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科学小实验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小实验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小实验总结1
一、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指导示范作用
演示实验是科学知识建构、实验过程示范、观察记录指导的有效达成途径,要发挥好演示实验的功能,教师应在教学中做好四个方面指导。
1.理由充分。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的目的意义、器材准备、计划制订、实施步骤、操作要点、观察记录以及实验结论的得出等都要进行详细的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演示实验中学到有关知识、了解实验步骤、掌握操作方法和实验技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分组实验铺平道路。
2.观察细致。观察是教师演示实验时学生共同参与的主要形式和任务之一。所以,教师在演示实验之前,必须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同时实施观察。例如用眼睛看现象,用耳朵听声音,用鼻子闻气味(无刺激性和无毒性的气体),用嘴品尝味道(可食用物品)和用手摸触感觉,用脑思考问题等,获取丰富的实验资料,详细记录各种现象,为下一步的学习收集好必要的资料。
3.讨论深入。交流讨论是演示实验后的重要环节,也是获得科学结论的重要步骤。在老师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观察记录的数据和现象是零碎的、杂乱的,甚至有些是错误的。因此,需要教师组织引导全体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深入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将获取的数据和现象进行完善和系统化,从而为正确科学结论的.得出奠定基础。
4.总结到位。演示实验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进行实验总结,总结的目的是得出正确完整的科学结论。这个总结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和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这个结论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自主总结得出,而不是由教师根据实验现象直接给出。然而,教师必须要让出时间和空间来,引导学生自主走完这一步。 所以在总结时,要让学生充分描述现象,并说出现象背后的本质。
二、有效培养分组实验的自主操作技能
分组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应该做到以下三方面。
1.实验准备要“细”。进行细致全面的准备是搞好分组实验的前提和保证。①制定一系列的实验规则。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学习这些实验规则,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②老师可以给学生分配角色或任务。指定担任实验小组长或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长;还可以给座位编号,即给学生编号。按编号分别规定每个学生做什么。③老师要求学生做必要的实验记录和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这是进行科学学习方法教育的契机。④老师可以制定实验评价制度。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已初步发展起来了,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比赛等比赛机制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实验表现给予鼓励为主的评价,以增强学生实验的自信心。
2.分组实验要“放”。在学生了解了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以后,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总结结论,分组实验时鼓励学生从证实和证伪两个角度进行实验验证。例如《电磁铁的磁力》一课,学生两人一组,自己准备器材,自己选择猜想进行实验验证,自己动脑思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实验后孩子们呈现出来的研究结果既丰富又有趣,远远超出了老师的预设。
3.实验结果要“晒”。一人的观察具有局限性,通过交流,可以分享彼此观察到的信息,互相弥补不足,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讨论深入交流实验的心得和体会,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在分组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晒一晒实验过程中的收获。
科学小实验总结2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所以如何有效开展科学学科教学,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开放科学实验教学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科学的感性认识主要靠科学实验提供,重视科学实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充分利用科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科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一、实验设计与教学要符合科学学科的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
二、实验设计与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
三、做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对于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是没有那么高深、系统、复杂,但小学实验同样遵循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实验的准备、过程、结论是判断一节科学课,是否成功的标准。而实验过程、结论、评价是否准确,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准实验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前要分工明确、合理
在实验课上我们普遍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常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实行分层搭配,可是由于小组成员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起主导作用的都是少数几人,有的甚至就组长一个人,其他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动手和发言的机会,常常会出现“权威至上”的小组长或带头人,其他学生的发现和思维也就变得可有可无。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同学们说的他们不一定能听懂,最终只能成为看客,从而减弱大部分学生对科学课以及实验的兴趣。而且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合作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故实验前的小组划分要以水平相近为原则,同时还要坚持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其中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始。
2、实验时要合理调控、引导
刚接触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喜欢打断学生的实验思路――再补充说明几点注意事项说明的。这样做容易打断实验的连续性,让本就好动、喜欢新奇事物的小学生没有继续坚持做实验的兴趣。有时习惯站在一旁看学生自己摆弄,不说也不做,这也不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然而有经验的老师此时不会闲着,他们会很自然地融到学生的实验中,哪个小组材料少了及时给补上,出现意外时引导学生自行解决,让学生把新发现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的汇报工作奠定基础。对做的'好的小组给予积极评价,做的不够好的小组及时给予引导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做没有白费,感受努力实验过程的开心,加强做实验的兴趣。
3、实验后要及时总结、评价
实验结束后除了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教师还应该及时总结、评价。在关注各小组之间总体情况的同时,也对学生个体做出合理的评价,对于各小组的后进生,采用纵向评价,使每个学生每次实验后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避免长期只有个别成员受到青睐或者“一美遮全丑”“一人成功全组光荣”的现象发生,这样,不管是好的小组还是相对较“弱势”小组都有得到肯定的机会,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热情、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四、做活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科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科学是没有魅力的科学。在教学中,要时时领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科学”、“身边的科学”。尤其是小学科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若利用身边的材料去设计一些简单实验,寓教于乐,使比较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科学小实验总结】相关文章:
科学小实验日记08-06
科学小实验的作文02-10
科学小实验作文11-22
科学小实验学生作文02-07
我的科学小实验作文06-16
科学小实验作文【热门】02-05
【热门】科学小实验作文02-04
【荐】科学小实验作文01-14
科学小实验作文【热】01-01
科学小实验作文【推荐】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