历史上一直以残暴,霸气的一面为世人所认识,然而我认为,项羽的个性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他刚愎自用,却又优柔寡断;他能容忍樊哙的顶撞,却不能容忍儒生言他沐猴而冠;他寡恩薄情,放逐范增,却能宽恕吕马童的背叛,宝马送长亭,割头送故人。

  项羽在年少时项梁曾经请人教他书法诗歌,他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于是项梁又请人教他舞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很生气,项羽却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教项羽学习兵法,一开始项羽学的很开心,可是没多久项羽又厌烦了。这一次又一次的放弃没耐心也为之后项羽的失败做下了铺垫。

  项羽的一生,是一个“人”的一生,他不靠显赫的家世,不凭异端祥兆,只凭着自己的雄才伟略,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项羽,他也从来不掩饰自己,他有着的'征服欲和表现欲,他敢于在秦王朝最强大的时期宣称:“彼将取而代之”!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风流!他有勇而少谋,他在政治上太幼稚,他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他有的是青年人的朝气,却缺乏一个成年人的圆滑,他生平战胜了无数英雄,最后却败了,实乃悲剧!

  鸿门宴,他败给了刘邦,他太"任“,太轻信! 封汉王,他再败给了刘邦,他太低估了刘邦!至于四面楚歌,他已经一败涂地。

  别虞姬,自刎乌江,项羽完成了他一生最后的塑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惊天地,泣鬼神!

  项羽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他的一生,也是英雄的一生!

《史记》读书心得13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传体通史,也是司马迁在全国各地经历了各种打击,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杰作。在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写一些各个领域的英雄和记录国内外少数民族的列传,它让我感受到了历代英雄的精神和英雄主义。

  比如《刺客列传》中的聂政、荆轲等人。过去,我觉得刺客只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偷袭的人。然而,史记中的叙述让我明白,有些刺客不仅利用正义和财富,而且忠于君子。比如,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国家去刺王子,冒着生命危险,随时可能被处死。可以说他们没有回报。读完史记后感觉800字。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一心为君,就像荆轲临走时在易水河边?风萧萧容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更多的悲剧,后来身上的八剑却依然一心想着太子丹,这是他们赤胆忠诚的表现。

  在《史记》中,我认识智勇双全的林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陈云、少年有为的孟尝君、失去良才的魏惠王、贪利失地的楚怀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屈原,他不从浊流中吸引我。

  屈原是楚国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知识渊博,口才好。他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外交和内政管理。楚怀王非常欣赏他。然而,屈原的才华却遭到了上官和医生的`嫉妒。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在楚怀王面前散布谣言。楚怀王听得太多,相信了,逐渐疏远了屈原。德才兼备、清高孤傲的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长诗<离骚>,多年来屈原报国的愿望未能实现,最终跳进汨罗江自杀。

  读完《史记》后,我意识到古代所谓的品行不正?大部分也只是行?不正而?品?是的,他们只是为了国王,如果他们没有那种错误的国王,他们一定是英雄,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决策者的重要性。读完史记后感觉800字。包括屈原在内的人,都是因为社会腐败和堕落,导致有些人只考虑个人利益,这将使那些真正考虑国家的忠实官员悲惨地结束。也许在古代,皇权是最重要的,对吧??

《史记》读书心得14

  暑假期间读了历史书中所提到过的《史记》,这是中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著名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要紧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这部著作的作者就是司马迁。

  在文学方面,它对古时候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至于直接取材于《史记》的历史小说,那就更不需要说了。在戏剧方面,因为《史记》的故事具备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据统计,仅现存的元杂剧中,就有十六种是取材于《史记》的,其中包括《赵氏孤儿》如此的具备世界影响的名作。已经失传的类似作品,当然更多。到后来的京剧中,仍然有很多是取材于《史记》的,如大家都知道的.《霸王别姬》等。

  而在历史人物方面,《史记》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史事,从这方面来讲也是一部具备价值的著作,虽然读历史书会有的烦闷、难懂,但我是结合历史书上学过的常识来读的,自然乐在其中。这部书实在让我收获颇丰,对知道历史常识起到一个非常不错有哪些用途!

《史记》读书心得15

  很多年前,有人约稿,说是给青年学生推荐点文史类的经典,很多人写,然后凑成一本书。写什么好呢?约稿人说,你就拣历史方面自己觉得重要的书,随便写,字数在三千字左右,当然,最好通俗一点。我依命行事,临动笔,想了一下,在我心中,什么够得上“重要”二字?好像很多也很少,千挑万选,未必合适,为稳妥起见,还是写两本我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书吧,一本是《史记》,一本是《观堂集林》。但文章写成,没有下文(眼下,这类书倒是大为流行)。最近,承张鸣先生不弃,要我为《新东方》奉献小文,我素无积稿,翻箱倒柜,只有这点东西在。现在拿出来,真不好意思。书是很普通的书,话是很普通的话,难免老生常谈,重复别人讲过的东西。说不定,还有什么狐狸尾巴,让人抓住,也保不齐。我只能这么说,这两篇旧稿,除大家熟悉的事,有些问题,我是认真想过,其中还是有一点心得体会。

  我们先谈《史记》。读它,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司马迁,好人。好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书,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罗多德之于希腊,我们也是把司马迁当“史学之父”。但此书之意义,我理解,却并不在于它是开了纪传体的头。相反,它的意义在哪儿?我看,倒是在于它不是一部以朝代为断限,干巴巴罗列帝王将相,孳孳于一姓兴亡的狭义史书,像晚于它又模仿它的其他二十多部现在称为“正史”的书。我欣赏它,是因为它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早于它的事,它做了总结;晚于它的事,它开了头。它是一部上起轩辕,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大历史”。当时的“古代史”、“近代史”和“当代史”,它都讲到了。特别是他叙事生动,笔端熔铸感情,让人读着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

  司马迁作《史记》,利用材料很多。它们不仅有“石室金匮”(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兼档案馆)收藏的图书档案,也有他调查采访的故老传闻,包含社会调查和口头史学的成分。学者对《史记》引书做详细查证,仅就明确可考者而言,已相当可观。我们现在还能看得到的早期古书,它几乎都看过。我们现在看不到的古书,即大家讲的佚书,更是多了去。这些早期史料,按后世分类,主要属于经、子二部,以及史部中的“古史”。经书,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官书旧档,年代最古老。它们经战国思想过滤,同诸子传记一起,积淀为汉代的“六艺之书”和“六家之学”。司马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是我们从汉代思想进窥先秦历史的重要门径。不仅如此,它还涉及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包含后世集部和子部中属于专门之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它于四部仅居其一,但对研究其他三部实有承上启下(承经、子,启史、集)的关键作用。借用一句老话,就是“举一隅而三隅反”。据我所知,有些老先生,不是科举时代的老先生,而是风气转移后的老先生,他们就是拿《史记》当阅读古书的门径,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从这里入手。比如大家都知道,王国维和杨树达,他们的古书底子就是《史》、《汉》。所以,我一直认为,这是读古书的一把钥匙,特别是对研究早期的学者,更是如此。

  读《史记》,除史料依据,编纂体例也很重要。这本书的体例,按一般讲法,是叫“纪传体”,而有别于“编年体”(如鲁《春秋》、《左传》、《纪年》及后世的《通鑑》)和“纪事本末体”(如《国语》、《国策》和后人编的各种纪事本末)。但更准确地说,它却是以“世系为经”,“编年”、“纪事”为纬,带有综合性,并不简单是由传记而构成,在形式上,是模仿早期贵族的谱牒。司马迁作史,中心是“人”,框架是“族谱”。它是照《世本》和汉代保存的大量谱牒,按世系分衍,来讲“空间”(国别、地域、郡望)和“时间”(朝代史、国别史和家族史),以及“空间”、“时间”下的“人物”和“事件”。它的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讲“本”,即族谱的“根”或“主干”;“世家”是讲“世”,即族谱的“分枝”;“列传”是讲“世”底下的人物,即族谱的“叶”。这是全书的主体。它的本纪、世家都是分国叙事、编年叙事,用以统摄后面的列传。本纪、世家之外,还有“十表”互见,作全书的时空框架。其“纪传五体”,其中只有“八书”是讲典章制度,时空观念较差,属于结构性描述。原始人类有“寻根癖”,古代贵族有“血统论”,春秋战国“礼坏乐崩”,但“摆谱”的风气更盛(“世”在当时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很多铜器铭文,都是一上来就“自报家门”,说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孙”。司马迁虽生于布衣可取卿相的汉代,但他是作“大历史”。他要打通古今,保持联贯,还是以这样的体裁最方便。这是我们应该理解他的地方。

  司马迁作《史记》,其特点不仅是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以“互文相足之法”,节省笔墨,存真阙疑,尽量保存史料的“鲜活”。比如初读《史记》的人,谁都不难发现,它的记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与篇之间会有这种问题,就是一篇之内也能摆好几种说法,让人觉得莫衷一是。但熟悉《史记》体例的人,他们都知道,这是作者“兼存异说”,故意如此。它讲秦就以秦的史料为主,讲楚就以楚的史料为主,尽量让“角色”按“本色”讲话。这非但不是《史记》的粗疏,反而是它的谨慎。如果吹毛求疵,给《史记》挑错,当然会有大丰收,但找错误的前提,首先也是理解。

  《史记》这部书伟大,它的作者更伟大。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一定要读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当然很重要,因为只有读这篇东西,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名师传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笔也老道。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他还有一封《报任安书》。如果我们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掏心窝子,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其辗转于生死之际的羞辱、恐惧和悲愤,五内俱焚、汗发沾背的心理创伤,非身临其境者,绝难体会。小时候读《古文观止》,我总以为这是最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一篇。

  司马迁为“墙倒众人推”的李将军(李陵)打抱不平,惨遭宫刑,在我看来,正是属于鲁迅所说敢于“抚哭叛徒”的“脊梁”。他和李将军,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将,趣舍异路,素无杯酒交欢,竟能舍饭碗、性命不顾,仗义执言,已是诸、刿之勇不能当。而更难的是,他还能在这场“飞来横祸”之后,从命运的泥潭中撑拄自拔,发愤著书,成就其名山事业。读《报任安书》,我有一点感想:历史并不仅仅是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也是一种由活人塑造的体验。这种人生体验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贯穿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历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类“超越”中尤为重要。它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虚有数”的众多生命汇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首先就在于,它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我想,司马迁之为司马迁,《史记》之为《史记》,人有侠气,书有侠气,实与这种人生经历有关。一帆风顺,缺乏人生体验,要当历史学家,可以;但要当大历史学家,难(我以为,“大历史”的意义就在通古今,齐生死)。

  以个人荣辱看历史,固然易生偏见,但司马迁讲历史,却能保持清醒客观,即使是写当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肤之痛,也能控制情绪,顶多在赞语中发点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历史,写史和评史,绝不乱掺乎。

  对司马迁的赞语和文学性描写,我很欣赏。因为恰好是在这样的话语之中,我们才能窥见其个性,进而理解他的传神之笔。例如,在他笔下,即使是“成者为王”的汉高祖也大有流氓气,即使是“败者为贼”的项羽也不失英雄相。就连当时的,他也会说“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连李斯这样的“大坏蛋”,他也会描写其临死之际,父子相哭,遥想当年,牵黄犬,逐狡兔的天伦之乐。很多“大人物”写得就像“小人物”一样。

  同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有关,《李将军传》也值得一读(有趣的是,它是放在《匈奴传》和《卫将军传》的前边)。他讲李陵之祸,着墨不多,对比《汉书》,好像一笔带过。这种省略是出于“不敢言”还是“不忍言”,我们很难猜测。但他在赞语中说: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司马迁说的“李将军”是李广而不是李陵,然陵为广孙,有其家风,就连命运的悲惨都一模一样。读者若拿这段话去对比一下苏建评卫青的话,所谓“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卫将军传》赞引),他的“无言”不是更胜于“有言”吗?

  汉代以后,“卫将军”只见称于记录汉代武功的史乘,而无闻于民间。相反,李将军却借诗文的传诵而大出其名。199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其中有块敦煌市博物馆送展的西晋壁画砖(图一),上面有个骑马的人物,正在回头射箭,上有榜题为证,不是别人,正是李广其人。

  看见“李将军”,我就想到了司马迁,想到了史学中的文学力量。

【《史记》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史记》的读书心得04-11

史记读书心得05-18

《史记》读书心得07-22

史记读书心得12-01

史记经典读书心得03-06

《史记》的读书心得06-02

《史记》读书心得03-16

史记的读书心得01-30

读史记心得08-31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