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范文4篇(推荐)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范文1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阿长,是鲁迅家的一个佣人,给儿时的鲁迅讲故事,因寻购《阿长与山海经》而得到作者的尊敬。她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又乐于助人、关爱孩子。
起初,阿长常喜欢切切察察,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夏天时,睡觉总把身体摆作个“大”字;每到新的一年时,又叫我对她说“阿妈,恭喜恭喜”,还叫我吃福橘;她还教给了我很多很多规矩。这些使长妈妈在我心里树立了一个封建迷信的形象,但她也总是向往着美好的生活。
再后来,阿长为我买来了心爱的宝书《阿长与山海经》,即使她不识字,甚至将山海经都说成了三哼经,我不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但她或许真的有什么神力。
从长妈妈的身上,既体现这种劳动人民的愚昧麻木,但同时也讴歌了他们的美好善良。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范文2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本文中,作者对长妈妈不做外形描写,而是集中写她的某些特点,从而凸显她的神态和精神。鲁迅通过一些细枝末节的刻画,颇为集中地汇映出长妈妈的愚昧无知,落后陈腐但却善良的心灵。就在她教给小主人的许多道理和不许这样或那样的`管教中都微妙的表现出她对“我”的钟爱,在这艺术手法上,有点类似以藏为露的含蓄。其实,在家里,只有她真正关心“我”,了解“我”,这一心意就在购买《山海经》的情节中猛然外露了。
这篇文章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思念与不舍之情。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的一个人。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范文3
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阿长与山海经》之后我发觉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由来和她形状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爱“切切察察”、喜爱“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很多“我听不耐烦”的法规。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终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Word文档
而且叙述得很具体。
文章着重写了鲁迅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受。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我从“后来长毛果真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当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今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即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这里我想为什么“老妈子”不会吓晕过去呢?最有意思的是“她竟然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这让我捧腹大笑。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范文4
初读这篇文章,大概了解了阿长的模样以后,不免有些失落。“阿长”在我未读书之前给我的印象是温柔的、纤瘦的、婀娜多姿的妙龄少女。可读了以后,却渐渐知道她原来是一个又矮又胖、唠唠叨叨的老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形象,却正让我感觉到文章的真实性。更增加了我的阅读兴趣。
长妈妈有些习惯确实招人烦:唠唠叨叨、大字型睡姿、各种古怪的礼节……全文中并没有怎么介绍阿长的优点,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形象鲜明的真实的人。
慢慢的,她开始让我又爱又恨。
她相信梦想、相信许愿,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生活。最令我感动的便是她买《山海经》那一段。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怎么买到这本识字的人都很难买到的`书的,谁又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一个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的人是怎么买到的,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长妈妈。这个长妈妈虽然有很多缺点,有时还会像个小孩子一样,但这都无关紧要。
因为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一些平平淡淡的事,一份真真切切的情。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相关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09-21
阿长与山海经作文10-20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08-05
[优秀]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04-10
【集合】《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10-02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答案05-17
【通用】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06-07
[推荐]《阿长与山海经》阅读答案05-17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12-07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