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总结>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7-05 15:45:55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1

  显微镜下的世界

  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2

  少年闰土

  1、作家及作品——(资料袋)教材第80页

  2、本课需要注意的字音:“正(zhang)在厨房里”和“正(zhēng)月”;“仿佛(fú)”和“神佛(fó)”“五行(xíng)”“供(ɡng)品”“畜(chù)生”“窜(cuàn)”“蹿(cuān)无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素:向来如许:如此像这样

  3、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件事,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要点: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看跳鱼儿从全文说:闰土是一个见多识广、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

  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机智勇敢;捡贝壳、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见多识广。

  4、关于“捕鸟”,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你感受到了什么?

  要点:捕鸟的.时间──下大雪;捕鸟的地点──沙地上;捕鸟的方法──支起大竹匾,撒下秕谷,鸟来吃时,拉绳子;捕鸟的结果──各种鸟都有。闰土聪明能干,是一个捕鸟能手。

  5、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6、破折号、括号的用法——补充说明例如:“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这句话中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7、背诵第一自然段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3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19,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0,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

  (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

  (2)克隆生物

  (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

  (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1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13,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4,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16,(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1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1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第三单元宇宙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5,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6,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9,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10,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1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1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13,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图示如下:日食月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图示如上:

  14,(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16,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7,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18,(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19,(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20,(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2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2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23,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24,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5,(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26,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27,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28,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xx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2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30,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3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32,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

  (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

  (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

  (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焚烧垃圾的优点:

  (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

  (2)避免污染地下水

  (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

  缺点:

  (1)消耗大量电能

  (2)留下残余物

  (3)造成二次污染

  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

  (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

  (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1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1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16,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1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1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1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20,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21,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2,(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23,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

  (1)用纸袋和布袋

  (2)提菜篮子上菜市

  (3)减少塑料包装

  (4)用可降解塑料袋。

  24,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2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26,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4

  一、拼音园地

  1.易读错音节。

  伫立赭红色萌发韧劲深邃迂回别墅襟飘带舞遁入草丛悄无声息一叶扁舟

  2.多音字组词。

  蒙悄

  二、汉字书写

  1.易写错的字。

  广袤吟诵摧毁肆虐渲染羞涩觅食公爵沼泽跋涉哺乳烟囱

  2.易混淆的字。

  锻铸抑制摔跤马蹄繁殖煅造仰望狡猾啼叫植树

  三、词句天地

  1.读读词语,理解意思并积累下列词语。

  广袤无垠青石嶙峋青草覆盖不可思议艰苦卓绝婀娜多姿风情万种雷轰电击一碧千里销声匿迹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繁衍后代八国联军独一无二

  2、“风成偏形树”,认识下面各种各样的风,背诵《风速歌》。

  寒风劲风金凤凉风疾风和风热风朔风狂风微风暴风

  3、联系上下文体会带点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鲜美呀!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

  (3)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

  后来,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

  4.结合课文语境,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

  ⑵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仅仅在写柳树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⑶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5

  六年级期末一般现在时知识点所介绍的是一般现在时,一般现在时(Simplepresenttense)。表示通常性、规律性、习惯性、真理性的状态或者动作(有时间规律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时间状态。

  (1)句中be动词和动词一般情况下只能有一种而且也必须有一种。如:

  ThechildrenareveryhappyonChristmasDay.

  Sheoftendoessomehouseworkattheweekend.

  (2)一般现在时中的be动词:

  一般用原形:amisare

  am用于第一人称单数(I);is用于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和其他人名或称谓,如:Benhissister等);are用于第二人称单数(you)和所有复数(包括第一人称复数we、第二人称复数you;第三人称复数they和其他复数,如thechildren、hisparents等)。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6

  【日积月累】

  1.形容有毅力的成语: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坚持不懈

  2.形容身体瘦弱的成语:骨瘦如柴、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形销骨立、气息奄奄

  3.像霍金一样身残志坚的人:贝多芬(音乐大师)爱迪生(聋人发明家)

  张海迪(青年作家)海伦·凯勒(学者)

  4.霍金的名言:活着就有希望。

  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决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

  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要全力以赴。

  【习题解答】

  习题3答案:年轻的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太多,可霍金却觉得自己依然拥有很多:手指还能活动,大脑还能思维;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亲人和朋友;有一颗感恩的心……从霍金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了: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是为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而感到高兴。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真不愧是令人折服的强者。

  习题4答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

  1.他被称作“宇宙之王”,撰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2.他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

  在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7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原文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时,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935年11月18日

  从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回来的。我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此刻才明白,全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935年11月20日

  此刻我真的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1935年11月28日

  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引用了这几段。实际上,类似的地方还有不少,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几个月以后,我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寻梦》。开头一段是: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下面描绘在梦里见到母亲的情景。最后一段是: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这种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知识点

  1、作者:季羡林

  2、标题含义:怀念两个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

  3、重点问题

  (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答:"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母亲"不断在梦中浮现。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答: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甜蜜是因为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

  4、中心思想: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5、写作方法: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案

  教材分析

  《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我个人觉得,这篇课文所体现语文人文性一面的应该是季老对母亲,对祖国深沉的爱,而语文的工具性一面则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将这两者完美的结合,是最理想的'课堂。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地域来源比较繁杂,部分学生性格较为任性,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差,上课好动,喜欢说话等。我是本学期接手任教该班的语文,我觉得这课内容可以让许多孩子感动,从而各个方面有所感触,尤其是学会感恩,怀念。该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注重预习,没有养成很好的预习习惯,所以教学起来不是很顺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

  2、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3、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体会关键词句,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读书方法。

  2、凭借阅读经验找到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并从中体会文章传递出来的情感——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落实“从关键词体会情感”等阅读策略,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熟读课文,体会季老的爱母之心、爱国之情,传达“爱国应从爱母亲做起”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

  教学难点:

  1、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从关键词句中体会文章表达出来的情感——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8

  第六单元 百分数

  1、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无单位名称。

  例如:25%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5%。

  2、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分子部分可为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小于100或等于100。

  3、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则: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加向右)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去向左)

  4、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规则: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5、常用的分数、小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21=0.5=50% 41=0.25=25%

  43=0.75=75% 51=0.2=20%

  52=0.4=40% 53=0.6=60%

  54=0.8=80% 81=0.125=12.5%

  83=0.375=37.5% 85=0.625=62.5%

  87=0.875=87.5% 101=0.1=10%

  161=0.0625=6.25% 201=0.05=5%

  251=0.04=4% 401=0.025=2.5%

  501=0.02=2% 1001=0.01=1%

  6、百分率公式: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算式要加×100%,包括浓度、利润率)

  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另一个数是单位“1”)

  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了百分之几、减少了百分之几、节约了百分之几等来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 (甲-乙)÷乙

  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 (甲-乙)÷甲

  8、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单位“1”) ×百分率

  9、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

  部分量÷百分率=一个数(单位“1”)

  10、浓度问题

  溶质(盐)的重量+溶剂(水)的重量=溶液(盐水)的重量

  溶质(盐)的重量÷溶液(盐水)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盐水)的重量×浓度=溶质(盐)的重量

  溶质(盐)的重量÷浓度=溶液(盐水)的重量

  最常用的是用方程解浓度问题

  比如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最常用的数量关系是

  甲溶液质量×甲的浓度+乙溶液质量×乙的浓度

  =总溶液质量×总的浓度

  11、折扣:商品的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八折”的含义是:现价是原价的80%;“八五折”的含义是:现价是原价的85%

  公式:现价 = 原价 × 折数(通常写成百分数形式)利润 = 售价 - 成本

  利润率 = 成本利润×100%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十分之几的数,叫做成数。例如,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增产“二成”。“二成”即是十分之二,也就是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了20%。

  12、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纳税的种类: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1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1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15、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例如: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16、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17、存款的类型: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方式。

  18、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19、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本息:本金与利息的总和叫做本息。

  20、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根据题目要求数据计算)的税率纳税。国债的利息不纳税。

  21、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2、银行存款税后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23、银行存款利息的税金=利息×5% 或 =本金×利率×时间×5%

  第七单元 统计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可以清楚直观地反映各部份数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补充一: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周长=边长×4 面积=边长×边长

  2、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周长÷2-宽

  面积=长×宽 长=面积÷宽

  3、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4、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底=面积÷高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高=面积 ×2÷(上底+下底)

  上底=面积 ×2÷高-下底

  6、圆形

  (1)周长=直径×圆周率(π)=2×圆周率π×半径

  (2)面积=半径×半径×圆周率(π)

  7、正方体 表面积=棱长×棱长×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8、长方体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体积=长×宽×高

  补充二:其他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式

  平均数问题: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年龄问题:年龄差永远不变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9

  一、圈点读书法

  从事语文教学20年来,我让届届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翻书”的读书习惯,同时,也把自称为“圈点读书法”的学习方法渗透于其中。不仅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为学生预习课文(课题)找难点,阅读分析找重点,复习归纳找考点方面理清了思路,取得了实效。

  所谓“圈点读书法”,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用一些特殊的符号在书中做标记,以便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重点、难点、考点。其就是“遇到生字画圆圈‘○’;碰到生词加四边‘□’;优美词句波浪线‘﹋’;疑难问题一根线‘—?’;重点词句加大山‘△’”,还有其他可自编。把这种方法运用到预习、阅读、复习当中:(一)初读课文时,学生可借读读书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可谓是一举三得;其一锻炼了学生查阅字、词典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其(二)学生通过查字、词典弄会、弄懂了字、词含义,扩大了知识面;其三,为今后复习抓重点字、词做好标记。(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摘抄优美词句,积累知识;并划出难理解的句、段意义,为在课堂听讲抓住重点,解决难点起到了航标作用;(四)对复习个巩固旧知识起到了提醒、重复记忆的作用。学生在以往的过程中,翻开书来,一看见图标,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的重难点就跃然书中,减少了复习当中的盲目性。

  二、读书笔记法

  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的空白处,把一些字、词、句的读音及所表达的意义记上去,空白不够就采用卡片式记好了粘贴上去。把这种标记知识的方法称为“读书笔记法”。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识记知识的优越性凸显在一下方面:第一,大的益处是只要课本丢不了,写在“笔记”上的知识一辈子丢不了。第二,省去了重复作业,节省了时间。尤其在学习多音多义字,近义词等知识方面,一目了然。第三,使学生学会了积累知识的方法,日积月累,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便形成了,从而掌握了自学的规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过“电影”法。

  所谓过“电影”法,就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或入睡前,将今天所学各科知识进行回忆、记忆、复习巩固。对记忆不清,要点模糊的知识,立即翻书看看,对半懂不懂或直接搞不清楚的'知识,第二天找老师立即解决。这样便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归纳法

  把具有代表性的知识要点进行整理,寻其规律,找其共同、异同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语文可的学习欣赏及作业、考试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题,例如:1、他跑出来了。2、他飞也似的跑出来了。问题一,这两个句子有啥不同?问题二,去掉或加上加点的词句子有啥变化?这类型的题学生很难掌握、考试时更难以答准确。那么,研究其句,有规可循。这类题目的规律之一:加上这些词使句子变得更完整,意思表达得生动、形象、鲜明、深刻、准确;却掉这些词语句子变得平淡,也就不存在生动、形象等效果了。几个“飞也似的”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来跑的速度,而且深刻、准确地刻画出了此时此刻人物急切的内心世界。学生只要了解掌握了这类词句的规律性,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分析其意,选择其词,这类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一、词语积累

  1. 生字: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字,了解其读音、写法和意义。

  2. 成语:学习常见的成语,了解其出处、寓意和用法。

  3. 词语搭配:学会正确运用词语搭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阅读理解

  1. 课文阅读: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把握作者观点。

  2. 课外阅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课外读物,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3. 阅读技巧:学会运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三、作文训练

  1. 文体训练: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常见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素材积累:学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丰富作文内容。

  3. 修改与润色:学会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提高写作水平。

  四、语法知识

  1. 词性: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基本词性的用法。

  2. 句子成分:了解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的构成和作用。

  3. 时态和语态:掌握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基本时态的用法,了解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五、古诗词鉴赏

  1. 背诵古诗词: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古诗词,了解诗词背景和意境。

  2. 鉴赏诗词:学会欣赏古诗词的优美语言和深刻内涵,提高审美能力。

  3. 创作诗词:尝试自己创作诗词,锻炼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10

  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12、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麦哲伦

  13、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平原

  1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14千米

  15、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用。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11

  1、分数乘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12

  一:分数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二:连除的计算方法

  分数连除,可以分步转化为乘法计算,也可以一次都转化为乘法再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

  三:不含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四:含有括号的分数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五: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混和运算中的运用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分子乘除数分母,被除数分母乘除数分子。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13

  四个公式:

  两个公式:

  ①增加量(减少量)=原来的量×增加的百分数(减少的百分数)

  ②现在的量=原来的量±增加量(减少量)

  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

  公式:

  增加百分之几=增加的部分÷单位1

  减少百分之几=减少的部分÷单位1

  例如:

  1、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解题思路:根据公式增加百分之几=增加的部分÷单位1,先确定单位1是水,已经知道是45:增加的部分不知道,可以利用50减45求得5;最后用增加的部分5÷单位1水的45就等于增加百分之几。

  计算步骤:第一步:单位1:水:45立方厘米

  第二步:增加的部分:50—45=5立方厘米

  第三步:增加百分之几:5÷45=

  2、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5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解题思路:根据公式增加百分之几=增加的部分÷单位1,先确定单位1是水,已经知道是45:增加的部分是5立方厘米;最后用增加的部分5÷单位1水的.45就等于增加百分之几。

  计算步骤:第一步:单位1:水:45立方厘米

  第二步:增加的部分:5立方厘米

  第三步:增加百分之几:5÷45=

  3、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5立方厘米,冰的体积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解题思路:根据公式增加百分之几=增加的部分÷单位1,先确定单位1是水,不知道但可以根据题目“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5立方厘米”知道水是少的,冰是多的,所以可以用50—5求出水是45立方厘米。加的部分是5立方厘米;最后用增加的部分5÷单位1水的45就等于增加百分之几。

  计算步骤:第一步:单位1:水:50—5=45立方厘米

  第二步:增加的部分:5立方厘米

  第三步:增加百分之几:5÷45=

  4、“减少百分之几与增加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5、与增加百分之几相同的还有“多百分之几”“提高百分之几”“增长百分之几“等。

  与减少百分之几相同的还有“少百分之几”“降低百分之几”“节约百分几”等。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14

  六年级在柏林反思

  《在柏林》这是一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小说的篇幅极短,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情节如此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难点: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比如杜甫的《石壕吏》、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种种苦难。谈谈令你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找准话题导入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的情境,为体会文章的主旨服务。

  2、想象畅谈。

  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教学时,我采用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带着疑问走进文本。

  在未细读文章之前,学生凭借着已读过的文章或看过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可以请学生自由发言,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均可。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苦难和摧残,而后展开对文章的阅读。

  战争是离学生们实际生活很远的内容,而本篇文章又短小精悍,所以这一部分可以给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只需抓住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引入文章即可。

  3、品味主旨。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引导学生由点及面地感受文章深沉的主旨。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善课堂教学,整体思考知识与潜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构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料,并把这些资料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三、不足之处

  这篇文章短小,阅读时为情节吸引往往一气呵成,对其中的词句会有所疏忽。同时,学生难以对文章的深刻意义深入地思考。教师应抓住词句引导学生感悟流淌在文字背后的深沉情感和沉重的主旨。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导入话题,创设情境:谈谈令你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接着学生凭借着已读过的文章或看过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可以请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3、第一节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由点及面地感受文章深沉的主旨。最后以反映战争为主题,根据你已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写一篇小小的读(观)后感。

  六年级在柏林练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驶出

  ( )的老妇人

  ( )的寂静

  ( )地挺身

  ( )的老兵

  ( )的举动

  二、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缩句)

  2、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改为双重否定句)

  3、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三、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请找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

  2、联系上下文,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的原因是什么?

  3、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样结尾有何好处?

  【参考答案】

  一、缓缓 体弱 多病 可怕 费力 年迈 奇特

  二、

  1、老妇人数着。

  2、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

  3、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

  三、

  1、“头发灰白”“身体瘦弱而多病”揭示了残酷的战争对无辜百姓身体、心灵的巨大伤害。

  2、失去了三个儿子。

  3、这句环境描写,一方面以“静得可怕”写出了车厢里的人们听了老兵的话语之后,心灵产生的震撼;一方面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也激发读者去思考。

  六年级在柏林知识点

  多音字:

  数:shǔ数一数 shù数学

  假:jiǎ不假思索 jià度假

  尽①jìn尽头。②jǐn尽管。本课读音同①。

  假①jiǎ不假思索。②jià放假。本课读音同①。

  词语解释:

  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悲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反义词:

  缓慢——迅速 健壮——虚弱

  停顿——继续 奇特——普通

  寂静——喧闹 不假思索——犹豫不决

  近义词:

  虚弱——孱弱 沉思——深思

  停顿——暂停 大概——可能

  寂静——平静 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课内问题: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线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在车厢里,老妇人奇特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姑娘的嗤笑。老兵道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2、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答:(1)这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截取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深刻地反映了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2)意想不到的结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3)情节上层层铺垫,为小说的结局蓄势。前文写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老妇人的奇特举动、小姑娘的嗤笑,都是在为出人意料的结局蓄势,到结尾处才揭示出老妇人奇特举动的原因。正是有了前文的蓄势和铺垫,小说的结尾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4)老兵那平静不动声色的叙述里包含了一股巨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15

  ①表达方式:在小学六年级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表达方式是一个相当大的重点内哦让,学好表达方式的话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运用相关的表达方式,并且也能更好的促进我们对于阅读文章的一个理解,并且还能够提高整个做题的正确率,对于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的话,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的时候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说明、抒情、议论、记叙、描写等多种,而这些表达方式是我们学习中的重点,所以一定要掌握这类重点知识!

  ②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学习其实是小学六年级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最为基础的一个部分,在理解运用修辞手法之后,我们就能更好更便捷的理解整个文章内容,对于孩子们在做阅读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通过其中运用的一个修辞手法我们可以分析判断一个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对于我们平常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对于我们语文的基础知识巩固也是一个促进。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反复等等多种。

  ③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是相当关键的一个点,很多人可能认为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之间是互通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表现手法有利于我们理解整个文章的基础,但是表达方式主要是对于某个事物的表达,这种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表达,所以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两者之间的促进作用是不一样的,小学时候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运用典故、先抑后扬等等。

  ④说明顺序:小学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描述一个说明顺序的文图,说明顺序是一个主要的表达方式,在我们描写一些事情的时候,肯定是有个先后的顺序的,所以这一点是相当关键的,在小学一年级我们其实就接触到了说明顺序,其中就是关于看图写话的相关内容,而到了六年级的时候,这一个点是更加加深了说明顺序的关键性,说明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点:时间、空间、逻辑。

【六年级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物理知识点总结12-06

物理知识点总结06-01

美术知识点总结06-22

概率知识点总结04-03

生物知识点总结04-20

生物知识点总结03-08

函数知识点总结06-09

化学知识点总结06-18

数列的知识点总结04-16

《诗经》知识点总结01-31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