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家人说课稿

家人说课稿

时间:2024-01-25 18:01:4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家人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人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人说课稿

家人说课稿1

各位领导 、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我的一家人

  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我的一家人》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个课题。今天我要讲的是第一课时:亲亲一家人,本课时与家人的故事共同组成这一课题。这一课主要让孩子初步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3、培养对家人的敬爱之情。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

  爱好、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四、说教法

  在品德的教学过程中,我在以生为主题、师为客体的原则下,辅以引导和教育,加强学生思维的发散。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较浅,我主要让学生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知道怎么称呼。充分引导学生在说成员关系、说工作爱好的过程中,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从而产生敬爱之情,更加热爱家庭。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猜谜导入法:利用我自己儿时照片猜谜导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又用家人合照引出课题,更形象生动。

  2、共同探讨法: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共同探讨家庭的成员,以及家人的工作爱好。

  3、总结反思法:学生自己通过认识,自己体会到想对父母说的话,又自己总结学到了什么,提高了概括能力。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学生自身具有直观的认知,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提前收集了家庭照片,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进行探讨。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小学生从自主思考,从说到做,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猜谜导入法、共同探讨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我自己儿时照片猜谜,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用全家照片点题,引出课题我的一家人,学生更有兴趣,放松心情,更能理解家的含义。

  2、活动内容:(30分钟)

  ①我设计的第一个活动是我家都有谁。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根据我的示范,请学生讨论,说说家里都有谁,在说的过程中了解家庭成员。之后顺势引出家庭亲戚的称呼,自然过渡,了解了称呼和关系,学生通过儿歌记忆强化对称呼的掌握。

  ②第二个活动是本课题的难点内容,也就是家人的工作爱好。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很难对职业或者爱好进行准确的表达,所以此环节我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部分是我自己先进行示范,介绍我家人的工作和爱好,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会自觉进行简单模仿。

  第二部分是四人小组讨论,并展示。首先我再次用几名同学的介绍起到示范性作用,更加直观的让其他孩子明白该如何表述。在之后的讨中论孩子充分地说,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了家人的工作爱好和习惯。

  第四部分是孩子的一个自我反思总结,在介绍过程中孩子体会到了很多,此时趁热打铁追问:你想对家人或爸爸妈妈说什么,孩子能够简单说出家庭的爱和幸福,也能初步体会父母的辛劳。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1—2分钟)

  课堂小结,我先问孩子你学到了什么,让他们进行简单的小结,养成好习惯。之后我简单扼要的概括,强调重难点,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家人的爱,体会到亲情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4、板书设计

  我直观、系统的家庭关系图展示了家庭成员关系,辅助简单的文字,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家人说课稿2

  一、说教材、学生

  《家人的爱》,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课的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孩子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重和关心,。但是,调查表明,当前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对父母养育儿女的艰难并不理解,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和关爱被看作是平常和理所当然的。

  二、活动目标

  情感熏陶:

  1。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理解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能力培养:

  3。培养动口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活动重点:

  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

  活动难点:

  理解严也是爱。

  三、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将主要采用体验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感受、理解家人的爱,激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手段

  结合学生的需要,我将以课件演示为主要手段,运用影视录像、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如临其境,自然而然地得到爱的体验。

  五。说教学准备

  课前,我布置学生准备一张与家人的合影,录像。并提出问题:你觉得父母爱你吗?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

  六、活动过程

  活动一:激趣、感知爱

  一开始我就诵读了一首小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爱,从而为感知自己父母的`爱作铺垫。

  活动二:回忆成长经历,感受爱

  首先,课件出示学生和家人的合影,就是生活情境的再现,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能让学生触景生情,回顾生活中曾经历过的一个个备受父母长辈疼爱的场景。这时,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照片说说自己在家长呵护下健康成长的故事,这样在看、听、说、演的体验过程中,学生逐步加深了对家人那平常、无声的关爱的感受。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等能力。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讲述的不同事情,引导学生在快乐时光中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爱:如在一起出去游玩时,感受到家人的照顾与爱护;如在全家为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感受到全家的希望与爱……

  活动三:联系生活,体验爱

  接着,课件出示书中4幅图片,以及口述家长悉心照顾孩子的例子,引导学生讲述家人对自己爱的故事,感受家人的爱。

  学生讲述家人疼爱自己的故事,以及听到父母照顾自己的故事,许多孩子陷入回忆中,根据学生课上发言情况,教师从中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家人的爱。如:孩子讲到自己生病时家人的照顾与关爱,引导孩子从家人的表情、心情、语言中体会家人的爱;学生讲到平时生活中家人的关心和爱护时,引导孩子体会家人为照顾自己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他们的辛苦和辛劳中体会深厚的爱……

  活动四生活情景再现,辨析“爱”

  当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满脑是家庭中那温馨的一幕幕时,我又利用课件再现书中几个生活画面,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探究:严格要求是爱吗?当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联系实际得出结论:严也是一种爱时,便是感悟了爱的真谛。这时结合学生讨论,我借机读读家长的来信,听听家长的想法,引导学生理解严格要求也是家人对我们的爱。让他们理解父母,消除隔阂。

  活动五表达爱,升华爱(将感恩卡化作行动)

  让学生在<<感恩的心>>的音乐下大胆喊出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的心里话,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此得到实现,掀起表达爱的高潮。

  趁着孩子们回报亲恩的情绪高涨,我顺势引导学生讨论,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家人的爱呢?使他们懂得回报的方式虽然不同,但爱也是一样的。此时,爱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交流中不断扩张、升华。

  随机出示感恩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以切实的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家人说课稿3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目标分为以下两个: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

  2、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年级的学生还不能体会到父母及家人的爱更不知道怎样去回报,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在体会到父母的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并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难点是: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孩子们将准备杯子等表演用品。我将准备调查表、向日葵评比表、以及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以新朋友“开心果”导入,引起兴趣。

  (二)学生与家长互动,让学生更了解家长

  (三)家人因我而欢乐

  (四)我为家人添欢乐

  (五)美丽的向日葵

  下面我依次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五个环节具体设计及理念。

  (一)以新朋友“开心果”导入,引起兴趣。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开心果”,由于孩子们都喜欢朋友,这样的'导入充分调动了一年级学生的积极性。我紧接着又出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开心果’,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开心果’吗?因为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特别疼我爱我,我非常开心,整天乐哈哈的,我觉得快乐真好。所以,我也总是让我的家人、朋友都快乐,把欢乐也带给他们,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你们快乐吗?开心吗?这个让学生把“开心果”与家人联系起来,初步了解了“开心果”的含义。

  (二)学生与家长互动,让学生更了解家长。这个环节我设计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回答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请说出孩子的生日

  (2)请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

  (3)请说出孩子最喜欢吃的水果

  (4)请说出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

  (5)请说出孩子最喜欢的玩具

  (6)请说出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快乐

  这样拉近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加深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了解.紧接着第六个问题我会说: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有了听话、可爱的你们才感到非常快乐、开心。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乐”,引出下一环节。

  (三)家人因我而欢乐。我设计了一个谈话,以三八妇女节为题,我会问: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们一起为妈妈做了小礼物,你们送给妈妈了吗(学生会回答送了)我又问:你想知道你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请家长讲)之后我会顺势引出课题: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同学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礼物虽然不贵重,但妈妈却十分高兴、激动。那我们在平时还能为家人做些什么事使他们开心,为家人添欢乐呢?这时板书:我为家人添欢乐

  (四)我为家人添欢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我在第四个环节中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小朋友在家的录像并让学生根据这个录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问题:(1)爷爷闷了(2)奶奶病了(3)爸爸下班(4)妈妈洗衣服对这四个题目讨论后学生可以选一组进行表演。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感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时,明白了自己可以带给家人快乐或烦恼,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我应用什么方式使我的家人快乐,报答家人对自己的爱呢?录像中琪琪小朋友的做法,给同学们树立了正面的榜样。学生]进一步懂得如何给家人带来欢乐,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五)美丽的向日葵:这一环节我设计让学生回忆为家人做的事完成美丽的向日葵.激发了学生主动为家人做事的情感。最后开心果小结:我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是能给家人带来欢乐的‘开心果’,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我送给你们一颗爱心,希望你们能把爱心送给你周围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生活在快乐中。

  六、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图文并茂的板书。它暗示着愿爱家、爱人之花开在每个学生心中。

  七、教学理念

  最后说一下我的设计理念。我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家人的爱,懂得去回报家人,使学生初步树立了家庭责任感。

家人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我为家人添欢乐》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父母的辛苦,懂得要孝顺父母、长辈,并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本课分两课时完成,本次活动选取的是第一课时。

  二、学情分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由于班级大,人数多,现在的社会独生子女多,他们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爸爸妈妈的娇惯,可谓是“小皇帝”“小公主”,也就养成了心中没有他人的高傲性格,很多孩子都不懂得孝敬长辈,关爱家人,征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我为家人添欢乐的活动。

  三、知识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关心家人,为家人添欢乐。

  技能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绘画创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明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情感目标:

  解父母的辛苦,懂得要孝顺父母、长辈,并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用实际行动为家人添欢乐。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体会到父母的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并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用实际行动为家人添欢乐。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向日葵评比表。

  教师准备:1、课件、图片以及与课文有关的视频等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前一课我们我们学习了看《家人的爱》在课堂上我们感受了家人对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和爱护,那么这一节课我们来学这回报家人的爱,看看你在家里都给家人带来了那些欢乐。好我们今天来学习《我为家人添欢乐》板书:《我为家人添欢乐》大家大声再读一边

  2、《我为家人添欢乐》、你在家里什么时候最快乐?(过生日、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想一想这些快乐是怎么来的`?(这些快乐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不要忘记,这些快乐是父母长辈给予我们的,是他们的爱给了我们快乐的基础。)板书:爸爸妈妈爱我们

  二、愿为家庭添欢乐

  1、过生日的时候很快乐,人人都喜欢过生日。你们谁知道自己的生日呢?

  2、我们都知道自己的生日了,那有谁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生日呢?还有谁知道爷爷奶奶的生日呢?

  3、表扬后来举手的同学,他们能够记着家人的生日,说明心里不但有自己,还有自己的亲人。

  小结:刚才同学们说过,想让自己家变成快乐家庭。爸爸妈妈为了给予我们更多的欢乐,每年都记着我们的生日,给我们过生日,让我们在家庭中享受着欢乐。我们是家庭的小主人,建成快乐家庭也有我们一份责任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我为家庭添欢乐!”

  三、怎样才能添欢乐?

  1、老师这有一首儿歌,请同学们读一读,看谁读得最好。

  我是一颗开心果,爱说爱笑爱唱歌。

  能做爸爸小助手,会帮妈妈做家务。

  常给爷爷捶捶背,奶奶乐得笑呵呵。

  人人夸我好娃娃,家庭有我欢乐多。

  2、这首儿歌里的小朋友是做了哪些事让家人开心的呢?让我们讨论一下。谁能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1)爱说爱笑爱唱歌: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家人

  (2)倒水捶背擦饭桌: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儿歌旁边还有几幅,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小朋友都做了哪些让父母长辈高兴的事情?

  你做过什么事让家里人很开心呢?(学生讨论、交流,老师巡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和评价。)

  3、模拟表演:

  (1)同学们做得都很好,都是家里的开心果!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该怎么做,选一个你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表演。

  (a)奶奶病了,躺在床上,你应该……

  (b)妈妈下班回到家了,你应该……

  (c)爷爷心情发闷……

  (d)爸爸下班累了躺在沙发上……

  (2)分组汇报表演

  (3)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

  板书:开心果

  小结:要成为家里的开心果,原来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呀。你们真是好样的!

  五、课堂检测:

  1、打开书翻到11页“向日葵光彩大奉献”评比表(花瓣不美)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吗?家人的“开心果”呢?今天我们走进同学们的家看看你是怎样把开心果带给你的家人的,现在老师这里有一颗向日葵你们看它漂亮吗?(不漂亮)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把它打扮的更美丽,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在家做的能使自己家人开心的事写在花瓣上,并涂上漂亮的颜色,使它成为一朵美丽的向日葵。

  2、添写个人向日葵评比表。

  3、“向日葵光彩大奉献”评比表。把每个同学与小组班级联系起来,比一比小组中谁做的最好。为自己小组争光。班级中哪个小组表现最好,可以为班级体争光。

  六:拓展训练:

  你以后还打算做些什么帮助家人?

  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一节很有意义的课。我们是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小小年纪没有能力为家庭做出什么贡献,但有义务做全家的开心果,给家里增添快乐,让家人生活得开开心心,大家能做到吗?

家人说课稿5

  《我为家人添欢乐》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中的第三个主题。是在前两个主题学生了解了家的概念及家庭成员的构成、感受到了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关爱的基础上,使学生转换视角,懂得家人爱我,我也要爱家人,让家人快乐的道理。教材呈现了同龄小伙伴用不同方式为家人带去快乐的生活场景图,以及母亲节和父亲节的相关资料,旨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关爱父母长辈,初步培养孩子的体察心和家庭责任感,为下一个主题学会和小伙伴友好相处奠定基础。

  现在大部分独生子女在家中倍受宠爱,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本课就是为了让学生从小接受“回报式”“付出式”爱的教育,引导学生成为父母的开心果,为家人添欢乐,使他们真正健康的成长。

  通过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标中“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的要求,本课的主题目标可以确定为以下三条: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

  2、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初步培养孩子的体察心和家庭责任感。

  现在的孩子在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成长,接受爱常常认为是应该的事,并没有真正关心过父母。所以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在体会父母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并乐意为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难点是初步培养孩子的体察心和家庭责任感。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前应做充分的准备:

  让学生课前认真观察父母长辈一天的劳动,了解他们的感受。回忆并记录自己为家人做过哪些事。

  作为老师将为每位学生设计一张提供他们做记录的“向日葵”评比表,并制作一套和本课同步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以《品德与生活》课程中“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为依托,我在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范例,广泛挖掘课内外的可用资源,合理利用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生动有趣、自主发展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为此,我以“开心果”的提法贯穿全课,确定出本节课的一条主线,即“认识‘开心果’、种上‘开心花’、做个‘开心果’。”紧扣这条主线设计了“情境导入、说出我的爱、行动表达爱”三个环节的导学流程,并通过看一看、学一学、谈一谈、写一写、演一演等活动,使学生深化认识,深刻体验,真正提高。

  环节一 情境导入,认识“开心果”

  新课改的教学观强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讨论等感受生活,学习做人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贴近生活,因此在开课之时我将儿童喜闻乐见的“开心果”这一卡通形象介绍给大家,并向同学们揭示它的寓意就是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开心。同学们对于开心果这一提法一定非常感兴趣,接着我顺势提问:你们想得到开心果吗?想不想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开心果?本环节通过有趣的话题导入,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在交流中解读开心果的含义,轻松自然的引入本课主题。

  环节二 说出我的爱,种上“开心花”

  本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是通过“开心花”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爱父母长辈,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在这一环节中我紧紧围绕主题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

  1、看一看 学一学

  通过电脑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10页上小主人公以自己的方式给家人添温暖,添欢乐的场景,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几幅图后交流自己的看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正确理解以自己的方式关爱家人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让家长省心、放心、开心。

  2、谈一谈 写一写

  通过上一个活动,教材中的.小主人公的做法给同学们树立了正面的榜样。本环节同学们将在榜样的引领下四人一小组认真思考、讨论: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使我们的家人快乐,报答家人对自己的爱呢?同学们将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展开热烈的讨论,并商讨出切实可行的为家人添欢乐的办法,可以是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以是关心家人的心情说句贴心话,也可以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带给家人一个好消息等。因为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会有多种不同的方式方法,不管怎样,只要孩子们真正能替家人着想,想办法为家人带去快乐,我想这个活动就是成功的。接下来让他们把自己做过的为家人带去欢乐的事和还想要做的事填写在准备好的向日葵的花瓣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本环节我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与评价,通过广泛交流──有的学生将感受到回报亲情的自豪,有的学生将会认识到自己对亲人的“吝啬”,找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默默地学习、思考着献爱心的方式……,学生将在对话中倾听、在倾听中碰撞、在碰撞中领悟,本课的重点得到很好的突破。

  环节三 行动表达爱,做个“开心果”

  “儿童对于活动的需求往往比食物更强烈。”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本环节以儿童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作为场景,为学生再现生活、体验生活、提高生活构筑平台。因此,我再次创设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表演,共安排了四个题目:

  1、爷爷在家很闷。

  2、奶奶生病了。

  3、爸爸下班很累。

  4、妈妈在洗衣服。

  请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该怎样做?选择一个题目表演一下,也可以表演平时在家做过的事。然后结合表演做好评价。在第一组上台表演的时候,毕竟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有的同学的语言、表情也许并不到位,会引起观看同学的阵阵笑声,这样一来,就起不到体验、提高的作用。此时我会做好恰当的评价,对于表演得到真实到位的学生我会说:“看,他表演的有模有样,多像我们的爸爸呀!”“这位同学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能体会到爸爸的辛苦。”“你的父母一定会为你而自豪的。”这些巧妙的激励性的评价会让学生由衷的、更深刻的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同时还会更强烈地激发其他学生表演欲望,他们会更认真地、把自己对家人的关心和爱表演出来。真正体会到自己对家庭的一份责任。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反馈,将展示出学生对家庭及家人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甚至将自身经历的反思融为一体。通过这种模拟、实践、体验,将加深学生的体验,使他们的道德认识得到升华。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将迎刃而解。

家人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下)午好!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亲情之爱》第二框《爱在家人间》。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框。在本单元第一框学生已经学习过家的意味,对于家的概念有了一定了解,为本节课学习家庭亲情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下节课让家变得更美好做了铺垫,只有与家庭相处和睦才能让家庭变得更美好。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但是处于青春叛逆期,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本节课的设置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家庭之间的.亲情以及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这节课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因此主要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感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知识目标】

  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技巧。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

  沟通传递爱。

  【难点】

  能以恰当方式化解父母的冲突。

  五、说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的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以及小组讨论法。

家人说课稿7

  一、说教材、学生 《家人的爱》目的是让孩子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示 对他们的感激、尊重和关心。但是,调查表明,当前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 对父母养育儿女的艰难并不理解, 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和关爱被看作是平常和理 所当然的。

  二、活动目标 情感熏陶:

  1. 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理解疼是爱,严也是爱。

  2. 学习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能力培养:

  3. 培养动口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活动重点: 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

  活动难点: 理解严也是爱。

  三、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将主要采用体验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 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感受、理解家人的爱,激发对家人的感 激之情。

  四、教学手段 结合学生的需要,我将以课件演示为主要手段,运用影视录像、图片、配乐诗朗 诵等多媒体手段,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如临其境,自 然而然地得到爱的体验. 五、教学准备 课前,我布置学生准备一张与家人的合影,并提出问题:你觉得父母爱你吗?你 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

  六、活动过程

  活动一:激趣、感知爱

  1. 一开始我就播放一段图片, 让学生欣赏动物世界中父母关爱儿女的几组镜头, 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让其谈感受,体会动物家庭中的爱,从而为感知自己 父母的爱作铺垫。

  2. 紧接着,播放一段《幸福宝宝》的录像,轻柔的音乐,温馨、动人的画面,不 禁使孩子们如临其境。这时我会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在看、想和 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对父母的`爱有了初步的感知和体验。

  活动二:体验、感悟爱 1. 首先,课件出示几幅画,这些生动的画面,就是生活情境的再现,符合儿童的 兴趣和需要,能让学生触景生情,回顾生活中曾经历过的一个个备受父母长辈疼 爱的场景。这时,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照片说说自己在家长呵护下健康成长的 故事,这样在看、听、说、演的体验过程中,学生逐步加深了对家人那平常、无 声的关爱的感受。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等能力。

  2. 当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满脑是家庭中那温馨的一幕幕时,我又利用件再现几个生活画面,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探究:严格要求是爱吗?当学 生们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联系实际得出结论:严也是一种爱时,便是感悟了爱 的真谛。此时若有同学谈到自己因误会了父母的爱,心情很后悔,我会立即用手 机让他与父母联系,当场向他们道歉,化解心中的疙瘩。这样,把现实和情境结 合起来,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3. 课件演示小诗:同样的爱 在体验、领悟了家人不同方式的爱之后,我让学生续编或仿编、朗诵这首小诗, 学生的情感在自主的创造活动中再次深化。

家人说课稿8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增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去旅游呢?那你听说过张家界,知道它在哪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迷人的张家界》这篇课文,跟随着作者一起来领略这迷人的自然风光。

  板书:

  迷人的张家界

  提问:从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

  2.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

  ①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读生字组词:絮、劈、纤、杉、皆、锦、怡。

  学生互相提示易错的地方

  絮:注意读音

  区分"锦、棉、绵"

  提出不懂的词语,互相讲解。

  ②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文中与课题相照应的句子。

  (这次来张家界,我才真正领略了这仙境般迷人的景色,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板书:

  仙境般迷人人间仙境

  这种写法称作什么?(首尾呼应)

  ③文章是什么结构?(总分总)怎样分述?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张家界的迷人景色。

  板书:

  山奇、水秀、物丰

  3.引导学生理解首句的作用

  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课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山峰?说说你快的方法。

  小结:中心句的作用:提示全段的主要内容,承上启下,提示了张家界的奇山秀水和其间生存的珍贵动植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4.品读交流,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①品读"奇山部分"自由读2-4自然段,把你喜欢的.部分找出来,与同学交流

  A."重重叠叠的山峰……一首优美的诗。写出山多、山高、山之千姿百态,美妙神奇。(总写)(反复读,读出赞叹的语气,相同句式的句子,要注意声调高低或语速成的快慢区别)

  B."金鞭岩高出峰林之上……神鹰护金鞭。"(边读边想象)

  C."我们来到……在等待着出征的号令。"既写出了山峰像将军一样威武,又给人一种动感。(个别读)要读出气势。

  小结。

  ②品读"秀水"部分

  "……清澈见底,纤尘不染的碧水中……安谧静美的享受。"

  写出了金鞭溪的清澈、静美。(指导朗读)

  ③品读"物丰"部分

  总结文章的表达方法:

  A.总分总的结构

  B.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5.情境再现

  ①播放介绍张家界的VCD,感受张家界的迷人。

  ②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

  6.课外延伸作业:

  (1)查阅有关张家界的资料

  (2)学习本课的方法,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学校。

  附:板书设计

家人说课稿9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本课教材进行分析:

  《家人的爱》一课是新课程《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中的一个主题。按照教材的编排,它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我爱我的家》教学内容是相联系的,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的延伸。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主题一、家人的爱;主题二、读懂爸爸妈的心;主题三、来自社会的爱。本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感受和体验家人对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辛苦及其蕴含着深深的爱。由于现阶段的孩子有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中大多数是在家人的宠爱下生活和成长起来的,由此,造成一些孩子道德情感麻木与欠缺,身在爱的海洋中却感受不到。对他人,甚至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缺乏理解和关注。我认为设置本单元的目的主要就是让儿童在感受爱的同时,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对生活的道德敏感性,学会关注和体谅别人。

  “家人的爱”是其中的第一个主题,本课的编写,其时代感、生活性、针对性都很强,当前很多家庭中,孩子对父母养育儿女的艰难并不理解,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和关爱被看作是平常和理所当然的,孩子对家人的关心和照顾微乎其微,以至于这些孩子慢慢行成了接受和应该享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的心里,却忽视了自己对家人的爱。这部分内容目的是让孩子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重和关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以体验去感受生活,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基于以上对教材的了解和分析,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及家人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进而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培养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家人的爱。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开放课堂教学情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观察、感悟、体验、表达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了解他们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

  重点:了解家人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

  难点: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三、说教法:

  课标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学中针对三年级儿童的特点,将儿童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思考、探索,以及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知识的获得有机结合,教师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因此在教法选择上有:合作交流法、集体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情感体验法。

  四、说学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在学法指导上力求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际体验”的理念,主要让学生应用合作、探究、讨论、体验等学习方法去学习新课。

  五、说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调查表等。

  学生:照片、亲情故事、感恩孝心卡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活动一,的设计能够感受到情感目标。

  活动二,的设计完成了能力目标第二点。

  活动三,的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及知识目标。

  活动四,的设计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四个活动都渗透了本课的情感目标及能力目标第一点。

  下面我具体说下各部分详细活动过程。

  活动一 导入,唤醒爱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在这个家里,你每天快乐的生活着、健康的成长着,家人一句轻轻的问候,一声暖暖的叮咛,一顿可口的饭菜,一次严厉地批评,这都是家人对我们的关心呵护、对我们的爱,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体会《家人的爱 》。板书课题生齐读。

  请学生介绍介绍自己都有哪些家人?说说怎样与家相处的?

  教师贴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彩色头像(贴图)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本次的课题和主旨,让学生细细品味这些日常所发生的简单的小事,先对家人的爱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活动二 回忆、感受爱

  培养孩子爱的情感,唤醒孩子身上沉睡巨大的潜能,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

  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出示生活照或物品,说说家人给你的爱。

  1、小组内分享自己与家人的照片或家人赠送的礼物。

  2、全班汇报、交流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讲述的不同事情,引导学生在快乐时光中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爱:如在生病时,感受到家人的照顾与爱护;如在全家为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感受到全家的希望与爱……)

  (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利用同学们带来的小物品,创设出引导学生进入回忆的情境,让学生自己说出物品背后的故事,物品的意义,通过学生自己的阐述更能触动他们的心弦,老师再说出物品包含的爱意,进行点睛总结。在课前做好特殊家庭学生的调查,使他们从不同角度来回忆家人的爱。)

  活动三 体验、感悟爱

  1、观察图片

  出示教材第4页四幅图,根据图片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归纳重点板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发展教材的情境因素,有机地营造和渲染出一种让学生感到美好的、亲切的、喜爱的学习氛围,这样使原来那种枯燥乏味的德育教育变成一种有滋有味的精神享受。

  2、完成小调查、展示

  ①出示表格学生填写

  家人曾经为我做过的事情,打“√”;我为家人做过的事,打“O”

  系鞋带

  ( )

  盛 饭

  ( )

  穿衣服

  ( )

  盖被子

  ( )

  洗脸

  ( )

  削水果

  ( )

  拿书包

  ( )

  陪你写作业

  ( )

  ②小组长汇报调查情况

  ③注意引导学生拒绝溺爱。

  (设计意图:通过小调查的方式,让学生在填写调查表的过程,明白父母原来是这么细心和贴心地照顾着他们,调查的数据更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对于现在家长的过分溺爱,要给予正确指导,让学生明白溺爱的危害。)

  3、“爱”的体验

  新课程的品德教育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儿童从体验中获得的情感是最朴素、最真诚,也是最难忘的,体验教育正是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因此我设计了:

  ①请一名学生扶着布娃娃体验家长教我们学步的辛苦。

  ②体验者谈感受后,全体学生弯腰弓背计时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家人帮助我们的小事,来感同身受父母为了我们付出的艰辛,直接升华主题,让孩子再次地感受体验到家人无私的付出。)

  活动四 表达、回报爱

  教学过程要情感化、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感染学生。

  1、听故事!

  播放《汶川地震中感人的故事》感受爱的伟大。

  2、学生写感恩孝心卡,请2-3个学生读感恩卡(播放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选用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父母爱的力量,爱的伟大。同时通过制作感恩卡这种充满浓浓的亲情的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爱的情感,使学生感激、回报家人的爱由心而发。)

  3、总结延伸:

  这周末回家立刻行动起来,以写日记的形式每天记录下你为家人做的事,当个贴心的小宝贝吧。

  (设计意图:品德课要坚持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我们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法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为防止课内激情课外抛的现象,特别设计了课外活动延伸这个环节。)

  八、说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板书,板书简洁、突出本课中心主题。

  关心健康

  家人的爱 锻炼意志

  教给知识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大家。

家人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温馨一家人》是继品德与社会(三上)《我的家庭》后又一个关于"我与家庭"的教学主题,是对上一个单元的一种提升。《孝心献老人》以生活中尊老爱老的图片导入,然后介绍了一些古今中外尊老、敬老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接着是一个重阳节和爷爷、奶奶出游的小故事,表达了对祖辈的孝敬和感激之情,最后设计的以了解祖辈、尊重祖辈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与祖辈的沟通,激发学生对尊老敬老的道德认同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明白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自己作为晚辈承接了长辈们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就要懂得回报,要了解老人的需要,尊重老人的意愿,孝敬老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上《我的家庭》单元中了解了家庭成员的组成,交流了家人的故事,体会了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感受了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萌发了感激之情。但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把长辈们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不懂得珍惜。尤其是对老人,往往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或者知道要孝敬老人,但在做法上存在偏差。加上我国目前面临着老龄化社会,在此情况下进行敬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课时

  本课共分两课时,今天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

  四、课时目标

  1.了解老人曾经对家庭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2.理解为什么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

  3.了解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具有尊重、孝敬老年人的美德。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关注老人的晚年生活,做到尊老敬老。

  难点:为什么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我们该为老人做些什么。

  六、教学过程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从中不仅获得理智上的满足,而且要在心灵、情感的充盈中得到精神的体验。新课程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孝心献老人》这课就是让学生懂得自己作为晚辈,承接了长辈的养育之恩,要懂得回报,要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孝敬老人。在教学中,我关注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了解到关心,从关心到尊敬孝敬,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力求让他们在自主感悟中自育自悟。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采用了五个步骤来唤醒学生的真情,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

  (一)猜字导入,唤醒真情

  课的开始我从让学生猜甲骨文开始引入,模仿孝的动作,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奠定学生尊老爱老的感情基础。

  (二)回顾付出,感悟真情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让学生课前向老人了解他们年轻时的工作情况,课堂上通过介绍,展示光辉岁月的见证,让学生通过那证书、奖状、奖章等实物,了解他们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再启发学生回忆老人对孩子一件最感动的事,让学生在小组内用小品的形式展示,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体验,感受老人对家庭的付出和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又通过老师小结性的话语,明白老人们为社会、为家庭和儿女的辛苦付出,从而突破了为什么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这一教学难点,从而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三)社会回报,感恩真情。这一环节旨在了解了老人的贡献后让学生感受全社会,全世界的人都在关心老年人,意识到孝敬老人既是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在这里我灵活地处理教材,把多种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使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对世界各地对老人的关爱,用知识小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学习,然后又结合刚刚过去的重阳节,了解舟山各地开展的活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课前对社会关爱老年人的这一调查,则让学生通过调查,亲自到生活中体验,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爱老人。录像中老人的心声,是对学生调查内容的小结,也让孩子们在自然的情境中得到教育。通过《夕阳红》生动的画面,乐曲的渲染,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

  (四)创设情境,激活真情。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落实到行动中去。要孝敬老人,就要了解老人的需求,尊重老人的意愿。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老人的需求,感悟到老人对孩子的无私,用公益广告《常回家看看》告诉孩子们,老人不仅需要丰衣足食,更需要家人的陪伴。在了解了老人需求的基础上再来制定活动计划,让学生的情感在平时的行为中得到巩固,让孝心深入学生的心灵。

  (五)总结延伸,传递真情。我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希望他们做到敬老爱老,进行了课外延伸。因为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课后加强实践,让学生用课堂上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从而把活动引向纵深。最后以孝字结束,首尾呼应,借助歌声中让学生的情感久久回荡在学生的心中。

家人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乡下人家》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起到初步实现并辐射这一主题的作用、文章语言质朴,采用白描和勾画的写法,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组美画,读之,正如作者所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把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认知目标:学习作者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方法。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想象能力,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情感,发挥想象,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

  二、说教法:

  朱熹《孟子集注》中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因此我选择了导读法、图示法、情景教学法等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充分体会乡下人家自然、质朴的美,从而激发他们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三、说学法

  终身教育的理念并非要求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而是让学习者更多的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真正使他们学会学习。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学生掌握以下方法:自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读说结合法、读写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

  语文教育界前辈刘国正老师提出语文训练要讲求“实”与“活”。所谓“实”

  指教学体现务实态度,扎实教风,学生在不同阶段学有所得,从而使课程目标落到实处。所为“活”,指教学要目中有“人”,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从而使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创设情境,顺势导学。

  学习写景的文章,直观的视觉感受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加深对文本的感受。上课伊始,我创设了一个乡下游的情境,用多媒体展示乡村生活画面,使学生再次感受到乡下美景,为后面想象画面做好了铺垫。

  (二)默读课文,整体把握。

  本课分为两课时,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本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我围绕“课文向我们描绘了哪些乡村美景?”这一问题提出阅读期待,引导学生潜入文本,默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悟美景。

  1、读文想像画面

  “读一读,说一说”,感受文中的画面美。

  (1)采取多形式朗读,如学生自由读、教师示范读、个别展示读、小组比赛读、配乐朗读等,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读中品味,从读中感悟。

  (2)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做到读说结合。

  2、凝练概括画面

  (1)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示范为画面取名。

  (2)生生互动,合作取画名。

  3、动情欣赏画面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欣赏画面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出示句子,让学生读一读,体会句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学生通过读,可以体会到“探”字用的好,因为“探”字让人感到嫩笋的长势之迅速,展示出了勃勃的生机。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进行体会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引导学生将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瓜藤与高楼门前的石狮子作对比,通过具体事物的想象,一动一静,乡下人家瓜藤的可爱与独特便留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情境体验法”进行体会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他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通过“读文想象画面——凝练概括画面——动情欣赏画面”,充分感受到乡下风景的独特、迷人。

  (四)再读课文,升华情感:

  (五)布置作业,学法迁移:

  为了进一步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

  (CAI:请试着运用本文中学到的写景方法,课后写一段话,介绍邹城的一处美景,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结构,正确把握知识内部的各种联系,我设计的板书简洁明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感受到课文的主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家人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和他们亲近的人。虽然他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但那些人究竟给了他(她)怎样的爱?这些爱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如何去珍惜和回报这些爱?这些恐怕是一年级学生从来也没有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和细心体会过的问题。

  在描绘他们形象的同时,启发、引导学生表现生动的表情。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记忆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为今后的主题创作打下基础。对于人物表现这些课,教师要正确引导,使他们通过学习,能学会观察并表现人物的特征,不至于发现不了特征,使作品流于一般,从此对表现人物失去信心。

  本课选自于浙美版第一册18课《画画亲近的人》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了解人物的脸型、发型、五官等相貌特征,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2.技能目标: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的脸型、发型、五官等特征,初步进行人物的绘画练习。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表现最亲近的人,增进对最亲近的人的感情,学着用感恩的心面对自己的家人。从中认识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抓住人物特征,表现亲近的动作和表情。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形象感受,力求生动。

  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很难要求他们像成人或高年级学生那样边看,边分析,边表现。虽然有照片作为参照,但他们创作时仍以记忆为主。作为教师应该了解这一阶段学生观察物象及表现人物的特点,便于正确引导。

  二说学生: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人物的表现还属于第一课,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使他们通过学习,能学会观察并表现人物的特征,不至于发现不了特征,使作品流于一般,从此对表现人物失去信心。学生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于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他们学会了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他们也喜欢用自己的想法去表现画面。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把兴趣放在首位了。所以在学生画人物时,教师应更多关注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那种情感的'交流,对于人体的比例等要素则不必过分苛求。“精确不等于真实。”心灵的“表现”,在于尽善尽美地“表现他的感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自己对最亲近的人的关心画进去。

  三说过程:

  1、课前谈话,帮助回忆;

  2、尝试表现,观察评述;谈谈“破原型,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在表现人物脸型时,多半为圆型,所以今天我以学生的作品进行深入,结合照片找到脸型的区别,从原生态的学生作品,然后借助照片放大,发现脸型的凹凸,再到寻找自己家人脸型的变化,这一系列的方法都是建立在“从点”到面的基础。发现了许多脸型的变化,现在我们画的才是最爱你们的家人的脸型。

  3、欣赏作品,激发创意;

  4、学习技法,表现“亲人”;今天我与学生尝试的是一种新的材质卡美纸,他的特点为底色很漂亮,可以用橡皮擦出亮面,所以本课教学中对新材质的运用也是一个亮点。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6、课堂总结,研究拓展;

  课虽然是结束了,但是我知道,我的思考并不能到此结束。一次公开课是一个锻炼的机会,课后的反思、总结更能让自己更快得成长起来。希望大家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

  感谢大家给予的这次锻炼的机会,也感谢我们的朱特,冯校长,师傅阿朱对我这次上课的帮助。谢谢!

家人说课稿13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因而,在《我爱我的家人》一课中,我将以感受、体验、领悟、内化为主线,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学法教法、教学程序”这五个版块展开今天的说课。

  第一版块:教材分析

  教材位置:《我爱我的家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共3课,均以(家庭因我更美丽)为主题。《我爱我的家人》是这一系列活动中的第二部分,它前承《妈妈,您放心吧》,后续《我们共同面对》,可以说它是深化“共同营造温馨的家”这一主题的重要连接环节。

  本主题是把爱具体化,用典型形象的事例引导学生如何面对家人付出的爱。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延伸到真实的生活中,富于情趣。本单元设计的主旨,就是引导学生在感受被爱的同时,学会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少给父母添麻烦;主动与父母长辈沟通,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第二版块: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校教育生活,对家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孩子们在家很受宠爱,却并不懂得如何关爱家人。已经知道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但是如何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还处于朦胧阶段。因为年龄偏低,所以要求父母甚多,却不知回报。要指导孩子们学着为父母、家人分忧,懂得回报家人的爱。

  第三版块:活动目标

  衡量此学情,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能采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2、对家人讲话有礼貌,注意家人的心情,学会关心,安慰家人。

  3、通过爱心举动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用举手之劳表达对家人的爱。

  4、从爱小家升华到爱祖国这个大家庭。

  本节课中怎样回报家人的爱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力图通过观看图片,倾听讲解,生活体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爱家人的重要性及我们的爱对我们家庭生活的影响,从而在内心自发地生成用我们的行动去爱家人的愿望。

  第四版块:说学法、教法

  结合新课程标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本课教学将以活动为中心,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主要采取课前搜集资料、创设情景、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讲故事等形式,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教法与学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同时,为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师做以下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自己家的全家福

  第五版块:活动程序

  新课标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欣赏歌曲,期待亲情;展示照片,探究亲情;学会关爱,增进亲情;填写“爱心卡”,升华亲情;课堂延伸。下面我依次为大家进行介绍。

  第一环节:欣赏歌曲,期待亲情。

  我根据学生喜爱音乐的特点,课堂一开始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轻声哼唱。

  设计思路: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温馨的情感氛围,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的家,为下一步学习内容产生期待。相应的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那你们爱自己的家人吗?以反问句引入课题:我爱我的家人。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第二环节:展示照片,探究亲情。

  1,展示我的家人的照片。

  这就是老师的一家,我想来说说我的家庭,大家愿意听吗?随后介绍我的一家。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对后面的讲家庭故事的感情渲染做铺垫。

  2,学生介绍他们的家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我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活动中的感受、体验、领悟,让其获得多元发展的机会。在我们的家里,都有幸福的全家福,孩子们拿出自己的全家福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家人。再找几个同学到讲台上来介绍。说:照片中都有谁?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他们平时都是怎样关心和帮助我的?激发学生回忆畅谈自己家人的爱。在三、五个学生的展示交流中,整个课堂营造出我说

  我家,我爱我家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生动化,形象化。

  (设计思路:通过照片,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唤醒学生“爱”的意识,体会亲情中“爱”的份量。)

  第三环节:学会关爱,增进亲情。

  本环节,我将通过学生的三项实践活动突破本课重难点。

  我们都体会了家人对我们无私的爱,那我们有没有想过要如何回报家人的爱呢?我的爱是什么?

  1 、“我的爱是一句贴心的话”

  看一看。展示教科书上家庭生活的范例,请学生认真看一看,说说图中一家人在做什么?从中体会到怎样的亲情?

  课件出示下列情境:

  第一组:妈妈遇到了烦心事(告诉学生当家人遇到不顺心事的时候,我们要主动询问,关心家人。)

  爸爸给孩子指出作业中的错误。(告诉孩子要真诚感谢指导自己学习的家人,他们为我们学习能有进步花了不少心思。)

  奶奶又叮嘱我“路上要小心”。(图中孩子嫌人啰嗦,这是一种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要提示学生思考:奶奶为什么会唠叨?听到这样的话,奶奶又会怎么想?要学会从各个角度感受家人的爱。)2 、“我的爱是一个小小的举动”

  第二组:陪爷爷散步、给奶奶夹菜、爸爸、妈妈下班时为他们接过提包,递过拖鞋等。(要孝敬长辈,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会让家人感到温暖,一个小小的举动能表达孩子的一片爱心。)

  (设计思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回归生活是课程的基本

  目标。我联系实际,深入学生的家庭生活。引导学生从细小的言行中爱自己的家人。)

  3 、“我的爱是理解的微笑”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滔滔的事故》。

  (1)、先讲述小滔滔昨天回家晚了被爸爸批评的故事——如果你是滔滔,你会怎么做?——学生讲述各种各样的方法。——拿出一张纸条,让学生朗读留言条的内容。想象爸看到纸条后的反应。

  (2)、演一演。设计父子第二次对话,由学生分组表演。

  (3)、说一说。除了写留言条,还有哪些好的沟通方式。比如写信、通过其他家人、通过老师做工作等。

  (设计思路: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相互评价,让学生真正懂得:即使家庭生活中有些烦恼和困难,哪怕是误解和矛盾,但不管怎样,大家总要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惦记,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学会正确处理家庭矛盾,学会与家人沟通的方法。)

  4、我的爱还是什么?

  以爱的诗为引导,引导学生学会付出爱,因为爱就在我们的身边。第四环节、填写“爱心卡”,升华亲情。

  这时学生爱家的感情已空前高涨,内心有许多话都想对爸爸妈妈说。我把课前准备好的爱心卡发给学生,让他们在爱心卡写上“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再请学生上讲台投影展示自己的爱心卡,读一读。再把爱心卡片粘在黑板上的大心上。并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家人说课稿14

  一、说教材、学生

  《家人的爱》目的是让孩子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重和关心。但是,调查表明,当前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对父母养育儿女的艰难并不理解,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和关爱被看作是平常和理所当然的。

  二、活动目标

  情感熏陶:

  1、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理解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能力培养:

  3、培养动口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活动重点:

  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

  活动难点:

  理解严也是爱。

  三、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将主要采用体验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感受、理解家人的爱,激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手段

  结合学生的需要,我将以课件演示为主要手段,运用影视录像、图片、配乐诗朗诵等多媒体手段,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如临其境,自然而然地得到爱的体验、

  五、教学准备

  课前,我布置学生准备一张与家人的合影,并提出问题:你觉得父母爱你吗?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

  六、活动过程

  活动一:激趣、感知爱

  1、一开始我就播放一段图片,让学生欣赏动物世界中父母关爱儿女的几组镜头,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让其谈感受,体会动物家庭中的爱,从而为感知自己父母的爱作铺垫。

  2、紧接着,播放一段《幸福宝宝》的录像,轻柔的音乐,温馨、动人的画面,不禁使孩子们如临其境。这时我会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在看、想和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对父母的爱有了初步的感知和体验。

  活动二:体验、感悟爱

  1、首先,课件出示几幅画,这些生动的画面,就是生活情境的再现,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能让学生触景生情,回顾生活中曾经历过的一个个备受父母长辈疼爱的场景。这时,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照片说说自己在家长呵护下健康成长的故事,这样在看、听、说、演的体验过程中,学生逐步加深了对家人那平常、无声的关爱的.感受。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等能力。

  2、当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满脑是家庭中那温馨的一幕幕时,我又利用课件再现几个生活画面,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探究:严格要求是爱吗?当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联系实际得出结论:严也是一种爱时,便是感悟了爱的真谛。此时若有同学谈到自己因误会了父母的爱,心情很后悔,我会立即用手机让他与父母联系,当场向他们道歉,化解心中的疙瘩。这样,把现实和情境结合起来,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3、课件演示小诗:同样的爱

  在体验、领悟了家人不同方式的爱之后,我让学生续编或仿编、朗诵这首小诗,学生的情感在自主的创造活动中再次深化。

  活动三:表达、升华爱

  1、以歌曲《我的好妈妈》为引子,为他们找到感情表达的突破口。

  2、让学生在<<感恩的心>>的音乐下大胆喊出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的心里话,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此得到实现,掀起表达爱的高潮。

  3、趁着孩子们回报亲恩的情绪高涨,我顺势引导学生讨论,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家人的爱呢?使他们懂得回报的方式虽然不同,但爱也是一样的。此时,爱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交流中不断扩张、升华。

  活动四:课外拓展,播撒爱

  品德课要坚持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为防止课内激情课外抛的现象,我进行了课外活动延伸:

  1、利用网络或其它途径查找大人们的节日有哪些,记下日期、名称和来历。

  2、如何在节日里表达对家人的爱呢?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可以与同学交流,听取同学的意见。

  3、在节日里,实施你的方案并记下家人的反应,与大家交流,共享家的温暖。

  这三项活动具有连续性,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以切实的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七、备课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纽带,以多媒体为手段,以体验活动为中心,积极实施``在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体验和思考”这一教学理念。把课前、课堂、课后视为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实现了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多种目标的整合、

  谢谢大家!

家人说课稿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读本课字。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了解内容,想象乡村的美丽景色,感受乡下人家的美好生活。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内容,想象乡村的美丽景色,感受乡下人家的美好生活。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这篇文章写的就是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去品味乡下生活的乐趣。

  二、新授。

  1、打开书出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请同学发言(瓜架、鲜花、鸡、小河、在院子中吃饭、伴纺织娘的叫声入睡)

  快速浏览,思考:在作家笔下乡下人家有什么特点?

  从课文中找到一句直接概括的句子画下来。一起读一读

  2、接下来咱们一起品读文字

  学习1段:瓜架

  “攀、爬”这两个词语用得特别好,我们仿佛看见了瓜果在不断的生长,给人充满了生机的感受。

  夏秋之际,花儿落了,读课文里描写的内容

  想像这样的景物就在你家的门前出现,再读一读这句,你想表达什么心情呢?(愉快、高兴、惊喜等)

  这样的景象我们生活在都市里常见吗?常见的是什么?出示课件4(石狮子的建筑)

  小小的房屋前有了一道这样的风景,难怪作者说:(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这种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亲切、舒服等)

  作者用对比的写法让我们看到了乡下独特、迷人的景色,也体会到生活在那里的人家充满着喜悦充满着期盼的心情。

  谁愿意把这段静止的文字通过朗读变成优美的画面让我们欣赏。

  学习2段:鲜花和竹笋

  站在屋前的瓜架下是不是有些舍不得走了,可是场地上的鲜花又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看下一段。在预习中,同学们在这一段提出了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课件出示问题,请同学们读。再深入读课文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请1人读这段课文

  听了你们读的内容,王老师特别想马上去,因为我想一下子就能看见那些花,行吗?

  讲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件,讲解各种花的花期。

  每一种花能开这么长时间,看来它们对气候、环境等生长条件要求不是很高,不那么娇气,一定很好照顾,这也正是作者想表达的“朴素”。你能感受到它的华丽吗?

  也正是这种“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是我们都市人家所不常见的,因此显出了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你喜欢花吗?你读一读。

  要是春季去,不仅能看到芍药花,还能在有些人家的屋后看见竹笋,就是竹子的嫩芽。

  请男生读一读这一部分

  体会“探”字,你能想象画面吗?说一说(他们争先恐后的从土里挤出来,为场地增添了春意;一转眼,春天过去了,笋芽渐渐长大了,到了秋季,他们长成了一片竹林,就像)

  场地上的美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记得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经写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看来,乡下人家还有着大诗人般的'情趣,把自己的家打扮得朴素中带着华丽而且不俗。

  学习3、4段:小鸡、小河

  交流这一部分内容中你看到的独特迷人的景物,谈一谈你体会乡下人家是怎样生活的。

  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在城市中养猫狗宠物的多,养鸡鸭的不多见;在城市中也有护城河等河流,但是没有在旁边洗衣服的等。

  你能把你体会到的感受读出来吗?

  学习5、6段

  要是让你去乡下人家住上几天,你愿意什么时候去呀?能结合着课文的内容说一说吗?

  三、巩固。

  今天作者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乡下人家屋前、屋后,夏秋的风景(结合板书)小结全文。真可以说是:无论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我们生活在都市中看到的,高楼林立的住宅,繁华的商业区,车水马龙的街道,带给我们的是紧张忙碌的感受,与之相比的乡下人家带给你的是什么感受呢?(自然、淳朴、亲切等)

  出示课件一首小诗。

  这篇课文写的只是我国广袤的农村,乡下人家生活的一个缩影,现在许多乡下人家愿意让更多的都市人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家人说课稿】相关文章:

《家人爱》说课稿04-11

我为家人添欢乐说课稿05-23

《我为家人添欢乐》-说课稿06-19

家人的作文01-06

描写家人的作文01-11

感恩家人的作文11-29

家人的作文【热门】11-29

家人的作文【荐】11-29

家人的作文【精】11-29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