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世情小说>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读后感

《老残游记》读后感

时间:2022-11-05 09:41:38 老残游记 我要投稿

《老残游记》读后感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残游记》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残游记》读后感5篇

《老残游记》读后感1

  “得失沦肌髓,因之急事功。冤埋城阙暗,血染顶珠红。

  处处鸺鶹雨,山山虎豹风。杀民如杀贼,太守是元戎。”

  这首出自《老殘游记》的诗深刻揭露了官员的蛮横,同时又体现了老殘对其的不满和愤懑。老殘是一个世家子弟,但因其不崇尚官场,只愿做一郎中,却深受官员赏识。他很关心百姓生活,当时像他一样满腹经纶却淡泊名利者屈指可数,他的性情正是我所推崇的。当今世界,社会高速发展,经济大步前进,人们处于繁忙的工作之中,大多数人只追求切身利益,忽视了精神生活的丰富,这使得整个社会物质丰富、精神匮乏,不利于提高个人素质和精神境界。

  其次,这首诗主题为讽刺官员执政问题。很明显,身为官员,最基本的一条准则就是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祉,否则,“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作为官员应当以包拯为楷模,尽力维护人民利益,做到“廉直公恕”,切实为人民着想,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袖清风”“廉洁奉公”将会是大家的共识,那时的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在我今天所读的《老残游记》中,我最佩服的就是玙姑的才识,直至今日我才真正见识到女子的远见卓识和侃侃而谈。玙姑在与子平的谈论中充分展示了出来,她谈论的内容涉及文学、天文、政治、音乐等各个领域,其见解立意新颖,不落俗套,她的`谈论使人钦佩又令人信服,无不展露其才智,更绝的是Y姑在音乐方面的才能,她的琴声将人带入一个清幽雅致的境界,令人浮想联翩。真的希望能像玙姑那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啊!

  我其实并不想步入仕途,就我个人而言,我学习只是为了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但人生活在社会中,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免不了受到社会因素的种种影响。我理想的生活是居住在一个世外桃源,整日与优美环境、优美文字相伴,有一个高雅的生活情趣,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我会努力去阅读名著,全面发展自己,我会尽力做到理想的自己,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老残游记》读后感2

  这是一本书,是一双眼睛,它看透了世间的真理,它是一把剪刀,剪破了那些所谓“清官”的人皮。

  这本书叫《老残游记》,它被鲁迅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与其说我看着这本书,还不如说我与老残一起旅行,与他一起打抱不平,一起评判正误。

  其中,我最痛恨像玉大众那样的人。他打着清官的招牌,自认为很了不起,只会用酷刑使无辜的人屈打成招,想想真是可笑,难道他不懂世上还有一种叫“借刀杀人”的计谋吗?我觉得十分荒唐,这种人还配当老百姓的父母官,还配称之为大人吗?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酷吏。

  在那时,只有好人与坏人之分,但偏偏有些“伪君子”、“小人”使得社会变得乌烟瘴气,甚至连一丝笑都会变得邪恶,让别人怀疑、猜忌。这就是老残所看到的世间。

  虽然全书是批判了当时的官场的险恶和封建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书中,所描绘的大明湖的风光,黄河的冰雪,桃花山的月夜却同样令人神往。如镜湖,异常幽秀的月色,都给人以平静与安详的`气氛,陶醉其中,便又不免担心,这平静能维持多久?又在想,这黄河的风雪又何时来打破这宁静?

  我的思绪飞涌着,而我的内心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我痛恨清朝政府的腐无能,恨封建社会的制度与险恶;但是痛心的是,可怜那些无辜百姓,受官欺压;但最伤心的是那些视事冷漠的人,有多少人会自己跳出来打抱不平?屈指可数啊!

  想了那么多,所以我写下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为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国家富强而奉献,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不能让历史重演。

《老残游记》读后感3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很棒的书——《老残游记》,这本书是取原著里的精粹而著,比起原著更容易理解,情节也更紧凑明快,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

  《老残游记》,一听名字就应该知道,这是一名叫老残的人旅游时所写的东西。本书作者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先生,清末江苏丹徒人。他很喜欢科学,一心希望国家富强,但他那些谋求革新的主张,并不能被当时顽固的'守旧派接受,最后受诬陷,流放新疆而死,书里的主人公老残,就是刘鹗的化身。其实,《老残游记》并不全算游记,他是通过描写酷吏的主要政绩,暴露出清代末年政治的黑暗与残暴,表现出民间生活的惨痛。

  在这本书里,老残是以医生的身份出现的,总是摇着一串铜铃满街逛,遇见不公事,就上去打抱不平、为民申冤。老残的第一站就是山东的蓬莱山,老残也是在此地出的名。他走到一处地方,有个大户,姓黄名叫瑞和,得了一种怪病浑身溃疡,每年都要犯几次病,谁也治不好,那日,老残正好摇着铜铃经过此地,说自己能治,说这是大禹传下来的方子,别的都不管用,黄家半信半疑,就勉强答应试试,结果,还真的药到病除,一直都没再溃疡,老残的医术就此传开。

  他接着开始云游四海,遇到了玉贤和刚圣慕两位“清官”,办案从来雷厉风行,但生性残忍,采用严刑峻法,冤枉了不少良民,刚圣慕还危害两条人命,有的当地老百姓胆大,就给老残说说这酷吏的暴行,有的怕招祸上身,就什么也不敢说,老残也是心里着急却什么也不能做,只得干着急。后来老残还帮助了一位妇女翠环,因为黄河闹水灾,她的家园被淹没了,被沦为妓女,后经老残相助,逃出了火坑,随老残回江南。

  我很喜欢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实况,以及清末那些酷吏“清官”敛财害命的所作所为,这些“清官”描边以清廉为名,实际上却用血腥手段统治和欺压人民。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很值得一读。

《老残游记》读后感4

  最近好象有点懒,只是草草地读几页书,有时连字都没认清,就过去了。可还是一股子热情地在那里读。没办法,在这个世界上,书这个朋友不想抛弃我,尽管我多么地一厢情愿。

  《老残游记》到底说什么,序言便有天下一哭之说,我要说这本书是刘鄂先生对社会,对人生,对儒道佛三家的一点感悟,那只从日边来的破船不就是日渐没落了大清帝国吗?正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世,那个老残先生不想做官,却含情脉脉地奔走于官民之间,起着所谓救民于水火的作用。法纪乱了,一个郎中也成了改变官民关系的纽带。唉!一个老残,就是三头六臂,你又能救得了谁呢?

  书中所谓与姑和黄龙子的一段大论,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有道,有儒,有佛,很开人耳目。只是世人看世事,只看到了问题的方一个面,忽略了另一方面,好了坏了,兴了衰了,吉了凶了,死了生了,多了一个做梦的好由头。心静了,什么事情看淡了,就什么也没了。

  美中不足的是,狗尾续貂,刘鄂先生在续集里又加了阴司一游的话头,劝人向善的初衷令人敬佩,只是那十殿阎王总让觉得象光头上带的假发,多少令人有假的一种感觉,前脚还信誓旦旦地说儒学的'门面大,而佛道总拿出些鬼神来吓唬人,言尤在耳,后面就弄出磨人的石磨来,好不可笑。

  书中那个可恨的玉太守和刚弼官长,还是给我的警示作用最大,一片“好心”,多少坏事,一个拿民命换官,一个拿民命显智。“你们都是小人,就我一个正人君子。”不走群众路线,往往走上历史的反动,成了孤家寡人。太刚,太柔,都不是处世良方。

《老残游记》读后感5

  今天看老残游记,读到老残拿了药水去救人,看看头上的题目,想必人是被救了,就打算翻过去几页看下一回,不料下一回就是老残续集了,就不打算看了。

  这是本好书,淡淡的科技色彩杂列在其中,使之比起其它的明清小说来,清新异常。如果不是1920年之后我国文化翻天覆地的一种改革方式,我国的知识分子可能不会像今天这样子,大部分是“有知识无文化”,而成为老残这样的人。老残是一个热爱科技的`人,而且不辞辛苦,愿意身体力行。

  作者自称“燕北闲人”,状物描景很有点朴拙淡雅的情景。他写得大概也都是北方的景致。

  文中一些情景,境界还是蛮好的,比如写黑妞白妞唱曲,店小二还评价说“撂在地上摔三截儿”(形容其音高,,似乎以前又有人形容的时候,用“音细若发,直干云霄”的,好像音高了,就很轻,能够飘上天或者冲上天)。比如雪夜宿玙姑家,听玙姑演说佛道儒三家的异同,又听玙姑黄龙子等的“交响乐”一段,让人如入天堂,写玙姑颇有林下风范,想必是作者心目中第一等女子了。只是临走的时候,黄龙子又玄不唧唧的说了一些预言,挺无聊的。写翠花翠环的一段,也特别有意思,了解一些社会人情世态。这三段,算是正好写了三个社会等级的女子。玙姑一等,是自由身自由心的;白妞一等,是唱曲谋生的;翠环一等,则是最下等的,最苦的一种。

  作者对黄河作堤造成的百姓流离之苦,通过翠环的口,写得如此细致,让我这个从没有经历过什么苦的人为之唏嘘。

  这本书我之所以去看,是因为高中的时候,偶然看到好像朱自清还是谁,说他初中时候看得课外书中最喜欢的。所以就去看,是比较信任他们的话。这一次去看,却发现原来我去年看过的,至少看过前五回。可见我去年看书都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真是可恶!

【《老残游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老残游记读后感11-02

《老残游记》读后感09-20

《老残游记》读后感6篇03-31

《老残游记》读后感10篇05-24

老残游记读后感4篇11-03

老残游记读后感(4篇)11-08

《老残游记》读后感4篇09-20

《老残游记》读后感(5篇)11-05

老残游记读后感(5篇)11-04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