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子部>杂家>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读后感

《了凡四训》读后感

时间:2022-04-15 20:48:16 了凡四训 我要投稿

《了凡四训》读后感(集合6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了凡四训》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了凡四训》读后感(集合6篇)

《了凡四训》读后感1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我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全书共四篇,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方、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

  偶然的机会让我进入鲁花,让我有机会明白和学习《了凡四训》。刚开始的时间,我有一种抵触情绪,以为那么浅显的道理早已熟知,等到学到一半的时候,我才真正的用心去理会。既然有那么多人去学习,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在兰州的那天,我盯着我碗里的拉面,我意识到原先缘分无处不在,我吃过的每碗拉面、读过的每一本书、相遇过的每一个人,都是缘分。

  在开篇,主要讲的'是立命的学问。周总理在抗战时期回到家乡祭祖的连根养根情怀真切的诠释了立命有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根,不论富贵贫困,亦不论漂泊他乡还是安守乡土。人的命运由先天注定,但我们能够透过自己的行为完善自己的命运。如果我们积德行善,我们的命运将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作恶多端,即使命中富贵,而现实也会穷困潦倒。有一句励志的话说得很好: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想想这一段时间的工作犯过很多的错误,有时就没有思考再一次遇见这样的状况就应怎样解决,导致了二次吃亏。总是以为自己敢于承担职责就能够了,当从学校跨入到社会职场,明白解决问题才是根本。知过改过,善莫大焉。认识到做错是不就应的,是羞耻的。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管我们藏得多么掩饰,没有别人看到的沾沾自喜,但我们不就应忘记我们的良心在颤动。在怀着羞耻心的同时务必有着务必改过的决心,每一次大的错误都是在自己平时不注意细节的累积下酿成大错的,而每一次在犯了一点小错误时总是倔着脾气找理由!期望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做到。

  智然老师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在阳善和阴德之间做了鲜明的陈述,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乐于行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便是大善。在与人交流时说脏话,与人一齐吃饭时不讲礼仪都是不善的。长存着帮人的心,用德行渡人渡己!

  《了凡四训》的文眼在最后的篇章—谦德之效。满招损,谦受益。真正的从内心做到谦虚很不容易,谦虚不只是善于说我错了和对不起,但常说我错了和对不起是谦虚的基础。谦虚的途径有很多种,知过改过、知恩报恩、敦伦养份和扬正气化怨气等都是谦虚的表现。从它们的表意来审视自己,在生活中以此为标尺。化怨气是自身现阶段最欠缺的地方,在与商超各部门打交道的时候,心里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怨气,感觉有些人总会在为难自己。期望在以后我能真心用感谢的心对待他们,感谢他们让我快速的成长,感谢。我也感恩那些从内心里为我着想、帮忙我的人。

  《了凡四训》告诫我们,首先就应有我帮你、我错了的念头,有真善美的念头。体魄是短暂的,思想是永恒的。就像稻盛和夫经验思想的成功案例一样。从思想根源上有善的念头、谦的念头,从而支配我们的行动。行动上的有所改善是我们的目的和结果。生活怎样对待你我就看我们以什么态度期许我们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勉励自己。

《了凡四训》读后感2

  读此书,从她说起,一位宛若仙子的女子,与我甚是要好,20xx机缘巧合结缘佛教,20xx暑假回家乡与她见面,言谈间对生的从容、对死的坦然让我刮目,临别送我几本书,其中一本———《了凡四训》,暑假期间得空细细品读,颇有些许沉淀,借此机以为记。

  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够被创造

  了凡先生在少年时,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寿命到五十三岁,命中无子,当官的话可以做到县长。他每年拿国家多少待遇,考试第几名,都算得很准,了凡先生一对照,一点都没错,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没有妄想。世间人追求功名、财富,而了凡先生没有这个念头,因为他晓得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后来,他和云谷禅师在禅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没有打一个妄想。禅师很佩服他,说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他回答说:“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没有用。”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随后,云谷禅师的一番教导,使得他顿悟。于是,他立志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但考取了进士,而且还有了两个儿子,活到了74岁。

  这正是《了凡四训》所讲,“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发心去改,善莫大焉

  《了凡四训》与佛经有着相似之处,目的皆在“与人为善”、“护善念”。那么,又应如何“护善念”呢?这就需要平定你的心,去掉“贪嗔痴慢疑”这“五毒”,不被名利富贵等物欲所动心,将坚定的正念、正信坚持下去。

  只要一心一意地发善心,做善事,正的念头出现在前,那么邪恶的念头,自然就污染不上我们的心灵。即便是有过错,有过失,只要发心发愿去用心改正,一样能回归自然,回归到我们最真实最善良的一面。

  三、虚心使人进步,谦虚是成功的'助力器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训诫一直成为世人的座右铭。在《了凡四训》一书中,同样阐释了“谦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这是说,人若谦虚,神明相佑,人若骄满,神明相拒。

  纵览《了凡四训》一书,才发觉它不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还有应对人生、处理情感、生活的策略,不失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在反复品读《了凡四训》一书之后,定能走出生活中的种种阴霾。

  路漫漫,把每一天当成修行。

《了凡四训》读后感3

  对于《了凡四训》这本书,自己接触不是一次两次了,也有多个版本的书籍,朋友赠送的,我也赠送不少友人。之前还有朋友让我读十遍,我很认真的去读了。但是读过三遍后,我就在困惑中自己矛盾了,以及挣扎着。书中讲到惜福、改过,修行,积德行善,这些都没有错。人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去面对,去改正,就修正,就是一种善。能利益苍生,为他人着想,更是大德,确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但是针对我自身,我觉得之前自己迷惑了。我以为自己若想改变自己命运,必须去做这些事情,去发大誓愿,去求,去身体力行的完成。这样才能有希望。我缺什么呢?我缺一段能牵手的姻缘,缺财富。有师兄说,你可以在菩萨面前发大誓愿,两年内自己若能婚配,做满多少善事,或者一步一头磕到寺庙去,或者终身不吃素,将来重建庙宇,重塑金身等。我哑然,不是我不信,是我觉得如果这样,那跟交换有什么区别,我的追求难道就是这些吗?我用自我约束的积德行善的行为,去交换一个我未知的,我渴求的事情。这并不是我追求的人生,得到又如何?婚姻只是人生一段不是一个人的生活而已,现在不过是一个人孤独之旅吧,两个人了,就不孤独吗?我不想去发誓两年内做多少好事,去求个姻缘,那求来也是假的,是自己伪善的表现,和贪婪。不是我做不到,是不想那么去做,我可以积德行善,但我无所求。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我依然会坚定我学佛的信念和信心,我惜福,改过,修行,修心。修好这一颗心,时刻让自己心灵能安宁、安静,心安。朋友说能心安是多么难得,能踏实的生活,能平静平淡的对待人生,那是何等的自在?我追求的是一种大自在的境界。在点滴的生活中去做,不求大,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严格自律,积极努力的去生活,去追求。

  合伙人说我不是个商人的料,我没有利益心,没有野心。我不语,我只是把我该做的事情做好,不欺骗人,不坑人,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不消极不颓废,工作中,我积极投入,但是我不问结果,我只在乎这个过程。我不是不追求结果,只是我更看重这个过程,我会更加完善自己。交朋友贵在交心,做事情,也贵在真诚。人生中任何事情,都不要心存侥幸,平淡对待,那是多么难得。不卑不亢,不贪婪,不悲观,那也是很难得的,不要太多的欲望,人心不足蛇吞象,任何时候都要知足,得到时问问自己无愧吗?心安多么难得!

  从此书中,我已明白大的.道理,原来只局限在,我以为只是让我们去发愿去求改变自己命运。如果只是为了发愿求自己一时的安乐,那只是一种小我境界,现在这已经不是我想追求的了,我会深信不疑的去做,但是我不想求自己此生的荣华富贵,也不求什么感情长久美满,我想要的是更多领悟人生的意义,追求心灵深处的东西。

《了凡四训》读后感4

  近日,我阅读了《了凡四训》,如同聆听圣人教诲,收获甚大。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号了凡,江苏省吴江县人)所撰写的一部教育儿子的四篇家训,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资料,集中概括总结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道德伦理思想的精华,由于清代及民国初年的高僧贤德们的推崇、印行,在民间广泛流传,对我国民众的人生和道德实践发生了重要影响。

  “立命之学”中提到了改造命运的原理有两个方面,即,竭力行善和努力断恶。了凡先生由最初的宿命论转变为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命运,即在生活中不断的`行善,而不作恶事,他的这种转变也正是信仰的转变,从信仰宿命论而改为信仰福善祸淫、命由我造的人生观。

  “改过之法”,就是不仅仅要用心为善,而且还要知非改过。了凡先生将改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从事上改、从理上改和从心上改,并且论述了各自的利弊得失。从心上改,意思是说因为人们有不正当的思想才会发展成千万种过错,一个人如果能净化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心灵不被腐朽思想玷污,自然就不会犯错误。这是了凡先生论述改过的最高境界。

  “积善之方”,即积善成德的方法,要改造命运不仅仅要改过,而且还要积善。在积善方面了凡先生划分了十条标准,即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如果能做到这几点,我们就能够具备这世间各种品德。

  “谦德之效”讲的是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本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谦虚获益”的普遍性,这个道理类似于我们平时所提倡的“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透过了凡先生的经历,有两点我感触颇深:

  一、命运是能够改变的。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努力,充满信心,完全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若能待人厚道,处处为他人着想,此人必有后福;而一个人若对人刻薄,心胸狭窄,起心动念都为自己的利益,必将遭致灾祸,即使眼前有福报,福也会折损消亡。即佛门讲究的因果报应。佛教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的生起,都是业力感召而成。因此,人的善恶报应都是由自己的业力所感召。“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因此,要培养善良之心,多行善事,这种光明正大的心念就会主导人的身心,邪恶的念头就无法乘虚而入了。要经常反省自己。当意识到不好的状况发生时,要立刻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去。

  二、知非改过须具三心:一是知耻心,二是畏惧心,三是勇猛心。

  第一要发耻心。人能够知耻,就不会起妄心,动恶念。我们做人处事时刻要谨慎,要反省是否对得起父母的养育、组织的培养、亲人的期盼。

  第二要发畏心。要有敬畏之心。如果人没有畏心,又不知耻,什么样的坏事都会做出来。平时我们在工作、生活、处事中要敬畏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这是铁规,须深知触碰各项规章制度高压线的后果严重,教训惨痛。

  第三要发勇心。有过当下就改,无须迟疑。发勇心改过就须痛下决心,决定没有犹豫,当机立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能改,善莫大焉。

《了凡四训》读后感5

  近日,我浏览了《了凡四训》,如同凝听圣人教诲,收获甚大。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明代袁黄所撰写的一部教育儿子的四篇家训,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份内容,集中概括总结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道德伦理思想的精华,由于清代初年的高僧贤德们的推重、印行,在民间广泛流传,对我国民众的人生和道德实践发生了重要影响。

  立命之学中提到了改造命运的原理有两个方面,即,极力行善和努力断恶。了凡先生由最初的宿命论转变成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命运,即在生活中不断的行善,而不作恶事,他的这类转变也正是信仰的转变,从信仰宿命论而改成命由我造的人生观。

  改过之法,就是不但要积极其善,而且还要知非改过。了凡先生将改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从事上改、从理上改和从心上改,并且论述了各自的利弊得失。从心上改,意思是说由于人们有不正当的思想才会发展成千万种错误,一个人假如能净化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心灵不被腐朽思想玷污,自然就不会出错误。这是了凡先生论述改过的最高境地。

  积善之方,即积善成德的方法,要改造命运不但要改过,而且还要积善。在积善方面了凡先生划分了十条标准,即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修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假如能做到这几点,我们就可以够具有这世间各种品德。

  谦德之效讲的是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本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谦虚获益的普遍性,这个道理类似于我们平时所提倡的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自豪使人落后。

  通过了凡先生的经历,有两点我感慨颇深:

  一、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自己的命运完全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努力,布满信心,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若能待人厚道,处处为他人着想,这人必有后福;而一个人若对人刻薄,心胸狭窄,起心动念都为自己的利益,势必遭致灾祸,即使眼前有福报,福也会折损灭亡。即空门讲求的因果报应。佛教以为,宇宙的万事万物的生起,都是业力感化而成。因此,人的善恶报应都是由自己的业力所感化。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因此,要培养仁慈之心,多行善事,这类光明正大的心念就会主导人的身心。要经常检讨自己。当意想到不好的情况发生时,要立即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去。

  二、知非改过须具三心:一是知耻心,二是畏惧心,三是英勇心。

  第一要发耻心。人能够知耻,就不会起妄心,动恶念。我们做人处事时刻要谨慎,要检讨是否是对得起父母的养育、组织的培养、亲人的期待。

  第二要发畏心。要有畏敬之心。假如人没有畏心,又不知耻,甚么样的坏事都会做出来。平时我们在工作、生活、处事中要畏敬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这是铁规,须深知触碰各项规章制度高压线的后果严重,教训惨痛。

  第三要发勇心。有过当下就改,不必迟疑。发勇心改过就须痛下决心,决定没有犹豫,当机立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能改,善莫大焉。

《了凡四训》读后感6

  《了凡四训》是了凡先生自述自己行善积德改命的方法,遗训后人。是说,虽然别人给他算过卦,似乎命中一切早注定,但是后来在佛门高僧云谷禅师的开导下,他开始积极修善,又使得命运有了新的改变、提升,可谓“求子得子,求长寿得长寿”,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好结果。所以《了凡四训》作为修身立命的一个特别好的典范,一直为大家所推崇。

  《华严经》云:“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亦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所以,我们的人生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只在于:我们千万不要被命数所束缚。今生,无论是有病也好还是健康也好,贫困也好,富贵也好,都是上辈子种的因在今世结的果,但是只要我们现在好好修行,就会得到今生报或者是来世报,这对我们的心灵都是一个比较大的保证,因为人身难得,被命数所拘而无所作为,岂不可惜!

  刚才赵育松女士针对自己从小事做起来而行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我十分随喜赞叹,但也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一谈自己读《了凡四训》的`体会:我觉得如果改变自己的命运,最重要是要修心。而关于修心,我想给大家谈12个点,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不怨人:我们要经常反省,找自己的毛病。善施舍、能忍辱就能了人间债。

  第二不生气: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着住气火才能修有所成。

  第三要认错:学他人的优点是“聚灵”,找他毛病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而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认识自己的错误则能生智慧水,要随方就圆,才能上善若水。

  第四,五行。五行,金、木、水、火、土,和佛家的四大:地、水、火、风,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有对应之处。

  第五,三界,我们讲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这和道家的三华、儒家的三纲是有相通之处的。

  第六,三性,人有天性,禀性和习性,我们要想做一个身体健康人,就必须要去习性,化秉性,圆满天性。

  第七,三命,有说法是:人都有天命,宿命和阴命。人之性与天命是相关的,什么是天命?道义就是天命,命好全在自己,根本不在算命,我们只要有为众人的心,不是只有为自己的心,这种心本身就是人间的天堂。

  第八,性与命,无论修命不修性,还是修性不修命,这都是修行的一个病态。性、命双修才很重要。

  还有第九四大界、第十道,第十一立命,第十二化性等等。

  我所讲的以上十二点是学了《了凡四训》以后又看了一本书:王凤仪的《言行录》,讲如何修身养性的,而觉得可以和《了凡四训》结合起来,结果就让我个人非常受益。

  最后,以《了凡四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与大家共勉: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请记住:我命在我不在天,谢谢大家!

【《了凡四训》读后感】相关文章:

了凡四训读后感09-02

《了凡四训》读后感09-01

《了凡四训》读后感范文05-23

读《了凡四训》有感02-05

《了凡四训》读后感6篇09-19

《了凡四训》读后感(7篇)09-14

《了凡四训》读后感(4篇)09-17

《了凡四训》读后感(精选21篇)04-29

了凡四训读后感(10篇)09-25

了凡四训读后感10篇09-24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