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家的读后感

家的读后感

时间:2024-11-20 10:55: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家的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的读后感

家的读后感1

  转眼已经到了期末,而此时《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部经典之作我已读了三遍。第一遍是开学初老师在课堂上着重介绍此书后便快速地读过一篇,但如此道理深邃、见解精辟之作又岂是用来泛读的。于是每晚临睡前总是拿起此书,一边细细品味,一边圈圈点点、啧啧赞叹。最后一遍则是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又返回去把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地方精读了一遍。读完三遍之后,觉得有心中有许多全新的认识、许多深刻的感悟,但是又不知从何说起,这篇读后感也是深思熟虑了许久才得以落笔的。本书博大精深而本人却见识浅陋,尤其对企业管理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本文主要基于《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第一部分――创新实践。

  首先,什么是创业精神?作者开篇就着重讲解这个问题。按照作者的观点,创新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满足、全新的消费需求;创新是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提高资源产出和效率,使之成为创造财富的活动;创新本身就就创造了资源、创造了购买力,能使现有资源的财富生产潜力发生改变的任何事物都足以构成创新;创新不一定与技术有关,甚至于完全不需要是一种实物。此外,必须注意,不能将“创新”和“聪明的创意”混为一谈,更不能将创新狭隘的理解为科技创新。很多时候,对社会影响更大的不是纯粹的科技创新,而是社会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以日本为例,我们往往以为日本人做的更多的是模仿而不是创新,我自己也一直以此为由对日本加以鄙视。而作者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让我明白日本人虽然在科技创新方面以模仿为主,但他们的社会创新成就显著;正是这种社会创新让日本这样一个岛国小邦位列全球经济发展之前茅,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社会创新,而不是盲目追求那些尚未成型的“聪明的创意”。

  现在,作者已经基本纠正了我们对创新狭隘乃至完全错误的理解和认识,以丰富的实例让我们基本弄清了什么是创新。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开始教我们如何创新。

  以我个人浅陋之见,创新是一种天才禀赋、灵光乍现,几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作者明确告诉我们,创新不需要天才;只要用对方法、付出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创新被作者视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和一门学科,是完全有规律可循的一项工作;只要遵循其内在的原则和规律,就可以学会创新。于此,作者提出了七种创新的来源;根据个人体会,我主要谈一谈其中的三个。

  创新来源之一:出乎意料的情况

  出乎意料的情况无疑是创新的一大来源,但我们很多人往往将其忽视了。对于意外成功,或沾沾自喜,或暗庆天佑,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意外成功的本质,以至于忽视了这种创新来源,而它所提供的创新机遇往往是风险最低、成功率最高的;对于意外失败,或捶胸顿足,或哭天抢地,它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且往往让人痛彻心扉,但却很少有人将它看做是一种机遇;对于意外的外部事件,无据可查,无稽可靠,更容易被忽略,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时常走出办公室,去社会上观察、询问和聆听。

  总之,面对意外事件,需要我们将其看作创新机遇的征兆加以慎重对待,走出去,用眼看,用心听,创新便很容易产生。

  创新来源之二:产业和市场结构 我以前认为,任何系统都是始终趋于稳定和平衡的,蓬勃发展至今的人类经济社会更是如此。即使会有一些变化和波动,也始终是一种动态平衡,不可能短时间内一切推到重来。但是作者却认为,现有经济社会的市场和产业结构看似牢不可破,实则非常脆弱。作为创新者,不能将产业结构的变化看做威胁,而要将其视作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保持高度警惕,一旦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就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否则就会错失良机,最终无法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中生存下去。那应该如何判别产业结构的变化呢?作者提出了四种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标志: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产量成倍增长、一直被视为彼此间独立的科学技术聚集在一起、产业的贸易方式迅速改变。

  创新来源之三:新知识

  基于新知识的创新是企业家精神中的超级明星,它既可变得家喻户晓,也可获得财富,但是基于知识的创新都是善变、风云莫测而且难以驾驭的。特别是高科技创新,具有相比于传统行业更高的失败率。基于新知识的创新结合了两个特点:漫长的前置时间和知识的融合。无论是从新知识的发现到应用技术的推广之间的时间跨度,还是从应用技术的推广到实际产品的上市之间的时间跨度都是非常巨大的,由此带来了漫长的前置时间;“基于知识的创新的第二个特点,是它们几乎不基于同一个要素,它们是多种不同知识的融合,而且这些知识并不局限于科学和技术创新。”作者的这个观点让我想起了《创业的国度》里的一段话:“他们真正缺失的是这些现象之下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是各种学科、领域之间的大胆融合,是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是独立更是联系,是以小的形式存在、却又大的发展目标,是基于这一切的文化核心”。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人王选院士曾经a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新兴的交叉学科更容易出成果。”诺贝尔奖得主纳什的博弈论,正是一个数学家的数学头脑思考经济问题的成果。

  看到作者的这个观点,我认识到,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创新,在关注该领域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其他领域,只有在不同学科的交叉领域,涉足的人少,创新的机遇才会更多。

  介绍完创新的来源之后,作者又为我们深入分析了创新的原则和禁忌。下面做一个总结:

  1、有目标、有系统的创新始于对机遇的分析,彻底思考创新机遇的来源是分析的`起点。

  2、创新既是概念性的又是感性的,因此创新者必需走出办公室去观察,去询问,去聆听。

  3、一项创新必需简单明了,目标明确。

  4、有效的创新都是从小事做起的,并非一开始就规模庞大,而且他们往往围绕着某一特定事物展开。

  5、一项成功的创新的目的在于取得市场的领导地位,而不一定旨在最终发展成“大企业”。

  6、不要过于聪明,创新必需由普通人操作,因为普通人是唯一数量充沛且取之不尽的供应来源。

  7、不要一次从事多种创新,不要分散自己的努力。偏离核心的创新往往会变得非常松散,其将一直停留着创意阶段而无法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8、不要尝试为未来创新,要为现在创新。要等到所有基本要素都具备了才开始创新。

  9、创新就是工作,需要知识,需要足智多谋。创新固然需要天赋、才智和个人爱好,但当这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创新就转变成辛苦的、集中的、有目标的工作,而且还需要勤奋、毅力和奉献。

  10、创新者必须依靠自身的长处,要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创新,以收扬长避短事半功倍之效。

  上面简要介绍了作者的几点精辟见解,下面集中谈一谈我自己的个人感想。 其一,拥抱变化。

  变化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对于创新者,必须将变化看做是机遇而非威胁。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认为一杯水是半满的和认为一杯水是半空的从数学上看没有任何差别,但对于创新者而言,就是一项重要的认知差异。创新者对变化的认知尤其如此。要想抓住机遇,首先就要抓住变化,主动拥抱变化。而不是畏首畏尾或者守株待兔,必须勇于改革现状,进行必要的“创造性破坏”。

  其二、高科技领域是个高风险的创业领域

  高科技产业可谓是一种比大小的游戏,中间分子是没有价值的。这种现象,使得高科技创新天生就有很高的风险。其次,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科技产业会没有利润。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公司需要在研究技术和开发技术服务上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才能参与竞争。为处于不败之地,高科技公司必须越跑越快,在淘汰期,能坚持下去的,也只有少数财力雄厚的企业,因此高科技企业比其他企业更需要财务上的远见。

  其三、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个人更要终身学习。

  在整篇书中,作者多次强调,对于一个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生命力。不创新的企业注定会老化,会衰退。一旦一个企业开始沉迷过去的成就,就很难使它再回头,而现有企业的成功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障碍。对于企业如此,对于个人亦是如此。这个道理,就是《谁偷走了我的奶酪》一书传递的最核心的思想: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只有不断的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的改变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否则,将会成为社会的弃儿。

家的读后感2

  巴金《家》浅见

  《家》,是巴金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以“五四”时期四川成都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崩溃的全过程。

  在《家》中巴金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且真实地写出了这些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性。

  浓烈的抒情色彩是《家》的主要艺术特色。巴金的创作从来不是为文而造情,而是为情而造文,是因“情动于中”才执笔的。他的生活经验和他的要求变革的激情都在作品中得到了积极地发挥。他对于三位女性角色的把握和怜爱无比表现出他细腻而独特的抒情手法,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她们平凡之中的伟大。

  小说还以“家变”写“世变”,通过家庭反映社会。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就犹如当时封建制度下的旧中国,而其中的代表人物,如高老太爷、觉新和觉慧就代表了旧社会中三种不同的生存状态——专制、保守和反抗。这也体现了作品的现实主义。

  巴金说,他写《家》的目的,就是“宣告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J’accuse(我控诉)”。这句话概括了他对旧制度憎恨的心情和基本思想,而它也正是巴金热情写作的动力。 我认为,整部作品的人物形象可以这样分:

  一.3位男性

  若说到《家》中男性的代表人物莫过于高家的三兄弟了。 大少爷觉新是我很欣赏的一个人物,他是家里的长房长孙,过于重要的地位注定他无法逃离被囚禁的命运。就像巴金先生说得那样:“他被人玩弄着,像一个傀儡;又被人珍爱着,像一个宝贝。”他也有过理想,有过抱负,有过爱情,但他更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让他不得不放弃前面的一切,包括与梅的感情。这一放弃害死他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女性。他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爱自己的家人,为了弟妹甘愿委屈自己。但他的牺牲并没有得到弟弟们的理解,反而成了他们仇恨他的`根源。就如他奉行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一样,不仅无法使他维系住整个家族,而且还害死了他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女性。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最终,命运将他逼上了爆发这一条道路。

  二少爷觉民在三兄弟当中是个相对来说不是很鲜明的人物,但他与琴之间的爱情以及为爱所做的斗争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他同三少爷觉慧一样,也是一个进步青年,但他又不像觉慧那样激进。然而面对爱情即将失去的现状,又使他不得不站起来进行反抗。他也是幸运的,他爱的人恰好也爱他,他们的斗争又有觉慧在帮忙,而且又恰逢老太爷病重,无力再对他进行干涉。于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他们暂时胜利了,成就了与觉新和梅完全不同的命运。虽然这与他们不懈的斗争是分不开的,但这其中难免有侥幸的成分存在。

  三少爷觉慧在书中可以说是第一主人公了。他可以说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进步青年,对一切旧的事物进行抵抗,参加学生运动,办报纸,帮二少爷抗婚,同情下层人民。他是有勇气,有决心,有毅力的,他信奉一句话“我们是青年,

  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所以他去努力争取自己的一切。 但他所有的斗争都是激进的,现在看来,不免有“愤青”的嫌疑。而且,三少爷的地位使得他不需要承担像大少爷觉新那样大的压力,这让他无法理解兄长的痛苦,还一味地责怪大哥已经失去了勇气。他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除了旧的制度让他压抑之外,几乎不需要承受任何生活带来的痛苦。所以,他无法看到整个社会造成的氛围,而只是一味地仇恨家族中的旧势力,甚至迁怒到爱他的人身上。而作为一个少爷,也使他养成年少轻狂的个性,他曾经给过鸣凤幸福的承诺,但最终却因为要专心斗争的借口而放弃了鸣凤,所以,当得知鸣凤第二天就要嫁人的时候,他也并未加以制止。而当鸣凤自尽后,他也只是经历了短暂的哀伤,通过对“我是青年”这一信仰的重新理解之后,便又重新振作起来了。从对待爱情这一角度看,大少爷觉新反倒是一个性情中人,而口口声声要革新的三少爷反倒是一个冷漠的人了。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使鸣凤最后不是因为要抗婚而自尽,恐怕也会因为失去赖以生存的三少爷的爱而像梅一样郁郁而终了吧。而三少爷对琴存在的另一番感情,不得不又让我们感觉到他实在是一个多情的人,不知他是爱琴,抑或是鸣凤,或是两个都爱?由此看来,对于鸣凤的爱可能真的就是一时糊涂了。可怜鸣凤还为他失掉了性命,不知是不是值得。 虽然他在感情方面是如此的不负责任,但这也许是年纪还轻的缘故。对于他努力与旧势力斗争的事实,还是不能抹煞的。

  二、2个配角

  书中出现的另外一个新青年就是与高家三兄弟有亲戚关系的陈剑云。书中对他的描写并不多,他是属于一个落魄家庭的,靠教书养活自己,可以说从家境方面来讲,与高家三兄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且,他是一个忧郁的青年,身体又不好。但是,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也爱琴,可他知道自己无法与觉民竞争,又或许是认为自己无法给琴带来比觉民更多的幸福。总之,他放弃了,甘心把琴交给觉民,自己只做一个默默的祝福者,为自己爱的人默默祝福着。从这个角度讲,他可以说是觉民和琴爱情下的牺牲品。而更广来讲,也是门第财富下的牺牲品,是这个黑暗社会下的牺牲品。第二个值得提一下的配角是高家的小姐淑贞。她可以说是配角中的配角,但她又是另一类人的代表。她是高家的小姐中唯一一个缠足的,她不是长房的小姐,而且是小姐,不是少爷,从小自卑就笼罩着她,这样的情况让她怕了,所以她让母亲为她缠足来避免将来可能因为天足而产生的悲剧,是她自己选择了做旧制度的跟从者。但现实让她迷惑,她不知道自己用残疾换来的出嫁时的荣誉是否值得,她的残疾注定她只能做高门大户中的小姐,无法出去外面,像琴一样的斗争了。目睹过太多悲惨的现实让很多人如她一样对眼前的一切感到迷惑,不知道何去何从,他们是在徘徊中游荡的人。

  三、一个助推器

  书中曾提到过一个特别的人物,他从没有正面出场过,却对情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就是冯乐山。他和高老太爷一样是旧势力的代表,而且是个纯正的配角,但是,他所起的负面作用要远远超过(高老太爷。他曾涉及过高家的三段婚姻。第一段是他要娶鸣凤做妾,直接导致鸣凤投湖自尽;第二段是要给觉民做媒,使得觉民离家出走;第三段只是略带了一下,说是给小姐淑华做媒,这个不作为重点。前两段婚姻都是整部小说的转折点,可见这个冯乐山的重要之处。如果说书中有反面人物的话,他实在可以算是一个了。他的存在

  加速了高家解体的过程。所以说他既是社会转型的助推器,也是整部小说情节发展的助推器。

  四、一个高高在上的老人

  整个高家得以维系这么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老太爷的存在。虽然家中的事一直由三叔克明和觉新负责,但遇到重大的事件时,这位很少露面的高老太爷就会出场主持局面了。他是一位守旧的官僚大家长,但他又是开明的,不然三兄弟不会上洋学堂,更不会出现胆敢反抗他的觉慧了。可是传统的观念使得他极其重视维持自己的权威地位,才导致与觉民、觉慧两兄弟的对峙,这其实并不是他所想要的局面。他同时又是一个极其重视家庭观念的人,他极力想维持住这个大家族,不希望它破碎;或许他早已预示到这个家族最终破裂的命运,所以才想尽一切办法保住它,即使是只保住一个完整的假象。最后,他发现他失败了,这个家族其实早已经从内部腐烂了,不可能再像他想象中那样“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了。于是他放弃了,放弃通过改造觉民、觉慧来达到这样的目的了,所以,他在临死时说:“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你们要好好读书。”这是一个旧的家族大家长对新局面的妥协,或者是期待吧。只可惜,剩下来的守旧的人们无法理解他最后的含义,依然朝着错误的道路走下去。这可能也是高老太爷生前所没有想到的。

  整部作品塑造了数不清的人物,这里仅是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巴金先 生通过对人物等的细节描写,再现了一个旧的官僚大家庭的全貌,从而映射了整个社会。

  最后我想借作者的一句话,“《家》自然不是成功的作品,但是我请求今天的读者宽容地对待这本27岁的年轻人写的小说.我自己很喜欢它,因为它着少告诉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丽的东西。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作品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有许多值得反思的东西,是一部难得的优秀作品,值得推荐。

家的读后感3

  《家》是巴金最杰出的作品,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青年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家》是一部充分体现了巴金创作成就和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充分显示出了巴金在现代文学小说创作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看完《家》这部小说,封建社会的林林总总历历在目,故事围绕成都地区的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过程展。文章讲述了辛亥革命以后,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的故事。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个,既有专横、衰老、腐朽的封建家族最高统治者、封建家长只代表高老太爷,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代表传统封建的势力。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和刽子手冯乐山,腐化堕落的败家子克定,狡猾贪婪的克安等等统治阶层的形形色色人物;又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如敢于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鸣凤,温顺善良地承受着旧礼教俄国的小姐梅,善良厚道柔情的长孙媳瑞珏等等;以及接收新思潮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大胆争取个性开放、敢于反抗封建统治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醒者和叛逆者的形象。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觉新,觉新是巴金先生笔下的《家》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个个性极其鲜明的人物。

  巴金先生也曾说:“我应当在觉新身上花费更多的笔墨。”可见,觉新这一人物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以及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虽然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是处于“长房长孙”特殊地位,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特别是“孝”道的熏染,铸成他委婉求全的懦弱型顺从的性格;他既同情支持弟妹们反封建的抗争,有屈从于封建势力的压力,维系着封建统治的权威。这些人物都写得血肉饱满,个性鲜明,富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阔大的现实包容。

  在高家发生的故事也让人感觉到气愤与悲哀。第一个悲剧发生在鸣凤身上。已经六十岁的冯老太爷要在高公馆的丫头中选一个去给他当小老婆,而这个灾难恰恰降临在十六岁的鸣凤头上。鸣凤和觉慧之间有一段爱情,但是因为两人一个是婢女,一个是少爷,身份悬殊,才导致这段纯洁的爱情别成了一个悲剧。刚烈的鸣凤在他新婚前夜跳湖自尽。梅的命运更加悲惨,她死得比鸣凤懦弱多了。梅是觉新的表妹,他们二人之间也曾有过爱情,本来两家都同意结婚了,却又因为二人的八字不合而不得不散。最终,觉新娶了李家的瑞珏,重新获得了爱情;而梅也另嫁他人,却当了寡妇回娘家。两人依然对对方念念不忘。后来梅得了肺病,却因为父亲守旧,不肯看西医,耽误了治疗,最后她怀着遗憾,软弱的死去。高老太爷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快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医药已经不起作用了,在陈姨太的提议下,人们开始求助于封建迷信。开始找道士在大厅里做法念咒,深夜陈姨太又在天井里拜菩萨。后来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又祭天。最后居然找巫师到家里来捉鬼,把老太爷吓得够呛,陈姨太等人被觉慧说了一番后羞愧地散了。又过一天,老太爷死了,临死之前他醒悟了,同意觉慧等年轻人接收新思想了,可是已经太迟了。死得最令人悲愤的就是瑞珏了。老太爷死后,封建的思想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严重了。葬礼就办得充满封建色彩,这还不够,长孙媳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太太们说长辈的灵柩停在家里,家里有人生产就会有“血光之灾”。所以按照封建理念,瑞珏不得不搬到城外去住。后来瑞珏难产,却不能与觉新相见,她在生下一个儿子之后,含恨离开人世。

  这是四个悲剧,虽然发生在了几个完全不同的人的身上,但是却都揭露了封建统治的不同形式的种种罪恶。梅和瑞珏都是觉新曾经爱过的女人,而她们也都是封建主义的悲哀,她们同觉新一样,太软弱了,对于别人说的,哪怕自己知道是错的,也要把痛苦埋在自己心里,只会服从,不会反抗,他们的所谓“作揖主义”哲学纯粹是给在封建社会白白做出牺牲。高老太爷在临死之前能够醒悟也称得上是一种庆幸吧,不过他醒悟地太迟了,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根本不能给这个家庭,这个社会带来丝毫的改变。而鸣凤,她与常人不同,她性格刚烈,虽然她的死也是白白牺牲,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封建主义)的任何注意,但是她宁死也不屈服于封建主义,至少她死得不窝囊。总之,封建社会给人们的痛苦远不只这些,所以年轻人才要推翻这个社会,让人们看到新社会、新生活的希望。

  看巴金的《家》,我真的被感动、被激怒了。在巴金那个年代里,封建大家庭的存在,就想一个毒瘤,一直藏在人们的生活里,迫害着每一个人,直到把人逼疯、逼死,仍不罢休。巴金把这个毒瘤看得很清楚、很透彻,他看到了这个毒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巴金的《家》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明明白白地揭示了这一切,为他们指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巴金先生以成熟的文笔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揭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无耻。另外,他还描写了新思想下,新一代青年逐渐觉醒和反抗。封建势力虽然强大,但那毕竟已成为过去,和现代社会发展相悖,始终会被社会所淘汰和遗弃,即使觉民、觉慧不站起来反抗,还会有千千万万的人站起来。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另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一个如此庞大的的家庭衰落,,虽然有点可惜,但封建专制始终是不可取的。

  在这些充满政治色彩的思想下,也不乏细节的描写。用了很多不同的修辞,景物仿佛就是为了主角的思想而生。《家》最后以觉慧远走上海,觉民终得真爱,觉新依旧负担着长房长孙的“职责”,高家的命运已是不言而喻。

  觉新和觉慧给人的映像最深刻,一个持着“作揖主义”、处处妥协、事事服从的懦弱形象,一个怀着新思想、新见解、反感封建制度、无法忍受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两人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在这种腐朽的封建家庭里,每个人的心理都充满着压抑的情绪,然而不同人就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觉新选择了退让,觉慧选择了挑战。两个鲜活的人,两条同样年轻的生命,一个在追求光明,追赶希望,一个在慢慢沉沦,处处面临着绝望和痛苦。我欣赏觉慧的勇敢,我更同情觉新的懦弱。旧的礼教、旧的制度、旧的封建思想,让觉新成为它的俘虏,做它的帮凶。觉新的懦弱让他很痛苦地活下去。觉新和觉慧一样,同样接受过新思想的熏陶,但是觉新没有觉慧那样的勇敢,在觉新的心里,旧的思想和新的思想在激烈抗争,彼此都渴望战胜彼此,然而旧的思想在他的心里占了优势,让他一直默默地接受着长辈们为他设计的命运。他的心里有过激荡,有过涟漪,有过热情,但是现实就想一盘冷水,不时地浇灭了他所有的希望。他终于绝望了,他终于接受了“命运”,他看不到光明了,他觉得他这一辈子已经完了,现在就犹如行尸走肉般或着,毫无意义。但是,他寄希望于觉慧,他帮助觉慧逃离了这个家,他希望觉慧找到光明,找到希望。

  《家》的另一个特点是洋溢着纯洁浓厚的青春气息。这种单纯而自然的气息,正如巴金所说:“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在历史的洪流中,这本书永远不会被淘汰,因为它是我们新文化运动的见证。《家》通过一系列美好的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腐朽的黑暗,描写了先进的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为新时代的青年点亮了前行的明灯。这次寒假,由于时间不足,匆忙看完巴金的名著《家》,不敢说完全看懂摸清。只能稍微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家》这本书读后的最大的感受不是什么坚持革命,毕竟现在是和平年代。只是从书中的人物中我看到的是珍贵的独立人格,如果人没有了独立的人格,在这个社会中就如同行尸走肉,的确现在行尸走肉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体,甚至有些人还是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却是身不由己。

家的读后感4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以下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家》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是以巴金自己生活过十九年的封建大家庭为素材,旧家庭的罪恶,展现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它撕开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它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和腐配、倾轧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

  觉新是巴金先生笔下的《家》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个个性极其鲜明的人物。巴金先生也曾说:“我应当在觉新身上花费更多的笔墨。”可见,觉新这一人物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以及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简单分析一下觉新这一人物形象。觉新这个人物可以分作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他从小直至中学毕业。这一阶段的觉新,还没有感受到命运的残酷,而且又是那样的出众。“他生来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颖,在家里得着双亲的锺爱,在私塾得着先生的赞美……他在爱的环境中渐渐地长成……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他对于化学很感到兴趣,打算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去继续研究,他还想到德国去留学。”他在一番顺境中成长,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正如书里所写:“他的脑子里充满了许多美丽的幻想。在那个时期中他是为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如果没有大的变故,觉民将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走上人生的坦途。

  可是命运却在此时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的未来从此改变。从中学毕业开始,觉新步入了他人生的第二阶段。仅仅因为长辈间在麻将桌上的矛盾,他痛失了青梅竹马的爱人,与一个不相识的女子结婚。而这段婚姻竟是由抓阄来决定的,如此荒唐的做法改变了他的一生。出国留学也随之化为泡影。接着他在父亲的安排下过上了大少爷应有的生活,也开始承担起了大少爷应负的责任。他不是只知道吃喝享乐的花花公子,而是在父亲去世后努力撑起这个家,虽然他的肩膀还是那样稚嫩,可是他已被剥夺了青春。他必须要面对的大家族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许多有形和无形的箭便开始向他射来。”“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开始的他并没有选择沉默,“他愤怒,他奋斗,他以为他的行为是正当的。然而奋斗的结果只给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他的斗争毫无结果,反而会把他拖得更加疲惫。于是他选择敷衍家人,“他牺牲了一部分时间去讨她们欢心,只是为了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他苟且度日,把曾经的梦想抛弃,直到有了孩子,他才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可是,无法回避的是,他还要在那个大家族内周旋。他采取“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其实这并非他的初衷,而是他在复杂的家族斗争中所作出的无奈之举。而觉新的悲剧正是在这种种无奈中展开。

  觉新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整个家族和社会造成的。

  首先,觉新的自身原因。他在面对事情时过多地选择了逃避、忍耐、顺从。即使是牺牲自己和所爱的人,也要去遵从旧传统。为此,他出国留学的梦想破灭了,他心爱的梅嫁与他人,最终他深爱的妻子也因此惨死郊外,连在她临死前二人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觉新曾感叹:“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只有牺牲的资格。”可是,他那毫无原则的苟且顺从,牺牲的不只是他自己的幸福,更有别人的幸福甚至性命。这完全是懦弱的表现。“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如果说是出于无奈,那么“没有反抗的意思”则完全是因为他性格的懦弱,懦弱到毫无疑义的听从着家人的摆布。觉新的悲剧,他自己的懦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次,家族原因。第一,觉新的家族地位。他是家里的长房长孙,他从一出生便注定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他是整个家族的未来,他承载着家人的.希望。家庭就是他整个生活的中心,他的一切都要以家族为重。因此,他很难把视野投向整个社会,也就不会针对社会弊端做出抗争。这一特殊地位注定了他不能像觉慧那样激进,不能勇敢地做出反抗。第二,觉新的思想根源。这一点是由第一点衍生而来的。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的长子长孙,他自然被寄予了厚望,接受良好的教育,当然这教育也是封建伦理的教育。儒家思想的孝悌观念自然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里。这也在思想上给他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在他的思想里他已不是简单的为自己而活,他活着就是为了整个家族。它完全是封建礼教的奴隶。恪守着长房长孙的规矩。他完全成了一个傀儡,被人玩弄,任人摆布,没有思想也没有灵魂。

  最后,社会原因。在封建社会日趋瓦解的时代,像高家这样的封建大家族也注定走向腐朽和堕落。家族的逐渐腐化令觉新认识到它所严格遵守的旧传统再也无力支撑起这个家,现实的巨大压力使觉新变得迷茫不知所措。他始终认为封建秩序是不可动摇的,因而在纷乱的境况中他只有选择墨守。

  觉新是处在新旧制度之间的人,矛盾的境遇也造成了他矛盾的人格。

  觉新从小接受的是传统封建礼教的思想,是完全从他的祖父、父亲身上继承下来的。同时他又处在社会转型的时期,与弟弟们一起如饥似渴的阅读进步刊物。“每天晚上,他和两个兄弟轮流的读这些书报,连通讯栏也不肯轻易放过。他们有时候还讨论这些书报中所论到的各种问题。”他的思想虽不如觉民觉慧激进,被称作“刘半农的‘作揖主义’的拥护者”,也常说自己“喜欢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可他的思想毕竟超越了封建礼教的范围,是一大进步。而且他这样又能够“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它给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自己并不觉得矛盾。”他正是在这种矛盾当中寻找理想与现实的交叉点。或许只有在这时他才能找回那颗年轻的心,自己才不至过早的老去。

  觉新最大的悲痛莫过于两位至爱的人的离去。

  当他来到梅的床前,看着她“安静地躺在床上,眼睛微微闭着,头发飘散在枕畔,瘦削的脸像纸一样地白”,他心中会是怎样的滋味?悲哀?悔恨?痛心?可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济于事,无论什么都已无法挽回那陨落了的年轻的生命。寂寞的荒庙中又有谁能陪伴那孤独的生命?

  当瑞珏的声声苦叫从窗里飞出,闯进他的耳朵,他又是怎样的心情?一扇破旧的木门最终使他们阴阳两隔,至死都没能见上一面,在门外狂吼的他又是怎样的痛苦?那两扇破旧的木门最终“拦住了最后的爱”。

  直到此时,觉新才悔悟到:“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许多年,给他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所爱的两个女人。他现在开始觉得这个担子太重了。他想把它摔掉。他在挣扎。”这如果说算作思想上的觉悟的话,那么他帮助觉慧离家便可称作是将这一觉悟付诸实践。他是真切的感觉“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真切希望这个腐朽家族的改变。

  觉民这一典型形象揭示的是懦弱的个人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饱受煎熬和摧残,最终葬送自己及他人的幸福的悲剧。他与觉慧构成鲜明的对比,也让人们看到了在新旧时代交替的背景下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矛盾。

家的读后感5

  上周,在孩子班主任的推荐下,一口气啃完了《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武志红,作为知名心理学家和师,用丰富的个案材料和专业的心理学原理,剖析阐释了很多家庭问题,例如婆媳问题,母子情结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等等,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原生家庭对下一代的诸多影响,同时提出了可以缓解问题的一些观点,例如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婆媳关系不只是婆媳关系而是三角关系等等。这本书引用的心理学专业理论较多,作为业外人士,有些地方看得迷迷糊糊,如坠云里雾里,但也有很多地方看得真真切切,如同亲身经历。这本书,对恋爱择偶、家庭建设、子女教育等方面,有很多指导意义。让曾经自诩“一切为了孩子“的我们这些家长,不得不自叹惭愧,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观念和教育理念。

  书中提到,“我们一生中会与许许多多的人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恋爱是我们生命中能自主建立的最亲密的关系。“只论亲密度,亲子关系一点不比恋爱关系逊色,但是亲子关系是天赐的,而恋爱关系却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正是因为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人生才有了意义。”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痛苦。”,当然,恋爱不是对亲子关系的简单。实际上,我们不会按照现实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而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理想父母都有一个特点:能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恋爱的蜜月期,恋人会扮演彼此的理想父母,因为我们潜意识中会知道对方需要什么。但是,等蜜月期过后,两个人的距离到不能再近时,我们就会将恋人当作现实父母,以前对现实父母的那些不满,现在会转嫁到恋人的头上,而且,在转嫁时,我们就是一个蛮不讲理的孩子,恋人越爱我们,我们越不讲道理,这个时候到了考验一场恋爱的关键时期,要想超越这个时期,最好的情形是,一方面,我们明白自己的很多不良情绪不是因为现在的恋人产生的,而是过去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我们的恋人继续扮演着理想父母。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我们一直在循环,只要你努力,就能打破这个循环。”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一样需要被尊重的人,不要将恋人当的工具。“一个健康幸福家庭的建立,从恋爱择偶开始,学会认同,学会互相尊重,这两点对于能否从恋爱平稳升级到婚姻,能否建立幸福健康的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中讲到,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不过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对此,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启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或岳父岳母)、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岳父岳母与女儿)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一、糟糕的婆媳关系;二、严重的恋子情结。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也曾有过糟糕的婆媳关系。而那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让婆婆与其儿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家庭而言,”烦丈夫、爱儿子“,“‘没’丈夫、爱儿子“,”太愚孝、轻妻子“,都是不健康的模式,它们会很容易地把这种不和谐关系传递到下一代。子女终究要离开父母而生活,他们不该成为父母的最爱。父母的最爱,应该是夫妻彼此,这种爱的模式和气氛,更有利于构筑稳定健康幸福的家庭。(PS:由于历史和社会环境原因,我们可能很难改变我们的上一辈的价值观,但是我们可以努力纠正我们的价值观,尽力把健康的`家庭模式传递给下一代,努力在我们这一代,打破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

  书中也给了很多耳目一新的观点,例如溺爱的心理是宠爱自己。外表上看,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给予自己。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和自我成长。有一种溺爱叫包办型溺爱,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不只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时机,实际上他们对真实感受也常视而不见。他们这样做,会导致孩子眼中不信任自己的感受,令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结果就是,他们迷失了自己。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除了溺爱这个话题,书中还提到了“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爱的背后其实有一种恐慌,一些家长无法忍受孩子的倾向,无法忍受与孩子别离的规律。“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以爱的名义替孩子做选择,这会有极大的迷惑性。父母觉得做的对,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对抗。但是父母和孩子都会因此而苦恼,父母发现,他们必须一直为孩子操心,而孩子那么会经常感到闷烦,甚至还会有窒息感,就仿佛有人在掐着自己的脖子一样。这种窒息不难理解,因为父母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就是在从精神上掐死孩子的生命,并且,这种“掐”看上去是非常善意的。父母这样看,孩子也这样想,社会也这样认为。表象可能会欺骗人,内在的情感常常不会骗人,被掐得厉害的孩子常常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来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PS:有时候孩子对抗的并不是父母安排的内容而是安排本身,或许于此有关)“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好孩子易有两个恶果,一是叛逆期推迟,前半生为别人而活,后半生为自己而活,成心和父母、老师乃至单位领导对着干。二是缺乏生命力,太好的“好孩子”,会有一种通病,缺乏。因为,他们努力学习也罢,努力工作也罢,都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为了满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这种刻意的努力,是一种强迫性的努力,对努力来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大的热情,仿佛什么都可以失去,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他们兴奋(PS:佛系青少年或许跟这有关系)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举例很生动,剖析的也很深刻,以上只是摘抄了一局部,不再细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原书阅读。原本想写书评,谁知一不小心写成了书摘,弱化了评论。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读者看了原书以后都能翻开自己的五味瓶。这本书,用了《为何家会伤人》这个题目,我猜,他最想表达的就是,如果我们的上一辈家庭是幸福的,就让我们努力继承这种幸福,如果我们不幸继承了上一代的痛苦,就让我们努力把这个轮回链条在我们这一代的家庭里解开,别让他继续伤害我们的下一代。慎重理性的选择恋人伴侣、用心铸就和谐的夫妻关系、学用真爱帮助子女成长。

家的读后感6

  上周,在孩子班主任的推荐下,一口气啃完了《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作者武志红,作为知名心理学家和咨询师,用丰富的个案材料和专业的心理学原理,剖析阐释了很多家庭问题,例如婆媳问题,母子情结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等等,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原生家庭对下一代的诸多影响,同时作者提出了可以缓解问题的一些观点,例如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婆媳关系不只是婆媳关系而是三角关系等等。这本书引用的心理学专业理论较多,作为业外人士,有些地方看得迷迷糊糊,如坠云里雾里,但也有很多地方看得真真切切,如同亲身经历。这本书,对恋爱择偶、家庭建设、子女教育等方面,有很多指导意义。让曾经自诩“一切为了孩子“的我们这些家长,不得不自叹惭愧,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观念和教育理念。

  书中提到,“我们一生中会与许许多多的人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恋爱是我们生命中能自主建立的最亲密的关系。“只论亲密度,亲子关系一点不比恋爱关系逊色,但是亲子关系是天赐的,而恋爱关系却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正是因为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人生才有了意义。”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当然,恋爱不是对亲子关系的简单复制。实际上,我们不会按照现实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而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理想父母都有一个特点:能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恋爱的蜜月期,恋人会扮演彼此的理想父母,因为我们潜意识中会知道对方需要什么。但是,等蜜月期过后,两个人的距离到不能再近时,我们就会将恋人当作现实父母,以前对现实父母的那些不满,现在会转嫁到恋人的'头上,而且,在转嫁时,我们就是一个蛮不讲理的孩子,恋人越爱我们,我们越不讲道理,这个时候到了考验一场恋爱的关键时期,要想超越这个时期,最好的情形是,一方面,我们明白自己的很多不良情绪不是因为现在的恋人产生的,而是过去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我们的恋人继续扮演着理想父母。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我们一直在循环,只要你努力,就能打破这个循环。”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一样需要被尊重的人,不要将恋人当作爱的工具。“一个健康幸福家庭的建立,从恋爱择偶开始,学会认同独立,学会互相尊重,这两点对于能否从恋爱平稳升级到婚姻,能否建立幸福健康的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中讲到,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不过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对此,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启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或岳父岳母)、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岳父岳母与女儿)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一、糟糕的婆媳关系;二、严重的恋子情结。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也曾有过糟糕的婆媳关系。而那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让婆婆与其儿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家庭而言,”烦丈夫、爱儿子“,“‘没’丈夫、爱儿子“,”太愚孝、轻妻子“,都是不健康的模式,它们会很容易地把这种不和谐关系传递到下一代。子女终究要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他们不该成为父母的最爱。父母的最爱,应该是夫妻彼此,这种爱的模式和氛围,更有利于构筑稳定健康幸福的家庭。(PS:由于历史和社会环境原因,我们可能很难改变我们的上一辈的价值观,但是我们可以努力纠正我们的价值观,尽力把健康的家庭模式传递给下一代,努力在我们这一代,打破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

  书中也给了很多耳目一新的观点,例如溺爱的心理真相是宠爱自己。表面上看,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给予自己。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有一种溺爱叫包办型溺爱,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不只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对真实感受也常视而不见。他们这样做,会导致孩子眼中不信任自己的感受,令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结果就是,他们迷失了自己。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除了溺爱这个话题,书中还提到了“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爱的背后其实有一种恐慌,一些家长无法忍受孩子的独立倾向,无法忍受与孩子分离的规律。“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以爱的名义替孩子做选择,这会有极大的迷惑性。父母觉得做的对,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反抗。但是父母和孩子都会因此而苦恼,父母发现,他们必须一直为孩子操心,而孩子则会经常感到闷烦,甚至还会有窒息感,就仿佛有人在掐着自己的脖子一样。这种窒息不难理解,因为父母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就是在从精神上掐死孩子的生命,并且,这种“掐”看上去是非常善意的。父母这样看,孩子也这样想,社会也这样认为。表象可能会欺骗人,内在的情感常常不会骗人,被掐得厉害的孩子常常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来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PS:有时候孩子反抗的并不是父母安排的内容而是安排本身,或许于此有关)“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好孩子易有两个恶果,一是叛逆期推迟,前半生为别人而活,后半生为自己而活,故意和父母、老师乃至单位领导对着干。二是缺乏生命力,太好的“好孩子”,会有一种通病,缺乏激情。因为,他们努力学习也罢,努力工作也罢,都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为了满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这种刻意的努力,是一种强迫性的努力,对努力来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大的热情,仿佛什么都可以失去,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他们兴奋(PS:佛系青少年或许跟这有关系)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举例很生动,剖析的也很深刻,以上只是摘抄了一部分,不再细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原书阅读。原本想写书评,谁知一不小心写成了书摘,弱化了评论。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读者看了原书以后都能打开自己的五味瓶。这本书,作者用了《为何家会伤人》这个题目,我猜,他最想表达的就是,如果我们的上一辈家庭是幸福的,就让我们努力继承这种幸福,如果我们不幸继承了上一代的痛苦,就让我们努力把这个轮回链条在我们这一代的家庭里解开,别让他继续伤害我们的下一代。慎重理性的选择恋人伴侣、用心铸就和谐的夫妻关系、学用真爱帮助子女成长。

家的读后感7

  终于看完了山冈庄八写的《德川家康》。一共13册,共计550万字;出版社一册一册地“吊着”出,我一本一本地“追着”买,一章一章地“嚼着”看,成了近一年来生活中的乐事。该书从德川家康的出生写到他的往生,时间跨度近80年。准确地讲,德川家康生于1542年(明嘉靖21年),死于1616年(明万历44年),享年75岁。有趣的是,德川家康死的那一年,有三个世界级的大文豪离世:英国的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中国的汤显祖。更有意思的是,正是1616年,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建立了清朝(当时叫后金)政权。再往后过30年,大清八旗十万铁骑横扫中原,统治中国,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这造化变迁在全世界应的什么宿命格局?这里面有什么样的逻辑必然,还是纯属历史偶然?德川家康自1603年得到征夷大将军的名号,在江户开设幕府对日本的统治,直到1868年的明治维新结束。德川家康东征西杀一辈子,呕心沥血,历尽艰辛才结束了日本的"战国乱世",在打完“大阪夏之阵”后,含笑九泉,放心往生去了。真正做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日本的“战国乱世”起于应仁元年的“应仁之乱”,时间约在1467年;终于元和元年的“元和偃武”,时间约在1615年。战国乱世时间长达近一个半世纪。按说,“应仁之乱”的起因并不复杂,系室町幕府的足利将军家族围绕将军继嗣问题发生冲突所致。宽正五年(1464年),将军足利义政因无子,遂使其已在净土寺出家的兄弟足利义寻还俗作为养子(变态吧),改名足利义视,欲使其继任将军之职。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年,足利义政的正室在“千呼万唤”中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取名足利义尚。俗话说,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将军足利义政反悔了,想由自己的亲生儿子继嗣做将军。于是,两派于应仁元年(1467年)在京都大打出手,上演导致日本乱了150年的“应仁之乱”的大戏。此时,大海彼岸,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正处在明成化3年。成化皇帝是大明朝的第8个皇帝,名朱见深。此皇帝统治中国23年,是个仁厚的皇帝,史书说他“恢恢然有人君之度”。一般说来,明朝的成化及其后的弘治两朝为太平盛世。尤其这个弘治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个老婆张皇后。这个世界上的皇帝哪个不是“后宫佳丽三千人”?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可真少见。可惜,这么好的皇帝只活了36岁。与中国的太平盛世相反,此间的日本已经乱成“一锅粥”,由此,日本进入“战国时代”。这一乱,使得小小日本“豪杰并起”,“群雄争霸”,“一时多少豪杰”在日本的历史舞台上登台亮相。日本的国土面积虽小,却被分成一百多个“蕞尔小邦”,帮主被称之为“大名”。这些小国彼此毗连邻近,互争雌雄,厮杀不断,战事频仍,老百姓则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武士阶层却应运而生,靠嗜血打拼而大富大贵。由于危机无处不在,随时有被袭击的危险,现实所逼,武士们不能不对四面八方有十二分的警戒,谁也不信任。从那时起,日本的侦探术特别隐秘阴沉,精巧诡谲;几百年来积累使得日本人大半都是间谍天才。直到今天的商场上,日本人还喜欢用诈术和阴谋而牟取暴利。战国后期,众多豪强之中,最为突出者有三个: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织田信长生于1534年,死于1582年的“本能寺之变”;丰臣秀吉生于1536年,死于1598年。就是这个崛起于草莽之间的“猴子”,指挥大军于1592年开始,两度进攻朝鲜,并企图征服中国。当然,结果不言而喻,丰臣秀吉一败涂地。在这里用毛老人家的两句诗最恰当不过: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不过,丰臣秀吉这个日本的“平民太阁”乃风云际会的时势英雄,死时留下了颇有内涵的辞世歌:露落露消我太阁,浪花之梦梦还多。细品觉得蛮有庄周的哲意玄想。算起来,丰臣秀吉小织田信长2岁,比他多活了12年,当了几年关白、太阁,享尽人间荣华富贵,比织田有福气;德川家康比他两都小,小织田8岁,小丰臣6岁;比他两长寿,活了75岁。有人用一句通俗的比喻讲:如果说日本的统一和太平盛世是个白面馒头的话,那么,织田信长是种麦之人,丰臣秀吉是磨面和蒸馒头之人,德川家康是享用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之人。这样讲来,德川家康比前二位更有福气,大受幸运女神的眷顾。这有点类似司马昭或朱元璋得江山的'历程。

  日本的战国乱世,是袖珍版的《三国演义》,且比“三国”乱的时间长,整整乱了148年。德川家康亲历了其中的下半叶时光。德川家康亲眼看到乱世之中的芸芸众生如何命贱草芥,生灵涂炭;众多大名之间征战不断,滥杀无辜,豺狼当道,强梁横行;当权者草菅人命,老百姓生不如死。充满罪孽和血腥的人世间如同人间地狱一般。再加上,德川家康本人自出生起,命运多舛,忧患重重。3岁便与母亲分离,6岁就被送出去做人质,途中又被劫持到敌方,随时都可能被砍头,在生死之间的炼狱中一呆就是2年,期间父亲又不明不白被杀,自己成了孤儿。刚在一个地方呆习惯,又被作为人质交换到另一方。这回呆的时间更长,度过了整整青少年时代的10年时光。在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感知世态炎凉和生活的艰辛。对于老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苦难,感同身受。这是从小养尊处优的其他大名所不能及的。在他身上正应了孟子的一句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从小立志要结束这魑魅魍魉群魔乱舞的战国乱世,开创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还老百姓以康乐的生活。其立志弘远,心雄万夫,足智多谋,胸襟沉毅坦然,气宇轩昂;又忍常人难忍之事(德川家康讲百忍成精,千忍成神,万忍成佛),吃常人难吃之苦;且能等待天时,用时间来消耗对手;充满权谋机变,以活人之法去杀人,虽杀不怨;为人稳重宽厚,思维慎密深刻;对人性之思考透彻骨髓,参透人情世故;在四方征战中,关心民生大计,注重休养生息;服人以德,不唯力取胜。德川家康是一个乱世之中的有德战神,他清楚王和霸的区别,也明白胜和败的辩证,更通晓进与退的微妙。就是这个人把日本打点得安安静静,妥妥帖贴之后,毫不拖泥带水地离去,正说明他乃天命所归,肩负使命并完成之。日本有今日的繁荣,与他结束乱世,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有很大的关系。在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人口由1600年的1200万,增长到1700年的3000万,到江户末期的1868年,日本人口达3300万;这种速度的人口增长对于日本孤岛,山地占80%的现实状况,颇能说明问题。

  诚然,他所建立的德川幕府政权并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开放的;相反,还有些闭关锁国和*策。但有德川幕府作为前奏,才使得日本今日的君主立宪制完善、公正、稳定,为全日本人民所认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和英国的相类似,都是封建势力和新生的资本势力相互妥协求同存异的结果。这种妥协在中国就难以变为现实,中国人的要么好上天,要么坏透顶的成王败寇之习惯思维,一定是一个王朝推翻并赶尽杀绝另一个王朝,一定是不共戴天。德川幕府还有一个贡献,就是开发建立了江户城,即今天的东京。东京有今日的繁华富足,全拜德川氏所赐。

家的读后感8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忽然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家》这部小说是巴金为他的哥哥写的,并且以他哥哥及他的事为原形,巴金的哥哥就是觉新的原形,懦弱和无奈,但他哥哥三十几岁就服毒死了。巴金的哥哥也曾爱过一个少女但父亲用抓阄的方法决定去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他爱他的妻子,但终因别人的鬼话不得不把待产的孕妇送到城外荒凉的地方,忍受着这一切不义的行为。他知道他已走到深渊边,但就是不愿意去走另一条新的路,只顾着向深渊走去,这和觉新是一模一样的。

  而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

  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

  虽然他哥哥是这样的不愿意死,因为他写了三次遗书,又撕了三次,但终于写了第四次,字里行间控诉着“我不想死”,但终究还是走进了深渊。与觉新一样,觉新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最后在压迫下痛苦的死去。

  而小说中的另一个典型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说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觉慧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进行的斗争。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此外《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其实,巴金写觉新、觉民、觉慧是想体现三种不同的性格,他写梅琴、瑞玉、鸣风,也是想体现那个年代,不同的女人、不同的思想,但都是同样的约束和封建。鸣风倒没什么原形,只是灵感来自于巴金家后来一个叫翠环的丫头,寄饭在他们家,当有一个远房亲戚要取她去做小老婆,被她严词拒绝,后来她快乐的嫁给一个农夫,虽然很贫穷,但只有无价的快乐和幸福。鸣风是从这迸发出的灵感从而塑造了这人物,由于封建礼节约束,湖水成了她的最终归宿,这是一个悲剧,也是美好的结局,没有屈服,而是自已选择归宿这就是很勇敢的,在那个年代来说。而最后出嫁的婉儿,也是这场悲剧是一个替代品。

  可以说这整本书说的都是一个家庭悲剧,一个被封建礼教约束的悲剧。

  合上《家》的最后一页,思忖良久,感慨颇多,最终写下这篇文章,借以抒情。 闭上眼睛,首先想到的是要为自己做主的觉慧,他苏醒在五四思潮的冲击下,成长在一个封建思想的家族中。他饱有自己的思想,不盲从,敢反抗。他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追求。他知道,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自己行为的支配人。《独立宣言》中曾这样阐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觉慧“自己把幸福拿过来”正是对自己权力的追求啊!

  法律只有在不断的修订后才能得到完善,社会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之后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出现像觉慧这样叛逆者的形象,对于社会的弊端加以发现而去反抗,社会才能得以进步。不去迎合,不去逃避,不怨,不屈,而是自己去面对,去反抗,去呐喊的觉慧令我印象深刻。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和鸣凤的爱情。即使鸣凤知道,婢女是不能和少爷相爱的,即使鸣凤知道,他们的爱是没有结果的,就算她知道,觉慧的爱摇摆不定,随时可能离开的,但她依然深深的爱着觉慧。其实她一直明白,做下人的便要好好侍奉主子,自己一辈子的命运也是掌握在主子手里的。(“虽然这其间流了不少的眼泪,吃了不少的打骂,但毕竟是很平常的”)下人的惯有思想操控着她,使她并不抱有反抗的念头。不,也许是在她的潜意识里还没有“反抗”这个定义,但当她和觉慧相爱时,这种情绪就产生了。“我只求你不要送我出去。我愿意一辈子在公馆里头服侍你,做你的丫头,时时刻刻在你的身边”。鸣凤对觉慧如此深不可测的爱,给了她难以估计的勇气和力量。

  于是就在那一天,鸣凤带着觉慧轻轻的一吻和“再过两天”的承诺,在湖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着在黑暗中发光的湖水,往事一幕幕在鸣凤脑海中浮现……她揩了揩脸上的泪水,凄楚的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不久,湖水又恢复平静…… )这就是鸣凤反抗的爆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没有屈服,却把生命献给了真挚的爱情。这条路的选择,也许她永远也不明白究竟因为什么!但是,也许她明白,她是为了追求幸福,自由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而死,她是为了反抗封建家长制而死!

  再者带给我深刻印象的恐怕就是觉新了,《家》的艺术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觉新形象的塑造,觉新是这部小说中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在他的身上,既存在着作者对他的批判,也充溢着作者对他的同情。他是处于时代转折点的封建家庭和礼教的牺牲品,是一个没有着“青春”的“青年”。一方面,他在理论上接受“五四”的新思潮,新观念。;另一方面,处在“长房长孙”的他深受就道德与伦理的毒害。他的内心充满着不安与矛盾,有着“哈姆雷特”式的矛盾。

  还记得觉新与觉慧的对话“你对爷爷说了些什么话?你为什么不先告诉我,就跑去对他说?你真笨!”觉新抱怨觉慧道。

  “笨?我正要叫爷爷知道!我要叫他知道我们是‘人’,我们并不是任人割宰的猪羊。”

  觉新明白这些话是对他发的,他听起来有些刺耳,刺心,但是他也只好忍受。他说不出他的苦衷。他知道他纵然诚恳地向觉慧解释,觉慧也不会相信他。

  觉新是真诚的爱着兄妹们,但是,他所固有的,受旧思想,旧文化所毒害的觉新难免会和受新思潮支配的觉慧有所冲突。就在这一刻,他们的矛盾爆发了。由内心中的矛盾演变为了激烈的争吵,不是觉新不忍让弟弟,也不是觉慧不理解哥哥。而是新旧潮流的对撞,思想上的水火不容。一边要门当户对,一边却讲婚姻自由;一边人生而平等,一边却父母为上;一边是中国的5000年封建遗风,另一边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潮。真可谓是冰炭不相容啊!

  《家》,不仅有家里的感情社会纠葛。《家》,不仅有人物的不同境遇。《家》还有着社会政体之间,东西文化的发展与对撞。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层次的讨论。

  读罢《家》,内心感慨颇多。思绪沉重,难以提笔,由以此文,抒发自己最真诚的情感,向巴金致敬。

家的读后感9

  一、儿童艺术创作方面有丰富的支持策略。

  在学习环境方面,有:布置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固定的艺术区角;提供一系列的丰富多样的工具与材料;提供足够的、方便取放的收藏空间;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展示儿童的艺术作品;让儿童把艺术作品带回家等。在一日生活中:将艺术活动融入儿童一日生活中;为儿童的深度探索(包括对材料和工具和程序的探索)提供时间。在成人与儿童的互动中:重视过程胜于结果;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倾听儿童对其作品的解释;平衡儿童发起的活动与成人发起的活动等。

  在材料提供上建议分为二维媒介和三维媒介。

  二维媒介——材料和工具包括绘画类的水彩笔、毛毡笔、蜡笔、粉笔和黑板、木炭条、铅笔、彩色铅笔、油画棒、印泥和印章、电脑绘画程序等;水彩画类,使用三原色白色黑色、水彩颜料、手指印画、液体颜料和皂片、画刷、用来做记号的数字、牙刷、棍棒、羽毛、输液、面前、细绳、瓶盖、橡皮筋、鞋带等;容器类有浅杯、饼干罐、酸奶罐、小碟、桶等;纸张类的有白色画纸、答卷屠夫纸、牛皮纸、各色美术纸、横格纸、方格纸、手绘纸、滤纸、净面或者彩色玻璃纸、报纸、杂志、卡纸、纸板、纸袋、包装纸、礼品纸、薄棉纸、金箔纸、蜡纸、皱纹纸、壁纸小张、纸管、纸盘、硬纸盒、礼品盒、卡片、贺卡、明信片、信笺信封、各种回收的纸张等。

  三维媒介——材料和工具包括制模与雕塑,粘土、面团、橡皮泥、湿沙、天然染料、蜜蜡、模具、胶合板纸板、塑料袋、塑料卷等;混合媒介和拼贴画,有各种尺寸和形状的盒子、纸箱、纸板或塑料管、鸡蛋盒、彩带、绳子、织物、鞋带松紧带、扣子金属片珠子、晒衣夹、木头碎片、泡沫塑料碎片、干豆子干面条、棉球、旧袜子长袜、不易打碎的小镜子、木头、棍子、树叶、草、树皮、贝壳、鹅卵石、石头、松果、羽毛、吸管、空线轴等,以及剪裁工具:小刀、剪刀、打孔器;固定工具,浆糊、胶水、胶棒、订书机、尺寸和形状不一的曲别针、透明胶、各种宽度和颜色的作画护条、橡皮筋、纱线和细绳、金属线、用于编制的大头针和线等。

  在儿童表达自身的艺术感受时,建议发展一套讨论的语言。让儿童的评论感到安全和放松:让儿童使用简单而又熟悉的语言能够帮助儿童关注自己和他人的艺术作品的质量,简单的描述性语言也能够扩展儿童一般的观察与语言技能,在关于艺术元素的谈话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些简单的艺术语言引入谈话。语例如下:

  色彩:不仅作品中有色彩、家具、衣服、身体和自然界中都有色彩,可以从多种角度评价色彩的变化与组合,包括色相、纯度、色温、明度、深浅、对比;线条:不仅印刷物、绘画作品、比那只取和其他艺术形式上都有线条,我们的衣服、儿童的积木、墙壁、窗户,以及房间的装饰物上都有线条,如线型、起始、特征、长度、对比等;形状或形式:可以认出一些形状,评论一下不规则的形状,并且描述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大小、名称、实心、关系、开合等;彩纸,因为儿童依赖与感官体验,所以他们对不同材质的物理感受十分敏感,艺术作品不仅不同于它真实的物理材质,也不同于他所表现的事务形象的质地效果,可以帮助儿童关注艺术作品的外观形象是如何表现它所描绘的事物的感觉的,例如,外露的还是内因的、硬度、糙度、规则、反光等;空间:在每天的生活世界里,儿童都在形成他们的空间意识,你的评论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一套语言,来表达他们所见事物的方位,谈论他们的方位移动。劲儿,你可以帮助儿童运用这些概念来解释艺术家是如何李永和表现空间的,例如:距离、定位、界线、满余等;设计:当儿童能够做计划时,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或者有设计的来做一些事。你的评论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艺术家也是有计划的,这样艺术家才能将不同的元素纳入作品中,并在这些元素之间形成彼此的联系,例如:对称、重复、交替、变化、夸张等。

  二、高宽课程提倡单项深度法。

  作者首先批评了一次使用过多材料的艺术教育方法,接着提出了艺术教育中的单项深度法。单项深度法以儿童为中心,而不是以艺术为中心。他重视儿童的艺术探索过程,而不是最终的作品。他主张儿童对一种或这一类艺术材料或媒介进行深度的持续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例如学会解决问题、与人交往、形成审美判断等。单项深度法的基本结构与序列为:引入、拓展、创作与反思。

  艺术是一种重要的表达途径,儿童可以借助艺术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感,以及她们的体验、想想与理解。当儿童开展艺术活动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氛围。如果材料变更频繁,儿童便不能了解每一种材料及工具的独特特征,而深度探索的机会会带来高度复杂与惊喜的艺术作品。

  引入,儿童首次遇到一种材料或者一个艺术概念,这是一个与爱来、工具和想法逐渐熟悉的过程。引入阶段的长度取决于儿童对材料及其用法的熟悉程度。探索可以多种方式开展——介绍材料本身,餐馆工作是,激发儿童对事物的审美特征、材料的具体特征或者美学概念的兴趣等一系列体验活动。

  拓展,是指扩展儿童的兴趣、知识、技能、对材料的审美意识或者对艺术概念的.体验的过程。拓展目标是增进儿童对材料及其特征的了解。拓展借助视觉、听觉、动觉与感官刺激进行。儿童对一种媒介的体验可以由多种方式加强——故事、诗歌、谜语、散步、音乐、声音、舞蹈、运动、角色扮演、补充材料和额外的工具等。运用具体经验与直观教具,教师能帮助幼儿饶有兴趣地学习材料的物理起源与历史文化景况。通过与其他领域的发展建立关联,儿童对材料的直接经验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扩展。

  创作,就是制作艺术品,是引入材料、拓展经验之后达到的高潮,是儿童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创意有许多来源,创意可能来源于材料本身,也可能来源于媒介以外的经验或目的,将媒介的特性内化之后,儿童转向去表现创意或者执行任务。创作某件东西是一种内在的愿望,对大多数儿童来说,步入创作阶段是他们艺术探索与游戏意图的自然结果。

  反思,反思意味着感知、思考、分享、评价每一步行动,教师不断帮助儿童思考他们围绕自己和他人的作品的所见、所做、所感。反思在分享和讨论的情境下是自发的、自然的,教师应在儿童思考艺术时为之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充分尊重和接纳儿童的想法和观点。我们应该了解,反思能力与其他心智技能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像儿童能够充分参与回顾活动,这需要时间、经验与成长。

  单项深度法认为,引入、拓展、创作和反思是实现更有意义的目标的手段,也就是说,艺术是儿童个人成长与自我表现的一条路径。

  高宽课程提倡让孩子具有高度的热情和广泛的兴趣,让儿童主动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获取关键经验中学习。儿童在成人支持和引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探索是,学习效果最佳,“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我是儿童艺术家》,结合具体的实例和照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宽课程理念下孩子们关于可回收材料、纸张、粘土、面团等材料的使用与探究,运用了引入、拓展、创作和反思四步法。单项深入法,让幼儿较长时间地开展同一主题活动,并且持续的深入钻研这一主题,这个主题就会充满挑战、发现与冒险。同时这是避免压力、肤浅与分心的一个途径。艺术课程按照这种有品质的发展序列进行的话,儿童就能够获得成长与满足。

家的读后感10

  《家》作为巴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中国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标志着巴金思想、艺术的最高成就。

  《家》主要讲述了拥护新思想的青年人与封建大家长的斗争和以高觉新为代表的既接受新思想又逆来顺受,奉行“作揖主义”的矛盾群体在社会转型期中的艰苦挣扎,以及封建家长制的不断没落。

  《家》里的感情激流之所以特别能扣动人们的心扉,那是因为作品里许多悲惨的情节,大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其中浸染着作者强烈的爱和恨。看过《家》的人以及了解巴金先生生平的人都隐约感觉到《家》是巴金老先生根据自己青年时期的背景经历写成的,高觉慧的身上有巴金先生的影子,而高觉新则是巴金先生因破产自杀的大哥的缩影。

  其次,在情节结构方面,小说擅于把众多的人物、自相的矛盾和纷繁的事件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幅富有时代特点的生活画面。

  再次,在人物塑造方面,小说里的青年大都有见月伤怀、感花流泪的时代忧郁症,但作者却从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中,写出了他们绝不相同的风情神采,从而表现了鲜明的性格特征。

  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免不了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个性鲜明,充实饱满的典型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使典型形象不断丰满起来,《家》——不是以跌宕起伏取胜,而是从各个细节,各个侧面去塑造人物的典型性,让每个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从纸上走出来,归位于真实环境中的各阶层人群。

  在对比中刻画人物性格,是《家》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作品通过不同性格的反比,相近性格的类比,以及同一人物在不同境况中的自比,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和复杂性,以及人物性格之间的对立和差别。这种对比,常常通过在同一事件或场面中各人的不同表现得到展现,这就使不同的性格或同一人物的不同侧面在映衬中更加鲜明。比如,写三兄弟都不相信“血光之灾”的鬼话,但觉新“担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含泪依从;觉民要觉新去讲道理,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觉慧态度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三人的不同性格,表现的多么明晰。又如,写士娼出生的连长太太到高家借住,克明维护家庭的和自己的尊严,大胆卫道护法;克安明哲保身,溜之大吉;克定却想入非非,意欲引狼入室。刻画同是卫道者的不同面目和心态,入木三分。

  《家》在刻画人物方面最显著的特点,还在于对于人物心理、情绪的剖析和内心活动的挖掘。这方面充分体现了巴金心理描写的才能。《家》的心理描写,主要采用了四种方法:

  一是有浓郁抒情色彩的长篇独白。最精彩的是描写鸣凤投湖前哀诉无门的心理活动。作家透入鸣凤的内心看她起伏的思绪,又投过鸣凤的内心看周围的世界。这篇字字含泪、句句含情的独白,清晰的展示了这个美丽、善良、真诚、纯洁的少女丰富的精神世界及其变化活动的脉络,揭示出她即将告别人世时最为恸人的情绪和心境。

  二是人物之间倾诉衷肠的大段对话。这种对话不是独白式的自语,而是在特定情势下急于让人了解的倾诉。比如,梅对瑞珏带泪啼血的诉说。这个绝望的青年寡妇对知己敞开了她那心死意灭、凄凉酸楚的内心。

  三是梦境、幻想等潜意识的`展露。写鸣凤死后觉慧做了一个梦:衣着华丽的鸣凤,已成为富家小姐,仍爱着自己,但她父亲要把她嫁给一个中年官吏。他俩划着小船逃走,但风急浪高,难以前行,鸣凤的父亲又开着汽艇追来。鸣凤被抢走,小船破碎,自己溺入水中。这个梦意味深长地显现了隐蔽在觉慧心灵深处的思绪。梦中的大河、巨浪、小船、汽艇都含有象征的意义。

  四是动作、神态等细微变化。作家不直接写人物的内心,只描写他的外在表现,从中反映心理的变化。比如写觉慧因参加学潮遭祖父囚禁,他在天井的梅花旁“伸手折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里用力折成了几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来放在手掌心上,然后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这情不自禁的动作,使他得到一种毁坏的满足,表现出他内心极度的愤怒、痛苦和由此产生的茫然的反抗情绪。

  《家》中的这些人物,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渗透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寄托着作者的美学理想。觉新、觉慧、鸣凤、高老太爷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有口皆碑的艺术典型。

  其中,“觉新性格”已成为失去自我、具有双重性格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代名词。高觉新,用巴金先生的原话说“觉新在一房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命运就决定了。”这介绍觉新的第一句话就奠定了觉新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或许愈是如此,愈让人觉得深刻,他的前程断送,他的幻梦破灭,让人为之扼腕,更为之气愤,因他的懦弱,因他的逆来顺受。“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他只是点头,可是后来回到自己的方间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头哭”,这样委屈自己的一个人让人觉得可怜又可气,而正是这样的性格特质也为他日后的不幸埋下了伏笔。高觉新是高家唯一一个的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矛盾体:一方面他是一个旧家庭里暮气十足的少爷,一方面又是一个接受新知识的青年。而正因为他本身处于这样的矛盾之中,当他处于分界点上而又无法把握平衡时,便会给他招来更多的痛苦和挣扎。当旧家庭和新思想发生冲突时,他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受到长辈的讥讽和压迫,又要忍受兄弟的责难和不解。正是因为这种不幸,赢得了更多读者的关注。

  紧接着所谓的祸不单行的事情在高觉新的身上发生了。梅在唤起了他的痛苦记忆后,因为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心力交瘁而死。诚然,无法再寻找到另外的幸福,只能在自怨自艾中香消玉殒。封建制度这个罪魁祸首将责任推到了觉新头上,觉新为了他早年的懦弱坦然的接受了,他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反抗,他痛恨自己,他向梅忏悔,我们暗自窃喜,觉新终于觉醒了,我们由衷的期待着他与封建家庭决裂,然而我们始终没有等到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心爱的人接连死去,只是让他轮流替换着后悔罢了。自始至终,所有的读者都被觉新无奈的矛盾牵绊着。总之,觉新是一个渴望进步但又缺乏斗志的新旧重叠的少爷。

  《家》之所以能刻画出生动丰满的人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巴金熟悉他描写的那些人、那些生活。他曾说:“要是没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书中那些人物却都是我所爱过的和我所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在坚实深厚的生活基础上,独具匠心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他笔下的人物怎能不血肉饱满、栩栩如生?

  除人物塑造的特点外,《家》的情节结构也很有特色。全书头绪虽繁但脉络清晰,主次分明。以高家内部为主,又穿插着青年们的社会活动。高家内部以觉新三兄弟的遭遇、命运,特别是婚姻爱情为主要线索,又交织着其他人物、事件、习俗,构成一幅严谨而又丰富的生活画面,生动地展示出封建家庭的丑恶和腐朽,倾轧和迫害,反抗和斗争。前六章中主要人物或直接出场,或着重提到,主要情节线索初见端倪,或埋下伏笔。此后各章,波涌浪叠,不断掀起浪峰,直到瑞珏之死,形成高潮,最后以觉新初步觉醒,觉慧出逃终篇。显示出大家庭的没落和新一代力量的生长。

  巴金是现代语言艺术大师之一,他为青年而写作,他的语言散发着青春的新鲜气息。《家》能赢得无数青年读者的心,也得力于它那充满抒情气质的语言。它的语言,有别于鲁迅的清峻简约,也不同于茅盾的细致缜密,更异于老舍的幽默机趣,其主要特色是清丽、流畅、明朗、自然。《家》的语言渗透着作家浓烈的爱憎之情,真挚的感情随着流畅自然的文字跳荡,扣击着读者的心扉,使读者情不自禁地为书中人物的命运痛苦或快乐,忧郁或悲愤。

家的读后感11

  近两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网络词汇,“干饭人”,因为词语自身带有的戏谑和嘲讽的意味,一时风靡全网,但从这个词语字面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人们对吃饭这件事本身的热爱。中国是一个与吃关系密切的大国,似乎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人爱吃,也会吃。中国人历来是和吃分不开的,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产生了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以及炒、爆、熘、炸、烹、煮、炖等十几种烹调手法,连相声贯口,也是关于吃的。从大街小巷,到高档餐馆,无处不透着烟火气息。影视中,几年前,央视拍过的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受到了国人广泛的追捧,其他美食节目紧随其后,如《风味人间》、《人间一串》等也都受到好评和热议。至于在文学里,古典小说的代表《红楼梦》就介绍了多达几百种的美食,就连《水浒传》中各位英雄好汉出行集会,也少不了来一壶酒和二两牛肉。到了现当代文学,只要涉及到日常生活的,也都离不开对吃的描写,尤其是半夜阅读汪曾祺、梁实秋的文章,更是一种甜蜜的折磨。以至于有人说,中国人读书,读的就是一个吃字。

  但同时,中国人也对吃嗤之以鼻。吃货这个词自产生起便经久不衰,但显然这并不算一个完全正面意义的词,同样的还有“饭桶”“好吃鬼”等更富贬义色彩的词语,而现代人所常用的“老饕”“饕餮”也是源于一种贪吃的怪物。中国人为什么会对吃有这么复杂的情绪,既爱又恨,既鄙夷又倾羡?陆文夫的《美食家》探讨的就是人们对吃的这种复杂的情感与态度,正是在不同情感态度的矛盾冲突中,产生了伦理的困境。

  《美食家》是当代作家陆文夫在八十年代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围绕着吃的不同见解,书写了穷学生高小庭和资本家朱自治之间近四十年代恩怨纠葛和境况变迁。全书采用第一人称,以高小庭的眼光视角全景式地展现了苏州美食的变迁。书名中的“美食家”指的当然就是朱自治,在解放之前,是个地地道道的资本家,而且是个不事生产只管收房钱的房屋资本家。书中是这样描写他的,“对此却是一窍不通,他连自家究竟有多少房屋,坐落在哪里,都是糊里糊涂的”,“尽管朱自冶有足够的钱来顾嘴又顾身,可他对穿着一事毫无兴趣”,他唯一感兴趣的只有一个“吃”字。为了吃上朱鸿兴的头汤面,天不亮便揉着眼睛出门,他清楚地知道哪一处有什么美食,有时为了吃上一道菜,情愿转遍整个苏州城。尽管朱自治是整个城市房东的缩影,这个人物形象在现在看来,也仍蛀虫一般的存在,是整个社会的吸血者,但对于具体的人物来说,似乎他除了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外,几乎没有做过什么坏事,还很有人情味地让远方亲戚高小庭一家,免费住在他的房子里,同时还特意关注了高小庭年迈的奶奶,多给了高小庭跑腿费以便给奶奶买糟肉。就这样一个糊里糊涂、一生只为口食奔忙的人,看起来怎么都不像是一个坏蛋。可以说,朱自治是一个既复杂又单纯的人物,复杂的是他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背景,但具体到个人身上,却又是十分单纯,就连之后他结婚,也是为了吃,也算一种初心不变了。

  按道理来说,“民以食为天”,然而高小庭和朱自治的矛盾就出现在这个吃上。矛盾最开始,可能源于对比。同在一个屋檐下,朱自治天天吃的是山珍海味,而高小庭一家却只是粗茶淡饭;如果主人公高小庭流露出一点想要吃东西的倾向,便会被母亲骂做“好吃鬼”,而更加“好吃”的朱自治却被认为是有福气,由此产生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因此,高小庭和朱自治对于吃和美食的看法产生了割裂。高小庭认为吃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人不应该只看重口腹之欲,然而朱自治却认为吃是天下顶重要的一件大事,而且也不是为了填饱肚子,只是为了“品尝那一点滋味”。矛盾是在吃上面吗?有很大一部分是的,高小庭自小接受的便是反好吃的教育,而且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也不支持他纵情享乐,但人的天性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正如书中高小庭朋友丁大头说的那样,“资本家说清炒虾仁比白菜炒肉丝好吃,无产阶级尝了一口之后也跟着点头”,可见人的舌头并没有什么区别,对美食的看法是趋同的,就连高小庭在襁褓中的孙儿,也会自主地选择更好吃的巧克力。所以可以看出,虽然高小庭和朱自治的矛盾表面上是源于吃的,但本质上还是不同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以至于之后朱自治让高小庭去跑买小吃,进一步加剧了矛盾的升级,促使高小庭离家北上。但高小庭在掌握了权力之后,也并没有实质上对朱自治造成伤害,对饭店进行改革,想到的也是改造朱自治等人好吃懒做的毛病。在书中,似乎所有人都在自己所处的身份地位上作出了应当的抉择,但结果却造成了双方的痛苦。很难说清高小庭和朱自治谁对谁错,或许两个人都没有错,那么只能归罪于时代的生产资料不足和阶级矛盾了。

  书中情节,主要通过三段矛盾冲突来推动,即高小庭与朱自治、高小庭与饭店顾客、高小庭与孙儿之间的矛盾,而其中以高小庭、朱自治的矛盾为主要矛盾。书中高小庭与朱自治经历了矛盾冲突激烈、升级和缓和的几个过程,但实际上朱自治这个人物几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吃,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那么,变化的只有高小庭自身了。虽然书中所写的都是高小庭和外界的矛盾冲突,但实际上却是高小庭自身内心的矛盾冲突。相比于朱自治的不变,高小庭则是变的,那么所谓的矛盾与困境,就是高小庭一个人的矛盾与困境了。实际上正是对于吃看法的矛盾造成了高小庭的矛盾困境。高小庭自小接受的便是反好吃的.教育,认为好吃懒做是不对的,贪吃是错误的,在现实生活就不自觉地将身边的朱自治作为了反面例子,并有意识地走向了另一个反面的极端,即鄙视一切好吃的东西,鄙视一切贪吃的人。但是高小庭内心也认为自己的做法并非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人总要吃东西,如果没有吃的东西人也就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在高小庭接手了大饭店之后,也意味着他真正开始融入了这个社会。在朋友丁大头到来之后,一方面他觉得不该太过讲究吃食,另一方面他又觉得粗陋简单的吃食不能够用来招待朋友。可以说,高小庭对吃的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变化。以自然灾害为分界点,高小庭对吃的态度分为鲜明的两段,在此前,他要求大饭店只准备些劳苦大众能吃得起的东西,认为无产阶级的饭店就应该完全服务于无产阶级,而菜品是不重要的;而在之后,他松动了之前订下的规定,大饭店也可以做些“精细”的食物了,他明白了人的舌头是没有区别的,清炒虾仁自然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爱的,能让阿二父亲这样的普通大众一品美食也未必是坏事。文革之后,他重又回到了大饭店,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旅游、吃食成为了一时的风尚,高小庭也开始对饭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是这次改革是朝着解放之前的形式改革,不仅完全恢复了大饭店曾经的菜品,甚至还付钱请曾经赶走的大厨回来教学。

  高小庭变了吗?是,或许不是。从外表做法上看,高小庭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吃的态度也大相径庭,但从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来看,其实高小庭并没有变,他一直挣扎在关于吃的困境之中,对朱自治的看法也是“弄到后来我一无所长,他却因好吃成精而被封为美食家”。一方面他是反对吃的,也怨恨朱自治这样的人,但另一方面他也不很认同自己的做法,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做法。高小庭的内心矛盾或许是许多中国人内心的矛盾的体现,即使是在物资相对丰富的今天,这种困境也仍在延续,无法解决。有人说,高小庭和朱自治可以看成是作者陆文夫的两面,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人的一生都在平衡吃与不吃关系,过于追求吃或许就成了为食物的奴隶,而完全不追求吃生活该多单调乏味啊,或许某方面这也可以看成是天性和理性的矛盾冲突。

  写于:20xx.12.16

家的读后感12

  这个故事的开篇有一场大雪。呼啸的风,狂怒的雪打击着路上的行人,一切都显得毫无意趣,正如原文所说:似这风雪会长久地管治着世界,明媚的春天不会回来了。觉民和觉慧两兄弟在这风雪里一起往家走,他们听着凄厉的风声却不似旁人一样怅然麻木,因为这俩位有“新思想”的青年是积极的,他们想要把握自己的人生,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初读这一段,你很难不被两兄弟这种乐观上进的情绪所感染,他们的力量在作者巴金描述风雪的笔触下是那样的鲜明动人。可当我读完这本《家》,回顾此处却不禁胸闷,觉民和觉慧的“敌人”远比他们想象的可怕强大,这个开头比起讽刺更充满了巴金先生的感叹。

  巴金先生在序言里写:生活不是一场悲剧,它是一场搏斗。他要展开给读者看的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自然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我们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构成的生活的激流是如何地动荡了。

  在这生活的激流里,让我影响深刻的人物有两位,一位是高家的长房长孙高觉新。觉新的人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从小直至中学毕业。这个阶段的觉新是很幸福的,他还没有卷入残酷的命运,在那个时候,觉新是很出众的。“他生来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颖,在家里得着双亲的钟爱,在私塾得着先生的赞美……他在爱豆环境中渐渐地成长……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他对花香很感兴趣,大手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继续研究,他还小到德国去留学。”可见觉新在少年阶段是同他的弟弟们(觉民和觉慧)一样积极的,他也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正如正文所写“他的脑子里充满了许多美丽的幻想。在那个时期他是为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如果没有大的变故,觉民将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走上人生的坦途。

  但命运却同觉新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进入自己人生的第二阶段:因为长辈们在麻将桌上的矛盾,他失去了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与一个不相识的女子结婚,荒谬的是这段婚姻竟然是由抓阄来决定的,这可怕的做法可谓摧毁了觉新的一生。出国留学的梦想化为泡影,他在父亲的安排下过上大少爷应有的生活,也不得不承担起大少爷应负的责任,他必须得撑起这个家。“虽然他的肩膀还是那样稚嫩,可是他已被剥夺了青春,他必须要面对大家族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许多有形和无形的箭开始向他射来……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最开始的他没有选择沉默,“他愤怒,他奋斗,他以为他的行为是正当的。然而奋斗的结果只给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

  觉新的斗争毫无结果,反而使这个青年更加疲惫,觉新无疑是茫然的,无助的,最后这个原本憧憬美好未来的青年畏缩了,原本温暖如冬夜里的篝火的家化身成一只巨大的手把他从光明的地方拽走,无数的眼睛在他的头顶上监视他,仿佛他不留神就会把他撕碎。可是这一切无法逃避,作为高家的大少爷,他要撑起这个家。于是他选择敷衍家人,按她们希望的那样活着,“他牺牲了一部分时间去讨她们的欢心,只是为了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他苟且度日,把曾经的梦想抛弃,他无助地在这个大家族里周旋,觉新采取的是“无抵抗主义”,这绝不是他的初衷,但却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

  觉新在面对事情时过多的选择了忍耐,他屈服于旧传统。为此他的修学梦碎,他心爱的梅小姐另嫁他人,深爱的妻子惨死郊外,甚至连最后一面都不能见。他忍耐的旧传统给他的打击更使他畏惧屈服,这样的恶性循环让觉新感叹:“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只有牺牲的资格。”读后感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任凭懦弱的自己被黑暗的社会蚕食。觉新的悲剧是有黑暗的`旧传统社会的铺垫,但在我看来,他的懦弱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是巴金先生给我们的一个例子,是一个顺从于“生活就是一场悲剧。”的人。他是不同生活搏斗的,在这生活的激流里,觉新只有被吞噬的份。

  觉新的弟弟觉慧是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他作为高家的小辈在学堂里汲取着新的思想,与懦弱的哥哥不同,他是敢于同生活搏斗的,他追求个人反抗,人权平等和人道主义,他不屈服与封建家长制,敢对当家的大哥觉新怒吼,“你们的思想是新的,行为却是旧的。”幼年时期,他虽然过着少爷生活,却乐于与家中的下人接近,他对这些穷苦的人怀有深厚的同情。“五四”时期,他和二哥觉民从《新青年》等先进的杂志中接受了科学与民主。他参加学生运动,反对军阀专制,他抨击旧家庭,旧伦理道德,甚至与婢女鸣凤的相爱。觉慧身体力行地反抗者封建的枷锁,但他也不能幸免于悲剧,他被纯洁的鸣凤吸引,由衷的称赞鸣凤,“你真纯洁,只有你才像这轮皎洁的明月啊。”他喜欢这个可怜卑微的女孩,赞美鸣凤没有因为婢女的身份而丢失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但在文中,鸣凤对于自己信赖和深爱的三少爷觉慧仍是不敢靠近的,他们的感情在那样等级分明的社会中不得不隐藏起来。服侍了高家六年的鸣凤要被嫁给冯老太爷,忙碌的觉慧却没有察觉鸣凤的改变,他在窗边吻了鸣凤,她流着泪叫了句“三少爷”,花园里平静的水面响起两三声哀叫,从此便是天人永别。

  有人因为这段情节诟病于觉慧,对此,我是不认同的。觉慧是典型的五四青年,他的身上既有新青年的上进,也有五四青年的历史局限和弱点。他的幼年浸染在可怕的纲常名教中,即便他是激进的,但他个人的力量始终是弱小的,在他心中民主和平等是头等大事,他为此奔走忙碌而忽略鸣凤,间接导致鸣凤自尽,对他而言其实是在同命运搏斗时留下的伤口。换而言之,这样的伤痛是必然的,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们不得不遭受的。假若觉慧和觉新一样懦弱,在鸣凤自尽的打击下觉慧就该如他大哥一样屈服。可他没有,鸣凤的死教他更深的领悟了封建旧传统的威力,也坚定了他同生活搏斗的决心。鸣凤的死,让觉慧这个人物更加立体,读者能看见的是这个新青年身上的献身热忱和小知产阶级的弱点。我认为这就是巴金先生序言里所说的爱与恨,欢乐与痛苦的动荡。觉慧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让他的搏斗染上了一种那个时代才有革命英雄色彩。

  《家》中特点鲜明的人物还有不少,比如这个大家庭的创建者和统治者高太老爷,他是这个家里阴霾,代表着家长制和封建深渊;有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高家五叔;有从小裹脚的淑珍,她的小脚成为母亲夸耀的东西,也成为哥哥姐姐嘲笑的资料,是这个家里,年幼的封建社会牺牲品;还有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新起来的琴小姐,她入女校,有盼着读大学,是不同于逆来顺受的梅表姐的新女性。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了这个家。

  这个家,是矛盾着的,是新旧交错的,是爱恨与共的。它远不像开篇里那场风雪中作者笔触所描写的那样温暖,引人向往,而是充斥着斗争和爱恨,有着新思想和旧传统的相互厮杀。但正是这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推动着社会改变,从一个又一个家开始直到影响整个社会。巴金先生用高家反映整个社会,痛斥封建纲常对人的毒害,展现这个不顺应时代潮流的封建社会如何分崩离析。巴金先生在历次重印的序言中反复说,反封建的事业还没有完成。诚然,我们至今仍能看到许多封建遗留思想,但好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我们需要继承的是觉慧这一代新青年的积极,乐观和勇敢的品质。要像他们一样,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之中,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保持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勇敢的超前迈进,不胆怯,不懦弱,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阳光普照大地时,总有黑暗的角落;社会再文明,总有迂腐的危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学会用五四精神的光芒驱散现实的黑暗,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守护和温暖自己的家。

家的读后感13

  日本小说家山冈庄八的巨著《德川家康》中译本共13册,约550万字,以极其细腻的笔法,描绘德川幕府创始人德川家康的一生。

  从去年以来,我一直在读这部小说,许多地方读了多遍,对作者很钦佩,觉得山冈庄八不仅令人信服地讲透了关于政治和军事的道理,也讲透了爱恨情仇的种种人性的纠缠。

  譬如,德川家康的祖母华阳院,本是一方诸侯水野忠政的妻子,已为他生下5个儿女,但是,强邻松平清康(德川家康祖父)贪恋华阳院的美貌,一半认真一半戏谑地让水野忠政将妻子转给他。水野忠政答应了,一半是无奈,因松平清康势力远胜于他,一半是谋略,认为妻子再嫁到松平家后,可以作为水野家的内应,最终里应外合地攻破松平家。

  这种谋略的计算堪称可怕,至少在水野忠政看来,他的计算是很精密的。但最终,水野忠政发现,他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将人性计算在内。如果水野家攻击松平家,那么与松平家对垒的,都是华阳院的儿女,但他们仍深爱着妈妈,所以不可能这样做。对此,水野忠政感慨说:“忽略了感情的策略,并非真正的策略。”

  水野忠政的这番感慨,或许是小说家自己的揣测,但仅仅从事实上看,你会从这部小说中发现,日本战国时代最常用的谋略——政治婚姻——的确有着非常可怕的效果,任凭哪个诸侯,如果他仅仅是将政治婚姻当作消灭敌人的谋略,最终势必会收获可怕的报应。

  被誉为“第一兵法家”的诸侯武田信玄,他的姐姐嫁给了东海道诸侯今川义元,后来其长子武田义信也娶了今川家的女子。今川义元一开始堪称全日本第一强势力,但他以数万兵力攻击仅有数千兵力的织田信长时,在桶狭间遭遇织田信长奇袭而毙命,今川家迅速衰落,武田信玄则乘机与德川家康联手分别占据了今川家各一半领地。

  武田义信对父亲背信弃义的做法非常不满,想发起叛乱,但被父亲识破而被勒令自杀,同时被迫自杀的还有武田家的数名重臣,这大大削弱了武田家。

  内讧,仿佛是擅长谋略的武田家的一种报应。其实,武田信玄取得权力,也是通过设计将父亲武田信虎囚禁在今川家而实现的。

  最可怕的报应发生在武田信玄四子武田胜赖身上。武田信玄死后,他最喜爱的四子武田胜赖成了领主。胜赖极其好战,不断发动战争。在长条战役中,他让闻名天下的武田家骑兵,一波一波地去攻击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联兵,而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部队,躲在坚实的栅栏后用步枪射击。结果,武田家精锐经此一战损失殆尽,织田和德川盟军基本没有任何损失。

  这一战役中,武田胜赖的`表现非常诡异,他的第一队部队,没有任何成果就被织田和德川的步枪全部消灭,但武田胜赖仍然挥舞令旗,让自己的部队一队又一队徒劳无益地去送死。

  对武田胜赖的这一表现,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原因是武田胜赖想超越他的“第一兵法家”父亲,但发现无论如何都不能超越时就破罐子破摔了。但假若用海灵格的系统排列理论解释,武田胜赖那一刻或许是在替母亲一家复仇。

  原来,武田信玄在拓展领土时,消灭取访一族,取访家只剩下一个女儿,她极其美貌,武田信玄娶了她做夫人。在他多个夫人中,他最爱这个夫人,而她后来也爱上了武田信玄,只是不幸早夭。

  武田胜赖是这个夫人所生,武田信玄爱屋及乌,对胜赖极其喜爱,想让他继承家督权,其长子武田义信之所以试图谋反,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不管武田信玄多么疼爱胜赖,胜赖心中总涌动着一种莫名的力量,令他不信任父亲,并一味试图超越父亲,终将武田家带向了万劫不复的结局。

  用海灵格的理论来说,这股莫名的力量,是武田胜赖想向母亲的家族表达忠诚。

  孩子天然是既爱父亲又爱母亲的,假若这两种爱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个孩子内心就有了矛盾,假若矛盾发展到了致命的对立,那么这个孩子的内心就有了可怕的冲突。

  德川家也有类似的故事。德川家一开始托庇于今川势力下,而德川家康娶了今川义的养女今川濑名为妻。今川义元毙命后,德川家康和武田信玄平分了今川家,武田家由此遭到的报应是武田义信谋反,而德川家也遭到了同样的报应,今川濑名与臣子通奸,并内应武田家试图颠覆德川家。德川家康对今川濑名没有什么感情,所以这一行为对德川家康的打击尚不算太大,但要命的是,他和今川濑名所生的文武双全的儿子德川信康出现了一系列混乱行为,最终被逼自杀。

  德川信康的这些混乱行为,原因是他既想忠于父亲,又想忠于母亲,而父亲和母亲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所以他的内心也分裂了。

  更著名的例子发生在丰臣秀吉身上。丰臣秀吉原是织田信长属下,织田信长死后,他继承织田信长势力统一日本。织田信长的一个妹妹叫市,被誉为日本第一美女。一直以来,丰臣秀吉和诸多织田信长家臣一样偷偷垂涎织田市的美貌,但命运却将他推向了另一个方向。

  织田市先作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嫁给了织田家附近的豪强浅井长政。织田信长希望藉此让浅井家成为自己盟友。本来这没问题,但当织田信长进攻朝仓家时,分裂产生了。朝仓家许多年以来一直是浅井家盟友,这种联结的力量远胜于与织田家这一次政治婚姻的份量。所以,浅井家最终和朝仓家站到了一起,和织田家为敌。

  作为织田信长的重臣,丰臣秀吉攻破了浅井家,浅井长政自杀,而织田市带着三个女儿回到了织田家。

  织田信长死后,织田市再嫁给织田信长的头号猛将柴田胜家,而丰臣秀吉又灭掉柴田胜家,柴田胜家与织田市一起自焚而死。

  也就是说,丰臣秀吉尽管对日本第一美女织田市念念不忘,但他却两次令织田市成为寡妇,最终也令织田市身死。不仅如此,丰臣秀吉在织田信长死后还将屠刀挥向织田家,逼迫织田信长之子织田信孝自杀,并占了织田家的领地,令织田家彻底衰落。

  织田市死前,将三个女儿托庇给丰臣秀吉,其中大女儿茶茶相貌和织田市颇为相像,最终被丰臣秀吉纳为妾。

  这是何等可怕的结合!丰臣秀吉先逼死茶茶父亲,又逼死茶茶继父和母亲,还迫使茶茶舅舅自杀,并占了茶茶祖父家的残余领地,但他硬是试图成为这个女子最亲密的男人。

  这首先是心念的力量。之前,我写过文章《不要成为心念的囚徒》,但丰臣秀吉这等强人恰恰最容易成为心念的囚徒,因这等强人的特点是超级自恋,对自己所有心念特别执著,会不计代价地将一切心念付诸实施。

  丰臣秀吉这个纠缠了他几十年的心念最终实现了,但这个心想事成的另一面就是可怕的诅咒。

  丰臣秀吉有很多妻妾,但她们都不能怀孕,唯独茶茶两次为丰臣秀吉生下孩子,且都是儿子,第一个儿子鹤松丸在丰臣秀吉下令侵略朝鲜前早夭,第二个儿子丰臣秀赖终长大成人。

  尚在丰臣秀赖幼小时,丰臣秀吉已因侵略朝鲜失败积郁而死。他死后,日本成了德川家康的天下。在与德川家康较量的过程中,茶茶犯下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错误,最终被德川家康攻下居城而和儿子秀赖一起自杀。

  在《德川家康》的作者山冈庄八笔下,茶茶经常担忧,她的两个儿子会受到父亲和祖父两边死魂的诅咒,这或许就是她犯下那些莫名其妙的错误的根本原因所在吧——她一旦想忠于父亲或祖父两边的家族,内心就会对丰臣秀吉产生种种仇恨,这势必意味着将丰臣家推向毁灭。

  这一系列故事显示,政治婚姻是需要慎之又慎的。很多政治婚姻,是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为,但政治利益常是短暂的,政治婚姻的影响却是异常深远的。甚至,很多政治婚姻一开始结合的基础就是仇恨、报复和毁灭,这天然成为了一种诅咒。

  我所了解的无数故事也显示,我们最在乎的正是亲密关系,但是,我们容易认为,亲密关系不可靠,利益譬如金钱才可靠,所以很容易为了钱权名利这些东西而将亲密关系当成工具,这便是政治婚姻的逻辑所在。

  但正如水野忠政所言,这种政治婚姻的逻辑“忽略了感情的策略,并非真正的策略”.

  明白这一道理后,水野忠政又推动了一次政治婚姻,将他和华阳院所生的女儿於大,嫁给了松平清康的儿子松平广忠(广忠不是华阳院的儿子)。

  水野家和松平家很多人认为,这是水野忠政试图毁灭松平家的阴谋,但在山冈庄八笔下,这是水野忠政希望水野家和松平家的血脉能有一次真正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因为算计与仇恨,而是因为爱与和平。这次融合的产物,也即松平广忠和於大的儿子,正是德川家康,而他不仅成为日本战国时代的终结者,还开创德川幕府,为日本带来了近三百年的和平。

  政治婚姻,真的是不能随便玩的,而如果真要玩,就请认真的玩。

家的读后感14

  前不久看到过余英时先生的《中国思想史的四次突破》,让我对中国思想史的变迁有了兴趣。这次去图书馆,偶然遇到这本《诸子百家闪耀时》,再次引起了我对中国思想史的兴趣。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的。之前的夏朝虽有考古挖掘出文明痕迹,但是却无文字留下来,所以,对于古代人的文化研究只能从商朝开始了。商朝时,国家的面积已经扩展到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当时,由于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交通不便,这已经是超出一个国家的管理极限。朝廷采用的管理方式就是部落联盟,只要表面上承认商国为大哥就行了。这样只要商国一直保持强大或者周边的小国都认可商国为大哥,国与国之间就能和平共处。但在商朝末期,在西部的周国逐渐发展壮大,趁商纣王昏庸无道时,打败了商国,建立了周朝。周朝的国土面积超过了商朝,虽然经济和交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通过朝廷直接管理整个国家仍旧是办不到的。

  周朝一改商朝的统治方式。周天子不信任其他人,治理国家需要依靠自己家族的人,于是大力分封自己家族的人以及少数对建国有极大贡献的人为诸侯国君,采用分封制,以为只有自家人才能靠得住。但是到了三百年后,各诸侯国君已经传递了几十代,国君之间的亲情已经淡化,跟异姓也没什么区别了。特别在周幽王和周厉王折腾之后,周国的实力大降,诸侯国就慢慢不尊重周天子的权威了,开始出现大国吞并小国,甚至以下犯上者。

  这就进入了春秋时期。从贵族到民间的有思想者就提出了如何治理国家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是同时代出现的,而是从春秋早期到战国末期,甚至到汉代,逐渐发展的,其中后人有汲取前人的思想,并不断改进,以解决当时的国家治理问题。最早应该是老子了,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主要思想记录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世间大道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也是无法用理性思维来思考的,所以就顺其自然,不要用国家意志来管理国家和人民。在国家纷争的大战之时,让统治者放弃抵抗是严重不符合实际的,所以早期的道家思维并不被重视。但大家都认为老子作为多年的图书管长,读过很多书,是比较有智慧的,所以孔子也时而向其请教。

  孔子是鲁国的没落贵族,经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慢慢参与了鲁国的治理工作。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观念,在周朝的礼制的基础上,扩展到了仁爱。即从家庭之爱推延到人与人之间的爱。但这种爱是由上下、尊卑之分的,并且上下都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即君仁臣忠,父慈子孝。或者说上尽了自己的职责,下才尽自己的义务,但毕竟是不平等的'。

  当时国家之间本就是以大欺小,且不尊王道,孔子的观念虽说也得到一些人的认可,但不能解决当时纷争的问题,更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孔子的理论到汉朝后慢慢被证明是正确的,特别有助于大一统国家的秩序和稳定。另外孔子留下的只言片语,也一再被人们的实践验证其早有洞见,才被历史认定为圣人。孔子之后是墨子。墨子属于春秋末期的人,但却是平民。墨子是民间组织的首领,拥有强大的本领和智慧,会制造精巧的工具,甚至是用来战争的机械。民间组织是自发成立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或者说成员之间之前是陌生人,由于加入了一个组织,成员之间成为了好兄弟,以诚相待。

  基于这样的环境,墨子创立了兼爱思想,或者说“以牙还牙”的思想。首先我对人要友善,若别人对我友善,我继续友善;若别人伤害我,我就报复对方。这样就防止了被别人欺负。可是,墨子的能力在民间算是比较强的,又是组织的首领,所以,作为强者,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但是作为弱国是没办法实施以报复的。更何况,战争的挑起者一般是强者,所以无法以牙还牙。而强者更是不屑于这种理论,因为强者都想在乱世成立一番伟业千古留名,造福子孙。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理论脱颖而出。孟子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理论,一个是“人性本善”,第二个是“仁政”。人性本善并不能掩盖人的自私,也不能掩盖国家之间以大欺小的现状。而仁政,即若一个国家施行了仁政,老百姓是爱戴自己的国君的,甚至别的国民也投奔这个国家。

  但是现实情况是,在分封制下,老百姓只认自己的小首领,况且,在暴君的威胁下,不敢轻举妄动。另外,从孟子开始,人有了气节,或者说骨气。有了气节的人就有了勇气,有了灵魂,有了正义感,有了延迟享受,努力奋斗的期盼。

  在战国秦孝公开始,商鞅开始变法,从此秦国开始通过法家来治理国家的过程。法家注重的是效率,法家的思想来自于军队管理。军队讲究的是纪律,赏罚分明。法家就采用军队的管理方式,制定详细的法律,违反法律者施以严厉的惩罚。

  早期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主要是制定明确的赏罚制度,使秦国逐渐发展壮大,从农业产出、到经济实力到军事实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走向争霸的道路。后来又出现了法家学者申不害的人提出了“术”,就是使用权术来治理大臣。“法”用来加强帝王的权力,“术”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大臣。到了战国末期,走出来最重要的法家任务“韩非子”,其整合了“法”和“术”献给了秦始皇。秦始皇最终成就了一代帝王,废除了封建制,采用了李斯提供的郡县制来统一管理国家。

  但法家的思想在曾经的秦国发展了上百年,而其他诸侯国并不适应,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全国推行法家思想和严格的法令,造成民怨沸腾,再加上没有安排好接班人,最终造成国家再次分崩离析。

  刘邦统一全国后,没有完全继承秦朝的制度。汉朝建国初没有过于依赖法家思想,仅是“依法三章”就取得了民心,且采用“黄老道家”的思想,以休养生息。汉朝初的管理制度是在都城周边能管得到的地方采用郡县制,而比较偏远的地方仍采用封建制,但仅封刘姓王,没有异姓王。即封皇帝的家人子弟作为诸侯王。到汉武帝时期,诸侯王与皇室的亲情逐渐淡化,甚至有诸侯王妄图做大。汉武帝通过均分制削弱了诸侯的力量。但如何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仍旧是一个难题。汉武帝时有个叫董仲舒的儒家学者,他吸取儒家仁爱思想,扩展“亲吾亲,以及人之亲”的思想,提倡皇帝是全国人民的大家长,官员为“父母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论,使老百姓逐渐认可了地方官员和皇室的权威。

  从此历代皇帝表面上是独尊儒家,实际上是通过儒家思想来教育人民忠君爱国,遵守上下有别的礼制,而通过法家思想来制定法律,打击犯罪,惩罚叛逆,维护社会稳定。从战国中后期到汉朝中期,道、法、儒三家已经融合在一起,共同通过“势”、“法”、“术”三个层次来管理国家,仅在细节方面不同而已。法家推崇帝王的权威和权力,这权力就是“势”,皇帝的意愿和朝廷的法律就是“法”,而皇帝管理大臣的手段就是“术”。道家的道,除了自然规律还包括社会规律,这社会规律就演变成了法律和道德;其中皇帝就成了最能掌控“道”的人,而“以柔克刚”就成了阴谋诡计的“术”。儒家的忠君爱国就是要绝对尊重皇帝的权力,儒家的道德就是思想上的“法”,而贞节牌坊、三从四德就是儒家的术。从三皇五帝到汉代,甚至到如今,中国人都十分尊崇能人志士,由贤人治国。古代的教育和经济并不发达,能受到系统教育的人数十分有限,所以国家权力一直由贵族把控,从隋唐开始,逐渐开始从民间选拔人才,从此士人与贵族共同管理国家。从中国思想文化变迁我们可以看出,从建立政权开始,当权者首要考虑的是平定天下,政权稳固。平定天下通过一两辈人就可以完成,但是治理日益扩大的国家,治理就是一个最困难的问题。

  所谓百家争鸣就是能人志士提出治理国家的思想,能有效应用于国家治理的,就能被采纳,从而发扬光大,否则,只能被冷落,被遗弃。

家的读后感15

  《家》是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写的一3部关于批判迷信,旧制度,旧礼教,鼓舞人们勇敢地向腐朽与落寞作斗争的影响深刻的小说。书中大胆地刻画了鸣凤,琴,梅,瑞珏,许倩如等诸位性情迥异的女性形象,在这几位女性中作者又用独运的笔端让鸣凤,梅,瑞珏以及其揪心的悲剧收场,在其中我对鸣凤这个人物形象印象极深。

  从第二回鸣凤出场到二十九回为止,作者比较细致地刻画鸣凤的笔墨不过十三处,但这仅有的十三处笔墨却让我合上书久久也不能忘却鸣凤及和鸣凤类似的这些女子们,下面重点围绕作者的笔墨展开我眼中鸣凤人物形象之剖析……

  一、鸣凤出场

  在第二回里作者就安排鸣凤出场,在此之前仅交待了觉民觉慧二人。鸣凤在觉民觉慧下课后喊他二人去吃饭,作者接着就来个人物肖像描写。“瓜子脸庞”,“苗条的身子”,“明亮的眼睛”,“脸颊上的两个酒窝”。简单几句就刻画出了一个纯情少女的形象,接下来,作者又加了句“觉慧笑了笑,看见她的背影在上房里消失了,才走进自己的房间”这是作者的暗示手法,上来就给读者一个提示,提示觉慧与这位婢女的不同寻常。

  鸣凤第二次出场是在这天夜里,琴和觉民在房间里谈心,觉慧在堂屋里自我发泄,他不自觉地叫鸣凤去倒茶,然后在鸣凤端茶前后就有了二人精彩的相遇。觉慧在鸣凤出门时故意将两只脚放开站在门中央堵住她的路,“三少爷,让我过去”“三少爷,太太要我去做事,去晏了要骂的”鸣凤低声说。“你告诉太太你在我这里有事要做”觉慧笑着淡淡说。“笑”字在这里用的太妙了,一位三少爷为何要对一位普通的婢女言笑,为何又逗她开心?为何为了安慰恐惧的婢女用了“淡淡地”一词?作者经过两次出场,一次暗示,几句细节描写已经向读者坦白:三少爷喜欢上了婢女鸣凤!

  三少爷喜欢上了鸣凤,那鸣凤是什么态度那?是欣喜,是恐惧,还是什么?接着读下去,作者又安排第四回用全篇的笔墨采用鸣凤自述身世和精细的心理细节描写又向读者进一步描绘出她的善良,她对主人的忠心,甚至她的屈从,还有她迷人的身体,加之她对自己的担忧。到此回结束时鸣凤又想起了觉慧,她一想到他心灵就舒展开来,内心也感到了一丝温暖,她甚至在盼望觉慧向她伸手,但她似乎又意识到有些不太现实,她意识到她的婢女身份,她有些退缩,但毕竟是她也已经喜欢上了三少爷了!

  二、花园折梅

  作者第十回之安排之描写是最浪漫最精彩的部分,作者十分巧合地让觉慧和鸣凤在早晨的花园里相遇,又巧妙的只安排他二人相遇,于是最令人动情和羡慕的情景戏剧般的到来了:觉慧先是凑上去帮她折梅花,在鸣凤将要离去时觉慧鼓足了勇气把她叫住,接着鸣凤十分羞涩乖巧的跟着他到了不受外人打扰的花园的山洞里,他们开始面对面坐着只用眼睛望着彼此,鸣凤因恐惧被人发现而意欲离去,觉慧大胆地抓住她的左臂使她坐下,并说“我不让你走”,他接着说“是不是现在你不喜欢我了?”后来鸣凤伤心地哭了起来,且边哭别说自己的心里话说给觉慧听,觉慧把她的手拿到自己的膝上人抚摩……这些都是作者独到的细节描写,觉慧爱上了鸣凤,觉慧为了表示自己的真心也说了下面的话“我有办法,我要太太照我的话做,我会告诉她说我要接你做三少奶……”太精彩了,这是两人爱的宣言,这是两颗热烈的心碰撞的击鸣。我感叹作者有如此细腻之笔端,运笔安排之神力,在此时或许只有淙淙的山洞溪流在静静的为他们作证吧,读到这里不禁拍手叫好!鸣凤又说了一些,所有这些都是她为了三少爷的一个承诺,为了她的那份期待已久的爱情。鸣凤已经深深深深的陷进去了……她认为只有他可以救他,她认为他可以接她去做三少奶……她美丽背后还带着些许的单纯……

  三、窗前立誓

  再有对鸣凤比较细致的描绘时已经是第十六回了,晚上鸣凤听婉儿说要在她俩中间挑一个去给冯老太爷做姨太太,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在房间里探讨起来了,恰巧觉慧经过鸣凤窗下时给听到了这件事情,觉慧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想问个究竟,就在跪在鸣凤窗下的椅子上小声的跟鸣凤探讨起来。觉慧激动的问“假使有一天人家当真把你选去了,那又怎么办?”觉慧想要鸣凤的一个誓言,看作者是怎么写的“鸣凤痴痴地望着她,半晌不说话,忽然眼里淌下泪来,她也不去擦它们,却把心一横,十分坚决地说道:我不去!我决不去跟别人。我向你赌咒!”

  呜呼,这就是我们善良的鸣凤,淳朴的鸣凤,她已经抱定要和觉慧永远在一起的信念了,她已经可以为了爱情大胆的说不了,她在那夜给了觉慧这么一个承诺,这轻轻的一诺,包含了这个柔弱的女子多少的.勇气和爱恋,包含了这个多情单纯的女子多大的信心和意念……真为之动情……

  四、投湖殉爱

  当作者的笔勾勒到第二十六回,我知道悲剧终于要来临了。她被周氏给唤去并被告之她被老太爷选中了要去给冯乐山做小老婆去了,鸣凤伤心地哭,绝望的哀求周氏希望能放过她。周氏同情她但又帮不了她,因为周氏也是老太爷的一颗棋子而已。到最后鸣凤不哭了,她累了,她无力去哭了,她希望平时待她可以的周氏可以救她,但她失望了,这是她求助的第一次破灭。

  她从周氏那出来,又燃起了第二次求助的欲望,她要去找曾给她许诺的觉慧,她要去找她最爱的男人去救救她,她想进他的房里跟他说求他救她,但刚要跑进去的瞬间觉慧房里的灯熄灭了,她的求助第二次破灭了。

  她回到自己的房里,痛苦的哭着,伤心地哭着,这么一个弱女子这么一件巨石自己一个人扛着扛着。就这样她过了一夜。第二天她又想到了那个曾许诺给她幸福和家庭的男人,她必须要对他说,因为明天她就要去给别人做小老婆去了……她鼓足勇气冲进他的房间,他在忙在写他的文章,他没有时间搭理她,他打断了她的话,他还贪婪的夺走了她的初吻,后来觉民回来了,鸣凤还没来的及说觉民就回来了。她的求助欲望第三次破灭了。

  她带着觉慧给她的一个吻绝望的朝着花园深处走去,她站在湖边回想她受过的苦,她流过的泪,她想她那场朦胧的爱情她的男人曾给她的承诺,她的卑微的身份又必须去给人家去做小老婆让一个老头子吞噬自己的身体而没有一个人去救救她,爱她的男人也不能!她绝望了,她听到有人在呼唤她,但接着又消失了,这是她幻想的第四次破灭。

  她彻底绝望了……她懒洋洋的站着,纵深一跳。凄惨的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她去了,在这个无边的黑夜里……她殉情了……

  作者用四次情节的起伏安排最终使她选择了冰冷的湖水……

  五、鸣凤鸣凤

  刚烈的鸣凤走了,但她只成了一个牺牲品,那个公馆里就像任何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就连以前喊着要让她做三少奶的觉慧似乎也淡忘了她,他是内疚的,他保护不了心爱的女人,他是应当受到谴责的。第二十八回中觉慧又在梦中梦见她,他俩在枪林弹雨中私奔他俩向着自由逃跑————-但这有何用处?纯情的鸣凤宁愿以死殉情也不愿给别人做小,她的刚烈令我折服。

  作者想借鸣凤的盛开陨落来控诉吃人社会的残酷。但我转念又想,鸣凤的死于她而言是毫无意义的,于她身边的人也是意义不大的,她的纵身一跳只是让这条无休止的道路上又多了几滴鲜血,她没有明白生命的意义,她不知道她生存着应当勇敢的斗争,她不知道她生而不是奴隶的,她不知道她可以选择活的方式要比她选择死得到的意义要多些……悲夫,吃人的社会逼死了我们的鸣凤……

  一如鸣凤,自序中作者提到的不堪忍受生活的重负和玩弄而饮毒而终的他的大哥觉新,因旧的婚姻观念而被逼死的美貌善良的梅,因抗不过迷信观念,难产而亡的大嫂瑞珏,还有那许许多多的未知名的冤魂————

  鸣凤啊鸣凤,今夜你还在梦中哭泣吗?当时的你并非无路可走啊,你才十七岁便选择了陨落啊,你让后来人如何去面对你一脸的困惑。作文

《家的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家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家》的读后感03-09

《家》读后感09-23

家的读后感02-11

《家》的读后感02-04

我的家_关于家的作文03-01

巴金《家》的读后感03-16

家 巴金 读后感10-29

家的读后感(集合)11-16

巴金《家》读后感[精选]11-07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

家的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的读后感

家的读后感1

  转眼已经到了期末,而此时《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部经典之作我已读了三遍。第一遍是开学初老师在课堂上着重介绍此书后便快速地读过一篇,但如此道理深邃、见解精辟之作又岂是用来泛读的。于是每晚临睡前总是拿起此书,一边细细品味,一边圈圈点点、啧啧赞叹。最后一遍则是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又返回去把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地方精读了一遍。读完三遍之后,觉得有心中有许多全新的认识、许多深刻的感悟,但是又不知从何说起,这篇读后感也是深思熟虑了许久才得以落笔的。本书博大精深而本人却见识浅陋,尤其对企业管理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本文主要基于《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第一部分――创新实践。

  首先,什么是创业精神?作者开篇就着重讲解这个问题。按照作者的观点,创新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满足、全新的消费需求;创新是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提高资源产出和效率,使之成为创造财富的活动;创新本身就就创造了资源、创造了购买力,能使现有资源的财富生产潜力发生改变的任何事物都足以构成创新;创新不一定与技术有关,甚至于完全不需要是一种实物。此外,必须注意,不能将“创新”和“聪明的创意”混为一谈,更不能将创新狭隘的理解为科技创新。很多时候,对社会影响更大的不是纯粹的科技创新,而是社会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以日本为例,我们往往以为日本人做的更多的是模仿而不是创新,我自己也一直以此为由对日本加以鄙视。而作者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让我明白日本人虽然在科技创新方面以模仿为主,但他们的社会创新成就显著;正是这种社会创新让日本这样一个岛国小邦位列全球经济发展之前茅,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社会创新,而不是盲目追求那些尚未成型的“聪明的创意”。

  现在,作者已经基本纠正了我们对创新狭隘乃至完全错误的理解和认识,以丰富的实例让我们基本弄清了什么是创新。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开始教我们如何创新。

  以我个人浅陋之见,创新是一种天才禀赋、灵光乍现,几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作者明确告诉我们,创新不需要天才;只要用对方法、付出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创新被作者视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和一门学科,是完全有规律可循的一项工作;只要遵循其内在的原则和规律,就可以学会创新。于此,作者提出了七种创新的来源;根据个人体会,我主要谈一谈其中的三个。

  创新来源之一:出乎意料的情况

  出乎意料的情况无疑是创新的一大来源,但我们很多人往往将其忽视了。对于意外成功,或沾沾自喜,或暗庆天佑,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意外成功的本质,以至于忽视了这种创新来源,而它所提供的创新机遇往往是风险最低、成功率最高的;对于意外失败,或捶胸顿足,或哭天抢地,它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且往往让人痛彻心扉,但却很少有人将它看做是一种机遇;对于意外的外部事件,无据可查,无稽可靠,更容易被忽略,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时常走出办公室,去社会上观察、询问和聆听。

  总之,面对意外事件,需要我们将其看作创新机遇的征兆加以慎重对待,走出去,用眼看,用心听,创新便很容易产生。

  创新来源之二:产业和市场结构 我以前认为,任何系统都是始终趋于稳定和平衡的,蓬勃发展至今的人类经济社会更是如此。即使会有一些变化和波动,也始终是一种动态平衡,不可能短时间内一切推到重来。但是作者却认为,现有经济社会的市场和产业结构看似牢不可破,实则非常脆弱。作为创新者,不能将产业结构的变化看做威胁,而要将其视作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保持高度警惕,一旦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就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否则就会错失良机,最终无法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中生存下去。那应该如何判别产业结构的变化呢?作者提出了四种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标志: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产量成倍增长、一直被视为彼此间独立的科学技术聚集在一起、产业的贸易方式迅速改变。

  创新来源之三:新知识

  基于新知识的创新是企业家精神中的超级明星,它既可变得家喻户晓,也可获得财富,但是基于知识的创新都是善变、风云莫测而且难以驾驭的。特别是高科技创新,具有相比于传统行业更高的失败率。基于新知识的创新结合了两个特点:漫长的前置时间和知识的融合。无论是从新知识的发现到应用技术的推广之间的时间跨度,还是从应用技术的推广到实际产品的上市之间的时间跨度都是非常巨大的,由此带来了漫长的前置时间;“基于知识的创新的第二个特点,是它们几乎不基于同一个要素,它们是多种不同知识的融合,而且这些知识并不局限于科学和技术创新。”作者的这个观点让我想起了《创业的国度》里的一段话:“他们真正缺失的是这些现象之下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是各种学科、领域之间的大胆融合,是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是独立更是联系,是以小的形式存在、却又大的发展目标,是基于这一切的文化核心”。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人王选院士曾经a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新兴的交叉学科更容易出成果。”诺贝尔奖得主纳什的博弈论,正是一个数学家的数学头脑思考经济问题的成果。

  看到作者的这个观点,我认识到,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创新,在关注该领域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其他领域,只有在不同学科的交叉领域,涉足的人少,创新的机遇才会更多。

  介绍完创新的来源之后,作者又为我们深入分析了创新的原则和禁忌。下面做一个总结:

  1、有目标、有系统的创新始于对机遇的分析,彻底思考创新机遇的来源是分析的`起点。

  2、创新既是概念性的又是感性的,因此创新者必需走出办公室去观察,去询问,去聆听。

  3、一项创新必需简单明了,目标明确。

  4、有效的创新都是从小事做起的,并非一开始就规模庞大,而且他们往往围绕着某一特定事物展开。

  5、一项成功的创新的目的在于取得市场的领导地位,而不一定旨在最终发展成“大企业”。

  6、不要过于聪明,创新必需由普通人操作,因为普通人是唯一数量充沛且取之不尽的供应来源。

  7、不要一次从事多种创新,不要分散自己的努力。偏离核心的创新往往会变得非常松散,其将一直停留着创意阶段而无法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8、不要尝试为未来创新,要为现在创新。要等到所有基本要素都具备了才开始创新。

  9、创新就是工作,需要知识,需要足智多谋。创新固然需要天赋、才智和个人爱好,但当这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创新就转变成辛苦的、集中的、有目标的工作,而且还需要勤奋、毅力和奉献。

  10、创新者必须依靠自身的长处,要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创新,以收扬长避短事半功倍之效。

  上面简要介绍了作者的几点精辟见解,下面集中谈一谈我自己的个人感想。 其一,拥抱变化。

  变化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对于创新者,必须将变化看做是机遇而非威胁。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认为一杯水是半满的和认为一杯水是半空的从数学上看没有任何差别,但对于创新者而言,就是一项重要的认知差异。创新者对变化的认知尤其如此。要想抓住机遇,首先就要抓住变化,主动拥抱变化。而不是畏首畏尾或者守株待兔,必须勇于改革现状,进行必要的“创造性破坏”。

  其二、高科技领域是个高风险的创业领域

  高科技产业可谓是一种比大小的游戏,中间分子是没有价值的。这种现象,使得高科技创新天生就有很高的风险。其次,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科技产业会没有利润。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公司需要在研究技术和开发技术服务上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才能参与竞争。为处于不败之地,高科技公司必须越跑越快,在淘汰期,能坚持下去的,也只有少数财力雄厚的企业,因此高科技企业比其他企业更需要财务上的远见。

  其三、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个人更要终身学习。

  在整篇书中,作者多次强调,对于一个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生命力。不创新的企业注定会老化,会衰退。一旦一个企业开始沉迷过去的成就,就很难使它再回头,而现有企业的成功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障碍。对于企业如此,对于个人亦是如此。这个道理,就是《谁偷走了我的奶酪》一书传递的最核心的思想: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只有不断的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的改变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否则,将会成为社会的弃儿。

家的读后感2

  巴金《家》浅见

  《家》,是巴金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以“五四”时期四川成都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崩溃的全过程。

  在《家》中巴金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且真实地写出了这些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性。

  浓烈的抒情色彩是《家》的主要艺术特色。巴金的创作从来不是为文而造情,而是为情而造文,是因“情动于中”才执笔的。他的生活经验和他的要求变革的激情都在作品中得到了积极地发挥。他对于三位女性角色的把握和怜爱无比表现出他细腻而独特的抒情手法,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她们平凡之中的伟大。

  小说还以“家变”写“世变”,通过家庭反映社会。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就犹如当时封建制度下的旧中国,而其中的代表人物,如高老太爷、觉新和觉慧就代表了旧社会中三种不同的生存状态——专制、保守和反抗。这也体现了作品的现实主义。

  巴金说,他写《家》的目的,就是“宣告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J’accuse(我控诉)”。这句话概括了他对旧制度憎恨的心情和基本思想,而它也正是巴金热情写作的动力。 我认为,整部作品的人物形象可以这样分:

  一.3位男性

  若说到《家》中男性的代表人物莫过于高家的三兄弟了。 大少爷觉新是我很欣赏的一个人物,他是家里的长房长孙,过于重要的地位注定他无法逃离被囚禁的命运。就像巴金先生说得那样:“他被人玩弄着,像一个傀儡;又被人珍爱着,像一个宝贝。”他也有过理想,有过抱负,有过爱情,但他更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让他不得不放弃前面的一切,包括与梅的感情。这一放弃害死他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女性。他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爱自己的家人,为了弟妹甘愿委屈自己。但他的牺牲并没有得到弟弟们的理解,反而成了他们仇恨他的`根源。就如他奉行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一样,不仅无法使他维系住整个家族,而且还害死了他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女性。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最终,命运将他逼上了爆发这一条道路。

  二少爷觉民在三兄弟当中是个相对来说不是很鲜明的人物,但他与琴之间的爱情以及为爱所做的斗争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他同三少爷觉慧一样,也是一个进步青年,但他又不像觉慧那样激进。然而面对爱情即将失去的现状,又使他不得不站起来进行反抗。他也是幸运的,他爱的人恰好也爱他,他们的斗争又有觉慧在帮忙,而且又恰逢老太爷病重,无力再对他进行干涉。于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他们暂时胜利了,成就了与觉新和梅完全不同的命运。虽然这与他们不懈的斗争是分不开的,但这其中难免有侥幸的成分存在。

  三少爷觉慧在书中可以说是第一主人公了。他可以说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进步青年,对一切旧的事物进行抵抗,参加学生运动,办报纸,帮二少爷抗婚,同情下层人民。他是有勇气,有决心,有毅力的,他信奉一句话“我们是青年,

  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所以他去努力争取自己的一切。 但他所有的斗争都是激进的,现在看来,不免有“愤青”的嫌疑。而且,三少爷的地位使得他不需要承担像大少爷觉新那样大的压力,这让他无法理解兄长的痛苦,还一味地责怪大哥已经失去了勇气。他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除了旧的制度让他压抑之外,几乎不需要承受任何生活带来的痛苦。所以,他无法看到整个社会造成的氛围,而只是一味地仇恨家族中的旧势力,甚至迁怒到爱他的人身上。而作为一个少爷,也使他养成年少轻狂的个性,他曾经给过鸣凤幸福的承诺,但最终却因为要专心斗争的借口而放弃了鸣凤,所以,当得知鸣凤第二天就要嫁人的时候,他也并未加以制止。而当鸣凤自尽后,他也只是经历了短暂的哀伤,通过对“我是青年”这一信仰的重新理解之后,便又重新振作起来了。从对待爱情这一角度看,大少爷觉新反倒是一个性情中人,而口口声声要革新的三少爷反倒是一个冷漠的人了。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使鸣凤最后不是因为要抗婚而自尽,恐怕也会因为失去赖以生存的三少爷的爱而像梅一样郁郁而终了吧。而三少爷对琴存在的另一番感情,不得不又让我们感觉到他实在是一个多情的人,不知他是爱琴,抑或是鸣凤,或是两个都爱?由此看来,对于鸣凤的爱可能真的就是一时糊涂了。可怜鸣凤还为他失掉了性命,不知是不是值得。 虽然他在感情方面是如此的不负责任,但这也许是年纪还轻的缘故。对于他努力与旧势力斗争的事实,还是不能抹煞的。

  二、2个配角

  书中出现的另外一个新青年就是与高家三兄弟有亲戚关系的陈剑云。书中对他的描写并不多,他是属于一个落魄家庭的,靠教书养活自己,可以说从家境方面来讲,与高家三兄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且,他是一个忧郁的青年,身体又不好。但是,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也爱琴,可他知道自己无法与觉民竞争,又或许是认为自己无法给琴带来比觉民更多的幸福。总之,他放弃了,甘心把琴交给觉民,自己只做一个默默的祝福者,为自己爱的人默默祝福着。从这个角度讲,他可以说是觉民和琴爱情下的牺牲品。而更广来讲,也是门第财富下的牺牲品,是这个黑暗社会下的牺牲品。第二个值得提一下的配角是高家的小姐淑贞。她可以说是配角中的配角,但她又是另一类人的代表。她是高家的小姐中唯一一个缠足的,她不是长房的小姐,而且是小姐,不是少爷,从小自卑就笼罩着她,这样的情况让她怕了,所以她让母亲为她缠足来避免将来可能因为天足而产生的悲剧,是她自己选择了做旧制度的跟从者。但现实让她迷惑,她不知道自己用残疾换来的出嫁时的荣誉是否值得,她的残疾注定她只能做高门大户中的小姐,无法出去外面,像琴一样的斗争了。目睹过太多悲惨的现实让很多人如她一样对眼前的一切感到迷惑,不知道何去何从,他们是在徘徊中游荡的人。

  三、一个助推器

  书中曾提到过一个特别的人物,他从没有正面出场过,却对情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就是冯乐山。他和高老太爷一样是旧势力的代表,而且是个纯正的配角,但是,他所起的负面作用要远远超过(高老太爷。他曾涉及过高家的三段婚姻。第一段是他要娶鸣凤做妾,直接导致鸣凤投湖自尽;第二段是要给觉民做媒,使得觉民离家出走;第三段只是略带了一下,说是给小姐淑华做媒,这个不作为重点。前两段婚姻都是整部小说的转折点,可见这个冯乐山的重要之处。如果说书中有反面人物的话,他实在可以算是一个了。他的存在

  加速了高家解体的过程。所以说他既是社会转型的助推器,也是整部小说情节发展的助推器。

  四、一个高高在上的老人

  整个高家得以维系这么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老太爷的存在。虽然家中的事一直由三叔克明和觉新负责,但遇到重大的事件时,这位很少露面的高老太爷就会出场主持局面了。他是一位守旧的官僚大家长,但他又是开明的,不然三兄弟不会上洋学堂,更不会出现胆敢反抗他的觉慧了。可是传统的观念使得他极其重视维持自己的权威地位,才导致与觉民、觉慧两兄弟的对峙,这其实并不是他所想要的局面。他同时又是一个极其重视家庭观念的人,他极力想维持住这个大家族,不希望它破碎;或许他早已预示到这个家族最终破裂的命运,所以才想尽一切办法保住它,即使是只保住一个完整的假象。最后,他发现他失败了,这个家族其实早已经从内部腐烂了,不可能再像他想象中那样“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了。于是他放弃了,放弃通过改造觉民、觉慧来达到这样的目的了,所以,他在临死时说:“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你们要好好读书。”这是一个旧的家族大家长对新局面的妥协,或者是期待吧。只可惜,剩下来的守旧的人们无法理解他最后的含义,依然朝着错误的道路走下去。这可能也是高老太爷生前所没有想到的。

  整部作品塑造了数不清的人物,这里仅是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巴金先 生通过对人物等的细节描写,再现了一个旧的官僚大家庭的全貌,从而映射了整个社会。

  最后我想借作者的一句话,“《家》自然不是成功的作品,但是我请求今天的读者宽容地对待这本27岁的年轻人写的小说.我自己很喜欢它,因为它着少告诉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丽的东西。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作品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有许多值得反思的东西,是一部难得的优秀作品,值得推荐。

家的读后感3

  《家》是巴金最杰出的作品,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青年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家》是一部充分体现了巴金创作成就和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充分显示出了巴金在现代文学小说创作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看完《家》这部小说,封建社会的林林总总历历在目,故事围绕成都地区的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过程展。文章讲述了辛亥革命以后,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的故事。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个,既有专横、衰老、腐朽的封建家族最高统治者、封建家长只代表高老太爷,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代表传统封建的势力。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和刽子手冯乐山,腐化堕落的败家子克定,狡猾贪婪的克安等等统治阶层的形形色色人物;又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如敢于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鸣凤,温顺善良地承受着旧礼教俄国的小姐梅,善良厚道柔情的长孙媳瑞珏等等;以及接收新思潮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大胆争取个性开放、敢于反抗封建统治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醒者和叛逆者的形象。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觉新,觉新是巴金先生笔下的《家》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个个性极其鲜明的人物。

  巴金先生也曾说:“我应当在觉新身上花费更多的笔墨。”可见,觉新这一人物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以及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虽然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是处于“长房长孙”特殊地位,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特别是“孝”道的熏染,铸成他委婉求全的懦弱型顺从的性格;他既同情支持弟妹们反封建的抗争,有屈从于封建势力的压力,维系着封建统治的权威。这些人物都写得血肉饱满,个性鲜明,富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阔大的现实包容。

  在高家发生的故事也让人感觉到气愤与悲哀。第一个悲剧发生在鸣凤身上。已经六十岁的冯老太爷要在高公馆的丫头中选一个去给他当小老婆,而这个灾难恰恰降临在十六岁的鸣凤头上。鸣凤和觉慧之间有一段爱情,但是因为两人一个是婢女,一个是少爷,身份悬殊,才导致这段纯洁的爱情别成了一个悲剧。刚烈的鸣凤在他新婚前夜跳湖自尽。梅的命运更加悲惨,她死得比鸣凤懦弱多了。梅是觉新的表妹,他们二人之间也曾有过爱情,本来两家都同意结婚了,却又因为二人的八字不合而不得不散。最终,觉新娶了李家的瑞珏,重新获得了爱情;而梅也另嫁他人,却当了寡妇回娘家。两人依然对对方念念不忘。后来梅得了肺病,却因为父亲守旧,不肯看西医,耽误了治疗,最后她怀着遗憾,软弱的死去。高老太爷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快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医药已经不起作用了,在陈姨太的提议下,人们开始求助于封建迷信。开始找道士在大厅里做法念咒,深夜陈姨太又在天井里拜菩萨。后来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又祭天。最后居然找巫师到家里来捉鬼,把老太爷吓得够呛,陈姨太等人被觉慧说了一番后羞愧地散了。又过一天,老太爷死了,临死之前他醒悟了,同意觉慧等年轻人接收新思想了,可是已经太迟了。死得最令人悲愤的就是瑞珏了。老太爷死后,封建的思想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严重了。葬礼就办得充满封建色彩,这还不够,长孙媳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太太们说长辈的灵柩停在家里,家里有人生产就会有“血光之灾”。所以按照封建理念,瑞珏不得不搬到城外去住。后来瑞珏难产,却不能与觉新相见,她在生下一个儿子之后,含恨离开人世。

  这是四个悲剧,虽然发生在了几个完全不同的人的身上,但是却都揭露了封建统治的不同形式的种种罪恶。梅和瑞珏都是觉新曾经爱过的女人,而她们也都是封建主义的悲哀,她们同觉新一样,太软弱了,对于别人说的,哪怕自己知道是错的,也要把痛苦埋在自己心里,只会服从,不会反抗,他们的所谓“作揖主义”哲学纯粹是给在封建社会白白做出牺牲。高老太爷在临死之前能够醒悟也称得上是一种庆幸吧,不过他醒悟地太迟了,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根本不能给这个家庭,这个社会带来丝毫的改变。而鸣凤,她与常人不同,她性格刚烈,虽然她的死也是白白牺牲,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封建主义)的任何注意,但是她宁死也不屈服于封建主义,至少她死得不窝囊。总之,封建社会给人们的痛苦远不只这些,所以年轻人才要推翻这个社会,让人们看到新社会、新生活的希望。

  看巴金的《家》,我真的被感动、被激怒了。在巴金那个年代里,封建大家庭的存在,就想一个毒瘤,一直藏在人们的生活里,迫害着每一个人,直到把人逼疯、逼死,仍不罢休。巴金把这个毒瘤看得很清楚、很透彻,他看到了这个毒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巴金的《家》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明明白白地揭示了这一切,为他们指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巴金先生以成熟的文笔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揭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无耻。另外,他还描写了新思想下,新一代青年逐渐觉醒和反抗。封建势力虽然强大,但那毕竟已成为过去,和现代社会发展相悖,始终会被社会所淘汰和遗弃,即使觉民、觉慧不站起来反抗,还会有千千万万的人站起来。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另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一个如此庞大的的家庭衰落,,虽然有点可惜,但封建专制始终是不可取的。

  在这些充满政治色彩的思想下,也不乏细节的描写。用了很多不同的修辞,景物仿佛就是为了主角的思想而生。《家》最后以觉慧远走上海,觉民终得真爱,觉新依旧负担着长房长孙的“职责”,高家的命运已是不言而喻。

  觉新和觉慧给人的映像最深刻,一个持着“作揖主义”、处处妥协、事事服从的懦弱形象,一个怀着新思想、新见解、反感封建制度、无法忍受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两人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在这种腐朽的封建家庭里,每个人的心理都充满着压抑的情绪,然而不同人就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觉新选择了退让,觉慧选择了挑战。两个鲜活的人,两条同样年轻的生命,一个在追求光明,追赶希望,一个在慢慢沉沦,处处面临着绝望和痛苦。我欣赏觉慧的勇敢,我更同情觉新的懦弱。旧的礼教、旧的制度、旧的封建思想,让觉新成为它的俘虏,做它的帮凶。觉新的懦弱让他很痛苦地活下去。觉新和觉慧一样,同样接受过新思想的熏陶,但是觉新没有觉慧那样的勇敢,在觉新的心里,旧的思想和新的思想在激烈抗争,彼此都渴望战胜彼此,然而旧的思想在他的心里占了优势,让他一直默默地接受着长辈们为他设计的命运。他的心里有过激荡,有过涟漪,有过热情,但是现实就想一盘冷水,不时地浇灭了他所有的希望。他终于绝望了,他终于接受了“命运”,他看不到光明了,他觉得他这一辈子已经完了,现在就犹如行尸走肉般或着,毫无意义。但是,他寄希望于觉慧,他帮助觉慧逃离了这个家,他希望觉慧找到光明,找到希望。

  《家》的另一个特点是洋溢着纯洁浓厚的青春气息。这种单纯而自然的气息,正如巴金所说:“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在历史的洪流中,这本书永远不会被淘汰,因为它是我们新文化运动的见证。《家》通过一系列美好的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腐朽的黑暗,描写了先进的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为新时代的青年点亮了前行的明灯。这次寒假,由于时间不足,匆忙看完巴金的名著《家》,不敢说完全看懂摸清。只能稍微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家》这本书读后的最大的感受不是什么坚持革命,毕竟现在是和平年代。只是从书中的人物中我看到的是珍贵的独立人格,如果人没有了独立的人格,在这个社会中就如同行尸走肉,的确现在行尸走肉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体,甚至有些人还是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却是身不由己。

家的读后感4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以下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家》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是以巴金自己生活过十九年的封建大家庭为素材,旧家庭的罪恶,展现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它撕开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它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和腐配、倾轧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

  觉新是巴金先生笔下的《家》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个个性极其鲜明的人物。巴金先生也曾说:“我应当在觉新身上花费更多的笔墨。”可见,觉新这一人物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以及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简单分析一下觉新这一人物形象。觉新这个人物可以分作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他从小直至中学毕业。这一阶段的觉新,还没有感受到命运的残酷,而且又是那样的出众。“他生来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颖,在家里得着双亲的锺爱,在私塾得着先生的赞美……他在爱的环境中渐渐地长成……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他对于化学很感到兴趣,打算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去继续研究,他还想到德国去留学。”他在一番顺境中成长,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正如书里所写:“他的脑子里充满了许多美丽的幻想。在那个时期中他是为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如果没有大的变故,觉民将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走上人生的坦途。

  可是命运却在此时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的未来从此改变。从中学毕业开始,觉新步入了他人生的第二阶段。仅仅因为长辈间在麻将桌上的矛盾,他痛失了青梅竹马的爱人,与一个不相识的女子结婚。而这段婚姻竟是由抓阄来决定的,如此荒唐的做法改变了他的一生。出国留学也随之化为泡影。接着他在父亲的安排下过上了大少爷应有的生活,也开始承担起了大少爷应负的责任。他不是只知道吃喝享乐的花花公子,而是在父亲去世后努力撑起这个家,虽然他的肩膀还是那样稚嫩,可是他已被剥夺了青春。他必须要面对的大家族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许多有形和无形的箭便开始向他射来。”“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开始的他并没有选择沉默,“他愤怒,他奋斗,他以为他的行为是正当的。然而奋斗的结果只给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他的斗争毫无结果,反而会把他拖得更加疲惫。于是他选择敷衍家人,“他牺牲了一部分时间去讨她们欢心,只是为了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他苟且度日,把曾经的梦想抛弃,直到有了孩子,他才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可是,无法回避的是,他还要在那个大家族内周旋。他采取“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其实这并非他的初衷,而是他在复杂的家族斗争中所作出的无奈之举。而觉新的悲剧正是在这种种无奈中展开。

  觉新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整个家族和社会造成的。

  首先,觉新的自身原因。他在面对事情时过多地选择了逃避、忍耐、顺从。即使是牺牲自己和所爱的人,也要去遵从旧传统。为此,他出国留学的梦想破灭了,他心爱的梅嫁与他人,最终他深爱的妻子也因此惨死郊外,连在她临死前二人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觉新曾感叹:“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只有牺牲的资格。”可是,他那毫无原则的苟且顺从,牺牲的不只是他自己的幸福,更有别人的幸福甚至性命。这完全是懦弱的表现。“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如果说是出于无奈,那么“没有反抗的意思”则完全是因为他性格的懦弱,懦弱到毫无疑义的听从着家人的摆布。觉新的悲剧,他自己的懦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次,家族原因。第一,觉新的家族地位。他是家里的长房长孙,他从一出生便注定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他是整个家族的未来,他承载着家人的.希望。家庭就是他整个生活的中心,他的一切都要以家族为重。因此,他很难把视野投向整个社会,也就不会针对社会弊端做出抗争。这一特殊地位注定了他不能像觉慧那样激进,不能勇敢地做出反抗。第二,觉新的思想根源。这一点是由第一点衍生而来的。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的长子长孙,他自然被寄予了厚望,接受良好的教育,当然这教育也是封建伦理的教育。儒家思想的孝悌观念自然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里。这也在思想上给他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在他的思想里他已不是简单的为自己而活,他活着就是为了整个家族。它完全是封建礼教的奴隶。恪守着长房长孙的规矩。他完全成了一个傀儡,被人玩弄,任人摆布,没有思想也没有灵魂。

  最后,社会原因。在封建社会日趋瓦解的时代,像高家这样的封建大家族也注定走向腐朽和堕落。家族的逐渐腐化令觉新认识到它所严格遵守的旧传统再也无力支撑起这个家,现实的巨大压力使觉新变得迷茫不知所措。他始终认为封建秩序是不可动摇的,因而在纷乱的境况中他只有选择墨守。

  觉新是处在新旧制度之间的人,矛盾的境遇也造成了他矛盾的人格。

  觉新从小接受的是传统封建礼教的思想,是完全从他的祖父、父亲身上继承下来的。同时他又处在社会转型的时期,与弟弟们一起如饥似渴的阅读进步刊物。“每天晚上,他和两个兄弟轮流的读这些书报,连通讯栏也不肯轻易放过。他们有时候还讨论这些书报中所论到的各种问题。”他的思想虽不如觉民觉慧激进,被称作“刘半农的‘作揖主义’的拥护者”,也常说自己“喜欢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可他的思想毕竟超越了封建礼教的范围,是一大进步。而且他这样又能够“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它给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自己并不觉得矛盾。”他正是在这种矛盾当中寻找理想与现实的交叉点。或许只有在这时他才能找回那颗年轻的心,自己才不至过早的老去。

  觉新最大的悲痛莫过于两位至爱的人的离去。

  当他来到梅的床前,看着她“安静地躺在床上,眼睛微微闭着,头发飘散在枕畔,瘦削的脸像纸一样地白”,他心中会是怎样的滋味?悲哀?悔恨?痛心?可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济于事,无论什么都已无法挽回那陨落了的年轻的生命。寂寞的荒庙中又有谁能陪伴那孤独的生命?

  当瑞珏的声声苦叫从窗里飞出,闯进他的耳朵,他又是怎样的心情?一扇破旧的木门最终使他们阴阳两隔,至死都没能见上一面,在门外狂吼的他又是怎样的痛苦?那两扇破旧的木门最终“拦住了最后的爱”。

  直到此时,觉新才悔悟到:“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许多年,给他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所爱的两个女人。他现在开始觉得这个担子太重了。他想把它摔掉。他在挣扎。”这如果说算作思想上的觉悟的话,那么他帮助觉慧离家便可称作是将这一觉悟付诸实践。他是真切的感觉“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真切希望这个腐朽家族的改变。

  觉民这一典型形象揭示的是懦弱的个人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饱受煎熬和摧残,最终葬送自己及他人的幸福的悲剧。他与觉慧构成鲜明的对比,也让人们看到了在新旧时代交替的背景下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矛盾。

家的读后感5

  上周,在孩子班主任的推荐下,一口气啃完了《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武志红,作为知名心理学家和师,用丰富的个案材料和专业的心理学原理,剖析阐释了很多家庭问题,例如婆媳问题,母子情结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等等,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原生家庭对下一代的诸多影响,同时提出了可以缓解问题的一些观点,例如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婆媳关系不只是婆媳关系而是三角关系等等。这本书引用的心理学专业理论较多,作为业外人士,有些地方看得迷迷糊糊,如坠云里雾里,但也有很多地方看得真真切切,如同亲身经历。这本书,对恋爱择偶、家庭建设、子女教育等方面,有很多指导意义。让曾经自诩“一切为了孩子“的我们这些家长,不得不自叹惭愧,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观念和教育理念。

  书中提到,“我们一生中会与许许多多的人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恋爱是我们生命中能自主建立的最亲密的关系。“只论亲密度,亲子关系一点不比恋爱关系逊色,但是亲子关系是天赐的,而恋爱关系却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正是因为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人生才有了意义。”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痛苦。”,当然,恋爱不是对亲子关系的简单。实际上,我们不会按照现实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而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理想父母都有一个特点:能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恋爱的蜜月期,恋人会扮演彼此的理想父母,因为我们潜意识中会知道对方需要什么。但是,等蜜月期过后,两个人的距离到不能再近时,我们就会将恋人当作现实父母,以前对现实父母的那些不满,现在会转嫁到恋人的头上,而且,在转嫁时,我们就是一个蛮不讲理的孩子,恋人越爱我们,我们越不讲道理,这个时候到了考验一场恋爱的关键时期,要想超越这个时期,最好的情形是,一方面,我们明白自己的很多不良情绪不是因为现在的恋人产生的,而是过去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我们的恋人继续扮演着理想父母。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我们一直在循环,只要你努力,就能打破这个循环。”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一样需要被尊重的人,不要将恋人当的工具。“一个健康幸福家庭的建立,从恋爱择偶开始,学会认同,学会互相尊重,这两点对于能否从恋爱平稳升级到婚姻,能否建立幸福健康的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中讲到,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不过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对此,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启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或岳父岳母)、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岳父岳母与女儿)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一、糟糕的婆媳关系;二、严重的恋子情结。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也曾有过糟糕的婆媳关系。而那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让婆婆与其儿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家庭而言,”烦丈夫、爱儿子“,“‘没’丈夫、爱儿子“,”太愚孝、轻妻子“,都是不健康的模式,它们会很容易地把这种不和谐关系传递到下一代。子女终究要离开父母而生活,他们不该成为父母的最爱。父母的最爱,应该是夫妻彼此,这种爱的模式和气氛,更有利于构筑稳定健康幸福的家庭。(PS:由于历史和社会环境原因,我们可能很难改变我们的上一辈的价值观,但是我们可以努力纠正我们的价值观,尽力把健康的`家庭模式传递给下一代,努力在我们这一代,打破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

  书中也给了很多耳目一新的观点,例如溺爱的心理是宠爱自己。外表上看,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给予自己。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和自我成长。有一种溺爱叫包办型溺爱,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不只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时机,实际上他们对真实感受也常视而不见。他们这样做,会导致孩子眼中不信任自己的感受,令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结果就是,他们迷失了自己。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除了溺爱这个话题,书中还提到了“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爱的背后其实有一种恐慌,一些家长无法忍受孩子的倾向,无法忍受与孩子别离的规律。“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以爱的名义替孩子做选择,这会有极大的迷惑性。父母觉得做的对,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对抗。但是父母和孩子都会因此而苦恼,父母发现,他们必须一直为孩子操心,而孩子那么会经常感到闷烦,甚至还会有窒息感,就仿佛有人在掐着自己的脖子一样。这种窒息不难理解,因为父母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就是在从精神上掐死孩子的生命,并且,这种“掐”看上去是非常善意的。父母这样看,孩子也这样想,社会也这样认为。表象可能会欺骗人,内在的情感常常不会骗人,被掐得厉害的孩子常常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来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PS:有时候孩子对抗的并不是父母安排的内容而是安排本身,或许于此有关)“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好孩子易有两个恶果,一是叛逆期推迟,前半生为别人而活,后半生为自己而活,成心和父母、老师乃至单位领导对着干。二是缺乏生命力,太好的“好孩子”,会有一种通病,缺乏。因为,他们努力学习也罢,努力工作也罢,都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为了满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这种刻意的努力,是一种强迫性的努力,对努力来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大的热情,仿佛什么都可以失去,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他们兴奋(PS:佛系青少年或许跟这有关系)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举例很生动,剖析的也很深刻,以上只是摘抄了一局部,不再细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原书阅读。原本想写书评,谁知一不小心写成了书摘,弱化了评论。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读者看了原书以后都能翻开自己的五味瓶。这本书,用了《为何家会伤人》这个题目,我猜,他最想表达的就是,如果我们的上一辈家庭是幸福的,就让我们努力继承这种幸福,如果我们不幸继承了上一代的痛苦,就让我们努力把这个轮回链条在我们这一代的家庭里解开,别让他继续伤害我们的下一代。慎重理性的选择恋人伴侣、用心铸就和谐的夫妻关系、学用真爱帮助子女成长。

家的读后感6

  上周,在孩子班主任的推荐下,一口气啃完了《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作者武志红,作为知名心理学家和咨询师,用丰富的个案材料和专业的心理学原理,剖析阐释了很多家庭问题,例如婆媳问题,母子情结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等等,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原生家庭对下一代的诸多影响,同时作者提出了可以缓解问题的一些观点,例如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婆媳关系不只是婆媳关系而是三角关系等等。这本书引用的心理学专业理论较多,作为业外人士,有些地方看得迷迷糊糊,如坠云里雾里,但也有很多地方看得真真切切,如同亲身经历。这本书,对恋爱择偶、家庭建设、子女教育等方面,有很多指导意义。让曾经自诩“一切为了孩子“的我们这些家长,不得不自叹惭愧,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观念和教育理念。

  书中提到,“我们一生中会与许许多多的人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恋爱是我们生命中能自主建立的最亲密的关系。“只论亲密度,亲子关系一点不比恋爱关系逊色,但是亲子关系是天赐的,而恋爱关系却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正是因为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人生才有了意义。”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当然,恋爱不是对亲子关系的简单复制。实际上,我们不会按照现实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而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理想父母都有一个特点:能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恋爱的蜜月期,恋人会扮演彼此的理想父母,因为我们潜意识中会知道对方需要什么。但是,等蜜月期过后,两个人的距离到不能再近时,我们就会将恋人当作现实父母,以前对现实父母的那些不满,现在会转嫁到恋人的'头上,而且,在转嫁时,我们就是一个蛮不讲理的孩子,恋人越爱我们,我们越不讲道理,这个时候到了考验一场恋爱的关键时期,要想超越这个时期,最好的情形是,一方面,我们明白自己的很多不良情绪不是因为现在的恋人产生的,而是过去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我们的恋人继续扮演着理想父母。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我们一直在循环,只要你努力,就能打破这个循环。”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一样需要被尊重的人,不要将恋人当作爱的工具。“一个健康幸福家庭的建立,从恋爱择偶开始,学会认同独立,学会互相尊重,这两点对于能否从恋爱平稳升级到婚姻,能否建立幸福健康的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中讲到,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不过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对此,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启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或岳父岳母)、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岳父岳母与女儿)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一、糟糕的婆媳关系;二、严重的恋子情结。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也曾有过糟糕的婆媳关系。而那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让婆婆与其儿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家庭而言,”烦丈夫、爱儿子“,“‘没’丈夫、爱儿子“,”太愚孝、轻妻子“,都是不健康的模式,它们会很容易地把这种不和谐关系传递到下一代。子女终究要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他们不该成为父母的最爱。父母的最爱,应该是夫妻彼此,这种爱的模式和氛围,更有利于构筑稳定健康幸福的家庭。(PS:由于历史和社会环境原因,我们可能很难改变我们的上一辈的价值观,但是我们可以努力纠正我们的价值观,尽力把健康的家庭模式传递给下一代,努力在我们这一代,打破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

  书中也给了很多耳目一新的观点,例如溺爱的心理真相是宠爱自己。表面上看,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给予自己。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有一种溺爱叫包办型溺爱,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不只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对真实感受也常视而不见。他们这样做,会导致孩子眼中不信任自己的感受,令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结果就是,他们迷失了自己。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除了溺爱这个话题,书中还提到了“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爱的背后其实有一种恐慌,一些家长无法忍受孩子的独立倾向,无法忍受与孩子分离的规律。“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以爱的名义替孩子做选择,这会有极大的迷惑性。父母觉得做的对,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反抗。但是父母和孩子都会因此而苦恼,父母发现,他们必须一直为孩子操心,而孩子则会经常感到闷烦,甚至还会有窒息感,就仿佛有人在掐着自己的脖子一样。这种窒息不难理解,因为父母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就是在从精神上掐死孩子的生命,并且,这种“掐”看上去是非常善意的。父母这样看,孩子也这样想,社会也这样认为。表象可能会欺骗人,内在的情感常常不会骗人,被掐得厉害的孩子常常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来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PS:有时候孩子反抗的并不是父母安排的内容而是安排本身,或许于此有关)“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好孩子易有两个恶果,一是叛逆期推迟,前半生为别人而活,后半生为自己而活,故意和父母、老师乃至单位领导对着干。二是缺乏生命力,太好的“好孩子”,会有一种通病,缺乏激情。因为,他们努力学习也罢,努力工作也罢,都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为了满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这种刻意的努力,是一种强迫性的努力,对努力来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大的热情,仿佛什么都可以失去,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他们兴奋(PS:佛系青少年或许跟这有关系)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举例很生动,剖析的也很深刻,以上只是摘抄了一部分,不再细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原书阅读。原本想写书评,谁知一不小心写成了书摘,弱化了评论。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读者看了原书以后都能打开自己的五味瓶。这本书,作者用了《为何家会伤人》这个题目,我猜,他最想表达的就是,如果我们的上一辈家庭是幸福的,就让我们努力继承这种幸福,如果我们不幸继承了上一代的痛苦,就让我们努力把这个轮回链条在我们这一代的家庭里解开,别让他继续伤害我们的下一代。慎重理性的选择恋人伴侣、用心铸就和谐的夫妻关系、学用真爱帮助子女成长。

家的读后感7

  终于看完了山冈庄八写的《德川家康》。一共13册,共计550万字;出版社一册一册地“吊着”出,我一本一本地“追着”买,一章一章地“嚼着”看,成了近一年来生活中的乐事。该书从德川家康的出生写到他的往生,时间跨度近80年。准确地讲,德川家康生于1542年(明嘉靖21年),死于1616年(明万历44年),享年75岁。有趣的是,德川家康死的那一年,有三个世界级的大文豪离世:英国的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中国的汤显祖。更有意思的是,正是1616年,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建立了清朝(当时叫后金)政权。再往后过30年,大清八旗十万铁骑横扫中原,统治中国,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这造化变迁在全世界应的什么宿命格局?这里面有什么样的逻辑必然,还是纯属历史偶然?德川家康自1603年得到征夷大将军的名号,在江户开设幕府对日本的统治,直到1868年的明治维新结束。德川家康东征西杀一辈子,呕心沥血,历尽艰辛才结束了日本的"战国乱世",在打完“大阪夏之阵”后,含笑九泉,放心往生去了。真正做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日本的“战国乱世”起于应仁元年的“应仁之乱”,时间约在1467年;终于元和元年的“元和偃武”,时间约在1615年。战国乱世时间长达近一个半世纪。按说,“应仁之乱”的起因并不复杂,系室町幕府的足利将军家族围绕将军继嗣问题发生冲突所致。宽正五年(1464年),将军足利义政因无子,遂使其已在净土寺出家的兄弟足利义寻还俗作为养子(变态吧),改名足利义视,欲使其继任将军之职。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年,足利义政的正室在“千呼万唤”中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取名足利义尚。俗话说,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将军足利义政反悔了,想由自己的亲生儿子继嗣做将军。于是,两派于应仁元年(1467年)在京都大打出手,上演导致日本乱了150年的“应仁之乱”的大戏。此时,大海彼岸,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正处在明成化3年。成化皇帝是大明朝的第8个皇帝,名朱见深。此皇帝统治中国23年,是个仁厚的皇帝,史书说他“恢恢然有人君之度”。一般说来,明朝的成化及其后的弘治两朝为太平盛世。尤其这个弘治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个老婆张皇后。这个世界上的皇帝哪个不是“后宫佳丽三千人”?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可真少见。可惜,这么好的皇帝只活了36岁。与中国的太平盛世相反,此间的日本已经乱成“一锅粥”,由此,日本进入“战国时代”。这一乱,使得小小日本“豪杰并起”,“群雄争霸”,“一时多少豪杰”在日本的历史舞台上登台亮相。日本的国土面积虽小,却被分成一百多个“蕞尔小邦”,帮主被称之为“大名”。这些小国彼此毗连邻近,互争雌雄,厮杀不断,战事频仍,老百姓则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武士阶层却应运而生,靠嗜血打拼而大富大贵。由于危机无处不在,随时有被袭击的危险,现实所逼,武士们不能不对四面八方有十二分的警戒,谁也不信任。从那时起,日本的侦探术特别隐秘阴沉,精巧诡谲;几百年来积累使得日本人大半都是间谍天才。直到今天的商场上,日本人还喜欢用诈术和阴谋而牟取暴利。战国后期,众多豪强之中,最为突出者有三个: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织田信长生于1534年,死于1582年的“本能寺之变”;丰臣秀吉生于1536年,死于1598年。就是这个崛起于草莽之间的“猴子”,指挥大军于1592年开始,两度进攻朝鲜,并企图征服中国。当然,结果不言而喻,丰臣秀吉一败涂地。在这里用毛老人家的两句诗最恰当不过: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不过,丰臣秀吉这个日本的“平民太阁”乃风云际会的时势英雄,死时留下了颇有内涵的辞世歌:露落露消我太阁,浪花之梦梦还多。细品觉得蛮有庄周的哲意玄想。算起来,丰臣秀吉小织田信长2岁,比他多活了12年,当了几年关白、太阁,享尽人间荣华富贵,比织田有福气;德川家康比他两都小,小织田8岁,小丰臣6岁;比他两长寿,活了75岁。有人用一句通俗的比喻讲:如果说日本的统一和太平盛世是个白面馒头的话,那么,织田信长是种麦之人,丰臣秀吉是磨面和蒸馒头之人,德川家康是享用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之人。这样讲来,德川家康比前二位更有福气,大受幸运女神的眷顾。这有点类似司马昭或朱元璋得江山的'历程。

  日本的战国乱世,是袖珍版的《三国演义》,且比“三国”乱的时间长,整整乱了148年。德川家康亲历了其中的下半叶时光。德川家康亲眼看到乱世之中的芸芸众生如何命贱草芥,生灵涂炭;众多大名之间征战不断,滥杀无辜,豺狼当道,强梁横行;当权者草菅人命,老百姓生不如死。充满罪孽和血腥的人世间如同人间地狱一般。再加上,德川家康本人自出生起,命运多舛,忧患重重。3岁便与母亲分离,6岁就被送出去做人质,途中又被劫持到敌方,随时都可能被砍头,在生死之间的炼狱中一呆就是2年,期间父亲又不明不白被杀,自己成了孤儿。刚在一个地方呆习惯,又被作为人质交换到另一方。这回呆的时间更长,度过了整整青少年时代的10年时光。在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感知世态炎凉和生活的艰辛。对于老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苦难,感同身受。这是从小养尊处优的其他大名所不能及的。在他身上正应了孟子的一句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从小立志要结束这魑魅魍魉群魔乱舞的战国乱世,开创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还老百姓以康乐的生活。其立志弘远,心雄万夫,足智多谋,胸襟沉毅坦然,气宇轩昂;又忍常人难忍之事(德川家康讲百忍成精,千忍成神,万忍成佛),吃常人难吃之苦;且能等待天时,用时间来消耗对手;充满权谋机变,以活人之法去杀人,虽杀不怨;为人稳重宽厚,思维慎密深刻;对人性之思考透彻骨髓,参透人情世故;在四方征战中,关心民生大计,注重休养生息;服人以德,不唯力取胜。德川家康是一个乱世之中的有德战神,他清楚王和霸的区别,也明白胜和败的辩证,更通晓进与退的微妙。就是这个人把日本打点得安安静静,妥妥帖贴之后,毫不拖泥带水地离去,正说明他乃天命所归,肩负使命并完成之。日本有今日的繁荣,与他结束乱世,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有很大的关系。在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人口由1600年的1200万,增长到1700年的3000万,到江户末期的1868年,日本人口达3300万;这种速度的人口增长对于日本孤岛,山地占80%的现实状况,颇能说明问题。

  诚然,他所建立的德川幕府政权并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开放的;相反,还有些闭关锁国和*策。但有德川幕府作为前奏,才使得日本今日的君主立宪制完善、公正、稳定,为全日本人民所认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和英国的相类似,都是封建势力和新生的资本势力相互妥协求同存异的结果。这种妥协在中国就难以变为现实,中国人的要么好上天,要么坏透顶的成王败寇之习惯思维,一定是一个王朝推翻并赶尽杀绝另一个王朝,一定是不共戴天。德川幕府还有一个贡献,就是开发建立了江户城,即今天的东京。东京有今日的繁华富足,全拜德川氏所赐。

家的读后感8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忽然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家》这部小说是巴金为他的哥哥写的,并且以他哥哥及他的事为原形,巴金的哥哥就是觉新的原形,懦弱和无奈,但他哥哥三十几岁就服毒死了。巴金的哥哥也曾爱过一个少女但父亲用抓阄的方法决定去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他爱他的妻子,但终因别人的鬼话不得不把待产的孕妇送到城外荒凉的地方,忍受着这一切不义的行为。他知道他已走到深渊边,但就是不愿意去走另一条新的路,只顾着向深渊走去,这和觉新是一模一样的。

  而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

  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

  虽然他哥哥是这样的不愿意死,因为他写了三次遗书,又撕了三次,但终于写了第四次,字里行间控诉着“我不想死”,但终究还是走进了深渊。与觉新一样,觉新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最后在压迫下痛苦的死去。

  而小说中的另一个典型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说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觉慧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进行的斗争。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此外《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其实,巴金写觉新、觉民、觉慧是想体现三种不同的性格,他写梅琴、瑞玉、鸣风,也是想体现那个年代,不同的女人、不同的思想,但都是同样的约束和封建。鸣风倒没什么原形,只是灵感来自于巴金家后来一个叫翠环的丫头,寄饭在他们家,当有一个远房亲戚要取她去做小老婆,被她严词拒绝,后来她快乐的嫁给一个农夫,虽然很贫穷,但只有无价的快乐和幸福。鸣风是从这迸发出的灵感从而塑造了这人物,由于封建礼节约束,湖水成了她的最终归宿,这是一个悲剧,也是美好的结局,没有屈服,而是自已选择归宿这就是很勇敢的,在那个年代来说。而最后出嫁的婉儿,也是这场悲剧是一个替代品。

  可以说这整本书说的都是一个家庭悲剧,一个被封建礼教约束的悲剧。

  合上《家》的最后一页,思忖良久,感慨颇多,最终写下这篇文章,借以抒情。 闭上眼睛,首先想到的是要为自己做主的觉慧,他苏醒在五四思潮的冲击下,成长在一个封建思想的家族中。他饱有自己的思想,不盲从,敢反抗。他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追求。他知道,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自己行为的支配人。《独立宣言》中曾这样阐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觉慧“自己把幸福拿过来”正是对自己权力的追求啊!

  法律只有在不断的修订后才能得到完善,社会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之后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出现像觉慧这样叛逆者的形象,对于社会的弊端加以发现而去反抗,社会才能得以进步。不去迎合,不去逃避,不怨,不屈,而是自己去面对,去反抗,去呐喊的觉慧令我印象深刻。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和鸣凤的爱情。即使鸣凤知道,婢女是不能和少爷相爱的,即使鸣凤知道,他们的爱是没有结果的,就算她知道,觉慧的爱摇摆不定,随时可能离开的,但她依然深深的爱着觉慧。其实她一直明白,做下人的便要好好侍奉主子,自己一辈子的命运也是掌握在主子手里的。(“虽然这其间流了不少的眼泪,吃了不少的打骂,但毕竟是很平常的”)下人的惯有思想操控着她,使她并不抱有反抗的念头。不,也许是在她的潜意识里还没有“反抗”这个定义,但当她和觉慧相爱时,这种情绪就产生了。“我只求你不要送我出去。我愿意一辈子在公馆里头服侍你,做你的丫头,时时刻刻在你的身边”。鸣凤对觉慧如此深不可测的爱,给了她难以估计的勇气和力量。

  于是就在那一天,鸣凤带着觉慧轻轻的一吻和“再过两天”的承诺,在湖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着在黑暗中发光的湖水,往事一幕幕在鸣凤脑海中浮现……她揩了揩脸上的泪水,凄楚的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不久,湖水又恢复平静…… )这就是鸣凤反抗的爆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没有屈服,却把生命献给了真挚的爱情。这条路的选择,也许她永远也不明白究竟因为什么!但是,也许她明白,她是为了追求幸福,自由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而死,她是为了反抗封建家长制而死!

  再者带给我深刻印象的恐怕就是觉新了,《家》的艺术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觉新形象的塑造,觉新是这部小说中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在他的身上,既存在着作者对他的批判,也充溢着作者对他的同情。他是处于时代转折点的封建家庭和礼教的牺牲品,是一个没有着“青春”的“青年”。一方面,他在理论上接受“五四”的新思潮,新观念。;另一方面,处在“长房长孙”的他深受就道德与伦理的毒害。他的内心充满着不安与矛盾,有着“哈姆雷特”式的矛盾。

  还记得觉新与觉慧的对话“你对爷爷说了些什么话?你为什么不先告诉我,就跑去对他说?你真笨!”觉新抱怨觉慧道。

  “笨?我正要叫爷爷知道!我要叫他知道我们是‘人’,我们并不是任人割宰的猪羊。”

  觉新明白这些话是对他发的,他听起来有些刺耳,刺心,但是他也只好忍受。他说不出他的苦衷。他知道他纵然诚恳地向觉慧解释,觉慧也不会相信他。

  觉新是真诚的爱着兄妹们,但是,他所固有的,受旧思想,旧文化所毒害的觉新难免会和受新思潮支配的觉慧有所冲突。就在这一刻,他们的矛盾爆发了。由内心中的矛盾演变为了激烈的争吵,不是觉新不忍让弟弟,也不是觉慧不理解哥哥。而是新旧潮流的对撞,思想上的水火不容。一边要门当户对,一边却讲婚姻自由;一边人生而平等,一边却父母为上;一边是中国的5000年封建遗风,另一边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潮。真可谓是冰炭不相容啊!

  《家》,不仅有家里的感情社会纠葛。《家》,不仅有人物的不同境遇。《家》还有着社会政体之间,东西文化的发展与对撞。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层次的讨论。

  读罢《家》,内心感慨颇多。思绪沉重,难以提笔,由以此文,抒发自己最真诚的情感,向巴金致敬。

家的读后感9

  一、儿童艺术创作方面有丰富的支持策略。

  在学习环境方面,有:布置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固定的艺术区角;提供一系列的丰富多样的工具与材料;提供足够的、方便取放的收藏空间;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展示儿童的艺术作品;让儿童把艺术作品带回家等。在一日生活中:将艺术活动融入儿童一日生活中;为儿童的深度探索(包括对材料和工具和程序的探索)提供时间。在成人与儿童的互动中:重视过程胜于结果;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倾听儿童对其作品的解释;平衡儿童发起的活动与成人发起的活动等。

  在材料提供上建议分为二维媒介和三维媒介。

  二维媒介——材料和工具包括绘画类的水彩笔、毛毡笔、蜡笔、粉笔和黑板、木炭条、铅笔、彩色铅笔、油画棒、印泥和印章、电脑绘画程序等;水彩画类,使用三原色白色黑色、水彩颜料、手指印画、液体颜料和皂片、画刷、用来做记号的数字、牙刷、棍棒、羽毛、输液、面前、细绳、瓶盖、橡皮筋、鞋带等;容器类有浅杯、饼干罐、酸奶罐、小碟、桶等;纸张类的有白色画纸、答卷屠夫纸、牛皮纸、各色美术纸、横格纸、方格纸、手绘纸、滤纸、净面或者彩色玻璃纸、报纸、杂志、卡纸、纸板、纸袋、包装纸、礼品纸、薄棉纸、金箔纸、蜡纸、皱纹纸、壁纸小张、纸管、纸盘、硬纸盒、礼品盒、卡片、贺卡、明信片、信笺信封、各种回收的纸张等。

  三维媒介——材料和工具包括制模与雕塑,粘土、面团、橡皮泥、湿沙、天然染料、蜜蜡、模具、胶合板纸板、塑料袋、塑料卷等;混合媒介和拼贴画,有各种尺寸和形状的盒子、纸箱、纸板或塑料管、鸡蛋盒、彩带、绳子、织物、鞋带松紧带、扣子金属片珠子、晒衣夹、木头碎片、泡沫塑料碎片、干豆子干面条、棉球、旧袜子长袜、不易打碎的小镜子、木头、棍子、树叶、草、树皮、贝壳、鹅卵石、石头、松果、羽毛、吸管、空线轴等,以及剪裁工具:小刀、剪刀、打孔器;固定工具,浆糊、胶水、胶棒、订书机、尺寸和形状不一的曲别针、透明胶、各种宽度和颜色的作画护条、橡皮筋、纱线和细绳、金属线、用于编制的大头针和线等。

  在儿童表达自身的艺术感受时,建议发展一套讨论的语言。让儿童的评论感到安全和放松:让儿童使用简单而又熟悉的语言能够帮助儿童关注自己和他人的艺术作品的质量,简单的描述性语言也能够扩展儿童一般的观察与语言技能,在关于艺术元素的谈话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些简单的艺术语言引入谈话。语例如下:

  色彩:不仅作品中有色彩、家具、衣服、身体和自然界中都有色彩,可以从多种角度评价色彩的变化与组合,包括色相、纯度、色温、明度、深浅、对比;线条:不仅印刷物、绘画作品、比那只取和其他艺术形式上都有线条,我们的衣服、儿童的积木、墙壁、窗户,以及房间的装饰物上都有线条,如线型、起始、特征、长度、对比等;形状或形式:可以认出一些形状,评论一下不规则的形状,并且描述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大小、名称、实心、关系、开合等;彩纸,因为儿童依赖与感官体验,所以他们对不同材质的物理感受十分敏感,艺术作品不仅不同于它真实的物理材质,也不同于他所表现的事务形象的质地效果,可以帮助儿童关注艺术作品的外观形象是如何表现它所描绘的事物的感觉的,例如,外露的还是内因的、硬度、糙度、规则、反光等;空间:在每天的生活世界里,儿童都在形成他们的空间意识,你的评论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一套语言,来表达他们所见事物的方位,谈论他们的方位移动。劲儿,你可以帮助儿童运用这些概念来解释艺术家是如何李永和表现空间的,例如:距离、定位、界线、满余等;设计:当儿童能够做计划时,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或者有设计的来做一些事。你的评论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艺术家也是有计划的,这样艺术家才能将不同的元素纳入作品中,并在这些元素之间形成彼此的联系,例如:对称、重复、交替、变化、夸张等。

  二、高宽课程提倡单项深度法。

  作者首先批评了一次使用过多材料的艺术教育方法,接着提出了艺术教育中的单项深度法。单项深度法以儿童为中心,而不是以艺术为中心。他重视儿童的艺术探索过程,而不是最终的作品。他主张儿童对一种或这一类艺术材料或媒介进行深度的持续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例如学会解决问题、与人交往、形成审美判断等。单项深度法的基本结构与序列为:引入、拓展、创作与反思。

  艺术是一种重要的表达途径,儿童可以借助艺术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感,以及她们的体验、想想与理解。当儿童开展艺术活动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氛围。如果材料变更频繁,儿童便不能了解每一种材料及工具的独特特征,而深度探索的机会会带来高度复杂与惊喜的艺术作品。

  引入,儿童首次遇到一种材料或者一个艺术概念,这是一个与爱来、工具和想法逐渐熟悉的过程。引入阶段的长度取决于儿童对材料及其用法的熟悉程度。探索可以多种方式开展——介绍材料本身,餐馆工作是,激发儿童对事物的审美特征、材料的具体特征或者美学概念的兴趣等一系列体验活动。

  拓展,是指扩展儿童的兴趣、知识、技能、对材料的审美意识或者对艺术概念的.体验的过程。拓展目标是增进儿童对材料及其特征的了解。拓展借助视觉、听觉、动觉与感官刺激进行。儿童对一种媒介的体验可以由多种方式加强——故事、诗歌、谜语、散步、音乐、声音、舞蹈、运动、角色扮演、补充材料和额外的工具等。运用具体经验与直观教具,教师能帮助幼儿饶有兴趣地学习材料的物理起源与历史文化景况。通过与其他领域的发展建立关联,儿童对材料的直接经验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扩展。

  创作,就是制作艺术品,是引入材料、拓展经验之后达到的高潮,是儿童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创意有许多来源,创意可能来源于材料本身,也可能来源于媒介以外的经验或目的,将媒介的特性内化之后,儿童转向去表现创意或者执行任务。创作某件东西是一种内在的愿望,对大多数儿童来说,步入创作阶段是他们艺术探索与游戏意图的自然结果。

  反思,反思意味着感知、思考、分享、评价每一步行动,教师不断帮助儿童思考他们围绕自己和他人的作品的所见、所做、所感。反思在分享和讨论的情境下是自发的、自然的,教师应在儿童思考艺术时为之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充分尊重和接纳儿童的想法和观点。我们应该了解,反思能力与其他心智技能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像儿童能够充分参与回顾活动,这需要时间、经验与成长。

  单项深度法认为,引入、拓展、创作和反思是实现更有意义的目标的手段,也就是说,艺术是儿童个人成长与自我表现的一条路径。

  高宽课程提倡让孩子具有高度的热情和广泛的兴趣,让儿童主动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获取关键经验中学习。儿童在成人支持和引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探索是,学习效果最佳,“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我是儿童艺术家》,结合具体的实例和照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宽课程理念下孩子们关于可回收材料、纸张、粘土、面团等材料的使用与探究,运用了引入、拓展、创作和反思四步法。单项深入法,让幼儿较长时间地开展同一主题活动,并且持续的深入钻研这一主题,这个主题就会充满挑战、发现与冒险。同时这是避免压力、肤浅与分心的一个途径。艺术课程按照这种有品质的发展序列进行的话,儿童就能够获得成长与满足。

家的读后感10

  《家》作为巴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中国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标志着巴金思想、艺术的最高成就。

  《家》主要讲述了拥护新思想的青年人与封建大家长的斗争和以高觉新为代表的既接受新思想又逆来顺受,奉行“作揖主义”的矛盾群体在社会转型期中的艰苦挣扎,以及封建家长制的不断没落。

  《家》里的感情激流之所以特别能扣动人们的心扉,那是因为作品里许多悲惨的情节,大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其中浸染着作者强烈的爱和恨。看过《家》的人以及了解巴金先生生平的人都隐约感觉到《家》是巴金老先生根据自己青年时期的背景经历写成的,高觉慧的身上有巴金先生的影子,而高觉新则是巴金先生因破产自杀的大哥的缩影。

  其次,在情节结构方面,小说擅于把众多的人物、自相的矛盾和纷繁的事件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幅富有时代特点的生活画面。

  再次,在人物塑造方面,小说里的青年大都有见月伤怀、感花流泪的时代忧郁症,但作者却从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中,写出了他们绝不相同的风情神采,从而表现了鲜明的性格特征。

  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免不了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个性鲜明,充实饱满的典型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使典型形象不断丰满起来,《家》——不是以跌宕起伏取胜,而是从各个细节,各个侧面去塑造人物的典型性,让每个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从纸上走出来,归位于真实环境中的各阶层人群。

  在对比中刻画人物性格,是《家》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作品通过不同性格的反比,相近性格的类比,以及同一人物在不同境况中的自比,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和复杂性,以及人物性格之间的对立和差别。这种对比,常常通过在同一事件或场面中各人的不同表现得到展现,这就使不同的性格或同一人物的不同侧面在映衬中更加鲜明。比如,写三兄弟都不相信“血光之灾”的鬼话,但觉新“担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含泪依从;觉民要觉新去讲道理,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觉慧态度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三人的不同性格,表现的多么明晰。又如,写士娼出生的连长太太到高家借住,克明维护家庭的和自己的尊严,大胆卫道护法;克安明哲保身,溜之大吉;克定却想入非非,意欲引狼入室。刻画同是卫道者的不同面目和心态,入木三分。

  《家》在刻画人物方面最显著的特点,还在于对于人物心理、情绪的剖析和内心活动的挖掘。这方面充分体现了巴金心理描写的才能。《家》的心理描写,主要采用了四种方法:

  一是有浓郁抒情色彩的长篇独白。最精彩的是描写鸣凤投湖前哀诉无门的心理活动。作家透入鸣凤的内心看她起伏的思绪,又投过鸣凤的内心看周围的世界。这篇字字含泪、句句含情的独白,清晰的展示了这个美丽、善良、真诚、纯洁的少女丰富的精神世界及其变化活动的脉络,揭示出她即将告别人世时最为恸人的情绪和心境。

  二是人物之间倾诉衷肠的大段对话。这种对话不是独白式的自语,而是在特定情势下急于让人了解的倾诉。比如,梅对瑞珏带泪啼血的诉说。这个绝望的青年寡妇对知己敞开了她那心死意灭、凄凉酸楚的内心。

  三是梦境、幻想等潜意识的`展露。写鸣凤死后觉慧做了一个梦:衣着华丽的鸣凤,已成为富家小姐,仍爱着自己,但她父亲要把她嫁给一个中年官吏。他俩划着小船逃走,但风急浪高,难以前行,鸣凤的父亲又开着汽艇追来。鸣凤被抢走,小船破碎,自己溺入水中。这个梦意味深长地显现了隐蔽在觉慧心灵深处的思绪。梦中的大河、巨浪、小船、汽艇都含有象征的意义。

  四是动作、神态等细微变化。作家不直接写人物的内心,只描写他的外在表现,从中反映心理的变化。比如写觉慧因参加学潮遭祖父囚禁,他在天井的梅花旁“伸手折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里用力折成了几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来放在手掌心上,然后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这情不自禁的动作,使他得到一种毁坏的满足,表现出他内心极度的愤怒、痛苦和由此产生的茫然的反抗情绪。

  《家》中的这些人物,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渗透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寄托着作者的美学理想。觉新、觉慧、鸣凤、高老太爷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有口皆碑的艺术典型。

  其中,“觉新性格”已成为失去自我、具有双重性格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代名词。高觉新,用巴金先生的原话说“觉新在一房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命运就决定了。”这介绍觉新的第一句话就奠定了觉新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或许愈是如此,愈让人觉得深刻,他的前程断送,他的幻梦破灭,让人为之扼腕,更为之气愤,因他的懦弱,因他的逆来顺受。“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他只是点头,可是后来回到自己的方间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头哭”,这样委屈自己的一个人让人觉得可怜又可气,而正是这样的性格特质也为他日后的不幸埋下了伏笔。高觉新是高家唯一一个的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矛盾体:一方面他是一个旧家庭里暮气十足的少爷,一方面又是一个接受新知识的青年。而正因为他本身处于这样的矛盾之中,当他处于分界点上而又无法把握平衡时,便会给他招来更多的痛苦和挣扎。当旧家庭和新思想发生冲突时,他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受到长辈的讥讽和压迫,又要忍受兄弟的责难和不解。正是因为这种不幸,赢得了更多读者的关注。

  紧接着所谓的祸不单行的事情在高觉新的身上发生了。梅在唤起了他的痛苦记忆后,因为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心力交瘁而死。诚然,无法再寻找到另外的幸福,只能在自怨自艾中香消玉殒。封建制度这个罪魁祸首将责任推到了觉新头上,觉新为了他早年的懦弱坦然的接受了,他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反抗,他痛恨自己,他向梅忏悔,我们暗自窃喜,觉新终于觉醒了,我们由衷的期待着他与封建家庭决裂,然而我们始终没有等到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心爱的人接连死去,只是让他轮流替换着后悔罢了。自始至终,所有的读者都被觉新无奈的矛盾牵绊着。总之,觉新是一个渴望进步但又缺乏斗志的新旧重叠的少爷。

  《家》之所以能刻画出生动丰满的人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巴金熟悉他描写的那些人、那些生活。他曾说:“要是没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书中那些人物却都是我所爱过的和我所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在坚实深厚的生活基础上,独具匠心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他笔下的人物怎能不血肉饱满、栩栩如生?

  除人物塑造的特点外,《家》的情节结构也很有特色。全书头绪虽繁但脉络清晰,主次分明。以高家内部为主,又穿插着青年们的社会活动。高家内部以觉新三兄弟的遭遇、命运,特别是婚姻爱情为主要线索,又交织着其他人物、事件、习俗,构成一幅严谨而又丰富的生活画面,生动地展示出封建家庭的丑恶和腐朽,倾轧和迫害,反抗和斗争。前六章中主要人物或直接出场,或着重提到,主要情节线索初见端倪,或埋下伏笔。此后各章,波涌浪叠,不断掀起浪峰,直到瑞珏之死,形成高潮,最后以觉新初步觉醒,觉慧出逃终篇。显示出大家庭的没落和新一代力量的生长。

  巴金是现代语言艺术大师之一,他为青年而写作,他的语言散发着青春的新鲜气息。《家》能赢得无数青年读者的心,也得力于它那充满抒情气质的语言。它的语言,有别于鲁迅的清峻简约,也不同于茅盾的细致缜密,更异于老舍的幽默机趣,其主要特色是清丽、流畅、明朗、自然。《家》的语言渗透着作家浓烈的爱憎之情,真挚的感情随着流畅自然的文字跳荡,扣击着读者的心扉,使读者情不自禁地为书中人物的命运痛苦或快乐,忧郁或悲愤。

家的读后感11

  近两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网络词汇,“干饭人”,因为词语自身带有的戏谑和嘲讽的意味,一时风靡全网,但从这个词语字面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人们对吃饭这件事本身的热爱。中国是一个与吃关系密切的大国,似乎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人爱吃,也会吃。中国人历来是和吃分不开的,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产生了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以及炒、爆、熘、炸、烹、煮、炖等十几种烹调手法,连相声贯口,也是关于吃的。从大街小巷,到高档餐馆,无处不透着烟火气息。影视中,几年前,央视拍过的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受到了国人广泛的追捧,其他美食节目紧随其后,如《风味人间》、《人间一串》等也都受到好评和热议。至于在文学里,古典小说的代表《红楼梦》就介绍了多达几百种的美食,就连《水浒传》中各位英雄好汉出行集会,也少不了来一壶酒和二两牛肉。到了现当代文学,只要涉及到日常生活的,也都离不开对吃的描写,尤其是半夜阅读汪曾祺、梁实秋的文章,更是一种甜蜜的折磨。以至于有人说,中国人读书,读的就是一个吃字。

  但同时,中国人也对吃嗤之以鼻。吃货这个词自产生起便经久不衰,但显然这并不算一个完全正面意义的词,同样的还有“饭桶”“好吃鬼”等更富贬义色彩的词语,而现代人所常用的“老饕”“饕餮”也是源于一种贪吃的怪物。中国人为什么会对吃有这么复杂的情绪,既爱又恨,既鄙夷又倾羡?陆文夫的《美食家》探讨的就是人们对吃的这种复杂的情感与态度,正是在不同情感态度的矛盾冲突中,产生了伦理的困境。

  《美食家》是当代作家陆文夫在八十年代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围绕着吃的不同见解,书写了穷学生高小庭和资本家朱自治之间近四十年代恩怨纠葛和境况变迁。全书采用第一人称,以高小庭的眼光视角全景式地展现了苏州美食的变迁。书名中的“美食家”指的当然就是朱自治,在解放之前,是个地地道道的资本家,而且是个不事生产只管收房钱的房屋资本家。书中是这样描写他的,“对此却是一窍不通,他连自家究竟有多少房屋,坐落在哪里,都是糊里糊涂的”,“尽管朱自冶有足够的钱来顾嘴又顾身,可他对穿着一事毫无兴趣”,他唯一感兴趣的只有一个“吃”字。为了吃上朱鸿兴的头汤面,天不亮便揉着眼睛出门,他清楚地知道哪一处有什么美食,有时为了吃上一道菜,情愿转遍整个苏州城。尽管朱自治是整个城市房东的缩影,这个人物形象在现在看来,也仍蛀虫一般的存在,是整个社会的吸血者,但对于具体的人物来说,似乎他除了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外,几乎没有做过什么坏事,还很有人情味地让远方亲戚高小庭一家,免费住在他的房子里,同时还特意关注了高小庭年迈的奶奶,多给了高小庭跑腿费以便给奶奶买糟肉。就这样一个糊里糊涂、一生只为口食奔忙的人,看起来怎么都不像是一个坏蛋。可以说,朱自治是一个既复杂又单纯的人物,复杂的是他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背景,但具体到个人身上,却又是十分单纯,就连之后他结婚,也是为了吃,也算一种初心不变了。

  按道理来说,“民以食为天”,然而高小庭和朱自治的矛盾就出现在这个吃上。矛盾最开始,可能源于对比。同在一个屋檐下,朱自治天天吃的是山珍海味,而高小庭一家却只是粗茶淡饭;如果主人公高小庭流露出一点想要吃东西的倾向,便会被母亲骂做“好吃鬼”,而更加“好吃”的朱自治却被认为是有福气,由此产生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因此,高小庭和朱自治对于吃和美食的看法产生了割裂。高小庭认为吃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人不应该只看重口腹之欲,然而朱自治却认为吃是天下顶重要的一件大事,而且也不是为了填饱肚子,只是为了“品尝那一点滋味”。矛盾是在吃上面吗?有很大一部分是的,高小庭自小接受的便是反好吃的教育,而且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也不支持他纵情享乐,但人的天性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正如书中高小庭朋友丁大头说的那样,“资本家说清炒虾仁比白菜炒肉丝好吃,无产阶级尝了一口之后也跟着点头”,可见人的舌头并没有什么区别,对美食的看法是趋同的,就连高小庭在襁褓中的孙儿,也会自主地选择更好吃的巧克力。所以可以看出,虽然高小庭和朱自治的矛盾表面上是源于吃的,但本质上还是不同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以至于之后朱自治让高小庭去跑买小吃,进一步加剧了矛盾的升级,促使高小庭离家北上。但高小庭在掌握了权力之后,也并没有实质上对朱自治造成伤害,对饭店进行改革,想到的也是改造朱自治等人好吃懒做的毛病。在书中,似乎所有人都在自己所处的身份地位上作出了应当的抉择,但结果却造成了双方的痛苦。很难说清高小庭和朱自治谁对谁错,或许两个人都没有错,那么只能归罪于时代的生产资料不足和阶级矛盾了。

  书中情节,主要通过三段矛盾冲突来推动,即高小庭与朱自治、高小庭与饭店顾客、高小庭与孙儿之间的矛盾,而其中以高小庭、朱自治的矛盾为主要矛盾。书中高小庭与朱自治经历了矛盾冲突激烈、升级和缓和的几个过程,但实际上朱自治这个人物几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吃,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那么,变化的只有高小庭自身了。虽然书中所写的都是高小庭和外界的矛盾冲突,但实际上却是高小庭自身内心的矛盾冲突。相比于朱自治的不变,高小庭则是变的,那么所谓的矛盾与困境,就是高小庭一个人的矛盾与困境了。实际上正是对于吃看法的矛盾造成了高小庭的矛盾困境。高小庭自小接受的便是反好吃的.教育,认为好吃懒做是不对的,贪吃是错误的,在现实生活就不自觉地将身边的朱自治作为了反面例子,并有意识地走向了另一个反面的极端,即鄙视一切好吃的东西,鄙视一切贪吃的人。但是高小庭内心也认为自己的做法并非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人总要吃东西,如果没有吃的东西人也就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在高小庭接手了大饭店之后,也意味着他真正开始融入了这个社会。在朋友丁大头到来之后,一方面他觉得不该太过讲究吃食,另一方面他又觉得粗陋简单的吃食不能够用来招待朋友。可以说,高小庭对吃的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变化。以自然灾害为分界点,高小庭对吃的态度分为鲜明的两段,在此前,他要求大饭店只准备些劳苦大众能吃得起的东西,认为无产阶级的饭店就应该完全服务于无产阶级,而菜品是不重要的;而在之后,他松动了之前订下的规定,大饭店也可以做些“精细”的食物了,他明白了人的舌头是没有区别的,清炒虾仁自然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爱的,能让阿二父亲这样的普通大众一品美食也未必是坏事。文革之后,他重又回到了大饭店,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旅游、吃食成为了一时的风尚,高小庭也开始对饭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是这次改革是朝着解放之前的形式改革,不仅完全恢复了大饭店曾经的菜品,甚至还付钱请曾经赶走的大厨回来教学。

  高小庭变了吗?是,或许不是。从外表做法上看,高小庭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吃的态度也大相径庭,但从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来看,其实高小庭并没有变,他一直挣扎在关于吃的困境之中,对朱自治的看法也是“弄到后来我一无所长,他却因好吃成精而被封为美食家”。一方面他是反对吃的,也怨恨朱自治这样的人,但另一方面他也不很认同自己的做法,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做法。高小庭的内心矛盾或许是许多中国人内心的矛盾的体现,即使是在物资相对丰富的今天,这种困境也仍在延续,无法解决。有人说,高小庭和朱自治可以看成是作者陆文夫的两面,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人的一生都在平衡吃与不吃关系,过于追求吃或许就成了为食物的奴隶,而完全不追求吃生活该多单调乏味啊,或许某方面这也可以看成是天性和理性的矛盾冲突。

  写于:20xx.12.16

家的读后感12

  这个故事的开篇有一场大雪。呼啸的风,狂怒的雪打击着路上的行人,一切都显得毫无意趣,正如原文所说:似这风雪会长久地管治着世界,明媚的春天不会回来了。觉民和觉慧两兄弟在这风雪里一起往家走,他们听着凄厉的风声却不似旁人一样怅然麻木,因为这俩位有“新思想”的青年是积极的,他们想要把握自己的人生,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初读这一段,你很难不被两兄弟这种乐观上进的情绪所感染,他们的力量在作者巴金描述风雪的笔触下是那样的鲜明动人。可当我读完这本《家》,回顾此处却不禁胸闷,觉民和觉慧的“敌人”远比他们想象的可怕强大,这个开头比起讽刺更充满了巴金先生的感叹。

  巴金先生在序言里写:生活不是一场悲剧,它是一场搏斗。他要展开给读者看的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自然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我们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构成的生活的激流是如何地动荡了。

  在这生活的激流里,让我影响深刻的人物有两位,一位是高家的长房长孙高觉新。觉新的人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从小直至中学毕业。这个阶段的觉新是很幸福的,他还没有卷入残酷的命运,在那个时候,觉新是很出众的。“他生来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颖,在家里得着双亲的钟爱,在私塾得着先生的赞美……他在爱豆环境中渐渐地成长……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他对花香很感兴趣,大手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继续研究,他还小到德国去留学。”可见觉新在少年阶段是同他的弟弟们(觉民和觉慧)一样积极的,他也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正如正文所写“他的脑子里充满了许多美丽的幻想。在那个时期他是为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如果没有大的变故,觉民将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走上人生的坦途。

  但命运却同觉新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进入自己人生的第二阶段:因为长辈们在麻将桌上的矛盾,他失去了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与一个不相识的女子结婚,荒谬的是这段婚姻竟然是由抓阄来决定的,这可怕的做法可谓摧毁了觉新的一生。出国留学的梦想化为泡影,他在父亲的安排下过上大少爷应有的生活,也不得不承担起大少爷应负的责任,他必须得撑起这个家。“虽然他的肩膀还是那样稚嫩,可是他已被剥夺了青春,他必须要面对大家族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许多有形和无形的箭开始向他射来……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最开始的他没有选择沉默,“他愤怒,他奋斗,他以为他的行为是正当的。然而奋斗的结果只给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

  觉新的斗争毫无结果,反而使这个青年更加疲惫,觉新无疑是茫然的,无助的,最后这个原本憧憬美好未来的青年畏缩了,原本温暖如冬夜里的篝火的家化身成一只巨大的手把他从光明的地方拽走,无数的眼睛在他的头顶上监视他,仿佛他不留神就会把他撕碎。可是这一切无法逃避,作为高家的大少爷,他要撑起这个家。于是他选择敷衍家人,按她们希望的那样活着,“他牺牲了一部分时间去讨她们的欢心,只是为了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他苟且度日,把曾经的梦想抛弃,他无助地在这个大家族里周旋,觉新采取的是“无抵抗主义”,这绝不是他的初衷,但却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

  觉新在面对事情时过多的选择了忍耐,他屈服于旧传统。为此他的修学梦碎,他心爱的梅小姐另嫁他人,深爱的妻子惨死郊外,甚至连最后一面都不能见。他忍耐的旧传统给他的打击更使他畏惧屈服,这样的恶性循环让觉新感叹:“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只有牺牲的资格。”读后感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任凭懦弱的自己被黑暗的社会蚕食。觉新的悲剧是有黑暗的`旧传统社会的铺垫,但在我看来,他的懦弱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是巴金先生给我们的一个例子,是一个顺从于“生活就是一场悲剧。”的人。他是不同生活搏斗的,在这生活的激流里,觉新只有被吞噬的份。

  觉新的弟弟觉慧是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他作为高家的小辈在学堂里汲取着新的思想,与懦弱的哥哥不同,他是敢于同生活搏斗的,他追求个人反抗,人权平等和人道主义,他不屈服与封建家长制,敢对当家的大哥觉新怒吼,“你们的思想是新的,行为却是旧的。”幼年时期,他虽然过着少爷生活,却乐于与家中的下人接近,他对这些穷苦的人怀有深厚的同情。“五四”时期,他和二哥觉民从《新青年》等先进的杂志中接受了科学与民主。他参加学生运动,反对军阀专制,他抨击旧家庭,旧伦理道德,甚至与婢女鸣凤的相爱。觉慧身体力行地反抗者封建的枷锁,但他也不能幸免于悲剧,他被纯洁的鸣凤吸引,由衷的称赞鸣凤,“你真纯洁,只有你才像这轮皎洁的明月啊。”他喜欢这个可怜卑微的女孩,赞美鸣凤没有因为婢女的身份而丢失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但在文中,鸣凤对于自己信赖和深爱的三少爷觉慧仍是不敢靠近的,他们的感情在那样等级分明的社会中不得不隐藏起来。服侍了高家六年的鸣凤要被嫁给冯老太爷,忙碌的觉慧却没有察觉鸣凤的改变,他在窗边吻了鸣凤,她流着泪叫了句“三少爷”,花园里平静的水面响起两三声哀叫,从此便是天人永别。

  有人因为这段情节诟病于觉慧,对此,我是不认同的。觉慧是典型的五四青年,他的身上既有新青年的上进,也有五四青年的历史局限和弱点。他的幼年浸染在可怕的纲常名教中,即便他是激进的,但他个人的力量始终是弱小的,在他心中民主和平等是头等大事,他为此奔走忙碌而忽略鸣凤,间接导致鸣凤自尽,对他而言其实是在同命运搏斗时留下的伤口。换而言之,这样的伤痛是必然的,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们不得不遭受的。假若觉慧和觉新一样懦弱,在鸣凤自尽的打击下觉慧就该如他大哥一样屈服。可他没有,鸣凤的死教他更深的领悟了封建旧传统的威力,也坚定了他同生活搏斗的决心。鸣凤的死,让觉慧这个人物更加立体,读者能看见的是这个新青年身上的献身热忱和小知产阶级的弱点。我认为这就是巴金先生序言里所说的爱与恨,欢乐与痛苦的动荡。觉慧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让他的搏斗染上了一种那个时代才有革命英雄色彩。

  《家》中特点鲜明的人物还有不少,比如这个大家庭的创建者和统治者高太老爷,他是这个家里阴霾,代表着家长制和封建深渊;有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高家五叔;有从小裹脚的淑珍,她的小脚成为母亲夸耀的东西,也成为哥哥姐姐嘲笑的资料,是这个家里,年幼的封建社会牺牲品;还有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新起来的琴小姐,她入女校,有盼着读大学,是不同于逆来顺受的梅表姐的新女性。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了这个家。

  这个家,是矛盾着的,是新旧交错的,是爱恨与共的。它远不像开篇里那场风雪中作者笔触所描写的那样温暖,引人向往,而是充斥着斗争和爱恨,有着新思想和旧传统的相互厮杀。但正是这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推动着社会改变,从一个又一个家开始直到影响整个社会。巴金先生用高家反映整个社会,痛斥封建纲常对人的毒害,展现这个不顺应时代潮流的封建社会如何分崩离析。巴金先生在历次重印的序言中反复说,反封建的事业还没有完成。诚然,我们至今仍能看到许多封建遗留思想,但好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我们需要继承的是觉慧这一代新青年的积极,乐观和勇敢的品质。要像他们一样,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之中,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保持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勇敢的超前迈进,不胆怯,不懦弱,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阳光普照大地时,总有黑暗的角落;社会再文明,总有迂腐的危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学会用五四精神的光芒驱散现实的黑暗,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守护和温暖自己的家。

家的读后感13

  日本小说家山冈庄八的巨著《德川家康》中译本共13册,约550万字,以极其细腻的笔法,描绘德川幕府创始人德川家康的一生。

  从去年以来,我一直在读这部小说,许多地方读了多遍,对作者很钦佩,觉得山冈庄八不仅令人信服地讲透了关于政治和军事的道理,也讲透了爱恨情仇的种种人性的纠缠。

  譬如,德川家康的祖母华阳院,本是一方诸侯水野忠政的妻子,已为他生下5个儿女,但是,强邻松平清康(德川家康祖父)贪恋华阳院的美貌,一半认真一半戏谑地让水野忠政将妻子转给他。水野忠政答应了,一半是无奈,因松平清康势力远胜于他,一半是谋略,认为妻子再嫁到松平家后,可以作为水野家的内应,最终里应外合地攻破松平家。

  这种谋略的计算堪称可怕,至少在水野忠政看来,他的计算是很精密的。但最终,水野忠政发现,他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将人性计算在内。如果水野家攻击松平家,那么与松平家对垒的,都是华阳院的儿女,但他们仍深爱着妈妈,所以不可能这样做。对此,水野忠政感慨说:“忽略了感情的策略,并非真正的策略。”

  水野忠政的这番感慨,或许是小说家自己的揣测,但仅仅从事实上看,你会从这部小说中发现,日本战国时代最常用的谋略——政治婚姻——的确有着非常可怕的效果,任凭哪个诸侯,如果他仅仅是将政治婚姻当作消灭敌人的谋略,最终势必会收获可怕的报应。

  被誉为“第一兵法家”的诸侯武田信玄,他的姐姐嫁给了东海道诸侯今川义元,后来其长子武田义信也娶了今川家的女子。今川义元一开始堪称全日本第一强势力,但他以数万兵力攻击仅有数千兵力的织田信长时,在桶狭间遭遇织田信长奇袭而毙命,今川家迅速衰落,武田信玄则乘机与德川家康联手分别占据了今川家各一半领地。

  武田义信对父亲背信弃义的做法非常不满,想发起叛乱,但被父亲识破而被勒令自杀,同时被迫自杀的还有武田家的数名重臣,这大大削弱了武田家。

  内讧,仿佛是擅长谋略的武田家的一种报应。其实,武田信玄取得权力,也是通过设计将父亲武田信虎囚禁在今川家而实现的。

  最可怕的报应发生在武田信玄四子武田胜赖身上。武田信玄死后,他最喜爱的四子武田胜赖成了领主。胜赖极其好战,不断发动战争。在长条战役中,他让闻名天下的武田家骑兵,一波一波地去攻击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联兵,而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部队,躲在坚实的栅栏后用步枪射击。结果,武田家精锐经此一战损失殆尽,织田和德川盟军基本没有任何损失。

  这一战役中,武田胜赖的`表现非常诡异,他的第一队部队,没有任何成果就被织田和德川的步枪全部消灭,但武田胜赖仍然挥舞令旗,让自己的部队一队又一队徒劳无益地去送死。

  对武田胜赖的这一表现,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原因是武田胜赖想超越他的“第一兵法家”父亲,但发现无论如何都不能超越时就破罐子破摔了。但假若用海灵格的系统排列理论解释,武田胜赖那一刻或许是在替母亲一家复仇。

  原来,武田信玄在拓展领土时,消灭取访一族,取访家只剩下一个女儿,她极其美貌,武田信玄娶了她做夫人。在他多个夫人中,他最爱这个夫人,而她后来也爱上了武田信玄,只是不幸早夭。

  武田胜赖是这个夫人所生,武田信玄爱屋及乌,对胜赖极其喜爱,想让他继承家督权,其长子武田义信之所以试图谋反,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不管武田信玄多么疼爱胜赖,胜赖心中总涌动着一种莫名的力量,令他不信任父亲,并一味试图超越父亲,终将武田家带向了万劫不复的结局。

  用海灵格的理论来说,这股莫名的力量,是武田胜赖想向母亲的家族表达忠诚。

  孩子天然是既爱父亲又爱母亲的,假若这两种爱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个孩子内心就有了矛盾,假若矛盾发展到了致命的对立,那么这个孩子的内心就有了可怕的冲突。

  德川家也有类似的故事。德川家一开始托庇于今川势力下,而德川家康娶了今川义的养女今川濑名为妻。今川义元毙命后,德川家康和武田信玄平分了今川家,武田家由此遭到的报应是武田义信谋反,而德川家也遭到了同样的报应,今川濑名与臣子通奸,并内应武田家试图颠覆德川家。德川家康对今川濑名没有什么感情,所以这一行为对德川家康的打击尚不算太大,但要命的是,他和今川濑名所生的文武双全的儿子德川信康出现了一系列混乱行为,最终被逼自杀。

  德川信康的这些混乱行为,原因是他既想忠于父亲,又想忠于母亲,而父亲和母亲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所以他的内心也分裂了。

  更著名的例子发生在丰臣秀吉身上。丰臣秀吉原是织田信长属下,织田信长死后,他继承织田信长势力统一日本。织田信长的一个妹妹叫市,被誉为日本第一美女。一直以来,丰臣秀吉和诸多织田信长家臣一样偷偷垂涎织田市的美貌,但命运却将他推向了另一个方向。

  织田市先作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嫁给了织田家附近的豪强浅井长政。织田信长希望藉此让浅井家成为自己盟友。本来这没问题,但当织田信长进攻朝仓家时,分裂产生了。朝仓家许多年以来一直是浅井家盟友,这种联结的力量远胜于与织田家这一次政治婚姻的份量。所以,浅井家最终和朝仓家站到了一起,和织田家为敌。

  作为织田信长的重臣,丰臣秀吉攻破了浅井家,浅井长政自杀,而织田市带着三个女儿回到了织田家。

  织田信长死后,织田市再嫁给织田信长的头号猛将柴田胜家,而丰臣秀吉又灭掉柴田胜家,柴田胜家与织田市一起自焚而死。

  也就是说,丰臣秀吉尽管对日本第一美女织田市念念不忘,但他却两次令织田市成为寡妇,最终也令织田市身死。不仅如此,丰臣秀吉在织田信长死后还将屠刀挥向织田家,逼迫织田信长之子织田信孝自杀,并占了织田家的领地,令织田家彻底衰落。

  织田市死前,将三个女儿托庇给丰臣秀吉,其中大女儿茶茶相貌和织田市颇为相像,最终被丰臣秀吉纳为妾。

  这是何等可怕的结合!丰臣秀吉先逼死茶茶父亲,又逼死茶茶继父和母亲,还迫使茶茶舅舅自杀,并占了茶茶祖父家的残余领地,但他硬是试图成为这个女子最亲密的男人。

  这首先是心念的力量。之前,我写过文章《不要成为心念的囚徒》,但丰臣秀吉这等强人恰恰最容易成为心念的囚徒,因这等强人的特点是超级自恋,对自己所有心念特别执著,会不计代价地将一切心念付诸实施。

  丰臣秀吉这个纠缠了他几十年的心念最终实现了,但这个心想事成的另一面就是可怕的诅咒。

  丰臣秀吉有很多妻妾,但她们都不能怀孕,唯独茶茶两次为丰臣秀吉生下孩子,且都是儿子,第一个儿子鹤松丸在丰臣秀吉下令侵略朝鲜前早夭,第二个儿子丰臣秀赖终长大成人。

  尚在丰臣秀赖幼小时,丰臣秀吉已因侵略朝鲜失败积郁而死。他死后,日本成了德川家康的天下。在与德川家康较量的过程中,茶茶犯下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错误,最终被德川家康攻下居城而和儿子秀赖一起自杀。

  在《德川家康》的作者山冈庄八笔下,茶茶经常担忧,她的两个儿子会受到父亲和祖父两边死魂的诅咒,这或许就是她犯下那些莫名其妙的错误的根本原因所在吧——她一旦想忠于父亲或祖父两边的家族,内心就会对丰臣秀吉产生种种仇恨,这势必意味着将丰臣家推向毁灭。

  这一系列故事显示,政治婚姻是需要慎之又慎的。很多政治婚姻,是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为,但政治利益常是短暂的,政治婚姻的影响却是异常深远的。甚至,很多政治婚姻一开始结合的基础就是仇恨、报复和毁灭,这天然成为了一种诅咒。

  我所了解的无数故事也显示,我们最在乎的正是亲密关系,但是,我们容易认为,亲密关系不可靠,利益譬如金钱才可靠,所以很容易为了钱权名利这些东西而将亲密关系当成工具,这便是政治婚姻的逻辑所在。

  但正如水野忠政所言,这种政治婚姻的逻辑“忽略了感情的策略,并非真正的策略”.

  明白这一道理后,水野忠政又推动了一次政治婚姻,将他和华阳院所生的女儿於大,嫁给了松平清康的儿子松平广忠(广忠不是华阳院的儿子)。

  水野家和松平家很多人认为,这是水野忠政试图毁灭松平家的阴谋,但在山冈庄八笔下,这是水野忠政希望水野家和松平家的血脉能有一次真正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因为算计与仇恨,而是因为爱与和平。这次融合的产物,也即松平广忠和於大的儿子,正是德川家康,而他不仅成为日本战国时代的终结者,还开创德川幕府,为日本带来了近三百年的和平。

  政治婚姻,真的是不能随便玩的,而如果真要玩,就请认真的玩。

家的读后感14

  前不久看到过余英时先生的《中国思想史的四次突破》,让我对中国思想史的变迁有了兴趣。这次去图书馆,偶然遇到这本《诸子百家闪耀时》,再次引起了我对中国思想史的兴趣。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的。之前的夏朝虽有考古挖掘出文明痕迹,但是却无文字留下来,所以,对于古代人的文化研究只能从商朝开始了。商朝时,国家的面积已经扩展到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当时,由于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交通不便,这已经是超出一个国家的管理极限。朝廷采用的管理方式就是部落联盟,只要表面上承认商国为大哥就行了。这样只要商国一直保持强大或者周边的小国都认可商国为大哥,国与国之间就能和平共处。但在商朝末期,在西部的周国逐渐发展壮大,趁商纣王昏庸无道时,打败了商国,建立了周朝。周朝的国土面积超过了商朝,虽然经济和交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通过朝廷直接管理整个国家仍旧是办不到的。

  周朝一改商朝的统治方式。周天子不信任其他人,治理国家需要依靠自己家族的人,于是大力分封自己家族的人以及少数对建国有极大贡献的人为诸侯国君,采用分封制,以为只有自家人才能靠得住。但是到了三百年后,各诸侯国君已经传递了几十代,国君之间的亲情已经淡化,跟异姓也没什么区别了。特别在周幽王和周厉王折腾之后,周国的实力大降,诸侯国就慢慢不尊重周天子的权威了,开始出现大国吞并小国,甚至以下犯上者。

  这就进入了春秋时期。从贵族到民间的有思想者就提出了如何治理国家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是同时代出现的,而是从春秋早期到战国末期,甚至到汉代,逐渐发展的,其中后人有汲取前人的思想,并不断改进,以解决当时的国家治理问题。最早应该是老子了,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主要思想记录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世间大道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也是无法用理性思维来思考的,所以就顺其自然,不要用国家意志来管理国家和人民。在国家纷争的大战之时,让统治者放弃抵抗是严重不符合实际的,所以早期的道家思维并不被重视。但大家都认为老子作为多年的图书管长,读过很多书,是比较有智慧的,所以孔子也时而向其请教。

  孔子是鲁国的没落贵族,经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慢慢参与了鲁国的治理工作。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观念,在周朝的礼制的基础上,扩展到了仁爱。即从家庭之爱推延到人与人之间的爱。但这种爱是由上下、尊卑之分的,并且上下都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即君仁臣忠,父慈子孝。或者说上尽了自己的职责,下才尽自己的义务,但毕竟是不平等的'。

  当时国家之间本就是以大欺小,且不尊王道,孔子的观念虽说也得到一些人的认可,但不能解决当时纷争的问题,更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孔子的理论到汉朝后慢慢被证明是正确的,特别有助于大一统国家的秩序和稳定。另外孔子留下的只言片语,也一再被人们的实践验证其早有洞见,才被历史认定为圣人。孔子之后是墨子。墨子属于春秋末期的人,但却是平民。墨子是民间组织的首领,拥有强大的本领和智慧,会制造精巧的工具,甚至是用来战争的机械。民间组织是自发成立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或者说成员之间之前是陌生人,由于加入了一个组织,成员之间成为了好兄弟,以诚相待。

  基于这样的环境,墨子创立了兼爱思想,或者说“以牙还牙”的思想。首先我对人要友善,若别人对我友善,我继续友善;若别人伤害我,我就报复对方。这样就防止了被别人欺负。可是,墨子的能力在民间算是比较强的,又是组织的首领,所以,作为强者,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但是作为弱国是没办法实施以报复的。更何况,战争的挑起者一般是强者,所以无法以牙还牙。而强者更是不屑于这种理论,因为强者都想在乱世成立一番伟业千古留名,造福子孙。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理论脱颖而出。孟子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理论,一个是“人性本善”,第二个是“仁政”。人性本善并不能掩盖人的自私,也不能掩盖国家之间以大欺小的现状。而仁政,即若一个国家施行了仁政,老百姓是爱戴自己的国君的,甚至别的国民也投奔这个国家。

  但是现实情况是,在分封制下,老百姓只认自己的小首领,况且,在暴君的威胁下,不敢轻举妄动。另外,从孟子开始,人有了气节,或者说骨气。有了气节的人就有了勇气,有了灵魂,有了正义感,有了延迟享受,努力奋斗的期盼。

  在战国秦孝公开始,商鞅开始变法,从此秦国开始通过法家来治理国家的过程。法家注重的是效率,法家的思想来自于军队管理。军队讲究的是纪律,赏罚分明。法家就采用军队的管理方式,制定详细的法律,违反法律者施以严厉的惩罚。

  早期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主要是制定明确的赏罚制度,使秦国逐渐发展壮大,从农业产出、到经济实力到军事实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走向争霸的道路。后来又出现了法家学者申不害的人提出了“术”,就是使用权术来治理大臣。“法”用来加强帝王的权力,“术”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大臣。到了战国末期,走出来最重要的法家任务“韩非子”,其整合了“法”和“术”献给了秦始皇。秦始皇最终成就了一代帝王,废除了封建制,采用了李斯提供的郡县制来统一管理国家。

  但法家的思想在曾经的秦国发展了上百年,而其他诸侯国并不适应,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全国推行法家思想和严格的法令,造成民怨沸腾,再加上没有安排好接班人,最终造成国家再次分崩离析。

  刘邦统一全国后,没有完全继承秦朝的制度。汉朝建国初没有过于依赖法家思想,仅是“依法三章”就取得了民心,且采用“黄老道家”的思想,以休养生息。汉朝初的管理制度是在都城周边能管得到的地方采用郡县制,而比较偏远的地方仍采用封建制,但仅封刘姓王,没有异姓王。即封皇帝的家人子弟作为诸侯王。到汉武帝时期,诸侯王与皇室的亲情逐渐淡化,甚至有诸侯王妄图做大。汉武帝通过均分制削弱了诸侯的力量。但如何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仍旧是一个难题。汉武帝时有个叫董仲舒的儒家学者,他吸取儒家仁爱思想,扩展“亲吾亲,以及人之亲”的思想,提倡皇帝是全国人民的大家长,官员为“父母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论,使老百姓逐渐认可了地方官员和皇室的权威。

  从此历代皇帝表面上是独尊儒家,实际上是通过儒家思想来教育人民忠君爱国,遵守上下有别的礼制,而通过法家思想来制定法律,打击犯罪,惩罚叛逆,维护社会稳定。从战国中后期到汉朝中期,道、法、儒三家已经融合在一起,共同通过“势”、“法”、“术”三个层次来管理国家,仅在细节方面不同而已。法家推崇帝王的权威和权力,这权力就是“势”,皇帝的意愿和朝廷的法律就是“法”,而皇帝管理大臣的手段就是“术”。道家的道,除了自然规律还包括社会规律,这社会规律就演变成了法律和道德;其中皇帝就成了最能掌控“道”的人,而“以柔克刚”就成了阴谋诡计的“术”。儒家的忠君爱国就是要绝对尊重皇帝的权力,儒家的道德就是思想上的“法”,而贞节牌坊、三从四德就是儒家的术。从三皇五帝到汉代,甚至到如今,中国人都十分尊崇能人志士,由贤人治国。古代的教育和经济并不发达,能受到系统教育的人数十分有限,所以国家权力一直由贵族把控,从隋唐开始,逐渐开始从民间选拔人才,从此士人与贵族共同管理国家。从中国思想文化变迁我们可以看出,从建立政权开始,当权者首要考虑的是平定天下,政权稳固。平定天下通过一两辈人就可以完成,但是治理日益扩大的国家,治理就是一个最困难的问题。

  所谓百家争鸣就是能人志士提出治理国家的思想,能有效应用于国家治理的,就能被采纳,从而发扬光大,否则,只能被冷落,被遗弃。

家的读后感15

  《家》是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写的一3部关于批判迷信,旧制度,旧礼教,鼓舞人们勇敢地向腐朽与落寞作斗争的影响深刻的小说。书中大胆地刻画了鸣凤,琴,梅,瑞珏,许倩如等诸位性情迥异的女性形象,在这几位女性中作者又用独运的笔端让鸣凤,梅,瑞珏以及其揪心的悲剧收场,在其中我对鸣凤这个人物形象印象极深。

  从第二回鸣凤出场到二十九回为止,作者比较细致地刻画鸣凤的笔墨不过十三处,但这仅有的十三处笔墨却让我合上书久久也不能忘却鸣凤及和鸣凤类似的这些女子们,下面重点围绕作者的笔墨展开我眼中鸣凤人物形象之剖析……

  一、鸣凤出场

  在第二回里作者就安排鸣凤出场,在此之前仅交待了觉民觉慧二人。鸣凤在觉民觉慧下课后喊他二人去吃饭,作者接着就来个人物肖像描写。“瓜子脸庞”,“苗条的身子”,“明亮的眼睛”,“脸颊上的两个酒窝”。简单几句就刻画出了一个纯情少女的形象,接下来,作者又加了句“觉慧笑了笑,看见她的背影在上房里消失了,才走进自己的房间”这是作者的暗示手法,上来就给读者一个提示,提示觉慧与这位婢女的不同寻常。

  鸣凤第二次出场是在这天夜里,琴和觉民在房间里谈心,觉慧在堂屋里自我发泄,他不自觉地叫鸣凤去倒茶,然后在鸣凤端茶前后就有了二人精彩的相遇。觉慧在鸣凤出门时故意将两只脚放开站在门中央堵住她的路,“三少爷,让我过去”“三少爷,太太要我去做事,去晏了要骂的”鸣凤低声说。“你告诉太太你在我这里有事要做”觉慧笑着淡淡说。“笑”字在这里用的太妙了,一位三少爷为何要对一位普通的婢女言笑,为何又逗她开心?为何为了安慰恐惧的婢女用了“淡淡地”一词?作者经过两次出场,一次暗示,几句细节描写已经向读者坦白:三少爷喜欢上了婢女鸣凤!

  三少爷喜欢上了鸣凤,那鸣凤是什么态度那?是欣喜,是恐惧,还是什么?接着读下去,作者又安排第四回用全篇的笔墨采用鸣凤自述身世和精细的心理细节描写又向读者进一步描绘出她的善良,她对主人的忠心,甚至她的屈从,还有她迷人的身体,加之她对自己的担忧。到此回结束时鸣凤又想起了觉慧,她一想到他心灵就舒展开来,内心也感到了一丝温暖,她甚至在盼望觉慧向她伸手,但她似乎又意识到有些不太现实,她意识到她的婢女身份,她有些退缩,但毕竟是她也已经喜欢上了三少爷了!

  二、花园折梅

  作者第十回之安排之描写是最浪漫最精彩的部分,作者十分巧合地让觉慧和鸣凤在早晨的花园里相遇,又巧妙的只安排他二人相遇,于是最令人动情和羡慕的情景戏剧般的到来了:觉慧先是凑上去帮她折梅花,在鸣凤将要离去时觉慧鼓足了勇气把她叫住,接着鸣凤十分羞涩乖巧的跟着他到了不受外人打扰的花园的山洞里,他们开始面对面坐着只用眼睛望着彼此,鸣凤因恐惧被人发现而意欲离去,觉慧大胆地抓住她的左臂使她坐下,并说“我不让你走”,他接着说“是不是现在你不喜欢我了?”后来鸣凤伤心地哭了起来,且边哭别说自己的心里话说给觉慧听,觉慧把她的手拿到自己的膝上人抚摩……这些都是作者独到的细节描写,觉慧爱上了鸣凤,觉慧为了表示自己的真心也说了下面的话“我有办法,我要太太照我的话做,我会告诉她说我要接你做三少奶……”太精彩了,这是两人爱的宣言,这是两颗热烈的心碰撞的击鸣。我感叹作者有如此细腻之笔端,运笔安排之神力,在此时或许只有淙淙的山洞溪流在静静的为他们作证吧,读到这里不禁拍手叫好!鸣凤又说了一些,所有这些都是她为了三少爷的一个承诺,为了她的那份期待已久的爱情。鸣凤已经深深深深的陷进去了……她认为只有他可以救他,她认为他可以接她去做三少奶……她美丽背后还带着些许的单纯……

  三、窗前立誓

  再有对鸣凤比较细致的描绘时已经是第十六回了,晚上鸣凤听婉儿说要在她俩中间挑一个去给冯老太爷做姨太太,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在房间里探讨起来了,恰巧觉慧经过鸣凤窗下时给听到了这件事情,觉慧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想问个究竟,就在跪在鸣凤窗下的椅子上小声的跟鸣凤探讨起来。觉慧激动的问“假使有一天人家当真把你选去了,那又怎么办?”觉慧想要鸣凤的一个誓言,看作者是怎么写的“鸣凤痴痴地望着她,半晌不说话,忽然眼里淌下泪来,她也不去擦它们,却把心一横,十分坚决地说道:我不去!我决不去跟别人。我向你赌咒!”

  呜呼,这就是我们善良的鸣凤,淳朴的鸣凤,她已经抱定要和觉慧永远在一起的信念了,她已经可以为了爱情大胆的说不了,她在那夜给了觉慧这么一个承诺,这轻轻的一诺,包含了这个柔弱的女子多少的.勇气和爱恋,包含了这个多情单纯的女子多大的信心和意念……真为之动情……

  四、投湖殉爱

  当作者的笔勾勒到第二十六回,我知道悲剧终于要来临了。她被周氏给唤去并被告之她被老太爷选中了要去给冯乐山做小老婆去了,鸣凤伤心地哭,绝望的哀求周氏希望能放过她。周氏同情她但又帮不了她,因为周氏也是老太爷的一颗棋子而已。到最后鸣凤不哭了,她累了,她无力去哭了,她希望平时待她可以的周氏可以救她,但她失望了,这是她求助的第一次破灭。

  她从周氏那出来,又燃起了第二次求助的欲望,她要去找曾给她许诺的觉慧,她要去找她最爱的男人去救救她,她想进他的房里跟他说求他救她,但刚要跑进去的瞬间觉慧房里的灯熄灭了,她的求助第二次破灭了。

  她回到自己的房里,痛苦的哭着,伤心地哭着,这么一个弱女子这么一件巨石自己一个人扛着扛着。就这样她过了一夜。第二天她又想到了那个曾许诺给她幸福和家庭的男人,她必须要对他说,因为明天她就要去给别人做小老婆去了……她鼓足勇气冲进他的房间,他在忙在写他的文章,他没有时间搭理她,他打断了她的话,他还贪婪的夺走了她的初吻,后来觉民回来了,鸣凤还没来的及说觉民就回来了。她的求助欲望第三次破灭了。

  她带着觉慧给她的一个吻绝望的朝着花园深处走去,她站在湖边回想她受过的苦,她流过的泪,她想她那场朦胧的爱情她的男人曾给她的承诺,她的卑微的身份又必须去给人家去做小老婆让一个老头子吞噬自己的身体而没有一个人去救救她,爱她的男人也不能!她绝望了,她听到有人在呼唤她,但接着又消失了,这是她幻想的第四次破灭。

  她彻底绝望了……她懒洋洋的站着,纵深一跳。凄惨的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她去了,在这个无边的黑夜里……她殉情了……

  作者用四次情节的起伏安排最终使她选择了冰冷的湖水……

  五、鸣凤鸣凤

  刚烈的鸣凤走了,但她只成了一个牺牲品,那个公馆里就像任何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就连以前喊着要让她做三少奶的觉慧似乎也淡忘了她,他是内疚的,他保护不了心爱的女人,他是应当受到谴责的。第二十八回中觉慧又在梦中梦见她,他俩在枪林弹雨中私奔他俩向着自由逃跑————-但这有何用处?纯情的鸣凤宁愿以死殉情也不愿给别人做小,她的刚烈令我折服。

  作者想借鸣凤的盛开陨落来控诉吃人社会的残酷。但我转念又想,鸣凤的死于她而言是毫无意义的,于她身边的人也是意义不大的,她的纵身一跳只是让这条无休止的道路上又多了几滴鲜血,她没有明白生命的意义,她不知道她生存着应当勇敢的斗争,她不知道她生而不是奴隶的,她不知道她可以选择活的方式要比她选择死得到的意义要多些……悲夫,吃人的社会逼死了我们的鸣凤……

  一如鸣凤,自序中作者提到的不堪忍受生活的重负和玩弄而饮毒而终的他的大哥觉新,因旧的婚姻观念而被逼死的美貌善良的梅,因抗不过迷信观念,难产而亡的大嫂瑞珏,还有那许许多多的未知名的冤魂————

  鸣凤啊鸣凤,今夜你还在梦中哭泣吗?当时的你并非无路可走啊,你才十七岁便选择了陨落啊,你让后来人如何去面对你一脸的困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