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

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

时间:2024-07-30 13:23:11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

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1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

  ①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宋时属颍州。晏殊、欧阳修、苏轼都在颍州做过太守。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

  ②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③涟漪:水的波纹。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8.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答:

  8.【答案】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3分)

  【赏析】这首词描写是的西湖胜景,第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直接点明主题,是全词的情感基调,表达出了赞美之情。上片景象写到了绿水和芳草长堤,还有动听的笙歌,显示出清新明丽的春景特点。

  9.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

  答:

  9.【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2分)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

  【赏析】下阕的景物描写之中有静景,风平浪静,湖面如镜;也有动景层层涟漪,沙禽惊飞,。动静结合,并且以动衬静,描写出了西湖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胜景,流连于风景之情的喜悦之情。

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2

  采桑子

  欧阳修

  其一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其二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1.两首词的上阕,都写了游西湖时的感受,但重点不一样。请简要说出其区别。

  2.第一首下阕妙在一个“疑”字,你认为“疑”字妙在何处?请简要作答。

  参考答案

  1、前者侧重写泛舟西湖之上,饮酒为乐一醉方休的情境。后者侧重西湖景色给诗人留下的美感。

  2、妙就妙在既与上阕中的`“醉”字相互应,又交代了产生“行云却在行舟下”、“水中别有天”幻觉的原因:一是自己醉眼看西湖,二是湖水太清澈,也太平静。一个“疑”字,将天与水,湖与人,物与我融为了一个整体。

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3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6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依次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西湖清丽、淡远的春天景色。

  B.“琉璃滑”将无风的湖面比作细腻光滑的琉璃,突出西湖水的清澈见底。

  C.“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水鸟被涟漪惊动而飞,愈显西湖的喧嚣。

  D.全词语言清新活泼,寓情于景,彰显了欧阳修这首小令的婉约与深挚。

  4.首句“轻舟短棹西湖好”传达出词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一)(6分)

  3.(3分)D(A“依次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有误;B“突出西湖水的清澈见底”有误;C“以动衬静”“愈显西湖的喧嚣”有误。)

  4.(3分)示例:“轻舟短棹”委婉地写出词人泛舟西湖时的悠闲与惬意,(2分)“西湖好”传达出词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1分)

  (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有理有据,酌情给分。)

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4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丑奴儿令》、《转调丑奴儿》、《罗敷歌》等。

  [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

  [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

  [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

  欧阳修致仕后,隐居颍州西湖作了一组《采桑子》词,共十首,此词是第四首。

  (1)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图景?(4分)

  (2)首句是全词的纲领,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运用了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1分),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1分)。落红零乱满地、杨花漫空飞舞、栏畔柳条尽日斜拂于春风中(1分),作者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4分)

  (2)全词实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暮春景象,虚写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2分),表达了作者繁华喧闹消失后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无所牵系的闲适心情(2分)。

  二:1.你能从词句中推测出作者所描绘的时令么?说说你的依据。(5分)

  2.首句中的“好”字统领全词。作者认为“群芳过后”的西湖究竟好在哪儿?试结合词句谈谈你的感受。(6分)

  参考答案

  1.作者描绘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色。(2分)“群芳过后”、“狼藉残红”、“飞絮”等意象(2分),都展现出暮春的物候特征(1分)。

  2.“群芳过后”的西湖,好在一个“空”字上(2分)。群芳已过,笙歌散尽,湖畔唯有词人独自品味暮春的清空幽寂的美趣(2分),游人去了,双燕才在细雨中翩然归来,清静之中又增添了空灵、欢娱的意趣(2分)。意思对即可。

  三1、词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词人一反往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分)

  2、请指出本词的词眼,并结合词句分析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作者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群芳过后、残红狼藉、风吹垂柳、飞絮濛濛、笙歌散尽、燕子归来,是一幅凄清、落寞的暮春图。在古人的中,百花凋零,落红满地,多表现孤独伤感之情,而欧阳修却一反往常,在孤寂冷清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表现出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

  2、本词的词眼是一个“好”字。虽然本词是在写暮春时节、群芳过后的西湖,但词人却能独自品味暮春的清静幽寂的美趣。游人散尽,双燕才在细雨中翩然归来,清静之中又增添了空灵、欢愉的意趣。繁华喧闹消失后,虽觉有些空虚,但更使词人获得了宁静、闲适的心情。因此,词人认为“群芳过后西湖好”。

  赏析:

  本篇为词人晚年退隐颍州时所作组词《采桑子》之一,《采桑子》共有十首,此为第四首。词中描写“群芳过后”暮春时节西湖的残春之景,却无伤春之感,而别有一番朦胧迷离之美。词人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颍州暮春卷,虽通篇,但也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抒写了词人静闲自适的旷达情怀和恬淡的心境。

  起句统领全篇,“群芳过后”的西湖,让人顿觉惋惜伤感,但词人却觉“好”,足见其心情闲雅舒适而又情怀旷达。下面三句分写“西湖好”,铺陈渲染首句。“狼藉残红”满地落花残红,写西湖岸边地面之“好”;“飞絮蒙蒙”,漫天柳絮飞舞,言空中之“好”;“垂柳阑干尽日风”,垂柳掩映着华丽的栏杆,随着和煦的春风摇曳起舞,写周围环境之“好”。这三句具体描写“西湖好”,反衬出词人的幽微的情态。

  “笙歌散尽游人去”承接上片“尽日”,展现出此时环境之清幽,然“笙歌”未散,“游人”未去之时,西湖的笙歌繁华可想而知。所以“始觉春空”,这才觉得春去楼空,于是慢慢地“垂下帘栊”,却看见双燕穿过濛濛细雨翩翩而归。“细雨中”呼应上片“尽日风”,点明了气候的变化,从而揭示出时间的推移。词中多用白描手法,尤其前后两结,虽无修饰,却颇耐人寻味。刘永济《词论》曾赞:“《采桑子》前结‘垂柳阑干尽日风’,后结‘双燕归来细雨中’,神味至永,盖芳歇红残,人去春空,皆喧极归寂之语,而此二句则至寂之境,一路说来,便觉至寂之中,真味无穷,辞意高绝。”

  整首词情景交融,以动显静,动静交错,而语言清丽,风格空灵。今人唐圭璋《唐简释》中评价曰:“此首上片言游冶之盛,下片言人去之静。通篇于景中见情,文字极疏隽。风光之好,太守之适,并可想象而知也。”

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5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8.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9.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

  8.答案: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3分)

  9.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2分)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

  8.这首词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

  9.首词下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8、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春日西湖美景。(4分,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9、①比喻,把风平浪静的水面,比作琉璃,写出水面的晶莹澄澈。②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更衬托出西湖的幽静。(4分,每点2分,答动静结合衬托反衬亦可)

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6

  五、诗歌鉴赏(6分)

  阅读《采桑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①西湖:颍州西湖,欧阳修曾任颖州知州,晚年辞官退隐后便定居此地

  23.这首小令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24.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

  【答案】23.这首小令写了春季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游西湖时愉悦的心境。

  24.示例一: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角度绿水、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角度写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示例二:下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写风平浪静;“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涟漪微动,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动静相衬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一句的意象“绿水”“芳草”“长堤”描绘了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景色,明显带有春季特征,所以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季的景色。“轻舟短棹西湖好”一句,“西湖好”已点明西湖景色美好的特点,“轻舟短棹”给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觉,“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所以词人的心境必是愉悦的。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表现手法。

  示例一: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上阙“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角度写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角度写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写词人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清丽、恬静、淡远的景色。

  示例一:动静结合。下阙“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写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以动衬静更显示了西湖幽静的特点,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7

  采桑子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8.上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刻画出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9.有人评说此词流于颓唐,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下片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8.对比。十年前的“月白风清”与如今的“忧患凋零”形成鲜明对比。刻画出一个老病羸弱,饱经忧患,晚景凄凉,内心充满幽愤的词人形象。

  (手法2分,分析2分,形象2分,共6分)

  9.不同意。“鬓华虽改心无改”,虽然久经人世沧桑,但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

  “试把金觥”,一个“把”字,更显其豪迈气概。

  (观点1分,分析每点2分,共5分)

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8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下列题目(6分)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3分)

  (2)有人说“稳泛平波任醉眠”中的“任”字用得好,你同意吗?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人们乘坐彩绘的游船,音乐助兴,美酒作陪,荡漾于湖光山色之间,白云朵朵,蓝天悠悠,这一切倒影在水中,船在行走,云也在游动,似乎是人和船在天上飞。描绘了一幅优美、惬意的西湖泛舟图。(2分)

  (此题关键是抓住意象分析即可,关键意象有 “画船”“急管”“玉盏”“酒”“空水澄澈”。如果只罗列意象,没有归纳画面特点,只给1分)

  表达了作者泛舟江上的.轻松愉悦、惬意的心情。(1分)

  (2)用得好(“同意”也可)(1分)。“任”字即“任意”“随意”“任凭”之意,形象的描绘出西湖风平浪静的美酒,作者徜徉在湖面,喝酒尽兴后安心躺在船上睡觉,任凭小船平稳的在水上自由漂行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恬适,自在的心情。(2分)

  (此题答出观点1分,解释含义,描绘画面1分,作者心情1分)

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9

  【原文】: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

  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短棹:划船用的小桨。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宋时属颍州。

  绿水:清澈的水。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隐隐:隐约。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翻译】: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结拍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视点也因此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之悠闲意趣融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西湖好”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全词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水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从中足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

  【阅读训练】: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2、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答: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3分)

  2。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2分)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

【采桑子欧阳修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阅读答案07-25

秋叶阅读答案《秋叶》阅读答案04-02

《被遗忘的芍药》阅读答案 被遗忘的芍药阅读答案04-02

打电话阅读答案 打电话的阅读答案04-02

《纸船》阅读答案03-24

《穷人》阅读答案11-25

《病人》阅读答案01-15

生日阅读答案06-16

论语阅读答案11-09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