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路》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路》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4-06-01 08:20:5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路》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路》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1

  古老的装饰着墙板的房屋。城门钟楼的尖塔上是鹳鸟的巢。广场上是泉水。马车通过暮霭沉沉的石板路。马蹄下火花迸射。这是拜恩州②的古城。

《路》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从品川车站穿过灯火管制的黑暗街道,到区公所领取应征通知书。走在雨后的道路上。

  灼热的瓦砾、断落的电线、倒毙的马匹。黑烟。日蚀般的太阳。空袭下的熊本的街道。

  拖着母亲的灵车走在荆泽的道路上。风猛烈地吹着,初雪闪亮的富士山,浮现在澄碧的天空。

  道路的回忆是无尽的。此后还要经历怎样的道路呢?舒伯特的歌曲集《冬日旅程》是根据缪勒的诗创作的,全篇描写了一个旅人在冬日的道路上踽踽独行的身影,咏唱着人生的寂寥。那首有名的《菩提树》则是一首乡愁之歌,通过一系列诗句,表现游子在冬天的旅行中,回忆起城门泉边菩提树叶子下面那令人销魂的场所。另一首《路标》描述了徘徊旷野的旅人见到路标,知道自己是走上了一条难以生还的路。旅人来到“旅馆”,这是坟墓,“旅馆”的标记是送葬的蓝色花朵。他想在冰冷的卧床上休息一下疲惫的身体,然而遭到了旅馆老板的拒绝:“走,或者永远留下。”于是继续徘徊。这是一条令人绝望的冬日之路。此后,我艰难地踏上了缀满朝霞的初夏草原的道路。

  那年秋天,我把《路》送到第六届“日展”上展出。纵长的画面,中央是一条灰黄的路,左右的田野和山丘一片青绿,天空狭长,呈现蓝色。我考虑这三种颜色在分量上的比重。作为展品,这是幅很小的画面,如果再放大开来,画面就会失掉紧凑感。我想使这幅画的画面得以充实,对这幅画来说还是必要的。

  经过孜孜不倦努力的圆满而细致的制作,终于完成了。

  这年我首次成为“日展”的审查员。这幅《路》的展出,受到众多的好评,获得了画坛和社会的承认。

  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歧路,比起自身的意志来,我受到了更大外力的左右,这种情况至今未曾改变,正因为我心中孕育着这种意志,要走过这条路,所以我才完成了这样的作品。不是吗?可以说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它的方向是早已定了型的。然而,这条路既不是被光芒炽烈的太阳映照的路,也不是被阴惨的暗影包裹的路,这是一在熹微的晨光里默默地呼吸着的永生之路。(略有改动)

  【注】 ①东山魁夷:1908年7月生于横滨,画号魁夷。193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1934年留学德国,攻读美术史。②拜恩州:德国最大的.一个州,首府是慕尼黑。

  1.⑴作者走过的“路”,有哪几个阶段?(分项请加序号)

  ⑵“冬日之路”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用的都是名词性短语,我们熟悉的一首古诗也用了这种写法,作一点联想,说说使用这种

  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本句的意思是什么?使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一段中作者用马车通过石板路时“马蹄下的火花迸射”,给拜恩古城染上了生命的亮色。

  B.作者倾其心血精心创作的参赛作品《路》,表达了作者的生命体验,正是作者人生之路的写照。

  C.末段中说“我受到了更大外力的左右”,在前文是有所铺垫的,如第二自然段对当兵经历的述说。

  D.尽管人生之路,有时难免受到外力左右,但人的意志对人生道路的走向最终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E.作者虽然经历了艰辛的生命之路,但意志没有动摇,所以本文始终贯穿着一种明快、达观的感情基调。

  参考答案:

  1.⑴①为走美术之路在国外求学;②战争时期应征入伍;③失去母亲后最艰难的“冬日之路”;④看到

  成功希望的“初夏之路”

  ⑵孤独(空旷、寂寞),令人绝望。

  2.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再现战争的残酷,寄寓了强烈的憎恶情绪

  3.自己的人生之路既不顺利,也不全是坎坷,是一条有喜有悲却平静而扎实地向前延伸的路。修辞手法的使用,将这意思表达得形象而含蓄。(或:将否定的两种路的特征强调得更加鲜明。),与前文构成和谐的意境

  4.C D

《路》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2

  阅读《未选择的路》一诗,回答文后的问题。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1.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的思路非常清晰,请分别用四个词语把四节内容概括出来。

  3.最后一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古今中外有许多作家曾经对“路”有过精彩的描述,试写出两句让我们共勉。

  【参考答案】

  1.象征

  2.驻足徘徊——作出选择——义无反顾——回顾往事

  3.人生的道路,结果谁也料不到,带有宿命的意味和一丝惆怅。

  4.示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路》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3

  昆仑山下,一条闻名于世的钢铁大动脉穿过戈壁冻土,跨越雪域高山。这就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20xx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这一天,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寒旱所)组织60多名外国专家,坐上开往拉萨的列车,心潮澎湃的赖远明也在其中。当列车员讲解到主动冷却路基时,赖远明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他转过头,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雪山,4年来千百次的实验情景在脑海中浮现

  20xx年,寒旱所接到了国家关于解决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路基及寒区隧道问题的任务。青藏铁路中有一半是多年冻土地段,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要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如何保证修建中冻土不融沉、路基保持稳定,西方人士曾判断这是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

  在冻土区修建铁路,传统保护冻土的方法是设置保温材料,就好像为了保证冰棍儿不融化,给它盖上一层棉被保冷。赖远明解释说,但用这种方法保温的冰棍儿早晚还是要化掉。因此,青藏铁路的设计思路要从被动保温转为主动降温。但主动冷却路基如何修建?从理论分析到试验数据在国内外冻土工程学研究中都是空白。

  我是处女座,做事情比较挑剔、追求完美,一件事情喜欢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去思考,曾经一行字推敲了一个星期。赖远明笑称自己不善言谈,更喜欢思考。

  比如青藏铁路上的U形块碎石路基,选择多大粒径的碎石最合适?在试验进行到第150天左右,我们终于找到了拐点-10~30cm粒径的块碎石降温效果良好,当粒径为22cm时对冻土的降温效果最好。得到这个结果,赖远明如释重负,心中的一块儿石头终于落地了。

  昆仑山隧道海拔4600米,隧道向里打通600米左右时,赖远明进入隧道采集岩石样品。未打通的隧道内空气更加稀薄。当时忙着采集样品没太顾忌,谁想到缺氧三个小时之后,头疼欲裂、恶心呕吐。赖远明说,读书的时候,自己甚至能准确记住哪条公式在书上的哪一页,自从那次大脑长时间缺氧以后,自己的后脑勺时常会疼,记忆力也不如从前。

  但是,这次负伤却解决了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昆仑山隧道衬砌和保温措施的参数优化设计问题,消除了冻胀和融化对这两座冻土隧道的破坏作用。这两个隧道目前已经服役10年,没出现任何问题。

  赖远明的人生道路可谓平坦-1983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1986年在兰州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9年在寒旱所获博士学位,20xx年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同年12月被任命为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看似平坦的人生缘何成就辉煌?在我的人生的道路上,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几步,赖远明说。人生中关键的第一步是在程国栋院士的极力推荐下,他破格进入了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程院士的理由是:国家太需要这样既懂土木工程又懂冻土,并愿意扎根西部的优秀人才了!当时的'冻土专家多是地质地理专业背景,主要研究冻土的天然属性,难以在冻土路基结构设计方面提出精准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赖远明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这是我人生中关键的第二步,它给予我鞭策,为20xx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打下基础。

  关键的第三步,赖远明坦言自己差点儿走歪了。20xx年,南方有所大学招聘副校长,赖远明动了回南方的念头。程老师劝我一定要慎重作决定,南方没有冻土,一旦去了那里,我的学术研究将不完整、不系统。赖远明也暗自给自己鼓劲,刚来甘肃流鼻血、吃黑面馍馍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已经适应了西部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冻土还有很多现象和机理没有揭示。

  说到这里,赖远明笑了:现在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都会说我是甘肃人。

  来西部32年,结缘冻土21载,赖远明感叹,冻土研究这门冷门的学科,变成了热门的学科,冻土变成了热土,但依然还有很多空白在等待我们研究,有很多与冻土领域关系密切的工程需要我们提供理论支持和解决方案。

  赖远明认为,青藏铁路给了他报效祖国的机会,他常常对学生说,做科研不仅要将论文发表到国际一流的杂志上,更要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把论文写到祖国的大地上。

  (摘自《中国科学报》,有删改)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青藏铁路中一半是多年冻土地段,修建中要使冻土不融沉、路基保持稳定难度极大,以致西方人士都判定这是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但中国人却凭借自身的努力解决了这一世界难题。

  B.设置保温材料这一传统的保护冻土的方法不适合青藏铁路的修建,因为保温材料的保温功能丧失,冻土就会马上融化。

  C.赖远明为在昆仑山隧道采集岩石样品,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解决了很多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D.在西部的32年间,赖远明为一心扑在冻土的研究上,推动了冻土研究这门冷门学科的发展,他表示还将为与冻土领域有关的工程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解决方案。

  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赖远明能破冻土难题,创天路奇迹的原因。(4分)

  3、请结合文章分析赖远明在平坦的人生中成就辉煌的三个关键步骤,并联系现实举出实例谈谈你认为哪一点最重要?(5分)

  参考答案:

  1、(1)A(B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用这种方法保温的冰棍儿早晚还是要化掉但不是说马上融化。C项不正确,赖远明的确为在隧道采集岩石样品,使身体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但用惨重一词形容不大妥当。D项说赖远明在西部的32年间,一心扑在冻土的研究上不当,与冻土结缘的时间是21年。)

  2、①有创新精神:如何主动冷却路基,从理论到实验数据都是空白的,工作没有规范,需要赖远明有创新精神。②思考问题深入全面:如思考研究碎石粒径,从不同侧面、层面思考了碎石粒径的问题。③有崇高的敬业精神:为了进入隧道采集岩石样品,缺氧三个小时,身体上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④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赖远明被程国栋举荐加入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就是因为他在冻土路基结构设计方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3、三个关键步骤:①伯乐的赏识:赖明远是在程国栋院士的极力推荐下,才进入了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②国家的鼓励: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给了他科研工作以鞭策,为进一步成功打下了基础;③对人生道路的准确选择:推掉南方某大学副校长的职务,留在甘肃研究冻土研究。(1点2分,3点6分)

  我认为伯乐的赏识很重要,纵然你有过人之资,如果没有人赏识,也就难以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比如华罗庚,如果没有熊庆来的举荐,他怎能成为清华的一员,并在数学事业中勇攀高峰。(2分,要求结合现实,举出例子,言之成理)

【《路》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选择》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05-31

《看云识天气》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06-18

中国龙说明文阅读训练参考答案11-15

《生死跳伞》阅读及参考答案11-01

(必备)《生死跳伞》阅读及参考答案12-31

《荷叶母亲》阅读习题及参考答案05-11

“镜子”阅读训练及答案06-13

《王选的选择》阅读题目及参考答案01-13

吐鲁番盆地阅读训练及答案06-15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