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时间:2022-03-07 04:28: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以上所引出自《静悄悄的革命》,作者佐藤学,一名做事态度极其认真的日本人。刚拿到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反应是:“估计这又会是一本充斥教育理念,生涩难懂的书籍。”因此一直将这本书放在家中,书本上都落上了灰尘。寒假过半,想起有读书笔记的任务,故选一暖洋洋的午后,准备读读该书。拿起这本书翻了几页,然后就停不下来了。我的感受是等你真正开始读这本书之后,你会被佐藤学先生的认真、朴实,尤其是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一针见血的批判所震动。

  比如,对虚假主体性的质疑。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有不少人为学生主体性摇旗呐喊,但常常不自觉地走向另一个极端,佐藤学先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主体性”神话。这种“主体性”神话的观点把“学生”的要素推到了极致,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其他要素。佐藤学先生认为,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在这四个要素中,不能活生生地割裂,不能凸显其中一个因素或加以夸饰。

  虽然佐藤学先生是对日本的课堂进行观察后总结的“主体性”神话,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样的吗?作者这段话让我会心一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几个地方(中国、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等儒教圈的国家)在把‘主体性’绝对化的同时,其教学的状况又是世界各国中,被大一统教学形式最顽固地支配着的地方。”你看,佐藤学先生揭露得多彻底,切中时弊,让人读来酣畅淋漓。

  当然,佐藤学先生描述完“主体性”神话现象后,同样批判了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育中的形式主义。

  最典型的,例如“手势”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以游戏里常用的“石头、剪刀、布”的手势来表达意见。如果对前面的同学的发言表示赞同,就举出“布”的手势,反对的话就手握拳头出示“石头”,要提问时就举起“剪刀”。这种形式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比比皆是,如经常是在订正作业时请学生说对的举手,还有一些五花八门、挖空心思的手势。原先我们总以为这样可以活跃气氛,调整课堂节奏。但是作者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认为,“手势”在操作上对学生产生了制约,要知道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对于每个问题的思考也是不同的,对于某个问题的判断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对”或“错”来表达观点,也就是说应该允许产生其它的想法或答案。

  应用“手势”教学还有个更大的问题是:应用此方法的教师似乎有一个牢固的信念,认为思考或意见都应该清楚、明确地表达出来,而对于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往往不被重视,这种发言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其实学生在认识和表现事物的同时,其不确定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为一切创造性行为都是发自不确定的语言,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是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摆脱原来的那些形式主义,根据学生个体不同的特点,允许教学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教师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课堂上的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说到“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佐藤学先生解答了我困扰一年的问题。我们班的发言大多集中于特定的几个人身上,而这几个人的发言的内容多较草率、没有经过思考,但是课堂的气氛又得靠她们进行调动。佐藤学先生对倾听的剖析让我拨开云雾。大多数教师(包括我)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看法,而并不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于是,比起擅长发言的学生来,那些在学生上不多言语,然而善于倾听的学生尽管应该被评为优秀,但在这些学生的成绩单上却常常被写上“更加积极发言吧!”。其实,对那些不多思考就草率发言的学生,倒是该写上“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

  佐藤学先生发现许多课堂中老师看似倾听,其实是听而不闻,或者是用一些点头、微笑与发出声响来表示自己在听,但却是无心应对。他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说,课堂对话,好比师生在玩棒球投球练习。如果学生投偏了、投差了的球老师依然能准确、漂亮地接住,那么学生就会力求投得更好。而现状则是老师不但没办法接住学生的球,还要学生去替他捡球。希望我们不仅能够准确、漂亮地接住学生的球,还能够看出学生投出差球背后的问题。

  最后引用作者的一句话“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我将以三年为单位,以学生身心润泽的程度考察我的劳动。我有足够的时间去赢得缓慢而确实的成果,缓慢而确实的人生体验。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2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是我在网上搜索看看哪些有关教育的书籍可以在闲暇之时来学习学习,从而来改变自己的一些贯性的思维,来助我平时的教学一臂之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时发现的。这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先生在考察了日本各地不少不同类型的学校后写下的,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学校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引发一场教室里的教和学的“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学先生说“要看到教室里的风景,就要看到课堂中主体性的发挥。”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但观察周围的课堂 ,在这四个要素中,倾向可以说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少教师仍然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在孩子的学习活动中与孩子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多是“我说-你听”的关系、“我要求-你来做”的关系,反映出孩子还没有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更没有成为发展的主体。

  读完之后我在思考,我们教师在课堂之上到底该充当怎样的角色呢!

  一、个体成长的守望者

  我们的教师要摒弃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教室维持秩序的管理者这两顶帽子。就拿数学教学来说,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参与,从这种个体的参与中获悉个体差异。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人生阅历、思想深度等对同一内容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想,新课改下,教师应该成为关注每个个体成长的守望者。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守望”即包含着对每个个体的尊重。

  二、学生发言的倾听者

  回想我们的课堂,常常埋怨孩子们不接应,不愿回答。阅读《静悄悄的革命》,似乎让我找到的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倾听。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因倾听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重要行为。而学生能倾听、会倾听更源于教师的倾听。

  《静悄悄的革命》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像这样的精辟之言让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是啊,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了呢?有时对于学生不成熟的、稚嫩的表达,我们还真是缺乏了耐心。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的好的。”这个提示,让我意识到:形成互相倾听的习惯是课堂上的第一步,就是教师自己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然后是从学生的发言中出作应答,学生认为自己被关注被重视,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学会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气氛。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互相碰撞与交流。许多时候,我们急于完成“教学课本”的任务,将时间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担心学生会走向自己没有预设的那一条路上,于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发言,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弊端很多呀,不可取!

  三、知识建构的设计者

  《静悄悄的革命》中指出:“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作为教师,一堂课,课前教师得认真研读教材,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学设计用怎样的具体任务来诱发学生的学习,怎样组织合理、有效的活动,在这一环节上,教师成为了导演。教师只有做到了“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学生才能“用教科书学,而不是学教科书”。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个性的课堂、多彩的课堂。

  当然,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说到最终还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改变,就如《静悄悄的革命》“前言”中小林老师所说:“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要看教室里的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想法,愿意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打造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异彩纷呈,我们的教室也一定是“润泽的教室”!

  让我从自己的课堂改变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3

  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把学校变成“学习的共同体”?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当教师以来困惑的问题,《静悄悄的革命》为我解开了长期以来的困惑,让我知道了未来的教学我该怎样去走。作者佐藤学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这本《静悄悄的革命》是他通过20年来,每周走访全日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校进行改革,实地考察、观摩所写的一本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著作。

  可能是翻译的原因,看这本书的确是扔了看,看了仍,反反复复。但是每次看,确实能从中获益匪浅。

  佐藤学先生在书中提倡的是一场教育改革,他把这一改革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他所说的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室萌生出来的,是根植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作者所追求的教育就是通过在学校实施“创造性活动、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如他在书中谈到: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互相探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互相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令我吃惊的是他居然通过自己的实践将这种理想在学校的实施变成了现实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我可以说这是我读到的最有可操作性的教育专著。在这本书中佐藤学先生凭着丰富的深入学校的经验巧妙的将教育理念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对于目前我们正在探索课程改革的基层教育研究人员来说,他工作的方法与作风是那样令人肃然起敬;他提供的经验是那样的丰富和及时;他对问题的剖析是那样的深入和透彻;他提出观点和提供的案例是那样的发人深省!

  有许多观点和案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小 林老师开始了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实践的案例:原田老师——从蒲公英的学习开始与学生的气息绝妙地息息相通的案例。一个个都是那样的鲜活生动、引人入胜。然而案例中作为代课教师的原田老师只能偷偷地与学生进行那种心灵的沟通,她与学生、家长息息相通的交往结晶——蒲公英还没等到开花就通通被校长拔掉了的结局使我深刻感受到改革的艰难。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渐在自己的脑海中扎下根的时候,我开始试图将自己的课堂转变为我理想中的开放的、个性的、多彩的课堂,但在许多次的尝试中,我也如作者一样有这样的发现:相对低、中年级而言,高年级的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教室里能自主参与小组讨论交流的同学不到四分之一,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有想法,却不愿交流,另一半同学表现出观望、漠然的态度,那神态让人看不见他想交流的意愿。这样寂静、沉闷的课堂,让我茫然,疑惑......我不知老师们是否也在这样的茫然、疑惑中努力地探寻着、摸索着——如何去引领学生的个体参与?如何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如何去构建一个异彩纷呈的课堂?日本的教师也在边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这一切与我国教育的现实状况是何等的相似!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争先恐后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热闹闹,我们就认为是好课堂。就如《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所讲,产生这种“主体性的假象”有着若干原因,但更主要的就是教师意识,教师是否耐心地倾听学生。有时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不是教师预设的答案,我们教师心里就很急,就直接或间接地把答案给孩子,所以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就容易陷入一种“齐步走”的框框中。当然,课堂中的热烈发言也很重要,但倾听是前提。“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认真回想自己的教学课堂,我的教学课堂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班上一些抢着发言的孩子,他的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一味要表现自己,结果没有用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看似热闹的课堂,却不能真正达成目标,这样的学习,就显得表面和片面,同时其他同学好的经验或方法也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倾听是一种基本素养,是一种礼貌,做为教师更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发言,不但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要会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作孩子的最佳听众。只有教师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取得教学相长,达到一种灵敏中的寂静状态,让“静中求活”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意境。我们的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人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与心灵的互动,心灵的相互启迪。我们所要培养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人,长期下去学生是会有创新意识的!

  当然,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说到最终还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改变,就如《静悄悄的革命》“前言”中小林老师所说:“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的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也像他所说:“现在在教室里,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也不再觉得痛苦了。”等到我们有了小林老师的那种切身体会时,我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是异彩纷呈的课堂,我们的教室一定是“润泽的教室”!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4

  《静悄悄的革命》是我读到的佐藤学先生的第二本书,第一本为《教师花传书》。阅读这两本书带给我十分不同的感触。

  阅读《教师花传书》,仿佛来到了春天里。樱花树下,春风拂面,安静而舒心地倾听一位富有智慧的长者谆谆教诲。而《静悄悄的革命》仿佛真得是一场“革命”,总是不由激发起我对现实教育生活中“课堂改革”的回望与对照,时而失望,时而愤怒,时而面红耳赤。

  佐藤学先生在序中说,“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切实的成果。”日本的教师正在边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虽然佐藤学观察与描述的都是日本的课堂与教育中的现状,但作为一名中国老师,对于书中的概况,尤其那些“混乱”与“问题”,却那样熟悉,仿佛那就是我们最为真实的课堂写照。而更令人失望的是,我们的课堂或许还要更加糟糕。

  近十年教龄的我也“有幸”体验过一场所谓“课堂教学改革”。那些看似科学、先进、响亮的口号足够唬住大批对课堂、对教学知之甚少的老师。如果嫌这样的说法尖酸苛刻,那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听话的老师”。我就是其中一位听话的老师。在那次热闹的“改革”中,作为老师的我们,“主动”让出讲台,站在教室的犄角旮旯里,闭上嘴,流露着温柔、会说话的眼神,观看学生热闹的表演。授课老师和学生都明白,那只是一场提前彩排过多次的表演,在某些重要场合展演。当听课领导离开,课堂一下子再回到从前——学生从讲台上下来,老师重新站上去,从纯粹的“学生主体性”再一下子变回纯碎的“教师主导性”。或许观课的老师心里更明白,只是他仍然需要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或许他也只是其中一位“听话的领导”。

  那时我带小学高年级英语。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几乎全靠课堂上的领读以及跟读。根据“改革”的要求,我们需要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进行“自主学习”与“交流展示”。于是,每每有领导听课,我便提前教会新授课内容并“训练”出一批学生,教他们背下各自需要说的“台词”,记住自己应该站的位置,生动而巧妙地表演一番。远远观望,那仿佛真得是“润泽的教室”,学生真得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学中的“主体性神话”真得在我们的课堂上实现了。只是我们心里都明白,或者说我们应该明白,这种热闹的表演有多滑稽可笑,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教育有多荒诞可悲。

  作为一名听话而又无知的教师,我被那些高高在上、神秘莫测的先进教育理念懵得晕头转向,唬得噤若寒蝉,连自己本来在走的路也偏离了,本来要去的'方向也迷失了。不敢说那些教育专家的理论是纸上谈兵、脱离教学实践,但至少我们在推进某一项教育实验的过程中太过心急、焦躁、虚浮了。原本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与温润,变成了暴风骤雨式的袭击与吞噬;原本应该发生在教室里、课堂上的悄然尝试与推进,因为自上而下的强大指标与强盛压迫而在热闹无比之后又戛然而止。无论是推动过程中的“热闹无比”还是检查过后的“戛然而止”都是巨大的讽刺。

  吴非老师在文章中反复提及他经历过的那一场文化浩劫。只是几十年已经过去,那些根植于中国人骨子里的跃进、浮夸、好大喜功的思想作风仍然固执而顽强。在我所经历的那一场意义可大可小的“改革”中,我们也是几个月取得“显著成效”并获得巨大的“可推广价值”。但当我们静下心来去回望、梳理,当那场巨大的闹剧虎头蛇尾地落幕,其实更深刻的反思与行动才刚刚开始。

  作为教师,我们究竟该追求怎样的课堂,是热闹发言还是用心地相互倾听?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地踮起脚尖、伸长脖子、仰望权威与诱惑,还是脚踏实地、端正自我、与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我们的教育究竟需要怎样的“革命”,是闹哄哄的还是静悄悄的?

  之于我,实在爱不起轰轰烈烈的“革命”,不愿像无助的浮萍一般在浪涛中随波逐流,不愿像失去依靠的叶子在狂风中四处流浪。只希望多得一些空间与安静,可以在静悄悄的反思中,看见自己的无知与愚蠢,在静悄悄的学习中,与学生共同进步与成长,在静悄悄的实践中,开启更美好的教育。或许,我们更需要静悄悄。而这,比起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革命”,更需要教师的自省、自觉与智慧,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颗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与成长。对于教师来说,亦是如此。我们的教育也更需要从内打破的勇气与能量。如果这种打破就是“革命”,那真得需要静悄悄地进行。否则,除了惶恐与慌乱,还能剩下些什么?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5

  今年暑假我认真阅读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先生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受益匪浅。我被佐藤学先生的那种务实、求真的精神和日本教师的敬业精神所深深地感动;为他们所碰到的与我们共同的实际问题及他们认真、朴实、讲究实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所吸引;为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所启迪;而书中论述关于学习主体性的问题更让我深有感触,大受启发。

  一、什么是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先生认为,教育改革应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虽然写的是日本的教育,但却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把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看作是一场革命,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正因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和我国的教育改革相似,日本教育也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在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历史观上,日本的教师正在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但乐观的伊藤学称“这种混乱局面决不是坏的征兆”。真正从事教育改革的人士,也许就要有这种耐心和观察的。在耐心与观察时,伊藤学融入了学校和教师中。他说:“教学是充满活力的,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老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他发现每个教室都有一个个固定的风景,能够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进而提出忽略教室的多样性和在其中发生的事情的固有性,仅一般性地议论教学是十分空洞而没有

  什么好处的。第二实验中学的所有教室也同样和上边一样,每个教室都有不一样的风景,都有不一样的问题。我们所有教师务必重新审视每一天的教学活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向改革教室迈出新的一步。

  二、学会相互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

  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更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在我们的平常课堂中,学生发言热烈,一个问题出来,学生展开思索、讨论,然后争先恐后的回答,在反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而没有用心倾听同学的回答,这样的学习,就显得片面、欠主动。课堂中的热烈发言固然重要,但倾听是前提。其实,我的课堂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班级孩子们研究问题或是讨论问题看似异常激烈,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资料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相互倾听,我认为我们的教师更要学会倾听,不但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资料,更要会倾听学生的情绪与想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作孩子的最佳听众。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做到不轻易下结论(如:回答错误、不当等),以免挫伤他们的学习用心性,宜用委婉的语气,因势利导的.开导与纠正。同时,让每个孩子也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与结论,这样使每个孩子都能打开心扉,让他们的差异得到关注,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那块最短的木板,使较差的学生也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相互工作的同事关联

  教师间怎样构成“合作性同事”的关联呢?务必是所有的教师都开放自己的教室,互相观摩教学、互相“批评”时才能构建起来。同时,改变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状况的好坏进行评价,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因此,互相谈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透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貌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盼的。我们学校组织的研究课、开放日等活动时,我们教研组群众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想教育改革需要的不是僵化的头脑,而是和同事们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快乐感。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作者多年观察和参与的教学改革的案例,呈现出课程改革中的艰辛和发奋。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因此,我想教育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提倡一种新的学习观。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6

  从群共享中下载了《静悄悄的革命》。仔细拜读后,发现日本的教师和我们很相似。它其中提到的虚假的主体性,悬在半空的主体性……深有同感。他所倡导的润泽的教室正是我们此刻在发奋的目标,它里面提到的一些教师的惯用语在我身上也能找到。不一样的是他们反思研究后的成果,我们远不可及。

  日本发达的原因就是政府、社会、百姓对教育重视,日本课改的实施早于中国十余年,80年代初期,日本就有一大批的学者致力于教育改革,那时的中国恢复高考不久,进入90年代像佐藤等一大批教育家、学者拥有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并在全世界加以推广,我们也喊上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但是致力于理论研究的中国教育家却是教育政治家,出了几趟国门就在研究室里硬生生地搬抄了欧洲的教育体制,当日本特色的教育思想在全世界林立的时候,我们最后醒悟,回过头把陶行知先生的理论进行深刻的研究与实践,新世纪伊始所谓的课程改革的精髓内涵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这样的吻合,远的不说孔子是万师之表,还有老子、孟子等真正的古代教育家的思想被外国人借鉴,却被我们现代的教育家忽略不见,幸亏还有个陶行知能够标榜,这岂不是中国教育家的悲哀!

  从《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我发现佐藤学先生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就是透过在学校实施“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如,本书中对“学”的描述个性的意味犹长。并且作为一个日本人,他透过实践居然成功了。从这本书中,我感觉到,佐滕学先生,他该是怎样一位朴实、认真、讲究实效的学者啊。他流连于无数个学校的校园,站在一个个教室前的窗口边,坐在一间间教室里,将一切收纳于胸,以他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的静悄悄的革命,并精辟地论述:静悄悄的革命。

  在《静悄悄的革命》中,佐藤学先生提出要构筑“相互学习的关联”,构建以“主题·探求·表现”为单位的“登山式”的课程,实施以“应对”为中心的教学,开展“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性学习,营造“相互倾听的教室”。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源于佐藤学先生对“学习”一词有深刻的认识。

  佐藤学先生个性强调老师的倾听。这一点倒是和我博文中提出的要听懂听清学生的回答,不曲解,有差不多意思。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多说更重要。构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持续专心专意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是的,学生之间的倾听,在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其中教师要相机介入,引导学生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的明白,学生的相互倾听始终伴随着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倾听。那种仅仅接收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有利、有用的信息的“假意倾听”,实际上心里是容不下学生的,甚至扭曲了学生的真实的想法。

  很多年前我遇到过一个曾是舟山中学的某一届全省理科状元,跟此人聊天很带劲,你问什么,他答什么,言简意明,从不王顾左右而言他。我也曾不止一次比喻和此人聊天就象打篮球,相互之间的传球,球飞得过来,接得住。巧得是佐藤学先生也把倾听学生的发言比喻成接住学生的“球”,他说“……未能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如果持续的话,那些投不好球、投偏球的不生就会变得厌恶投球,甚至还会厌恶他们自己。结果,仅仅只有那些擅长事先了解教师棒球手套情状况的学生,才能瞄准教师准备好的手套位置把球投过去。当然,明确地控制教学的进程是教师必要的工作,而在此这上首先让教室里的“投球”成为愉快的事情,不是更加重要吗?再说深一步的话,不擅长接球的教师,应当专心一意地正应对学生,去接信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而不是以为只有按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才是上课。”

  这种以倾听为基础的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就是佐藤学先生所言的“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既包含了“量体裁衣”般的学生个性,又包含了“交响乐团”般的相互作用,息息相通的润泽的教室才能生成。佐藤学先生务实、深刻的观点让我油然而生钦佩之情。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实施这些尚有难度,我们肯定有更大的困难。但是,他给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告诉我们当教师必须要做个有心人,启发我们多去关注在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不就应“视而不见”的问题,促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反省、改善。在我们没有力量改善很多的状况下,哪怕改善一点点,也是我们的进步。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7

  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让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教室维持秩序的管理者,因而,我们的教室要么是寂静、沉闷的,要么听到的只是学生们齐声的高呼“是”、“是”。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个体的参与。我们常常呼喊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不是一句空话。就拿数学教学来说,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参与,从这种个体的参与中获悉个体差异。长期以来,一直只存在着重认知理解,轻情感体验,重共性统一,轻个性差异的发展。对于学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是多元的。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人生阅历、思想深度等对同一内容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想,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真不应该做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教室维持秩序的管理者,应该成为关注每个个体的守望者。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以它应该是一个个性的教育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心灵。“守望”即包含着对每个个体的尊重。

  回想我们的课堂,常常埋怨孩子们不接应,不愿回答。阅读《静悄悄的革命》,似乎让我找到的'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倾听。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因倾听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重要行为。而学生能倾听源于教师的倾听。《静悄悄的革命》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像这样的精辟之言让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是啊,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了呢?特别是我们年轻的教师,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想着自己该说些什么话,该怎样把学生引到自己要走的路上来,该开展哪个活动,对学生的发言没有耐心听。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的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这个提示,让我意识到: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学生虽需要鼓励,但教师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互相交流。许多时候,我们急于完成“教教课本”的任务,将时间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担心学生会走向自己没有预设的那一条路上,于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发言,心安理得地做一个骄傲的传授者。

  《静悄悄的革命》中指出:“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一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让学习活动更为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作为教师,一堂课,课前教师得认真研读教材,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学设计用怎样的具体任务以诱发学生的学习,组织怎样合理、有效的活动,让活动成为引令学生学习的实体。在这一环节上,教师成为了导演者。而走入课堂,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改变原来的教学理念,重视倾听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理解“无论什么样的学生的发言或行动,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因此,课堂掌控在教师手中,教师就是课堂中的导演者。教师只有做到了“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学生才能“用教科书学,而不是学教科书”。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个性的课堂、多彩的课堂。

  当然,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说到最终还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改变,就如《静悄悄的革命》“前言”中小林老师所说:“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的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也像他所说:“现在在教室里,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也不再觉得痛苦了。”等到我们有了小林老师的那种切身体会时,我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是异彩纷呈的课堂,我们的教室一定是“润泽的教室”!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8

  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撰写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倍受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此书封面设计简单素淡,正如书名一般“静悄悄”,毫不张扬。轻轻打开书本,静静地阅读,更感觉平静、淡定,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和读者交流着自己的教育心得,交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静静读来,收获颇丰。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由“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改变教学——学校改变”;“设计课程”;“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五部分构成。佐藤学博士从观察者、推动者、研究者的角度,对这场自下而上的,由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总结和介绍,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观点和做法。

  日本的文化传统和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这本书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也很契合。当今社会大环境的急剧变化正在引发着日本的教育的“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教授指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读后感《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读了这些话,我理解了这本书命名的原因。认真读完《静悄悄的革命》,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别是以下两点,更是极赞同佐藤学的观点。

  一、润泽的教室。

  作为一线教师,更关注课堂里的革命。佐藤学在书中对教室的阐述让人心生向往:“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是啊,“润泽”,是多么让人心生憧憬的词语,我仿佛来到春雨后盎然的草地,仿佛闻到滴着露珠的玫瑰的芬芳,仿佛触摸到了女子滋润丰盈的手背。教室是润泽的,那一定是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教室是滋润的,那一定是丰富的.,有暖阳,有清风,有山泉,有明月,更有鸟语花香。

  润泽的教室里,老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润泽的教室里,孩子如沐春风,似承雨露。如此的教室,令人心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了人文的关怀和极大的尊重。在这样的教室里呆久了,那无论是肌肤还是心灵,都是水灵灵的,一个个被润泽的老师和学生,都享受着这里的空气,因对方而收获着,都滋滋润润地成长着。

  很是赞同,这也是一直以来追求的课堂。

  二、学会倾听。

  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

  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能从中听到心灵的声音。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学生对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的确如此,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总之,《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很有借鉴意义,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胸怀一颗尊重儿童的心,多一点坚定,多一点信心,多一点实践,多一点思考,从小小的个体开始,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9

  《静悄悄的革命》的作者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知名教授佐藤学。作为行动的研究者,他走访了日本各地的一千多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养护学校,走进了万间教室。在学校,他推进“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推进构建教师间互教互学的“合作性同事”;推进由监护人参与授课的“参与学习”实践。他提出未来学校的形象——学习共同体。译者是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的教授李季湄。她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在学前教育领域著作很多,影响很大。

  佐藤学教授在序中提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根植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础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他认为,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读完此书,我被佐藤学教授对教学形式主义的批判所震撼,被“润泽的教室”所吸引,被“合作性同事”所感染,对佐藤学教授追寻的“学习的共同体”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理解。

  一、关于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文中写道:“日本小学教室的特征是‘乱哄哄’(发言过剩)而初中、高中的教室是‘静悄悄’(拒绝发言)。”佐藤学认为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学校(教室)的文化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如果在幼儿园、小学时代过分的强加以虚假的主体性的话,到了初中、高中后,学生就会拒绝发言。

  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让我很受启发:大多数教室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看法,而并不认真仔细的对待“倾听”。于是,比起擅长发言的`学生来,那些在学习上不多言语,然而善于倾听的学生尽管应该被评为优秀,但在这些学生的通知书上却常常被写上“更加积极的发言吧”。其实,对那些不多思考就草率发言的学生,倒是该写上“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预期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

  作者认为,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站在教室里是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如果这样认识的话,教师就可以从单方面的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中跳出来,而转变为在组织、引导学生发言之前,仔细的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

  看来“倾听”才是打造“学习共同体”的基础。没有“倾听”就没有有效地交流,没有“倾听”就没有有效地合作,没有“倾听”就没有欣赏,没有“倾听”就没有学习共同体。我们真该思考一下“倾听”的策略了。

  二、关于“润泽的教室”

  书中“润泽的教室”这一观点很吸引我。作者认为,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室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的、轻松自如的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润泽”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润泽的教室”是理想的教室,它与缺少人情味、表面热闹的教室、空气沉闷的教室、学生做得笔直的教室有本质区别。

  三、关于构建教师间互教互学的“合作性同事”

  佐藤学认为,改变学校的第一步,就是在校内建立所有教师一年一次的、在同事面前上公开课的体制。无论是怎样的改革,学校里只要有一个教师不上公开课,要取得成功都是困难的。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他在研究中发现,通常都是年轻的教师被选来上公开课,而上了年纪的教师则专门参与提供意见、建议,而不是所有的教师都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共同创造教学方式。

  读后我很惊讶,我们的校园不正是这样吗?我们似乎乐此不疲,浑然不知这可能也是个陷阱,还为自己的做法找了一个光鲜的理由—以老带新,青蓝帮教,锤炼年轻教师。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忽视了成熟教师的专业成长,使这些教师在成熟期很难突破成长瓶颈,从而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佐藤学的“合作性同事”理论带给我很大启发,这件事值得深思,需要有所改变!

  书中还提出了校内教研活动三个原则,即应对学生的教学;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教师持有自己明确课题的教学研究。很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和我的同事研讨这三个原则,相信会对我们的教研工作有所帮助。

  四、关于推进由监护人参与授课的“参与学习”

  佐藤学教授将在各学校盛行的“参观教学”改为“参观学习”,这一改变让我似乎领悟到了他倡导的“静悄悄的革命”的深刻与彻底!同时也让我对“学习共同体”有了新的认识。我想学校这一学习共同体不仅是学生们的共同体,也是师生们的共同体,更是学生、教师和家长们的共同体!我想最理想的课堂状态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最理想的校园生态应该是师生和家长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

  从群共享中下载了《静悄悄的革命》。仔细拜读后,发现日本的教师和我们很相似。它其中提到的虚假的主体性,悬在半空的主体性……深有同感。他所倡导的润泽的教室正是我们现在在努力的目标,它里面提到的一些教师的惯用语在我身上也能找到。不同的是他们反思研究后的成果,我们远不可及。

  日本发达的原因就是政府、社会、百姓对教育重视,日本课改的实施早于中国十余年,80年代初期,日本就有一大批的学者致力于教育改革,那时的中国恢复高考不久,进入90年代像佐藤等一大批教育家、学者拥有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并在全世界加以推广,我们也喊上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但是致力于理论研究的中国教育家却是教育政治家,出了几趟国门就在研究室里硬生生地搬抄了欧洲的教育体制,当日本特色的教育思想在全世界林立的时候,我们终于醒悟,回过头把陶行知先生的理论进行深刻的研究与实践,新世纪伊始所谓的课程改革的精髓内涵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这样的吻合,远的不说孔子是万师之表,还有老子、孟子等真正的古代教育家的思想被外国人借鉴,却被我们现代的教育家忽略不见,幸亏还有个陶行知可以标榜,这岂不是中国教育家的悲哀!

  从《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我发现佐藤学先生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就是通过在学校实施“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如,本书中对“学”的描述特别的意味犹长。并且作为一个日本人,他通过实践居然成功了。从这本书中,我感觉到,佐滕学先生,他该是怎样一位朴实、认真、讲究实效的学者啊。他流连于无数个学校的校园,站在一个个教室前的窗口边,坐在一间间教室里,将一切收纳于胸,以他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的静悄悄的革命,并精辟地论述:静悄悄的革命。

  在《静悄悄的'革命》中,佐藤学先生提出要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构建以“主题·探求·表现”为单位的“登山式”的课程,实施以“应对”为中心的教学,开展“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性学习,营造“相互倾听的教室”。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源于佐藤学先生对“学习”一词有深刻的认识。

  佐藤学先生特别强调老师的倾听。这一点倒是和我博文中提出的要听懂听清学生的回答,不曲解,有差不多意思。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多说更重要。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是的,学生之间的倾听,在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其中教师要相机介入,引导学生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学生的相互倾听始终伴随着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倾听。那种仅仅接收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有利、有用的信息的“假意倾听”,实际上心里是容不下学生的,甚至扭曲了学生的真实的想法。

  很多年前我遇到过一个曾是舟山中学的某一届全省理科状元,跟此人聊天很带劲,你问什么,他答什么,言简意明,从不王顾左右而言他。我也曾不止一次比喻和此人聊天就象打篮球,相互之间的传球,球飞得过来,接得住。巧得是佐藤学先生也把倾听学生的发言比喻成接住学生的“球”,他说“……未能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如果持续的话,那些投不好球、投偏球的不生就会变得讨厌投球,甚至还会讨厌他们自己。结果,仅仅只有那些擅长事先了解教师棒球手套情状况的学生,才能瞄准教师准备好的手套位置把球投过去。当然,明确地控制教学的进程是教师必要的工作,而在此这上首先让教室里的“投球”成为愉快的事情,不是更加重要吗?再说深一步的话,不擅长接球的教师,应当专心一意地正面对学生,去接信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而不是以为只有按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才是上课。”

  这种以倾听为基础的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就是佐藤学先生所言的“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既包含了“量体裁衣”般的学生个性,又包含了“交响乐团”般的相互作用,息息相通的润泽的教室才能生成。

  佐藤学先生务实、深刻的观点让我油然而生钦佩之情。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实施这些尚有难度,我们肯定有更大的困难。但是,他给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告诉我们当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启发我们多去关注在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不应该“视而不见”的问题,促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反省、改进。在我们没有力量改进很多的情况下,哪怕改进一点点,也是我们的进步。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相关文章: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09-01

悄悄的提醒02-15

悄悄的提醒的作文04-27

悄悄的提醒作文02-14

静悄悄的近义词05-31

悄悄的提醒作文07-13

让世界静一静作文12-24

心烦想静一静的句子02-25

悄悄的提醒作文【热】04-04

悄悄的提醒作文【精】04-03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