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

时间:2023-06-19 18:21:37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金陵怀古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1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独上江城满目秋”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概括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4分)

  (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3分)

  【参考答案】

  (1)①点明时间和地点②“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

  (2)中间两联,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别渚孤岛,数帆归舟,晚风落叶,寒云压数,一句一景,集中反应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寥落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沉重的心情。

  (3)①选择“一鸟”“数帆”等意象,融情于景,营造了凄凉的意境;②以“谁与问”对应“独上江城”,直抒胸臆,表达凄凉心境。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2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写潮水满渚,落日斜照,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B.“新草绿”与“旧烟青”描绘的画面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C.诗歌最后两句与“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表现手法相同。

  D.本诗融古今事与眼前景为一体,自然生发出物是人非之慨。

  16.颈联既为全诗主旨,也是全诗枢纽。试结合全诗加以简要分析。(6分)

  答

  15.B(“生机勃勃”有误,原本繁华喧闹之地如今却人迹罕至,草木茂盛,给人悲凉之感。)

  16.①颈联点明全诗主旨国家的`兴亡更替取决于人的所作所为,而不是倚仗险峻的山川地势。(2分)②前两联写景,为颈联议论铺垫∶潮涨、日斜、草绿、烟青,昔日繁盛之所,变得萧瑟荒凉,蕴含沧桑变幻、物是人非之感。(2分)③尾联回应颈联∶用《后庭花》之典,讽喻当今统治者纵情享乐,回应“人事兴废”之叹,表达自己的忧愤之情。(2分)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3

  六幺令

  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李纲①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②,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①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②玉树,指《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

  (1)词的上片,诗人为了凸显六代兴亡如梦的物是人非之感,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词的下片提到了渔翁的形象,请简要概括这一形象的特点,并说明诗人写

  到这一形象的用意。(4分)

  答:

  参考答案:

  (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对比(1分)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慨。诗人以千里长江、古寺疏钟、天上银蟾的存在与金陵的衰亡进行对比,(1分)鲜明地表达了六代兴亡如梦的感慨。(2分)

  〖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反衬(1分)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慨。诗人以千里长江烟淡水阔,古寺疏钟回响不绝,天上银蟾圆缺自若的.永恒自然之景,反衬金陵的衰亡(1分),鲜明地表达了六代兴亡如梦的感慨。(2分)

  (答借景抒情、用典等虽用到,但不是主要的手法,酌情给分,不超过2分。)

  (2).渔翁是一个独立不移、坚韧不拔的形象。(1分)诗人化用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以渔翁的形象自比,(1分)来表达自己虽境遇多舛,但仍矢志不移,坚持抗金,挽救民族危亡的决心。(2分)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4

  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独上江城满目秋”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概括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4分)

  (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3分)

  9.(1)①点明时间和地点(1分)②“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2分)

  (2)中间两联,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别渚孤岛,数帆归舟,晚风落叶,寒云压楼,一句一景,(2分)集中反应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寥落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沉重的心情。(2分)

  (3)①选择“一鸟”“数帆”等意象,融情于景,营造了凄凉的意境;(2分)②以“谁与问”对应“独上江城”,直抒胸臆,表达凄凉心境。(1分)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5

  六幺令 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李纲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②,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①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②玉树,指《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

  8.词的上片,诗人为了凸显“六代兴亡如梦”的物是人非之感,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6分)

  答:

  9.词的下片提到了“渔翁”的形象,请简要概括这一形象的特点,并说明诗人写到这一形象的用意。(5分)

  答:

  参考答案:

  8、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对比(2分)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慨。诗人以“千里长江”、“古寺疏钟”、“天上银蟾”的存在与金陵的衰亡进行对比,(2分)鲜明地表达了“六代兴亡如梦”的感慨。(2分)(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反衬(2分)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慨。诗人以“千里长江烟淡水阔,古寺疏钟回响不绝,天上银蟾圆缺自若”的永恒自然之景,反衬金陵的`衰亡(2分),鲜明地表达了“六代兴亡如梦”的感慨。(2分)(答“借景抒情”、“用典”等虽用到,但不是主要的手法,酌情给分,不超过3分。)

  9、渔翁是一个独立不移、坚韧不拔的形象。(2分)诗人化用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以渔翁的形象自比,(1分)来表达自己虽境遇多舛,但仍矢志不移,坚持抗金,挽救民族危亡的决心。(2分)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6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释】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满目秋”点明怀古的时令,渲染一种孤寂萧索的气氛。

  B.首联的“怀乡访古”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形成呼应。

  C.以“萧萧”修饰“暮吹”,摹声绘色的写出了晚风凄景。

  D.“寒云压旧楼”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融情于景。

  18.结合全诗来看,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凄凉”?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

  四.诗歌鉴赏,完成17-20小题。(16分)

  17.还未展开(1分);芳心(1分)

  18.【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5分)

  【解析】表现手法包含修辞、表达方式和常见的`表现手法。回答时要先答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

  【考点定位】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诗歌简析】

  第一首: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三、四两句又另外设喻。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第二首:诗句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7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萨都剌①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②。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③坏寒螀④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注】①萨都剌,元代诗人,在元文宗至顺三年调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移居金陵。该词大约作于此时。②畴昔:从前。③胭脂井:陈后主躲隋兵于此井,又名辱井。④寒螀(jiāng):古书上说的一种蝉。

  19. 下阕“故国”呼应上阕,点出了诗人“愁如织”的原因。(2分)

  20. 简要赏析上阕的对比艺术。(8分)

  阅读答案:

  19. 六代豪华

  20. ①将历史上六代的豪华与今日的了无踪迹构成对比;②将山川形胜依旧与人事已非从前构成对比;③化用典故,王谢堂、乌衣巷的今昔构成对比;④将春潮急涌之动与孤城寂寞之静构成对比。多重对比,虚实相对,层层推进,委婉地抒发了诗人金陵怀古时油然而生的.昔盛今衰、世事无常的悲愁。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8

  金陵怀古

  王珪[注]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颈联中有两个字运用传神,请指出是那两个字,并选择其一作简要赏析。(4分)

  2、综观全诗,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 答:“惊”、 “压”(1分),“惊”运用拟人手法(1分),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1分),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1分);或: “压”字化静为动,(1分)“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1分),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1分)。

  2.答:首联写登上江边古城时怀乡的孤独寂寞之情(1分);中间二联集中写景营造出寥落清冷的'意境,表现作者对国势日衰的悲愁(1分);尾联归结全诗表现出怀古伤今,故国凄凉之感(2分)。

  做阅读题技巧顺口溜

  浏览问题和背景,整体把握很从容;

  确定区域定目标,圈点勾画细推敲;

  回答问题要精练,摘取原文是关键;

  阅读重在悟文意,文初段末要多记;

  字词句意重语境,四不分离会贯通。

  阅读理解常考修辞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9

  金陵怀古(其四) 王安石

  忆昨天兵下蜀江,将军谈笑士争降。

  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

  破堞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

  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回顾往事起笔,写赵宋王者之师的摧枯拉朽之势,“将军谈笑士争降”与“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前一句写敌国的黄旗不复飘扬,所谓“三百年王气”黯然而终/后一句用了龙泉宝剑的典故,“紫气空收”表明敌国君主的运数已尽。

  C、颈联笔触从怀古幽思中回到现实,将眼前残破的'城楼、废旧的宫殿与新生的草木形成对比,对赵宋王朝的衰败发出无限感慨。

  D、全诗语言概括精练,主题极富深意,既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也包含诗人作为思想家深沉睿智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6分)

  答案:

  14、C“对赵宋王朝的衰败发出无限感慨”理解错误。此处的“破堞”和“废宫”是前朝敌国的,并非指赵宋王朝的衰败。诗人用对比手法只是更加突出其衰败,以此来警醒赵宋王朝的当政者。

  15、含意:用不着为这些旧事搔首惆怅,还是开怀畅饮这玉杯中的美酒吧。尾联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衰的独特感受;千百年来,历史朝代的兴亡更替具有必然性,人们对此无能为力,也无需伤感惆怅。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10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注释】①司空曙:唐代诗人。经历安史之乱,其身世与庾信相似。②辇路: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③庾开府:庾信,南朝梁著名诗人,因曾官开府仪同三司,故称。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间,梁为西魏所亡,遂被强留长安。北周代魏后,他又被迫仕于周,一直留在北朝,最后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

  8、诗歌前两句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两组对比,请简要分析。(5分)

  9、诗歌后两句使用了庾信的典故,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述。(6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8.【答案】“辇路”与“江枫”、“宫廷”与“野草”形成强烈对比(2分)①想当年,辇路之上皇帝出游是何等威风!如今只有道旁那饱览人世沧桑的江枫,使荒芜的辇路更显得幽暗阴森。②昔日的宫庭,一派显赫繁华。现在这里却一片凄清冷落,只有那野草到处滋生。(3分)

  9.【答案】诗人用庾信的典故,既感叹历史上(六朝)的兴亡变化(2分),又借此寄寓对唐朝衰微的感伤(2分),更包含有他自己的故园之思、身世之感(2分)。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11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①高低六代宫。

  石燕②拂云晴亦雨,江豚③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①禾黍,《诗经·王风·黍离》小序说,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 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作《黍离》诗。②石燕,《浙中记》:“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③江豚,《南越志》:“江豚如猪,居水中,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

  1.本诗前两联在内容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5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 (6分)

  金陵怀古许浑阅读答案

  1.本诗首联追述对前进历史的遥想,是全诗的发端,颔联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这样安排就突出了金陵盛衰的转折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2.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尾联的“豪华尽”与首联的“王气终”遥相呼应,使中间的写景有了依托,卒章显志。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12

  金陵怀古

  许 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残:歌声将尽。歌,指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王气;指王朝的气运。景阳:南朝官名。齐武帝置钟于楼上,官人闻钟早起妆饰。兵合:兵马会集。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石燕:《浙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的首句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全诗以此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B.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松楸”,坟墓上的树木。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无处可寻。

  C.颈联用对比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

  D.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金陵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陵只剩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

  11、这首怀古七律在选取形象方面很有讲究,请结合中间两联简要赏析。(6分)

  阅读答案:

  10、C

  11、颔联所选松楸、禾黍都是现实中的典型植物,而且富有象征色彩。松楸多指坟墓,禾黍多指亡国哀思,含蓄表达了诗人对于六朝消亡的悲慨;(点出“实景”1分,分析含义情感2分)颈联所选石燕和江豚则是传说里面神奇怪诞的动物,与颔联虚实结合,表现了历史风云变幻的无情,烘托了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浪漫主义气氛。(点出“虚写”或“传说”1分,分析含义情感2分)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13

  金陵怀古

  王珪[注]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8、颈联中有两个字运用传神,请指出是那两个字,并选择其一作简要赏析。(4分)

  9、综观全诗,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8 答:“惊”、 “压”(1分),“惊”运用拟人手法(1分),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1分),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1分);或: “压”字化静为动,(1分)“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1分),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1分)。

  9.答:首联写登上江边古城时怀乡的孤独寂寞之情(1分);中间二联集中写景营造出寥落清冷的意境,表现作者对国势日衰的悲愁(1分);尾联归结全诗表现出怀古伤今,故国凄凉之感(2分)。

  【作品鉴赏】

  首句破题,兼点时、地。为排解乡思而怀古,但往事如烟,相隔久远,难以追寻。独自踟蹰江边古城,扑入眼帘的只有萧索的秋景。“悠悠”、“独上”、“满目秋”,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中间二联,即承接“独上江城满目秋”,着力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晚烟凄迷中,一只水鸟孤零零地落在僻静无人的沙洲上。秋雨淅淅沥沥,江面上稀落地飘零着几片帆影,驶向归途。萧瑟的晚风,把山麓层林的红叶吹得七零八落。暗淡的寒云密布低空,阴沉沉地似乎要把古城压垮。一句一景,犹如四幅画屏,物象虽不同,却同是淡墨素彩,集中反应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中间二联,融情于景,锻字炼句,显出作者艺术匠心。用“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紧,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绪;“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尾联归结全诗,为金陵秋景图点睛。这历史上虎踞龙盘、人杰地灵的雄都,如今竟一派凄凉,无人过问;登临此地,谁也没有往日那种激扬分发、踌躇满志的风情气韵。“故国凄凉”应“江城满目秋”,“谁与问”应“独上”。“人心无复更风流”,由以上种种风物,水到渠成地诱发出了不吐不快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深的忧思。这首诗歌的寥落沉郁,与奋发进取的盛唐气象迥别。北宋立国不久,逐渐形成积弱集贫的局面。时任左相的作者,对国势日益衰微,感触必深。“故国凄凉”未必只是吊古之思,很可能是感慨国势的时代悲愁的曲折反映。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1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小题。

  金陵怀古

  王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作寒食节。

  8.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①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和地点。②“悠悠”“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③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首尾呼应。

  9.首联写登上江边古城时怀乡的孤独寂寞之情;中间二联集中写景营造出寥落清冷的意境,表现作者对国势日衰的悲愁;尾联归结全诗表现出怀古伤今,故国凄凉之感。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金陵怀古王珪阅读答案08-05

《金陵驿》阅读答案01-04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阅读答案02-06

《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答案11-03

说说“浅阅读”阅读答案04-29

美好的声誉阅读答案《美好的声誉美》阅读答案09-27

经典阅读题及答案07-28

《菜花》阅读答案06-17

《芭蕉》阅读答案06-17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