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时间:2024-07-15 14:22:2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集合】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集合】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5篇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教材初中版信息技术第二册第四节的内容。在当代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对于信息传播与交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获得信息最快的手段,网上交流与信息的传递成为网络内容不可缺少的内容,学生对收发电子邮件的技能的掌握在信息社会就有同于笔和纸。

  (二)教材分析和处理:

  教材依次介绍了电子信箱的申请及邮件的收发。以前的教学中,按照教材的编排,我采用讲授法。但讲完后,总觉得学生有这样的几个问题:一是部分学生对枯燥的计算机理论毫无兴趣;二是对于概念性的内容太过抽象不易理解;三是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填鸭式的讲授,想自己动手操作实践的要求增加。因此,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做了如下处理:

  1.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课题,提出问题我们日常交流和沟通用什么工具,这些工具与E-mail相比有什么区别,E-mail有什么优点,使学生一开课就精神饱满.

  2.在知识点讲授时,首先结合学生申请邮箱,使学生有了成就感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应用的知识技能.

  3.本节课将知识点分解成三个任务,通过学生上机实践,老师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电子邮件(附件的添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利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观察、思考和分析,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自信心。

  4.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和参与研究意识,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增强他们学好知识、掌握技能的信心。

  二、说学情

  1.能力基础:

  初中的学生在认知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概括与归纳能力,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较快,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也较强。

  2.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相关基本知识.部分学生的家庭已具备了上网的条件,已经熟悉了网上交流,学会上网浏览和玩游戏。

  3.情感基础:学生对网络学习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 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与引探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在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教师通过一连串的提问与比较,引导学生完成,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步步深入,一气呵成。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分析、设疑、类比、总结、练习完成任务,实现对每个知识点的认识、理解、记忆、掌握。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教材初中版信息技术第二册第四节的内容。在当代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对于信息传播与交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获得信息最快的手段,网上交流与信息的传递成为网络内容不可缺少的内容,学生对收发电子邮件的技能的掌握在信息社会就有同于笔和纸。

  (二)教材分析和处理:

  教材依次介绍了电子信箱的申请及邮件的收发。以前的教学中,按照教材的编排,我采用讲授法。但讲完后,总觉得学生有这样的几个问题:

  一是部分学生对枯燥的计算机理论毫无兴趣;

  二是对于概念性的内容太过抽象不易理解;

  三是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填鸭式的讲授,想自己动手操作实践的要求增加。

  因此,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做了如下处理:

  1、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课题,提出问题我们日常交流和沟通用什么工具,这些工具与E—mail相比有什么区别,E—mail有什么优点,使学生一开课就精神饱满。

  2、在知识点讲授时,首先结合学生申请邮箱,使学生有了成就感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应用的知识技能。

  3、本节课将知识点分解成三个任务,通过学生上机实践,老师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利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的方法

  教学难点:

  发电子邮件(附件的添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利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观察、思考和分析,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自信心。

  4.思想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和参与研究意识,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增强他们学好知识、掌握技能的信心。

  二、说学情

  1.能力基础:

  初中的学生在认知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概括与归纳能力,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较快,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也较强。

  2.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相关基本知识。部分学生的家庭已具备了上网的条件,已经熟悉了网上交流,学会上网浏览和玩游戏。

  3.情感基础:

  学生对网络学习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与引探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在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教师通过一连串的提问与比较,引导学生完成,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步步深入,一气呵成。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分析、设疑、类比、总结、练习”完成任务,实现对每个知识点的.认识、理解、记忆、掌握。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节课我主要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明了:明确了解教学目标,掌握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对网络生活有个感性的认知。

  2、探究:该部分内容学生较好理解,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学习,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难点,也相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感受本节知识点。通过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3、应用:通过课堂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实际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说教程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的设计时准备以学生“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1、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提问和比较,说出优点与不同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讲解重点、点拔难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必须有一定基础知识背景,否则就只能盲目尝试。所以我列举了部分网址,做了适当的提示避免了学生在无限的网络世界里漫无边际的游走,学生很明确地进行任务完成,并能够顺利掌握,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3、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这时就应大胆的让学生尝试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一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想可以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同学之间的帮助、教师的指点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新知。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

  4、现场实践,进一步掌握

  通过邮箱的申请,学生真正融入到网络海洋中,成为一个浪花。注册的成功让他们有了更大的成就感,尤其是看到自己表出来的邮件,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网络的无限魅力。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

  1、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学习。体现在自主学习,教师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2、协作学习,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师,学生之间互学。

  3、创造学习,即巩固所学的知识,对贴近生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六、说效果:

  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是一味的“讲知识”,而是利用启发式的原则,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和方向,让学生去研究、探索,注重了知识的及时巩固,也侧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这样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辨别的能力。让学生不要单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说出好在哪里,实现主体的多元化。同时学生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在我们信息技术所力求的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从internet上下载信息》是浙江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二版“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中“第四节 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中的第二块内容。本节内容分2课时。《从WWW上下载信息》是在学生熟知了www中的常见术语,IE的基本设置以及熟练掌握了通过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方便快速地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的第2课时的教学。在本课时中,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巩固了第一课时中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搜索引擎及关键词,同时也有机地形成了学生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组合以及鉴别的能力。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理解下载的作用和意义;

  能力目标:基本掌握下载的四种方式的方法中至少一种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学习中探究规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四种下载方式

  难点:四种下载方式和小组的配合

  二、说教法

  教师在占用课堂时间较少(大约是30%)的情况下,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法中适时地给予学生启示。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8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电脑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更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在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同时也使得本组学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为今后的网页设计中的小组合作打下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首先,在屏幕上展示“忆江南”的诗句并结合“乾隆皇帝七下江南”来引出江南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为浙江人的自豪感。紧接着就创设一个情景:有一位外地来的游客,她想在浙江游玩,但她不清楚浙江都有些什么名胜古迹。于是,她希望能看到一份有关浙江旅游的特色介绍。(这样导入新课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如果纯粹地教学生下载的方法显得比较机械而带有程序性,创设情景之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内在的潜力)

  问:对我们美丽的家乡,大家了解多少呢?——引出上网查找资料和资料的保存整理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二)新课

  1、介绍“下载”的概念

  2、四种下载的方式

  (1) 保存网页:注意保存时的类型(WEB页,全部;WEB档案,单一文件;网页,仅HTML和文本文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类型

  (2) 保存图形:最好能重命名

  (3) 保存文字:注意保存的载体为一些字处理软件,易犯的错误为选中文字并复制后,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直接粘贴。

  (4) 下载文件:注意“在文件的当前位置打开”的含义

  法一:左键单击

  法二:右键->目标另存为

  法三:下载工具,如影音传送带

  法四:右键->复制快捷方式

  *教师演示四种下载方式,其中下载文件只演示前两种方法,后两种方法只简单提及,由学生自行探索。

  *学生完成任务: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载有关浙江的名胜古迹的信息,制作一篇图文并茂的“浙江特色旅游”的介绍

  要求:(1)、由小组合作完成;

  (2)、建议的分工模式:组长负责建立共享文件夹,各组员将收集到并经过筛选、整理等处理的信息存入此文件夹中,最后由组长负责合成。软件不限

  (3)、作品上传到服务器的“浙江之旅”文件夹中

  *学生代表演示作品

  3、总结学生演示内容并补充讲解

  (1) 归纳法,尤其要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并得出结论

  (2) 信息的搜索、筛选、整理和汇总的要点与注意点

  (3) 小组合作的配合

  4、思考:还有没有什么别的软件可以更好地表现和展示这些内容?(为网页设计埋下伏笔)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是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的第一单元第四课---《Word的高级编辑》,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同学们已经系统地学习了Word的基本操作、简单文字处理与在Word中插入表格等内容,对Word中的一些基本工具栏、功能设置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Word的高级编辑》这一节课中将学习艺术字的设置,文档页面设置,文档添加引用内容,以及公式编辑器等内容。这部分的内容相对于整本《信息技术》教材来说处于基础知识的地位,是学习电子表格制作、幻灯片(PPT)制作、多媒体软件等制作的基础;但在第一单元中本节课的内容属于重点内容,它是在前几个课时的基础上对Word文本操作的提炼与概括,以及学习一些难度相对较高的知识,比如给文档设置页眉、页脚、页码、添加引用内容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务必逐步推行信息技术必修课,该课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即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Word高级编辑内容是学生处理信息、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基石,把Word高级编辑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能够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Word中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

  2、掌握文档页面设置的操作步骤,学会分栏、分页、给文档设置页眉页脚页码以及和给文档添加题注、脚注;

  3、知道如何使用公式编辑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操作,强化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习成果,并制作出个人成品;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分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以及实际动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感受Word高级编辑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艺术字的操作方法;

  2、文档页面设置的操作步骤(包括文档分栏、分页、分节、设置页眉页脚);

  3、给文档添加引用内容(添加题注、脚注)

  难点:

  1、文档页面设置的操作步骤(包括文档分栏、分页、分节、设置页眉页脚页码);

  2、给文档添加引用内容(添加题注、脚注)

  二、学情分析

  (一)一般特征

  七年级学生处于行为规范阶段,学习自制力相对小学阶段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学习时精力还不能完全集中,不过对形象生动、动手实践的学习有很大的兴趣。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大部分的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热情较高,但不得不承认学生进入信息技术课堂的愉悦更多的来源于他们面对电脑与网络的第一反应是娱乐而非学习,他们希望老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课让他们玩玩电脑游戏、上网聊聊天……课程的目标要求与学生的内心反应仿佛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入门能力

  对于七年级第二学期来说,学生在小学阶段以及初一第一学期已经对信息技术课程有过接触,尤其是在初一上学期,学生已大致了解了计算机的启动、关机、简单系统软件的基本操作等。但由于一学期的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较大,以及学生家庭条件参差不齐,课后用电脑练习实践的时间不均,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Word高级编辑的认识和了解就更少,但经过前几次课的学习,学生对Word的一些文本编辑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为本节课高级编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学习风格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感知通道的偏爱主要是听觉,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坚持性较弱,在学习时喜欢活动,更喜欢结伴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喜欢动手操作等。因此,在讲授Word高级编辑时可以精心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多加组织小组学习、协作学习。

  (四)个别差异

  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的学生年龄都基本一致,不会相差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也大都无异。但基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水平不一,以及家庭经济基础不同(家庭条件良好的可以为学生提供课下电脑练习的设备,家庭条件较差的也许没有电脑操作的设备),可以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提问法、讨论法

  1、讲授法与练习法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教师一般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通过演示操作,讲解新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讲解后,通过自己操作练习,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运用讲授法可以系统的讲授知识,尤其是重难点的讲解,学生也能清晰地了解知识的脉络结构。信息技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Word的高级编辑学习也是如此,需要学生及时地操作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

  2、任务驱动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学习兴趣等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单单是讲授法和练习法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创设情境、布置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分层教学法

  学生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能力、学习风格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教师的系统讲解只能保证每一个学生达到了本课基本要求,但有的学生在课下或在父母的指导下已经掌握了较高的Word编辑技巧;或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支持条件不足,对所学知识不能尽快消化,这时候就需要分层教学,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有余力的同学超前学习新知识或自学其他软件,挖掘其潜在能力,给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4、提问法

  每一门课的教学都需要教师在上课期间提问一些问题,一方面,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集中思考,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质量。

  5、讨论法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利用课本内容、数字资料、互联网信息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可以把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由信息技术程度好的学生和信息技术程度差的学生组成,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开展协作学习。技术掌握好的学生可以帮助技术较差的学生,技术较差的学生可以请教技术掌握好的学生,既发挥了信息技术程度好的学生的优越性,也弥补了信息技术程度差的学生的不足。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

  2、足量的电脑

  3、PPT课件

  四、学法分析

  1、探究式学习

  基于任务教学法所提出的任务,学生可以进行探究式学习,以问题情境为实破点,作出各种猜测,要想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查阅文献资料、检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资料,通过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在讲Word的高级编辑中可以向同学们布置任务或展示一些成品,让学生思考探究怎样操作才能达成目标。

  2、自主学习

  前面已经说到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学好这门课,学好Word的高级编辑仅仅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实时练习是不够的,需要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后勤加练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3、合作学习

  七年级的学生更喜欢活动,喜欢结伴学习,而且在这门课中多采用任务驱动法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因此更需要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生生之间协作交流、互相借鉴分享,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点。

  五、教学过程

  (一)引言

  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以及同学们的课下练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对一些文字进行简单的美化,如何插入表格、编辑表格,并且我们在《匆匆》那篇散文上进行了系统的操练,那么大家想不想再学习一些Word的高级编辑技巧,让我们的作品更加美观呢?我们先来看一幅图文混排的《匆匆》散文,这样的排版格式是不是比我们之前看到的更加耳目一新,那么大家思考一下,结合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如何才能做成此作品。

  (二)讲授新课

  要达成上述排版的效果,除了用到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还需要这节课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就系统地学习Word的高级编辑。

  1、设置艺术字

  <1>插入艺术字:插入—文本—艺术字—选择一种样式

  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同学们可以在之前练习过的《匆匆》这篇散文上练习一下,设置一些艺术字,对其进行美化一下,一会儿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部分同学的作品。

  2、文档页面设置

  <1>文档分栏:

  将插入点定位到需要分页的位置;

  页面布局—页面设置—分隔符—分页符;

  在打开的分隔符下拉列表中列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分节符;

  选择文档所需的分节符完成相应设置

  <3>设置文档页眉页脚页码:

  <2>选择添加题注的位置,在“引用”选项卡下单击“题注”组中的“插入题注”按钮,在需要插入的位置输入题注内容即可

  (三)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我们本节课Word的高级编辑就学完了,我们一共学习了四个模块的内容(设置艺术字、文档页面设置、文档添加引用内容、公式编辑器),通过老师的演示以及同学们在电脑上的动手练习,相信大家对本节课所讲的知识、技能、方法、步骤等都有了很好地掌握。

  在课后希望同学们勤加练习,在这里老师布置一个小小的作业:大家可以在朱自清《匆匆》这篇散文上运用本节课所讲内容对这篇文章进行修饰,要求如下:将文章分成两栏,将题目设置成艺术字,在文章最后添加题注(有关朱自清的简单介绍)。期待在下节课欣赏大家的佳作!

  六、教学评价

  (一)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是否对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正确恰当的预设,是否做好了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准备(是否具有教育机智),是否准备好了教具,是否安排了适量、适度的课堂例题和练习题等等。

  (二)学生学习评价

  新课程非常重视评价的多元化,七年级信息技术课堂,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主选择、有效的主动实践,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上也应多元化。比如:

  1、项目活动评价法

  因为我们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使我们的教学模式是以协作学习为主,而这种模式的呈现又多以项目活动为主,在项目活动中,学生运用与学习活动紧密相关的知识技能,同时其它的智力因素和个性特征也会表现出来,比如,与同伴的协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精力持续时间等。自我评价及同伴、小组互评一起运用,来考评学生的技能和能力,会使评价更客观、真实有效。

  2、自我评价法

  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系列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理解,又有助于其对学习目标的认识,有助于对学习过程的控制,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其对学习及活动的评价能力。

  3、观察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上机操作、探究学习、小组讨论时的表现(发言能力、交流能力、写作能力等)进行考评,可以利用观察表格来记录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特别技能、行为及进步。

  4、作品档案评价

  收集学生在这一科目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这样可以反映出该生的相关学习过程及结果,能积极促进学生参与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有强烈的责任感。

  5、总结性评价

  一门课或一节课的学习过后,需要布置一些练习题或测试题,这些试题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学生的学习结果,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需要对这些试题进行总结性评价。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从教材看,本节课选自青岛出版社B版初中第一册第1单元第3课活动1,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学好本节课可以为学生后续学习计算机组装、软件系统组成等知识奠定基础。

  (过渡:在熟悉了教材之后,教师还要对所教授的对象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掌握好上课的节奏。)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但对于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及决定计算机性能的一些硬件技术指标等还不够了解。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就能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并运用于生活实际中。

  (过渡:教学目标是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选择和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

  三、教学目标

  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能说出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能复述出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增强探究与交流的能力。

  3、通过了解硬件系统与计算机性能的关系,体会计算机设计的严谨和精妙。

  (过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我的教学重点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组装,难点则是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过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方法

  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等。

  (过渡: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下面我将着重进行分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先联系生活,以买电脑为例,提出问题:购买电脑时,需要考虑电脑的哪些要素?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主要考虑一些硬件设备的性能。接下来继续提问:计算机有哪些硬件组成?预设学生对于上述提问有积极的`响应,我顺势引导学生带着学习热情学习本课。

  采用谈话导入是因为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因此我通过引导提问的方式,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于新课知识的探究欲望。

  (二)新课讲授

  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首先我会讲授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并展示硬件系统及五大部件图,提出问题:台式计算机中有哪些硬件?硬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不难回答出台式计算机有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等硬件。然后我再结合展示的图片,采用讲授法给学生讲解硬件系统的五大组成、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

  这里之所以用提问引导结合讲授法进行教学,是因为提问引导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增加课堂互动;教师讲授可以降低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2、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对于计算机的技术指标,我将采用小组讨论法进行讲解。我会在之前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讨论两个问题: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各个技术指标主要决定计算机的什么特性?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会巡视指导,之后请学生分享答案,最后我再带学生进行总结,从而得出计算机的技术指标包括主频、字长和存储容量,并对各个指标进行具体说明。

  采用小组讨论法,是因为组织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获得过程,在讨论过程中相互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填写硬件名称

  在对硬件有一定了解之后,我会展示主机箱的硬件设备图,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根据刚刚的知识,结合我所展示的五大部件图,将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填写在对应的方框中。学生填写后我再带领学生对内容进行订正。

  这个练习环节的设置,能够通过实物对应知识的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之后,我会开展一个小活动,我说出主要硬件名称,请学生指出硬件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让班级内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程中,不仅可以检验新授知识是否掌握到位,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小结作业

  小结环节,我会提问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等内容,学生回答后进行纠正补充。这样的总结方式能够帮助我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为了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特点,我设置的作业为让学生在8000元的预算内选择硬件设备,做出硬件选购表格。

  七、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总分式的板书,可以较好的呈现知识的层级,同时可以简洁明了地突出本课重难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装饰你的“桌面”――“显示”属性的设置》,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对这节课的整体设计。

  一、说教材

  《“显示”属性的设置》这节课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初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学习Windows 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通过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控制面版”中有关计算机硬件功能设置的含义,从而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

  二、说学情

  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但实践操作少;求知欲强,但能力弱。 尽管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但他们在信息技术课上的认知水平、操作技能存在差异。

  三、说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桌面背景、显示分辨率等概念的含义;了解“显示属性”对话框中的各项设置的功能。

  【技能目标】熟练操作“显示属性”对话框中的各项设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设置屏幕保护程序的等待时间及密码。

  教学难点:设置显示器的分辨率和颜色位数。

  四、说流程

  (一)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首先请学生欣赏一组精美的图片。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一些他们熟悉的明星偶像、卡通图片等。在学生欣赏完图片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想不想与自己喜欢的`人物、动物、风景朝夕相处呢?得到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这时我对他们说:“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的愿望可以达成。”这个环节我采用情境启发教学策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二)探究操作

  这时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我就以兴趣为驱动,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对课堂内容的探究中来。这一环节,我是分两个层次完成的:

  1、自主探究。

  鉴于教材对基本操作标示出了清晰的操作步骤,所以我为学生创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安排学生认真读书,按照书本上的实例和步骤去操作、尝试,完成以下几个任务:⑴设置桌面背景;⑵设置一个屏幕保护程序;⑶试着调整显示器的分辨率和颜色位数。

  2、协作学习。

  ⑴设置桌面背景。

  这个问题浅显易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解决,但针对学生在认知水平、操作技能方面存在的差异,我想这样来处理,我会问学生:你是怎样把自己喜欢的图片设置成桌面背景的呢?请给大家操作演示一下。学生根据自己的读书所得,利用广播教学软件为大家示范,有的用已有的墙纸作背景,有的从网上搜集自己心仪的图片作背景,有的用自己绘制的作品作背景。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没用过的方法进行桌面设置,以达到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目的。此时,学生会急于想表达他们成功的喜悦,所以我安排了展示评价环节。大家请看,这就是学生的作品,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当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时,他们的个性,他们的学习成就也得到了充分展现。

  ⑵、设置屏保程序。

  我通过谈话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学习场景:同学们,当我们需要离开电脑一段时间,怎样做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显示器呢?引出设置屏幕保护程序这一教学重点。学生在自主探索、尝试练习之后,部分学生可以知道如何设置屏保以及等待时间和密码。所以我就引导学生展开协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操作练习,鼓励操作技能较好的同学担任小老师,为组内同学答疑解难,示范讲解。在此基础上,由各学习小组推荐一名“屏保”高手进行演示。为了规范学生的操作,我特意录制了一段设置屏保程序的视频教程,帮助学生形成知识建构。在突破这一教学重点以后,我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自己的电脑设置一个有趣的屏幕保护程序并设置好等待时间和密码。诸位请看,这是学生编辑的滚动字幕屏保,这是学生从网上下载的热带鱼屏保和青藏铁路屏保。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所学内容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产生学习迁移。

  ⑶、设置显示器的分辨率和颜色位数。

  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向学生提问:你对显示器的桌面分辨率和颜色设置知识了解多少?从知识层面上了解学生的状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完成一个尝试性任务:对显示器的桌面分辨率分别进行不同区域的设置,比较其不同之处。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明白了并不是数值越大就越好,只有合适的分辨率和颜色位数才更适合自己的显示器。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也恰恰凸显了计算机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

  (三)总结构建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信息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方法、思想和意识。由于本课知识点较细碎,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下梳理是很有必要的。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进行归纳小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我想这样更利于反馈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四)拓展延伸

  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树立一种发展观,让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这节课的最后,我建议学生运用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在课后熟练操作“显示属性”对话框中的其它各项设置。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探究,在实践操作中提高自身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整节课,我利用自主探究、相互协作、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XXXX》。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四大方面展开说课,请各位领导、专家多多指正。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XX是选自XX人民教育出版社X年级X册《信息技术》教材中第X单元第X课的内容。而本套教材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材。本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进行编写,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来安排教材内容,编写时强调系统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同时本套教材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以计算机技术作为主要认知工具,在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今后高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任务驱动、学得有趣、教的轻松”是本套教材的突出特点,教材内容以“活动”为主导,以任务作驱动,注重学习方法的策略引导,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指导学生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学习其他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发现和提出新问题的创新能力。因此,本教材在整个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授课学生的情况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①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如何XXXXX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能熟练运用。

  ②学习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实践动手操作,体验和感悟学习的乐趣。

  ③情感价值目标:让学生通过在XXXX操作的过程中体验XXXX的功能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难点

  经过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难点是:我将采用教师示范和讲解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用活动任务和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来突破难点。

  4、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十三四岁的学生,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这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不够专注,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针对此种可能性,在教学

  中我一方面根据教材内容安排一系列的小任务、小活动来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能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适时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二、说教法

  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XXXXX,主要目的是要让学会XXXX的操作方法,属于实践技能课,为了更直观的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来开展课堂教学,并以讲解演示法、讨论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三、说学法

  前面我已说到信息技术课追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学习方法。因此通过上述教法,本节课还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小组合作,分组讨论为辅的方法展开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根据上一节课的布置的活动任务,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的方法来导入新课。

  2、新课讲解、演示

  结合导入新课时所讨论的问题,向学生展示出一个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习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观察分析,看能否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直接做出一样的作品,如果不能,那应该怎么做?这时,可以先简单的讲解下制作这个作品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然后再利用教学控制软件将刚才讲解的制作方法在电脑上给学生现场进行演示,演示的节奏要放缓,让学生能观察更仔细。最后,根据作品和演示过程给学生安排本节课的活动任务,让学生自己先尝试操作。

  3、学生动手实践

  学生根据教师刚才的示范操作,再结合本环节安排的活动任务自己动手进行操作练习,完全掌握后再自己单独或与其他同学合作一起去探究其他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不断巡视观察并随时进行指导。

  4、展示交流

  经过前一个环节的实践操作,教师抽几名学生在教学控制展示平台上进行展示操作,其他学生观察其操作方法和步骤,然后再进行交流讨论,指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意见。

  5、评价反馈

  这个环节其实和上一环节是紧扣的,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交流后的结果,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做出评价。尤其是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着重点评,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6、小结

  简要的总结下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及操作技巧,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7、课后活动

  根据本节课学到的技能,结合日常生活,适当给学生安排几个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五、设计理念:

  本节课在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引导的过程中学,让学生自主体会信息技术的普遍性这一特征,在“讨论和实际操作”中体验信息的获取和辨析,正是在辨析过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而这个就是我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8

  任务一:学会插入图片、将文件中的图片插入文章中、设置图片格式以及图片不同的文字环绕方式。

  1、教师在大屏幕展示带图片并设置好格式的精美“三峡移民精神”板报作品。

  2、教师讲解图片的插入方法: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或剪贴画”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3、讲解图片格式的设置方法:对图片的格式进行设置,指到图片点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工具可对图片进行文字颜色与线条、大小、版式的设置,与文字的绕排方式的设置先请同学们单击图片工具栏的文字环绕按钮,了解七种文字环绕方式。然后分组研究。

  4、图片工具栏的使用。

  全班分六个小组,分别研究七种文字环绕方式的操作方法及其对图文混排效果的影响。

  小组活动期间倡导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融会集体智慧。

  活动后期各组将研究所得填入“研究结果报告表”,并推举代表将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作演示汇报。

  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作品,组内分工,共同完成任务,消除了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各展所长,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任务二:如何将WEB网页中图片加入板报中?

  1、教师让学生上机实际操作,并得出操作方法。

  2、抽能力较强学生在课堂上讲解并给其他同学示范。

  3、教师强调并点评。

  (1)只要在这张图片上单击鼠标的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将图片保存下来,再用word2003中“插入”菜单——“图片”——“来自文件”来插入。在另存图片时,有的同学会忘记把图片存在哪个文件夹下去了,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就有出现到处找图片的问题,这时我会提醒同学们把图片文件存在自己新建的一个“图片下载”文件夹中,以便用的时候找得到。

  (2)、也可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将图片复制下来,再粘贴到文档中。

  4、图片的版权问题: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此时应当提醒学生:当我们引用图片时,请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注意图片版权。以网络为平台进行信息收集,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5、课堂练习:学生进一步修改美化“三峡移民精神”板报。完成后,每小组推选一幅作品。利用大屏幕展出,全班共同赏析。

  大家都知道,在过几个月奥运会就要在我们国家举行了,关于奥运精神我们也了解了不少。现在,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在网上收集资料作一个以展示北京08奥运风采为主体的小报,做得好的,老师可以帮你们打印出来,送给你们,你们可以放在教室里的板报上,可以带回家去给爸爸妈妈看一看。

  一、板书设计:

  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或剪贴画

  右击——图片另存为……——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右击——复制——切换回word2003——粘贴一、 紧扣特点说教材

  选用教材: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材重庆大学第四版八年级上。

  教材特点:专题编排为主,强调集团性、趣味性。

  本节教材整合了语文、美术等诸学科元素。本节教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文字处理软件,学生在认识、欣赏了电子板报后,自己参与制作一份丰富多样、别具特色的电子板报作品。本课在《电子板报》这一单元板块的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相当大,不仅是对上一课学习内容的细化,还将本单元的学习推向了一个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由此冲向最高点,可以直接延续到紧随其后的同样精彩一课《灵活多样的版面设置》。是word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二、凸显主体说学情

  学生经过二学期的训练,已初步掌握了电脑和网络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加深学生的操作能力。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兴趣指向离散度高,因而设计任务时注重任务的层次性和激发兴趣的持续性。

  三、更新理念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通过学习,了解页面设置的知识。

  ⑵. 学会设置文字效果。

  ⑶. 学会在WPS文档中插入图片及调整图片。

  ⑷. 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并会用网络收集资料。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利用文字工具对文字进行修饰。

  ⑵.合理选用图片,制作出图文并茂的作品。

  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协作学习、以及想象、创造、观察和知识迁移等能力。

  ⑷.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⑸.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欣赏优秀的电子板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⑵.体会爱与被爱,享受人情的温馨。愉快学习,快乐创作。

  ⑶.培养版权意识。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分析

  word软件的应用领域是文字处理和排版,当然word的软件的教学之重点也就是这两点。文字处理包括文字的录入(这有涉及到汉字输入法的知识)、编辑、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特殊格式);版式设置包括页面设置(纸张、边距、缩进、间距、边框、背景)、对象(图片、文本框、艺术字)插入及版式。

  教学重点:文字处理、图片和网页图片的格式设置

  五、教学难点分析

  文字修饰、图文并排的灵活适当运用。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修饰文章,把整个文章修整得漂亮、美观、协调、和谐,不拘泥具体的某一部分的修饰,注重文章的整体布局。

  六、依据理论说教法

  1、教学方法

  构建一个真实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探究,围绕给“三峡移民精神”做板报的任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其主要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讨论法、演示法。

  2、学法指导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领悟,自主操作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最后达到有情感的创作电子作品。

  七、整合资源说准备

  硬件准备:多媒体电子教室

  软件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

  素材准备:多媒体短片、图片网址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艺术字的插入方法,熟练编辑艺术字:移动、字符间距、删除、环绕、旋转

  2、知道文本框的作用;会进行横、竖排文本框的插入;会进行文本框的编辑:移动、改变大小、删除、复制;灵活设置文本框格式:颜色和线条、边框与底纹设置

  3、熟练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以达到用图来修饰和点缀整个版面

  4、学会应用项目符号和编号来制作目录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能力。

  3、通过交流和欣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评价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设置艺术字格式、利用文本框设计版面,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点

  1、利用艺术字制作标题;

  2、利用文本框设计版面。

  三、教学难点

  设置文本框的属性。

  四、教学手段

  机房、多媒体网络广播系统

  五、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实验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检查讲解上节课所布置作业

  (二)导入新课

  1、用基本知识来考考大家:请问一本完整的'图书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2、出示课题:制作目录

  (三)讲解新课

  1、初步了解目录:什么是目录?为什么要有目录?有什么作用?

  2、感性认识目录:

  ①展示各种目录样式

  ②观察课本的目录和课本所给目录示例

  ③通过对比修饰与没有修饰过的目录,激发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四)动手制作目录

  1、为了实现图与文字的完美结合,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文本框”。

  方法一:插入——文本框——横排或竖排

  方法二:调出绘图工具(视图——工具栏)

  2、文字的“复制与粘贴”

  选定——Ctrl+C(复制)——Ctrl+V(粘贴)

  3、应用?项目符号和编号

  4、插入艺术字

  5、插入图片

  6、整体美化

  (五)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内容:本节课学习了作文选中目录的制作,主要学习了应用?项目符号和编号的?的使用,以及艺术字、图片等的插入,美化文本。

  2、布置课下作业。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安徽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科书(非零起点)《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1。本单元《我的电子文稿》围绕文字处理软件安排了3个活动,单元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照顾小学阶段未学过信息技术的零起点学生,另一方面是体现信息技术进行文字处理的完整流程。本活动教材是从零起点起飞,并且快速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小学阶段文字处理内容是 通过一个单元多个活动分步进行介绍,在初中阶段侧重于文字处理软件的综合应用,体验一个完整的文字处理过程。

  本课内容是通过制订学习计划制作一个完整的文字处理活动案例,分为三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是将纸质的学习计划录入并保存到文档中;第二阶段是利用删除、改写、复制、粘贴等多种方式修改学习计划;第三阶段是通过对文字排版的设置,感受计算机在文字处理方面的优势。

  二、学情分析

  本阶段的学生具有以下性质: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所以本课在规划并制作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时,要让学生能够感觉到,会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去实现自己所规划的思路。

  非零起点学生在小学四年级上学期学习了《班级环境齐关心》一个单元,通过四节课的学习,了解环保倡议书的制作流程,初步认识了解Word软件基本界面和一些基本的操作方式,所以在本课的制作部分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与时间放在规则设计个性化、实用的学习计划。尽可能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操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使用“开始”按钮中的选项打开软件;能够说出Word窗口的组成部分;学会光标定位、插入与删除文字、恢复和撤销、复制粘贴操作等基本技巧。

  【过程与方法】

  学生运用文字加工Word软件,体验从录入、编辑到排版制作一份电子文档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强化“先选中,后操作”的操作规范,养成严谨、科学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在修改文档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操作,并会用文字、段落进行文档的排版。

  【难点】能够正确选用插入与改写操作,并且能够区分文字编辑时复制与移动的区别。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激趣、任务驱动和演练结合。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PPT上展示一份学习计划的手写稿和电子稿对比图,并展示学习计划的最终完成效果图,教师提问“大家更喜欢哪一种展示方式?”通过让学生观察与发言引入新课——制订学习计划。

  环节二、新知探究

  任务一、认识Word软件界面

  教师先进行示范操作打开“学生1_认识Word软件界面.doc”文档,讲解Word界面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将标题栏、菜单栏、文本编辑区、“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状态栏名称等文本框拖拽到对应位置,同桌之间互相检测操作是否正确。同时将教材上的表3.11和表3.1.2的表格填写完整。教师在巡视学生操作过程的时候对其操作进行必要补充,并提示学生及时保存文件。

  任务二、输入计划文本

  教师在PPT上出示“我的学习计划”手写稿的图片,布置任务:将PPT中的手写稿以电子稿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熟悉的输入法进行文字的录入,并讲解输入法进行切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Ctrl+Shift”组合键。强调本部分的主要任务——录入文字,测试自己的录入速度。

  学生在录入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强调一段输入完成后按回车键,录入错误时可通过删除进行修改,也可使用常用工具栏中的“撤销”命令进行撤销操作。

  任务三、保存学习计划

  教师在学生输入完成后,给予提示“如果方便以后进行查看、编辑和打印应该怎么办呢?”,学生会给出回答“进行文件的保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都有哪些保存的方法?”,在学生讨论完成后,请某个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使用菜单命令、按钮或快捷键”进行文档的保存。

  任务四、录入速度测试

  教师指导有余力的学生使用“测速软件”对于自己录入的速度进行测试。并请学生演示文档从创建、录入到保存的全部过程。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并告诉学生强化训练是提高汉字录入速度的关键。

  环节三、小结作业

  教师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进行补充。请同学们制作一份有针对性的家庭生活作息表。

  七、板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1

  教学内容:

  演示文稿间的切换

  教学目的:

  学会调整多张演示文稿顺序的方法,能使用演示文稿间的切换增强表现效果。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有时为了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仅用一张演示文稿是不够的,往往需要制作多张演示文稿,如何安排和在文稿中切换就是一个问题了,现在我们就来讲一讲。

  1、演示文稿间的顺序安排

  在powerpoint中每一张幻灯片的顺序是可以调整的,由于演示文稿有不同的视图模式,所以存在不同的.调整方法。

  ①、在普通视图模式下,其调整方法是在大纲编辑窗格中,以调整幻灯片图标顺序的方法,来改变演示文稿的播放顺序。

  ②、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调整演示文稿的播放顺序,其方法是:在这种浏览模式下,可以看见演示文稿的小样,调整时直接用鼠标把选中的演示文稿拖到适当的位置就可以了。

  2、演示文稿间的切换:

  一张演示文稿的内容播放完后转换到下一张演示文稿进行播放的过程就叫切换。

  在浏览视图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出现菜单—选幻灯片切换—弹出切换对话框—在其中可以选择效果、换页方式并可以给换页配上声音。

  演示文稿使用了切换效果,能使整体表现能力大大增强,使它变得更生动、更精彩、更活泼。

  三、小结:

  演示文稿间的顺序安排和切换的方法,产生的效果。

  四、练习:

  1、怎样改变幻灯片的播放效果?

  2、如何实现幻灯片间的切换?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2

  我是针对新课标要求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这一教学目标,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拼出家乡的好风光》。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说说我这堂课的设计。

  【教材分析】

  《拼出家乡的好风光》是《初中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制作一个完整的flash动画之后,学习如何利用FLASH工具,把一个完整的图片切割成小图片,再利用FLASH元件、按钮和函数功能把小图片以拼图游戏的形式合并成原来的图片。这节课在学生练习FLASH工具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学习了FLASH按钮和函数的使用。同时,通过对地理课上学习的重点地图的练习,达到巩固、强化地理知识学习的目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学会使用FLASH软件制作拼图游戏。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迁移能力、拓展能力;自主探究、相互协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巩固学生学习的兴趣,发现学生的特长。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立的依据】

  根据利用FLASH按钮和函数控制图片这一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学生又很难想象到利用按钮和函数可以达到目的的这一特点,确定利用FLASH按钮和函数控制图片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法】

  1、 任务驱动法

  2、 演示、讲解法

  3、 分层教学法

  4、 协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2分钟)

  首先,对与本节课有关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复习,并请1位学生展示具体的操作。

  (二) 导入新课(8分钟)

  1.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我首先向学生展示我已经准备好的拼图游戏。(一个是从网上下载的利用FLASH做的化妆小游戏,一个是地图拼图游戏)。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熟悉地图吗?如果从地图上摘除某一地区,你是否能把它拼回原位?我们怎样利用计算机把一个完整的地图切割成小块?

  2.布置任务:到老师的邮箱里找到老师存储的地图文件,下载后,在FLASH里,把地图分割成五小块。想一想,你怎样处理这五小块,让它们以老师给的拼图游戏的形式动起来。

  (三)教师演示(10):1.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总结,进一步强调分割过程应注意的重要环节:打散图形——套索工具的灵活运用;

  2..重点讲解拼图游戏的制作过程:(1).将每一块图形转换为影片剪辑——(2)删除所有剪辑——(3).建立新图层——(4).从库里找回所有剪辑——(5).制作按钮——(6).选择某一个元件进入元件编辑窗口,选入已经制作好的按钮——(7)选中此按钮进行动作设置——对其它四个元件重复(5)、(6)两步操作——完成任务,进行演示。

  (四)学生总结(3):找出老师讲解过程中你认为重点的步骤:应该是(5)、(6)两步,这两步中学生常常忽略选择元件,或者是对按钮进行动作设置时忘记选中按钮。

  (五)协作学习(12分钟)

  赛一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刚才分割好的地图做成一个拼图游戏。看哪组做得又快又好。在练习过程当中有许多同学忘记了选择某一元件进行按钮的插入,演示结果时,没有动态效果,经过大家研究改正,共同完成了作品

  (六)展示作品(8)

  每个小组展示作品的同时,说出你在完成作品后得到的收获(包括信息技术学习和地理学习)同学们都能说出对FLASH的功能上的新的认识,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体会到了对地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说明要加强拼图游戏的练习.

  (七)布置作业(2)

  每组选出你认为在地理课本上重要的地图,设计一个既有背景,又有图片声音的拼图游戏。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3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为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三章电子表格第四节“函数的使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编写的目的就是通过Excel电子表格实例中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和求最小值四个函数的使用,让学生能够利用函数独立完成简单表格的数据计算。本节在Excel这一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Excel的核心内容之一。函数是进行表格数据计算最方便、有效的工具,也是学习Excel的最终目的之一。因此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知识目标:

  1、学生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结构。

  2、学生掌握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求最小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管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

  1、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情感。

  教学重点:求和、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函数的使用。

  教学难点:函数通用格式及单元格范围的选定。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在讲授过程中,如果仅讲授理论知识和例子中的操作,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觉得过于沉闷、无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解决与自己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表格,让学生通过表格功能来解决身边的问题。因此,我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以演示教学法、合作练习法、提问引入法为辅组织教学,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知识、形成技能、达到课堂活动目的.,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中函数的使用方法。

  三、学法指导:

  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文字处理基础,但是对于表格的处理可以说还比较陌生。我们的职责并不仅仅要讲授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要教会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我针对学生都比较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使用函数对本班“期中考试成绩表”的进行相关计算。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学生合作交流,计算自己的考试成绩这一学习过程,再加上其它一些课堂练习,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从感性上认识到了电子表格中函数的用途。

  四、教学流程

  1、导入课题

  “期中考试结束了,同学们想知道自己的成绩吗?成绩表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利用这一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出示“期中考试成绩表”,让同学们利用刚学过的公式法来计算自己成绩的总分,同学们的积极性一定很高!都会忙着去算!但此问题用公式去做会让学生感觉到比较麻烦。利用这一点,教师总结:对于这个问题如果用公式去做,写起来比较麻烦,并且容易出错,引出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完成计算,可以避免这样的麻烦。由此引出课题——函数的使用。

  2、新课

  提出函数之后,简单描述函数的概念,主要强调一下函数的结构:例如“=SUM(nuber1:nuber2)”,并进行解释。同时让学生注意:(参数的格式要严格;符号要用英文符号,以避免出错。)

  活动一(SUM):向同学演示一下求和函数的使用方法!

  布置任务:让学生用这个函数去计算一下自己的成绩!并和公式法比较一下哪一个更简单。(教师巡视)

  完成之后教师提问:这么多同学的成绩能不能利用自动填充功能简化重复的求和操作?

  有些学生会想到利用填充柄进行相对引用填充!这样复习一下EXCEL中的重要工具——填充柄。

  活动二(自动求和与粘贴函数): 问题:不用手写能否求和呢?学生可能感到很惊呀?这时教师提出用EXCEL中的自动求和与粘贴函数求和更方便快捷。同时给同学们演示使用方法,然后让同学们去体验一下。(教师巡视)通过实践和比较,同学们切身感受到自动求和与粘贴函数的使用方法更方便快捷。

  活动三(AVERAGE):教师介绍学生操作,求平均值函数是AVERAGE,它的使用方法与SUM函数完全相同。并布置任务;打开“期中考试成绩表”请在工作表下面加入“科目总分”及“科目平均分”两项,并且用刚学到的SUM和AVERAGE求出来!也可使用粘贴函数,但要提醒学生注意选择数据区域的问题。让学生去体验AVERAGE的用法同SUM函数一样,同学之间可以交流,看计算结果是否相同,学生操作时教师到下面巡视。

  操作中一些同学在用AVERAGE求学科平均时,可能把总分也包括进去。

  教师小结: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强调如何更正,并给学生们演示。这样,纠正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同时学生们会认识到区域选择的重要性。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的错误改正,让他们体验自己错在了哪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平均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活动四(MAM与MIN):教师介绍最大值和最小值函数分别是MAX和MIN。并布置任务:在“期中考试成绩表”下面添加“最高分”、“最低分”,然后利用两个函数求出最高分和最低分。这次学生在实践计算过程中会吸取上一次的教训,注意到区域的正确选择,计算出最高分和最低分。从而掌握求最大值函数和求最小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3、课堂练习。

  让学生打开准备好的“第一次月考成绩表”,让学生观察并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所有同学的总分、平均分、学科最高分。看谁算的最快!算出成绩之后同刚才计算的期中考试成绩表比较一下!你的成绩进步了吗?

  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到常用的几个函数的使用方法。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4、能力提高

  教师展示“期中考试成绩表”,并提问:

  (1)你能按同学的总分排序吗?

  (2)你能根据示例算出其他科目的及格人数和优生人数吗?

  你能解决上述问题吗?组织同学们讨论。

  之后教师演示解决办法。

  教师寄语:Excel给我们提供了十几类不同计算类型的内部函数,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不同的数据计算,对于更多的函数要想学精,还需要专业的学习,初中阶段我们就学到这里,希望有兴趣的同学今后深入学习。

  5、小结及作业

  回顾本课所学 讨论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通过这两次成绩的计算、分析、比较,你有什么打算?

  教师总结并布置任务: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四个函数的使用方法,关键是函数的结构的数据区域的选择一定要正确。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老师完成成绩表的输入、格式化及计算等工作。为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板书设计

  第四课 函数的使用

  一、求和函数

  1、函数格式:=函数(nuber1:nuber2)

  2、使用SUM函数

  3、使用自动求和粘贴函数

  二、求平均值函数

  三、求最大值、求最小值函数

  六、教学评价

  Excel函数的使用内容较多,比较抽象,操作比较复杂,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接受还比较困难。但只要把学生身边的事情联系起来,让学生有兴趣,多使用就能掌握熟练,上课时与学生亲切的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会为每节课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这方面还要注意,要发自内心的去表扬学生,要真情流露,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4

  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由被动听讲式学习转变为探索发现式学习,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明。

  (过渡: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在授课前要悉心研读,对于本节课,我是这样认识的。)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3课《尝试协同写作》,本课是以分享探秘丝绸之路过程中研究心得的任务为主线,进而建立圈子、加入圈子和云编辑等操作。在本课之前的内容是保存云文档,这为本课基本协同写作奠定了基础。

  (过渡: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利用WPS写作文档等一些基本操作,但是对于WPS的一些其他进阶性操作还不太熟悉,同时本学段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探索兴趣非常高,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过渡: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能建立小组的圈子上传学习报告,并进行云编辑学习报告。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对比线上文档和本地文档的区别,感受信息技术网络的强大之处。

  (过渡: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圈子上传云文档进行云编辑。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的灵活使用WPS轻办公完成任务。

  (过渡: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演示法、小组讨论法等。

  (过渡:“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的精髓。因此本节课我的教学过程如下。)

  六、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从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和小结作业4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会以“探究丝绸之路”报告为例,提问学生如何快速收集报告并写成文档?学生根据以往所学能够回答出利用聊工具或者通过邮件分享。我会告诉学生,通过这两种方法无法让同学们相互之间形成参照并进行提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大家每一个人都看到其他人的报告且能同时生成报告文档呢?从而引出本节新课——《尝试协同写作》。

  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让同学们回顾文档收集的方法,同时通过追问的方式,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二)新课讲授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

  1.建立圈子

  我会先向学生演示如何建立圈子,在演示之前我会提出以下问题:观察教师在什么选项下单击了“新建圈子”命令和怎么可以生成邀请链接和密码。学生通过观察后不难发现,在登录了WPS账号之后,单击“我的圈子”中“新建圈子”就可以开始建立自己的圈子,然后通过“立即添加圈子”生成链接和邀请码。接着我会让学生自行在电脑上进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向学生强调,圈子的名字一定要见名知意,这样才能更方便地进行管理。然后让学生将生成的链接和邀请码分享给自己的同桌。

  通过先提问,再演示,后实践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学习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让学生对于如何建立圈子的过程记得更加清楚。

  2.加入圈子

  接下来我会向学生布置一个任务:以同桌两人为一组,在3分钟内加入对方的`圈子,并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打开链接网页后需要输入什么才能进入对方的圈子?学生不难发现:打开链接网页之后登录自己的WPS账号,输入对方的邀请码就可以加入其圈子了。然后我会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然后总结操作步骤。

  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寻找答案,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3.云编辑

  我会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告诉学生,在圈子中找到需要编辑的的文档,单击“云编辑”就可以进行编辑了。然后布置任务,以同桌为单位,限时三分钟,完成研究报告心得云文档的编辑并保存。然后我会提问学生:在文档编辑保存之后,WPS云文档会有什么变化?学生根据实际操作和观察不难得到云文档也发生了内容的更新。然后我会补充说明在线文档编辑的便利之处,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信心技术的强大之处。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我会布置一个活动,活动任务为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圈子并分享自己对于校园建设的意见。

  通过这样活动的形式,让班级内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程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对于学校的归属感,从而加强校园建设。

  (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我将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总结,如:提问建立圈子的关键按钮,学生说出“建立圈子”、“立即添加圈子”按钮等。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我设置的作业为让学生思考WPS云文档和本地文档有什么不同。

  七、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图文结合式板书,并且给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这样设置可以简洁明了地突出本课重难点,也可以为学生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框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5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行:

  大家好!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制作我的名片》一课的教学构思。我将分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说课。

  一、说教材

  本活动是科学出版社(非零起点)xxxx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的信息生活》中的第二个活动。第一单元《我的信息生活》共有4个活动,分别选取了设计信息与信息技术、文字处理、网络应用、多媒体表达等方面的内容。为了使非零起点的初中学生在本单元不只是简单的重复学习,所以在技术学习的基础之上,活动中还隐含了信息的收集、加工、交流与表达等信息处理流程。本活动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完整设计制作名片的活动,让学生对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来设计制作作品的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七年级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学过文字处理软件,但往往是单纯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学习的,而在本项活动中,更侧重于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信息加工与表达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信息技术处理的完整流程。

  基于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学习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了解名片的基本常识和设计名片的基本常识。

  2、了解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名片的常用操作和技巧。

  3、能够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表达主题。

  基本目标:每个学生能制作纯文本名片。

  拓展目标:能在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添加背景、图片等修饰元素。

  (二)过程性目标

  1、体验设计名片过程。

  2、学会参照已有作品,吸收别人的'设计思想,设计自己的作品。

  (三)情感性目标

  1、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2、以积极的态度欣赏别人作品,培养汲取别人作品优点的意识。

  3、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意识。

  二、说学情

  作为七年级新生刚进入中学不久,对于Word软件,非零起点的学生大多都使用过。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大多是纯技术层面的学习,往往有许多学生只知道简单模仿操作,而不知道从作品的整体角度进行规划设计。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适当强调规划和设计的作用,然后在制作阶段再考虑如何用技术完成规划设计。要让学生体验到,设计是作品创作的核心,好的作品源于好的设计。

  而对于零起点的学生,可以快速带过规划,将重点放在制作部分,只要能完成教材中的示范作品,对Word软件有基本的认识就可以了。因为Word软件在后面的教材活动中还有接触。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有很强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给予正确引导,多给他们鼓励和支持,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说重难点

  重点:

  1、名片的设计,让学生在名片设计的过程中,掌握一般的名片设计方法,并能适当举一反三,推陈出新。

  2、让学生了解制作名片的一般过程,并能合理地利用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来制作名片。

  难点:

  在设计制作名片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以前的盲目使用技术的状态中逐步跳出来,体会到技术为作品、技术为内容服务的思想。

  四、说教法和学法的策略

  1、本活动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并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形式。本活动教学是利用WORD制作学生名片,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并借助名片制作过程设立了3个基本任务和2个拓展任务。让学生围绕着任务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分组合作,互助探究的形式完成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给学生提供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作品,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的落实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和伙伴合作等方式,自我探索,顺利的掌握新知,完成任务。

  本活动分两课时来完成任务,规划设计约0.5课时,制作部分约1.5课时。

  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本活动在网络机房中,教师利用机房的硬件设备和网络电子教室软件授课。

  规划阶段:采用情景教学和学生自主的方式,发挥学生自己的创造性,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制作阶段:要让学生体验到完整作品的制作过程,使学生的制作有目的、有条理,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技术分析,并能选择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作品的创作。采用多重任务分层教学,自主实践等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规划设计和制作各约0.5课时,制作部分还可以利用下1课时去完善)

  课前准备

  1、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机房、电子白板。

  2、软件环境:电子教室演示软件、windows操作环境、word软件。

  3、教师准备:WORD制作用来对比的名片草稿。

  4、学生准备:自己的电子照片,网上搜索的精美名片。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获取新知呈现作品、互相评价归纳小结、延伸拓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师生互相问好!

  提要求: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尝试、相互帮助。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收集签名,互相之间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们还不十分了解老师吧?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样可以快速了解老师的东西,就在你们的屏幕上面。大家看看是什么?(名片)播放用WORD软件制作的老师名片作品。

  问:观察后,你觉得名片有什么作用呢?

  (名片既能了解到他人的姓名,单位、爱好,并可以用电话和他人取得联系。名片,可以让别人了解自己,也可以很好地了解别人,是与他人做朋友的好帮手。)

  老师也想拥有一张能更多地了解你们的名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学习如何用Word制作名片。

  出示课题:《制作我的名片》

  观察、复习旧知

  观看、感受

  思考回答

  讨论交流

  思考回答

  鼓励学生

  拉近学生与课本间每周一节课的时间距离,使他们很快进入角色。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交流。

  开学不久,老师与七年级新生还不是非常熟悉,通过名片来详细介绍老师,同时也发挥学科优势,掌握更多的学生信息。更好地搭建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

  新知探求

  一、分析规划名片

  为了更好地自己来制作名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名片作品,思考教材P13研究室。

  1、研究老师名片的内容?

  2、分析名片的版式和色彩?

  师归纳:

  文字要素、造型要素、颜色要素

  老师在制作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几张草稿才完成了。出示草稿1和草稿2对比。

  问:为什么草稿1老师要修改?

  对比草稿2和作品。

  问:为什么草稿2老师还要修改?

  二、制作名片

  任务1、设置名片版式

  出示3张大小不一的白纸,谁更适合用来做名片呢?为什么?

  师:白纸的正面,分别是奖状(大)、请柬(中)、名片(小)。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P16“加工坊”设置名片版式。

  回顾名片文字要素,其中姓名最关键。

  任务2、添加姓名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P20“加工坊”制作艺术字姓名并调整环绕方式。

  任务3、制作其他信息。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P21“加工坊”制作文本框。

  三、美化名片

  如何使自己的名片更有吸引力?

  任务4、给背景添加颜色变化。

  任务5、添加自己照片或装饰图案。

  师:

  1、纸张的尺寸

  2、示范插入照片或自选图形的绘制。

  3、演示图形的叠放次序。

  四、评价名片

  师引导提示:从文字要素、造型要素、颜色要素三方面去评价。

  再展示学生课前搜索的优秀精美名片。

  别人的名片中有哪些优点?

  评价时尽可能多的发掘同学优点,适当提些建议。学生的积极性就这样被鼓励了。

  观察、思考回答。

  姓名、电话、单位等

  横式、竖式、单面、双面。

  主色调:蓝色

  辅色调:黄色

  文字要素中的姓名设计要醒目

  名片更有吸引力,整体设计美观,有图片,或有边框,字体有颜色、有背景的变化等。

  观察、思考回答

  最小的一张,携带方便,节约纸张。

  实践操作、小组协作。

  实践操作、小组协作。

  思考回答,感知整体。

  认真观察,思考讨论,动手实践。

  实践操作、小组协作。

  学生离位,巡回欣赏、讨论、评价同学作品。感知整体。

  为新课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为后面的评价准备思路。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任务

  word中默认的页面是A4纸,平时许多的应用需要设置页面和页边距,如请柬、信封、贺卡、奖状等。这样设计的意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名片设计仅是手段,关键是通过名片制作,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需求,word页面是需要不同设置的”,而具体的操作学生一教就会的。另外这样的设计还起到分解难度,拓展应用。(纯粹理解word中的页面设置,对零起点学生来说还是相当有难度的)

  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多任务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学会用积极地态度去欣赏别人的作品,汲取优秀元素,培养良好的评价意识。

  延伸拓展

  从生活中衣服吊牌名片、树木知识名片、延伸到城市名片:

  1、家乡合肥正在创建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有着“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城市精神。

  2、作为合肥人:

  每一个人都是一张流动的城市名片。人人动手参与创建,个个争当文明市民

  如何使自己成为文明的合肥市民。

  让学生明确自身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形成相应的责任感和价值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评价小结

  1、能够根据需要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名片。

  2、学会欣赏、评价,学会汲取优秀作品中的优点。

  根据实践操作,总结归纳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渗透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的教学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

  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使用多元评价体系,鼓励创新。

  整个教学思想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整节课突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联系生活,渗透思想德育教育。

  因能力有限,时间仓促,教学设计中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2-17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5-27

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2-16

初中信息技术《尝试协同写作》说课稿02-20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必备(4篇)11-14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15篇)05-27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5篇(优选)06-21

信息技术说课稿09-20

《信息技术》说课稿08-10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