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作文> 老家的作文

老家的作文

时间:2024-10-31 21:21:09 作文 我要投稿

老家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家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老家的作文

老家的作文1

  又下雨了!

  “滴答,滴答……”“叮,叮………咚,咚……”这是老家的瓦房在雨中唱歌。我拧着眉头享受这场大型音乐会。很奇怪,当你听到雨水和你家盛水容器相碰撞发出的声音时,你会不开心吗?

  雨停了。终于停了。阳光格外灿烂,我望着老屋狼狈不堪的模样,活像一个掉在泥巴坑里的小男孩。满眼泪水,嘴里还在不停地喊着。妈妈。望着望着,我又不禁抿起嘴笑了。像那灿烂的阳光。

  “爷爷,我们啥时能住上楼房啊?”

  “快啦,快啦,你爸妈明年过年时会回来给你盖新房。”

  “真的吗?”

  “傻孩子。爷爷什么时候骗过你。”

  我快活地笑了,笑容里还有楼房的影子。

  阳光好暖,爷爷搬了张凳子靠着那满目疮痍的墙壁坐下。古铜色的肌肤,深陷的眼窝,干瘪的脸颊。裂开的嘴唇。爷爷真的老了,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也搬了张凳子挨着爷爷坐下,眯着眼睛偷窥那蔚蓝如洗的晴空,忽然。一个美丽而可怕的词出现在我的脑海——天堂。

  “爷爷,你知道天堂吗?”

  “当然知道,我马上就会去那里了。”

  阳光一下子暗了好多,我猛地睁开双眼。

  “那里有漂亮的楼房吗?”

  “有啊。奶奶已经住在里面了。”

  阳光好刺眼,我赶紧眯上双眼,想象天堂里楼房的模样。

  老屋又在阳光下唱起了歌。

  老屋很老。那暗红色的瓦片兀自在阳光下闪着温柔的光。粉红色的光圈在空气中不断扩大,让人倍感温馨。有家的感觉。那高高翘起的屋脊撑起了前后两片不同的天地。前面是梧桐的天地,后面是竹林的世界。

  竹叶翠绿翠绿的。让人感到生命的活力。风一吹,竹枝便轻轻弯下身子,用那纤细而温柔的双手抚摸着粗糙不平的瓦片,轻轻地抚摸着,犹如一个母亲抚摸着自己怀里的婴儿。温情笼罩着我的身体,我梦见了妈妈,笑容悄悄爬上我的脸庞。哦,梦开花了。

  前面的梧桐叶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妈妈轻轻一笑,她的孩子便用小脚丫去挠瓦片爷爷的痒痒。“呵呵”,瓦片爷爷裂开干瘪的小嘴笑了。梧桐叶子更加肆无忌惮了。她们快乐地哼着歌,似乎想用歌声来润湿瓦片爷爷那粗糙不平的身体。孩子们永远都是单纯而善良的,她们用童心洗涤着俗世的尘埃。她们用笑容去感染每一个人;或许,她们只是单纯地快乐着,而那一刻,她们已成为人间最美的天使。

  很庆幸,我还是一个孩子。一个拥有纯真和天使称号的孩子。

  阳光懒懒地洒在瓦屋上。瓦屋在阳光中安静地眯着眼,惬意地打着瞌睡,任竹叶和梧桐在它身上闹着。笑着。

  “爷爷,盖楼房时瓦屋会拆吗?”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当然要拆了。”

  一片调皮的乌云遮住了阳光。我又睁大双眼。天空蓦地暗了好多。我仔细地打量着我周围的事物,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截不是很高的石墙,上面依旧留着“子弹”的.痕迹,还有我当木兰时威风凛凛的模样,嗯,还挺帅的;那很长很长(相对很小时而言)的阴沟,可是当时捉迷藏最好的藏身之地。因为阴沟的墙壁上有许多装红薯的洞,有时偷几个红薯出来烧着吃,挺香的;那片小小的桔树林也茂盛了许多,那可是我们玩过家家时的“洋楼”,在我们的精心布置下。枯树上开出了各种野花,长出了各种野果子,挺漂亮的。

  还有,还有……我又眯起了双眼,笑容又爬上我的脸庞。回忆在阳光中搁浅,童年在梦中开花。

  阳光透过竹叶犹如碎银洒在瓦片上,整个画面犹如一幅唯美的湖中画,被一个调皮的小孩用小脚丫荡漾开来,只剩下美丽的光圈。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调皮的孩子,无知让我打碎了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小小的心灵被许多小小的烦恼占据着,可当新的太阳升起时,我又会仰起笑脸和阳光接吻。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日升日落,那留在记忆里的画面犹如莲花般开落,残留的香味混杂着泥土的芬芳。那是爷爷身上特有的香味,那香味里有我最原始的记忆,有我最温馨的画面——老家的瓦屋在阳光下唱歌,那让我感到温暖和幸福的歌声。

老家的作文2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过大年!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过大年!”每当听到这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怀想起自己的老家新店来。因为那里是我祖辈生息繁衍、辛勤耕耘的神秘沃土,那里是和我嬉戏成长、魂牵梦萦的家园乐土,那里有我血脉相连的亲戚和曾朝夕相处的……当然那里更有着独具特色的乡俗风情,有着让人无比依恋、历久弥新的浓浓年味!

  在我的老家,每至前夕,家家户户都变得忙碌起来。杀猪宰羊、腌鸡灌肠、买鞭备炮……他们把买来的各式各样的年货放得满地都是。厨房里不时飘来诱人的香味,蒸的馒头和糕饼堆得像小山似的。人们就卯足了劲儿趁这大过年前的几天里,把买来的熟菜荤菜全部都侍弄好了,只等一到就可以一饱口福了!至于酒嘛,除了超市商店里买的烧酒、红酒、黄酒,更少不了自家粮食亲手酿就的一大缸米酒……原本淡淡的年味便在忙碌中,渐渐变得浓郁起来。

  饭前屋后、灶台窗户、卧室内外,大人小孩齐动员早已利用空余时间收拾得亮亮堂堂、干干净净。每一家似乎都在暗中较劲儿般,把房子拾掇打扮得别具一格、颇有个性。贴春联、喜庆和福字是每年必不可少的。贴什么内容、怎么贴呢?那就得根据每家主人自己的'喜好与沿袭风格了。尤其是福字,简便明快,寓意鲜明,没有哪家不贴的。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千姿百态。细细揣摩,其实还是有一定讲究的。大门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贴。取意“迎福”、“纳福”之意。大门是家的入口,是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端庄大方,所以要正贴!的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主要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水缸和垃圾箱。因为这两个都是把东西从里面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所以用福字倒贴。用“福到”来抵消福去。另一个地方是屋里的柜子,表示福气,财气。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一直在家里,屋里和柜子里。现在,大小柜子乃至冰箱上也贴起了福字。有趣的是,有的人家正着贴有的人家倒着贴,还有的人家一半正着贴一半倒着贴。我家常常自豪地贴上我和手写的对联和福字,而且每年都要慷慨地赠送给乡邻亲友。

  人们都不约而同地穿上自己精心挑选的新衣服,准备迎!在这个时候啊,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熟人好友亲朋,总是不忘说上几句吉利的话:“龙年大吉啊!恭喜发财啊!”满大街整小巷,到处弥漫着春节的味道!

  过春节时,北方地区都流行吃饺子,而我们老家却不吃饺子。这大概是南方与北方最为鲜明的饮食区别。但爱热闹却大江南北都是一样的。我们老家人尤其喜欢大团圆、大聚会,也爱三五成群地放鞭炮烟花。晚上,有住家的地方无不灯火通明,排着一路的鞭炮烟花在震耳欲聋的轰鸣中一飞冲天,那景观是何其壮观!原本黑漆漆的天空被这么多“稀奇古怪”、“五颜六色”的鞭炮烟花给渲染得如同鲜花竞绽的空中。放完鞭炮烟花,我们就开始“大聚会”了。在春节联欢晚会精彩节目的相伴下,我们大吃大喝起来,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待我们吃跑喝足后,就开始唱歌跳舞展示才艺了。有的兴致勃勃地跳起了欢快喜庆的民族舞蹈,有的亮开嗓门即兴高歌一曲《人生几何》,有的拿起二胡优哉游哉地摆弄起来,有的则三五成群地侃大山、说相声……一直闹到深更半夜,人们也不散去,摸牌消遣兼守岁,大有“玩通宵”之势!直到凌晨三四点东方既白,才意兴阑珊方肯罢休。

  老家新店的年俗风情,虽然很寻常却弥漫着久远绵厚的历史与淳朴挚浓的乡情,让我始终记忆犹新、回味无穷。“酒酽春浓琼草齐,真公饮散醉如泥。”因为无论城市多么繁华喧闹,都抵不上岁末年底老家所散发出的酽浓诱人的年味气息,回老家过年一直是我们不二的选择……

老家的作文3

  小年,在腊月二十四。

  我们那儿有一个风俗,小年之夜,老鼠嫁女。这天晚上,据说,老鼠会把自己的女儿打扮一新,吹吹打打,一顶花轿送往婆家。

  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我还小,大吃一惊,老鼠的女儿还有谁要,于是问:“给谁啊?”

  母亲一笑说:“给猫啊。”

  我更是吓了一跳,猫和老鼠可是死对头,现在竟然成了亲家,老鼠还亲自送女儿去,不怕让老猫给一口叼了去?母亲说我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硬要问沙锅能煮多少米”,其实,她也说不清,因为她也是从外婆那儿听来的。外婆呢,估计是从外婆的母亲那儿听来的。而且,母亲还说,半夜里把耳朵贴到磨眼上去听,能听到唢呐声,还有鞭炮声,还有“吱呀吱呀”的花轿声,那就是老鼠嫁女了。

  老鼠嫁女,为什么得在磨眼旁听?为什么半夜去?这些,母亲也说不清。

  我一直打算去听听,可是,从小到大,每年腊月二十四晚上一觉醒来,都已经天亮了,老鼠女儿已入了洞房,我也因此一直没有听到磨眼中的老鼠嫁女声。长大后,知道这是个故事,一笑了之。再仔细想想,就笑自己傻。于是,这个传了一代代的故事,也就懒得传下去了。

  因此,儿子从来不知老鼠嫁女一事。

  时下的小孩,怕连听也没听说过这个故事了。

  现在,我们有电视,有电脑,都忙着看这些去了,很多美丽传说都和我们挥手作别,其中也包括老鼠嫁女。更何况现在也没有石磨了,磨眼更无处可寻了,到时一讲,孩子们要寻找磨眼听老鼠嫁女声,不是纯粹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嘛。

  一些风俗就这样渐渐流失,也有一些慢慢留下来。

  譬如在故乡,腊月二十四前,得把过年吃的东西置办好,苞米花得炒了,黄豆也得炒了。家乡过去不是用机器炒,是用锅炒的,在包谷里搅上细沙,朝锅里一倒,烧起火炒起来。包谷里混沙,是避免苞米花炒糊。每次只能炒一碗,一碗玉米倒进热沙里,“咯咯叭叭”放鞭炮一样,苞米花乱炸乱跳一片雪白。我们围着灶台叫着跳着,飞出的苞米花,一把抢来塞进嘴里,又烫又香。

  然后,炒黄豆,方法一样,但黄豆得提前用水泡一下,鼓胀一些,这样才能炸开腰,咬在嘴里“咯嘣咯嘣”的才有味。

  还有油条,还有麻叶。

  麻叶是一种三角形面片状的,放进油锅里一滚即出,时间不能长,长了就老色了。然后用笊篱捞出来,放在那儿,金黄亮色的,泛着油汪汪的香味。

  这些东西,老鼠爱吃,不过,小年之前它们不敢偷嘴,有猫看着。小年之后就不一样啰,用母亲的话说,猫鼠成了亲家,老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时,听了这话,我暗暗不满于老猫的作为,揪了它的胡子,老猫咪呜一声叫,很委屈地跑了。

  那些吃食放在哪儿,我们是清楚的.,玩累了就跑回来,悄悄装上一些,分给同伴吃。

  可惜,这些吃食现在也没人做了,炸苞米花,有机器来,其他东西哪有卖的饼干瓜子好?因此,腊月二十四,终于冷清下来。

  在童年的记忆中,一到腊月二十四早晨,太阳还没照亮窗户,不用母亲喊叫,我们就爬起来,穿了衣服,到院子里,一群小孩叽叽喳喳叫着。有的说,我妈还准备炸米花呢;有的显摆,我家还准备炸油条哩。显摆完,大家又纷纷向家里跑,如果家里缺哪一样,一定哭闹着不行,必得也炸上一点,才带着泪水又笑起来。这时,母亲总会说:“猫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

  母亲说时,也是一脸笑笑的。

  到了半上午,“咯咯叭叭”炒苞米花儿的声音,就东一家西一家响起。年味,也就从空中,从这响声中,从孩子们的叫声中,一寸一寸走近,走入小村中,走入千家万户中。

  有时想想,小年不是老鼠嫁女,是村人在嫁接一种幸福,一种新年的喜庆,一种年味。这些,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已渐行渐远遥不可及了。

  有时想想,真替现在的孩子们可惜!

老家的作文4

  又到了回故乡的时候,不知为何,这次却有一股莫名的情感,写此作文,献给关爱我的奶奶。

  ——题记

  伴着新年渐近的脚步声,与着内心对故乡的憧憬,我与爸爸妈妈一起踏上了回乡的旅程。一路上我涌起许多想法:故乡还是以前的那个故乡吗?奶奶是否变了样?我们今年在故乡过的春节又会怎样呢?汽车颠簸了好几个小时,我终于唯一一次“清醒”着回到了故乡(因为晕车的原故,历年回故乡坐车我总是在昏昏欲睡中度过的)。下了车,远远地看见早已回来的堂哥堂姐及叔伯们在等待我们,简单地问候过后,我迫不及待的沿着小路跑到了奶奶家。

  到了奶奶家的厨房,我一眼就看见灶台旁边坐了一位老人,她面黄憔悴,脸上不时泛起皱纹,一双饱经沧桑的手熟练的拿起木柴,填进灶膛里,上身穿着一件灰黑色的上衣,脚上穿着沾满了灰尘的布鞋。屋子里没有开灯,但是却被火光照得通亮。她没有发现我,可我却百感交集,轻轻地叫了一声“奶奶”,但奶奶却毫无反应,这时我才想起爸爸路上对我说的话,“奶奶年纪大了,身体虽然硬朗,但耳朵却不灵便,不要惹奶奶生气……”于是我又喊了一声“奶奶——”奶奶慌忙抬头,见到两年未见的我——她的小孙子回来了,奶奶高兴极了,轻唤我的小名:“贝贝,过来!”我连忙跑过去,站在奶奶身旁,猛然间我发现我已经比奶奶高出了半个头。片刻,奶奶为我倒了一杯热水,让我暖和暖和,我顿时心里酸溜溜的,握着水杯却无法喝下,内心不住的想:奶奶,这杯水应该是我该您倒才是呀!

  大年三十的夜晚,乡村比较清寒。吃罢晚饭后,大家都出去玩儿了。夜晚十二点时,只剩下我与奶奶坐在屋里,看春节晚会,奶奶不住的把火盆向我身边推,为的是让我更加的暖和,还轻声问我:“烤炭火习惯吗?要是不习惯就换用电暖器?”我无力中带着感激地摇了摇头。由于玩耍了一整天,很疲乏,便很快躺在椅子上进入了梦乡……醒来时,看看手表,发现已是深夜三点,此时我正躺在奶奶的床上,我问旁边的哥哥:“是谁把我抱到床上的。”哥哥说:“是奶奶。”我的心不由被触动了一下,我现在已经很重了,奶奶她抱得动我吗?她抱我时又是怎样的吃力呢?顿时,我的眼睛里出现了亮晶晶的液体在喧闹的'黑夜里闪光,照亮了黑暗。我又问道:“我们睡了奶奶的床,那奶奶睡在哪里?”“她睡在邻居家……”

  大年初一的早上,一早就不见奶奶的身影,我问爸爸:“奶奶呢?”爸爸说:“你奶奶下地浇水去了,今年干旱,庄稼只有多浇水才能成活……”继而,他又说道:“你看你奶奶这么忙碌为的可都是我们啊。要是我不认真工作,你不努力学习,对得起你奶奶吗?”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走开,内心再一次酸溜溜的……从这里,我也似乎读懂了爸爸的思念,知道了爸爸为什么即使一个人也要坚持每年回老家过年的原因,那是爸爸对奶奶的爱,一颗抛不开母亲的火热的心啊!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到了初五,我们要离开故乡了,临上车时,奶奶为我们带了许多家乡的食物:有腊肉、玉米粥、酱豆……而且奶奶还趁爸爸妈妈不注意,硬塞给了我100元钱,给我当零花钱。但,想起奶奶平时生活上的节俭,我又悄悄的把这100元钱放进了奶奶的上衣口袋里。上车了,我深吸了一口故乡的空气,望了望故乡的山水,缓缓登上了汽车。车启程了,透过车窗,看见奶奶正在向我们挥手,看到她一点一点向我们远去,我的内心再一次变酸……

  回家的旅途中,我依旧“清醒”着,我深刻铭记爸爸对我说的话,好好学习,将来报答奶奶。望着车窗外散落的风景,聆听沉寂已久的心情,许久,我对爸爸说:“爸,明年我还回来……”

老家的作文5

  十一长假,正是柿子收获时。爸爸和妈妈决定回乡下帮“家家”(外婆)收柿子。山间的柿子树早已压弯了腰,我看在眼里,笑在心里,收柿子就能吃柿子,这样的美事儿我自然不能落下。于是,我扛着长棍和柿夹跑得屁颠屁颠的。爸妈在后面笑我贪吃鬼。

  来到山上,看到高高的柿子树,我就傻眼了,两个我叠起来都不一定够得着那最底下的一个柿子。望着亮澄澄的大柿子,我只得“退居二线”,把柿夹和长棍交给爸爸。爸爸拿柿夹也只能够着最底下那一枝柿子。爸爸立即叫我回家拿绳子,说他有办法弄下树上面的柿子。一听这话,我自然跑得比平时快多了。

  绳子拿来了,爸爸和妈妈齐力用绳子把柿夹和长棍绑在了一起,顿时柿夹长了一半。爸爸让我和妈妈站远一点,他双手握着柿夹往树上“捣腾”。柿夹前端的弯刀口挨到柿子所在的那一根树枝,再把它勾住,转两圈,使劲一拉,柿子就落下来了。遇到和树恋恋不舍的柿子,扯半天都扯不下来。我仰着头望着爸爸改造过的柿夹干着急,脖子都酸了。妈妈在旁边指挥爸爸“扯柿子”的方向和力度。山林里的风吹过成片柿子树,瑟瑟作响,我嗅到柿子的香甜,甚至那一点点的涩。

  最终,和爸妈提着一大袋子柿子打道回府。我手上还握着两个熟透的柿子,它们摔下来的时候磕破了皮,可以看见里面流动的汁液,闻一闻,腮帮子顿时觉得甘甜。我回头望爸妈,他们手上还拿着几根都结了三四个柿子的枝,笑说,可以带回家挂在墙上做装饰。妈妈穿着“家家”的老毛衣,提着一袋子柿子。爸爸也套了件深蓝色的背心,肩上扛着柿夹。我低头看看自己,外套早被我围在了腰间,一只手还撑着“家家”的探路棍。一家三口,无比和谐的农民打扮。走在这乡间的小路上,我们肆意地笑,连声音都仿佛被这山林吸去杂质,变得异常美妙动听。

  回到家,“家家”看到我们丰收而回,笑容都掩不住了。“家家”已到八十岁的高龄,这些年,都是一个人住,妈妈三天两头打电话给她,叫她别上山去“捣腾”,生怕她出事儿。村里的人都外出打工了,没年轻力壮的.人帮着收柿子,年年岁岁,这些柿子总是熟透了又落下烂掉,想起来,生活在城市里不常回家的我觉得心里很难受。这下倒好,数了数,收了大概50多个大柿子。“家家”指挥我们把软硬柿子分开,趁我们一个不注意架上梯子爬上阁楼拿大竹匾下来。我们一下子呆住了,“家家”的身手真是非同凡响啊。我偷偷想,不知道我们不在家,“家家”这样身手敏捷了几次,想着想着觉得又好笑又心酸。

  在老家吃饭,我们一家三口总是能吃很多。虽然嘴上是说帮“家家”消灭多的饭菜,可是真正的原因是内心那种由衷的愉悦吧。自己种的菜自己吃,心地平和善良,生活又闲适有规律,身伴绿水青山,也难怪“家家”能长寿。

  回自己家的那一天,家家还是像往常一样送我们好远好远,直到村外的大路上才舍得停下脚步。其实,我心里明白,这又哪是真舍得呢。我看到妈妈的眼都红了。我们回头看“家家”,她耳朵不好使,我们大声喊让她赶紧回去,别站那儿了。跟她挥手,看那个矮矮的身影越来越远,一只手还向我们挥着。我只能喊:有时间,我们会回来啊。

  告别“家家”,告别美丽的青山绿水,告别这令人神往的乡间生活。车开在回程的山路上,我的身体变得很轻很轻,心却变得很重很重。它装载着乡间赠与我的一份明澈心情,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对未来的透彻感觉。我带着它上路,回到我繁杂的城市生活,开始慢行旅程。不论世界多烦扰,我都有了自己新的准则,慢慢前行,用山林里风缓缓吹过的节奏呼吸生活,且行且珍惜,戒骄戒躁,与人平和交往。

老家的作文6

  暑假来了,妈妈说要带我去她的河北老家看望姥爷,体验农村生活。农村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带着期盼,我们出发了。

  路很远。河北老家位于沧州市献县西蔡村,那里真偏僻啊,我们下了火车,又乘坐了三个小时的大巴,到了河间县(因为西蔡村位于献县的边缘,离河间县近)。这时,已是下午5点,没有通往村里的公交车辆了,我们找了一辆出租车,开往西蔡。路上,我看到了蓝蓝的天上飘着几丝轻薄的白云,路边有大片大片的田地或树林,田里大多种着玉米,风儿吹过,田地里泛起一片一片的绿浪,又象绿色的丝巾飘舞,真漂亮啊。

  北方农村的房子大多是平房,座北朝南,布局整齐,道路都是井字形的。姥爷家就在村中心旁,院门内是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一个柴火棚,还种了八棱瓜、南瓜、茄子、辣椒、豆角、葫芦瓜、西红杮等好多菜呢。正屋进门是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右侧房间后还有厨房、洗澡间。右侧房间的床真大呀,贴着墙用砖砌的床,足有两米宽,三米多长。原来,这就是北方的炕。炕中间是空的,与厨房的灶台相通,用灶台生火做饭时,热气就会通到炕下,整张炕就会暖暖的了,根本用不着空调、取暖器什么的,环保吧,哈哈。房间后还有个小后院,应我的要求,姥爷在后院养了三只小鸭子,还给它们挖了个小小的坑,因为鸭子要游泳嘛。不过,这个坑真的好小的哦,能游泳?

  北方缺水,农村就更缺了。这里没有自来水,是由村里在附近水源地挖了口深井,再用水泵抽水上来,通过类似自来水管道传给各家各户,用起来感觉和自来水差不多。但是,送水时间只有早上6点到10点,所以,各家各户都准备了大大的水缸用来储水,以备整天的用水。

  北方日出早,早晚凉快,中午太阳曝晒,所以,早上也是浇地做农活的时间。村里的.人五点多就起来干活了,到了九点十点,就是大家休息娱乐的时间了,十字街那里树荫下,就会有一两摊下棋的人聚集。晚上吃过饭后,大家就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在院落里乘凉,感觉很休闲舒适,再加上清新的空气,城市里的人应该会很羡慕吧?姥爷也起得很早,大约五点就起来了,起来后就储水浇菜、准备早点。妈妈和姨妈也起得很早,大约六点吧(估计是被姥爷吵醒的),她们起来后就洗衣服擦桌子什么的,于是,我和星皓哥哥也被吵醒了。这时,已经到了八点左右。除了去走亲戚,我就是在家里写作业,周边也没有什么玩的,星皓哥哥就不停地看手机,生活真是枯燥无味啊。

  偶尔,我们也会去姥爷村里其他人家的院子看看。俊生爷爷家有两个院子,种了好几棵杏、桃、李,可惜现在即不是开花时节,也不是果子成熟的时候,只能看看绿色了。香葛舅妈家院子里有许多太阳花,白的、粉的、黄的、红的,花朵比大人的姆指稍大,重瓣,开的挺艳丽,好看极了。午、晚餐,我们就在自己院子里摘些姥爷自己种的菜,新鲜又环保。

  晚上,我们就打开院子里的灯在院子里乘凉,灯光引来了好多的金龟子、飞蛾,它们在灯光附近聚集开会,时不时有虫子飞来又飞去,又引来了一些壁虎在周边虎视眈眈。我拿苍蝇拍,想去消灭一些害虫,一拍下去,它落到了我的头上,吓得我往旁边一跳,跳到了姨妈身上,差点把姨妈推倒。谁知,金龟子的壳太硬了,我受了惊吓以后,它居然振翅飞走了,真是可怜的我啊。虫子们还把隔壁的猫也吸引过来了。猫儿迈着优雅的猫步趁我们不注意,敏捷地穿过院子,跳上围墙,这优雅和敏捷的综合体,也是我的理想啊。虫子飞来飞去,猫的眼睛就跟着虫儿转来转出,猫可没这么鲁莽,不会轻易出动。猫儿选好目标后,就跳过去用爪子把虫子扒下来,趁虫儿还没飞起,再用两个爪子扑住虫子,用嘴去咬。估计抓虫只是猫的游戏吧,虫子那么小,猫能吃饱吗?

  枯燥的农村生活啊,悠闲的农村生活啊。妈妈说: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我们要体会不同事物中的美好之处才行啊。

老家的作文7

  吃晚饭的时候,爸爸跟我说:“清明节快到了,该回一趟老家了。”我记得自从奶奶走后,我就没怎么回过老家了。爷爷在爸爸十几岁的时候走了,奶奶也一直在山东。小时候我经常会和爸爸回去,后来奶奶走了,我的时间也不多了,回老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我跟奶奶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只有回老家的时候才能见到。我出生时奶奶给我缝的小花被,到现在我还用着。记得和奶奶最后一次见面,奶奶拿着一颗绿葡萄给我,说:“吃,孩子。”剩下的记忆都模糊不清了,我确实该回老家看看奶奶了。爸爸叹了一口气,说:“再也没有人带你打兔子了。”我吃完饭回到屋里,开始了回忆。

  其实小时候回老家有很多很多美好的.回忆,说起打兔子,这件事虽然已经很久很久了,但仍然让我印象很深。大概是我六七岁的时候,我回老家,有一天晚上爸爸说要带我出去打兔子。那天已经挺晚的了,爸爸和几个叔叔带上我出发了。我们先开车来到一户人家,里面养了好几条猎狗,用来逮兔子的。狗被关在铁栅栏里,大声的叫着,露出凶狠的样子。牵了几条狗,我们继续往前走。我迷迷瞪瞪的,只记得那路坑坑洼洼的,车一直在颠。到了一片小麦地,司机停下车,从后备箱拿出几个强光手电和几个麻袋。天很黑,月光洒在地面上,时不时有风吹过。准备好了,几个有经验的叔叔带着猎狗进麦地里去了。我站在原地看着他们,一个叔叔拿着强光手电在地里照来照去,猎狗在麦地里小心的潜伏着,等待兔子出没。突然,一直猎狗好像发现了目标,开始狂奔起来,手电的白色光柱跟着狗的方向照着,好像死神。兔子必然逃不出猎狗的魔爪,不一会就被咬住了脖子。猎狗咬着战利品回来了,几个叔叔打开麻袋把兔子放进去。那只可怜的兔子被猎狗咬着脖子,身体微微颤抖着,一动也不敢动,脖子上满是血迹。我心里冒出一个想法:我要把兔子放了。

  不一会猎狗又带回来了几只“战利品”,有一只兔子直接被咬死了。我心里难受的很,趁着那些人又进麦地了,我终于坐不住了。我跑到一个麻袋旁边,解开了麻袋,有一只伤势比较轻的兔子跑掉了,还有一只蜷缩在袋子里,一动不动,只有三瓣嘴在微微颤抖着,耳朵贴在脑袋上,被吓坏了。我扯了扯麻袋,它还是不敢出来。这时有人发现了我,他们阻止了我,大家都哭笑不得,我却非常生气。爸爸把我关在了车里,我问爸爸能不能把兔子放了,爸爸怎么回答的我记不清了。我困得不行了,但是又睡不着,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些兔子,我不希望他们变成桌子上的红烧兔头。但是我也束手无策,后来实在太困就在车里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想起那些兔子,跑去问他们在哪,我记得有人告诉我已经把他们放了。本以为事情会告一段落,中午吃饭的时候端上来一大盘肉,我吃了几块感觉味道不对,不像鸡肉,不像牛肉,也不像羊肉。我问:“这是什么肉?”“兔肉啊,你们昨天晚上打的兔子。”我一听傻眼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扔下筷子就走。我跑出去,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又难过又生气,难过的是那些兔子最终还是没有逃过成为盘中餐的命运,气的是我被骗了。我因为这件事生气了好几天,饭也不肯吃。

  这件事虽然结局不是很美好,但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爸爸也一直记得,有时会说起这事。如果把这件事放到现在,我依然会义无反顾的去救那些兔子。但是如果真要说谁做错了,其实大家都没错。大人们扮演了“消费者”,而那些兔子就变成了猎物。大人们觉得这是理所应当,但小孩子不会这么想,他们会觉得兔子可怜,因为他们的心灵是纯净的。我希望能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一颗心,不会改变。

老家的作文8

  又到了回故乡的时候,不知为何,这次却有一股莫名的情感,写此作文,献给关爱我的我的奶奶。

  ——题记

  伴着新年渐近的脚步声,和着内心对故乡的憧憬,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踏上了回乡的旅程。一路上我涌起许多想法:故乡还是以前的那个故乡吗?我的奶奶是否变了样?我们今年在故乡过的春节又会怎样呢?汽车颠簸了好几个小时,我终于唯一一次“清醒”着回到了故乡(因为晕车的原故,历年回故乡坐车我总是在昏昏欲睡中度过的)。下了车,远远地看见早已回来的堂哥堂姐及叔伯们在等待我们,简单地问候过后,我迫不及待的沿着小路跑到了我的奶奶家。

  到了我的奶奶家的厨房,我一眼就看见灶台旁边坐了一位老人,她面黄憔悴,脸上不时泛起皱纹,一双饱经沧桑的手熟练的拿起木柴,填进灶膛里,上身穿着一件灰黑色的上衣,脚上穿着沾满了灰尘的布鞋。屋子里没有开灯,但却被火光照得通亮。她没有发现我,可我却百感交集,轻轻地叫了一声“我的奶奶”,但是我的奶奶却毫无反应,这时我才想起爸爸路上对我说的话,“我的奶奶年纪大了,身体虽然硬朗,但是耳朵却不灵便,不要惹我的奶奶生气……”于是我又喊了一声“我的奶奶——”我的奶奶慌忙抬头,见到两年未见的我——她的小孙子回来了,我的奶奶高兴极了,轻唤我的小名:“贝贝,过来!”我连忙跑过去,站在我的奶奶身旁,猛然间我发现我已经比我的奶奶高出了半个头。片刻,我的奶奶为我倒了一杯热水,让我暖和暖和,我顿时心里酸溜溜的,握着水杯却无法喝下,内心不住的想:我的奶奶,这杯水应该是我该您倒才是呀!

  大年三十的夜晚,乡村比较清寒。吃罢晚饭后,大家都出去玩儿了。夜晚十二点时,只剩下我和我的奶奶坐在屋里,看春节晚会,我的奶奶不住的把火盆向我身边推,为的是让我更加的暖和,还轻声问我:“烤炭火习惯吗?要是不习惯就换用电暖器?”我无力中带着感激地摇了摇头。由于玩耍了一整天,很疲乏,便很快躺在椅子上进入了梦乡……醒来时,看看手表,发现已是深夜三点,此时我正躺在我的`奶奶的床上,我问旁边的哥哥:“是谁把我抱到床上的。”哥哥说:“是我的奶奶。”我的心不由被触动了一下,我现在已经很重了,我的奶奶她抱得动我吗?她抱我时又是怎样的吃力呢?顿时,我的眼睛里出现了亮晶晶的液体在喧闹的黑夜里闪光,照亮了黑暗。我又问道:“我们睡了我的奶奶的床,那我的奶奶睡在哪里?”“她睡在邻居家……”

  大年初一的早上,一早就不见我的奶奶的身影,我问爸爸:“我的奶奶呢?”爸爸说:“你我的奶奶下地浇水去了,今年干旱,庄稼只有多浇水才能成活……”继而,他又说道:“你看你我的奶奶这么忙碌为的可都是我们啊。要是我不认真工作,你不努力学习,对得起你我的奶奶吗?”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走开,内心再一次酸溜溜的……从这里,我也似乎读懂了爸爸的思念,知道了爸爸为什么即使一个人也要坚持每年回老家过年的原因,那是爸爸对我的奶奶的爱,一颗抛不开母亲的火热的心啊!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到了初五,我们要离开故乡了,临上车时,我的奶奶为我们带了许多家乡的食物:有腊肉、玉米粥、酱豆……而且我的奶奶还趁爸爸妈妈不注意,硬塞给了我100元钱,给我当零花钱。但是,想起我的奶奶平时生活上的节俭,我又悄悄的把这100元钱放进了我的奶奶的上衣口袋里。上车了,我深吸了一口故乡的空气,望了望故乡的山水,缓缓登上了汽车。车启程了,透过车窗,看见我的奶奶正在向我们挥手,看到她一点一点向我们远去,我的内心再一次变酸……

  回家的旅途中,我依旧“清醒”着,我深刻铭记爸爸对我说的话,好好学习,将来报答我的奶奶。望着车窗外散落的风景,聆听沉寂已久的心情,许久,我对爸爸说:“爸,明年我还回来……”

老家的作文9

  春天终于来了!她带着生命和希望,脚步轻盈地来了。她跃过高山,飞过河流,千里迢迢地来了。她辛苦了!可她一刻也顾不得休息,便迫不及待地活跃在山川、平原……被她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蓬勃的生机。按我家的风俗,每年过节都要去老家——新昌,今年也如此。

  2月11日中午,我家三口人收拾行李,坐上车,准备去新昌。过了一会儿,车开了,公路两旁的树、房子不断地往后退。我们坐在车上有说有笑欢欢喜喜,经过了一个半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初见亲戚

  走出车门,在新昌的亲戚就围了上来,问这问那,好不热情。一个瘦瘦的小男孩,手中拿着小鸭子水qiāng,脸上泛着红润。他后面跟着一个比他高一个头的女孩子。他俩见了我用夹有乡音的普通话对我说:“哥哥”,我也低下头,红着面说:“堂妹、堂弟,你们好。”我们三人过去虽曾见过,但今天还是感到陌生,好象从未见过似的,还是堂弟先说到奶奶家去的。于是,我们三人先到了奶奶家。

  老家的小院

  刚进屋,只见一个高个子男人迎面走来,“爷爷”,我喊道。爷爷向我点点头,把我请进了房子。喝了刚泡的暖茶后的我,不由地站起来,向小院深处走去。小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旧象我去年到时一样熟悉。院子的正中是一棵高大的石榴树,上面长着几片嫩黄的叶子。院子的东面有两棵小黄杨树,四季长青,不曾黄过。院子里有只缸,每逢春节,缸里终养着几条大鲤鱼,听爷爷说这是乡下的风俗,象征着我们家“年年有余”。西面有一个鸡窝,里面有四只公鸡,一只母鸡,每天早晨,天刚亮,公鸡就啼叫起来。院子南边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旁边的竹林里不时传出鸟的叫声。

  夜晚的“花”

  很快,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不知为什么?这次晚饭我吃得特别快。等大人们吃完饭后,我们开始放爆竹,“轰”我放了一个“二踢脚”,烟花虽不这么好看中共党员 ,声音可穿出九霄云外。接着,堂弟拿出一枚“导弹”点上了火,“嗖”“啪”那枚“导弹”爆炸了。我们又放了大型烟花,如:“劲王”、“益花”、“爱国者”、“肥肥”……等,夜空象一个大花盆,各种“花”在“泥土”中一下子盛开,又一下子消失了。烟花放了很久,我们的心激动了很久,我们的笑声在天空中回荡了很久,就这样,一个夜晚匆匆过去了。

  老家的早晨

  晨曦微明,浓雾弥漫着整个村子,清凉的河水绕过村子流溢出淡淡的碧光无声地朝着远方流去。静静的村庄全被大雾笼罩着……河边周围丛生的芦苇,在春风中摇曳 ,此起彼伏,仿佛是在欢迎太阳公公的到来。东方泛起了鱼肚白,远处的田野上已有农民下地工作,河边,男孩儿嬉笑着,跳下水抓鱼摸虾。山、树、屋、人映在了水中,像一幅动态的画卷。村后,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紧挨着的山头,就象一个个钢铁战士屹立着。

  “小雷公”

  等我们三人起床,吃完早餐后,堂弟就出门在商店里买了几个叫“小雷公”的炮分给我和堂妹。他带我们,来到桥头,自已从盒里拿出炮,点上了火,往河里一扔,“啪”水溅了起来,无数水花在阳光下跳跃。我也急不可待地试了一个,可是杳无声响,我更急了,点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可还是没有声音。堂妹扔了个,“啪”水溅上了一丈多高。后来,他们告诉我,火点上后要扔慢一些,我试了一个果然成功了。我们沉醉在欢乐之中,就这样不知不觉,一直玩到了吃午饭。

  最后的告别

  吃完中餐,我们该回杭州了。奶奶拿了家乡的特产送给我们,老家的亲戚们,一直把我们送到路口才告别。坐在车上,堂弟、堂妹在车外还不住向我招手,我边说再见,边回头望去,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为止。我盼望着“五一节”的到来,因为那时,新昌会更美丽!更好玩!

老家的作文10

  天还没亮透,四周安静地像个好梦。一颗沉甸甸的露珠从盛开的牵牛花上滑下,无声的跌落在长满苔藓的地上,小院的门“吱呀”一声开了,爷爷已经肩着扁担水桶出门了,院子里响起轻轻的“刷刷”声,那是奶奶拿着笤帚扫地。直到爷爷把水缸灌饱,奶奶灶台上铁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开了,家里的那只大公鸡才“喔喔喔”地啼唱起来。

  奶奶已把早饭做好,高粱稀饭,黑面馍馍,一盘炒洋芋丝。爷爷吃罢了,奶奶才拿起筷子,正好从玻璃窗里看到爷爷扛着锄头出了门。院子是女人的天地,收拾了碗筷,喂了鸡和羊,奶奶推起碾子,是头天泡好的黄豆黑豆,压扁了,像铜钱,煮成的饭就叫“钱钱饭”。家里的面瓮要是见了底,今天就要磨些麦子,豆面,若是今天有贵客来,还得磨些糜子好做炸糕。赶上好太阳,奶奶把被子褥子晒出来,还要拆开爷爷的夹袄,棉褂,絮上些新棉花。忙完这些,天快晌午了。

  奶奶快手快脚的煮好“钱钱饭”,焖好了洋芋块块。陕北地贫薄收,收的最多的就是耐旱的洋芋,陕北人家一年四季,粮也是它,菜也是它。有时候事多,饭做的晚了,爷爷进了门,饭还没上桌。爷爷什么也不说,坐在灶头拉起风箱,或者添上一铲碳。奶奶红着脸,手下更麻利了。唉!误了自家下地的男人的饭食,走到哪,都是女人的错。吃过晌午饭,爷爷要坐在炕头吸上几锅烟,有时发几句话“过几天要借三哥的牛使,今天蒸二十个白面馍送去”,“后天俊峰家里过事,你早点过去帮忙”。奶奶笑着应了,爷爷又上了那块坡地。

  后晌是较为松宽的时光,捡了鸡蛋,扫完羊圈,把羊粪蛋堆在茅房里,就没事了。村里谁家闺女要出嫁,谁家老人病了,都要趁这个时候随礼,探望。奶奶换上新做的衣服,头发梳的光溜溜的,大手帕里装上十几二十个鸡蛋,就出门了。就像男人们喜欢坐在场院里谈天说地一样,这种偶然的聚会,对难得出门的妇女来说也是发布新闻的好地方。自己家的,别人家的,娘家的,十里八村的,好的坏的都拿出来说,说的眉飞色舞,笑声连连,聒噪得像一群炸窝的喜鹊。有时谁说起别人的苦水,自家的难肠事,又惹得大家泪水涟涟。说着话,还得留神外面的日影,日头一偏西,大家就得匆匆赶回家,为男人做晚饭了。不出门的时候,奶奶坐在垴畔边的矮墙上做些细活,纳鞋底,糊鞋面,低着头忙活计累酸了脖子,一抬头,就能看见对面坡上爷爷的身影。

  一年四季,春种秋收,这三亩半坡地里的所有农活,都是爷爷一个人在做。初春,爷爷赶着牛犁好地,又细细地耙过,种下高粱,谷子,夏天用镰刀收了,紧赶着就要种糜子,洋芋,糜子地里还要套种黄豆黑豆,这些都收了,那一亩半熵重土肥的好地里,冬小麦的种子已经播了。一年到头,地不闲着,人更不闲着。黄土高原的农地,基本上靠老天爷的脸色吃饭,人就要加倍刻苦耐劳了。每日里锄草捉虫,浇水泼粪,捡柴火,给羊割草,汗珠子砸在地里,才换来家里大瓮小缸满当当,小院里热气腾腾的好日子。每天傍晚,爷爷看到家里的烟囱冒出淡蓝的炊烟时,才停下手中的活,坐在锄头把上歇一会,抽上一锅烟,和对面沟畔上的人响亮的.聊天。直到天渐渐黑了,才慢慢地往家走。

  油灯亮着,在窗户上映出一团桔红色温暖的光晕。炕桌上摆着晚饭,洋芋叉叉浇了辣油醋水,很香。爷爷洗了手,盘腿坐在炕头,奶奶把煮着老豆角,小白菜的杂面汤递在他手里。下地干活的人饭量都很大,斗大的老碗,爷爷连吃了满满两碗。吃罢了饭,爷爷要在院子里溜溜,好消食。还要看看鸡窝的门上有没有抵上石头,好防黄鼠狼子,羊圈里的羊又添了些膘,爷爷很满意,走路的姿态也添了几分殷实人家当家人的泰然,闲适。天还不冷的时候,爷爷要在矮墙上坐一会,对面就是他每天劳作的黄土高原。即使在夜里,黄土高原也能显出鉄一般黝黑坚硬的轮廓。一个人,一座原,沉默地对峙着,又亲切地相望着。他们头顶,是满天的灿烂星光。

  又是一天,又是一年……

老家的作文11

  老家在我的记忆中越来越模糊了,一个不算小的村庄——谢家岗子,几户亲属,两条河,一所学校,还有村前村后村里村外那些树。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树越来越少了,可是关于树的记忆却似乎越来越清晰了。

  先从姥姥家的院子里说起吧,后院里并排四棵大桑树,有多少年了我不知道,只记得那桑树很高很粗,夏天一到,大家常在树荫下纳凉,我就天天到树下等啊盼啊,看着那小小的果果(长大以后才知道那学名叫桑椹)从白变得淡粉,再变红,最后变得深紫发黑,等不及,自然是每种颜色桑粒的滋味都尝过了,从生涩到微酸,酸甜,甜到绵软流汁,这时手上、连衣裙上,都是斑斑点点。等树冠下端的桑粒采摘吃完,那顶端的自然就得另想办法,用长木杆打、用砖头抛,不巧的是有一次表弟正抛砖头,我只顾在树下捡,结果那砖头不偏不倚落到了我的头上,瞬间,血就流下来了。如果用味道来记忆童年,桑粒的味道让我回味至今。

  姥姥家前院有棵大杏树,和桑树比起来,我自然更愿意吃桑树的果,虽然杏也好吃,但比起桑粒,那种期待、味道都是无法比拟的。可杏树吸引我的,是它的花,杏花开的早,让我好奇的是它的颜色像桑粒一样也会变,不同的是桑粒的颜色是越来越深,而杏花的颜色确相反,含苞待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到谢落时就成雪白一片。大杏树的树龄长了,开的花也特别多,吸引了好多的蜜蜂花间飞舞。繁花落尽,杏树便成了我的不会说话的伙伴,我把皮筋的一头栓在树桩上,另一头栓在栅栏门框,等我学会了那些小伙伴的跳法,并跳得自如,看着最初因为我的笨拙不愿和我一起跳皮筋的同学们那惊讶眼神,心里是满满的得意。

  路边、院墙外、学校、村西是榆树的领地。没有规则的栽植,随处可见,高低不同,粗细各异。但是那一串串的榆钱确是我们争抢的“美食”,那是农村孩子一年中最早的零食——微甜又清新。待榆钱变黄纷纷落下,我们又把它扫起收集起来,学校给每个学生上交二两榆钱的任务,我想,这也许就是那个年代榆树多的原因吧!可是榆树带给我的记忆不全是那诱人的榆钱,榆树上极易长着一种叫“贴树皮”的大虫子,黑黑的有我的指头粗,肉滚滚的看着就觉得可怕。一次我和表弟在村西的大榆树上的一根斜枝上“翻单杠”,一低头看见白衬衣左胸前不知道什么时候爬了一条“贴树皮”,还在往我的领子处爬着,吓得我哇哇大哭,表弟却跑了。正好一个梳着短发的陌生人路过,她拿起一根树枝把那条虫子拨掉了,我也没顾上说声谢谢便逃回了家,从此再也不敢靠近榆树。

  拉林河北岸的柳树同样给我带来快乐,柳芽初发,嫩嫩的柳条都成了我们的零食,微甜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折来柔软的'枝条,揉一会把里面的白色柳条抽出,外皮用小刀切成段,一头再刮去一小段外皮,一个简易的柳梢做成了,我吹的总不如伙伴们吹的那么自如,但能吹出声自己就觉得格外兴奋——毕竟有了自己的第一件“”乐器“。当然不能只顾着玩,我们顺便都采了很多的柳蒿芽,冬春之交,没有青菜,柳蒿芽自然成了饭桌上的一道美食,虽然微苦,还是一扫而光。

  冬天了,老家是经常有”树挂“的,这时不管是什么树都变成了一个颜色,光亮雪白,树下自然成了我们的欢乐场,淘气的男孩子使劲踹一下树干,没等我们跑出”包围圈“,脸上、领子里瞬间就感觉到冷丝丝,可大家还是欢叫着跑到另一棵树下……

  流年似水,听姥家人说,桑树早就砍掉了,榆树少多了,心里隐隐失落。偶尔不经意地陷入怀想——老家的那些树曾见证了我的成长,陪伴着我贫穷却快乐的童年。

老家的作文12

  自打记事起,老家养的狗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记忆最深的,还是那只被我唤作“小虎”的大白狗。前阵子,我才知晓,这只帮我家守护了十六年大门的老狗,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悄无声息的死去了。

  十六年前巴东山村,并不十分太平,偷鸡摸狗的事时有发生,家家户户几乎都要养一条或几条恶狗来防贼。在我们这土家小山村里,养狗的人家生怕自家养的狗不恶,乡人通常认为:“不恶的狗便是废物一个,还不如把养狗的粮食拿来喂猪呢。”反过来,假如谁家养了一条凶神恶煞的狗,虽然当着来客的面,主人也会怒斥恶狗“瞎了眼”,而内心中对这狗却是喜爱有加的。老辈土家人养到一条好狗时,头脑中兴许还会冒出“这狗前世欠自家的,是专门来还债的”的奇怪念头。

  乡村土家人口中的“狗还债”之说,自然不可信。但我家的大白狗通人性,我确是亲眼见过。

  有一回,小虎连续几日未归。家人还以为小虎和之前养的那些狗一样,不是被偷鸡摸狗之人给害了,就是自己跑丢了。但我想到小虎和邻家的狗经常一起去山上追猎物,我就寻思,小虎会不会是在山上出了什么意外?于是,我爬上后山,四处寻找小虎的下落。

  也许是小虎命不该绝,正当我路过山腰一处“天坑”时,我隐隐约约听见了铃铛发出的声响。小虎脖子上不正好挂着一串铃铛嘛,我心里一阵狂喜,我赶紧趴在天坑边,试着呼唤着小虎。果然,小虎在天坑底下汪汪直叫。

  看来,小虎在追赶猎物时不慎落入天坑,幸好这个天坑是个倾斜着的`洞,要不然,小虎早就没命了。这个天坑究竟有多深,我也无从知晓,我从天坑口往下看,越到下面,洞口也越来越小,光线也越暗,如同一个无底深渊,怪可怕的。

  我只好回家向父母求援。父母和邻居们商量过后,想了一个办法。我们找来一根长长的绳子,在绳端拴上一个竹筐,并在竹筐里放了几根猪骨头,如果能将狗引进竹筐就好办了。但竹筐能否顺利的落到天坑底部?小虎自个会爬进竹筐吗?谁心里都没底,但事到如今,也只有放手一试了。

  我们重新回到天坑边。按照事先想好的主意,我们将手中的绳子慢慢往下放,竹筐渐渐落入天坑深处,直到最后,竹筐好像被什么东西给挡住了,再也没法继续放了,我们估摸着竹筐应该到底了。我试着朝天坑里喊叫:“小虎,小虎,爬进去”。约摸过了几分钟时间,我们试着提了提手中的绳子,明显感觉到手中的绳子沉了许多。看来,小虎真的爬进了竹筐。我们慢慢将竹筐拉起,当竹筐出现在我们视线时,我惊奇的发现,小虎老老实实趴在竹筐里,卷曲着身子,一动都不敢动。

  我正准备把遍体鳞伤的小虎从竹筐中抱起时,突然间,它一跃而起,它跑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嗅个不停,嘴里直哼哼,似乎在向我们致谢似的。

  自那以后,我们对小虎更是另眼相看了,奶奶还真冒出“小虎是来我家还债”的念头。

  事情上,这狗是懂得感恩。特别在小虎遇险被救之后,它的另外一次奇特经历,可以证明这一点。

  记得是在九十年代的一个夏天,因镇里发生了“疯狗”伤人事件,全镇开展了“打狗运动”。派出所民警和武装部干部全部出动,挨家挨户的清剿家狗。眼看小虎这次也在劫难逃,我们想法用白酒将小虎灌醉后,把它送到住在深山峡谷中的三姨家,以避风头。那知几日后,小虎自己居然给跑了回来,着实让我们感到意外,去三姨家的路可是几十年里沿溪而行的羊肠小道,它当时还是在醉酒状态下被送走的,那它是怎么找回家的?至今想来,我还觉得此事有些神奇。

  ……

  听父亲说,小虎最后那段日子,病的奄奄一息了,十多日不吃不喝,给它送点吃的,它就勉强抬一下头,到最后,它连头都不愿抬了,唤它名字,它仅能微微动一下耳朵。

  小虎死后,父亲将它葬在自留山上的一棵大漆树下面了。

老家的作文13

  在我八岁之前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童年对父亲没有任何印象。父亲出生于一个偏僻小村里,家里姊妹多,生活很苦。

  父亲当过兵,转业后分到煤矿,干了十几年。父亲无论在哪里都表现优异,因为有着硬骨的本质,能吃苦,就好像天地间一棵松,没有什么可压垮。母亲是城里人,单位分了住房,也是我出生时的家。当时父母不仅要供养儿女,还要供养各自的父母,帮助家里的兄弟姐妹,可见一分钱当成两半花是一点都不夸张。父亲不在家,母亲又离不开,所以老家基本是不回去的,直到父亲调回来,才算是一家团聚,正常的生活了。这样每年的春节回老家也就成了传统,父亲可是乡里闻名的孝子,一回家都要连续住到上班前一天才不得不回城里。

  老爸姊妹多,第三代却只有两个孙子,其中之一就是我,也算老辈的一面金字招牌,每回回老家都让爷爷奶奶很是宠爱一番。小时候过年很有年味,老家的爷爷奶奶身体也不错,所以尽管交通很不方便,老爸还是拖家带口领着全家人经上百里路尽快赶回老家。老家是个穷山沟,叫王家河子。典型的黑土地,破棉袄,一陇耕土背朝天的地方。我不知道什么叫穷,只知道回老家过年很热闹,也很新奇,看啥都新鲜,连荒芜的土堆都变成了少有的娱乐场。因为老家的蔽塞,在城里做事的人都被认为是具有大本事的人,很令人羡慕和尊敬。一边看父母跟老家的亲朋寒暄,一边进入大爷(父亲的哥哥)的屋子,大爷跟爷爷奶奶住一起,所以进入的也就是祖屋。一张土炕上面铺着草席子,草泥砖块混合的不知什么墙面贴满了报纸,此时颜色都已经发黄,炕上面离顶棚很近的地方悬着一面玉米秆做的隔断,跟炕面一样大小,可以放东西,同样贴满了发黄的报纸。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黑屋子里那可以当棉被的厚门帘了,还不是一整块的布料,是补丁缀补丁的.层层累积起来的,也有可能就是破棉被补了补然后挂了上去,谁知道呢?院子很大全是杂物,东一堆草,西一片棒槌,空气中的味道很奇怪,既清新又臭气熏天,那应该是无污染的空气混合了牲畜粪便的味道。土炕已经被爽朗的大娘烧得热乎乎的,有点发烫的感觉,我们一家都被热情的邀到了土炕上,接着就是一堆堆的瓜子,花生、茶盘、茶碗的摆在了面前,说着、笑着、我还不小心被低矮的玉米隔断碰了一下,引来满屋子的笑声,气氛是那么的热烈,年味是那么的火。

  我回老家意味着有很多玩伴,因为父亲姊妹多,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跟我差不多大的也不少,所以尽管老家的环境让我不太习惯,还是每年都期盼回老家过年。住宿可就受大罪了,我从小睡得都是床,土炕是那么难以接受,每回回去头一两天是睡不好的,起来都全身不舒服。想走,又想着玩,很是矛盾。记得有一年,我在冰地上摔了一跤,当时差点没喘上气来,伙伴们都吓坏了,而我被父亲劈头盖脸训了一通,生气憋闷加上恐惧晚上住宿就吵着回城里,怎么也不呆了。父亲气得不得了,母亲却心疼自己的孩子,被闹的没办法,只好让父亲留下,自己带着我先回。那时天已经接近黄昏,也不知还能不能赶上最后一趟车,就那样母亲领着我步行去七八里之外的坐车点,走过一条非常窄的蜿蜒小路,还经过一个大沟,记忆里母亲领着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现在回想起来心里很酸。母亲因为我的任性,没去管父亲和老家的人高兴不高兴!后来跟母亲说笑:如果没车了怎么办?母亲说:“就是没车,走路也把你带回家。”听得出来语气很坚定,我笑着笑着眼里却泛起了泪花。

  近百里路在当时就是一道很高的坎,把老家和城里隔成了两个世界。后来爷爷奶奶相继去世,我也因为上学,就很少回老家了。偶尔老家来人,开着自己的车,穿着也跟城里差不多了,嘴里说着家里的变化,虽依旧亲切,却好像没了记忆中的情景,总觉得隔了一层膜,不知是什么改变了?记忆中的老家终归还是留在了记忆中!

【老家的作文】相关文章:

我的老家的作文08-05

老家记事作文12-25

关于老家作文12-05

我的老家作文10-16

回老家作文10-06

老家的小院作文11-19

农村老家作文10-12

关于老家的作文10-26

老家的后院作文11-01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