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常见的碱说课稿

常见的碱说课稿

时间:2024-04-02 18:29:4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常见的碱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常见的碱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常见的碱说课稿

常见的碱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XX号考生,应聘的是初中化学岗位,今天抽到的课题是《常见的碱》

  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常见的碱》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一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常见的碱的性质及碱的化学性质的通性,同时探讨了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和酸的性质,这些为后面将要学习的酸碱中和反应打下了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

  本节课面对的学生是初三的学生,在此阶段的学生正在逐步的走向成熟,有一定的接受能力,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过了一些碱溶液,例如石灰水,但对碱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因此我将通过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碱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认识常见碱的腐蚀性;了解酸碱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锻炼了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形成了验证物质反应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了对科学探究的欲望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

  重点: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难点:通过实验验证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四、活动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新课改的理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进行活动评价。例如:将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请每个小组派

  代表发言,最后我会进行总结性评价,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予以表扬,对表现落后的小组予以鼓励。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特点,我将采用讲练结合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同时应用实验法、启发探究法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教师的教师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因此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和分析归纳法,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具体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导入

  在上课之初,我将采用实物导入法,展示一小块氢氧化钠固体,请学生观察并总结它的物理性质,这样有利于抓住学生心理,启迪他们的思维

  新授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氢氧化钠的其他性质,我将演示下面的实验,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引导学生观察氢氧化钠的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的原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随后我将及时的进行点评并总结得出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同时引出潮解的概念。这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根据氢氧化钠的这一性质,想想它有什么用途呢”启发学生思考得出氢氧化钠的一种用途:做干燥剂。接下来我会将氢氧化钠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走下台请学生一一触摸试管壁,这样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将对实验现象记忆深刻。这时强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为了让有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我展示被氢氧化钠腐蚀的鸡爪,从而进一步讲解氢氧化钠的俗名称为火碱、烧碱或苛性钠。紧接着我将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有这么强的腐蚀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有没有利用价值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随后我将用PPT播放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物质。

  接下来我会将一些白色粉末加入水中,震荡,然后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请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知识分析这种白色粉末是什么它的物理性质有哪些从而引出第二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接下来我将播放一段“自热米饭”的加热过程,请学生思考发热包内的物质是什么这样贴近生活,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针对学生的答案,我会及时的进行点评,然后解开学生的疑惑,发热包内的物质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氢氧化钙,并说明这个反应可以用于制取氢氧化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氢氧化钙,我将用PPT展示氢氧化钙在生活、生产方面的用途。引导他们认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接下来我将请学生上台演示下面的实验,将紫色石蕊试剂和无色酚酞试剂分别滴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液中,引导学生分析他们有什么相似的化学性质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前面的学习学生可以得出结论: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实验,请学生写出它的化学方程式,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巩固以往的知识。这时提出疑问:“既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有相似的性质,那氢氧化钠能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呢如果能,请设计实验验证”将学生分为五人一组,请他们进行组内讨论且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描述他们得出的结论,最后我将进行总结与点评,同时演示一组实验以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得出结论。分别将等量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结论: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最后我将进行总结得出: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结合前面的学习请学生思考为什么酸碱会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我将写出一些常见的碱和酸的化学式,请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这时会发现酸中都含氢元素,碱中都含氢、氧元素,为了更好的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将演示酸碱导电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OH-这样先由学生观察归纳总结提出猜想最后验证,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巩固练习

  知识的遗忘是先快后慢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巩固所学知识,我将让学生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的化学方程式。

  课后小结:

  为了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我将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谈谈他们通过这节课所获得的体会。

  布置作业:

  新课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因此我将布置作业:查找氨水的性质和用途,并以小论文的形式表述出来。

  板书设计:常见的碱

常见的碱说课稿2

  一、酸碱指示剂

  (1)石蕊(红色,紫色,蓝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2)酚酞(无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二、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盐酸[ HCl ]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也叫氢氯酸;

  硫酸[H2SO4 ]

  硝酸[HNO3 ]

  磷酸[H3PO4 ]

  (2)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及三性(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

  (3)酸的化学性质(通性)(H+)

  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必须位于氢前,浓H2SO4,HNO3除外)

  Zn+H2SO4=ZnSO4+H2↑;

  2Al+6HCl=2AlCl3+3H2↑;

  Fe+H2SO4=FeSO4+H2↑;

  Mg+2HCl=MgCl2+H2↑;

  与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H2SO4+Na2O=Na2SO4+H2O;

  2HCl+CuO=CuCl2+H2O;

  2HNO3+MgO=Mg(NO3)2+H2O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性反应)

  H2SO4+Cu(OH)2=CuSO4+2H2O;

  2HCl+Ba(OH)2=BaCl2+2H2O;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生成物中需要有水生成或者有气体放出或者有沉淀生成)

  H2SO4+BaCl2=BaSO4↓+2HCl;

  HCl+AgNO3=AgCl↓+HNO3

  2HCl+Na2CO3=2NaCl+H2O+CO2↑;

  注意:重点弄清CO32,SO42,Cl的鉴定

  三、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NaOH Ca(OH)2

  (2)碱的化学性质(通性)[OH ]

  与指示剂反应,是紫色石蕊变蓝色,酚酞变红(碱溶液必须可溶)

  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必须可溶)

  2NaOH+CO2=Na2CO3+H2O(NaOH变质原因)

  Ca(OH)2+CO2=CaCO3↓+H2O(Ca(OH)2变质原因)

  2NaOH+SO2=Na2SO3+H2O(处理工业尾气)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

  HNO3+NaOH=NaNO3+H2O;

  2HCl+Mg(OH)2=MgCl2+2H2O;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反应物必须可溶,生成物中要有沉淀产生)

  2NaOH+CuSO4=Cu(OH)2↓+Na2SO4;

  3Ca(OH)2+2Fe(NO3)2=2Fe(OH)3↓+3Ca(NO3)2

  四、酸,碱的命名,分类,电离与其导电性

  (1)酸

  含氧酸,无氧酸,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

  (2)碱

  可溶性碱,难溶性碱,强碱,弱碱

  五、作业

  P58 1-5题

常见的碱说课稿3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鲁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专题复习。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说教学理念

  《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获得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高效课堂强调:高效的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手段,来满足“三大目标”:第一,在效益和效率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变“接受式”学习为“自选超市”式的学习,并注重学习能力的生成;第二,要使课堂成为“主阵地”,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第三,要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帮助学生去实现事业的幸福和个人的成就。

  二、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复习常用的酸和碱的性质、用途,在内容的选取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取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物质,通过复习,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是理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考点地位:本课题内容是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部分,在中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占分值较大。

  三、说学情

  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对知识点的学习相对比较独立,不能正确的把握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比如酸碱的定义;关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个难点问题,初学时学生会感到又多又麻烦,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的书写水平明显有所提高。对于科学探究性题目,学生比较有兴趣,但往往是词不达意,描述性语言欠缺。

  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酸、碱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

  巩固有关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某些化学反应的规律。

  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实验设计与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讨论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热爱化学,热爱生活。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酸与碱的重要化学性质。

  难点:认识酸与碱的化学通性,形成初步的反应规律。

  六、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青花瓷》歌曲引入、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等方法,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认识从个与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适时地进行点拨和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还提升了能力。

  七、说教学流程

  (一)歌曲引入,知识回顾

  (二)介绍课题,明确目标

  (三)酸的通性,碱的通性

  (四)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五)完成板书,布置作业

  (一)歌曲引入,知识回顾

  在课前播放化学版《青花瓷》,以最强大脑为切入点,请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记忆歌曲中有关的化学知识点,然后进行知识抢答,目的是为了活跃学习气氛,同时将所知道的.有关酸与碱的知识进行回顾。

  (二)介绍课题,明确目标

  板书课题为《常见的酸与碱》复习专题,并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

  1.掌握常见酸与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酸和碱重要的化学反应及其简单应用;

  3.认识常见酸与碱的化学通性,形成初步的反应规律。

  (三)酸的通性,碱的通性

  【渐入佳境】在生活中利用盐酸除去铁锈的问题(让学生表述,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炉火纯青】展示给学生往年中考题,用左手表示盐酸的化学性质这个图,回顾盐酸的相关化学性质。

  【登峰造极】以盐酸入迷宫问题为例,复习相关酸的性质,并总结出酸的五点通性。

  【孤独求败】由酸的知识点过渡到碱的知识点,以例题为载体,同时加以引导,让学生以氢氧化钠入迷宫为例进行总结,最后的出碱的四点通性。

  (四)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回味无穷】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构建知识网络图。

  (五)完成板书,布置作业

  【合作交流】本节课没有写板书,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为老师设计一份简洁,漂亮的板书。

  【布置作业】对于两瓶无色溶液,只知道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利用化学方法如何鉴别?(目的是对今天所复习的内容形成网络图,并可以利用酸与碱的通性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八、说板书设计

  学生总结就作为板书设计,并让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上交,教师只略微做些小的调整。

  九、说教学反思

常见的碱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后对另一类物质------常见的碱的学习,酸和碱是常见的两类化学物质,也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试剂。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有助于学生学好化学,进一步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烧碱、消石灰、氨水的物理性质;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②认识强碱的腐蚀性。

  ③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2)过程与方法

  初步用探究的方法认识碱的性质,采用对比观察与分析的方式归纳出碱的通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强碱的腐蚀性的认识、正确掌握碱的使用方法,树立安全使用腐蚀性药品的.意识,增强实验安全意识。

  二、教法和学法设计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

  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分组实验,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采用对比观察与分析的方式,分别书写化学方程式,从而归纳概括出碱的“通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如期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意活动的有机结合。结合本课的实际,对教学过程作如下的设计:

  (一) 总体思路:

  复习已学知识(酸的通性)----引入新课----分组实验-----对比观察实验现象-----书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归纳碱的通性----巩固练习及迁移。

  (二) 教学过程

  (复习)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 Fe + HCl -----

  2、 Fe2O3 + HCl -----

  3、 CaCO3 + HCl -----

  4、 Na2CO3 + HCl -----

  (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今天我们要学习自然界中另一类物质----碱,因为含有碱这类物质,自然界中的某些物质才显碱性,熟石灰、氨水、氢氧化钠都是碱。

  [板书]

  一、常见的碱

  1、俗名: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

  (实验)P189<实验1----实验2>

  2、物理性质:

  氨水:无色液体、有氨臭味

  消石灰:白色粉状固体,微溶于水

  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在空气中易吸水分而潮解。

  3、化学性质:(与稀酸的化学性质对比)

  (实验)NaOH溶液 + 紫色石蕊试液

  NaOH溶液 + 无色酚酞试液

  ⑴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补充实验)NaOH溶液 + CO2 ,往装有CO2的矿泉水瓶里注入NaOH溶液,盖好瓶盖,振荡。

  (现象)矿泉水瓶变瘪

  ⑵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 NaOH + CO2 ==== Na2CO3 + H2O

  固体NaOH的保存:密封保存

  (实验)P189<实验3> NaOH溶液 + CuSO4溶液

  (现象)有蓝色沉淀

  CuSO4 + 2 NaOH ==== Na2SO4 + Cu(OH)2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补充)NaOH能溶解蛋白质、油脂、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

  [小结]P190交流讨论

  1、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与CuSO4溶液反应(或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板书设计]

  二、常见的碱

  1、俗名: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⑴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⑵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⑶与CuSO4溶液反应(或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作业]P191 4 5 P192 7 8

常见的碱说课稿5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3)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2学情分析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后,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为学习常见的碱奠定了学习物质性质的基础和方法。

  学习方法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归纳NaOH的腐蚀性和使用方法,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设问3分钟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以下问题:

  这个实验说明NaOH具有什么性质?

  NaOH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Ca(OH)2性质和用途

  过渡

  设置情景3分钟

  要求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冬天园林工人为什么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刷白?

  为什么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用石灰浆抹墙后变得又硬又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通过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现象,从而引入对另一种碱Ca(OH)2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Ca(OH)2的制取和性质

  设问实验3分钟

  Ca(OH)2是如何制取的呢?Ca(OH)2有哪些性质呢?(教师归纳小结Ca(OH)2的有关性质)

  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然后加少量水,观察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CaO和H2O反应是放出热量的

  探究NaOH、Ca(OH)2的化学性质

  实验2分钟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55“活动与探究”的有关实验

  完成有关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学生亲身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CO2和NaOH是否能反应

  过渡1分钟

  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O2和Ca(OH)2发生了反应,那么同学们往NaOH溶液中通入CO2,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

  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对CO2和NaOH反应的探究欲望

  CO2和NaOH反应的探究

  讨论

  探究

  实验10分钟

  把CO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这是否说明CO2和NaOH不反应?还是确实发生了反应?对于这种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呢?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并用实验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

  思考、讨论

  合作设计方案

  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对CO2和NaOH反应的探究,加强对小组内的合作、互动

  学生展示设计方案,并评价方案是否严密

  演示评价10分钟

  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向全班展示,并要求学生评价每一个方案是否严密?

  学生代表展示设计方案并演示实验

  通过学生展示方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展示实验方案

  演示实验3分钟

  展示设计方案并演示:用一个干燥的烧瓶里收集满CO2,然后迅速倒入NaOH溶液,用一个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导管的中间用止水夹夹住,振荡,再把导管的下端伸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打开止水夹,水会沿导管上升到烧瓶里,形成美丽的'喷泉。

  学生评价教师的设计方案并观看演示实验

  通过教师的设计方案的展示,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对设计方案多元化的思考

  CO2和NaOH反应探究的思路的小结

  总结2分钟

  对一些反应不明显的实验可以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不同性质或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方案。同学们的设计独特新颖、有趣,化学不是单独存在的学科,而是跟物理也有相互联系的,解决化学问题也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决。

  科学掌握设计一些反应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方案的思路

  归纳、小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实验方案的思路和方法

  学业评价

  具体情况下第七

  作业

  习题P58 3、4

常见的碱说课稿6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①本课题的内容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二级主题“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的知识范畴。

  ②本课题涉及的常见的碱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通过学习更加深入的了解碱的性质并将其性质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中,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③常见的碱的教学以常见的酸的教学为基础,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创新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

  ①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知道了氢氧化钙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但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因此学生存在认知困难。

  ②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后,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但系统考虑问题的能力尚不完备。

  ③针对我校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探究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本课题的探究过程依然要注重对学生的诱导启发。

  (3)教学目标确定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了解其腐蚀性并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认识生石灰与水发生的反应。

  3、掌握有关碱的两个基本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发展实践与探索的精神,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并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

  2、通过设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方案,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碱的物理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重难点突破策略:采用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来探究碱的有关性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实验探究的完整过程,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应用的方法进行学习。

  三、说学法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展示:战争时期的一封“密信”,并对“密信”进行处理,“密信”内容隐若出现。设问:“密信”上的字和处理用的液体是什么物质?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上完本节课再回答。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总结打下伏笔。

  情景导入:“五一”三天假,老师家卫生间的下水道有些堵塞了,去超市购买了管道疏通剂,说明书上介绍说能“快速分解菜渣、油脂、皂垢、毛发等堵塞污物,疏通管道”。用后效果非常好,是什么物质这么厉害呢?投影有关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

  设计意图:关注与碱有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道理。

  2、实验体验,探索新知

  (1)了解氢氧化钠的腐蚀性

  展示:洗净的鸡爪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的鸡爪。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实物,让学生认识到氢氧化钠强烈的腐蚀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探究碱的物理性质

  碱的物理性质(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颜色、状态、溶解性)利用图表进行总结。

  (3)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10.1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说课稿

  碱的化学性质:利用氢氧化钙溶液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知识为铺垫,此部分利用生石灰食品干燥剂为原料来制备氢氧化钙溶液,并用二氧化碳检验。

  设计意图:依旧知带动新知,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服务于生活。

  提问: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那么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呢?设计实验探究。

  设计思路如下:提出问题(NaOH溶液是否与CO反应)→做出假设(NaOH溶液能2与CO反应)→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反思提升2(确认NaOH溶液与CO反应)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发生发展的完整流程。

  启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以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为基础,进行知识的迁移

  )具体流程如下:

  问题1假设发生了化学反应

  问题2由氧气含量测定实验进行知识的迁移

  问题3利用压强差设计实验

  问题4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归纳学生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方案二:向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内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盖上盖子振荡,观察现象。

  方案三:将已装好分液漏斗和玻璃管(系有小气球)的双孔橡胶塞插入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广口瓶中,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方案四:向倒置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双孔橡胶塞,一孔插入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滴管,一孔插入导管,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水中)观察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本实验的不断改进探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激活了学生思维,开阔了学生思路,使学生强烈渴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对方案三进行演示。

  疑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也有可能存在此现象,进一步启发学生围绕生成物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

  设计意图: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逐渐养成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

  3、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设计实验区分无标签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瓶药品。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的综合思考、实践应用能力。

  4、首尾呼应,归纳小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10.1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说课稿

  总结碱的化学性质,回答课前“密信”的秘密,联系学生熟悉的歌曲《青花瓷》播放化学版的《青花瓷》视频歌曲结束。

  设计意图:现代生活离不开网络,让学生上网搜集此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布置作业

  1.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有“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理由(化学方程式)

  (2)“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作用?

  2.用石灰水粉刷墙壁,干后能形成坚硬的墙体,这是为什么?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板书设计

  § 10.1常见的碱

  一、氢氧化钠

  二、氢氧化钙

  1、腐蚀性工业制法:CaO+HO=Ca(OH)22

  2、白色片状固体

  3、易潮解——干燥剂

  4、易溶于水,且放热

  三、化学性质

  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2NaOH+CO=NaCO+HO 2232

  Ca(OH)+CO=CaCO↓+HO 2232

  五、教学反思: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入对有关碱的性质的学习,再用碱的有关性质来解释有关日常现象,使本节课体现出从“生活——化学——生活”的鲜明主线。同时,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就是通过对CO和NaOH能否反应的实验探究,不但加深2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整堂课的课堂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这也使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对学生思维的激发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来获取知识;如何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并引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如何寻找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赞扬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真正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会讨论,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常见的碱说课稿7

  各位老师好!我是化学化工系08化学教育班周希,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常见的酸和碱》。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常见的酸和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一第二课时。本节内容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包括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酸的化学性质几个部分,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完善学生们对酸、碱、盐的看法。本节课十分鲜明的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代替了枯燥的概念性的文字,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创新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归纳等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b、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硫酸、盐酸性质的探究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酸的性质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远离的学习态度。

  根据教学目标和我对学生的了解,我确立了以下重、难点:

  3、重点、难点:

  重点: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难点:酸雨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接下来我说说本节课的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教学,另外结合多媒体辅助法。

  二、说教法:

  1、实验探究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给学生带来只管深刻的认识,对本节课,我准备采用微型实验辅助法教学,在课堂上能让人人参与,极大提高每个人的热情,而且实验现象明显又节约试剂,充分发挥实验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方法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有助于做到实验、引导和启发思维相统一。

  2、多媒体辅助法:用投影仪显示有关演示实验中没有的现象,用可见显示要点强化感受。

  好的教法一定要辅以好的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我讲讲学法指导:

  三、说学法:

  让学生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设计实验:让学生根据疑问创设实验,例如浓硫酸的稀释能像一般溶液的稀释那样直接加入蒸馏水吗?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激发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方式。

  (2)实验验证:通过推测、实验、观察、记录、归纳总结获得知识。例如:酸溶液能和金属氧化物进行反应吗?反应会有什么现象?据此进行探究,并进一步了解化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

  (3)温故知新:梳理旧知并及时联系生活,例如:在已学过的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基础上思考生活中的应用。在学生理解的知识层面上促进知识向应用层面的转化。

  (4)反思评价:归纳总结已得的结论,并在讨论交流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让学生进行思考在生活中、化学课中,你接触或听说过哪些酸?请你列举出你在化学课上和生活中所接触的酸。由此开始引导学生建立对酸的初步认识。

  第二环节:重视实验,体验探究

  1、硫酸和盐酸的认识

  (1)展示盐酸和硫酸,观察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

  (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

  学生活动1:这个实验采用微型试验也是有效的,强调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我们生活中物品,如纸片、布等接触到浓硫酸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讨论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

  过渡:我们实验中和生活中经常用的稀硫酸、浓硫酸的稀释能像一般溶液的稀释那样直接加入蒸馏水吗?

  (3)浓硫酸的稀释。

  教师提示:比较浓硫酸与水的密度,回忆浓硫酸溶于水的现象,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演示:

  a、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

  b、稀释浓硫酸的错误操作、观察实验效果。

  归纳: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2、酸的化学性质:

  (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学生活动2:把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别滴入盐酸和硫酸中,观察实验现象。

  归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2)与活泼金属反应:

  学生活动3:在试管中分别放入镁条、锌粒、铁钉,分别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并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归纳:活泼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氢气。

  通过分析对比得到结论,很形象直观的突破了难点,并通过实验培养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描述所发生的现象。

  第三环节:布置作业,加深理解

  1、生活中常见的酸很多,以下食品或调味品中含有酸的是()

  ①水果②食盐③食醋④糕点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关于它们的组成情况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都变小

  B、溶质的质量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考查对酸的初步判断)

  3、小强同学对如何除铁锈进行了探究,通过学习他知道了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为除去铁钉上的锈迹,小强将带锈迹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盐酸中,他首先观察到锈,溶液由色逐渐变成色,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一会,又观察到的现象。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回忆我们都学习了哪些酸的共同的性质?

  学生总结:

  ①盐酸、硫酸都是无色液体;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②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③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④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

  同时让学生总结出用途,也复习了酸的有关性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以上是我的教学过程,下面是我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

  硫酸(H2SO4):常用于蓄电池中。

  盐酸(HCl):常存在于人的胃液。

  硝酸(HNO3):常存在于酸雨中。

  二、常见的碱

  碱的性质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烧碱、消石灰水、氨水的颜色、气味液氨有刺激性味道、无色。

  烧碱露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快(发热)、潮解。

  烧碱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快(发热)。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常见的碱说课稿】相关文章: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04-17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02-19

【热】《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03-19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09-27

碱沟煤矿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02-18

常见的检讨书01-31

常见早安文案45句04-04

常见早安文案170句04-28

常见早安句子(精选130句)12-28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