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初中历史说课稿

初中历史说课稿

时间:2024-05-29 10:03:4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初中历史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历史说课稿

初中历史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四单元,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秦汉大一统后出现的政权分立的时期,本课内容正是从政权分立走向统一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讲述了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少数民族的内迁使民族融合趋势出现,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学习先进文化,主要是学习汉族文化的改革,而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统一奠定基础,可以说这一课既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的一个总结,又为隋朝更大规模的统一埋下伏笔。同时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学好这一课对于培养学生在民族的问题上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初一学生理性思维弱,感性思维强,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 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名词概念模糊不清。由于这些特点,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对本课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作如下设 定: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的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首先,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的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三)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孝文帝改革。由于孝文帝的改革从社会生活、文化等领域比较全面的反映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融合的成果,理所应当成为本课的核心。

  (四)难点:

  理解民族大融合的含义。通常我们容易把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简单的等同起来,这是 不正确的。但是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含义及其区别,限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积累,我们又不能做出解释。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用“历史观点来统率史实”,在突破重点的基础上,通 过民族融合的一系列历史事实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要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探索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主要综合利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 、讲授法、 合作探究

  (二)学法

  在学法方面,要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归纳提炼并列举出本课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多启发设问,推动学生积极思维、努力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并让学生通过讨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深层原因来揭示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与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架构。

  教学生用分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来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注意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歌曲《爱我中华》导入,学生听音乐后,教师设问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现在哪里去了?(设置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进入新课

  北方统一和民族融合

  由学生阅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是如何统一黄河流域的?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3、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在哪些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4、东汉以来,曾统一过黄河流域(北方)的政权有哪些?

  5、你怎样理解民族融合?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归纳和筛选相关的能力。让学生清楚了解北魏统一北方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归纳掌握主要史实。培养其独立思考意识,加深对民族融合趋势的理解。)

  迁都洛阳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让学生受到这样的思想教育,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忍受挫折的能力,锐意进取的精神,从而实现情感与价值观当中提出的塑造青少年坚强意志这个要求。

  孝文帝改革

  提出问题:

  1、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2、在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用有两个特殊的字眼。你们发现了吗?从“必须”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3、(课本116页“动脑筋”)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4、如何评价魏孝文帝改革?

  抛出问题,通过学生身临其境,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够从不同视角对孝文帝改革的深入理解,启发思维,培养学生思辨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细致了解民族融合的基本情况。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复习,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说课稿2

  一、本课地位: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的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秦王扫六合”2、陈胜吴广起义3、秦汉战争(自学内容)。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朝代。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它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秦王扫六合”作为本节课的主线,增加了对秦朝的短暂的存亡的探讨,以史为鉴,谈对当今的启示教训。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为现实服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但初一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国家兴亡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三、本课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和大纲的要求,对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认识陈胜吴广起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通过认识秦朝的文物古迹来分析秦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同时总结秦朝在统治国家中有哪些经验教训。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本课重点: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何让学生认识秦兼并六国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五、本课难点:

  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在各个诸侯国中,最初秦国并不是最强的,但它后来为什么能统一中国,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

  六、教学方法设计:(展示课件首页)

  根据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我把本节课设计成网络探究课的形式,这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课堂的形式。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信息更为广泛,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提高兴趣应当是我们教学当中充分考虑的问题。本节课通过网络平台,学生自学、搜集资料、讨论、动手等多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七、说学法:

  在本课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第一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教材的课内思考题来实现:第二是通过识图绘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教学目标的实现:(结合课件)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下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展示课件)

  1、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并要求在事先准备好的战国形势图上填出七国的名字,然后指出是秦统一了六国,引入新课。

  2、“秦王扫六合”,此目内容既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以应当花较多时间来探讨。这里主要从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完成统一过程、秦朝的建立以及对中国发展的作用四个方面层层深入进行。

  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由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内容,在讨论的基础上,我可以适时的进行引导。主要原因包括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增强秦国国力以及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抵抗强秦的进攻等。

  完成统一的过程,这个子内容比较简单,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涉及到成语“纸上谈兵”,可以由学生进行讲述或扮演,可以提高兴趣。

  秦朝的建立及其疆域范围,我不仅仅是通过老师的演示,而是要求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大概绘制,然后展示评比,可以弥补初一学生历史地理概念模糊的不足,同时增强动手能力。

  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安排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是人民的要求。战争对生产力的破坏是极大的,统一可以是人民安心生产,生活也相对安定。

  3、陈胜吴广起义。

  首先通过对学生收集的图片“兵马俑”、“万里长城”、“阿房宫”等名胜古迹,从另一个角度反映秦朝的赋税沉重徭役繁多,从而最终爆发了历史上第一场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其次起义过程,简单介绍一下“大泽乡起义”以及起义军的路线和最后的失败。涉及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最后总结一下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的意义,应着重强调其首创精神。

  4、楚汉战争。

  楚汉战争在教材中属小字内容,只需引导学生了解战争双方以及结果即可。在讲述巨鹿之战和楚汉战争时,简介“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等成语典故的来源。

  5、练习巩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A、夏朝B、西周 C、商朝D、秦朝

  想一想: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

  九、板书设计:

  一、“秦王扫六合”

  a) 秦统一的历史背景

  b) 秦统一的经过和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

  c)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二、陈胜吴广起义:

  (1)起义的原因

  (2)简单的经过(公元前209年)

  (3)项羽刘邦领导:A、巨鹿之战 B、秦朝的灭亡

  三、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1)性质:争夺帝位

  (2)结果: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最后,我再说明一下我的课件的设计思想。(结合课件简单说明)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分析和安排,请各位老师指教。谢谢!

初中历史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连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首先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来自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作为本册最后一课,本课主要介绍了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以及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走进百年前人们的文化生活,认识到文化生活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应,透过文化看历史。

  二、说学情

  过渡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历史知识基础,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也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生活,理解起来较为容易。但是,由于所学习的历史时期距学生生活较远,并且在之前的学习中涉及的文化内容较为零散,所以导致学生对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史实把握不准确。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解决学生的知识短板,提升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围绕三维目标,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出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理解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报纸书影及《狂人日记》片段等史料,了解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和新文学所蕴含的社会现象,锻炼从图片史料中提取信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从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作品中感悟音乐家的爱国之心,激发爱国热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语: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我的教学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

  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史实。

  【难点】

  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史料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就进入了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多媒体导入的方式。我会在多媒体展示北京大学的图片,并提问:其前身是什么?学生回答之后我会这样引导:从科举到大学,近代的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与教育并生的文化方面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顺势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导入的方式能够为课堂制造悬念,烘托氛围。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新式教育

  首先,我会播放纪录片《中国通史—清末新政》并提问:近代创办了哪些新式学堂,新式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展。学生结合课本及纪录片能够列举出:清末创办的新式学堂有同文馆、京师大学堂等,并且认识到在废科举和颁布新学制的背景下,新式教育发展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纪录片和阅读课本的方式,了解近代教育的发展,锻炼学生提取、归纳信息的能力。

  2.新闻出版业

  接着,我会展示《申报》《大公报》书影并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近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报纸和出版机构。学生结合课本不难回答出这一问题。我会进行补充:报刊及出版机构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文化,培养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这些人活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变革的中重要的推动因素,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以此让学生了解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直观呈现近代报刊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也能提高学生辨别史料、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文学艺术的成就

  1.文学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首先我会提问:这一时期有哪些文学作品?为何会出现文艺作品的繁荣?学生结合课本能够列举出文艺作品,并能够结合社会背景回答出是因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推动了文艺作品的出现。

  接着,我会展示《狂人日记》选段,并提问: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学生结合课本能够回答出鲁迅作品的内涵,我会对其进行补充并点明:鲁迅的作品成为新文化运动中与封建势力对抗的强有力的武器。以此让学生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史料,认识到鲁迅文章中包含的对于封建思想的批判,并且能够结合社会背景,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

  2.艺术

  这一部分中需要归纳识记的内容很多,在教学方法上我选择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参与进课堂,加深理解。我会为学生展示齐白石的《群虾》和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以及电影《渔光曲》的剧照,请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及课本内容进行5分钟小组讨论,讨论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有哪些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讨论结束后,我会请小组代表简要介绍优秀艺术家及优秀作品。学生可能介绍齐白石、徐悲鸿、《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定军山》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之后,我会进一步总结:不论是美术、音乐还是电影,都记录了当时的生活,并且强调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中提现的爱国热情和激励作用。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历史的能力,并能够认识到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时代特色。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保证我本课的教学质量,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

  2.作业:课下搜集材料,制作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近代中国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与文化艺术的成就。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比较重视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

初中历史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结构:本课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在夏商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维护自己和本阶级统治的手段以及当时的社会阶级状况,是学生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与国家概貌的极其重要的一课, 对以后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也有很大帮助。

  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子目:“西周的分封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这三目的不同侧重点和内在联系,才能有助于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的概貌,并能对西周的社会网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西周的分封制”,能够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大致了解周王是如何通过分封制加强自己的统治。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夏商西周统治阶级是以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与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法来统治人民的。

  通过“西周分封形势图”,增强一定的识图能力,并能注意古今地名的对照。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西周分封情景,增强学生合理的历史想像能力;

  通过参与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的教学活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方法,增强表达能力;

  通过识读“西周分封形势”图,增强识图能力和根据图表捕获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分封制”、“礼仪教化”等内容的学习,了解到它们的实行既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又是中国古代“尊祖敬宗的孝亲观念”这一优良传统形成的渊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本课的重点是说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为什么它是本课的重点呢?这是因为它是本课的主干,牵涉到整课知识的教学,对以后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它是本课的重点。

  ②本课的难点有三个: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认识礼仪教化对于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学习的基础上设计出西周的社会网络图。为什么它们是本课难点呢?这是因为分封制及礼仪教化对初中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枯燥、抽象的概念,较难理解;而设计西周社会网络图涉及到学生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较困难的一个教学环节,因此这三者都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谈话法、阅读指导法、情景设置法、图表法等五种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这五种教学方法呢?这是因为七年级学生大都是14、15岁的年龄,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但兴趣点也较容易转移,对感性直观的知识较易接受;对理性的知识就不易理解。再加上本课概念性的`知识偏多,内容较为枯燥和抽象,因此,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使用这几种教学方法,既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性学习能力,完成各项教学目标;又能使整堂始终保持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在教学上做到松紧有度、顺畅自然。

  2、本课采用的教具有:地图册、插图、多媒体辅助教学。

  地图册是采用北师大版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的《西周分封形势》图。

  插图是课文中插图:《大盂铜鼎》、《商朝墓葬中的无头骨架》、商朝文字;图表是《西周分封示意图》(2幅)、《西周社会网络图》(2幅)。

  练习题、史料引文及插图、图表、地图均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

  采用这些教具辅助教学,可以节省时间,加大课堂容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各项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如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学会如何深入观察和思考问题;通过识读《西周分封形势图》及有关插图,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识图方法,以及如何有效提取信息;通过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以及如何对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通过“模拟西周分封时的情景”的历史剧表演,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合理的历史想象力,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通过对课文有关内容的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通过做课堂练习,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导入(拟用3分钟):

  首先,采用谈话法复习上一课知识,了解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更迭的情况。

  然后提问:“国家产生之后,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如何管理广大地区,统治人民,巩固政权。你知道夏商西周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吗?”由此导入新课。写出小目标题。

  一、西周的分封制

  1、实行分封制的原因: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本目拟用4分钟)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让学生了解夏商是通过本部族对周边部族建立臣属关系,号令天下。

  然后问:“西周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号令天下呢?”学生答:“分封制”,教师又问:“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呢?”学生开始阅读课本有关内容,从中提取有用信息。这样上课一开始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能力。

  接着,又提问:“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而过渡到下一目的教学。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本目拟用13分钟)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本堂课的重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够知道和说出,因此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来。

  对于内容的第一部分,即“周王对诸侯授民授土”这一点,学生容易说出,而学生要说出“受封者的义务”这一点就比较困难了。这时,就要指导学生注意课文上“分封制规定了”这几个字,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同时也可就此观察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利于对学生做出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价。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然后观赏学生历史短剧表演,从中感悟历史。

  学生剧表演:采用“学生模拟表演西周分封时的情景”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和说出“西周分封制”的内容。课前,先找六位同学进行演出培训。这六位同学分别扮演周王、嫡长子、周王的儿子、侄子(代表同姓)、功臣以及夏、商等前代贵族的后裔。要向这六位同学交代演出的内容,如周王如何授民授土,受封者如何接受分封并对周王表示效忠。台词包括为什么要对受封者进行分封,分封给他们的东西(土、民、礼器等)以及周王对他们的希望(如治理好封地、效忠王室、保卫周王,还要朝觐、纳贡、服役等);受封者的台词包括对周王的感激以及对周王表示忠心。演出时,社、白茅等都要用一些物品表现出来;装束上可简单一些,只需别上一块号牌表明身份即可。演出前,教师将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展示出来:“周王对哪些人进行分封?”,“分封制的内容有哪些?”让学生边看演出边思考,演出后让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然后教师继续提问:“周王分封的主要是自己的子弟和同姓,为什么还要分封功臣和夏商等前代贵族的后裔?”(答:可以团结很多部族,对稳定全国起到重要作用。)

  指导学生看地图册中的《西周分封形势图》(用多媒体播出),结合地图向学生介绍周初的主要封国,并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封国主要集中在哪条河流附近,最北、最南、最东的封国各是哪个?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古今地名的对照,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接着,教师继续提问:“诸侯以及诸侯以下,又是如何在自己封地内进行统治呢?”通过这一问题的解答,让学生对分封制有较全面的认识,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伏笔。然后展示教师设计的《西周分封示意图》,进一步揭示其内在关系,以便说明周王通过分封制还建立了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如图(用多媒体播出)。

初中历史说课稿5

  一、说教材(教综19天速学班1.1元于10月20日开课

  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所把握。

  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主要围绕早期国家与社会,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这三个部分进行介绍。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形成与繁荣,感受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和多姿多彩的学术思想,为之后学习中国古代史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

  过渡语: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对历史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活跃。但他们历史知识的积累比较缺乏,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脉络模糊不清。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了解教材和学生之后,更需要对自己的课程内容有一个宏观的规划,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概念;知道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形成,理解铁犁牛耕的出现对生产力的促进;知道孔子和老子的观点,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教综19天速学班1.1元于10月20日开课

  通过史料分析,进一步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提高分析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一堂好的历史课一定要重点明确,难点突出。因此我设置了如下的'重难点。

  【重点】

  分封制的影响、孔子的思想。

  【难点】

  百家争鸣的影响。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史料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是说课最核心的部分——教学过程。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教综19天速学班1.1元于10月20日开课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图片导入法。

  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夏朝都城的图片,并引导设问:原始社会之后我国经历了哪一时期呢?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回答之后我会继续设问:关于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你有什么了解呢?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集中注意力,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早期国家与社会

  1.夏、商和西周概况

  首先,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夏、商和西周时期概况的表格,表格中涵盖建立时间、都城位置、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请学生结合教材,采用对比的形式完成表格内容。

  2.分封制和宗法制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性,我先会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周武王,为了维护国家统治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再结合课文中的分封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分封制的目的、内容、意义深入理解分封制的整体内容。

  之后我会讲述王位之争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西周怎样解决王位继承上的问题?通过故事和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宗法制的内容,并帮助学生认识到宗法制“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教学法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

  (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教综19天速学班1.1元于10月20日开课

  1.春秋五霸——齐桓公

  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春秋形势图及铁制农具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这一时期周天子的权力如何?为何会出现以齐桓公为首的春秋五霸?学生结合教材可以明确:周天子的权威日益下降,反而依附诸侯权威。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迅速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诸侯开始力求改革以壮大自身。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会给予肯定性评价。

  之后我会展示齐国管仲改革的相关史料,并提问学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霸业的?学生概括史料后可以得出:经过管仲改革,齐国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开始兼并周边国家,从而称霸。

  2.商鞅变法

  讲述这部分内容之前我会先进行语言过渡,帮助学生建立春秋战国之间的联系,之后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战国形势图,向学生介绍战国七雄。接着我会进一步提问学生:战国时期诸侯国不满于称霸诸侯,野心逐渐膨胀,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都做出了哪些努力?经过努力,是哪个诸侯国最终走向了统一?学生结合教材可以明确:各国纷纷开始变法改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和秦国商鞅变法等。最终秦国走向了统一,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秦朝。

  接着我会结合学生的回答,展示商鞅变法内容的相关史料,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秦国在商鞅推行变法之后,一步步地走向了大一统?学生分析史料之后可以得出:与其他各国的改革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使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我会通过多媒体播放纪录片《世界档案》中百家争鸣的片段,请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完成儒道思想对比的表格。为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我会再在大屏幕上出示相关史料,帮学生明确: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同时在政治方面主张德政反对苛政;教育教学方面提倡“有教无类”;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和民心,强调精神自由。

  之后我会在大屏幕上出示其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请学生归纳特点,以此帮助学生明确“百家争鸣”是指各种学派之间互相争论和辩驳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能够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突破本课重点。

  在了解儒道两派的主要主张之后,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那么它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这部分内容我会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与小组讨论法结合的形式。我会通过多媒体播放《百家讲坛》中百家争鸣的片段,之后组织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为时5分钟的讨论。

  最后选取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可以得出: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再者,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

  学生回答后,我会对他们回答的内容进行完善: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烘托课堂氛围,同时结合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更好地解决本课的难点。

  环节三:小结作业(教综19天速学班1.1元于10月20日开课

  1.小结:为了检验本课的教学效果,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课堂总结。

  2.作业:请学生课下搜集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运用,下节课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做到从课上到课下的延伸。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秉承着简洁明了的原则,设计如下:

初中历史说课稿6

  一、说教学理念与目标

  (一)有关教学理念结合

  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我力求用新课程理念来统领全课,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努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整合历史资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中,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有关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将目标指向学生发展的方向,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本课的内容和授课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课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点: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知识与能力的目标中,要求使学生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关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并处理展示的过程,学习从多种途径获取历史资料并分析、整合历史信息的方法,并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课堂进程中自始至终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通过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频繁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二、说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有关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中国古代史内容。即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主题下的第四课,在学习了本单元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下,迎来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本课将在了解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的`基础上,学习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是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各族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各民族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秦汉大一统文明,从而加深对本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并为学习下一单元奠定基础。从长远的角度看,这节课对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掌握学法,对学习整个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本课的教学地位重要、意义重大。

  (二)有关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因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和以后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从学生角度出发,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历史课,对于类似的探究性问题的学习一方面不是很感兴趣,另一方面自身的分析、总结能力有限,所以,更应该在此方面加强锻炼。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张骞出使西域。首先,西域的一部分地区现已属于国外,另一部分属于我国西北地区,学生的地理概念陌生,而且,地名多且生疏,读音书写难度大。同时,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初一学生分析、总结时也不容易把握准确。所以,将这部分内容定为本课难点。

  (三)有关教学安排

  为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新课标理念,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步骤的教学过程。即: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大汉天子》中与匈奴战争的片段,并提问质疑,导入新课。用视频片段导入

  ,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团结协作探求新知”。课前将学生分组并布置每组的探究问题,组织学生查阅有关本课的各方面资料。在第一目“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的学习中,由各组派代表讲述查找到的相关历史故事。在学习“张骞通西域”这一目中,由学生依据地图,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并组织学生表演历史剧《西域归来》,从而加深对张骞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精神的认识并帮助分析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丝绸之路”这一目主要通过描绘路线图、展示收集到的西域物品及讨论丝绸之路的作用等活动来完成学习。这一环节的教学也突显了以活动为中心,围绕活动开展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破了重、难点内容。三、“智力闯关小结反馈”,本环节将本课的一些基础知识制作成竞赛题的形式,进行小组抢答、竞赛,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做一评价。四、“深度迁移拓展升华”,最后将本课主题与现今社会相连,让学生充当小导游,带领大家重走丝绸之路,了解今天丝绸之路上的风貌,从而达到知识内化、感受深化,能力强化。本课各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并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了历史。

  三、说教法、学法指导

  (一)有关教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导而不牵”、“活而有序”等教学思想。教学中体现了由重“教”到重“学”,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初一学生的特点,采取探究式教学法以及历史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合作中探究,在活动中成长的理念,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有关学法指导

  本节课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针对初一学生重形象思维、知识体系松散和求知欲强等身心特征,结合本课的重点、难点,这节课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在本课中我力求教会学生以下方法:

  1、分组合作法:按小组合理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培养协作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增进友谊,同时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收集、整理资料:课前将学生合理分组,布置本组要收集的资料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查找、收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整合,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成果展示法: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果,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有关教学媒体

  这节课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其中有电视剧的视频片段、有动画的历史地图及历史图片等资料,其目的在于将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势与本课教学内容相结合,且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乐于学习。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帮助学生学习较复杂的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路线图。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采用了提纲式板书,以本课讲授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线索,体现了本课的知识结构,板书层次分明,内容系统,便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知识。

  四、说教学评价

  新课程评价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是一系列评价的消极应付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课堂上多边互动的评价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能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共同作用下前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元化评价方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情况。在课堂训练中,学生完成的任务是具有基础性、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的。在体现任务的基础性、开放性时,主要采用自评、互评;体现综合性、探究性时则以师评为主。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中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平等的交流。在评价时,我注意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还通过“学生历史学习观察检测表”(见附表),了解学生在课前及课堂上如何参与活动,在小组讨论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评价。自始至终我尊重学生理解和体验的差异,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有效地控制课堂评价过程使学生体验成功与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促进每个学生的协调发展。

  同时,对于教师自身的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等情况的观察,获取反馈信息,迅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

初中历史说课稿7

  一、说重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史、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本课的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这三点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且影响至今。学生应重点掌握。

  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是本课难点。首先,古代科技史、文学史和文学方面的知识教师掌握也不全面和系统;其次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也不充分,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设计直观,通俗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

  1、利用有关“文字起源”的课前提示引入新科。

  2、“文字的演变”,内容比较坚深、抽象,尽量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材料,尽可能通俗的讲解。指导学生读课后“自由阅读卡”,帮助学生理解甲骨文的价值。

  3、“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目的是本课的难点。学习远古祖先观察、记录日、月等天文现象的内容,将大小字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用事先剪裁好的圆月模型演示全食、偏食现象,学生直观了解天文现象。

  在学习历法时,拿出农历本,让全班学生观看,知道一年是多少月、多少天,知道阴阳合历。让学生写出24个节气中的一部分,最后,教师用事先写好的24个节气的全称由学生朗读一遍。

  在学习医学时,在学生理解了我国古代医生诊断病情是用“望、闻、问、切”的含义后,由师生扮演医生和病人,对四种诊断进行表演。使学生直观、形象了解四种病情诊断的含义。

  4、“屈原和钟古之乐”。一、粗略介绍一下屈原生平;二、师生共同归纳出《离骚》的`文体、内容和写作特点。

  三、说学法

  1、注意梳理知识。本课内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指导学生在课后根据三个子目按类别表格归纳学习内容,也可让学生打乱书上结构,按朝代时期总结这一阶段的文化成果。通过按类和顺应两次梳理、加工知识,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

  2、试作探索和研究的尝试。学习本课后,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例如;分析常见汉字的构造方法,探索中国古代乐器的演进过程。总之,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全方位得到提高。

  四、说教学程序

  1、利用“文字起源”的课前提示引入新课。

  2、对“文字的演变”,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古代甲骨文的“象形”文字演示出来,学生猜是什么字,然后写成现代字。

  3、“动脑筋”:观察上面的三个甲骨文字,猜一猜,“伐”字是怎样表达意思的?

  4、“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用象形、直观的模型,二十四节气和师生编演历史小剧,使学生了解这些成就。

  5、“屈原和钟鼓之乐”一目,介绍屈原生平和《离骚》的文体、内容和写作特点。对编钟作简要介绍。

  6、完成练一练,活动与探究。

  五、说教学效果

  通过对本课学习,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初中历史说课稿8

  一、背景说明:

  “岳飞抗金“是旧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十五章 第一节《南宋与金的对峙》中的一个子目。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把引导学生感受岳飞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感和评价岳飞作为了重点,为了突出这个重点,我对本目进行了如下的设计:首先强调指出南宋最著名的抗金英雄是岳飞,学生介绍岳飞生平,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归纳岳飞的抗金事迹,如“郾城大捷”、“精忠报国”、“十二道金牌”、“莫须有”等,结合岳飞的抗金事迹,关注岳飞的命运,组织学生分析宋高宗杀害岳飞的原因,以及导致岳飞悲剧命运的深刻历史原因,最后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岳飞。

  在七(2)班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岳飞的兴趣非常浓厚,完全超过了我在其他班级中所遇到的情况。我刚提到岳飞的名字,马上就有同学说,他死的太窝囊了,真不值!看到学生的情绪如此激动,我忽然想到岳飞作为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对于初中学生的教育意义由此切入,不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吗?于是我立刻布置了一个题目:岳飞为什么会死?我打破了教材的顺序,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我首先把岳飞命运的终结方式呈现给大家——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宋高宗和秦桧加害,并指出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的抗金事迹世代传颂,直到今天,提到岳飞这个名字总会让中华儿女心中的爱国激情荡漾。其次,我又以该题目作为线索,充分利用课文,挖掘教学资源,设计了一系列层层推进的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二、过程描写(“岳飞抗金”片断):

  1、我首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形容岳家军的语言,利用这些语言分析岳飞的抗金表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说明岳飞领导有方,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成为抗金斗争的主力军。

  2、其次,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岳飞讲过的两句话,分析岳飞心理的变化,教师提出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分析、讨论解决问题,体验岳飞的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感。学生们很容易便从教材中找到了这两句话:“大家努力杀敌,等到收复失地后,再与各位痛饮庆祝胜利!”;“十年之功,废于一旦”。问题:功指什么功?表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归纳岳飞抗金的主要事迹,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不仅使南宋的同志得以稳定,还重创进军主力,夺回许多失地。为什么岳飞认为“十年之功“会“废于一旦”?请学生讲述十二道金牌的史实,引导学生分析,十二道金牌的含义,并思考:“宋高宗为什么连发十二道金牌,目的何在?岳飞有没有退兵,为什么会退兵,为什么在收到十二道金牌后岳飞才退兵?为了帮助学生思考,便于解决这个问题,我请学生做了一次假设:“假设你是此时的岳飞,你该怎么办?”有的学生非常干脆,说我就不退兵,看他们能怎么样?反正我手中有兵权。他的话一出,立刻得到了一部分男同学的支持,可也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反对。反对方说岳飞根本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他是个忠臣。经过几轮的舌枪唇战,反对方的支持者越来越多。激烈的争辩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宋高宗和秦桧的阴谋,此时的岳飞已经因为战功显赫而遭到同僚的嫉妒,同时也成为宋高宗和秦桧他们谋求偏安的障碍。而一方面他痛恨宋高宗和秦桧的阴谋使得痛失抗金的大好形势,使得多年抗金的成果毁于一旦,前功尽弃;另一方面身为南宋的官员和一名忠君的爱国将领,又不得不听从皇帝的命令。岳飞在内心十分矛盾和痛苦的情况之下,不得不退兵。他的退兵,是无奈的退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退兵。

  3、再次,组织学生对“岳飞为什么会死,你怎么看待岳飞和岳飞的死?”的问题进行讨论?问题一提出,教室便象炸了锅一样,因岳飞遇害而情绪低沉的学生再次七嘴八舌的发表个人的看法,有的说宋高宗和秦桧太无耻,有的说岳飞的死太不值。大家对岳飞的遇害非常不满,既对宋高宗和秦桧的卑劣行径表示不耻,又为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扼腕叹息。我在这时及时介入,指出每一位历史人物的行为都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具有历史局限性。在对岳飞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放在当时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去理解,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超越历史,超越当时的社会现实。岳飞抗金虽然代表了当时反抗女真贵族暴政的南北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宋高宗和秦桧只求求和偏安,岳飞已经成为他们求和道路上的强大阻力。

  4、最后,师生齐读岳飞的《满江红》,再次体会岳飞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感。

  三、说课反思: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岳飞是一面爱国主义的象征,为世代景仰;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岳飞又是一座精忠报国的丰碑,被四海传颂。尘封的往事虽然如过眼云烟般逝去,但岳飞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却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段历史深深吸引了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既对岳飞英勇的抗金事迹而透露出敬重、崇拜的心理,同时更为他的报国之志无法实现,最后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命运而扼腕叹息。经过重新设计和改动,从总体效果上看“岳飞抗金”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很不错的。在相对有限的时间里,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了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大胆发言,激烈争辩,使得岳飞的形象越来越清晰,通过对岳飞命运的关注,深切地感受和体会岳飞的爱国情感,对岳飞这个历史人物能有比较恰当的评价。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收获:

  1、在授课过程中,能够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教学设计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变动,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体现了二期课改的新理念,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上做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作为主导教学内容的线索,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层层推进的问题设置,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由于岳飞抗金阻止了金兵南下,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定,受到人民的崇敬;而宋高宗和秦桧却残害忠良,谋己私利,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岳飞的命运是时代的悲剧。尤其是“假设你是此时的岳飞,你该怎么办?”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到了顶点,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设想,课堂上出现了第一个争论的高潮。

  3、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岳飞为什么会死,你怎么看待岳飞和岳飞的死?”将教学活动推向了第二个高潮。学生的情绪通过讨论再次得到了释放,毫不掩饰对南宋政府统治者的鄙夷和对抗金英雄、尽忠报国的岳飞由衷的赞赏,以及对岳飞悲剧命运的惋惜,此时,教师及时介入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

  4、最后以师生齐读岳飞的《满江红》的方式,再次感受作者对抗金大好局面及抗金形势未来发展的乐观展望,体验岳飞准备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学生们在声情激越,气势磅礴的韵律美中感受岳飞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学生的情感因岳飞的爱国感情而升华、激荡,在朗朗的颂读声中爱国的主题在学生的心中,慢慢浸润,徐徐升华。

初中历史说课稿9

  一、说教材

  《百家争鸣》出自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8课,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道家创始人老子的主要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在思想教育等方面的重要贡献,以及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空前开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百家争鸣”所产生的重要历史影响,通过对各个流派的思想内容梳理,学生能够从中学习诸子百家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精神品格。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是教学生学。”可见教学目标的科学制定对教学效果很重要,所以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掌握“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与及主要观点。

  2.本课教学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激发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3.学习各个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理解“百家争鸣”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通过对老子思想的学习,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通过对孔子思想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诸子百家勇于创新、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结合上述教学目标的制定,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哲学思想。本节课的难点是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二、说学情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身心特点对教学非常重要。七年级学生好奇心旺盛,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但理解能力有所欠缺,较难透过复杂现象看本质。

  知识水平上,七年级学生对百家争鸣的内容了解并不多,知识经验缺乏。

  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此阶段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启示我们教学中需要配合适当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讨论谈话法等。情景教学法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探究法和讨论谈话法,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概括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在“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理念的指导下,我确定如下学法:指导学生自学,阅读课本交流,培养学生筛选、利用历史资料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进行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共分为五个环节。

  (一)名言导入

  良好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我将采用名言导入法,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易中天对春秋战国时期几位思想家的评价,向学生介绍易中天是我国著名学者,引导学生思考,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评价?这些思想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导入新课。以此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新课讲授

初中历史说课稿10

  我说课的内容是《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从教材的整体布局来看:

  本课是源头。是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起点,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开始,它促使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上了新台阶,还由于列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它上承第三章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下启第四章其余四节,形成紧密的内在联系,在本册书中具出突出地位,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2、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加上对教材和对我校校情、生情、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掌握基础史实,把握历史概念,如“垄断组织”“帝国主义”②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如从历史条件、主要内容、进程、影响等方面来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与探究,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①通过对垄断现象的分析,理解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含义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③联系晋江实际,懂得“博览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

  (1)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和异同点

  (2)垄断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而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和垄断组织这两个问题,理论性较强,都要求学生具备相当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作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来处理。

  二、教法、学法的选择及依据

  1、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总体构想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改变传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的现状。“教师搭台”是指我制作网络课件,为学生提供知识脉胳,精心设置由浅入深,由易而难5个问题和配套练习;“学生唱戏”是指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派代表上台发言和提交作业,并相互评价。在这堂课中,我创设了活动情境,起到的是组织者和引路者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角。

  采用的教学方法:网络环境下阶梯设疑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

  学生学习方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2、主要依据

  (1)学情分析:

  A、现有知识基础: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学过,对主要人物及重大发明和事件起因、影响有所了解。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细读课文,完成学案配套练习,编写教材提纲,掌握知识体系,总之,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此外,我校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较为突出。

  B、学生心理特征:我校学生思想活跃,敢于表现自我,独立性强,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的能力,能与学习伙伴合作讨论。但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还需改进。

  (2)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由他人代替。

  (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性和互动性的优势

  资源性:从我组《春秋风》网站“高中历史资源库”栏目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采用网页与幻灯片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互动性:借助网络发布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积极参与讨论。利用网络教学优势,纵横对比,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在讲练结合、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4)我校历史组的网络课件制作技术相当成熟,为本课提供了技术保障,我有多次网络教学的经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三、学习程序

  1、学习准备

  (1)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对照比较,检测预习”和“任务驱动,学生探究”两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第3环节“一试身手,巩固知识”。

  (2)课件准备:教师制作网络课件,由导学提纲、知识体系、重点分析、基础训练、视野拓展五部分构成。

  (3)学生分组:选十位同学担任组长,并由组长自己按照5到6人的比例,自行招兵买马,对班上同学进行分组(依据知识水平、表达能力、电脑水平)

  2、学习过程

  首先,介绍课件的结构,点明本课教学的三大环节

  (1)对照比较,检测预习

  学生自行浏览课件中的“导学提纲”和“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归纳重大史实,理解重要概念。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基础知识,看看自己的知识体系编写是否完整。

  (2)任务驱动,学生探究

  “重点分析”设置适合学生知识和智力水平的五个问题,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逐个抛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上台发言。当回答出现困难或不完整时,我适时进行启发和鼓励;当回答准确无误时,我会给予表扬,同学也报以热烈的掌声,发言者及小组成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背景模块(政权条件、资本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科技条件)切入,把握第三章和第四章(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下面问题的背景文

  字、图片材料参见教学课件,在此不一一罗列)

  2、如果你是1902年美国博览会的策划者,你要设立几个展区,展出哪些产品,这些产品各有什么特点?

  ———从主要发明模块切入,通过角色体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也使学生对现实社会更加关注(结合xxxx上海世博会、晋江各类博览会)。

  3、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有什么作用?如何评价?

  ———从影响模块切入,全方位把握“垄断组织”这一重要概念。

  4、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

  起止时间

  显著标志

  主要工业部门

  特点

  影响

  ———细化课本知识。

  5、想一想,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从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作用入手

  ———引导学生进行中外联系,把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纳入世界大背景中考察。(3)一试身手,巩固知识

  A、学生完成“基础训练”中的七道选择题,利用网上在线测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实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B、学生分组完成“视野拓展”中的材料问答题,要求学生在留言版上做答(文字录入),并提交答案。通过BBs学生可查看其他小组的答案,上台对其他小组的`答案进行点评。最后,我对课堂练习、学生的点评进行简要分析和小结。

  四、教学反思

  反思之一: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这种课对他们没有什么大的困难,反而比较喜欢。他们喜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第二,学习起来更轻松有趣。

  反思之二:从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情况来看,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实现互动。而且,这种讨论的反映很激烈,一些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发言后,常伴有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真棒”的感叹。说明学生之间已经有了共鸣,产生了“欣赏”,在互动中将他人的智慧“据为已有”。在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出历史特征、总结出历史认识时,大多数同学会边记边点头。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已有的知识被激活,同时又发现了自己在知识掌握和运用中的不足,这会激励他们“查漏补缺”,增强学习成功的信心。

  反思之三:从教学手段上看,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互动性特点,教师设置问题,分小组完成,先采取生生互评,学生为了本小组的“荣誉”,积极参与,争先恐后,在争鸣中分辨是非,掌握知识,最后是师生互评,在互动中促进教师对教、学生对学的反思和改进。

  反思之四:听课教师在听课后充分肯定了这堂课,认为我这节课融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创意新颖,是一堂并不多见的好课,有许多亮点值得学习和推广。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探讨①多设置亮问题诸如“如果你是1902年美国博览会的策划者,你要设立几个展区,展出哪些产品,这些产品各有什么特点?”②探究需要较多时间,不可能将所学的知识都用探究方式来获得,如何掌握知识讲授法与问题探究法的“黄金比例”,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初中历史说课稿11

  自新一轮课改开展以来,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走入课堂,本次说课就以这一理念为基,以学生为先,以问题为导向来展开。

  一、说教材

  过渡:教材分析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基本保证,对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选自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包括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三部分。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各国的变法及兴修水利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适应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需要。而商鞅变法也使秦国更加强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最终秦国在战争中取得优势,统一全国。这一时期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秦朝统一莫定基础,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过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知识掌握浅、理解能力不强,同时其情感价值易受到影视剧的影响。但是他们对历史充满兴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把握,我精心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掌握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本史实,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2.通过分析《战国形势图》与相关史料,掌握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

  3.体会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为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难点为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我采用了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我会通过复习导入,回顾“春秋”的由来,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战国”名称的由来。引起学生探究兴趣,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在导入中设计启发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疑惑中进入新课,在新课中探寻答案。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战国七雄

  首先,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讲解,补充“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相关知识,最后引出“战国七雄”。

  对于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役,我会播放纪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请学生观看视频并扮演战地小记者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进行播报。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的不同,我会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比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思考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我会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进行总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大,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和图片,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二)商鞅变法

  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纷纷进行变法改革,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我会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总结: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为适应这一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发展封建经济,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秦国也不得不实行变法。于是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我会出示表格,引导学生用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理解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内容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我会在学生讨论时进行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并对他们回答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和完善。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政治方面:1.确立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废除旧贵族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掌权;3.编定户籍、严明法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经济方面:1.废井田,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军事方面:奖励军功,有利于新兴地主通过军功途径参政,也壮大了秦国的军事力量。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国力基础,也为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之后我将进一步总结:各国也通过变法废除旧制度,新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战国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从而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我会播放关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的视频,出示《都江堰示意图》,请学生扮演导游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感受到都江堰的巨大作用,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我本课的教学效果,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

  2.作业:课下搜集资料,查一查哪些成语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加深对本课的认识。

  七、说板书

  我的板书秉承着简洁明了的原则,设计如下:略

初中历史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的核心思想是如何科学、艺术地处理好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乐学;让自己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让教材成为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合作的依托。

  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1、南北重归统一;2、大运河的开通。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教学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三个“一”为教学主线:

  一个政权──隋朝的建立

  一个局面──隋初经济的繁荣;

  一个创举──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总结历史规律,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和大纲要求,对本课我设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这一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问相关的地理知识和导入框中的故事导入;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课下收集的资料,讲“胭脂井”的传说;通过史料分析掌握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学习“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结合动态示意图,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把握这一重点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使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三个目标在整堂课中始终是一个整体,有机结合,在教法、学法中我会进一步谈到。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这个内容我准备设置几个可操作性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书中获取信息,然后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适当的进行详细讲解,是这个问题由难转易。

  难点:首先是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 因为教材的内容比较简单,概括性很强,所以适当的补充史料可以使学生分析出原因。

  另外对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七年级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要是进行辩证全面的分析用一定难度,所以我准备通过提问题、提供史料、传授方法、适当引导及比较到位的进行总结等途径来突破这个难点。

  二、说学情

  经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历史比较、分析的能力,既有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特别是所教的学生,自我表现欲强、思维活跃,通过创设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的设计,依托于面对哪些学生、处理哪段教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实施的教学方法截然不同。针对外校学生自主、独立、大胆、思维活跃、爱表现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了辩论、探究、体验等教学方法,和学生一起以“学”的身份,师生同堂,解读《繁盛一时的隋朝》。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就具体教学过程说明一下教学目标的实现。

  (1)提问注意学科渗透 故事设疑激发兴趣

  关键词:世界著名运河、隋炀帝看琼花开运河

  一堂课成功与否,开头抓住学生的心,吊起学生的胃口很关键。所以我采用地理知识提问的方法进行隋运河开通的课堂导入,利用教材导入框中的隋炀帝看琼花的故事引出问题调动学生情绪、渲染气氛,营造历史课堂独特的感觉。同时指出,传说与历史史实间的区别。

  进一步刺激学生情绪、激发兴趣,使学生对大运河有一定宏观了解,轻松、有趣、学生很容易接受,而且能够在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学生,提起学习兴趣。

  (2)启发思维 培养能力

  关键词:图说历史 史学辩论 总结规律

  地图是历史课堂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图》能够帮助学生轻松、明了地掌握隋朝统一后疆域和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端点,并形成正确的空间地理概念,从而在有效的视觉冲击下,于不知不觉、轻松的状态中突破本节课的两个知识点1、南北重归统一;2、大运河的开通。

  所教学生有小组学习与课堂辩论的优良传统,而且学习的自主性较强,表现欲也很强,因此为突破本课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我采用了层层设疑、史学辩论的方法,设置辩论题:

  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开通有何利弊?

  通过辩论,构建对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将知识、情感、能力三个目标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重点。课堂效果非常好。

  (3)激发兴趣 活跃课堂

  关键词:历史故事讲述 历史小游戏 辩论 画图

  历史小故事的搜集整理及讲述,历史小游戏的穿插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综合协调能力、并延伸了课堂教学,将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紧密结合,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并在课程近半时制造兴奋点,提高学习兴趣。

  辩论:结合教材,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利弊”为辩题,通过回顾、对比、正反双方的辩论,老师的点拨,从开通大运河的条件和意义等方面突破本课难点。

  画图:让学生在看过隋朝大运河的图片之后,让学生上台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单示意图并标注出几个重要位置,这样就使学生能够图文并记,既能体验再次创作的乐趣,巩固知识的目的也可以达到。

  五、课堂反思

  关键词:学生主体 快乐课堂

  一切的课堂设计围绕一个主体:学生,一个原则:课堂轻松、充满未知,一个效果:不知不觉、意犹未尽。总体来看,课堂效果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但如何根据教材的变化、学生的不同,设计符合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学活动,更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辅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让历史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有强烈的探知欲望,是我今后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比如:如果讲古代水利工程,如何处理得更加符合初一学生年龄特点?

初中历史说课稿13

  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思想内涵广泛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中。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初中历史说课稿川教版,希望能帮到你!

  大一统的汉朝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大板块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由秦王朝的学习转到汉朝的学习的过渡课,属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学生梳理了汉朝兴衰的基本脉络。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一个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那么根据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我的教学三维目标制定为如下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并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基本史实。

  2. 学会一分为二地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3.通过谈话法实现师生互动;借助表格归纳法记忆基本史实;利用历史短剧将学习难点简单化。

  4. 体会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这些目标,则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确立依据:首先,这个重点的设置符合课标要求;其次,本课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史实较多。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的范围缩小在西汉的兴盛,而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则成就了这一兴盛,所以,将汉武帝的大一统作为教学重点是比较恰当的。

  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依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促成大一统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对这一内容的阐述较为简单,不利于学生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因而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至于如何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我会在后面的说教学过程中具体说明。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优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第一学期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会比较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不足:刚刚接触历史不久,还没有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与学习方法,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根据学生的学情,我运用了下列的教法、学法

  (二)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谈话法与讲解法,对于重点内容将采用表格归纳法、由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的方式,加上多媒体的辅助,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历史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新课 (3分钟)

  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大一统”这个名词,所以我会在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前向学生解释清楚“大一统”这个名词的概念,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学习方向。然后我会用语言过渡到新课的学习:那么,汉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寻找答案。

  这样的导入简单直接,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并且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展开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34分钟)

  1.文景之治(10分钟)

  这一子目的内容比较简单,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汉初的社会环境。然后利用这样一个表格,与学生一同完成对第一子目的学习。这个表格是秦王朝与汉初文景时期统治政策的对比。我将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内容并利用本课教材内容完成这一表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前两课的内容,还可以在对比中加深对文景之治的认识。另外,表格内容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记忆。

  在完成这个表格归纳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后,我会让学生试着用一句话定义“文景之治”,让学生提高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对“文景之治”形成明确的概念。

  接着我会用这样一句话过渡到第二子目的学习:汉初文景时期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汉武帝的大一统(17分钟)

  这一子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回答这一个问题:汉武帝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汉武帝年轻有为,善于用人。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3分钟分别讨论总结出汉武帝在政治思想两大方面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至于经济方面的措施,将在后面一课独立单独学习,这一点我会向学生说明。在小组讨论总结出答案后,我会给出我的答案。然后对学生较难理解的推恩令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进一步讲解。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后给出答案,可以让学生在已经思考总结过的前提下发现自己认识的不足之处,加深理解。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得出的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点拨。

  那么,对于推恩令的讲解我将用这样一幅图表,直观清晰,方便学生理解认识。

  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内容,我会让学生表演课前准备好的历史短剧,即由四个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法家、道家与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由汉武帝选择采用,扮演汉武帝的学生要说明为什么这么选择。

  然后我会进行小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利用历史短剧不仅可以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教学难点简单化,加上教师的进一步总结,让学生较轻松地进行理解学习。

  最后,我依旧会用语言过渡到第三子目的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使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但是,百余年后,西汉逐渐走向了衰亡。重新建立的汉朝,定都在洛阳,历史上称为东汉。

  3. 东汉的统治(7分钟)

  这一子目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作为自主学习部分,所以我会将其进行简单处理。学生在阅读全文后,让一名学生试着对“光武中兴”进行简单定义,还有一名学生简单向大家讲述东汉的灭亡。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三)巩固总结 3分钟

  做好课堂总结有助于学生理清本课的历史发展线索,也有助于老师重新强调重点与难点。这里我将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的基本线索。

  (四)课后作业

  写一写:

  俗话说,功过自有后人评,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但是秦二世而亡,而汉朝经历了百余年后才走向衰亡,你怎样看待这两位皇帝?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对应课标要求“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历史作用”,因为课时的限制,我将其灵活处理,作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历史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所以在备课时我会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农奴制盛行之下,俄国为改变自身的落后状况,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掌握本课知识,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完善知识体系。

  二、说学情

  过渡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

  九年级的学生较为活泼,学习历史的兴趣浓厚。但由于本课知识比较冷门,对于沙皇专制和农奴制是如何阻碍俄国发展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可能不太清楚,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会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俄国改革的原因,归纳总结出改革措施,能正确分析改革对俄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提高思考与交流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国家发展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新。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俄国改革的措施。

  【难点】

  俄国改革的意义。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采用问答法、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下面我将着重进行分析。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

  我会在多媒体展示彼得一世的图片,并附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于彼得一世的评价,提出问题:普京总统为什么说彼得一世是他最敬佩的人?彼得一世做了哪些事情促进俄国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更快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彼得一世改革

  首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俄国的改革,我会请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来介绍俄国是如何建立的,并进一步明确,俄国建立后实行专制统治,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逐渐加深。

  明确这一点后,我会继续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彼得一世》片段,让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简单介绍彼得一世的生平经历,并列表总结彼得一世的改革措施。基于学生的答案,我会进行鼓励性评价并进行补充,最后归纳得出彼得一世从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接下来,我会展示《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扩张图》,请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描述俄国疆域的变化,感受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影响。随后,我会继续展示普希金和马克思对于彼得一世改革的评价,让学生思考本次改革到底有何影响?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出,彼得一世改革提高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能力,促进了俄国近代化发展,但是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能够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列表总结改革措施,学生能够理清知识脉络,加深印象。

  (二)废除农奴制

  农奴制的逐渐加强,严重阻碍着俄国社会的发展,为了深化这一知识点,我会展示《猎人笔记》中描写农奴制下人们悲惨生活的片段,让学生认识到俄国改革迫在眉睫。之后我会展示亚历山大二世告诫贵族的.话,引导学生思考: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哪些自上而下的改革措施?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总结出: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虽然这个法令废除了农奴制,但是农奴要付出一大笔钱去购买土地,并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历经改革后,俄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对于废除农奴制这一事件,史学家褒贬不一。我会展示关于评价本次改革的史料,让学生结合史料讨论废除农奴制的利弊。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并注意维护课堂秩序。讨论结束后请双方进行总结,最后得出结论:俄国废除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设计意图】结合文学作品感受农奴制下人民的艰难生活,能够引发学生共鸣,加深印象。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与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我本课的教学效果,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于本课知识的理解。

  2.作业:请学生根据本课内容编排小话剧,下节课进行表演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编排话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认识的认识。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秉承着简洁明了的原则,设计如下:

初中历史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城市居民的身份、大学的兴起这三部分的内容。学好本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二、说学情

  过渡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九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但是辩证的看待问题仍有难度,有利的是他们对历史充满兴趣,积极性比较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原因及影响,了解市民阶层崛起的表现,能够说出大学发展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城市复兴的影响,归纳总结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中世纪人民争取自由、自治的勇气。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立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西欧城市的兴起。

  【难点】

  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我将采用问答法、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会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图片导入法。

  我会在多媒体展示城市的图片,并引导设问:大多数人们认为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对比的话,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和落后,实际上历史也是在不断进步的,在中世纪时也出现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这道靓丽的风景线是什么呢?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能够回答出是城市,接着我会继续提问:那城市的复兴是在什么时候,又带来哪些影响?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集中注意力,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首先,我会请学生结合我出示的中世纪西欧社会状况的纪录片,思考城市复兴的原因。学生能够结合纪录片的内容得知,随着农业技术,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我会出示城市兴起的地图提问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学生结合地图能够发现: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城市规模很小,人口较少。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坐落在庄园土地上的城市,封建领主对他们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城市居民又是如何做的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能够找出答案,由于封建领主的压迫,城市居民通过金钱赎买或武力夺取的方式获取自治权。在此之后,我会向学生出示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概括这一事件的概况,在学生回答后,我进行总结:琅城市民通过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方式,最终获得城市的自治权,这种奋不顾身的勇气值得同学们学习。

  紧接着我会出示世界通史中关于城市影响的史料片段,让学生结合史料用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交流探讨:城市的兴起有何意义?学生讨论时我会进行巡视指导,在讨论结束后我会请学生代表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最终由我明确:城市重新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等级——市民阶级,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利益。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瓦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能够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我会出示“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的谚语,请学生结合教材与材料内容分析为什么中世纪会流行这句谚语?学生回答后我会加以总结。紧接着我会继续追问:在农奴获得自由的身份之后,在城市中他们应该如何谋生呢?我会出示城市中商业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发展的史料,学生结合史料和课本能够找出答案。接下来我会出示关于市民阶层兴起的史料,让学生结合史料进行分析市民阶层带来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补充总结:市民阶层在慢慢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后来的资产阶级,为旧制度的瓦解奠定了阶级基础。

  【设计意图】呈现史料能培养学生的论从史出的意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贯彻历史学科素养。

  (三)大学的兴起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我会展示一段大学兴起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概括大学兴起的过程,最终由我明确:12世纪出现私人办学,13世纪大学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自治权。紧接着,我会出示13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表,让学生根据课程表思考大学所学内容和课程制定时的影响因素,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完善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烘托课堂氛围。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我本课的教学效果,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

  2、作业:请学生搜集市民阶层不断发展的'资料,想一想其产生的影响,下节课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加深对城市发展影响的认识。

  七、说板书设计

  略

  信息发布者:墨浓于水丶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网上呼救》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内容说明

  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这是一篇讲述了利用互联网跨越国界救人的感人故事,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芬兰女孩苏珊在与美国男孩桑恩网上聊天时突发疾病,危在旦夕,桑恩利用互联网在一个多小时后成功救助了她。学习本文,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正是互联网的方便、快捷,才能为人们的爱心救助、为苏珊战胜病魔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我们也会为互联网创造的奇迹而感叹。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写“网、苏”等10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的热情。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通过读让学生了解整个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感受当时紧急的情形。

  教学难点:

  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两课时。

  二、说教法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中,我抓住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以致课堂气氛,构成一个广阔的心理磁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到儿童主动发展的目的。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抓住时间这条主线,牢牢掣住“呼”与“救”这个关键,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整个事件发展过程、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融为一体。利用多媒体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再现场景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既感受了网络的快速与便捷,又领悟了网络故事折射出的人性光辉。

  二.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自学、同桌交流、小组讨论、上台表演或单独发言等方法,在全体学生的朗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体会习得的快乐。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1-4自然段,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这里我重点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1、设置悬念导入

  在第二课开课时,我绘声绘色地描述了1—4自然段内容,课件显示时间:将近6点。提出:“桑恩看到苏珊的求助语,会怎样做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形成了积极的阅读期待。

  2、紧抓重点词句

  教学第5自然段时,我先请学生自读,弄清苏珊打出救助语后桑恩的反应,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从桑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体会他的心理活动。如“凝视”是怎样看?请学生上台表演出来,接着指导朗读句子“你在什么地方?”,体会并读出桑恩想知道苏珊在哪里的急切心情。从“吃惊”一词了解美国与芬兰间距离一万五千公里,面对面实施急救是来不及的;借助“商量”一词揣摩桑恩和妈妈的对话,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最后齐读全段,指导好学生朗读的节奏,读出桑恩心情的急促。

  3、训练合作学习

  教学第6自然段时,文中出现了省略提示语的对话,为使学生不至于将艾眉、桑恩的话混淆了,我先请学生默读本段,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划出两人的话语,然后同桌分角色朗读,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练习朗读、纠正刚才划线时出现的错误。最后指名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此时课件显示6点14分,连线美国急救中心。

  4、体会重点情境

  如果把本文比作一首歌,那么第7自然段无疑是这首歌的高潮部分,鼓点越来越密集,气氛也越来越紧张。苏珊命悬一线,艾眉吩咐桑恩,叫苏珊把当地紧急救援中心的电话号码传过来,桑恩照办了。艾眉是如何吩咐、桑恩又是怎样照办的?我请学生模拟当时的情景和对话,意在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吩咐”“照办”。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读书要能悟出文章中传神的字字句句。此处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充分体会到桑恩的两个“粗体大字”“挺住”犹如两只强有力的大手及时给了苏珊以支撑和安慰。

  本段的几句对白“我感到眩晕。”、“我们已经打了电话去求助。”、苏珊好久才回答出的“痛,痛得更厉害了。”及桑恩最后喊出的“她在学校里。”显示出随着时间的流逝,苏珊的病情越来越重,桑恩的心情也越来越焦急。眩晕是什么感觉?学生通过回想、描述,体会苏珊的困境,尝试读出她的痛苦和桑恩的安慰语气:《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指导读“痛,痛得越来越厉害了。”和“她在学校里。”两句时我请几位学生尝试读,对学生的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停顿的处理等不作硬性的规定,让学生自己品味和评论,重视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评价,并适时地进行范读,因此学生仿佛就置身于那十万火急的情境之中,朗读兴趣受到了充分的激发,读好课文的信心更强,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入。

  在齐读第八自然段后,课件分别显示十分钟后连线芬兰急救中心和几十分钟后苏珊获救。这样的设计使事件的发展过程根据时间顺序得到显示,使互联网的方便和快捷得到了更直观的体现。

  5、拓展思维练习

  在教学的最后,学生体会到国际互联网以其特有的方便和快捷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哪怕远隔千山万水,也仿佛近在咫尺。苏珊的被救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可贵的互助精神。互联网不仅拉近了人们的空间距离,也拉近了人们心与心的距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种精神多么感人!正当学生感叹之时,我提出“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做些什么?”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激励他们课下继续探寻新知。

  6、自主学习生字

  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重点指导半包围结构的“厉”字,里面的“万”字的横划稍长,要写得半藏半露。

  板书设计:

  网上呼救

  网络

  苏珊(呼)桑恩(救)

  芬兰急救中心美国急救中心

【初中历史说课稿】相关文章:

比较好的初中历史说课稿优秀11-14

初中历史《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说课稿02-20

初中历史研修总结11-10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05-23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02-04

初中历史个人教学反思02-16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01-21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11-21

初中历史期中教学总结05-23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