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经部>论语>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

时间:2024-07-22 22:22:22 论语 我要投稿

读《论语》有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读《论语》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1

  从我们咿呀学语开始,论语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从小学开始朦朦胧胧地诵读,到初中的耳熟能详,到高中的一知半解,论语可以说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但我们却从来没能真正了解它的意义,就像每天见面时都打招呼的朋友,但也仅仅是打了招呼,只是眼熟罢了。而在机缘巧合之下,我选修了张老师的《论语》和孙老师的《传统文学修养》,这两门课促使我重新拿起论语,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位老朋友,重新认识了皮囊之下的有趣灵魂。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对论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从简单的伦理道德规范深

  入到了人心和人性的本质,在探查到本质之后我才感到耳目一新,恍然大悟。人心由本性心和世俗心构成。本性心是指孝悌之心、诚心、反省之心,它重在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人之初性本善的体现;而世俗心则是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苦与乐的并存。这点醒了我,在深入理解《论语之前》,我从未想要认真考虑人的本心是怎么一回事,我甚至一度怀疑人性本恶,而老师们的讲解点醒了我,让我明白了我看待问题的局限性,我只是看到了人的世俗心,而没有看到人的本性心,我只看到了人性后天之恶,却没有看到人性先天之善,感谢老师纠正了我狭隘的观点。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本性心和世俗心的论证,“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是在劝说人们保持本性,去追逐更高等级的美德;《论语》中也有很多关于世俗心的论述,“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世俗心的'美丑善恶便体现出来,有人从世俗之恶,巧言令色,甘为小人,有人从世俗之善,孝顺善学,志为君子。但我们每个人都是世俗中人,不是什么超脱世外的神仙圣人,人的世俗心和本性心是一体的,我们在看待人时不能将这两心割离开,不能过分的只强调本性心

  或者世俗心,否则我们看到的就不是完整的人。

  李翱的《复性书》中讲道:“人之所以为圣人之,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堕也。”其中“性”就是指人之本性心,“堕”就是指人之世俗心。从前我不理解人的世俗心和本性心,我总是悲观地以世俗心来揣测他人,我认为人们帮助他人、投身于公益,都是有利可图的,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谁愿意花多余的精

  力和金钱去做那些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呢?而在深入学习论语后,我明白了人之初,性本善,真的有人愿意牺牲自己去帮助他人,尤其是这次疫情,有很多人愿意伸出援手,真的有人愿意舍己为人。

  重读《论语》使我受益颇深,它让我重新认识了孔子,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周润发主演的《孔子》,真是合适的演员出演了合适的角色,周润发主演的孔子使孔子这个圣人形象多了一丝人间气息,也一改古文中严肃、为天下奔波的士大夫形象,增添了一份温柔和蔼,多了一分心系天下苍生的慈悲。在《传统文学修养》课上,老师也曾放映过,但由于时间问题并未完完整放映,想要了解孔子的同学可以重新观看一下这部电影。

读《论语》有感2

  中华民族的文明上下五千年,创造了无限光辉,留下了无数的瑰宝。《论语》就是其中一颗闪闪发亮的钻石,《论语》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是一部经典。它是儒家的文学作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影响了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人。其中可学习的内容颇丰。

  如何做人。在孔子看来,“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将“仁德”看作是做人的根本,认为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仁德的外在标准是:“刚、毅、木、讷”;而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是:“恭、宽、信、敏、惠”。按照仁德的标准,做到“修身”、“克己”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

  如何学习。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在学习内容方面,孔子主张要广博,不能单一,不能偏颇。他还强调学习要先确立明确的目的',表明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如何施教。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士”和“君子”,这也就是其著名的“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

  如何为政。孔子认为一切正直懂礼、并且具备一定为政能力的人都可以从政。但是要求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言行一致,有处理事情的远见卓识。

  如何塑造君子人格。儒家所谓的“君子”重在强调对人格的追求,要求君子处处严于律己,重视自我修养,重义避利,追求道义。认为君子应当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作贡献。

  如何治国安邦。孔子认为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重视仁德、以身作则;治国的基本方法就是“选才、富国、育人、立法”。

  《论语》让后人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学习前人的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

读《论语》有感3

  两个孤独的生命面临着危险的境地,它们如果放弃的话,将立刻腐烂变为土壤,不再拥有那充满活力迎接阳光的生命了。甲种子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它说:“我们已经被运送到了这无光的.地方,不会有生存的希望了,认命吧,比现在在这儿挣扎好受一些的。”而乙种子却说:“虽然我们生来是默默无闻的种子,但我们应该努力实现自己作为种子的价值,让我们的生命多姿多彩,虽然现在身陷绝境,我相信,一定会有机会见到阳光的。”后来,甲种子消融在泥土里。

  运货的车来了,把乙种子运到了户外,乙种子便成长了。长出了油绿的叶子,开出了满树的繁花,引来了成群的蜂蝶。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了自己,虽然我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不是很优秀,老师曾说过;无论在多么寒冷的冬天,与严寒抗争到底的永远只有松柏,它们的坚强和坚持让它们成为冬天里唯一的绿色,是金子,最终会发光。我相信只要我自己拼搏向上,也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的。

  蜡烛虽然生命短暂,但它的一生却因追求而发光,为人类提供了光明,力争使自己着的更亮,甚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停止,这与乙种子的精神多像!乙种子的精神让我心动,更加值得我学习。我相信追求不断,成功则会不断,我将坚持到最后一刻!

读《论语》有感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则让我深刻地理解到了学习和做人的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只有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这短短的一则语录让我联想到了我身边的'人,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毅力。努力学习,温习,最终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

  我们不也这样吗?如果我们被忧心烦恼甚至怨恨蒙蔽了双眼,那么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子曰:由!悔文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短短的语录让我了解到了学习的态度:实事求是;在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时,应取诚实的态度,千万不能不懂装懂,这也让我联想到了孔子,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请孔子判定谁是谁非,孔子不能判定谁是谁非,但是这两个小孩并没有嘲笑孔子的不知。

  反映了古人认识自然、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和精神也反映了孔子的实事求是。作为中国早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对于后世的人们一直有着指导意义,我们今天还可以从中受益。朋友,多读一些好书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心动不如行动,试试看!

读《论语》有感5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假期里,妈妈买来一本《论语》让我学习。

  《论语》这本书是孔子的徒弟写的`,写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书中主要写了怎样学习和思考怎样孝顺父母。

  我还记得孔子有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还有一个故事呢。

  孔子周游列国,到处讲学,一天看到两个小朋友在争吵。

  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争吵不休。

  他们看见了孔子,就让孔子评理。

  着个问题把孔子也难住了。

  就向两个小孩承认自己不会这个问题。

  两个小孩就嘲笑孔子。

  孔子是著名的大教育家,他遇到不会的问题也实事求是的承认自己不会,也不怕别人嘲笑。

  我们也要向孔子学习,实事求是的对待自己不会的问题,不会就问。

  《论语》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

读《论语》有感6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一本书记录了他与他弟子的言行——《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撰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这本书涉及政治、文学、哲学、道德以及教育的道理等多方面,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句子都能告诉我一个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我知道了如何才能保持君子风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明白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我了解了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知道了要向一切人学习,要随时随地注意学习······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这句话阐述了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恕”。宽恕是一种润滑剂,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宽恕是一种镇定剂,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格守平静;宽恕是一缕阳光,可以消融彼此之间的猜疑积雪;宽恕是一座桥梁,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宽恕是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种因素。如果没有宽恕,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无比沉重,身后的包袱就会越来越重。总有一天,它会把我们压垮。

  《论语》中的句子不长,但是每一个句子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这本书。

读《论语》有感7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一个个子曰当中串起来的是孔子儒家的经典学说,是流芳百世的为人处事之道。

  自秦始皇时期,百家争鸣,到汉武帝推崇儒家学派,这期间的光阴岁月将儒家学说冲洗得愈发光彩照人。春秋时期,孔子开坛讲座,将儒学推入鼎盛,《论语》便在这无数次的锤炼之中如同蚌壳里的珍珠一般诞生。

  《论语》全书一共二十篇,字字珠玑,围绕着一个“仁”字展开论述。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等方面,无一不渗透着“仁”在其中的深刻内涵。我想,这便是儒家吸引众多学子,拥有众多拥戴者的原因吧。

  那么何为“仁”呢?孔子认为,“仁”是自身的一种品质,是君子不可缺的精神,而要称得上是仁德的人,更是在各个方面都要谨言慎行,匡正自己。像“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不器”等等,诸如此类的观点,只不过是千万品质中的九牛一毛。

  现实生活中,我认为称得上君子的人几乎没有,因为君子已经相当于一个完美的存在,而人都是有瑕疵的,就像玉一样,没有人能说这块玉是绝品,只能说为精品,所以我们所谓的君子就像是反比例函数一样,只能无限靠近x,y轴,却永远也不会重合。

  但是难道永远不重合就干脆连靠都不靠了吗?显然不是的。开口向上和向下的'二次函数代表了两个不一样的人生。开口向上明明知道永远延伸到不了尽头,但是却拼命的努力上进着,这应该就是我们的人生,开口向下的,却一味地堕落,所以最后连起点也够不到。

  除去仁之外,孔子也尤为重视孝道。对父母。“父在”要“观其志”,“父没”要“观其行”,并且“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样就算是孝道了。全书中关于孝道从不同方面做了很多论述,在我看来,“孝”这个字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不简单。

  一个“子”上面加个“老”的上部分,构成“孝”,如果你认为“孝”就是每个月甩给父母几千块钱,美其名曰是报答父母,还不如说是在还债。而早在几万年前的孔子都知道,“事父母”要“能竭其力”也就是要用心,竭尽自己的力量。这正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子女们缺少的。

  《论语》是千年精华的荟萃,它就像天上的太阳,在很久以前就指引照亮着人们,千百年后依然光辉闪耀,不曾被岁月所尘封。

读《论语》有感8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了一个不敢梦想,害怕失败的人。面对心向往之的事物我退却了,渐渐的学会用“无所谓”三个字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失落与难过。有时候,当我无法不面对污浊的空气,拥挤的空间,我发现我再也找不回当年那个呼着“小时不识日”的我了。

  而这种心态,在遇到孔子的时候发生了转变。我开始相信有那么一种人,境遇比我差得多,却还在用自己的心为这个日渐不堪的社会做着奉献,还在为类似“挟泰山以超北海”的梦想坚持着。我突然想起了我自己,从来没有一个人像荷蓧丈人那样用犀利的语言抨击我的梦想,因为我没有梦想,准确地说,是没有拥有灵魂的`梦想。

  曾几何时,我也“傻傻”地去给老人让座,在地上捡了钱去交给警察叔叔,看见同学抄作业会严厉制止。而今呢,我看到老人上车会装睡觉,看到同学抄作业会走过去笑着对他说:“要不要抄我的?”看到插队的我也不会管,对着不喜欢的事我会笑,对着不公平的事我能忍。

  当我以一个“完美无缺”的姿态重新站起的时候,我以为我不会再受伤了。可是,我错了,我躲不了。我终归不能像孔子一样喊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一个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公平难觅的年代,说出这样的话的孔子,真的不能不让我敬佩。因为我做不到。

  孔子曰:“仁”即“爱人”。我无数次地希望这个世界充满仁,可是太难了,现在尚且做不到,更何况孔子所处的时代?于是我想起一个面色枯槁却神情依然焕发光彩的人,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说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当他面对外界“今之从政者殆尔”,怅然若失地说“鸟兽不与同群”时,谁又能够像他一样轻抚琴弦,浅吟低唱那千古之音?

  我轻抚着这冷漠的纸张,读着那些渐渐消逝在时空中的文字,我彻底折服了。我的痛苦真的不算什么,因为真正的君子是绝不会为残酷的现实所击败,绝不会怀疑自己所选择的路,也绝不会因为身处困境而喋喋不休地抱怨环境的恶劣。他们会自己动手,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环境。

  孔先生教会我的,让我终生受用。他在梦里告诉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先生,我会努力做到的,因为梦想已经回来了。

读《论语》有感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而我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孔子的这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论语》,仅阅两句话,就收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尾随而来了吗?《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优秀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不仅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它们难道不是我们的文化老师吗?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论语》这本书。

  在书中子曾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饭,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呀!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破陋地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可是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的高尚呀!”是呀,在现在生活安逸,收入不断增加的今天,人们不是住在高楼就是住在大厦里,还有谁愿意住在那破陋的小巷子里呢?就算是住在小巷子里的话,也不会像颜回那样好学的。所以我们应该多向颜回学习。

  子还曾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样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也不会说错话。”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常常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以前甲和乙是一对好朋友,有一次甲生病没来上学,晚上放学时,老师让乙把学校发的通知告诉甲,可是乙回家后却只顾自己玩,没有去告诉甲。甲知道后就再也不理乙了。以前有两个人是邻居,有一在,一人问另一人要不要一起去旅游,另一个想也没想就同意,可是回家后他的妈妈不同意他去玩,于是他立即改变了主意,不愿意和邻居去旅游了。

  从这两句话中,我懂得了,做人应该说话算话,不应该出尔反尔!《论语》里面的知识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读《论语》有感10

  在《论语·宪问》中有这么一句话:“不怨天,不尤人。”它的大意是,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不埋怨天命,也不责怪别人。这仅有六个字的一句话,告诉我们的却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深刻哲理,所以,我们应更深的去体会它其中的含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些人,他们一遇到困难、挫折或麻烦,就牢骚满腹,埋怨上天不给自己好运气,抱怨他人有过错,可就是不自查自己有什么过错和责任。这就是典型的怨天尤人的表现。而孔子却认为,我们应当“不怨天,不尤人。”这实际上就是把对自己的要求提高到一个更严格的标准上,即苛责的应该是自身。

  记得我曾经有过这样一次经历。有一次,省里举行作文大赛,我也报名参加了。我非常认真的对待这次比赛,用了一个星期来构思,还上网、翻书查阅了很多资料,并用了三个小时认真地写了这篇文章。当我拿到学校给同学们看时,大家也是啧啧称赞,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原以为这篇文章可以受到老师的好评,但很可惜的是,老师仅仅给了我85分。当我看到这个灼眼的分数是,心里“咯噔”一下,随即,一种沉重的失落涌上心头。看着别的同学拿着90分、95分、97分的作文欢呼雀跃时,我的心情跌落谷底。我很郁闷,也非常想不通:为什么我这么用心写的作文老师会觉得有问题,为什么?而后,在当天下午的一节班会课上,老师讲到这么一句话:“我们在生活中,应学会‘不怨天,不尤人’,当事情不是依你所想时,先不要怨天、怨地、怨别人,先好好反思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听了这番话,我觉得心里很惭愧,为我在作文得了低分时抱怨老师而惭愧,为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而惭愧。我当即拿出我的作文,仔细的看了5遍,发现我的措辞、结构安排等方面存在着缺陷;我又询问了老师后,决定再写一篇。真没想到,这篇作文竟获得了作文大赛的二等奖!我很感谢这句“不怨天,不尤人”,它不仅让我获得了荣誉,更令我明白了待人处事的深刻道理。

  这句话不仅在我的身上得到了验证,在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身上也可以体现。海伦凯勒——一位被世人广为传颂的伟人,被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杰出人物之一,她用失明的双目、失聪的双耳谱写了灿烂的生命乐章!当命运向她伸去可怕的魔爪后,她怨天尤人了吗?没有。她用她坚强的意志,克服先天的不足,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终于成为一位影响全球的传奇女性!从《星光大道》走出的歌手杨光,虽然是从来没有见过阳光为何物的盲人,但他却用歌声唱出了对人生幸福的追求与热爱。他同样没有埋怨上天的不公,没有埋怨父母给他的残缺的.身体,凭着自身的努力,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试问:我们相对一些身体有残缺的人们,有着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埋怨生活的不公呢?

  我还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它讲的是一位名牌大学生因求职屡屡碰壁,想要跳海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但被一位老者救下的故事。这位老者在最后的劝说时所说的话让我颇为感动:“一粒沙掉到沙堆中就很难再找到,但一粒珍珠掉到沙堆中,却更能令它显得熠熠生辉。”所以,我们不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如果遇到不顺或障碍、阻力,首先应从自身找出结症所在,而不是抱怨没有合适的机会,没有赏识自己的“伯乐”。当我们真正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时,我们就会蜕变成那颗美丽的珍珠,很多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不怨天,不尤人”。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百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成为生活的强者!

读《论语》有感11

  谈到《论语》思想,首先当属"仁"的思想,中国人的读书人自古以来都以"君子"自居,其中"仁义礼智信"方为君子立身的基本原则。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便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主流思想,融入了华人的血液当中并影响至今。要说《论语》就不得不先说说创造他的人---孔子。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到479年,在这个年代前面有夏朝四百多年,商朝六百多年,到周朝的时候,从开国到孔子有五百多年了,而周朝分为两部分,西周跟东周。孔子的时代是在东周,东周分为春秋跟战国两个时代,孔子是春秋时代末期,他生命结束的时候,春秋时代也随之结束了。那是一个乱世,乱世就是天子失德、诸侯争霸、礼坏乐崩、民不聊生。因为天下乱了,每一个人念念书都要问,怎么样从古人的智慧找到一个方法帮助现在的人?人总是要设法活下去,并且活得有尊严,所以才会有百家齐放的现象。

  孔子认为周朝的兴盛就是靠礼乐的制作让天下安定。礼跟乐的制作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你必须有天子的位置,你还必须有圣人的德行。这两个配合起来,天子加上圣人就是周公,他治理卓越以后,上行下效,天下大治。

  孔子很向往这样的一种境界,但他并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他了解到自己这一生对人生要如何的看法,应该往哪里发展,但是在鲁国你要从政的话,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鲁君跟三家大夫一直在斗争。所以孔子一直拖延到了五十岁才开始有机会,他在五十一岁的时候正式出来做官,鲁定公让他做中都宰,中都宰就是中都县的县长。古代当县长就已经成为大夫,不过是最基层的,你要当到中央级的话,才慢慢进入权力核心。所以孔子开始是当中都县的县长,一年下来,这个县变成模范县,全国都跟他效仿,跟他自己制订的一些典章制度,收税的方式全国效仿,做太好了,立刻升官,担任小司空,司空是负责古代建设方面的,工程方面的部门,他是副长官。结果几个月下来又做得太好了,又升司寇,司寇是负责司法的。所以孔子没有当过教育部长,却当过司法部长,负责管法律如何执行的,维持社会治安的。

  他当司寇的时候就发生很多事了,比如说他当司寇的时候,整个鲁国就开始上轨道了,治得非常好。后来鲁君跟齐国的国君相会的时候,孔子跟他去,表现极其卓越。他等于是帮助鲁君跟齐君来谈判,得到许多外交上的成功,把齐国侵占鲁国的几块地全部还给鲁国,这是孔子的贡献。让鲁君在齐君前面完全不受委屈,回国之后就摄行相事,代理总理了。孔子最高的官就做到这个位置,做得太好了之后,鲁国大治,他当代理总理三个月,鲁国大治。司马迁用八个字形容:"路不拾遗,男女分途。"东西掉地上没有人去捡,男生跟女生走在路上分两边。这个社会实在是很安定。但是社会安定繁荣开始往上发展的时候,孔子很有企图心,就任命他的学生子路担任季氏的家臣。想要让鲁国统一,因为鲁国分成四分,他要统一。当时都靠城墙,一个城墙很高,里面有一些武器,别人就对你无可奈何,那三家大夫各有城墙,各有武器,所以孔子开始叫子路把这些城墙都给我拆低一点,不要那么高,太高了打不进来,不行。这兵器不能太多,结果三家大夫里面两家就认了,一家还是起来反抗。到最后还是没有成功。没有成功之后,很多反对的力量就出现了。孔子那时候也是一样,所以孔子在鲁国慢慢就发现,批评他的人越来越多,齐国在鲁国旁边,两国经常在竞争。

  所以齐国就派了八十位美女,一百二十匹好马送到鲁国来,那时候鲁国的执政的卿叫季桓子,就跟鲁定公每天观赏美女表演唱歌、跳舞,又看这些马去赛马,真漂亮。就不再理孔子了,孔子每天把政事批好之后送给他们,他们也不看,就拖着,就搁着。孔子发现自己不受重用了,所以孔子在五十五岁结束的时候开始周游列国,从此到六十八岁才回来。而《论语》中的大量典故也是在这段游历期间产生的。

  我们常说,看文章不仅要看其词章、手法,更要看到其本后的精神所在。正所谓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孔子在他的言语中透露的不单单是一些做事的道理、做官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这些只字片语背后的儒家精神、文人精神。

  回想起来,古来圣贤,他们的行为、品德无一不被后人歌颂。但看看那些圣贤们后来的遭遇又有几个能做到我们今天所说的"成功"呢?并没有几个,没有几个能有这样的运气。但为什么他们仍然值得后人不断学习他们呢?这后面的,便是真正的儒家,一个真真正正的文人、知识分子该有的精神。就是不管你的仕途如何,遭遇如何,都要将道德的真精神把握住。它将使得你有一股正气,一股追求真理,刚正不阿的勇气。即使明明知道要得罪上级也要把真理道出来的骨气。这才是一个读书人要有的气节,才是儒家的真精神。

  今天的国学热,许多家长都会教自己的小孩学《弟子规》,而《弟子规》表面上看是为了教大家一套乖乖的大道理,诸如做人要孝顺,要团结、友爱等等。我们太容易将这一套东西变成驯化人们的一套工具,却忘了这套东西背后支撑它的是什么。支撑它正是千百年来有志之士追求的那股气。我相信,孔子当初的言论也并非想让看《论语》的人,学习如何做一个顺民,在遇事时如何趋吉避凶,而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一个刚健的人。当这股刚健之气蔓延到每个家庭,沁入所有的制度典籍,那么整个社会将会被一股浩然正气所充盈。这才是《论语》这类文学经典久盛不衰的原因,才是我们学习它的价值所在。

读《论语》有感12

  在不少报章杂志里,我总会看到有人提起《论语》,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这本熟悉的书。

  记得读四年级时,在爸爸妈妈的辅导下,我就背熟了《论语》。由于是第一次背一本书,花的时间比较长,很多字我是第一次才开始“碰面”,所以我当时只是用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对待它。

  近两年来,我多次反复看《论语》,慢慢体会了其中的道理。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三千弟子共诵《论语》的.盛大场面,给我一种“春雷”猛炸惊醒之感觉。它使我顿悟,它使我兴奋,它使我骄傲。至今它仍在我耳边回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那真是一部千古绝唱。它不但唱响了我国古代文明,而且唱响了世界古代文明。它向所有华夏儿女乃至全世界人民宣示:这是一部中国蒙学的经典之作。

  古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在人类过去的漫长岁月中,世界上人们读得最多的书恐怕就是《论语》了。尤其是那些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的读书人,都曾将此书奉为经典。就连外国人也曾赞扬孔子和《论语》。如,在198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感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而现代日本企业家的精神导师涩泽荣一也曾说过:“要把现代企业建立在算盘和《论语》的基础上。”可见,《论语》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在生活中,《论语》这本书无时无刻地提醒我。例如,我在和别人交朋友时,它就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它提醒我要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或者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不要和虚伪、阿谀奉承、喜欢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还有,我学习中不深入思考的时候,它会告诫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这本书如同我生活的老师,时刻提醒和纠正我的错误行为,它就像我的人生坐标,时刻指引我前进。

  朋友们,《论语》是祖先留给我们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惜它。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亲密伙伴,我们要学习它,运用它。

  让《论语》这部千古绝唱继续在中华大地上唱响吧!

读《论语》有感13

  世界历史上灿烂的文明有很多,但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的,只有一种,那是华夏文明。几千年间、无数自然灾害肆虐蹂躏、纷繁战乱干戈汹涌横生,华夏文明的子民遭遇了数不清的磨难、承受了数不清的摧残。数千年的时间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万事都不可控。可是,中华文明就是战胜了天地的无情、抵御了外敌的入侵、承受了朝代的变更,不但没有被分裂、没有被摧毁,反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吸纳同化了所有试图征服它的人。一种文明得拥有多大的力量和胸怀才能既抵御住外来的侵犯又同化了外来的文化呢?这是一个奇迹!为什么这样的奇迹发生在了中华民族?因为中华民族有一种大一统的文化,这种文化世代相传、深入人心、融入血脉,成为了中华魂、华夏魄,这种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始自孔子,而记述其言语论说的《论语》更成为了缔造二千年中华文明的渊源。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价段,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各种思潮缤纷出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什么是儒家,而不是其它学说成为了国教?予以为是因为孔子学说饱含"以人为本、心怀天下"的博大胸怀与英雄气概。

  孔子认为,修身乃立世之本,"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即,修身先以学文,成为一个具备孝、悌、信、爱众、亲仁等良好道德修养的良人君子是重中之重,先中之先,源中之源、本中之本,然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中,孔子就对人君的胸怀修养要求进行了多次阐述,显得浓墨重彩。"为政以德",所谓:"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且格";"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遵礼守分"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也……简而言之谓之"仁",谓之"礼"。要以"仁"制国、以礼待人。则君仁臣忠、上正下效,民风归淳,天下归于大治矣。

  整部《论语》,君子一词出现了107次之多,对士人君子的立身之规、行世之则更是进行了360度立体的论述。"学道则爱人"、"文质彬彬""周而不比"、"和而不周"、"成人之美""喻于义"、"坦荡荡"、"求诸已"……君子仁人历为治国之中梁砥柱,对这些原则的践行追求,塑造了中华文人的`铮铮铁骨与谦谦风度,使中华文明保存了浩然与雍容气度。

  在处世观上,相对于道家的强烈出世倾向,儒家是积极入世的,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昌也。学习是为了出仕造福黎民,造福百姓的同时要不断学习。而通过系统的学习,儒者既具君子之风(不具备也认可),又具治国之策,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也。

  制国之策上,相对于法家的严刑峻法,儒家讲究仁义道德,一个刚绝凛人,一个悲天悯人。百家思想争鸣,可用于制国者寥寥无几。而贯穿其间的,对掌权者仁、义、礼、智、信方面的要求,溯了本清了源,使其具备了清正廉洁、为国为民的理想(不具备,也知道此为正道)。

  孔教宣扬的制国终极理想。不同于法家立图建立严管苛制的政体、有异于道家追求思想的超脱圆融、更是与其它学说倡导的军事制国、阴谋拥主截然不同,儒家向往并立志建立的家国天下,是以"仁"治、以"礼"束的升平盛世,其间,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友信民爱。况开国者或者需要法家、需要兵家,需要武将,因为金刀戈马、开疆拓土要的是英勇、是阴谋,是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豪情壮志。可治国者,需要的是文人、是治士,因为国平后,君王追求的是民安。孔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要的是稳、是平。民淳方能家和,家和方能郡治,郡治方能国平。倡导"温、良、恭、俭、让"、注重道德教化的儒家成了必然的选择。

  孔子之后,历经孟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历代思想家的发展,经由统治阶层的推崇,越来越完备、越来越系统的政治体制、伦理体制、宗法体制得以确立并成为稳定的政治及思想统治方略。这使得中华历史跨跃朝代更迭而不断、使得中华文明经历外来文化冲击而不变。更是润物细无声的塑造了中华子民的思维模式、行为规则,并最终促成了独特而伟大的华夏文明的形成。

  《论语》为代表的孔教学说与其说是一种学说,不如说是一种信仰与理想。有了理想才会有希望、有信心、有前进与坚持的力量。这个理想,便人君有了世代可以统治的幻想;这个理想使学子臣属有了永远可以追求的境界;这个理想使寻常百姓有了乐天知命的气质;于是,虽历劫难,中华文明屹立不倒、虽遭创伤,华夏血脉绵延有绝。

  前世自"以人为本、心怀天下"始。今世及后世,予以为一切并不会变。以人为本,注重个人修行,方能成为良人志士,只造万世之福,不涉毁世之事;心怀天下,培护浩然之气,方可成就大邦强国,保得疆土无亏,图得民治久安。

读《论语》有感14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读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论语》所传递的第一个生活的要诀,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态。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经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么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赖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必须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人应该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二个答案便是“爱”。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所能给了孩子一切,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让孩子觉得接受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集体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应该能够保持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人有足够的判断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坚持的,什么是可以包容的,什么是应该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温故而知新”听起来很简单,孔子为什么说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呢?其实细想一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读过《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学习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样掰一个丢一个,就得经常温习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做到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我们每天学习一个汉字,掌握一个英语单词,每月读一本有益的书,这样做并不困难,如果能长期坚持,不忘旧知,学习新知,几十年后必然博学多才。这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的教育主张,也符合当前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读《论语》有感15

  许多人都站下来静静地凝望?近年来我们的书刊市场上出了许多好书,但也出了不少坏书。因为这些人,我们的祖国才变得更强,更好。哪一组胜出,就可以拿出自己的一些分数加给低的一组,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帮助他们,让他们有前进的动力?直到现在,这件事仍然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闲来无事,掐指一算,自余去年习《论语》,至今已有一载有余。除过背了“乡党”,“先进”等几篇以外,竟无甚感触。正暗暗哀叹时,周礼不禁触动了我,遂意欲小议周礼。在此不敢高谈阔论以充学者,实只乃表我之浅见也。

  礼,乃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礼,即周朝时期发展起来的,建立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基础上,并束缚人的思想和社会活动,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

  周礼,和礼法、祭祀于一体。所谓礼法者,即法纪与礼仪。法纪即法律。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何谓祭祀?即备供品向祖先致祭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于是乎,周礼既为维护统治者利益的道德标准,又是法律规范,形成了礼律相通的礼教。即礼允许,法律亦允许;礼不允许,法律亦不允许。所以,周礼巩固了统治者的权威,这大概也是周公制礼的真实目的吧:巩固年幼的成王政权。

  为什么说周礼是统治者巩固和加强政权的工具呢?因为它强调阶级性与等级性的差别并且设计了一套繁琐的程序来维持这种差别。正如荀子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

  周礼要求必须亲爱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使亲者贵,疏者贱。此谓“亲亲”。

  周礼还要求下级必须遵从上级,特别是周王。严格规定上下级秩序,不得犯上作乱。又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讲的是一个卿大夫冒用皇帝规格的舞蹈,孔子认为不可原谅。此为“尊尊”。

  周礼维护父权中心的社会,特别歧视妇女。“幼从父兄,嫁而随夫,夫死随子。”

  看罢礼法,再来看看祭祀吧!“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就是说一个大夫级的人物,却祭皇帝才能祭的山,所有人反对。这说明不同等级者的祭祀也不同,绝不允许僭越。

  撇开礼的等级性和差别性束缚不谈,其实践过程更是莫名其妙,程序繁琐,如诸侯每月初一杀一头羊举行祭祀,表示‘听政’开始;国君祭祀赐的肉不能过夜……。

  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发现统治者是如何利用礼来压迫人民:周礼强调等级性、差别性和程序繁琐性,并且极其严格地维持这种等级差别,决不允许任何人僭越,如果违反,轻则受众人谴责,重则受刑罚制裁。

  周礼因身份等级不同而不同,所以,周礼不是一种公平的社会规范。它不仅表现对被统治者的束缚,更是表现了统治者们不同的等级关系!只可惜,当时的人们没有一点觉悟,对礼的束缚毫无察觉,并认为能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连圣人孔子都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当然,我们也不能将周礼全盘否定,在当时的社会,周礼还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毕竟“礼崩乐坏”不是好事。同时周礼还形成了古代华夏文明的精神渊源。总之,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去剔其糟粕,汲其精华。

【 读《论语》有感】相关文章:

读论语作文03-14

读《论语》有感(精选)09-16

【精选】读论语有感08-08

读论语有感03-16

(经典)读论语有感07-28

经典读《论语》有感11-26

读《论语》有感【经典】09-05

论语读有感03-15

读《论语》有感09-02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