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医学伦理学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学伦理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绪论
(一)、道德
l、道德的定义:道德是由经济关系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依靠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持的,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伦理:
1、伦理的定义: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和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
2、伦理与道德的区别:二者都可指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伦理特指行为应该如何的规律。道德特指规范在人们身上形成的品德。
(三)、伦理学
l、伦理学定义:是研究人类伦理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的制定方法、制定过程及其实现途径的科学。伦理学又叫道德哲学。
(一)医学道德(医徳):是医务人员在医务工作中调整与服务对象以及相互之问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二)医学伦理学
1、医学伦理学的含义:医学伦理学是关于医学职业道德的学说。是由医学和伦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
2、创立:由英国医生托马斯·帕茨瓦尔在1803年首先创立,其标志是托马斯·帕茨尔的医学伦理学一书的发表。
2、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医学伦理学以医德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医德关系及反映出来的医德现象。医德关系包括: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医社关系。医德现象包括:医德意识现象、医德规范现象、医德活动现象。
二、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
3、生命伦学理难题。
4、医学伦理学的教育、评价和修养。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发展
一、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1、价值论的概念: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即价值)的认识,就是价值论。
2、生命价值论的概念:生命价值论是医学伦理学的基石。生命价值论认为,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人的生命具有宝贵的质量,能够创造社会价值。
3、生命价值论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要求医务人员不仅仅满足于保全病人的生命,更要注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使医学造福于人类。要根据患者生命质量和价值的状况进行临床决策,对高质量、高价值的生命给予更多的医疗权利,而对质量低劣、负价值的生命在一定条件下放弃治疗或加以淘汰。
二、功利主义
1、功利主义的概念:以人们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的基石或评价标准,同时强调行为实际效果价值普遍性和最大现实的伦理学说。
2、功利主义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
(1)强调了行动的功利效益,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更加关注行为的的效益。同时也关注医务人员自身的合法利益。
(2)强调行为的善恶以客观效果来评价,有利于培养医务人员的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和开放观念。加速医院改革,深化安乐死,脑死亡标准等的大讨论。
(3)负面影响:可能出现自发行为功利主义的表现,甚至出现极端利己行为。
三、人道主义
1、人道主义的概念: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这样一种世界观。
2。人道主义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人道主义是医学伦理学的一面旗帜和普遍公理。
(1)它要求同情、关心、爱护和救助患者和处于危难之中的人们;
(2)尊重一切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一视同仁;
(3)决不利用医学知识和手段参与迫害人、虐待人的行为;
(4)给予俘虏、囚犯以四、义务论
1、义务论主要强调医务人员对患者、对其他服务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义务论把医生为病人服务当做某种绝对的义务和责任。义务论的核心是保护病人的利益,为此医务人员应遵循:自主原则,保密原则,行善原则,无伤原则。
2、义务论仅仅着眼于人的动机,不考虑效果。而在实践中,人的好动机并不必然带来好的效果。有时却恰恰相反。
五、美德论
(1)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仁慈、诚实、审慎、公正、廉洁、敬业。
(2)美德毕竟是讲道义和奉献的,是绝对利他的,因而要防止错误理解和应用,实践中弘扬对医学美德的追求是正确的,但如果将医学美德极端化为衡量一切医务人员的道德标准,作为判断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那反而会不利于医务人员的道德建设。
六、境遇伦理学
1、境遇伦理学的概念:境遇伦理学是根据现实境况决定道德选择的伦理学。我们在任何情况下所采取的行动必须根据当时的判断,而没有现成的决定可以遵循。
2、境遇伦理学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境遇伦理学对研究生命伦理问题、性道德问题(“艾滋病”是这一问题的最新表现)、医学伦理问题(堕胎、安乐死、试管婴儿等)、家庭伦理问题(“单亲家庭”、私生子等),以及民族道德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
第一节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及应用
一、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调节各种医学道德关系应当遵循的根本准则和最高要求。有利、不伤害、尊重与公正是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
(一)有利原则
1、含义:是指医疗行为的动机与结果均应有利于病人。狭义的有利原则是指医务人员的诊治、护理行为对患者确有助益,既能减轻痛苦或同时又能促进康复;广义的有利原则是指医务人员的诊治护理行为不仅对患者有利,而且有利于医学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群、人类的健康和福利。
从良好的动机向有益的目标出发,一切针对病人的诊治手段和施,都应该是最佳的,都应该遵循最优化的原则。
2、意义:有利原则是行善原则的延伸和派生。不仅仅对病人有利,还要考虑其现实的社会保障能力、家庭的承受能力、社会公共利益等。
(二)不伤害原则
1、含义:所谓不伤害是指在诊治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其动机与结果均不使病人的身心受到伤害。
2、不伤害原则是相对性原则,因为现代医学本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伤害。要求对医学行为伤害降低到底线。如果诊治手段对病人是无益的,不必要的或者是禁忌的,那么有意或无意去勉强实施,一定会使病人受到伤害,也就是违背了不伤害原则。
(三)尊重原则
1、含义:尊重原则又可称尊重自主原则,狭义的尊重原则,就是要求医患双方交往时真诚的尊重对方的人格,尤其强调尊重病人的生命和生命价值,内容包括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严。广义的尊重原则是指不仅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而且还应该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和隐私权等。
2、尊重原则的基本要求:尊重患者的人格、専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四)公正原则
1、含义:根据生命权的要求,按合理的或大家都能接受的道德原则,给予每个人所应得到的医疗服务。公正原则在医学中的含义:指医学界平等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
2、体现:医患交往公正、资源分配公正。
3、形式公正:同样的人给予相同的待遇,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待遇。内容公正:依据个人的地位、能力、贡献、需要等分配相应的负担和利益。
4、公正原则的内容:底线保障、机会平等、贡献分配、调剂分配。
(一)、诊疗的最优化原则
1、含义: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果的决策,也叫最佳方案原则。
2、最优化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疗效最佳,损伤最小,痛苦最轻,耗费最小。
(二)知情同意原则
1、知情同意原则的含义:是指临床医师在为病人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后,必须向病人提供包括诊断结论、治疗决策、病情预后及诊治费用等方面真实、充分的信息,尤其是诊疗方案的性质、作用、依据、损伤、风险、不可预测的意外及其他可供选择的诊疗方案及其利弊等信息,使病人或家属自主做出选择,并以相应方式表达其接受或拒绝此种诊疗方案的意愿和承诺;在得到患方明确承诺后才可最终确定和实施由其确认的诊治方案。
2、知情同意权的主体:
(1)年满18周岁以上的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患者。
(2)患者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以及患者的亲属。
(3)对于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3、知情同意的内容:
①入院告知;
②诊断过程告知;
③治疗过程告知;
④创伤性操作告知;
⑤改变治疗方案告知;
⑥临床试验性检査和治疗的告知;
⑦经济费用告知;
⑧暴露病人隐私部位的告知;
⑨涉及到患者身体隐蔽部位的检查和诊疗、致其不适的检査和诊疗以及患者提出疑问的情况。
4、知道同意原则的正确应用:医生执行知情同意原则要注意做到使病人或其家属完全知情并有效同意。即,医生充分告知,患者充分理解,自主有效同意。
(三)医疗保密原则
1、含义:要求医务人员保守医密,即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中不向他人泄露能造成医疗不良后果的有关病人的隐私。
2、医疗保密的分类和内容:(为病人保密、对病人保密、保守医务人员秘密)
(1)为病人保密。包括:a病人不愿向外透露的诊疗信息,如特殊疾病。b病人不愿向外透露的生理缺陷。c病人不愿向外透露的病史。d病人不愿外界知道的一切个人隐私。
(2)对病人保密。对病人保密主要是对那些预后不良的病人,临终病人且心理素质较差者,病人获知自己的病情后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3)保守医务人员秘密:医生本人及其他医务人员诊疗过程中的差错失误一般不应当告诉病人,但对上级组织不可隐瞒,是否告知病人应由组织决定。
3、医疗保密的意义:(行善、不伤害以取信于患者)
保密原则是对医务人员的特殊要求,是对行善原则、有利原则、无伤原则、人道原则的特殊贯彻。保密原则既是法定义务,也是道德义务,是古今中外国际医学界的职业公德,是取得病人信任和合作的需要,是保护性医疗制度的要求。
4、医疗保密的伦理条件:
①不伤害病人自身的健康与生命利益为前提。
②不损害无辜者的利益。
③不损害社会利益的伦理条件。
④不违背现行法律。
(四)生命价值原则
1、含义: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尊重生命的价值。
2、意义:生命权是人的基本人权,因此,应尊重他人的生命,维护病人的生存权利。但当生命价值极低,病人无法有尊严的生存,对此,医生应该放弃救治的义务。
第二节医学伦理学的国内规范及相关国际规范
一、《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其实施办法》的内容。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间的关系。
二、医学道德基本范畴的含义
医德基本范畴,是反映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的医德关系的概念。指在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与他人,社会之间医德关系中某些本质方面概括和反映。即表现医德关系中某些侧面的基本概念。
三、医德基本范畴
1、权利与义务
(1)权利与权利区别:义务:应该且必须付出的利益。权利:应该且必须得到的利益。
(2)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它不以谋求某种权利为前提。它不依靠强制手段维系。它是伦理学的中心范畴。
(3)医德权利:是指医学道德生活中主体所拥有的正当权力和利益。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病人在医学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二是医务人员在医学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
(4)医德义务:是医务人员对服务对象应承担的防病治病、维护健康的职业责任。医德义务是医学伦理学的中心范畴。
2、良心与功利
(l)良心的含义:良心是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2)医德良心:是医务人员在履行医德义务过程中形成的对服务对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3)医德良心作用:选择作用(行为前),监督作用(行为中),评估作用(行为后)。
(4)医德功利:功利及医德功利的含义:功利就是功效和利益。医德功利是医务人员在履行医德义务时导致的利益。医德功利就是要求正确对待和处理医务人员的个人利益与病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
(5)医德功利观的内容:维护人民健康是医务人员的根本功利。追求集体效益是医务人员的合理功利。个人劳动报酬是医务人员的应得功利。
3、审慎与情感
(l)审慎:即周密而谨慎的意思,是指人们在行为之前的周密思考与行动过程中的谨慎态度。
审慎的品德表现为行为之前的周密思考和行为中的小心谨慎、细心操作。
(2)情感: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根据社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去感知、评价个人和他人行为时的态度和体验。
四、医德范畴与医德原则、规范的关系是什么?
答:医德范畴决定医德原则和规范;医德范畴是医德原则和规范的补充;医德范畴体现着医务人员对医德关系的认识和发展阶段。
五、国际医学伦理学法律文献:
(1)1946年,《纽伦堡法典》,制定了关于人体试验的基本原则:
一是必须有利于社会
二是应该符合伦理道德和法律观点。
(2)1948年提出日内瓦协议法,标志着现代医学伦理学的诞生,1969年修订——《日内瓦宣言》
(3)1949年,《世界医学会国际医德守则》明确了医生的一般守则,医生对病人的职责和医生对医生的职责三个方面。
(4)《赫尔辛基宣言》,制定了涉及人体对象医学研究的道德准则,是一份包括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和限制条件。
(4)1968年,《悉尼宣言》确定死亡道德责任和器官移植道德准则。
(5)1975年《东京宣言》规定关于对犯人拘留犯给予折磨虐待非人道的对待时,医生的行为准则。
(6)1977年通过关于精神病的医生道德准则的《夏威夷宣言》。
第四章医疗人际关系的伦理审视
第一节医患关系
一、医患关系的含义
(1)医患关系是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特定的人际关系,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医疗人际关系。
(2)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行医者与患者的关系。
(3)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务人员为一方的群体与以患者及其家属等为一方的群体之间的医疗人际关系。
(一)医患关系的特点:1、平等与不对称的统一;2、信托关系与契约关系的统一;3、服务与被服务的统一。
(二)医患关系的基本内容与模式
1、非技术性医患关系:道德关系、价值关系、利益关系、文化关系、法律关系。
2、技术性的医患关系模式:主动一被动型、指导一合作型、主动参与型。
三、医患关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发展趋势)
1、医患结构的“技术化”趋势,使医患关系“物化”趋势加重。
2、医患交往的“经济化”趋势,等价交換原则渗透到医患关系中、甚至出现权钱交易的不正之风。
3、医患要求的“多元化”趋势,关系多元化,服务多元化。
4、医患关系调节方式上的“法制化”趋势。
(二)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
1、医者方面的原因:(1)医疗观保守,加重医患关系物化。(2)医德医风差,态度冷漠、告知简单、见利忘义。(3)医生的服务态度和责任心差。
2、患者方面的原因:(1)医学常识欠缺,对医疗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不理解,对诊疗效果期望过高。(2)受经济利益驱使,无端制造医疗纠纷,以达到赔偿的目的。(3)少数患者希望将社会单位及家庭等无法解决的矛盾通过医疗纠纷转嫁给医院。
3、管理、社会方面:(1)医疗管理松懈,缺乏严格的管理及监控体系。(2)后勤保障不力,设备不配套,贻误诊治。(3)社会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和不正之风;卫生立法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三)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
1、调适医患冲突应遵循的原则:坚持社会公益原则。坚持医患平等原则。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
2。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对患者就医道德的宣传。深化卫生事业改革,实行科学管理。
(四)协调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1)共同维护病人利益和社会公益的原则;(2)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原则;(3)分工合作,相互支持的原则;(4)相互协作,互相监督的原则;(5)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
第二节医患的权利和义务
一、病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病人的权利:(1)基本医疗权;(2)知情同意权;(3)诊疗选择权;(4)保护隐私权;(5)免除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权;(6)有监督维护自己医疗权利实现的权利;
2、病人的义务:(1)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2)遵章守纪,积极配合治疗的义务;(3)负担正当医药费用的义务;(4)支持医学科研的义务;
二、医生的义务与权利
1、医生的义务:a。防病治病的义务;b。告知的义务;c。保密义务;d。宣传和咨询的义务;e。进行医学科研的义务;
2、医生的权利:a。独立自主的诊治权;b。信息的获得权;c。人格専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d。医疗服务合理报酬的获得权;
3、医生的特殊权利——干涉权:适用范围(版本一)a。病人拒绝治疗;b。拒绝病人要求讲真话的要求;c。拒绝病人的保密要求;d。对病人实行行为控制;
4、干涉权的适用范围(版本二):(1)对精神病患者、意识丧失、自杀未遂等拒绝治疗时;(2)人体试验治疗时的一些高危实验;(3)患者要求了解自己疾病的真相,但了解后不利于诊治或者产生不良影响时;(4)对病人实行行为控制。
第六章临床诊疗伦理
第一节临床诊疗的伦理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1977年美国医学家梅昂热尔提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不仅要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心理;不仅要关心病人个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家属、关心病人的后代、关心社会。总之,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将病人视为整体、提供整体化的服务,促进病人整体地康复。
二、最优化的原则
1、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果的决策。是最普遍的,也是最基本的诊疗原则。包括:疗效最佳、安全无害、痛苦最小、耗费最少。
2、要求:(1)思想基础,医者有高尚的道德情操。(2)技术前提,医者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医院具备必须的医疗条件。
三、知情同意原则
(1)医生充分告知、患者充分理解、自主有效同意;
(2)医者应当取得病人在得到充分的解释和理解后,自由表示出来的同意。包括:信息的告知、对信息的理解、自由同意、同意的能力。
四、协同一致的原则: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密切配合、团结协作。
第二节临床诊断过程中的道德要求
一、问诊的医徳要求
仪表庄重语言得当耐心倾听④医术精湛
二、体格检査的道德要求
全面系统,认真细致关心体贴,动作轻柔尊重病人,耐心细致
三、辅助检査的道德要求
目的纯正,合理选择知情同意,尽职尽责联系临床,综合分析
第三节疾病治疗的医德要求
一、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
(一)药物滥用及其危害
1、药物滥用:与治疗目的不一致用药;不合常规的超量用药;非必要的和非首选的合理用药以及配伍不当的用药。
2、滥用药物主要包括:麻醉性和非麻醉性止痛药物、精神药物、抗生素、激素
3、滥用药物的原因:以药养医的政策;药品管理失控和供销渠道混乱;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④科室两级经济管理体制;⑤医生缺乏科学用药知识;⑥药品广告的失控和误导;⑦见利忘义。
4、药物滥用的危害:加大人体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引发医源性疾病;对人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危害(生物病原体产生耐药性,人体自然抗病能力减退);给患者、企业、国家造成沉重的负担;④助长了医疗腐败;⑤恶化了医患关系。
(二)药物治疗的伦理原则:安全有效的原则;合理配伍原则;廉价节约原则;④近远期效益统一原则;⑤慎用新药,毒麻药原则;
二、手术治疗的道德要求
(一)手术治疗的伦理原则:必需性原则;最优化原则;知情同意原则;
“三不施”原则:非必要时不施手术、无希望时不施手术、病人不承诺时不施手术
(二)手术者的道德要求
不争手术;不滥施手术;不垄断手术;④不推卸手术;⑤不隐瞒差错不推卸责任
三、妇产科、儿科工作的道德要求
1、妇产科工作的道德要求:严肃认真,真诚耐心;尊重病人,同情体贴;保守医密,坚持原则;④审慎治疗,保护病人;
2、儿科工作的特点:抗病能力弱,对环境适应性差;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没有或不完全有表达病情感受的能力;接受医生的耐受性差;缺乏自理能力。
儿科工作道徳要求:耐心认真,治病育人;细致观察,慎重从事;认真负责,谨防四、心理治疗中,医务人员应该遵循的道德要求是什么?
答:要掌握的运用心理治疗的知识和技巧;要有同情帮助病人的诚意;要以健康稳定的心态去影响和帮助病人;要为病人保守隐私、秘密;要重视环境对病人心理因素的影响。
第八章医学科研伦理
第一节医学科研伦理的含义及要求
一、医学科研的特点:(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2)研究过程的复杂性;(3)研究结果的两重性;
二、医学科研伦理的含义及发展
l、含义:是指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在医学科研的实践活动中调节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等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2、医学科研伦理的发展
人道试验一纽伦堡法典
不合伦理规范试验一赫尔辛基宣言纽伦堡法典
四、医学科研的道德准则[版本一PPT]
1、科研选题的医徳要求:(1)科研动机端正,符合人类健康需要(2)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科研过程中的医德要求:(1)科学、合理地进行科研设计;(2)严肃、认真地开展科研;(3)客观、准确地进行数据分析;(4)坚定、执着地追求。
3、对待科研结果的医德要求:(1)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2)客观地估价他人和自己的劳动贡献。
五、医学科研的基本道德准则[版本二(课本)]:
(1)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目的高尚;勇于献身;锐意创新;
(2)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科研选题要严肃认真,注重实效;科研实施要注重客观,精确可靠;科研成果的鉴定、推广、应用要公正诚实,对社会负责;④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3)团结协作,尊重他人;平等原则;互助原则;公正原则。
(4)吃苦耐劳,百折不挠。
第二节人体实验的伦理间题
一、人体试验含义:是以人体为受试对象,用人为的试验手段,有控制地对受试者进行考察和研究的医学行为过程。
二、人体试验类型:l、天然试验2、自我试验3、志愿试验4、强迫试验5、欺骗试验。
三、人体试验的道德评价
(1)一方面,人体试验是医学科研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防治疾病和发展医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表现在:人体试验是医学的起点和基础;人体试验是医学实验的必经的最后阶段。
(2)另一方面,人体试验由于其内在矛盾,对人性、人权、人格蕴含着的道德风险可能发生。表现在:主动与被动的矛盾;科学利益、社会利益与受试者的矛盾;自愿与强迫的矛盾
四、人体试验的道德原则:
1、医学目的原则;
2、维护被试者利益的原则(根本前提,优先地位);
3、知情同意原则;
4、科学原则
第十一章死亡伦理与临终关怀
第一节死亡伦理
一、死亡概念从医学角度死亡分为三个时期:
1、濒死期:指心肺功能已极度衰竭,濒于终止其生理机能。
2、临床死亡期:是心跳、呼吸停止,即器官水平的死亡。
3、生物死亡期:是指整个机体细胞水平的死亡。
二、死亡标准
1、传统死亡标准
普通以停止心跳和停止呼吸为准。缺陷:使用心肺死亡标准可能误判;心肺死亡可以战胜;脑死比心肺死亡更加科学;
2、现代死亡标准
终止,神经系统已不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这种病人常需借助于机械呼吸机才能维持生命,故又称“呼吸机脑”。
三、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使死亡更趋科学化;有利于人类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可以促进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安乐死
一、安乐死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是指医务人员利用医学方法消除濒死病人的痛苦或缩短痛苦的时间,使其安祥地度过死亡阶段,结束生命。
2、安乐死的分类:被动安乐死;主动安乐死;
3、安乐死的实质:安乐死是临终者安乐死亡还是痛苦死亡方式的选择。安乐死所追求的是死亡过程中的一种良好状态,以及达到这种良好状态的方法,其目的是避免临终者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折磨,达到舒适或愉快,即改善死者濒临死亡时的自我感觉状态,维护死亡的専严。
二、安乐死的伦理争论和伦理意义?
1、(1)赞成安乐死的依据主要有:安乐死符合病人的利益;安乐死有利于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人应当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④安乐死体现了生命价值原则;
(2)反对安乐死的观点认为:安乐死有悖传统医德;安乐死践踏了人的生命权;安乐死有碍于医学科学的发展;
④安乐死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3)区别对待安乐死的观点。
2、安乐死有利于实现病人自身最终利益的目的;安乐死是对人们选择死亡方式权的尊重;安乐死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原则的积极体现;安乐死有利于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三、安乐死的对象[版本一PPT]:病人处于濒死期;死亡过程极度痛苦;必须出于本人的意愿。
第三节临终关怀的伦理要求
一、临终关怀
1、含义:是指为濒死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全面支持与照护。缓解极端痛苦、维护致死尊严、帮助临终患者安宁走完生命最后历程、为家属提供生理和心理保健服务。
2、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符合人类追求死亡品质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人道主义的升华;
④节约卫生资源。
二、临终关怀的内容与特征
1、临终关怀的内容:减轻患者躯体痛苦。减轻患者精神痛苦。帮助家属,协助处理善后事宜。④避免不适当的、有创伤的治疗,给予病人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
2、临终关怀的特征:控制症状,减轻病痛;注重整体护理;体现人道主义。
三、临终关怀的医德要求[版本一PPT]:
1、实施躯体护理,减轻肉体痛苦;
2、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精神痛苦;
3、照护死者家属,减轻负担痛苦;
第十二章器官移植的伦理研究
一、器官移植中的伦理问题:
(1)器官移植中的死亡判断问题;
(2)器官捐献中的有偿与无偿之争;
(3)器官分配的公正问题(形势公正,公开排队;内容公正,受体选择);
(4)器官新来源的伦理问题(治疗性克隆,异种器官移植)。
二、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禁止器官买卖的原则;资源原则和撤销自由原则;严格遵守医学标准,审慎选择受体原则;④优先保护供体原则;⑤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原则;⑥组织器官库的非盈利和公立原则。
第十四章医德教育、修养和评价
第一节医德修养
一、医德修养
1、含义:医德修养,是指医务工作者为培养医德品质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行为过程以及经过学习、实践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所达到的医德境界。
发展
二、医德修养的方法:学习;内省;慎独;积善。
三、医德修养的境界:
1、自私自利的医德境界;
2、合理利己的医德境界;
3、先公后私的医德境界;
4、大公无私的医德境界。
四、医德教育有哪些环节?最重要的是哪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医德教育有以下环节:提高医德认识;陶冶医德情操;锻炼医德意志;确立医德信念;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和医德习惯。
(2)其中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和医德习惯,他是医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医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医德教育的根本目的。
(3)各个环节的关系:医德教育过程的五个环节是构成医德的基本要素,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五、医德教育
1、特点:实践性、层次性、长期性。
2、内容:(1)价值观教育:人道主义精神;正确的义利观。(2)职业道德教育;(3)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教育。
3、医德教育的过程:(1)知:提高医德认识;(2)情:培养医德情感;(3)意:锻炼医德意志;(4)行:实践医德行为。
4、医德教育的一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性原则;因人施教原则;
第二节医徳评价
一、医德评价
1、含义:医德评价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对医务人员或医疗卫生单位的行为和活动作出的道德与不道德的判断。
2、医德评价的形式:社会興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
3、医德评价的作用:裁决作用;教育作用;引导作用。
二、医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1、医德评价的标准(基本标准):
(1)有利于患者疾病的缓解和根除;
(2)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3)有利于医学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
上述三项标准是医德基本原则的具体化,其中心和实质是围绕广大病人身心健康的利益。
2、医德评价的依据:
(l)动机与效果:所谓动机,就是医务人员选择一定的医学行为的主观愿望和意图。所谓效果,是医务人员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的行为结果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好的动机一般会产生好的效果。坏的动机一般会产生坏的效果。好的动机也可能产生坏的效果。坏的动机也可能产生好的效果。我们应该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2)目的与手段:所谓目的,是医务人员预先设计和期望达到的目标。所谓手段,是医务人员为达到预期目标所运用的措施、方法和途径。
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目的纯正,手段往往是道德的。目的不纯,手段往往是不道德的。
目的纯正,手段未必道德。目的不纯,手段未必不道德。应坚持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
三、诊疗手段选择的道德要求:
(1)选用的手段应该是有效的。
(2)选用的手段应该是最佳的。
(3)选用的手段必须和病情一致。
(4)手段的选用,应该考虑社会后果。
【医学伦理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医学实习总结04-17
医学个人总结05-18
物理知识点总结12-06
数列的知识点总结04-16
概率知识点总结04-03
生物知识点总结04-20
比的应用知识点总结03-15
生物知识点总结03-08
《诗经》知识点总结01-31
负数知识点总结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