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物理说课稿

物理说课稿

时间:2024-04-08 07:36:2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物理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理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物理说课稿

物理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让学生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包括温度的含义和温标的规定,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温度是热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学习全章的基础。温度计作为一种基本测量工具,在后面的热学实验中要经常用到,正确使用温度计既是一种基本技能,又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知识及其它知识的基础。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对温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硬性给出,也没有停留在字面讨论上,而是把视野扩展到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影响的温室效应,从关注整个人类生存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温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因此本节课在学生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中是比较重要的一课。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2)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观察温度计的构造。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尝试对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等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温度的概念贯穿本章始终,是学习物态变化的基础;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是基本的实验技能,所以温度概念建立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由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于摄氏温度计的分度方法——“等分法”,以及温度计测温原理中的“转换法”和“放大法”,学生主要依靠想象来接受,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本节是全章的入门,可以从“温室效应”出发,引发学生对“环境温度”的关注,引起思考,进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温度和温度计

  关于“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学生对这种说法并不陌生,这与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也基本相吻合,因此,教师可直接从“冷、凉、温、热、烫”等描述中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不必作进一步解释。

  活动1:凭感觉能判断“冷”和“热”吗?

  “活动1”的目的是:通过具体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仅凭感觉判断冷热是不可靠的,应使用温度计来准确测量温度,应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

  在这个活动的基础上,可以直接引出温度计的教学。为了让学生领会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建议在教师的示范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自制一只温度计模型。

  使一个小药瓶的橡皮盖上用大铁钉扎一个小孔,将饮料吸管穿过小孔,由于橡皮本身的弹性,扎孔处会和吸管接合紧密。将小药瓶内灌满红墨水,再把盖子紧盖在小药瓶上,会有部分红墨水上升到吸管中,形成液柱。

  学生将自制的温度计模型先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液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学生经过实验很快总结出: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另外,不同小组的学生可能会采用不同粗细的饮料吸管制成温度计模型,可让不同小组将他们的温度计模型放入同一杯热水中展示,经过对比学生就会发现:相同情况下,吸管越细,液柱上升或下降得越明显,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温度计模型中“放大法”思想。

  教师联系这个自制的温度计,引导学生思考:列举此温度计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把它改进为方便携带,又可读数的温度计?从而引出温度计构造及刻度方法的教学。

  活动2:观察温度计

  活动2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掌握摄氏温标正确的.读法和写法,为下面正确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打好必要的基础。通过观察温度计,使学生体会到,和刻度尺一样,任何一种测量工具,使用前,都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然后才能正确的操作。

  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时应把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发给学生,再结合挂图、实物投影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能粗略说出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液体、刻度和符号。

  2.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比较容易,学生日常生活中也使用过温度计,所以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演示一下用温度计测温度,大家一起找问题,从而总结出温度计使用的时候的思想注意事项:

  (1)估量程: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每个温度计都有它测量的温度范围,如果待测物体的温度超出这一范围,不但测不出温度值,而且还可能损坏温度计。

  (2)莫碰壁:温度计的液体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还不能与杯底、杯壁接触,否则测量结果不准确。

  (3)在水中:读数的时候温度计要保持在液体中,不能拿出来读数。

  (4)要平视: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齐平。

  (三)巩固提升

  让学生观察体温表的构造与一般温度计的不同,教学时可追问这样设计的原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体温表的使用技能。

  (四)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与评价;

  作业:让学生自己阅读关于热岛效应的资料,分析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

  五、板书设计

物理说课稿2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苏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二节,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原子构成初步 及简单静电现象的解释等,摩擦起电现象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经学习过,应该说学生对这一现象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而 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则需要在学习了“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应该说,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培养学 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需要注意的 是,新教材把本节内容安排在这一章,主要还是为物质可以再分做准备的,这一点与它在以前老教材中所起的作用不太一样。

  1.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和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要求,并且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知道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③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④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的解释。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性实验相结合,指导学生观察现象、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交流、归纳规律,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①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通过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②鼓励学生自己查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3难点和重点

  前面我说过,摩擦起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在小学科学课学习过,因此,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自然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 我,学生对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一直以牢记为主,而对于为什么说只有两种电荷总是说不出所以然来,因此,理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是本节课的难点。

  2选用的教具及准备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可以提高学习的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探究性学生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 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 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基于以上原因,我为本课准备了一些图片资料和视频材料,如:石墨分子、金刚石分子、富勒烯分子的图片,静电现象(手摸那个带电 的球后,头发全都飘了起来)课件、摩擦起电,电子转移的动画课件,另外,我还要求学生课外在网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关静电现象的资料,充分发挥互联网辅 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上,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活动器材,如: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泡沫、塑料尺、塑料细丝、碎纸屑。

  3教学处理

  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便是做好实验:静电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规律的得出,做好静电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由于静电实验易受绝缘性能及湿度 等因素的影响,课前,我会把所有的实验器材充分晒干或烘干,提前一天通知学生洗洗头,在学生动手做实验前,我会先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和示范后再让学生自己实 验,以保证学生能较容易成功,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摩擦起电现象,又为后面探究性实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保证探究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的 顺利进行,我从小磁针的灵活转动获取灵感,事先在玻璃棒和橡胶棒中间打眼,使他们都能支在支架上,这样放在水平桌面上既不易晃动,受力后也很易转动,实验 效果明显,学生通过经历亲身体会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4教法、学法

  4.1教法

  基于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及本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我准备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 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 学生进行实验和对计算机的模拟电子转移过程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让学生 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4.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 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在做好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富有逻辑地分析,讨论,并由他们总 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 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逻辑推理,总结归纳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事实,并应用这些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5.1趣味视频,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准备安排两个实验引入新课,第一个:一种演示放电现象的实验设备,让一位同学转动手柄,产生电火花并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一个实验,旨 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多感官共同作用,而且,与播放视频相比,该实验现场感强,毕竟是眼前发生的,学生感觉会不一样,第二个:把碎纸屑置于电 视机屏幕前,关闭电视机,看到碎纸屑都“飞”到了屏幕上,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实验?首先,这个实验学生在小时候已经做过,我想以此唤起学生的记忆,充分利 用学生的这些既有的经验、智慧和知识,让它们与后续的新知识进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从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实现新知识的主动建构的构 成。

  5.2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设问:你有办法吸起这些小纸屑吗?

  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儿时的实验:用塑料尺或钢笔的塑料套摩擦头皮然后去靠近小纸屑。

  师:我们刚才发放了玻璃棒和橡胶棒,去靠近这些小纸屑,试一试,又有什么结果。

  学生靠近后,发现不能吸引。

  老师以规范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去靠近这些小纸屑:

  学生靠近后,发现这次能吸引了。

  问: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说明了什么?还记得吗?

  生:说明物体带了电。

  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使它们带上电的?

  生:用摩擦的方法。

  师:你能帮摩擦起电下个定义吗?

  个人认为,这样的过程,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下定义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归纳的过程。

  5.3步步深入,突破难点

  师:事实上,这些知识同学们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习过了,是不是呀?时过境迁,更准确地讲是今非昔比,我们的心智更高了,我们的知识面更广了,现在再看这一现象,同学们能否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你更感兴趣的问题呢?

  学生热烈地讨论、提问。

  师:我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今天我们择其一二进行研究,刚才有同学问,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 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撇开这个问题先不谈,我想问:第一组同学用丝绸摩擦了玻璃棒,第二组同学也用丝绸摩擦了玻璃棒,这两根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 呢?

  在学生讨论,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在物理上,用同样的方法,使同样的物体带上电,我们就说它带的是同种电荷。

  问:如果同种电荷遇到一起会怎样呢?同学们用这两根玻璃棒试试看。

  学生实验后会发现两根玻璃棒会互相排斥。

  问:由此能否得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这一结论?

  学生很快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请持否定意见的同学发表看法,使其他同学意识到: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结论;要想排除偶然性,必须通过多次实验,引导学生使用橡胶棒继续实验,并告诉学生,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带同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是相互排斥的。

  我始终认为,知识与技能固然重要,但我们物理课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探究能力、探究方法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潜移默化,需要我们老师做有心人。

  师:再回到刚才的问题,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呢?同学们能否通过实验来加以证明?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确定实验方案:我们假定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为A电荷,我们只要让橡胶棒去靠近玻璃棒,若互相排斥,则说明是同种电荷,即橡胶 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也为A电荷;若不是排斥呢?说明不是同种电荷,是异种电荷,则我们就假定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为B电荷。

  学生实验后发现,它们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吸引,由此证明:一、它们是异种电荷;二异种电荷会互相吸引。

  小结:经过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大量实验证明:

  板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设问:刚才我们使用塑料尺也能吸引小纸屑,说明塑料尺也带了电,那么,塑料尺所带电荷的种类有几种可能呢?

  学生讨论和达成共识:有3种可能:①与玻璃棒的相同,为A电荷;②与橡胶棒的相同,为B电荷;③与玻璃棒和橡胶棒的都不一样的第三种电荷,假定为c电荷。

  再引导学生讨论验证方案:去靠近玻璃棒和橡胶棒,若与玻璃棒排斥,则为A电荷;若与橡胶棒排斥,则为B电荷;若是第3种电荷,则会出现什么现象?因为与A不同,所以会和玻璃棒吸引;与曰也不同,所以又会和橡胶棒吸引,即两次都会吸引。

  学生实验后发现:一次吸引,另一次排斥。

  科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实验,发现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从来没有见到过两次都吸引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这说明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课件展示)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应该说,上述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发现——探究——再发现——再探究”的过程,重点得到强化,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目标也顺利完成,而且,实验的进行和问题 的解答都是学生自己不断努力的结果,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的位置,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自己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体验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我始终没有忽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5.4自主学习,总结归纳

  “物体摩擦后为什么能带电呢?科学家从物质结构角度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安排学生自学课本p28页第一部分,P30页最后一部分,(多媒体课件显 示)

  1.分子是——构成的;

  2.(图片展示:水分子模型、石墨分子模型)指出哪个属于单质分子?哪个属于化合物分子?

  3,原子是由带——电——和带——电 ——构成的

  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安排学生带问题自学这部分知识,使学习带有目的和计划性,能突出重点,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完成自学的基础上,用动画展示不同物体得失电子而带电这一过程,化抽象为具体,使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六、作业布置

  (1)课后通过网络,电视,书报等各种媒体搜集静电方面的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2)制作一个简单的验电器。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在活动、制作、实验、讨论等方面的表现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本节课作业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验,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作业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物理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离心运动》是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七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总结了因圆周运动条件变化而产生离心运动,它在生活中的运用及防止,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学习过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对本节课起到铺垫作用。

  二、说学情

  (过渡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本节课我所面对的是高中的学生,学生之前已经对圆周运动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大量的离心运动的事例,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高中生在知觉和观察事物时比以前更全面、更深刻。他们能发现事物的一些主要细节和本质方面,其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概括性都比初中有了很大提高,其思维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喜欢怀疑、争论。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离心运动的原因和条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及离心运动的利弊。

  2.通过多次实验,观察探究离心现象的成因及其轨迹特征;通过观看生活中离心运动的实例,及老师演示的几个小实验,学生认识到离心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3.通过不断地实验,学生能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增强探究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探究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我的教学重点是)

  【重点】

  离心运动的条件,应用。

  【难点】

  离心运动的两种形式各自的条件以及运动轨迹的区别。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自学法、小组活动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句: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导入环节:

  我采用的是实验导入,向学生展示如下实验,将一个旧电池放在转盘上,转动转盘,电池跟着一起做圆周运动。以此实验为依据,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圆周运动及向心力的知识,同时提出问题:当转盘转速增加时,电池会如何运动,并实验展示,从而引入新课——离心运动。【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导入,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离心运动的例子,同时复习前面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是新课讲授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上述实验中离心运动产生的原因,即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离心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之后再演示两个实验:

  实验一:老师用一根绳子拉着小球水平方向做圆周运动;

  实验二:倒置开口玻璃瓶,在瓶口放一小球,在桌面上摇动玻璃瓶,让小球转动,然后拿起玻璃瓶,观察小球的运动方向。

  通过这两个实验,让学生感受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向心力消失时,物体会沿切线方向做离心运动。

  然后询问学生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离心运动的情况,引导学生说出合外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物体也会做离心运动,并且通过实验三来演示这类情况,即:一根短管,中间穿一根较长的绳子,绳子两端分别系一个球,手握短管,进行摆动,当转的越来越快时,发现上面的绳子变得越来越长,下面越来越短。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合外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物体不会沿切线方向运动。

  最后也让学生观看汽车转弯是的离心现象,师生一起总结离心运动: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物体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情况下,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叫离心运动。

  并且提问学生离心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可以想到是由于物体的惯性导致离心运动的产生。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实验及问答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很好的融入课堂,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提高对物理课堂的兴趣。】

  然后进入巩固环节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离心运动的例子,同时分析如何避免离心运动带来的不便与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能够检验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

  课堂最后,我首先会对离心运动的应用于防止做出总结,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且要求学生课下思考如下一个问题:转盘上有两个相同的物体,一个在外,一个在内,转动转盘之后,哪个先滑离?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系统的梳理本节课知识,同时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七、说板书设计

【物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物理说课稿01-09

物理说课稿范文中学物理说课稿10-09

物理说课稿【实用】08-10

物理说课稿范文09-12

物理《变阻器》说课稿07-28

初中物理说课稿11-24

物理说课稿15篇01-13

中学物理说课稿03-16

[通用]物理说课稿范文10-10

物理说课稿3篇06-12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