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水经注》读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心得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心得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经注》读书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经注》读书心得体会 篇1
读《水经注》有感而发:《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经注》保存了许多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水经注》有如此深远影响,这与郦道元治学态度的认真是分不开的。为了著作此书,他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引书多达437种,辑录了汉魏金石碑刻多达350种左右,还采录了不少民间歌谣、谚语方言、传说故事等,并对所得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亲自实地考察,寻访古迹,追本溯源,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本书实际上是中国北魏以前的古代地理总结,书中许多珍贵资料早已失传,不少人从中可以辑佚或校正一些古籍。
郦道元一生勤于读书和著述,《魏书》卷89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代表作有《水经注》。道元写景文字,遣词精当,“词组只字,妙绝古今”。历来研究《水经注》称“郦学”。唐代李白、杜甫的诗,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文章实脱胎于《水经注》。宋朝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有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刘熙载亦云:“郦道元叙山水,峻洁层深,奄有楚辞《山鬼》、《招隐士》胜境。柳州游记,此先导也”日本地理学家米仓二郎称郦道元为“中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水经注》读书心得体会 篇2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最让我欣喜的是《水经注》中涉及了我们房山的山山水水,而且描述得很详细。这也许因作者郦道元先生是涿州人之故吧!因为北魏时期,房山地区还属于涿州管辖。书中记录了“大防岭”、“独鹿山”“巨马河”、“圣水”、“儽水”等重要水文信息。
特别是对“鸣泽渚”的记载,意义重大,具有现实意义。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圣水篇中提到“鸣泽渚”:汉武帝元封四年,行幸鸣泽渚也;司马迁在撰写《史记》之前,曾到涿鹿山、涿鹿邑一带进行过实地考察,他的考察,是在汉元封四年(公元前107)跟随汉武帝二次北巡时进行的。《史记孝武本纪》中对此行的记述为:“其明年,上郊雍,通回中道,巡之。春,至鸣泽,从西河归”。
那古鸣泽渚在现在的'什么方位那?水源自那里那?《水经注》写鸣泽渚水源“西则独树水(房山县志称灌河)注之,水出遒县北山”,服虔《注》:独鹿,山名,在遒(涞水县古称)县北界。《读史方舆纪要》中也说:“独鹿山,州(指涿州)西十五里,下有鸣泽。故此,古称的“独树水”就是现在的南泉水河,源头在大石窝镇的水头村。那“鸣泽渚”的另一个源头就是北泉水河(甘泉水),源头在长沟镇三座庵村,途中汇入上千眼泉水,泱泱南下,汇入“鸣泽湖”。
关于“鸣泽渚”今在何处?《水经注》圣水篇云:汉景帝中三年(公元前147年),封匈奴降王(匈奴王徐卢等六人携部落投奔西汉)赐为侯国,王莽之垣翰亭矣,世渭之顷城,非也。又东径顷(应为涿州北青<青与顷同音>岗村至胡良村一带,青岗遗址6000年历史。而“胡良村”解释为:胡为匈奴,良为好,胡良村可解释为匈奴良民村,即匈奴封地,亦地名也,故有顷上言,世名之顷前河(该河从青冈村及胡良村西北来,西南转向东出,所谓南前北后与描述相符)。又东,洛水注之,水上承鸣泽渚,渚(湖)方十五里。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行幸鸣泽者也。服虔(东汉末期学者)曰:泽名,在逎县(涞水县北张坊一带,应为蔡庄古城位于房山区西南部与河北省涞水县交界的大石窝镇蔡庄村南0.5公里处)北界。即此泽矣。西则独树水(独树村)注(大石窝南泉河也叫灌河)之,水出逎县北山,东入渚。北有甘泉水(长沟北泉河也叫甘河)注之,水出良乡西山,东南径西乡城(现长沟村东)西,而南注鸣泽渚(据上述描述鸣泽渚在现长沟镇长沟村及西和南边位置包括坟庄村,良各庄村,双磨村夹河村南大面积水田所在地,在坟庄村南七十年代曾从地下数米出挖很厚草炭曾为肥出售,说明该地数米出过去淤积大量植被后被於埋视为过去湖泊的沉积物,为湖泊的湖底)渚水东出为洛水,又东径西乡城(长沟镇长沟镇东有汉残城夯土墙)南,又东径垣县而南入垣水(胡良河)。
由此可推断,古“鸣泽渚”的现址,应该在房山区长沟镇南部与河北涿州市百尺竿乡、东仙坡镇的稻田种植区。虽然稻田耕作一千余年,一遇雨水丰年仍成泽国。
读《水经注》一书,收获颇丰。但愿政府能够协调各方关系,恢复千年以前“鸣泽渚”时的自然风貌:其北依群山峻岭,南邻滔滔湍急之巨马河,夏日青山绿水,冬日群山白雪皑皑,鱼鸟成群,湖光山色映衬西乡城,鹿羚不时游走丘壑山间,美不胜数!给市民提供一处新的休闲盛景!
《水经注》读书心得体会 篇3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北魏晚期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这本书分四十卷。记载有水道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大至江河,小到溪流。
《水经注》记载的河流众多,尤其是北方水系,更为详细。而它不仅记载当时黄河的水道,还记载了黄河以前的古道。书中对于水道源头存在伏流的记载,在科学上是极有创见的。此外对各条河流之水文变化的记载,更是前代著作中前所未见。
其中有一篇三峡在作者的笔下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美景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三峡的各种的.奇观异景,都被作者描绘得淋漓尽致。
现在有关《水经注》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并影响到国外,出现了不少有名的“洋郦学家”。《水经注》所保存的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水经注》读书心得体会 篇4
妈妈买了假期书单中的《水经注》,厚厚的四本呀,经典的文言地理书。我只能浅读了,因为太厚了,我根本没有信心细致地读完。其实文言部分应该并没有多少字,但是加上注释和译文,就厚了。
先看第一册,光介绍作者郦道元与《水经注》的渊源就用了半本书页。讲郦道元的时代和他的生平用了64页。郦道元生活的大时代背景是北魏。北魏是由少数民族创立的朝代,统治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逐渐汉化,统治中心也由北方迁到了洛阳,是个民族大融合的朝代。郦道元的一生与他的家族和北魏王朝的兴衰共浮沉。郦道元在北魏孝文帝当政时为官,在孝文帝身边担任要职,相当于孝文帝的'秘书。彼时孝文帝雄才伟略,心怀统一全国的远大抱负,推行汉化政策,禁用鲜卑语,改用汉语,都城从大同迁到洛阳,使北魏疆土达到最大。后来,到孝明帝时,因为郦道元在历史地理方面知识渊博被委以勘察地名的任务。他因此考察西北和北方地区。他曾当过很多地方官,也曾官居要职。但他为官清廉,秉正执法,得罪了很多权贵,后被陷害而死。
郦道元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地考察和调查了北魏政权统辖下的大部分地区,去过许多名山大川,但不只是游历,而是做实实在在的地理考察。经过大量实地考察后,在《水经》的基础上撰注而成《水经注》一书。因此,《水经注》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经》文,是《水经》原文,另一部分是《注》文,是郦道元所撰写。《水经》的字数只有1万多字,而《水经注》的字数多达30多万。因此,《水经注》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的不朽的伟大的地理著作。
《水经注》读书心得体会 篇5
《水经注》40卷,北魏郦道元著,有清乾隆十九年(1784)赵一清《水经注释》;乾隆三十九年(1774)戴震四库馆校勘本《水经注》;光绪十四年(1888)薛福成刊行全祖望《七校本》;198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王国维《水经注校》。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桥驿点校本。另有1935年哈佛燕京学社郑德坤编《水经注引得》。
《水经注》是一部以河流系统为纲的古代历史地理名著,系郦道元在公元6世纪初期为桑钦所撰《水经》作注的一部著作。据载桑钦《水经》,仅记载了我国水道137条,内容比较简单,而郦道元所作注文,记载的水道却有1252条,大至江河,小至溪津陂泽,皆在包罗之列。内容比《水经》增加了近10倍,注文多了近20倍,达30万字。书中不仅叙述了水流的发源和流向,水域内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动物分布等情况,还兼及流经地区的山丘、丘陵、陂泽的地貌,重要的.关塞隘障,郡县乡亭聚的地址及故墟和有关的历史遗迹。对于每一条水道都能多方印证,力求核实其方位和流域,使河流和地区都能脉络清楚,区划分明。因此此书是一部我国古代最重要、最全面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后人对其十分重视;历代都有学者专门研究、翻印、圈点、校正、笺疏。明清时形成了对该书及其作者研究的专门学问——“郦学”。研究校释者多达四五十家,其中以全祖望,赵一清、戴震三家最负盛名。近人王国维据十几种版本校勘的《水经注校》,使之有了最完善的校注本。今人陈桥驿著有《水经注研究》、《水经注研究二集》,为研究是书独辟蹊径。
《水经注》读书心得体会 篇6
前几日科学家屠呦呦再次登上热搜,一是因为针对疟疾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的解决,还有就是青蒿素对于红斑狼疮的治疗正在实验中,成果显著。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世界人民的希望。从一开始,青蒿素的产生就离不开“中医”两个字,尤其是古书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这让许多人对于中华文明,尤其是古代文明遗留下的宝贵财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地理专业的原因,在历史地理课程上,为了增进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也是出于对中华古代文化知识的乐趣,花费了十多天的时间大致阅读了郦道元的《水经注》。
因为《水经注》篇幅不短,而且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查找注释书籍,也需要参考当今时代的电子地图等物,专业性程度很高,需要古文和地理许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在阅读之后的感受更多是偏向于郦道元书籍上的感性认识。
《水经注》顾名思义也就是主要针对描写中国的诸多河流的《水经》所做注,《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中国历史发展中过程中,有很多古籍都涉及到了河流,《山海经》、《禹贡》就在《诗经》中还有“在水一方”的美句。而最为出名的古书和作者却是郦道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这样形容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而这样说黄河是母亲河似乎长江又不太乐意。可见对于河流的喜爱是中华民族自产生以来就所有的。大河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文明的共同特点,而中国的河流无论从数量或是总量上都优于其他三个国家,其他三大文明的消亡与中国文明五千年的传承,和大河关系巨大。郦道元曾在《水经注序》中说:“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在古代社会,河流可以直接创造衣食住行。沿河的湖泊和水库都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水产,而且有荤有素,种类繁多。而河流的在交通上的价值十分地大,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长江中下游沿岸经济都很发达。而现如今,西部大开发广西西江沿岸经济地带也被纳入主要经济带中。受路上交通不便,水上交通能缓解这种不利。当然,在古代,就有利用水车工作的现象,而现如今,水力发电更是利用河流的最佳方式。《水经注》记载了各条河流从源地开始的整个流程中,沿途的河床宽度、瀑布、急流等情况,而且描述的极为细致,以这样的.古代自然地理资料,与现代情况来比较,那么,对于某一河段的历史时期的变化,就可以了如指掌。那么根据这些资料或者其他的历史地理有关资料,地理学家就可以计算河流或者瀑布的位置分析,溯流侵蚀的速度等重要内容,对地质学研究非常重要。当然,《水经注》对于沿海平原的河流季节性枯水和河流水文方面都有非常充分的记载。
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而像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是中国古代科学著作。上边记载了农业手工业或是科学知识,而郦道元的《水经注》上也同样包含其内容。《水经注》记载的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完整而详尽,除了描述南方河流的灌溉工程外,对于北方(如永定河)水利工程的主要结构和灌溉效益都有明确的记载,还记录的领导人和施工人数,可见细致专业。当然了对于如今已经消失的楼兰等古代新疆绿洲农业也都有设计。最让人惊讶的是,在郦道元所处的南北朝时期,工业还是相对落后,自然同沈括所处的宋代无法比较,可是郦道元仍然记载了完整的采矿、冶金、机器技术等,对于今陕西和河西走廊的石油分布情况也有了详细记载。本来在阅读之前,以为都是关于河流的内容,可是没想到的是里面还有丰富的城市地理的内容,郦道元甚至花了七千多字的篇幅详细描述了北魏当时的首都洛阳。当然了,郦道元对于那些小城邑和外国的城市也都有描述。在军事地理上,郦道元除了军事地理方面内容外,还描写了许多战争的场面,除了郦道元的兴趣和知识的必要性外,和郦道元本身的政治抱负也非常有关系。
郦道元出生于北魏,父亲和他自己都受到了拓跋宏的重用,郦道元的政治抱负和拓跋宏的宏伟政治蓝图有非常大的关系。一个是有决心要统一祖国的皇帝拓跋宏,一个是他器重的汉族知识分子家族。太和十五年拓跋宏亲政,从各方面准备,决心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惜拓跋宏出师未捷身先死,使北魏丧失明君,内忧外患使得强盛一时的北魏江河日下,南征,无望。郦道元眼看祖国统一无望,河山支离破碎,政治抱负荡然无存。从这段时期开始,郦道元潜心于《水经注》的撰写,通过著述来表达他对热爱祖国河山和渴望祖国统一的胸怀。通过阅读《水经注》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郦道元不是借写作排遣愁怀,而是用这种对祖国大好河川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的细致而生动的描述,来表达爱国之情。
《水经注》的评价如此之高,不仅在于郦道元丰富细致的描写地理知识,他的文采更是一绝。郦道元历来被评价为描写风景的能手。用精简对仗工整的语言,内容却特别丰富。这也是《水经注》能够在当今也受欢迎的原因。《水经注》中一大特色就是还利用了方言,放到文学作品层次来讲,像电影《鬼子来了》、小说《红高粱家族》等,都是极具方言特色,和作者家乡独特的魅力。可郦道元写“注”,在表达和阐述的时候还能注重文学性,尤其是以一个“外乡人”去表达祖国整个区域的特色,这种能力是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的。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仅是古书籍,古建筑、古服饰等都是值得当代人学习的。央视频道《国家宝藏》第二季第一期在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样式雷烫样”时,讲到在清朝建皇陵的时候已经用到现代地理信息系统的格网数字模型,即DTM。其他期节目中还展览出“万国坤舆图”,明朝时期的地图精确度却极高。中国文化的宝库一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无论是《肘后备急方》,还是《水经注》,这些都是五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每个专业这都能在历史中找到精华并且传承,医学、地理、植物、建筑……《水经注》是历史和地理相结合并升华的书籍,里面的丰富宝贵知识值得我们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