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9-27 13:20:56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XX,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配对时,在RNA上A对应的是U。

  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

细胞全能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XX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

  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

  ⑴、概念:是指已免役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⑵、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⑶、过敏源:是指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鱼虾、牛奶、蛋类、室内尘土、青霉素、XX、奎宁等。

  ⑷、过敏症状:

  皮肤过敏:红肿、寻麻疹等。

  呼吸道过敏:流涕、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

  消化道过敏:呕吐、腹痛、腹泻等。

  严重过敏:支气管痉挛,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⑸、过敏反应与典型的体液免疫反应的区别:

  过敏反应(免役功能过高)体液免疫反应

  激发因素过敏源抗原

  反应时机第二次接触过敏源第一次接触抗原

  抗体分布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血清、XX、外分泌液

  反应结果细胞释放XX引发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

  免疫的分类:

  ⑴、非特异性免疫特点:

  ①、长期进化形成,是免疫的基础。

  ②、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

  ③、不具专一性,不具特殊针对性。

  ④、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较弱。

  ⑵、特异性免疫特点:

  ①、以非特异性免疫为基础。

  ②、具后天性,出生后形成。

  ③、具专一性,具特殊针对性。

  ④、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4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微量元素:Fe、Mn、B、Zn、Cu、Mo;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O、H、N、S、P;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O、H、N;

  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10%);占细胞鲜重比例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的化学元素是C。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5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

  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

  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

  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

  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7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⑴诱发突变(外因)⑵自然突变(内因)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特点⑴普遍性⑵随机性⑶不定向性⑷低频性⑸多害少利性

  二、基因重组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受精作用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组的概念及特点

  ①由合子发育来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②而由配子直接发育来的,不管含有几个染色组,都只能叫单倍体。

  2.总结:多倍体育种方法:单倍体育种方法:

  3.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

  (1)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根据细胞的.基因型确定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的次数,该次数就等于染色体组数。

  (3)根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数确定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染色体形态数

  第三节人类遗传病

  一、常见遗传病分类及判断方法:

  1、判断顺序及方法:第一步:判断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

  方法:看患者总数,如果患者很多连续每代都有即为显性遗传。如果患者数量很少,只有某代或隔代个别有患者即为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二步:先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遗传病。

  方法:看患者性别数量,如果男女患者数量基本相同即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如果男女患者的数量明显不等即为X染色体遗传病。(特别:如果男患者数量远多于女患者即判断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反之,显性)

  二、常见单基因遗传病分类:

  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

  发病特点:⒈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⒉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②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遇以上两类题,先写性染色体XY或XX,在标出基因

  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

  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X、Y无关

  三、多基因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糖尿病。

  四、染色体异常病:21三体(患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症(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

  五、优生措施:⒈禁止近亲结婚。(直系血亲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⒉进行遗传咨询,体检、对将来患病分析⒊提倡适龄生育⒋产前诊断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8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

  (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

  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前期出现;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消失。特别注意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a、前期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3)减数分裂:

  对象: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

  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单体分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的鉴别:(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1、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2、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排列于赤道板或相互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3、同源染色体没有上述特殊行为……有丝分裂

  记忆点:

  1、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4、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精子。

  5、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6、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XY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体内具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产生了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作用发生时,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机会均等,比例为1:1。

  (2)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如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女娄菜叶形等遗传)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属于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

  ③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为携带者

  (3)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如抗V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连续现象。

  ③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4)Y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致病基因为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

  (5)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伴性遗传从本质上说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记忆点: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

  四、基因的本质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①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整个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有DNA的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DNA就是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病毒(如艾滋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没有DNA,只有RNA,RNA才是遗传物质。

  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想: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

  (2)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①DNA分子的结构

  a、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

  b、脱氧核苷酸长链:由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的顺序聚合而成

  c、平面结构:

  d、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e、结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②DNA的复制

  a、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b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c、条件:模板(DNA分子的两条链)、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能量(ATP)

  d、结果:通过复制产生了与模板DNA一样的DNA分子。

  e、意义: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3)基因的结构及表达

  ①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信使RNA的过程。

  翻译:在核糖体中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分子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9

  生态系统的结构

  1、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在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事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

  3、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

  4、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5、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矿物质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6、生产者:自养型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7、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动物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也叫植食动物)叫做初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叫做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叫做三级消费者。

  8、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9、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链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有捕食关系;而食物网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

  10、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地位和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

  11、消费者等级与营养等级的区别:消费者等级始终以初级消费者为第一等级,而营养等级则以生产者为第一等级(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同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可以处在不同的营养等级和不同的消费者等级;同一种生物在同一食物链中只能有一个营养等级和一个消费者等级,且二者仅相差一个等级。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0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传导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

  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于0.8 g/L:低血糖症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8.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A细胞分泌)

  血糖浓度降低

  9.体温调节

  寒冷刺激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人体寒冷时机体也会发生变化;全身发抖(骨骼肌手缩).起鸡皮疙的(毛细血管收缩)

  10.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12.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13.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4.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

  抗体: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

  15.免疫分为;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1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存在形式含量功能联系

  水自由水约95%

  1、良好溶剂

  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结合水约4.5%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1)做溶剂。水分子的极性强,能是溶解于其中的许多物质解离成离子,利于化学反应进行。

  (2)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水溶液的流动性大,水在生物体内还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将吸收来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各组织中区,并将组织中的废物运输到排泄器官。

  (3)调节温度。水分子之间借助氢键连接,氢键的破坏吸收能量,反之释放能量。人蒸发少量的汗就能散发大量的热。再加上水的流动性大,能随血液循环迅速分布全身,因此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温度起很大作用。

  (4)调控代谢活动。生物体内含水量多少以及水的'存在状态改变,都影响新陈代谢的进行。一般生物体内含水70%以上时,细胞代谢活跃;含水量降低,则代谢不活跃或进入休眠状态。

  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1)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P043-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组成成分;

  (2)无机盐参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某个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①渗透压的平衡Na+,Cl一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K+则对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②酸碱平衡(即pH平衡),pH调节着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它的改变影响着原生质体组成物质的所有特性以及在细胞内发生的一切反应:如人血浆中H2CO3/HCO3-,HPO42-/H2P04-等。

  ③离子平衡:动物细胞内外Na+/K+/Ca2+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细胞膜外Na+高、K+低,细胞膜内K+高、Na+低。K+、Na+这两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分布的浓度差,是使细胞可以保持反应性能的重要条件。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2

  1、新陈代谢:

  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细胞代谢: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3、酶:

  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4、活化能: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两者比较:

  (二)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

  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

  4、体温调节过程:

  (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

  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4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嘧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练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单糖是不能再分解的糖②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生成麦芽糖③糖类物质不含N、P等元素④蔗糖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⑤健康人的尿液、胃液、汗液、唾液4种液体样本,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⑥初级精母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其化学成分也不断更新⑦乳酸菌、大肠杆菌都含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但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A.①②③④⑦B.①②④⑥

  C.②④⑥D.②③④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以及细胞分裂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单糖可以氧化分解,但不能再水解;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形成麦芽糖;糖类物质的组成元素是C、H、O,不含N和P;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健康人的尿液、汗液中不含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初级精母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没有细胞周期;乳酸菌和大肠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由于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2.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溶酶体、DNA都有密切的关系

  B.该蛋白质只能在有丝分裂间期大量合成

  C.缺少这种蛋白质的细胞,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D.该蛋白质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

  答案C

  解析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与核糖体和DNA有关,与溶酶体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该蛋白质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间期,B错误;由题意可知,该蛋白质是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在染色体的均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缺少这种蛋白质的细胞,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C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裂,因此该蛋白质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无关,D错误。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5

  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2.减数第一次x减数第二次x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的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遗传变异④应激性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生物艾滋病病毒草履虫生物类型非细胞形态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繁殖繁殖和运动缩手反射人多细胞生物繁殖、生长和发育说明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都是在细胞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4.除病毒之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因此,培养病毒要在活细胞中进行,不可用培养基。

  二.生命系统的层次

  1.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特点(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几种不同组织结合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结构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种器官的组合由若干个器官和系统协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单个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一个个体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构成一个群落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举例神经、心肌、上皮细胞神经、肌肉、上皮组织脑、脊髓、小肠神经、循环、消化系统人、龟、草履虫某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某区域内的所有种群龟生活的水体,系统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2.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其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其中,细胞是能完整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

  3.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衣藻、大肠杆菌、变形虫、蓝藻、细菌、眼虫、酵母菌等,其单个细胞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它既属于细胞这一层次,又属于个体这一层次。

  4.池塘中的所有鲤鱼是一个种群,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群落,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是由多个种群组成。

  5.植物的生命系统中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只没有系统、器官、组织这三个层次。

  6.病毒、分子或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7.亲代将其遗传物质传给子代的途径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8.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

  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长发育遗传与变异基础细胞代谢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内基因的传递与变化8.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9.人的八大系统:消化、泌尿、内分泌、循环、运动、呼吸、神经、生殖系统。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06-26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6-28

化学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09-04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12-01

高一必修三化学知识点总结08-27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1-06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0-24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5-19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5-17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