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雾》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雾》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在广泛使用空调、电脑、手机、随身听、电视、微波炉、冰箱、电磁炉……这些电器设备的今天,一个重大的污染难题就随之出现了,电器设备辐射出的电子雾越来越多。
傍晚回家,茶余饭后,安坐在沙发上欣赏电视节目,消除一天的疲累。你可知道,在无形中你正在遭受电磁波的污染,而且距离电视机越近污染越严重。有一个明显的例子,美国生物学家对1700名流产的孕妇进行了调查,在这些孕妇当中,有75%的流产发生在冬季的三个月里,因为在这个季节里使用电热毯最多、最集中。有人对近15000名办公室工作人员调查发现,每周使用录像机、显示器20小时以上者,身体健康比不使用者差一半,孕妇的不良反应达到90%。美国一位30多岁的妇女因严重心律不齐,植入了心脏起搏器。出院后,她只要一跨进超市就感到心悸、呼吸困难、头晕,一回到家里就恢复了正常。后来请教专家,才明白大型超市里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发出了强大的电磁波干扰了植入的心脏起搏器的'正常运转。
电子雾污染的最大危害还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看不见、听不到,不显山不露水。在一般情况下,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辐封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并不多。大量存在的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子雾污染,这种污染辐射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是在不知不觉中,长期地作用于人体。这是最多、最难避免、最不引人注意的污染。那些充实于空间的电磁波穿透力极强,透过体表深入深层组织和器官,平时或许不太引人关注,一旦出现表层组织疼痛,深层组织或者器官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了。
电子雾干扰人体的生物磁场,伤害人体细胞,扰乱人体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使人体免疫力、生殖能力、代谢功能下降。极易导致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出现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甚至心肌梗死、脑梗死……国外研究证实,电子雾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癌细胞增加。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宅居民,患乳腺癌的几率比常人高7.4倍!在高压线附近作业的工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意大利医学专家认为,他们国家每年大约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主要原因是电磁污染所致!尤其是距离高压线较近的儿童家庭,是更为直接的受害者。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电子雾是从电器设备辐射出的,电子雾污染就是电磁波污染。
B.给人体造成损害的电子雾多数是过量的超强的电磁波强辐射。
C.一旦电磁波透过体表进入深层组织和器官,深层组织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了。
D.电子雾污染导致孕妇流产,儿童罹患白血病,其危害程度大大超过了吸烟。
9.关于电子雾的危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生物学家对1700名流产的孕妇进行调查,75%因使用过电热毯而流产。
B.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每周使用录像机、显示器20小时以上者,身体健康比不使用者差一半。
C.意大利每年大约有400多名儿童主要因为电磁污染而患上白血病。
D.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宅居民,患乳腺癌的几率比常人高7.4倍。
10.在日常生活中,电子雾危害人体时,具有什么特点?(3分)
参考答案:
8.A(B项原文为“在一般情况下,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并不多”,电磁波是不知不觉中给人体带来危害的。C项为原文“电磁波穿透力极强,透过体表深入深层组织和器官,平时或许不太引人关注,一旦出现表层组织疼痛,深层组织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了”的缩写,但忽略了原文中“一旦出现表层组织疼痛”的限制。D项原文中只谈了电子雾污染,没有将其污染与吸烟进行比较。)
9.A(原文是“75%的流产发生在冬季的三个月里,因为在这个季节里使用电热毯最多、最集中,而她们都曾使用过电热毯。)
10.电子雾危害人体时,具有时时刻刻,不知不觉(看不见、听不到,不显山不露水)的特点
《雾》阅读答案2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春季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会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时间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连续雾霾,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
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而人为因素一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北方在冬季取暖时,大部分地区燃煤量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三是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雾霾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的不良影响,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使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尤其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空气污染严重,这样可能形成烟尘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国家可以修改《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
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为此,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我国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高耗能的钢铁工业的比重过高,而且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能耗高。所以,必须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从而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以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汽车废气是污染的一大主要原因,而三效催化剂(TWC)法是净化汽车尾气的有效手段。添加适当的贵金属助剂,如镧、铈、钡等,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三种污染物。其中铂、钯对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的氧化脱除具有高活性,而镧具有对一氧化氮优良的催化还原作用,它能选择地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而抑制氨气的生成。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以政府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力治理,相信雾霾天气终将成为历史,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1.下列对于雾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人口密度超出常规,经济和社会活动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会导致雾霾。
B. PM 2.5排放如果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而浓度积聚,加之其它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
C. 我国中东部地区是雾霾的高发地,京津地区连续雾霾尤为严重,而其他地区少有出现雾霾。
D. 雾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必然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霾的组成成分复杂,包括几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有害健康的物质直径极小。
B. 稳定的天气形势下,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浅层积聚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
C. 人为因素导致雾霾的原因较多,但相对来讲,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D. 雾霾天气产生,必然使空气中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3分)
A. 既然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那么,国家就应该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首要条件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B.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修改相关环保法律,加大政府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势在必行。
C. 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就一定能减少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D. 添加适当的贵金属助剂,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各种化合物。各种物质的助剂,功效不同,但应该都能行之有效。
参考答案:
1.C 其他地区少有出现出现雾霾,原文未说,属无中生有。
2.D 必然使空气中带有细菌和病毒错误,第四段中为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
3.C 就一定能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等说法错误,第六段中为减少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
《雾》阅读答案3
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PM2.5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
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④PM2.5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它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⑥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⑦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⑧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目前普遍认为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已经把雾霾天气比喻成为大自然的吸烟室。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
⑨人体每天需要呼吸大约10立方米的空气,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相当于一个移动的空气过滤器。 1.少开车,堵车就熄火。汽车尾气不仅危害长时间在道路周边的人,也危害司机本身,特别是长时间堵车、汽油得不到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尾气危害更大。所以长时间堵车时最好熄火,尽量少开窗。2.严禁近郊私自焚烧垃圾和枯草败叶。私自焚烧所产生的二恶英、烟尘颗粒等有毒物质,会使周边的城市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毒雾。3.减少外出。专家认为,对于雾霾天气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外出。戴口罩可以防止一些灰尘进入鼻腔,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对于最近引发热议的PM2.5,专家认为即便是专业的医用口罩,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于PM2.5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抵御能力不强。4.室内不吸烟,远离二手烟;灰霾天气少开窗,可以养点花花草草;使用空气净化器,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对PM2.5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勤换过滤芯。
13.阅读全文,指出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 )(3分)
A. PM2.5粒径小,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没有粒径大的颗粒物大。
B. 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可完全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或者
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C. 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这完全是雾霾天增加的结果。
D. 雾霾天要减少外出,因为即使戴上口罩,它的防护作用也是有限的。
14.阅读⑤⑥⑦三个段落,分点概括PM2.5对人体的危害(3分)
15.在第⑨段划线处加一句合适的话,来提示该段的主要内容。(2分)1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案例中李强的做法有哪些不当。(3分)
【案例回放】李强患有贫血,为增强体质,他加强锻炼身体,一年四季从不间断。遇到多雾天气,也会驾车到城郊去爬山。有时遇到拥堵,他也从不熄火。他认为雾再厚,街上买个普通的口罩戴着爬山就没事了。
参考答案:
13.(3分)D
14.(3分)(1)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2)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3)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15.(2分)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该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
16.(3分)①多雾天气时,空气污染严重,锻炼会加重贫血病情;②遇到拥堵,应该熄火,避免汽车尾气污染;③戴口罩并不能有效抵御PM2.5以下颗粒物的污染。
《雾》阅读答案4
像轻沙,像烟雨,挂在树梢,绕在房脊,漫在山路上,藏在草丛中,悄悄弥漫着,轻轻piāosàn( )着,把千山万壑,搂抱在怀里。
一会儿像奔涌的海潮,一会儿像白鸥在翻飞。顷刻之间,这rǔ bái sè( )的轻雾,又化成小小的水滴,洒在人的脸庞上,轻轻的,柔柔的,带点野花的香味。
你,庐山的雾啊。仿佛不可捉摸,一会儿毫光泛滥,铺天盖地,zhuǎn yǎnjiān( ),却又无踪迹,去向莫辨。你溶化进空豪奇秀的山山水水,就连岩缝中的青草,也格外长得修长、xiùměi( )。
庐山雾阅读答案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看拼音,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是:
漂散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看拼音,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是:
乳白色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看拼音,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是:
转眼尖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看拼音,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是:
岫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请从文中摘抄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请另外再写出两个来。
答:
答案解析:
一会儿 顷刻间 转眼间;
一眨眼 转瞬间 眨眼间
6.读短文,判断下列比喻句对吗?
庐山雾像轻纱,像烟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7.读短文,判断下列比喻句对吗?
庐山雾像奔涌的海潮,像白鸥在翻飞。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8.读短文,判断下列比喻句对吗?
庐山雾像空豪奇秀的山山水水,像岩缝中的青草。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9.庐山的云雾还会变成哪些美丽的事物,你能仿照文中划线的句子写一写吗?
答:
答案解析:
略。
《雾》阅读答案5
雾
雾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低层大气中出现的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越多,反之越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着陆,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
既然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它呢?
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颗粒作
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
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的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xx年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撒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察,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现场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时间持续约3小时。降雪后有效区域能见度由原来的不足20米增加到了300米。
(选文有改动)
阅读题目:
小题1:文章第三段中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3分)
小题2:文章第三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6分)
小题3:文章第五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小题4:用自己的话概括雾是怎样形成的?(不超过50字)(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不能去掉。因为“容易”起限制作用,表示可能性大,如果去掉,所说明内容就绝对化了,与实际不符。
小题2:(6分)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对交通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小题3:(2分)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三种方法。
小题4:(3分)低空中的水汽因温度降低而不能被空气完全容纳,过剩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悬浮在低空中,就形成了雾。
小题1:
试题分析:这属于说明文中语言的准确性问题,“容易” 起限制作用,可比较去掉该词前后句子意思的变化,然后作答。
小题2:
试题分析:抓住该段中关键词“影响”“危害”,可分析出雾的危害的三个方面,交通、农业生产、人的健康。
小题3:
试题分析:“一般采用三种方法”,明显是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此种方法便于将复杂的事物说明的条理,易于读者了解。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第二段中“水汽”“气温”“凝结”“浮游”四个关键词,简要陈述。
《雾》阅读答案6
巫峡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太阳出来了,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璨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起《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就那小路倔犟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时让人想起了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深山里的人家,云雾里的路。”此情此景,真是活画出来了。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的叉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的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连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纱帘。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好心的“神女”哟,你是不是又要去盗父王的`宝剑斩杀搅乱峡江水道的恶龙?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千万千万。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1.结合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词语。
欣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雾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璀璨夺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采用的抒情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下来。
山帽子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纱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清文章的条理。(用“先写……再写……接着写……”这样的句式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首尾段中找出一处相互呼应的句子。
首段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段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由此能联想到哪首古诗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雾絮:形容雾色浓厚,象棉絮一样。
璀璨夺目: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意思对即可)
2.借景抒情
3.山帽子雾:抓住了雾的外形特点。
轻纱雾:抓住了雾的动态特征。
4.先写山帽子雾,再写半山雾,接着写轻纱雾。
5.首段中的句子: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尾段中的句子: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6.雾很浓,所以只听见人声,却看不见人。(意思对即可)
由此联想到古诗《鹿柴》中的诗句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雾》阅读答案7
①雾遮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山峰。
②我还不知道这些山峰叫什么名儿。我来此的第一夜就看见那最高的一座山的顶巅像钻石装成宝冕似的灯火。那时我的房里还没有有电灯,每晚上在暗中默坐,凝望这半空的一片光明,使我记起了儿时所读的童话。实在的呢,这排列得很整齐的依稀分为三层的火球,衬着黑魆魆的山峰的背景,无论如何,是会引起非人间的缥渺的思想的。
③但在白天看来,却就平凡得很。并排的五六个山峰,差不多高低,就只最西的一峰戴着一簇房子,其余的仅只有树,中间最大的一峰竟还有濯濯的一大块,像是癞子头上的疮疤。
④现在那照例的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的电线杆也躲得毫无影踪。
⑤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光是那样的淡弱。随后它也躲开,让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
⑥我诅骂这抹煞一切的雾。
⑦我自然也讨厌寒风和冰雪。但和雾比较起来,我是宁愿后者呵!寒风和冰雪的天气能够杀人,但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雾,雾呀,只使你苦闷;使你颓唐阑珊,陷在烂泥淖中,满心想挣扎,可是无从着力呢!
⑧傍午的时候,雾变成了牛毛雨,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两三丈以外,便只见一片烟云,依然遮抹一切,只不是雾样的罢了。没有风,门前池中的残荷梗时时忽然急剧地动摇起来,接着便有红鲤鱼的活的跳跃划破了死一样平静的水面。
⑨我不知道红鲤鱼的轨外行动,是不是为了不堪沉闷的压迫?在我呢,既然没有杲杲的`太阳,便宁愿有疾风大雨,很不耐这愁雾的身后的牛毛雨老是像帘子一样挂在窗前。
1.联系语境,文中加点词濯濯的意思是____
2.从时间的推移和雾的形态变化上看,本文可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第__段。
3.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是从原文中抽出的,如果要放回原文,它的位置应当是( )
A.④段与⑤段之间 B.⑤段与⑥段之间
C.⑥段与⑦段之间 D.⑦段与⑧段之间。
4.从总体上看,本文最主要的写法是 情 景。
5.本文描写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物衬物,文章前半部分写_、_、_、_,意在衬托雾,二是用□□的写法,以寒风和冰雪进一步刻画雾。
6.本文先从视觉角度描写雾的特点,这个特点是:________;又从主观感受上描写雾的特点,这个特点是:___
7.本文抒情的基调低沉但并不消沉,文中多处透露出作者这种并不消沉的情感,例如:第②段,通过写_,抒发了__的感情;第⑥段,通过写,抒发了_的感情;第⑦段,通过写_,抒发了_的感情。
8.综观全文,联系时代背景,文中浓雾弥漫的景象象征什么?请简答。_____
?答案:
《雾》: 1.光秃秃或不长草木。意思答对,即可给分。
2.(6)。
3.B。
4.寓(寄)于
5.山峰电线杆太阳(阳光)大地;(只答两处不给分,能答对三处给1分。)对比;
6.遮没(抹)一切(吞噬一切、抹煞一切)使人(令人沉闷颓唐(使你颓唐阑珊)
7.黑暗中的灯火不满现实,向往光明(有向往光明之意即可)宁要寒风和冰雪不愿颓唐,渴望奋斗(有渴望奋斗之意即可)红鲤鱼的跳跃不堪沉闷,要奋起抗争(有不堪沉闷之意即可)
8.大革命失败后(或革命低潮时期),那种使人看不清形势,找不到方向的沉闷的社会氛围(状况)。指出背景;点出沉闷之意。
《雾》阅读答案8
《巫峡赏雾》阅读原文
巫山多雾。因而有人叫它巫峡。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太阳出来了,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璨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就那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时让人想起恶劣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深山力量的人家,云雾里的路……”此情此景,这是活画出了。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叉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纱帘。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好心的“神女”哟,你是不是又要去盗父王的宝剑斩杀搅乱峡江水道的恶龙?
跑马雾,气势好生得了!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这时,从峡口子吹来一阵风,浮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窄窄的峡谷,哪经得起如此之多的马驰骋?一时间马群拥挤不堪。有的挤得仰起头,有的挤得翘起尾,有是挤得竖起鬃毛,有的挤得腾起四蹄。呼啸的风中,那嘶鸣声、马蹄声、碰上石壁的撞击声,声震峡谷。听来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身上禁不住沁出粒粒汗珠来。好厉害的跑马雾!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千万千万。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巫峡赏雾》阅读题目
1.结合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词语。
欣赏 璀璨夺目 驰骋
2.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一写。
3.理清文章的条理。用(先写.......然后写......这样的句子表达)
4.在首尾段找出一出互相呼应的句子来,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为甚麽喜欢。
喜欢的句子:
喜欢的原因:
7.对“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由此联想到古诗《 》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
《巫峡赏雾》阅读答案
1.欣赏,即对美好事物而言,放在文中便是对巫山的雾的褒扬。
璀璨夺目,写出山帽子雾的光泽耀眼。
驰骋,有速度感,写出雾的气势磅礴。
2.山帽子雾:大而圆,光彩夺目。轻纱雾:轻盈,飘逸。
3.文章先总括巫山多雾的特点,然后分说几类雾各自的特色,最后再心生感慨。总-分-总结构。
4.“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和“巫峡的雾,迷人的雾”,首尾相呼,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而浑然一体。
5.对巫山雾的赞赏喜爱之情。
6.“有的挤得仰起头,有的挤得翘起尾,有是挤得竖起鬃毛,有的挤得腾起四蹄。呼啸的风中,那嘶鸣声、马蹄声、碰上石壁的撞击声,声震峡谷。”运用排比,拟人的手法,将雾人格化,气势雄壮,动作声音相结合,生动形象。
7.侧面表现出遮山雾的“遮”字,隐藏的身形,挡住了视线,比正面描写更具说服力。《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雾》阅读答案9
像轻纱,像烟雨,挂在树梢,绕在房脊,漫在山路上,藏在草丛中,悄悄弥漫着,轻轻飘散着,把千山万壑,搂抱在怀里。
一会儿像奔涌的海潮,一会儿像白鸥在翻飞。顷刻之间,这乳白色的轻雾,又化成小小的水滴,洒在人的`脸庞上,轻轻的,柔柔的,带点野花的香味。
你,庐山的雾啊。仿佛不可捉摸,一会儿铺天盖地,转眼间,却又无影无踪。你溶化进空豪奇秀的山山水水,就连岩缝中的青草,也格外长得修长、秀美。
(1)有感情地朗读这篇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会儿像奔涌的海潮,一会儿像白鸥在翻飞。”
在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做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庐山的雾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提示:朗读的时候要充满感情。
(2)庐山雾海潮白鸥
(3)庐山的雾不可捉摸,一会儿铺天盖地,转眼间,却又无影无踪。
《雾》阅读答案10
雾
李延国
战地救护所 被罩在浓雾中,像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纱布,扯不开,拉不断。我和师政委刘彬在这迷迷蒙蒙的“纱布层”里摸索着,脚下高高低低,好不容易找到了被伤员称为“死亡转运站”的一号病室。
病室中间有一个钢丝床,看上去像一艘白色的小舟,上面安详地躺着一位年轻的伤员,这艘小舟即将载着这个十八岁的生命驶向永恒和寂灭。
在他身边,那桅樯一样的吊瓶架上还挂着红色血浆袋和生理盐水,这对于已经报过病危的年轻生命都无济于事了。他的伤势太重了,腿上、腰部、胸部、左臂都缠着绷带。我最不忍心看的是那张我曾经熟悉的红润的娃娃脸,变得那么苍白和短小——敌人的地雷炸掉了他的下巴。
因此这个叫周小波的战士,无法讲出他英雄壮举的动因——他们班在插入敌人雷区之后,他第一个滚下身子,压响了一串地雷。作为随队的师组织干事,我有幸看到了这撼动心魄的壮举,那映在拂晓的霞光中的身影,使我终生都不能忘怀。
“你是英雄!”刘彬俯在他的耳边,透过绷带,传达着对这位士兵的嘉奖,“你是人民的好儿子。我们要给你报功!报军区、报中央军委……”
周小波很少有机会和师政委靠得这样近,目光里透着拘谨,也有一些迷惘,也许他没有听清师政委讲的话。
我灵机一动,从文件包里拿出了由我起草的《关于报请授予周小波同志滚雷英雄称号的决定》复印件给他看,以便让这个即将远行的农民儿子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我想他是看清了,目光里却没有我想象的那种喜悦,有一层雾样的东西罩在他的瞳仁上,他的头还微微一动,似乎要说点什么。
我猜想那是一个要求。
战斗打响之前,他也像那些老兵一样,咬破了中指写了一份决心书。他把血书交到我这个“师里来的首长”手里,却还磨磨蹭蹭不肯走。
“有事吗?”我问。
“我……我有个要求。”他涨红了脸。
“什么要求,提吧。”
“我妈妈……生癌呢。”他垂下了头,有些慌张,“没有钱看大夫……”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哥哥。他是个哑巴。队里办工厂不要他,在家种地呢!”他忽然异常赤诚地望着我,“李干事你看着,这回打仗我不会怕呢,要是我……回不来了,能不能让我妈妈……住上部队医院……”
我许久没有吱声,只觉得嗓子眼里发哽。
他似乎觉得自己提的条件太高了,低声纠正着:“看看大夫也行……”
“组织上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不知怎么搞的,我的嗓音里带上我平时最深恶痛绝的官腔。可是,在我小小的职权范围里,我又能怎么说呢?
今天,作为一个即将闻名于全军、全国的“滚雷英雄”,他的夙愿可以偿还了!师政委听了我的叙述为之动容:“让他放心,组织上一定设法安排!”
使我不解的是,当我向他转述之后,他眉头微微一展,又痛苦地板到一起。那一定是还记着他的哑巴哥哥。我又冒昧向他许愿:“你哥哥的工作,我们也会想办法的。”
他眼睛里的雾仍未散去,我惶惑了!
“该不是对他战斗情况的补充吧?”师政委眼光亮亮的,“他能写么?”
“他的右手还能活动。”一直守在旁边的护士轻声说。
我拧开钢笔,塞到周小波的手里;护士递过病历夹做垫板,我双手为他托着……汗水在他额头上沁出来,足足十五分钟,他写下了十五个字,那是使我瞠目结舌的十五个字:“我不是滚雷英雄,我是被石头绊倒的。”
师政委脸色陡变,久久地盯着我的脸。
“我是千真万确亲眼看到的,连里的同志也都亲眼看到的……”我执著却又无力地辩解着。
师政委在屋里踱了一会步,看看护士,看看我,沉重地吐出一句:“当然喽,我们要实事求是喽!”
我像失落了什么,泪水涌上了眼眶。
透过那晃动的.晶体,我看到周小波眼睛里的雾消散了,眼睛变得那么明净,那么清澈……
(取材于李延国同题小说,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周小波当得知师政委和“我”要给他报请军功之时,他想提一个具体要求。
B.战斗打响之前的一段对话,既交代了周小波的家境,又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C.周小波提出给妈妈看病的请求后,“我”觉得他要求过高,便以打官腔应付。
D.周小波说出事实真相的一瞬间,使情节突转,产生了十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E.“我”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在文中起到了串联情节、增加故事真实性的作用。
(2).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雾”,各有什么作用?(6分)
(3).周小波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分点说明。(6分)
(4)周小波“滚雷英雄”的真相澄清后,是否应该如实上报?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A、C(A周小波是想澄清事实的真相;C“我”并非觉得周小波要求过高,而是在“我”的职权范围内无法解决他的问题。)(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
(2)(6分)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特点(或:营造了沉重压抑的氛围)(2分);(答“暗示故事的扑朔迷离”也对)。结尾:“雾”喻指周小波内心有不安;“雾的消散”喻指事实得到澄清,周小波的内心变得宁静(或:突出了周小波诚实质朴)(答出“比喻”得1分,答出比喻内容得1分);照应文题,呼应前文(2分)。
(3)(6分)①农家子弟,出身贫苦。妈妈生癌没钱看病,哑巴哥哥在家种地;②性格拘谨腼腆。师政委问候他时他目光拘谨;向组织提要求时涨红了脸,垂下了头,慌张;③孝顺。上战场前还想着给妈妈治病;④勇敢。自述打仗不会怕;⑤纯朴。提要求时觉得自己的要求太高;⑥诚实。被错加荣誉后执着地予以澄清。(答对其中任意三点,给6分:;每答对1点给2分。形象特点1分,具体说明1分。)
(4)(8分)示例:观点一:应该如实上报。①澄清事实是周小波的心愿;②周小波不想做伪英雄;③应该尊重周小波的心愿。
观点二:不应该如实上报。①“滚雷英雄”更能激励疆场战士乃至全国人民,在战争年代更有意义;②“滚雷英雄”才能实现周小波的夙愿;
观点三:如实上报,但要注明他自己澄清了事实。①英雄固然重要,诚实的品质更值得珍惜;②不是“滚雷英雄”,但周小波仍然是英雄,是超越了物质和精神的大英雄。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雾》阅读答案11
雾都孤儿狄更斯
这位公认的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作家,将在2月7日迎来200周年诞辰,在英国人心目中,他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狄更斯作为在当时就极受大众喜爱的畅销书作家,身后又享受着文学史上的崇高荣誉,在俗在雅都斐然出众,可谓时代的宠儿。作家茨威格曾为狄更斯写过传记,他认为莎士比亚代表了伊丽莎白时代的强音——“英雄的英国的化身”,而狄更斯则是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的英国的象征”,“是他那个世纪里内心意图与时代的精神需要完全相符的、惟一的伟大作家。”
对狄更斯来说,少年时代不堪回首,如同他在《雾都孤儿》等小说中所描写的那些底层孩子,充满苦难与屈辱。这也是他一遍遍书写这一题材、并能刻画得入木三分的原因。1812年2月7日查尔斯.狄更斯出生于英国朴茨茅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约翰.狄更斯是海军部军需处的职员,待遇优厚,但他的挥霍和糊涂的头脑常使这个家庭陷于拮据。约翰.狄更斯也是他后来小说中那些不称职的父亲和不中用绅士的原型。
童年时,家里还有一间父亲的图书室,收藏了不少好书,狄更斯在这里饱尝读书之乐。但无忧无虑的童年仿佛稍纵即逝。为逃避债务,狄更斯一家开始不停地搬家,5岁时全家搬到占丹,尔后10岁时又搬到伦敦。这样的情形发展到1824年,父亲终因欠债锒铛入狱。那时的英国有一种“债务人监狱”的制度,一个人如无力还债就有可能被监禁于此,直至还清债务,期间全家都得作陪入住监狱。父母带着家里最小的孩子住进伦敦马萨尔席监狱,而12岁的狄更斯则被送到伦敦华莱士鞋油厂当学徒,和满地板跑的老鼠、小混混般的孩子挤在一起,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与成年人实则无异,且食宿奇差无比,薪酬极低。
许多年后狄更斯回忆:“我整个人都充满了悲伤和屈辱。”“我真想牺牲一切--如果我还有什么可以牺牲的话--只要我能进入任何一所学校……”即使成年后,狄更斯只要经过伦敦那家工厂的原址,仍会忍不住泪水四溢。他成名之后,对这段经历缄口不谈,就连最亲近的`妻儿都一无所知,他一直保密到去世的前一年。
两年后,狄更斯的父亲才从监狱里放出来,当他得知儿子在鞋油厂的悲惨遭遇时震惊了。家境稍稍改善,狄更斯理应可以重返学校,母亲却希望他继续做工,“我永远不能忘记,母亲当年要急着把我重新送到那个地方去”,这使得狄更斯此后一生都不原谅她。最终父亲的意见占了上风,他得以告别这段暗无天日的时光。
狄更斯无疑是维多利亚时代一位冷峻的观察者,文学屡屡成为他向黑暗现实开炮的有力武器。维多利亚时代并不是儿童的天堂,有数据显示,1839年伦敦一半的葬礼都是为十岁以下的儿童举行的。狄更斯试图将底层儿童种种不人道的遭遇诉诸笔端,写于1837年的《雾都孤儿》是第一部以一个孩子为主人公的英文小说,在头几章便将矛头直接指向1834年《贫民法》的冷酷无情:它将所有健全的贫民排除在国家救济之外,九岁以下的孩子更是被随便地给上几口饭,被饿死的悲剧时常可见。这种社会批判在《老古玩店》里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狄更斯将天性中的悲悯全部倾注到小女孩“小内尔”之死上——它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甚至变成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伤感”的别称。
1838年的一天,狄更斯途经约克镇一个小小的教堂墓地,被无意间发现的墓碑碑文所触动——记录了一个名叫泰勒的少年,暴毙于当地的威廉姆·肖私立学校。狄更斯突发奇想,决意去拜访附近的这所学校,他扮成一个要寄送孩子的监护人,接着“经历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震惊”:在这里,几近被遗弃的孩子们受到残酷的对待,校长甚至给他们服用硫磺,只因“硫磺坏了他们的胃口,这可比早餐和晚餐便宜得多”。狄更斯回来后就创作了一部小说《尼古拉斯·尼克比》,用辛辣的笔调揭露了当时私立学校的苛刻与无望,这部书出版后,就像一个季刊评论所说的那样——“狄更斯先生使很多儿童监狱关门大吉”。
而狄更斯在晚期创作的小说《荒凉山庄》,对大法官法院和衡平法程序的批判,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有人拿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与之作比,评价《荒凉山庄》直接导致了英国议会对大法官法院的改革,如同《汤姆叔叔的小屋》几乎引发了美国南北战争。虽有过分夸大的溢美之嫌,但狄更斯无疑让自己的笔,发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时至今日狄更斯仍会受到评论家的质疑,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就曾讽刺他是“肤浅小说家中最伟大的一个”。他的创作的确难以被界定为深邃,但不得不承认狄更斯“比他那个时代的任何小说家都了解并且创造了民族性”。狄更斯一生中大约创造了20xx个之多的各色人物,只要英语还存在,这些注定不会消失。也许最动人的一句话来自当时记录下的一个大哭的孩子:“唔,狄更斯先生死了,那么,那么圣诞老人也要死了吗?”
(本文来源:《文史参考》20xx第三期,有删改)
19.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狄更斯的?(4分)
20.文中提及莎士比亚的文学地位以及斯托夫人的作品用意何在?(5分)
21.本文标题为“‘雾都孤儿’狄更斯”,它有什么妙处?(6分)
参考答案:
19、①童年经历方面;(2分)②文学成就方面。(2分)
20、①衬托;(1分)②以莎士比亚的文学地位来衬托出狄更斯的文学地位同样是崇高的以及狄更斯如莎翁一样是一个伟大的作家,(2分)以斯托夫人的作品的成就来衬托狄更斯的作品在社会功能上同样取得得不可思议的成就。(2分)
21、①标题体现了狄更斯的作品主题与孩童有关,他的作品试图将底层儿童种种不人道的遭遇呈现出来,表现出他的冷峻的观察力;(2分)②一语双关,狄更斯的童年也恰如雾都孤儿一般的悲惨,(2分)同时又影射他最负盛名的作品《雾都孤儿》,绝妙双关。(2分)
《雾》阅读答案12
从雾都到霾都选择的阅读材料
①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以雾而著称,就是“雾都”重庆。
②重庆多雾,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面群山环绕,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不过气象部门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灰霾天气倒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③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雾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在一起,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而词典对“霾”的解释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能见度小于10公里。而20xx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霾”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标准:“当能见度小于10千米,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相对湿度低于80%的为霾。
④据气象部分研究人员所说,重庆由于二战时期的军工开发和以后的军工建设, 一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我们以前认为能见度降低都是雾造成的,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霾。”于是,“雾都”不再有美感,反而变成了刺耳的警报,令人忧心。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雾都”的名号:郑州被市民调侃为“宛若蓬莱仙境,郑州成‘雾都’”;乌鲁木齐被戏称为“西部雾都”“‘雾’鲁木齐”……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盛夏季节30℃大雾弥漫”,我们已经知道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标志,夏季30℃的高温条件下,水汽很难达到饱和程度,出现的肯定是霾。
⑤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xx年迅速蹿红。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的肺部,造成人的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5%和1%。
⑥中国的“霾都”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多中。中国经济和工业较发达的地区,霾的日变化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恐怕短期内也很难发生改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悬浮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灰霾还要很久才会消散。
(选自《读者》20xx年第3期,有改动)
从雾都到霾都选择的阅读题目
1.从文中看,“雾”和“霾”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两点)(4分)
2.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3.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4分)
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xx年迅速蹿红。
(1)“主要”一词能否删去?结合句子内容说明理由。(2分)
(2)“蹿红”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2分)
4.作者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从雾都到霾都选择的阅读答案
1.答:一是相对湿度的区别,二是构成成分的区别,三是能见度的'区别,四是对人的危害性的区别,五是成因的区别。
2.答: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雾与云的关系;作比较,把雾与云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者的区别。
3.(1)答:不能删去。“主要”一方面说明颗粒物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作用中位置突出,另一方面说明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过程中,除颗粒物的消光作用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此为主,其他为次。“主要”一词使说明更准确。(2)答:指迅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焦点。
4.示例1:我同意作者的看法,是不容乐观的。理由是:无论从文中还是现实来看,很多城市都已出现严重的灰霾,经济发展与治理灰霾的关系也难以处理好,而且,目前治理灰霾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示例 2: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我认为应该是乐观的。从文本看,目前人们对灰霾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灰霾的危害越来越重视。只要下定决心,从现在做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治理灰霾还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雾》阅读答案13
雾霾
⑴20xx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多地遭遇雾霾天气,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严重。1月9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雾蓝色预警。随着影响程度的加重和范围的扩大,1月12日,中央气象台将预警从蓝色提高到最高等级黄色。这令人恐惧的雾霾天气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⑵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雾霾天出现前,在经历了大范围的低温之后,影响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出现了停歇。由于地面上方对流层中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状况比较稳定,夜间辐射降温效应的出现,导致了雾的产生。雾本身是一种比较正常的天气现象,并没有污染,但是大雾形成时由于天气形势的相对稳定,造成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困难,越聚越多的聚集效应,形成了我国中东部大范围霾的出现。
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表示,从本质上讲,按照气象学的定义,雾和霾是有本质区别的。雾是由水汽组成。水汽遇冷就结雾,再冷就是冷雾。一般雾的颗粒比较大,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微米。而霾就不一样了,它是比较干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是非常小的,基本上为微米量级。从研究结果来看,一般情况下,霾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物,也就是大家常说到的PM2.5,它的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又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所以说,霾其实是一种污染物。
⑷在颜色上,我们常见的雾主要是由水体组成,水体在阳光或者是散射光照射下会呈偏白的颜色;而霾的颜色一般是黄色或者褐色。在城市里,雾和霾总是交织出现。
⑸我们都知道,天气系统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与净化能力,对于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来说,这种消散作用需要冷空气所带来的大风。一些污染物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也会产生物理化学反应,沉降、分解,通过雨雪进入到陆面或者海洋。当大气扰动明显时,除了水平方向的运动外,还会有垂直方向的扩散,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便会被稀释。所以说,大风是突围雾霾天最有力的武器。
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认为,首先应从污染源头进行控制,也就是在削减一次排放的PM2.5的同时,大力削减PM2.5的主要气态前体物SO2、NH3等的排放。
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佐忠则从城市绿化的角度给出了治理空气污染的建议:北京市区有几百万或者上千万株树,每株树坑1平方米,就是几百万或者上千万平方米的裸露土地。大风一起就是
沙尘来源。因此,要将裸露的土地尽可能覆盖起来,让黄土不露天。同时,要乔灌草结合,不应过分强调乔木的作用,要根据水资源特点,合理安排乔灌草比例。
⑻不过,这些人工防控的措施,如果缺少人们节能减排的帮助,收效甚微。科学家认为,我国应对空气污染的长效之策仍是节能减排。正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博士李强所说,每个人都是暴露在大气中的,都会是空气污染的受害者,这就要求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尽量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自我做起。
⑼雾霾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确有影响。敏感人群,如心血管疾病患者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若暴露在雾霾天气中,可能会加重病情,并需要住院。最严重者还可能引发死亡。去年年底,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报告称,现有的空气质量造成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个城市早死人数高达8572人。 ⑽如果避免不了在雾霾天气出行,就该考虑戴口罩。在雾霾天气下,在PM2.5非常高的时候,佩戴口罩可以阻挡一部分粒子进入体内。但是,普通口罩是不能完全挡住极其微小的PM2.5粒子的,只有N95口罩能有效阻挡它;当然,如果PM2.5浓度不高时,佩戴N95口罩则没有必要。
⑾一定的饮食应对措施,可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好处。公众可以多吃清淡类食物,如含维生素或抗氧化物质多的食品。这些对于PM2.5引起体内自由基的增多、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如果PM2.5非常高的话,公众尽量不要开窗通风换气。此时,室内空气的质量非常重要,公众要讲究公共卫生,比如不要在室内吸烟,不要用污染性很大的生物燃料等。
(本文选自《气象知识》,有删改)
1、 雾与霾有哪些区别?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3分)
2、 文中多次出现专家、学者的观点。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分)
3、 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第⑻段引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的话,说明只要我们每个人有节能减排意识,就能避免雾霾天气的产生。
?第⑼段列举了国际环保组织发布的报告,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个城市雾霾污染严重。
4、 面对雾霾天气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我们该如何应对?请根据文意和你的认识简要回答。(4分)
参考答案:
15. ①雾本身是一种比较正常的天气现象,并没有污染;霾其实是一种污染物。
②雾由水汽组成,颗粒比较大;霾是比较干的颗粒物组成,颗粒非常小。
③雾呈偏白的颜色,霾的颜色一般是黄色或者褐色。
16.用具体的实例和言论,说明文中所写的关于雾霾的常识是经过科学分析和论证的,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内容的可信度。
17.⑴引用专家的话,不是为了说明我们每个人有节能减排意识,就能避免雾霾天气的产生,而是为了说明每个人都有节能减排意识对防控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⑵用列数字的方法不是为了说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个城市雾霾污染严重,而是为了说明雾霾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确有影响。
18.污染严重时,敏感人群要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在雾霾天气戴口罩出行;多吃清淡类食物;不要开窗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雾》阅读答案14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9~12题(9分)
雾霾天气,是指造成城市里大面积能见度低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20xx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
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二是,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三是,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四是,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还有一个原因是,冬季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血管痉挛、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天气遇到冬季寒流,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比例同比明显上升。据北京市儿童医院统计,1月5日至11日,北京儿童医院日门急诊量最高峰曾达到9000多人次,呼吸道感染占到内科病人的50%左右。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9.本文先说明了雾霾天气产生时的,其次说明了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最后说明了雾霾天气的。(2分)
10.“一是,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11.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哪些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2.结合本文内容,请你提出治理雾霾天气的一些合理化建议。(2分)
参考答案:
9、现象;危害
10、不能删除,因为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不止一种。删除后与事实不符,“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举例子、列数字;有力准确地说明了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上升。
12、例示:植树种草,加强绿化;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列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雾》阅读答案15
雾都?霾都?
①在中国古代,雾是重要的审美意象,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无数与雾有关的诗词佳句千古流传;在中国大地上,也有诸多的地方以雾而著称:新安江上的白沙奇雾,天柱山上的雾潮云浪,泰山、黄山、庐山、峨眉山没有哪座名山不是以雾为奇绝的。
那些被古代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纯粹的雾,在现代的城市里已经渐行渐远,笼罩在今天都市里更多的是霾。不知从何时起,雾都已变成霾都!
②除了这些以雾闻名的风景胜地,中国还有一座城市也以雾而著称,这就是雾都重庆。大雾起时,城内山色尽消,江岸不分,整个山城进入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神秘境界,又仿佛是一幅意境悠远、气韵绵长的水墨山水画卷
③重庆多雾的原因可以从地理环境中找到解答,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的东部,四面群山环抱,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是雾形成的有利条件,潮湿的空气容易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
④ 20世纪50年代,重庆市的年平均雾日数达103天,不到四天中就有一天是雾天,而最多一年达到了148天
将近一半都是雾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94天,远东雾都的日本东京也只有55天。重庆是名副其实的雾都。样看来重庆的雾多,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另一组数据又让我产生了疑惑:重庆气象部门统计发现,近50年来,重庆的雾在减少,20世纪70、80年代重庆年平均雾日数在50天左右,到90年代就减少到3040天了。
⑤可是 ,重庆几乎每天还都是雾蒙蒙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⑥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这种解释较为生涩,雾还有一种充满诗意的形象解读:云是飘在天上的雾,雾是落在地上的云。雾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它们的形成都需要相同的条件:一是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过饱和,二是空气中有凝结核。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核结合在一起,或者水分子本身相互黏结形成水滴或冰晶,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雾具有天气指示的意义,往往与特定的天气系统相联系,从古至今都流传着许多有关雾与天气的谚语,比方说十雾九晴、雾得开,三天晴,雾不开,冷死人、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
⑦那么霾又是什么呢?在中国古籍《尔雅·释天》中对霾的解释是风而雨土曰霾。古人的霾泛指了今天的扬沙、尘卷风、沙尘暴、浮尘等天气现象,在当时的山西、陕西、河南和河北地区这样的.霾并不少见。而我国对于灰霾的科学定义却只能追溯到十年前:20xx 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青年科学家首次将国外文献中的Gray Haze直译为灰霾。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这是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霾的定义。20xx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给出了更为技术性的判识条件:当能见度小于10公里,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现在80%95%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是霾。
⑧霾和雾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在稳定的天气条件下,排放入大气中的污染颗粒物浓度越大,霾就会越重,此时如果水汽达到饱和,污染颗粒物就会作为凝结核形成雾滴。而雾形成之后,水汽被阳光蒸发,凝结核却仍然留在空气里,此时雾又转化成了霾
⑨雾的形成需要借助大气中的悬浮物作为凝结核, 而20xx年重庆气象研究人员进行的外场实地观测发现,重庆市主城区单位体积大气中包含的悬浮物数量比1990年的观测值平均增加了2.7倍,浓度过大,分散了水气,反而减少了浓雾天气的形成。如此看来,重庆这个浪漫缥缈的雾都是不是正在向霾都演变呢?
那些被古代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纯粹的雾,在现代的城市里已经渐行渐远,笼罩在今天都市里更多的是霾。不知从何时起,雾都已变成霾都!
(《中国国家地理》20xx年11月)
1. 第①段与第⑦段画线句引用的作用分别是(3分)
(1);
(2)
2. 第④段列举一连串数字说明了。(2分)
3. 根据第⑦段,判别雾与霾的两个要素是 和 。(2分)
4. 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名山往往以雾为奇崛,一些城市也不例外。
B.重庆多雾是因为湿润空气不易散发且饱和所致。
C.云和雾形成条件相同,都具有指示天气的意义。
D.雾和霾形成的条件不同,互相转化的条件相同。
5. 第⑩段纯粹的雾的含义是 。(2分)
6. 怎样让我们的城市远离霾?请根据霾的形成原因提出你的建议。(4分)
参考答案:
1. (3分)(1)第①段引用诗词,引出话题,增添文采;(2分)(2)第⑦段引用资料,明确霾的定义。(1分) 2.(2分)说明重庆曾经是名副其实的雾都,现在雾天正在减少,引出下文对重庆向霾都转化的原因探究。 3.(2分)能见度、相对湿度 4.(3分)B 5.(2分)区别于霾的,作为审美意象的雾。 6.(4分)原因: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悬浮物均匀地浮游在空中,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低于80%,就会产生霾。(2分)建议:如加强管理,减少工业对大气的污染;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等等。(2分
【《雾》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阅读答案08-24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文《雾》阅读答案09-28
说说“浅阅读”阅读答案04-29
黄昏阅读答案02-19
《嘱咐》阅读答案02-19
《病人》阅读答案01-15
《木屐》阅读答案04-22
爱莲说阅读答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